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1:28:03

西南地区范文篇1

一、航空枢纽建设的条件

(一)什么是枢纽

枢纽是指事物的关键部分,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交通枢纽一般指代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并存,干支线交汇,能够办理综合业务的交汇点。而航空枢纽是指在航空运输网络中具有重要中转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大型航空港。现代航空枢纽的发展趋势是多种交通方式配合的综合交通枢纽,并突出航线中枢轮辐网络结构。其特点是客货运输规模大,中转比例高。

(二)航空枢纽的条件

交通枢纽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交通线路与网络,运输技术,大宗客货流的集散。西南地区的重庆、昆明、成都、贵阳,甚至拉萨,具备航空、公路、铁路、航运、管道交通中的三种以上交通方式,已成为或正在成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一般认为,航空枢纽的形成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中转与经济成本最小化;航权与航线资源,具体体现在政策支持和基地航空公司的实力上;有足够基础设施,包括跑道、航站楼、各类系统等;空管、地面服务等综合保障能力;多种交通方式接驳与分工合作。

二、历史维度下的西南枢纽之争

枢纽之争,实际上是综合实力与城市地位的竞争。计划经济年代,实力竞争是由政治地位和计划格局决定的。1950年代,重庆作为西南大区军政委员会驻地,创造出的生产总值占西南地区的三分之一强,占四川的七成,也是我国三大航空枢纽之一。1954年,大区撤销后,重庆政治地位严重下降,随后带来经济地位的下降。1957年,民航西南管理局的前身从重庆迁往成都。1958年,重庆铁路局迁往成都。此后,中石油、中石化,中科院、中建、勘测设计,以及后来的银行、环保、国土等中直机构也相应扎营成都。改革开放元年1978年,重庆GDP67.32亿元,列全国第四(前三位为:上海272.81亿元,北京108.8亿元,天津82.65亿元),而成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GDP已排在全国第12位(35.94亿元)。但由于政治地位和行政资源的缺乏,重庆在四川首位度逐年下降,重庆除了在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等指标仍超过成都外,很多方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事实上已不及成都。直辖前夕的1995年,人口800万人的成都达GDP713.67亿元,与1500万人的重庆GDP742.57亿元不相上下。但基于重庆的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四川出版的各类年鉴、图文资料中,仍称重庆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但相对于当时国企亏损面80%以上的重庆,成都才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城市。改革开放以后,城市间的竞争更多体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当然行政资源分配,以及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能力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政企合一的铁路局本身就是难得的资源,对铁路网络布局有很大影响。自川陕铁路确定为宝成走向,川滇铁路确定为成昆走向,成都的铁路枢纽地位得以确立。兰渝铁路从《建国方略》到老红军上书到最后开工,前后百年时间。而同期开工成兰铁路,之前“想都不敢想”,从构思到开工,前后仅一年时间。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原民航成都管理局)衍生出的机场集团、航空公司、空管局、航油公司、机场建设公司等,也是难得的地区性资源。枢纽之争的背后是西部经济格局的变革,就是西部话语权之争。从近20年前就开始枢纽竞争白热化了。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1990年代,原有经济格局打破,区域竞争加剧,一些城市的规划陆续获批,争取西南交通枢纽地位的竞赛开始。成都于1993年获批“三中心两枢纽”,重庆于1994年被国家领导人定位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四川省的发展规划从早期的依托“两点"发展为“一点一线”或“一点两线”,即突出成都中心,发展成德绵,也提到了川南和攀西开发。同时,昆明作为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地位也日益凸显。几十年来,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从重庆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这是经济建设的成果体现。

三、现实维度下的航空枢纽之争

影响航空枢纽竞争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纳为外部因素、先天因素、现实因素三类。笔者以下重点论述易于忽略的因素,并抛出些“新鲜”观点:(一)外部因素1、国家定位。(见表1)从这几年看,中央的意图比较明显。重庆是国家定位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314”部署、2009年国发3号文件等明确了重庆作为西部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乡统筹直辖市的定位。两江新区作为内陆开放的先行区被明文写入“十二五”规划。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出台,让四川盆地成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在该规划中,重庆被定位为“国际大都市”,成都被定位为“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草案中为“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在民航“十二五”规划中,昆明、成都、重庆机场均被定为区域枢纽,并特别强调了昆明机场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门户的作用,要求其服务于桥头堡建设。该规划同时要求提升拉萨、贵阳机场的骨干功能。2、政策支持。(见表2、表3)再好的定位也需要自身努力和政策支持来变为现实。与很多人设想的不同,直辖初期的重庆获得实际支持并不比成都有优势。四川省明确了成都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每年1000万人的成都市获得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相当于8000万人四川省的1/3强1/2弱,建设资金超过3000万人的重庆。2009年,成都全社会固定投资4026亿元,列全国副省级及以下城市第一名,相当于广州的1.5倍,青岛的1.6倍,哈尔滨的2.1倍,济南的2.4倍,海口的14.5倍。重庆方面也逐年加大了投资力度,但人均社会固投仍少于其他三个直辖市,也远少于成都。但近几年,重庆市开始获得更多扶持。包括内陆首个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部最大的综合保税区(西永)、第三个副省级国家新区两江新区等先后获批。从地方政府对民航的扶持来看,云南省给予的支持力度很大。该省确立了“以航空为先导”的战略,省级财政按中央补助资金1∶1进行配套建设和扩建机场。统管机场,省内13个机场中有12个由机场集团统管。昆明新机场建设速度超常,建设70万平方米候机楼,并规划有四条跑道。地方政府对开设通用航空公司、修建通勤机场的愿望也十分迫切.3、行政资源。除了兵装行业,几乎所有的中直机构都设立在成都。中铁、中粮、联想等国有背景的企业偏爱投资成都。民航行政资源方面,成都占绝对优势。西南地区最有实力的基地航空公司在成都有:国航股份西南分公司、川航股份等,西南空管局、中国航油西南公司、中国航材西南公司、中国航信西南公司、中国机场建设西南分公司等。全球最大的飞行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设立在距离成都40公里的广汉。成都作为大区机构所在地,近水楼台,拥有全国8个民航高空区域管制中心之一的成都区管,包括铁路调度指挥所在内的铁路“一段三所”,事实上将地区运输指挥职能向其汇集。行政资源最为突出的积极效应,一是人才吸引方面。例如,成都机构级别高于西南地区其它地区。其它地方只有分支机构,统筹能力受影响。优秀人才偏好大机构、总部,相对于成都的人才聚集效应,其它地区吸引力受限。从人才培养、运行保障、资金实力等各个方面,其它地区在民航方面的资源远落后于成都。二是在技术方面。近来,中商飞将ARJ21飞机的首家用户选在了成都,并正着手将成都打造为国产民机的实验基地、运营基地、实训基地、技术支援基地和示范基地。很多省市在不同场合明确表示,大区机构在其地,就要为其谋利益,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很多省份也正在做突破管理体制的努力。让管理体制满足市场需要,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云南方面积极谋划成立由民航与云南省双重领导的云南省民航局,这将大大突破民航云南监管局的派出机构权限,它不同于改革前的民航云南省局,是一种地方与民航合一的新体制,集民航安全监管、市场监管与地方民航投资管理于一体。重庆市也在积极寻求体制突破,当地政府多次表态,将争取设立重庆铁路集团(2005年“重庆铁路局”胎死腹中)。人民银行在重庆设立了营管部,而全国只有北京和重庆两个营管部。(二)先天因素1、区位优势。(见表4)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有利于网络布局,有利于航程的经济性,本是决定因素,但这里有意放在后面。客流物流走向现状:四川盆地,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人口密集,重庆和四川,总人口过亿,相当于十分之一个中国。盆地内几十年来的客流走向是成都进出。省内公路网络也以成都为中心和主要集结点。2010年成都机场吞吐量2580万人次,高于昆明(2000万人次)、重庆(1560万人次),连续9年位列西部第一。由于基地航空公司和飞行学院的因素,目前四川地区总飞行小时占西南地区的2/3,运输小时占西南地区的1/2。成都有33家航空公司经营定期航班,通航国内城市84个。通航国际(地区)城市42个,开通了34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和5条国际(地区)定期货运航线。区位分析:对西部最大航空市场四川盆地而言,从时间、费用成本来看,成都和重庆分别具有什么优势呢?重庆承东启西的位置决定了绕飞率最低,直接服务盆地8000万人,距离东部最近,有利于节油减排,主要干线航程时间平均比成都少半小时,到川内各地成本更低。重庆是新广、京昆航路最有利的中转中心,高原中转颇具潜力;是国家规划的公、铁枢纽,有水运、管道作为配合。成都是习惯上的高原中转中心和省内中转枢纽。但对于省内很多地区,如川东的南充、达州,川南的泸州、宜宾、西昌、攀枝花,成都中转是要走“回头路”的。一是盆地内的泸州、宜宾、内江、自贡、遂宁、广安、南充、达州、巴中,这些环渝和近渝城市,乘飞机(以主流机型A320和B737计)。从东部沿海地区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到重庆的时间比成都均省半小时,全票价机票便宜200-300元。而且地面交通时间,重庆到上述各地不多于成都。二是靠近成都的眉山、资阳、乐山等地,经重庆中转的时间略多于成都,但总体交通费用还是省200-300元。三是德阳、绵阳、雅安,经重庆空中省半小时,但地面多2个小时,总体增加1个半小时,但总费用节省200元。四是盆地以外的攀枝花、西昌,受路网影响,目前重庆一般空中中转,经成都则可高速路、铁路中转。笔者使用计算机飞行计划软件JETPLAN-NER测算A321飞机从北京、上海浦东、广州三地分别到重庆和成都的油量和飞行时间,显示使用燃油成本指数CI50公斤/分钟模式巡航,从节能减排角度,重庆分别比成都少耗662千克、987千克和1063千克,算术平均数为904千克,每班直接降低成本7000多元,按运行小时成本计算,减少运行成本超万元,相当于增加了十余张不占座的机票,而且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2.7吨,氮氧化合物18公斤,二氧化硫0.9公斤,一氧化碳0.5公斤。考虑中国民航目前100-200座飞机1268架,占飞机总数80.7%。按A321机型计算,若目前成都客流分一半至重庆,按每班150人计,每年可以节省大量飞行时间,节省燃油7.8万吨,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余吨。贵阳是西南出海通道。区位优势突出,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地面枢纽。昆明是东南亚桥头堡和省内网络中心。拉萨机场是藏区干线机场,藏区支线机场建设推进有利于拉萨机场航线发展与网络形成。2、经济实力。就经济总量而言,重庆一直位居西南第一。直辖后,中央并没有像很多人所期待的那样大规模直接投资重庆,人均获投资额甚至远小于成都。但近些年重庆基本过了爬坡上坎的阶段,GDP增速连续数年保持全国第二,仅次于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得以复兴和发展,IT产业异军突起。2010年重庆GDP7894亿元,四川16899亿元(成都5500亿元)。而体量相当的重庆一小时圈也超过了成都全市GDP总量。重庆全市城镇人均收入、主城区GDP等指标已经略高于成都。过去十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增加了300万人,其中五城区增加了182万人,达530万人,为批复规划的两倍。重庆市全市减少常住人口229万人,九城区增加了196万人。均与浦东新区十年增加的186万人不相上下。就城市规模、经济实力而言,昆明、贵阳离重庆和成都尚有较大差距。(三)现实因素1、机场基础设施。“十二五”期间,西南共有17个机场列入了改扩建项目,2个机场迁建,14个机场新建。国家要求强化建设的8个货运枢纽,包括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昆明3个机场,其分工用意明显。四川省提出了将成都建设成为“部级航空枢纽”的目标。成都双流国家机场第二跑道于2009年竣工,经民航、军队和地方政府多方努力,目前仍受限于空域资源,无法完全使用,处于半混合运行状态。成都新机场建设已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但选址问题有待研究。需要省市意见一致,之前被房地产商炒作的金堂选址一旦确定将影响到位于广汉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此外,成都周边60公里内有8个机场,空域限制明显。从机场设施看。成都双流机场二跑增加滑行时间数分钟到十分钟,增加主流机型成本8000元(按小时成本50000元计),相当于白卖十余张票。长条形候机楼,对中转效率提升不利。相比而言,昆明新机场和重庆T3效率比较高。成都双跑道容量只有3800万,预计“十二五”末期可以突破。成都要修三跑,有难度,除非继续修“错开”跑道,那样效率和成本也大受影响。修新机场,一市两场的协调问题需要考虑。而铁路方面,成都铁路局正在青白江区建设据称是亚洲最大的集装箱站,用于发展铁路物流。重庆机场预留了4条跑道的空间,净空条件非常好。与渝北城区结合很好,便于发展空港经济。水运空运联合的保税港区两寸保税港区也很具特色。重庆空域条件相对较好,南部、北部实现了分流,白市驿机场搬迁后,西部空域也将彻底打开。重庆提出建设“中西部复合型航空枢纽”的目标。计划建设有保税服务、增值加工等功能的航空物流园区。此外,重庆正在西部城区土主镇布局铁路货运枢纽,开通“渝新欧”方式,首推运输IT产品。昆明新机场规模空前,省内支线机场建设力度大,网络密集,旅游客源充足。很多地方实现或即将实现一市两场,如保山与腾冲,丽江与泸沽湖,澜沧与沧源等。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是西部开发23个重点项目工程,一旦完工将提升贵阳机场的档次与保障能力。六盘水、毕节、茅台等贵州支线机场布局建设或前期工作加快,贵州省基本形成航空网络。目前可怜的支线客流让安顺等机场举步维艰。希望通过市场培育与航线开发,以后可以成为昆明那样的省内中转中心。藏区机场具有重要的国防战略意义。目前西藏自治区5个民用机场,正在加快网络建设。那曲机场完工后,西藏每个地市都有了民用机场(山南与拉萨共用贡嘎机场)。还有一种不太科学的比较方式———以省为单位,对比全域机场吞吐量与人口的比值。虽然行政区划作为上层建筑,反映了经济基础,但因为直辖市是国家中心城市在行政区划上的特殊表现形式,以及客流走向习惯、便利性等因素,按省为单位并不能完全表现各地航空市场发展状况。但在此处姑且列出,供参考:大致可以看出,按省统计,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按“省会”统计,重庆一圈、成都为较富裕地区;就省域航空发展状况而言,云南较高。2、基地公司实力。枢纽机场的竞争力体现于基地公司实力。无论机队规模,还是保障能力,成都优势最为突出,国航、川航、成航、东航四川等基地公司执管飞机160余架。昆明前景广阔,主要依托东航云南公司,祥鹏、昆明、川航云南分公司作为补充。重庆主要的基地公司有:原西南航空分设的国航重庆公司,大部分飞机在外地;2007年直辖十周年前夕设立的重庆航空和西部航空;非基地公司性质的在重庆主要以从成都调配机组方式运行的川航重庆分公司,不属于经过运行合格审定基地公司,只是工商管理意义上的分公司。总体机队规模小于昆明,执管飞机只有成都的三分之一。重庆国际航线少,以点点航线为主,不利于网络形成。南航建设重庆枢纽的诚意、海航布局重庆的动机有待进一步观察。华夏航空本在贵阳,但主要运力在重庆,主攻支线。贵州拥有南航子公司贵州航空,但规模有限。国航贵州是隶属国航西南的三级分公司。拉萨是西藏航空基地之一(工作重心在成都)。国航贵州分公司、西藏分公司为三级分公司,实际上为国航西南分公司管控。有著名的蛋鸡理论,先有航线还是先有客流。马太效应影响,成都可能更多干线,而重庆飞次干线,效益偏差,增长也会不明显。但就时刻资源而言,成都地区时刻、市场份额优势分配不明显,无超过50%份额的航空公司,主导性不突出。如果要重新划分,必然涉及到现有利益分配,甚至是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利益分割,难度很大。而重庆一旦做大基地航空公司,时刻、市场份额将比较突出,可形成有效的时刻波,形成中转便利条件。在通航方面,汶川地震后通航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认可。目前,成都地区有较为成熟的三星、奥林通用航空公司,分别为飞行学院和运动技术学院的校办企业,开展一定的作业,能够满足区内和区外的部分市场需求。成都也进入了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地区。云南省对通勤机场建设、航空旅游观光表示强烈兴趣。重庆与西藏、青海、福建并列成为少数几个没有通用航空企业的省份。好在重庆地方政府比较重视通航发展,在大足、梁平两地分别举办多次通航航展,地方政府提出以直升机制造和应急救援为主体发展通用航空,计划建设通航产业园和多个通航机场。随着低空空域开放,西南各地的群众性航空体育活动也将得以快速发展。

