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7:46:53

心态

心态范文篇1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呢?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6000多次的失败,但他没有气馁,相反把失败看成是找到6000多种不适合的方法。在我看来,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爱迪生的自信、乐观和坚持不懈。我们可以家境贫寒,可以学识浅薄,可以遭遇挫折,但绝对不能缺少自信。自信是我们人生之“骨”,支撑着生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只有自信,我们才可能乐观,才会懂得坚持,才可能进一步发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更自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不要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悲观沮丧。相反,我们应该以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二战期间,维克托·弗兰克尔只因是犹太人,被关进纳粹德国集中营。他每天都在积极思考,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逃出去,积极思考终于给他带来了机会,一次利用野外劳动,幸运的逃脱了。这位幸存者后来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有一点至少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是我们的心态。世上没有绝对不好的事情,只有绝对不好心态的人。试想,连自己心态都调整不好的人,又如何处理好比心态更复杂的事情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调整自己,拥有良好心态才能成就未来。怎样才能拥有良好心态?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学习。学习是培养良好心态的基础。当今世界,知识周期更新越来越短,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只有不断学习,补充能量,才能适应发展要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事业观,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我们才能多角度分析问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而不至于在困难挫折面前束手无策。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可能保持自信。

其次是加强沟通。沟通是培养良好心态的桥梁。一方面可以通过沟通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合作,另一方面,通过沟通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使自己得到提高。就拿办公室工作来说,所有科室、所有人尽管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市委中心工作服务的,为领导服务的,只有在沟通中才能迸发出合作火化,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能达到服务最优化。因此,我们要善于沟通,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不做团队的短板。

第三是学会宽容。一个人心胸狭窄,只关注自己,就容易生气,闷闷不乐,斤斤计较。而当你胸怀宽广时,你就会容纳别人,欣赏别人,宽容别人,自己的心境也就能保持乐观,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仁者无敌”。

心态范文篇2

而态度是心态反映的表示化,原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非常认同这句话。那什么决定态度?认为是心态。心态是人们内心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和想法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状态。如工作态度、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等等。心态决定着态度,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存在相应的态度。人们透过你态度能看到心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临时以来,很多人已经习惯性地认为是环境制约了自己。其实,真正制约你并不是环境,而是心态。通往胜利的道路上,能否坚持良好的心态,直接影响着你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所以说,心态对一个人未来至关重要。

但他没有气馁,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呢?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6000多次的失败。相反把失败看成是找到6000多种不适合的方法。看来,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爱迪生的自信、乐观和坚持不懈。可以家境贫寒,可以学识浅薄,可以遭遇挫折,但绝对不能缺少自信。自信是人生之“骨”支撑着生命,战胜困难,发明奇迹。只有自信,才可能乐观,才会懂得坚持,才可能进一步发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更自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给了很大的启发。工作生活学习中,不要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悲观沮丧。相反,应该以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维克托·弗兰克尔只因是犹太人,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集中营。每天都在积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逃出去,积极思考终于给他带来了机会,一次利用野外劳动,幸运的逃脱了这位幸存者后来说过: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我无法改变的但有一点至少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是心态。世上没有绝对不好的事情,只有绝对不好心态的人。试想,连自己心态都调整不好的人,又如何处置好比心态更复杂的事情呢?所以我每个人都要学会调整自己,拥有良好心态才干成果未来。怎样才干拥有良好心态?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知识周期更新越来越短,首先要加强学习。学习是培养良好心态的基础。当今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时变化发展中,只有不时学习,补充能量,才干适应发展要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事业观,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才干多角度分析问题,透过现象认识实质,而不至于在困难挫折面前束手无策。只有不时学习,才可能坚持自信。

另一方面,其次是加强沟通。沟通是培养良好心态的桥梁。一方面可以通过沟通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合作。通过沟通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使自己得到提高。就拿办公室工作来说,所有科室、所有人尽管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市委中心工作服务的为领导服务的只有在沟通中才干迸发出合作火化,只有合作才干共赢,才干达到服务最优化。因此,要善于沟通,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不做团队的短板。

心态范文篇3

罗杰•麦克纳米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随后默罕默德•埃尔•埃里安用“新常态”来描述2008年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从此“新常态”在经济领域广泛应用,中国经济界在近两年也频繁使用该概念。“新常态”尽管在不同领域的理解不同,但在宏观经济领域被普遍描述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在狭义的范畴上,新常态主要是指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新常态有其独特的本质特性和表征。王一鸣认为“经济新常态”有“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四个基本特征,其中“中高速”是指经济增速放缓、从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降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是指全面、深刻地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产业结构上,将第三产业转变为产业主体;在城乡区域结构方面,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在收入分配方面,提升居民收入占比,把改革发展成果让更多百姓分享。在需求结构上,让消费需求成为需求主体。“新动力”是指新常态下将寻求新的内驱力,力求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是指新常态下出现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风险。综合来看,“经济新常态”其本质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李锋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五个基本内涵,即在经济发展动力上是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是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在经济结构上是从增量扩能转向存量调整和增量做优;在经济管理上是从刺激增长转向科学调控;在经济发展目标上是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共享发展成果。系统地解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其主要表征体现为,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经济结构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动力要素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很显然,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新的发展阶段无疑会影响每个社会民众的社会心态和社会适应。

二消极心态维度与矫治向度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由传统增长稳态向新的增长稳态的转换过程,在这个经济结构重构和发展动力重塑的过程中,社会民众无不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并导致民众产生一些消极心态。

(一)降速不适感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正当国民翘首以盼中国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时,我们断然调整经济增速步伐,以放慢近半增长率的增速调整经济,中国经济面对新常态。对于似乎突如其来的增速波动现象让继续沉浸于“速度情结”的民众感到中国的经济是否进入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甚至走向经济衰退。2014年我国人均GDP为7485美元,按世界银行衡量标准,已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阶段。世界银行于2006年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不仅经济徘徊在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而且还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金融体系脆弱、就业困难、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信仰缺失等。我国内地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些情况。面对中国经济这种新常态,难免民众会产生降速不适应感和心悸,甚至产生悲观性失望心态。比如:对经济增速下滑一时难以上扬的失望,对经济结构、动力要素和市场控制力的悲观,对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红利锐减的担忧与悲观等等。尽管在经济新常态下产生这些悲观情绪和降速不适应感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将这些情绪转化为绝望或自暴自弃。将降速不适应感滑向悲观性失望的根源是人们对经济新常态本质要义的误解,将经济发展降速等同于经济危机。事实上,经济发展降速并非是经济危机,而是从高速增长向高效增长阶段跃升的过程,其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主要依靠高强度投入资源和要素驱动为主逐步转向提高效率和创新驱动为主,是增强科技进步和发挥结构优化的优势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进而提升经济发展内涵和经济存量。因此,矫治降速不适应感的核心向度是社会民众的理性认知观念与态度。

