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学院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0:31:45

新建学院

新建学院范文篇1

关键词:新建院校科学决策必要性初探

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决定,缺少办学自主权,对高校领导决策水平要求不高,对高校管理决策的研究也不多。在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校机构复杂,办学层次增多,高校的办学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管理也由“执行型”向“决策执行型”变化。《高等教育法》颁布后,高校具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当前的高等院校与商业机构一样也是一种组织,同样面临着各种风险的考验,这就对高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决策,是衡量高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校的兴衰存亡也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找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开展的。对高校的主管人员来说,决策是最重要、最困难的,最话费精力和最冒风险的事情。对于高校各级管理人员来说,研究决策科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决策问题的提出

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等领域,如何提高管理者决策水平,实现科学管理、科学决策,降低决策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高校的管理决策研究较少,取得的成果不多。在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形成了两个职能迥异的部门:学术部门和管理部门。学术部门将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其组织文化是专业文化,用专业手段进行教学,用专业标准组织知识和评价学生成就,而管理部门将专业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其组织文化是管理文化,突出对工作业绩的追求。这两个部门形成高校“学术与事业单位相结合的矩阵”状态,使高校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结构特征。这种异质性结构特征决定了高校管理决策既不同企业决策,也不同于行政管理决策,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可以更容易获得国外高校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信息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国外同行的压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打破,新的机制尚在建立之中的特殊时期,高等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管理者作出决策时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限制。在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的大背景下,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丰富、办学校区增多后,如何转变办学观念,控制办学成本,提高办学质量是大多数高校管理者以前从未涉及过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信息获取的同步性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上述办学特点的变化,决定了高校领导不能再墨守成规,必须加强对高校管理决策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决策水平,才能降低决策风险。

二、科学决策在新建本科院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领导决策是指党政领导者或领导机构为履行领导与管理职能而进行的一种制定政策、对策的活动与行为。整个领导与管理系统的作用与成效如何,关键在于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

1.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科学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是领导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是全局工作成功的关键,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领导活动中,由于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领导决策规定了组织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成为组织行为的指南和准则。

2、领导决策是领导与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党政领导者处于管理的中枢地位,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决策并对执行决策的活动进行指挥。领导决策的科学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领导活动的进程,同时也是检验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领导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在从事领导活动时,必须充分关注和投入于决策的准备行为、抉择行为、执行行为和修正行为之中,为优化自身的决策活动、提高决策水平而积极努力。

3.领导决策是保证管理高效化的重要前提

领导与管理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制定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科学的领导决策。领导活动的历史和现实告诫人们:一个正确的领导决策是将全部领导行为导向成功之途的重要前提。反之,则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倘若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整个领导与管理系统产生负功效,所谓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也就无从谈起。

4.领导决策普遍存在并作用于领导与管理的各方面、各环节

新建学院范文篇2

[关键词]有机化学;完全学分制;教学研究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和大健康时代的来临,特别是2020年初在武汉爆发的肺炎疫情,对当前医疗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为促进医教研融合发展,部分高校开始新建医学院,陆续合并大型综合性医院。西北大学于2019年3月获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9月开始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西北大学的医学教育历史悠久,始于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医学实业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分分合合。1950年西北大学彻底将医学教育分离出去,改称西安医学院。为了落实“大健康中国”的战略,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西北大学把复办医学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复办医学专业、重建医学院也是“十三五”期间西北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之一[1]。与此同时,西北大学在2018级新生入学后开始全面施行完全学分制,通过完全学分制的改革,本科生在校期间可以进行专业自主选择。比如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要求共修243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54学分,包括基础化学4学分和医用有机化学5学分。由此可见,有机化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机化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经典课程。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检验”等课程都是以“有机化学”课程作为基础,同时“有机化学”课程也为医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3]。自古“医”和“药”不分家,因此临床医学专业除了要救死扶伤、研究病因外,还要了解药物的结构与药效、毒性的关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药物的作用靶点等,这些都与“有机化学”的授课内容紧密关联,是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具体实践。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回归课堂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也反映出不少问题[4]。本文从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完全学分制下新建医学院“有机化学”课程面临的现状,探究如何改善和提升“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

一、新建医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主动学习兴趣

新建医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理为主,文理兼收[5]。各个省份的高考科目不同,大多数省份还是遵循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也有部分省份进行了高考改革,比如河北、江苏等8个省(市)实行“3+1+2”模式的新高考方案,化学成了非必选课。除此之外,化学在高考理科综合中属于选做题型,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导致一些学生化学知识结构薄弱,因此有机化学授课内容的深度难以把握。讲得深,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讲得浅,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不够。另外,“有机化学”课程主要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对于刚踏入大学的医学生来说,对有机化学与医学之间的联系了解不够深入,意识不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加上医学生受“重专业、轻基础”的影响,会倾向于医学类课程和临床专业课,而对有机化学兴趣不大,上课积极性不高[6,7]。

(二)内容繁多而学时减少

虽然“有机化学”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密切相关,但其仍然属于公共基础课程的范畴,而且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医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呈持续增加的态势。同时,高校为了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专业课的开设门类和课时[8]。以西北大学医学院为例,学院以培养医德医风高尚、医学基础扎实、临床技能过硬、人文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对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医学化学的总课时减少了50%(如有机化学由原来两学期共144课时压缩为一学期72课时),对于有机化学经典传统的教学内容、晦涩难懂的电子轨道理论、纷杂繁乱的反应机理,以及与现代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前沿知识,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教师往往无法深入讲解,导致学生普遍感觉“有机化学”晦涩难懂,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有机化学实验亦不能有效展开,实验操作基础薄弱,很难将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完美统一[9]。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目前,具有医学综合性知识的教师较少,比如我院承担医学化学类教学任务的教师多为化学专业出身,具备扎实的化学基本功,但是对临床医学或其他医学类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导致教师在授课时偏重有机化学基础的系统性,忽略了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更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医学类专业的关联性[10],不能很好地将有机化学知识与医学知识融会贯通,这也是学生对有机化学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加上有机化学为传统经典学科,依赖于授课教师“独角戏”式的讲授[11],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四)评价标准与方式单一

考试作为目前最常见的考核方式,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程度的有力评价,也是对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和效果的最佳反馈。传统的考核方式为书面考试,这种考核形式虽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但考核模式单一,不能“知行合一”,难免具有弊端[12]。有些学生具有一种“为了学而学”的心理,处于一种应付状态。我校期末考试成绩由课上到勤率、平时课上互动及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有些学生往往在平时课堂中浑水摸鱼,而在期末考试前期进行突击复习,对有机化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另外,仅仅靠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反映不出学生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单一的评价标准达不到医学生的教学目的。

二、改进提高有机化学教学,全面提升医学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新建医学院“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不足,结合学校实行的完全学分制改革,以及笔者对带教“有机化学”课程的认识,提出改善有机化学教学的四点建议,意在抛砖引玉,全面提升本院医学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政水平,深入挖掘“有机化学”课程的思政元素

有机化学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才能有效抽取思政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内容自然植入课堂,因此加强对授课教师思政水平的培养和提高是实现高水平思政课程的必要手段。“有机化学”课程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思政元素,授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丰富的思政元素,将其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思政水平。例如在一些重要理论的提出过程中,常常涉及一些伟大化学家的事例,他们为了发现真理克服艰难困苦,勇攀科学高峰,这种思想价值观也是医学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因此可以在课程教学时自然融入这些思政元素。化学专业内容与能源、环境息息相关,可以深入挖掘其中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要深、要细,并结合“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医学院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对每一节“有机化学”课程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实现节节课程有思政,节节思政有特点。

