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9:45:11

源泉范文篇1

关键词:灵感来源创作思维积累展现

1灵感源于生活

画家必须深入生活,随时留心观察自然景色、周围环境、各阶层人物、各民族风情、各种建筑、社会现象、特别是人情世故、风俗习惯、历史渊源等。将这些观察、感受、分析、研究的信息储存在脑海中,形成许多艺术显现,成为日后创作的积淀。伴随着创作思路,逐渐从已有的积累中迅速地搜索出有关信息,并将其范围逐渐缩小,向创作思维靠拢、逼近、诱出若干思想火花,当突然爆发出一个偶然的奇想时,点燃了整个思路而突然贯通,形成灵感。这就是灵感产生的过程,生活中看到的景物,有的当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有的是一时没悟出合适的表现形式。在冥思苦想进行创作的构思时,这些潜藏在脑海深处的东西,在翻阅速写的偶然启示下,会突然爆发出来。如果创作时没有真实甘受,就应该放下画笔去感受生活,等充实后再回到画架前。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灵感的源泉,一切灵感都是生活经验的产物。所以说生活的积累是产生灵感的基础源泉。

2灵感源于文化底蕴

艺术各门类是相通的、交叉的、互动的,文学、诗歌、绘画、音乐、雕塑、舞蹈、建筑都有相互融通和渗透的界面。文学的美和境界有助于提高绘画的品味。诗歌与绘画更是关系密切。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既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中的标题音乐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既是音画,以音乐语言表现田园风光。雕塑的表现手法也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舞蹈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生动绚丽的舞姿是绘画的丰富素材。叶浅予的画表现舞姿最为传神。建筑艺术中的对称、高耸、曲线、直线的协调、凝重、流畅等要素对绘画都有借鉴价值。作为一个画家,要对文学、诗歌、音乐、舞蹈、建筑等学科都要涉猎,加深研究以拓宽自身的文化底蕴。

3灵感源于勤奋

灵感只是创造性活动中认识的飞跃和升华,他只是提供了解决问题,取得成功的契机,起到催化的作用,并不能代替整个创作过程,还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画家的成长必须经过艰苦的学艺过程。齐白石画鱼虾经常每日观察鱼虾的动态。刘海粟曾遍游国内名山大川,在自然环境下作画,年逾九十仍上黄山。通过长期观察、临摹、体验、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掌握画法的奥秘,达到浑然天成,出手不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喜欢手拿一个速写本,记录自己喜欢的人与物,在创作时也多了很多素材和灵感。俄国大画家列宾写到:“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柴可夫斯基也说过:“灵感是这样的一个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所以没有勤奋就难以产生创作灵感。

4灵感源于独立思考

画家的作品所表现的是自己独特的思路、见识、表达和感受,是具有个性的产物。因此,不能止于摹仿名家、名作。要从大家的作品中吸取营养,经过消化吸收,依自身的人生观和艺术感触来进行创作,独立思考才能触发灵感。深藏的苦难岁月刻记跃然画上,是源于画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想象的迸发,突出其个性;是源于心灵的再创作;是思想、理念、观察和情感结合后的升华;是超越自然物表层向提炼出来的更高层次的情感倾诉。

5灵感源于个性

“个性,从广义讲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它包括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画家的个性不同,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关注点也不同,对生活的感受、心理体验也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不一样,灵感的形成和产生也有很大差异。绘画创作灵感的激发和降临,因人而异,因个性不同而有别。一些画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独具个性的、易于激发灵感降临的习惯和癖好。当然,不是所有的画家都有此类习惯癖好,在一定条件下,同样可以获得灵感。个性对画家的创作灵感、作品风格虽有很大影响,但个性不能决定画家的社会价值和艺术成就。无论何种类型个性的画家,经过主观的艰苦努力,都有可能达到艺术高峰。

我喜欢在风景中散步,散步是我在创作灵感与生活之间自然架起的一座桥梁,会使我在平静的心态中感悟周围生活,可以使灵感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获得,我认为灵感不是刻意求得的,也不是常在无意识状态下偶得,它是在有意中追求,在松弛的无意识状态下产生,当对生活的感受多起来后灵感也就随之产生。在北方很多美丽的风景是我无从想象的,阅历的浅薄限制了创作灵感的来源,更无法展开想象的翅膀,所以说灵感是源于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和阅历的积累。

有时灵感也会来自于偶然,在某种特定环境下,面对某种物体,经过巧妙的结合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开始迷恋丙烯画也是很偶然的巧妙结合,做油画底用的丙烯与水相溶,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反复推敲实践形成了一种风格,一种特定的符号加上一种能够体现自己个性的表现方式。

6灵感源于知识的积累

灵感不是凭空制造的要多读书、多进行知识的积累。当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灵感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

灵感来自于多方面,要善于挖掘善于捕捉!

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是自然地理、人文、宗教、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是与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和思维方式相契合的。我们学习西洋画法,要进行消化、辩证吸收、借鉴和融通,将优秀的、具有特色的因素与我国固有文化相结合。将国画的立意、构思、布局、取景、意境、远近、疏密、繁简、浓淡、深浅等章法与西方绘画的立体表现、投影、光彩折射、光度变化等手法以及对物象、形象、心象、意象及幻想的结合方法溶于一炉。达到东西方交融;古典与现代的融通;理性与情感的统一、科学与艺术的契合;这就大大提高了绘画艺术的展现力。升华成一种全新的绘画技法。

画家是通过绘画语言和表现技法来抒发对画的哲学思考、理念、深度和意境。绘画的表现技法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绘画底料材质的改进,画笔、颜料的技术进步,与之相适应,技法也随之有所更新。中西画都有其基本理论、章法及技法。比如说:国画的画论及画谱等。西方画的线条、投影、透视等。在实际运用中,各画派又有着自己的侧重点及特色,形成多彩纷呈。表现技法基本功的勤学苦练就显得十分重要。布局、笔触、着色、光度以及表达内在情操的深度等都需要日积月累地练习。就和小提琴家天天练指法和弓法一样。绘画表现技法基本功的深化和积累可以帮助画家发现思想潜意识中的可燃点,从而增加了突发的灵感所诱燃的机率,增加了灵感出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苏和.论油画创造力的思维灵感与表现形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1,01.

[2]赵九杰.生活灵感状态——浅谈油画风景创作.美术研究,2000,02.

[3]现代汉语词典.务印书馆,2002.

源泉范文篇2

一、激情有利于新闻工作者面貌的更新,不断为新闻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著名记者艾丰曾说:“一个人如果首先情绪就不好,没有一个激扬的情绪,怎么去创造?不可能创造。”新闻工作者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职业,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人是干不好本职工作的。虽然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不同人物和事件,工作中充满未知的事物,但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后,对采编工作的新鲜感会降低,出现“心枯”现象。特别是外出采访的记者,该写的各类稿件都写了,该采的地方也都去过了,曾经陌生的采访对象也日渐熟悉了,似乎新闻工作也可以“按部就班”,新闻采写也“有章可循”了,于是,一些人不知不觉中远离了新闻矿藏,似乎到处都“无矿可采”,甚至面对新闻也“麻木不仁”了。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媒介市场化改革的层层推进,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和生存焦虑的影响,有些人陷入了困惑、彷徨的心理状态。要么缺乏职业理想,丧失了进取精神;要么缺乏事业追求,仅仅把新闻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有的甚至为名利所诱惑,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践踏道德底线,出现“新闻寻租”现象。要想走出困惑的阴影,摆脱低迷的状态,最好的办法是唤回激情,用激情来激发斗志,用激情为职业生涯注入活力,为新闻事业发展增添动力。被称为“激情‘扬子’”的扬子晚报,它的发展壮大很能说明激情在新闻工作中的作用。扬子晚报1986年创刊时日发行量五万份,1995年9月发行量突破百万份,2006年发行量179万份,蝉联我国报业“三甲”,并跻身世界日报发行百强行列。这些里程碑式的业绩,折射出了扬子晚报从业人员的勇于开拓、勇于拼搏、勇于奋进的精神风貌。扬子晚报总编辑朱铭佐动情地说:“扬子晚报能有今天,得益于多方的支持和帮助,最主要的还归功于扬子人的不懈努力,归功于扬子人乐此不疲的奋斗精神以及永不枯竭的激情。这种激情既不是来自于‘封官许愿’,也不是来自于‘物质刺激’,而是来自于对‘扬子’事业的执着追求,来自于充满希望的‘扬子’事业。正是这种激情凝聚着扬子人的心,并不断给扬子人注入生生不息的新思想、新观念和不断创新、永不疲倦的活力。”

