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3:43:33

学问范文篇1

赠送宜忌:㈠赠恋人、情人宜用红、粉色系列;㈡黄色代表道歉;㈢忌给朋友的女友和妻子送玫瑰;㈣忌给上司或异性随意送玫瑰。

2.百合:花色:金、粉、白

赠送宜忌:㈠赠恋人、情人宜用白色系列;㈡赠朋友宜用粉色系列;㈢赠长辈宜用金色系列;㈣贺喜宜用白色百合点缀红色玫瑰,取百年好合之意。

3.郁金香:花色:红、粉、白、黄、紫、金

赠送宜忌:㈠赠恋人、情人宜用紫色,红色,白色系列;㈡赠朋友宜用粉色系列;㈢赠长辈,艺术家宜用黄色系列;㈣贺喜宜用金色,取金郁(玉)良缘之意。

4.康乃馨:花色:红、粉、白

赠送宜忌:㈠赠母亲宜用红色,粉色系列;㈡赠朋友宜用粉色,白色系列;㈢赠长辈宜用红色系列,㈣忌送男性,以免误认为说他幼雅。

5.马蹄莲:花色:白、黄、红

赠送宜忌:㈠白色宜赠送年青朋友;㈡忌向一般异性朋友赠橙红色品种,以免引起误会;㈢宜在婚礼上做新娘的捧花;㈣忌送单枝。

6.火鹤花:花色:红、白、粉、潜绿

赠送宜忌:㈠宜赠送热情、豪爽的友人;㈡宜在婚礼、庆典等喜庆之日应用;㈢白色不宜送人;㈣忌送单枝,因"孤掌难鸣"。

7.剑兰:花色:红、粉、黄、白

赠送宜忌:㈠白色宜赠送年青朋友;㈡忌向一般异性朋友赠橙红色品种,以免引起误会;㈢宜在婚礼上做新娘的捧花;㈣忌送单枝。

8.向日葵:花色:金黄、红、白

赠送宜忌:㈠可赠热恋中的男友;㈡可赠性格爽朗,大方和充满活力的好友;㈢赠艺术家宜用黄色品种;㈣为双子座和属牛的幸运之花。

9.满天星:花色:白

赠送宜忌:㈠宜赠清雅高洁之士,赞誉其宁静致远的品格;㈡做玫瑰的衬材宜赠恋人;㈢配剑兰宜赠将毕业的同学,意为"大展鸿图"。㈣忌配水仙,意为"冷酷无情"。

10.勿忘我:花色:紫、粉、蓝、白

赠送宜忌:㈠宜恋人之间互赠,以示眷恋不舍;㈡和玫瑰搭配,其花语为"不变的爱情";㈢与康乃馨搭配,其意为祝福母亲或"渴望母爱的温暖"㈣忌随意赠异性,以免引起误会。

11.热恋中的男女:一般送玫瑰花、百合花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

12.给友人祝贺生日:宜送红掌、或摇钱树、发财树等绿色植物象征着"火红年华,前程似锦"

13.祝贺新婚:宜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非洲菊等。

14.夫妻之间:可互赠百合花。百合花象征着百年好合,顺顺意意,长相厮守。

15.对爱情受挫折的人:宜送秋海棠,因为秋海棠又名相思红,寓意苦恋,以示安慰。

16.给病人送花:有很多禁忌公务员之家:

探望病人时不要送整盆的花,以免病人误会为久病成根。香味很浓的花对手术病人不利,易引起咳嗽;颜色太浓艳的花,会刺激病人的神经,激发烦躁情绪;山茶花容易落蕾,被认为不吉利。看望病人宜送兰花、马蹄莲,剑兰等,或选用病人平时喜欢的品种,有利病人怡情养性,早日康复。

17.拜访德高望重的老者:宜送兰花,因为兰花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

学问范文篇2

一、做“官”先做人

做人与做“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领导干部的榜样郑培民坚持“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做官先做人”与“万事民为先”,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的联系。郑培民以自己的行动说明,领导干部要做到“万事民为先”,必须正确处理做人与做“官”的关系,既做好“官”,又做好人。