(二)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深度结合

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启发法、案例法、小组学习法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组合,创造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同时,授课教师应该将各类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深入融合,利用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结合当下广泛传播的微视频等手机客户端技术,不断深入进行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化等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改革[13,14]。可以对有机化学中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原子结构、分子构型和反应历程等教学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认知的形象感和立体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有机化学中的难点知识。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难点和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技术手段全天候、无缝实时地进行答疑和讨论交流。另外,尝试将小组法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成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协作,通过查找资料,自主学习教师布置的内容,并且在课堂上呈现给大家。授课教师根据各个小组的讲解内容,着重对知识难点和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归纳和总结。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立足提高实践技能,健全考核方式

针对医学专业学生有机化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脱节的现状,不断优化升级实验培养体系。在开展基础实验操作的同时,加入一定数量的自主设计实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对同一实验开展不同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完成实验设计报告。鼓励不同实验小组之间对同一实验的不同方案进行总结分析和对比。在总结分析和对比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健全考核方式,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考核方式。从“有机化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加注重医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当降低理论考试在期末成绩中的比重,增加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文献查找能力,以及平时课题表现的考核权重,由单一的理论考试向复合型、多元化考核方式转变。在考核方式上,将学生转变成主动、积极的自主学习,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复合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四)聚焦教学内容精简,深耕教材及题库优化

有机化学涉及的物质种类多、反应数目广、轨道理论复杂、反应机理抽象,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统一结合体。除了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手段[15]。因此,授课教师应该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精简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化学类、工程类、药学类专业的有机化学教材,聚焦教学内容精简,突出编写重点,难易适中,面面俱到的课程教材,同时编写合适的实验教材以配合课堂教学[16]。另外,结合学生的基础,不断扩充和完善有机化学习题库,建立适合本专业学生的习题库,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配合医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培养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添砖加瓦。

三、结语

新建学院范文篇3

摘要: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新建院校教师要强化质量意识,要针对课程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研究和改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整体生源情况有了新的特点,要切实提高新建院校的办学质量,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关注教学实效。因此,广大教师要从研究课堂教学方法人手,掌握课堂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八要

1.要了解学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特点和生源实际,从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手,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切人,应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是授课对象,是教与学过程当中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真正做到了解学生,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课中通过及时观察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后了解学生对教师上课情况的反映和要求。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学生大都是刚过二本线的学生,要认识到学生客观的学习基础,既不能高估学生,也不能低估学生。

作为教师脑子里要时刻铭记学生是衣食父母,学生是教学的资源,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了解学生的基础、意见和要求,围绕学生实际展开课堂教学,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要明确思路

每一堂课要讲授的内容,在备课时、在上课之前应在自己的脑海里勾画出大致思路,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要条理清楚。拿《心理学》为例,这是一门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概念很多,对每一个新概念的阐述都要做到讲解清晰、表达清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让学生感觉到认真听课和不认真听课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3.要突出重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除了课堂上要着重突出重点内容以外,更要把疑点、难点讲清楚,也就是要突出重点、疑点和难点。大学教育之所以有别于中学教育,在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和点拨。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另外对于以往学生在作业和考试当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要特别说明,以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现在高校的教学条件大大改善,很多课程大多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所以每堂课的教学重点、疑点和难点都制作在课件中,这样一方面起到了强调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做课堂笔记。

4.要善于问题

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看似信息量大,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解决这一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提些能让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要勤于启发

对于每节课上要提什么问题,在什么时候提,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设计好。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要有启发性,即对将要讲授的新内容应有诱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进行教学设计,善于提启发性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是提高了教学效果。

6.要联系实际

通过实践学习比学习规则要容易,规则的作用是帮助和强化从实践来的知识。要重视联系实际和实践环节。任何理论都需要在实际中得到验证。要提高教学效果,确保教育质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敢于突破,大胆创新,以教材内容为底本,由浅人深,由近及远,广泛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7.要富有激情

虽然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主成部分,因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教的好和坏。教师的情绪往往会直接感染学生,很难想象一个老师如果自始至终原地不动地读讲稿,他的学生会情绪高涨地听课。所以,教师应富有激情地大声讲课,做到声情并茂,要不断地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虽然讲课的时候不能向朗诵诗歌一样,但要认识到教师的讲课应该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做到眼中传情,绘声绘色,激情饱满地授课,那么将会直接感染学生,会让学生把听课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8.要及时总结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年功”。要意识到当堂掌握新内容的重要性,教师在每次讲课时都要做到及时总结,也就是在每次课结束前,要留6到8分钟左右的时间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本次课讲的主要内容。这样,克服了不必要的遗忘,也让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有了较深的重视,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局。

二、八忌

1.忌备课不充分

认真备好课,从学生、教材和教法这三个环节做好备课工作。要保证上好课,必须做到课前备好课,如果备课不充分的话,那么教师就不能很好地掌控讲课的节奏,就无法保证授课的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寒暑假认真备课,并参考同类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写出备课笔记,制作好课件。这样才能保证授课时从全局把握教学内容,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讲课时突出重点。要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备好课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切忌上一次课只备一次课的内容,这样的话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教学内容,只会影响教学效果。

2.忌照本宣科

若照本宣科,没有激情,对学生的学习就会缺少吸引力,就会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排斥,产生厌恶感,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师讲课举的例子和例题,应尽可能从其他教材和资料上找,因为如果与教材完全一样,学生完全可以看书本上的内容,就不会跟着教师的讲解同步去思考,也就会影响学习效果了。

3.忌背对学生讲课

这样不能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无形中也拉大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应该面对着学生,师生间应有目光的交流。就像两个人说话的时候总要眼看着对方一样,这不仅仅是尊重,更是交流的需要,上课更应该如此,只是一对多而非一对一的区别而已。老师和学生之间完全没有交流,那么老师讲课就如同自说自听,教学效果肯定会很受影响。

4.忌语速不适

教学中应保持恰当的语速,切忌过快,也忌过慢。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当,语速过慢完成不了教学内容,语速过快学生的思路又跟不上。这是年轻教师初为人师时的通病。

5.忌用语不准

教师教学用语必须准确,切忌含糊不清。老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传授真知。教学中,不能用“好像”、“可能”、“差不多”等模糊语言。教师对于课程中涉及到的国家规范和国际标准,一定要给学生表达清楚。

6.忌说话不畅

教师教学中,语言一定要流畅,不能支支吾吾。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匿名的方式对自己的上课情况提出意见。之所以这样做对教师本人提高教学水平很有帮助,学生提出的意见对自己肯定的,要继续保持,并努力做得更好;对学生提出的批评性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地接受,并努力改进。

7.忌板书杂乱

规范化的板书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如果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板书没有经过预先设计,看到哪有空白往哪里写,学生可能摸不着头脑,也不好记笔记。教师要注意凡是课件上没有而又需要板书的内容,要按照顺序板书,并且做到字迹清楚,书写规范。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记笔记,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性格的老师,切忌板书条理不清楚,杂乱无章。

8.忌坐而不立

新建学院范文篇4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

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各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论文的质量是衡量和检验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本科毕业论文的制度措施,比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行为的通知》等。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相继召开,都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严格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陈宝生部长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要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同年10月,教育部又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高教40条),其中第12条指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1]因此,我们将全过程质量管理理念融入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很有必要也很合理,对于进一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不长,在教学管理上相对老牌本科院校来说还是较为薄弱,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制度措施和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上都有所欠缺,对毕业论文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构建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是促进毕业论文质量提升和管理的进一步科学规范的有效途径,也显得很有必要。

