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2:21:08

胰岛素泵范文篇1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护理

糖尿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症,涉及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主要缺陷为胰岛素缺乏或不足和胰岛素作用减弱[1]。此病是本世纪危害人类的严重性疾病之一。在我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慢性并发症如失明、肾功能衰竭、肢端坏疽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及脑血管病变已成为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2]。DCCT研究证实,强化治疗能有效地延缓Ⅰ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和神经病变的发生,并延缓其发展,这一结论也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已为UKPDS研究证实[3]。胰岛素泵在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我院于2000年2月引进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507型胰岛素泵,已为140例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糖尿病140例,全部患者均为2000年2月至2004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男性83例,女性57例,妊娠糖尿病3例,年龄10岁~78岁,入院时平均血糖(28.5±5.1)mmol/L。

2护理体会

2.1适应症及对象选择凡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均可应用胰岛素泵,如Ⅰ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急性并发症或合并严重感染者;Ⅱ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无效时,糖尿病妇女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患者;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经常出差、睡眠不规律的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糖尿病患者;胰腺切除患者;糖尿病择期手术者。我们认为选择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患者,更容易接受和配合治疗。

2.2安泵前的护理及解释患者安泵前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胰岛素泵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患者虽然愿意接受治疗,但仍然存在疑虑,所以要做好包括患者家属在内的心理护理,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提供良好的谈话环境,以便于患者讲出心里话,认真倾听患者的谈话,逐一回答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安泵前,让患者仔细阅读并签署胰岛素泵自愿治疗协议书。

2.2.1泵主机的寿命使用寿命是110a,患者一次投资,可终身受益。

2.2.2带泵的安全性泵有50多套独立安全软件,每天进行3万多次自检,同时有最大基础量和最大餐前量的限定,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超量输入,遇有情况会自动报警。胰岛素带在身上,不会受热失效,因为胰岛素泵中的注射器及连接管内壁是一种胰岛素类似物的材料制造的,与胰岛素高度亲和,胰岛素在这种装置内常温(0℃~37℃)下30d不会失效。视力不好的患者带泵后,胰岛素泵有背景灯和声响大剂量功能,保证泵在黑暗的环境或视力不良患者的使用。泵背后的注射器窗,可观察胰岛素剩余量。泵的装置具有抗撞击功能,是无痛无不适的,所以带泵很安全。

2.2.3带泵后的感染问题胰岛素泵的皮下软针涂有抗菌和抗凝的物质,但由于人体的正常免疫反应,注射管在皮下滞留的时间不宜太长,要经常更换输注部位,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不会发生感染的。

2.2.4安装胰岛素泵的目的和意义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胰岛素进入血流的速度,要受运动或安静等因素的影响,或快或慢,这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较大给患者控制血糖带来困难,使用胰岛素泵以后,可根据血糖变化规律个体化地设定一个持续的基础量和餐前追加量,以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范围之内,这种作用称为严格控制,这是其他方法无法实现的。

2.2.5安泵前3d,分别测0∶00、3∶00、7∶00的血糖及三餐前血糖、睡前血糖等,详细记录,除供安泵参考外,还可让患者对用泵前后血糖有一个直观的比较。同时教会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学会尿糖、血糖的自我监测方法,告知患者带胰岛素泵不等于根治糖尿病,仍需控制饮食,密切监测血糖。

2.2.6患者卫生准备嘱其沐浴更衣,如有皮肤病应尽早防治,以免皮肤感染。

2.2.7胰岛素准备提前6h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置于室温下。

2.3放置泵的方法将所用物品备齐后携至患者床旁,嘱其取平卧或坐位,常取下腹部为输注部位,避开沿着腰带周围和腰围距脐4cm~5cm区域内。用0.2%碘酊消毒,75%酒精脱碘,重复1次,自然干燥,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按下开关,将针头用助针器迅速插入,垂直进针,避免打弯影响输注液流,轻轻转动,拔出辅针,贴护皮膜固定,用纸巾包住储液管与输注装置卢氏连接处,检查有无潮湿,是否滴漏。护士在安泵过程中应协助医师认真检查胰岛素泵储液管和充注软管内有无气体,要立即排出直径1cm以上的气体。

2.4安泵后的护理

2.4.1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泵护士应掌握不同浓度胰岛素的安装、调试及常规报警的处理,定时定量为患者输注餐前大剂量,同时教会患者掌握胰岛素泵操作技术及常见故障的处理。

2.4.2密切观察血糖置泵后3d内每天测血糖4次~7次,3天后视血糖控制情况改为3次/d~4次/d,为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

2.4.3局部皮肤护理充注软管在皮下保留3d~5d后,需连同旧的装置一起拔出丢弃,更换部位重新安装。新充注部位与原充注部位相隔2cm~3cm,用手轻轻将原穿刺点里面的组织液挤出,以0.2%碘酊消毒,75%酒精脱碘后,涂红霉素软膏加以保护。

2.5出院指导长期带泵患者一般在医院经过短期培训后带泵出院,即进入漫长的家庭治疗护理期,为确保患者家庭中安全有效地治疗,应做好以下几点。

2.5.1经常查看泵的运行情况注意注射部位有无红肿、出血、过敏等,更换输注部位频率为夏季3d~4d,冬季可延长至1周。

2.5.2泵与身体分离方法患者如果要洗澡、做CT或X线检查等,需要打开快速分离器,将泵与身体分离。如进行滑冰、打球、登山等运动时,要使用MiniMed公司生产的运动保护盒。如需长时间离泵,要依具体情况用其他方法补充漏打的胰岛素量。

2.5.3泵摔在地上的处理方法507型胰岛素泵可抵御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意外,如果不小心摔在地上,患者只需检查显示板来确定管道和容器是否正常,在24h内应特别注意胰岛素对设定有无反应,显示内容是否正确。泵可以防水,不小心掉入泳池对泵无妨碍。

2.5.4出现低血糖的处理方法教会患者出现高血糖时应临时追加胰岛素用量,在注射完胰岛素后,要注意身体状况,有无低血糖反应发生,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头晕、多汗等症状,应紧急测血糖,确实为低血糖时,立即口服甜食或葡萄糖,在症状缓解后,调节泵入的基础量,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2.5.5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用量怀孕26周后,输注部位由腹部改为臀上部,或大腿、上臂外侧。

2.5.6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比值临床上一般3g糖用1U胰岛素综合。如果用于急性并发症补液时要注意补钾。

2.5.7教育患者走出认识误区不要认为带泵对血糖的控制是一劳永逸的,胰岛素泵虽然精确,但仍然是在人的控制下工作,需继续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

3讨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一种胰岛素的使用方法,采用多种成分胰岛素,每日注射3次或3次以上,并多次血糖监测(每日至少4次),根据血糖结果、饮食摄入量、预计运动量等,调整胰岛素用量,将外援性注射的胰岛素通过模拟正常人的胰岛素作用曲线,使患者血糖的昼夜变化达到或接近正常生理水平,但强化治疗使低血糖的风险明显增加[4]。如何做到既要控制好血糖又少发生低血糖,胰岛素泵的应用在这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安装胰岛素泵后,使患者免去了每日皮下注射3次~4次胰岛素的麻烦,减轻了痛苦,减少了夜间低血糖和黎明现象的发生,同时它方便生活,简化治疗程序,帮助患者重新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力,使他们能够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增强了自信心。胰岛素泵模拟人体生理性分泌胰岛素的特点,能更好地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使急性并发症危险性明显降低,由于延缓了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少了远期医疗费用。因此,胰岛素泵在强化治疗糖尿病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5],但本疗法价格昂贵,且技术操作要求较高,故病例选择必须慎重。同时,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泵的操作技术及处理应急措施,在泵使用前后,均应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卫生宣教和泵使用的各种技术等,以求最佳治疗效果,为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丽慧,许广润,张树基.现代内科治疗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31.