二、激情可以坚定从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使其战胜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新闻采访对象,决定着采访的质量。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对工作毫无激情的记者,能进行酣畅淋漓的高质量的采访。而拥有激情,饱含对党的新闻事业执着、挚爱之情的记者,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能以大无畏的精神,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正如穆青所说:“‘激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甚至简直是一种魔力。它能使你如呆如痴,整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周围的一切好像都不存在了一样……这种激情,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像一条无情的鞭子,鞭策着我们去克服一切困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它写好。”[2]的确,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正是这种激情促使无数富有良知、富有正义感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战胜千难万苦,不怕流血牺牲,满腔热情地投入新闻事业中去。全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武汉晚报青年女记者范春歌,为什么能凭着那样单薄的身体,骑着单车穿越我国西部,在疲惫、饥饿、疾病,甚至死亡的威胁下,行程4000公里,写稿3万余字?这里虽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她对新闻工作炽热的激情,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重要因素。

源泉范文篇3

关键词:艺术生活;艺术表现;艺术再现

艺术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是一幅工笔重彩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幅画卷上塑造了十二个人物形象,主要是体现捣练、织线、熨烫三幅画面;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绘制了五百五十多个人物,五六十匹牛、骡、驴等牲畜,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墓的墓室壁画也是主要描绘现实生活,表现了墓主人的出行、宴享、游猎等场面,是墓主人生前的权势享受的缩影。这些艺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都是源自于现实生活,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场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艺术的门类越来越多元,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人类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归根到底,艺术的源泉均来自于生活,生活和艺术密不可分。本文就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一、艺术的表现内容来源于生活,是再现艺术

再现艺术是指将客观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人物和事物,真实地再现在作品中的艺术。1942年5月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艺术的源头从何而来,他认为一切文艺作品都是反映了人类的生活状态。就像是革命的文艺,是革命作家对人类生活的认知。人类生活是艺术的原材料,生活中的事物都是最原始的,最富有乐趣的,它们是一起文学艺术的源泉。这也是我们唯一的源泉。这段话中已经明确指出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可以在人民生活这个丰富的矿藏中寻觅、提炼艺术表现的内容。

绘画艺术中能够体现这个论断的典型代表作品有罗中立的《父亲》、齐白石笔下活灵活现的虾等等,这些作品中的内容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再现原型与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技法、时代背景相结合,形成了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艺术作品。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当年轰动了整个中国,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品中的父亲肖像布满皱纹、用劳动的双手端着一碗劳苦人民的生命之水,人物形象饱经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作品获得了1980年12月20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金奖,现在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画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到,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长期对农民的强烈感受,作者曾在大巴山体验生活,要给农民说老实话。

画家在除夕之夜,看到了守候在厕所旁边的一位农民,农民在雪水中僵直的动态,麻木、呆滞的形象与其他人除夕之夜的欢乐形成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这位离家守粪的农民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这样一位如此淳厚、善良、辛苦的大巴山农民感动了作者,最终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父亲。作者认为这个国家最大的主体就是农民,农民的命运正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正是这样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作品真实地表达了画家的情感,引起了观众心灵的共鸣,成为了中国油画史上的佳作。再谈到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的作品,白石老人笔下的作品皆来自于现实生活,鱼、虾、白菜、花鸟鱼虫、应有尽有。

尤其是笔下的虾更可谓是画坛一绝,活灵活现、灵动而呈半透明的质感、在水中嬉戏,或急或缓,时聚时散,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情态各异。画家写虾据说先后竟历经86年。为了画好虾,他在案头的水缸里养了长臂青虾,在创作的闲暇之时,经常观察虾的形态并写生,在观察虾的过程中,将虾的进退,游的急缓,甚至斗殴,跳跃等等生动的表现出来。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再现在舞剧、戏剧中也有相应的体现,例如获得“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的舞剧《一把酸枣》,叙述的是清末民初时期,山西晋中的大户人家殷家逐渐衰落,人丁稀少,只剩下殷氏与傻儿子操持着家。大伙计这个人心术不正,想要侵吞家产,希望私生女酸枣做傻少爷的童养媳,然而美丽的酸枣爱上了勤劳善良的小伙计,并且用一把酸枣与之私定终身。小伙计外出学习经商小有成就,殷氏让小伙计做口外掌柜。酸枣将装酸枣的荷包送给小伙计,但是可恶的大伙计却在荷包内下毒。小伙计功成名就回来的路上遇见酸枣,二人十分开心但小伙计却误吃毒酸枣身亡,酸枣也伤心的殉情,刻画了一对刻骨铭心的恋人的悲情故事。该剧的剧本来自于清末民初山西晋中殷家的事情,整个舞剧的舞美、道具都体现了山西晋商的特点。正是这样来源于生活中艺术作品,才能真正触动观众的心灵。

二、艺术高于生活,属于艺术表现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艺术文学的唯一源泉来自于人类的生活,人类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时候不仅仅满足于此,希望追求比实际生活更加高雅、强烈、理想的生活。革命的文艺,基于实际生活刻画出各式各样的人物,不断的推动历史向前迈进。所谓“艺术高于生活”就是指的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是对实际生活的精简、创造。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艺术表现是基于艺术体验和构思的前提下,艺术家用艺术的语言和技巧,将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事物形态刻画为具有艺术形态的作品。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三维影视动画教育教学工作,艺术表现在影视艺术中也有同样的体现:例如三维影视动画作品《美食总动员》,三维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兴的影视艺术,他的特点是将剧本中的形象、故事使用软件技术根据美术要求进行艺术创作,结合一定的电影语言,在表现手法和视觉效果上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二维手绘动画,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动画艺术的主流。剧中讲述了一只名叫雷米的老鼠,这只老鼠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在嗅觉和味觉方面极其灵敏,它这一生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厨师,并且他也一直为这个理想不断努力奋斗着。

雷米每天都偷偷去一位老太太家,看厨神的烹饪节目和读他的烹饪书。有一天,老太太发现了雷米,老太太用枪射击雷米和它住在房顶的兄弟,雷米因为要拿走烹饪书便和其他成员失散了。失落的雷米遇到了神厨古斯丁的灵魂,他允许雷米去了他餐馆里的厨房,雷米趁厨师们不注意,将许多香料添加到林圭宁做好的一碗汤里,这碗汤是做给一位著名的评论家喝的,她表示这碗汤非常美味。但是饭店的老板并不相信这碗汤会是林圭宁做的,所以便让其重新做一次。就在这个时候老板发现了逃跑的雷米,老板让林圭宁将雷米赶走并杀死它。

林圭宁惊奇地发现雷米竟然可以听懂它的话,于是便让雷米用他的头发丝教他烹饪。雷米对林圭宁进行一晚上的特训,林佳宁已经可以做出各种菜肴。在雷米不断地帮助下,林佳宁成为了整个法国饮食业非常有名的厨师。饭店生意越来越好,林佳宁也非常幸福的生活着。雷米的家族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再也不用去垃圾堆里觅食了。雷米则在这家新饭店中担任了厨师,并且成为了非常有名的美食评论家,虽然由于让雷米当厨师而失业了,但现在他生活的很愉快,因为每天他都能吃到美味佳肴。老鼠当厨师?老鼠这个角色多少年来一直是负面的象征,在民间更是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千古骂名,口碑不佳,相貌也不讨人喜欢,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害人精。而在皮克斯影片中老鼠却一改过去的形象,被成功的塑造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厨师。三维影视动画行业的佼佼者还有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蓝天动画工作室(Blueskystudios),这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和皮克斯工作室抗衡的动画制作机构,它创作的《冰河世纪》系列同样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主题,通过高于生活的艺术手段呼吁人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

三、艺术服务于生活、反映生活,生活反作用于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渐渐开始追求精神享受,生活中的艺术无处不在,一方面代表了一定地域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追求。另一方面可以给人带来审美享受、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生活中常见的艺术有建筑艺术、环境艺术、书籍装帧艺术、礼品设计与包装、服装设计、发型设计等等。生活也反作用于艺术,但生活不完全是艺术,需要艺术家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美化和深化,它比日常生活更加集中,更加深刻,也更能展现生活的本质。例如人物的雕像,典型人物有很多,究竟哪些人物值得人们永远怀念,那些人物可以作为榜样永远激励人们去生活、去工作。这就需要艺术家去生活中调研、提炼。所以就有了在全国各地矗立的、邓小平等伟人的雕像、山东曲阜的孔子雕像、北京百货大楼前张秉贵的雕像等等;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新思想、新材料、新媒介对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蒋彩萍教授主持开发的矿物颜料,使得传统的重彩画在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突破;高科技、新技法的介入,使得古代壁画、绘画、雕像等文物的保护及修复有了新的进展等等。

总之,艺术一定要以生活为前提和基础,没有生活,就谈不上艺术。生活是基础,艺术是追求的目标,让我们站在新的生活起点上,去追求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提炼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浅议吴冠中绘画的艺术特色杨暄冰[J].丝绸之路,2010(2).