西南地区范文篇2

关键词: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对策建议

在当前世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国亟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扩大内需完善经济增长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除了传统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外应通过发展金融和以金融为依托的产品、产业来实现。笔者耗时半年之久,对地处西南地区云南省水泄彝族乡和重庆市李市镇的金融和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西南地区乡镇金融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通过繁荣西南农村金融来促进西南农村经济的腾飞。

一、案例和数据来源说明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四个省(市)。这四个省(市)地域相邻、气候相近、习俗趋同,广大农村乡镇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水泄彝族乡是云南省内的一个偏远少数民族农业乡,全乡山高坡陡,谷大箐深,交通不便。2008年全乡的总户数为4705户,农业户达4229户,占总户数的90%,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为:1.15:1:0.57。李市镇是重庆市江津区下辖的一个镇,2008年全镇共有34248户人家,其中有23559为农业住户,农业住户占68.5%。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分别是27557、17626、30281万元。李市镇还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型农业乡镇,劳务输出率高达73.4%。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电话调查三种方式了解情况和采集数据。问卷题目为《李市镇经济、金融发展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访户主的基本信息,家庭收入和支出,融资目的和途径、以及融资意愿、融资难易变化情况、金融对日常生活影响的感受等。问卷以户为单位,一户一份,共368份。问卷收发方式为现即发、即填、即收回。问卷涉及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的11个社村中的7个,这七个社村分别为:林家嘴社区一社和二社、两岔村、牌坊村、沙埂村、双河村、孔目村。水泄彝族乡的调研方式主要通过走访和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电话调查对象包括村民和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电话调查农户的样本为随机样本,样本总数共31户,随机抽取了咱咧村、啊波村、水泄村、啊林村、瓦厂村五个村寨。

二、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现状

对水泄彝族乡和李市镇这两个典型农业乡镇进行调查分析,可得出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1.居民资金来源少,收入低。中国西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村民收入普遍较高,依靠传统农业生活的村民收入普遍较低。如农村居民占全乡人数96%的水泄彝族乡,2008年适宜种植和盛产泡核桃的箐田、马板河、马栗林、旧寨、啊林寨等十多个自然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千多元。可是全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908元,不到盛产泡核桃地区的1/3,低于大理州平均水平1170元,少于云南省平均水平1195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李市镇农村居民同样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该镇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型乡镇,2008年末从业人数44345人,劳动力输出32543人,劳务输出率高达73.4%。全镇外出务工村民人均工资是当地收入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779元。可是,依靠上班和从事商品零售业的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13082元,低于江津区346元、少于重庆市1286元、落后于全国2699元。

2.居民多无融资概念,融资途径以民间为主。调查发现,水泄彝族乡和李市镇村民基本没有融资概念,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对金融也比较陌生,不知融资为何物。在代填《李市镇经济、金融发展调查问卷》时,问到需不需要融资时无人应答,只有把融资转换为借钱、周转资金后访谈才得以顺利进行。该现象在李市镇沙埂村和两岔村尤为明显。问卷中,65.3%的村民融资途径为“亲戚朋友或同村人”。不愿到银行贷款的原因认为手续繁琐占32.8%,利息高占25.9%,限制条件多占24.1%。问卷中80%的人回答民间融资不用支付利息占。居民不愿到金融机构借贷的主要原因是民间融资成本小、利息少。

3.居民投资融资热情高,但融资难。尽管生活在西南边陲的乡村小镇,但许多村民也能紧跟时代的旋律,心中蕴藏着许多创业的火花和拥有较高的投融资热情。问卷中回答“您有了钱最想做什么?”,回答“投资办厂”的占56.5%;回答需要融资的人数占到72.5%。融资目的为做生意的占40.3%、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占19.4%,其他多为建房、孩子上学和看病。虽然许多人需要融资,但普遍都认为融资比较难,调查问卷中回答融资很难的人数占45.3%、一般占39.6%,容易仅为6.6%,还有人回答“根本就贷不到款”。“贷款也是要讲关系的”,在走访中有村民这样告诉笔者。问卷中回答与往年相比融资变难的人数占40.4%,没有变化的占50%,认为变容易的为9.6%。水泄彝族乡的一些青年有建设养殖厂、制砖厂、酿酒厂、食品加工和保鲜厂等很好的创业构想,但苦于资金匮乏和缺少勇气,这些创业的金点子仅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4.融资额度小,金融影响力不大。西南农业乡镇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融资额度普遍偏小。问卷中回答融资额度1000元及以下的占了50%,许多村民回答借钱数额为三五百元甚至几十元,目的仅仅以解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水泄彝族乡村民与李市镇情况相近,融资额度也普遍较小,除了孩子上学、生病、建房、娶亲和创业外一般融资额度都在1000元一下。居民还款时间观念也比较淡薄。在李市镇的村寨走访中有许多人回答还款时间是“有钱就还”。问卷中回答还款期限为一年的占42%、三个月至半年占26%、三个月以内占14%,其他占18%。在问及金融机构对生活影响时,42.2%的人认为没有影响,影响不大的为37.3%,较大的占20.5%。在水泄彝族乡的电话询问中8%的人认为没影响,65%的人认为影响不大,15%的人回答影响较大,12%的人认为影响很大。