[2]关春芳.登上健康快车[M].第1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35.

[3]马学毅.胰岛素治疗糖尿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4.

胰岛素泵范文篇2

1.1临床资料。统计我院2017年3~7月(品管圈活动前)与2017年8~12月(品管圈活动后)使用胰岛素泵护理缺陷发生情况。1.2方法。1.2.1组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圈长及辅导员各1名,圈员6名,由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1名、住院医生1名组成。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进行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辅导员负责对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每月3次。圈员参与每个步骤的实施。1.2.2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圈员用头脑风暴法列出主题,按上级政策、可行性、重要性、圈能力进行评分(非常赞同5分,赞同3分,一般1分),确定主题为“胰岛素泵规范管理”。1.2.3现状调查。通过圈会制定胰岛素泵的使用流程,按照流程图对2017年3~7月使用胰岛素泵患者的各项护理记录进行查检,将发生胰岛素泵使用管理缺陷的患者进行登记。使用胰岛素泵患者376例,发生管理缺陷的89例,发生率23.7%。并对管理缺陷原因进行分析。1.2.4目标设定。通过现状调查结果,对活动期间胰岛素泵使用管理缺陷进行目标设定,目标值为23人。1.2.5原因分析。品管圈小组召开圈会,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全体圈员用头脑风暴从操作者、胰岛素泵、操作方法3方面进行分析,绘制鱼骨图,得出导致胰岛素泵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有6方面:护士对胰岛素泵操作不熟练,更换部位不及时,缺乏胰岛素泵使用告知书,交接班制度不完善,健康教育不到位,特殊检查缺少提示卡。1.2.6制定对策并实施。全体圈员针对找出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针对每个对策的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进行评价排序,最终选定4个对策:(1)制定胰岛素泵操作及注意事项的视频,发在科室微信群,确定专人进行胰岛素泵实地培训,确保每人都能熟练操作,合格率为100%。(2)制定胰岛素泵交班本,并在交班本上记录带泵患者的床号、姓名、胰岛素泵号、胰岛素剩余量等,每班床头交接查看胰岛素泵运行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3)制作提示卡及告知书,患者带泵时操作者口述告知注意事项,并给患者一份提示卡和告知书;带泵后由责任组护士做好宣教,每周2次讲座,每日核查带泵患者的特殊检查,确保患者在放射检查前把泵取下。(4)缩短胰岛素泵输注部位的更换时间,从7天更换改为5天更换。1.2.7效果的确定和标准化。通过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圈员定期开展对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力的分析讨论,评价活动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及整改措施。

2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胰岛素泵使用缺陷由23.7%降低5.7%,圈员对品管圈的应用和执行能力、制度执行力明显提高。同时护士的自信心、积极性、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增进团队协作精神及凝聚力。

3讨论

胰岛素泵范文篇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经药物治疗无效且有进一步恶化趋势的蚕食性角膜溃疡18例(18眼),男11例(11眼),女7例(7眼);年龄23~51岁,平均43.3岁。根据炎症发展速度和对各种治疗措施的反应分为典型性(良性型)和不典型性(恶性型)[1]。典型性16例(16眼)、不典型性2例(2眼)。病程7个月~8年。视力<0.1者9例(9眼)、0.1~0.2者6例(6眼)、>0.2者3例(3眼)。

1.2羊膜材料

瑞济生物羊膜(江西省科学院住友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谨慎切除炎性坏死的角膜组织,切除范围应超过溃疡面边缘0.5~1mm,切除深度以将病变组织基本切除为准。由于溃疡常于周边部复发,故角膜缘处切除范围可大些,可切除4~6mm与病灶邻近的球结膜。选择相应大小的冻干生物羊膜,复水后植于角膜或角结膜创面,上皮面朝上,用10-0尼龙线将羊膜间断缝合于角、结膜创缘处,埋藏线结,使羊膜尽量贴附于创面上;对角膜溃疡面较深病例,采用多层羊膜移植,一般3~4层,上皮面均朝上(缝合方法相同)。术毕阿托品针0.1mg结膜下注射,涂典必殊眼膏后绷带加压包扎(连续5d),1次/d换药,换药时滴1%阿托品眼液,再涂典必殊眼膏,5d后打开,滴典必殊眼液,4次/d,连续4周后改2次/d,连续4周。其中不典型性的2例,除上述局部用药外,还口服环磷酰胺50mg,3次/d、泼尼松龙20mg,1次/d,4周后根据病情逐步减量,直至最后停药。

2结果

2.1近期效果

18例(18眼)术后第1天刺激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3例(13眼)羊膜于7~10d开始溶解,溶解时角膜溃疡面角膜上皮覆盖,溃疡开始修复,2~3周角膜溃疡完全愈合;3例(3眼)羊膜1周后溶解,角膜溃疡面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缩小,2周后再次移植而完全愈合;2例(2眼)是不典型性(恶性)2眼,疼痛等刺激症状剧烈,溃疡面较深,发展速度快,第1次手术采用3层羊膜覆盖,3周后溶解,角膜溃疡面深度变浅,范围缩小,再次移植,2周后羊膜溶解,溃疡面变浅、缩小,第3次移植,3周后角膜溃疡完全愈合。18例(18眼)患者中15例(15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例(3眼)术后视力无变化(表1),18例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角膜云翳或斑翳。表1手术前、后视力比较(略)

2.2远期效果

18例患者经6~18个月的随访,结膜面均光滑、完整、无充血,角膜除遗留不同程度的云翳或斑翳和少量新生血管外,均未见溃疡复发。18例均未见翼状胬肉的发生,无1例出现羊膜排斥反应。

3讨论

蚕食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病,由Mooren于1867年首先报告,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甚清楚,其病程常呈进行性发展,初起于睑裂区角膜缘部,由浅层灰色浸润发展成边缘性溃疡,并逐渐向角膜中央部匐行扩展,呈蚕食状。蚕食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的药物治疗多不能控制溃疡的进展和复发,最终常需行穿透性或板层角膜移植术,但由于供体材料来源困难,术后排斥反应和并发症多,很难广泛采用。近年来随着羊膜基础研究的进展及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羊膜移植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眼科医生重视。羊膜为人体最厚的基底膜组织,含有多种胶原纤维、层粘连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等,是角结膜上皮合适的附着物。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实验表明,在冷冻干燥羊膜中基本分子组成和主要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用羊膜修复眼角、结膜缺损区的创面可提供一个理想的基底膜,使其迅速上皮化及创口愈合。羊膜可塑性强,易贴敷于角膜溃疡面而防止溃疡再感染,并促进角膜上皮增生,使难治的角膜溃疡得以完全愈合。羊膜移植后,暂时覆盖角膜创面,减轻炎症刺激,缓解刺激症状,避免了瞬目对角膜的干扰,有利于上皮组织的修复。羊膜含有大量的胶原酶抑制剂、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β-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增生和分化,从而减轻炎症、减轻血管化及瘢痕形成[2,3]。此外羊膜是一种生物膜,在用滴眼液滴眼时,羊膜可以吸收大量药液,而后以持续高浓度向角膜释放,形成类似药物缓释装置,可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作用。根据上述理论,作者认为本法对久治不愈的蚕食性角膜溃疡,采取羊膜移植术结合药物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作者认为本法:(1)疗效可靠:羊膜移植术后患者眼部刺激症状均明显减轻,大部分患者(18眼中15眼,占83.3%)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6~18个月随访,3例患者术后视力虽一直没提高,但溃疡面愈合,避免了穿孔,保住了眼球和宝贵的视力;(2)材料易获取:瑞济生物羊膜规格、大小齐全,便于选择,且羊膜无排斥反应,尤其对溃疡快穿孔的病例,解决了在紧急情况下角膜供体缺乏的问题;(3)操作简单:对角膜溃疡面较深、病情严重的病例,可采用多层羊膜和多次移植,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4)术后术眼加压包扎不应少于5d(但要每天换药,以便每天可以观察及局部给药),可避免角膜上皮尚未修复时,羊膜过早脱落,导致手术失败;(5)有报告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术后3~6个月,部分病例角膜几乎透明[4]。本组病例术后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角膜云翳或斑翳和少量新生血管,这可能与本组选择手术病例病变深度和范围有关。

【参考文献】

1杨钧主编.现代眼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45.