源泉范文篇4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数字科技革命和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各国平面设计的民族特征逐渐消减,被国际特征取代,从而促进了国际平面视觉语言的形成。但是,设计同时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国际化的趋势必然形成单一的视觉语言效果。因此,在平面设计的国际化趋势中,其实也潜伏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仅就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及世界平面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此论证中国平面设计民族化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设计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征,这是它对各国文化的一种反映,一种诠释。在中国,虽然设计还没有形成一种民族风格,但是中国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许多设计师的作品在世界上得到很高的评价。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设计越来越趋向民族文化问题,即设计越来越融人本国的文化中去。

二、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传统元素的运用

(一)平面设计的发展

平面设计艺术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面设计作品作为信息的载体,它不仅存在与网络,还包括各种通过印刷方式形成的平面艺术作品。因为现代的平面设计已经不仅仅是画面美观谐调等问题,更重要的在于视觉信息传播的效果。这个“效果”包括了信息传播的准确、快速、大量、诱人,同时也包含了美观和针对性等因素。这些信息的传播离不开电脑的帮助,更离不开数码技术。在急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一切都要求准确、快速,因此我们深刻的领悟到,设计不应该是独立独行的,而应该成为数码设计和网络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这样,设计才能够得到发展。所以说,在信息化时代这样一个背景下,平面设计需要向数字化发展。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元素和隐性元素各具魅力,其作用重大,影响深远。设计师应该更加成熟和完善地将传统元素应用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中最主要的是其意境的运用。今天的平面设计领域,还有一大部分设计师只沉醉于把玩作品的视觉效果,以作品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效果为作品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遗忘了设计作品是应该带给人们的思考的空间和冲动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之意,不谋而合。靳埭强设计的招贴《山》《云》《风》就是中国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与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作者用浓、淡墨变化的字迹来组成整个画面的形式,采用空白的底色,精心安排了水墨的浓淡变化,而且匠心独运将其字迹融合了甲骨文、如意纹、书法这些中国民族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这组招贴设计,让观众强烈感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魅力。书法能使简约的线条生成繁复丰富的气韵之美,气韵之美一直被看作书法形式美的灵魂,书法线条的抽象之美使它包含的含义更广,通过线条的走向、走速、用笔的顿挫,产生音乐般的律动,这相同于平面构成基本原则中的节奏韵律。书法除去一切绚丽的色彩当然它的墨色要更加具有表现力,在平面设计中,我们追求着一个同样的目标,使设计作品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不容置疑的。

源泉范文篇5

一、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早在古希腊时期,色诺芬和亚里斯多德就已经认识到商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到近代,斯密首次明确地把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马克思则从商品出发,把使用价值和价值看作商品的两个因素,把商品看成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他明确指出:“商品本身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3)马克思商品二因素学说的正确性,在经济学说上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怀疑。

经济学家对使用价值性质的看法远不如它们对商品本身的看法那么统一。关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古典学派把使用价值定义为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客观属性。马克思继承了古典学派的这个看法。边际主义者把使用价值称为效用,并把效用定义为人们消费物品时的主观感受。西方主流派经济学家大都承袭了边际主义者的这个定义。两个定义,一个把使用价值或效用看作物品的客观属性,另一个把使用价值或效用看作人们对物品的主观感受,分歧不可谓不大。但是如果仔细考察这两个定义,就不难发现,两者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都把使用价值或效用看作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为不论是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属性,还是人消费物品的主观感受,都只存在于人消费物品的关系之中,离开了这种关系就毫无意义。而且,人们消费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物品能满足人的需要这一客观属性产生的,尽管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在上却是客观的。因此,上述两个定义的差别,只在于观察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在对使用价值下定义时,古典学派和马克思强调的是它的客观内容,而边际主义者强调的是它的主观形式,两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使用价值从内容上看是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从形式上看是人消费物品时的主观感受,从本质上看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但人们未曾注意到的是,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看法并不是统一的,前后一贯的。一方面,马克思把使用价值看成商品的一个因素或一种属性,看成商品的有用性。马克思明确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4)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把使用价值和商品体等同起来,把使用价值看成商品或商品体本身。他指出:“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5)因此,马克思对使用价值实际上下了两个不同的定义。第一个定义: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第二个定义: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马克思在推理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他这样写道:“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6)说商品的使用价值依赖于商品体,并存在于商品体之中,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因此推断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一个因素或属性,它依赖于商品体并存在于商品体之中,所以,商品体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或属性,也是商品区别于产品的一个本质特征。因此,价值的产生与商品的产生有关。关于商品的产生,马克思指出:“物物交换这个交换过程的原始形式,与其说是表示商品的开始转化为货币,不如说是使用价值(指有用物品——引者)的开始转化为商品。”(7)“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8)可见,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商品是不同生产者之间彼此交换产品这种关系的产物。正是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关系,使产品转化成为商品,并因此具有了价值;而一旦离开了这种社会关系,产品就不是商品,而价值也就不存在。所以,价值和商品交换关系同始终,它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消失而消失。由此可见,价值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第一,价值和商品交换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它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一个范畴;第二,价值不是产品所固有的属性,而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所赋予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第三,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商品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因此,要认识商品价值的性质,就必须从商品交换的实际出发,从分析价值的现象形态开始。实际上,这正是马克思分析价值问题的。马克思通过对交换价值的考察,发现所有进入交换的商品都包含着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并指出这个共同的东西,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分析价值问题的方法无疑是正确的。但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的过程中,显然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第一,任何进入交换的商品,不管其使用价值的特殊形式如何不同,它们在具有使用价值这一点上显然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它们都具有抽象使用价值。第二,任何进入交换的商品,不论其物质形态如何不同,它们在数量上都是有限的,即都具有稀缺性。第三,进入交换的所有商品都包含生产性耗费,这种生产性耗费不仅包括人类劳动,而且包括“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第四,所有进入交换的商品,不管其能交换能力如何不同,它们在可交换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即都具有可交换性。可见,商品的共同属性有多种,这些共同属性显然并不都是价值。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判断价值的正确方法。如前所述,商品的价值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只有同时符合这三个基本特征的共同属性,才能成为商品的价值。显然,在商品的共同属性中,只有商品的可交换性具备这个条件。因此,商品的可交换性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在经济学说史上,比较大的价值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定义,价值是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或交换率。古尔诺、杰文斯、马歇尔等人的价值定义都属于这一类。这种定义把价值等同于交换价值,把价值的表现形式看成了价值本身,没有看到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第二种定义,价值是稀缺的效用或享乐。戈森和奥国学派的主观价值定义就属于这一种。这种定义把价值看成物品对人的福利的意义,把价值和效用混为一谈。第三种定义,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如前所述,这个定义不符合价值的基本特征。第四种定义,价值是物品的购买力或交换能力。斯密和奥国学派的客观交换价值定义就属于这一种。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了这个定义的正确性。

因为马克思对使用价值下了两个不同的定义,所以,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提法是:“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9)在这里,使用价值被看成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另一种提法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交换价值的前提,从而也是它的价值的前提。”(10)在这里,使用价值又被看成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前提。产生这两种不同说法的原因,是马克思对使用价值一词作了两种不同的解释。实际上,前面引文中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体本身,引文的意思是,商品体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从而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后面引文中的使用价值或使用物品,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引文的意思是,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前提。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商品的可交换性;使用价值的存在是价值存在的前提,但逆命题不成立。

二、价值的源泉

如前所述,价值是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商品的关系赋予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的存在首先依赖于商品体本身,这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其次依赖于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价值所以存在的原因。可见,价值本身并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价值既然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也就没有独立的源泉或生产要素。因此,价值的源泉或生产要素,只有结合商品的生产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才能得到说明。

关于产品的生产要素,马克思明确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11)作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所需要的一切因素”,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1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13)可见,马克思把劳动者、劳动力和劳动等同起来,并在实际使用时相互替换。尽管劳动者、劳动力和劳动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的等同和替换在科学上不会有大的损失。因为劳动就是劳动力的使用,而劳动力作为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又是存在于劳动者的身体之中的。不过,为了表述的方便,本文使用劳动力一词。这样,马克思关于生产要素的基本观点就可表述如下:在任何社会和任何,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产品的生产要素。

马克思的上述观点虽然是针对产品的生产来说的,但对于分析商品的生产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产品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物质基础,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则是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正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关系,使产品转变成了商品。而随着产品转化为商品,产品的生产就变成了商品的生产,产品的生产要素也就变成了商品的生产要素。商品生产和产品生产的区别,不在于生产的要素有何不同,而在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因此,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产品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们同时又是商品的生产要素。对于这一点,马克思说得非常明确:“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是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象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14)因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所以,商品的生产也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既然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商品的生产要素,都参与了商品的生产,也就都参与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也就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是能动的或主动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是被动的或受动的生产要素,两者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在生产过程中,这两个生产要素是彼此不可分割的。生产资料如果离开了劳动力的作用,就只是死的东西,就不能发挥其生产作用;劳动力如果离开了生产资料,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同样不能发挥其生产作用。只有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才能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可能的生产要素变成现实的生产要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15)