(二)阵痛焦虑感

虽然中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一般规律,但仍有不少民众对新常态难以适应,特别是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金融体系脆弱和市场控制力的疲软等新常态特征,常常引发民众阵痛焦虑感,甚至是社会怨恨。比如:股市的恶意操控与政府对股市调控的失控,引发或加剧了民众对经济利好的恐慌性焦虑感。调查证实,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大环境下,民众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较大的心态波动,学者称为“转型焦虑”或“换挡焦虑”。Easterlin等调查发现,在1990-2010年中国民众心态经历了U型变化,从1990年代开始下降,在2007年左右下降到谷底后开始回升,这两个拐点分别正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关键点。在当前国内外环境空前复杂的局面中,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焦虑”包含一定的合理因素,在外部环境上,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减速产生了质疑和担忧,比如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担心中国作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将来自中国的投资额降低而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民众普遍产生了阵痛焦虑感,许多群体担心经济放缓会带来就业困难、财政收入不足、地方债危机、金融系统风险、产能过剩集中爆发等问题。民众的阵痛焦虑感,甚至是少部分人的恐慌心态既有全球压力的外部原因,也有民众主观认识的内部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进入经济“换挡”的自身原因。转型期的阵痛焦虑主要是源于社会、政府和个人自身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力。因此,解决这个重大社会难题,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增强社会、政府和个人自身的可控力,进而提升政府和社会效能感;另一方面,通过个体自身的革新,比如科技知识与其应用能力的革新、社会认知革新和创新能力等等方面的革新,提升自我社会可控力和自我效能感。

(三)习得失助感

人类历史上的变革灿若星河,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着中华民族又一个辉煌的变革时代,但通常认为,改革越到深处便越触及痛处,越难以推进。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改革发展面临着空前的瓶颈、机遇与挑战。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驱动下,人们日益感受到物价、房价、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压力,随着对物质与金钱的渴求增长,负面社会心态使民众不再相信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美德和价值,认为个人没有能力与办法改变原有的生活,产生习得性失助感。2014年3月《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CSR)调查数据显示,民众普遍认为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参与调查的人当中,许多人将人脉/社会关系(16.8%)、权利/地位(15.6%)看作个人成败的关键,只有7.5%的人认为个人努力是成功的最主要因素。相应地,民众普遍将失败和贫穷归因为社会环境因素:58.5%的民众认为“贫穷是因为缺少关系门路”、48.2%的人认为“现在是一个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社会”。贫富差距的增大,使人们产生了挫折感、被剥夺感和习得性无助感。同时,在经济压力下人们过度追求成功、出人头地,而不是身份归属、家庭和睦与心灵安慰,在心理层面上衍生强烈的无助情绪,包括掌控无力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等。在习得性失助感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变得仇富投机、愤世嫉俗,但又委曲求全、接受现实,这些心理现象的持续集结呈现出了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民众的负面社会心态。经济新常态下催生的习得失助感其生成原因是众多的,也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最关键的外因是国民经济发展内驱力和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内因是自我内驱力和自我效能感。矫治新常态习得失助感,一方面在于增强国民经济发展内驱力和国家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要激发个体的内驱力,激发民众社会进取心,进而避免习得性无助感和社会性惰化。

(四)心智惰化感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结构性的社会改革就较难推进,民众也普遍呈现出心智惰化感。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环境中,民众获得的绝对物质和经济条件虽然比改革开放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自身努力和政府改革等心态方面还存在社会性惰化等问题。这与社会结构性转型有着极大的关系,如西方国家将新常态称为“新平庸”(NewMediocre)、“长期停滞”(SecularStagnation)等,即是对低经济增长和高失业率状态下民众社会性惰化的概括。基于2002年-2013年中国民众的调查显示:(1)民众目前的生活满意度回升缓慢,难以实现有效提升。这是因为生活满意度与GDP、收入水平等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收入水平达到临界值后,收入对民众生活满意度的边际效应大幅减少。(2)底层民众对阶层提升缺乏信心,认为阶层流动性较低。尤其是下层民众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提升信心较小,认为自己不能实现和能够实现向上流动的比例分别为52.5%和40.2%。(3)政府服务的进步速度低于民众预期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民众对政府官员的负面评价有上升趋势,所幸的是,基层政府及官员满意度较低,高层政府满意度较高,呈现出“反距离悖论”,对官员正负印象的数据相当,还处于胶着状态。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民众社会性惰化的根源,也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开展深度改革的难题。新常态心智惰化感,其本质是个体或社会心理新平庸化,缺乏进取心和内驱力,对社会满意度和政府信任度缺失或错位。因此,矫治心智惰化主要路径是提升个体内驱力与进取心,增强社会满意感和政府信任感。

三新常态对新经济心态的再造

(一)保持新经济心态的心理定力

我国从改革开放至2008年经历了近三十年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速,自从2008年以后经济增速开始回落,到2014年底经济增速为7.5%。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给不明真相的民众导致了降速不适应感、阵痛性焦虑和悲观情绪。事实上,社会民众从根本上用不着过度惊慌,应该理性认知经济新常态,增强心理定力。之所以要强化心理定力,其理由有三: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一般规律。从国际经济发展历史趋势来看,高速增长经济体在经历一个时期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减速换挡回落时期,比如:日本的经济在1969年之前十年的经济平均增速为10.4%,之后十年的平均增速为6.3%。韩国在1988年之前十年的经济增速10%放缓至后十年的7.6%。由此可见,我国当今经济发展正经历的新常态是符合一般变化规律的。二是经济增长内涵和质量的蜕变,让新常态的经济跨入从高速增长向高效增长阶段跃升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也由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驱动为主,逐步转向提高效率和创新驱动为主;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增强;结构优化的优势逐步递增。三是尽管经济增速大幅回落,但经济增量因经济存量的巨大依旧增量巨大,比如2013年的经济增量已大致相当于1994年的经济总量。由此可见,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并不是出现断崖式下滑,而是有理性的可控的换挡式的内涵式发展,我们有理由充满信心和保持心理定力。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增强新经济心理定力就是要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是自然换挡的过程,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要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遇到的压力和波动,是结构调整的阵痛的突出表现,是实现经济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要保持淡定与从容,要有心理定力。因为保持了心理定力就能坚定改革信心,并能有理性和智慧地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实现经济新的转型。