2TsengSC.Amnioticmembranetransplantationforocularsurfacereconstruction.BiosciRep,2001,21(4):481~489.

胰岛素泵范文篇4

尽早纠正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异常是防止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关键,对所有T1DM、妊娠糖尿病及T2DM(胰岛素抵抗除外)经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有效控制者及出现各种并发症者,均应及早使用胰岛素来控制纠正血糖,目前许多患者误认为如果用了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性”、“成瘾性”,对胰岛素产生恐惧心理。我们应该施以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2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措施,血糖的来源主要是食物,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血糖的稳定,对2型糖尿病、肥胖或超重的患者,饮食治疗不仅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肪紊乱,还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其平素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忌用单糖、少用富含饱和脂肪酸食物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食粥。有研究发现,等量大米煮成的米饭和粥对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血糖有不同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进食米饭后,餐后血糖较平稳,而进食粥后,餐后血糖则明显升高,与进食等热量的葡萄糖升高血糖作用相似,因此我们要注意饮食合理搭配。

3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重,改善脂质代谢,还可改善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因空腹运动易发生低血糖,餐后立即运动影响消化吸收,所以主张运动锻炼时间安排在餐后半小时到两小时内,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应选择在外源性胰岛素作用最强之前进行,比如注射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最强时间是注射后2~4h,若必须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期进行劳动或运动,应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或少量加餐。注射部位改在运动度较低的腹壁处皮下,防止吸收过快,另外运动强度必须量力而行,根据患者病情,有计划开展一些轻体力、低负荷量的运动,待身体适应后才能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对于病情不稳定、空腹血糖16.7mmol/L以上者,合并急性代谢紊乱,慢性严重并发症及心、肝、肾、肺功能衰竭者不适宜运动疗法。

4胰岛素剂量的掌握

目前胰岛素剂型有短效、长效、预混30R、50R等多种,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应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胰岛素类型,用量应从小剂量开始,2型糖尿病起始剂量一般为0.2~0.4U/(kg·d),每隔2~3d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每次调量2~4U/d.,病情的轻重影响胰岛素需要量。此外,患者饮食总热量及糖与脂肪的含量比例,运动量的多少,胰岛B细胞的功能状态、应激反应、情绪激动等都能影响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改变外源性胰岛素的需要量。所以我们应按照应用过程中不断获得的血糖监测结果,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5胰岛素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

5.1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餐或进食量不够,或临时性体力活动量过大未减少胰岛素剂量均可导致低血糖发生。患者出现饥饿感、出汗、心悸、头昏、无力、精神病样发作、昏迷等临床表现,应使患者和家属知此反应,一旦发作及时给予糖剂,重者可迅速静脉注射葡萄糖缓解症状。

5.2局部反应

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发痒、硬结、皮下脂肪萎缩等,需常更换注射部位,可选择部位有上臂外侧、腹部、股外侧。

5.3胰岛素性水肿

经胰岛素治疗4~6d内,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部及四肢水肿、水钠潴留表现,可能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回吸收钠增多有关,本反应无需治疗,多于数日内自行缓解。

5.4屈光不正

血糖较高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如血糖迅速下降,可影响晶体和玻璃体内渗透压,使晶体内水分逸出而屈光度下降,患者会自觉视物模糊,一般2~4周后可自然恢复。

5.5过敏反应

局部的特点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反应表现为全身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患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较轻者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患者应调换胰岛素剂型,上述措施无效或全身性变态反应者,必须进行胰岛素脱敏疗法,脱敏疗法应在医院密切监护病情的情况下实施,脱敏后,不宜中途停用,以免以后再用时,仍发生变态反应。

自20世纪初人类发明动物胰岛素以来,经过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相继问世。同时胰岛素输注工具不断改良,先后出现胰岛素注射笔、无针注射器、胰岛素皮下自动注射泵等。鼻吸、口服胰岛素也在研制中,不久也渴望问世,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徐曼丽,陆冠华,陈明道,等.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275-287.

[2]周红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40,45.

[3]舒刚明,孟晓落,蔡笑,等.糖尿病继发低血糖58例临床表现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69-70.

[4]齐林,郝德军,王燕.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临床试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36-38,71.

[5]沈稚舟,张朝云.关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几点认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5,13(5):77-80.

[6]陈新岩.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121.

胰岛素泵范文篇5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组糖耐量减少、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5种疾病之一。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将充当患者的照顾者、督促者及教育者,现将对126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内科病房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并发酮症酸中毒26例,糖尿病足10例,白内障13例。男57例,女69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9岁,平均68岁;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者占85%。

1.2护理方法

1.2.1基础护理

对于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嘱其加强个人卫生,并避免发生意外创伤。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足浴对防治糖尿病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常进行足浴治疗能使足部温度升高,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在足部的积累,加速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同时对四肢末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良性温和的刺激,有利于防治肢端末梢神经病变。

1.2.2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饮食应该是平衡膳食,所含的营养成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当,做到定时、定量、主副食合理,营养平衡,粗细粮搭配合理。早餐为总热量的1/5,中、晚餐各为2/5。亦可在3次正餐中间适当加餐,但加餐的食物应计入总热量控制。要求食用低盐、低热能和低脂肪食物,限制淀粉的摄入量,可将主食大米、白面改为适当吃些粗粮,如荞麦、玉米、小米等,严格禁止饮酒、吸烟,忌食肥甘厚味,饮食宜清淡,富含粗纤维(达60%以上既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又可以降低血脂和润肠通便,减缓糖分吸收),这对糖尿病的康复非常重要。

1.2.3病情观察及给药护理

患者应每周测体重1次,每天计24h出入量,注意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意识、视力、血压、舌象、脉象和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发现患者厌食、呕吐、腹痛、口中有烂苹果味,应警惕发生酮症酸中毒,及时报告社区医生,准备抢救措施,并及时送定点医院救治,使用胰岛素者,应准确掌握时间和剂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服用西药降糖药时,必须按医嘱严格执行给药时间、剂量,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防止低血糖休克。

1.2.4健康教育

患者住院期间要不间断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运动治疗、低血糖、糖尿病足等相关知识,使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加配合治疗和护理主动性,减少并发症,此外,还应嘱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病历卡,注明姓名、病名、住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等,以为发生意外时提供方便,便于及时救治。因患者出院后需长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实施自行服药治疗。护理人员应给予用药指导,嘱其按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诊检查或准确地自测血(尿)糖指标。教给患者或家属注射药物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使用中的实际困难,如注射器的选择,消毒、药的抽取、部位的选择、注射的方法等。是否建立了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结构,直接关系到康复质量。

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庭成员协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健康生活秩序的同时,注意减少发病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要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单独或配合药物治疗获得理想的代谢指标,运动治疗的原则:主要是适量、经常、个体化运动疗法。

二、结果

126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个月后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出院后随访在知、信、行3个方面有很大改善。患者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识,掌握了一定有关疾病知识,遵医行为明显改善。其中完全遵医占71.4%,不完全遵医占24.7%,完全不遵医占3.9%。公务员之家

三、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全身性疾病。它虽不能治愈,但可防可治。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还要让患者掌握有关糖尿病知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正确的治疗和自我护理,这也正是今后糖尿病护理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郭秀珍,冯霞.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60例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4):2238.