1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近十几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得到快速发展,总量约占全国高校的三分之一,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如管理经验不足、办学积累较少、办学思想落后和理念的转变慢、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使得新建本科院校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论文质量的提高。1.1学生方面。学生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一种形式,论文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对就业和前途没有影响。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对论文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去调查研究,不认真对待教师的指导意见,认为无论写的如何,只要从结构、字数等形式上完成要求,最终都会通过论文答辩。学生时间精力投入不足。由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临近毕业,此时也是考研的关键期和找工作的黄金期,很多学生不想在毕业论文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而耽误了自己的“大事”,导致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少,论文质量当然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学生能力和水平有限。高等教育的扩招导致大学门槛的逐年降低,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录取的学生大都是刚达上二本线,生源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也随之降低,相比于老牌本科院校和一些重点高校还是存在一些差距,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差、写作思路不清晰、创新性和个人观点缺失、论文格式不规范等。1.2教师方面。教师态度上对本科论文不够重视。一些教师认为本科论文就是走走过场,没有答辩不通过的学生,在潜意识里不重视这项工作。论文选题也很随意,导致有的选题过大或者过小,有的逻辑不通,有的与专业没有关系。论文答辩时也是走个过场,老师问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也是“答非所问”,有的老师直接给学生“放水”。在论文成绩评定时也比较随意,一些论文材料不能体现过程性。教师时间精力投入不足。新建本科院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师资缺乏,有的西部高校的生师比甚至超过22∶1,这就导致部分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有的老师一人指导10个学生,工作量大,疲于应付,再加上自己平时教学、科研、家庭的压力,根本无暇认真指导论文,从而出现“学生指导学生”的怪象,老师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态度,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1.3管理方面。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在管理上还存在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虽然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毕业论文的一系列制度文件,学校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还不够到位,毕业论文每一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监控标准建设还不完善。学生科研能力和素养训练不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新建本科院校或专业为学生开设科研能力训练的相关课程,比如:专业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如何写作科研论文等课程。另外,新建本科院校为学生举办的学术讲座也不多,讲座质量不高,学生得不到学术氛围的熏陶和科研素养的训练。质量监控没有形成闭环,检查只是流于形式。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闭环系统没有完全形成”,毕业论文亦是如此。很多学校有一系列的制度文件和标准,从选题到中期再到答辩都有检查,但检查时往往没有对照质量标准,而是完全靠主观臆断,反馈的问题也只是停留在格式、字体等表面上,没有对关键环节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把关。问题反馈后教师和学生是否整改也不得而知,缺少整改后的再次督查,论文质量监控“闭环系统”没有完全形成。论文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只是形成了对毕业论文本身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而对于指导教师、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在毕业论文各个环节中的工作评价则是空白。奖惩措施不够得力。实行毕业论文奖惩机制是提升论文质量的有效措施,很多学校都有本科生优秀论文评选等奖励措施,但对于管理和指导上出现问题进行惩罚大多数学校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也是导致有些教师指导论文不积极不负责,部分学院疏于管理的原因。二级学院和教研室的论文管理主动性不强。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需要从上到下全员参与,但实际上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的论文管理主动性并不强,虽然都设有质量监控机构,但发挥作用并不明显,教研室对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把关也是流于形式,导致毕业论文从一开始的质量就不高,管理就不严。

2构建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在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中引入企业中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达到优化论文质量管理,提升论文质量的目的。2.1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概述。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就是“三全一多”,即“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管理和管理方法的多样化”。[2]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根据“三全一多”的质量管理特点和毕业论文工作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先导,以过程为重点,以系统为整体,不断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实现全员参与论文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采用科学、有效、多样的管理方法,构建全过程的闭环论文质量监控体系。2.2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为实现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构建一个系统性、科学性、全程性的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2.2.1组织领导体系。要使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首先要建立起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职责清晰、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组织系统。[3]成立由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院长为成员的校级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二级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系主任为成员的院级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各系(教研室)成立指导小组,明确所有人员的具体职责,建立院级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2.2.2管理目标体系。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标的确立是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第三方要求,建立毕业论文各环节质量目标。有了目标后,才能依据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以此判断目标是否达成。2.2.3管理制度体系。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本科教育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执行和落实不到位,所以,根据毕业论文工作目标和内容,建立一套科学、严密、完整、利于执行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是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必然要求,以明确各人员职能,规范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使得毕业论文质量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3]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一般应该包括比较上位的《管理办法》和对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的具体《质量标准》,比如: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成绩评定、答辩、材料归档等质量标准。在制定标准的同时,要注意将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融入质量准则,不断完善质量标准,从而确保论文质量的稳步提高。[4]2.2.4质量监控体系。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必须是全过程、全员性、闭环的、可量化的,应该包括校级和院级两个层次的质量监控。校级质量监控主要是宏观的、整体性的监控,要依据校级《质量标准》对二级学院的毕业论文的主要环节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包括选题、指导教师的遴选、、答辩、成绩评定等。二级学院的质量监控则更要微观一些,要具体到每一个环节,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完成进度和质量的监控。学院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制定院级的质量监控标准,以此来保障各环节顺利进行和论文质量。当然,质量监控最重要的是要实现闭环运行,学校和二级学院在检查后要注意整改后的再次督查,确保整改到位,持续改进。2.2.5管理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运行状态及其结果进行评估,不仅包含对本科毕业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还包含对指导教师、二级学院、相关部门等组织管理者的评价,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析解决管理过程中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科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图如图1所示。

3本科毕业论文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建议

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结合“三全一多”的管理理念和毕业论文工作特点,不断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可有效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3.1更新管理理念,全员参与。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提高论文质量就要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如何并不仅仅是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事,也不是学校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校上下形成人人重视毕业论文和大家关心毕业论文质量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重视毕业论文管理理念的更新,可通过多层次组织会议学习,如召开专题研讨会、教学院长会议、实践教学工作会议、教学秘书例会等,围绕两会精神“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结合本校《振兴本科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强调毕业论文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问题,切实引领和推动学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向深度展开,促进论文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需要成立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小组,由分管校长领导,实行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教务处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最初的组织机构,小组成员需具备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5]3.2规范各环节标准,全程管理。为加强学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学校需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试行)》等文件,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指导、撰写、答辩、评优和质量评价等各环节,细化毕业设计环节的工作程序、评分标准、评优标准等。管理文件中要对论文审题、选题制度有明确要求,建议严控与专业培养目标关联度不高的题目进入题库,实施教师和学生申报、系(教研室)初审、学院审定、学校抽查的四级选题审核及淘汰制度,加强选题题库建设。同时,《教学管理工作规程》《二级教学单位教学档案立卷归档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教学管理文件,也应对学校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施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规范、质量评价标准、档案建设等各方面做具体要求。新建本科高校要注意各二级学院管理制度的落实,促进建立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引导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层面的管理办法制定适应本学院的毕业论文管理细则,加强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工作,组织二级学院毕业设计工作检查,注重毕业论文过程性材料积累。3.3优化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学校可引入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对毕业论文各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通过“校、院、教研室”三级质量管理小组,以三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多方面、全方位对学校毕业论文各环节全程进行科学、有效、多样的指导、检查,把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落实在教学实施全程中。二级学院对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规范性的落实也要重视,可通过自查、教研室检查、质量管理小组复查等检查环节,以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计划进程表、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等方式全面了解指导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对于未能按正常进程开展论文的学生及时敦促整改。开题环节要求师生共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经系(教研室)、学院审核后方可实施。答辩环节,要实行校、院两级论文内容相似度检测,达到检测全覆盖,实行盲审抽查制度,规范学术道德,坚持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评阅制度,对于达不到答辩要求的,不允许进入正式答辩环节并提出整改意见。3.4多样化反馈,严格奖惩。学校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中,反馈系统是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新建院校通过可不断健全毕业论文信息反馈制度,从教务处到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小组、教研室,包括指导教师,全员参与,致力于实现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控毕业论文环节,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对毕业论文进行反馈。宏观层面,学校职能部门通过三期检查、以选题、答辩等其他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检查,对全院毕业论文情况进行把握,进行宏观层次的反馈,形成毕业论文质量分析报告,为院系毕业论文工作的宏观安排提供依据。中观层面,院系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小组通过自查,针对教师或毕业论文各环节为对象进行分析反馈,以便于进行调控与整改。微观层面,教师通过自查和学习,对自身学生论文指导情况进行调整、反思,不断改进,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水平。在相似性检测环节,对于初次不通过且相似度不高的学生,学校可下达反馈整改通知单督促修改。学校应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实现毕业设计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可设立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专项经费,明确本科优秀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对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将学生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同时,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要对学生疏于管理、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不负责任的教师,相似性检测度较高学生的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事故认定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并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质量评价结果纳入教学单位教学工作年度评估指标体系。

总之,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的质量都直接决定了最终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也影响到整个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质量,所以实现全过程质量监控是内在要求。毕业论文工作也绝不是某一个管理部门和学院的事,而应该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明确职责,奖惩分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毕业论文质量持续提升。[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08)[2018-11-09].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62-64.

