原子核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9:50:34

原子核

原子核范文篇1

这部份说的核的具体结构是指:所有质子之间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直接接触的一种全新的核结构形式。所有支节以间隔1个中子组成,主轴以间隔双中子组成,分上、下部份。质子支节排列规律类似于核外电子的排列规律进行,先排质子P层(电子是小写p),且自旋向上的3个P质子排在上部,自旋向下的3个P质子排下部;再接着排D、F层。排完的大核有主杆、有许多支节分上下部份,就象一棵有主杆、主根、有支节支根的大树。

由于间隔1个中子时质子间引力大于斥力,迫使整个核高速作圆周旋转,其转动时核的直径正好是核的主轴长度,卢瑟福实验中测出核直径,证明和主轴上所有中子和质子直径相加得到的主轴长度相等。碳族核外电子经sp杂化后成三角四面形状,而碳族核内排列经SP杂化后也成三角四面体而稳定。从212Po核经α衰变后成为了稳定的Pb208和钴60(60CO)核在3D处发生β衰变后的位置及产物的核结构也证明三角四面体结构的稳定性。

从这个结构中发现:双中子处核力最弱,原子核裂变就是发生在主杆上部的2S至3S的双中子上,因此才形成了不对称的产物(见《第三部份核的裂变位置》)。从这个结构发现:只有同向旋转的两个核在接近到双中子以内时才能裂合,这就是裂变的原因(见《第四部份核的裂变机理》),也说明发生裂变的条件苛刻。“真理总是最朴素。”

关健词:单中子结构、双中子结构、三角四面体形、支节、主干、树形结构、主轴。

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总序

对旧的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推导,从而得到新的知识理论,科学的发展总是跃越性的,没有大胆的假设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对原子核结构的探索将使现在科学理论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个结论若能得到进一步验证,将会重新改写物理教科书。

核外电子具有强力的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等),核外电子具有清楚的壳层结构和能级排列,碳族元素外层电子具有s1p2杂化.所有这些核外电子的性质由电子本身决定还是由原子核结构决定呢?

对原子核裂变产物分析发现:为什么裂变成质量均匀的两半几率很小,裂变成不均匀的两半几率很大?钴60核(60CO)的β衰变后变成了Ni核,从而核变为稳定结构.。212Po核经α衰变后成为了碳族中稳定的208Pb核。稳定的核结构是什么形状的呢?

核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的组合,在相邻两质子之间表现出的核力势垒图如图2-1.

从图中可看出质子之间间距在约R--6R之间表现出引力(R为质子半径),在这区间之外表现出斥力。原子核的高速旋转中每个核子必须具有向心力,所以核子间只能表现出引力才能组成原子核。从图中还可发现在1.7R--4R之间引力最强,从这点可推断:质子之间是以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组成原子核的;中子于核内只表现出引力;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了后每个核子还具有多余的引力,这个多余的引力正好作为核子园周旋转的向心力。难道单中子结构和双中子结构就是原子核的基本结构形式?

以上所提的许多科学凝问都是由原子核的未知结构产生的,核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呢?本文推导出一种多支节、相邻质子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的树形结构,并为它命名为“核的树形结构模型”,多质子大核结构象一颗大树,有树根、树干、树支、根支等;少质子核象个小树苗。这样的结构它的主轴长是它作园周旋转时的直径,这个直径正是卢瑟福实验测得的原子核直径。这种结构正好使任意相邻质子表现出引力,相邻外的所有质子表现出较小的斥力,从而核内总的核子间作用力表现出引力。

下面分两章说明:一章、树形核结构排列规律。包括形状、形式、次序、多中子排列问题等。二章、树形核结构例举证明。包括电子运动规律映证树形核的结构;著名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映证树形核结构的非对称性;212Po的a

力太小,必须有分支旋转产生组合引力作用下才能存在,所以主要在第2层以外的特定三角区内出现。这两种形式是由核力的基本特性决定的,强大核力作用下,高速的核子不可能象气模、液模、壳层结构所述“悬空达到平衡稳定”;只能以上述两种结构形式中子质子相间隔接触存在。因为核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的组合,在相邻2个质子之间表现出的核力势垒图如图1,从图中可看出质子之间间距在约R--6R之间表现出引力(R为质子半径),在这区间之外表现出斥力。原子核的高速旋转中每个核子必须具有向心力,所以核子间只能表现出引力才能组成原子核。从图中还可发现在1.7R--4R之间引力最强,从这点可发现:质子之间是以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的基本形式组成原子核的;中子在核内只表现出引力;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后每个质子还具有多余的吸引力,它正好作为核子园周旋转的向心力。所以,单中子结构、双中子结构就是组成原子核结构的基本结构形式。

2、原子核的树形核结构模型形状

单中子结构、双中子结构形式又是怎样组成一个大核的?

原子核结构形状形如一棵理想的大树,叫“树形核结构模型”。多质子大核以主要形式排列到第2层后,首尾质子因核力作用而明显偏离轴心,为了加强核力和整体的稳定,就由同等地位的3支P质子组成三角分支结构,这3个P支节在主轴S层质子上取名为3支P亚层。稳定态时,这3支P亚层分支与主轴正好形成四面体,称之为:三角四面体结构,如图2-2碳核下部的结构分支。在三角分区之后的结构是以双中子次要形式组成。第3层以后的分支又可在3支P亚层分支上生长出5支D亚层分支,第4层以后的5支D亚层分支上又可分生出7支F亚层分支,各亚层分支由能极高低和轨道数决定。所有亚层分支结构形式都是单中子形主要结构形式。多支节大核的分支以2支或3支组成体系,由各体系组成趋三角四面体形,总体核的形状仍以主轴为中心组成趋三角四面体形结构的亚稳定结构。整个多质子大核结构形如一棵理想大树:有主干、有分支、有次分支,有主根、有分根、有次分根……它以主轴为主体、以三角四面体为根本,首尾以图2-2碳下部三角四面体形结构组成为最稳定结构。这就是核的形状。当核高速园周旋转时,从外界观察可以发现它形如“球形”,当核主要以主轴方式旋转时,从外界观察可以发现它形如“仿垂形”。不旋转(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观察就象一棵理想的大树。所以,把本文推导得出的核结构叫做树形核结构模型。

3、核内质子分层及按能极高低的排理顺序

树形核结构模型是分层多支节的,它分层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

质子分层可分为1、2、3、4、5、6、7层次,每层能排列的质子数分别为:2、8、18、32、18、8、2、(到今为止的最多质子数)。其中第2层分为S、P亚层,第3层又分为S、P、D亚层,第4层又分为S、P、D、F亚层,第5层分为S、P、D、F亚层,第6层只有S、P两个亚层,第7层只有S亚层(到目前为止的的核层次)。各亚层质子支数为S为2支,P为6支,D为10支,F为14支。(其中核结构上部树支节有约一半数亚层支节,下部根支节有约一半数亚层支节)。

质子分层后,能极大小从低到高的顺序是:1S(1层S亚层)、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质子数从小到大不同的核依次排列。

从少质子数到多质子数的核排列正是从能极低到能极高来排列的,由电子排列规律可得到质子排列规律。对于同一层而言:例如主轴的上部第4S层上将排列3支4P,4P上将排列5支4D,4D上将排列7支4F(下部第4S层上也同样排列)。也就是说S上可排3支P,其余各亚层只能排1-2个支节(其中主轴偏向的亚层支节只排1支)。所有质子、中子的增多,总是先从能级最低层次排起,并且总是从核磁场的北极增加(图中核下部),达到三角四体稳定结构后,才在核磁场的南极增加(图中核上部)

以上质子排列由核外电子排列规律推导得到。是电子排列规律决定核内质子排列规律?还是核内质子排列规律决定电子排列规律呢?当然是内因质子决定外因电子,质子排列规律决定电子排列规律;所以,完全可以由电子排列规律映象反推出质子排列规律。以上排列规律类同电子排列规律就是这个道理。

4、中子数太多的大核结构规律

在原子核内,中子的主要作用有点是保护性质的作用,中子的多少与核的自旋和稳定有关,转动平稳、结构稳定的核相应中子数就多些。

对同一种元素,当原子的中子数特别多时,中子加排在什么地点?多中子大核结构(或指同位素核的结构),按核的主要结构形式和次要结构形式组合后余下的中子怎样排列?余下的中子将占据质子下一个能极的位置。对于大核余下的中子太多,它不仅占据下一位质子能级位置,还将占据更下级的第二、三能极的位置。在大核分支处核力加强,园周旋转慢,需要的向心力小,在亚层分支之间处也可吸引一些中子(排列规律之外,亚层分支之间处);因为质子与质子的库仑斥力,使这些地方不能排上1个质子,只能吸引排列一些中子。所以,越大的、转动越慢的核吸引的中子数越多。

总之,每个质子运动状态决定1个相对应的电子运动状态。电子排理的规律: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保里不相容原理的正确性,正好间接映象出质子排列的正确规律。所以质子分层用大写字母:S、P、D、F表示。(电子排列用小写字母:s、p、d、f)

下面例举一些典型的核的排列事例,对核的结构规律加以祥细说明。

二章、原子核树形结构模型排列例证

1、核外电子云图映证碳原子核的三角四面体稳定结构形状

一般碳核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绝对按能极高低排列出的核结构是:1S2、2S2、2P2(2P2表示:第2层的P亚层有2个质子)。如图2-3图(1),这是一个不稳定的结构,因为图中2S上的1个质子因核力要偏离轴心转动,很不稳定,一支2P质子和另一支2P质子两支质子也不能组成三角四面体稳定结构,整个核表现了极不稳定;因此,整个核将重新组合:1支2S质子与2支2P质子杂合成3支同等的分支,组成三角四面体结构,从而使核首尾缩短而成为三角四面体稳定结构;称这种杂合叫碳核的S1P2杂化结构。所有的碳族原子核都有这种杂化结构。如图2-3中间图(2),2S12P2杂化组成三角形,与主轴正好组成三角四面体结构。2S杂化为一支节后,一个1S作为变化后的2S,最上面的2S成了1S,整个结构好象减少了一个2S。这就是核的稳定结构形状:三角四面体形。

碳核外电子云层图如图2-3中图(3)正好是四面体形结构,每个外层电子运动状态都由核内相对位置质子的状态决定,碳核外电子云图正是碳核质子杂化后组成三角四面体的间接映象。核的结构不可能用实验仪器直接验证,那么,从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我们能感悟出什么呢?那就是核内的形状与核外电子的云的形状一定有关联。而对应的核外电子中,所有的碳族电子也有同样的杂化结构,从而映象出碳核的SP杂化结构。(所有图中黑色为质子,白色为中子)

2、钴60核(60CO)的β衰变机理及宇称不守恒的原理映证核的稳定结构形状

钴60核(60CO)的β衰变后变成了Ni核,使外层非三角体形结构衰变后成为三角体形结构,从而核变为稳定结构。

钴60核(60CO)有27个质子和33个中子,其中最外层1个中子0n衰变成1P质子,并放出1个负电子-1e。钴60核(60CO)结构如图2-4中图(1),按能极排列为:1S2、2S2、2P6、3S2、3P6、4S2、3D7。最后排列的3D7中7个质子首先在图下部核磁北极排完5个后,余下的在上部核磁南极上排上2个质子。图2-4中图(1)下部北极,平面图如图2-4中图(2):5个3D质子分三组组成三角形,与1个4S质子组成以主轴为中心的趋三角四面体形结构;这样钴60核(60CO)结构下部变为稳定结构。为什么下部D亚层只能排列5个质子呢?这是由于质子排列规律决定的:D亚层最多能排10个质子(F亚层最多能排14个质子);下面排列5个D亚层质子,上面排列5个D亚层质子,并且总是从核磁场北极首先排列,达到半满后,才到上部排列余下的。(从这里也看出质子排列规律与核外电子半满排列规律相同,从而映证质子排列的可行性)。

钴60核(60CO)的上部结构如图2-4图(3),2个3D质子与1个4S质子加1个中子不能组成三角四面体结构,不稳定;只有在X中子处由中子衰变产生1个质子才能组成三角四面体结构,从而使整个核变稳定。衰变后没有变成5个质子的保满状态,但三角形结构比衰变前稳定得多了。所以钴60(60CO)核在X处发生β衰变,并从此处放出1个负电子;钴60核(60CO)的衰变发生在特定位置,这个位置正好是核磁场的南极。钴60核(60CO)的衰变发生在特定位置,正好可由科学家吴建雄验证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实验得到映证:

1956年李政道、杨振宇推断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建议用β衰变电子的角分布来推断。1957年吴建雄等完成了此项实验:(文献1)

“把β衰变的钴60核(60CO)放在强磁场中,温度降到1K以下,最后达到0.004K,这样有60%的钴60核(60CO)磁矩取顺磁场方向。低温下原子核热运动减低,以免扰乱原子核的有序化。实验发现,60%的β射线从反磁场方向发射出来,40%的β射线从顺磁场方向发射出来。”实验证明:钴60核(60CO)β衰变发生在核磁的南极,或说是逆磁方向,也就是图2-4的X处。实验映证:核结构排列总是在核磁北极排满后才在核磁南极排列。实验映证:衰变后的三角形比衰变前稳定得多。从整个核结构可以直观看出核结构是非对称的,反过来说明弱相互作用时宇称不守恒的原因。从结构上说“宇称不守恒”其实是核的结构并不是对称性质的,总是N极大,S极小。

(我做了一个钴60核(60CO)结构的土制模形,有机会定会展示给大家。)

下面再用其他方法去映证核的大树形结构。

3、212Po核的α衰变再次映证核的三角四面体稳定结构和核的排列方法

212Po核的α衰变成208Pb核后,其208Pb核结构上下为正三角四面体形和趋三角四面体形,比衰变前要稳定得多,再次映证核的三角四面体结构是核的基本结构形状。

衰变方程:212Po-->208Pb+4He(α粒子)

的是1支6P亚层质子,由于只1支亚层质子已经是不稳定结构,再加上周围大核许多质子强大库仑力的斥力作用下,使这支6P质子偏移轴心更不稳定,并带动相连的6S也不稳定,如图2-5。经α衰变后成为碳族的208Pb的铅核,此核没有6P6S组成的独立支节,并且下部又是S1P2杂化后的三角结构(碳族都有此结构),杂化后的Pb核好象缺一个6S,就象碳少一个2S一样。因此,此Pb核比212Po核稳定性强,所以212Po核经α衰变后成为了稳定的208Pb。

212Po核的质子排列顺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6P4。最后4个6P质子在北极排三个后,余1个排在南极的6S上,成为1支不稳定支节。比6P能极大的为7S、5F、6D,因此,排中子时,按常规将中子排列后余下的中子,其余的就排在下一能极的质子位置上,如7S、5F、6D上。一直到128个中子排完为此。如图2-5(祥图与作者联系)。整个核形如一颗多支节有规律支节的大树:上部为支干部分,下部为树根部分;α衰变处正好是树顶上1支幼枝,象被大风吹断一样自然和谐。经α衰变后正好成为稳定的S1P2杂化三角结构。

4、卢瑟福测定核半径实验有力地映证了大树形核的主轴长

卢瑟福用α粒子打击原子核发生散射的方法,求得核的大小,即所认为的核半径大小:计算方法是:由能量守恒定律与角动量守恒定律得到核半径公式,算出核的半径。(文献2)由以上实验测得下例一些原子核的半径:

钴60核(60CO)半径大小为:1.58×10-14米。

银核半径为:2×10-14米。

212Po核半径为:2.9×10-14米

通过对树形核结构模型的主轴直接测量,可以得到核的主轴长。这个长度正好与卢瑟福实验的核半径大小相吻合(在实验误差内)。

物理上测得1个质子半径(也是1个中子半径)约为0.8×10-15米。树形核结构主轴长正好是主轴上所有质子和中子半径的总和(不计支节)。对于钴60核(60CO)主轴上有8个S层质子和12个中子,所以,计算出半径总和为:

R=(8+12)×0.8×10-15米=1.6×10-14米。(与测量值相差0.02×10-14米)

对于银108Ag核主轴上有10个S层质子和16个中子,所以主轴半径总和为:

R=(10+16)×0.8×10-15米=2.08×10-14米。(与测量值相差0.08×10-14米)

对于212Po核主轴上有12个S层质子和24中子,另有1个6P支节对主轴长有一点增加,约加0.5个中子的半径计算。所以计算出主轴半径总和为:

R=(12+24+0.5)×0.8×10-15米=2.92×10-14米。(与测量值相差0.02×10-14米)

从以上实验和测量可看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卢瑟福实验测出的核半径正好等于大树形核结构的主轴长。至于为什么有一点误差?那主要是对高速旋转的核进行实验有测不准的原因,核本身高速自旋、实验碰撞时大核也可能要发生偏移;还可能是受支节核力的影响,因而产生误差。仔细看看可以发现:是卢瑟福实验的测不准还是大树形核结构不对呢!

5.核力性质决定了大树形核结构模型的基本组成:

所有理论物理和高能实验发现:核力是短程强相互作用力,从核力势垒图中发现两个质子约在1.2---3.3×10-15米的距离内表现为强引力作用,在这个距离之外表现为强斥力作用,且这核力与中子无关性,使中子在核力中只表现为引力;核力相邻饱和性,使相邻质子为引力,以外的质子表现出斥力。由此说明:在强相互作用中,质子与质子之间不可能以其他模型悬空达到平衡,只能大树形结构成立,以上说的每2个质子间以单中子结构和双中子结构形式是完全满足核力势垒图中的引力强相互作用和相邻饱和性的;中子在质子之间起调和保护作用,表现为中子质子相互吸引说明核力的与电荷无关性;相邻质子与质子之间因强大引力作用以间隔1个中子或1个中子而成立,并以整个大核作高速自旋所需强大的向心力来减弱质子与质子间的强力作用。特别是质子,因没有引力向外吸引它,而只有向内强引力作用,它需将向内的引力作为自旋的向心力,从而达到平衡;没有这个强力的作用,质子将离心而去;这也是原子核高速自旋的原因。不要误认为质子中子接触就有摩擦,摩擦是宏观现象,微观无摩擦现象。由核力势垒图可发现:当间隔2个中子距离时质子与质子的引力减小很多,虽然有各支节使此点的核力加强,但此点还是原子核中最弱的点;大核裂变产物不是均匀分布的,原因就是裂变发生在树形核结构上部第2层与第2层间的双中子组成的结构这个薄弱点,由于这点周围质子间库仑力作用,使这里成为大核不太牢固的点;而第3层与第4层以下的双中子结构有其他支节旋转产生辅助核力的作用,比第2层双中子结构要稳定一些。裂变时在外来特定能级中子打击下,首先在此点打入组成三中子结构,并立即分离成不等的2个大核(有机会与你再详谈《核的裂变》)。所以裂变产物不是从中均匀分开的。

总之,许多现象都在无形中映证大树形核结构的正确性,它满足核力的性质:短程强作用、电荷无关性、相邻饱和性.,它能解释费米气体模型、核的壳层模型、集体模型等所解释的所有性质,并能解释它们不能解释的现象;如:有哪种模型能解释为什么铀核裂变会主要发生在某个特别的位置?也就是说为什么裂变产物不是均匀分布的。核外电子云具有什么样形状,核内结构就具有相同的形状,内因决定外因,有哪种核结构模型能合理解释电子壳层排列规律?钴60核(60CO)的β衰变机理,212Po核的α衰变再次映证核的三角四面体结构。卢瑟福实验测定核直径的大小与大树形核的主轴长相等;所有这些还不能说明大树形核结构模型的可行性吗?难道要真实看到高速微小的核才能认可吗(现实中是无法直接观察的)?

一定还有许多证据,希望有识之士于此共同研究验证,使物理理论在地球的东方更上一层。

附文献:

文献1:杨福家著《原子物理》1985年8月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0页、342页、347页、352页、332页等。

原子核范文篇2

1.常识性了解射线的应用,强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2.常识性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3.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

(二)教具

录像机,监视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录像剪接带。(若没有上述器材可用原子弹、氢弹爆炸的挂图代替)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为了打破核垄断,抵制核讹诈,我国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从1961年起自己进行核武器的研制,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全国一盘棋,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完成了研制工作,并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播放录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实况。

教师:这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实况,其威力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紧接着于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完成了其他国家要十几年或几十年才做完的工作。

播放录像: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实况。

这是我国试爆第一颗氢弹的情况,与原子弹相比,氢弹所用的燃料更少,而威力则比原子弹大很多。

(若没有录像设备,就出示挂图,指着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然后教师再介绍上述情况)

原子弹和氢弹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因为它们都利用了核能。我们知道化学能是在原子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而核能是在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为了了解核能,先要知道原子核的组成情况。

2.进行新课

板书课题:〈第二节原子核的组成〉

(1)电子的发现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已经是很小很小的微粒了,其直径只有10-10米,所以在十九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中性粒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而电子比原子小得多,因而人们才认识到原子内部还有结构。

板书:〈电子的发现把人们带入了原子内部的世界〉

在同一时期人们还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对放射性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由比它更小的粒子组成。可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没有止尽的。我们先来学习放射性现象。

板书:〈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把人们带入了原子核内部的世界〉

(2)放射性现象

①什么是放射性现象?

