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0:36:48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范文篇1

【关键词】应用数学;数学教育;应用探究

数学科目除了在数学领域有主要的应用外,在国民经济的核心问题上以及国家的安全问题中亦或是国家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数学科目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的晦涩难懂,但是其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的数学教学存在教学失调现象,数学教育在应用教学存在严重的偏差,片面的追求现代化的应用教学,完全忽略了应用数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目的,从而导致学生发展受到阻碍。

一、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挑战

(一)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挑战

长久以来,应用数学一直是数学教育中的重点,而且在就业方面也有良好的就业形势,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学校的数学教师也逐渐的出现了饱和状态,应用数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也逐渐降低。在当下的应用数学的毕业生在就业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多毕业生无法找到满意的就业工作,间接的影响了大学生对应用数学专业的选择。

(二)应用数学的师范化教育意识薄弱

之前应用数学的数学教育其毕业发展趋向一直是教师行业,随着当下数学教育的发展,很多学生并不愿意从事教师行业,久而久之,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师也弱化课对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致使学生师范技能薄弱,无法在师范教师的招聘中脱颖而出。随着现代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应用教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还是沿用之前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师范教师就业标准。并且伴随着当下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应用作用的下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应用数学师范化的教育意识都逐渐的弱化,学生的应用技能逐渐成为应用数学教育中一个值得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对应用数学人才要求的标准提升

当下各行各业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渐的提升。这就对当下应用数学的教育提高了要求标准,既要求有专业的数学能力还要求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从而适应当下数学教学的人才需求。为此,应用数学的专业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积极的为学生开辟不同就业道路,让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更多岗位的人才标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其今后发展的就业平台。针对于以上发展计划,改善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培育模式,将是学校教学人员思考的重点[1]。

二、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应用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改革应用数学的教学目标

当今社会对应用数学型的人才标准已经进行了改善,那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教学目标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以此适应社会对应用数学型人才的标准。在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师范型的教学人才,但随着各个学校对数学教师数量的饱和,也就是说应用数学型人才再踏入社会后若是寻找师范性质的工作其就业岗位就会非常的困难,进而致使大量的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面临失业的危险。因此,当下的应用数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在师范型人才培养之外,加入其他领域的应用数学教学,培养多技能的应用数学人才,让学生在毕业后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领域,还能间接的提升该学校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

(二)开展数学竞赛,提升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如今的高等教育而言,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从事数学教育上的工作,还是从事其他领域数学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基于此,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助于学生实践的数学竞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数学建模竞赛、奥数竞赛等一些应用性强的数学竞赛。举办竞赛的意义除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外,还能展现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作用,使得应用数学更加的具体化、实际化[2]。

(三)建立以数学建模为主的应用数学教育

在应用数学的课程教学中,数学建模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在数学教育的应用中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由于数学建模的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其存在多种解答途径,这就考验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学生针对自己的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的运用中其思维模式容易受到限制,而且很难打破以往固有的思维方式。为此,教师应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开展数学建模课程中,并举办一些内部的数学建模竞赛,通过学生对竞赛经验的总结和感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究,可以得知,当下的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都是从事数学教育方面的工作。但随着社会对应用数学人才标准的提升以及师范型人才的饱和,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将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基于此,就需要加强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让该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实践技能,从而胜任社会的各项人才标准,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亦臣.应用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魅力中国,2013,(32):254-254.

应用数学范文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践能力;课程建设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学的发展如火如荼,对人才也不断提出新要求,但高校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没有提高、职业认同感低、专业素养不高,影响到学生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学习的激情,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新要求的人才。本文探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寻找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1]。

一、应用型人才概述

应用型人才是指应用所学的知识到工作实践中的人才。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教师要注意考察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要求进行教学,制定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方案。应用型人才更多强调的是技术的熟练性,因此,要注意熟练性的培养。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更符合岗位的要求。

二、高校教育现状分析

(一)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

由于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是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对学生其他素养并不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与中学阶段一样,单纯地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教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所学的知识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只是理论而已,对其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没有丝毫的帮助[2]。

(二)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严格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业不重视,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没有规划。学校只是按时地给学生上课,至于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丝毫不关注,对学生的工作能力丝毫没有培养。

(三)教师的定位不够

有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足,没有认真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打心底接受,对教师这个职业没有深刻的认知,没有满足感与愉悦感。对于学生做不到打心底的喜爱,在教学中做不到认真教学,会使学生学习不好,教师在教书过程中也不愉快。在教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感受不到幸福感,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受不到荣誉感。为了避免此类情形,教师要不断地认识自己的职业,从心底接受这份职业,对学生从心底接受。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做到不断学习,知识只是停留在基层。一些年纪较长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经验足够多,不再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经验,有的年轻教师专业知识不足,而且还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使他们越来越达不到教学的要求[3]。

(四)学生自己对未来认识不足

当今时代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本科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很多学生找不到好工作选择继续深造,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而且很多学生对未来情况的认识不足,在上学期间依然是得过且过,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认真学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对现在的就业情况没有足够的认识。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选择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企业调研,要明确培养学生的技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或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要不断地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针对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针对学生的喜好与特长对学生进行训练,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习,而不是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多的规划。在改革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习专业知识,坚定信念,寻求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能力。一些年长的教师不能以教学经验丰富为由就拒绝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年轻的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要不断地开发教学资源,多方位地指导学生。师资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要根据专业的特点,邀请专业知识较强的专家到校给本校教师讲授专业知识,开设讲座来促进教师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4]。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程体系中,教师要做到“注重基础、加强实践、提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符合学生的发展情况,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改进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调整教学的方式。下面几种教学方式可供参考。第一,案例教学法。这是一种较为常规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式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讨论理解,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由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负责补充,课堂的案例由小组间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实验教学法。在教师改革教学中,要多加强实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验中,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明确重难点。第三,数学建模法。例如,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Python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Hadoop分析系统与Linux系统应用实践等,这类课程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操作相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程序方面的学习,加强上机课程训练的强度,课后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不断地看视频,不断地操作,从而做到对软件熟知。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不断调整教育目标与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工作素养同时发展,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校应紧密围绕企业的职业要求来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学生课程建设,丰富课程体系。专家、企业、教师相互配合,构建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师要调查社会职业对学生的要求,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懂得如何教育学生,制定符合学生发展条件的体系。

