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2:16:30

新方向范文篇1

关于中国哲学身份及其发展方向,刘笑敢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实际上有四种不同的身份,即现代学术、民主文化、个人生命滋养、世界文化资源等;而作为现代学术的中国哲学实际上应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纯学术的、历史的、文本的、客观的取向;另一个方向是现代实践的、发展的、应用的取向。但两个方向目标、功能、方法、标准皆有不同,不应混淆。

对于儒家“喜言善不喜言恶”的学术特点,早已成为中国哲学界的共识。郑宗义先生则认为,儒家实际上也是关注“恶”的,而唐君毅更是开拓了这一方向,因为唐君毅提出了“应加入摄入恶”的主张,这是唐君毅对儒家人性论的重大开拓。一般而言,孟子“扩充善端”与其“反身而诚”并无矛盾,因为孟子“求放心”就是为了“扩充善端”。但罗秉祥先生基于戴震对宋儒的批评,认为宋明儒“复其初”修养方法与孟子的“扩充善端”完全不同,后者更有利于美德品格的建立,而前者却是相反。

在学术界,主儒家有平等观念者向来少之又少,而且常为人所诟病。高瑞泉先生别立新说,认为儒家平等观念可从三个向度去解释:儒家心性之学发展起来的“圣凡平等”及其所蕴涵的自尊;“民本”和反对贫富悬殊出发的经济平等倾向;“互补”或“对等”来解释或补充的等差关系。并认为,这种解释自身将成为儒家传统创造性转换性历史之一部分。

新方向范文篇2

关键词:低碳理念;产品设计;应用;环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出现,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实际上,环境保护是一个非常棘手又迫在眉睫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设计者必须在产品设计方面进行调整,要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环保意识,要在产品的生产、包装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污染。低碳设计主要是全面地考量产品设计,使整个产品设计过程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从而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一、低碳与产品设计

低碳概念首次出现在英国,简单来说,就是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生活就是指尽可能地减少人们生活作息所消耗的能量,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从而防止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将低碳理念融入产品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低碳生活理念,使之逐渐被大众接受。

二、低碳环保背景下的产品设计新方向

1.选用新型环保材料

在产品的设计中,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否正确选用材料是产品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解决产品设计中选材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有人提出了环保选材的理念,以此推动我国产品设计朝更加绿色、科学的方向发展。目前,部分环保材料可以节省一定的企业成本,同时满足人们对产品功能的多元化需求。如,可以利用草、麻等无污染的材料制成环保的墙饰,这样不仅可以缩减材料成本,并且发挥了美化、驱虫和保健等作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还能让使用环境更加安全、舒适。一些新型环保材料遵循低碳环保的原则,不会产生多余的污染物,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有效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兼顾了环境保护。

2.优化产品的动力源结构

除了要选用新型环保材料外,产品设计者还应该注重优化产品的动力源结构。当前,国内大部分产品设计中的动力源是电池。电池是一种对环境危害很大的污染源,如果在其生产过程或者回收过程中没能做好安全工作,就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的污染和破坏。所以,产品设计者需要优化产品设计的动力源结构,大幅度减少电池等环境污染源的使用数量。此外,产品设计者还要积极寻找并选用环保、节能、高效的能源,从而解决环境污染这一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产品设计者应该尽力发现并合理利用新能源。如,可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储备动力源,全面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并进一步转化为方便人们使用的电能。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动力源进行发电,是天然、环保、无污染的,不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危害,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3.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充分利用资源

产品设计者要确保产品拥有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从而充分利用资源,这样才能契合当前人们倡导的低碳环保理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层出不穷。所以,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低碳生活——人们未来生活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未来人们理想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低碳方向。因此,在当前低碳环保的社会背景下,产品设计者必须深入思考产品设计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积极调整产品设计理念,在设计中融入低碳环保意识。设计者应在产品的生产、包装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使人们能够在享受新创意产品的同时,在绿色、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作者:李款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靳敏平,刘宇珺.基于低碳理念的产品造型设计探索.农业与技术,2014(8).

[2]刘丽丽.浅析现代产品设计的“新境界”.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8).

新方向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推动化学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现有的实验内容中,验证性的实验较多,研究性的实验较少,单元操作较多,综合实验较少,基础实验多,探究型实验少。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按步操作。在教学时间上,每个实验几个课时已经僵化固守。可见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对高校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对一些无法讲述的化学反应现象和变化问题的讲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化学教学中不断探索、追求完善的过程。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集中探索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向新思路[1-13]。

1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

目前高校针对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一般都是验证性为主的重复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手段,实验用品使用及实验仪器操作,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夯实化学基础。但存在同学们总是按照实验书进行操作,大部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一名操作工。忽视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只会按教材做实验的呆板式教育”。创新不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想法的能力。探究性实验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判断实验是属于验证性还是探究性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实验目标的设定。例如,我们对于有机合成实验,若教师先给学生以结论,而后利用实验验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属于验证性实验。若先引导学生猜想,设计不同的合成路线,实施实验操作,探讨不同合成方法、反应条件下对合成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则该实验就为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化学理论学习的有效补充,直奔主题,能节省一定的教学时间。探究性实验则是在于激发兴趣、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动手能力。当教师对实验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构架和认知特征,探究实验课程内容的选择,采用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以巩固学生实验基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为目的。

2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

综合性实验强调的是实验内容涉及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实验的综合运用。现代化学已经发展为各门学科纵横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科学。为适应现代化学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将各种学科进行相互渗透。考查学生在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综合分析和应用。综合性实验设置上要避免与基础性实验重复,注重内容的研究性和知识性。设计性实验则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自己结合多门学科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在给定的题目及目的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试验条件,自行选定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或者在学生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完成实验。实验设计将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并不是让学生任意为之,随意设计。要强调实验设计的原则,首先,安全第一,实验设计中要对学生强调安全意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注意实验操作流程;其次,要符合一定的化学原理,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第三,程序要合理,多步骤实验要注意实验的先后问题;第四,装置设计连接要合理,要求实验仪器的连接必须合理、正确。经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过程,学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并逐渐培养独立科研的意识。课程过程中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不仅提高个人能力,而且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实验后期还要按照期刊格式撰写论文,并进行集中报告与答辩。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的所有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室都要向学生开放,建立大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要增加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拓展实验内容,按照教学规律和实验技能要求组织实验。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实验内容的复合性、方法的多元性、手段的多样性、培养的多样性,从而达到设计实验的培养目的。

3环保型和实用型实验相结合

化学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废弃物,如果将其直接排入下水道和大气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注重环境保护崇尚绿色生活的今天,如何控制减少实验污染对环境的损害是对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考验。以有机实验为例,药品的使用和操作过程中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因此,我们要探究对实验进行优化的方法。创设绿色环保型化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实验设计中我们要遵循不用危险品,尽量减少实验试剂用量,药品的循环使用和回收。在有机实验操作中,选用无毒或低毒试剂来替换有毒有害物质,拒绝使用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其次,减少用量,将一些常规化实验设计转化为微量实验,并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提高转化率、减少损失率。重复使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载体等。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将前一个反应的产物用作下一反应的原料,提高化学试剂的重复利用率。除对实验设计的环保要求外,我们还要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高校中很多部门都肩负着研究、教学、产业化的任务,在实验室设备使用过程中,对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教授跨出本专业,结合化学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转化知识,对实际操作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特殊的作用。产学研相结合可以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综合优势。教学是大学稳定之基,科研则是强校之本。实验内容可根据需要调整或扩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为了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结合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每学期安排开放实验,以供学生自行安排进入实验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参与仪器的调试与操作,也可以自行选题,独立实验,结合以后自身发展相关的内容,变被动为主动。把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让学生自觉过渡到社会实用中去,与相关企业合作,产学研结合,使学生提前做好融入社会的能力和心理准备。

