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59:14

鞋业企业

鞋业企业范文篇1

论文摘要:品牌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营背景,现已成为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当前,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虽有所提高,但在实施品牌战略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针对国产鞋业企业品牌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世界知名企业在我国市场上实施“品牌战略”,我国品牌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市场的竞争已从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我国鞋业市场已经从批发时代转入全面的品牌经营时代。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品牌鞋业才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我国现在的消费人群结构是典型的“冰山”状态,拥有8.5亿的农民和4.5亿的城镇非农业人口,在4.5亿的城镇非农业人口消费群中又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面:2000万-3000万的老板或企业高层管理者;6000万-1.2亿的白领;3.3亿左右的工薪阶层。由于消费群的改变,国内鞋业已经进入设计品牌的阶段,鞋业品牌的实力实际是它高附加值、知名度等因素的综合。鞋业企业必须经过认真的市场研究,对所要推销品牌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消费者等诸多要素进行详细定位,并通过设计师创造产品的个性,在推销产品的同时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从而使目标消费者认同品牌的文化理念。

一、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

从我国鞋业生产发展方式来看,我国制鞋工业在世界鞋业发展格局中只是鞋业大国,而不是强国。我国制鞋业处于产业链的“底部”,仅以数量和价格取胜市场,没有真正的世界品牌,我国制鞋业的比较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国际主要鞋业巨头自创品牌,自创渠道,自有设计,均不再把“多投入、加大量”作为发展重点,而目前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和做贴牌加工的企业重复投资,生产低档产品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我国鞋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自有品牌,产品档次不高以及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等问题,设计能力薄弱,总体而言价格偏低,出口的增长还是呈数量型扩张态势。重销售额轻品牌创立,在品牌建设上花的功夫不足,遇难而退,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行业意识不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易引发贸易摩擦;国内市场不规范、营销方式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

品牌自主开发和自主管理经营的意识淡薄。没有强有力的设计,没有创新,单纯地复制、仿造他人的产品,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鞋就没有办法走在前沿,更不可能引领时尚与潮流,企业就只能赚取加工费,利润停留在制造过程与经营差价上,没有专业的全面的营销策划,整个运营过程很盲目,企业没有获得效益,产品也没有获得知名度。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二、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已成为市场的灵魂。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需要通过品牌创新来进入市场从而占领市场,最终确立在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在这方面国内鞋业企业虽然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与国际品牌整体差距明显

首先,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整体差距明显。国产品牌在创造品牌价值,向世界驰名品牌目标迈进的征途中尚需加倍努力。其次,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份额、销售额和资产额,二是品牌质量。随着我国加入WTO,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必将群雄逐鹿,国内鞋业企业有了市场份额,生产上规模才有可能,销售额和资产额的扩大也才能实现,国内鞋业企业才能最终走上一条发展壮大之路。至于品牌质量,国内鞋业企业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更大。国际品牌都是以高质量、高信誉立足于市场,但国产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深。

(二)品牌资源缺乏

国内鞋业企业现有品牌中,高技术、高质量、高文化含量的品牌较少。商标是最好的品牌。据统计,在国内鞋业企业每年出口的产品中,标有国内鞋业公司自己品牌的鞋仅占1/3左右,1/3的鞋没有品牌,另外有1/3的鞋是“洋品牌”,大量的利润流入国外经销商和商的腰包。

(三)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多年的计划经济使国内鞋业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品牌的自我保护,有些国内鞋业企业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的品牌,将宝贵的无形资源拱手让给对方,痛失长远发展的基础。品牌意味着市场,失去了自己的品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场。

(四)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手段单一

由于国内大多鞋业企业还未能真正走出国门,不会巧妙通过国内外传媒宣传自己的品牌,开展品牌营销;也未能综合运用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和人员促销等手段开展品牌战略,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还停留在通过少量素质不高的员工外出推销自己产品的简单推销阶段。还有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在品牌的创立上追求轰动效应,盲目地用大规模广告轰炸的方式创品牌。为追求短期效益,盲目进行品牌延伸,为品牌长期价值的建立埋下隐患。