(三)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变革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热爱自己的职业,培养教师专业认同感,使教师从心理上接受教师这份职业,明白自己的职业,树立职业的目标,形成职业的情操[5]。教师只有在心里认同接受自己的职业,才会在与学生交流、课堂互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教师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地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地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并且融入自身的教学中。在教学时,不断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当今时代,大学教育越来越丰富,大学的师资力量越来越强,大学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多去图书馆查阅新的理论,多上网观看相关知识,学生要明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做到了解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向着社会的需要方向发展。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对学校的教学越来越重视,高校对学生的教学也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理解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教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会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不断地要求自己做到完美,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康.新课改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1):131-133.

[2]薛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1):234+236.

[3]李静.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3):15-17.

[4]谭广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才智,2018(11):97.

应用数学范文篇3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

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改善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依然存在的问题,攻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教育部2016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和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开启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篇章。认证的基本理念是“学习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指导思想为“一践行三学会”,凸显师范类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1]师范类专业认证将会对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时长、实验实训条件、实践教学基地等实践教学方面进行考核认证,做好、做精师范生教育实践已经成为举办高校师范教育普遍面对的新任务。长沙师范学院是一所蕴涵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本着“人生引领、文化滋养、艺术熏陶”的育人工程,其育人目标、过程有其独有的特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志承长师特色,有与其他高校截然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小学数学教师。故立足于学校和专业特色,符合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人才培养着力点建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鉴于此,本文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分析讨论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是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增进师范生对教育的认同和热爱在全面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

在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注重师范生教师情怀教育,通过讲座、参观、观摩、访谈、“名师进校园”、典型案例学习等多样化活动,使学生了解儿童,热爱儿童,关注并热爱小学教育,领会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文化,了解并热爱数学教育,认可教师职业,以教育情怀引领学生成长和职业道路。[2]

(二)提高师范生的教师技能和教师素养

结合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厘清数学教育专业师范生需要具备的教育技能、教师技能和数学技能以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开展形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评价,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有助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良好、教育实践能力较高、能够承担小学数学等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彭懿(长沙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100)课程教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下数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原则

在《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合作与实践”部分提出实践教学体系完整,因此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以数学教育情怀引领全局、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覆盖大学全过程、涵盖师范生技能全方面的,切实可行逐级推进的体系。

三、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下数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较强的班队管理能力,能够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够运用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以及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小学骨干教师;能够主动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围绕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成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能够掌握和紧跟专业发展动态,科学规划自身职业和专业发展,成为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者和受益者。[3]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以数学素养和教师素养为基础,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力综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构建校内与小学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辅助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1.教育教学理论课程与校外见习(校外课程实践)协同育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学理论致用于实践,重组经验升华为理论。如大一开设《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三笔字书写》《教师语言技能》教育教学类课程后通过新生入学讲座、“小学名师入校园”、小学校园参观、名师课堂观摩、访谈优秀的小学教师、讲述扎根农村教师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热爱小教事业,热爱小学生,感悟教师信仰的力量,体会小学教师的价值和幸福感,达成对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大二开设《小学教育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生心理辅导》、《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解题与竞赛研究》理论课程后让学生到实习基地(小学)开展教学与班队管理相结合的教育综合见习,教育综合见习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时间为5天;大三开设《教育统计学》《比较初等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初等教育研究》《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实用软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教育教学类课程后让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课堂教学见习,课堂教学见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时间为5天。同时树立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思想,渐进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2.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数学专业课程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掌握、实验课程如《数值分析》《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普通物理学》《小学教育教学软件》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数学能力、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二者相互促进。3.校地联合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按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从教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分年级、分阶段从“说、写、演、练”四个维度铺开技能训练。其中,“说”是有关教师口语表达,如演讲、叙述教育故事、朗诵;“写”是教师运用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演”是有关教师授课、说课等具有表演艺术的综合活动;“练”是通过练习促进数学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学院按照方案分年级、分阶段考核,让学生真正做到“课后忙起来”;学生在地方小学进行见习、实习,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技能,与专业训练相得益彰,其中专业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包括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班主任实习、教育调查,实习时长为18周,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到小学进行“全职”教师岗位的锻炼。4.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活动相倚为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模块共计14学分,其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学分、创业基础2学分,创新创业选修课2学分,共计6学分,科创活动8学分。这8个学分可以通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师范生技能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研创项目、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等申请获得,且超额学分可以冲抵专业任选课或部分公共选修课。学校成立了数学建模协会和数学专业学习和讨论的兴趣小组,加强学生的数学交流和合作能力,促进对知识的多方面理解;创新创业平台则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二者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完整能够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学校职能部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汇编》,该汇编共包括15个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文件,如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管理办法、师范生教育实践手册等,对实践课程、顶岗实习、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各个环节都做了规范性要求,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使实践教育教学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保证实践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环境质量的提升。学院层面建立学院和教研室两级管理体系,成立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明确各级管理队伍和机构的分工与职责,每学期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学院教务办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建立实践教学电子档案,学生见习、教育教学技能等每一个过程都记录在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中,指导教师登录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学生的实践效果,发挥师范生的潜能。