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必须接受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就自然而然地会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以此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社会要有序发展、不断进步,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做好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每个人都应当重视如何做人的问题,不断提高道德水准,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共产党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应该对做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要做好“官”,必须先做好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论“官”有多大、位有多高,在整个社会关系中仍是普通的一分子,在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面前没有任何特权。这个要求,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否则,就不会被社会接受,也就谈不上做好人和做好“官”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领导干部尽管在地位、权力等方面有别于普通群众,但如果忽视了做人,仅仅依靠权力和地位去推动工作,那是远远是不够的。古语讲“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是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每个党员都能以身作则,我们的一切事情都好办了。坚持“做官先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这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官先做人”,并不等于说“好人”就等于好“官”。做人与做“官”,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但也有差异,有些时候甚至会产生一定矛盾。社会是一架极其复杂的大机器,每个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面对的环境不同,因而也就有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不同要求。做好人是做事的前提,但做好事还需要有相应的条件和能力。作为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领导干部担负的任务更重、面对的情况更复杂,因而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辛劳更多。这就是说,领导干部要做好人,但又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做好人,而必须把做人和做“官”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做“官”先做人,以做好人促进做好“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面对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和更加严峻的考验,做人与做“官”的问题也因之而变得愈加具有现实针对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增强学识修养和领导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正确运用权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称道的优秀领导者;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大局与局部、整体和个人、长远与眼前等方面的关系,舍小利,取大义,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甘于舍弃和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乃至生命,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二、做好“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当今时代,知识在一天天升值,学习一天比一天更重要。领导干部要跟上时展,应对时代挑战,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正如同志指出的“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学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

学以立德。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德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德才兼备”。领导干部的“德”是什么?首要的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领导干部进行学习,就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德”立牢。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修养,促进政治成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和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支柱坚固,就能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领导干部如果不在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功夫,就不可能做到清醒、坚定、成熟。

学以培智。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培育智慧,是学习的最大益处。古代先贤曾经说过,非学无以广才。高尔基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学习是一个人取得进步、提高本领的有效途径。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一定能登上光明的顶峰,达到成功的彼岸。比如,我们党十分强调领导干部应当具有世界眼光、培育战略思维能力。具有世界眼光,就要广泛学习和掌握当今世界的新知识、新经验,自觉地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高度来审视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培育战略思维能力,就要研究和分析各种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不断增强领导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只有善于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领导干部才能不断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学以陶情。领导干部的领导作用如何体现?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来自对科学理论的掌握,来自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实践。人格的力量,则来自领导干部自身高尚的品德和操守。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赢得敬佩和信赖,才能对他人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感染力。然而,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把时间虚度在应酬中,消磨在舞池里,耗费在餐桌上,是不会有高尚的品德和操守的。把时间用在读书上,用在思考上,在学习中领悟科学理论的真谛,接受美好事物的熏陶,思想境界就会提高,精神追求就会健康。这样,才能培育出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从而不断增强人格的力量。

学以修身。领导干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权力、地位、利益的考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领导干部要正确地行使权力,就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觉悟,锤炼意志,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大是大非不糊涂,坚持原则不动摇,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党性修养是具体的、实在的,学习就是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只有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对新时代领导干部学习的认识

1、学习也是一种政治责任

当今社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领导干部要想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避免陷入被动应付之中,单凭旧知识、老经验是不够的,必须掌握和运用新知识,分析新矛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增长才干的途径。

2、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在学习态度上,从过去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将学习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在学习时间上,从过去的仅仅在学校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将一生都看作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主体上,从过去的少数人学习,转变为人人学习着眼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只有树立这样的学习理念,才能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生动景象,真正建成学习型社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提高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

学习能力,就是一个人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活动获得信息、摄取知识、认识世界、探求未知的能力。它意味着不仅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的,更要有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能力是人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在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时代,一个人要做观念不老、思想不僵、能力不减,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将其作为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4、既要博更要专

