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污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3:10:35

油气污染

油气污染范文篇1

一、目标任务

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已列入2014年度县(市)区长环保目标考核,是必须完成的指标。我县辖区内需完成油气污染治理验收任务的加油站共有20家(名单见附件),现应明确各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工作进度,加紧督促落实,确保按时完成验收任务。

二、成立治理、验收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进度安排

1、3-4月完成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前期摸底、动员部署工作,并将油气污染治理和验收要求下文通知各有关加油站。

2、4月底前督促各有关加油站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治理协议。

3、5-9月各加油站开展油气治理工作。

油气污染范文篇2

一、实施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目标要求

(一)全市建成区现有从事汽油储存、经营和运输的储油库、加油站及油罐车须在2012年9月30日前完成油气排放污染治理任务,确保汽油油气排放达到《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以下简称“三项标准”)规定的要求,10月31日前通过综合验收,确保稳定达标排放;非建成区加油站须于2013年9月30日完成治理任务,达到“三项标准”规定的要求,2013年10月31日前通过综合验收。

(二)即日起,凡我市新(扩、改)建储油库、加油站以及新登记油罐车,必须安装油气回收装置或设施,并满足国家油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经综合验收合格后,相关部门方可发放加油站、储油库的营运证和油罐车的道路运输证。

三、责任分工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市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基本情况开展调查,负责制定油气污染治理和环保验收方案、油气污染治理的环保审查验收及加油站和储油库的日常环保监管等工作,并按上级规定定期报送油气污染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市安监局做好加油站等油气回收治理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市质监局负责计量器具和有关压力管道的监督管理工作;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做好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工作,负责对油气排放检测合格的油罐车给予年度审验;市公安消防大队负责做好油气污染治理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和验收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近期将召开全市油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油气污染治理工作总体部署和工作分工。尽快召开全市油气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全市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业主单位(下称各业主单位)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会议,传达上级通知要求并部署油气污染治理工作。

(二)制定油气污染治理计划。各业主单位要按照有关要求制定油气污染治理计划和治理方案,并报市环保局备案。油气排放污染治理装置或设施必须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认证机构的认证。各业主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与施工单位组织实施,并报相关部门备案(确认)后方可施工。油气污染治理工程不得分包或转包给不具有资质、资格的单位或个人。

(三)实施油气污染治理工程。各业主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备案确认的油气污染治理计划和治理方案进行施工。市环保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做好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工作现场指导和监管。各业主单位应在每月底向油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计划,要按照规定期限完成工程施工。

(四)试运行。各业主单位在油气污染治理工程试运行前要经过防爆电气检验、计量器具检测。市安监局、质监局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试运行期间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确保治理后的设施符合安监、消防、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加油站、储油库业主单位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油气排放进行检测。油罐车的验收检测,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由业主单位委托经相关部门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

(五)综合验收。检测达标后,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业主单位向市油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验收申请表及检测报告等材料。市油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验收会议,按照国家“三项标准”和《市油气污染治理工程验收工作指南》(青环车字〔2011〕36号)等规定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检查,验收合格由油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具验收报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油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工商、商务、工信、财政、交通运输、安监、质监、公安消防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指导、协调等。领导小组在市环保局下设办公室,负责牵头油气污染治理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油气污染治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部署下阶段工作。

(二)加大行政制约。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油气污染治理工程施工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各自职责实施如下保障措施:市环保局将不予核发排污许可证;市商务局将不予通过成品油经营资质年度审查;市交通运输局将不予通过油罐车营运审验;市工信局、市工商局、市财政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公安消防大队等部门将不予通过相应的审核、认证等。

(三)严格法律处罚。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油气污染排放标准的单位进行限期治理,并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依法责令停业、关闭。

六、具体要求

(一)油气污染治理工作涉及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的,各业主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到发改、安监、消防、环保、质监、交通运输等部门办理审批(备案)手续后方可组织施工。

(二)凡汽油年销售量大于5000吨、距离民宅建筑50米以内的加油站,应预留油气后处理装置接口。

(三)油气污染治理装置或设施须通过具备相应资质的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油气污染治理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四)各业主单位在油气污染治理工作过程中,应按照《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系列标准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做好防爆电气改造,落实好治理过程中的防爆、防火工作。