(四)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了保障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务必要加强校内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校内建有数学建模实验室、远程互动多功能微格实训中心以及1个中央财政建设规划项目-云计算与大数据教学实验中心;校外实践基地稳定,与11所优质示范性小学签订了教育实习基地协议,满足师范生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践基地需求,开展感知、体验、参与式教育实践教学;建立省级创新创业和校企合作教育基地,即大数据科学与智慧教育基地,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素养。这些校内外条件不仅可以解决师范生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阵地。2.双导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实践实行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优秀小学教师共同构成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校内指导教师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与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同时按教育部要求聘请实习基地教学能手作为兼职教师,确保实践教学的时长与质量。[4]在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师范生实践教育前、中、后期典型案例的模范作用,注意对困难学生的帮扶。课前的教案由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形成典型教案;中期从情怀、政治素养等方面进行渗透,形成案例公开课,以典型带动全体学生追求卓越;后期总结经验,推荐优秀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与评比。同时通过同辈帮扶、教师帮扶展开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兼顾全体,照顾全局。

(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稳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于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专业认证,依据教师职业能力相关要求及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确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课内实践、从教技能、毕业论文、校外见实习和社会实践四部分构成。课内实践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课程,如《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实用软件》等,课程组制定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评价标准遵照教学大纲“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分”模块执行;[5]从教技能评价按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从教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等文件,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组进行,即每班分成由4~5人组成的小组,每个授课小组分工明确,包括教案、教具、课堂活动的设计与授课、PPT制作,评价打分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根据方案的考核标准执行;毕业论文以学生态度、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采用百分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指导教师成绩占40%、评阅教师成绩占30%和答辩成绩占30%,优秀比例控制在10%以内;校内外见实习和社会实践遵循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文件追踪、评价学生实践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本文从师范认证背景下探讨了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尽管随着数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将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研究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且对今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附件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EB/OL].(2017-10-26)[2018-12-17].

[2]惠中.小学教育实践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

[3]彭艳红,廖军和.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结构及指标体系构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72-79.

[4]齐曙光.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困境和思考[J].邢台学院学院,2020,35(01):80-83.

应用数学范文篇4

关键词:功能思想;应用数学;科技教育;小学数学

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艺术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史的发展表明,数学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总是吻合的。纵观文艺复兴、产业革命以及二战后各个科技强国的发展轨迹,无不印证了数学的重要性。华为作为中国国内5G通信产业的领军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实现,也与公司内部重视数学人才密不可分。因此,通过数学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1-2]。数学是小学生的重要主课之一,学习时间长,投入精力多。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探索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功能思想与应用数学能力培养的关系

1.1功能思想。1947年,美国工程师Miles创立了“价值工程”,提出了“功能”思想。他通过为公司寻找耐火材料的过程,引发了他关于“功能”的思考。最后,他提出了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名言:“顾客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具有的功能”[3]。比如:汽车的功能是运载物体,手机的功能是交换信息,等等。“功能”可以用于描述产品的用途,它说明了产品被开发出来的本质目标。后来,“功能”思想被广泛地应用于技术创新过程。1.2应用数学能力。把数据在特定的运算规则下计算正确,是小学生一项重要的数学能力。但是,数学学习的意义,不仅仅是数据计算。实际上,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完成数据的计算。应用数学能力是基于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客观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3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应用知识的过程。在数学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注意数学知识的归类,对于应用数学知识来说,十分重要。如图1所示,实现同一个功能,可以通过应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来实现,也就是说,它的实现途径不唯一。发过来,同一个数学知识,也有可能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两者是多对多的关系。

2基于功能思想的数学知识讲解

功能通常可以用“动词+名词”的形式,表示我们的行为目的,可以用于客观任务的描述。比如,电热壶的功能,可以用“加热+水”来表示。有了功能的统一表述,可以规范客观任务的表达,为相关知识归类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4]。数学的发展源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数学特性和关系在工程界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互质数的概念,可以应用于齿轮齿数的确定,互质轮齿数可以使齿轮间的磨损均匀,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三角形的桁架,具有质量轻、受力合理的特点,可以用于承受重物;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四连杆机构,主动杆和从动杆的运动特性相同,应用于机车车轮联动机构。基于功能思想的数学知识应用(见表1)[3-5]。结合工程应用的数学知识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了解具体的工程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能力,从而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从功能的角度,讲述数学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知识过程中,处理好基本知识点和数学应用案例的时间,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案例相关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汪秉彝,吕传汉.创新与中小学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0(4):34-37.

[2]汪晓勤.数学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0.

[3]黄靖远,高志,陈祝林.机械设计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7-9.

[4]高常青.TRIZ-产品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45-55.

[5]门田和雄,著.从零开始学机械——学习机械技术,培养创新创造能力[M].李牧,李连进,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30-31.

[6]吴宏.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7]陆军.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47.

应用数学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建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具体分析

在高校教学建设中,专业建设是基础工作,其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它也是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志。为此,高校要以有意义的课程建设为核心,充分落实和实施专业建设工作,确保建设工作与职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制定明确的专业建设目标,从根本上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形成健全完善的数学和应用数学课程体系,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

1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分析

课程是根据高校相应的教学目标构建的。它是一个包含各种教学活动、教育活动和各个学科知识的系统。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各种活动的总和。而课程建设包含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目标等多方面内容,它不仅包括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而且包括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传授知识教学工作状态的建设[1]。专业主要是指专业知识或某种学习。在高校教学中,专业是指以社会分工和社会需求为基础的学科划分。不同专业有着属于自身独立的教学计划,进而充分体现专业要求和基本教学目标[2]。专业规定了高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规则,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学校的总体结构,为学校教学目标提供一个明确的定位,充分反映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和社会要求。在专业建设中,需要足够的、优越的条件,其主要包括管理、师资、设备、教材等内容。在高校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方式、建设水平、实际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方法等都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目标有着密切联系。专业是课程设置的基本形式,而课程建设则是专业建设重要基础和前提。课程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而专业建设则会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建设质量[3]。为此高校要将课程建设作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改思路