三、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分析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国内鞋业企业如何打造国际性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深入分析和探索企业名牌战略实施的对策,对于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成功地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树立现代品牌管理观念

1、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是国内鞋业企业急需重视的问题。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品牌不能单靠营销技术策划出来,而是企业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的。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经营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战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要素是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法国品牌营销专家卡菲勒指出,在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能够成功,这要归功于厂家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宣传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和准确预测。2、树立品牌营销观念。国际品牌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品牌营销。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企业或产品的一种依据,是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独特的有形和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因此,国内鞋业企业应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的品牌观念,并要随消费者要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丰富国内鞋业企业品牌观念的内容。

3、找准市场切入点,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形象,其目的是潜在地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国内鞋业企业必须重视对市场消费趋势及竞争态势的认真分析,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并集中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在目标市场上争取最大市场份额,这是品牌战略组成中的重要一环。

(二)采取有效的品牌管理措施

1、有效运用品牌营销技术。品牌营销技术很多,国内鞋业企业在品牌营销中应对以下几点特别加以重视。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要正确地选择品牌传播手段和方式。着力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研究表明,吸引一个新消费者是保持老顾客费用的4-6倍,从品牌忠诚者身上获得的利润是非品牌忠诚者的9倍之多。

2、加强品牌投资,提高企业声誉,树立名牌形象。成功的广告投资是获得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国内鞋业企业要让社会和顾客认知自己的产品和公司,就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树立产品的形象。

3、注重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地位。(1)注重产品质量。首先,国内鞋业企业要关注同行动态,时刻关注同行的市场动态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及时做出相应对策。其次,防止假冒产品的侵袭。造假者唯利是图,国内鞋业企业应有足够的准备与防御措施,避免公司及产品形象遭受损害。再次,决策者应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提高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始终保持较强的质量观,维护良好的品牌声誉。(2)加强售后服务。加强售后服务,履行产品承诺,提高品牌信誉度。高质量的产品再加上优良的售后服务,更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依赖感,品牌的信誉度也必然随之得以提高。(3)不断创新,不断开发研究新产品,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从而不断增强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形象。

4、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品牌产品最易成为侵权假冒的对象,国内鞋业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名牌的合法权益,通过成立企业间的名牌保护协会,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宣传,打击假冒品牌行为;投资、合资、合作等产权变动中,明确名牌资产的产权归属,保护好国内鞋业企业的名牌资产不受侵犯。还要经常查阅商标公告,一旦发现近似自己的商标注册,立即提出异议,并积极配合执法部门进行查处,采取一些有效的高科技防伪标识,广泛向社会介绍识别真伪商标的知识和技巧。

21世纪企业发展的成败关键不在于具体的管理职能是否有效,而在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实施品牌战略是国内鞋业企业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国内鞋业企业应尽快制定品牌战略,努力搞好品牌发展的长远规划,抓住机遇,争取发展成为国内甚至世界知名的鞋业品牌。

参考文献:

1、鲍莉莉.中国制鞋业比较优势状况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中旬刊),2007(5).

2、陈琦.论新形势下温州鞋类出口企业的经营战略[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3).

鞋业企业范文篇2

从我国鞋业生产发展方式来看,我国制鞋工业在世界鞋业发展格局中只是鞋业大国,而不是强国。我国制鞋业处于产业链的“底部”,仅以数量和价格取胜市场,没有真正的世界品牌,我国制鞋业的比较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国际主要鞋业巨头自创品牌,自创渠道,自有设计,均不再把“多投入、加大量”作为发展重点,而目前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和做贴牌加工的企业重复投资,生产低档产品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我国鞋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自有品牌,产品档次不高以及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等问题,设计能力薄弱,总体而言价格偏低,出口的增长还是呈数量型扩张态势。重销售额轻品牌创立,在品牌建设上花的功夫不足,遇难而退,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行业意识不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易引发贸易摩擦;国内市场不规范、营销方式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

品牌自主开发和自主管理经营的意识淡薄。没有强有力的设计,没有创新,单纯地复制、仿造他人的产品,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鞋就没有办法走在前沿,更不可能引领时尚与潮流,企业就只能赚取加工费,利润停留在制造过程与经营差价上,没有专业的全面的营销策划,整个运营过程很盲目,企业没有获得效益,产品也没有获得知名度。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二、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已成为市场的灵魂。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需要通过品牌创新来进入市场从而占领市场,最终确立在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在这方面国内鞋业企业虽然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与国际品牌整体差距明显