[2]方巍.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89-90.

[3]杨荣礼,李雷,李晓兵,等.动态监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56-57.

[4]李明霞,张洪兰,马丰庆.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164.

胰岛素泵范文篇6

【关键词】危重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护理

危重患者血糖应激性升高,不仅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也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胰岛素强化治疗于1993年6月针对胰岛素常规治疗首次提出。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一种使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并使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4~7mmol/L)的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评价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对危重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循证手段提出和验证一个安全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案,并研究该方案执行中相关的护理问题。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收入ICU危重病患者,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原有糖尿病且在入ICU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撤除标准:治疗期间患者家属要求放弃治疗者。选取2004年1月~2006年10月所收入ICU的非糖尿病及餐后4h以上的急性危重患者200例,男121例,女79例;年龄18~65岁,平均41.1岁;入院24hAPACHEⅡ评分5~46分,平均18.7分;其中复合伤43例,重症胰腺炎28例,脑血管意外52例,各类重度中毒26例,感染性休克10例,术后监护22例,急性心、肺疾病19例。将以上选择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除血糖维持不同水平外,其余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各重要脏器功能支持均相同。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强化胰岛素(普通猪胰岛素)治疗,当血糖>7.0mmol/L时,开始应用微量泵静注胰岛素,使血糖维持在4.0~7.0mmol/L,血糖为7mmol/L时立即停止胰岛素泵入。对照组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每2h监测1次血糖。血糖测定均采用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的床边血糖仪。

1.2.2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胰岛素液的配置:生理盐水50ml+胰岛素(RI)50U。(1)血糖>12mmol/L,RI以4U/h泵入;2h后复查血糖如血糖变化在以下范围,则调整RI使用:①血糖下降变化>4mmol/L,RI减2U/h;②血糖下降变化在2.1~4mmol/L,RI减1U/h;③血糖下降变化在1~2mmol/L,RI不变;④血糖下降变化<1mmol/L,RI加1U/h;⑤血糖上升变化>4mmol/L,RI加4U/h;⑥血糖上升变化在2.1~4mmol/L,RI加2U/h;⑦血糖上升变化<2mmol/L,RI不变;(2)血糖在7.1~12mmol/L时,RI以2U/h泵入;2h查血糖如血糖变化在以下范围,则调整RI使用:①血糖下降变化>4mmol/L,RI减2U/h;②血糖下降变化在2.1~4mmol/L,RI减1U/h;③血糖下降变化在1~2mmol/L,RI减0.5U/h;④血糖下降变化<1mmol/L,RI不变;⑤血糖上升变化>2mmol/L,RI加1U/h;⑥血糖上升变化在1~2mmol/L,RI加0.5U/h;⑦血糖上升变化<1mmol/L,RI不变;(3)血糖4~7mmol/L,不使用胰岛素;(4)血糖<4mmol/L,使用50%GS20ml静脉推注,30min后重测血糖;(5)每2h监测血糖。

1.2.3观察指标(1)患者综合治疗由床位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2)记录患者APACHEⅡ评分、使用胰岛素天数、机械通气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ICU住院时间;(3)记录患者血糖水平及其神志、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4)记录患者血糖水平与更换胰岛素配置液时间的关系;(5)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血糖水平低于3.5mmol/L的发生率;(6)记录患者的褥疮发生率和原有褥疮进展情况;(7)记录患者血糖水平与肠内、肠外营养之间的关系。

1.2.4肠内外营养肠内营养时营养液均以鼻胃管或空肠造瘘管24h均匀滴注;使用静脉营养时将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剂及微量元素等配置到3L袋中24h均匀滴注,3L袋中不加入胰岛素,营养液开始输注时胰岛素增加2U泵入,2h后根据血糖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血糖有大的波动。治疗中其它用药均以生理盐水配置,以免干扰治疗。

1.2.5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tata7.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用自身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使用胰岛素天数、机械通气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ICU住院天数比较。

2.2副反应本研究中血糖<3.5mmol/L有27例次,其中观察组4例次,对照组23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3胰岛素配置液更换时间观察组常温下胰岛素配置液分别予12h和24h更换,均未发现配置液有浑浊沉淀现象,在后续实验中均采用24h更换1次。开瓶后将胰岛素置于2℃~8℃冰箱内保存,存放时间最长1个月,一旦出现难以解释的血糖升高时,应注意有无胰岛素失效的可能。

2.4压疮观察组有压疮11例14处,对照组有9例13处,两组创面均采用相同的换药方法,护理中注意解除局部压迫、保持床单位干燥和使用气垫床等措施,两组压疮愈合时间比较。

三、讨论

危重患者由于机体出现了严重的应激反应,发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生理平衡,一方面升血糖激素包括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升高,导致糖异生增加,血糖升高;另一方面胰岛素抵抗、相对的胰岛素缺乏、糖代谢障碍。血糖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病情越重,血糖越高。但血糖可随着应激程度减轻、疾病好转而逐渐降至原有水平。

无论既往有无糖尿病史,胰岛素治疗都可降低伴脓毒症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死率。强化胰岛素治疗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与胰岛素直接促进肌肉合成及降低多发性神经肌肉病发生危险有关。我们认为对于危重病患者通过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维持在4.0~7.0mmol/L,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死亡率,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樊宇荣等报道一致。

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4.0~7.0mmol/L,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可能性大。本研究制定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要求根据血糖结果将胰岛素用量在0~4U/h范围内逐步调整,调整幅度小;监测血糖2h1次;血糖<7.0mmol/L时停用胰岛素,这些都有效避免了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本文中接受该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患者发生低血糖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说明该方案安全可靠。

胰岛素配置液频繁更换既会造成药物浪费,也会增加感染机会,而配置液使用时间长又会因胰岛素效能下降而影响疗效。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24h更换1次胰岛素配置液既能确保临床疗效,也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用前认真核对型号、有效期和性状,观察有无变色和悬浮颗粒。胰岛素瓶盖只用75%乙醇消毒,用碘伏或碘酊消毒会影响胰岛素活性。抽取胰岛素时确保剂量准确,抽吸前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对压疮的治疗可能与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使其胞内浓度增加,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同时能增加葡萄糖激酶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加速糖原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有关。公务员之家

目前国内仍没有一个规范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面对血糖增高者,医师仅凭经验给予胰岛素使用,一方面使患者血糖波动大,另一方面也使护士执行混乱,无据可依。本研究提出的胰岛素使用和调整方案,设计严谨、实用性强,护士能根据方案调整胰岛素用量,操作方便,节省人力资源,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

[1]石颖.危重病人的胰岛素治疗与护理新进展[J].现代护理,2005,11(17):8-9.

[2]王振宝.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及相关激素的变化[J].青海医药杂志,2000,30(12):16-17.

[3]诸卫英,赵燕萍,杨兴易.血糖和糖皮质激素在危重病应激监测中的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8):533-534.

[4]赵晓东,孟海东,姚咏明,等.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7):406-408.

[5]樊宇荣.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危重病患者的临床意义[J].江西医药.2007,42(2):101-102.