上述结论是根据马克思价值论中可称为公理的那些基本命题推论出来的。这个推理过程包含三个前提(A和B和C)和一个结论(D)。前提A: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产品的生产要素;前提B: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转化为商品,产品的生产转化为商品的生产;前提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生产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结论D: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要素。

三、价值量的决定

马克思把商品的价值看作人类劳动的凝结,认为商品的价值量应该用它所包含的人类劳动的量来计量。他指出,劳动本身的量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但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个别生产者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而是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了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指某种商品——引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6)第二种类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和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要量相适应的劳动时间。“事实上价值所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单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17)“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18)第三种解释:“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由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19)上述三种解释并不相同,但它们不是彼此矛盾或相互替代的,而是不断深化的。

马克思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解释的不断深化表明,说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不仅要考虑商品供给方面的因素,而且要考虑商品需求方面的因素。如前所述,价值是个的范畴,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产物。正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商品的关系,使物品变成了商品,并具有了价值的属性。价值既然是由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产生的,那就只能由这种交换关系来决定。在这种关系中,买者代表商品的需求方,卖者代表商品的供给方。因此,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也就是商品的供求关系,价值由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来决定,也就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在商品的供求关系中,商品的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之间相互竞争的社会过程,最终决定商品的可以为各方接受的市场价值。可见,价值量由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这一点,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用供求关系说明价值的决定,还必须回答两个诘难。其一,供求关系不能说明价格波动的基础。如果供求一致,它们就不再发生任何作用,就不能说明商品的市场价值为什么正好表现为这样一个货币额,而不是表现为另外一个货币额。实际上,供求一致正是供求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当供求不一致时,商品的市场价值始终是不断波动的。当供求一致时,商品的市场价值就停止波动,因而表现为一个稳定的货币额——均衡价格。在商品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为了生产商品,必须投入和使用各种生产要素。但生产要素的实际耗费通常是不能直接计量的,即使能直接计量,也无法直接加总,因此,只能通过价值来计量。按价值计量的生产要素的耗费,就是商品的生产成本,这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问题在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主客观条件各不相同,生产商品的个别成本也不一样,而同一种商品在市场上又只能按同一个价值进行交换,那么,究竟应该由哪一个生产成本来决定商品的价值呢?答案是,由边际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来决定。而市场需求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就在于确定边际生产者。如果市场需求疲软,则效率比较高的生产者为边际生产者,价值就由该生产者的个别生产成本来决定;如果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则效率比较低的生产者为边际生产者,商品的价值就由他的个别生产成本来决定。其二,它会导致价值决定价值的循环论证。这个诘难是似是而非的。应该承认,用供求关系来决定商品的价值,确实是由价值决定价值。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第一,这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是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第二,生产要素的价值只是决定价值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的因素;第三,这不是由同一个价值决定价值,而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来决定商品的价值。而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来决定商品的价值,和由生产桌子所耗费的木板的长度来决定桌子的长度一样合理。

五、价值的分配

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关于产品的分配,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20)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分配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如果一种物品不是生产的要素,因而对生产没有任何贡献,那么这种物品就没有参与分配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如果作为生产要素的某种物品不是某些人的所有物或财产,那么这种物品也不会要求参与分配。由此可以推断,一种物品要参与价值的分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价值的生产要素;第二,它必须是某些人的所有物或财产。

如前所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价值生产的两个要素。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可以进一步分为劳动(不属于家的所有劳动者)和企业家才能,生产资料可以进一步分为资本和土地。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价值的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劳动、企业家才能、资本和土地()四种类型。这样,生产中的一切消耗,就可以归结为劳动、企业家才能、资本和土地的消耗。要使再生产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劳动、企业家才能、资本和土地的消耗就必须连续不断地得到补偿。这是由生产过程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自然必然性,是再生产过程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如果生产要素的供给对人类来说是无限的,那么对它们的所有权就没有任何经济意义,生产者就可以自由地、不付任何代价地去获得它们。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生产要素的生产性消耗就是多余的。然而令人遗憾是,大部分生产要素的供应不是无限的,而是稀缺的,正是这种稀缺性使得对它们的所有权具有了经济意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要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就必须以某种方式向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购买,为此支付的代价,就是生产要素的市场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不能不计算各种生产要素的耗费。当然,生产者所计算的生产性耗费,并不是生产要素的实际耗费(这通常是不能直接计量的,即使能够直接计量,也无法直接加总),而是他为购买这些要素所支付的代价,即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值。生产要素的价值对它们的购买者或生产者来说,就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对它们的提供者或所有者来说,就是其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必须指出,承认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价值的源泉,并不意味着各种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都是他们各自的生产性贡献的报酬。如前所述,作为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有着本质的区别。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它存在于活的人体即劳动者的身体之中。因此,劳动力和劳动者在物质上是不可分割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劳动者劳动的过程。因此,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的作用。因此,劳动者获得收入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前提的。而生产资料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之外的,它们对于其所有者来说完全是外在的东西。因此,生产资料和它的所有者在物质上是分离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等于生产资料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单纯的生产资料所有者获得收入不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前提的,因而是不劳而获。这种不劳而获的收入的来源,或者是生产资料生产的价值,或者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共同生产的价值。因此,单纯凭借生产资料(资本和土地)的所有权而获得收入,实际上就是一种剥削:对生产资料的剥削和对劳动者的剥削。而且,如果承认人是天生平等的,因而有占有生产资料的平等权利,有对生产资料的平等所有权,那么单纯的生产资料所有者获得收入,同时就是占有生产资料所创造的价值中属于他人的部分,就是对他人先天权利的侵犯。可见,多要素价值论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它不仅可以解释按要素分配这一普遍存在的事实,而且可以揭示剥削的性质与原因。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5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11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7页。

(4)(5)(6)(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8页。

(7)马克思:《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2页。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4页。

(1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16页。

(11)(15)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4页。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9页。

(13)(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6~57页。

(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2页。

(1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16页。

(1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17页。

源泉范文篇6

【正文】

文艺源泉论是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是文艺思想的主导和核心;那么,强调社会生活作为文艺源泉的惟一性则是这一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单从哲学本体论讲,的文艺源泉论并无多少新鲜之处。从亚里士多德到车尔尼雪夫斯基,西方文艺理论史上一切唯物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都坚持文艺模仿或再现现实。自马列文论产生之后,文艺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又受到重视。作为辩证的唯物主义者,并不否认文艺家的主体作用,他有关文艺高于生活的六个“更”字便突出了这种主体能动作用。不过,文艺源泉论的逻辑重点还是在于强调客观物质世界、现实社会生活的第一性、本源性,而这几乎是所有唯物主义者的共识。那么,的文艺源泉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与地位究竟何在呢?笔者以为,在于他所说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内涵。将工人、农民和普通士兵这些最基层的人民大众的现实革命斗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对象并从理论上予以旗帜鲜明的倡导,这是前所未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文艺源泉论与其文艺功能论是密不可分的。