首先,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整体差距明显。国产品牌在创造品牌价值,向世界驰名品牌目标迈进的征途中尚需加倍努力。其次,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份额、销售额和资产额,二是品牌质量。随着我国加入WTO,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必将群雄逐鹿,国内鞋业企业有了市场份额,生产上规模才有可能,销售额和资产额的扩大也才能实现,国内鞋业企业才能最终走上一条发展壮大之路。至于品牌质量,国内鞋业企业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更大。国际品牌都是以高质量、高信誉立足于市场,但国产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深。

(二)品牌资源缺乏

国内鞋业企业现有品牌中,高技术、高质量、高文化含量的品牌较少。商标是最好的品牌。据统计,在国内鞋业企业每年出口的产品中,标有国内鞋业公司自己品牌的鞋仅占1/3左右,1/3的鞋没有品牌,另外有1/3的鞋是“洋品牌”,大量的利润流入国外经销商和商的腰包。

(三)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多年的计划经济使国内鞋业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品牌的自我保护,有些国内鞋业企业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的品牌,将宝贵的无形资源拱手让给对方,痛失长远发展的基础。品牌意味着市场,失去了自己的品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场。

(四)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手段单一

由于国内大多鞋业企业还未能真正走出国门,不会巧妙通过国内外传媒宣传自己的品牌,开展品牌营销;也未能综合运用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和人员促销等手段开展品牌战略,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还停留在通过少量素质不高的员工外出推销自己产品的简单推销阶段。还有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在品牌的创立上追求轰动效应,盲目地用大规模广告轰炸的方式创品牌。为追求短期效益,盲目进行品牌延伸,为品牌长期价值的建立埋下隐患。

三、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分析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国内鞋业企业如何打造国际性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深入分析和探索企业名牌战略实施的对策,对于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成功地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树立现代品牌管理观念

1、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是国内鞋业企业急需重视的问题。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品牌不能单靠营销技术策划出来,而是企业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的。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经营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战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要素是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法国品牌营销专家卡菲勒指出,在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能够成功,这要归功于厂家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宣传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和准确预测。

2、树立品牌营销观念。国际品牌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品牌营销。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企业或产品的一种依据,是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独特的有形和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因此,国内鞋业企业应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的品牌观念,并要随消费者要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丰富国内鞋业企业品牌观念的内容。

3、找准市场切入点,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形象,其目的是潜在地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国内鞋业企业必须重视对市场消费趋势及竞争态势的认真分析,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并集中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在目标市场上争取最大市场份额,这是品牌战略组成中的重要一环。

(二)采取有效的品牌管理措施

1、有效运用品牌营销技术。品牌营销技术很多,国内鞋业企业在品牌营销中应对以下几点特别加以重视。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要正确地选择品牌传播手段和方式。着力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研究表明,吸引一个新消费者是保持老顾客费用的4-6倍,从品牌忠诚者身上获得的利润是非品牌忠诚者的9倍之多。

2、加强品牌投资,提高企业声誉,树立名牌形象。成功的广告投资是获得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国内鞋业企业要让社会和顾客认知自己的产品和公司,就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树立产品的形象。

3、注重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地位。(1)注重产品质量。首先,国内鞋业企业要关注同行动态,时刻关注同行的市场动态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及时做出相应对策。其次,防止假冒产品的侵袭。造假者唯利是图,国内鞋业企业应有足够的准备与防御措施,避免公司及产品形象遭受损害。再次,决策者应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提高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始终保持较强的质量观,维护良好的品牌声誉。(2)加强售后服务。加强售后服务,履行产品承诺,提高品牌信誉度。高质量的产品再加上优良的售后服务,更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依赖感,品牌的信誉度也必然随之得以提高。(3)不断创新,不断开发研究新产品,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从而不断增强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形象。

