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0:50:51

异性范文篇1

把沟通作为一种技巧,那么充分了解沟通对象的特点则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个事实也许是谁也不会否认的,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和你的性别相同,而另一半的人,则属于你的“异性”一类了。有人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也就是说,这个“天”有一半的男人和一半的女人。而作为每个人的沟通对象,也有一半的男人和一半的女人,或者说你的沟通对象有一半的同性和一半的异性。因此在沟通中,理解异性的能力是极为必要的。

当然,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而在沟通中也不能带有半点的“性别歧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男女有别”,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和处事方式毕竟有很大的差别。充分地了解这一点,对于增加我们沟通活动的成功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的人将与异性沟通视为“征服”对方。这个说法是否恰当暂且不论,但之所以用“征服”这个字眼,大概是在说明与异性沟通的难度吧。事实的确如此,在有异性的沟通场合,人们都会变得更加文明,说话也不那么随便,而最难的,便是了解异性的心理,设法采取“对症下药”的沟通方式。

其实,与异性沟通最关键的原则只有两条:一是采取肯定的态度和亲切的态度,不要轻易向异性说“不”,因为这样较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二是要显得自信,不要一接触异性就显得紧张,不能坦然相处。当然,异性沟通时的相互尊重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将会带来不必要的误解。比如,待人热情大方、诚实质朴,本是一种美德,但如果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对任何人都表现出亲热,心直口快,喜欢攀谈,就很可能引起对方的误会,甚至产生某种错误的联想;而男人在单身宿舍里的宣言及女性深闺里的私语在这种沟通场合都不应轻易“示人”,这不仅是尊重对方的表现,更是自尊的表现。

异性范文篇2

在办公室环境中,男女同事之间的相处,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给本人带来麻烦,而且还会对公司单位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掌握一些办公室异性相处的礼仪及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语言原则

男性和女性在办公室均要注意交谈的分寸。男性私下常会冒出一些粗话,有人甚至会开黄色玩笑,但不允许在办公室中发生,尤其是有女同事在场之时,否则女性认为这是对她们的侵犯。

男性在恭维女性时,也要避免挑逗性,以免给对方产生有性这一方面的错觉。

衣着原则

办公室不是约会场所,也不是家中居室,更不是显示你性魅力的地方。如男性把衬衫敞开,穿着短裤,是对在场女性的不尊重。女性更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千万不能张扬自己的性感,如穿着超短裙和太露的衣服。

动作原则

如果你是男性,当女同事在场时,不能把松了的皮带再扣紧,或者把衬衣塞入裤子中,否则会引起误会,会使女性产生不愉快。

女性也不能做一些挑逗性动作,尤其是体姿语。比如,在男性面前梳玩头发,触摸男性的衣服,用头发垂打男人的面颊等。尽管无意,但其结果是给对方发性的信号,导致误会。

交际原则

异性范文篇3

1异性交往阶段与初中生对“异性交往”态度及表现

1.1异性交往的阶段

初中生由于性生理的变化产生性意识,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这个变化大概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疏远阶段。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生将心思从客观世界转到主观世界中,强烈关心自己的成长,男女生之间产生了界限,产生了疏远,但由于对性机能的好奇与新颖感,这种“疏远”其实是疏而不远的;第二阶段,接近或吸引阶段。中学生们逐步摆脱心理上的闭锁状态,开始与异性交往,由疏远转向接近;第三阶段,好感或眷恋阶段。主要表现为男女学生将注意力转向异性,以欣赏、友好、爱慕的态度对待异性的一言一行,相互之间产生好感。

潘雯认为初中生处于异性吸引期,由“疏远”到“吸引”形成原因可能是女生比男生较早进入青春期,男孩从身体发育到心理成熟度都不如女生,造成了男、女生心理“落差”。但随着身体的发育,男生身心迅速发展,使其身心成熟度达到与女生相当的水平。男女生之间出现“性心理同步效应”,他们开始渴望与异性同伴相互来往,从而进入异性吸引期。

另外,从性别同一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两性之间会有一个阶段把对方视为敌对,但随着自我的发展会逐渐将对方视为伙伴并纳入自己的交往圈子之中。初中阶段是异性交往的敏感期。陈月霞指出:初一学生处于与异性疏远期,初二、初三学生处于与异性相互吸引期。

1.2初中生对“异性交往”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1.2.1对异性交往的态度

感到害羞:陈中文,杜哲群对某中学男女生调查结果为:有59.4%的中学生对异性交往感到害羞。

内心渴望,但不主动:初中生与异性交朋友的愿望,随年龄的增长呈直线上升的趋向。秦素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男生62.42%,女生44.70%)有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李鹰指出多数学生认为异性交往是必要的并且渴望与异性交往;卢秀琼认为,当代中学生广泛存在异性同伴交往行为,较少避讳,但他们不太主动与异性同学交往。

性别差异:相对男生而言,女生更容易与异性进行自然的交往。这是由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造成的。

1.2.2异性交往的方式与行为表现

随着性意识的普遍萌生,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发生了较大变化,交往方式带有很强的个性特征。

交往方式:孙红刚指出,初中生异性间的打斗(以身体明显接触为标志)是异性交往的方式之一,这说明打斗既是儿童身体能量释放的行为,又是异性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