当今世界,新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一个人要想掌握所有知识,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合理安排、统筹规划,既要博,更要专。所谓博,就是要对当今世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所谓专,就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紧跟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更新的步伐,求新求深,始终瞄准前沿,做到学而不厌、精益求精,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5、理论学习应多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一种辩证关系,要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多思乃学习之窍。思考的过程,不仅是熟悉理论的过程,也是运用理论深化认识的过程。理论学习,只有紧密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才能逐步弄懂弄通基本理论,掌握其精神实质;才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用所学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6、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为了更好地工作,学习越勤奋,学习能力越强,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就提高越快,工作也就越有成效。因此,要克服简单地为了学习而学习的观念,把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能力的提高中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这样,就可以使学习与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学习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三、当官用人要用才,用才要聚才、育才用人当不当关系到单位、集体乃至国家的生死存亡,任何时代用人都特别谨慎,但总免不了出现一些庸才,原因何在?人才机制不完善,用才而不聚才、育才。在新时代,社会不断进步,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建设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强国,日益需要大量人才。

(一)、人才工作需要建立新机制。

人才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探索人才工作新思路,建立人才工作新机制。

一要制度创新,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搭建平台。落实党管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用人方式,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的用人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无歧视原则,打破人才流动中部门、身份、地域、户籍种种限制,打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的流通渠道,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实际和需求出发,建立各具特色的分层分类培养机制,切实解决“人不得其事、事不得其人、用不得其长”的人才浪费与闲置问题,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保持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要创新用人制度,以推行聘用制为突破口,消除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推动各类人才在“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双向流动,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重视智力、技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让人才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和发展空间。

二要注重管理创新,探索党管人才的新模式。市场经济为人才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就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重点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管理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着力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组织部门作为党管人才的职能部门,要做好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的工作,建立各类齐全、层次较高、最具权威的人才库,整理各类人才资源信息,搞好人才储备。要把人才开发与管理相结合,制定相应的评优指标和评估办法,逐步建立起包括人才教育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人才政策的法制化。

三要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要适应加入WTO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破除思想禁锢,加快构建人才市场体系,实现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把人才流动作为市场重新配置人才资源的过程,作为人才主动寻求自己的德才与工作岗位最佳结合点的过程,给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天地和选择职业的机会,也给用人单位以更多的择优拒庸、选拔干才的余地,使更多的人才实现才尽其用。要大力发展人事和人才中介机构,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使人才供求的双方能够在市场机制的调节、吸引、整合、推进之下,克服人才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体制性弊病,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使各类人才在不断流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人才要素与其他要素的最佳组合。

(二)用才要聚才育才

西部大开发,人才先行。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必须增加人才总量,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创新用人机制,多方式用好人才。用好人才,要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方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注重发挥党委统揽人才的作用,大胆选用人才;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的关系,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

优化政策和环境,多渠道引进人才。西部大开发对人才需求的紧迫性,要求必须大胆引进和聚集各类人才。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增强吸引力。实践证明,哪里的政策好、环境优、体制活,人才就会流向哪里。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的政策规定,在户口迁移、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扶持。二是建立多元引进机制,促进人才良性流动。要牢固树立开放型的人才理念,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三是营造良好环境,搭建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最优的环境,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学问范文篇3

小名片大学问

索取名片第一,交易法。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二,激将法。面对地位、身份比你高的人,很可能出现你把名片递过去,他道谢后便没了下文的情况。此时,你可主动索取。第三,谦恭法。此法适用于地位高、名气大的名流显达,比如,你可以说:“金教授,久仰您的大名,今天听了您的讲座,很受启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向您继续请教?”第四,联络法。此法适用于平辈之间或者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

制作名片第一,忌涂改名片。名片如同脸面,不能随便涂改。第二,忌印有家庭电话。人在社交场合会有自我保护意识,私宅电话是不给的,甚至手机号码也不给。第三,忌头衔林立。名片上往往只提供一个头衔,最多两个。

交换名片第一,位低者先行。地位低的人首先将名片递给地位高的人。第二,如果和多人交换名片,一般是先女后男,先长后幼,按照地位高低由高而低进行。第三,当你把名片递给别人时,还要寒暄一下:“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希望保持联络。”第四,拿名片的标准方法是双手捏住名片上侧,将自己的名字正对对方。