5.货币化程度高,但金融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关于一国货币化程度指标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麦金农(1973)提出的广义货币量M2与名义GDP之比(M2/GDP)和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FinancialInternalRatio)即金融资产与名义GDP之比。M2/GDP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金融深化过程中的经济货币化水平,而FIR反映的是一国金融化过程中的经济金融化水平。本文用M2/GDP来衡量李市镇的货币化程度。考虑到李市镇金融不发达、M0不多,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之和代替M2。从表1中可以看出李市镇金融深化过程中货币化程度并不低,近5年的平均货币化程度在90%以上,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太低,近5年平均比率不到12%,离75%的警戒线还很远,这充分说明西部农业乡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比较低。详见表1。

6.小额信贷范围窄,数额小。为了缓解农村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李市镇和水泄彝族乡政府和银行都在联合开展小额信贷业务。该业务以低息、政府贴息的方式给当地创业村民提供资金支持。该政策和业务的初衷非常好,但僧多粥少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李市镇的双河村、牌坊村等五个村寨的访谈以及水泄彝族乡五个村寨的电话访问中,回答知道这项优惠政策的人比较少。在李市镇的15个创业青年采访中,有14个人认为申请该类资金优惠政策十分难而且数额少。一个青年这样说“小额信贷一方面是难贷,另一方面是金额太少,一次性能贷到的最高金额仅为5000元,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三、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困境分析

1.农业乡镇经济不发达,资金来源少。一是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规模化程度低,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当前,西南农村许多农业乡镇村民仍沿袭着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这种小农生产模式难以进行机械化、规模化耕作,也难以实现产业化,更不能很好地解放劳动力。二是特色经济少而弱。西南地区农业乡镇经济作物普遍偏少,特色经济不多而且弱小,多以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为主。如李市镇多年来一直以水稻、玉米和红苕为主要耕作物。2008年水稻(56.86%)、玉米(19.79%)和红苕(15.18%)三者之和占了该镇粮食总产量的91.83%。三是养殖规模小。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的许多农户都养有猪、牛、羊和鸡、鸭、猫等家畜和家禽,但养殖规模普遍偏小。李市镇上规模的养殖户不到五户,产值最大的裕丰养殖场,年产值不到50万元。水泄彝族乡没有一家年产值达到50万元的养殖专业户。

2.村民文化水平低,融资意识不强。由于农产品附加值低和人多地少等原因导致西南许多农业乡镇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多已外出务工,加之农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这样许多村民尤其是劳务输出率高的留守村民的融资意识和能力就比较差,许多人只有借钱的习俗而无融资的理念。不少村民贷款仅为了生活,而不是创业或投资。水泄彝族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要高一些,但是因观念守旧和见识不足、胆识不够等原因使得这些村民对融资的意识也比较模糊。

3.乡镇金融信贷成本高、风险大。表1中平均每年不到12%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说明西南农业乡镇金融机构并不是信贷资金匮乏而是为了防范风险不愿给偿还能力低的村民发放信贷。如李市镇和水泄彝族这样工业不发达的农业乡镇的许多村民只有依靠传统农业进行生产和生活。依靠传统农业生活的村民普遍收入低、偿还能力弱。另外,这些村民除了孩子上学、建房、嫁娶、看病外一般资金需求量都比较小,资金需求呈现沙粒化,从而也给银行的信贷增加不少风险和成本。面对这些偿还能力低的高信贷风险村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自然不愿给予贷款。农业乡镇金融信贷成本高,除了风险防范成本高外,还源于难以改变的空间阻隔产生的空间成本。中国西南地区的许多农业乡镇山多且高、平地少面积小,不少居民零星分居于不同的山中和山脚之间。那些至今仍没有通公路的地方,村民到金融机构贷款,需徒步不少山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核查这些人的经济状况和诚信度也需支出不少体力劳动。空间成本在回收贷款时尤其凸显,金融工作人员到农户家中催款不容易,到了农户家中也难保一定找到主人。这些交通蔽塞的乡镇与交通便捷的城市相比,明显需要支付更多的空间成本。

4.金融网点覆盖面小,金融产品少。正规金融机构覆盖率不高、融资力度和活力不够、金融产品少也是制约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09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的93个乡镇中无金融服务网点的乡镇达38个,占六盘水市乡镇总数的40.8%。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9万多人的乡镇,融资主要依靠镇里的三家正规金融机构: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产品供给主要是转结业务和以代收费用为主的部分表外业务。水泄彝族乡全乡只有两个金融机构,一个是农村信用社,另外一个是邮政储蓄银行。中国西部农业乡镇除了网点少外、制约乡镇金融发展又一个原因是金融产品少,风险控制方式不够灵活,抵押形式单一。李市镇和水泄彝族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土地使用权和林权作为质押品的先例。项目担保、联保等方式不仅少而且呆板。

5.金融主体间交流不畅,金融机构服务意识淡薄。首先,由于村民多住在偏远地区、教育程度不高,对金融政策基本不了解,以及因生活习俗差异大等原因增加了借贷双方间的距离,阻隔着双方之间的交往。其次,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多采用抵押贷款,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不少手续,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到银行贷款的积极性。最后,金融行业本身是盈利性好收入高的行业,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行业的收入利润更是十分可观,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乡镇金融工作者的逐利动机而减少了服务农民、支援农村、发展农业的意识。

四、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1.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在不改变“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下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是上策。土地流转办法当前主要有股份、租借、转让、转包、承包、倒包、置换等几种形式。在没有外来企业进入时可以鼓励本地企业通过股份制和租借的形式流转土地。以股份制流转土地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农业是个比较好的方式。租借方式一般以实物地租为宜,这样可以很好的均衡转让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尤其能使转让者获得稳定的收益。转让土地使用权还可以采用BOT模式。

2.扩大小信贷范围和增加其额度,成立农业乡镇创业协会。一是扩大小额信贷范围和增加信贷额度。这应增加小额信贷资金的供给量和通过村社干部以及借助农业服务中心加大小额信贷宣传力度而增加需求范围。二是成立农业乡镇创业协会,为创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抱团发展”的平台。农业创业协会会费由当地政府出一部分、会员出一部分和寻找一些赞助费而组成。协会会员应由当地创业人员、企业家、外出务工人员和创业人员、当地名人和当地籍外地名人等组成。

3.加快村镇银行建设步伐和规范政府监管行为。像贵州省部分没有金融机构网点的农业乡镇,应加快微型银行或村镇银行建设步伐,以消除过多的金融盲点。同时应规范和整合民间融资渠道,把乡镇资金的暗流渠道变为明流通途。对于存在民间融资组织而又是金融机构盲点的地区,可直接把这些组织变为村镇银行或信用社,并提供培训和技术与资金等支持以及进行监督管理。这些村镇银行既可是国家控股也可为私人控股。

4.设立特色农产品和无机农业发展基金。为了更好地促进资金流向西南地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可设立特色农产品和无机农业发展基金。特色农产品发展基金专门资助那些在当地开发和生产特、优、新的农产品和种植特色农业的农户、创业者和企业家;以及开展无机农产品认证、品牌塑造和开展公益性和乡镇域的广告宣传等。特色农产品和无机农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应为财政拨款。每年设一个固定存量,在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前提下,采用发放多少补多少,不发不补的方式。农产品和农业发展基金还可以通过私募集资方式和引进风险资金方式而获得。

5.成立农业乡镇农民工培训基金和农业乡镇金融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当前在国家重视下,西南地区各级政府已投入了不少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但效果仍不明显,究其原因是针对性不强。这种困境可设立农民工培训基金来解决。该基金用途为农民工短期性技能培训。基金的支出以农业乡镇村民在规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获得资格证书或合格证书为凭证,按凭证给予报销所有培训费用。对于农业乡镇金融风险的降低和激励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民的办法之一是设立农业乡镇金融风险补偿基金。这部分基金用于核销那些在一定年限内(如10或15年)一定数额(如1000元以内)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的农户的债务。

参考文献:

1.王国红,刘兆征.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履约机制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2008,(7).

西南地区范文篇3

关键词:航空气象服务;预报;现状;对策

1天气对航空运行的影响

天气是影响航空运输安全、正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约1/3的航空事故与天气有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飞机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都有了明显提高,飞机机械故障逐渐减少,而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延误及事故比例相对增加。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既有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又有地势较低的丘陵地带及四川盆地,错综复杂的地理条件使得西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复杂,天气多变,高原地区大多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尽管机场助航设施和飞机的性能越来越先进,但对于具有复杂气候环境和气象条件的西南地区,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所造成的旅客滞留、航班大面积延误随着航班量的增大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特别是雷暴、雾等不利于飞行的天气造成的延误仍是航空运输延误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民航运行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偏低、缺乏有效的决策工具,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要对航班的预计起飞时间做出恰当的估计存在很大难度,机场、航空公司等运行部门也无法准确地预计航班起飞时间,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日趋严重的航班延误现象与正常率偏低的航班运行状况。

2航空气象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航空气象服务是指为航空活动提供的气象服务。其基本任务是探测、收集、分析、处理气象资料,制作航空气象产品,及时、准确地提供民用航空活动所需的气象信息,为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率服务。目前西南地区航空气象服务主要分为针对机场的气象服务和针对区域的气象服务。针对机场的气象服务,涵盖机场和终端区,为用户提供机场天气实况以及各种气象要素预报,如风向风速、能见度、云量、云高、温度等,做出可能发生各种天气现象预报,如雷暴、雾、降水等。针对区域的气象服务,主要涵盖昆明飞行情报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大部),提供飞行航路上的气象要素(风向风速、温度、云高、云状、雷暴、颠簸、积冰等)的预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服务方式从传统的报文、电话、短信转变为互联网、微信、移动APP等方式,气象信息的获取渠道增多,获取更加方便快捷。较之服务方式的创新发展,航空气象服务的核心——预报能力的提高却十分有限。预报产品的精细化、客观化程度仍然偏低,对重要天气的定量化预报能力不足,制约了航空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

2.1短临预报手段不足

短临预报的目的是解决0~6h的天气系统的移动、生消以及与其相关可能的灾害性预报。中小尺度系统诸如雷暴的生命史一般只能维持几小时,中尺度对流系统如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一般持续6h或以上。这些系统的预报一直是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也是预报难题。短临预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交通调度,对航空部门尤为重要。航空气象服务机构目前主要利用气象局常规资料观测、MICAPS资料、机场雷达观测、卫星观测、闪电定位仪等资料,根据经验做出短临外推预报。然而根据经验的主观短临预报,准确率较低,精细化、客观化程度不高,缺乏能实时集成大量观测数据并提供快速更新的(如15min~1h更新一次)时效为0~6h图形化预报产品。

2.2缺乏高分辨率的数值预报系统

现有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欧洲中心EC、美国GFS、国家气象局T639等数值预报产品)可以为中长期预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然而更新频次较慢的分辨率较低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在航班流量日益增长,逐步进入大流量时代的过程中,已不能满足西南地区复杂天气条件下航空运输的气象保障需求。适用于西南地区和行业的数值预报系统尚未建立,航空气象预报的客观化程度总体偏低。缺乏能提供快速更新的(如1~2h更新一次)时效为12~24h的覆盖全国范围的图形化预报产品的数值预报系统。