4、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品牌产品最易成为侵权假冒的对象,国内鞋业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名牌的合法权益,通过成立企业间的名牌保护协会,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宣传,打击假冒品牌行为;投资、合资、合作等产权变动中,明确名牌资产的产权归属,保护好国内鞋业企业的名牌资产不受侵犯。还要经常查阅商标公告,一旦发现近似自己的商标注册,立即提出异议,并积极配合执法部门进行查处,采取一些有效的高科技防伪标识,广泛向社会介绍识别真伪商标的知识和技巧。

21世纪企业发展的成败关键不在于具体的管理职能是否有效,而在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实施品牌战略是国内鞋业企业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国内鞋业企业应尽快制定品牌战略,努力搞好品牌发展的长远规划,抓住机遇,争取发展成为国内甚至世界知名的鞋业品牌。

参考文献:

1、鲍莉莉.中国制鞋业比较优势状况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中旬刊),2007(5).

2、陈琦.论新形势下温州鞋类出口企业的经营战略[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3).

3、叶静.130家鞋企联盟应诉反倾销出口创牌成行业共识[J].中国经济周刊,2006(12).

4、张守航.规范市场和品牌经营是营销战略的核心[J].轮胎工业,2002(8).

鞋业企业范文篇3

一、鞋业发展现状分析

鞋业产业初具规模,是中部地区迅速崛起的鞋业产业生产加工基地。目前,鞋业产业项目达到49家,年产鞋量4000万双,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实现税收9000万元。

2005年,随着总投资2亿美元的裕盛工业有限公司正式落户,从此翻开了鞋业产业发展的新篇章。裕盛公司是宝成国际集团旗下的一家台商独资企业,专业生产“耐克”、“阿迪达斯”、“纽巴伦”等国际品牌运动鞋。宝成国际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加工厂,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运动鞋是由其生产的,被称为制造业的“富士康”。该公司座落于工业园五里岭鞋业产业基地,分期建设,首期于2005年建成投产,投资7000万美元,占地586亩,厂房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第二期工程于2010年建成投产,总投资2500万美元,占地156亩,厂房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新增10条生产线,其产品全部在国内销售。该公司两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年总产能将达到2000万双运动鞋。在裕盛工业有限公司的影响带动下,2009年国内最大的运动鞋生产企业——匹克()实业有限公司也正式投资落户鞋业基地,总投资3000万美元,2010年建成投产;鞋业专业配套企业众安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3500万美元,占地210亩,厂房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今年正式建成投产。目前,鞋业产业基地已落户宝成国际集团、匹克集团、盛王鞋业、众安科技、冠兴公司等49余家鞋业企业和配套企业。鞋业基地在2008年通过省发改委批复,成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鞋业产业已成为省、市、以及县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二、鞋业发展存在问题

县鞋业产业基地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与全市其他县市区的工业产业基地一样,仍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产业链不完善。由于各种原因,县制鞋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群不发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等因素,影响了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二是存在用工难问题。工业园区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许多员工往往是从一个厂被招到另外一个厂,有的员工根本只是去厂里报个名,连一天班都没去上。这样从根本上并没有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甚至给企业带来了人员管理上的困难。企业用工难,造成了一些企业对员工的相互争夺,园区企业不得不以涨工资的方式留住员工。鞋业产业作为劳工密集型产业,无疑在用工方面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三是受国际市场影响。鞋业产业多为外贸型企业,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难以消化预期出口产品的成本。国家取消或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鞋企业的预期收益随着退税率的降低而相应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难以消化出口产品生产成本的困境。而鞋业制造企业主要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以及主要通过低价竞争方式争取出口的企业,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所造成的影响较大。四是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一些部门看不到鞋业发展给带来的美好愿景,还在强调部门利益至上,利用手中掌握的法律于的权力,谋取一些小利。所以,在配合上不积极,不主动,不协调。