油气污染范文篇3

随着地球人口数量爆炸式增长,有限的陆地资源已无法满足急剧攀升的人类需求;另一方面,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也为人类探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客观技术条件。因此,近年来,地球迎来了新一波的海洋开发热潮。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接一次,越来越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1967年,托利。勘庸号油轮在英国附近海域因触礁搁浅而发生严重原油泄露污染事故,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影响。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所属一个外海钻井平台故障并爆炸,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事故发生后,漏油点附近大范围的水质受到污染,大量海洋生物及鸟类都受到严重影响,患病或死亡。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及阿拉巴马州渔业更是陷入灾难状态。在中国,据国土资源部不完全统计显示,仅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就发生海洋石油气勘探开发污染事故41起。而刚刚进入“十二五”时期,就在2011年06月21日前后,美国康菲公司所属蓬莱19-3油田出现严重漏油事故,已形成“劣四类”海水面积超过840平方公里,对渤海海洋环境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污染。除去对海洋水质的破坏以外,漏油事件本身还会对周边物种生态、渔业水产养殖乃至于沿海居民健康构成持续性的影响。尽管我国早在2000年就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防治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是,由于当时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多处于试验阶段,对未来面临的困难准备不足,一些方面规定的不够全面、精确。特别是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方面,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只在第九十条做了原则性规定,根本无法应对现在日益频发的海洋污染事故。康菲石油公司露油事件发生后,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受损渔民求偿过程中面临取证,定损,费用等方面的困难。此外,信息披露的滞后与缺失不仅造成部分渔民的二次受损还使国家海洋局面临着行政诉讼。甚至随后由国家海洋局代为发起公益诉讼都面临很大的法律障碍,凸显出我现行海洋环境污染赔偿制度亟待改善。

1海洋污染的定义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害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船舶造成的污染;海洋油气开发对海洋造成的污染;工厂对海洋的污染。

2关于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国际立法现状

最早规范海洋原油运输的法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前身“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的领导下于1954年制定了《1954年国际防止海洋石油公约》(简称《伦敦油污公约》)。公约规定禁止15总吨以上的油轮和500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在离岸50海里以内排放油类或油类混合物。这也是海洋环境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公约。1969年,托利•勘庸号油轮露油事故发生后,举世震惊。国际社会开始反思制定措施防止船舶污染及如果发生损害后如何赔偿的必要性。为此,IMCO于1969年11月10号至2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了海上污染损害国际法律会议,通过《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解决了当时面临的最棘手的法律问题,即在公海发生油类污染事故时,沿岸国政府有无权利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减轻或消除对其沿岸海域或有关利益方产生的油污危险或威胁以及它们的后果。同时《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对船舶所有人实行严格责任,并将赔偿限额相比于1957年的规定提高一倍。随后《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简称《基金公约》)设立了一只国际基金以减轻船舶所有人由于海上事故而引起油类污染赔偿所应承担的责任和额外补偿受害者的损失,以及后续的《197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宣言》要求停止倾倒有毒物质和环境不能吸收的其他物质,国家尤其应防止海洋污染等都对防止海洋油污染作出了规定。到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通过,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各国规定了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一般义务,并进一步要求各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任何来源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并根据不同的污染来源作了不同的规定。我国参加的国际海事组织于1990年通过了《国际油污防备、反应与合作公约》(简称《油污防备公约》),随后又通过的《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简称《CLC公约》)和《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这些国际公约也对防治海洋油气污染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3我国现行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立法

3.1国内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赔偿法律

1999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有关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根本性法律。其第四十一条规定“凡违反本法,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本法第五条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治理,缴纳排污费,支付消除污染费用,赔偿国家损失,并可以给予警告或罚款。”在第九十条又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赔偿要求。”《民法通则》第一一七条第二款规定:“损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然而,上述法律仅对海洋污染损害赔偿问题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3.2海洋油气开发污染赔偿行政法规

国务院2009年公布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海洋工程建设做出了相关规定,并明确了因海洋工程建设而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责任。该条列第五十六条中明确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承担赔偿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主管部门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的企业、事业单位、作业者,可以责令其限期治理,支付消除污染费用,赔偿国家损失;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的,可以责令其缴纳排污费。”

3.3海洋油气开发污染赔偿地方性法规

随着全社会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近年来,部分沿海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来规定海洋污染赔偿的相关事宜。2004年通过的《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造成海洋污染损害的责任人,应当消除危害,并向受损害方赔偿损失。”同年,《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对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06年通过的《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工程建设项目未采取海洋环境保护或者海洋生态修复措施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责令停止违法作业、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处理作业、经营产生的污染物、废弃物,污染海洋环境的,由依法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清除其使用的海域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弃物,并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4我国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

为了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我国先后加入了《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和《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但是,这两个公约只适用于“污染损害系指油类从船上溢出或排放引起的污染在该船之外造成的灭失或损害,不论此种溢出或排放发生于何处”,对海洋油气开发工程项目造成的的海洋环境污染并不适用。

4现行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法律的缺陷

4.1相关法律规定太笼统,缺乏相应实施细则

康菲石油公司露油事件发生后,康菲公司究竟触犯了哪些法律应当受到哪些惩罚,不仅是那些受到此次露油事件影响的人所关心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家海洋局只是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对其作出最高2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决定。中国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中,或许现在可以适用的只有《海洋环境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少数法律。反观美国,墨西哥湾露油事件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不仅花费巨资进行油污清理,还设立了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保证任何可能受到的损失都在发生后得到合理赔偿。康菲事件发生后,国家海洋局向康菲公司提出生态索赔。然而,国家海洋局的求偿主体资格和程序正当性却招到质疑。一方面,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规定的是“有关单位”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为海洋污染赔偿的求偿主体,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机构;另一方面,按照中国海洋管理范围划分,国家海洋局负责海水生态环境污染,海事部门负责商船、港口水域,农业部负责渔船、渔业污染,环境保护部负责管理岸边水域,近岸地区则由地方政府出面,这样一来,国家海洋局能否代表全部利益相关方进行生态索赔令人心存怀疑。