2.3预报服务产品客户化程度不高

随着航空运输量的持续增长,为保证飞行安全和正常,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航空公司、机场等航空气象用户对气象预警预报的准确率、气象产品的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决策辅助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航空气象服务机构不仅要给出天气发展趋势的定性预报,还要从天气覆盖范围、移动方向、强弱变化等细节上做到定时与定量,并且及时更新,满足流量管理尤其是出现大面积航班延误时运行管理的需要。目前,航空气象服务机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过于专业化,与航班运行的结合不够紧密,缺乏主动的气象服务产品体系,缺乏客户化的航空重要天气预报产品,预报报文等预报服务产品信息量少,定制化服务程度低,预报服务产品辅助决策功能较弱,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气象服务与航空运行的结合不够紧密,缺乏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造成提供的产品可用性低,从而导致双方无法建立统一的情景意识,对用户的支持不足。

2.4服务效率低

在重要天气保障过程中,航空气象服务机构了多种预报产品,如区域预警、终端区预警、机场警报等产品,大量的信息一方面给用户对天气的演变过程带来了全方位的了解,另一方面产品精细化程度不够,重复信息多,也加大了用户释用的难度,对用户的有效引导不够。信息化手段不够丰富,在重要天气保障中,仍然以电话服务为主,用户重复问题多,预报员重复劳动多,效率低,缺乏有效输出。

3对策探讨

3.1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做好技术储备,为提高预报服务能力打好基础。开展多元资料(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自动观测等资料)的融合研究,发展适用于航空气象业务的多元探测资料融合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航空气象预报精准度。发展数据快速采集、清洗和标准化处理技术,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采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充分挖掘气象观测资料、预报资料及其他相关数据的价值,从低能见度智能预报、对流初生识别、雷暴外推等方面开始尝试,发展有别于传统数值模式的新预报技术。建立适用于航空运行的气象决策辅助工具,逐渐从辅助决策发展为支持决策,最后使气象信息成为影响航空运行决策的关键因素。

3.2建立高分辨率快速更新循环同化数值预报系统

随着数值预报技术的发展,航空天气预报的能力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地域性和时效性的原因,在航空气象预报业务中,仍然难以把握雷雨、低能见度发生和持续的时间、落区以及降水强度。天气预报技术在理论和数值预报上短期难以有突破之前,综合利用有限数值预报资料及各种实时探测资料实现气象产品精细化、客观化,建立高分辨率快速更新循环同化数值预报系统,提供西南地区航空运输业务运营迫切需要的战术(即2h以内)和战略(如2~12h)决策航空气象支持,是提高重要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3.3创新运行模式,提升运行效率

通过运行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使航空气象成为民航安全运行、高效运行和优质服务的重要基础行业和技术支撑。加强需求管理,加强对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航空公司、机场等用户的需求分析,掌握不同用户对航空气象的专业化需求。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共同研究开发适合于专业用户的定制化产品,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要。加强对用户的引导,激发潜在的用户需求,改善被动满足用户需求的局面。发展高效的气象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交换和移动通信终端等技术,发展高效的气象业务平台,提升运行效率。

3.4创建新型气象服务模式

探索建立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气象服务模式。通过融入式发展,将气象信息和气象服务融入航空业内专业用户的运行体系,为其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利用云计算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互联网气象+”模式,通过开放接口让所有服务对象按需获取气象数据资源。服务的对象从组织到每个航班、每个席位、每位旅客,服务的周期扩展到航空活动前、中、后,基于用户习惯,提供便捷智能的服务手段和渠道。

3.5建立互联网气象服务平台

广泛收集民航、国家气象、地方气象及其他社会化观测资料,丰富大数据内容,通过互联网连接气象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将触角伸入到每一个服务节点,向用户提供安全可控、个性化、便捷、权威的气象资料服务,创建服务、共享、创新、共赢的平台。

4结语

近年来,西南地区航空气象预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航空安全和正常水平的提高,但与用户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数值预报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航空气象服务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最大程度地挖掘气象服务的潜力,仍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周建华.航空气象业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2]周建华.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建设构想[J].中国民用航空,2008,93(9):17-19.

西南地区范文篇4

1.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信息化必备设备馆均拥有量最多的是计算机和打印机,人均分别达1.24台和0.7台,数量基本能满足需求,但质量还有一定差距(如贵州大学档案馆虽有35台电脑,但有15台是几乎不能用的淘汰机)。另外,其他设备如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等,部分档案室至今仍没有。相比之下,重庆、四川馆均拥有量略高于贵州、云南,但总的来看,部分档案馆(特别是档案室)基础设施仍较落后,离档案信息化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表1为四省/市信息化主要设备配置情况统计表。

1.2人才队伍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就调查来看(结果见表2),一是人员严重缺编。馆均5.89人(最多18人),最低估计,35个馆(室)仅综合档案馆藏量平均在3万卷左右,最低应配8人,加上人事档案应配10人左右(按综合档案1万卷以内配3~4人,每增加5000卷增加1人,人事档案千卷1人计),但目前仅1~3人的有14个馆(个别馆是处级馆),达10人以上的仅8个。如贵州大学档案馆有综合档案约6万卷、人事档案4000余卷,应配18人,再加校史馆4人,最少应配22人,但实际仅15人。二是人员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基本合理。硕士(含有学位无学历人员)、本科、大专及以下人员比例,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均呈两头小、中间大(即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人员居多),基本合理,但正高职称人员极少,部分还是教授或图书系列的研究馆员(如贵州12个馆室59人中仅2人,且1人是图书系列),这极不利于高校档案馆研究工作的开展。三是人员专业结构不够合理,所需人才缺乏。其他学科专业人员馆(室)均达4.5人,但档案专业人员馆均不足1人,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馆均0.43人)。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建设数字档案馆已是大势所趋,但部分馆(室)至今仍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人才;再加之部分现有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对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功能使用较单一,不能物尽其用。这必将严重影响其档案数字化,阻碍信息化进程。

1.3档案信息资源

数字化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35个调查馆(室)中有23个馆已开始数字化工作,19个馆建立了案卷级目录库,18个馆建立了文件级目录库,还有部分馆建立了全文、多媒体及其他专题库。而开展数字化工作较好的是四川省,调查馆已全部开展数字化工作;较差的是贵州省,仅3个馆开展。可见,贵州省与全国甚至西南其他省/市高校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表3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利用情况统计表。

1.4档案管理系统

系统是共享的支撑条件,使用档案管理系统网络版的有23个馆(占65.71%,其中13个馆用的南大之星,其余为其他系统或自行开发的),5个馆是单机版。许多馆虽然购置了管理系统,但其软件应用水平和利用效率均不高,很多功能还未利用,提供互联网查询目录级数据库的仅占25.71%,绝大多数局限于本校、本馆(室)内查询,利用十分有限。另外,由于部分馆自行开发的管理系统没有更多地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以及以后的升级等,因此,存在管理系统使用少、不统一、效率低、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

1.5档案网站

网站是共享的前提条件,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网站的单位少,35个馆中仅17个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网站,最少的是贵州(仅3个)。二是网站质量普遍不高。许多网站主页设计大都结构呆板、单一,趋于雷同;网站栏目较为简单,栏目数量少、覆盖面小,栏目内容较少、更新慢、名称缺乏趣味性与亲和力,等等。这既不利于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其更好地吸收借鉴别人先进的经验发展自己,同时也会阻碍本馆(室)档案信息化进程和资源共享。

1.6安保措施

安全保障措施是数据安全的保障,已开展数字化工作的档案馆大多采取多种安全保障措施,常用的有权限控制、密钥管理、防火墙以及数据备份。但仍有少数馆(室)防范不力,安全措施不力,备份方式单一(多采用本机或光盘备份,极少数采用异质、异地或实时在线方式),档案数据资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档案信息化发展建议

(1)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制约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只有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配置高效、完善的设施设备,才能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为此,建议各高校加大投入,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统筹安排,有计划地购置档案信息化所需设施设备并定期更新,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较好地满足时展对档案信息化的需求,确保档案信息化与学校信息化协调发展。(2)重视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档案信息化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机密性,要求档案工作者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定的档案、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还需具备信息技术应用、系统维护以及数字化加工与管理等方面能力。这就要求:一是有关领导应重视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引才育才机制,引进和培养信息化所需的各类人才;采取多种措施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是档案工作者应自觉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应用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档案载体的日趋丰富,还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推动档案工作在创新中的发展。总之,应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队伍,以较好地适应时展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3)重视资源建设,加快数字化步伐。只有将档案数字化,建设完整的数字档案库,才能更好地保存、存续、传播、利用档案,体现档案的价值。为此,建议各高校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真正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则归,按照存量档案分步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原则,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归档,切实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同时,在档案管理系统购置(或开发)时,还应考虑与本单位其他管理系统的衔接,以达到自动接收采集学校各部门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以尽快建成数字档案馆。(4)重视网站建设,发挥窗口作用。网站既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又是宣传、展示自己的窗口,以及同行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因此,建议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档案网站,着重反映网站特色,揭示自身工作亮点、创新点,并及时更新内容,充分发挥网站的宣传、教育等功能,实现全校、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全文信息查询,不断提高档案检索、利用效率和质量,更好地起到宣传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发挥档案价值的重要窗口作用。(5)加快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档案信息服务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2014年国家档案局又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搭建全国开放档案平台,并与政府公开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可见,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已是大势所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已陆续使用档案管理系统,但由于多数只关注于本部门需求,缺乏在区域或行业层面的统一标准,导致使用系统不统一,存在信息孤立,给区域或行业内各部门档案信息的协同访问,跨区域、跨系统信息访问和信息处理带来困难。为提高服务能力,实现区域内或行业内各部门能及时、有效、准确地获取各高校的档案信息,建立灵活、高效、安全、稳定的区域性或行业内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势在必行。为此,部分省市综合档案馆已率先建立起自己的共享平台,如:青岛市建成启用了基于互联网、金宏网的青岛数字档案馆;烟台市在市直机关推广使用政务网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莱芜市建设完成了全市数字档案在线管理系统[3],等等。但高校仍多为封闭式管理,档案部门之间缺乏横向联系、信息交流共享等,至今仍没有建立行业内或区域内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此,建议各高校应以管理手段的创新和升级为目的,打破高校档案信息“孤岛”和“各自为政”的局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并按照国家标准建立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如可将名人档案、有合作关系高校相关档案,因拆分、合并等历史原因存放在其他高校的档案,规章制度、编研成果等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同处大学城的学校,因地理位置较近,工作同质化程度较高,可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中心,对有关档案进行信息整合,实现档案整理、保管、利用、数字化处理等业务的共享,提升档案管理层次和服务质量,使档案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较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对档案信息的需要(因为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产生价值。档案作为一种数据信息,如果处于分散状态,其潜在价值就无法发挥[4])。同时,还应加大档案开放鉴定力度,定期开展档案鉴定和开放鉴定工作,把应开放的档案尽可能开放;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严格档案信息公开保密审查[5],以确保公开的档案信息不涉及学校秘密和个人隐私。(6)强化安保措施,确保资源安全。档案数据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西南地区范文篇5