教师边写边说:像铀(U)、钋(Po)、镭(Ra)等元素能自发地放出一些人眼看不见的、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射线,这种现象叫放射性现象。这些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②射线究竟是什么?

教师:在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什么东西呢?它们除了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性质以外,还有些什么性质呢?比如:这些射线带不带电呢?为了了解它们的性质,还得通过实验。

教师:我们做什么样的实验,才能判断它们带不带电呢?(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若是带电的,射线在磁场中将像通电导体那样发生偏转,由偏转的方向和磁体的N、S极位置还可判断射线带的是什么电。)

教师:我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去探索还不知道的现象和规律,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验。把放射性元素装在一个壁很厚的铅盒里(射线穿不透),在盒壁上有一个小孔,放射线可由此孔射出,然后把它们放到两个很强的磁极之间,再用照相底片把射线的轨道记录下来。从照相底片上看到,放射线分成了三束,其中两束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这两束射线带异种电荷;中间一束不偏转,说明它不带电,是中性的。

这三种射线有哪些性质呢?它们的实质是什么呢?

板书:〈射线由两种带异种电荷的粒子和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组成〉

(3)三种射线

①α射线

根据射线的偏转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可以确定,偏转较小的一束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我们把它叫做α射线,α射线由带正电的α粒子组成。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每个α粒子带的正电荷是电子电荷的2倍,α粒子质量大约等于氦原子的质量。进一步研究表明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板书:〈α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

由于α粒子的质量较大,所以α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小,我们用一张厚纸就能把它挡住。

②β射线

与α射线偏转方向相反的那束射线带负电荷,我们把它叫做β射线。研究发现β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β粒子)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β粒子就是电子。

板书:〈β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实验还表明,β射线的穿透本领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还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铝板。

③γ射线

中间不发生偏转的那束射线叫做γ射线,研究表明,γ射线的实质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它不带电,是中性的。

板书:〈γ射线是一种电磁波〉

γ射线的穿透本领极强,一般薄金属板都挡不住它,它能穿透水泥墙和几厘米厚的铅板。

(4)γ射线的应用和防护

由于γ射线穿透性极强,照到动、植物上还能对细胞发生生物化学作用,因此在工业、农业和医学上都有重要应用。在工业上可用它作金属探伤,或检查金属板的厚度,例如飞机、火车、轮船上的主轴是用钢材锻压而成的,里面有没有砂眼或裂缝呢?以前是用破坏法抽样检查的,可靠性差,又浪费材料,现改用γ射线来探查,准确度高,又不损耗材料;在农业上用γ射线来适当照射种子,能使农作物增产,还能增强某些作物的抗病能力,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在医学上还可用γ射线作“放疗”,医治恶性肿瘤。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γ射线能杀死癌细胞,也能杀死正常细胞,或使正常细胞癌变,因此在使用放射性元素时,要注意射线的防护,要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免对水源、空气和工作场所造成污染。

(5)原子核的组成

深入研究表明,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三种射线都是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释放出来的,这表明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

原子核内究竟还有什么结构?原子核又是由什么粒子组成的呢?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直到目前原子核内部的细微组成情况仍是科学研究的尖端项目之一。现在我们只是粗浅地、简单地介绍原子核内部的基本组成情况。

①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19年做核反应实验时发现了质子,经过研究证明,质子带正电荷,其电量和一个电子的电量相同,它的质量等于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进一步研究表明,质子的性质和氢原子核的性质完全相同,所以质子就是氢原子核。

②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又发现了中子,通过研究证明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同,但是不带电。是中性粒子。在对各种原子核进行的实验中,发现质子和电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两种基本粒子。

板书:〈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氢原子核(H)最简单,它就是一个质子,核外有一个电子绕着它转;氦原子核(He)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核外有2个电子绕着它转;锂原子核(Li)是由3个质子和4个中子组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分两层绕着它转;铍原子核(Be)由4个质子和5个中子组成,核外有4个电子分两层绕着它转;……同学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板书:〈各种原子核内质子的个数(核的电荷数)和核外电子的个数都相同,它也等于该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总数叫做核的质量数,它等于该元素原子量的整数部分。〉

③在某种核反应中,一个中子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这就是原子核内没有电子,又会放出电子,产生β射线的原因。

3.总结(略)

原子核范文篇3

论文摘要

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进而得到一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核子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就得到了原子核这个微观量子多体系的直观结构图象----核子环。

关键词:核键核子环次中子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

ABSTRACT

Toattacktheproblemsofnuclearforceattheroot,thusobtainauniversallawofnature.Thatis,atomicnucleusisanuclearringformedbyprotonsandneutronsalternatelyarrangeaskeysinamoreevenorder,thentheheadandthetailconnect,andtheformingnuclearringcanself-rotateatahigh-speedaboutself-axis,sothatformingashellstructurechargedliquidsphericalnucleus.Theformingringtensionofnuclearringisprovidedbyprotonsrepeloneanother.SoWehave

obtainedatomicnucleus,thearchitectureofmicroscopicquantummany-body,Lookingdirectlystructureimage-nuclearring.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它介于原子与粒子之间,是由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此量子多体体系的结构图象是由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依靠一种短程的强相互作用力来维系的。这种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或者强力。

目前,对原子核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是“多侧面”的:它既具有“独立”核子在由其它核子构成的平均场中运动的性质,而又突出地具有核子间有强耦合的集体运动性质;它既是一个由核子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而又反映介子、重子乃至夸克自由度的复杂介质;它既是一个有一定量子数的有序物质状态,而又表现出明显的统计性及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量子混沌的行为,由于核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式各样的核结构型虽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侧面成功描写了原子核结构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但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1〕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用简单、单一的描述来说明原子核这个体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呢?如何使各种核模型统一起来呢?也就是说,各种核子究竟是按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真实直观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的关键。以下论述是本文作者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核子间核力作用的饱和性

由于核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粒子,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象原子或离子那样,能够相互成键。我们把各种核子间形成的核力(近似地说是静态的,与核子速度无关,但存在与速度相关的力),统称为核键,即核子间通过传递、交换兀介子而相互成键(兀介子的静止能量比核内核子的动能大得多),从而出现了兀介子云的叠,就像电子云的重叠那样。这是一种短程吸引力,作用范围小于是10-15米,既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键长也是变化的,一般中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核键的键长较短,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键长较长。在原子核内,具有最短键长的核键的单个键能即为核子平均结合能。(8-8.5Mev)。一般成键后的不同核子不能互相转化。

核子间的成键与原子成键相似,很具有饱和性。就是说,一个核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不同类核子有核力作用后,同其它核子无核力作用。一个质子最多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成键,而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

H,空间平面直观结构可能为“⊙?⊙”(⊙-中子,?-质子)。而一个中子最多也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He,空间平面直观结构为“?⊙?”。中子(质子)之间成键不具饱和性,一个中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都能成键,但结合得不紧密,是一种弱的束缚,易因中子的激发而被自动破坏。

二、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既然核子成键具有饱和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呢?原来,原子核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核”,而是由质子和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成键,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由于核子都集中在核子环上,因此核内是空心的,即原子核具有空虚的质心。核环转动形成的球形核就象乒乓球一样,形成的椭圆形核就象蛋壳一样。核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子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原子核外观表现为质子间的较大库仑斥力,使核环伸张,内观则表现为核子间的核力,这种强力使核子一个拉着一个,使核收缩,从而产生核的表面张力,但核的表面张力远大于质子间的斥力,之所以能维持平衡,是因为核力具有饱和性的缘故。另外,因核的转动使核子产生离心力。原子核内的斥张力及离心力同核的表面张力的相互抗衡,维持着原子核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存在。

在核子环上,每个核子只与它两侧的核子有核力作用,形成两个核键达饱和,而与其它的核子一般不再有核力作用。这就是核力在原子核内的饱和性,正由于这种饱和性,使原子核这个多体体系的性质从复杂归于简单、单一,核子环成为环上任一核子运动的平均场。

三、原子核的运动形式

原子核的核环上质子均匀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与核外电子的规则排布相联系。核子环的自转是环上所有核子独立运动有矢量和,即单粒子运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统一的整体转动,这是综合模所描述的――核子在核内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相耦合。原子核作为一个微观量子体系,核子环的集体转动并非像流体那样作非旋转动,它的集体转动是指原子核势场空间取向的变化。〔2〕

由于核子环整体向一定方向自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质子也都相应做环系运动,从而产生环系电流,这样就使原子核中显示出质子的正电移动性――质子流。因此,它们的统一运动产生了相同的磁场,这样核环就有了较固定的旋轴线――核轴线(沿磁极方向,就象地磁线一样)。中子也同样产生中子流,中子流与质子流,它们占据着各自的量子轨道(能级),虽然通过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着能量、动量和角动量,但它们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从总体上看,它们近似地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正是独立粒子模型,即壳模型所描述的。核子的高能级轨道是与轴线垂直的核的腰部,核子的低能级轨道是轴线附近的核的端部。这样,核内核子表现出两重性――粒子空穴性,核内核子的填充状态是一种轨道运动的几率分布,不再以费米面作为占据或空缺的自然分界线,这是引入准粒子时所描述的。而核子环转动所形成的相对薄的表面及核子环的变形使核物质有低的可压缩性,正是液滴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3〕

核子环上的核子大体上可看成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圆面的转动形成了旋转球体的原子核。核环上的核子时时刻刻都在平衡形状附近做或强或弱的形状振动,这种振动从外观上看是原子核体积不怎么变化的表面振动。如果因个别核子的动能(破坏核环形状的)太大,迫使核环发生形变,离开原来的平衡形状,成为椭圆环,它们在转动时就成为椭球体,这样就形成了某些原子核电荷分布的非球对称,而是具有旋转椭圆球的对称性。正是由于核子绕轴线转动形成的对称性,使核子在轨道上运动具有如下特点: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上,可能运动着核子环上对应着的一对质子或一对中子。也就是说,在同一量子轨道上运动着一对核子。

四、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原子核真实的直观结构。在核环上有多少个核子,就应有多少个核键,如12C核环上有12个核键,13C则有13个核键。这些核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破坏一个原子核,必须给予其核子环上应有的若干个核键的总能量――总结合能E总。

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包括基态核)的平面直观结构(可能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HeLiLiBe

同它们结构相似的又如12C、13C、14N、15N、16O、17O、20Ne、23Na、32S、40Ca等等。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最稳定的结构是中子与质子均匀相间排列的核子环,且N=Z。它们是“具有高度的中子-质子对称性的球形自轭核”,它们的核环上任一核子都达到了完全饱和键态,中子与质子结合得很紧密,电荷分布为球对称,如奇奇核14N和偶偶核16O等。在这样的核环上加入(或去掉)一个或几个中子成键,在核环一处或几处出现了剩余相互作用,即相同核子间出现了不饱和核力,核圆环可能因此变形为椭圆环,从而形成了近球形核。以上正是平均场理论所描述的。〔4〕

对于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较多的中等核及重核,它们的核环上可每相隔两个中子再排列一个质子,形成的核也是稳定的,即Z≤N≤2Z。但核环上最多一处可排列三个相连的中子,如果中间的那个中子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核环发生形变的,而非转动的动能)。核环为阻止自身的形变,在核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迫使其发生β-衰变,使其衰变成质子,然后与两侧的中子恰形成饱和核键而达到稳定。或者,此中子虽无大的形变动能,但受到核环上强大的表面张力的压迫、冲击,达到弱作用范围,也会发生β-衰变,这就是重核的β-衰变。

在饱和的核环一处去掉一个中子(可加入一个质子),会使两个质子直接作用,达到了弱作用范围,其中的一个质子会发生β+衰变,衰变成一个质量仅次于质子的中性新粒子――次中子,然后重新形成核键。但次中子是不稳定的,它能吸收光子(γ→e+e),而转变成中子,如发生β+衰变后的重核伴随着正负电子对的吸收现象,就反映了次中子的这一特性。如果质子不发生β+衰变,也可通过俘获K电子使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而重新形成稳定的核键。可见,中子与质了在原子核内互相限制、彼此制约,并且中子在原子核内的作用就是起到连接质子的作用。当中子数少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就会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虽然核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但在原子核内与质子成键后的束缚中子不会发生ββ-衰变,这是饱和核力作用的结果。

当核环上的中子与中子直接相连时,两个中子成键均未饱和,出现剩余相互作用,可仍与外来的低能量的中子形成弱的核力,但不在弱作用范围内,不会发生β-衰变。这个中子没有能力加到核子环上去,而是在核环形成很长的核键,因量子运动而形成核的中子晕或核的中子皮,如11Li、11Be、14Be的中子晕及6He、8He的中子皮,这些具有中子晕的或中子皮的原子核是一种弱束缚态的密度不均匀的体系。?5?

对于重核,中子与中子直接连接处较多,剩余相互作用较大,在核内起主导作用,当核环变形为梭形时,在核的两端尖部会引起α衰变,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这样就会发射α粒子。核子环能够变形,与转动频率有关。在较低角动量时,原子核形成一个中等形变的扁椭圆形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具有长椭球形变或三轴形变。当角动量继续增加时,核环将在剩余相互作用下发生裂变,此时剩余相互作用能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及转动引起的离心力,使核子重新组合成两个或多个子核环。以上是由原子核的转动液滴模型所描述的。?6?

千变万化的核反应,就是使核环上局部的核子间原来的核键被破坏,并重新形成更强的新核键的过程,同时通过发射粒子(或γ射线)进行退激发,使新结合的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斥力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核。在低能时,核反应为熔合蒸发、转移和电荷交换反应;高能时,核反应为散裂、多重碎裂和裂变反应。

五、结束语

真理往往就是那样朴素,重要的是人们要善于发现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本文思想精华,再付诸于实践,我相信对核物理的发展将带为质的飞跃!

附参考文献

1~6丁大钊、陈永寿、张焕乔原子核物理进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9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续篇Ⅱ)

五、核反应过程图示浅析

我们知道核反应是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而且核反应不能凭空任意发生,这是由轰击粒子的能量及结构和靶核的结构性质所决定的。由于核子环上的核子都在一个平面上(核子间的表面张力与质子间斥力相抗衡的结果),并且保持圆环状,这样靶核成为一个理想的核子环。由于它的轴线处的核子(端部)在旋转动能最小的低能级轨道上,易与外来粒子结合,成为发生核反应的主要反应道;而与轴线垂直的核环的腰部核子转动动能很大,不易同外来粒子结合成键,如果能够结合,轰击粒子需要更高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核反应的随机性很大,从而使核反应复杂多变。轰击粒子与靶核的碰撞形式有非弹性的正碰和切碰两种,并且碰撞是随机的。对于能量很高的粒子(速度远大于核环自旋速度),原子核往往表现出通透性,即粒子当时并未碰到核子环面上的核子,只是快速地通过了核子环空虚的中心。

原子核的结构无法从实验中直接看到,但可以从实验结果中反馈出来。以下核反应均为实验所得的结果(大多数反应为熔合蒸发反应,打出准粒子)。由于核反应在瞬间即能完成,可视为核子环的自旋暂时停止(定像),轰击粒子与核子环共面,这样就可以把核反应过程显示在平面上了。一些低能核反应的类型如下:

(一)α粒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He→O+H,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注意核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核子间应以饱和成键为原则,使其行为遵守能量最低原理):

图114N(α,P)17O

在氮-14核轴线上有两种核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此反应道上,α粒了是与其中的质子发生了正碰。氦核的中子首先与轴线处的质子成键,氦核的两个质子也立即与轴线处质子两侧的中子分别同时成键,而原氦核的另一个中子与它本身的两个质子并未解脱核键。这样使新核环16O的核子达到全饱和键态。迅速解脱核键的氘核(接受到α粒子传给的较大动能)与核子环对面轴线处的核子发生第二次碰撞,氘核的质子把轴线处的中子旁边的一个质子撞出核外,而取代了它的位置,并首先与轴线附近的那个中子(非轴线上的中子,高能级优先成键)成键而使质子达饱和(H型),这样就完成了核子环上相同核子的替换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核子替换。原氘核的中子随后挤入核子断环,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接合成新的核子环。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氧-17核。飞出核外的质子与轰击粒相比,已损失了绝大部分的动能。这个核反应现象可以从布拉凯特的充氮云室照片中看到,分析径迹情况可知,分叉的径迹即为质子的径迹。这已由上图中显示出来。类似此反应的又如B+He→C+H,若这类反应发生的是切碰,则会直接释放氘粒子,无二次碰撞反应,如He+C→N+H,产生的14N核是稳定的。

⑵B+He→N+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进攻的是10B核轴线上的中子(正碰),第二次碰撞发生核子替换打出一个中子。但新核13N不稳定,因为有两个质子直接相连成键,原氘核的质子有较大的远离核心的动能,在核的表面张力和斥力的直接作用下,易达到弱作用范围,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新核衰变方程为N→C+e+γe或N+e→C+γe。产生的碳-13核是稳定的。整个过程如下图:

图210B(α,n)13N及13N的β+衰变或K俘获

⑶Be+He→C+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铍-9核轴线上的中子,产生稳定的碳-12核,如图:

图39Be(α,n)12C

⑷Al+He→P+n,P→Si+e+γe或P+e→Si+γe。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铝-27核轴线附近两个相连的中子之一。如图4

图427Al(α,n)30P及30P的β+衰变或K俘获

⑸Na+He→Mg+H,此反应与⑷并不矛盾,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正碰的是钠-23核环上的质子,产生的镁-26核(核环上三个中子不一定直接相连)是稳定的。如图5

图523Na(α,P)26Mg

⑹Li+He→B+γ,这是个α粒子的全融合反应。在此反应道上,第二次碰撞时,氘核的质子有能力把对面核子环上中子与中子形成的较弱核键击破并与其中的一个中子成键,而没有发生核子替换打出质子。断环接合成新的稳定的硼核,同时释放成键键能γ光子。如图6

图67Li(α,γ)11B

(二)中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n→B+He,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把氮核环上的中子击入核内,同时与两个质子成键达饱和。进入核内的自由中子动能减小,已没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而是挤压对面的核子环,使其变形,从而被两个质子(仍与另一个中子成键)捕获重新成键达饱和,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系统能量很低的全饱和键态的α轻粒子飞出核外,余下的核子恰能接合成稳定的硼-11核。如图7

图714N(n,α)11B

⑵N+n→C+H,C→N+e+e。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814N(n,P)14C及14C的β-的衰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碰撞的是氮核环上的质子,它代替了击入质子的位置,而自由质子与对面核环上的质子有较大斥力作用,使其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也可能切碰发生反应,直接撞出质子,无二次碰撞),而决不能产生α粒子。这样,一个质子从新核中被蒸发出来。但是,由于轰击中子破坏了原来较强的饱和核键,而形成的是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的较弱不饱和核键,并仍具有入射方向上的较大动能而不稳定,受到核表面张力的压迫而达到弱作用范围,易发生β-衰变,转变成的质子恰能与其两侧的中子重新形成稳固的饱和核键(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是原子核要求体系稳定的具体体现),从而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氮-14核。

⑶Al+n→Na+He,Na→Mg+e+e。正碰如下图

图927Al(n,α)24Na及24Na的β-衰变

这样,此过程中就有三种射线释放(α、β、γ射线)。若此反应是切碰发生的,则直接蒸发出两个中子,即Al+n→Al+2n。又如Be+n→Be+2n,Be→He+He,虽然8Be为全饱和键态的核环,但由于它的核环太小,核子在振动时就有可能碰到一起重新组合成键,恰能形成两个饱和的α轻粒子,这种裂变为8Be核所特有。

(三)质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F+H→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019F(P,α)16O

⑵Ni+H→C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158Ni(P,a)55Co

⑶Si+H→P+n,在此反应道上,是切碰发生的(若正碰则打出α粒子),蒸发出的中子是硅-30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产生的磷-30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这种切碰也可能发生掇拾反应,如Li+H→Li+H等反应。

(四)氘核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Al+H→Mg+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227Al(d,α)25Mg

⑵C+H→B+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312C(d,α)10B

⑴与⑵也可能是切碰打出α粒子,可根据蒸发出的粒子方向来判断它们是如何碰撞反应的。

⑶Cl+H→Ar+2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打出37Cl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并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氘核的中子解脱核键后沿原方向继续前进。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这样就有两个中子被蒸发出来。

⑷Mg+H→Al+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被核环上直接相连的两个中子捕获成键达饱和,它的中子解脱核键后继续沿入射方向飞出。与此类的反应又如Be+H→Be+n,C+H→C+H。但有的削裂反应后的新核会发生β衰变,如C+H→N+n,N→C+e+γe;P+H→P+H,P→S+e+e。

(五)光致反应

高能γ光子也能破坏核键而击出各种粒子,如切碰击出中子的反应:

O+γ→O+n;Mg+γ→Mg+n产生的新核都是不稳定的,会发生β+衰变。如果蒸发出α粒子,则是光子正碰核环上的中子,此中子与对面核子不发生二次碰撞反应而产生的。光致反应还能切碰击出P、d、t等轻粒子,实质就是光子切割下核子环的一小片断产生的。

(六)中等离子间的高能反应

中等离子可被加速器加速而轰击核靶,会产生用轻粒子无法获得的不稳定同位素,如Ca+S→Kr+3n,在此反应道上,由于正碰截面小,轰击离子动能太大,核环上的一个中子把动能直接给同一直线上的靶核的两个对称中子,从而打出三个中子。正碰如下图:

图1440Ca(32S,3n)69Kr

由于新核环上有三处为质子与质子直接相连,会发生三次β+衰变,由于有两处在核的腰部,因转动动能较大,高能量的质子与质子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不会立即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会延缓衰变的现象。又如Si+Ni→Y+3H,正碰如下图,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

图1528Si(58Ni,3P)83Y

如果反应碰撞截面增大,并且为切撞则会打出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如Ca+Ge→Sn+2H+2n,在此反应道上,因能量太高,碰撞后中子与质子之间的核键被破坏,蒸发出来的核子全部为激发态(不易成键),即单个的质子与单个的中子,而不是d、α粒子。产生的新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切碰过程如下图:

图1640Ca(64Ge,2P2n)100Sn

(七)重核的衰变

如U→Th+He,由于铀-238的核子环不稳定,因高速转动而产生较大的形变,在核环一处变形为扁椭状,使不饱和核子间有机会重新组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在剩余核力的作用下),从而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但新核环在接合时,恰有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碰撞,在强大的核表面张力压迫下迅速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使中间的那个中子发生β-衰变转变成质子,重新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这也有利于新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新产生的镤-234核是较稳定的,衰变方程为Th→Pa+e+e,与此过程相似的又如重核钍-232发生的复杂衰变:Th→Pb+6He+4e+4e,不同的是其中有两次α衰变后,在接合时只有两个中子直接相连,不具备产生β-衰变的条件。

原子核范文篇4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ZhangGuo-hui

(nnnEngineer,No.8TiexiRd.Liaoyang,LiaoningCHINA111004)

KeyWords

Nuclearkey,nuclearring

Secondneutron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论文摘要

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进而得到一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核子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就得到了原子核这个微观量子多体系的直观结构图象----核子环。

关键词:核键核子环次中子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

ABSTRACT

Toattacktheproblemsofnuclearforceattheroot,thusobtainauniversallawofnature.Thatis,atomicnucleusisanuclearringformedbyprotonsandneutronsalternatelyarrangeaskeysinamoreevenorder,thentheheadandthetailconnect,andtheformingnuclearringcanself-rotateatahigh-speedaboutself-axis,sothatformingashellstructurechargedliquidsphericalnucleus.Theformingringtensionofnuclearringisprovidedbyprotonsrepeloneanother.SoWehave

obtainedatomicnucleus,thearchitectureofmicroscopicquantummany-body,Lookingdirectlystructureimage-nuclearring.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它介于原子与粒子之间,是由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此量子多体体系的结构图象是由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依靠一种短程的强相互作用力来维系的。这种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或者强力。

目前,对原子核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是“多侧面”的:它既具有“独立”核子在由其它核子构成的平均场中运动的性质,而又突出地具有核子间有强耦合的集体运动性质;它既是一个由核子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而又反映介子、重子乃至夸克自由度的复杂介质;它既是一个有一定量子数的有序物质状态,而又表现出明显的统计性及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量子混沌的行为,由于核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式各样的核结构型虽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侧面成功描写了原子核结构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但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1〕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用简单、单一的描述来说明原子核这个体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呢?如何使各种核模型统一起来呢?也就是说,各种核子究竟是按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真实直观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的关键。以下论述是本文作者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核子间核力作用的饱和性

由于核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粒子,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象原子或离子那样,能够相互成键。我们把各种核子间形成的核力(近似地说是静态的,与核子速度无关,但存在与速度相关的力),统称为核键,即核子间通过传递、交换兀介子而相互成键(兀介子的静止能量比核内核子的动能大得多),从而出现了兀介子云的叠,就像电子云的重叠那样。这是一种短程吸引力,作用范围小于是10-15米,既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键长也是变化的,一般中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核键的键长较短,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键长较长。在原子核内,具有最短键长的核键的单个键能即为核子平均结合能。(8-8.5Mev)。一般成键后的不同核子不能互相转化。

核子间的成键与原子成键相似,很具有饱和性。就是说,一个核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不同类核子有核力作用后,同其它核子无核力作用。一个质子最多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成键,而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

H,空间平面直观结构可能为“⊙⊕⊙”(⊙-中子,⊕-质子)。而一个中子最多也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He,空间平面直观结构为“⊕⊙⊕”。中子(质子)之间成键不具饱和性,一个中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都能成键,但结合得不紧密,是一种弱的束缚,易因中子的激发而被自动破坏。

二、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既然核子成键具有饱和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呢?原来,原子核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核”,而是由质子和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成键,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由于核子都集中在核子环上,因此核内是空心的,即原子核具有空虚的质心。核环转动形成的球形核就象乒乓球一样,形成的椭圆形核就象蛋壳一样。核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子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原子核外观表现为质子间的较大库仑斥力,使核环伸张,内观则表现为核子间的核力,这种强力使核子一个拉着一个,使核收缩,从而产生核的表面张力,但核的表面张力远大于质子间的斥力,之所以能维持平衡,是因为核力具有饱和性的缘故。另外,因核的转动使核子产生离心力。原子核内的斥张力及离心力同核的表面张力的相互抗衡,维持着原子核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存在。

在核子环上,每个核子只与它两侧的核子有核力作用,形成两个核键达饱和,而与其它的核子一般不再有核力作用。这就是核力在原子核内的饱和性,正由于这种饱和性,使原子核这个多体体系的性质从复杂归于简单、单一,核子环成为环上任一核子运动的平均场。

三、原子核的运动形式

原子核的核环上质子均匀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与核外电子的规则排布相联系。核子环的自转是环上所有核子独立运动有矢量和,即单粒子运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统一的整体转动,这是综合模所描述的——核子在核内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相耦合。原子核作为一个微观量子体系,核子环的集体转动并非像流体那样作非旋转动,它的集体转动是指原子核势场空间取向的变化。〔2〕

由于核子环整体向一定方向自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质子也都相应做环系运动,从而产生环系电流,这样就使原子核中显示出质子的正电移动性——质子流。因此,它们的统一运动产生了相同的磁场,这样核环就有了较固定的旋轴线——核轴线(沿磁极方向,就象地磁线一样)。中子也同样产生中子流,中子流与质子流,它们占据着各自的量子轨道(能级),虽然通过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着能量、动量和角动量,但它们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从总体上看,它们近似地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正是独立粒子模型,即壳模型所描述的。核子的高能级轨道是与轴线垂直的核的腰部,核子的低能级轨道是轴线附近的核的端部。这样,核内核子表现出两重性——粒子空穴性,核内核子的填充状态是一种轨道运动的几率分布,不再以费米面作为占据或空缺的自然分界线,这是引入准粒子时所描述的。而核子环转动所形成的相对薄的表面及核子环的变形使核物质有低的可压缩性,正是液滴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3〕

核子环上的核子大体上可看成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圆面的转动形成了旋转球体的原子核。核环上的核子时时刻刻都在平衡形状附近做或强或弱的形状振动,这种振动从外观上看是原子核体积不怎么变化的表面振动。如果因个别核子的动能(破坏核环形状的)太大,迫使核环发生形变,离开原来的平衡形状,成为椭圆环,它们在转动时就成为椭球体,这样就形成了某些原子核电荷分布的非球对称,而是具有旋转椭圆球的对称性。正是由于核子绕轴线转动形成的对称性,使核子在轨道上运动具有如下特点: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上,可能运动着核子环上对应着的一对质子或一对中子。也就是说,在同一量子轨道上运动着一对核子。

四、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原子核真实的直观结构。在核环上有多少个核子,就应有多少个核键,如12C核环上有12个核键,13C则有13个核键。这些核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破坏一个原子核,必须给予其核子环上应有的若干个核键的总能量——总结合能E总。

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包括基态核)的平面直观结构(可能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HeLiLiBe

同它们结构相似的又如12C、13C、14N、15N、16O、17O、20Ne、23Na、32S、40Ca等等。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最稳定的结构是中子与质子均匀相间排列的核子环,且N=Z。它们是“具有高度的中子-质子对称性的球形自轭核”,它们的核环上任一核子都达到了完全饱和键态,中子与质子结合得很紧密,电荷分布为球对称,如奇奇核14N和偶偶核16O等。在这样的核环上加入(或去掉)一个或几个中子成键,在核环一处或几处出现了剩余相互作用,即相同核子间出现了不饱和核力,核圆环可能因此变形为椭圆环,从而形成了近球形核。以上正是平均场理论所描述的。〔4〕

对于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较多的中等核及重核,它们的核环上可每相隔两个中子再排列一个质子,形成的核也是稳定的,即Z≤N≤2Z。但核环上最多一处可排列三个相连的中子,如果中间的那个中子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核环发生形变的,而非转动的动能)。核环为阻止自身的形变,在核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迫使其发生β-衰变,使其衰变成质子,然后与两侧的中子恰形成饱和核键而达到稳定。或者,此中子虽无大的形变动能,但受到核环上强大的表面张力的压迫、冲击,达到弱作用范围,也会发生β-衰变,这就是重核的β-衰变。

在饱和的核环一处去掉一个中子(可加入一个质子),会使两个质子直接作用,达到了弱作用范围,其中的一个质子会发生β+衰变,衰变成一个质量仅次于质子的中性新粒子——次中子,然后重新形成核键。但次中子是不稳定的,它能吸收光子(γ→e+e),而转变成中子,如发生β+衰变后的重核伴随着正负电子对的吸收现象,就反映了次中子的这一特性。如果质子不发生β+衰变,也可通过俘获K电子使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而重新形成稳定的核键。可见,中子与质了在原子核内互相限制、彼此制约,并且中子在原子核内的作用就是起到连接质子的作用。当中子数少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就会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虽然核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但在原子核内与质子成键后的束缚中子不会发生ββ-衰变,这是饱和核力作用的结果。

当核环上的中子与中子直接相连时,两个中子成键均未饱和,出现剩余相互作用,可仍与外来的低能量的中子形成弱的核力,但不在弱作用范围内,不会发生β-衰变。这个中子没有能力加到核子环上去,而是在核环形成很长的核键,因量子运动而形成核的中子晕或核的中子皮,如11Li、11Be、14Be的中子晕及6He、8He的中子皮,这些具有中子晕的或中子皮的原子核是一种弱束缚态的密度不均匀的体系。﹝5﹞

对于重核,中子与中子直接连接处较多,剩余相互作用较大,在核内起主导作用,当核环变形为梭形时,在核的两端尖部会引起α衰变,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这样就会发射α粒子。核子环能够变形,与转动频率有关。在较低角动量时,原子核形成一个中等形变的扁椭圆形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具有长椭球形变或三轴形变。当角动量继续增加时,核环将在剩余相互作用下发生裂变,此时剩余相互作用能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及转动引起的离心力,使核子重新组合成两个或多个子核环。以上是由原子核的转动液滴模型所描述的。﹝6﹞

千变万化的核反应,就是使核环上局部的核子间原来的核键被破坏,并重新形成更强的新核键的过程,同时通过发射粒子(或γ射线)进行退激发,使新结合的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斥力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核。在低能时,核反应为熔合蒸发、转移和电荷交换反应;高能时,核反应为散裂、多重碎裂和裂变反应。

五、结束语

真理往往就是那样朴素,重要的是人们要善于发现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本文思想精华,再付诸于实践,我相信对核物理的发展将带为质的飞跃!

附参考文献

1~6丁大钊、陈永寿、张焕乔原子核物理进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9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续篇Ⅱ)

五、核反应过程图示浅析

我们知道核反应是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而且核反应不能凭空任意发生,这是由轰击粒子的能量及结构和靶核的结构性质所决定的。由于核子环上的核子都在一个平面上(核子间的表面张力与质子间斥力相抗衡的结果),并且保持圆环状,这样靶核成为一个理想的核子环。由于它的轴线处的核子(端部)在旋转动能最小的低能级轨道上,易与外来粒子结合,成为发生核反应的主要反应道;而与轴线垂直的核环的腰部核子转动动能很大,不易同外来粒子结合成键,如果能够结合,轰击粒子需要更高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核反应的随机性很大,从而使核反应复杂多变。轰击粒子与靶核的碰撞形式有非弹性的正碰和切碰两种,并且碰撞是随机的。对于能量很高的粒子(速度远大于核环自旋速度),原子核往往表现出通透性,即粒子当时并未碰到核子环面上的核子,只是快速地通过了核子环空虚的中心。

原子核的结构无法从实验中直接看到,但可以从实验结果中反馈出来。以下核反应均为实验所得的结果(大多数反应为熔合蒸发反应,打出准粒子)。由于核反应在瞬间即能完成,可视为核子环的自旋暂时停止(定像),轰击粒子与核子环共面,这样就可以把核反应过程显示在平面上了。一些低能核反应的类型如下:

(一)α粒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He→O+H,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注意核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核子间应以饱和成键为原则,使其行为遵守能量最低原理):

图114N(α,P)17O

在氮-14核轴线上有两种核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此反应道上,α粒了是与其中的质子发生了正碰。氦核的中子首先与轴线处的质子成键,氦核的两个质子也立即与轴线处质子两侧的中子分别同时成键,而原氦核的另一个中子与它本身的两个质子并未解脱核键。这样使新核环16O的核子达到全饱和键态。迅速解脱核键的氘核(接受到α粒子传给的较大动能)与核子环对面轴线处的核子发生第二次碰撞,氘核的质子把轴线处的中子旁边的一个质子撞出核外,而取代了它的位置,并首先与轴线附近的那个中子(非轴线上的中子,高能级优先成键)成键而使质子达饱和(H型),这样就完成了核子环上相同核子的替换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核子替换。原氘核的中子随后挤入核子断环,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接合成新的核子环。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氧-17核。飞出核外的质子与轰击粒相比,已损失了绝大部分的动能。这个核反应现象可以从布拉凯特的充氮云室照片中看到,分析径迹情况可知,分叉的径迹即为质子的径迹。这已由上图中显示出来。类似此反应的又如B+He→C+H,若这类反应发生的是切碰,则会直接释放氘粒子,无二次碰撞反应,如He+C→N+H,产生的14N核是稳定的。

⑵B+He→N+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进攻的是10B核轴线上的中子(正碰),第二次碰撞发生核子替换打出一个中子。但新核13N不稳定,因为有两个质子直接相连成键,原氘核的质子有较大的远离核心的动能,在核的表面张力和斥力的直接作用下,易达到弱作用范围,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新核衰变方程为N→C+e+γe或N+e→C+γe。产生的碳-13核是稳定的。整个过程如下图:

图210B(α,n)13N及13N的β+衰变或K俘获

⑶Be+He→C+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铍-9核轴线上的中子,产生稳定的碳-12核,如图:

图39Be(α,n)12C

⑷Al+He→P+n,P→Si+e+γe或P+e→Si+γe。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铝-27核轴线附近两个相连的中子之一。如图4

图427Al(α,n)30P及30P的β+衰变或K俘获

⑸Na+He→Mg+H,此反应与⑷并不矛盾,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正碰的是钠-23核环上的质子,产生的镁-26核(核环上三个中子不一定直接相连)是稳定的。如图5

图523Na(α,P)26Mg

⑹Li+He→B+γ,这是个α粒子的全融合反应。在此反应道上,第二次碰撞时,氘核的质子有能力把对面核子环上中子与中子形成的较弱核键击破并与其中的一个中子成键,而没有发生核子替换打出质子。断环接合成新的稳定的硼核,同时释放成键键能γ光子。如图6

图67Li(α,γ)11B

(二)中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n→B+He,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把氮核环上的中子击入核内,同时与两个质子成键达饱和。进入核内的自由中子动能减小,已没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而是挤压对面的核子环,使其变形,从而被两个质子(仍与另一个中子成键)捕获重新成键达饱和,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系统能量很低的全饱和键态的α轻粒子飞出核外,余下的核子恰能接合成稳定的硼-11核。如图7

图714N(n,α)11B

⑵N+n→C+H,C→N+e+e。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814N(n,P)14C及14C的β-的衰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碰撞的是氮核环上的质子,它代替了击入质子的位置,而自由质子与对面核环上的质子有较大斥力作用,使其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也可能切碰发生反应,直接撞出质子,无二次碰撞),而决不能产生α粒子。这样,一个质子从新核中被蒸发出来。但是,由于轰击中子破坏了原来较强的饱和核键,而形成的是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的较弱不饱和核键,并仍具有入射方向上的较大动能而不稳定,受到核表面张力的压迫而达到弱作用范围,易发生β-衰变,转变成的质子恰能与其两侧的中子重新形成稳固的饱和核键(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是原子核要求体系稳定的具体体现),从而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氮-14核。

⑶Al+n→Na+He,Na→Mg+e+e。正碰如下图

图927Al(n,α)24Na及24Na的β-衰变

这样,此过程中就有三种射线释放(α、β、γ射线)。若此反应是切碰发生的,则直接蒸发出两个中子,即Al+n→Al+2n。又如Be+n→Be+2n,Be→He+He,虽然8Be为全饱和键态的核环,但由于它的核环太小,核子在振动时就有可能碰到一起重新组合成键,恰能形成两个饱和的α轻粒子,这种裂变为8Be核所特有。

(三)质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F+H→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019F(P,α)16O

⑵Ni+H→C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158Ni(P,a)55Co

⑶Si+H→P+n,在此反应道上,是切碰发生的(若正碰则打出α粒子),蒸发出的中子是硅-30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产生的磷-30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这种切碰也可能发生掇拾反应,如Li+H→Li+H等反应。

(四)氘核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Al+H→Mg+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227Al(d,α)25Mg

⑵C+H→B+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312C(d,α)10B

⑴与⑵也可能是切碰打出α粒子,可根据蒸发出的粒子方向来判断它们是如何碰撞反应的。

⑶Cl+H→Ar+2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打出37Cl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并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氘核的中子解脱核键后沿原方向继续前进。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这样就有两个中子被蒸发出来。

⑷Mg+H→Al+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被核环上直接相连的两个中子捕获成键达饱和,它的中子解脱核键后继续沿入射方向飞出。与此类的反应又如Be+H→Be+n,C+H→C+H。但有的削裂反应后的新核会发生β衰变,如C+H→N+n,N→C+e+γe;P+H→P+H,P→S+e+e。

(五)光致反应

高能γ光子也能破坏核键而击出各种粒子,如切碰击出中子的反应:

O+γ→O+n;Mg+γ→Mg+n产生的新核都是不稳定的,会发生β+衰变。如果蒸发出α粒子,则是光子正碰核环上的中子,此中子与对面核子不发生二次碰撞反应而产生的。光致反应还能切碰击出P、d、t等轻粒子,实质就是光子切割下核子环的一小片断产生的。

(六)中等离子间的高能反应

中等离子可被加速器加速而轰击核靶,会产生用轻粒子无法获得的不稳定同位素,如Ca+S→Kr+3n,在此反应道上,由于正碰截面小,轰击离子动能太大,核环上的一个中子把动能直接给同一直线上的靶核的两个对称中子,从而打出三个中子。正碰如下图:

图1440Ca(32S,3n)69Kr

由于新核环上有三处为质子与质子直接相连,会发生三次β+衰变,由于有两处在核的腰部,因转动动能较大,高能量的质子与质子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不会立即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会延缓衰变的现象。又如Si+Ni→Y+3H,正碰如下图,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

图1528Si(58Ni,3P)83Y

如果反应碰撞截面增大,并且为切撞则会打出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如Ca+Ge→Sn+2H+2n,在此反应道上,因能量太高,碰撞后中子与质子之间的核键被破坏,蒸发出来的核子全部为激发态(不易成键),即单个的质子与单个的中子,而不是d、α粒子。产生的新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切碰过程如下图:

图1640Ca(64Ge,2P2n)100Sn

(七)重核的衰变

如U→Th+He,由于铀-238的核子环不稳定,因高速转动而产生较大的形变,在核环一处变形为扁椭状,使不饱和核子间有机会重新组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在剩余核力的作用下),从而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但新核环在接合时,恰有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碰撞,在强大的核表面张力压迫下迅速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使中间的那个中子发生β-衰变转变成质子,重新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这也有利于新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新产生的镤-234核是较稳定的,衰变方程为Th→Pa+e+e,与此过程相似的又如重核钍-232发生的复杂衰变:Th→Pb+6He+4e+4e,不同的是其中有两次α衰变后,在接合时只有两个中子直接相连,不具备产生β-衰变的条件。