[3]江平.论毕业论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监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50-152.

[4]王蕾.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科技资讯,2010(28):229-230.

[5]吴永梅.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新建学院范文篇5

高职教师不愿意或者不想进行科学研究,主观表现为对科研缺乏兴趣,科研动机的功利性较强;客观表现为科研成果较少,发表的含金量较高的论文和专著几乎没有,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年复一年原地踏步。通过对笔者学院教师科研工作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造成他们“不愿搞科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科研和教学关系的认识存在误区

大部分高职教师尤其是老教师认为,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只需要努力备课,认真讲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至于科研那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任务。他们甚至将科研和教学看做是两项相对独立的活动,没有认识到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有时会产生瞬间的灵感;而针对教学改革和创新课题的研究,可以极大提高研究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更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2.对科研目的认识不到位

在对笔者学院教师从事科研的动机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老师做课题和写论文就是为了晋升职称,选择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及完全凭兴趣搞科研的比例非常低,这体现了他们对待科研的功利性心态。如果抱有这种心态,在科研过程中必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注重调查研究和实证论证。

3.客观环境影响高职教师科研积极性

新建高职院校普遍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除去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担任辅导员,并且大部分中青年教师还要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因此,对教师来说,专门抽出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是比较困难的。再有,新建高职院校科研基础较弱,科研氛围不浓厚,科研资料匮乏,对科研工作的奖励和扶持力度偏弱等现实都使教师对科研缺乏热情。

二、“不会搞科研”情形分析

“不会搞科研”的情形是指有些高职教师虽然热心科研,也希望能够通过科研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但囿于客观存在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1.知识不够造成科研难

要从事科研取得成果,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新建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中专、中职升格或者合并而来,教师平均学历层次相较偏低,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足,影响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过程就会困难重重。

2.经验不足造成科研难

笔者学院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苦于各种原因,缺乏科研经验。有些老师甚至从未申报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对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和验收等环节不甚了解。

3.方法单一造成科研难

有效的方法是科学研究成功的一半,能够指挥高职教师的科研行为,顺利实现科研目标。通过调查发现,笔者学院大部分教师在科研过程中,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很少能够综合运用其他科研方法,如比较法、历史法、行动研究方法等,往往注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分析。

三、新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途径

针对教师在科研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建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实施“12343”工作机制法,加强对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工作。

1.一个目标:将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和整体科研水平作为总目标

在推进教师科研素质培养过程中,全体教师应当深刻认识科研工作对新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专业技能和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知名度的重要意义,提出科研工作的总目标,较大幅度提高教师平均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校科研整体水平。

2.二个平台:以学院学报和开展院级课题作为教师科研的两个平台

由于新建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相当一部分院校没有自己的学报,教师们就缺少了练兵演习的战场,这就直接制约了教师们科研水平的提升。考虑到这种情况,学院可以开办学院学报,鼓励学院教师投稿,激发教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再者,省部级课题的申报难度较大、要求较高,能够立项的毕竟是少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推出院级课题,面向全体教师,选题可以从教学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谈起,只要有研究价值就可以立项,而且还可以把院级课题的研究作为以后省部级课题申报的基础,厚积薄发。

3.三项激励: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的方法来促进教师参加科研的积极性

(1)发表科研论文的奖励:为鼓励学院教师撰写论文,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针对登载论文刊物的不同等级给予物质奖励,并且对在科研论文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2)课题资助:针对高职院校的课题多为自筹经费的现实,学院应当出台政策对自费课题提供资助,保证课题组不会因资金问题影响科研进程。(3)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为了突出科研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师从事科研的主动性,学院在评先评优的内容中加入科研指标,不仅可以使教师致力于科研取得的成绩得到认可,对其他教师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4.四项保障措施,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1)智力保障。针对部分教师科研能力弱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措施,提高他们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为顺利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智力支持。“走出去”就是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或游学,使他们的信息更丰富,拓宽思路,增长见识并且能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同时,还有助于吸收众人之长,达到增强科研素养的目的。“请进来”是学院要定期聘请治学严谨、科研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专家、学者举办科研知识讲座,传授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科研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提高教师对科研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提高课题选题的敏锐性。(2)资金保障。新建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普遍不足。一是学院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支持必然就少,二是高职院校很少能够争取到高层次高科研项目,与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横向课题也不多,得不到外来科研经费资助。针对实际情况,学院应加大对科研项目支持力度,优先安排科研经费,消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3)制度保障。为营造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的浓厚氛围,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教师年度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规范全院各部门对科研工作的管理,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将考评结果与个人的职称聘任、住房分配、个人收入等挂钩。(4)设施保障。新建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实验设备和科研设施老化陈旧或者不齐全,图书资料或者其他科研资料严重缺乏,势必影响教师科研的主动性。为了给教师从事科研创造良好环境,学院应舍得投入,安排资金购买图书资料,丰富电子图书馆的内容和信息。