[关键词]西南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双证式”教育;“顶岗实习”

西南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社会经济状况迟滞了该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不过,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国家对西部义务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西南地区已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现有的一套体制基本上是围绕硬件发展、规模扩大、普及率来运作的”。对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农村地区来说,义务教育质量亟待提高,这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期盼子女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提高子女生存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的需要,也是解决教育公平,实现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在新阶段,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坚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价值诉求。义务教育新的质量观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整体素质上,也体现在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方面的未来发展潜力上。

一、影响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因素众多,如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社会观念、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课程教材、课程实施、教师队伍、文化环境等。从实践层面看,单一升学价值取向的课程设置和农村量少质差的师资状况是影响西南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最直接、也是其中主要的因素。

(一)单一升学价值取向的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一直把升学作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种升学价值取向使得农村学校围绕考试科目设置课程,缺乏农村教育特色,不能适应农村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西南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使得这种以升学为目的的办学取向尤为突出,在农村中小学主要表现为重视升学考试,忽视劳动技能教育。一方面,这种升学取向使得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少数优秀学生,挫伤了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这种单一升学取向的课程设置使得教师只注重文化课知识传授,围绕考试科目进行教学,忽视或放弃劳动技术等实践活动课程。对于无力升学的学生来说,由于缺少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的课程学习,以致回到农村缺乏新农村建设的生产能力和适应能力。目前,在西南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不能升学的人数还占相当比例。2006年,一些西南省份如贵州、云南、西藏等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51.14%、53.53%、41.50%。由于城乡差别,农村初中的升学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还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将回归农村,他们的基本素质成为影响当地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升学价值取向的课程设置忽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忽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使得一大批未能升学者,不能胜任新型农民角色,承担不了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任。换言之,单一升学价值取向的课程设置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影响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水平和发展需要。

(二)农村师资“量少质差”

西南农村地区师资量少质差,不能适应新时期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一方面,西南农村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师缺编现象。如,贵州省遵义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缺编6075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缺编4685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截止2007年,西部地区师生比为1:40,大大低于1:20的全国平均水平。教师缺编影响到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西南农村地区教师素质不高,教育观念落后。西南农村中小学教师来源多样,其学历普遍低下。如,农村小学教师中专以下学历占81.3%,农村中学教师中专以下学历占68.6%。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制约着教学实施的水平,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事业,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技能需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然而,受现实条件限制,西南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有限,难以真正实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仍遵循传统的一套。在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教师长期凭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课程改革提倡的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难以有效获取,也难以真正实施。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新课程的实施,农村教师素质已成为制约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最直接因素。

二、提高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提高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必须立足西南农村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既要满足学生的升学愿望,也要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针对影响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通过增设农村适用技术课程和“绿色证书”的考核和颁发,改变单一升学价值取向的课程设置,通过“顶岗实习”改善农村“量少质差”的师资状况,即把实施“双证式”教育和“顶岗实习”作为提高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双证式”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双证式”教育着眼于改变单一升学价值取向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

所谓“双证”,是指“中学毕业证书”和“绿色证书”。一方面,按照全日制课程标准要求,修完义务教育规定的科目达到合格,获得初中毕业证书;同时,按照农业部关于“绿色证书”课程计划的规定,完成某专业初、中级农业技术知识的培养目标,掌握1-2门在本地区适用的农业技术,获得农业部认定的新型农民应具有的“绿色证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双证式”旨在改变农村单一升学价值取向、脱离农村学生实际的课程设置,它承担着普通教育与职业准备双重任务。从课程管理角度看,前者由国家课程来实现,后者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完成。换言之,“双证式”教育把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健康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农科教统筹的素质教育模式”。它改变了“农村教育没有农村、农村教育没有农业”的现状,实现了农村教育的理性回归——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要为农村社会培养更多合格劳动者的基本理念。

对西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双证式”教育能够同时现实“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标。“初中毕业证书”保证学业优秀的学生继续升学,“绿色证书”教育能够使得升学无望的初中学生找回自我,成为当地农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从而实现“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教育理念。自2001年到2005年以来,在黔江县石会中学通过“六连”结构实施“双证式”教育实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学校的入学率、巩固率明显提高,成绩优异的学生实现了升学愿望,绝大多数初中学生掌握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自“双证式”实验开展以来,该校80%以上的学生通过了“绿色证书”考试,文化课优秀率30%以上,及格率99%以上,学生巩固率达到96%以上。“双证式”教育实现了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的同步发展,实现了“升学有基础”和“务农有技术”双重任务,深受学生和农民家长的欢迎。而且,“双证式”教育将升学教育和就业准备统一起来,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是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也是国际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学会生存”教育的具体体现。

“双证式”教育的可操作性强,它不需要改变原定的中学课程总课时数,只需要对农村初中现有的课程设置作适当调整。如,将每周两节劳动技术课、一节科技活动课、一节地方课集中安排为四节农技课,在整个初中阶段,对全体学生进行总计300课时(课堂教学180课时,实习实作120课时)的“绿色证书”课程教学,主要学习与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这既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从事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实验表明,“双证式”教育在西南农村初级中学实施是可行的。

实验表明,“双证式”教育是提高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现实选择,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初步实验基础上,“双证式”教育实验范围不断扩大,在重庆大足、江津、渝北、梁平、城口、潼南、三峡库区等13个区县数十所中学的实验中效果显著,“它不仅是农村文化教育、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且还可作为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工具。”在“双证式”教育实施过程中首创的“六连”结构教学模式2006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科一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这是广大专家、学者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对“双证式”教育效果的充分肯定。专家评审认为:“双证式”教育对于提高西南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未来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在“双证式”教育实施过程中,一是要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将“双证式”教育作为西南农村地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二是要加大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体现当地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相应的地方(校本)课程。三是在教学方式上,“绿色证书”教育要突出实践应用环节,将课堂学习与校外农村生产和经营实践连为一体,通过“做中学”,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四是要加强实验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家园和田园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创造条件。

(二)实施“顶岗实习”,提高师资质量

针对西南农村中小学师资“量少质差”的现状,“顶岗实习”通过提高师资质量,达到提高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之目的。

“顶岗实习”是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替”缺编的教师岗位,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量少质差”的状况,实现实习与支教互惠双赢的实习方式。故“顶岗实习”又称“实习支教”,其最初原型是原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小松树”计划。2001年,原西南师范大学率先在重庆奉节、贵州遵义进行了前期试点工作,此后,“顶岗实习”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教育部师范司在西南大学组织召开了“全国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现场工作会”,推广西南大学在“顶岗实习”方面的做法和经验。2007年,教育部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各高师院校必须大力推动“顶岗实习”的开展。

“顶岗实习”有利于解决西南农村师资“量少质差”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对教师缺编的农村学校,顶岗实习直接补充新教师,缓解师资不足的矛盾,促进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顶岗实习”能够提高西南农村地区在职教师的素质。通过师范生顶岗,学校可以把部分学历未达标、教学能力弱的教师替换出来,组织他们参加高等院校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并且通过大学指导教师、顶岗实习师范生组织校本教研,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学科知识水平,加强教学组织、评价、课堂互动、管理等基本功训练,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而真正达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顶岗实习”能够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为西南农村地区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教师。长期以来,师范教育有很大局限,师范生以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实习时间短,不利于发展师范生的实践技能。“顶岗实习”延长了实习期限,扩大了实习内容,在长达半年或一年的实习中,师范生全面参与所在学校的完整的教育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研究、协助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农村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等,在此过程中,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另外,“顶岗实习”促进了师范生的“师范性”和实践性教育,提高师范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独立生活能力等),为提高西南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保障。

自2001年试点以来,西南大学逐步探索了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问题于一体的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模式,通过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师范生岗前培训、组织综合实习小分队、建立实习学校基地、设立实习专项资金等措施,“顶岗实习”从原先的十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师范生全员参加,从原先的一县一校逐步扩展到四川、贵州等周边50多个市县的上百所学校,其成效非常显著。

第一,“顶岗实习”促进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顶岗师范生为农村中小学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蓬勃向上的活力,活跃了学校育人环境和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和观念。重庆奉节冯坪中学是“顶岗实习”受惠学校的典型代表,短短三年多时间,冯坪中学从一所教学质量差、濒临倒闭的薄弱学校转变成一所贫困地区的精品学校,“顶岗实习”使该校教学质量由奉节县2002年的第3l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12位,学校规模也从2002年的200多人发展到2005年的近千人。伴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变,师生热爱冯坪中学,家长信任冯坪中学,社会尊重冯坪中学。“顶岗实习”使冯坪中学摆脱了师资短缺困境,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二,“顶岗实习”有效缓解了西南农村地区师资短缺现状,而且提高了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素质,为西南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师资培训中心、网络学院等单位为顶岗轮换下来的农村教师举办各种类型培训,促进农村教师的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技能更新。据不完全统计,顶岗轮换下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经过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85%的人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行政骨干。

第三,“顶岗实习”提高了师范生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他们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习结束时,部分师范生主动向当地教育部门请求,愿意到农村中小学工作,并立志为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南地区范文篇6

关键词:森林状况森林保护环境建议

洪水滔滔,吞噬了大片耕地,淹没了无数民房,威胁着许多重要工业城市的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们指出:沿岸森林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带进江河中,河床增高,湖泊淤积,容量锐减,这是洪水泛滥成灾的一大原因。去年8月5日,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地处长江上游的云南,森林状况引起了世人的深切关注,道来令人瞠目结舌,痛心疾首!

一云南的森林现实状况

被誉为“植物王国”的云南,森林面积达14.2亿亩,种类繁多、浩如烟海,许多珍稀物种,仅听名称就令人拍案叫绝:子孙树、神秘果、箭毒木、风流草、夜合欢、罗汉竹、鸡毛松、叶大如伞的海芋,可用来写经书的贝叶,能预报天气的“风雨花”,形状酷似帝王帽子的皇冠蕨,金光灿灿的黄色茶花,落水便沉到底的蚬木,被国外医药学家称为“治癌神树”的红豆杉,约500万株,占世界红豆杉资源50%左右。有的物种是已经繁衍了一亿年的“活化石”,叫不出它的名称来。森林中栖息生存着众多的珍稀动物,仅亚洲野象就有250头,又让云南冠上了“动物王国”的美称!