胰岛素泵范文篇7

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医疗器械的加工是重要的构成。如今信息技术在快速的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增加医疗器械的信息技术含量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仔细研究目前医疗器械生产加工的情况,可以发现国内的生产技术和国外的生产技术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十分的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让企业生产产品的转型能够有所突破。

一、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现状

(一)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实现的价值

医疗器械CAE技术的出现反应了传统医疗器械生产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应用该技术在整个器械生产的过程中都会有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准确的分析医疗器械的强度、刚度以及医疗器械的弹塑性。应用医疗器械CAE技术实现对器械结构的优化,提高器械的性能。在医疗器械领域应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包括计算机图形技术、数字交换技术、管理工程数据信息技术。其中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是模拟仿真技术应用的基础,只有实现图形信息的完善,才能实现技术应用的良好效果。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是技术应用取得较好成效的关键因素。CAE系统的高效利用能够促进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成熟。CAE系统的作用是提高计算的精度,进而实现医疗器械设备的较高精度,也能保证医疗器械设备使用性能的科学合理。当医疗器械的设计制作趋于完善,那么器械制作的返工率和废品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能够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

(二)验证模型的建立和使用

客观的评价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该技术实现的是对事物属性的接近模仿,也就是说只做到了相对仿真。而且在使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时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仿真技术时,在一定的目标要求下,剥离分析对象的某一特性,然后根据分析情况建立模型,在输入数据和模拟过程之后,得出结果,最后还要经过对比判断,才能得知建立的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利用模拟过程得到的结果,要对模型进行调整,在不断的模拟、分析、调整过程中,确保建立的模型符合使用的需求。验证模型的建立要能反应模拟对象的某一特性,要能够符合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还要与系统整体的输出情况相符合。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二者功能的有效发挥。满足仿真技术的应用需求。目前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已经能够在制造医疗器械领域系统使用,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生产速度。

(三)医疗器械的市场供应份额情况

在我国的医疗器械高端市场中,世界行业巨头及其产业下的拳头产品占有主导地位。这是因为这些企业有着十分强大的资金力量,也有着十分深厚的研发力量。他们引导着市场的需求,引导着产品升级的方向。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繁荣了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为医院内器械设备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与此同时严重威胁了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具有技术壁垒高的特点,因此产品价格标准高、利润点高。国内的企业侧重于在中低端市场发展,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医院卫生行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扩容。受此影响,国际的高端品牌开始走向本土化,大力的发展中低端市场的产品。中国的医疗器械生产水平虽然并不乐观,但是也有能够领先国际水平的技术,比如超声聚焦技术。但是多数的医疗器械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远远不及。国内的三级医院一般使用进口器材。二级医院有三分之二的器材要从国外引进。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国内心脏支架的供应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而如今国产支架的供应已经能够占到市场份额的70%。

二、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

(一)实现医疗器械生产的智能化一体化

目前内医疗器械生产在不断的转型,已经将计算机计算应用其中,行业内将应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作为企业突围的措施。与传统的生产技术相比,应用计算机模拟方针技术有着一定的优势。在生产医疗器械的行业中,已经加快实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比如在熔炼、充体、固型等操作中可以将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应用其中,不仅如此在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将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其中,完善生产过程中材料性质参数信息的管理,建立实验模型,精准预测生产医疗器械的产品缺陷,让整个生产过程得到优化。应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会实现医疗器械生产的智能化一体化,会大大减少人工的设计成本。通过CAD技术和CAE技术的结合,会让医疗器械的制作工艺得到优化。推动模拟仿真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结合,会实现管理的高效性。

(二)积极开展农村医疗器械的生产

我国的农村基层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都没有得到好的发展,因此基层的医疗机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统计我国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仅占全国范围内总数的7%。但是农村的医疗机构却承载着较大的就诊数量,可以占到全国总数的60%。农村医疗机构在服务网络的建立上是十分匮乏的,但是其中却有着较高额度的需求量。现今国家推进新医改,要加强农村医疗的网络建设。所以国内的农村医疗器械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量。乡镇的大型医院需要更新医疗设备,具统计农村医院需要更新医疗设备的数量达30万家。其中大设备急需更新换,尤其是口腔器械设备,国内的口腔医院有半数的设备需要依靠进口。而且人们对于口腔卫生的保健意识越来越高,医学口腔科的需求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因此在农村范围内口腔医疗器材也是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发展的方向。

(三)医疗器械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要想让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目前国内生产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的医疗器械缺少原创性产品,正是因为如此与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积极的利用数字技术的进步获得一定的成效。比如有科研人员利用蓝牙技术,实现了对现有医疗器械的改进,制造出了智能性的医疗产品,将检测病人的相关生命体征信息通过手机传输至主治医生的电脑上,实现了对病人身体情况的实时监控。目前已经有类似的基于蓝牙技术的监控仪在发达国家上市。为了尽快实现与世界先进的医疗器械制造技术的接轨,国内的制造企业应该积极的创新发展,在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有创新意义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的研发要找准产品发展的新方向,要顺应全球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实现产品的升级和转型。

(四)与药品的联系日益紧密

以美国的医疗器械生产商生产的产品为例,实现了植入性胰岛素泵和血糖自动分析传感器的结合,这一机械被称作是智能型的胰岛素泵。在使用时会根据患者身体内的血糖含量智能的判断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并且还能够计算出应该注射的量。这一器械的作用是避免糖尿病患者由于低血糖而面临危险。在全球的医疗市场范围内,药-械组合的产品受到欢迎,主要的类型是预充式的注射器。能够智能的对人体进行胰岛素、生长激素、疫苗的注射。另外还有药物洗脱血管支架、植入性的长效缓释宫内节育器。由此可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药-械组合的产品会是医疗器械发展的一大方向。此种类型的器械制造重点依靠的技术是嵌入式软件,内部医疗软件的性能会较大程度的决定患者的使用体验。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会向着药-械组合前进。而在整个医疗器械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高温、高强度的危险,有效的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会大大的减少隐患的存在,能够为医疗器械的生产提供安全的环境。

三、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发现国内农村基层的医疗机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积极开展农村医疗器械的生产,还发现目前国内生产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国内企业研究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致力于制造智能性的医疗产品,生产的产品还要加强与药品的结合。

参考文献

[1]伍乐生.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创新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0):34-35.

[2]陈坤彦.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A].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年博鳌医药论坛论文集[C].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1.

胰岛素泵范文篇8

关键词:药学监护;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急性

重症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发生SAP时,患者往往伴有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及局部并发症如坏死、脓肿、胰瘘和假性囊肿形成,近年的治疗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重点是脏器功能维护、液体复苏、纠正内稳态失调、抑制胰腺外分泌和预防胰腺坏死合并感染,营养支持等[1]。SAP患者氧耗增加,合成代谢减弱,蛋白质分解增强而出现负氮平衡,故合理的营养支持对SAP的治疗是必需的。本文针对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过程,结合临床药师的工作实践,为该类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

1病例概况

患者马某,女,45岁,身高160cm,体重59kg,因“上腹胀痛2d,加重伴呼吸困难6h”于2015年7月9日收入院。入院前2d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色样物质,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腹泻、血便、柏油样便,于外院就诊,在外院行相关检查提示淀粉酶349.53U•L-1↑、脂肪酶579.79U•L-1↑、血常规:WBC12.00×109•L-1↑,N%93%↑、凝血象:凝血酶原时间10.2s↓,凝血酶原活动度150.7%↑,D二聚体0.65mg•L-1↑、血脂:三酰甘油(TG)12.34mmol•L-1↑。予以生长抑素、加贝酯及兰索拉唑抑酸抑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奥硝唑抗感染,持续胃肠减压、禁食禁饮及补液等对症治疗。6h前,患者突发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无胸闷、胸痛等,急查血气分析(鼻导管吸氧4L•min-1):pH7.40,PCO231.0mmHg(1mmHg=133.2Pa),PO295mmHg,临床药师在临床HCO3-19.20mmol•L-1,SaO297.00%,考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予以气管插管及人工球囊辅助呼吸后,外院转入本院,急诊以“①重症急性胰腺炎;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③高脂血症”收入重症医学科。完善相关检查的同时,予以禁食水、胃肠减压、抑酸抑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奥硝唑抗感染、脏器保护,血液滤过治疗。