4.2赔偿标准缺位

如何确定海洋污染赔偿及生态恢复费用的标准是全世界海洋污染赔偿制度面临的法律难题。因为一方面海洋自身具有净化功能,部分污染物会随着海洋生态系统循环而自动消除,这部分是否应该赔偿,怎么赔偿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海洋污染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并由此带来对海洋生态系统长期而潜在的影响,这种影响如何评估,如何补偿?对此,我国也并没有一个法律上的标准,给海洋污染赔偿造成很大的法律障碍。2002年“塔斯曼海号”溢油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中方开庭审理后,肇事的外籍船员质问我方提出的赔偿金额的法律依据,我方却给不出。因此,尽快制定海洋污染赔偿和生态恢复费用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4.3信息披露义务缺失

据媒体报道,在此次康菲石油公司露油事件中,很多渔民由于不知道是因海水水质受到污染而引起养殖的鱼虾大量死亡,在康菲公司隐瞒不报的时间段,又投入了新的鱼苗进而造成了渔民的二次损害。如果康菲公司能在发现露油的第一时间及早通报,很多沿岸渔民的损失就可以避免。很多国际公约已就此做了相关或类似的规定。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一九八条规定:“当一国获知海洋环境有即将遭受污染损害的迫切危险或已经遭受污染损害的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其认为可能受这种损害影响的其他国家以及各主管国际组织。”又如《油污防备公约》规定“缔约各方同意确保将船舶、近海装置、海港的油装卸设施发现的油污事故,报告给最近的沿海国或主管当局,并告诉可能有被污染危险的邻国和国际海事组织。”但遗憾的是,我国尚未对信息披露义务作出明确法律规定。

4.4海洋油气开发污染损害刑事立法不足

相对于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刑法中专门的海洋环境污染罪责,我国现行刑法对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仅在第三百八十八条和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等情节严重的后果时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这两条刑法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给实际运用造成很大的困难,难以发挥刑法的威慑作用。

油气污染范文篇4

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市汽油消耗也在快速增加,20*年约为300万吨,汽油挥发性较强,每年排入大气的油气超过2万多吨,是造成我市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改善我市环境质量,做好20*年奥运会的保障工作,实现“绿色奥运”目标,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第十三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决定在我市开展成品油储运系统油气排放污染治理工作,现将油气排放污染治理及安全防爆工作通知如下:

一、油气排放治理要求

(一)全市所有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于20*年5月底前完成油气排放污染治理工作,治理后要满足《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油罐车油气排放控制和检测规范》和《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三项标准要求,确保达标排放。

(二)各业主单位收到各区县环保部门的限期治理通知书后,须在一个月内向区县环保局上报改造治理计划,并经确认后方可进行治理。

(三)为了加强加油站油气污染控制,减少油气污染扰民现象,凡加油站场界距离民用建筑物50米以内的均须加装油气后处理装置,处理储油罐小呼吸产生的油气排放。

(四)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油气治理改造后要将改造方案和设计施工图报当地区县环保局备案,并向所属区县环保局提出验收检测申请。

二、油气治理改造防爆要求

(一)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治理改造工作,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二)从事防爆电器改造的单位应为取得防爆电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防爆电器制造单位,此次防爆电器改造单位原则上应为原防爆电器制造单位。

(三)防爆电器改造单位应按照GB3836《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的要求将改造技术文件和改造后的样机送到经国家授权的防爆电器检验单位进行技术文件审查和样机检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单位颁发“防爆合格证”。

(四)取得“防爆合格证”后,防爆电器改造单位方可按照GB3836《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等标准实施防爆电器的改造工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组织对油气回收改造中的防爆电器改造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三、加装油气回收装置(系统)不得影响税务、计量、消防、车辆安全等性能,所有涉及税务、计量、消防(包括安全距离)、建设、规划、安全运输、安全生产等问题的,按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四、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治理改造完成后,要经过环保、防爆电器、计量检测和安全评估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油气污染范文篇5

1、提高环境准入,强化源头管理(责任单位:监督科)

(1)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我区严格禁止新建火电、钢铁、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等废气高排放企业,不得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重油、渣油锅炉及直接燃用生物质锅炉。

(2)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类项目建设要求。新建储油库、加油站和新配置的油罐车,必须同步配备油气回收装置,应在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后才能投入使用;新、改、扩建项目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车间有机废气应安装废气回收/净化装置,收集率应大于90%。

2、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责任单位:污控科、监察大队)

淘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类行业落后产能。取缔汽车维修等修理行业的露天喷涂作业,淘汰无溶剂回收设施的干洗设备;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有害物质含量、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过200克/升的室内装修装饰用涂料和超过700克/升的溶剂型木器家具涂料;淘汰其它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严重、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削减。

3、加强城市能源清洁利用(责任单位:污控科、监察大队)