马川指出,受欢迎的女生,将野蛮、淘气等作为异性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及交往策略,同时,对异性的不理睬也是异性交往的特殊表现形式。

行为表现:初中生的异性交往行为具体表现为:(1)单纯性:仅被对方某方面优秀品质所吸引;(2)炫耀性:有异性朋友是值得炫耀的事;(3)差异性:在异性交往程度上有较大差异;(4)排他性:双方一旦建立亲密关系,则拒绝与其他异性的交往。

2初中生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与基本情况

2.1初中生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

刘小林,郭继祥指出,异性交往有利于相互间的学习;增进青少年间的友谊,提高社会交往技巧。

莫晓宇,邢利荣,林玲,罗华从发展青少年同一感的角度指出,异性交往有助于青少年的同一感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

2.2初中生异性交往中存在各方面问题

2.2.1初中生异性交往极端行为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出现生理机能发展快与心理发展慢的倾斜状态,部分初中生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导致异性交往极端行为。

过早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与异性的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容易出现男女同学外貌相互吸引,内心相通,情趣相投,价值观相近等表现,更有甚者还确立了恋爱关系,即出现“早恋”现象。

不与异性交往,把自己封闭于异性之外:某些初中生的异性交往行为一不小心就被家长指责为“早恋”,并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围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使其抵触异性交往。

2.2.2初中生异性交往存在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概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友观不正确,以异性朋友为荣,相互攀比;超越友谊界线;交往方式不当;择友标准不当;拒绝异性交往或异性交往困难;缺乏异性交往的良性环境等。

异性范文篇4

风险因素是引发风险事件致使风险损失的条件。现代农业风险因素表现出错综复杂性,既包括风险的有形因素,如自然风险因素、市场风险因素和技术风险因素等,又包括风险的无形因素,如道德风险因素和社会风险因素等。农业风险因素是决定农业保险需求特征的直接原因,然而从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与管理角度来看,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决定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特征的内在原因。

1.1农业生产结构与农业风险因素的系统性及客观性

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要求合理安排各部门间的比重关系,并在农业生产资源有效利用条件下建立一个高效、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因此,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1]。广义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四大门类。种植业也被称为狭义的农业,这是由种植业的基础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决定的,因此,种植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种植业的农业总产值构成从2000年的55.7%降至2012年的52.5%,但其绝对数仍从13873.6亿元增加至46940.5亿元。这与政府的民生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2]。再从各类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与直接经济损失来看,旱灾、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风雹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仍然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风险事件,以2010年为例,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5339.9亿元,占全年农业生产总值的7.7%[3]。因此,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致使农业风险因素表现出:(1)系统性特征。优化种植业结构要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各生产项目之间的比重,以保证农产品市场供求的动态平衡,势必会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因素的影响;种植业结构优化不但要求增加农产品产量,而且要求通过灌溉技术、播种技术、施肥技术及农业机械化作业等改进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势必会受科学技术副作用和使用不当等技术风险因素的影响。(2)客观性特征。由种植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种植业结构优化必定会遭受农业自然风险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实施农业保险供给能够规避具有系统性与客观性特征的农业生产风险因素,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因此,农业保险需求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

1.2农业生产区域化与农业风险因素的伴生性及同步性

1981年编制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根据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差异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地域特点将全国划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并根据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进一步划分为38个二级农业区。根据农业区划划分,在东部,淮河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是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淮河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是水稻以及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主产区。在西部,祁连山以北的甘新地区与祁连山以南的青藏高原地区是以放牧业为主的地区[4]。因此,农业生产区域化致使农业风险因素表现出:(1)伴生性特征。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与农业风险因素是相伴而生的,如松嫩-三江平原农业区,平原辽阔,水土资源丰富,采用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东北主要的农业基地,然而由于灌溉与防洪设施落后,土壤具有沼泽化和盐渍化特征,水土出现流失现象,且春季易干旱、风沙严重;内蒙的北部牧区发展方向是建立一个稳定、优质、高产的现代化畜牧业基地,但由于白灾黑灾频繁,牧业生产极不稳定。(2)同步性特征。农业生产区域化要求农业生产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与活劳动,采用先进技术与措施,进行精耕细作,实现农业集约化,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农业生产区域化也要求农业生产规模适度扩大,降低平均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区域化与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农业风险因素具有同步性特征。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实施农业保险供给能够规避具有伴生性与同步性特征的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因此,农业保险需求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区域性需求。

1.3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风险因素的关联性及动态性

传统农业以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生产门类与生产项目有限,而现代农业将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运输销售业等准经济部门融为一体,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系统,并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征来看,一是通过龙头企业与多元化参与主体的组织协作,实现了利益共享的运作方式;二是通过稳定的经营制度、组织方式,提高了竞争能力与管理水平;三是通过一体化的运营约束机制,实行了风险共担的经营原则[5]。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致使农业风险因素表现出:(1)关联性特征。关联性与非关联性(即独立性)是2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小而全”的农业生产与经营结构要求农户具备独自承担风险的能力,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农业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实现风险共担的经营原则及具备管控农业风险的联动机制。(2)动态性特征。随着农业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现代农业具有外向型特点,因此,农业风险因素不仅涉及国内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而且延伸至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及制度风险等,农业风险因素具有明显动态性特征。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实施农业保险供给能够规避具有关联性与动态性特征的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农业保险需求特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需求。从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所揭示的农业风险因素的系统性、客观性、伴生性、同步性、关联性及动态性等特征决定了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即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农业生产的区域性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需求。