4结语

本文基于化学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新时期发展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要求,思考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向,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夯实学生“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的掌握、推进实验新体系、新内容、新方法的建设和实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到验证性和探究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环保型和实用型实验相结合,努力提高本科化学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实验焦旭改革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实验能力和科学意识。教学方向的改变基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教学方向才能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明确方向,立定目标,踏实实行,认真总结,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融入各种智慧和对现实条件的充分认识。中国正处在各项转型的关键时期,化学实验教学也要积极努力的对自身进行改变,结合社会转变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化学教学的时效性,实用性和实践性。

作者:范颖 高瑞晗 张前军 单位: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孟玲菊,玄兆坤,钟玉清.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2013,6:187.

[2]陶春元,喻国贞,曹小华,等.大学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6):182-184.

[3]周鸿立,于林超,张俭,等.化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6):39-41.

[4]胡明星,孙沫莹.绿色环保型化学实验探索与实践[J].绥化学院学报,2009(1):178-180.

[5]李晓萍,付有志,刘戎,等.有机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选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1):84-88.

[6]焦昌梅,杨锦明.创新环保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38(10):175-189.

[7]陈立妙.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2(10):138-139.

[8]邓真丽,陈灵,张静,等.加强仪器分析实验案例教学促进实用型人才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1):109-111.

[9]熊道陵,李金辉,李英,等.物理化学实验实施教学改革的策略[J].广东化工,2013(10):171-173.

[10]周立亚,龚福忠,秦伟,等.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3):149.

[11]王玉民,邵庆国,王菲菲.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91-92.

新方向范文篇4

关键词:企业发展;预算管理;现状;创新方向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企业的经营类型也逐渐多样化,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这种情况下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升自身的预算管理质量,从理论和机制出发,在充分考量自身经营背景的前提下,制定出与市场规律相符的预算管理模式和战略发展目标,在全面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促进经济市场的有序发展。

一、加强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战略规划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今社会,企业的类型越来越丰富,数量越来越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经营优势,并制定个性化的战略规划,基本内容要包括企业的经营内容、未来发展愿景、核心文化、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发展使命等。此类战略规划的实施,就应该以促进企业预算管理为出发点,管理者将规划的各项指标下达到部门甚至是员工个人头上,作为每一位员工每年需要完成的硬性任务,从而激发员工的斗志。除此之外,预算管理在其中还起到将战略规划分层的目的,预算管理机制从编制、执行再到最后考核的过程也都需要以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为依据,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1]。(二)使企业完善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同时这也是激励企业员工、完善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法之前,预算管理机制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走势,结合本年度的员工成绩表,在统筹各部门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下一个季度甚至更长远的经营范围和业绩内容,这些都是绩效考核最好的凭证。(三)有利于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企业在实际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可能由于业务之间并没有相通的地方,因此市场会忽视和其他部门职员之间的交流。也有一些企业各部门之间由于过于重视本部门的效益,和其他部门形成了竞争的关系,这样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预算管理机制的建立和执行却需要所有部门的共同努力,协调财务工作,部门经理不仅要知道所属部门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范围,还应该对全企业的效益有一个总体把控,也就是以企业发展的总目标为核心。这样,不仅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还能提升企业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从落实到反馈各个流程都需要部门和员工的配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者没有树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当前,我国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一味地关注扩大经营范围,提升企业利润,并没有认识到提升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提升企业预算管理质量的重要性,相关意识单薄。也有一些企业管理者,虽然在创业之前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也开展了部分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却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在执行力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长此以往企业就会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二)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编制是企业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载体和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实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于编制方法和形式过于单一,大多采取传统的定期预算、固定预算等简单方法,也没有衍生出新的滚动预算法和变动预算法等,严重威胁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成本总量。在非滚动预算的理念下,管理费用和附加成本一旦发生变动,就需要增加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原有编制结果的基础上,再对比同时期的增量比例,不仅提升了预算管理的流程和费用,也难以保证预算编制质量,影响企业未来发展[2]。(三)缺乏对预算过程的管理和调整体系。虽然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成立了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但是一些部门却只监管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没有落实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甚至很多部门形同虚设,每次决策都要听从管理者的指使,不利于决策的科学性。还有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部门只关注预算开始的编制工作和最后的核算监督工作,没有参与到预算编制整体活动的过程中去,因此自身的职能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再加上现代化企业每天所面临的经营环境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预算编制如果不根据这些变动做出调整,很可能就不适应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究其原因就是企业本身缺乏必要的预算调整体系,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预算管理目标,不仅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目标,也会引起企业基层员工的不满,不利于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

三、企业预算管理的创新方向

(一)构建合理的预算管理理念。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会享受到政府和国家的政策福利,少走很多弯路。而且很多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已经认识到经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在吸取同行业预算管理通病的同时,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在这样的思想浪潮下,首先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现状,再总结不断变换的经济市场的规律,有意识地自上而下构建科学的预算理念,将预算管理和战略化目标的确立放在他统一的高度上,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预算管理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转变思想并不是要求管理者全盘否定传统预算管理理念,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始终让企业内部的中层领导和员工认识到构建合理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协调全体员工积极配合,充分发挥管理者在预算管理机制确立过程中的领导地位,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二)促进预算编制方法的合理化、科学化。多数企业在预算编制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管理者需要根据这一现状,整合企业内部信息和资源,联合其他部门的中层管理者,制定并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保证其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纰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管理者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才能够多个角度、多层面分析并制定出更为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其中,对于企业的项目利润预算、经费预算以及总体经营预算等内容,可以适当采取弹性预算的形式,防止由于价格变动或需求弹性变动需要重新修改预算编制的情况。但是对企业总体成本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就可以采取定额预算编制的形式,在对差旅费、办公费等一些小数量行政费用进行编制时,就可以随意采取零基础预算的方法,一切以节省开支为准则,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3]。(三)对预算编制过程进行监督和适当调整。现如今,很多企业过于重视对预算编制制定和核算工作的监督,缺乏对中间过程的监管,长此以往就会限制企业的未来发展,甚至不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范围。针对这一问题,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在统筹企业当前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对预算总目标进行分层管理和编制,并细化预算编制中每一个项目中的具体费用,其中不仅要包括大的投资项目,同时还要求体现设备甚至是纸张的支出费用,每一笔账目都应该做好明细和说明,这样才能提升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监督工作也需要落实到位,从制定到执行再到最后的审核过程都要进行严密的监督,及时准确地找出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潜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中的预算编制监督机构需要设置单独的部门,主要是要监督管理者的工作不能受制于管理者。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做好预算编制的调整准备,根据市场变动规律和价格趋势适当调整预算编制流程和具体内容,从而为后续的企业监管提供动力。

四、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内部预算管理质量,促进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构建合理的预算管理理念,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预算编制的方法,对预算编制过程进行监督和适当调整,在提升企业发展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其经济效益,从而为维护经济市场秩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玲.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8(22):133-134.