三、发挥政府领导作用

1、做强“鞋业产业基地”。以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鞋业基地”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的开发思路,把鞋业产业基地定位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将鞋业产业园开发与县城发展一同规划、一同建设,使鞋业产业园建设和县城建设融为一体、联动发展。研究制定出鞋业产业5—10年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占地面积为12.8平方公里的鞋业产业功能区规划,并将产业功能区分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生态保护区五大功能区,其中龙头制鞋企业主要位于鞋基地A区(五里岭),配套产业主要位于鞋基地B区(黄金堆),力争形成六区三基地即制鞋区、鞋机五金生产区、胶鞋生产区、公共设施和生活管理服务区、仓储物流配送区、高科技产业孵化区、品牌企业生产基地、精品生产和贸易基地、青年企业家创业基地,全力将鞋业基地建设成为专业化协作分工体系完善的特色产业园。

2、做强“创业基地”。充分发挥为温州青年企业家创业基地、福建青年企业家创业基地、台商创业基地的独特优势,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活动,实行重点攻坚突破。一是主攻重点区域。在鞋业产业集聚、转移趋势明显的福建泉州、广东东莞、浙江温州等地区,继续设立驻外招商办事处,并在驻地定期举办鞋业产业专场推介会,对鞋业产业进行重点攻坚;根据掌握的信息,梳理出重点跟踪的鞋业产业项目,落实责任领导,落实跟踪队伍,对项目紧抓不放,力争早日将意向项目转化为签约项目。二是主攻产业项目。以推进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打造鞋区域品牌为重点,加大鞋产业项目的引进。目前,重点抓住有投资意向的台湾兴昂鞋业、回力鞋业、新豪鞋业、旭晟鞋业、巨一集团、健利鞋业等重大鞋业项目,力争年内能够引进重大鞋业项目2-5个,突破50个项目大关。三是主攻配套项目。坚持把产业招商的重点锁定为现有产业的配套项目引进上,完善产业基地配套体系,创造承接沿海鞋业产业梯度转移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宝成国际集团裕盛有限公司和匹克()实业集团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加快以众安科技、香港芳鼎、全胜机电、吉旋鞋材、元宝鞋材等配套企业的引进和落户,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力争年内能够引进鞋业配套项目10个。四是高位推进产业招商。坚持产业招商活动主要领导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见、重点问题亲自协调、重点考察亲自陪同,为重点产业项目落户增添助推力。各单位组建专门队伍从事重点产业项目的跟踪洽谈,对重点产业投资意向不间断进行跟踪服务,用多种形式与投资方及时沟通信息、交流意见,不断推进重点产业项目的实施。从全县相关专业知识干部中选调产业办人员,负责推进产业项目引进、服务产业类企业经营、协调产业资源利用、包装产业招商项目、提供产业发展信息;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整合各类资源向重点产业倾斜。五是加大产业宣传推介力度。以召开的各类推介会、洽谈会、经贸合作研讨会为平台,积极开展产业宣传推介活动,重点推介我县的鞋业产业项目。

3、做强“台商创业园”。2008年省政府正式授牌县为全省“台商创业园”,今年,县将以台商创业园为载体,加快鞋业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一是完善产业项目库建设。准确分析沿海鞋业产业梯度转移特点,认真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推介项目的搜集、筛选、论证和包装工作,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库。在项目准备中,紧紧突出鞋业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在项目论证中,依托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政策、服务、环境、劳动力用工等比较优势展开;在项目的包装中,全力增强项目的科学性和吸引力,为鞋业产业招商的活动开展夯实工作基础。二是加快台商创业园建设。根据台资特点和产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展开对接,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平台,大力推进宝岛园、昆山园、台商村建设,加速台商聚集步伐。同时,着眼于长远的生产要素整合和生产环节配套,根据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把项目建设与工业园区发展结合起来,依托台湾宝成集团、匹克鞋业、众安科技等国际、国内知名鞋业品牌生产企业的成功引进,加速建设油籽洞鞋业功能专区,用于安置鞋业相关产业及其上下游项目,做到产业聚焦、特色突出,形成鞋业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三是大力发展专业鞋业市场。把鞋业市场纳入鞋业城规划,逐步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鞋业交易市场,形成专业生产与专业市场互为依托、联合发展的格局,以产业支撑市场,以市场促进产业,推动产业群集不断发展壮大。