在的文艺观念里,工农兵群众既是文艺家师法的对象,又是教育的对象。其实,也是相信精英文化及其对群众的指导作用的。心目中的精英,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精英文化,便是无产阶级文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一般精英文化论者不同,认为“精英”不能脱离群众。近些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估计过低,这主要是因新中国建立前后他曾发起一次又一次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然而,本人即是知识分子出身,他虽未把知识分子等同于精英,但他似乎也是把知识分子当作“准精英”的。“准精英”要变为真正的“精英”,必由之路便是接受马克思主义,同时深入工农兵群众,了解工农兵群众,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灌输到没有文化的人民群众中去。要当群众的“先生”,先当群众的“学生”。当群众的“学生”,实即了解群众,了解其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学习其朴实的生活作风,在这一过程中改造知识分子自己的思想,去除非马克思主义的成分,最终还是为了当好教育群众的“先生”。从工农兵中培养新的知识分子,也是扩充文艺精英队伍之一法。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收效并不太理想,要教育民众还得主要依靠由学校培养出来的或多或少受到封建文化或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而这些知识分子一直不太令他满意。为此,新中国建立后他一方面试图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新型知识分子,一方面继续号召包括作家、艺术家在内的一切知识分子深入工农兵,强调工农兵群众的革命斗争和日常生活实践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惟一源泉。要求文艺家深入到工农兵中去,是文化建设的一种策略:他希望作家、艺术家通过这种“深入生活”,真正具体、细致地了解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乃至语言习惯,创作出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又体现出无产阶级新文化精神的作品来教育群众,从而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文艺思想既有其一贯性,又有较重大的不同之处。之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虽说明了文艺“高于生活”,但更强调“源于生活”;之后,特别是提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1958年以后,他虽然仍号召作家“深入生活”,却更突出了文艺的思想精神即“高于生活”的一面。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作家建国前后的不同命运即映射出文艺思想前后期的不同侧重。40年代的特别重视“实事求是”,赵树理式的从农村基层成长起来的作家由于特别熟悉农民生活,其作品形式又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正合乎的文化建设思想和文艺功能观。然而,建国之后的,理想主义精神逐步压倒了实事求是精神,他希望文学作品能塑造出充分体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工农兵形象,而赵树理的“吃不饱”、“小腿疼”乃至小二黑、李有才、孟祥英之类皆难当此重任,所以,“山药蛋派”从体现“工农兵方向”的文艺先锋沦落为“中间人物论”者。于是,塑造出萧长春、高大泉之类人物形象的作家浩然理所当然地取代了赵树理的位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的文艺源泉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抹杀;然而,它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如前所述,其主要贡献在于给几千年来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下层民众以文艺对象的中心地位。但在后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工农兵的生活几乎成了文学创作的惟一对象。以知识分子及其他社会阶级、阶层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在解放区文学以及建国后三十年的大陆文学中很少见到。题材的相对单一不能说与这种文艺源泉论无关。胡风派提出的“到处都有生活”之说正好弥补了文艺源泉论在实际操作中的疏漏或偏颇。胡风并不否认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他认为文学反映的对象应当是一切人的生活和斗争,不只限于工农兵。从哲学本体论讲,胡风的文艺思想与并无二致,甚至在广义的文艺功能观上,他们也有一致之处,即强调文艺要教育人民,要为现实斗争服务。但在文艺的具体社会功能上,分歧就出现了:要求文艺直接服务于政治,配合阶级斗争,而胡风仍坚持“五四”时期鲁迅倡导的文艺改造“国民性”的功能观。他认为,文艺的作用不在于向民众灌输某种具体而现成的政治观点,而在于强化民族精神,医治民众“几千年精神奴役的创伤”,激发其生命的“原始强力”。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胡风反对将“人民”神圣化,他更偏重于把群众看作改造和教育的对象,虽然改造、教育的目的还是为之服务。因而,胡风文艺思想的思想启蒙色彩远远浓于政治教化色彩。正因重思想启蒙,胡风历来主张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冲突及人物自我的心灵搏斗,即各种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人生准则之间的斗争,特别是表现人的奴性与原始强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表现得异常复杂尖锐甚至惊心动魄;他们反对把人们的思想及命运转变简单化,反对把转变简单归结为外力作用。路翎对李季的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批评正体现了胡风这一文艺思想。其实,依照文艺思想,《王贵与李香香》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用形象的方式证明“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的政治道理,这同《白毛女》证明“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一样,达到了用革命道理教育人民的目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虽未必能激发农民从精神上真正脱胎换骨,具备真正的现代意识,但却能激励其积极踊跃地参加到革命斗争中来。除了对文艺具体功能的理解不同,对“社会生活”的具体理解,与胡风的文艺思想也不相同。相比之下,茅盾本人的小说虽大多不以工农兵为主人公,因而不能成为体现文艺方向的样板,但他对文学创作对象的理解同具有更多的一致性,即都是从社会科学家或政治家、革命家的角度,将社会生活看作一个整体,将人看作阶级的人、群体的人之一员,从群体来把握个体;而胡风派看重的是个体生命的具体存在,他们是从个体生命出发来理解民族与阶级,理解民族性与阶级性的。从这个角度讲,胡风对文学创作具体对象的理解更符合文艺本身的特殊规律,更具有现代性。

但是,胡风派对生活的理解仍有过于片面化之嫌,他们对生活只看到了“斗争”的一面而忽视了“和谐”的一面。将社会生活理解为个体生命的具体存在固然有其真理性,但文艺表现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领域要比“人生搏斗”广阔得多:它可以是一种生存状态、生存方式,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或对人类生活与生命的一种感悟与理解,或人的一种感觉、直觉、情感或情绪、心境。对于诗歌来说,表现对象就更多是一种人生的感受与体验,或一瞬间的感觉与思绪乃至幻想、直觉。其实,作为诗人的与作为小说家的茅盾,都是很懂创作规律的,他们的成功之作并不去图解政治观念,而是表现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与思考。“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都是作为革命家的诗人真切而独特的生命体验。“战地黄花分外香”,“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固然是政治家和革命战士的体验,“人生易老”却是所有曾经沧桑的个体生命共通的感受。既强调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惟一源泉,又肯定“诗言志”的古训。“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命题既可作唯物主义的解释,又可作唯心主义的解释。如果把“情”、“志”当作文艺的终极源泉,无疑属于唯心主义;但若把它们理解为文艺的直接来源,则并不违反唯物论: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才“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的。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可大致表述为:生活→情志→艺术

依照这种思路,对于现代西方的各种一直被称作唯心主义的文艺观,比如直觉说、情感表现说、本能说等等,我们若扬弃其哲学本体论部分,而把各种非理性的主观因素作为文艺创作的直接来源之一,也许更接近文艺的审美特质。文艺表现直觉、本能、潜意识等人类存在的非理性领域,它反映的仍是人的生活;不过,这不是人的外部实践活动,而是人的内在生命体验,而且表现的是19世纪以前整个世界文学史极少涉足的领域。如此说来,真是“到处都有生活”了!不是吗?卡夫卡和加缪们虽未深入工农兵,却也创作出了具有真正“生活”体验的文学作品。

关于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惟一源泉的命题具有永久的真理性,作家确实需要了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兵群众。只是我们不应把终极源泉理解为直接来源,把“生活”局限为工农兵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使现实主义作品,其直接来源也是作家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或解释;所有职业,所有阶级、阶层的个体生命的生活或生命体验都是文艺作品的直接来源。那些反映工农兵生活的优秀作品,其价值就在于将以往很少被人关注的那些个体生命的人生体验进行了正面表现。我们衡量古今中外一切作品价值的标准,应当是看它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深刻不深刻,或对生命体验的表现真切不真切、独特不独特、精彩不精彩。

我这里特别指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绝大多数作家们与西方各种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在对待文艺源泉问题的看法上是并不相同甚至截然对立的。他们不论把人类现实生活理解为异化还是荒诞、多元,都承认作品表现的是作家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并不认为文学作品与作家、与现实生活无关。他们对上帝之死、对两次世界大战、对奥斯威辛集中营之类人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耿耿于怀,没齿难忘,这些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形式的冒险正是为了表现生命体验的独特。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对于探索文学形式上的审美特征功不可没,叙事学理论填补了以往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空白。但一切形式主义批评的致命弱点是割断了作品与现实生活、与作家生命体验的关系,将文本看作是与生活无关的独立自足体。这违反了文学创作的实际,违反了艺术的真正规律,因为作品总是要传达某种社会文化信息、表现作者的某种生命体验的。作家单凭掌握花样迭出的讲故事技巧,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在于独特生命体验与高超艺术技巧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新民主主义论》。

3.胡风:《胡风评论集》上、中、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85。

4.路翎:《路翎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

源泉范文篇7

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国社会实现变革进步的先进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具有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正是这种无可比拟的先进性,才使中国社会近现代历史产物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实现变革进步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领导中国社会实现革命与进步的力量。面对中国社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要求实现“独立”与“富强”的两大目标,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提出了改良政治和“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政治主张,但他们失败了;中国的农民阶级借助西方的“上帝”而实行一种农民“乌托邦”式的政治主张也失败了;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提出并实施的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破产;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百日维新”运动遭到了地主阶级顽固派的血腥镇压;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仍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中华民族仍然在黑暗中摸索。中国社会在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选择了新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这个先进的阶级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先进、有力的思想武器的指导下独立地登上了中国社会的政治舞台,中国的社会革命就在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下不断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追求变革进步的选择,是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必然结果。中国近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向西方学习,他们追寻着,比较着,踏着前人的足迹,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深刻:从“睁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治夷”再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从“中体西用”到政治维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革命;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再到科学社会主义。满怀救国救民热忱的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找到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从而使中国社会在追求变革进步的进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的先进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而找到的指导中国革命的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社会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使全国各族人民有了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证明中国人民在寻找代表中国社会未来前进方向的水平上有了一次质的飞跃。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走上了胜利的道路,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追求变革、追求进步的共同愿望才得到了实现。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实现革命与进步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还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战斗力最强;特别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社会实现进步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性质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觉悟阶层,它“吸收了这个阶级的一切优秀代表,集中了经过顽强的革命斗争的教育和锻炼的、完全觉悟的共产主义者。”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证明,我们党是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突出表现了先进战士的作用,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保持先进性是党取得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中国社会政治领域里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提供了深厚的合法性基础,也标志着中国社会一百多年来要求进步的愿望得到了一次质的实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愿望的实现,既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先进性的结果,也从实践上证明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中最具先进性的政党。保持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中国社会其他政党不具备的先进、彻底、正确的革命纲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起到了号召教育人民、聚集组织阶级队伍的巨大作用。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认识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分别在党的二大和七大上,制订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和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实现人类理想的最高纲领,中国人民开始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实现了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要求变革的愿望。