(二)坚定新经济心态的三个自信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种矛盾和挑战,社会上也充满了焦虑情绪,甚至为社会矛盾、各种挑战所困扰。与此同时,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全球主要经济体都看不到经济强势增长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内外“中国崩溃论”再起,导致社会上部分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心存疑虑,甚至产生自卑心理。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理念的创新,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力量。彰显“三个自信”,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达成改革共识,实现社会整合,排解焦虑情绪,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三个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坚定的政治信念与理性的改革智慧。就其特征来说,既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与政党自信的统一,也是历史自觉、现实评判与未来预期的统一;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就其功能而言,对于塑造国家政党形象、实现社会整合、化解社会矛盾、矫正崇洋心理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新经济常态下,坚定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能增强民众自信心,促进民众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

(三)激发新经济心态的内驱力

应对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国际外部压力和国内民众人心逍遥的最佳路径是增强国民经济发展内驱力和国家综合实力。内驱力是一切发展的源泉,当然也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激发个体进取心的源泉。增强经济发展内驱力,可以激发民众社会进取心,进而避免习得性失助感和心智惰化。那么,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增强经济发展内驱力以激发民众进取心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和源泉。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增长动力在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在加剧,要素成本越来越高,必须走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升级之路,必须靠创新。只有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只有通过大众创业,才能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第二,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重点是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关键是要引导新兴科技产业发展,路径是要推进各项新兴科技“互联网化”。通过畅通科技转化通道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意愿与动力;通过引领万众向高科技方向创新,带动大众向高科技新兴产业上创业汇聚,从而促进经济在深层次上转型升级;通过搭建新兴科技“互联网化”平台,将各项科技主动地、广泛地和深度地与互联网结合,进而激发民众内驱动力与进取心。第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将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驱动为主,逐步转向提高效率和创新驱动为主。总之,要深化改革,因为她是适应新常态、重塑新动力的根本途径。

(四)增强新经济心态的内敛力

心态范文篇4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多少人重复问着同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着天下苍生的命运?我觉得答案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这也是我学习《没有任何借口》、《自动自发》和《服从》三本书最大的心得体会---心态决定命运。

所谓心态即心理态度的简称,是人的心理对各种信息刺激做出反应的趋向。这种心理反应趋向都将对人的思维、选择、言谈和行为具有导向和支配的作用。韩信有了不因小失大的心态,甘愿受胯下之辱,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刘邦有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心态,而与项羽处处示弱,最终夺得了万里江山;越王勾践因为有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思想心态才有了卧薪尝胆、壮志得酬的千古美谈。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扮演一个或多个社会角色,每个人的角色不同,那么就会有自己的特殊的心态,也就必然会怀着这种心态对待生活、事业和人生。

有了正确的学习心态,才有可能静下心来静思苦读,有所心收获,奠定前进的基础。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效益,知识就是生产力。但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有时是枯燥乏味的,如果能够以学为乐,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各种分心的事情时就能够主动克服,坚持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或目标。而一个具有消极被动的学习心态的人却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则会采取逃避或抱怨的态度,而不去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学习会给他带来什么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无从说起,而学习的效果更是可想而知了。

有了正确的工作思想心态,才有可能自动自发,真心服从,激发潜能,干出几倍于从前的工作成果。试想一下,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员工,怎么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个整天唉声叹气的员工,怎能指望在人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一个工作好坏都无所谓的员工,又怎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只有以真挚、乐观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热情去工作,才能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领导、同事密切协作,忠诚企业,认真工作,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团队也是如此。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许多人都对如何打败日本鬼子丧失了信心,但他老人家却以高度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最终打败了小日本和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近的来说,前几年煤炭企业困难期间,如果我们以埋怨政策、埋怨市场、埋怨机遇的心态去工作,而不去积极地降成本、抓销售、拓市场,又怎么能走出困境,取得今天的辉煌成绩?而现在,主辅分离改革即将进行,没有正确的心态又怎么能更好地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享受改革的成果呢?

有了正确的生活心态,才有可能乐观豁达,心胸宽广,积极向上。享受生活是幸福的,创造幸福是快乐的。生活中不管是幸福还是快乐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正如歌德所说:“人之幸福会在于心之幸福。”佛家说所,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面对同一扇打开的窗子,有的人会欣喜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人则皱着眉头讨厌蚊蝇的到来。心态的不同必然导致人格和作为的不同,而且会有天壤之别。不良的心态是形成不良性格与不良人生的主要根源,心态是我们命运的控制塔,而且它是我们唯一能够完全掌握的东西。所以,我们应当明白,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自己不豁达;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但要用心过好每一天。放下无谓的自暴自弃,积极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吧!

心态范文篇5

而态度是心态反映的表示化,原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非常认同这句话。那什么决定态度?认为是心态。心态是人们内心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和想法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状态。如工作态度、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等等。心态决定着态度,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存在相应的态度。人们透过你态度能看到心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临时以来,很多人已经习惯性地认为是环境制约了自己。其实,真正制约你并不是环境,而是心态。通往胜利的道路上,能否坚持良好的心态,直接影响着你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所以说,心态对一个人未来至关重要。

但他没有气馁,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呢?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6000多次的失败。相反把失败看成是找到6000多种不适合的方法。看来,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爱迪生的自信、乐观和坚持不懈。可以家境贫寒,可以学识浅薄,可以遭遇挫折,但绝对不能缺少自信。自信是人生之“骨”支撑着生命,战胜困难,发明奇迹。只有自信,才可能乐观,才会懂得坚持,才可能进一步发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更自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给了很大的启发。工作生活学习中,不要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悲观沮丧。相反,应该以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维克托·弗兰克尔只因是犹太人,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集中营。每天都在积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逃出去,积极思考终于给他带来了机会,一次利用野外劳动,幸运的逃脱了这位幸存者后来说过: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我无法改变的但有一点至少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是心态。世上没有绝对不好的事情,只有绝对不好心态的人。试想,连自己心态都调整不好的人,又如何处置好比心态更复杂的事情呢?所以我每个人都要学会调整自己,拥有良好心态才干成果未来。怎样才干拥有良好心态?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知识周期更新越来越短,首先要加强学习。学习是培养良好心态的基础。当今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时变化发展中,只有不时学习,补充能量,才干适应发展要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事业观,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才干多角度分析问题,透过现象认识实质,而不至于在困难挫折面前束手无策。只有不时学习,才可能坚持自信。