2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与区域性供给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6]。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农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且再生产各个环节被分离,因此,仍不能称其为产业。而现代农业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大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风险因素错综复杂,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多元化的组织体系,根据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特征,农业保险应该实施区域性供给。

2.1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为农业保险实施区域性供给创造了条件。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运行方式将会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常态运行机制,原因可归结为:区域性供给业务的开展满足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的同时,也符合现阶段我国深化农村改革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是实施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的首要条件。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业再生产主要是以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形式存在。“小而全”的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既不满足农业保险开展的技术条件,也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组织模式的创新。现代农业重视农业资源的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益的实现,要求逐步摆脱“小而全”的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向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和产业化等方向发展。因此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一方面能满足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另一方面也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与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2.2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利于差异性需求业务的开展

农业保险的技术处理是制约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的主要瓶颈,即农业保险费率难以厘定、经营风险难以区划、定损与理赔责任不易确定等。现代农业的发展重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因此与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别。现代农业的生产特点与产业化发展趋势满足农业保险经营所遵循的大数法则,易于统计农业保险的平均保额损失率,符合农业保险区域差异性业务开展的技术条件。另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借助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确定损失程度和理赔方法是不易的。现代农业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控农业生产的技术特点和作业方式,这为农业保险定损、理赔和责任划分提供了依据。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区域分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为基础的(如在农业区域化基础上形成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农业企业组织形式),因而满足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区划的条件,便于农业保险区域性业务的开展。传统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采取统一风险区划、统一费率厘定、统一保费补贴、统一组织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费率的厘定、农业保险险种的开发及农业保险组织体系的创新[7]。现代农业的生产特点与产业化发展趋势决定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利于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为农业保险构建多元化组织体系创造了条件。

2.3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便于政府实施差异性需求政策

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兴起到新经济体制时期的复苏再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时期的大面积试点经营,农业保险发展历程艰辛。农业保险不同发展阶段对其功能作用认识也存在差别。农业保险发展的初期阶段是将其等同于商业性保险对待,强调其价值补偿功能与资金融通功能,导致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运作举步维艰。由于农业保险是与农业这一特殊产业联系在一起,现代农业发展时期对其属性与功能作用认识发生了转变,转而强调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要求采取政策性方式运作,同时业内部分学者也视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村社会民生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8]。然而,现阶段农业保险的政策效用并未得以体现,这既与农业保险开展的现实条件有关,同时也与对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的认识有联系。因此,现阶段农业保险的发展,应紧密结合现代农业的生产特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综合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以差异性需求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为发展目标。通过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特征,结合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以差异性区域供给政策的实施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及产业化经营的实现,发挥农业保险制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农业与农村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平衡。

3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建议

从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差异性需求业务的开展和政府实施差异性需求政策实施等层面来看,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建议既要结合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特征,同时又必须依托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3.1区域性供给政策的实施须依托政府的农业支持制度

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需要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保险人的保费补贴、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与税收优惠、农业保险专项基金的设立等方面。传统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采取无差异的政府政策支持,导致农业保险的政策效用难以发挥。基于差异性需求特征的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政策可借助政府的农业支持制度加以实施。譬如,现阶段政府可以把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政策与对农业土地的补贴政策结合起来实施。该措施的可操作性表现为:(1)该种保费补贴形式不但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也满足了农民在多样化生产与经营条件下对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2)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与政府农业土地补贴政策是并行实施的,因而具有强制性一面,政府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性农业保险的供给。(3)农业土地补贴政策是根据土地所处的区域、土地保护和利用情况、土地耕种的农产品品种以及土地产生的效益等不同加以实施的[9],因此,也利于农业保费补贴数量的确定及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险种的开发等。(4)该种补贴形式能够在经济条件与农业生产结构接近或相同的地域加以推广与实施。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农业保险专项基金的设立等均可借助政府的农业支持制度进行差异化政策实施,以保证其政策支持的精准性与指向性。

3.2区域性供给业务的开展须借助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农业保险的技术处理是制约传统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的主要瓶颈,即农业保险费率难以厘定、经营风险难以区划、定损与理赔责任不易确定等。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业务的开展须借助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布局是以农业区划为依据,以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和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与组合为手段,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规律,围绕社会需要与市场需求,获取农业生产的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创造了条件。譬如,可借助农业生产的区划来确定农业保险经营风险的区划,以适应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该措施的可操作性表现为:(1)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要求根据农业生产项目的特点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与组合,因此,农业保险经营风险的区划与农业生产区划具有同步性,且区划方法与手段具有针对性。(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要求遵循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原则,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及产业化经营,因此,也利于农业保险费率的厘定及保险责任的监管等。(3)同时通过对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能为验证农业生产布局合理与否提供决策参考。