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在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先进性。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并掌握了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产生了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从而保持了党在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先进性,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吸引、吸收、聚集了一批又一批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奋斗而牺牲的先进战士,保持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高举先进的、彻底的革命纲领的旗帜,吸引、吸收、聚集了一批又一批自愿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奋斗的先进战士。这些先进的阶级战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承认党的纲领,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确保了党的成员具有为革命而冲锋陷阵,勇于为革命而不怕牺牲的先进性,具备了严格的组织性、严明的纪律性。针对党长期处于农村环境领导中国革命的客观现实和存在大量的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等影响党保持先进性的问题,我们党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强调共产党员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而使党员在共同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达到党在思想上的统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在组织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优良作风,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重要条件和评价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所在。这些优良作风的形成表明了党在思想上的成熟,从而为党保持先进性提供了前提条件。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生活、调整党内关系、实现党的团结、加强党内监督、解决党内矛盾的有效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党正是通过这种积极正确的思想斗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方针政策,并使全党在此基础上达到团结和统一,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力量源泉所在。我们党正是形成并坚持了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才使党的先进性具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在中国革命中得到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党凝聚人心、克敌制胜的法宝。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党为实现宗旨而不畏艰难、奋斗不息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党的伟大与先进。

先进性建设是党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实现进步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党通过制订、宣传和实施自己先进的纲领和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利用自己先进的指导思想整合自身的资源,在实际的革命和建设中锻炼和造就了一批极富个人魅力的领导人,获得了大多数人民群众对其执政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资格,拥有了深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党也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无与伦比的先进力量。随着中国社会日益由一个依靠战争胜利取得合法性基础来源的社会要求转向一个依靠民主法制来取得合法性基础来源的社会,即由一个理想型的、不成熟的社会形态要求转向一个理性的、较为成熟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需要一种先进性的力量来引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迫切要求国家能够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全面快速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就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选择。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也切实需要以满足中国社会进步要求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就来夯实自身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以永葆先进性为内容的党的建设就必须成为党引领中国社会实现进步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引领中国社会初步实现了不断进步的愿望。她领导着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她领导着人民解决了历史上任何统治者都不曾解决的人民的温饱问题,并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她领导着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基础上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达到了世界前列;她领导人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人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空前活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惊人的建设成就拓展了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也提升了中国社会要求在党的引领下不断进步的愿望。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指明了中国社会在实现完全独立后要求实现真正富强的伟大目标,我们党的阶段性纲领则为中国社会实现真正富强的愿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既是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最高纲领,也是中国社会、中国民族要求实现富强目标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内容完全寓于党的伟大理想之中,在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过程中,完全包括了实现中国人民富强梦想的真实内容,党的最高纲领具有真实的意义,是伟大的理想与中国社会实际的完全统一。正是有了党的最高纲领,中国社会在实现了深刻的变革之后的建设才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了引导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才有了党巨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导下与时俱进、与势俱进,不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新的高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飞跃,引领着中国社会思想领域里的新发展。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从党的队伍现状出发,在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样一个党的问题,重在完成我们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明确并提升了执政党意识。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努力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去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和正确的经验总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方面产生了多次质的飞跃,引领着中国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党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实现进步的力量更加坚强有力。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迅速拓展,党作为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代表者队伍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党的性质和党的历史任务的重新明确,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迅速增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等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发扬,使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日益提高,党内生活充满活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严格新时期入党标准、党对生产力标准的提倡和党内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视,党员的质量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党近7000万名党员是中国社会一支无可比拟的力量;大力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党员的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激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她正以自身无与伦比的先进性的力量,积极引领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一种不成熟、不完善的形态向成熟、完善的形态迈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复兴前进。

积极探索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实现途径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善于领导革命的党;既要建设,就要有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党。这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了的一个真理。不断推进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内容的党的建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核心问题,是其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在党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由革命战争环境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建设环境再到市场经济时期的建设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条件下,如何解决在没有了严酷的斗争环境制约和对党员进行自然淘汰的条件下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问题,总书记提出了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永恒课题。同时,他强调指出,要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探索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实现途径指明了方向。

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是从宏观的制度层面,即从完善党的建设的制度架构上解决问题。制度的作用是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不能期望通过一次两次集中教育解决所有问题,而要着眼长远,把抓好集中的学习教育活动与做好经常性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与强化党员管理和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决策民主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强化党内与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党员个人及党组织的监督作用。

源泉范文篇8

一、劳动价值论仅是手工生产方式的经验总结吗?

在对劳动价值论的各种批评和责难中,指出马克思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不乏其人。例如国内外都有人指出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不可能预测到生产方式后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因此,劳动价值论虽然曾经是有些道理的,但今天早已“过时”了。在他们看来,现在劳动已不是生产的唯一要素,因而也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集中到一点,就是劳动价值论是不是仅仅是古代社会手工业生产方式(劳动是基本要素)的经验总结?如果是这样,那它肯定是过时了。但是如果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包括大工业在内的生产方式(资本是基本要素)之上的,马克思在当时甚至已预见到了生产自动化(科技是基本要素)的基本趋势,那显然应该另作别论了。

我们先来看马克思生活的历史时代。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在与工场手工业的较量中早已占据了绝对优势,以电力技术、化学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也开始显露出崭新的远景。19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的集中和科技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马克思,难道会像一个守旧的农民那样只是面对过去,甚至把自己经济学说的根基扎在古代手工业的土壤中吗?

我们再来看看马克思的历史眼光。与古典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相比,马克思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的经济学说因此显得更有历史根据。按照这一历史观,马克思把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生产力的变化。于是,他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运动规律时,透彻地考察了生产力从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进程。他深知劳动、资本、自然禀赋等各种生产要素对生产力的不同影响。在这方面,他也没有忽视无形要素的作用。他揭示了管理、尤其是科学技术对推动生产力的革命性作用。他最先指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他一生都以极大兴趣关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临终之前,还注意着法国人马赛尔·德普勒的远程输电试验。恩格斯评价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巨匠”,在他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1〕(P575)对于这样一位有着深邃历史目光的科学巨匠,怎么能够设想,他会无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现实和趋势,提出一个仅仅适用于手工业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呢?

作为直接的理论证据,人们完全可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剩余价值论》中看到马克思关于劳动资料必然要发展为自动化机器体系的论断,关于随着自动化体系发展,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发生急剧变化的论断。在这里,我只摘引马克思1857—1858年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案)》中两段话。第一段话:“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2〕(P212)第二段话:“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人,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2〕(P218)请注意,这两段话的写作时间比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卷中提出劳动价值论整整早10年。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劳动作为基本要素的手工业生产时代,也适用于资本作为基本要素的机械化生产的大工业时代。由于马克思早已预见到了生产方式现代变革的一些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自然也适合以科技作为基本要素的后工业时代或者说信息时代。当然,这里所讲的“适合”,是指劳动作为价值唯一源泉这个基本判断没有改变而言的。当我们在坚持劳动价值论这一本质内容的前提下,具体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各种现代经济问题时,还应注意区别以下三种情况:(1)劳动价值论中的许多科学观点由于种种原因被人们简单化、片面化了。用这些简单化、片面化的认识去分析事物,不免碰壁。对这些观点要正本清源,加以纠正。(2)劳动价值论中有一些与当代经济现实不相符的观点,对这些观点应当实事求是地加以修正。(3)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有些新情况是马克思当时所不能预见的。这些问题,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二、如何解释生产过程自动化条件下的价值创造源泉?

这个问题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准确运用劳动价值论关于生产力和价值量的关系的理论、超额价值理论和价值通过部门内部竞争机制形成的理论,完全可以得到科学合理地解答。可是由于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简单化理解,致使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下面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当代,随着程控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企业中出现了自动化的生产方式,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数量大大减少,某些国家甚至出现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那些大量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的大企业、大公司,在劳动耗费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却能生产出难以记数的物质财富,获得数以万亿计的价值和利润。在这种生产方式中,价值还能说是劳动创造的吗?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此种条件下的物质财富生产的源泉问题。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一个核心:劳动二重性原理。两个基本点:从劳动二重性原理出发,(1)认为价值的源泉是唯一的,即人类劳动。(2)同时承认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多元的,具体劳动只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很多人把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理解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其实后者并不是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恰恰是劳动价值论反对的观点。马克思在完成劳动价值论的时候,就欣然采纳了配第关于“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并在以后一直坚持这一观点。1875年,当他看到《哥达纲领》中出现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种拉萨尔主义词句时,立即予以痛击,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1〕(P5)认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说,劳动价值论同自动设备生产大量使用价值这一经济现象毫不矛盾。事实是,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劳动、自然禀赋、资本、技术对物质生产的贡献是不同的。在古代社会中,劳动、自然禀赋对物质生产贡献较大。在机器大工业社会中,资本取代了劳动、自然禀赋成为使用价值生产的主要源泉。到了当代,科学技术又取代资本成为物质生产的最主要的增长源泉。因此,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这方面,劳动价值论同现实完全吻合,毫无矛盾。问题是价值的创造。有人认为,自动化生产企业的大量价值和利润是在劳动耗费量大量减少的情况下产生的,因而其源泉已经不是劳动了,而是高效率的物质生产要素了。至少说,劳动已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了,物质生产要素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这类观点,在劳动价值论诞生的一百多年中,不断被提出来,今天似乎越来越有根据了。但是,迄今为止,尽管也许有100人、1000人提出或赞成这一观点,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明物质生产要素除了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自身价值外,究竟是如何创造新价值的。可以肯定地说,今后也不会有人能够证明这一点。因为物质生产要素,无论其效率多高,在使用价值生产上贡献多大,在价值形成上只能转移旧价值,不能自行发生增值。这是会计学原理早已证明了的。只有劳动是唯一能动的生产要素,可以创造出新价值。