另一方面,其次是加强沟通。沟通是培养良好心态的桥梁。一方面可以通过沟通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合作。通过沟通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使自己得到提高。就拿办公室工作来说,所有科室、所有人尽管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市委中心工作服务的为领导服务的只有在沟通中才干迸发出合作火化,只有合作才干共赢,才干达到服务最优化。因此,要善于沟通,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不做团队的短板。

心态范文篇6

社会心态是某一时期社会群体普遍存在的共同心理状态,通俗地说,就是人心民气。社会心态又因不同社会群众所处的地域和社会阶层不同产生差异。虽然说,社会心态只是一种初级形态的社会意识,但与其他形态的社会意识一样,它的产生和变化反映社会存在,并决定于社会存在,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对社会进程产生能动作用。

积极的社会心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消极的社会心态,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阻碍甚至是破坏作用。与产值、创汇、税收等相比,社会心态如何,似乎不是什么硬指标,但作为生产力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人,其心态如何无疑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挥,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新旧矛盾交织、利益调整剧烈、社会转型加快的今天,人心齐才能泰山移,否则,难成大业。因此,准确把握社会心态,聚合人心民气,营造良好的社会心态,有效地推动改革和发展,就成为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硬任务。

社会心态有主流,也有支流。抓住了主流,就抓住了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应当说,跨入新世纪新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社会心态,无疑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主要表现为人心思进、人心思富、人心思稳。发展得不那么快的地区,步子想迈得大一点,发展得快的地区,步子想迈得更大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想解决温饱,衣食无忧的群众想奔小康,实现了小康的群众想更富足。稳定更是人们的广泛共识,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早已成为社会心态的主流。因此,一切顺民意、得民心的方针、政策、措施、工作都要坚持,而且要不断地完善、充实、创新、提高,以强化这种社会心态,促进这种社会心态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精神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下真功夫、苦功夫、大功夫,解决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是营造积极社会心态的最积极的办法。与之相反的做法,都是对积极社会心态的伤害。

值得提醒各级干部的问题是,把握了求发展、求稳定的主流社会心态,还不能说就是完整、准确地把握了社会心态的全部。在主流之外,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种种值得高度重视的其它社会心态,这可以从社会公众对一些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热点问题的关注上反映出来。比如,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使一些人产生了焦虑情绪;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些人的心理失衡;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使一些人有世风日下之感;由于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一些人对防治消极腐败现象信心不足;就业与再就业形势的严峻,使一些人对未来生活感到忧虑,等等。这些社会心态,是整个社会心态的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切不可充耳不闻,不知痛痒,也不能反感厌恨,怨这些人“觉悟不高”。必须静下心来,透过这些心态,实事求是地分析我们在政策上、措施上、工作上、作风上等等方面,有没有导致这些社会心态形成的因素?事实是,哪个地方、哪个阶层的人群社会心态不那么积极,往往说明在那个地方、那个阶层,我们的正确方针政策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作风不务实。只有从根子上找到原因,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才能从整体上理顺情绪,平衡心态。当然,政策也好,措施也好,工作也好,不可能让人人都立即满意,但是只要我们始终把握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始终坚持努力使全社会各个阶层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就能够把握住调节社会心态的主动权。同时,还要十分注意并善于把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措施,转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的自觉的行动。要看到,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在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场中顺利地推进。还要看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因此,引导全社会转变观念,更新思想,调整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工作,比建一个工厂、盖一座大楼、搞一个项目等等来说,要难得多,重要得多,作用也大得多。可惜的是,我们的一些干部、一些部门、一些地方,在了解和把握社会心态上不积极,不主动,群众想什么,全然不知,甚至不会知、不想知、不愿知,久而久之,就会沉淀成隔阂,就会酿成消极的甚至是逆反的社会心态,致使正确的东西也很难迅速贯彻。如果这样下去,就十分危险。

社会心态是由千千万万人的想法汇成的。调节社会心态的工作同样要由人来做。谁来做?当然是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俗话说,理通就能通天下。我们有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这些都是我们执政党的通天下之理。但是,人民群众不光是看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执政党的6600多万党员、尤其是数以百万计的党的各级干部的行动,直接影响着社会心态。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忘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忘记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征途上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忘记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仍处于发展中的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忘记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的巨大差距;忘记我们面对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建设任务,而陶醉于已有的成绩,固步自封,止步不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又怎能让全社会都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又怎能让全社会都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为国分忧,为富民强国而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呢?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中没有人民群众,不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贪图享乐,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对群众的疾苦漠然置之,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又怎能让人民群众与我们血肉相连呢?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忘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搞建设、把心意放在谋发展上,不能用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百折不挠的斗志,坚定不移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实效,办实事,而是摆花架子、摆官架子,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又怎能在全社会形成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战胜困难的氛围呢?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忘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牢固坚持群众观点,在思想上作风上脱离群众,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夙兴夜寐、勤奋工作,而是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甚至铺张浪费、以权谋私,又怎能在全社会形成蓬勃朝气、昂扬向上、艰苦奋斗的正气呢?

心态范文篇7

老年人,特别是离退休人员,人人都要遇到新环境这个普遍问题。环境是包罗万象的,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等等。但对老年人来说,自己有能力改变的是人际环境;而这个人际环境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所以说,改变旧心态,适应新的人际环境,应该引起老人的特别关注。