5.三个统一,提升教师科研素质

新建学院范文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5年7月12日-8月20日,课题组以网络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分别在新建本科院校B学院、H学院、M学院开展本次调查。调查对象为这三所高校不同的院(系)、年级的在校师生。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50份。其中,B学院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000多人,向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分别发放问卷250份,向大四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共1050份;H学院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000多人,向每个年级分别发放问卷250份,共1000份;M学院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1000多人,向每个年级分别发放问卷250份,共1000份。有效问卷2786份,无效问卷2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1.34%。为深入了解各学院的校园文化,课题组还到各学院实地考查,体验不同学院的校园文化,并访谈教师90名,其中,B学院教师50名;H学院教师20名;M学院教师20名。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这三所新建本科院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对搜集到的大量校园文化建设情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并运用自身已有的条件与这三所院校的同学、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搜集相关文献,掌握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精神层、物质层、行为层和制度层的相关重要信息,深入了解校园文化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二、新建本科院校以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促进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您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在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实际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的多项选择题中,有2163人选择了“将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1945人选择了“为就业工作的开展搭建了新的平台”,1902人选择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2131人选择了“实现学生实践就业能力发展和服务社会相促进”,仅有677人选择了“其他”。数据显示,学生不但能通过校园文化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能够通过校园文化使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这非常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对您的影响意义是什么?”的多项选择题中,有2455人选择了“提升道德文化修养,有利于自己的个性的发展和完善”,有2242人选择了“拓宽交际圈”,有2053人选择了“有利于自己全面素质的提高”,有2056人选择了“有利于自己对人生目标有更深的认识”。数据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校园文化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对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实在的影响意义。校园文化既体现着学校办学理念与效果,也体现着校园精神和教育品味;在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二)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够明确对于“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多项选择题中,有2450人选择了“充实大学生活”,有2160人选择了提高自身能力,但是对于“获得更多与指导老师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培养特长”分别有1344人和1436人,还有829人选择了“增加学分”、714人选择了“获得奖励”,有665人选择了“从众、不清楚,以及其他的情况”。绝大部分的人选择了“充实大学生活”,看似希望充实大学生活,其实目的是不明确的,且带有一种极大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当学生选择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了提升创新、创业、实践和就业能力,以及懂得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短处,学会与人相处、和谐与合作等,这样明确而清晰的目的会让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成长得更快,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如果选择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仅仅是为了充实大学生活,而没有意识到通过利用校园文化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没有通过校园文化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精神素质以及拓宽自己的交际圈等,没有注重应用型能力的培养,一旦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很可能成为当今社会优胜劣汰的牺牲品。(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在问题“如果您认为您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有特色,那体现在哪些地方?”时,有1417位学生选择了“学校的建筑风格、布局等校园环境特别”这一选项;有1282位学生选择了“学校的一些制度和别的学校不一样”这一选项;还有1048位学生选择了“学校的校园活动比较特别”选项;1335位学生选择了“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等和别的学校不一样”选项;另外有1721位学生选择了“学校的教学活动融入了红色经典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从这一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们的选项普遍比较均匀且各选项之间相差不大,而且选择的人数也并不多。实际上,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将特色校园文化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中,也没有意识到特色校园文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不多,特色校园文化体现尚不明显,学校难以通过利用特色校园文化培养出特殊优势、特殊才能的学生。[1](P68)(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够重视在回答问题“据您的观察与了解,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后,哪方面的进步最显著?”时,有1952位学生选择了“个人认知的提升”;有1996位学生选择了“集体意识的增强”;1389位学生选择了“专业技能的提高”;2276位学生选择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2208位学生选择了“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1934位学生选择了“实践能力的提高”;960位学生选择了“就业能力的提高”;仅有936位学生选择了“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有272位学生选择了“其他”这一选项。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参加了校园文化活动后,在个人认知、集体意识、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语言表达与组织协调,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在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方面,取得的进步更为明显。这对于应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积极投入社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选择“就业能力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的人数是比较少的,分别只有961人和934人。综上可认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未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也没有加强对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提高效果不明显。

三、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不足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对校园文化的内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在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区。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校园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在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层面的塑造作用和育人功能,更加没有意识到特色校园文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特色校园文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了解和重视更是少之又少,学校也没有充分地将校园文化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体系中来。在这个充满各种物欲诱惑的高速发展的多元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容易受到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传统政绩观的影响。许多高等院校过分追求就业率,一味地提高专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占的比重,甚至成为营利行业机构牟利的附庸,像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商业赞助,致使校园文化活动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偏离了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这不仅影响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也忽视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当然也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变得更为艰难。[2](P90)(二)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不足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特色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作用通过传导、内化、外化和反馈这些方面实现,有目标导向、塑造人格、凝聚人心、启迪智慧等功能。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文化。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清醒地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以及校园文化对他们的重要作用。很多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大部分具有盲目的从众心理,更有学生甚至不选择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而是囿于宿舍看小说、玩电脑游戏等。他们不懂得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的参加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也不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去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不能从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短处、增强自信和满足兴趣,这不但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也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三)对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既是受校园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群体,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受益者,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然而,当前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学校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没有主动将校园文化与地方特色融合,也没有将校园文化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投入更加不足,致使校园环境建设薄弱,学习气氛不浓,社团文化活动也过于娱乐性,文化目的不突出,校园文化活动也过于简单等等。同时,学生也往往没有意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也并未意识到校园文化将会深刻地影响到自己在以后社会实践中起到的作用,更加没有主动地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没有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来,这些都是不利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四)高校管理体制不健全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没有相应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也没有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学校各部门之间也没有相应职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很难正常运转。[3](P115)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校园文化带来的氛围,也没享受到校园文化存在的优势。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缺少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只停留在形式主义的框架内,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只能是空谈而已。由于转型时间相对比较短,学校的制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校园制度文化宣传不够,所贯彻的理念还未全面到位,在执行力度上也不够果断和强硬,有些可行有效的办学措施,因为缺乏执行力度的持久性,而使之前所做的努力收效甚微。此外,学生对学校的现行管理制度了解不多,对校园制度文化是否有特色也不曾关心,这些都难以让校园文化更好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新建本科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领导层要转变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观念学校领导要转变传统办学观念,规范管理校园文化,要更加重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投入,争取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因此,学校应提高认识,充分挖掘并利用特色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引导、组织学生,让学生在学生会、社团协会等各个校园文化活动锻炼自身能力,拓宽交际圈,学会与人相处、协调合作,学会做事方法、组织管理方法等,掌握高效做事的技巧,掌握特殊的管理技能。通过在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甚至是办学管理上体现特色,也可以通过在政策环境、制度模式、要素结构等体现特色,积极融合地方特色,努力营造浓厚的地方特色校园文化,给大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平台。加大校园物质文化投入、凝聚校园精神文化、规范校园行为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创立独一无二的具有先进理念的特色本科院校,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步伐。(二)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1.制度保障。制定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制度政策,把特色校园文化相关内容纳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但要突出管理效能的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还要突出优化结构的教学制度体系,以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地方自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民主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不断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2.物质保障。把校园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并根据当年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经费投入,对于一些大型的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社团活动,给予学生社团合理的经费保障,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的充足,为主要活动提供自由支配的场所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4](P50)让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3.组织保障。学校要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有效的组织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等有关部门,完善各部门相互配合、联系密切的工作机制,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有序开展。(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师生个性发展1.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特色的创新、创业能力校园文化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基,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办学优势。学校应该注重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一切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培养学生特色的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不仅要有良好的硬件设备,还要广泛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引进企业文化,吸纳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就业实践基地,打造新型的特色的励志班级等,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共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促进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发现客观规律的原理,将创新能力物化为劳动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铺平道路,将来成为给社会带来利益的优秀应用型人才。2.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个性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融合地方特色、追求特色校园文化发展,不断丰富学校内涵。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要考虑本校的具体情况,从师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结合师生的内在需要和个性特点,支持、鼓励和帮助师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尊重师生的选择,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为师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逐步渗透到师生的思想和心灵中,积极引导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向正确的方向转变,最终实现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四)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多年来,新建本科院校深受到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色校园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开发与利用,学生也未能受到特色校园文化的熏陶。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投入较多的财力、物力,在新建的本科院校,财力方面的需求则更为突出。然而,新建的本科院校校园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金是比较匮乏的,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有的院校苦于资金的缺乏,还需要通过借贷的方式来加强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宿舍楼等方面的投资建设,因此,很需要政府和社会对新建本科院校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扶持。[5](P10)国家不但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新建教育经费的投入,还应该提供专项拨款,努力改进新建本科院校贫穷落后的面貌。教育部门应该出台更多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壮大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充分挖掘新建本科院校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为新建本科院校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搭建桥梁,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作者:钟红艳 潘能玲 单位:百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霞娟,王守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2010(6).

[2]胡素珍.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考[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4).

[3]吕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7).