在做充足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基础上,要仔细分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面临的问题,其中就包括现代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观念落后、学生素质和综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数学专业学生就业难方面的问题。面对上述各种问题,有必要加强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教学改革。数学不仅必须满足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而且要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实现从原有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4]。高校教师必须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有必要实现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转变。第二,从原有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向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转变。第三,从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向选择性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第四,从原有的维持性学习模式向创新性学习模式转变。第五,从重知识理论教学模式向重学生能力培养模式转变。第六,从原有的重视质量、规模理念向重效益协调、结构协调发展转变。同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经济建设的、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数学专业将会为社会培养更多研究数学教育与数学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5]。近期,很多新的数学成果不断涌现,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交叉学科,不论是古典数学、分析代数学,还是几何学都得到了极大发展。高校数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而且要更加全面地掌握良好的现代数学基础知识,为此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必须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因此,高校要提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重要指导,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精品课程为中心,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长期、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

3基于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3.1优化课程设置,建立新型的、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课程设置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有效地分解和落实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6]。课程设置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际的教学质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必须积极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形成模块选择,自主学习,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并将这些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3.1.1通过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进行多层次的教学在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注重关键基础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基本技能[7]。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根据学生自身特征实施科学的专业分流,选择专业化的方向模块。同时设置和优化模块课程,保持专业发展、模块课程发展的一致性,适当摒弃陈旧的课程,增加一些与教学目标、专业发展趋势相符的新课程。3.1.2降低必修课程的比重,丰富选修课程的种类高校要科学设计选修课程,并且将其与专业方向的模块有效衔接[8]。同时要提升课程的开设率,有效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扩大专业课程的适应范围,将多个学科有效较差和融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点,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3.1.3有效整合课程,构建能够融会贯通和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过程中,要积极优化资源,共享资源,提升资源的开放性。而有效整合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各个课程间出现重复内容,提升课程之间内容的连贯性,进一步扩展和丰富学科交叉内容[9]。同时,高校应适当增加实验课程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通过科学有效的综合课程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学习更多知识,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例如:高校可以利用课程组的形式来体现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将其划分为多种类型的课程组,主要包括经济数学应用课程组、高等代数课程组、数学分析课程组。通过优化和设置课程,建立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这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为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一个专业化的平台和重要载体。

3.2建设优质课程资源,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优质课程能够发展学科知识,反映社会需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更多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保证。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高校要在课程体系的各个平台设计以优质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并且以此为标准实施科学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手段的优化和改革。3.2.1以精品课程为标准,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高校要提升教学档案和教学大纲建设的规范性,设计合理的辅助教学方案,做好教材分析和教材建议工作,建立完善的试题库。同时要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完善教材,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计多种多样的辅助系统软件。3.2.2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高校在面对涉及数量较多、面积较广的基础课程和优秀课程时,要积极改革多方面与多层次的教学方法[10]。比如:在《概率统计》《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统一标准集体阅卷等方法;在《数学实验》《计算方法》等课程教学中使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应用不仅得到了师生的认可,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3.2.3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和应用数学是基础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求更少。为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高校要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加强综合性实验教学,建立开放性较强的数学实验室。在数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结合数学理论的来源和实际背景,考虑数学研究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对学生开放型、课题型作业的训练,有效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数学模型的能力。高校应积极建立第二课堂,特别是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的训练,这不仅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要通过建设数学课程群,增强数学知识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有效贯彻和落实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建设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最大限度地丰富和优化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工作全面、深入的推进。

4建设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与教学管理长效机制

为了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高校要建立一套长效的、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信息化、档案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短时间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要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来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有据可查,制定可行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和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提升教学制度的规范性。同时要形成完善的、有必要的教学制度决策系统、完善的教学评估系统和教学监督系统,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和科学收集整理各种类型基础教学档案,实现对文档材料的电子化管理,做好审核和交接工作,确保各种教材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此外,积极搭建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搞好电子教学和网络管理的数学教学。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基于课程建设进行数学与数学应用专业改革过程中,要积极优化设置数学课程,构建完善的数学课程体系,有效整合数学课程,将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作为重要标准,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环节,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天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24):34-36,71.

[2]王文发,武忠远,许淳.地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9(4):41-42.

[3]孙广才.代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25(5):70-71,80.

[4]左建军,薛朝奎,陈玉霞.应用型本科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1):112-113.

[5]袁亮琪.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实践[J].数码世界,2018(10):196-197.

[6]刘振林.浅谈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途径[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1):17-18.

应用数学范文篇6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应用数学;人才培养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时代,高等教育被要求为现代生产服务一线提供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1]。2010年,著名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对应用型本科进行了定义,即应用型本科以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2]。新工科建设全力推进,引起了国内外工程教育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极大影响[3]。新工科深入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产生新的技术,培育新的工科领域,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3]。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数学应用提供了广泛领域,数学与新技术、新产业、新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一、我国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现状

(一)应用数学发展

数学分为纯数学和应用数学,我国应用数学领先亚洲其他国家,但与美国和欧盟在应用数学方面的水平还有差距[4]。近代应用数学包括计算数学、金融数学、系统科学、数据科学等。应用数学分理论、交叉、落地3个研究方向,理论与交叉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因战争和国防需要发展的运筹、优化、计算等,冯康先生的有限元方法解决了复杂工程计算问题,华为从2G到5G技术来源于数学思想[5]。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成立已30年,学会设立的苏步青应用数学奖、吴文俊应用数学奖、萧树铁应用数学奖、王选应用数学奖和应用数学青年科技奖受国内外应用数学领域瞩目,学会每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经成为学会的一个品牌,近年来每届参赛人数都超过10万人[6]。2020年2月,由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21年4月,鄂维南院士在其发表的《应用数学新时代的曙光》中提到,经过几十年的求索,应用数学这个学科的内容框架已大致清晰,就像纯数学有代数、几何和分析三大组成部分一样,应用数学主要由第一性原理建模、数据科学、算法三大组成部分。202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有14位中国数学家在大会上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成果和进展。