不幸的是,厄运不期而至,自1995年以来,森林被大肆砍伐、加工,触目惊心!七个地州林业局去年9月初上报到省林业厅的汇总面积是1776,600多亩,平均每年毁林50万亩!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两岸,一些原始森林早已被砍伐成木材,顺水流向各地。如今,一些国防林和科研林,也被毁林者兼容并包地砍得七零八落!红河州境内的河口瑶族自治县与屏边苗族自治县山区生长着15000公顷,需亿万年才形成的原始森林,是当今北回归线上硕果仅存的沙漠绿洲,也在劫难逃,被毁得满目疮痍,几乎成了不毛之地!从省城昆明驱车前往林区,公路两旁映入眼帘的景物,依旧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林木。倘若走下车去,越过这些“屏障”,深入到腹地一看,便会发现,有的整座山岗被砍伐成了“癞痢头”,树桩累累,枝干横陈,狼藉满地;有的连同主干被放火“烧荒”,黑烟弥漫,终日不散;有些虽然种植上了甘蔗、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但与那些被连根铲除的珍稀树种相比,有如焚琴煮鹤,实在是得不偿失!一些名胜风景区的林木也以各种名义遭到毁灭性的砍伐。专家们痛心地指出,再这么疯狂下去,20年之后,“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将从这里永远消失,成为历史的回忆。

二云南省森林破坏的原因

1.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差,超额采伐问题突出。尽管近年经过努力正在逐年降低,但是超出的数量依然可观。在“七五”计划末期,森林资源赤字曾高达1000万立方米,到1995年赤字为251万立方米。由于“森林赤字”这种衡量标准容易使人满足于一种森林生长量与消耗量之间的“消长平衡”,不利于保证森林蓄积量的适度增长,后来就采用了限额采伐的衡量标准。1995年云南省限额采伐3740万立方米,林木消耗实力4500多万立方米,超限额760万立方米。其中烧柴超300万立方米,商品材超250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超160万立方米,剩下的是其他消耗所超。以生活烧柴和工业、副业烧柴为主的低价值森林消耗,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总量4500多万立方米的总消耗之中,烧柴消耗2240多万立方米,占49.8%。其中,农民自用材消耗1090万立方米,占24.2%;商品材消耗980万立方米,占21.8%。这一连串的庞大数字意味着什么?不妨举一个形象化的例子:1993年云南省仅烤烟用柴消耗掉486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毁掉了56.76万亩森林。

2.当地政府在决策上的失误造成的大规模的毁林。1995年8月,临沧地区云县县政府把82.6万亩有林山和13万亩荒山进行“有偿转让”,每亩5-20元,由公证处公证,转让期70年不变。全县除五保户外,7.9万农户和38名机关干部竞相购买,砍光树木种甘蔗供应新建的糖厂。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从1995年10月至1997年4月,放宽土地审批权限,鼓励当地农民、职工、个体户、外乡人以及越南边民“开垦荒山”,种植香蕉、菠萝,在两年不到的时期里,毁林16000多亩,其中国防林1336亩,国有林5171亩,集体林9629亩。此外的一些贫困县也纷纷仿效,急功近利,刮起了一股毁林开垦风……

3.山区贫穷落后,温饱问题解决不了,毁林开垦现象严重。80年代,当时的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在西双版纳看到“村村着火,处处冒烟”的刀耕火种景象很是痛心,便询问一位放火烧荒的农民为什么要毁树。这位农民回答得十分干脆:“保得了树就饱不了肚子!”云南省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600万贫困人口基本上都居住在高山深山区,其中少数民族又居多数。自古以来,沿袭着“一把人,一把刀,一把种”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力水平低,耕作原始粗放,毁林开垦较为普遍。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粮为纲,全面砍光”,为解决吃饭问题过度垦殖。云南耕地统计数字为4000多万亩,实际已达9600万亩。这些超出统计数字的耕地,就是原来的林地。“八五”计划期间,国有林地每年流失220万亩,其中变成农耕地192万亩,变成牧场11万亩。时至今日,坡地开垦已达极限。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力度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1998年开始,云南省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国有森工企业实现了由砍树人向种树人、管树人的根本性转变。这些措施的事实,确保了云南省近年来森林覆盖率的快速增长。因此,为了保护森林,除了采取植树造林和限额采伐的措施外,还要建立封山育林制度。封山育林是指对划定的区域采取封禁措施,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使森林恢复的育林方法。封山育林的对象是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疏林地、造林不易成活需要改善林地条件的荒山荒地和幼林地等。按照规定,封山育林区和封山育林期由当地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地划定。在封山育林区内,禁止或者限制开荒、砍柴和放牧等活动。

2.建立包括个人在内的“问责”制度。多年来,在森林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颁布了不少,各级政府也在大张旗鼓的宣传保护森林,但我国的森林特别是像云南等西部省份的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森林采伐破坏惊人。何以会出现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是没有真正地建立和严格实行在森林保护方面的“问责”制度,根据有关统计表明,大面积的毁林案件,都是在地方政府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下,或者对保护森林的法律、法规视而不见,甚至暗中抵制造成的,相当多的地方官员,他们为了自己的政绩,毁了森林,也坏了生态,却不仅不受追究,反而还能升迁。因此,必须把执行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纳入到领导干部的政绩考评当,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主要领导干部在任内,因自己在森林保护方面未尽到职责,出现森林破坏及生态状况恶化的情况,不仅不能升迁,而且应该就地免职,同时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使其不能毁了青山,坏了环境,然后溜之大吉。

3.加快山区开发,尽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贫穷是保不住森林的,不能让农民为了保护环境而吃苦受穷,保护环境是应建立在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基础上,只有农民的收入有保障,才可能有能力顾及到森林保护,如果连生存权这种最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环境保护也就无从谈起。整个云南林业,现在离生态第一还远,摆在第一位的还是经济利益。保护和利用两者关系处理起来相当复杂,不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保护是谈不上的,单纯的保护也是保不住的。因此要综合开发山区的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尽快脱贫。从根本上来说,能源问题、贫困问题解决不了是保不住青山的。

3.从长计议,认真研究和解决森林看护出现的问题。深入考察国有森工企业,他们由“砍树人”变成“管树人、种树人”,并由政府财政“供养”起来,并不是一种长久之计。这是因为,在这些国有森工企业属地上,可以种树的荒山并不多,其“种树人”身份并不符合;而作为“管树人”他们又不具有机构人员健全的县、乡林业局、站“管树人”的权威;他们受国家之委托管护社区集体林,并不深受社区集体和村民的衷心欢迎。为此,国有森工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只能是部分或少部分适合条件者成编制地转入县、乡林业局、站政府系统,成为执法者;另一部分可以按照市场规律,使之在企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像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在关、停、并、转中下岗或失业处理。

4.加强和完善林业基金制度。林业基金是国家为发展林业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它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林业投资、财政拨款、林业部门按规定提取或征收的育林费、更新改造资金、单位和个人对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年终节余允许跨年度使用。林业基金制度在某些程度上的不够完善,以及林业基金的不到位都给森林保护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和完善林业基金制度。另外,还应加大对森林保护的资金投入。拿防护林来说,防护林既不能砍,也无经济效益,就应该有国家在经济上的补偿,然而,云南省政府对林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中央的投入不足。国家对中下游防洪工程投入上百亿,而对上游生态工程的投入却太少。“八.五”计划期间,云南的长江防护林建设需要4亿多元,国家才给了1亿多元。因此,必须要确保基金的到位和投入的增加,给云南省的森林保护以保障和动力。

5建立适合地方特色的法规。一在法规起草和统一审议中,把不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原则,作为地方立法的红线,严格把关,坚决反对地方立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倾向。二高度重视和解决好法规的可操作性,主要做法有:加强立法调研;处理好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处理好实体性规定与程序性规定的关系;主体以及责任要明确;做好法规的配套工作。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云南的地方特色和森林状况的功能和性质定位,建立起适合地方特色的森林保护法规,并做到因地制宜。

6建立健全群众举报奖励制度。举报奖励制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实践证明,如果对举报有功人员或者单位的奖励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它对弘扬正气,激励群众的举报热情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环境的行为,激励群众保护森林环境和监督林业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应建立健全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健全的奖励制度能够从最大程度上调动人们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行动做斗争的积极性。

西南地区范文篇7

主题词:经济现状建议

一、双河彝族乡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双河彝族乡位于昆明市晋宁县县城昆阳西南方,南与玉溪红塔区、北与安宁市接壤,距晋宁县城---昆阳30千米,是昆明市9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境内直距长24千米,宽距长15千米,最高海拔2511.3米,最低1900米,总面积152.0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098.94亩,林地面积183688.5亩,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86人,其中,彝族人口7633人,占总人口数的78%。财政供养人员283人,全供养人员145人,其中:教师95人,半供养人员138人。双河彝族乡属于滇中高原浅割中心地带,年平均气温13度。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境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森林覆盖率高达77.8%为昆明附近少有。1990年,双河彝族乡被昆明市政府划定为“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保护区”,1999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云南省革命老区乡(镇)之一,是一个集少数民族、革命老区、水源保护区、森林保护区为一体的山区农业乡。

双河彝族乡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乡镇所属的不同所有制企业上缴的除教育费附加以外的流转税和其他税收;烤烟农业特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县属改制后下划乡镇的企业上缴的除教育费附加以外的地方税收;乡镇以各种方式引入的企业上缴的地方税收(不含国家、省、市直接投资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种税收);乡级各部门上缴非税收入;乡财政支出包括:乡镇所属的各项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建设性支出和其他支出。县对我乡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定额补助,超收分成”的分税制包干管理。收支矛盾突出,全乡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双河彝族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由于群众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不强,无论是种粮还是种烟,推广科技的难度都很大,造成产量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如在烤烟生产中,中后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烟叶质量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慢,洋蓟、草乌等新兴产业推广难度较大,不能形成规模。大部分群众再生产资本缺乏,不敢干,不敢试,缺乏市场信息,部分干部群众怕担风险,不敢放开手脚大规模进行结构调整。农业基础仍较薄弱,农民增收困难。

(二)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不够。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及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双河彝族乡的招商引资工作进展缓慢。投资数百万元建起的狩猎山庄因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发挥到预期的作用,经济效益不明显,没能形成全乡旅游业的龙头。引进的一些生产性项目也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双河彝族乡属水源林保护区)、区位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难以实施。

(三)乡财政收入单一,村、组集体经济薄弱,面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于财政收入的单一,当地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缺乏,进一步造成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缓慢,要打破这样的经济循环怪圈,就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当地的经济主体的发展,从“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角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外来投资环境也是十分有利的。

(四)基本对策及建议

要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作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不断加强农村交通、能源、生态和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双河乡实际,1.抓好“宝夕”(晋宁县宝峰镇——晋宁县夕阳乡)公路的建设。由于“宝夕”公路的地理位置(该公路是双河彝乡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双河经济的发展,具有经济动脉的重要意义。2.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双河乡矿产资源丰富,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资源的开采,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工作思路和重点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建设资金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要更大范围地覆盖农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继续巩固和树立以烤烟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主线,强化烤烟产业的支柱地位。二是积极走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藜蒿、洋蓟(中药材)、草乌(中药材)等名特产业种植推广力度。这样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从优化产业结构中求发展,有利于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求发展。认真落实好这些任务和措施,将会明显提高资源