新建学院范文篇7

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人才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

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结构表明,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应走多样化的道路,并且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有不同的分工,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三类:清华、北大等老牌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科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他们的培养目标应各不相同,老牌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学术精英型人才,培养的是哲学家、经济学家等在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策划、决策等高级工作的人才,这类学校数量少,培养的人才供小于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科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于高层次教师欠缺以及学生素质相对老牌本科院校低等原因,不可能培养出学术精英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专科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老牌本科院校差异化竞争的现实选择。

(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内涵

目前,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和专科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两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培养有别于专科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人才,实行差异化竞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众所周知,专科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是基层管理人员(如车间主任、班组长、科级助理、产品主管、采购主管等)、行政办公室文员、中层管理人员的助理、物流现场管理员、物流信息员、销售员、会计员等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基层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基层管理岗位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这类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但是由于学生素质较低等问题较难解决人才的终身发展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具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能顺利就业;二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所说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上的成功可以看出,要使学生顺利就业,“使无业者有业”,必须强化职业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素质;要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有业者乐业”,必须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培养人才。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应是:既达到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又具有能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较强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师、营销策划师、经济师、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注册税务师等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前所述,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标准应是既能顺利就业(具有较高的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素质),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本科生应具备的较高的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水平)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为此,作为民族地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西昌学院提出了“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于2009年被评为四川省地方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项目。

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一)课程设置应有利于优化学生能力结构

优化的能力结构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基本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外语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实践表明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上述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准确了解当前人才市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对通过课程设置优化学生的能力结构至关重要。为此,笔者选择了位于成都、重庆和凉山州的部分中小企业(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是中小企业),就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能力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大部分企业更看重学生的基本能力。企业普遍认为,短训的方式加上实际工作的积累可以使新员工的专业能力迅速得到提升,但是英语水平、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基本能力的提升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企业培训难以迅速取得成效;

2.大部分企业更看重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即职业迁移能力,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并不高;

3.大部分企业要求学生具备基层工作岗位要求的基本专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初期大都从事基层工作,需要几年的积累才可能被提升为管理者,因此初期大都要求毕业生具备基层工作岗位要求的基本专业能力。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主要的基本专业能力包含三项:较强的协调沟通与社交公关能力;较强的文字能力,能拟定企业基本管理文件、撰写市场调研报告等;熟悉企业市场运作过程,掌握市场营销基本技能(因为相当一部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于市场营销工作)。因此,为优化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专业课程设置应做到:一是强化英语水平、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二是强化基层工作岗位需要的协调沟通、社交公关、撰写市场调研报告和管理文件和市场营销基本技能等基本专业能力的培养;三是专业课设置应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避免按职业方向设置大量的针对性太强的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强化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应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

大学生应具有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较好的人文素质,较强的竞争意识,较好的创新、实践、创业的专业开发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上述调查中,大多数企业在工商管理岗位的招聘过程中最看重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承压能力、竞争意识、职业道德、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素质。其次是基本能力,再次是业务能力,最后才是知识结构。因为很多企业认为责任心、敬业精神、承压能力这些基本素质是影响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相比业务能力而言,责任心、敬业精神、承压能力等大学生的素质是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经过较长时间形成的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特征反映,是企业无法通过短期培训形成或改变的。因此,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强化对学生责任心、敬业精神、承压能力、竞争意识、职业道德、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素质的培养,优化工商管理专业的素质结构。笔者认为,这些素质的培养仅靠老师或班主任的说教,收效甚微,而设置顶岗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课程并加强管理,是较为有效的途径。目前,大多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设置了顶岗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课程,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工作大都涉及到商业秘密,所以企业并不愿意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的核心工作,对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不明显,因此大多高校对顶岗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不够重视,疏于管理,有其名而无其实。因此,应重新认识这些课程的作用,加强管理,督促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实习,让他们亲身体会上述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素质。

(三)课程设置应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没有必要的知识,就不可能具有某一方面的能力。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应与优化的能力结构一一对应设置相应课程。

(四)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有不少学生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却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书呆子”。实践表明,一个人的知识融会贯通后,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活动,就会慢慢转化为特定的能力。目前,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不能较好转化为能力的原因主要有:(1)缺乏实践环节,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动手能力极差;(2)缺乏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途径,具体的知识成为孤立零散的知识碎片,无法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且重在对知识点的考核,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培养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工商管理专业设置课程时,首先应开发一些有利于学生知识融会贯通的课程,如ERP、沙盘运营实战演练等课程;其次应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具体应是与上面的知识结构课程一一对应相应学时的实践教学,如知识结构中的《税法》课程应对应开设《税法实践》;最后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尽量做到考核方式多样化,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五)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本科生区别于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生的主要区别。如一个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能只能胜任生产管理岗位,但却很难胜任部门经理、地区负责人等要求较高的管理岗位,这些岗位要求相应管理人员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因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人才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新工作的前提。简单地说,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培养学生“怎么做”,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培养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因此,为了使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课程设置上必须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六)课程设置应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高教司在对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后,对工商管理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建议之一是地方性高等学校应树立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此同时,各地方高校做了大量的实践,将工商管理专业发展与其他学科做了一定的交叉渗透,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办出专业特色,改变全国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趋同化”的现象。如东北亚重要港口城市大连发展目标是“东北亚物流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就突出“物流管理”方向,有关物流管理方面的课程多达10门;天津理工大学由于本校学科优势是工程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工程管理”方向;华东理工大学结合本校信息管理的学科优势突出“信息管理”方向等等。因此,作为地方性高校,应该对高校服务区域各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调研,结合本校的相关学科优势确定课程设置应突出的行业方向。比如,西昌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就可以根据凉山州“工业强州”的经济发展战略设置工程管理方向。

新建学院范文篇8

1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点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从事本科教育的时间“新”,更应当是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等方面有所创新,成为真正有别于老牌本科院校的“新型”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呈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社会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基础:这既是为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2)专业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特征:有别于传统普通本科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提法,而是“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3)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途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要走合作办教育之路,打破学校边界,专业边界,课程边界,课堂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等通过高校与业界的相互支持,多方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实现多赢格局。4)注重绩效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特色:强调经营思想,依靠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以及合理使用来提高办学绩效,努力实现“两个充分”,即充分利用开拓外部社会资源;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潜力,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政策引导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动力:在国家对重点高校和高职高专发展已有明确指向的情况下,应该更加重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出台政策,引导推进,明确这类学校的地位与价值,构建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建多元参与的合作教育体制等。

2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对教育环境新常态认识不到位

从外部环境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换代、调结构优化重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都急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必将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发展机遇,面对经济进入换档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新建本科院校必然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目标、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亮点工程等以提升办学的科学化水平,适应新形势,服务新常态。从学校内部管理看,现行的学生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跟不上学校升本的新形势,这是新建本科院校普遍会遇到的发展瓶颈。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几所学校合校升本或原有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来,培养目标、生源质量、学生心理特征、学习内生动力、毕业去向等方面都明显不同于过去。这种差异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去很多旧的管理办法已无法适应科学高效管理的新需求。新的管理制度、体制机制尚未完全跟进,虽然已从专科升格为本科,但管理理念和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原有水平层次,学生管理工作要么简单跟随与其他高校有同质化发展趋势缺乏特色,要么是对自身原有专科阶段学生管理方法手段的简单延伸,对于怎样改革和优化缺乏系统、科学、理性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缺乏对管理制度、机制和工作平台的统和、协调和联动。

2.2辅导员工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是主力军,通常是见子打子,抓具体工作多,推改革少、促发展少、提亮点少、创特色少,辅导员无心无力也无暇跳出事务性工作的束缚,抓不住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辅导员未能摆脱“110”“119”“保姆”的角色扮演,加之各校普遍人员配备不足且人员流动变动较大,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等综合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低效的重要原因。

2.3学生管理与教学科研同步联动不够

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基础,教学工作是中心,二者如何围绕育人目标相辅相成,相互搭台,需要建立科学和谐的互动关系,而不是两张皮各画各的圈,只有通过良好的互动联动机制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学生活动中融入学科知识,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养才能更高效地达成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2.4部分学校硬件配置尚不健全

不够人性化,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学习生活设施陈旧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应的也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不破不立,有破才有立。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急需新的“立意”。