(八)结束语

原子核范文篇5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ZhangGuo-hui

(nnnEngineer,No.8TiexiRd.Liaoyang,LiaoningCHINA111004)

KeyWords

Nuclearkey,nuclearring

Secondneutron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论文摘要

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进而得到一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核子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就得到了原子核这个微观量子多体系的直观结构图象----核子环。

关键词:核键核子环次中子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

ABSTRACT

Toattacktheproblemsofnuclearforceattheroot,thusobtainauniversallawofnature.Thatis,atomicnucleusisanuclearringformedbyprotonsandneutronsalternatelyarrangeaskeysinamoreevenorder,thentheheadandthetailconnect,andtheformingnuclearringcanself-rotateatahigh-speedaboutself-axis,sothatformingashellstructurechargedliquidsphericalnucleus.Theformingringtensionofnuclearringisprovidedbyprotonsrepeloneanother.SoWehave

obtainedatomicnucleus,thearchitectureofmicroscopicquantummany-body,Lookingdirectlystructureimage-nuclearring.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它介于原子与粒子之间,是由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此量子多体体系的结构图象是由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依靠一种短程的强相互作用力来维系的。这种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或者强力。

目前,对原子核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是“多侧面”的:它既具有“独立”核子在由其它核子构成的平均场中运动的性质,而又突出地具有核子间有强耦合的集体运动性质;它既是一个由核子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而又反映介子、重子乃至夸克自由度的复杂介质;它既是一个有一定量子数的有序物质状态,而又表现出明显的统计性及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量子混沌的行为,由于核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式各样的核结构型虽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侧面成功描写了原子核结构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但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1〕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用简单、单一的描述来说明原子核这个体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呢?如何使各种核模型统一起来呢?也就是说,各种核子究竟是按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真实直观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的关键。以下论述是本文作者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核子间核力作用的饱和性

由于核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粒子,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象原子或离子那样,能够相互成键。我们把各种核子间形成的核力(近似地说是静态的,与核子速度无关,但存在与速度相关的力),统称为核键,即核子间通过传递、交换兀介子而相互成键(兀介子的静止能量比核内核子的动能大得多),从而出现了兀介子云的叠,就像电子云的重叠那样。这是一种短程吸引力,作用范围小于是10-15米,既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键长也是变化的,一般中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核键的键长较短,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键长较长。在原子核内,具有最短键长的核键的单个键能即为核子平均结合能。(8-8.5Mev)。一般成键后的不同核子不能互相转化。

核子间的成键与原子成键相似,很具有饱和性。就是说,一个核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不同类核子有核力作用后,同其它核子无核力作用。一个质子最多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成键,而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

H,空间平面直观结构可能为“⊙⊕⊙”(⊙-中子,⊕-质子)。而一个中子最多也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He,空间平面直观结构为“⊕⊙⊕”。中子(质子)之间成键不具饱和性,一个中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都能成键,但结合得不紧密,是一种弱的束缚,易因中子的激发而被自动破坏。

二、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既然核子成键具有饱和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呢?原来,原子核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核”,而是由质子和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成键,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由于核子都集中在核子环上,因此核内是空心的,即原子核具有空虚的质心。核环转动形成的球形核就象乒乓球一样,形成的椭圆形核就象蛋壳一样。核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子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原子核外观表现为质子间的较大库仑斥力,使核环伸张,内观则表现为核子间的核力,这种强力使核子一个拉着一个,使核收缩,从而产生核的表面张力,但核的表面张力远大于质子间的斥力,之所以能维持平衡,是因为核力具有饱和性的缘故。另外,因核的转动使核子产生离心力。原子核内的斥张力及离心力同核的表面张力的相互抗衡,维持着原子核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存在。

在核子环上,每个核子只与它两侧的核子有核力作用,形成两个核键达饱和,而与其它的核子一般不再有核力作用。这就是核力在原子核内的饱和性,正由于这种饱和性,使原子核这个多体体系的性质从复杂归于简单、单一,核子环成为环上任一核子运动的平均场。

三、原子核的运动形式

原子核的核环上质子均匀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与核外电子的规则排布相联系。核子环的自转是环上所有核子独立运动有矢量和,即单粒子运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统一的整体转动,这是综合模所描述的——核子在核内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相耦合。原子核作为一个微观量子体系,核子环的集体转动并非像流体那样作非旋转动,它的集体转动是指原子核势场空间取向的变化。〔2〕

由于核子环整体向一定方向自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质子也都相应做环系运动,从而产生环系电流,这样就使原子核中显示出质子的正电移动性——质子流。因此,它们的统一运动产生了相同的磁场,这样核环就有了较固定的旋轴线——核轴线(沿磁极方向,就象地磁线一样)。中子也同样产生中子流,中子流与质子流,它们占据着各自的量子轨道(能级),虽然通过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着能量、动量和角动量,但它们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从总体上看,它们近似地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正是独立粒子模型,即壳模型所描述的。核子的高能级轨道是与轴线垂直的核的腰部,核子的低能级轨道是轴线附近的核的端部。这样,核内核子表现出两重性——粒子空穴性,核内核子的填充状态是一种轨道运动的几率分布,不再以费米面作为占据或空缺的自然分界线,这是引入准粒子时所描述的。而核子环转动所形成的相对薄的表面及核子环的变形使核物质有低的可压缩性,正是液滴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3〕

核子环上的核子大体上可看成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圆面的转动形成了旋转球体的原子核。核环上的核子时时刻刻都在平衡形状附近做或强或弱的形状振动,这种振动从外观上看是原子核体积不怎么变化的表面振动。如果因个别核子的动能(破坏核环形状的)太大,迫使核环发生形变,离开原来的平衡形状,成为椭圆环,它们在转动时就成为椭球体,这样就形成了某些原子核电荷分布的非球对称,而是具有旋转椭圆球的对称性。正是由于核子绕轴线转动形成的对称性,使核子在轨道上运动具有如下特点: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上,可能运动着核子环上对应着的一对质子或一对中子。也就是说,在同一量子轨道上运动着一对核子。

四、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原子核真实的直观结构。在核环上有多少个核子,就应有多少个核键,如12C核环上有12个核键,13C则有13个核键。这些核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破坏一个原子核,必须给予其核子环上应有的若干个核键的总能量——总结合能E总。

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包括基态核)的平面直观结构(可能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HeLiLiBe

同它们结构相似的又如12C、13C、14N、15N、16O、17O、20Ne、23Na、32S、40Ca等等。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最稳定的结构是中子与质子均匀相间排列的核子环,且N=Z。它们是“具有高度的中子-质子对称性的球形自轭核”,它们的核环上任一核子都达到了完全饱和键态,中子与质子结合得很紧密,电荷分布为球对称,如奇奇核14N和偶偶核16O等。在这样的核环上加入(或去掉)一个或几个中子成键,在核环一处或几处出现了剩余相互作用,即相同核子间出现了不饱和核力,核圆环可能因此变形为椭圆环,从而形成了近球形核。以上正是平均场理论所描述的。〔4〕

对于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较多的中等核及重核,它们的核环上可每相隔两个中子再排列一个质子,形成的核也是稳定的,即Z≤N≤2Z。但核环上最多一处可排列三个相连的中子,如果中间的那个中子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核环发生形变的,而非转动的动能)。核环为阻止自身的形变,在核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迫使其发生β-衰变,使其衰变成质子,然后与两侧的中子恰形成饱和核键而达到稳定。或者,此中子虽无大的形变动能,但受到核环上强大的表面张力的压迫、冲击,达到弱作用范围,也会发生β-衰变,这就是重核的β-衰变。

在饱和的核环一处去掉一个中子(可加入一个质子),会使两个质子直接作用,达到了弱作用范围,其中的一个质子会发生β+衰变,衰变成一个质量仅次于质子的中性新粒子——次中子,然后重新形成核键。但次中子是不稳定的,它能吸收光子(γ→e+e),而转变成中子,如发生β+衰变后的重核伴随着正负电子对的吸收现象,就反映了次中子的这一特性。如果质子不发生β+衰变,也可通过俘获K电子使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而重新形成稳定的核键。可见,中子与质了在原子核内互相限制、彼此制约,并且中子在原子核内的作用就是起到连接质子的作用。当中子数少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就会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虽然核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但在原子核内与质子成键后的束缚中子不会发生ββ-衰变,这是饱和核力作用的结果。

当核环上的中子与中子直接相连时,两个中子成键均未饱和,出现剩余相互作用,可仍与外来的低能量的中子形成弱的核力,但不在弱作用范围内,不会发生β-衰变。这个中子没有能力加到核子环上去,而是在核环形成很长的核键,因量子运动而形成核的中子晕或核的中子皮,如11Li、11Be、14Be的中子晕及6He、8He的中子皮,这些具有中子晕的或中子皮的原子核是一种弱束缚态的密度不均匀的体系。﹝5﹞

对于重核,中子与中子直接连接处较多,剩余相互作用较大,在核内起主导作用,当核环变形为梭形时,在核的两端尖部会引起α衰变,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这样就会发射α粒子。核子环能够变形,与转动频率有关。在较低角动量时,原子核形成一个中等形变的扁椭圆形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具有长椭球形变或三轴形变。当角动量继续增加时,核环将在剩余相互作用下发生裂变,此时剩余相互作用能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及转动引起的离心力,使核子重新组合成两个或多个子核环。以上是由原子核的转动液滴模型所描述的。﹝6﹞

千变万化的核反应,就是使核环上局部的核子间原来的核键被破坏,并重新形成更强的新核键的过程,同时通过发射粒子(或γ射线)进行退激发,使新结合的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斥力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核。在低能时,核反应为熔合蒸发、转移和电荷交换反应;高能时,核反应为散裂、多重碎裂和裂变反应。

五、结束语

真理往往就是那样朴素,重要的是人们要善于发现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本文思想精华,再付诸于实践,我相信对核物理的发展将带为质的飞跃!

附参考文献

1~6丁大钊、陈永寿、张焕乔原子核物理进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9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续篇Ⅱ)

五、核反应过程图示浅析

我们知道核反应是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而且核反应不能凭空任意发生,这是由轰击粒子的能量及结构和靶核的结构性质所决定的。由于核子环上的核子都在一个平面上(核子间的表面张力与质子间斥力相抗衡的结果),并且保持圆环状,这样靶核成为一个理想的核子环。由于它的轴线处的核子(端部)在旋转动能最小的低能级轨道上,易与外来粒子结合,成为发生核反应的主要反应道;而与轴线垂直的核环的腰部核子转动动能很大,不易同外来粒子结合成键,如果能够结合,轰击粒子需要更高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核反应的随机性很大,从而使核反应复杂多变。轰击粒子与靶核的碰撞形式有非弹性的正碰和切碰两种,并且碰撞是随机的。对于能量很高的粒子(速度远大于核环自旋速度),原子核往往表现出通透性,即粒子当时并未碰到核子环面上的核子,只是快速地通过了核子环空虚的中心。

原子核的结构无法从实验中直接看到,但可以从实验结果中反馈出来。以下核反应均为实验所得的结果(大多数反应为熔合蒸发反应,打出准粒子)。由于核反应在瞬间即能完成,可视为核子环的自旋暂时停止(定像),轰击粒子与核子环共面,这样就可以把核反应过程显示在平面上了。一些低能核反应的类型如下:

(一)α粒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He→O+H,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注意核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核子间应以饱和成键为原则,使其行为遵守能量最低原理):

图114N(α,P)17O

在氮-14核轴线上有两种核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此反应道上,α粒了是与其中的质子发生了正碰。氦核的中子首先与轴线处的质子成键,氦核的两个质子也立即与轴线处质子两侧的中子分别同时成键,而原氦核的另一个中子与它本身的两个质子并未解脱核键。这样使新核环16O的核子达到全饱和键态。迅速解脱核键的氘核(接受到α粒子传给的较大动能)与核子环对面轴线处的核子发生第二次碰撞,氘核的质子把轴线处的中子旁边的一个质子撞出核外,而取代了它的位置,并首先与轴线附近的那个中子(非轴线上的中子,高能级优先成键)成键而使质子达饱和(H型),这样就完成了核子环上相同核子的替换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核子替换。原氘核的中子随后挤入核子断环,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接合成新的核子环。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氧-17核。飞出核外的质子与轰击粒相比,已损失了绝大部分的动能。这个核反应现象可以从布拉凯特的充氮云室照片中看到,分析径迹情况可知,分叉的径迹即为质子的径迹。这已由上图中显示出来。类似此反应的又如B+He→C+H,若这类反应发生的是切碰,则会直接释放氘粒子,无二次碰撞反应,如He+C→N+H,产生的14N核是稳定的。

⑵B+He→N+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进攻的是10B核轴线上的中子(正碰),第二次碰撞发生核子替换打出一个中子。但新核13N不稳定,因为有两个质子直接相连成键,原氘核的质子有较大的远离核心的动能,在核的表面张力和斥力的直接作用下,易达到弱作用范围,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新核衰变方程为N→C+e+γe或N+e→C+γe。产生的碳-13核是稳定的。整个过程如下图:

图210B(α,n)13N及13N的β+衰变或K俘获

⑶Be+He→C+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铍-9核轴线上的中子,产生稳定的碳-12核,如图:

图39Be(α,n)12C

⑷Al+He→P+n,P→Si+e+γe或P+e→Si+γe。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铝-27核轴线附近两个相连的中子之一。如图4

图427Al(α,n)30P及30P的β+衰变或K俘获

⑸Na+He→Mg+H,此反应与⑷并不矛盾,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正碰的是钠-23核环上的质子,产生的镁-26核(核环上三个中子不一定直接相连)是稳定的。如图5

图523Na(α,P)26Mg

⑹Li+He→B+γ,这是个α粒子的全融合反应。在此反应道上,第二次碰撞时,氘核的质子有能力把对面核子环上中子与中子形成的较弱核键击破并与其中的一个中子成键,而没有发生核子替换打出质子。断环接合成新的稳定的硼核,同时释放成键键能γ光子。如图6

图67Li(α,γ)11B

(二)中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n→B+He,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把氮核环上的中子击入核内,同时与两个质子成键达饱和。进入核内的自由中子动能减小,已没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而是挤压对面的核子环,使其变形,从而被两个质子(仍与另一个中子成键)捕获重新成键达饱和,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系统能量很低的全饱和键态的α轻粒子飞出核外,余下的核子恰能接合成稳定的硼-11核。如图7

图714N(n,α)11B

⑵N+n→C+H,C→N+e+e。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814N(n,P)14C及14C的β-的衰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碰撞的是氮核环上的质子,它代替了击入质子的位置,而自由质子与对面核环上的质子有较大斥力作用,使其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也可能切碰发生反应,直接撞出质子,无二次碰撞),而决不能产生α粒子。这样,一个质子从新核中被蒸发出来。但是,由于轰击中子破坏了原来较强的饱和核键,而形成的是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的较弱不饱和核键,并仍具有入射方向上的较大动能而不稳定,受到核表面张力的压迫而达到弱作用范围,易发生β-衰变,转变成的质子恰能与其两侧的中子重新形成稳固的饱和核键(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是原子核要求体系稳定的具体体现),从而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氮-14核。

⑶Al+n→Na+He,Na→Mg+e+e。正碰如下图

图927Al(n,α)24Na及24Na的β-衰变

这样,此过程中就有三种射线释放(α、β、γ射线)。若此反应是切碰发生的,则直接蒸发出两个中子,即Al+n→Al+2n。又如Be+n→Be+2n,Be→He+He,虽然8Be为全饱和键态的核环,但由于它的核环太小,核子在振动时就有可能碰到一起重新组合成键,恰能形成两个饱和的α轻粒子,这种裂变为8Be核所特有。

(三)质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F+H→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019F(P,α)16O

⑵Ni+H→C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158Ni(P,a)55Co

⑶Si+H→P+n,在此反应道上,是切碰发生的(若正碰则打出α粒子),蒸发出的中子是硅-30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产生的磷-30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这种切碰也可能发生掇拾反应,如Li+H→Li+H等反应。

(四)氘核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Al+H→Mg+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227Al(d,α)25Mg

⑵C+H→B+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312C(d,α)10B

⑴与⑵也可能是切碰打出α粒子,可根据蒸发出的粒子方向来判断它们是如何碰撞反应的。

⑶Cl+H→Ar+2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打出37Cl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并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氘核的中子解脱核键后沿原方向继续前进。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这样就有两个中子被蒸发出来。

⑷Mg+H→Al+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被核环上直接相连的两个中子捕获成键达饱和,它的中子解脱核键后继续沿入射方向飞出。与此类的反应又如Be+H→Be+n,C+H→C+H。但有的削裂反应后的新核会发生β衰变,如C+H→N+n,N→C+e+γe;P+H→P+H,P→S+e+e。

(五)光致反应

高能γ光子也能破坏核键而击出各种粒子,如切碰击出中子的反应:

O+γ→O+n;Mg+γ→Mg+n产生的新核都是不稳定的,会发生β+衰变。如果蒸发出α粒子,则是光子正碰核环上的中子,此中子与对面核子不发生二次碰撞反应而产生的。光致反应还能切碰击出P、d、t等轻粒子,实质就是光子切割下核子环的一小片断产生的。

(六)中等离子间的高能反应

中等离子可被加速器加速而轰击核靶,会产生用轻粒子无法获得的不稳定同位素,如Ca+S→Kr+3n,在此反应道上,由于正碰截面小,轰击离子动能太大,核环上的一个中子把动能直接给同一直线上的靶核的两个对称中子,从而打出三个中子。正碰如下图:

图1440Ca(32S,3n)69Kr

由于新核环上有三处为质子与质子直接相连,会发生三次β+衰变,由于有两处在核的腰部,因转动动能较大,高能量的质子与质子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不会立即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会延缓衰变的现象。又如Si+Ni→Y+3H,正碰如下图,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

图1528Si(58Ni,3P)83Y

如果反应碰撞截面增大,并且为切撞则会打出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如Ca+Ge→Sn+2H+2n,在此反应道上,因能量太高,碰撞后中子与质子之间的核键被破坏,蒸发出来的核子全部为激发态(不易成键),即单个的质子与单个的中子,而不是d、α粒子。产生的新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切碰过程如下图:

图1640Ca(64Ge,2P2n)100Sn

(七)重核的衰变

如U→Th+He,由于铀-238的核子环不稳定,因高速转动而产生较大的形变,在核环一处变形为扁椭状,使不饱和核子间有机会重新组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在剩余核力的作用下),从而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但新核环在接合时,恰有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碰撞,在强大的核表面张力压迫下迅速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使中间的那个中子发生β-衰变转变成质子,重新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这也有利于新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新产生的镤-234核是较稳定的,衰变方程为Th→Pa+e+e,与此过程相似的又如重核钍-232发生的复杂衰变:Th→Pb+6He+4e+4e,不同的是其中有两次α衰变后,在接合时只有两个中子直接相连,不具备产生β-衰变的条件。

原子核范文篇6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ZhangGuo-hui

(nnnEngineer,No.8TiexiRd.Liaoyang,LiaoningCHINA111004)

KeyWords

Nuclearkey,nuclearring

Secondneutron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论文摘要

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进而得到一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核子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就得到了原子核这个微观量子多体系的直观结构图象----核子环。

关键词:核键核子环次中子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

ABSTRACT

Toattacktheproblemsofnuclearforceattheroot,thusobtainauniversallawofnature.Thatis,atomicnucleusisanuclearringformedbyprotonsandneutronsalternatelyarrangeaskeysinamoreevenorder,thentheheadandthetailconnect,andtheformingnuclearringcanself-rotateatahigh-speedaboutself-axis,sothatformingashellstructurechargedliquidsphericalnucleus.Theformingringtensionofnuclearringisprovidedbyprotonsrepeloneanother.SoWehave

obtainedatomicnucleus,thearchitectureofmicroscopicquantummany-body,Lookingdirectlystructureimage-nuclearring.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它介于原子与粒子之间,是由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此量子多体体系的结构图象是由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依靠一种短程的强相互作用力来维系的。这种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或者强力。

目前,对原子核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是“多侧面”的:它既具有“独立”核子在由其它核子构成的平均场中运动的性质,而又突出地具有核子间有强耦合的集体运动性质;它既是一个由核子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而又反映介子、重子乃至夸克自由度的复杂介质;它既是一个有一定量子数的有序物质状态,而又表现出明显的统计性及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量子混沌的行为,由于核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式各样的核结构型虽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侧面成功描写了原子核结构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但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1〕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用简单、单一的描述来说明原子核这个体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呢?如何使各种核模型统一起来呢?也就是说,各种核子究竟是按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真实直观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的关键。以下论述是本文作者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核子间核力作用的饱和性