二是政府要积极贯彻落实支农政策,加大对双河彝族乡农业科技基础资金投入。

坚持“多予、少许、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积极鼓励农民种粮的同时,加大粮食种植过程的科技和资金投入,认真做好优质水稻良种补贴工作和保护价政策(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降低种粮成本,减轻种粮农民的压力,从2004年起实施了优质水稻良种补贴,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又实施了农民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这些政策的实施真正体现了农民种地不交税,还可以拿到补贴,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了让补贴资金不被截留、挪用、挤占,真正补到农民手中,从今年起,中央、省、市对补贴到农民手中的全部资金将通过发放存折的方式进行,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资金到户。由财政部建设农民补贴网,通过农户信息采集,录入农民补贴网系统,通过银行将补贴资金用存折的方式发放给农民,让资金顺利补贴到农民手中。积极贯彻财政支农政策,最大限度降低种粮成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大对农业专项资金的投入,最大限度的扩大农民受益面。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以改水、改厕及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为重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并覆盖农村。同时,在加大基础建设的前提下,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比如蔬菜、花卉、水果、奶牛等产业,有效发挥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示范作用,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带动群众形成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另外,资金来源也不能单靠政府,也要积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公益性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投劳,自力更生建设美好新家园。建立、完善全社会帮扶机制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同时可以考虑由县人民政府牵头,出台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外地的企业到双河投资。动员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等社会力量与村庄结对帮扶,参加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农村经济发展机制。

三是要大力支持双河彝族乡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民族民俗文化的不断弘扬,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秧佬鼓是70年代末期双河彝族乡复兴的一种彝族民间祭祀性舞蹈。9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整个滇中农村发展壮大,它对丰富双河民族民间文化、传播民风、增进民族团结友好,扩大对外宣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秧佬鼓曾经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大型开幕式和闭幕式,并以云南的“威风锣鼓”在国际民间艺术节上一举夺魁,还在北京的“山花杯”中华鼓舞大赛上夺得金奖。这就是一个可供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环境,面对这一资源,关键是要积极筹措安排经费,引导双河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同时可以考虑建立网站加强对外宣传)对秧佬鼓这一传统的民俗方式和核桃园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进行大力宣传,这种民族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宣传双河彝族乡,更重要的是宣传晋宁,甚至是弘扬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打好民风民俗这张特色牌,使双河乡的旅游业成为民族乡新的产业,成为彝乡人民的又一经济支柱。

四是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财政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让农民最大限度成为公共财政的受益者,构建农村农民的医疗服务体系,使广大农民看得起病。同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让广大农民有放心的地方看病。继续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虽然是一种自愿性的医疗保险,但要鼓励农民都来参加,扩大覆盖面,这样可以减轻农民在遇到重特病时个人支出的压力。另外,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解决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养老保障工作涉及到农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财政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引导,资金上给予支持,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老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保障)作为辅助保障形式,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健康发展。

五是提高农民增收的自主意识,发展新型产业。

农村要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政策和资金,还必须与提高自身素质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尤为关键。意识决定进程、决定发展。只有树立正确观念,只有在观念的指导下,大胆开拓、积极进取,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要让农民有自主致富的意识,要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增收致富问题,核心是要提高农民素质问题。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一代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六是增加教育投入。

新农村的建设,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关键,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教育,苦什么也不能苦了孩子,缺什么也不能缺了教育。作为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障农村业务教育经费,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学费、免杂费、补助生活费),真正形成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的和谐好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们立足当地的实际,积极调研、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才能建设我们所期待的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云南财政研究报告.2005/曹建方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

2.地方财政理论与实践.2006/曹建方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西南地区范文篇8

关键词:森林状况森林保护环境建议

洪水滔滔,吞噬了大片耕地,淹没了无数民房,威胁着许多重要工业城市的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们指出:沿岸森林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带进江河中,河床增高,湖泊淤积,容量锐减,这是洪水泛滥成灾的一大原因。去年8月5日,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地处长江上游的云南,森林状况引起了世人的深切关注,道来令人瞠目结舌,痛心疾首!

一云南的森林现实状况

被誉为“植物王国”的云南,森林面积达14.2亿亩,种类繁多、浩如烟海,许多珍稀物种,仅听名称就令人拍案叫绝:子孙树、神秘果、箭毒木、风流草、夜合欢、罗汉竹、鸡毛松、叶大如伞的海芋,可用来写经书的贝叶,能预报天气的“风雨花”,形状酷似帝王帽子的皇冠蕨,金光灿灿的黄色茶花,落水便沉到底的蚬木,被国外医药学家称为“治癌神树”的红豆杉,约500万株,占世界红豆杉资源50%左右。有的物种是已经繁衍了一亿年的“活化石”,叫不出它的名称来。森林中栖息生存着众多的珍稀动物,仅亚洲野象就有250头,又让云南冠上了“动物王国”的美称!

不幸的是,厄运不期而至,自1995年以来,森林被大肆砍伐、加工,触目惊心!七个地州林业局去年9月初上报到省林业厅的汇总面积是1776,600多亩,平均每年毁林50万亩!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两岸,一些原始森林早已被砍伐成木材,顺水流向各地。如今,一些国防林和科研林,也被毁林者兼容并包地砍得七零八落!红河州境内的河口瑶族自治县与屏边苗族自治县山区生长着15000公顷,需亿万年才形成的原始森林,是当今北回归线上硕果仅存的沙漠绿洲,也在劫难逃,被毁得满目疮痍,几乎成了不毛之地!从省城昆明驱车前往林区,公路两旁映入眼帘的景物,依旧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林木。倘若走下车去,越过这些“屏障”,深入到腹地一看,便会发现,有的整座山岗被砍伐成了“癞痢头”,树桩累累,枝干横陈,狼藉满地;有的连同主干被放火“烧荒”,黑烟弥漫,终日不散;有些虽然种植上了甘蔗、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但与那些被连根铲除的珍稀树种相比,有如焚琴煮鹤,实在是得不偿失!一些名胜风景区的林木也以各种名义遭到毁灭性的砍伐。专家们痛心地指出,再这么疯狂下去,20年之后,“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将从这里永远消失,成为历史的回忆。

二云南省森林破坏的原因

1.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差,超额采伐问题突出。尽管近年经过努力正在逐年降低,但是超出的数量依然可观。在“七五”计划末期,森林资源赤字曾高达1000万立方米,到1995年赤字为251万立方米。由于“森林赤字”这种衡量标准容易使人满足于一种森林生长量与消耗量之间的“消长平衡”,不利于保证森林蓄积量的适度增长,后来就采用了限额采伐的衡量标准。1995年云南省限额采伐3740万立方米,林木消耗实力4500多万立方米,超限额760万立方米。其中烧柴超300万立方米,商品材超250万立方米,农民自用材超160万立方米,剩下的是其他消耗所超。以生活烧柴和工业、副业烧柴为主的低价值森林消耗,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总量4500多万立方米的总消耗之中,烧柴消耗2240多万立方米,占49.8%。其中,农民自用材消耗1090万立方米,占24.2%;商品材消耗980万立方米,占21.8%。这一连串的庞大数字意味着什么?不妨举一个形象化的例子:1993年云南省仅烤烟用柴消耗掉486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毁掉了56.76万亩森林。

2.当地政府在决策上的失误造成的大规模的毁林。1995年8月,临沧地区云县县政府把82.6万亩有林山和13万亩荒山进行“有偿转让”,每亩5-20元,由公证处公证,转让期70年不变。全县除五保户外,7.9万农户和38名机关干部竞相购买,砍光树木种甘蔗供应新建的糖厂。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从1995年10月至1997年4月,放宽土地审批权限,鼓励当地农民、职工、个体户、外乡人以及越南边民“开垦荒山”,种植香蕉、菠萝,在两年不到的时期里,毁林16000多亩,其中国防林1336亩,国有林5171亩,集体林9629亩。此外的一些贫困县也纷纷仿效,急功近利,刮起了一股毁林开垦风……

3.山区贫穷落后,温饱问题解决不了,毁林开垦现象严重。80年代,当时的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在西双版纳看到“村村着火,处处冒烟”的刀耕火种景象很是痛心,便询问一位放火烧荒的农民为什么要毁树。这位农民回答得十分干脆:“保得了树就饱不了肚子!”云南省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600万贫困人口基本上都居住在高山深山区,其中少数民族又居多数。自古以来,沿袭着“一把人,一把刀,一把种”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力水平低,耕作原始粗放,毁林开垦较为普遍。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粮为纲,全面砍光”,为解决吃饭问题过度垦殖。云南耕地统计数字为4000多万亩,实际已达9600万亩。这些超出统计数字的耕地,就是原来的林地。“八五”计划期间,国有林地每年流失220万亩,其中变成农耕地192万亩,变成牧场11万亩。时至今日,坡地开垦已达极限。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力度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1998年开始,云南省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国有森工企业实现了由砍树人向种树人、管树人的根本性转变。这些措施的事实,确保了云南省近年来森林覆盖率的快速增长。因此,为了保护森林,除了采取植树造林和限额采伐的措施外,还要建立封山育林制度。封山育林是指对划定的区域采取封禁措施,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使森林恢复的育林方法。封山育林的对象是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疏林地、造林不易成活需要改善林地条件的荒山荒地和幼林地等。按照规定,封山育林区和封山育林期由当地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地划定。在封山育林区内,禁止或者限制开荒、砍柴和放牧等活动。

2.建立包括个人在内的“问责”制度。多年来,在森林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颁布了不少,各级政府也在大张旗鼓的宣传保护森林,但我国的森林特别是像云南等西部省份的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森林采伐破坏惊人。何以会出现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是没有真正地建立和严格实行在森林保护方面的“问责”制度,根据有关统计表明,大面积的毁林案件,都是在地方政府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下,或者对保护森林的法律、法规视而不见,甚至暗中抵制造成的,相当多的地方官员,他们为了自己的政绩,毁了森林,也坏了生态,却不仅不受追究,反而还能升迁。因此,必须把执行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纳入到领导干部的政绩考评当,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主要领导干部在任内,因自己在森林保护方面未尽到职责,出现森林破坏及生态状况恶化的情况,不仅不能升迁,而且应该就地免职,同时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使其不能毁了青山,坏了环境,然后溜之大吉。

3.加快山区开发,尽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贫穷是保不住森林的,不能让农民为了保护环境而吃苦受穷,保护环境是应建立在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基础上,只有农民的收入有保障,才可能有能力顾及到森林保护,如果连生存权这种最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环境保护也就无从谈起。整个云南林业,现在离生态第一还远,摆在第一位的还是经济利益。保护和利用两者关系处理起来相当复杂,不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保护是谈不上的,单纯的保护也是保不住的。因此要综合开发山区的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尽快脱贫。从根本上来说,能源问题、贫困问题解决不了是保不住青山的。