改变“官者”心态,充分认识到自身老百姓地位。昔日自己的下级,今日自己的上级。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老年人往往感到心理不平衡,相遇或处理事务时有些别扭,甚至堵气。县委办公室的王玉任退休后,原来跟着他干的赵秘书升为县委机关事务局长,成了管他“家务事”的上级。有一天在街上相遇,老王主动向他打招呼,可他连自行车都不下,点点头“飞”过去了。老王心想:真是架子大了,不认识老领导了。有一次,老王家的下水道坏了,他打电话找赵局长,赵说水道工近几天没空,让他等三天。可是,第四天水道工还没来。他为此在家里大发雷霆,气的病了好几天。他逢人就说:“这些新官真难办事!在这个环境里居住,太让人憋气了。”从此他不与这位局长搭腔了。类似这类事例,退下来的许多“官者”可能都遇到过。但是,如果改变一下心态,全面分析一下,憋气就会变成顺气。他见了你不下车,也可能有特急的事,可能是县领导打电话安排紧急工作;他没按时派人给你修下水道,也可能是水道工真的因“大工程”脱不开身,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即使你的老部下冷落了你这个老领导,这也是平常之事呀!应该看到,有“官”无“官”,这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是工作的需要,现在自己无“官”了,在政治上、法律上、人格上并没有降低,不值得自卑。从实事求是的原则讲,自己不当官了,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再让人家以上级领导的地位看待你、对待你,甚至特殊照顾你,那是很不现实的。既然自己现在是普通老百姓,就应该站在老百姓的位置上,以老百姓的心态,愉快地看待和处理好与新领导的人际关系。还应该认识到,新上级的地位不同了,他的责任大了,工作范围广了,急办的事情很多很多,他遵照轻重缓急安排工作,这是他应遵循的原则,是应具备的素质。他的进步,与你过去培养他、帮助他分不开,作为他的老领导,应该多与他接触,支持他的工作,继续培养他才对。如果树立了这种心态,就能在新的人际环境下愉快的生活了

改变未富先老太吃亏的心态,牢固树立“知足常乐”的新理念。昔今他向我取借,今日我向他求援。这也是老年人遇到的另一种人际关系新环境。县工商银行刘行长,退休前曾多次借钱给办公室副主任小秦,帮他结婚、帮他母亲治病等。可他退休后,需要搬迁购买新楼时,却两次登门向现任行长的小秦借了8万元钱。原来的债主如今成了借债人,他心里极不平衡。他叹息自己退休太早,没有赶上好时代;他埋怨退休人员增资幅度比同级在职人员差得多,心里想我都干了40多年工作了,还不如干了20多年的工资高,太不公平了等等。应该明确,这种攀比的心态也是不可取的,不公正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同级在职人员付出劳动(心血)比退休人员多得多,他的工资增幅大一些,这不是合情合理、符合社会主义分配的原则的吗!再说,这种攀比的方法也是不对的。与革命烈士、与革命前辈比,我们获得的物质享受已经比他们丰厚的没法比了;与自已纵向比,物质利益的增幅也是很大的啦。据有关资料介绍,1976年总理逝世时,个人公有1万多元存款。前面说的那位刘行长,近10年他的收入翻了一番还多。这样一比,心态就平衡了,就没有什么可叹息的了。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只有知足的人,才能时时快乐,心情平淡,忘记忧愁。“淡薄以明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内心的和谐。心灵淡然若水,人生便如行云流水,轻盈飘逸,就会处理好新的人际关系。

改变长者始终正确的心态,尊重晚辈的时代精神。昔日子女听指挥,今日子女敢“反抗”。这是老年人在家庭中遇到的一种新的人际环境。当了近20年县级领导的郝县长,在家庭中一直有很高的权威,两个子女十分听话,办大事时绝对遵从他的意见。可是,他退休后5年来,子女经常“造反”。儿子在县水利局上班,离他自已的家最多3里路,他骑摩托车上下班够方便的了,可他非要买一辆车不可。汉郝县长不给儿子添钱,并批评他追求享受,儿子不加理采,竟然贷款买了轿车,把他气的好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从此不准儿子回家。女儿虽已结婚,但女婿在国外经商,不能与他住在一起。女儿本来有一部小灵通手机,可她未请示老爸,就花3600元又买了一部高级摩托罗拉手机。对此,郝县长大发脾气,斥责女儿太腐化,要将他赶出家门,幸亏老伴说情,才将女儿留了下来。这种处理家庭新人际关系的做法更是错误的。一方面,子女处在工作第一线,他们的工作环境和需要,与处在家中老人的需要大不相同。他们从实际出发而决定购物方式和购物种类,即是他们的权力,又是合情合理的,决不能完全由父母裁定。另一方面,应该承认,子女的时代精神比老年人更强一些,进步一些,超前一些;而老年人的思想相对保守一些,滞后一些。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只有看到自身的劣势,看到自己的弱点,改变自己一贯正确的心态,只当“参谋”,不下命令,才能使父子(女)关系融洽,自身也能心情舒畅。

总之,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理活动的体现。不同的心态决定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进而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改变旧的心态,保持良好心态。这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问题。事实证明,在人际环境方面,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自己打倒了自己”,即由于自己的不良心态,无法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而垮掉了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要加强自我修养锻炼;就要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不管自己身处何种位置都要充分认识人生的意义。你不能左右天气,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心态决定感受,幸福就在心中,痛苦也在心中。把握好了可以以苦为乐,把握不好乐极生悲。接受自己,善待他人。对别人要理解、尊重、包容、宽恕,多看长处,少看不足。“吃亏是福”,不要斤斤计较。社会是变化的、前进的,人的心态(即情绪)也应随之调节、变化。这样才能保持良好心态,心理平衡,身心健康,晚年幸福。

心态范文篇8

心态之一:试用期满干部——不再有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提拔重用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机遇和自己努力的结果,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一年前的提拔,经历了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单位党组织推荐,经历了考察、酝酿、部务会、常委会,真可谓过五关斩六将,那时头皮时时绷紧,心中常揣小兔,见人满脸堆笑,不时打问情况,生怕节外生枝。一年来,和单位同志相处小心翼翼,对待工作认认真真,说话小小心心,处理问题躲躲闪闪,不出头、不露脸、不讲话的“三不政策”坚持的很好,应该说没什么问题。现在试用期满考核无非是履行一下程序,走走过场而已,不需要挂红色预警信号,因此心儿不激动,手儿不颤抖。

心态之二:单位领导——“现在对组织负责任,将来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和试用期满干部一个锅里搅稠稀一年了,没有感情也有人情,有些问题本身就是个哲学问题,从现象看,你说谁干的好?说政治理论素养,有的能表现出来,有的表现不出来;说成绩,有隐性和显性问题;说能力,不把他(她)放在重要岗位上,咋能说人家没能力,比如韩信从胯下到王侯,总不能说韩信没能力;说为人,干工作的往往得罪人;说廉洁,一年内能看出什么问题,何况还不到59岁,不是出此类问题的时候。从“度”的角度看,此一时的好是否代表彼一时的好,此一时的坏,当然不能说坏,应该说不够好,是不是代表彼一时的不好,很难鉴定。从“质、量”的角度看,一年的试用期往往是个积累的过程,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允许平庸,允许无为,这种积累往往会产生质的飞跃,就象运动员比赛一定要有一个热身过程一样,你能说他不勤奋敬业吗?话说回来,试用期干部将来是要在班子里继续共事的,如果他(她)的表现和现在不一致,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再者,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这个乌鸦嘴说的话,叫试用期干部知道了,将来我们如何和谐相处,,岂不是现在对组织负责,将来对自己不负责。所以,还是拣好听的说吧。