4、做强“运动鞋龙头”。大力支持裕盛、匹克实业等县内鞋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耐克、匹克等国际国内“运动鞋”品牌的优势,加快运动类鞋业配套企业的引进,将生产经营向上下游重点延伸。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推动关联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抓好产业项目跟踪服务,凡每一个重大鞋业投资项目,均成立项目服务指挥部,由县领导挂帅,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具体对引进的重大鞋业企业实行贴身式服务,定期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对企业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限时协调、限时解决,以坦诚、快捷、高效的服务促成项目早进资、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完善招工服务机制,完善用工培训机制,建立招工激励机制,保障好裕盛、匹克实业等重点产业企业的用工需求。

四、发挥地税职能作用

1、树立优质服务意识。一是增强真心服务意识。真心服务纳税人,是地税工作服务开放性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地税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解决了少数干部服务意识树得不牢,执法观念“单纯收税”,执法态度“居高临下”,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的不良现象。重申“六公开六不准”和办税规定,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强化优质服务措施。本着为经济发展服务“办好了都是小事,办不好都是大事”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了“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限时服务”、“上门服务”、“首问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措施。

鞋业企业范文篇4

论文摘要:品牌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营背景,现已成为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当前,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虽有所提高,但在实施品牌战略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针对国产鞋业企业品牌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世界知名企业在我国市场上实施“品牌战略”,我国品牌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市场的竞争已从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我国鞋业市场已经从批发时代转入全面的品牌经营时代。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品牌鞋业才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我国现在的消费人群结构是典型的“冰山”状态,拥有8.5亿的农民和4.5亿的城镇非农业人口,在4.5亿的城镇非农业人口消费群中又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面:2000万-3000万的老板或企业高层管理者;6000万-1.2亿的白领;3.3亿左右的工薪阶层。由于消费群的改变,国内鞋业已经进入设计品牌的阶段,鞋业品牌的实力实际是它高附加值、知名度等因素的综合。鞋业企业必须经过认真的市场研究,对所要推销品牌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消费者等诸多要素进行详细定位,并通过设计师创造产品的个性,在推销产品的同时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从而使目标消费者认同品牌的文化理念。

一、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

从我国鞋业生产发展方式来看,我国制鞋工业在世界鞋业发展格局中只是鞋业大国,而不是强国。我国制鞋业处于产业链的“底部”,仅以数量和价格取胜市场,没有真正的世界品牌,我国制鞋业的比较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国际主要鞋业巨头自创品牌,自创渠道,自有设计,均不再把“多投入、加大量”作为发展重点,而目前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和做贴牌加工的企业重复投资,生产低档产品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我国鞋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自有品牌,产品档次不高以及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等问题,设计能力薄弱,总体而言价格偏低,出口的增长还是呈数量型扩张态势。重销售额轻品牌创立,在品牌建设上花的功夫不足,遇难而退,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行业意识不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易引发贸易摩擦;国内市场不规范、营销方式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

品牌自主开发和自主管理经营的意识淡薄。没有强有力的设计,没有创新,单纯地复制、仿造他人的产品,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鞋就没有办法走在前沿,更不可能引领时尚与潮流,企业就只能赚取加工费,利润停留在制造过程与经营差价上,没有专业的全面的营销策划,整个运营过程很盲目,企业没有获得效益,产品也没有获得知名度。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二、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已成为市场的灵魂。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需要通过品牌创新来进入市场从而占领市场,最终确立在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在这方面国内鞋业企业虽然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与国际品牌整体差距明显

首先,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整体差距明显。国产品牌在创造品牌价值,向世界驰名品牌目标迈进的征途中尚需加倍努力。其次,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份额、销售额和资产额,二是品牌质量。随着我国加入WTO,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必将群雄逐鹿,国内鞋业企业有了市场份额,生产上规模才有可能,销售额和资产额的扩大也才能实现,国内鞋业企业才能最终走上一条发展壮大之路。至于品牌质量,国内鞋业企业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更大。国际品牌都是以高质量、高信誉立足于市场,但国产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深。

(二)品牌资源缺乏

国内鞋业企业现有品牌中,高技术、高质量、高文化含量的品牌较少。商标是最好的品牌。据统计,在国内鞋业企业每年出口的产品中,标有国内鞋业公司自己品牌的鞋仅占1/3左右,1/3的鞋没有品牌,另外有1/3的鞋是“洋品牌”,大量的利润流入国外经销商和商的腰包。