由于核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粒子,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象原子或离子那样,能够相互成键。我们把各种核子间形成的核力(近似地说是静态的,与核子速度无关,但存在与速度相关的力),统称为核键,即核子间通过传递、交换兀介子而相互成键(兀介子的静止能量比核内核子的动能大得多),从而出现了兀介子云的叠,就像电子云的重叠那样。这是一种短程吸引力,作用范围小于是10-15米,既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键长也是变化的,一般中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核键的键长较短,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键长较长。在原子核内,具有最短键长的核键的单个键能即为核子平均结合能。(8-8.5Mev)。一般成键后的不同核子不能互相转化。

核子间的成键与原子成键相似,很具有饱和性。就是说,一个核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不同类核子有核力作用后,同其它核子无核力作用。一个质子最多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成键,而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

H,空间平面直观结构可能为“⊙⊕⊙”(⊙-中子,⊕-质子)。而一个中子最多也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He,空间平面直观结构为“⊕⊙⊕”。中子(质子)之间成键不具饱和性,一个中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都能成键,但结合得不紧密,是一种弱的束缚,易因中子的激发而被自动破坏。

二、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既然核子成键具有饱和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呢?原来,原子核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核”,而是由质子和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成键,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由于核子都集中在核子环上,因此核内是空心的,即原子核具有空虚的质心。核环转动形成的球形核就象乒乓球一样,形成的椭圆形核就象蛋壳一样。核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子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原子核外观表现为质子间的较大库仑斥力,使核环伸张,内观则表现为核子间的核力,这种强力使核子一个拉着一个,使核收缩,从而产生核的表面张力,但核的表面张力远大于质子间的斥力,之所以能维持平衡,是因为核力具有饱和性的缘故。另外,因核的转动使核子产生离心力。原子核内的斥张力及离心力同核的表面张力的相互抗衡,维持着原子核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存在。

在核子环上,每个核子只与它两侧的核子有核力作用,形成两个核键达饱和,而与其它的核子一般不再有核力作用。这就是核力在原子核内的饱和性,正由于这种饱和性,使原子核这个多体体系的性质从复杂归于简单、单一,核子环成为环上任一核子运动的平均场。

三、原子核的运动形式

原子核的核环上质子均匀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与核外电子的规则排布相联系。核子环的自转是环上所有核子独立运动有矢量和,即单粒子运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统一的整体转动,这是综合模所描述的——核子在核内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相耦合。原子核作为一个微观量子体系,核子环的集体转动并非像流体那样作非旋转动,它的集体转动是指原子核势场空间取向的变化。〔2〕

由于核子环整体向一定方向自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质子也都相应做环系运动,从而产生环系电流,这样就使原子核中显示出质子的正电移动性——质子流。因此,它们的统一运动产生了相同的磁场,这样核环就有了较固定的旋轴线——核轴线(沿磁极方向,就象地磁线一样)。中子也同样产生中子流,中子流与质子流,它们占据着各自的量子轨道(能级),虽然通过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着能量、动量和角动量,但它们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从总体上看,它们近似地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正是独立粒子模型,即壳模型所描述的。核子的高能级轨道是与轴线垂直的核的腰部,核子的低能级轨道是轴线附近的核的端部。这样,核内核子表现出两重性——粒子空穴性,核内核子的填充状态是一种轨道运动的几率分布,不再以费米面作为占据或空缺的自然分界线,这是引入准粒子时所描述的。而核子环转动所形成的相对薄的表面及核子环的变形使核物质有低的可压缩性,正是液滴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3〕

核子环上的核子大体上可看成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圆面的转动形成了旋转球体的原子核。核环上的核子时时刻刻都在平衡形状附近做或强或弱的形状振动,这种振动从外观上看是原子核体积不怎么变化的表面振动。如果因个别核子的动能(破坏核环形状的)太大,迫使核环发生形变,离开原来的平衡形状,成为椭圆环,它们在转动时就成为椭球体,这样就形成了某些原子核电荷分布的非球对称,而是具有旋转椭圆球的对称性。正是由于核子绕轴线转动形成的对称性,使核子在轨道上运动具有如下特点: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上,可能运动着核子环上对应着的一对质子或一对中子。也就是说,在同一量子轨道上运动着一对核子。

四、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原子核真实的直观结构。在核环上有多少个核子,就应有多少个核键,如12C核环上有12个核键,13C则有13个核键。这些核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破坏一个原子核,必须给予其核子环上应有的若干个核键的总能量——总结合能E总。

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包括基态核)的平面直观结构(可能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HeLiLiBe

同它们结构相似的又如12C、13C、14N、15N、16O、17O、20Ne、23Na、32S、40Ca等等。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最稳定的结构是中子与质子均匀相间排列的核子环,且N=Z。它们是“具有高度的中子-质子对称性的球形自轭核”,它们的核环上任一核子都达到了完全饱和键态,中子与质子结合得很紧密,电荷分布为球对称,如奇奇核14N和偶偶核16O等。在这样的核环上加入(或去掉)一个或几个中子成键,在核环一处或几处出现了剩余相互作用,即相同核子间出现了不饱和核力,核圆环可能因此变形为椭圆环,从而形成了近球形核。以上正是平均场理论所描述的。〔4〕

对于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较多的中等核及重核,它们的核环上可每相隔两个中子再排列一个质子,形成的核也是稳定的,即Z≤N≤2Z。但核环上最多一处可排列三个相连的中子,如果中间的那个中子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核环发生形变的,而非转动的动能)。核环为阻止自身的形变,在核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迫使其发生β-衰变,使其衰变成质子,然后与两侧的中子恰形成饱和核键而达到稳定。或者,此中子虽无大的形变动能,但受到核环上强大的表面张力的压迫、冲击,达到弱作用范围,也会发生β-衰变,这就是重核的β-衰变。

在饱和的核环一处去掉一个中子(可加入一个质子),会使两个质子直接作用,达到了弱作用范围,其中的一个质子会发生β+衰变,衰变成一个质量仅次于质子的中性新粒子——次中子,然后重新形成核键。但次中子是不稳定的,它能吸收光子(γ→e+e),而转变成中子,如发生β+衰变后的重核伴随着正负电子对的吸收现象,就反映了次中子的这一特性。如果质子不发生β+衰变,也可通过俘获K电子使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而重新形成稳定的核键。可见,中子与质了在原子核内互相限制、彼此制约,并且中子在原子核内的作用就是起到连接质子的作用。当中子数少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就会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虽然核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但在原子核内与质子成键后的束缚中子不会发生ββ-衰变,这是饱和核力作用的结果。

当核环上的中子与中子直接相连时,两个中子成键均未饱和,出现剩余相互作用,可仍与外来的低能量的中子形成弱的核力,但不在弱作用范围内,不会发生β-衰变。这个中子没有能力加到核子环上去,而是在核环形成很长的核键,因量子运动而形成核的中子晕或核的中子皮,如11Li、11Be、14Be的中子晕及6He、8He的中子皮,这些具有中子晕的或中子皮的原子核是一种弱束缚态的密度不均匀的体系。﹝5﹞

对于重核,中子与中子直接连接处较多,剩余相互作用较大,在核内起主导作用,当核环变形为梭形时,在核的两端尖部会引起α衰变,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这样就会发射α粒子。核子环能够变形,与转动频率有关。在较低角动量时,原子核形成一个中等形变的扁椭圆形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具有长椭球形变或三轴形变。当角动量继续增加时,核环将在剩余相互作用下发生裂变,此时剩余相互作用能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及转动引起的离心力,使核子重新组合成两个或多个子核环。以上是由原子核的转动液滴模型所描述的。﹝6﹞

千变万化的核反应,就是使核环上局部的核子间原来的核键被破坏,并重新形成更强的新核键的过程,同时通过发射粒子(或γ射线)进行退激发,使新结合的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斥力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核。在低能时,核反应为熔合蒸发、转移和电荷交换反应;高能时,核反应为散裂、多重碎裂和裂变反应。

五、结束语

真理往往就是那样朴素,重要的是人们要善于发现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本文思想精华,再付诸于实践,我相信对核物理的发展将带为质的飞跃!

附参考文献

1~6丁大钊、陈永寿、张焕乔原子核物理进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9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续篇Ⅱ)

五、核反应过程图示浅析

我们知道核反应是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而且核反应不能凭空任意发生,这是由轰击粒子的能量及结构和靶核的结构性质所决定的。由于核子环上的核子都在一个平面上(核子间的表面张力与质子间斥力相抗衡的结果),并且保持圆环状,这样靶核成为一个理想的核子环。由于它的轴线处的核子(端部)在旋转动能最小的低能级轨道上,易与外来粒子结合,成为发生核反应的主要反应道;而与轴线垂直的核环的腰部核子转动动能很大,不易同外来粒子结合成键,如果能够结合,轰击粒子需要更高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核反应的随机性很大,从而使核反应复杂多变。轰击粒子与靶核的碰撞形式有非弹性的正碰和切碰两种,并且碰撞是随机的。对于能量很高的粒子(速度远大于核环自旋速度),原子核往往表现出通透性,即粒子当时并未碰到核子环面上的核子,只是快速地通过了核子环空虚的中心。

原子核的结构无法从实验中直接看到,但可以从实验结果中反馈出来。以下核反应均为实验所得的结果(大多数反应为熔合蒸发反应,打出准粒子)。由于核反应在瞬间即能完成,可视为核子环的自旋暂时停止(定像),轰击粒子与核子环共面,这样就可以把核反应过程显示在平面上了。一些低能核反应的类型如下:

(一)α粒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He→O+H,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注意核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核子间应以饱和成键为原则,使其行为遵守能量最低原理):

图114N(α,P)17O

在氮-14核轴线上有两种核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此反应道上,α粒了是与其中的质子发生了正碰。氦核的中子首先与轴线处的质子成键,氦核的两个质子也立即与轴线处质子两侧的中子分别同时成键,而原氦核的另一个中子与它本身的两个质子并未解脱核键。这样使新核环16O的核子达到全饱和键态。迅速解脱核键的氘核(接受到α粒子传给的较大动能)与核子环对面轴线处的核子发生第二次碰撞,氘核的质子把轴线处的中子旁边的一个质子撞出核外,而取代了它的位置,并首先与轴线附近的那个中子(非轴线上的中子,高能级优先成键)成键而使质子达饱和(H型),这样就完成了核子环上相同核子的替换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核子替换。原氘核的中子随后挤入核子断环,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接合成新的核子环。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氧-17核。飞出核外的质子与轰击粒相比,已损失了绝大部分的动能。这个核反应现象可以从布拉凯特的充氮云室照片中看到,分析径迹情况可知,分叉的径迹即为质子的径迹。这已由上图中显示出来。类似此反应的又如B+He→C+H,若这类反应发生的是切碰,则会直接释放氘粒子,无二次碰撞反应,如He+C→N+H,产生的14N核是稳定的。

⑵B+He→N+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进攻的是10B核轴线上的中子(正碰),第二次碰撞发生核子替换打出一个中子。但新核13N不稳定,因为有两个质子直接相连成键,原氘核的质子有较大的远离核心的动能,在核的表面张力和斥力的直接作用下,易达到弱作用范围,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新核衰变方程为N→C+e+γe或N+e→C+γe。产生的碳-13核是稳定的。整个过程如下图:

图210B(α,n)13N及13N的β+衰变或K俘获

⑶Be+He→C+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铍-9核轴线上的中子,产生稳定的碳-12核,如图:

图39Be(α,n)12C

⑷Al+He→P+n,P→Si+e+γe或P+e→Si+γe。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铝-27核轴线附近两个相连的中子之一。如图4

图427Al(α,n)30P及30P的β+衰变或K俘获

⑸Na+He→Mg+H,此反应与⑷并不矛盾,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正碰的是钠-23核环上的质子,产生的镁-26核(核环上三个中子不一定直接相连)是稳定的。如图5

图523Na(α,P)26Mg

⑹Li+He→B+γ,这是个α粒子的全融合反应。在此反应道上,第二次碰撞时,氘核的质子有能力把对面核子环上中子与中子形成的较弱核键击破并与其中的一个中子成键,而没有发生核子替换打出质子。断环接合成新的稳定的硼核,同时释放成键键能γ光子。如图6

图67Li(α,γ)11B

(二)中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n→B+He,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把氮核环上的中子击入核内,同时与两个质子成键达饱和。进入核内的自由中子动能减小,已没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而是挤压对面的核子环,使其变形,从而被两个质子(仍与另一个中子成键)捕获重新成键达饱和,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系统能量很低的全饱和键态的α轻粒子飞出核外,余下的核子恰能接合成稳定的硼-11核。如图7

图714N(n,α)11B

⑵N+n→C+H,C→N+e+e。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814N(n,P)14C及14C的β-的衰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碰撞的是氮核环上的质子,它代替了击入质子的位置,而自由质子与对面核环上的质子有较大斥力作用,使其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也可能切碰发生反应,直接撞出质子,无二次碰撞),而决不能产生α粒子。这样,一个质子从新核中被蒸发出来。但是,由于轰击中子破坏了原来较强的饱和核键,而形成的是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的较弱不饱和核键,并仍具有入射方向上的较大动能而不稳定,受到核表面张力的压迫而达到弱作用范围,易发生β-衰变,转变成的质子恰能与其两侧的中子重新形成稳固的饱和核键(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是原子核要求体系稳定的具体体现),从而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氮-14核。

⑶Al+n→Na+He,Na→Mg+e+e。正碰如下图

图927Al(n,α)24Na及24Na的β-衰变

这样,此过程中就有三种射线释放(α、β、γ射线)。若此反应是切碰发生的,则直接蒸发出两个中子,即Al+n→Al+2n。又如Be+n→Be+2n,Be→He+He,虽然8Be为全饱和键态的核环,但由于它的核环太小,核子在振动时就有可能碰到一起重新组合成键,恰能形成两个饱和的α轻粒子,这种裂变为8Be核所特有。

(三)质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F+H→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019F(P,α)16O

⑵Ni+H→C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158Ni(P,a)55Co

⑶Si+H→P+n,在此反应道上,是切碰发生的(若正碰则打出α粒子),蒸发出的中子是硅-30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产生的磷-30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这种切碰也可能发生掇拾反应,如Li+H→Li+H等反应。

(四)氘核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Al+H→Mg+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227Al(d,α)25Mg

⑵C+H→B+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312C(d,α)10B

⑴与⑵也可能是切碰打出α粒子,可根据蒸发出的粒子方向来判断它们是如何碰撞反应的。

⑶Cl+H→Ar+2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打出37Cl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并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氘核的中子解脱核键后沿原方向继续前进。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这样就有两个中子被蒸发出来。

⑷Mg+H→Al+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被核环上直接相连的两个中子捕获成键达饱和,它的中子解脱核键后继续沿入射方向飞出。与此类的反应又如Be+H→Be+n,C+H→C+H。但有的削裂反应后的新核会发生β衰变,如C+H→N+n,N→C+e+γe;P+H→P+H,P→S+e+e。

(五)光致反应

高能γ光子也能破坏核键而击出各种粒子,如切碰击出中子的反应:

O+γ→O+n;Mg+γ→Mg+n产生的新核都是不稳定的,会发生β+衰变。如果蒸发出α粒子,则是光子正碰核环上的中子,此中子与对面核子不发生二次碰撞反应而产生的。光致反应还能切碰击出P、d、t等轻粒子,实质就是光子切割下核子环的一小片断产生的。

(六)中等离子间的高能反应

中等离子可被加速器加速而轰击核靶,会产生用轻粒子无法获得的不稳定同位素,如Ca+S→Kr+3n,在此反应道上,由于正碰截面小,轰击离子动能太大,核环上的一个中子把动能直接给同一直线上的靶核的两个对称中子,从而打出三个中子。正碰如下图:

图1440Ca(32S,3n)69Kr

由于新核环上有三处为质子与质子直接相连,会发生三次β+衰变,由于有两处在核的腰部,因转动动能较大,高能量的质子与质子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不会立即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会延缓衰变的现象。又如Si+Ni→Y+3H,正碰如下图,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

图1528Si(58Ni,3P)83Y

如果反应碰撞截面增大,并且为切撞则会打出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如Ca+Ge→Sn+2H+2n,在此反应道上,因能量太高,碰撞后中子与质子之间的核键被破坏,蒸发出来的核子全部为激发态(不易成键),即单个的质子与单个的中子,而不是d、α粒子。产生的新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切碰过程如下图:

图1640Ca(64Ge,2P2n)100Sn

(七)重核的衰变

如U→Th+He,由于铀-238的核子环不稳定,因高速转动而产生较大的形变,在核环一处变形为扁椭状,使不饱和核子间有机会重新组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在剩余核力的作用下),从而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但新核环在接合时,恰有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碰撞,在强大的核表面张力压迫下迅速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使中间的那个中子发生β-衰变转变成质子,重新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这也有利于新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新产生的镤-234核是较稳定的,衰变方程为Th→Pa+e+e,与此过程相似的又如重核钍-232发生的复杂衰变:Th→Pb+6He+4e+4e,不同的是其中有两次α衰变后,在接合时只有两个中子直接相连,不具备产生β-衰变的条件。

原子核范文篇7

论文摘要

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进而得到一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核子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就得到了原子核这个微观量子多体系的直观结构图象----核子环。

关键词:核键核子环次中子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

ABSTRACT

Toattacktheproblemsofnuclearforceattheroot,thusobtainauniversallawofnature.Thatis,atomicnucleusisanuclearringformedbyprotonsandneutronsalternatelyarrangeaskeysinamoreevenorder,thentheheadandthetailconnect,andtheformingnuclearringcanself-rotateatahigh-speedaboutself-axis,sothatformingashellstructurechargedliquidsphericalnucleus.Theformingringtensionofnuclearringisprovidedbyprotonsrepeloneanother.SoWehave

obtainedatomicnucleus,thearchitectureofmicroscopicquantummany-body,Lookingdirectlystructureimage-nuclearring.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它介于原子与粒子之间,是由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此量子多体体系的结构图象是由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依靠一种短程的强相互作用力来维系的。这种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或者强力。

目前,对原子核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是“多侧面”的:它既具有“独立”核子在由其它核子构成的平均场中运动的性质,而又突出地具有核子间有强耦合的集体运动性质;它既是一个由核子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而又反映介子、重子乃至夸克自由度的复杂介质;它既是一个有一定量子数的有序物质状态,而又表现出明显的统计性及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量子混沌的行为,由于核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式各样的核结构型虽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侧面成功描写了原子核结构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但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1〕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用简单、单一的描述来说明原子核这个体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呢?如何使各种核模型统一起来呢?也就是说,各种核子究竟是按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真实直观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的关键。以下论述是本文作者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核子间核力作用的饱和性

由于核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粒子,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象原子或离子那样,能够相互成键。我们把各种核子间形成的核力(近似地说是静态的,与核子速度无关,但存在与速度相关的力),统称为核键,即核子间通过传递、交换兀介子而相互成键(兀介子的静止能量比核内核子的动能大得多),从而出现了兀介子云的叠,就像电子云的重叠那样。这是一种短程吸引力,作用范围小于是10-15米,既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键长也是变化的,一般中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核键的键长较短,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键长较长。在原子核内,具有最短键长的核键的单个键能即为核子平均结合能。(8-8.5Mev)。一般成键后的不同核子不能互相转化。

核子间的成键与原子成键相似,很具有饱和性。就是说,一个核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不同类核子有核力作用后,同其它核子无核力作用。一个质子最多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成键,而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

H,空间平面直观结构可能为“⊙⊕⊙”(⊙-中子,⊕-质子)。而一个中子最多也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He,空间平面直观结构为“⊕⊙⊕”。中子(质子)之间成键不具饱和性,一个中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都能成键,但结合得不紧密,是一种弱的束缚,易因中子的激发而被自动破坏。

二、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既然核子成键具有饱和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呢?原来,原子核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核”,而是由质子和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成键,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由于核子都集中在核子环上,因此核内是空心的,即原子核具有空虚的质心。核环转动形成的球形核就象乒乓球一样,形成的椭圆形核就象蛋壳一样。核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子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原子核外观表现为质子间的较大库仑斥力,使核环伸张,内观则表现为核子间的核力,这种强力使核子一个拉着一个,使核收缩,从而产生核的表面张力,但核的表面张力远大于质子间的斥力,之所以能维持平衡,是因为核力具有饱和性的缘故。另外,因核的转动使核子产生离心力。原子核内的斥张力及离心力同核的表面张力的相互抗衡,维持着原子核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存在。

在核子环上,每个核子只与它两侧的核子有核力作用,形成两个核键达饱和,而与其它的核子一般不再有核力作用。这就是核力在原子核内的饱和性,正由于这种饱和性,使原子核这个多体体系的性质从复杂归于简单、单一,核子环成为环上任一核子运动的平均场。

三、原子核的运动形式

原子核的核环上质子均匀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与核外电子的规则排布相联系。核子环的自转是环上所有核子独立运动有矢量和,即单粒子运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统一的整体转动,这是综合模所描述的——核子在核内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相耦合。原子核作为一个微观量子体系,核子环的集体转动并非像流体那样作非旋转动,它的集体转动是指原子核势场空间取向的变化。〔2〕