(二)应用数学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应用数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在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数学类下面的4个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有1249所非职业本科院校,其中开设本科数学专业的有500多所,共计890多个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开设时间较早、开设学校较多的专业。北京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约占数学专业总人数的80%,在数学拔尖人才培养中坚持“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理念,一方面强调应用数学的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强调其在算法、数据、分析、模型等多方面的扎实基础[7],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实施“应数英才计划”,致力于培养大批“未来”应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研发的领头人[8]。为了破解我国基础学科“卡脖子”问题,教育部实施“强基计划”。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应用数学人才总体供不应求,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受到广泛重视。

(三)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水平不高应用数学边界不清晰,应用数学人才培养体系不系统,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不高。近几年,高等教育响应供给侧改革,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每年都有数学类专业增撤调整,学科交叉融合或与新技术结合,使数学延伸成为新趋势。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新工科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受其他条件限制,学科融合不深入,不能很好地互相渗透、体现学科特点,导致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不高。2.人才培养研究不够广泛在中国知网中以“应用数学和人才培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显示,2016年以来,只有31篇相关研究,而且期刊质量参差不齐,说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研究还很少,高质量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经过查阅发现,与数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大都是课程教学改革,关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没有广泛展开或关注度不够。3.应用数学特色没有凸显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认识不足、专业定位不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陈旧、实践教学不足、应用数学特点没有凸显等问题,办学特色不明显。

二、吕梁学院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实践

2014年,吕梁学院参加了驻马店会议。2017年10月,包括吕梁学院在内的8所地方院校成立了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2021年2月,山西省教育厅印发《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应用型高校建设的三年规划,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学校转型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沿革

吕梁学院于2001年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2年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1年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办学过程中,各专业方向进行动态调整。目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设置数学教育师范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置工程计算、数据分析、信息安全方向;人工智能专业设置智能计算、数据分析挖掘、计算机视觉方向。对接山西、吕梁基础教育,新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基础学习—融合建模—开放训练”数学实践能力训练为途径,以骨干教师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学科竞赛为抓手,与政府企业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实践

1.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吕梁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在充分调研行业企业、区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厚基础,宽口径,多实践,求创新”的应用数学人才多学科交叉、多元化培养的指导思想,各专业采用“2+1+1”模式设置课程体系,“2”即前两年设置“通识课程+数学基础”课程,“1”即三年级设置专业方向和职业课程,“1”即四年级设置“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课程,该模式符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思想。2.对接岗位,课程整合依据培养目标确立毕业要求所对应岗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减学分,压课时,对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增加数学建模、数学实践训练等实践环节比例,增设新技术综合实践项目,突出数学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就业岗位与专业契合度,提升就业适应度。如数学分析等理论性强的课程引用航天、生物、金融等应用案例,数据建模课程充分利用历年比赛资源进行模拟训练,设计综合性强的数学实践训练项目,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应用,鼓励学生参加数据分析挖掘、密码比赛、阿里天池等开放性比赛,让学生用所学知识真正地解决问题。毕业论文结合实习、科研等进行,再次提升理论高度。3.开阔思路,多元并举将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融入课程,增加新发展元素,突出数学应用的先进性要求。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依托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混合式教学、研究型课堂等教学改革,建设以智慧校园为实践场景的实习实践基地,课程考核多元化改革将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如开设“算法设计与分析”“现代密码学”“大数据技术”等课程,设计数学思想方法在算法设计、密码分析中的应用实践项目。4.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为先实行全员导师制,以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等为抓手,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学业指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成长。如暖心志愿者协会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扶贫活动。5.三位一体,产教协同《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为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方法论。学校由省市共建后,由吕梁市政府搭建平台,构建学校—政府—企业/行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形成企业/行业—毕业生—学校良性循环。通过山西省教育厅、吕梁市教育局、吕梁市团市委搭建平台与山西省超算中心(吕梁)等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

(三)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效果

经过多年的探索,吕梁学院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紧跟时展步伐,适应社会需求,师生能力被各方认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得到改观,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转化能力得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了大的提升,数学建模能力、与新技术新产业结合的应用能力得到了加强,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满意度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稳步增长,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提升。

三、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实践的思考

(一)应用数学专业定位

与工程认证对基础知识的要求相匹配,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应遵循社会需求导向,体现数学价值优势。考虑到人才培养的过程性和时间性,专业定位应有前瞻性。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地方产业,使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办出特色。

(二)实践体系设计与实施

应用数学的理论性强,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后期课程学习的关键。学科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学科与学科“两张皮”的问题,这需要设计者对各学科和新技术发展有深刻的理解,否则会出现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挖掘不到位、数学融入性差等问题,导致实验项目与产业实际偏离,实习实训达不到目标。

(三)应用型教师培养

应用数学人才缺乏导致应用数学师资不足,应用型教师培养、转型成为重要问题。由于应用数学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存在壁垒,对新技术产业要求下的行业进展了解不充分,缺乏联系、联想,导致其在课程教学、学习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增加。实践表明,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组织承诺和组织支持是影响教师转型的重要因素[9]。教师转型应有一套完整的指导、学习、督促、评价体系,使教师对学校目标及价值观产生认同和信任,愿意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变革中,并能得到学校的支持,少走弯路,紧跟专业发展,提升自身胜任力。

四、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建议

(一)深刻理解新工科,抓住应用数学发展机遇

新工科建设需要很长的发展过程,对新工科的理解与实施还存在理念、设计、执行、评价不完善等问题。国家已规划好我国十四五发展、二〇三五远景目标,新工科为新时代高等院校分类发展、向应用型院校转型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助于专业优化调整,跨学科、跨院系交叉融合、升级创新,对接产业、行业,服务地方,形成特色。机器学习、数据科学等在应用数学人才培养中的效果已经显现,应用数学发展迎来大好时机,应抓住机会,蹚出一条发展新路。