[2]杜娟.企业预算管理现状与创新方向[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3):37+42.

新方向范文篇5

关键词:客户需求;汽车营销;创新

伴随着我国汽车营销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汽车相关的产品与组织结构,在汽车市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调整,同时,随着市场需求与客户需求的变化与成熟,汽车营销在模式与策略上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对汽车营销策略的转变与创新,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汽车市场营销的含义

市场营销是以产品的生产结束为起点,以商品到达用户手中为结点,期间以相关的经营和销售活动为主要内容。企业的营销活动存在于流通领域,而并非是企业的整个销售过程,即市场的营销调研、产品开发与包装、产品定价、宣传与销售推广以及售后服务。汽车市场营销是汽车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进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活动,最终实现汽车企业更好发展的一种企业活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汽车市场营销已经逐渐成为汽车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汽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取得胜利的关键。

二、影响客户需求的相关因素

在汽车营销的过程中,客户的需求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对这些因素的把握,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消费偏好,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汽车营销战略,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一,地理环境因素。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同样体现在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中。如,对于不同的区域的消费行为和倾向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比如受地域的限制,生活在一些多山区、丘陵等特殊地形的人们,为了能够正常行驶,克服地形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人们对汽车的选择上可能更倾向于实用。还有一些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高,所以对汽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外形美观上;大多数区域的消费者更消费倾向与实用性与性价比上。除此之外,这些不同的区域的地理环境还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惯。所以在制定汽车营销战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有地域的针对性。

第二,人口因素。这里的人口因素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指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以及职业收入情况等方面。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年龄段、从事不同的职业的消费者在消费时的行为与倾向也会有明显的不同。比如就性别来说,女性的消费可能倾向于汽车的外观,而男性可能会更加关注汽车的性能。再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比较年轻的人群会倾向于时尚,而年龄稍长的人群会更青睐于舒适;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因为存在着不同的消费观念,所以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而职业收入情况则直接制约了消费者的购买力。

第三,消费心理。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于企业制定营销战略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进行营销调研、产品开发与包装、产品定价、宣传与销售推广等过程中必须充分的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将消费者划分成不同的结构层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等。

三、基于客户需求的汽车营销策略创新方向

第一,转变传统营销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加明显,这就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挑战。企业想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坚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着眼点和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落脚点。其中具体表现主要是:在汽车旗舰店的选址方面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交通是否便利;通过交流了解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以及潜在的期望,并做好客户的相关记录,掌握不同年龄、收入群体消费的需求;增强相关的管理与服务理念,细化客户,施行分层次管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决策。值得强调的是,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时代的背景。在今天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企业的产品开发也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相应保护环境的号召。

第二,创新营销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强,“互联网+”越来越多地与各行各业联系在一起。想要实现汽车营销策略的创新,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有必要利用现代的网络信息平台,例如微博、体验式营销等等。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可以拉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使客户能够随时表达自身的需求的同时,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反馈。

第三,着重提升产品质量。企业制定怎样的营销战略,都要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做基础,对汽车企业也是一样的。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注重吸收先进的生产基础,为消费者打造满意的产品。首先,严格要求汽车制造过程中各种零件的使用,杜绝因零件不合格所导致的安全隐患的发生。其次,在保证汽车生产零件质量的同时,还要加强再生产过程中技术的提高,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同时,还要根据顾客的反馈来不断地调整汽车的设计。最后,做好售后服务与产品抽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做到对客户负责,让客户满意。

结语

基于客户的需求,为汽车企业的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方向。注重消费者的需求、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方式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艳湘.汽车服务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7):265.

[2]刘盛.汽车销售领域价格垄断问题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03-112.

新方向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采购;管理创新

1.高校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水平方面的问题。高校采购工作管理方式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对采购工作没形成科学的认识,没能使用科学化、规范化的采购工作制度,不仅制度的订立不完善、而且采购管理制度过于陈旧。还有的采购管理不符合信息化的趋势,没能使用高效的管理手段。1.2专业实施方面的问题。高校采购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不仅要由专业的采购人员操作,而且随着采购政策性、知识性和复杂性的增加,采购工作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但是,不少高校从事采购人员对工作制度和政策熟悉不透彻,没能严把招投标进口关。还有人员缺乏的采购谈判工作技巧,不具备专业的采购能力,导致无法调研采购市场情况,实质上给采购造成损失。

2.高校采购管理创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2.1使用网络信息化的资产管理方式。高校采购是在高校现实条件基础之上开展的具体工作,做好采购的前提是摸清高校家底,按照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的制订具休的采购工作计划。首先,依靠信息技术建立高校采购和资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多点、全面、实用的资产数据管理,科学的判断高校采购工作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内容。其次,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现高校采购的编制、审批、验收、调配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进行,做到由传统静态的采购管理向动态的方向发展,加强采购工作账目、内容和具体程序的全面监督,保证采购具体各项工作标准化。第三,通过信息化的平台细化采购工作的具体职责,方便各部门的采购顺利运行,做到采购管理工作下垂,科学的进行采购工作决策,保证采购工作高效合理的开展。2.2科学编制审批具体采购工作预算。采购预算编制是高校采购工作的重点环节,只有把握好采购编制工作的具体环节,才能保证采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首先,要根据政府的财务预算编制要求,高校的未来发展规划需要,以及年度财务工作的具体指标,提前编制出总体财务工作的预算项目,做到按照条目进行采购工作。其次,必须成立高效的采购编制工作管理小组,切实履行重大采购事项集体讨论,商品询价会议讨论,固定资产配置等准则。第三,做好各项预算的说明,在勤俭节约的原则下进行采购。2.3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的主流做法。使用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基本模式,可以提高采购透明度,减少采购质量不过关,暗箱操作等弊端。高校遵循政府采购的基本框架和工作模式,可以实现互通有无和信息共享,可以做好内外兼顾,能够在标准化的采购平台进行集中作业,实现采购数据信息规范。其次,可以省去许多中间步骤,减少采购工作成本,并且可以实现公正公平的进行采购目标。

3.高校采购管理创新的主要应用策略

3.1积累丰富的高校采购经验。不断积累采购工作的直接和间接经验,对成功或失败的典型采购案例进行研究,可以制订出高校采购管理的细则,实现高校采购工作法制化与规范化运营的目标,更可以使高校采购工作在国家制度体系内创新性的完成。首先,应当对高校采购工作进行具体设计,做到从立项到具体的采购行为都处在严密的监控之下,实现目标与方法,监督与保护的统筹进行。其次,高校采购管理工作的创新应当从细微处着眼,做到重点把握关键环节,细致分析具体情况,从以往典型案例和经验改进采购工作措施,全面细化高校采购工作程序。3.2确定科学的采购管理机制。高校采购工作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在科学化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的管理,要依靠专业的财务人员和采购工作设备进行高效高质量的采购。首先,要加强高校采购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必要的采购工作部门,加强采购信息化建设,全面掌握相关设施设备的采购数据信息。其次,加强相关软件和业务人员培训,按照政策和制度要求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约束,建立环环相扣的责任机制,保证采购工作的立项、验收、审批、监察都落在实处,保证采购部门的专职人员可以高效的率的完成相关数据信息的调研工作。3.3建立采购专家库管理制度。只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采购队伍,实现采购工作的专家评审与参与机制,才能实现对校内采购工作的有效监督审验,保证高校采购工作的科学进行。首先,建立专职人员为主,以行业专家为主导,以技术人员为辅助的采购工作体系,发挥多层次采购人员的协同合作的效率。其次,由集体讨论高校重大采购事项,形成良好的采购工作议事制度,不仅要审核对比不同厂家产品数据,还要建立起长远的采购工作规划,科学的开展具体采购工作。3.4建立完成的监督监控体系。做好每笔采购业务,不仅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还要有必要的监督保障和数据审核体系,实现事后监督向事前把关和事中审查的方向过渡,要被监督采购工作高效进行。首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信息化的监督体系,全面提高采购数据的监督质量,保证用先进的理念对采购工作进行监督。其次,完善采购工作方案,优化采购工作的具体流程,实现采购工作的信息公开化,保证采购工作在集体和专职部门的监督下开展。