由于核子环整体向一定方向自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质子也都相应做环系运动,从而产生环系电流,这样就使原子核中显示出质子的正电移动性——质子流。因此,它们的统一运动产生了相同的磁场,这样核环就有了较固定的旋轴线——核轴线(沿磁极方向,就象地磁线一样)。中子也同样产生中子流,中子流与质子流,它们占据着各自的量子轨道(能级),虽然通过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着能量、动量和角动量,但它们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从总体上看,它们近似地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正是独立粒子模型,即壳模型所描述的。核子的高能级轨道是与轴线垂直的核的腰部,核子的低能级轨道是轴线附近的核的端部。这样,核内核子表现出两重性——粒子空穴性,核内核子的填充状态是一种轨道运动的几率分布,不再以费米面作为占据或空缺的自然分界线,这是引入准粒子时所描述的。而核子环转动所形成的相对薄的表面及核子环的变形使核物质有低的可压缩性,正是液滴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3〕

核子环上的核子大体上可看成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圆面的转动形成了旋转球体的原子核。核环上的核子时时刻刻都在平衡形状附近做或强或弱的形状振动,这种振动从外观上看是原子核体积不怎么变化的表面振动。如果因个别核子的动能(破坏核环形状的)太大,迫使核环发生形变,离开原来的平衡形状,成为椭圆环,它们在转动时就成为椭球体,这样就形成了某些原子核电荷分布的非球对称,而是具有旋转椭圆球的对称性。正是由于核子绕轴线转动形成的对称性,使核子在轨道上运动具有如下特点: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上,可能运动着核子环上对应着的一对质子或一对中子。也就是说,在同一量子轨道上运动着一对核子。

四、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原子核真实的直观结构。在核环上有多少个核子,就应有多少个核键,如12C核环上有12个核键,13C则有13个核键。这些核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破坏一个原子核,必须给予其核子环上应有的若干个核键的总能量——总结合能E总。

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包括基态核)的平面直观结构(可能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HeLiLiBe

同它们结构相似的又如12C、13C、14N、15N、16O、17O、20Ne、23Na、32S、40Ca等等。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最稳定的结构是中子与质子均匀相间排列的核子环,且N=Z。它们是“具有高度的中子-质子对称性的球形自轭核”,它们的核环上任一核子都达到了完全饱和键态,中子与质子结合得很紧密,电荷分布为球对称,如奇奇核14N和偶偶核16O等。在这样的核环上加入(或去掉)一个或几个中子成键,在核环一处或几处出现了剩余相互作用,即相同核子间出现了不饱和核力,核圆环可能因此变形为椭圆环,从而形成了近球形核。以上正是平均场理论所描述的。〔4〕

对于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较多的中等核及重核,它们的核环上可每相隔两个中子再排列一个质子,形成的核也是稳定的,即Z≤N≤2Z。但核环上最多一处可排列三个相连的中子,如果中间的那个中子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核环发生形变的,而非转动的动能)。核环为阻止自身的形变,在核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迫使其发生β-衰变,使其衰变成质子,然后与两侧的中子恰形成饱和核键而达到稳定。或者,此中子虽无大的形变动能,但受到核环上强大的表面张力的压迫、冲击,达到弱作用范围,也会发生β-衰变,这就是重核的β-衰变。

在饱和的核环一处去掉一个中子(可加入一个质子),会使两个质子直接作用,达到了弱作用范围,其中的一个质子会发生β+衰变,衰变成一个质量仅次于质子的中性新粒子——次中子,然后重新形成核键。但次中子是不稳定的,它能吸收光子(γ→e+e),而转变成中子,如发生β+衰变后的重核伴随着正负电子对的吸收现象,就反映了次中子的这一特性。如果质子不发生β+衰变,也可通过俘获K电子使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而重新形成稳定的核键。可见,中子与质了在原子核内互相限制、彼此制约,并且中子在原子核内的作用就是起到连接质子的作用。当中子数少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就会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虽然核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但在原子核内与质子成键后的束缚中子不会发生ββ-衰变,这是饱和核力作用的结果。

当核环上的中子与中子直接相连时,两个中子成键均未饱和,出现剩余相互作用,可仍与外来的低能量的中子形成弱的核力,但不在弱作用范围内,不会发生β-衰变。这个中子没有能力加到核子环上去,而是在核环形成很长的核键,因量子运动而形成核的中子晕或核的中子皮,如11Li、11Be、14Be的中子晕及6He、8He的中子皮,这些具有中子晕的或中子皮的原子核是一种弱束缚态的密度不均匀的体系。﹝5﹞

对于重核,中子与中子直接连接处较多,剩余相互作用较大,在核内起主导作用,当核环变形为梭形时,在核的两端尖部会引起α衰变,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这样就会发射α粒子。核子环能够变形,与转动频率有关。在较低角动量时,原子核形成一个中等形变的扁椭圆形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具有长椭球形变或三轴形变。当角动量继续增加时,核环将在剩余相互作用下发生裂变,此时剩余相互作用能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及转动引起的离心力,使核子重新组合成两个或多个子核环。以上是由原子核的转动液滴模型所描述的。﹝6﹞

千变万化的核反应,就是使核环上局部的核子间原来的核键被破坏,并重新形成更强的新核键的过程,同时通过发射粒子(或γ射线)进行退激发,使新结合的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斥力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核。在低能时,核反应为熔合蒸发、转移和电荷交换反应;高能时,核反应为散裂、多重碎裂和裂变反应。

五、结束语

真理往往就是那样朴素,重要的是人们要善于发现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本文思想精华,再付诸于实践,我相信对核物理的发展将带为质的飞跃!

附参考文献

1~6丁大钊、陈永寿、张焕乔原子核物理进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9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续篇Ⅱ)

五、核反应过程图示浅析

我们知道核反应是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而且核反应不能凭空任意发生,这是由轰击粒子的能量及结构和靶核的结构性质所决定的。由于核子环上的核子都在一个平面上(核子间的表面张力与质子间斥力相抗衡的结果),并且保持圆环状,这样靶核成为一个理想的核子环。由于它的轴线处的核子(端部)在旋转动能最小的低能级轨道上,易与外来粒子结合,成为发生核反应的主要反应道;而与轴线垂直的核环的腰部核子转动动能很大,不易同外来粒子结合成键,如果能够结合,轰击粒子需要更高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核反应的随机性很大,从而使核反应复杂多变。轰击粒子与靶核的碰撞形式有非弹性的正碰和切碰两种,并且碰撞是随机的。对于能量很高的粒子(速度远大于核环自旋速度),原子核往往表现出通透性,即粒子当时并未碰到核子环面上的核子,只是快速地通过了核子环空虚的中心。

原子核的结构无法从实验中直接看到,但可以从实验结果中反馈出来。以下核反应均为实验所得的结果(大多数反应为熔合蒸发反应,打出准粒子)。由于核反应在瞬间即能完成,可视为核子环的自旋暂时停止(定像),轰击粒子与核子环共面,这样就可以把核反应过程显示在平面上了。一些低能核反应的类型如下:

(一)α粒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He→O+H,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注意核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核子间应以饱和成键为原则,使其行为遵守能量最低原理):

图114N(α,P)17O

在氮-14核轴线上有两种核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此反应道上,α粒了是与其中的质子发生了正碰。氦核的中子首先与轴线处的质子成键,氦核的两个质子也立即与轴线处质子两侧的中子分别同时成键,而原氦核的另一个中子与它本身的两个质子并未解脱核键。这样使新核环16O的核子达到全饱和键态。迅速解脱核键的氘核(接受到α粒子传给的较大动能)与核子环对面轴线处的核子发生第二次碰撞,氘核的质子把轴线处的中子旁边的一个质子撞出核外,而取代了它的位置,并首先与轴线附近的那个中子(非轴线上的中子,高能级优先成键)成键而使质子达饱和(H型),这样就完成了核子环上相同核子的替换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核子替换。原氘核的中子随后挤入核子断环,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接合成新的核子环。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氧-17核。飞出核外的质子与轰击粒相比,已损失了绝大部分的动能。这个核反应现象可以从布拉凯特的充氮云室照片中看到,分析径迹情况可知,分叉的径迹即为质子的径迹。这已由上图中显示出来。类似此反应的又如B+He→C+H,若这类反应发生的是切碰,则会直接释放氘粒子,无二次碰撞反应,如He+C→N+H,产生的14N核是稳定的。

⑵B+He→N+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进攻的是10B核轴线上的中子(正碰),第二次碰撞发生核子替换打出一个中子。但新核13N不稳定,因为有两个质子直接相连成键,原氘核的质子有较大的远离核心的动能,在核的表面张力和斥力的直接作用下,易达到弱作用范围,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新核衰变方程为N→C+e+γe或N+e→C+γe。产生的碳-13核是稳定的。整个过程如下图:

图210B(α,n)13N及13N的β+衰变或K俘获

⑶Be+He→C+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铍-9核轴线上的中子,产生稳定的碳-12核,如图:

图39Be(α,n)12C

⑷Al+He→P+n,P→Si+e+γe或P+e→Si+γe。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铝-27核轴线附近两个相连的中子之一。如图4

图427Al(α,n)30P及30P的β+衰变或K俘获

⑸Na+He→Mg+H,此反应与⑷并不矛盾,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正碰的是钠-23核环上的质子,产生的镁-26核(核环上三个中子不一定直接相连)是稳定的。如图5

图523Na(α,P)26Mg

⑹Li+He→B+γ,这是个α粒子的全融合反应。在此反应道上,第二次碰撞时,氘核的质子有能力把对面核子环上中子与中子形成的较弱核键击破并与其中的一个中子成键,而没有发生核子替换打出质子。断环接合成新的稳定的硼核,同时释放成键键能γ光子。如图6

图67Li(α,γ)11B

(二)中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n→B+He,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把氮核环上的中子击入核内,同时与两个质子成键达饱和。进入核内的自由中子动能减小,已没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而是挤压对面的核子环,使其变形,从而被两个质子(仍与另一个中子成键)捕获重新成键达饱和,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系统能量很低的全饱和键态的α轻粒子飞出核外,余下的核子恰能接合成稳定的硼-11核。如图7

图714N(n,α)11B

⑵N+n→C+H,C→N+e+e。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814N(n,P)14C及14C的β-的衰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碰撞的是氮核环上的质子,它代替了击入质子的位置,而自由质子与对面核环上的质子有较大斥力作用,使其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也可能切碰发生反应,直接撞出质子,无二次碰撞),而决不能产生α粒子。这样,一个质子从新核中被蒸发出来。但是,由于轰击中子破坏了原来较强的饱和核键,而形成的是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的较弱不饱和核键,并仍具有入射方向上的较大动能而不稳定,受到核表面张力的压迫而达到弱作用范围,易发生β-衰变,转变成的质子恰能与其两侧的中子重新形成稳固的饱和核键(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是原子核要求体系稳定的具体体现),从而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氮-14核。

⑶Al+n→Na+He,Na→Mg+e+e。正碰如下图

图927Al(n,α)24Na及24Na的β-衰变

这样,此过程中就有三种射线释放(α、β、γ射线)。若此反应是切碰发生的,则直接蒸发出两个中子,即Al+n→Al+2n。又如Be+n→Be+2n,Be→He+He,虽然8Be为全饱和键态的核环,但由于它的核环太小,核子在振动时就有可能碰到一起重新组合成键,恰能形成两个饱和的α轻粒子,这种裂变为8Be核所特有。

(三)质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F+H→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019F(P,α)16O

⑵Ni+H→C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158Ni(P,a)55Co

⑶Si+H→P+n,在此反应道上,是切碰发生的(若正碰则打出α粒子),蒸发出的中子是硅-30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产生的磷-30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这种切碰也可能发生掇拾反应,如Li+H→Li+H等反应。

(四)氘核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Al+H→Mg+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227Al(d,α)25Mg

⑵C+H→B+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312C(d,α)10B

⑴与⑵也可能是切碰打出α粒子,可根据蒸发出的粒子方向来判断它们是如何碰撞反应的。

⑶Cl+H→Ar+2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打出37Cl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并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氘核的中子解脱核键后沿原方向继续前进。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这样就有两个中子被蒸发出来。

⑷Mg+H→Al+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被核环上直接相连的两个中子捕获成键达饱和,它的中子解脱核键后继续沿入射方向飞出。与此类的反应又如Be+H→Be+n,C+H→C+H。但有的削裂反应后的新核会发生β衰变,如C+H→N+n,N→C+e+γe;P+H→P+H,P→S+e+e。

(五)光致反应

高能γ光子也能破坏核键而击出各种粒子,如切碰击出中子的反应:

O+γ→O+n;Mg+γ→Mg+n产生的新核都是不稳定的,会发生β+衰变。如果蒸发出α粒子,则是光子正碰核环上的中子,此中子与对面核子不发生二次碰撞反应而产生的。光致反应还能切碰击出P、d、t等轻粒子,实质就是光子切割下核子环的一小片断产生的。

(六)中等离子间的高能反应

中等离子可被加速器加速而轰击核靶,会产生用轻粒子无法获得的不稳定同位素,如Ca+S→Kr+3n,在此反应道上,由于正碰截面小,轰击离子动能太大,核环上的一个中子把动能直接给同一直线上的靶核的两个对称中子,从而打出三个中子。正碰如下图:

图1440Ca(32S,3n)69Kr

由于新核环上有三处为质子与质子直接相连,会发生三次β+衰变,由于有两处在核的腰部,因转动动能较大,高能量的质子与质子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不会立即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会延缓衰变的现象。又如Si+Ni→Y+3H,正碰如下图,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

图1528Si(58Ni,3P)83Y

如果反应碰撞截面增大,并且为切撞则会打出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如Ca+Ge→Sn+2H+2n,在此反应道上,因能量太高,碰撞后中子与质子之间的核键被破坏,蒸发出来的核子全部为激发态(不易成键),即单个的质子与单个的中子,而不是d、α粒子。产生的新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切碰过程如下图:

图1640Ca(64Ge,2P2n)100Sn

(七)重核的衰变

如U→Th+He,由于铀-238的核子环不稳定,因高速转动而产生较大的形变,在核环一处变形为扁椭状,使不饱和核子间有机会重新组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在剩余核力的作用下),从而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但新核环在接合时,恰有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碰撞,在强大的核表面张力压迫下迅速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使中间的那个中子发生β-衰变转变成质子,重新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这也有利于新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新产生的镤-234核是较稳定的,衰变方程为Th→Pa+e+e,与此过程相似的又如重核钍-232发生的复杂衰变:Th→Pb+6He+4e+4e,不同的是其中有两次α衰变后,在接合时只有两个中子直接相连,不具备产生β-衰变的条件。

原子核范文篇8

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进而得到一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核子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就得到了原子核这个微观量子多体系的直观结构图象----核子环。

关键词:核键核子环次中子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

ABSTRACT

Toattacktheproblemsofnuclearforceattheroot,thusobtainauniversallawofnature.Thatis,atomicnucleusisanuclearringformedbyprotonsandneutronsalternatelyarrangeaskeysinamoreevenorder,thentheheadandthetailconnect,andtheformingnuclearringcanself-rotateatahigh-speedaboutself-axis,sothatformingashellstructurechargedliquidsphericalnucleus.Theformingringtensionofnuclearringisprovidedbyprotonsrepeloneanother.SoWehave

obtainedatomicnucleus,thearchitectureofmicroscopicquantummany-body,Lookingdirectlystructureimage-nuclearring.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它介于原子与粒子之间,是由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此量子多体体系的结构图象是由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依靠一种短程的强相互作用力来维系的。这种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或者强力。

目前,对原子核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是“多侧面”的:它既具有“独立”核子在由其它核子构成的平均场中运动的性质,而又突出地具有核子间有强耦合的集体运动性质;它既是一个由核子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而又反映介子、重子乃至夸克自由度的复杂介质;它既是一个有一定量子数的有序物质状态,而又表现出明显的统计性及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量子混沌的行为,由于核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式各样的核结构型虽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侧面成功描写了原子核结构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但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1〕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用简单、单一的描述来说明原子核这个体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呢?如何使各种核模型统一起来呢?也就是说,各种核子究竟是按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真实直观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的关键。以下论述是本文作者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核子间核力作用的饱和性

由于核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粒子,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象原子或离子那样,能够相互成键。我们把各种核子间形成的核力(近似地说是静态的,与核子速度无关,但存在与速度相关的力),统称为核键,即核子间通过传递、交换兀介子而相互成键(兀介子的静止能量比核内核子的动能大得多),从而出现了兀介子云的叠,就像电子云的重叠那样。这是一种短程吸引力,作用范围小于是10-15米,既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键长也是变化的,一般中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核键的键长较短,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键长较长。在原子核内,具有最短键长的核键的单个键能即为核子平均结合能。(8-8.5Mev)。一般成键后的不同核子不能互相转化。

核子间的成键与原子成键相似,很具有饱和性。就是说,一个核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不同类核子有核力作用后,同其它核子无核力作用。一个质子最多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成键,而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

H,空间平面直观结构可能为“⊙⊕⊙”(⊙-中子,⊕-质子)。而一个中子最多也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He,空间平面直观结构为“⊕⊙⊕”。中子(质子)之间成键不具饱和性,一个中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都能成键,但结合得不紧密,是一种弱的束缚,易因中子的激发而被自动破坏。

二、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既然核子成键具有饱和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呢?原来,原子核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核”,而是由质子和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成键,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由于核子都集中在核子环上,因此核内是空心的,即原子核具有空虚的质心。核环转动形成的球形核就象乒乓球一样,形成的椭圆形核就象蛋壳一样。核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子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原子核外观表现为质子间的较大库仑斥力,使核环伸张,内观则表现为核子间的核力,这种强力使核子一个拉着一个,使核收缩,从而产生核的表面张力,但核的表面张力远大于质子间的斥力,之所以能维持平衡,是因为核力具有饱和性的缘故。另外,因核的转动使核子产生离心力。原子核内的斥张力及离心力同核的表面张力的相互抗衡,维持着原子核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存在。

在核子环上,每个核子只与它两侧的核子有核力作用,形成两个核键达饱和,而与其它的核子一般不再有核力作用。这就是核力在原子核内的饱和性,正由于这种饱和性,使原子核这个多体体系的性质从复杂归于简单、单一,核子环成为环上任一核子运动的平均场。

三、原子核的运动形式

原子核的核环上质子均匀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与核外电子的规则排布相联系。核子环的自转是环上所有核子独立运动有矢量和,即单粒子运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统一的整体转动,这是综合模所描述的——核子在核内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相耦合。原子核作为一个微观量子体系,核子环的集体转动并非像流体那样作非旋转动,它的集体转动是指原子核势场空间取向的变化。〔2〕

由于核子环整体向一定方向自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质子也都相应做环系运动,从而产生环系电流,这样就使原子核中显示出质子的正电移动性——质子流。因此,它们的统一运动产生了相同的磁场,这样核环就有了较固定的旋轴线——核轴线(沿磁极方向,就象地磁线一样)。中子也同样产生中子流,中子流与质子流,它们占据着各自的量子轨道(能级),虽然通过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着能量、动量和角动量,但它们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从总体上看,它们近似地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正是独立粒子模型,即壳模型所描述的。核子的高能级轨道是与轴线垂直的核的腰部,核子的低能级轨道是轴线附近的核的端部。这样,核内核子表现出两重性——粒子空穴性,核内核子的填充状态是一种轨道运动的几率分布,不再以费米面作为占据或空缺的自然分界线,这是引入准粒子时所描述的。而核子环转动所形成的相对薄的表面及核子环的变形使核物质有低的可压缩性,正是液滴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3〕

核子环上的核子大体上可看成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圆面的转动形成了旋转球体的原子核。核环上的核子时时刻刻都在平衡形状附近做或强或弱的形状振动,这种振动从外观上看是原子核体积不怎么变化的表面振动。如果因个别核子的动能(破坏核环形状的)太大,迫使核环发生形变,离开原来的平衡形状,成为椭圆环,它们在转动时就成为椭球体,这样就形成了某些原子核电荷分布的非球对称,而是具有旋转椭圆球的对称性。正是由于核子绕轴线转动形成的对称性,使核子在轨道上运动具有如下特点: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上,可能运动着核子环上对应着的一对质子或一对中子。也就是说,在同一量子轨道上运动着一对核子。

四、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原子核真实的直观结构。在核环上有多少个核子,就应有多少个核键,如12C核环上有12个核键,13C则有13个核键。这些核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破坏一个原子核,必须给予其核子环上应有的若干个核键的总能量——总结合能E总。

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包括基态核)的平面直观结构(可能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HeLiLiBe

同它们结构相似的又如12C、13C、14N、15N、16O、17O、20Ne、23Na、32S、40Ca等等。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最稳定的结构是中子与质子均匀相间排列的核子环,且N=Z。它们是“具有高度的中子-质子对称性的球形自轭核”,它们的核环上任一核子都达到了完全饱和键态,中子与质子结合得很紧密,电荷分布为球对称,如奇奇核14N和偶偶核16O等。在这样的核环上加入(或去掉)一个或几个中子成键,在核环一处或几处出现了剩余相互作用,即相同核子间出现了不饱和核力,核圆环可能因此变形为椭圆环,从而形成了近球形核。以上正是平均场理论所描述的。〔4〕

对于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较多的中等核及重核,它们的核环上可每相隔两个中子再排列一个质子,形成的核也是稳定的,即Z≤N≤2Z。但核环上最多一处可排列三个相连的中子,如果中间的那个中子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核环发生形变的,而非转动的动能)。核环为阻止自身的形变,在核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迫使其发生β-衰变,使其衰变成质子,然后与两侧的中子恰形成饱和核键而达到稳定。或者,此中子虽无大的形变动能,但受到核环上强大的表面张力的压迫、冲击,达到弱作用范围,也会发生β-衰变,这就是重核的β-衰变。

在饱和的核环一处去掉一个中子(可加入一个质子),会使两个质子直接作用,达到了弱作用范围,其中的一个质子会发生β+衰变,衰变成一个质量仅次于质子的中性新粒子——次中子,然后重新形成核键。但次中子是不稳定的,它能吸收光子(γ→e+e),而转变成中子,如发生β+衰变后的重核伴随着正负电子对的吸收现象,就反映了次中子的这一特性。如果质子不发生β+衰变,也可通过俘获K电子使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而重新形成稳定的核键。可见,中子与质了在原子核内互相限制、彼此制约,并且中子在原子核内的作用就是起到连接质子的作用。当中子数少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就会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虽然核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但在原子核内与质子成键后的束缚中子不会发生ββ-衰变,这是饱和核力作用的结果。

当核环上的中子与中子直接相连时,两个中子成键均未饱和,出现剩余相互作用,可仍与外来的低能量的中子形成弱的核力,但不在弱作用范围内,不会发生β-衰变。这个中子没有能力加到核子环上去,而是在核环形成很长的核键,因量子运动而形成核的中子晕或核的中子皮,如11Li、11Be、14Be的中子晕及6He、8He的中子皮,这些具有中子晕的或中子皮的原子核是一种弱束缚态的密度不均匀的体系。﹝5﹞

对于重核,中子与中子直接连接处较多,剩余相互作用较大,在核内起主导作用,当核环变形为梭形时,在核的两端尖部会引起α衰变,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这样就会发射α粒子。核子环能够变形,与转动频率有关。在较低角动量时,原子核形成一个中等形变的扁椭圆形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具有长椭球形变或三轴形变。当角动量继续增加时,核环将在剩余相互作用下发生裂变,此时剩余相互作用能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及转动引起的离心力,使核子重新组合成两个或多个子核环。以上是由原子核的转动液滴模型所描述的。﹝6﹞

千变万化的核反应,就是使核环上局部的核子间原来的核键被破坏,并重新形成更强的新核键的过程,同时通过发射粒子(或γ射线)进行退激发,使新结合的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斥力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核。在低能时,核反应为熔合蒸发、转移和电荷交换反应;高能时,核反应为散裂、多重碎裂和裂变反应。

五、结束语

真理往往就是那样朴素,重要的是人们要善于发现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本文思想精华,再付诸于实践,我相信对核物理的发展将带为质的飞跃!