(二)不忘初心,面向地方、服务地方

面向地方、服务地方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立足根本。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脱离实际,对接地方产业,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将人才培养嵌入到地方建设中,真正与地方发展融为一体,形成联动,人才培养过程才能落地生根,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三)以审核评估、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审核评估是我国“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状态数据库平台,注意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寻找短板,诊断问题,加强自身建设。以审核评估为契机,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引导改革。对标专业认证,带动应用数学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对标应用数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对标一流学科,以应用数学学科发展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四)加大应用数学双师型教师培养

应用数学教师需要具备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更需要紧跟交叉学科发展前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培养懂理论的工程技术人才,应用数学教师则应是既对应用数学有深入研究,又紧跟技术应用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是风向标,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应是多维的,除教学、科研外,深入行业企业、成果转化等也应作为考核内容。学校出政策,院系出办法,共同创造双师型师资培养条件。教师走进企业,企业走进学生课堂,实现师资互聘互培。

(五)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协同育人功能

适应科技发展的应用数学人才需求旺盛,而人才培养严重不足,供需不对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存在关键主体意愿不强、动力不足等问题。应把专业建在产业上,多主体进行协商沟通,发挥政策、资金、市场、人才、技术等优势,对接社会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现代产业学院等订单培养方式,增强实习实训实践教学效果,实现协同育人。应用数学支撑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在应用型转型、理工融合背景下探索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显得非常迫切。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应对接地方产业,确立适合学校办学定位的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数学与新技术渗透的课程体系,加强数学实践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产业,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数学人才的需求。应用数学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政府、企业共同积极参与,多学科协作,才能在一段时间后产生效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驻马店共识[DB/OL].(2014-04-28)[2021-11-17].

[2]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

[3]“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5(2):11.

[4]张平文.数据科学融通应用数学[DB/OL].(2020-03-10)[2021-11-17].

[5]张平文.数学与企业创新[J].中国科学院,2021,36(4):486.

[6]张平文.心怀感恩把握机遇开创未来[DB/OL].(2020-09-21)[2021-11-17].

[7]陈大岳.培养数学拔尖人才的一些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19(12):16.

[8]姜澎.强大的产业科技基础,是上海应用数学发展最大优势———专访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席主任、复旦大学教授李骏[N].文汇报,2020-03-18(7).

应用数学范文篇7

关键词:经济学;数学;方法问题

一、前言

经济学与数学这二者本身的性质还有其他的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但二者之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首先在经济研究之中运用到了书算数的方法,这为之后经济问题借助数学手段解决问题开了先河。在这数百年之间,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羁绊越来越深,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当然并不仅仅是好处,过度依赖数学使得经济研究之中出现了失误,有些数学理论并不适合经济研究。所以如何辩证地看待数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文章将对此展开研究探讨。

二、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经济学与数学本身的性质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这二者之间并非没有联系,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二者的关系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经济学要不要用数学。经济学究竟要不要用数学,这是一个问题。前人过分依赖数学来解决经济学的问题,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这使得人们似乎并不能信任数学了。那么经济学的发展究竟要不要用书学呢?数学是“数”与“形”相结合,是研究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之中包含抽象的符号还有运算规则,将这些引入经济学研究之中对经济学的研究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这样一来,就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充满了趣味性。抽象符号区别于文字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得经济学研究并没有那么的枯燥乏味了。与此同时,语言文字本身具有多义性,表达不准确就会引发歧义。借助数学符号就可以有效减少这样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争吵,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科学性。还有注意的一点是借助数学符号只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文字与数学符号这二者各有千秋,既有好处有坏处,二者互补,共同促进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二)为什么要用数学。数学与语文作为教学之中两大主科不是没有道理的。数学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从人类认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话,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其实数学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在推动经济的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大概也就是经济学要模仿数学的缘由吧。在论证方面,经济学的理论论证是仿照数学的论证方式的。首先就是借助数学工具与数学方法来论证经济理论;或者是经济理论与数学方式方法、统计学的方式方法相结合,这两者都是经济学应用数学的成果。近年来,出现了金融数学这一新兴学科,这是经济学与数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专家们预测将会对亚洲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的一门学科。或者说在中国,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宽广的国家,这也在提醒我们要切实弄清楚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学要怎样运用数学

搞清楚了经济学要不要用数学以及为什么要用数学之后,就是怎样借助数学来发展经济学呢?经济学与数学之间性质以及各方面都是不相同的,二者之所以能够相互结合是有一定的条件的,比如说价格、供给等共同的要素,这都是可以用比较明确的数据来表示的,这也就是这二者之间的可以互通之处。投入产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数学相结合的产物,这是一个研究经济系统各部门之间表现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的数学模型。所谓的投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成本,包括各个方面,比如说人力成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原材料的等的成本,甚至还有进行研究所用到的实验室以及实验原料等的成本。各种成本的综合就是我们所谓的投入。至于产出,就比较易懂了。所谓的产出,就是我们从事某项活动所创造出的产物及其使用的方向。比如说,日常的生活消费,服务行业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行业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生产出生产发展的各种用具、及其以及能源,还有就是服务行业出售自己的劳力来为人们提供服务。这种关系是借助线性代数这一数学方法,这就实现了经济学的发展与数学的发展相结合。

综上所述,经济学在应用数学方法的过程之中,无论是从线代到数学分析,还是从数学分析到概率论,这些都是借助客观实际的,是以最初的假定为条件,一旦突破了最初的条件,就意味着经济学的发展有了重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也就书去了反应社会实际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怎样应用数学的道理。

四、结束语

经济学与数学本身在性质以及其他的各方面都是没有什么相通之处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二者之间没有渊源。文章针对究竟经济学的发展究竟要不要使用数学、为什么要使用数学以及最后的怎样使用数学,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具体的论述。事实证明,经济学借助数学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过度地依赖数学也是不可取的,发展经济学要适度借助数学原理、公式,实现经济学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张东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现代经济学发展[1].东击论丛,2004(1):30-32.