3.3区域性供给组织体系的构建须结合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合理分配资源,调节供求;通过竞争机制,改进技术,获取效益;通过交换机制,保障行为主体利益。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农产品商品率。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组织体系的构建同样需要结合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譬如,可借助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设计农业保险组织模式。该种措施的可操作性表现为:(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市场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产业链各方行为主体实现风险共担原则及管控农业风险联动机制,这为农业保险区域性组织模式的设计提供了空间。(2)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通过龙头企业与多元化参与主体的组织协作,实现利益共享的运作方式,这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运行模式创造了条件。(3)同时农业保险区域性组织模式的设计为现阶段农业保险由试点经营到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实施依据。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保险组织模式必须走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道路。据此,保监会提出了符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4种组织模式,即政府代办的商业性经营模式、专业性经营模式、相互保险经营模式、政策性经营模式。单一的农业保险组织模式肯定不符合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组织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通盘考虑。

4结论

异性范文篇5

一、金融机构的内涵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樊明太(2005)系统的研究了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的关系,通过理论和经验检验发现,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经济改革在空间上的非均衡性不仅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差异性,而且还导致了金融结构的明显差异。货币政策是总量调控的政策,在多数国家实行货币政策时只重视总量调控,去忽视了国家内部金融结构的巨大差异。国外学者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关注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他们从理论和经验角度证明了由于金融结构的差异性导致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Varlino和Defina(1998)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分了导致美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后,认为银行规模的区域差异是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原因。在分析欧洲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机制时,Dow(2003)认为金融结构的差异性,比如规模、集中度、银行的状况等,是促使欧洲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

二、金融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结合金融结构差异性的内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金融结构差异性的表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具体如下:

1.金融通资源区域的差异性。中国金融资源的配置不仅在量上存在巨大差距,而且区域之间也存在着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效率上的明显差异。如果把政府行为考虑在内,政府部门对金融业的抑制强度在各个不同的区域也不完全相同。由于金融相关率(FinancialIntervnationalRatio,简称FIR)是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它反映的是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它可以被视为金融发展的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在一定的国民财富或国民产值的基础上,金融体系越发达,金融相关系数也越高,所以人们推断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相关比率必然会逐步提高,而且可以根据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金融发展达到何种水平。尹希果,陈刚,程世骑(2007)在研究金融发展时,运用金融相关比率来表示研究区域之间的金融发展程度。据此,本文给出了1996~2004年东、中、西三大区金融相关比率,东部地区的金融相关比率相对于中部、西部来说,金融市场相对发达。葛兆强(1997)认为中国的金融制度呈现出计划金融与市场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机制”,即东部地区市场金融成分较高,计划成分较弱;中西部地区计划金融占支配地位,而市场金融发育程度微弱。给出了1996年到1998年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全部金融相关比率与国有金融相关比率之差,从图上可以看出东部市场化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2.银行配置的差异性。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置也是衡量金融结构的主要指标,这两个表可以看到2007年末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空间分布状况及1999年到2001年东、中、西四大国有银行区域分布概况,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源拥有量相对较大,金融发展程度高。出于资本的逐利性,股份制商业银行90%以上把总部设在东部城市,中西部较少。主要营业网点也主要在东部城市,中西部营业网点之和只有东部地区营业网点的30%。东部的金融资源相对来说是充足的。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配置也是商业银行围绕“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原则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政策的干预,股份制商业银行对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对四大国有银行来说,从1999年到2001年的数据显示出无论是营业网点的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来说,四大国有银行区域分布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有较强的相似之处,东部、西部、中部三个区域之间的金融资源的配置非均衡,东部的营业网点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是中部、西部地区难以超越。

3.资本市场分布的差异性。股票市场作为重要的资本市场,是上市公司能筹集资本和投资者投资资本市场的场所。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是离不开股票市场的。无论是股票市值的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东部区域的市值超过了中西部区域的市值之和。中部区域所占的市值波动比例相对于其他区域较大,其他区域相对较稳定。

三、金融结构差异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异性范文篇6

衣着原则

办公室不是约会场所,也不是家中居室,更不是显示你性魅力的地方。如男性把衬衫敞开,穿着短裤,是对在场女性的不尊重。女性更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千万不能张扬自己的性感,如穿着超短裙和太露的衣服。

语言原则

男性和女性在办公室均要注意交谈的分寸。男性私下常会冒出一些粗话,有人甚至会开黄色玩笑,但不允许在办公室中发生,尤其是有女同事在场之时,否则女性认为这是对她们的侵犯。

男性在恭维女性时,也要避免挑逗性,以免给对方产生有性这一方面的错觉。

动作原则

如果你是男性,当女同事在场时,不能把松了的皮带再扣紧,或者把衬衣塞入裤子中,否则会引起误会,会使女性产生不愉快。

女性也不能做一些挑逗性动作,尤其是体姿语。比如,在男性面前梳玩头发,触摸男性的衣服,用头发垂打男人的面颊等。尽管无意,但其结果是给对方发性的信号,导致误会。

交际原则

异性范文篇7

语言原则

男性和女性在办公室均要注意交谈的分寸。男性私下常会冒出一些粗话,有人甚至会开黄色玩笑,但不允许在办公室中发生,尤其是有女同事在场之时,否则女性认为这是对她们的侵犯。

男性在恭维女性时,也要避免挑逗性,以免给对方产生有性这一方面的错觉。

衣着原则

办公室不是约会场所,也不是家中居室,更不是显示你性魅力的地方。如男性把衬衫敞开,穿着短裤,是对在场女性的不尊重。女性更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千万不能张扬自己的性感,如穿着超短裙和太露的衣服。