规范化、科学化的高校采购工作应当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高校采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创新性的制订采购工作的具体办法,既要做到符合国家的强制性要求,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灵活掌握和运用,为高校采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实现采购科学协调的进行。

作者:薄录峰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

新方向范文篇7

应着力于转换功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证券公司而言也一样,唯有创新,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分业管理体制下,证券公司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承担着证券市场的中介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证券公司通过为买方寻找卖方、为卖方寻找买方,充当筹资者和投资者的中介,起到市场组织者的作用。在专业化分工水平日渐加深的情况下,这一功能渐渐成为证券公司独有的功能,并构成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风险管理的功能。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由于虚拟经济的发展,风险管理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且必须交由专门部门来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收益工具和解决方案,成为金融业的一项专门能力和专业技能。证券公司通过开发不同的产品和提供金融工具,适应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偏好,为客户提供风险保护,逐渐成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证券公司的功能还主要处于较为低级的提供“通道”的阶段,充当投资者和筹资者的中介、优化资本配置等实质性市场功能及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严重不足。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系统,起点很高,一开始就建立了功能强大、效率很高的电子交易系统。而证券公司为“买方寻找卖方、为卖方寻找买方”这一交易中介的功能却弱化了,只剩下为投资者提供交易网络终端这一部分功能。随着网上交易的发展,这一终端很容易由其他经济部门来提供,来自IT行业的竞争及以“银证通”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的加入,严重威胁到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从发行市场看,在非市场化的发行条件下,卖股票成了最容易的事情,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则主要体现为“发行通道”的多少。通道功能强而市场功能弱,导致我国证券公司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为此,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创新的方向应该是培植实质性市场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而逐步形成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产品结构单一,还没有提供可供组合及对冲风险的工具,因此,在风险管理业务方面的创新,还只能停留在小规模试验阶段,如推出一些债券组合、基金组合等风险收益明显不同于股票的产品。目前创新的重点是围绕着实质性市场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证券公司作为连接筹资者和投资者的中介和市场组织者的作用。比如大力加强营销功能,突出研究和投资咨询能力,深化经纪业务;深化投资银行业务,从传统的以发行为主转向以收购兼并等为主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投资银行业务;转变资产管理业务的经营模式,把过去作为变相的自营或变相融资的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恢复其本来属性,真正作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在对客户进行“量身定制”式投资服务、实现服务个性化的同时,大力开展投资组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满足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的需要。

重在还其法人能力

证券公司创新,核心问题是要还证券公司以正常的法人能力,在对现有法律没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扩大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拓宽融资渠道,放开对外投资的限制,以增强证券公司的行为能力。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业务运作能力。从国际经验看,由于投资银行参与的活动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所以,融资手段的多样性与持续性是投资银行发挥其功能的前提。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投资银行普遍具有很高的负债权益比,像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国际知名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都在95%左右,它们的融资手段也很多,上市、发债、中长期贷款、短期借贷等都是可供投资银行选择的融资方式。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为防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证券公司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受到很大限制,私募增资扩股是证券公司筹集中长期资金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证券公司收益率较低,增资扩股的难度越来越大,且单纯以增资扩股的形式筹集资金,导致证券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影响资本运作效率。从2002年末的数据看,国内证券公司扣除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后,总体资产负债率不到60%,至于中信、海通、光大等规模较大的证券公司,其资产负债率更低,远远低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在短期融资渠道方面,虽然有国债回购、短期拆借、质押贷款等几种选择,但因受到诸多限制,均无法满足证券公司的需要。

资金来源缺乏,直接影响证券公司开展业务和抗风险的能力。可以考虑允许证券公司更大规模地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允许证券公司以自有的房产、外汇等资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逐步拓展质押品范围,适当的时机开放银行对证券公司的信用放款;可以为券商的创新业务提供金融支持,如由商业银行为企业重组并购提供贷款等;允许证券公司发债,条件成熟时证券公司可以上市融资等,以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增强其业务运作能力。

适当放开对综合类证券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扩大证券公司业务范围。《证券法》规定综合类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证券承销业务以及经中国证监会核定的其他证券业务。在实践中,监管部门由于担心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导致社会风险,对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仍然限制得很死,实业投资、风险投资等被明令禁止,证券公司对外投资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经过近几年的清理整顿,证券公司的风险意识和内部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已建立起以净资本为核心的对证券公司的监管体制,监管力度大大加强,放开对证券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时机已经成熟。目前应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松绑:一是允许证券公司将现有业务独立出来,组建相对独立的子公司进行经营,如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子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等,以在各项业务之间建立更有效的防火墙,防止一项业务出现风险而波及其他业务,同时也支持证券公司向控股集团化方向发展;二是投资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以利于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的拓宽和进行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开展风险投资业务。面对我国私募资本市场巨大的潜力,证券公司可利用其在人才、专业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开展风险投资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享受到整个经济增长的成果。但证券公司直接进行投资风险很大,可考虑允许证券公司组建独立的风险投资公司从事风险投资业务。这样既可获得股权增值的收益,又可为公司承销业务培养客户源,对证券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新方向范文篇8

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金融人才的新要求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世界范围内各国金融管制的放开,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在金融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金融创新不断,金融对经济各个领域市场的渗透突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金融业的这种新变化对金融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随着金融业界的这种新发展,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也在发生着改变,金融理论已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市场化的研究[1],这种市场化的研究具体来说就是金融学逐渐转向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其成果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主流派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技术,其理论核心部分都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最核心最主要的内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将越来越朝这种技术化、实证化和微观化方向发展。

(一)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特点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产品经济的扩张远远超过物质经济的发展,这种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快速增长,使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全球化发展。众所周知,现代经济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经济对于金融的依赖,经济的发展带动金融的发展,这种发展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广泛渗透下,变成了金融的快速发展,加强了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使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全球化发展。于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满足这一发展特点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银行概念和货币形态转变的要求。银行由实体银行向虚拟化银行发展,货币形态由实物货币向电子货币发展。二是银行服务方式转变的要求。银行的服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传统的面对面的服务正在被ATM、POS系统、无人银行、多媒体自助设备等所代替。第三是资金流动方式改变的要求。传统的资金流动方式是依靠纸质支付凭证进行流动的,由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金融交易管理技术的提升,使实时汇兑、证券外汇等资金市场的电子交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速了资金的流动,出现了许多资金流动的新规律。金融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适应这些新发展的要求。