小电话大学问

接电话第一,接听电话要及时,铃响不过三声。如果电话连响六声才来得及接,第一句话要说:“抱歉,让您久等了。”切忌铃响一声就接,以免对方尚未做好通话准备。第二,通话语言要规范。拿起话筒后,第一句话要问候对方,第二句话要自报家门。第三,遇到掉线的情况,要及时回拨,并在接通后表明歉意。

打电话第一,择时通话。一般来讲,节假日、晚上八点以后及早上七点之前,切忌因公事打他人的家庭电话。与海外人士通话还要注意时差问题。此外,尽量避免在周一刚上班以及周五快要下班的时候打电话询问求职问题。第二,通话三分钟原则。通话时间要简短,长话短说,废话不说,没话别说。第三,拨错电话要道歉。

代接电话先告知对方其要找的人不在,然后再问对方系何人、所为何事、是否需要转告等。

挂电话在和别人通电话时,应该由地位高者先挂。突发性事件例外,执行一般性公务则必须如此。尤其是窗口部门,值班电话、热线电话、报警电话,要让群众先挂。

小电梯大学问

学问范文篇4

一、如何办好领导交办事项

(一)接受工作任务要弄清"三要素"

领导交办工作任务,大体都有"三要素":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质量,注意事项等等。秘书人员在接受领导交办任务时,一定要把"三要素"搞清楚,为把事情办好创造前提条件。

(二)优化办事成果"三比较"。

办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好的结果,排除或缩小坏的结果,因而办事的全过程也是趋利避弊、兴利抑弊的过程。事物有其两面性,比较地说,一是利,一是弊。优化办事成果,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比较,这就是"利利相交取于大,利弊相交取于利,弊弊相交取于小"。

(三)把握好办事"三形式"

办事可能出现三种形式:1.单一办事--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一项工作任务;2.交叉办事--同时受领两项工作任务或者两位领导分别赋予不同任务,需要在同一时间或交叉时间内完成;3.穿插办事--三项以上工作任务穿插在同一时间流程中进行。

(四)检验办事效率"三标准"

秘书人员完成领导交办工作之后,要进行工作效率自我检验,标准有三:l.工作质量,是不是达到了领导要求的限制条件,有没有潜在的问题和漏洞;2.工作速度,有没有超过工作时限,有没有浪费拖延时间的情形;3.对社会和群众的影响,办事全过程对社会、群众有没有不良影响。

(五)向领导复命"三注意"

工作任务全部结束,或告一段落,应向赋予任务的领导复命,汇报完成任务的效果、时间,讲明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后续工作的看法等。复命时要注意三点:1.不失真。对完成任务情况要一是一,二是二,不扩大,不缩小,不隐匿问题和缺点。2.不吹嘘。不借机自我夸耀,不喋喋不休地表功、诉苦。3.不邀利。不因为完成了领导交办工作。

二、如何办好请办事项

做好请办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秘书人员和部门事先搞好情况调查和了解,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工作建议,并且通过科学的请办方式和程序,使领导对请办建议表示赞同或者赏识,以体现出秘书人员在请办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一)精心准备,提出合理建议

(二)讲究方法,选择适当形式

(三)注重程序,坚持逐级请办

学问范文篇5

一、如何办好领导交办事项

(一)接受工作任务要弄清"三要素"

领导交办工作任务,大体都有"三要素":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质量,注意事项等等。秘书人员在接受领导交办任务时,一定要把"三要素"搞清楚,为把事情办好创造前提条件。

(二)优化办事成果"三比较"。

办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好的结果,排除或缩小坏的结果,因而办事的全过程也是趋利避弊、兴利抑弊的过程。事物有其两面性,比较地说,一是利,一是弊。优化办事成果,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比较,这就是"利利相交取于大,利弊相交取于利,弊弊相交取于小"。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把握好办事"三形式"

办事可能出现三种形式:1.单一办事--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一项工作任务;2.交叉办事--同时受领两项工作任务或者两位领导分别赋予不同任务,需要在同一时间或交叉时间内完成;3.穿插办事--三项以上工作任务穿插在同一时间流程中进行。

(四)检验办事效率"三标准"