动作原则

如果你是男性,当女同事在场时,不能把松了的皮带再扣紧,或者把衬衣塞入裤子中,否则会引起误会,会使女性产生不愉快。

女性也不能做一些挑逗性动作,尤其是体姿语。比如,在男性面前梳玩头发,触摸男性的衣服,用头发垂打男人的面颊等。尽管无意,但其结果是给对方发性的信号,导致误会。

交际原则

异性范文篇8

【关键词】福辛普利高血压心率变异性

Effectsoffosenoprilonheartratevariabilityofessentialhypertensive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fosenoprilonheartratevariabilityofessentialhypertensivepa-tients.MethodsTheheartratepowerspectraldensityandtime-domainwasanalyzedin130healthysubjectsandin256patientswithhypertensionbeforeandafterusingthefosenoprilwith24hourelectrocardiographicrecordings.Re-sultsThelowfrequencyandtotalfrequencyandratiobetweenlowfrequencyandhighfrequencyofhypertensive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thehighfrequencyandstandarddeviationofnormal-to-normalintervals(SDNN)andstandarddeviationofthemeanofRRintervalsforeach5minperiodofthe24hourelectrocar-diographicrecordings(SDANN)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control.Thedegreeofday-nightchangede-creasedsignificantly.Aftertreatmentoffosenopril,inadditiontolowingthebloodpressure,theSDNN,SDANNandhighfrequencyofhypertensive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lowfrequencyandtotalfrequencyandratiobetweenlowfrequencyandhighfrequencyofhypertensive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Thedegreeofday-nightchangewaspartlyrestored.ConclusionWhenfosenoprillowersbloodpressure,itcanimprovesignificantlytheheartratevariabilityofessentialhypertensivepatients.

【Keywords】fosenoprilhypertensionheartratevariability

心率变异性分析是评价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的一项无创检测手段,是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用心率变异性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及其药物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研究福辛普利(Fosenopril)对原发性高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为福辛普利降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8月~2004年9月1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68例,女62例,平均年龄(52.7±10.4)岁。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无心血管及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史。血压、血脂分析和心电图无异常,检查前2周内未用过任何药物。256例原发性高血压组均为2002年9月~2004年8月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45例,女111例,平均年龄(53.5±14.5)岁。其诊断与分期采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检查前1个月未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检查前2周停用β受体阻滞剂和胆碱能受体阻滞剂。每日1次晨服福辛普利10mg共10天,用药前后各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1.2方法心率功率谱分析采用美国GrandPacific公司HOLTER4.0系统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MV1、MV5及改良MaVF导联,对24h窦性心率进行心率变异分析[1~3]。时域为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窦性心律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频域分析用快速傅立叶转换方法,心率谱功率单位ms2。总频谱为<0.40Hz,极低频为0.003~0.04Hz,低频为0.04~0.15Hz,高频为0.15~0.40Hz。HRV分析的时间段包括24hHRV,白昼为8Am~8Pm,夜晚为8Pm~8Am。

1.3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异性范文篇9

设计景观是存在差异性的,试图用一些标准来衡量改造是否成功有一定的局限。实践中反而会被所谓的“标准”束缚手脚。

研究景观之差异性与设计之平衡的目的是:不要做“无差别”景观。怎样才算达到了平衡?需要先分析平衡的一些主要因素,哪些因素发展“过头”了,哪些尚处于“萌芽”阶段;再对“整体因素”和“局部因素”作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一种强化原创意识,鼓励激发思维活力的思考方式,从根本上努力解决“无差别”类似景观、无新意景观等一系列浪费资源的景观。要在这种过程中寻找差异性,平衡一系列积极的因素和妥协的因素。

在统一与变化中寻找平衡,大众化与个性化之中寻找平衡,在时尚与传统中寻找平衡,在视觉疲劳与反视觉疲劳中寻找平衡,在人的扩张性与自然生态的不可逆中寻找平衡。平衡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设计平衡之“统一与变化”

用“格式塔”心理学来解释这些需要平衡的因素。

“格式塔”心理学是感觉场的自动组织结构,是感觉场使得所谓“元素”从属于“整体”,而该“整体”又结合到更广泛的整体中去。我们日常知觉不是对各种质量的拼合的知觉,而是对不同物体总和的知觉。

在现实中“整体”往往被内耗掉,差异性而带来的吸引力往往被人忽视,各自价值都不能很好体现。同时人们往往把个人的价值观加在设计意图上:比如在乡镇希望把乡村变成繁华的都市面貌,出现村村像镇,镇镇像城;而城市又希望把城市向密集型繁华都市靠拢,寸土寸金使得牺牲绿化空间成为水泥的森林。尽管近期也意识到城市更需要自然式景观来调节情绪,但这种调节是局部的,不成大的气候。就这样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各自的优势特点情况下进行了造。要知道城市因为乡村才显得现代化,乡村也因为城市更具有对都市的差异性吸引力。

设计中出现的内耗

设计本身可能没能统一贯彻自己的观念,有以下几点内耗:

1)设计之初会翻些图片资料加以参照,以模仿形式为捷径,妨碍独创思考能力。

2)设计过程中脱离土生土长的环境,没有进行很好的调查,或是设计人只是听项目经理的转诉,看到的是现场照片片断,就在设计。

3)设计效果图和总平面有的只是为了表面效果好,其真实性与实施差距较大。为了审批,夸大绿化面积现象也确实存在。

4)设计配合过程不够规范化,施工、监理不严造成设计意图不能贯穿下去。

5)为了按时完成工程,不惜降低景观质量。

很多人力物力在内耗中降低了效率,整体性、统一性在整个设计过程不知不觉中消耗掉,反映出一种整体性思维和整体性设计流程的缺失。

尝试解决的方法

“统一”的过程需要贯穿首尾。分析理解环境,去深刻感悟环境,在设计之处就得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并且能在贯彻设计过程的始终。这就需要我们去强调设计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思维模式。理解理念初衷的统一、形式审美的统一、整体空间的统一、整体风格的统一、整体流线的统一、材料手段的统一。景观设计师应该锻炼不同空间尺度在不同层次工作领域的整体连贯性思维。

在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每一位设计师都无法回避一些基本的问题,不同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决定了表现形式与变化性:

“变化”得是否好要看是否适度,是否在统一里寻找的变化。一般认为变化既要大胆又要心细,“大胆”就是充分理解环境基础上,不要过多怀疑作品没有“实践过”的心理障碍;“心细”就是要为好的设计作品提供社会支持与技术支持。变化需要从一些对最适合这个地区的假想中、感悟中提炼,就是所谓的“灵感”中提炼,不必过多地去寻找已经完成的优秀作品中寻找影子,而是讲究原创性。音乐好听绝不是模仿出来的,而是感悟中的提升。要意识到并深入人心的是:创造性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发展过程和形式都是“变化”的因素,形式反映了进化的过程。对生物学家来说,新城市的形式绝大部分来自我们对自然演化过程的理解与反响。形式和过程是一个单一现象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变化反映于形式中,即一个东西的外表样子是这个东西的重要方面。例如,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原子的模数几何形和显示雪片结晶体的动人形象。

“统一”与“变化”犹如“曲”与“音符”,把握两者的关系是作品是否有价值的关键。也就是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景观整合在规划与建筑中,就像“音符”融合在曲调中。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我们时常需要在景观整体综合知觉与细部分析知觉中不断比较。就像画家在处理局部细节时,经常要退到远处看整体较果一样,甚至为了避免“当局者迷”还需颠倒画框纠正习惯性视觉错误。

纠错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在景观设计中,需要退回到最初终极的人类需要,而不是看眼前某些“迷人的细节”,也不是非要套上文化与历史的桎梏才善罢干休,更不是国外理念的堆砌。设计的创艺性是需要在整体中认识的,鼓励这种创意思考方式一直是中国最需要的,只有设计师具有这种整体认识下的纠错力,创意才可能最合理地展现出来。

抽象的创意还是需要落实在“知觉中的一个特殊结构”中,能够唤起人们对新事物的新的理解。而空的表意形式是不负责任的交差。例如做工粗陋的景墙,千篇一律的图腾柱图,毫无心意的桌椅等等。

形式不是业余艺术爱好者的偏爱,而是关系到所有生命的一个中心和不可分离的问题。所以建议设计师回到大自然寻找形式的基础。

如果能够从这种大自然的完美中得到启发,将是无穷无尽的。

设计平衡之“时间与空间”

设计的“统一”与“变化”的关系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传统与时尚;大众化与个性化;视觉适应与反视觉疲劳;城市化与生态化等。

景观差异性与设计平衡之“时尚与传统”

到底是持续的辉煌还是短暂的时尚,经历过许多思潮,今天看来却非常片面,而一些远离人们视线的作品。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之后,却闪烁着迷人光芒。

●“时尚与传统”的含义

所谓时尚,哲学地说,是一种城市的时髦文化,经常由青年所独领风骚,也指大众在某个时期所喜爱追随和模仿的一种城市生活方式。而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它们彼此相异却是一体,没有现在的时尚就没有成为过去的传统。时尚记录着历史传统,表现着文化追求。

建筑风格尤为如此,各异的历史、社会、文化与族性,都选择了差异的建筑作为其意义的存在形式,城市建筑就像一个多元的文化剧场,一个流动漂浮而又保持着对话的网络体系,一个具有多种解读可能性的差异性文本。归根揭底是受哲学与知识时尚的深刻影响。20世纪建筑时尚几经多变,呈现差异性格局。其中,景观也是在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时尚对话交锋的背景格局下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景观,景观如同建筑、服饰、饮食知识等等文化一样,是一种交往性很强的时尚话语。随时随地因“新潮”而变化。景观比建筑更容易实现意念的传达。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如同前面所说,更可以迈出大胆而心细的步伐。

●重新解读传统

相对时尚而言,在强烈的时尚下,传统不会被抹煞反而更具有独具一格的魅力,而仿造传统不加以改变的是停止不前的。

时代、环境、科学都在变化,在激进革命派与中庸保守派的裂隙和尖锐化冲突之后,形成解构主义基础上的对传统“再认识”。其中由于现代化过分地导向西方文化,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支撑,都市青年都突然变成了“黄香蕉”黄皮白心,20世纪70-80年代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亲自出马发表文章,对“亚洲价值”进行解释与概说。并将儒、佛、伊斯兰、基督教教义中有关道德内容经过现代注解编成读本在中小学推行。显然,重新解读传统不是简单回归传统是为了超越现代性的缺陷,是一种创造。景观设计师追求的不是对过去形式的拷贝,而是把园林精神吸收过来,把它们转换成为适应新情况的合适表达方式。