(2)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迅速,品种多样。由于人们对于筹资、投资等各种资金运动的不同需求加速了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加上新技术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应用,金融衍生工具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目前,在全球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已达千种以上,每天全球成交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金额高达近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快速发展的这些新内容,不可能全部在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但是其市场发展态势、发展规律以及一些新特点和衍生工具本身创新的内容、规律等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以满足金融市场这一新发展的要求。

(3)整个金融业风险加剧,影响增大且具有联动性。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资本市场一体化促进了全球资本的自由流动,快速流动的全球资本使主要货币和金融市场资产之间的套利行为连续不断,各主要国家的短期实际利率的离散度进一步降低,市场之间的关联度不断上升,联动性加强。例如以千亿美元计的“热钱”(hotmoney:国际游资)的流动,使得资本流量变得不规则,这种纯粹以短期牟利为目的的投机性资本,较少进行实质性投资,流动迅速,对各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而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使得风险蔓延和加剧。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很好的说明。如何找出风险产生、发展的规律?如何防范这样的风险?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哪些?也应该是金融专业教育应该融入的内容。

(4)金融业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近二三十年以来,金融业的竞争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已经从企业间的竞争走向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国家内部走向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竞争无论从业务范围还是市场空间都非常强烈。于是,为了满足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进而增强竞争实力的要求,国际间金融合作发展很快,近几年发达国家的金融合作,如美国和欧洲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已非常普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这种新现象代表着一种方向,是值得金融专业人才研究的,也是金融专业教育所必须加入的内容。

(二)金融理论研究的新近动向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金融业的新近发展对金融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经过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实践,金融学的研究已经从描述性的传统金融理论研究发展到了分析型的现代金融理论研究,且有工程化的趋势;研究主体对象也已经从传统的宏观金融研究为主发展成为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微观金融研究;同时,金融理论从附属于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经济学中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且现代金融理论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1)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简介。凯恩斯主义之前的金融理论,试图把货币与实物经济相分离,建立一套货币理论,但这些(货币)理论对经济理论的附属性非常明显。尽管年凯恩斯之后,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融入到实物经济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货币经济学体系。但金融理论附属于经济理论仍然非常明显。因此,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以经济学基础理论为基础,以货币银行学为中心的金融学专业教育。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马可威茨提出的证券组合理论,到丹尼尔•卡纳曼的前景理论,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得到确立。1952年马可威茨用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投资者是怎样在给定回报率的情况下选择承担最低风险的,该模型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性框架;1958年托宾提出了分离定理,解决了最优风险资产组合与投资者个人偏好之间的问题,即投资者可得到符合个人偏好的最优投资给合;1964年夏普在总结马可威茨和托宾成果的基础上,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它的核心已经不是研究个体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而是全体投资者市场行为的结果。此后,在CAPM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定价模型,如舒科斯(Scholes)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等等。金融理论已经突破传统货币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分支——现代金融理论。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还兴起了一门以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以数学模型为工具,吸收经济学、投资学、数学等学科内容的新兴交叉学科——金融工程学。同时,丹尼尔•卡纳曼和托维斯基提出的前景理论,奠定了行为金融学的基础价值理论,使行为金融学快速发展起来。现代金融理论的这些发展,在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育中没有得到体现,即使是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提出教育改革后统编的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中,也难以得到体现。金融学专业教育如果没有现代金融理论的新近研究成果,这很难实现金融学科必须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多种类、多层次金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发展目标(“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大学教育.2005年第2期.6-8页)。

(2)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教育的要求。

第一,西方金融理论微观化的结果,要求金融专业人才教育增加现代金融理论的内容,明确其在专业教育中的地位。西方金融理论从宏观层面(以货币经济学为中心)走向微观化(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金融经济学),其研究目的、对象和范式都产生了较大变化,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随着我国近年来金融学科建设的较快发展,开始注重现代微观金融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但在金融专业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明确,是开设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应如何对其内容进行分配等等多方面的问题,总体来看,快速发展的学科建设与相对滞后的现代金融理论教学内容不相称。

第二,现代金融理论向以市场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转变,极大的提高了金融学科的实用性,尤其是进入金融工程化阶段后,金融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这就要求金融教育不仅要加入这些理论教学内容,还要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和建设相关的实习基地。过去,诸多的原因导致我国的金融教育和教学内容大而空,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但现在,除了有新近的现代金融理论发展作指导,还有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支持,各种金融市场业务和业务技术处理工作可以搬进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课的开设可以满足专业人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熟悉金融业务运作等。

第三,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从过去利用纯经济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发展到以主流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依据,引人大量数学工具进行模型化的定量分析;再进入以金融学原理为基础,将金融学与数学、统计、工程学以及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交叉的边缘性研究阶段。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与金融相关性最强的交叉学科有两个:一是由金融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学(Financial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学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学(Lawandfinance)”。金融工程学使金融学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学将金融学带回现实[2]。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特点,要求金融教育,不仅要加入相关的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基础课内容也要进行相关的引导,提供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平台。金融业的发展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使传统的金融专业人才教育,从方式方法到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教育部设了专门的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课题[3],各个相关高校积极改革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对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金融学科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

湖南农业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本科层次是从2001年开始招生的,专科层次(金融与保险)早在1993年与1994年招生过,后停招,2001年又开始招收专科生(农村金融)。总的来说,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专业的办学基本条件良好,但起步晚,体系不健全,还存在一些影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造成了专业竞争能力不强的现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部分课程无法开设。在全国普通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专业从2001年来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五个层次(普通全日制、二级学院、职业教育、国际学院、专升本)的本科教学任务和一个层次的专科教学任务,其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靠10位左右的教师来完成,使教师的工作量严重超负荷。有的教师一人承担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许多新教师一参加工作就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一年的学习与适应教学工作的过渡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去了解掌握金融业界与理论界的新近发展,再加上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去鼓励教师开新课,紧跟时展的部分课程自然没法开设。

第二,生源素质水平不高,基础薄弱,无法按要求完成课堂以外的教学任务。高等教育的一个显明的特点是:教师课堂作引导,学生课外打基础、拓展视野。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学相辅相成。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靠学生自学,难点、要点教师上课才讲解;课堂上,对新近的发展同样是介绍及阐释核心的内容,基本情况与相关的基础知识靠学生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类院校,受人们长期对农业类院校专业歧视的影响,以及高校招生制度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生源素质水平相对偏低,金融专业的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布置的课外教学内容,学生往往无法完成,从而影响课程教学。