3.从长计议,认真研究和解决森林看护出现的问题。深入考察国有森工企业,他们由“砍树人”变成“管树人、种树人”,并由政府财政“供养”起来,并不是一种长久之计。这是因为,在这些国有森工企业属地上,可以种树的荒山并不多,其“种树人”身份并不符合;而作为“管树人”他们又不具有机构人员健全的县、乡林业局、站“管树人”的权威;他们受国家之委托管护社区集体林,并不深受社区集体和村民的衷心欢迎。为此,国有森工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只能是部分或少部分适合条件者成编制地转入县、乡林业局、站政府系统,成为执法者;另一部分可以按照市场规律,使之在企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像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在关、停、并、转中下岗或失业处理。

4.加强和完善林业基金制度。林业基金是国家为发展林业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它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林业投资、财政拨款、林业部门按规定提取或征收的育林费、更新改造资金、单位和个人对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年终节余允许跨年度使用。林业基金制度在某些程度上的不够完善,以及林业基金的不到位都给森林保护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和完善林业基金制度。另外,还应加大对森林保护的资金投入。拿防护林来说,防护林既不能砍,也无经济效益,就应该有国家在经济上的补偿,然而,云南省政府对林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中央的投入不足。国家对中下游防洪工程投入上百亿,而对上游生态工程的投入却太少。“八.五”计划期间,云南的长江防护林建设需要4亿多元,国家才给了1亿多元。因此,必须要确保基金的到位和投入的增加,给云南省的森林保护以保障和动力。

5建立适合地方特色的法规。一在法规起草和统一审议中,把不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原则,作为地方立法的红线,严格把关,坚决反对地方立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倾向。二高度重视和解决好法规的可操作性,主要做法有:加强立法调研;处理好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处理好实体性规定与程序性规定的关系;主体以及责任要明确;做好法规的配套工作。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云南的地方特色和森林状况的功能和性质定位,建立起适合地方特色的森林保护法规,并做到因地制宜。

6建立健全群众举报奖励制度。举报奖励制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实践证明,如果对举报有功人员或者单位的奖励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它对弘扬正气,激励群众的举报热情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环境的行为,激励群众保护森林环境和监督林业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应建立健全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健全的奖励制度能够从最大程度上调动人们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行动做斗争的积极性。

7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群众互助应急基金制度。保护森林,改善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义务,生活在西部山区的农民们经济落后,他们为响应国家的“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使本已贫困的生活变得更加没有保障,有时生命和财产甚至会遭到自然和野生动物的侵袭,而变得衣食无着。保护森林和生态也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权,为了使人民群众有较为稳定的生活,使其不因为护林、护草而穷困潦倒。对此,地方政府可探索建立群众互助应急救助基金,政府投入一部分,群众捐助一部分,社会各界资助一部分,建立起灵活性和针对性强的护林应急救济基金,对因各种意外情况发生而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予以救助,对其所受的经济损害予以有效补偿,这必然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森林保护工作也必然能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森林状况恶化的局面。

8搞好森林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森林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依靠全民参与,推动云南森林保护事业。森林的保护,除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外,还有赖于更为广泛的公民的参与。云南农村人口众多,平均文化程度低,对森林保护的价值理解不深,没有对于良好森林状况的强烈要求。加之一些领导干部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执法不严,为追求所谓的政绩,使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致使森林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这就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森林保护的法制教育,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同时也加强环境保护及森林保护的科普教育,将环境保护意识纳入素质教育中来,切实树立环境保护百年大计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与资源法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曹明德.生态法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唐川,朱静.云南滑坡及泥石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许建初.谁为边缘人群说话[J].2002

[6]赵俊臣.进一步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建议[J].2003.

[7]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8]黄锡生,李希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9]吕良.哭泣的原始森林[OL].新华网云南频道.

[10]闫增强,刘小芳.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及对策[J].2003.

西南地区范文篇9

一、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因分析

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地融合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同时其融合发展也是有其地区原因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政策营造产业融合的优良环境。黔西南地区具有古老的文化,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非常适合搞旅游行业,地方政府也抓住了地区的这一特色,不断的开拓旅游资源,创办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也为了招揽顾客不断的创办各类活动,比如古老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根据地方风俗创办的各类节庆比赛活动等等。第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两者融合的有效的物质基础。第三,城市化建设对产业融合发挥带动效应。黔西南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也逐步的快速推进,在通过旅游创收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该地区打造成旅游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城市。第四,地方政府不断的扶持基础建设,为两种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比如,近年来,该地区不断的完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该地区的出行条件。

二、两者融合发展的途径分析

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

旅游地区要想招揽更多的游客,必须有其吸引人的地方。黔西南地区要想发展其旅游行业,就必须重视其地区文化,将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的结合。一个旅游点吸引人的地方不单单是其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还得有其特色所在,黔西南地区可以发挥其文化产业,将旅游点更加突出其历史文化特色,这样可以更多的吸引人的眼球,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

(二)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

黔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居住区,该地区很多的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音乐等都受人们的青睐。为此,黔西南地区可以将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爱好者更加青睐,更具吸引力,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

(三)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在旅游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节目表扬,通过具有地域特殊的表扬来带动旅游业,让节日文化更加有效的融入到旅游行业发展中。比如贞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等节庆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升旅游者的兴趣,还可以让旅游者学习到更多的地区文化。也是对地区文化的有效传播。

(四)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要想将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政府必须有效的健全保障机制,通过合理的文化渗透,来有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逐步形成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机制。

三、结语

西南地区范文篇10

关键词: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聚落;动因

在诸多古代建筑论著及各类建筑著作中,民居建筑及聚落都不属于重点。并且由于西南地区距离汉文化的中心相对较远,所以在建筑文化方面相关的描述也比较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开始从民居研究,通过一段时期的摸索,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范畴才逐渐扩大,从简单的单体建筑研究逐渐向聚落、乡土建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

1文化学视域下的西南

西南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包含四川、广西及云南三省,从广义范畴来看,还包含贵州、西藏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而现代研究中,多数还是从广义范畴出发。四川广大地区及云贵高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受长江流域、西北草原及黄河流域中游三大文化区的相互交融,各时期的民族融合等,造成了西南地区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及异质性的特点。而西藏地区虽然从地缘关系上也属于西南,但由于西藏的民族文化特质线性,族群单一,所以,不包含在西南地区内。所以,本研究中,对西南地区的定义主要包含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重庆市

2西南地区建筑学的民居研究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对西南地区典型住宅开始研究,采用西方古典建筑学方法进行调研。刘敦桢在1941年在《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完成后,被普遍认为是西南民居甚至是中国民居研究的开始。而进入40年代后,刘志平在对四川、云南地区大量民居进行实际调查以后,著作《云南一颗印》,属于中国首篇民居建筑研究的学术论文,其后在1990年出版了《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是对民居研究的一个新的阶段,在全国建筑界内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进入80年代后,关于西南地区民居研究的发展速度较快:云南省设计院在1986年编写《云南民居》;朱良文等于1988年完成《云南白族民居》;启燊于1989年完成《四川藏族住宅》;陈谋德、王翠兰于1992年著作《云南民居续篇》;唐璞于1994年完成著作《山地住宅建筑》;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及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于1996年联合编写《四川民居》;季富政于2000年编写《中国羌族建筑》;孙大章于2004年作者《中国民居研究》;李先逵于2005年著作《干栏式苗居建筑》;罗德启于2008年著作《贵州民居》等。纵观20世纪30年代至今,关于西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专著较多,也反映出我国在民居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丰硕,大量西南地区民居建筑著作也为西南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在本研究中,也应用到这些基础性的资料。

3文化学影响下的西南民居研究

文化热思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学术界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对于西南地区来说,从地理特征来看,其海拔自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南地区有诸多少数民族,是民族聚居区,在文化特征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研究中,西南地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研究,西南地区文化研究从最开始的单一文化学研究,已经发展到现阶段的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并且由以往各省份单独研究,转变为当前的大西南研究视角。所以,在西南建筑学研究中,也应该基于大西南的视角。在文化热思潮下,建筑学界也表现出了异常的敏感性。在文化热思潮下,西南文化研究热潮直接影响到居民建筑的研究:私心直于1992年编写《西南民族建筑研究》、杨大禹于1997年完成《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蒋高宸于1997年著作《云南民族住屋文化》等一大批著作完成,尽管这些著作都是从民族学角度对西南少数民族建筑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讨论,但其还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研究的主线均为文化视角。

4从民居到聚落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动因

民居建筑研究在文化热思潮的影响下,在民居文化纵深方向的研究已经很难满足探索的渴求,所以地域建筑文化逐渐从民居向聚落研究的角度发展。聚落是民居建筑的集合体,包含的文化信息更全面、复杂,数量更大。所以文化研究的内在动因方面,地域建筑从民居向聚落转变本身就属于一个动因。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文化热,还无法实现研究方向的转变的全部动力,这其中也包含了建筑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聚居学导论》面世,对聚落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聚落是乡村聚居类型中复合永久性聚居的方式。进入到90年代,人类环境科学的系统综合学科理念由吴良镛提出,其中指出了建筑概念从房子到聚落的延伸,在人居环境建筑理论中,聚落也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除此以外,民居到聚落研究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还包含现代建筑设计实践,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生活空间载体就是住宅,但是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所有的活动也并非全部在家庭中进行。家庭与社区的互动、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属性。当代建筑在信息时代文化快速传播中也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建筑内部功能逐渐增多,空间也更加复杂,建筑体量呈现出庞大化。所以在对现代建筑研究中,不能以之前民居建筑视角来对待,因为聚落更加的复杂与综合,与现代建筑功能发展更加吻合。从相关统计来看,从1994年开始,关于聚落研究的报道以及关注度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就表明了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聚落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方向。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以及研究的深度增加,西南聚落研究方法及理论不断深入,并且研究也向着新的切入点发展,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逐渐形成。并且在西南聚落研究中,也并非只局限于建筑学,其它学科也相互交叉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如历史学、社会学等对西南聚落都有影响。至此,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以聚落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又结合了诸多学科,使研究的深度、广度等都不断拓展。

5结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在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从单体居民建筑向人居环境中的聚落研究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影响的研究视野。但在实际研究中,还存在诸多研究角度比较孤立,片段性、分散型的研究结构表现相对突出;在聚落的研究方法及历史考证中,研究理论单一,在聚落课题研究中仍然占据着主流。对于西南各民族而言,其生活以聚落为外在表现,并且聚落中涵盖了诸多文化种类,由于文化元素比较多,在研究中极易出现混乱的现象。所以,建立一种系统的、整体的研究狂下,对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并且使各文化与聚落之间的关系能够理清,这在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钟陈友

参考文献

[1]郑宏飞,张瀚.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5):35~37.

[2]钱锡栋,周俊.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实践———以象山商会大厦建筑设计为例[J].浙江建筑,2012,07(21):10~12+16.

[3]石健和.地域建筑文化理论实践的分析梳理建构[J].建筑学报,2002,05(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