2主要治疗经过

7月10日:患者诉腹痛腹胀。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粗湿啰音,未闻及明显哮鸣音,腹部膨隆,腹部肌张力稍高,左上腹轻压痛及反跳痛,肝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诊疗措施:治疗上主要以控制感染、胃肠减压、抑酸抑酶为主。医嘱给予20%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0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250mL保护肠黏膜。药师建议患者循环稳定后,尽早开始营养支持。7月12日:患者腹痛腹胀较前稍有减轻,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查体同前。血脂:总胆固醇5.70mmol•L-1↑,TG5.36mmol•L-1↑。肝功能:总蛋白56g•L-1↓,白蛋白27g•L-1↓。总胆红素28.6μmol•L-1↑,直接胆红素12.8μmol•L-1↑,钾3.9mmol•L-1。医嘱暂给予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卡文)1440mL进行肠外营养(PN)支持,临床药师建议此时患者血脂偏高,可给予个体化三升袋营养支持。完全依靠胃肠外提供营养的患者常规生理补钾量为3g•d-1,换算为氯化钾为5.6g。1440mL卡文中含氯化钾1.8g,因此建议医师临时医嘱开具30mL10%氯化钾+0.9%氯化钠20mL微量泵泵入以补足生理补钾量。7月13日:患者诉腹痛腹胀较前稍有减轻,肛门有排气排便,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出入量接衡。根据患者情况及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药师建议调整方案,暂停输注含脂肪乳的卡文,改为经中心静脉输注三升袋肠外营养液。方案如下: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750mL,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0mL,水溶性维生素注射液2支,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10mL,甘油磷酸钠注射液10mL,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10mL,10%氯化钾注射液5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硫酸镁注射液3mL,胰岛素注射液30IU。持续静脉输注18h以上,临床医师予以采纳。患者今日血钾3.8mmol•L-1,生理补钾量全由肠外营养提供。今日TPN输注期间患者血糖波动在7.3~12.3mmol•L-1。7月15日:患者腹痛腹胀较前稍有减轻,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查体同前。血脂:总胆固醇5.50mmol•L-1↑,TG3.46mmol•L-1↑,血钾3.4mmol•L-1↓。临床药师建议可考虑给予患者肠外营养增加热量,患者TG轻度升高,可尝试添加少量脂肪乳,以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缺乏。患者昨日血糖偏高,考虑降低葡萄糖的供能量,增加脂肪乳供能。因此将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停掉,换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调节渗透压。肠外方案如下:30%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50mL,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750mL,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0mL,水溶性维生素注射液2支,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10mL,甘油磷酸钠注射液10mL,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10mL,10%氯化钾注射液4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硫酸镁注射液3mL,胰岛素注射液40IU。持续静脉输注18h以上,临床医师予以采纳。患者轻度低钾,今日临时医嘱加用30mL10%氯化钾+0.9%氯化钠20mL微量泵泵入,因此三升袋中氯化钾减量为40mL。今日TPN输注期间患者血糖波动在5.7~10.1mmol•L-1。7月18日:患者无不适主诉,感染指标恢复正常。当日为患者下鼻-胃-空肠营养管,临床药师建议启动肠内营养治疗,上午先给予患者胃注糖盐水100mL促进胃肠道蠕动,若无明显不适,下午可鼻饲多肽型肠内营养乳剂200mL观察患者耐受程度,行PN+EN(肠内营养)联合治疗,PN方案暂不变。7月19日:患者无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精神较前明显好转,药师建议肠内营养剂可逐渐加至500mL,慢速滴入,起始速度为20~50mL•h-1,如患者无不适症状可逐渐加速,但不宜超过120mL•h-1。逐渐减少PN输液量。7月21日:患者一般情况可,肠内营养液可达2000mL,停用PN。转消化科继续巩固治疗。

3病例分析与讨论

3.1营养支持指征

SAP患者氧耗增加,合成代谢减弱,蛋白质分解增强而出现负氮平衡,故合理的营养支持对SAP的治疗是必需的[2]。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2012胰腺炎营养治疗国际共识指南指出[3],对于轻中度胰腺炎患者,推荐镇痛剂、静脉补液、从开始禁食(NPO)逐渐过渡到日常饮食(一般3~4d)。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营养状态判断是否需要EN或PN治疗。轻中度胰腺炎一般无需营养支持,除非并发症出现。预期禁食时间超过5~7d应当考虑营养支持,无需考虑疾病严重程度。患者为重症胰腺炎患者,对患者进行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其中疾病评分3分(ICU患者,营养需要量重度增加),营养状态受损评分0分(发病以来,患者体重未减低,BMI23.0kg•m-2),年龄评分0分(<70岁),总分3分,存在营养风险,有营养支持的指征。

3.2营养支持时机及方式选择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来说何时给予TPN肠外营养比较好?有回顾研究表明SAP患者在入院后24h内即开始肠外营养将对预后不利,而在全面液体复苏后再应用肠外营养则可改善预后[4]。长期禁食又将导致肠黏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破坏,因此对于SAP患者应尽早恢复肠道营养,一般认为当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肺功能稳定、肠道功能恢复后就应考虑实施肠内营养。患者入院早期循环、内环境不稳定,经过积极的补液及液体复苏后,呼吸平稳,循环稳定,一般情况好。可考虑给予营养支持。此时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禁食禁饮,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IPN)符合临床治疗需要,注意补充谷氨酰胺制剂。患者7月12日TG:5.36mmol•L-1,由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在输注期间TG不宜超过3mmol•L-1,因此不推荐使用。同时建议给予患者不含脂肪乳的三升袋营养支持,应密切观察TG浓度,监测肝肾功能,以便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3.3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

该患者应激早期推荐每日非蛋白热量供给20~25kcal/(kg•d),合计1180~1475kcal•d-1。患者血脂偏高,配三升袋暂不予脂肪乳。全合一肠外营养配方中,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约提供非蛋白热卡1200kcal,8.5%复方氨基酸18AA750mL,可提供63.75g氨基酸,热氮比约120:1。同时添加常规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等。同时,还可适当添加特殊营养素,如静脉补充谷氨酰胺来增加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必需的能源,以防止肠黏膜萎缩、肠壁变薄、肠动力下降的发生[5]。注意随访患者血糖、血脂、肝肾功、电解质、乳酸水平等。患者在恢复期时可考虑增加热卡,推荐每日非蛋白热量供给25~30kcal/(kg•d)。7月15日调整肠外方案后,约提供非蛋白热卡1675kcal,糖脂比约1.5:1。8.5%复方氨基酸18AA750mL,可提供63.75g氨基酸,热氮比约142:1。注意监测患者血脂水平及脂肪廓清能力,监护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一旦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腹胀减轻应尽早行EN,SAP患者EN时应在不同阶段选用不同营养组分的肠内营养制剂。EN初期应该选用要素型(氨基酸或短肽)肠内营养制剂,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过渡到整蛋白型EN制剂,并慢慢过渡为经口饮食。对于血糖波动大、胰岛素抵抗严重者,可选用糖尿病专用型肠内制剂如瑞代等,热量逐步增加,并最终过渡到经口饮食达到目标热卡[6]。