[2]林毅夫.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J].东岳论丛,2004(5):93-96.

[3]曾佳妮.浅析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174-176.

应用数学范文篇8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优势互补,是会计研究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车轮”。诚如,马克思所言“一门学科成功地运用数学工具的程度是衡量其发展阶段的标志”,数学方法在会计研究的上述两个领域都有应用,其中实证研究尤为突出。

1.财务会计研究领域

随着金融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财务会计向企业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倍受各利益关系人关注,而“财务会计信息有没有用”这样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出现了。所以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主要是从有效市场假设(EMH)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出发,检验财务会计数据与其他经济指标(特别是股价)的关系,如果财务会计指标(特别是会计收益指标)与股票价格相关,则说明会计信息的披露对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有效。后来这一结论被实证研究所证实,这有效地驳斥了“会计无用论”,从而奠定了实证会计研究的地位。近年来,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实证会计研究的重心,以解释和预测企业“为什么会选择这种会计政策,而不采取那种会计政策”。例如:会计政策选择与企业规模、地区分布、资本结构、分红计划。债务契约的关系;企业的外部利益关系人对会计信息反应的研究等,如果将上述问题给予抽象,它们都涉及“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这样一个可以归结为数学的问题。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在研究随时间变化、具有随机性而又前后相互关联的动态数据时,用到时间序列分析,它包括建立时间序列模型(ARIMA模型)、参数估计及谱估计等理论与方法。在讨论多元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典型相关分析和残差检验。由于正态分布在会计数据中广泛存在,例如,以任一会计科目作为总体,则不同时期该科目数额特别巨大和特别小(如为零)的比较少,则可以视之符合正态分布等,所以与正态分布相关的检验方法被大量使用:检验母体均值与原假设均值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U一检验,检验两个母体均值是否相等的T一检验,检验母体的方差与原假设方差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X2一检验,检验两个正态母体方差是否相等的F一检验。对不确定的母体分布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如非参数检验。国外实证研究证实股票价格波动具有马尔可夫性,即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现在的股票价格已反映了以往和现在的全部经济信息,以前的股价行料对将来的股价波动不再具有信息价值,“将来”只与“现在”有关,而与“过去”无关。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模型有:回归一马尔可夫模型、随机游动模型。

2.理财、管理会计研究领域

现财论,总的说来是围绕估价问题而展开的,这里所说的估价,既包括对个别“资本资产”的估价,也包括对企业总体价值的估价。如探讨投资风险和投资报酬的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aTheory),后来该理论又发展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roy)、探讨资本结构与企业总价值关系的资本结构理论(CapitalStructureTheory)、MM(Modigliani,Miller)理论、米勒模型(MilerModel)等。其中广泛应用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针对创新金融工具的估价模式——期权定价模型则广泛地应用了偏微分方程、随机微分方程及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等较为先进、复杂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管理会计主要是利用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筹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等,保证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管理会计应用的数学方法也相当广泛,例如预测成本和销售额时采用回归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投资效益时采用层次分析法,预测经营状况是采用具有吸收状态(企业破产)的马尔可夫链。另外还有“经济定货量”模型、“经济生产量”模型、敏感分析、弹性分析等,则是应用微分学解决经济问题的一些典范。管理会计中许多问题可以归结为:数学分析中的极值问题;数学规划中一定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马尔可夫相关理论问题;在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不能用线性方程或线性函数表示时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在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时的动态规划问题;解决如何经济、合理地设置服务设施,从而以最低成本最大地满足顾客需要问题时的排队论问题,如人力资源选择,机器设备选购等;导源于宏观经济管理并在微观经济管理中也有广泛地应用的投入——产出分析问题,例如,用于多阶段生产条件下生产与成本计划的制定。

3.审计研究领域

审计主要是通过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鉴证,以增强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信任程度。在审计中最常用的数学方法是抽样技术。随着统计科学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许多会计公司将统计抽样理论与审计相结合,设计出了审计抽样技术。对受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进行符合性测试时,采用属性抽样,如连续性抽样,发现抽样。在实质性测试中采用变量抽样,如分层随机抽样及累计概率比例抽样法(PPS),这对于减少审计风险和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意义重大,因为严格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根据总体容量、误差率、精确度、可信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到样本容量,其分布规律更加接近于审计总体的分布规律。另外,在预测突发事件或不确定性问题时,历史数据或既定的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它们,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结合专家的专业判断、经验进行预测,也就是说,这一步的后验分布又是下一步先验分布的基础,不断对模型进行修正使之“动态化”,以提高预测精度。近年来,判别分析模型和聚类分析模型在国外也开始引入审计研究领域。对于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方面,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被广泛应用,例如用于预测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意见类型等。

应用数学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学;应用数学;创新创业能力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培养的现状

1.1有关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念传统陈旧。现阶段的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有关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念认识不够充分,有部分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定位不够清晰,由其是数学与数学应用专业的学生,部分教师认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应该从事教师工作,所以不需要对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除此之外,教师对创业的理解过于肤浅,认为创业就是创建企业,但对创业精神,比如艰苦奋斗等等积极向行的精神内涵不够重视。有一大部分的教师在创业创业教学展开的时候,还不是很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同时教育观念也很传统陈旧,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对薄弱,不能在创新创业中发光发热。1.2创新创业的资源相对匮乏,创新创业教师的教育水平还存在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展开,需要有充足师资力量作为支撑。但是高职院校负责创新创新教育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没有经历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辅导员或是行政岗位的职员。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困难重重,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不能很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展开,也会因此影响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1.3要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现阶段有很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都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创新创业的教学模式单一,不但只单纯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还应该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有部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只在传统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中展开,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全面。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知识,导致学生都是被动学习,对这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最后会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得不到显著提高。1.4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还存在不足。在创新创业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实践教学,但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没有一个健全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也没有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导致有大部分的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都是借助其它的竞赛项目展开,但是这些竞赛项目是有制约性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度偏低,很多的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经验。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没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不够理想。