心态之三:考核组——没有“硬伤”就算胜任

心态范文篇9

关键词:鸦片战争现代化民族心态变迁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此前,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它文明国家。鸦片战争的枪炮击碎了清王朝的梦想,促使了中国的觉醒,被迫踏上现代化的征程。中国现代化进程漫长曲折,民族心态的变化更是值得关注。

一、鸦片战争以前,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民族的优越感

清朝中期以前,我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英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现与发明的摇篮》一书中认为:“在现代世界赖以存在的重大发明创造之中,有一半来自中国”,可以说直到16世纪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开放、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强大、道德与文化修养最高的国家。正如西波拉在1976年所言,与中国文明相比那时“西方基本上都是乡巴佬的世界,既贫穷又不发达。”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辉煌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强烈优越感。但是,自清朝中期以后,感油然而生,民族国势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专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然而,长期闭关锁国导致夜郎自大,使得统治者以及被愚化的国民,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利马窦曾描述过他的亲身感受:“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使野蛮人,而且看成使没有理性的动物,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使文化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文化上的优越感使得中国不愿改进和学习,正如美国学者费正清所说的“中国文明近代以前所取得的成就是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要理解中国的衰落,就必须懂得中国早先取得的成就,因为这种成就之大,竟然使得中国的领袖人物对于灾难的降临毫无直觉”,而正当清王朝日益衰落的时候,英、法、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在迅速崛起。

二、鸦片战争以后,民族优越感受到沉重打击,转而以欧洲为中心

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中国从一个君临世界的天朝大国变成了一个备受“外来蛮夷欺凌的衰弱民族”,从一个在科学技术上独占鳌头、国人由原来的敌人或远远领先于任何民族的大国,变成了在新兴科技面前无所适从的国家。巨大的落差使中国人民的民族心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地挫伤,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文化,他们逐渐认识到西方在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出现了“借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使“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之西学东渐主张。掀起了一股向外国学习的浪潮。一些鸦片战争先进的知识分子带着沉重的隐患意识从传统文化的封闭体系中挣开一条缝隙,开始重视西方文化,思索鸦片战争中彼强我弱的缘由急于筹思挽救之方,然而,民族自豪感的严重挫伤,使中国士人常处于自尊与自卑的内心冲突中,很难以一个平常心态来对待外来文化,于是出现了对西学又爱又恨、又接受又排斥的现象。时而把洋人神秘化,崇拜西学,主张“全盘西化”,时而深恐“新学至于蔑伦纪,废孔教,而遂不可矣。”三、新中国的建立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使国人又重新找回了民族自豪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长期压抑的民族自尊心再次获得张扬。新中国的成立,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艾恺认为:“没有民族国家,现代化就不会进行的那么快速。”对内,我们镇压反革命运动,进行,稳定物价,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对封建因素进行彻底扫荡;对外,我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展新中国的独立外交。通过上述努力,我们在短期内巩固了新生政权,基本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并提高了国际地位,赢得了国家发展的相对和平的内外环境。这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极大提高,特别是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人民打败了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帝国主义,这更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得到空前膨胀,在强烈的主人翁的意识和民族自信心的支配下,广大人民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然而,极大的民族自信心与现实落后的反差导致了急于求成的心理,比如“二十年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导致极左思潮。

四、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心态朝着平和的方向发展

70年代以来我国在外交上的重大发展,是民族心态从偏激走向平衡的前提。1971年,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从1970年到1982年,同我国建交的第三世界国家达56个,继而掀起了一股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外交胜利,使新中国摆脱了与一些强国的对立和对一些强国的依赖,世界强国逐渐平等地接受新中国。中国也逐渐以平等的心态接受外国,在中国人心目中,外兄弟变为朋友和伙伴。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往的频繁,国民的眼界也逐渐开阔,思想日益解放,社会的宽容度进一步提高。面对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人们越来越能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坦然的心情接受先进事物,逐渐形成一种平稳的心理。长期的和平发展使中国人解除了紧张的戒备心理,张开臂膀拥抱世界。

注释:

倪健中主编.文明中国:把怎样的一个中国带入21世纪.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郝侠君.中国五百年比较.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页.

心态范文篇10

关键词:苏轼;贬谪:心态

苏轼万里投荒,九死一生,归至金山,作《自题金山画像》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卷四十八P2641他将一生贬谪生涯视为功业,其中不乏自嘲意味,却道准了贬谪生涯在他一生中的位置。漂泊万里而眼界开阔,历尽忧患却境界升华,对尘世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感悟。黄州、惠州、儋州为其人生政治之低谷,却为其思想性格之高境、文学成就之颠峰。因此,研究苏轼的贬谪心态,无疑是把握住了他生命律动之脉的。

一、幽独孤高又坦然超旷

中国古代有贬谪经历的士人不计其数,但心态各有不同,苏轼是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一位。从“胸中万卷,致君尧舜”(卷一P581,《沁园春·古馆青灯》)的朝廷命官沦为带罪之人,精神之孤独,生计之困窘,身体之衰病,都困扰折磨着东坡。他的心态首先表现为幽独孤高,困顿牢落:但另一方面又善于排解,坦然超脱。两方面合而观之,才是一个完整真实的苏东坡。

苏轼贬谪时期,“幽”、“孤”字眼频频出现于其诗词中,传达出他幽独孤高的心态。他常常自称“幽人”,如“幽人无事不出门”(卷二十P1032,《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幽人掩关卧”(卷二十三P202,《和陶读(山海经)其一》)、“幽人方独夜”(卷三十九2140,《江月五首》)、“孤山之好在,孤客自悲凉。”(卷一P576,《临江仙·送王缄》)、“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卷一P590,《渔家傲·送吉守江郎中》)、“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二P603,《永遇乐·长忆别时》)、“幽”、“孤”二字最能反映其幽独孤高的心态。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卷二P601)陈廷焯推崇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卷二)词中这只徘徊返顾,若隐若显的孤鸿就是词人的化身。“缺”、“疏”、“断”、“静”、“幽”极力烘托出词人凄清哀婉的心境,而孤鸿的“惊”、“恨”、“冷”等心灵感受又尽为词人忧谗畏讥情绪的真切表露:“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行径则寄寓了他孤高自傲、不随波逐流的心志。其境界正如黄庭坚所说:“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卷三十九引17268)