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巩固提高工作,确保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面积覆盖率达100%。禁燃区内禁止燃烧原(散)煤、洗选煤、蜂窝煤、焦炭、木炭、煤矸石、煤泥、煤焦油、重油、渣油等燃料,禁止燃烧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生物质燃料,以及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柴油、煤油、人工煤气等高污染燃料;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类设施限期拆除或改造成使用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

4、加大颗粒物污染防治力度(责任单位:监察大队)

加强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工地、拆迁工地、地铁建设工地和市政道路施工工地的扬尘污染,加强施工扬尘环境监理和执法检查。加强现场执法检查,增加检查频次,加大处罚力度。推进堆场扬尘综合治理,强化企业露天料堆场、工业废物堆场等的无组织排放控制,减少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量。对长期堆放的废弃物,应采取覆绿、铺装、硬化、定期喷洒抑尘剂或稳定剂等措施。

5、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责任单位:监察大队)

(1)推进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严格新建饮食服务经营场所的环保审批;推广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饮食服务经营场所要全面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定期清洗维护油烟净化装置,保证油烟净化装置正常运行,严禁擅自拆卸、停运设施,禁止向人行通道、河道、地下排水管网排放油烟。强化无油烟净化设施露天烧烤的环境监管。

(2)控制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污染排放。开展油气污染排放情况调查,摸清有关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的数量、规模、位置、污染治理情况等基础信息。配合市局督促相关单位加大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力度,2013年底前全面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并确保达标运行。新建、改建、扩建的加油站、储油库必须同步配套油气回收装置,并通过环保验收。已建成项目未配套油气回收装置的,必须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年销售汽油量大于8000吨的加油站应安装油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和油气排放处理装置,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加油站应预留在线监测系统对接口。储油库进行高效密封浮顶罐改造,或安装顶空联通置换油气回收装置;油罐车安装卸油、装油油气回收系统;加油站安装卸油、加油油气回收系统。

6、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责任单位:监测站、监察大队)

(1)加大大气污染应急能力建设。严格空气监测质量管理,加强对监测设备的维护和巡检,保障监测设备稳定运行。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运行机制,形成部门联动、上下联控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

(2)提升大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和更新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自动化。实时向市局上报最新的环境质量状况,按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积极开展PM2.5成因分析和防控措施研究。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加大督查监管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督查和指导,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油气污染范文篇6

一、目的意义

随着*省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油消耗量也在快速增加。目前,全省加油站超过5590个,油库200多座,油罐车约3000辆,汽油年消耗量达800万吨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汽油消耗量约630万吨。汽油挥发性较强,每年排入大气的油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6万多吨,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VOCs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某些成分具有致癌作用,危害人体健康。这些排放到大气中的VOCs,在强烈的光照下,和氮氧化物之间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VOCs集聚到一定浓度,遇火极易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此外汽油挥发掉的成分是最具经济价值的轻质部分,控制油气挥发排放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按照目前市场价,完成油气排放治理后,全省每年可以节约5亿元。因此,高效收集和密闭贮存油气,并将收集到的油气集中处理,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工作依据与目标

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及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作目标:全省所有油库、油罐车、加油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油气排放污染治理,治理后要满足《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三项标准要求,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三、工作步骤

*省油气回收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工作阶段。

1、省环保局会同省经贸委、交通厅、质监局、安监局、公安消防局等部门制订工作方案。

2、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辖区内加油站、油库、油罐车基本情况以及是否安装油气回收系统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

3、省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加油站、油库、油罐车的油气排放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验证油气回收治理技术方法。

4、制定油气回收治理改造技术指南和环保验收标准,为各地改造提供指导,以便油气回收系统接口统一、工程按标准要求施工。

5、分期分批开展全省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验收培训。

(二)治理改造阶段。

1、全面启动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启动油气回收治理,各地环保部门会同经贸、质监、安监等部门按照职责督促加油站、油库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区臭氧浓度监测超标城市应当适当提前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此外,*和广州等重点城市对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加油站应该要求安装油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其他城市年对销售汽油量大于8000吨的加油站应要求安装油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2、同步启动油罐车油气排放的治理工作。环保部门会同交通、公安部门督促有关单位加强对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

3、珠江三角洲地区治理完成时间为2010年1月1日,其他地区要求2012年1月1日完成。

4、治理改造工程涉及安全、消防、车辆管理等方面应该按照按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三)验收阶段。

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完成后,县级以上环保部门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及改造技术指南和检测规范对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进行验收。地方各有关管理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实施日常监管。

1、验收时间。

改造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当2010年底前完成验收,其他地区2012年底前完成。

2、污染物排放验收。

加油站、油库及油罐车污染物排放验收严格按照《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国家《储油库、加油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HJ/T431-20*)以及省有关验收要求进行。

3、其他要求。

加油站及油库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后,要经过防爆电气检验、计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后要经过机动车安全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驶。

四、工作要求

(一)油气排放治理要求。

1、油库、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方案须按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权限经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

2、为加强加油站油气污染控制,减少油气污染扰民现象,凡加油站场界距离民用建筑物50米以内的均须加装油气后处理装置,处理储油罐小呼吸产生的油气排放。

3、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完成后,要将治理方案和设计施工图报当地环保局备案,并向所属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