第三,学科建设起步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办学条件有限。学科建设起步晚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学校将金融学学科定为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但实际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科建设经费落实不到位,教师办公条件差,与教学相关的软硬件建设严重不足。金融学系是在2005年上半年才从经济学系独立出来,10来位教师挤在一间20多平米的办公室,没有单独的办公桌,整个办公室才一台电脑、一部打印机;资料室有关金融方面的书籍、刊物数量有限,金融专业的外文书籍、刊物根本就没有;学校购买的网上数据库,能查到金融学术论文的只有两家(万方与维普),而且经常出问题,查不到全文,能查到金融经济方面的国际性学术论文的外文数据库没有;没有专门的金融模拟实验室;没有保持长期发展关系的教师、学生从事金融实习的实习基地等等。办公室条件不足,使教师计划的工作被打乱,如经常同时几个教师争一台电脑用,特别是在用电脑的高峰期:查教学科研用资料、网上录入学生成绩等等。这些办学条件的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使本校金融学学科的发展受到阻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金融实践教学环节问题多,无法足额完成教学任务。从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理论研究重心的转移,我们不难发现,金融实践教学环节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相继建成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本校也不例外,但金融实践课程建设与管理不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得不到发挥。本校采用的金融实践教学方式有综合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但综合实习的每一个环节没有进行规范,课程实验的实验室教学课时得不到满足,课程论文的形式化现象很严重。从具体的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安排来看,学校采用的是统一的标准(即相同形式的实践教学采用相同的课时),而事实上,由于课程性质与内容的不同,使有的课程课时多了,而有的课程课时少了,教学资源浪费与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并存;从实践教学内容上来看,没有严格的教学大纲作要求,实践教学资源从场地、设备、材料到师资管理等存在严重不足,实践教学内容能否按客观要求实施无法保障,完成的教学内容与现实所需完成的内容要求差距较大。从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教师所制订的管理(激励)制度不全,操作性差,使学生所能接受的实践教学内容存在质与量上的短缺。以上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使应有的金融实践教学任务,无法足额完成。

第五,课程设置按传统内容、一般化模式设置,没有特色。国内金融学界,对金融的理解,具有转型期经济背景的典型特征,其代表性的定义为:“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刘鸿儒,1995)。因此,对“金融学”的学科内容,也就形成了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的状况。国内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是建立在此种基础和主线之上的。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先后经过了3次修订,但仍是按此种基础设置的。目前尽管从开设课程的情况来看,试图包含传统和新近发展的以上这些内容,但从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归类以及课时安排等方面来看,湖南农业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归属于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而且,很难发现课程设置的特色,综合来看,是典型的一般化模式。然而,从西方金融学界当前所界定的金融学学科核心内容,不是“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而是集中反应在如下2门课程上:一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二是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Investment)[3]。

三、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的方向选择

综合金融业界和金融理论的发展现状以及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来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定位:

第一,立足“小金融”,面向“大金融”,加强自身学科体系建设。所谓立足“小金融”,就是要立足农村金融;面向“大金融”就是要培养具有全球视角、综合素质、能够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与设计、通晓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的国际化金融人才,奠定学生进入开放背景下的金融大市场的专业基础。从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类大学的客观实际出发,我们不可能培养出大金融的高精尖人才,学校对自身的定位是要把湖南农业大学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型的多科性院校。湖南农业大学在经管类学科基础上设置法、文、哲等类学科,经济管理类学科特色较明显,招收经管类(农经)本科生有20多年的历史,有农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的硕士点作支撑,农经管理类专业基础厚实,专业性师资力量雄厚。因此,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人才的培养,应尽量发挥专业优势,走偏管理类“专通结合型”金融人才培养之路。联系全国其它开设金融学专业的农林院校,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客观实际进行调研,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组织专门人员撰写农村金融方面的教材,加强有自身特色的农村金融学科体系建设。

第二,设计一套与湖南农业大学实际相适应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从宽基础的立足点出发,除了要显现农村金融特色外,还要满足金融学专业基本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人才体系能否合理化建设的关键,是相关教学管理、教学运行等体系的基础,教学管理与运行应服务于课程体系的建设,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拓宽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目的。可以考虑将货币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两门课程设为专业基础课,再以这两门课程为主线展开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奠定学生在金融专业方面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设置农村金融基础、专题等特色性课程,以满足“专通结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新方向范文篇9

应急科普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与人民的美好生活和社会安宁紧密相联,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对于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正式印发,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十四五”时期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其中,特别将“应急科普宣教工程建设”作为“社会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划。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需求,如何推动应急科普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其服务支撑功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时代应急科普工作重点

基于应急管理的工作需求,本文所指的应急科普是基于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突发事件,在事件发生过程以及常态生活中展开的科学普及工作。它是通过常态化、高频次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使公众了解安全知识技能,从而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并具有应用处理实际突发问题、参与危机事件处置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四个基本要素,即:

(一)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宗旨

应急管理是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民生大事。应急科普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应急管理工作成效不能仅仅以客观指标为考核标准,还需要关注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最直接最现实的“国之大者”,把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应急科普内容的权威性、形式的通俗性、手段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应急科普的普与惠的作用。2022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会场活动现场。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事故致因理论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薄弱也一直是我国自然灾害受损严重的因素之一。因此,应急科普要以社会公众为主要对象,通过广泛而充分的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应急技能传授,达到教育、引领、服务群众的目的,使社会中绝大多数个体都拥有规避风险的能力和意识,并且做到主动行为、处置得当,培育全社会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真正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二)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作为主要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同时,安全生产正处于爬坡过坎期,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生产生活高度关联,各类承灾体暴露度、集中度、脆弱性大幅增加。因此,应急科普应贯穿于防、抗、救、治全过程,既包括灾害事故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识,让公众知道正在面临或可能面临的危机,提升安全意识和能力;也包括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让公众明白面对这样的灾害应该怎么办;再就是事故原因解读,让公众能够参与遇到隐患治理工作中来。且整个过程强调“预”字当先,从而使应急和常态下的科普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闭环。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增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深度,提升全社会应急准备。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达到自动预防、有效避险、科学处置、快速重建。

(三)以共建共治共享作为基本模式

应急管理涵盖在社会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离不开相关部门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应急科普也不例外。多次的突发事件已经充分印证,协同联动是应急科普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推动应急科普与社会的密切互动和深度对接,改变过多依赖行政化手段推动模式,打破部门和领域壁垒,吸纳社会各界参与,积极培育、丰富应急科普的社会细胞和市场元素,在应急科普基础建设、传播网络构建、文化产品研发等方面建立健全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共同受益的运作体系,逐步延展成全社会提升安全整体水平的共同节奏。

标新时代应急科普创新方向

未来,应急科普需要更加突出理念引领,强化内容、形式、模式创新,真正让安全价值理念转化为公众行为自觉,让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一)强化理念价值引领

应急科普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知识普及,下一阶段若要更好的发挥其对应急管理的支撑作用,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实现价值引领、观念引领、文化引领,将应急文化、安全文化等作为一种普适的价值理念在全社会传播推广,在传授知识、教授方法的同时,逐步过渡为树立科学观念、涵养科学精神和营造社会氛围,让接受应急知识成为公众理性思维和行动的底层逻辑和自觉习惯。

(二)强化精准智能传播

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等理念,利用舆情监测、数据反馈、兴趣引领等技术手段,推进应急科普智慧化发展。提供充满人文关怀、及时精准的科普产品,以更加人性化、平民化、生活化的姿态去贴近大众。提升精准化应急科普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加大对重点人群和地区科普内容推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实现内容、渠道、时间与受众的精准匹配。