这样的孤独之感,每每是与苏轼政治上的失意结合在一起的,譬如这首《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卷一P569)

上片渲染了词人悲凉的心境。风叶鸣廊,词人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这是对自身遭际的不平之意,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下片则对这种悲凉心境的原因作了含蓄的暗示。“酒贱”句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云妨”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北望”的含义,历代论者有所争议,《古今词话》认为苏轼“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卷四P34),而胡仔认为是“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P156)。这两句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

苏轼的心态代表了中国古代士大夫贬谪后的普遍心理,然而又和前人有所不同。由于臣对君在政治上、经济上、道德上的依附性,一旦见逐,便惶惶如丧家之犬,流露出悲苦之态。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以致“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夫》),投汨罗江而去。贾宜贬为长沙王太傅,作《吊屈原赋》,虽痛逝者,实为自悼,终抑郁而去,年仅三十三岁。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自拘海岛,戚戚嗟嗟,日与死迫”(《潮州刺史谢上辰》),悲伤至极。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直至柳州刺史后。“神志荒耗,前后遗忘”,甚至精神悸怖,“每闻大人言,蹶气震怖”(<寄许京兆孟容书》)。元稹被贬至通州司马后,以“饥摇困尾丧家狗,热暴枯鳞失水鱼”自况其苦境与悲哀。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便是他借色衰失宠之娼女而摅写天涯沦落之苦恨。屈、贾、韩、柳、元、白贬逐期间哀号惨怛、悲悲切切、戚戚嗟嗟、哀伤自怜、青衫泪湿,足以见出前代逐臣的狼狈之态。苏轼初被贬谪,虽借孤鸿、孤光、孤影、孤客,表达幽独孤高的心态,但这心态的又一方面,是他的坦然放旷,与韩、柳、元、白的凄苦哀伤不可同日而语。

东坡有些诗句虽然表达孤寂之辞,但已不见幽独之隋,蕴含着审美的诗意境界,是苏轼贬谪心态从幽独孤高转变为坦然超旷的过渡。《和秦太虚梅花》云:“……江头干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卷二十二P1184)后人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引范正敏《遁斋闲览》云:“‘竹外一枝斜更好’,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卷十P273)江头千树引不起词人兴致,而独赏竹外一枝明如许!正因身为逐客孤独凄伧,故偏爱清幽孤寂之美。《和陶杂诗二十一首》其一日:“从我来海南,幽绝无囚邻。耿耿如缺月,独与长庚晨。此道固应尔,不当怨尤人”(卷四十一P2272)处境幽绝,如耿耿缺月独挂晨空,却不怨天尤人。历尽坎坷。岭外归来之时,东坡作《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二云:“浮云世事改,孤月此月明。”(卷四十五172444)《苕溪渔隐丛话》评此句:“寓意高妙,如参禅悟道之人,吐露胸襟,无一毫窒碍。”(卷二十七P564)

东坡的幽独孤高之情逐渐演化为坦然超旷之态。《定风波》是这种旷达心态的代表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卷二P595)

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一种处风雨忧患而放旷超脱的心态流露笔端。苏轼在徐州时写的《宝绘堂记》中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P356)当词人忘掉了利害得失,用“寓意于物”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以豁达的心胸去对待贬谪的不幸遭遇时,就不再是“幽人”、“孤客”、“狂夫”,词人的生命状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豁达放旷的心境成就了一种沉浸于美的享受,坦然超旷的心境升华为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如《初到黄洲》云:“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卷二十P1031)自笑平生好论是非,因言得罪而成逐客,自是“失”,而长江鱼美竹翠笋香,不无“得”。而到惠州。“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辞长作岭南人”(卷四十P2192,《食荔枝》),渡海时,则“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卷四十三P2366,《六月二十夜渡海》)。几番化“失”为“得”,尽显坦然旷达。

苏轼贬居儋耳,北归临行作《别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比如事远游。”(卷四十三P2362)始终以贬地为吾乡,故能心中甚安,坦然旷达。史载,王巩的侍儿柔奴随王贬居岭南,北归后苏轼问她:“广南风土,应是不好?”答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于是作《定风波》赠她,下片云:“万里归来平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卷二P581)这道出了东坡从容坦然旷达超脱心态的本质。心安,则随遇而安,无处为家处处家,摆脱漂泊失落的无归属感,找到精神之家园,获得精神的畅适自足。二、皈依释道却执着现世

儒、释、道对中国的文化和士人的影响十分深远,这在苏轼所处的北宋尤为明显。北宋时期,中国士大夫逐渐形成了儒道互补的人格。苏轼能坦然超脱地面对苦难忧患,是因为他始终立足于心灵之救赎,灵魂之自立。三次贬谪,让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宏博开放,相容并采,成就了儒释道的人格。虽然贬谪后释道在苏轼思想占有主要成分,但他却并没有完全摒弃社会的使命,人生的追求。在宗教中净化灵魂,在现世中自强不息。这是苏轼贬谪心态又一对立统一的特征。

苏轼早期以儒家的经世思想为主旨,以儒家典范为楷模,苏辙论其“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卷二十五P414,《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乌台诗案”以后,庄、禅的思想便由表及里,登堂入室成了苏轼思想的核心。少年时读《庄子》,苏轼感叹道:“吾昔有见于中:口不能: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宋史》本传)苏轼受佛学的影响也是很深的,他在读禅宗的要典《坛经》时曾说:“近读《六祖坛经》,指说法、报、化三身,使人心开目明。”

在贬谪黄州岁月的初期,他经常去城南的安国寺念佛静坐,一修炼就是七七四十九天,企望达到“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佛境。在他的诗文中,还融入了大量的禅言道语,如这首《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卷四十七P2535)这可谓是悟道之言。从他晚年对陶渊明倾心不已,写了一百多首“和陶诗”,便可看出他渐弃世事而趋“自然”,在纷繁的尘世外寻找精神的家园。