(二)油气治理改造防爆要求。

1、防爆电气改造单位原则上应为原防爆电气制造单位,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制造列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防爆电气企业应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2、防爆电气改造单位应按照《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系列标准的要求将改造技术文件和改造后的样机送到经国家授权的防爆电气检验单位进行技术文件审查和样机检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单位颁发“防爆合格证”。

3、防爆电气改造单位取得“防爆合格证”后,方可按照《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等标准实施防爆电气的改造工作。

4、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对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过程中的防爆、防火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三)其他要求。

1、油气排放污染治理装置或设施须通过具备相应资质的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油气排放污染治理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2、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工程必须在不影响地区油品稳定有序供应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按时保质完成,避免因改造工程安排不当而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正常用油造成影响。

3、加装油气回收装置(系统)不得影响税务、计量、消防、车辆安全等性能,所有涉及税务、计量、消防(包括安全距离)、建设、规划、安全运输、安全生产等问题的,按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4、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系统要按照相关要求制定油气回收治理计划和方案,落实资金,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落实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并将落实情况报地级以上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及省环保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方案》由省环保局牵头,会同省经贸委、交通、质监、安监、消防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组织各地相关部门监督油品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落实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各地级以上市要建立油气回收治理部门协作机制,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齐抓共管,做到责任到位,措施落实。

(二)强化监督管理。

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油气回收治理实施监督管理。

新建油库、加油站及新登记油罐车必须完成油气回收系统安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才准予发放排污许可证,交通主管部门凭检验单位发出的油罐车罐体检验合格证才准予给油罐车发放道路运输证。

已建油库、加油站及油罐车应当按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必须在2010年底前,其他地区必须在2012年底前)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不按时完成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准予通过排污许可证年检合格。未经检验合格的油罐车,交通主管部门不准予通过油罐车年度审验。

油气污染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科学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确保环境安全”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环境需求为着力点,从科学治理、规范治理、严格治理出发,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工作力度,推动我市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整治行动,建立完善机动车排气污染联防联治长效机制,落实经济激励政策,鼓励高污染黄标车提前淘汰;制定我市油气污染治理具体计划,10底前完成建成区现有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的油气污染治理任务;黑烟车得到有效治理,在道路上行驶的黑烟车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按照市统一要求,严格实施新车国Ⅳ排放标准,把好销售、挂牌、转入关;加强对全市加油站销售国Ⅲ标准车用燃油的监督检测与执法监管,确保车用燃油质量全面达标。

三、职能分工

(一)加快淘汰高污染黄标车

1、认真落实《市高污染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充分发挥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高污染黄标车提前淘汰。市环保局、商务局、财政局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全市高污染黄标车淘汰经济激励政策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商务局、财政局

2、建立完善党政机关和财政供养单位黄标车淘汰政策措施,市机关事务局管理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制定市级财政供养单位黄标车淘汰工作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督促党政机关和财政供养单位带头淘汰黄标车。

责任部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局

3、市交通局制定并实施公交、出租、客运、货运等高污染营运车辆年度淘汰计划,鼓励营运车辆提前淘汰更新;市公安局对已到达规定使用期限的营运车辆予以强制报废。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公安局

4、建立完善高污染黄标车动态管理台账,监督高污染黄标车按时参加环保检验,加大高污染黄标车停放地监督抽测频次,严厉查处排气超标车辆。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二)全面开展油气污染综合治理

1、认真落实《市油气污染治理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油气污染治理工作进程。市环保局、财政局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全市油气污染治理经济激励政策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市环保局会同市工信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监督指导车用燃油经营单位,制定落实油气污染治理工作计划,10月底前完成建成区现有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的油气污染治理任务。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工信局、财政局、质监局、安监局

2、严格准入条件,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储油库、加油站以及新增的油罐车,未按照国家油气污染排放标准要求,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和处理设施的,市环保局、工信局按照各自职责一律不予审批。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工信局

3、加强完成油气污染治理的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的后续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油气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三)加大黑烟车整治力度

1、公安交警部门会同环保部门,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路查执法工作,在主要交通干线和黑烟车易发多发重点区域及路段,采取随机设点路查和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冒黑烟和无环保标志上路行驶车辆的查处力度。根据不同季节黑烟车构成比例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冬季、旅游旺季等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工程施工、客货运输及旅游客运等领域易发冒黑烟车辆现象,切实减少机动车冒黑烟现象。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环保局

2、建立并完善黑烟车易发多发重点行业和单位车辆动态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加大重点行业和单位车辆停放地监督抽测力度,对冒黑烟等排气超标车辆实施跟踪治理,确保达标上路行驶。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3、公安交警部门会同环保部门,在主要进青路口、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设置路查点,加大外地黑烟车的查处力度,对进入我市的外地黑烟车一经发现,严格依法查处。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环保局

4、继续组织开展机动车冒黑烟有奖举报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行动,举报上路行驶的黑烟车。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5、市环保局会同市交通局,在公交、物流、旅游客运等重点行业组织开展环保达标车队创建活动,消除重点单位机动车冒黑烟现象。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交通局