(三)强化载体平台建设

新方向范文篇10

由于金融风险的感染性,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快就波及到欧洲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时间不长,其金融体系尤为脆弱,在危机的冲击下几近崩溃。东欧国家的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东欧国家的金融体系过于依赖西欧国家;同时,这场金融危机也暴露了欧盟跨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严重漏洞。当具有特殊金融体系结构的东欧国家面临流动性困难时,欧盟在对跨国银行监管制度中所采取的母国监管制度根本没有发挥监管保障作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欧国家的金融体系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边缘。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以西欧国家为母国的跨国银行在欧盟得到了蓬勃发展。跨国银行的兴旺,给欧盟各国的金融发展都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些新近加入欧盟的中欧和东欧国家尤其如此。这些国家大多是已经将金融市场完全自由化的中等规模国家,以西欧发达国家为母国的金融集团控制着这些国家的国内银行业体系以及大部分的银行业资产。斯洛文尼亚36%的银行资产由外国金融集团所掌控,而爱沙尼亚的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7%。[1]7自2005年起,欧洲五大银行在各主要中东欧国家的市场集中率维持在48%到99%之间[2],也就是说,少数几个跨国银行集团控制了中、东欧国家银行业的绝大部分份额。即使是在欧盟新成员国中最大的国家———波兰,外国银行在该国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很大,以致它们对波兰金融体系的影响远远大于它们的母公司对母国金融体系的影响。[3]211-229

外国银行推动了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国内金融市场转型,使它们能够迅速赶上较发达国家的步伐。这些外国银行并购了很多东道国的当地银行,对它们改进管理结构、注入资金和技术,并且开发了新的市场,包括消费贷款和对那些难以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资金的企业进行贷款。在这些外国银行所采取的经营策略的推动下,中、东欧东道国的金融业得以迅速发展。1998年,中、东欧国家刚刚开始发展金融市场时,它们的金融市场大多落后于GDP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但是2000年之后,它们已经基本赶超上来。在随后的短短5年时间内,这些国家的信贷相对于GDP的比例就翻了一倍,某些国家的比例甚至高达三倍。[4]

2006年年末,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对私营部门的信贷年增长率从17%增加到64%。[5]这样的数据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但事实上这些数据仍然低估了实际的信贷增长,因为它们只计算了国内银行的信贷膨胀增长,没有计算对居民、企业的跨境直接借贷。面对金融业的高速增长,中、东欧东道国的监管机构开始担心本国金融业的发展,它们尤其担心信贷市场的快速扩张将难以持续,并且迅速扩张还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于是,这些东道国开始采取措施以减缓国内金融中介信贷扩张的速度,对它们提出更高的资金储备要求,并规定每个银行信贷量的上限。[6]15然而,这些监管措施对于抑制信贷扩张的效果微乎其微,信贷扩张仍在快速膨胀。东道国的监管者们发现,总体来说,那些在东道国获准经营的外国银行的子行还是遵守了新的信贷限制规定,但是它们设立在母国的母公司却并不通过它们这些子公司输送信贷,而是直接提供贷款给东道国的消费者们。另外,一些驻地在母国的母公司还在东道国设立了很多融资租赁公司和其他机构,这些机构能够像银行一样向东道国注入大量信贷资金,并且不受东道国银行业监管规则的规制。因此,东道国监管机构颁布的新监管措施,对于跨国银行集团而言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管和规制的作用。[1]6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东道国的监管机构与母国监管机构进行了磋商,希望能够在监管跨国银行问题上形成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监管合作机制。然而,银行母国的监管机构对这些问题却不以为然。它们认为,这些跨国银行不仅仅是在提出这些问题的东道国从事经营活动,它们还在其他很多国家也进行诸多金融产品的经营,母国监管机构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去干涉。

恰恰在此期间,美国的金融危机开始溢出其国境,引发了全球性的信贷紧缩。由于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发生紧急刹车,这些跨国银行的母公司发现自己也很难从银行间市场募集资金来继续在东道国的扩张性经营策略,于是它们舍车保帅,大量削减在外国市场的信贷活动。外国银行的信贷急剧收缩,使得中欧和东欧国家的金融市场遭受了资金大量外流的打击。2008到2009年间,从外国的资金流入忽然停止,随之而来的是东道国国内资金开始大量外流,这使得东道国的经济直线衰退,很多国家被迫向多边国际组织寻求帮助。在此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很多国家提供了紧急贷款。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及欧洲投资银行设立了一个联合行动计划,投入245亿欧元以支持这一地区的银行业。另外,欧洲中央银行也为欧元区外的中央银行提供了额外的流动性帮助。作为欧盟诸多跨国银行东道国的中欧、东欧欧盟成员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

二、跨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

过去20年里,为了缓和国家保护主义,便利跨国银行进入外国市场,减轻跨国经营的金融机构的监管负担,各国立法者以及广大学者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智识上的贡献,把分裂的各国金融市场整合成为单一的全球市场,由此催生出了一系列监管规则。以共同认可的审慎监管标准为基础的母国监管原则,已经成为设计和建构大部分跨国金融机构监管制度中的核心原则。母国监管原则首先确立在《巴塞尔资本协定》之中。欧盟在其金融监管中同样采用这一制度。比如说,欧盟设立了“单一银行执照”制度,即已经在一个成员国获得执照的金融中介,在其他的成员国提供金融服务和设立分支机构时无须另行取得监管许可,这是对现行的“母国———东道国”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强化。

对跨国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确保各个国家监管职能的有效分配和监管者之间的协调合作,因此,对跨国金融机构监管的国际监管机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监管权力和责任在各个监管者之间的分配。一项有效的跨国金融监管机制必须保证监管权责分配一致,并且要促进监管者之间的积极合作。但是,目前巴塞尔协议和欧盟规则中现存的以母国为中心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均不能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它们所确定的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监管责任的分配,并不能很好的缓解东道国和监管国之间在监管方面存在的利益冲突。在欧盟现行监管体制下,监管管辖权分配的设置仅仅与金融中介机构的形式相关联,因而东道国对于跨国银行在本国境内活动的监管权力受到限制。毫无疑问,巴塞尔协议中注重母国监管机制有效运作的前提是,跨国金融服务提供者所进行的核心金融行为,主要是发生在该机构的母国管辖范围之内,而跨国金融中介机构在母国之外所进行的金融行为,只占其业务行为的极小一部分,并且该机构的海外行为很少影响到东道国的金融体系,但是反过来,这些金融机构设立在母国的总部的行为能够实质地影响其在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尤其是当这些分支机构在其东道国具有系统重要性时,这种来自母国的影响会对东道国的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从信贷繁荣到破产的整个经历表明,在那些本国银行业市场过度饱和的国家里,海外市场已经成为跨国银行发展的新目标,它们在东道国市场的活动日益活跃,而且在东道国的金融市场中占据着很高的市场份额,于是它们对东道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日益增强。如果东道国对此监管得力,这些跨国银行的到来可能会对该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母国对跨国银行监管不力、东道国又无法监管时,东道国的整个金融体系都可能落入跨国银行的股掌之中,面临着不稳定的风险。[7]32

另外,国际上现行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忽略了母国和东道国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母国对于监管在东道国的银行分支机构的活动风险没有积极性。该体制几乎没有考虑到跨国银行的行为对两个国家制造的风险是不同的。母国的监管者主要关注的是银行的业务范围,而它们并不关心银行活动是否会对外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系统性风险。与巴塞尔协议相比,欧盟的监管体制更加注重跨国银行母国的监管。欧盟的单一执照制度规定,一个成员国的银行首次在另一个成员国设立分行或提供跨境服务时,只需要通知后者的监管机构便可,只有设立子公司的情形例外。因此,这种制度实际上削弱了跨国银行在母国以外的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市场准入监管。然而与此同时,欧盟的相关法律却进一步强调了母国监管者在合作监管中主导地位。①欧盟指令虽然规定了委托监管制度,使得东道国可以将其自身享有的在其领土范围内对外国子公司的监管权委托授权给该外国金融机构母国监管者来行使,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东道国运用过这种委托权。[1]20