(三)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多年的计划经济使国内鞋业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品牌的自我保护,有些国内鞋业企业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的品牌,将宝贵的无形资源拱手让给对方,痛失长远发展的基础。品牌意味着市场,失去了自己的品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场。

(四)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手段单一

由于国内大多鞋业企业还未能真正走出国门,不会巧妙通过国内外传媒宣传自己的品牌,开展品牌营销;也未能综合运用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和人员促销等手段开展品牌战略,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还停留在通过少量素质不高的员工外出推销自己产品的简单推销阶段。还有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在品牌的创立上追求轰动效应,盲目地用大规模广告轰炸的方式创品牌。为追求短期效益,盲目进行品牌延伸,为品牌长期价值的建立埋下隐患。

三、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分析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国内鞋业企业如何打造国际性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深入分析和探索企业名牌战略实施的对策,对于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成功地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树立现代品牌管理观念

1、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是国内鞋业企业急需重视的问题。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品牌不能单靠营销技术策划出来,而是企业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的。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经营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战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要素是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法国品牌营销专家卡菲勒指出,在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能够成功,这要归功于厂家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宣传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和准确预测。

2、树立品牌营销观念。国际品牌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品牌营销。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企业或产品的一种依据,是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独特的有形和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因此,国内鞋业企业应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的品牌观念,并要随消费者要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丰富国内鞋业企业品牌观念的内容。

3、找准市场切入点,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形象,其目的是潜在地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国内鞋业企业必须重视对市场消费趋势及竞争态势的认真分析,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并集中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在目标市场上争取最大市场份额,这是品牌战略组成中的重要一环。

(二)采取有效的品牌管理措施

1、有效运用品牌营销技术。品牌营销技术很多,国内鞋业企业在品牌营销中应对以下几点特别加以重视。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要正确地选择品牌传播手段和方式。着力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研究表明,吸引一个新消费者是保持老顾客费用的4-6倍,从品牌忠诚者身上获得的利润是非品牌忠诚者的9倍之多。

2、加强品牌投资,提高企业声誉,树立名牌形象。成功的广告投资是获得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国内鞋业企业要让社会和顾客认知自己的产品和公司,就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树立产品的形象。

3、注重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地位。(1)注重产品质量。首先,国内鞋业企业要关注同行动态,时刻关注同行的市场动态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及时做出相应对策。其次,防止假冒产品的侵袭。造假者唯利是图,国内鞋业企业应有足够的准备与防御措施,避免公司及产品形象遭受损害。再次,决策者应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提高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始终保持较强的质量观,维护良好的品牌声誉。(2)加强售后服务。加强售后服务,履行产品承诺,提高品牌信誉度。高质量的产品再加上优良的售后服务,更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依赖感,品牌的信誉度也必然随之得以提高。(3)不断创新,不断开发研究新产品,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从而不断增强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形象。

4、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品牌产品最易成为侵权假冒的对象,国内鞋业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名牌的合法权益,通过成立企业间的名牌保护协会,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宣传,打击假冒品牌行为;投资、合资、合作等产权变动中,明确名牌资产的产权归属,保护好国内鞋业企业的名牌资产不受侵犯。还要经常查阅商标公告,一旦发现近似自己的商标注册,立即提出异议,并积极配合执法部门进行查处,采取一些有效的高科技防伪标识,广泛向社会介绍识别真伪商标的知识和技巧。

21世纪企业发展的成败关键不在于具体的管理职能是否有效,而在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实施品牌战略是国内鞋业企业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国内鞋业企业应尽快制定品牌战略,努力搞好品牌发展的长远规划,抓住机遇,争取发展成为国内甚至世界知名的鞋业品牌。

参考文献:

1、鲍莉莉.中国制鞋业比较优势状况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中旬刊),2007(5).

2、陈琦.论新形势下温州鞋类出口企业的经营战略[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3).