(四)强化源头控制

1、新车销售、挂牌及外地车转入严格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市工商局对汽车销售市场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禁止低于国Ⅳ排放标准的汽车在我市销售;环保部门对挂牌和外地转入车辆进行环保审核,对达不到国Ⅳ排放标准的汽车,不予核发机动车环保标志,公安部门不予办理挂牌及转入手续。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环保局、公安局

2、市工信局监督车用燃油经营单位,保证我市国Ⅲ标准车用燃油的足量、稳定供应;工商部门加强对全市加油站油品质量的执法检查,对销售不符合国Ⅲ标准车用燃油的单位依法查处。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工商局

3、市公安局会同市环保局进一步提高机动车安检、环检的同步审验工作,实现车辆审验信息共享,确保机动车年环检率在85%以上。对未取得机动车环保标志或标志过期的车辆,公安部门不予受理安检。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环保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成立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行动指挥组,负责制定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加强对整治行动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和督促检查和考核等工作,确保整治行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市环保局负责整治行动的牵头组织管理,做好协调、调度、联络、通报、检查、考核等具体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确定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结合全市统一部署,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

(二)加强舆论宣传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宣传报道整治行动具体进展和工作成效,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鼓励市民自觉参与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扎实推动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利用舆论的监督作用,开辟“曝光台”,对机动车排气污染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通过舆论监督促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三)加强资金保障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加大投入,安排好整治行动专项经费,及时、足额落实高污染黄标车提前淘汰、油气污染治理财政补助奖励资金,保障整治行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油气污染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生态建设大会精神,坚持以率先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城市为目标;以打造生活舒适便捷、环境质量优良、生态景观怡人的市容环境为着力点,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工作力度,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整治行动,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机动车排气污染联防联治长效工作机制,加快淘汰高污染黄标车,年内力争淘汰高污染黄标车669辆以上;深化油气污染治理,10月底前完成建成区现有19座加油站、28辆油罐车的油气污染治理任务;进一步完善公安交警部门自行履职长效机制,加大黑烟车治理力度,在道路上行驶的黑烟车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普及使用国Ⅲ标准车用燃油,严格执行新车国Ⅳ排放标准,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体健康,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

三、工作任务及分工

(一)加快淘汰高污染黄标车

1.参照市区高污染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3月份草拟本辖区高污染黄标车淘汰经济激励政策,尽快提交市长办公会,以加快黄标车淘汰进程。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2.按照《2012年全市高污染黄标车淘汰和油气污染治理计划》要求,制定黄标车淘汰工作月度计划,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加大黄标车停放地监督抽测频次等措施,促进高污染黄标车提前淘汰,确保按时完成淘汰任务。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二)全面开展油气污染综合治理

3.参照市区油气污染治理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3月份草拟本市油气污染治理以奖代补政策,尽快提交市长办公会,以推动油气污染治理工作进程。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4.按照《2012年全市高污染黄标车淘汰和油气污染治理计划》要求,制定本辖区油气污染治理月度计划,加快推进油气污染综合治理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5.按照国家油气污染排放标准要求,尽快落实专项资金,争取在年底前配齐油气排放综合检测仪器设备。

责任单位:经费管理站监控中心

6.对未按照国家油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和处理设施的新建、扩建、改建储油库、加油站,一律不予审批。

责任单位:审批科

(三)加大黑烟车整治力度

7.协调配合公安交警部门,继续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路查执法工作,加大冒黑烟和无环保标志上路行驶车辆的查处力度,在建立起公安交警部门自行履职长效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确保此项工作继续保持七区五市领先位置。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8.科学掌握黑烟车构成比例的季节差异,有针对性的在冬季开展黑烟车集中整治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整治工程施工、客货运输等易发冒黑烟车辆。补充完善黑烟车易发多发重点行业和单位车辆动态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加大重点行业和单位车辆停放地现场监督抽测力度,对不达标车辆实施跟踪治理。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9.及时办理市局机动车冒黑烟转办的信访举报件。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10.协调配合交通部门组织开展对二级以上维修企业超标车辆维修认定工作,并对认定的超标车辆治理企业维修质量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维修服务优质便捷。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四)强化机动车污染源头控制

11.协调公安、工商部门,严格实施汽车国家第四阶段污染物排放标准,禁止低于国Ⅳ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在我市销售、挂牌或由外地转入。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12.协调工商部门定期开展车用燃油质量现场检查,扩大对车用燃油经营单位销售质量抽检范围,加大执法力度。对销售不符合国Ⅲ标准车用燃油的单位依法查处,定期曝光,确保建成区全部销售符合国Ⅲ标准的车用燃油。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五)开展环境友好车队创建

13.继续深入开展环境友好车队系列创建活动,在巩固以往创建成果的同时,适当调整环境优秀车队和标兵车队的创建比例,重在抓好“优秀”、“标兵”车队的示范带头作用。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宣传监督科

(六)加强机动车环检机构能力建设

14.在已实现全市环检、安检一站式服务基础上,深化环检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环检机构岗位技术比武和“服务零投诉”等竞赛活动,完善登门检测服务措施,为广大车主提供优质便捷的检车服务。