总体来说,虽然巴塞尔协定以及相关的欧盟监管指令和指引都呼吁东道国与母国的监管合作,特别是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这种监管合作格外重要,但是上文所提到的由于欧盟现行的监管体系所造成的监管权力与监管成本、风险承担分配的错位,导致了双方国家在监管上各自明哲保身、合作懈怠情形的出现。而与此同时,各国金融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长。当欧盟中的那些中、东欧国家向外国金融投资者开放他们的边境后,其自身的金融市场被外国集团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并且大量的资金跨过边境涌入,这就使得这些东道国暴露在这些外国集团的金融活动的风险中。这样一来,现存监管体制下的母国对于跨国银行进行监管节制的脆弱性就更加凸显出来。在各个金融体系相互高度依赖的现实环境下,危机感染可能会发端于任何地方,继而蔓延祸及其他甚至全球的金融体系。[8]51因此,对于金融风险的早期觉察和防范是首要的,但是这一点实际上却很难做到,因为东道国和母国的监管者获取的信息总是不完整的。[9]31其中,东道国无法获取母国银行那些会影响东道国市场的活动信息,而母国监管者也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来了解母国银行的所有活动会如何影响外国金融市场。

目前,在母国监管者起主导监管作用的情形下,东道国监管者不能够对于这些跨国金融机构,特别是掌控整个跨国金融集团业务策略的母公司,进行真正有效的监管,而掌握监管实权的母国监管者希望通过监管成本在国外外部化的方式来避免本国监管不力的不良后果。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国界的存在,使得他们在监管金融市场、承担金融风险以及承担损失方面各自独立,如此一来,各国就都试图将本国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外部化,从而转嫁本国承担的金融风险以及损失。正因为如此,这些银行的母国监管者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提供足够的资金,以维持母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是却将中、东欧市场的残局交给了国际金融组织来收拾。他们只关心其所监管的母国银行的稳定性,而很少对这些银行拥有巨大份额的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予以关照。作为这些银行行为受害者的国家,却要为此付出缓和相关风险和减少损失所带来的成本。最终,因金融危机而产生的成本和损失落到了这些国家的国民身上。然而,欧盟法和巴塞尔协定中典型的跨国金融监管者却只关注东道国对跨国金融机构子公司的监管失误可能对母公司和母国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欧盟所采用的、也是国际上通行的跨国银行监管制度存在缺漏,这正是导致东道国面临窘境的重大原因。虽然母国银行所采取的行为看似不会对母国银行自身以及母国金融市场稳定性造成任何影响,但是该行为实际上会给东道国造成极大的损失。而母国监管机构也不会愿意去内化这些东道国的特有风险,因为它们自己不会因此而遭受损失。最终,陷入金融危机的东道国只能求助于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之类的多边贷款机构。

三、可能的改革方向

从以上欧盟跨国银行监管制度存在的疏漏来看,要解决跨国银行监管的问题,就必须有效解决监管管辖权配置与监管责任、不良后果损失承担错位的问题,并且要提高监管者之间合作监管的积极性,这才能够让跨国银行的东道国走出监管的窘境,建立适应现今金融市场监管需要的新监管体制。对于监管失误所导致的成本分配问题进行判断,不能仅仅只考虑相关金融机构的住所地,还要考虑提供金融服务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发生地、承受地,必须对各方监管者所承担的风险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定,它要求首先应当明确跨国银行的不良经营行为所导致的成本和损失最终由哪一个国家实际承担。

综上所述,对于跨国银行的监管,需要建立起一种新的监管权责分配制度。无论金融机构的性质如何(是银行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无论该机构在法律上的住所地是否位于该国境内,也无论该行为的发生地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东道国的监管者都应当对那些给本国金融体系造成实质影响的金融机构所实施的行为享有管辖权。不过,这种注重影响效果的金融监管并不能完全取代实体住所地监管体制,而只是作为原有体制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当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实践中,以效果为基础的监管体制也可能面临两方面的问题:第一,该监管体制可能使得国际金融服务提供机构面临更大的监管负担,从而阻碍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第二,也可能阻碍各个成员国家监管者之间的合作。就第一方面的问题来讲,金融危机的出现将证明负担转移给了那些仍然坚持资本绝对自由流通主义的一方(国际金融服务提供机构)。在以效果为基础的监管体制下,进行跨国金融服务活动需要牵涉到多个国家的监管者,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跨国银行的交易成本,但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上讲,总归是损益相抵。国际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以及跨国巨型金融机构的出现和壮大,加大了诸多国家国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而增加这些机构进行国际资本不审慎的过度扩张行为的成本,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各国可能面临的以上风险。另外,监管权力的分配应当与各自所承担风险的大小相一致。同时,应当保证那些金融行为后果承担主体在金融体系内部的独立性。在流动资本方面,金融机构有权对目标市场进行选择,个别金融机构的母国应当有权对该选择权进行干预,因为该国将承担金融机构运营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如上文所述,拥有更大的潜在市场的国家享有更大的决定权力,而那些国内市场相对较小的国家则很难享有同等的权力。那么,他们将在国际金融活动中承担更大的风险。对于加强各国监管者之间合作的问题,授予各个监管者一定的监管权力和责任更有利于解决各国之间的分歧,加强相互合作。而现存的监管体制只将监管权授予了银行注册地所在国的监管机构。巴塞尔协议以及欧盟指令所建构的“监管者联盟(CollegeofSupervisors)”等制度都希望加强母国监管者和东道国监管者之间的合作,同时,它又特别规定母国的监管在这里起主导作用。如前面分析所指出的,这种制度架构在另一方面导致了东道国以及母国监管者双方监管的松懈。

相反,注重效果的监管体系则规定,由于东道国与母国监管者负有不同的监管目标,那么就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依据最终效果最佳的原则来确定采取何种监管合作的方式。当监管目标能得到很好协调,或者通过社会福利分析,可以认定某方监管者的监管目标优于另一方的时候,采用集中监管更为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坚持采取分散监管权的方式,当然会导致无效率的重复监管。而另一方面,如果各国监管者的监管目标相互冲突,或者很难确定哪个目标更为有利,那么在此种情形下,则应当采取分散监管的方式。而在实践中,各国监管者的监管目标往往会存在分歧,并且监管者很难预料未来可能发生的威胁,那么这就使得采用分散监管权的方式成为必然。诚然,此种方法可能增加监管的成本,因为这毕竟不像在监管者内部分配权力那么简单,同时,它还可能面临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挑战。一旦缺乏相关条件,这种制度就不能达到原有的目的。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为各国监管者提供积极监管的动因,也就使得监管者负有了相关的监管权力和责任,这便对各国间的监管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如果进一步规定各国监管者为协助合作监管所采取的行为将免于承担监管行为所产生的最终后果,那么就更有利于促进以上合作监管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