3.4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处理

由于SAP常合并糖代谢和脂质代谢障碍,因此,动态监测血糖和血脂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非常重要。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临床指南[7]:高血糖症成人患者的营养支持推荐接受营养支持成年住院患者理想的血糖目标范围是7.8~10mmol•L-1。SAP患者外源性葡萄糖输人加上患者本身的应激状态以及胰岛素抵抗,容易引起输注期间的高血糖。而TPN输注完成后也易发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容易吸附在营养袋壁上,在输注快结束时胰岛素突然释放,浓度过高有关。因此在肠外支持方案中,无糖尿病基础的患者常常按照葡萄糖:胰岛素=8g:1U给予胰岛素泵入。因此,进行TPN支持时必须动态监测血糖,关注患者有无血糖异常的症状表现。根据2009年中华医学会《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规范治疗建议》中提到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外营养液中脂肪乳以中长链脂肪乳为适宜,若TG≤1.7mmol•L-1,可正常应用,高脂血症患者TG在1.7~5.1mmol•L-1,慎用或少用,若TG≥5.1mmol•L-1,禁用。脂肪乳输注时TG应维持≤4.5mmol•L-1[8]。《实用临床营养学》(2008年版)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章节中提到,对血TG>4.4mmol•L-1、输人脂肪乳6h后仍不能廓清的患者,应禁止输人脂肪乳[9]。《肠外肠内营养操作规范》(2008版)对于有严重高脂血症(TG>3.5mmol•L-1)或脂代谢障碍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状况决定是否应用脂肪乳,使用时应充分权衡其可能的风险与获益。重度高三酰甘油血症(>4~5mmol•L-1)应避免使用脂肪乳[10]。因此7月15日患者TG3.46mmol•L-1,临床药师建议可考虑给予患者适当少量添加脂肪乳,以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缺乏,同时严密监测其血脂水平和脂肪廓清能力。

4总结

在SAP的整个病程中,如何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是个十分困难、富有挑战的课题。原则上,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对SAP患者应采用阶段性营养支持方法,即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代谢紊乱的特征及胃肠道的功能状态,依次采取PN,PN+EN,EN的营养支持方法,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11]。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保证胰腺充分休息或尽可能减少对胰腺的刺激,并使高分解代谢所致的全身消耗对机体的打击降到最低,积极纠正内环境的紊乱和负氮平衡,提高机体生理储备和抗感染能力,促进机体顺利康复,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本文针对1例SAP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对TPN的适应症、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PN转为EN支持时机等问题,为临床医师提供了用药建议和安全措施。

作者:杨香瑜 张耕  单位:武汉市第一医院药学部

参考文献

[1]廖家智,王家.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诊断部分)[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2):136-139.

[2]何鑫,彭卫平,刘丽华,等.临床药师参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药学服务实践[J].中南药学,2010,8(12):932-935.

[3]MirtalloJM,ForbesA,McclaveSA,etal.Internationalcon-sensusguidelinesfornutritiontherapyinpancreatitis[J].JPENJParenterEnteralNutr,2012,36(3):284-291.

[4]江帆,黎建军,吴国俊,等.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效果评价[J].临床急诊杂志,2013,14(12):578-579.

[5]蒋朱明,江华.谷氨酰胺双肽对手术后患者结局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1610-1614.

[6]LoboDN,MemonMA,AllisonSP,etal.Evolutionofnut-ritionalsupportinacutepancreatitis[J].BrJSurg,2000,8(76):695-707.

[7]McmahonMM,NystromE,BrauC,etal.A.S.P.E.N.clini-calguidelines:nutritionsupportofadultpatientswithhyper-glycemia[J].JPENJParenterEnteralNutr,2012,37(1):23-36.

[8]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规范治疗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2):75-78.

[9]吴国豪.实用临床营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14.

胰岛素泵范文篇9

[关键词]糖尿病;联络护士;护理质量;理论知识;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

近年来,受人们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致使糖尿病临床发病率极高,高血糖(生物作用受损伤、胰岛素分泌缺陷)为患者的主要特征;该病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治疗,必须及时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常规护理模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因此并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糖尿病联络护士是糖尿病专科护士与普通护士间的桥梁,并且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糖尿病知识,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预防并减少并发症[1-2]。本文旨在分析以联络护士为主导的工作模式在提高医院糖尿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我院50例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51~65(58.56±5.15)岁,体质量3.5~26(14.88±8.14)kg,病程1~5(3.26±1.11)年;对照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52~65(58.36±5.14)岁,体质量3.5~25(14.14±8.14)kg,病程1~6(3.55±1.2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严格按照我院相关制度安排普通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前期给予口头宣教确保患者更好地认识糖尿病,后期对饮食和药物方面实施干预。观察组则采取以联络护士为主导的模式:(1)联络护士选取标准。①临床护理经验≥5年;②专业素质较高,责任感强且沟通能力较好;③自愿参加此研究。(2)制定联络护士手册。充分参考相关文献和权威资料,编写《联络护士糖尿病管理手册》,手册涵盖两部分内容:①详细阐述糖尿病体检各步骤及具体评分标准,问诊、体检内容;②详细阐述糖尿病护理诊断、具体措施。(3)培训内容。第一,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求熟记糖尿病患者病理知识、病史等内容,提前掌握并了解我院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注意事项;第二,以综合时间为主,融合患者体征、症状进行护理管理,要求灵动且真实,将胰岛素、降糖药物使用方法作为主要培训内容。(4)工作内容。在专科护士的协助下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将糖尿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增强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5)组员考核。将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操作、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等作为考核内容;在培训工作结束后进行考核,并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严格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惩罚;考核结果做好详细记录,便于后期查阅[3]。1.3观察指标。1.3.1护理质量。采用科室自制量表评价两组护理质量,内容包括饮食习惯、自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等,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1.3.2糖尿病理论知识。选取实施护理的20例护理人员,每组1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3~38(30.56±5.23)岁;观察组年龄23~37(30.11±5.14)岁。主要通过胰岛素笔、便携式血糖仪等进行对比[4],量表自制,分值0~10分,评分≥8分视为合格。1.3.3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问卷为科室自制,总分100分,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x±)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和等级资料比较,以频数(f)、构成比(P)和平均秩次(R)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两组百分率比较采用Fisherχ2检验;均由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结果

2.1护理质量。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习惯、自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等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糖尿病理论知识。观察组护理人员糖尿病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12±1.0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受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暴饮暴食、无规律进食等现象司空见惯,致使肥胖者人数逐年攀升,影响整体健康。近年来,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致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并且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况且糖尿病属于终身性代谢性疾病,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干预来控制血糖;但若患者在服药期间不控制饮食,且用药依存性较低,则会导致其发生低血糖,致使疾病恶化。糖尿病患者机体仍在不断产生胰岛素,但其对机体的作用明显降低。饮食等均为目前临床控制血糖、避免2型糖尿病病情加强的措施,在各大医院中糖尿病不仅只存在于糖尿科专科,其他科室患者中仍有很多为糖尿病患者,并且由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并非专业的糖尿病护理人员,因此在对患者注射胰岛素等操作时极易产生错误操作,从而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5-7]。医疗服务质量中的关键内容即为护理质量,现阶段以联络护士为主导的工作模式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调查发现其不仅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8]。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致使糖尿病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年增加;而以联络护士为主导的工作模式则可很好地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促进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分析上述现状后,我院成立糖尿病联络护士小组,旨在解决非糖尿病科室护理人员在护理中遇到的问题,从而确保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护理人员的糖尿病理论知识考核成绩较好,患者满意度亦高达95.8%。究其原因,首先在选择小组成员方面,必须要求护士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小组成立后统一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交流、实践、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小组成员护理水平[9-10],而后让其指导并协助非糖尿病区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确保各科室的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到更专业的护理,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在提高医院糖尿病护理质量方面应用以联络护士为主导的工作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孟晶晶,王平,杜振玲,等.以联络护士为主导的工作模式在提高医院糖尿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3):1576-1578.