责任单位:监控中心

(七)加强舆论宣传

15.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宣传报道整治行动具体进展和工作成效,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知识下乡”活动,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扎实推动“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利用舆论的监督作用,开辟“曝光台”,对机动车排气污染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通过舆论监督促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责任单位:宣传监督科监控中心

(八)强化监督考核

16.制定“整治行动”考核办法,纳入局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加强对“整治行动”工作进度和目标完成情况的督查考核,确保“整治行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责任单位:办公室

四、实施步骤

(一)发动准备阶段(2012年3月上旬)

根据本方案要求,对“整治行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分解目标责任,完善机动车排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广泛宣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争取社会理解和公众支持。

(二)整治实施阶段(2012年3月上旬-11月中旬)

按照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深入扎实组织开展“整治行动”,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查找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全面完成本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及时宣传报道“整治行动”进展情况,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整治行动”工作中来。

(三)总结考评阶段(2012年11月中旬)

总结全年“整治行动”工作情况,确保在各级的验收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油气污染范文篇9

1.1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

由于我国石油长输管线使用的材料是钢管,主要施工方法是将钢管埋地敷设,这样,钢管与周围土壤等介质接触时难免会产生化学反应或点穴反应,由此可能导致钢管表面腐蚀,如果腐蚀程度较大还可能导致管线的穿孔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导致石油泄漏的原因还可能是外力破坏,例如山体滑坡导致管线损坏、管线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不法分子打孔盗油等因素都会造成石油泄漏。

1.2油气蒸发造成的污染

石油中含有的轻组分会以气体的形式挥发,例如石油中含有的CHQ,CZH等。现阶段我国开始从国外进口大量石油,这些石油中含有的成分更具有挥发的特征。我们知道,油气的蒸发不仅会带来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威胁,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我国石油在储运中主要在储油罐收发油作业中的大呼吸损耗和石油静止储存时的小呼吸损耗中发生油气蒸发现象,并且在这两个阶段挥发出来的油气对周围环境都有着非常严重的污染。

1.3烟尘烟气造成的污染

石油储运中烟尘烟气的污染主要来自于输油站的加热炉、锅炉等这些加热设备,加热炉和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烟气,而这些烟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硫和碳氧化物等,这些烟尘烟气中的成分一旦融入到空气中不仅会对周围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促进酸雨的形成,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周围的人们吸入过多的烟尘烟气则可能引发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1.4石油储运中的噪声污染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输油站的加热炉和输油泵,尤其是输油泵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造成可高达90dB,这对周围人们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输油泵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机械噪声,另一方面是内部流动引发的噪声,其中内部流动引发的造成主要是由旋转产生的噪声和湍流产生的噪声组成。

1.5石油储运中的废水污染

石油运输主要目的是进行工业生产,而工业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污水,如果含油污水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而废水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将是很难弥补的。

2石油储运中环保控制

2.1预防和控制石油泄漏的措施

在预防石油泄漏工作中,需要引入石油管线泄漏自动监控系统和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其中石油管线泄漏自动监控系统主要功能是确定石油泄漏具体位置,应用该系统对石油泄漏加以预防,也是确保石油储运安全的一种保障,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技术中检测泄漏引起的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变化和数据采集系统,对管道是否出现泄漏、泄漏的位置和泄漏量等加以准确判断。通过两种技术对石油泄漏问题加以预防,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经济损害和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

2.2预防和控制油气的蒸发

(1)对管道呼吸阀和液压安全阀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维护和管理,以此降低呼吸阀和液压安全阀的呼吸损耗。(2)对油孔、透光孔和感到阀门的封闭性进行全面检查,降低油气的蒸发和避免石油的泄漏。(3)从减少石油温度变化方面减少油气蒸发,可以采取在油罐上安装喷淋水、在油罐表面添加绝缘层和在油罐上涂刷浅色涂料等降温措施。(4)收集回笼蒸发的油气,可以利用集气罐、吸收器和回收装置等对油气进行收集,防止油气蒸发对空气造成污染。

2.3预防和控制烟尘烟气

对于烟尘烟气的预防应从清洁燃料开始着手,即对加热炉进行改造,提高加热炉的加热效率,降低燃料的使用量,由此减少烟尘烟气的产生。一般来说,改造加热炉、提高加热炉加热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在石油储运中提高加热效率的方法主要有低氧燃烧法、二级燃烧法、水乳化燃料燃烧法、利用新型材料加强隔热保温效果等。除此之外,为了降低烟尘的产生量,可以在加热炉烟囱的尾部安装除尘器。

2.4预防和控制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主要是由输油泵运作产生的,因此要想有效预防和控制噪声污染,必须在满足输油泵功能的基础上,在减小流道面积的同时加大泵体隔舌和叶轮外径之间的距离,并将泵壁加厚,以达到最大可能降低噪声和输油泵保持正常运行目的。为了降低输油泵运作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可以在设备周边安装隔音屏或者建造泵房,以此达到高效隔音的效果。