附参考文献

原子核范文篇9

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进而得到一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核子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就得到了原子核这个微观量子多体系的直观结构图象----核子环。

关键词:核键核子环次中子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

ABSTRACT

Toattacktheproblemsofnuclearforceattheroot,thusobtainauniversallawofnature.Thatis,atomicnucleusisanuclearringformedbyprotonsandneutronsalternatelyarrangeaskeysinamoreevenorder,thentheheadandthetailconnect,andtheformingnuclearringcanself-rotateatahigh-speedaboutself-axis,sothatformingashellstructurechargedliquidsphericalnucleus.Theformingringtensionofnuclearringisprovidedbyprotonsrepeloneanother.SoWehave

obtainedatomicnucleus,thearchitectureofmicroscopicquantummany-body,Lookingdirectlystructureimage-nuclearring.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它介于原子与粒子之间,是由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此量子多体体系的结构图象是由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依靠一种短程的强相互作用力来维系的。这种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或者强力。

目前,对原子核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是“多侧面”的:它既具有“独立”核子在由其它核子构成的平均场中运动的性质,而又突出地具有核子间有强耦合的集体运动性质;它既是一个由核子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而又反映介子、重子乃至夸克自由度的复杂介质;它既是一个有一定量子数的有序物质状态,而又表现出明显的统计性及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量子混沌的行为,由于核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式各样的核结构型虽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侧面成功描写了原子核结构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但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1〕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用简单、单一的描述来说明原子核这个体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呢?如何使各种核模型统一起来呢?也就是说,各种核子究竟是按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真实直观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的关键。以下论述是本文作者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核子间核力作用的饱和性

由于核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粒子,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象原子或离子那样,能够相互成键。我们把各种核子间形成的核力(近似地说是静态的,与核子速度无关,但存在与速度相关的力),统称为核键,即核子间通过传递、交换兀介子而相互成键(兀介子的静止能量比核内核子的动能大得多),从而出现了兀介子云的叠,就像电子云的重叠那样。这是一种短程吸引力,作用范围小于是10-15米,既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键长也是变化的,一般中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核键的键长较短,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键长较长。在原子核内,具有最短键长的核键的单个键能即为核子平均结合能。(8-8.5Mev)。一般成键后的不同核子不能互相转化。

核子间的成键与原子成键相似,很具有饱和性。就是说,一个核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不同类核子有核力作用后,同其它核子无核力作用。一个质子最多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成键,而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

H,空间平面直观结构可能为“⊙⊕⊙”(⊙-中子,⊕-质子)。而一个中子最多也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He,空间平面直观结构为“⊕⊙⊕”。中子(质子)之间成键不具饱和性,一个中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都能成键,但结合得不紧密,是一种弱的束缚,易因中子的激发而被自动破坏。

二、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既然核子成键具有饱和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呢?原来,原子核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核”,而是由质子和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成键,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由于核子都集中在核子环上,因此核内是空心的,即原子核具有空虚的质心。核环转动形成的球形核就象乒乓球一样,形成的椭圆形核就象蛋壳一样。核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子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原子核外观表现为质子间的较大库仑斥力,使核环伸张,内观则表现为核子间的核力,这种强力使核子一个拉着一个,使核收缩,从而产生核的表面张力,但核的表面张力远大于质子间的斥力,之所以能维持平衡,是因为核力具有饱和性的缘故。另外,因核的转动使核子产生离心力。原子核内的斥张力及离心力同核的表面张力的相互抗衡,维持着原子核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存在。

在核子环上,每个核子只与它两侧的核子有核力作用,形成两个核键达饱和,而与其它的核子一般不再有核力作用。这就是核力在原子核内的饱和性,正由于这种饱和性,使原子核这个多体体系的性质从复杂归于简单、单一,核子环成为环上任一核子运动的平均场。

三、原子核的运动形式

原子核的核环上质子均匀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与核外电子的规则排布相联系。核子环的自转是环上所有核子独立运动有矢量和,即单粒子运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统一的整体转动,这是综合模所描述的——核子在核内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相耦合。原子核作为一个微观量子体系,核子环的集体转动并非像流体那样作非旋转动,它的集体转动是指原子核势场空间取向的变化。〔2〕

由于核子环整体向一定方向自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质子也都相应做环系运动,从而产生环系电流,这样就使原子核中显示出质子的正电移动性——质子流。因此,它们的统一运动产生了相同的磁场,这样核环就有了较固定的旋轴线——核轴线(沿磁极方向,就象地磁线一样)。中子也同样产生中子流,中子流与质子流,它们占据着各自的量子轨道(能级),虽然通过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着能量、动量和角动量,但它们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从总体上看,它们近似地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正是独立粒子模型,即壳模型所描述的。核子的高能级轨道是与轴线垂直的核的腰部,核子的低能级轨道是轴线附近的核的端部。这样,核内核子表现出两重性——粒子空穴性,核内核子的填充状态是一种轨道运动的几率分布,不再以费米面作为占据或空缺的自然分界线,这是引入准粒子时所描述的。而核子环转动所形成的相对薄的表面及核子环的变形使核物质有低的可压缩性,正是液滴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3〕

核子环上的核子大体上可看成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圆面的转动形成了旋转球体的原子核。核环上的核子时时刻刻都在平衡形状附近做或强或弱的形状振动,这种振动从外观上看是原子核体积不怎么变化的表面振动。如果因个别核子的动能(破坏核环形状的)太大,迫使核环发生形变,离开原来的平衡形状,成为椭圆环,它们在转动时就成为椭球体,这样就形成了某些原子核电荷分布的非球对称,而是具有旋转椭圆球的对称性。正是由于核子绕轴线转动形成的对称性,使核子在轨道上运动具有如下特点: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上,可能运动着核子环上对应着的一对质子或一对中子。也就是说,在同一量子轨道上运动着一对核子。

四、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原子核真实的直观结构。在核环上有多少个核子,就应有多少个核键,如12C核环上有12个核键,13C则有13个核键。这些核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破坏一个原子核,必须给予其核子环上应有的若干个核键的总能量——总结合能E总。

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包括基态核)的平面直观结构(可能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HeLiLiBe

同它们结构相似的又如12C、13C、14N、15N、16O、17O、20Ne、23Na、32S、40Ca等等。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最稳定的结构是中子与质子均匀相间排列的核子环,且N=Z。它们是“具有高度的中子-质子对称性的球形自轭核”,它们的核环上任一核子都达到了完全饱和键态,中子与质子结合得很紧密,电荷分布为球对称,如奇奇核14N和偶偶核16O等。在这样的核环上加入(或去掉)一个或几个中子成键,在核环一处或几处出现了剩余相互作用,即相同核子间出现了不饱和核力,核圆环可能因此变形为椭圆环,从而形成了近球形核。以上正是平均场理论所描述的。〔4〕

对于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较多的中等核及重核,它们的核环上可每相隔两个中子再排列一个质子,形成的核也是稳定的,即Z≤N≤2Z。但核环上最多一处可排列三个相连的中子,如果中间的那个中子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核环发生形变的,而非转动的动能)。核环为阻止自身的形变,在核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迫使其发生β-衰变,使其衰变成质子,然后与两侧的中子恰形成饱和核键而达到稳定。或者,此中子虽无大的形变动能,但受到核环上强大的表面张力的压迫、冲击,达到弱作用范围,也会发生β-衰变,这就是重核的β-衰变。

在饱和的核环一处去掉一个中子(可加入一个质子),会使两个质子直接作用,达到了弱作用范围,其中的一个质子会发生β+衰变,衰变成一个质量仅次于质子的中性新粒子——次中子,然后重新形成核键。但次中子是不稳定的,它能吸收光子(γ→e+e),而转变成中子,如发生β+衰变后的重核伴随着正负电子对的吸收现象,就反映了次中子的这一特性。如果质子不发生β+衰变,也可通过俘获K电子使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而重新形成稳定的核键。可见,中子与质了在原子核内互相限制、彼此制约,并且中子在原子核内的作用就是起到连接质子的作用。当中子数少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就会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虽然核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但在原子核内与质子成键后的束缚中子不会发生ββ-衰变,这是饱和核力作用的结果。

当核环上的中子与中子直接相连时,两个中子成键均未饱和,出现剩余相互作用,可仍与外来的低能量的中子形成弱的核力,但不在弱作用范围内,不会发生β-衰变。这个中子没有能力加到核子环上去,而是在核环形成很长的核键,因量子运动而形成核的中子晕或核的中子皮,如11Li、11Be、14Be的中子晕及6He、8He的中子皮,这些具有中子晕的或中子皮的原子核是一种弱束缚态的密度不均匀的体系。﹝5﹞

对于重核,中子与中子直接连接处较多,剩余相互作用较大,在核内起主导作用,当核环变形为梭形时,在核的两端尖部会引起α衰变,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这样就会发射α粒子。核子环能够变形,与转动频率有关。在较低角动量时,原子核形成一个中等形变的扁椭圆形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具有长椭球形变或三轴形变。当角动量继续增加时,核环将在剩余相互作用下发生裂变,此时剩余相互作用能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及转动引起的离心力,使核子重新组合成两个或多个子核环。以上是由原子核的转动液滴模型所描述的。﹝6﹞

千变万化的核反应,就是使核环上局部的核子间原来的核键被破坏,并重新形成更强的新核键的过程,同时通过发射粒子(或γ射线)进行退激发,使新结合的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斥力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核。在低能时,核反应为熔合蒸发、转移和电荷交换反应;高能时,核反应为散裂、多重碎裂和裂变反应。

五、结束语

真理往往就是那样朴素,重要的是人们要善于发现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本文思想精华,再付诸于实践,我相信对核物理的发展将带为质的飞跃!

附参考文献

1~6丁大钊、陈永寿、张焕乔原子核物理进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9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续篇Ⅱ)

五、核反应过程图示浅析

我们知道核反应是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而且核反应不能凭空任意发生,这是由轰击粒子的能量及结构和靶核的结构性质所决定的。由于核子环上的核子都在一个平面上(核子间的表面张力与质子间斥力相抗衡的结果),并且保持圆环状,这样靶核成为一个理想的核子环。由于它的轴线处的核子(端部)在旋转动能最小的低能级轨道上,易与外来粒子结合,成为发生核反应的主要反应道;而与轴线垂直的核环的腰部核子转动动能很大,不易同外来粒子结合成键,如果能够结合,轰击粒子需要更高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核反应的随机性很大,从而使核反应复杂多变。轰击粒子与靶核的碰撞形式有非弹性的正碰和切碰两种,并且碰撞是随机的。对于能量很高的粒子(速度远大于核环自旋速度),原子核往往表现出通透性,即粒子当时并未碰到核子环面上的核子,只是快速地通过了核子环空虚的中心。

原子核的结构无法从实验中直接看到,但可以从实验结果中反馈出来。以下核反应均为实验所得的结果(大多数反应为熔合蒸发反应,打出准粒子)。由于核反应在瞬间即能完成,可视为核子环的自旋暂时停止(定像),轰击粒子与核子环共面,这样就可以把核反应过程显示在平面上了。一些低能核反应的类型如下:

(一)α粒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He→O+H,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注意核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核子间应以饱和成键为原则,使其行为遵守能量最低原理):

图114N(α,P)17O

在氮-14核轴线上有两种核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此反应道上,α粒了是与其中的质子发生了正碰。氦核的中子首先与轴线处的质子成键,氦核的两个质子也立即与轴线处质子两侧的中子分别同时成键,而原氦核的另一个中子与它本身的两个质子并未解脱核键。这样使新核环16O的核子达到全饱和键态。迅速解脱核键的氘核(接受到α粒子传给的较大动能)与核子环对面轴线处的核子发生第二次碰撞,氘核的质子把轴线处的中子旁边的一个质子撞出核外,而取代了它的位置,并首先与轴线附近的那个中子(非轴线上的中子,高能级优先成键)成键而使质子达饱和(H型),这样就完成了核子环上相同核子的替换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核子替换。原氘核的中子随后挤入核子断环,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接合成新的核子环。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氧-17核。飞出核外的质子与轰击粒相比,已损失了绝大部分的动能。这个核反应现象可以从布拉凯特的充氮云室照片中看到,分析径迹情况可知,分叉的径迹即为质子的径迹。这已由上图中显示出来。类似此反应的又如B+He→C+H,若这类反应发生的是切碰,则会直接释放氘粒子,无二次碰撞反应,如He+C→N+H,产生的14N核是稳定的。

⑵B+He→N+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进攻的是10B核轴线上的中子(正碰),第二次碰撞发生核子替换打出一个中子。但新核13N不稳定,因为有两个质子直接相连成键,原氘核的质子有较大的远离核心的动能,在核的表面张力和斥力的直接作用下,易达到弱作用范围,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新核衰变方程为N→C+e+γe或N+e→C+γe。产生的碳-13核是稳定的。整个过程如下图:

图210B(α,n)13N及13N的β+衰变或K俘获

⑶Be+He→C+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铍-9核轴线上的中子,产生稳定的碳-12核,如图:

图39Be(α,n)12C

⑷Al+He→P+n,P→Si+e+γe或P+e→Si+γe。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铝-27核轴线附近两个相连的中子之一。如图4

图427Al(α,n)30P及30P的β+衰变或K俘获

⑸Na+He→Mg+H,此反应与⑷并不矛盾,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正碰的是钠-23核环上的质子,产生的镁-26核(核环上三个中子不一定直接相连)是稳定的。如图5

图523Na(α,P)26Mg

⑹Li+He→B+γ,这是个α粒子的全融合反应。在此反应道上,第二次碰撞时,氘核的质子有能力把对面核子环上中子与中子形成的较弱核键击破并与其中的一个中子成键,而没有发生核子替换打出质子。断环接合成新的稳定的硼核,同时释放成键键能γ光子。如图6

图67Li(α,γ)11B

(二)中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n→B+He,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把氮核环上的中子击入核内,同时与两个质子成键达饱和。进入核内的自由中子动能减小,已没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而是挤压对面的核子环,使其变形,从而被两个质子(仍与另一个中子成键)捕获重新成键达饱和,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系统能量很低的全饱和键态的α轻粒子飞出核外,余下的核子恰能接合成稳定的硼-11核。如图7

图714N(n,α)11B

⑵N+n→C+H,C→N+e+e。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814N(n,P)14C及14C的β-的衰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碰撞的是氮核环上的质子,它代替了击入质子的位置,而自由质子与对面核环上的质子有较大斥力作用,使其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也可能切碰发生反应,直接撞出质子,无二次碰撞),而决不能产生α粒子。这样,一个质子从新核中被蒸发出来。但是,由于轰击中子破坏了原来较强的饱和核键,而形成的是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的较弱不饱和核键,并仍具有入射方向上的较大动能而不稳定,受到核表面张力的压迫而达到弱作用范围,易发生β-衰变,转变成的质子恰能与其两侧的中子重新形成稳固的饱和核键(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是原子核要求体系稳定的具体体现),从而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氮-14核。

⑶Al+n→Na+He,Na→Mg+e+e。正碰如下图

图927Al(n,α)24Na及24Na的β-衰变

这样,此过程中就有三种射线释放(α、β、γ射线)。若此反应是切碰发生的,则直接蒸发出两个中子,即Al+n→Al+2n。又如Be+n→Be+2n,Be→He+He,虽然8Be为全饱和键态的核环,但由于它的核环太小,核子在振动时就有可能碰到一起重新组合成键,恰能形成两个饱和的α轻粒子,这种裂变为8Be核所特有。

(三)质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F+H→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019F(P,α)16O

⑵Ni+H→C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158Ni(P,a)55Co

⑶Si+H→P+n,在此反应道上,是切碰发生的(若正碰则打出α粒子),蒸发出的中子是硅-30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产生的磷-30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这种切碰也可能发生掇拾反应,如Li+H→Li+H等反应。

(四)氘核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Al+H→Mg+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227Al(d,α)25Mg

⑵C+H→B+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312C(d,α)10B

⑴与⑵也可能是切碰打出α粒子,可根据蒸发出的粒子方向来判断它们是如何碰撞反应的。

⑶Cl+H→Ar+2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打出37Cl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并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氘核的中子解脱核键后沿原方向继续前进。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这样就有两个中子被蒸发出来。

⑷Mg+H→Al+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被核环上直接相连的两个中子捕获成键达饱和,它的中子解脱核键后继续沿入射方向飞出。与此类的反应又如Be+H→Be+n,C+H→C+H。但有的削裂反应后的新核会发生β衰变,如C+H→N+n,N→C+e+γe;P+H→P+H,P→S+e+e。

(五)光致反应

高能γ光子也能破坏核键而击出各种粒子,如切碰击出中子的反应:

O+γ→O+n;Mg+γ→Mg+n产生的新核都是不稳定的,会发生β+衰变。如果蒸发出α粒子,则是光子正碰核环上的中子,此中子与对面核子不发生二次碰撞反应而产生的。光致反应还能切碰击出P、d、t等轻粒子,实质就是光子切割下核子环的一小片断产生的。

(六)中等离子间的高能反应

中等离子可被加速器加速而轰击核靶,会产生用轻粒子无法获得的不稳定同位素,如Ca+S→Kr+3n,在此反应道上,由于正碰截面小,轰击离子动能太大,核环上的一个中子把动能直接给同一直线上的靶核的两个对称中子,从而打出三个中子。正碰如下图:

图1440Ca(32S,3n)69Kr

由于新核环上有三处为质子与质子直接相连,会发生三次β+衰变,由于有两处在核的腰部,因转动动能较大,高能量的质子与质子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不会立即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会延缓衰变的现象。又如Si+Ni→Y+3H,正碰如下图,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

图1528Si(58Ni,3P)83Y

如果反应碰撞截面增大,并且为切撞则会打出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如Ca+Ge→Sn+2H+2n,在此反应道上,因能量太高,碰撞后中子与质子之间的核键被破坏,蒸发出来的核子全部为激发态(不易成键),即单个的质子与单个的中子,而不是d、α粒子。产生的新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切碰过程如下图:

图1640Ca(64Ge,2P2n)100Sn

(七)重核的衰变

如U→Th+He,由于铀-238的核子环不稳定,因高速转动而产生较大的形变,在核环一处变形为扁椭状,使不饱和核子间有机会重新组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在剩余核力的作用下),从而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但新核环在接合时,恰有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碰撞,在强大的核表面张力压迫下迅速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使中间的那个中子发生β-衰变转变成质子,重新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这也有利于新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新产生的镤-234核是较稳定的,衰变方程为Th→Pa+e+e,与此过程相似的又如重核钍-232发生的复杂衰变:Th→Pb+6He+4e+4e,不同的是其中有两次α衰变后,在接合时只有两个中子直接相连,不具备产生β-衰变的条件。

原子核范文篇10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ZhangGuo-hui

(nnnEngineer,No.8TiexiRd.Liaoyang,LiaoningCHINA111004)

KeyWords

Nuclearkey,nuclearring

Secondneutron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论文摘要

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进而得到一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核子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就得到了原子核这个微观量子多体系的直观结构图象----核子环。

关键词:核键核子环次中子

AtomicNucleusLookingDirectlyStructure

ABSTRACT

Toattacktheproblemsofnuclearforceattheroot,thusobtainauniversallawofnature.Thatis,atomicnucleusisanuclearringformedby

protonsandneutronsalternatelyarrangeaskeysinamoreevenorder,thenthehead

andthetailconnect,andtheformingnuclearringcanself-rotateatahigh-speedaboutself-axis,sothatformingashellstructurechargedliquidsphericalnucleus.Theformingring

tensionofnuclearringisprovidedbyprotonsrepeloneanother.SoWehave

obtainedatomicnucleus,thearchitectureofmicroscopicquantummany-body,Lookingdirectlystructureimage-nuclearring.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I)

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它介于原子与粒子之间,是由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此量子多体体系的结构图象是由核内的质子与中子依靠一种短程的强相互作用力来维系的。这种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或者强力。

目前,对原子核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是“多侧面”的:它既具有“独立”核子在由其它核子构成的平均场中运动的性质,而又突出地具有核子间有强耦合的集体运动性质;它既是一个由核子构成的非相对论量子多体体系,而又反映介子、重子乃至夸克自由度的复杂介质;它既是一个有一定量子数的有序物质状态,而又表现出明显的统计性及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量子混沌的行为,由于核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式各样的核结构型虽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些侧面成功描写了原子核结构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但也都有各自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1〕

因此,我们如何才能用简单、单一的描述来说明原子核这个体系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呢?如何使各种核模型统一起来呢?也就是说,各种核子究竟是按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核的真实直观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力问题的关键。以下论述是本文作者的一种大胆尝试!