[2]林娟,李红,陈晓欢,等.糖尿病专科护士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工作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6):450-452.

[3]杨青,彭瑞莲,刘巧燕.应用PDCA循环规范糖尿病联络护士胰岛素注射教育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7,16(12):1315-1316.

[4]林小玲,汤兰欢,赵银仙,等.糖尿病专科联络护士培训机制的建立与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6,6(1):335-336.

[5]邱辉,刘冰,张红艳,等.护士主导护理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2(25):3046-3048.

[6]周艳芬,张晶晶.景观疗养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7):13-15.

[7]王秋芳,王永生.病房层级护理管理的应用与效果评估[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23(6):73-74.

[8]李蓓,赵雪,杨玲凤.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对联络护士培训的中期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7,32(9):44-47.

[9]麦程艺,陈清,郑海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8):170-172.

胰岛素泵范文篇10

气肿性膀胱炎是膀胱壁内或腔内有气体存在的一种炎症,是膀胱炎症的少见类型,主要是由于各种产气致病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时酵解葡萄糖或蛋白质产生气体而形成,感染的部位主要是膀胱和肾脏,如发生在肾脏,则死亡率高。本文报道1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4岁,农民,因上腹部不适,呕吐1周拟“呕吐待查”于2007年8月9日入院。10年前因子宫腺肌症行子宫全切除术。有糖尿病病史7年,轻体力活动,饮食控制差,平素以优泌林R控制血糖,不经常监测血糖。一周来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10~20mmol/L,餐后血糖>30mmol/L。入院时尿糖微量,尿隐血微量,尿白细胞,血糖829mg/dl,使用胰岛素泵后血糖降至200mg/dl。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入院后查腹部CT示双肾外形不光整,右肾皮质可疑小片低密度灶,左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提示下方梗阻可能。行尿培养+药敏,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菌生长,当即给予特治星4.5g静滴12h/次。作泌尿系BUS检查,示双肾轻度积水伴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膀胱壁毛糙。查泌尿系KUB+IVP,显示膀胱内积聚较多气体,盆腔内且可见一较大液气平,提示气肿性膀胱炎可疑。予留置导尿2周,膀胱冲洗(生理盐水250ml2次/d)处理。插导尿管时发现患者尿道狭窄,无红肿及分泌物。由于三腔导尿管不能插入,行尿道口扩张后改用16F双腔导尿管。插导尿管前排空膀胱,留置导尿管后立即引出淡黄带絮状物尿液约800ml,同时有气体随尿排出。留置导尿5d后复查尿培养已无细菌生长。应患者要求,予带导尿管出院。嘱口服抗感染药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出院后,患者在当地医院拔除导尿管,电话随访无不适主诉。

2讨论

2.1病因

气肿性膀胱炎以中老年女性好发。该病以膀胱壁组织内出现气泡为主要特征,伴发输尿管积水者少见,主要是由于各种致病菌酵解葡萄糖或蛋白质产生的气体积聚于黏膜下,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1,2],当这些产气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时,可使尿中葡萄糖等物质发酵产生气体。气肿性膀胱炎患者有87%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膀胱黏膜抗感染能力下降,愈合能力差,为感染创造了条件[3]。气肿性膀胱炎病理基础为致病菌经血液、淋巴或膀胱上皮进入膀胱内壁黏膜下层,细菌酵解葡萄糖产生CO2,形成壁内无上皮衬托的气泡,气泡破溃进入膀胱腔内,导致膀胱内积聚大量气体[4];非糖尿病患者亦可由于长期接受葡萄糖注射或由于留置导尿管,引起膀胱黏膜损伤或感染,有利于细菌繁殖,身体衰竭时,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气体。本例患者发病,与自身的尿路狭窄及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有关。

2.2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表现为血尿、气尿、排尿困难、尿潴留、下腹部不适等[2],感染加重时可引起败血症,合并结石或上尿路积水时可出现相应影像学改变。气性肾盂肾炎为常见的暴发性肾脏感染,常并发脓毒血症、肾积脓、坏死等,可表现为寒战、发热、上腹痛、昏睡、精神错乱、恶心呕吐,少数人肋背部可有触痛。典型的气肿性膀胱炎体格检查有下腹膨隆、触痛及叩诊鼓音[2]。本例患者仅有下腹不适,略胀感。

2.3诊断方法

气肿性膀胱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CT为首选。CT可见膀胱体积增大,有液气平面[2],膀胱壁有泡状气体影,部分连成串珠状,膀胱壁外周可有1~1.5cm的气体带,内缘毛糙。BUS检查可见膀胱壁改变。腹部平片可见膀胱影增大,周围环绕气体影,呈“气抱球样”,膀胱气体积聚。膀胱镜检查能直观地观察局部解剖和病理形态,对诊断有定性意义[5]。本例患者是由于入院小便常规发现尿白细胞,考虑到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高危风险,给予尿培养,同时,由于之前曾发生过恶心呕吐,行上腹CT检查提示左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积水,为排除泌尿系结石进行KUB和IVP检查而发现该病。

2.4治疗原则

气肿性膀胱炎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感染,应选用敏感抗生素。除此,保持尿液引流的通畅是关键。同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注意尿糖、尿酮体。膀胱黏膜下及周围气体不需要特殊处理,等血糖和感染控制后会自然消失[2]。

2.5护理措施

气肿性膀胱炎的护理极为重要,因为主要靠留置导尿、膀胱冲洗。本例患者由于护理周到,恢复较快。⑴留置导尿:气肿性膀胱炎患者保持尿路的通畅非常重要。留置导尿时应选用三腔导尿管,注意无菌操作,消毒彻底,动作不宜粗暴,以免加重感染,导尿管留置时间至少2周,拔管前夹管1d,留置导尿管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观察引流尿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如出现血尿或阻塞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周更换引流袋1~2次,会阴护理每天2次。⑵抗生素的使用:经尿培养和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按时间用药。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观察有无菌群失调的征象。不能进食者需做好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正确留置尿培养,留取前应彻底清洗会阴部,留取中段尿液,以免影响检查结果。⑶膀胱冲洗:膀胱冲洗可去除膀胱内细菌,减轻毒素的吸收。可选用1:5000的呋喃西林或生理盐水,每天2~3次。留置三腔导尿管患者在冲洗时可用输液器接头皮针插入导尿管进水腔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冲洗时无需夹管。本例患者因尿路狭窄选用16F双腔导尿管。可用灌洗注射器反复冲洗,作用相同,速度不宜过猛,以免损伤膀胱。⑷心理护理:由于该病发生率低,患者对其危险性不够重视,故应做好解释工作,宣教留置导尿和使用抗生素的目的。本例患者在告知此病时自认为无明显不适,拒绝继续治疗,要求出院,后经医护人员反复劝说才继续留院治疗。在留置导尿的第5天,经劝告无效带管出院。出院时做好了详细的引流管护理宣教,告知其1周后方可自行拔管。该患者出院时复查尿培养阴性。由于气肿性膀胱炎好发于糖尿病患者,因此血糖的控制尤其重要。本例患者的依从性较差,7年来优泌林R用量由自己控制,极少去医院。患者住院期间除要求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还应反复强调糖尿病的饮食、药物、运动等一系列措施,血糖应控制在餐前6.1mmol/L以下、餐后7.8mmol/L以下。同时还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告知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性,让其协助和督促患者在出院后进行有效的糖尿病自身护理。

【参考文献】

1于秀京,范浩.导尿并发气肿性膀胱炎与气尿症5例分析.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9):80~81

2杜江平,李艳.气肿性膀胱炎伴上尿路积水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1):782.

3曾宇,孔垂泽.膀胱软结石合并气肿性膀胱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7):4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