那么,在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耗费大量减少的情况下,自动化生产企业的大量价值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在我国,常见的解释有两种:一是用“总体工人”概念予以说明,二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的劳动复杂程度提高予以说明。这两种解释远不完善,因为无论“总体工人”的劳动如何增加,也无论劳动复杂程度如何提高,我们还是应当承认,在自动化生产的先进企业中,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大大超过劳动耗费增长幅度,等量产品中的劳动耗费仍比以前是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这是难以回避的事实。上述两种解释,试图用劳动耗费的增加来说明自动化企业的大量价值来源,思路上有重大缺陷,难以令人信服。

劳动价值论能否提供这样的证明:一个企业通过采用先进设备,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减少了劳动耗费,却能形成大量价值呢?答案是肯定的。马克思的“超额价值”理论足以说明这个看似难以解决的“悖论”。所谓“超额价值”是指商品的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马克思证明,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有差别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个别价值。但商品的现实价值即社会价值却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一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价值如果低于社会价值,按照社会价值计价出售,就可以获得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即超额价值,形成较大的收益。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判定,现代条件下,自动化企业的大量价值,正是该企业在大幅提高生产力、大量减少劳动耗费从而降低个别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获取“超额价值”的途径形成的。

但是,问题还没有完,接下来要回答“超额价值”又是从哪儿来的?它的源泉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国内学者有两种不同回答,一种回答认为,使用先进设备的企业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水平,它的劳动更有生产力,它的个别劳动可以“自乘”为多量的社会劳动,形成较多价值。因而“超额价值”是其自身劳动创造的。这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简单片面理解的一个典型例子。根据数理逻辑,只有不同名的量换算时才能发生自乘作用,同名的量是不能自乘的。正如1米可以自乘为3尺,1米却不能自乘3米。超额价值作为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差额,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差额。既然社会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个别劳动时间,那么等式右侧的“社会必然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必定是同名的量,否则它们就不能相减。既然两者是同名的量,那么个别劳动时间就不能自乘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自乘为较多的价值。另一种回答是:超额价值是后进企业的超额劳动转化来的。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的价值是通过部门内的竞争、由不同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个别价值)平均化形成的。商品价值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其实就反映了这个平均化的过程和结果。既然如此,如同在平均数规律起支配作用的一切领域一样,一个商品生产者之所得必是另一个商品生产者之所失。换句话说,先进生产者的超额价值是落后生产者的超额劳动转化来的。在社会经济实践中,部门内部生产力的不平衡是经常发生的,这正是自动化企业获取超额价值的基础。从国际范围看,在国际价值形成过程中,后进国家的超额劳动也会由于竞争转化为先进国家的超额价值。在这里,科技进步的意义、物质要素效率提高的意义不在于它们成了新价值的源泉,而是在于形成竞争优势,让落后者的超额劳动转化为先进者的超额价值。因此,劳动价值论尽管否定物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但丝毫也不贬低技术进步的意义,不贬低提高物质生产要素效率的意义。劳动价值论并不鼓励落后,并不鼓励增加劳动耗费。那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只知道拼体力、拼劳动、拼物质消耗的企业最终是要亏损出局的。在价值形成问题上,劳动价值论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也是吻合的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理论?

这一问题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第二类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与现实不完全相符,需要根据事实加以修正。

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标准有两种。一种以特殊社会生产关系为标准。例如,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而言,凡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都属于生产性劳动,不能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都属非生产性劳动。另一种标准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为标准,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马克思认为,生产领域中的劳动能够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生产性。流通领域中的劳动,要区别情况:凡是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有关的劳动属生产性劳动,凡是只与价值形式运动有关的劳动均属非生产性劳动。根据这个标准,马克思认为在流通领域,只有运输业(货运)、邮政电讯业(为生产服务部分)、商品仓储业、维修业等少数服务业部门的劳动具有生产性,其余服务部门的劳动均是非生产性的。马克思这一观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微不足道,因而马克思认为对它可以忽略不计。根据马克思的看法,生产性劳动可以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故非生产性劳动部门的费用,即纯粹流通费用的价值补偿只能从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中抵扣。这一认识,在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未能得到有力证明,相反产生了如下后果:(1)导致社会主义各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的重生产、轻流通,重第一、二产业、轻第三产业的偏向。(2)使社会主义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无法与国际接轨,形成了与西方国民账户体系(SNA)相对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MPS)。(3)更加消极的是,限制了对现代条件下劳动价值论科学意义的论证和认识。服务行业是当今许多国家就业人数最多、创造国民收入最大的一个产业部门,其中个体经营和手工劳动的形式也最为普遍。这一部门的存在和发展,最能直观地说明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意义。但是由于认定流通领域的劳动大多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不形成价值,把其排斥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之外,结果是作茧自缚,捆住了手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

为了使劳动价值论和经济现实协调起来,我们应当重新研究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标准,把劳动价值论的运用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生产领域。在我国国民经济的统计实践工作中,80年代以来就已经这样做了,现在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和说明。总的看法是,我们不能同意西方经济学关于一切服务都具有生产性的见解,但也的确应该把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的概念加以扩展,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并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一致起来,便于对外比较。这种修正,并不改变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结论,只是扩大劳动价值论的应用范围,使之更加适用于现代经济分析。

四、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和知识创新的关系?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浪潮遍及全球,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运动正无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崭新时代,如何认识知识创新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不曾解答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因此,这一问题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中的第三类问题。

由于知识经济刚刚揭开自身的面纱,对其中很多问题的认识还有待于随实践发展而深化,因此这里只能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1)知识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属于认识范畴。知识创新活动本质上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耗费是抽象劳动支出的一种形式。知识创造价值,表明脑力劳动耗费相对体力劳动耗费占据了主导地位,劳动创造价值出现了崭新的形式。一个人白手起家,几乎不用资本、自然资源,凭脑袋搞发明、搞创造,出卖点子、出卖技术、出卖智力服务,就可以形成价值。劳动价值论的表现形式更加纯粹了。因此,知识创造价值与劳动价值论非但不矛盾,相反再一次证明了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2)知识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不但在自身领域创造价值,而且可以对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不同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无形生产要素的创造,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渗透,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使科技创新的企业可以获得大量超额价值。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可以提高生产中劳动的活力和物质要素的效率,同样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创新为生产开辟新的需求,从经营决策角度为提高企业效益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

源泉范文篇9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登记管理办法》、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税收安排,以下统称税收协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且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以及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企业。

第三条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转让财产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对非居民企业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第二章税源管理

?第四条扣缴义务人与非居民企业首次签订与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所得有关的业务合同或协议(以下简称合同)的,扣缴义务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第五条扣缴义务人每次与非居民企业签订与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所得有关的业务合同时,应当自签订合同(包括修改、补充、延期合同)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企业所得税合同备案登记表》(见附件1)、合同复印件及相关资料。文本为外文的应同时附送中文译本。

股权转让交易双方均为非居民企业且在境外交易的,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在依法变更税务登记时,应将股权转让合同复印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第六条扣缴义务人应当设立代扣代缴税款账簿和合同资料档案,准确记录企业所得税的扣缴情况,并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

第三章征收管理

第七条扣缴义务人在每次向非居民企业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所得时,应从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中扣缴企业所得税。

本条所称到期应支付的款项,是指支付人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当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的应付款项。

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代缴税款时,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以下简称扣缴表)及相关资料,并自代扣之日起7日内缴入国库。

第八条扣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扣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征收率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规定计算的下列应纳税所得额:

(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税法规定之外的税费支出。

(二)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实际征收率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税率,或者税收协定规定的更低的税率。

第九条扣缴义务人对外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为人民币以外货币的,在申报扣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扣缴当日国家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十条扣缴义务人与非居民企业签订与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所得有关的业务合同时,凡合同中约定由扣缴义务人负担应纳税款的,应将非居民企业取得的不含税所得换算为含税所得后计算征税。