2.5污水的正确处理

油气污染范文篇10

一、工作目标

全市所有油罐车、加油站于年月日前完成油气排放污染治理任务,确保汽油油气排放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二、工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阶段(年月—年月日)

1.调查摸底(年—月)。对我市油罐车和加油站进行全面排查,掌握我市油罐车和加油站的数量、分布状况、油气回收治理开展情况等。

2.方案编制与实施计划上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制订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方案。年月日之前中石化()石油有限公司、中石化慈溪石油支公司、中石油销售分公司、中化道达尔燃油有限公司、省高速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有治理任务的加油站上报油气回收治理计划,向市环保局(电子稿和书面稿)和贸易粮食局、交通局、质监局等其他部门备案(电子稿)。年4月日前根据各加油站上报的治理计划,市环保局会同贸易粮食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进行全市统筹安排,制订全市油气治理计划。

(二)治理改造阶段(年月日—年月日)

1.新建、改建、扩建的加油站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必须有油气回收治理工程方案,建设时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安装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或设施;新增油罐车必须安装油气回收治理装置或设施。经综合验收合格后,相关部门方可发放加油站的营运证、油罐车的道路运输证。

2.全面启动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已建成营运的加油站、油罐车按照市环保局、贸易粮食局、交通局等部门制订的全市油气治理计划开展治理工作。市环保局、贸易粮食局、质监局、安全监管局、交通局、公安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督促、指导加油站和油罐车开展油气回收治理。

(三)试运行阶段。完成油气回收工作的单位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发现设施运行不正常的需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监测验收阶段(年月—月)

1.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业主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油气排放进行检测,油罐车的验收检测,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由业主委托经相关部门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

2.检测完成后,加油站业主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提交的材料包括油气回收改造工程备案材料、验收申请材料及检测报告。油罐车主须提交治理方案、设计施工图纸、检测报告、车辆道路运输证、行驶证原件或复印件。

3.市环保局、贸易粮食局、公安局、安全监管局、质监局等部门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及检测规范对油罐车、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进行验收。油罐车、加油站排放验收应该严格按照《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国家《储油库、加油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HJ/T431-2008)要求进行。验收合格后,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油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实施日常监管。

三、工作要求

(一)油气排放治理要求

1.距离民宅等敏感建筑50米以内的加油站均需预留油气后处理装置接口;汽油年销售量大于5000吨的加油站应预留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接口和油气后处理装置接口;治理后仍不达标或影响居民生活的加油站必须加装油气后处理系统。

2.油气排放污染治理装置或设施必须经具备相应资质的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与施工单位组织实施;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不得发包或转包给不具有资质、资格的单位或个人。

(二)油气治理改造安全要求

加油站和油罐车的改造工作应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落实主体责任,要切实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三)其他要求

1.油气综合治理改造工程应在不影响本地区油品稳定有序供应的前提下,有计划分批组织实施,并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避免因改造工程安排不当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2.加装油气回收装置(系统)不得影响税务、计量、消防、车辆安全等性能,所有涉及税务、计量、消防(包括安全距离)、建设、规划、安全运输、安全生产等问题的,按现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3.中石化()石油有限公司、中石化慈溪石油支公司、中石油销售分公司、中化道达尔燃油有限公司、省高速发展有限公司要按照要求制定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和计划,落实资金,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其他加油站自行制定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和计划。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和计划上报市环保局和贸易粮食局备案。

4.业主单位每个月的日前将上月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改造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计划报市环保局;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业主单位应及时向有资质的机构申请检测。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系统性强、协调部门多、工作难度大,需形成市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合作的机制。由市环保局牵头,成立工作联审小组。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分工如下:

市环保局负责牵头开展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负责油气回收综合治理的环保审查验收及监管工作。

市贸易粮食局负责督促加油站经营单位按照全市统一计划有序开展治理改造工作,严格成品油经营单位资质年度检查,及时配合市环保局协调处理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市公安局消防大队负责对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的消防监管。

市安全监管局负责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管,配合相关部门督促加油站、油罐车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对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中的改、扩建项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三同时”管理。

市质监局负责对改造后的加油站、油罐车及相关计量器具进行检测、鉴定,确保不因改造影响罐体安全性能,对涉及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的计量器具依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强制检定。

市交通局负责督促对油罐车实施油气回收工程改造,负责油罐车道路运输证审核,对未按要求完成油气回收治理任务的不予通过油罐车年度审查。

市财政局负责油气回收治理奖励资金的拨付。

(二)政策保障

为推动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对提前完成治理任务并经检测验收合格且符合奖励条件的油品经营单位进行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参照市(环发〔〕4号)奖励标准(一支油枪补助6000元,一辆油罐车补助1.5万元);对油气回收综合项目评估不合格的,责令业主限期整改;对未按全市统一要求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改造的加油站,市贸易粮食局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完成;对未按统一要求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改造的油罐车或经质监部门检验不合格的油罐车,收回道路运输许可证。

(三)宣传保障

加大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市民充分了解油气回收综合治理的工作意义、内容和进展情况,配合推进整治工作,督促各加油站、油罐车所属单位按规定开展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