《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P157)《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P122)《坛经·疑问品》:“随所住处恒安乐。”(p126)老庄的思想是以人类社会为背景,建立在人生的现世,它提出解决人类苦难的方法是恢复到人的自然状态,即精神和生存的自由自在,是形而上的关怀。“个体存在的形(身)、神(心涧题最终归结为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这构成庄子哲学的核心。”(P183)同样,“禅宗”则是把佛教世俗化,“‘悟道’不是思辨的推理认识,而是个体的直觉体验。它不离现实生活,一方面它不同于一般的感性,因为它已是一种获得精神超越的感性。另方面,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精神超越,因为这种超越常常要求舍弃、脱离感性。”(P207)苏轼是深得《庄子》、《坛经》真谛的。“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剧无胜解。以我观之,凡心尽处,胜解卓然”(P9),苏轼是以一个学者的眼光,站在现世的立场,视庄学、禅学为学问思想,重新整合建构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就是以“现世”为基点,在“现世”中找到精神的“自然”家园,“寻常静中推求,常患不见,今日闹里忽捉得些静子。”(P9)他既不同于愤世嫉俗的屈原,也不同于狂放不羁的李白,他虽然也充满浪漫精神,却旷达而随意。屈原的人生体验充满为理想的痛苦,“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李白多少带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萬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而苏轼则显出的是执着于现世的平淡超旷,自强不息。首先,苏轼执着现世的心态表现为一种兀傲倔强的文化品格。他贬黄州期间,有《东坡》诗云:“雨洗东坡月色新,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却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卷二十二Pl183)“荦确坡头路”,确指也是泛指人间不平之路。而“自爱铿然曳杖声,”昭示出一种不畏艰险不平、生活中强者的步伐,一种自立与抗争的精神,一种面对生活之艰窘与政治阴影之笼罩而兀傲倔强的文化性格。“平生傲忧患”(卷六P281,《十月二日,将至涡口王里所,遇风留宿》),“矫首独傲世”、“寄傲知今是”(卷九P350,《归去来辞集字十首》),恰是一个兀傲倔强的苏东坡。

其次,苏轼在贬谪生涯中仍不忘国事,孤忠不减。东坡虽于贬逐中自称“孤臣”,含不为人知不为世用的哀怨心理,但实际上他始终未能忘怀君国之事。贬黄时作《谢陈季常惠一暗巾》诗云:“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上取可汗。”(卷二十一P1117)给滕达道信说:“西事得其洋乎?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卷五十一P1475)真可谓位卑未敢忘忧国。“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卷二P607,《满庭芳》)、“平生多艰非天意,此去残年尽主恩”(卷四十四P2385,《次韵王郁林》),一句句写在贬逐期间的渴望尽忠报国而壮志未酬的诗句,表现了贬谪中的苏轼执着于人生、孤忠不减的一面。

再次,苏轼在逆境中豁达乐观,自强不息,这不仅表现在他的个人精神世界,还表现在他的辉煌的政绩。“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卷二P59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侵溪》)旷达如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苏轼正是这句古老格言的贯彻者:

天之所以刚健而不屈者,其动而不息也。维其动而不息,是以万物杂然各得其职而不乱,其光为日月,其文为星辰,其威为雷霆,其泽为雨露,皆生于动者也。使天而不知动,则其块然者将腐坏而不能自持,况能以御万物哉!(卷八P227)

苏轼第一次到杭州“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宋史》本传);谪居黄州。既未消沉,又未怨世,亲耕东坡营地数十亩,从而自号“东坡”:两次到杭州,亲领疏浚西湖,淤泥成堤,堤上植柳,后世称为“苏堤”。旷达中的“自强不息”,既不同于儒家的积极人世,又不同于老庄的逃避现实,这就是苏轼。他学老庄,没有逃避现实:他习禅宗,也没有消极遁世。他以超然、旷达的情怀为后来者引以为知己。他的文化人格,也为后来者建立了一个非此即彼的精神家园。

三、忧患磨难而了悟人生

魏晋以来,士大夫形成的对人生及生命的叩问,到苏轼表现的更加深刻。如李泽厚先生所云:“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P160)历尽忧患磨难而了悟人生意义是苏轼贬谪心态中最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部分,是个人痛苦解决之后思想境界的升华,对后代士人的影响尤为深刻。

苏轼早年于未进之时与既进之后对人生就有过深刻思考,人仕后,第一次与子由分别时作《和子由蝇池怀旧》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塞驴嘶。”(卷三P96)前四句写人生行迹之无定如“雪泥鸿爪”之不可凭依,结尾二句极写人生之辛苦,世路之坎坷,又有何种价值?诚有一种人生空寞之感。早年若隐若现的人生空寞之感,在他贬谪期间则表达为“人生如梦”之叹!《西江月》中“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卷一P582),《西江月·黄州中秋》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卷一P592),《念奴娇·赤壁怀古》云:“人间如梦,一尊还捋江月”(卷二P598),《南乡子》云:“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卷二P599),“梦中了了醉中醒”(卷二P602,《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卷一P579,《醉蓬莱·笑劳生一梦》)。这种人生如梦的感慨,显然以庄、禅阐发人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P327,《庄子·齐物论》)

这种人生如梦的空漠之感,饱含着现实世界深刻的思考,《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卷二P603)前两句化用《庄子》中“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语。营营,纷扰状,为功名利禄奔波。《庄子》又谓小人殉利,士殉名,圣人殉天下。为客体而失去主体,陶渊明谓之“心为形役”。苏轼早岁就有“汲汲强奔走”(卷一P9,《夜泊牛口》)之慨,此时经历了宦海沉浮、市朝倾轧,更有切肤之感。此身既非我有,营营之求又何益,倒不如驾小舟于江海寄其余生。“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卷二P587,《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正是此意。范蠡携西子泛五湖成为其后世士大夫的理想归宿,处于逆境之中,更是心向往之。这里“扁舟”、“小舟”本身的词汇意义具体指向消失了,具有某种象征性:它既是词人心灵的蜗居、载体,又是词人自己,可以随风坦荡于江湖,了无阻碍束缚。“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卷一P571,《念奴娇·凭高跳远》),当人作为社会人道德地存在(社会责任、价值的实现)不适意时,往往会去寻求作为理想人而诗意地存在(个人自由的实现)。这或许还受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启发,也许还包含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可见,其人生思考出入屆、庄、范、孔、陶、李等哲人高人之间,升华成一种终极意义的哲理。这种终极意义的哲理集中表现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将对于人生诸种问题的思考作了超妙绝伦的解答,注入了对人生最深沉的思考: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卷一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