景观差异性与设计平衡之“大众化与个性化”

尽管我们很难全面、客观地分析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但我们认识到不同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师的观念和思想决定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并且进而影响作品的生命力。在人性被压制的状态下,人性需要解放,需要以人为本;个性独立性过于泛滥的情况下,还是需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个性化与大众化是对于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品格,其实是一种呈现的结果而非目的。

只有认真分析地块、谨慎开发,依居地块的特征来做策划设计才不会雷同。设计风格可以有个人偏好,但市场经济会自动优胜劣汰地筛选这个偏好。

其实最可怕、最悲哀的是设计师没有偏好,没有自己的设计理念,习惯于抄袭拼凑,甚至代表为大众人民意志发言的业主也流于观念的拷贝。比如,假的室内屋顶管道做装修,这与原来的初创原意背道而驰。

在公众的意志还未被充分挖掘体现的时候应该重视公众的需要,重视公众的个体差异性,就不会流于设计手法本身,也就不会“千城一面”地“批发”效果。毕竟景观的社会性是第一位的,设计不是追求表面的形式,不应追求前卫、精英化与视觉冲击效果,而是着眼于追求内在的价值和使用功能。

景观差异性与设计平衡之“视觉疲劳与反视觉疲劳”

现代人的困惑

人们在观察熟知事物的时候,已经有了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有着不利的一面。比如现代都市人的情绪低落烦躁,每天重复布郎运动于寝室与办公室之间,每天必须经历同样的事。

笔者偶然在生活中遇到的事可以证明设计师寻找反思维定势的必要性。偶然把放在塑料格不同位置却又离得很近的父母牙刷都换了位置,他们就是选不出哪个牙刷是自己的,原来他们每天都拿在手中的牙刷是通过行为和位置的经验来辨断,忽视其个体色彩形状差别。人们不能总是熟视无睹周围黯淡的环境和给人带来烦躁感的建筑。如何使周围环境给些洁净精致的变化,让每天过得有变化、神采奕奕,也是现代人精神的需要。

启发

●改变观察的尺度

从视觉角度出发,我们认识世界的经验是有限的,我们只能依靠我们眼睛和根植于土地上的双脚,用肉眼看到很少的一部分。事实上,如果我们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或是借助“X”射线或热探测器,我们看到宇宙是如此丰富美丽。景观也因为有了这种看不见的神秘而耐人寻味。或许我们可以从极限的视觉中理解大自然的伟大,有更多的因果关系才能真正了解其科学结构,为景观设计提供灵感。

景观差异性与设计平衡之“城市化与生态化”

●城市化的今天

城市化的今天,人们很难从书城中看出大量树木被砍伐做纸浆的情景,就像在大搞建设的利益驱使下很难看出祖孙后代将为之付出的高昂代价的情形。现代主义文化大肆伸张人的主体“以人为本”,弘扬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权威,将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态度在城市建筑语言中到处体现之时,就是人与自然二元分裂的时代。人以工具理性君临大地,仿佛是自然的主宰。城市,作为现代工业区文明的集中地,是人战胜自然,“远离自然状态”的处所。在城市里,人用一切尽可能的方式与自然分离:钢筋混凝土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人地两离的沥青、水泥公路;表面建筑语言的人造装潢;甚至城市里越来越多的抽象建筑艺术,人造景观等等。

而在后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终于跨越了与自然为敌的阶段,走向崇尚返朴归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后现代之旅。“建筑山水城市”,成为当代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目标。清澈的河水,鱼虾嬉戏,重新成为现代城市的亮丽景观。这种美好实践在实际成果中是一种明显的人工痕迹,在无意中自然已经有了伤疤,在局部生硬地做一些改变。

●生态化也要从今天做起

用生态的观念来平衡城市化与生态化的关系。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与环境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从理论上讲,人类的活动(包括设计活动)对自然环境都是一种干扰。从传统生态学角度讲,人的设计活动是不会对自然界生物产生所谓好的影响,也就无所谓充满褒义的“生态设计”“生态建筑”“生态园林”。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人类对环境的负干涉要远远大于正干扰,如果最大限度地减少负干涉就是对地球环境的最大贡献。以人为研究主体的生态学,人就是研究的受益者,可往往人很难在短时间评判这种受益是短暂的还是永久的。土地是有限的,即使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而人类在开发的农耕地返还农田就难了,周围的环境也不允许了。也就是说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

如何谨慎开发,不求短期利益,增加每寸即开发的土地的使用效率才是关键的。就像顽皮的孩子,平时把玩具乱丢,要玩时却说没有了要买新的。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源浪费会是更加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如果排除工业、农业、交通等污染,人的不良设计活动对环境产生负干扰占主要比例。现在就有提出“生态补偿设计”“生态适应设计”这种说法,避免以往“生态设计”或“绿色设计”所具有的一种“完美”的结果性。