2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1加强创新创业的培养的力度。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得到更大的培养力度,高职院校应该在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里着重点出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过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人才培养计划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那么重视,相比之下比较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高职院校如果要实施教学改革创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那就应该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高职院校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应该通过四个方面来实现人才培养计划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是基础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这四个方面。2.2提升师资队伍的力量,增强教师创新创业的教育能力。教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职业,但是和其他职业的共通之处在于,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观念,甚至要比其他职业学习的更多,只有教师增强自身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在时代飞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的现在,教师不能松懈,要用严格要求审视自己,积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教师要保证能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出自己的力量,能为学生提供有关创新创业能力的帮助。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该要让教师经过系统化的创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创业创业的教育能力,同时还要组织教师参与各式各样的实践,积攒更多的实践经验,还可以让教师到各大高校去听课或者授课,也能加快推进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能够更好地提升师资队伍的力量,让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一些积极的影响。2.3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课程,将其融入到数学专业课程教学中。高职院校要达成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全融入教学中的目的,那么首先就要先积极建设创新创业课题体系。在积极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着眼于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个平台,加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创新创业培养力度,然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提高。

3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数学与应用专业是一个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就业优势更加明显,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也可以谋得一席之地,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悦.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视域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2]李广利.浅谈创业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3).

[3]孙光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8).

[4]郭新.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剖析与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8).

应用数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应用数学;教学改革;应用意识;培养

“应用数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解决科学问题也有着实际意义,但是一直以来高校对于应用数学和纯数学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这使得高校应用数学教学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而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为此今后高校有必要对应用数学教学内容深入分析,从而不断对高校应用数学教学做出改革,并促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

1高校应用数学教学现状及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欠缺的原因

应用数学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但当下高校应用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并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1.1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目前很多高校的应用数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并没有与纯数学学科作出区分,因此总让学生笼统地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并没有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建立联系,致使学生所学数学内容在本专业中毫无用武之地,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应用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没有发挥出应用数学的辅助教学作用,因此在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中,能够对教学内容做出改革十分必要。

1.2教学方法存在问题高校应用数学教学知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又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组成,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但是却缺乏知识探究的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而这也是今后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中需要做出改进的地方。

1.3教师队伍存在问题应用数学在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专业学科学习的基础,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高校应用数学教师的素质能力,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在笔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现在的高校应用数学教师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欠缺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数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联系在一起,这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4考核方式存在问题高校应用数学教学侧重“应用”二字,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应该强化学生的实际能力考核,但是很显然一直以来,高校应用数学教学考核,以期末成绩试卷为基准,用测试分数去衡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显然是极不全面的,同时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也是有失公允的,因此在今后的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中,必须要对这种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分数不重应用的高校应用数学教学考核方式做出改革。

2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策略

2.1优化教学内容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必须要从教学内容入手,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强化培养,对此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横”“纵”两个方面出发,从而不断对应用数学教学内容做出优化。首先在横向上,应该按照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设置教学模块,如分别增设机电类、电子类、经管类、轻化类应用数学知识模块,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应用数学的应用性。其次在纵向上,应该针对各类专业本身建立“基础-专用-应用”的课程体系,如在基础课程体系中,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该结合专业需求,列举符合实际的教学案例,而在专用课程体系方面,则应该根据专业情况,从多元微积分、级数、线性代数、图论、逻辑推理等数学知识中,选择出教学重点。而在应用课程体系方面,则应该定期展开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方面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将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2.2创新教学方法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中,若是想要确保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培养,教学方法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是充分利用数学软件,组织展开现代化教学,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学软件在应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发关键,教师若是能够合理地应用好现代化的数学软件,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立体化,这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是有绝佳好处的,如SPSS、MAT-LAB、SAS都是今后高校应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的信息软件。其次是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从而转变高校应用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地位,通过引导学生主体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快知识构建,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也是符合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需求的,可以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提供保障。

2.3优化教师队伍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教改的方向、质量和深度,因此教师的教学素养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只有不断对教师队伍做出优化,才能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做出保障。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首先是通过对外招聘的方式,引入更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的应用数学教师,从而通过优质的人才引入,重组高校应用数学教师师资队伍,以此为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推动力量。其次通过深入调研和教育培训的方式,帮助校内的应用数学教师打破单一的学科特征知识结构,淡化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界限,针对性地对高校应用数学教师进行教育理论、信息教育技术、数学建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可以促使高校应用数学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从而为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和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提供保障。

2.4创新考核方式传统的高校应用数学教学考核方式,只注重学生的分数,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力考查,而这显然是不公正不科学的,为此今后能够不断地对高校应用数学教学考核方式做出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如笔者建议采用模块化的考核方式,将高校应用数学教学考核划分为常规模块考核、测试模块考核、应用模块考核三个部分,首先常规模块考核(占分数比例的30%),包括上课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提问回答情况、学习兴趣态度几个方面;其次测试模块考核(占分数比例的50%),包括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两个部分,并按照2:3的比例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最后应用模块考核(占分数比例的20%),将三名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通过布置实践任务的方式,合作完成应用模块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综合全面,对学生的多种数学学习能力做出了考查,可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做出极大的保障,是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中,一种可行的考核方式改革形势,从而不断地提高高校应用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上不断进步。

3总结

“应用数学”是高校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纯数学注重理论学习不同,应用数学是针对实际生产需求,而产生的数学基础辅助学科,因此高校应用数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发挥辅助作用。但一直以来高校应用数学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中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考核方式几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培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娜,朱奕奕.浅谈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J].信息化建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