一、核子间核力作用的饱和性

由于核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粒子,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象原子或离子那样,能够相互成键。我们把各种核子间形成的核力(近似地说是静态的,与核子速度无关,但存在与速度相关的力),统称为核键,即核子间通过传递、交换兀介子而相互成键(兀介子的静止能量比核内核子的动能大得多),从而出现了兀介子云的叠,就像电子云的重叠那样。这是一种短程吸引力,作用范围小于是10-15米,既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键长也是变化的,一般中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核键的键长较短,中子与中子、质子与质子之间形成的键长较长。在原子核内,具有最短键长的核键的单个键能即为核子平均结合能。(8-8.5Mev)。一般成键后的不同核子不能互相转化。

核子间的成键与原子成键相似,很具有饱和性。就是说,一个核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不同类核子有核力作用后,同其它核子无核力作用。一个质子最多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成键,而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

H,空间平面直观结构可能为“⊙⊕⊙”(⊙-中子,⊕-质子)。而一个中子最多也只能同两个直接与之接触的质子成键达完全饱和键态,即He,空间平面直观结构为“⊕⊙⊕”。中子(质子)之间成键不具饱和性,一个中子同直接与之接触的中子都能成键,但结合得不紧密,是一种弱的束缚,易因中子的激发而被自动破坏。

二、原子核的直观结构

既然核子成键具有饱和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组成稳定的原子核的呢?原来,原子核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核”,而是由质子和中子较均匀地相间排列成键,然后首尾相连而构成的核子环,围绕其自身的轴线高速转动而形成的壳层结构的带电液滴球核。由于核子都集中在核子环上,因此核内是空心的,即原子核具有空虚的质心。核环转动形成的球形核就象乒乓球一样,形成的椭圆形核就象蛋壳一样。核环的成环张力是由核子环上所有质子相互推斥提供的。这样,原子核外观表现为质子间的较大库仑斥力,使核环伸张,内观则表现为核子间的核力,这种强力使核子一个拉着一个,使核收缩,从而产生核的表面张力,但核的表面张力远大于质子间的斥力,之所以能维持平衡,是因为核力具有饱和性的缘故。另外,因核的转动使核子产生离心力。原子核内的斥张力及离心力同核的表面张力的相互抗衡,维持着原子核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存在。

在核子环上,每个核子只与它两侧的核子有核力作用,形成两个核键达饱和,而与其它的核子一般不再有核力作用。这就是核力在原子核内的饱和性,正由于这种饱和性,使原子核这个多体体系的性质从复杂归于简单、单一,核子环成为环上任一核子运动的平均场。

三、原子核的运动形式

原子核的核环上质子均匀排列的空间有序性,与核外电子的规则排布相联系。核子环的自转是环上所有核子独立运动有矢量和,即单粒子运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统一的整体转动,这是综合模所描述的——核子在核内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运动相耦合。原子核作为一个微观量子体系,核子环的集体转动并非像流体那样作非旋转动,它的集体转动是指原子核势场空间取向的变化。〔2〕

由于核子环整体向一定方向自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质子也都相应做环系运动,从而产生环系电流,这样就使原子核中显示出质子的正电移动性——质子流。因此,它们的统一运动产生了相同的磁场,这样核环就有了较固定的旋轴线——核轴线(沿磁极方向,就象地磁线一样)。中子也同样产生中子流,中子流与质子流,它们占据着各自的量子轨道(能级),虽然通过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着能量、动量和角动量,但它们大体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即从总体上看,它们近似地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正是独立粒子模型,即壳模型所描述的。核子的高能级轨道是与轴线垂直的核的腰部,核子的低能级轨道是轴线附近的核的端部。这样,核内核子表现出两重性——粒子空穴性,核内核子的填充状态是一种轨道运动的几率分布,不再以费米面作为占据或空缺的自然分界线,这是引入准粒子时所描述的。而核子环转动所形成的相对薄的表面及核子环的变形使核物质有低的可压缩性,正是液滴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3〕

核子环上的核子大体上可看成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圆面的转动形成了旋转球体的原子核。核环上的核子时时刻刻都在平衡形状附近做或强或弱的形状振动,这种振动从外观上看是原子核体积不怎么变化的表面振动。如果因个别核子的动能(破坏核环形状的)太大,迫使核环发生形变,离开原来的平衡形状,成为椭圆环,它们在转动时就成为椭球体,这样就形成了某些原子核电荷分布的非球对称,而是具有旋转椭圆球的对称性。正是由于核子绕轴线转动形成的对称性,使核子在轨道上运动具有如下特点: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上,可能运动着核子环上对应着的一对质子或一对中子。也就是说,在同一量子轨道上运动着一对核子。

四、原子核的稳定性

在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原子核真实的直观结构。在核环上有多少个核子,就应有多少个核键,如12C核环上有12个核键,13C则有13个核键。这些核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破坏一个原子核,必须给予其核子环上应有的若干个核键的总能量——总结合能E总。

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包括基态核)的平面直观结构(可能的轴线)如下图所示:

HeLiLiBe

同它们结构相似的又如12C、13C、14N、15N、16O、17O、20Ne、23Na、32S、40Ca等等。

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最稳定的结构是中子与质子均匀相间排列的核子环,且N=Z。它们是“具有高度的中子-质子对称性的球形自轭核”,它们的核环上任一核子都达到了完全饱和键态,中子与质子结合得很紧密,电荷分布为球对称,如奇奇核14N和偶偶核16O等。在这样的核环上加入(或去掉)一个或几个中子成键,在核环一处或几处出现了剩余相互作用,即相同核子间出现了不饱和核力,核圆环可能因此变形为椭圆环,从而形成了近球形核。以上正是平均场理论所描述的。〔4〕

对于中子数多于质子数较多的中等核及重核,它们的核环上可每相隔两个中子再排列一个质子,形成的核也是稳定的,即Z≤N≤2Z。但核环上最多一处可排列三个相连的中子,如果中间的那个中子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动能(使核环发生形变的,而非转动的动能)。核环为阻止自身的形变,在核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会迫使其发生β-衰变,使其衰变成质子,然后与两侧的中子恰形成饱和核键而达到稳定。或者,此中子虽无大的形变动能,但受到核环上强大的表面张力的压迫、冲击,达到弱作用范围,也会发生β-衰变,这就是重核的β-衰变。

在饱和的核环一处去掉一个中子(可加入一个质子),会使两个质子直接作用,达到了弱作用范围,其中的一个质子会发生β+衰变,衰变成一个质量仅次于质子的中性新粒子——次中子,然后重新形成核键。但次中子是不稳定的,它能吸收光子(γ→e+e),而转变成中子,如发生β+衰变后的重核伴随着正负电子对的吸收现象,就反映了次中子的这一特性。如果质子不发生β+衰变,也可通过俘获K电子使其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而重新形成稳定的核键。可见,中子与质了在原子核内互相限制、彼此制约,并且中子在原子核内的作用就是起到连接质子的作用。当中子数少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就会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虽然核自由中子会发生β-衰变,但在原子核内与质子成键后的束缚中子不会发生ββ-衰变,这是饱和核力作用的结果。

当核环上的中子与中子直接相连时,两个中子成键均未饱和,出现剩余相互作用,可仍与外来的低能量的中子形成弱的核力,但不在弱作用范围内,不会发生β-衰变。这个中子没有能力加到核子环上去,而是在核环形成很长的核键,因量子运动而形成核的中子晕或核的中子皮,如11Li、11Be、14Be的中子晕及6He、8He的中子皮,这些具有中子晕的或中子皮的原子核是一种弱束缚态的密度不均匀的体系。﹝5﹞

对于重核,中子与中子直接连接处较多,剩余相互作用较大,在核内起主导作用,当核环变形为梭形时,在核的两端尖部会引起α衰变,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这样就会发射α粒子。核子环能够变形,与转动频率有关。在较低角动量时,原子核形成一个中等形变的扁椭圆形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具有长椭球形变或三轴形变。当角动量继续增加时,核环将在剩余相互作用下发生裂变,此时剩余相互作用能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及转动引起的离心力,使核子重新组合成两个或多个子核环。以上是由原子核的转动液滴模型所描述的。﹝6﹞

千变万化的核反应,就是使核环上局部的核子间原来的核键被破坏,并重新形成更强的新核键的过程,同时通过发射粒子(或γ射线)进行退激发,使新结合的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斥力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核。在低能时,核反应为熔合蒸发、转移和电荷交换反应;高能时,核反应为散裂、多重碎裂和裂变反应。

五、结束语

真理往往就是那样朴素,重要的是人们要善于发现它。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接受本文思想精华,再付诸于实践,我相信对核物理的发展将带为质的飞跃!

附参考文献

1~6丁大钊、陈永寿、张焕乔原子核物理进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9

原子核的直观结构(续篇Ⅱ)

五、核反应过程图示浅析

我们知道核反应是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而且核反应不能凭空任意发生,这是由轰击粒子的能量及结构和靶核的结构性质所决定的。由于核子环上的核子都在一个平面上(核子间的表面张力与质子间斥力相抗衡的结果),并且保持圆环状,这样靶核成为一个理想的核子环。由于它的轴线处的核子(端部)在旋转动能最小的低能级轨道上,易与外来粒子结合,成为发生核反应的主要反应道;而与轴线垂直的核环的腰部核子转动动能很大,不易同外来粒子结合成键,如果能够结合,轰击粒子需要更高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核反应的随机性很大,从而使核反应复杂多变。轰击粒子与靶核的碰撞形式有非弹性的正碰和切碰两种,并且碰撞是随机的。对于能量很高的粒子(速度远大于核环自旋速度),原子核往往表现出通透性,即粒子当时并未碰到核子环面上的核子,只是快速地通过了核子环空虚的中心。

原子核的结构无法从实验中直接看到,但可以从实验结果中反馈出来。以下核反应均为实验所得的结果(大多数反应为熔合蒸发反应,打出准粒子)。由于核反应在瞬间即能完成,可视为核子环的自旋暂时停止(定像),轰击粒子与核子环共面,这样就可以把核反应过程显示在平面上了。一些低能核反应的类型如下:

(一)α粒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He→O+H,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注意核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核子间应以饱和成键为原则,使其行为遵守能量最低原理):

图114N(α,P)17O

在氮-14核轴线上有两种核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此反应道上,α粒了是与其中的质子发生了正碰。氦核的中子首先与轴线处的质子成键,氦核的两个质子也立即与轴线处质子两侧的中子分别同时成键,而原氦核的另一个中子与它本身的两个质子并未解脱核键。这样使新核环16O的核子达到全饱和键态。迅速解脱核键的氘核(接受到α粒子传给的较大动能)与核子环对面轴线处的核子发生第二次碰撞,氘核的质子把轴线处的中子旁边的一个质子撞出核外,而取代了它的位置,并首先与轴线附近的那个中子(非轴线上的中子,高能级优先成键)成键而使质子达饱和(H型),这样就完成了核子环上相同核子的替换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核子替换。原氘核的中子随后挤入核子断环,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接合成新的核子环。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氧-17核。飞出核外的质子与轰击粒相比,已损失了绝大部分的动能。这个核反应现象可以从布拉凯特的充氮云室照片中看到,分析径迹情况可知,分叉的径迹即为质子的径迹。这已由上图中显示出来。类似此反应的又如B+He→C+H,若这类反应发生的是切碰,则会直接释放氘粒子,无二次碰撞反应,如He+C→N+H,产生的14N核是稳定的。

⑵B+He→N+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进攻的是10B核轴线上的中子(正碰),第二次碰撞发生核子替换打出一个中子。但新核13N不稳定,因为有两个质子直接相连成键,原氘核的质子有较大的远离核心的动能,在核的表面张力和斥力的直接作用下,易达到弱作用范围,会发生β+衰变或K俘获。新核衰变方程为N→C+e+γe或N+e→C+γe。产生的碳-13核是稳定的。整个过程如下图:

图210B(α,n)13N及13N的β+衰变或K俘获

⑶Be+He→C+n,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铍-9核轴线上的中子,产生稳定的碳-12核,如图:

图39Be(α,n)12C

⑷Al+He→P+n,P→Si+e+γe或P+e→Si+γe。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必须正碰铝-27核轴线附近两个相连的中子之一。如图4

图427Al(α,n)30P及30P的β+衰变或K俘获

⑸Na+He→Mg+H,此反应与⑷并不矛盾,在此反应道上,α粒子正碰的是钠-23核环上的质子,产生的镁-26核(核环上三个中子不一定直接相连)是稳定的。如图5

图523Na(α,P)26Mg

⑹Li+He→B+γ,这是个α粒子的全融合反应。在此反应道上,第二次碰撞时,氘核的质子有能力把对面核子环上中子与中子形成的较弱核键击破并与其中的一个中子成键,而没有发生核子替换打出质子。断环接合成新的稳定的硼核,同时释放成键键能γ光子。如图6

图67Li(α,γ)11B

(二)中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N+n→B+He,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把氮核环上的中子击入核内,同时与两个质子成键达饱和。进入核内的自由中子动能减小,已没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而是挤压对面的核子环,使其变形,从而被两个质子(仍与另一个中子成键)捕获重新成键达饱和,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系统能量很低的全饱和键态的α轻粒子飞出核外,余下的核子恰能接合成稳定的硼-11核。如图7

图714N(n,α)11B

⑵N+n→C+H,C→N+e+e。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814N(n,P)14C及14C的β-的衰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此反应道上,入射中子碰撞的是氮核环上的质子,它代替了击入质子的位置,而自由质子与对面核环上的质子有较大斥力作用,使其有能力发生核子替换(也可能切碰发生反应,直接撞出质子,无二次碰撞),而决不能产生α粒子。这样,一个质子从新核中被蒸发出来。但是,由于轰击中子破坏了原来较强的饱和核键,而形成的是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的较弱不饱和核键,并仍具有入射方向上的较大动能而不稳定,受到核表面张力的压迫而达到弱作用范围,易发生β-衰变,转变成的质子恰能与其两侧的中子重新形成稳固的饱和核键(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是原子核要求体系稳定的具体体现),从而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氮-14核。

⑶Al+n→Na+He,Na→Mg+e+e。正碰如下图

图927Al(n,α)24Na及24Na的β-衰变

这样,此过程中就有三种射线释放(α、β、γ射线)。若此反应是切碰发生的,则直接蒸发出两个中子,即Al+n→Al+2n。又如Be+n→Be+2n,Be→He+He,虽然8Be为全饱和键态的核环,但由于它的核环太小,核子在振动时就有可能碰到一起重新组合成键,恰能形成两个饱和的α轻粒子,这种裂变为8Be核所特有。

(三)质子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F+H→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019F(P,α)16O

⑵Ni+H→Co+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过程如下图:

图1158Ni(P,a)55Co

⑶Si+H→P+n,在此反应道上,是切碰发生的(若正碰则打出α粒子),蒸发出的中子是硅-30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产生的磷-30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这种切碰也可能发生掇拾反应,如Li+H→Li+H等反应。

(四)氘核所引起的核反应

⑴Al+H→Mg+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227Al(d,α)25Mg

⑵C+H→B+He,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正碰如下图:

图1312C(d,α)10B

⑴与⑵也可能是切碰打出α粒子,可根据蒸发出的粒子方向来判断它们是如何碰撞反应的。

⑶Cl+H→Ar+2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打出37Cl核环上三个直接相连的中子中间的那个,并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氘核的中子解脱核键后沿原方向继续前进。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这样就有两个中子被蒸发出来。

⑷Mg+H→Al+n,此反应是切碰的削裂反应,氘核的质子被核环上直接相连的两个中子捕获成键达饱和,它的中子解脱核键后继续沿入射方向飞出。与此类的反应又如Be+H→Be+n,C+H→C+H。但有的削裂反应后的新核会发生β衰变,如C+H→N+n,N→C+e+γe;P+H→P+H,P→S+e+e。

(五)光致反应

高能γ光子也能破坏核键而击出各种粒子,如切碰击出中子的反应:

O+γ→O+n;Mg+γ→Mg+n产生的新核都是不稳定的,会发生β+衰变。如果蒸发出α粒子,则是光子正碰核环上的中子,此中子与对面核子不发生二次碰撞反应而产生的。光致反应还能切碰击出P、d、t等轻粒子,实质就是光子切割下核子环的一小片断产生的。

(六)中等离子间的高能反应

中等离子可被加速器加速而轰击核靶,会产生用轻粒子无法获得的不稳定同位素,如Ca+S→Kr+3n,在此反应道上,由于正碰截面小,轰击离子动能太大,核环上的一个中子把动能直接给同一直线上的靶核的两个对称中子,从而打出三个中子。正碰如下图:

图1440Ca(32S,3n)69Kr

由于新核环上有三处为质子与质子直接相连,会发生三次β+衰变,由于有两处在核的腰部,因转动动能较大,高能量的质子与质子在核表面张力作用下,不会立即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会延缓衰变的现象。又如Si+Ni→Y+3H,正碰如下图,产生的新核是稳定的。

图1528Si(58Ni,3P)83Y

如果反应碰撞截面增大,并且为切撞则会打出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如Ca+Ge→Sn+2H+2n,在此反应道上,因能量太高,碰撞后中子与质子之间的核键被破坏,蒸发出来的核子全部为激发态(不易成键),即单个的质子与单个的中子,而不是d、α粒子。产生的新核环为全饱和键态,是稳定的。切碰过程如下图:

图1640Ca(64Ge,2P2n)100Sn

(七)重核的衰变

如U→Th+He,由于铀-238的核子环不稳定,因高速转动而产生较大的形变,在核环一处变形为扁椭状,使不饱和核子间有机会重新组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在剩余核力的作用下),从而使核环向圆环状恢复,但新核环在接合时,恰有三个中子直接相连碰撞,在强大的核表面张力压迫下迅速达到弱作用范围内,使中间的那个中子发生β-衰变转变成质子,重新与两侧的中子成键达饱和。这也有利于新核环向圆环状恢复,新产生的镤-234核是较稳定的,衰变方程为Th→Pa+e+e,与此过程相似的又如重核钍-232发生的复杂衰变:Th→Pb+6He+4e+4e,不同的是其中有两次α衰变后,在接合时只有两个中子直接相连,不具备产生β-衰变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