秘书人员完成领导交办工作之后,要进行工作效率自我检验,标准有三:l.工作质量,是不是达到了领导要求的限制条件,有没有潜在的问题和漏洞;2.工作速度,有没有超过工作时限,有没有浪费拖延时间的情形;3.对社会和群众的影响,办事全过程对社会、群众有没有不良影响。

(五)向领导复命"三注意"

工作任务全部结束,或告一段落,应向赋予任务的领导复命,汇报完成任务的效果、时间,讲明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后续工作的看法等。复命时要注意三点:1.不失真。对完成任务情况要一是一,二是二,不扩大,不缩小,不隐匿问题和缺点。2.不吹嘘。不借机自我夸耀,不喋喋不休地表功、诉苦。3.不邀利。不因为完成了领导交办工作。

二、如何办好请办事项

做好请办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秘书人员和部门事先搞好情况调查和了解,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工作建议,并且通过科学的请办方式和程序,使领导对请办建议表示赞同或者赏识,以体现出秘书人员在请办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一)精心准备,提出合理建议

(二)讲究方法,选择适当形式

(三)注重程序,坚持逐级请办

学问范文篇6

个人选送礼品需考虑:

(1)送礼目的:每个人送礼都有一定目的,朋友送礼是加深友谊,父母给孩子送礼是增进亲情,丈夫给妻子送礼是升华爱情。职员给领导送礼是为深化私情。因此,不同的送礼目的决定购买不同的礼品。

(2)送礼对象: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地位和品味的人,所送礼品也各不相同。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在生日或喜庆之日,若能送些含有"大展鸿图"、"马到成功"之意的礼品,他定会心满意足。晚辈给长辈送礼,要选择保健、滋补类的礼品为宜。送礼对象是一个商人,您一定要送些"财源广进"、"生意兴隆"之象征意义的礼品。

(3)送礼时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自然会让您想到与亲人团聚,这时不妨送上一些吉祥、团聚之物;六一儿童节,大人就会靠考虑给小孩送些玩具、学习文具之类的礼品,这也是增进亲情,鼓励上进的一种方法。因此,不同时间,赠送礼品将表达不同的感情。

学问范文篇7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邻里之间的礼尚往来。为表示友好,甲家用小碗给乙家送了一碗饺子;为了还礼,没过几天,乙家用中碗给甲家送了一碗饺子;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甲家过几天给乙家用大碗送了一碗饺子;乙家一看急了,不能失礼呀,于是用盛汤的磁盆给甲家送了一盆饺子;甲家一看,嘿!不能让人小瞧了!赶紧做了一锅饺子给乙家送去……

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但要把握分寸、把握时机,千万不能因送礼、还礼而受累。

在许多时候,接受别人礼品后,应该铭记在心;在适当的时候,向对方还礼。我们要注意还礼的时间和还礼的形式等两个问题。

如果还礼过早别人不是以为“等价交换”,就是怀疑“划清界限”;如果拖延太久,等事情完全冷淡了再还礼反而效果不好。

选择还礼的时间,要讲“后会有期”。我们推荐几种很好的机会:一是和对方赠送自己的相同的机会。二是在对方或家人的某个喜庆活动。三是在此后登门拜访时。还礼不是“还债”,而且要讲自觉自愿。还礼次数也不要过多,完全没有必要再三再四地还礼,就像上述故事中的那样,成了双方的一种负担。

那么我们在还礼的时候就要选择得体的还礼形式。如果还礼的形式不对路,“还”不如不“还”。下面还礼的几种形式,可以让我们借鉴:

一是赠送所送的同类物品。比如,你送我书刊,我可以给你影碟。

学问范文篇8

一、如何办好领导交办事项

(一)接受工作任务要弄清"三要素"

领导交办工作任务,大体都有"三要素":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质量,注意事项等等。秘书人员在接受领导交办任务时,一定要把"三要素"搞清楚,为把事情办好创造前提条件。

(二)优化办事成果"三比较"。

办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好的结果,排除或缩小坏的结果,因而办事的全过程也是趋利避弊、兴利抑弊的过程。事物有其两面性,比较地说,一是利,一是弊。优化办事成果,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比较,这就是"利利相交取于大,利弊相交取于利,弊弊相交取于小"。

(三)把握好办事"三形式"