异性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差异性教育;实施价值;讨论

早在21世纪默契,西方教育界就已经提出了差异性教育的理论内容,这个理论内容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定要在班级教学活动中承认并且接受学生差异,估计到学生的差异,带动学生自身差异的发展。差异性教育理论内容是于素质教育视角之下提出来的,其符合素质教育对于人才培育的要求,文中阐明了差异性教育的理论内容,剖析了素质教育环境下初中历史课程差异性教育施行的可行性,并且遵照出初中历史学科进行差异性教学活动的对策。

1差异性教育理论知识内容

差异性教育的理论内容在当前多元化社会中对于差异化人才的需求带动之下,在面对人类自身发展地挑战当中,打破传统的理论知识内容的素服而产生的,所以,其理论知识内容和素质教学理论内容二者是一致的,是现代基础性教学革新中所重点强调的教育理念。其一,差异性教育理论知识内容适合目前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当前在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怎样兼顾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效地发展,始终都是教师团队都感觉到困扰的问题,差异性教育模式的产生刚好就解决了集体教学活动的这个难点。其二,差异性教育理论知识内容虽然有西方的教育理论作为基础,可是同时也和中国传统教学理论知识内容科学地融合差异性教育继承了我国因材施教的教学思维,同时又给予了新的发展给予。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一定要以个别教育作为立足点,当下所提倡的差异性教育立足于集体教学,重视对于学生个体的教化活动。

2素质教育视角下初中历史课程差异性教育实施的可行性

素质教育视角下初中历史课程差异性教育的实施有着极强的可行性。其一,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客观性决定了差异性教育活动的可行性,初中学生在学习态度、独立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层面都有着极为突出的差异。还有当前集体教育的班级中人数比较多,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会致使后进生的进步空间更加狭小,可是一旦差异性教学模式得以形成,就会使整体的教育品质得以提高,并且变得更加可行。其二,差异性教育能够促进集体中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差异性教育可以带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保障学生在班集体活动当中达成教学任务,获得学习活动的成就感,避免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与情况。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活动一定要培育学生自身的能力,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一定要培育学生进行剖析问题,钻研历史的现状与启发的能力,差异性教育就完全能够胜任素质教育视角下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3初中历史教育差异性教育的价值

因为差异性教育活动的特殊性质,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活动中实行差异性教学活动,不但有助于拓展学生自身不同的教学活动,更能够形成培育个性化人才的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在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中,知识和情感同步成长,与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的时候形成自我认知与定位,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逐渐提高。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形成,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促进学生自身和谐的发展。

4初中历史学科中差异性教育的深入推广

4.1差异性的课前预习活动要求。课前预习活动的差异性教育推广,这要求教师一定要预先做好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剖析,也就是一定要对班级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完成教学目标的预先诊断。具体而言就是一定要切实搞清楚目前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经验基础、方法策略、知识内容等,学生是否已经真正拥有,拥有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只有精准地把握好学生自身的实际现状与已经有了的经验,教学活动才会有可能高效、省时地完成所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讲授九年级(人教版)《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课的时候,为了可以更好地达成针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教学活动,教师就一定要经过课前对话、问卷发放等形式去了解学生的具体理解情况。教师完成了学生情况的把握以后,所设置的预习任务就会有差异性:将预习任务进行分层,切实实现由浅入深的任务设计。例如:预习教材中《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十月革命的主要参与者是谁?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区别是什么?教材中所说的两个政权指的分别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情况?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十月革命最为关键的特点是什么?其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教材内容。切实实现对于任务的说明,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对预习内容进行选择,完成三个以上就足够了。这样的预习任务设置,会让后进生主动去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内容,基本能看懂要预习的内容,尝试着达成对应的练习题,带着疑惑问题去听讲;中等生可自觉地复习旧知识内容,初步了解与把握预习的知识内容;学优生深度理解与把握预习的知识内容,力争从理论知识内容与方式的层面消化吸收预习的知识内容,并且可以主动地帮助身边的同学。4.2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差异性。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差异性是教学活动的难点,第一,教师一定要建立先学后教的思维,要能够让学生带着教师设置的任务、有既定的目标去自行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行学习一定要法和四个明晰的要求:明晰时间、内容、方式与要求。第二,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进行分层,依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积累程度把学生分成优、良、中、后进生四个层级,用不同层级的学生遵照共进互助、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对应的搭配组合。创建与之相配套的新型课堂常规,锻炼学生怎样在组长指引之下进行自学、评价、检测等基础程序。第三,要使用鼓励教育的模式,告知学生不要被教材内容所束缚,发表自己的意见,多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去找寻你我严重的历史知识,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协作学习活动当中。4.3布置作业的差异性。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作业布置理应具备差异性,可将其氛围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础性质的作业任务(课后练习适合后进生);第二层面是以基础作为主导,并且搭配少量略有提升的作业任务(课后作业适合中等学生);第三层面是开放性拓展作业(教师布置的作业问题,符合学优生),例如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程之后,教师可布置较为基础的作业任务,剖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历史作用;而开放性问题是梳理自1960—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成就,并且配合图片,与自己所编写的文字说明,制成电子文件的展示,布置这样的作业任务旅游提高后进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也给学优生开拓了展示自我的空间。

5结语

总而言之,差异性教育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的推广实施,理应从课前预习、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任务设置三个层面进行,以保障差异性教育模式给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全新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雪英.历史专题教学下初高中衔接问题应对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2):7-9.

[2]屋顶山.分层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