第十一条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法规规定,给予非居民企业减免税优惠的,应按相关税收减免管理办法和行政审批程序的规定办理。对未经审批或者减免税申请未得到批准之前,扣缴义务人发生支付款项的,应按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二条非居民企业可以适用的税收协定与本办法有不同规定的,可申请执行税收协定规定;非居民企业未提出执行税收协定规定申请的,按国内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非居民企业已按国内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征税后,提出享受减免税或税收协定待遇申请的,主管税务机关经审核确认应享受减免税或税收协定待遇的,对多缴纳的税款应依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退税。

第十四条因非居民企业拒绝代扣税款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暂停支付相当于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款的款项,并在1日之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并报送书面情况说明。

第十五条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非居民企业应于扣缴义务人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之日起7日内,到所得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股权转让交易双方为非居民企业且在境外交易的,由取得所得的非居民企业自行或委托人向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应协助税务机关向非居民企业征缴税款。

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与所得发生地不在一地的,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自确定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所得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发送《非居民企业税务事项联络函》(见附件2),告知非居民企业的申报纳税事项。

第十六条非居民企业依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在中国境内存在多处所得发生地,并选定其中之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应向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如实报告有关情况。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申报纳税后,应将非居民企业申报缴纳所得税情况书面通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和其他所得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

第十七条非居民企业未依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由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收集、查实该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项目及其支付人(以下简称其他支付人)的相关信息,并向其他支付人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从其他支付人应付的款项中,追缴该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款和滞纳金。

其他支付人所在地与申报纳税所在地不在一地的,其他支付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给予配合和协助。

第十八条对多次付款的合同项目,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履行合同最后一次付款前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合同全部付款明细、前期扣缴表和完税凭证等资料,办理扣缴税款清算手续。

第四章后续管理

第十九条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扣缴企业所得税管理台账》(见附件3),加强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监管,及时了解合同签约内容与实际履行中的动态变化,监控合同款项支付、代扣代缴税款等情况。必要时应查核企业相关账簿,掌握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收益等支付和列支情况,特别是未实际支付但已计入成本费用的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情况,有否漏扣企业所得税问题。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备案合同资料、扣缴企业所得税管理台账记录、对外售付汇开具税务证明等监管资料和已申报扣缴税款情况,核对办理税款清算手续。

第二十条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需要对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的情况实施专项检查,实施检查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将检查结果及时传递给同级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专项检查可以采取国、地税联合检查的方式。

第二十一条税务机关在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中,遇有需要向税收协定缔约对方获取涉税信息或告知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的税收违法行为时,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规程〉的通知》(国税发〔*〕70号)规定办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源泉范文篇10

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国社会实现变革进步的先进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具有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正是这种无可比拟的先进性,才使中国社会近现代历史产物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实现变革进步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领导中国社会实现革命与进步的力量。面对中国社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要求实现“独立”与“富强”的两大目标,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提出了改良政治和“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政治主张,但他们失败了;中国的农民阶级借助西方的“上帝”而实行一种农民“乌托邦”式的政治主张也失败了;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提出并实施的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破产;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百日维新”运动遭到了地主阶级顽固派的血腥镇压;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仍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中华民族仍然在黑暗中摸索。中国社会在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选择了新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这个先进的阶级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先进、有力的思想武器的指导下独立地登上了中国社会的政治舞台,中国的社会革命就在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下不断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追求变革进步的选择,是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必然结果。中国近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向西方学习,他们追寻着,比较着,踏着前人的足迹,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深刻:从“睁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治夷”再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从“中体西用”到政治维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革命;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再到科学社会主义。满怀救国救民热忱的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找到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从而使中国社会在追求变革进步的进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的先进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而找到的指导中国革命的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是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社会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使全国各族人民有了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证明中国人民在寻找代表中国社会未来前进方向的水平上有了一次质的飞跃。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走上了胜利的道路,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追求变革、追求进步的共同愿望才得到了实现。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实现革命与进步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还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战斗力最强;特别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社会实现进步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性质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觉悟阶层,它“吸收了这个阶级的一切优秀代表,集中了经过顽强的革命斗争的教育和锻炼的、完全觉悟的共产主义者。”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证明,我们党是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突出表现了先进战士的作用,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保持先进性是党取得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中国社会政治领域里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提供了深厚的合法性基础,也标志着中国社会一百多年来要求进步的愿望得到了一次质的实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愿望的实现,既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先进性的结果,也从实践上证明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中最具先进性的政党。保持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中国社会其他政党不具备的先进、彻底、正确的革命纲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起到了号召教育人民、聚集组织阶级队伍的巨大作用。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认识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分别在党的二大和七大上,制订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和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实现人类理想的最高纲领,中国人民开始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实现了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要求变革的愿望。

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在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先进性。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并掌握了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产生了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从而保持了党在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先进性,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吸引、吸收、聚集了一批又一批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奋斗而牺牲的先进战士,保持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高举先进的、彻底的革命纲领的旗帜,吸引、吸收、聚集了一批又一批自愿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奋斗的先进战士。这些先进的阶级战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承认党的纲领,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确保了党的成员具有为革命而冲锋陷阵,勇于为革命而不怕牺牲的先进性,具备了严格的组织性、严明的纪律性。针对党长期处于农村环境领导中国革命的客观现实和存在大量的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等影响党保持先进性的问题,我们党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强调共产党员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而使党员在共同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达到党在思想上的统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党在组织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优良作风,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重要条件和评价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所在。这些优良作风的形成表明了党在思想上的成熟,从而为党保持先进性提供了前提条件。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生活、调整党内关系、实现党的团结、加强党内监督、解决党内矛盾的有效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党正是通过这种积极正确的思想斗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方针政策,并使全党在此基础上达到团结和统一,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力量源泉所在。我们党正是形成并坚持了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才使党的先进性具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在中国革命中得到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党凝聚人心、克敌制胜的法宝。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党为实现宗旨而不畏艰难、奋斗不息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党的伟大与先进。

先进性建设是党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实现进步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党通过制订、宣传和实施自己先进的纲领和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利用自己先进的指导思想整合自身的资源,在实际的革命和建设中锻炼和造就了一批极富个人魅力的领导人,获得了大多数人民群众对其执政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资格,拥有了深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党也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无与伦比的先进力量。随着中国社会日益由一个依靠战争胜利取得合法性基础来源的社会要求转向一个依靠民主法制来取得合法性基础来源的社会,即由一个理想型的、不成熟的社会形态要求转向一个理性的、较为成熟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需要一种先进性的力量来引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迫切要求国家能够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全面快速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就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选择。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也切实需要以满足中国社会进步要求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就来夯实自身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以永葆先进性为内容的党的建设就必须成为党引领中国社会实现进步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引领中国社会初步实现了不断进步的愿望。她领导着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她领导着人民解决了历史上任何统治者都不曾解决的人民的温饱问题,并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她领导着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基础上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达到了世界前列;她领导人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人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空前活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惊人的建设成就拓展了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也提升了中国社会要求在党的引领下不断进步的愿望。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指明了中国社会在实现完全独立后要求实现真正富强的伟大目标,我们党的阶段性纲领则为中国社会实现真正富强的愿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既是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最高纲领,也是中国社会、中国民族要求实现富强目标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内容完全寓于党的伟大理想之中,在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过程中,完全包括了实现中国人民富强梦想的真实内容,党的最高纲领具有真实的意义,是伟大的理想与中国社会实际的完全统一。正是有了党的最高纲领,中国社会在实现了深刻的变革之后的建设才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了引导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才有了党巨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导下与时俱进、与势俱进,不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新的高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飞跃,引领着中国社会思想领域里的新发展。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从党的队伍现状出发,在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样一个党的问题,重在完成我们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明确并提升了执政党意识。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努力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去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和正确的经验总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方面产生了多次质的飞跃,引领着中国多样化的社会思想,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党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实现进步的力量更加坚强有力。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迅速拓展,党作为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代表者队伍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党的性质和党的历史任务的重新明确,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迅速增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等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发扬,使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日益提高,党内生活充满活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严格新时期入党标准、党对生产力标准的提倡和党内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视,党员的质量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党近7000万名党员是中国社会一支无可比拟的力量;大力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党员的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激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她正以自身无与伦比的先进性的力量,积极引领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一种不成熟、不完善的形态向成熟、完善的形态迈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复兴前进。

积极探索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实现途径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善于领导革命的党;既要建设,就要有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党。这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了的一个真理。不断推进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内容的党的建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核心问题,是其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在党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由革命战争环境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建设环境再到市场经济时期的建设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条件下,如何解决在没有了严酷的斗争环境制约和对党员进行自然淘汰的条件下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问题,总书记提出了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永恒课题。同时,他强调指出,要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探索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实现途径指明了方向。

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是从宏观的制度层面,即从完善党的建设的制度架构上解决问题。制度的作用是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不能期望通过一次两次集中教育解决所有问题,而要着眼长远,把抓好集中的学习教育活动与做好经常性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与强化党员管理和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决策民主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强化党内与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党员个人及党组织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