办事可能出现三种形式:1.单一办事--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一项工作任务;2.交叉办事--同时受领两项工作任务或者两位领导分别赋予不同任务,需要在同一时间或交叉时间内完成;3.穿插办事--三项以上工作任务穿插在同一时间流程中进行。

(四)检验办事效率"三标准"

秘书人员完成领导交办工作之后,要进行工作效率自我检验,标准有三:l.工作质量,是不是达到了领导要求的限制条件,有没有潜在的问题和漏洞;2.工作速度,有没有超过工作时限,有没有浪费拖延时间的情形;3.对社会和群众的影响,办事全过程对社会、群众有没有不良影响。

(五)向领导复命"三注意"

工作任务全部结束,或告一段落,应向赋予任务的领导复命,汇报完成任务的效果、时间,讲明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后续工作的看法等。复命时要注意三点:1.不失真。对完成任务情况要一是一,二是二,不扩大,不缩小,不隐匿问题和缺点。2.不吹嘘。不借机自我夸耀,不喋喋不休地表功、诉苦。3.不邀利。不因为完成了领导交办工作。

二、如何办好请办事项

做好请办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秘书人员和部门事先搞好情况调查和了解,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工作建议,并且通过科学的请办方式和程序,使领导对请办建议表示赞同或者赏识,以体现出秘书人员在请办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一)精心准备,提出合理建议

(二)讲究方法,选择适当形式

(三)注重程序,坚持逐级请办

学问范文篇9

【关键词】康德传;哥白尼式革命;哲学体系

读完阿尔森•古留加的《康德传》以后,对康德本人及其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具有开创性。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深入研究康德著作的人没有资格对康德发表任何评论。康德的思想及其思维方式与众不同,正是因为这样,他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先天综合判断”、“哥白尼式革命”、“实践理性”、“判断力批判”等具有深刻启发意义的哲学范畴。康德的哲学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他所提出的思想具有哲学思辨性,引起了哲学领域的大讨论。

一、“哥白尼式革命”的完成是了不起的哲学思维革命

“哥白尼式革命”即“对象应依照知识”,这是康德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的假设。康德借鉴哥白尼考察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时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出了“对象符合知识”的逆向思维观点,主张在知识形成之前,首先要对主体的认识能力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十二对范畴”等开创性的哲学范畴,进行了一场认识论的革命。今天看来,这似乎十分荒谬,正如黑格尔评论的那样:康德是在下水以前就想把游泳技术搞清楚。但是,细想一下,今天又有谁能拿出有力的例证把这个“荒谬”的结论驳倒呢。如果人不是有先天直观形式,不是先验地具有十二对范畴,那么,我们的认识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当我们看到一个球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能力使我们知道它是圆的?“哥白尼式革命”的问世,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推动了人类认识论的发展。首先,“哥白尼式革命”推动了哲学研究活动的转向,为认识论研究开拓了新天地;其次,“哥白尼式革命”集中体现了主体能动性思想,强调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作用,并在系统考察认识能力和认识过程以后,提出了认识发展阶段的思想。“哥白尼式革命”是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一环,它的完成是了不起的哲学思维革命。

二、两个世界的划分是积极的

两个世界,即“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一个是可以认识的此岸的世界,一个是无法到达的彼岸的“自在之物”的世界。康德认为,在“现象世界中”,只有科学的存在,而没有神学的存在。上帝仅仅属于彼岸世界,不可能出现在“现象世界”中,所以是不能被认识的,也无法用理论来证明它的存在。康德在知识领域进行了彻底的甚至可以说是破坏性的批判。他考察了数学和一切的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康德认为人拥有认识“现象世界”的感性和知性直观能力,人通过这一能力可以认识现象,并产生对其的知识,而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就是这样产生的,人不需要怀疑他们存在的真实性。因此,只要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这一观点为知识大厦的建立找到了根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象世界”固然使人有一片栖身之所,经验知识也使人对外在世界有一定认识,但康德认为这远远不够,因为在他眼中,“现象世界”本身是一个无根的世界,它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的根在“自在之物”存在的世界,即“本体世界”中。所以,由现象产生的知识不能揭露事物内部情况,不能给人揭露本身不是现象但能给现象作最高的说明根据之用的东西。换言之,人在知识性领域是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是没有自由可言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康德划分了两个世界,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人的自由重生,达到“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地盘”的目的,从而使人在信仰的领域又作为一种“无限的理性存在”。在康德的心目中,他不仅仅容许本体的存在,还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虽然人们可以用理性来认识现象、整理现象,但却不能成为在现象背后支撑现象存在的本质。所以他才提出两个世界划分理论,至此,康德的目的达到了,既为知识大厦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又为人的自由找到了栖身之所。尽管人们对康德的设定提出了不少质疑或批判,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康德的划分是错误的、毫无意义的,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好或坏去评论,至少,两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提出,给哲学界注入了新的力量,从这一方面看,“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的划分是积极的。