3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突破方向与创新思路

3.1对育人和管理理念的重新审视

3.1.1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运用

该理论从哲学层面对人进行了深层次思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需要、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体系。它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的社会性,必须注重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环境需求联系起来,将学生按社会需求培养成不同层次的人,而不是与社会脱节的大学生;必须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不仅要尊重人的本性,还要尊重人的需要;人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去追求,为发展创造条件,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我们的工作才有根本性的意义。

3.1.2科学发展观理论及其运用

该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其中发展是第一要义,它要求我们要学习吸收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和模式,全面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尽快填补上新建本科院校新旧制度衔接过渡不及时不到位的空白。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创造性活动也是一份“良心活”,要以维护大学生群体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统筹兼顾的理念都要求我们在管理方法、管理内容、建章立制、运行机制等各方面积极探索、整体推进,形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合力,发挥1+1>2的效应。

3.1.3柔性管理理论及其运用

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对管理对象施加教育影响的管理方式,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人文色彩,使被管理者容易达到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目的。这要求我们在工作方式上循序渐进,建立互动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特别是针对学生表面服从心里不服且具有可塑性的特点,避开高大上的单纯说教,从他们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入手,切忌简单生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心灵沟通的方式来进行。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二者相结合能够帮助我们达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

3.1.4“因材施教”理论及其运用

该理论是教育的普遍原则,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样需要该理论的指导。作为管理者必须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这种个体差异。要允许并且指导大一新生结合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特长、志向等综合考虑来设计自身的发展道路,确定不同的奋斗目标。应该鼓励并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量身定制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成长计划。比如有的同学对专业理论知识很感兴趣可引导其在学术研究上发展,考虑毕业后继续深造,有的同学喜欢操作,动手能力较强,可多带领参加竞赛活动,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更要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或就业或考研或自主创业,总之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能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找到各自的“最近发展区”,扬长避短,尽快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初体验,或是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和进步,为后续发展提供动能支持。

3.2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突破口

学风建设是高校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的根本。建设优良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学风建设无疑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风建设有无成效对学生学业影响最直接最大,要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首先应把关注点放在加强学风建设这一环节上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新建本科院校多数由专科院校合并或升格而来,学校整体学术水平较低,基础比较薄弱,学生整体水平也要低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加之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给学风建设带来了较大阻碍,加之有的专业老师只管上课下课走人,有的老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课堂纪律松散不闻不问,学校层面喊得多动得少,且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效果,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学习风气的形成和蔓延。表现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贪睡懒觉,上课玩手机,成绩不理想补考现象严重,沉迷网络等。这样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保证。二级学院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选择、授课手段等全面推陈出新,课堂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重难点组织教学,以达到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企业满意为目标,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2)及早开展专业教育、指导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了解行业现状与前景,看到未来发展的巨大商机和美好愿景,提升学习动力。3)抓好教风建设,以教风促学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身作则把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带来的人格魅力、学术风采彰显出来,进而增强学生对教师个人和课堂的吸引力,教书与育人不能相互割裂。4)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平台。可组织开展专题读书分享会、把这里建成各类学习小组、创新创业团队聚会讨论问题之所、学术讲座的殿堂、文化名人、大师、各界精英、校友的出入之所,让此处不仅环境优雅舒适,更能让人找到精神和心灵的家园,以书为友,以书为武。目前图书馆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显然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5)建立多种激励机制。如增加评选“优良学风班”“学霸寝室”“学习之星”“自强之星”,树立典型,大力宣传,突显合作与竞争,设立各种学习单项奖,鼓励学生在学习、文体、科技等各方面发挥特长,取得优异成绩,设立学习进步奖,鼓励后进生学业进步,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加强学业警示机制度。

3.3学生活动与教学科研工作的融合创新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尽快探索建立一整套运转灵活而富有弹性、有利于潜能发挥和个性张扬的整体管理机制。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以教学质量为抓手,把学生活动作为育人的重要第二课堂和平台,把学生管理中的各项内容如日常管理、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课外活动要尽可能融入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管理、活动主题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效果评价、后续跟踪等环节与专业引导、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与反思等方面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融合机制,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能在学生活动中得到运用和实践,以验证巩固所学理论的科学性,同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以达到教学和学生活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应证的促进关系。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学生班级管理要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是为管理管理,要通过完善制度和优化学习评价体系,加强管理,创造有序高效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风气。2)学生活动要能促进教学与科研。学生活动需要专业课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动员学生积极投入到与专业素养发展相关的活动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并让学生快速成长进步,同时体现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强的培养特色。3)组织开展的学生活动要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活动应贯彻“一学院一精品,一专业一特色,一竞赛一平台”的发展思路,树立精品意识,提倡学生活动要有整体规划,活动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把学院的优势学科、前沿领域的科技知识和、基本技能、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活动来开展,打造亮点品牌,助推创新创业联动发展,比如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可指导学生组队参赛:机械器人设计大赛、无碳小车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甚至获奖能进一步扩大和增强本学科、本专业在高校中、行业内的影响力,开拓师生学术视野,还可进一步结合市场调查、专业课老师的指导申报专利产口和技术开拓市场,增强产、学、研的联动效应。

4结语

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是个系统工程,要使其上台阶、更高效、更实效需要尽快优化整合、在观念上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创新,以人为本、科学、联动、和谐、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将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李健怡 单位:成都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高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研究[J].知识经济,2015(24):178.

[4]魏圆圆.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浅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104-106.

[5]王立刚,李蓉.浅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5):113-115.

[6]陈钊,杨晶.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向的突破与创新:以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12):159-160.

[7]贺正宜.新升本科院校优良学风建设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159.

[8]游学民.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配置的SWOT矩阵构建[J].中国人才,2010(22):58-59.

新建学院范文篇9

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8年设立,围绕学校“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定为:立足许昌、辐射周边的行政管理方面理论研究的“领头羊”、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实践改革的“助推器”,为许昌市及周边地区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政府改革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根据许昌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的管理理念、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4人,50~59岁1人、40~49岁3人、30~39岁5人、20~29岁3人,教师的学科专业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有效保障了本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收学生67人,专业开设7年来,共招收学生381人,已毕业学生265人,目前在校学生116人。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并以河南省内招生为主,生源较为充足,一志愿上线率较高,近年来招生规模较为稳定,一般在40人左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为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及在企业从事行政、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具体,缺乏专业特色。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定义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是一种指导性意见,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简单照搬照抄了这一意见,使得培养目标与规格表述不够具体。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设立之初,也采取了同样的阐述方式,使很多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性质和特征、自己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从事的职业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知。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核心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一般都是立足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存在着“面太广、量过大”的问题,即课程涉及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看似知识覆盖内容丰富,实际上却挤占了专业核心课程;二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概论和原理类理论性课程开设的比例过大,而诸如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操作类实践性课程开设的比例很低。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之初,而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缺乏对口专业教师等原因,部分专业选修课并没有开设起来,使得学生选择余地很窄。

(三)教学方式不灵活,脱离社会现实。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且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依赖教材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科和专业发展动态的引入,使课程教学缺乏深度和前瞻性;忽视了现实行政实践的发展,不能做到课程知识讲授与行政管理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理论讲授的方法,形式较为单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曾存在上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门增设了专业见习、行政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还选派教师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四)实践教学不系统,影响专业技能。行政管理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而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不系统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二是实验室数量少,阻碍实践教学的开展;三是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类型单一、数量不足的问题,部分学校只是在学校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开设了实习基地。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加强的过程,在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逐年加强。