三、真、善、美哲学体系的建立

很多学者对康德的哲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在这一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弗里德里希•保尔森和亨利•西季维克根据康德的早年书信把其哲学划分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两大组成部分;约翰•沃特森则认为康德哲学是真善美的统一;凯德主张把康德哲学划分为理论、实践、审美和宗教四部分;克莱门特•威博则主张把康德哲学划分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和宗教哲学三部分。上述学者的划分都有一定的道理,而笔者更倾向于约翰•沃特森的观点。康德在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后,他认为他的哲学体系还没建立,因为知性与理性和实践理性即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因此,康德着力于寻求连通两者之间的“桥梁”。于是写了第三本著作《判断力批判》,对人的判断力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从而打通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至此,根据三大批判的主题,康德的哲学理论体系真(自然)、善(自由)、美(艺术)的和谐统一真正建立起来了。总的来看,康德的思想是深刻而丰富的,三大“批判”涉及当今社会的学科和问题,感性和知性的思想——认识论;重视道德,强调义务的高度作用——伦理学;《判断力批判》中对美的分析——美学;永久的和平论——国际关系理论。这一些宝贵思想的提出都值得后人借鉴。

【参考文献】

[1]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张启森.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历史意义[J].新西部,2016(20).

[3]任倩.简述康德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J].安徽文学,2007(12).

学问范文篇10

一、如何办好领导交办事项

(一)接受工作任务要弄清"三要素"

领导交办工作任务,大体都有"三要素":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质量,注意事项等等。秘书人员在接受领导交办任务时,一定要把"三要素"搞清楚,为把事情办好创造前提条件。

(二)优化办事成果"三比较"。

办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好的结果,排除或缩小坏的结果,因而办事的全过程也是趋利避弊、兴利抑弊的过程。事物有其两面性,比较地说,一是利,一是弊。优化办事成果,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比较,这就是"利利相交取于大,利弊相交取于利,弊弊相交取于小"。

(三)把握好办事"三形式"

办事可能出现三种形式:1.单一办事--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一项工作任务;2.交叉办事--同时受领两项工作任务或者两位领导分别赋予不同任务,需要在同一时间或交叉时间内完成;3.穿插办事--三项以上工作任务穿插在同一时间流程中进行。

(四)检验办事效率"三标准"

秘书人员完成领导交办工作之后,要进行工作效率自我检验,标准有三:l.工作质量,是不是达到了领导要求的限制条件,有没有潜在的问题和漏洞;2.工作速度,有没有超过工作时限,有没有浪费拖延时间的情形;3.对社会和群众的影响,办事全过程对社会、群众有没有不良影响。

(五)向领导复命"三注意"

工作任务全部结束,或告一段落,应向赋予任务的领导复命,汇报完成任务的效果、时间,讲明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后续工作的看法等。复命时要注意三点:1.不失真。对完成任务情况要一是一,二是二,不扩大,不缩小,不隐匿问题和缺点。2.不吹嘘。不借机自我夸耀,不喋喋不休地表功、诉苦。3.不邀利。不因为完成了领导交办工作。

二、如何办好请办事项

做好请办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秘书人员和部门事先搞好情况调查和了解,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工作建议,并且通过科学的请办方式和程序,使领导对请办建议表示赞同或者赏识,以体现出秘书人员在请办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一)精心准备,提出合理建议

(二)讲究方法,选择适当形式

(三)注重程序,坚持逐级请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