(五)师资力量不雄厚,制约专业发展。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配备,多采用原有专业教师代课的形式或聘请其他院系的教师授课,导致授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结合不紧密。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直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经历,在贯彻落实实践教学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开设之初,专业教师只有4人,一些专业课程由法学、思想政治等专业的教师授课,而文秘学、电子政务、经济学等课程则聘请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授课,目前仍缺乏有行政实践经历的教师,仅有两位教师具有高校行政工作经验。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进行定位。要理清培养思路,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形成清晰准确的专业定位,即明确行政管理究竟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能力,行政管理的专业优势体现在哪里,学生毕业后具体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做什么工作等。在具体的目标表述上,在贯彻国家对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以明确和细化,从思想观念、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和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详尽的培养目标不仅为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指明方向,还可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清楚地知道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未来何去何从,对自身发展有更合理的规划和认识。

(二)立足区域发展,培育专业特色。国外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大都注重突出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国内部分重点高校也开始着力打造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品牌。新建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就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发展,合理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并以此为方向在学术研究与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有所侧重,突出自己的办学优势,打破“千人一面”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顺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办学特色建设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要避免因刻意追求特色而违背教学规律的偏执做法。

(三)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知识结构。要重新审视区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编排与整合。一方面要把握住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不断补充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沿性课程,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知识全面、前瞻性强的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不断整合、精简与强化,进一步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竞争力;此外,要适当增加行政法学、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等内容,尤其注意与行政管理课程的衔接与结合,并加大工具类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专业方法与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要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说教式的传统授课模式,积极探索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证实习质量,要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和实验室建设,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见习和实习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建学院范文篇10

1.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亟需改善

从对五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访谈中知道,新建本科院校在努力改善学校管理环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不少学校办学基础差,资金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了对物、事的管理上,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研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观念需要转变。表现管理是以事为中心,是见事不见人的管理,将教师的调进、调出当作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二是管理执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较短,很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还比较缺乏。从调查中得知,五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执行人员主要以大专或本科为主,大多只是在这个岗位上兼职,且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缺乏正规专业训练,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在管理实践中,对教师的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制度的执行,也影响了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教师数量不足

生师比是衡量高校教师数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上评估高校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生师比太高的话就会增加教师负担,影响教学质量、教师教学创新精神的发挥J。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为了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而组建成的一批普通本科院校,承担着繁重的扩招任务。随高校连续几年扩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数量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规定,本科院校在合格时,生师比应达到16:1,但这五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师比都是19:1以上(表1),与合格本科院校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3.教师的结构有待调整

新建本科院校在合并建校初期教师结构状况有所改善,但与国家对本科院校教师结构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职称结构有待提高。教师的职称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各级各类职称人数的比例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层次,是衡量一所学校人才培养层次的重要尺度。

从表2可以得知,五所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职称结构与老牌本科学校相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小,如湖南城市学院、湘南学院和湖南科技学院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6.99%、28.77%和24.71%,与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体系规定:合格的本科院校副高职称以上要达到35%以上的标准J,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正职的比例相差较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14.44%,而五所新建本科院校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都不到7%,其中湖南城市学院、邵阳学院和湘南学院都低于5%。

(2)学历结构偏低。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偏低,与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不相适应。表3说明新建本科院校的高学历教师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老牌本科院校。教育部规定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的标准:要求硕士学历以上教师占教师比例要达到45%以上,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目前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3)年龄结构有待改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的活力,体现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笔者认为,合理的年龄结构,应利于保持教师较高的创造能力和工作效率,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有利于人尽其才、分工合理,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效能。

按照教师的成长规律,教师队伍的正常年龄段分布,以每十年为一档,每个年龄段的应占教师总数的25%左右为宜。从表4可以看出,五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匀,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居多,将近到达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中年教师很缺乏,其比例不到专任教师的30%,而湖南科技学院尤为突出,40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3.6%,教师的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4.教师的总体科研力量较弱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均以教学为中心。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已经认识到科研在教学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师的科研能力比原来有所提高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前身是专科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教学工作,许多教师不进行科学研究或很少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导致教师的总体科研能力较差。目前有少部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其科研获奖级别不高,在科研项目中部级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高级别的课题非常少,发表的论文数量少,且所发表的刊物级别较低。高水平科研能力需要教师们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的科研能力很难有大幅度提高。相对老牌本科院校而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科研总体力量较弱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二、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及其管理现状的成因

湖南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上的问题,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新建本科院校主观上的原因。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因素

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环境因素分析可以分别从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学校内部环境、国家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大环境三个环境领域来分别进行探讨。一是学校内部环境。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只有短短的几年,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积累都不够。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基础设施薄弱,物化环境较差。由于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很多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实验室建设等往往比较单一,还不能适应现有的本科教育教学的需要;而软环境对教师的吸引力也不足。教师一般都愿意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以便安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新建本科院校刚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历史沉淀不深厚,校园文化等软环境设施还有待完善,因此对优秀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二是国家制度环境。

虽然中国目前对高校教学水平评估采用的是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中国的高等教育事实上也存在着“高校分层”,这种分层依据一定标准把中国的高等学校分为若干个等级层次,新建本科院校是属于层次不高这一档的。这种分层使新建本科院校公众的认可度降低,政府拨款的减少,进而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向层次较低的学校流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地位相对降低,很多人才都不愿意流向新建本科院校,这种状况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建设与管理是一种威胁和挑战。三是社会大环境。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建本科院校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中国高等教育形式的巨大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环境威胁,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方面,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采取了更开放、灵活多样的政策,一批民办高校、私立高校正在迅速崛起;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学历教育、联合办学等方式抢占中国教育市场;而且一些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也进入了中国经济领域,以职业培训为切入点,并借助其知名度以及出国、就业等诱惑逐步打开了中国学历教育市场的缺口,部分的垄断该产业在中国的高级人才。相比之下,新建本科院校总体竞争力明显不足。

2.管理因素

由于中国高校一直来对教师的管理是以人事管理为主,将教师的调进、调出被当作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在管理中没有体现教师的个人发展和主体地位。第一,管理观念有待转变。由于受中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管理上还存在认为管理人员是“管人的人”的观念,存在忽视教师个人需要和个性的倾向。管理者还停留在只重视传统的人事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新的理论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没有意识到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二,教学科研行政化倾向还依然存在。由于受传统教师管理模式的影响,使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侧重于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导致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行政化倾向。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中还存在的“官本位”的价值取向,权利价值标准还仍然是肯定人的价值的根本标准和根据。所以目前高校有一种作为体现承认或者挽留学有成就教师的传统做法,就是安排领导职务,这就有意或无意地助长了“官本位倾向。新建本科院校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合格的本科院校,必须要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要不断加强自身环境建设,积极营造一个政策宽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事关系和谐的“软环境”,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3.地域因素

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处于省会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由于地方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对高级人才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尤为突出。第一,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多处于非中心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偏僻,文化、科技、人文环境较差,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的机会与空间较少,高水平人才有后顾之忧;第二,在所调查的五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几乎每一位领导和老师都谈到了办学经费紧缺的问题。众所周知,对于名牌、重点高校,国家一年拨的办学经费可以达到几亿甚至十几亿,而拨给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就少得可怜,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的拨款和学生的学费;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大多处于中小城市经济较为落后,地方能为高校发展提供的财政支持也非常有限。第三,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经济利益也是人才去留最重要的原因。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建本科院校已逐步成为承担中国本科教育的主体,它们不仅承担了严峻的高校扩招任务,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而且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的需求,培养了大批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正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采取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人力资源规划、采取教师引进与培养并重的管理机制等有效措施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而稳定的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蓉.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

【2】曾绍元.现代高效师资管理热点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127.

【3】张尧学.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切实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3,(9):10—11.

【4】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65.

【5】张维迎.大学舳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3—177.

【6】孙跃平,孙君亮.论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人本管理[J].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72.

【7】邝邦洪.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