鞋业企业范文篇5

一、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

从我国鞋业生产发展方式来看,我国制鞋工业在世界鞋业发展格局中只是鞋业大国,而不是强国。我国制鞋业处于产业链的“底部”,仅以数量和价格取胜市场,没有真正的世界品牌,我国制鞋业的比较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国际主要鞋业巨头自创品牌,自创渠道,自有设计,均不再把“多投入、加大量”作为发展重点,而目前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和做贴牌加工的企业重复投资,生产低档产品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我国鞋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自有品牌,产品档次不高以及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等问题,设计能力薄弱,总体而言价格偏低,出口的增长还是呈数量型扩张态势。重销售额轻品牌创立,在品牌建设上花的功夫不足,遇难而退,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行业意识不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易引发贸易摩擦;国内市场不规范、营销方式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

品牌自主开发和自主管理经营的意识淡薄。没有强有力的设计,没有创新,单纯地复制、仿造他人的产品,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鞋就没有办法走在前沿,更不可能引领时尚与潮流,企业就只能赚取加工费,利润停留在制造过程与经营差价上,没有专业的全面的营销策划,整个运营过程很盲目,企业没有获得效益,产品也没有获得知名度。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

二、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已成为市场的灵魂。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需要通过品牌创新来进入市场从而占领市场,最终确立在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在这方面国内鞋业企业虽然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与国际品牌整体差距明显

首先,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整体差距明显。国产品牌在创造品牌价值,向世界驰名品牌目标迈进的征途中尚需加倍努力。其次,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是市场份额、销售额和资产额,二是品牌质量。随着我国加入WTO,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必将群雄逐鹿,国内鞋业企业有了市场份额,生产上规模才有可能,销售额和资产额的扩大也才能实现,国内鞋业企业才能最终走上一条发展壮大之路。至于品牌质量,国内鞋业企业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更大。国际品牌都是以高质量、高信誉立足于市场,但国产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深。

(二)品牌资源缺乏

国内鞋业企业现有品牌中,高技术、高质量、高文化含量的品牌较少。商标是最好的品牌。据统计,在国内鞋业企业每年出口的产品中,标有国内鞋业公司自己品牌的鞋仅占1/3左右,1/3的鞋没有品牌,另外有1/3的鞋是“洋品牌”,大量的利润流入国外经销商和商的腰包。

(三)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多年的计划经济使国内鞋业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品牌的自我保护,有些国内鞋业企业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的品牌,将宝贵的无形资源拱手让给对方,痛失长远发展的基础。品牌意味着市场,失去了自己的品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场。

(四)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手段单一

由于国内大多鞋业企业还未能真正走出国门,不会巧妙通过国内外传媒宣传自己的品牌,开展品牌营销;也未能综合运用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和人员促销等手段开展品牌战略,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还停留在通过少量素质不高的员工外出推销自己产品的简单推销阶段。还有不少国内鞋业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在品牌的创立上追求轰动效应,盲目地用大规模广告轰炸的方式创品牌。为追求短期效益,盲目进行品牌延伸,为品牌长期价值的建立埋下隐患。

三、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分析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国内鞋业企业如何打造国际性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深入分析和探索企业名牌战略实施的对策,对于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成功地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树立现代品牌管理观念

1、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建立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是国内鞋业企业急需重视的问题。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品牌不能单靠营销技术策划出来,而是企业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的。优秀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经营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战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要素是国内鞋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法国品牌营销专家卡菲勒指出,在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能够成功,这要归功于厂家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宣传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和准确预测。

2、树立品牌营销观念。国际品牌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品牌营销。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企业或产品的一种依据,是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独特的有形和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因此,国内鞋业企业应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的品牌观念,并要随消费者要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丰富国内鞋业企业品牌观念的内容。

3、找准市场切入点,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形象,其目的是潜在地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国内鞋业企业必须重视对市场消费趋势及竞争态势的认真分析,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并集中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在目标市场上争取最大市场份额,这是品牌战略组成中的重要一环。

(二)采取有效的品牌管理措施

1、有效运用品牌营销技术。品牌营销技术很多,国内鞋业企业在品牌营销中应对以下几点特别加以重视。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要正确地选择品牌传播手段和方式。着力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研究表明,吸引一个新消费者是保持老顾客费用的4-6倍,从品牌忠诚者身上获得的利润是非品牌忠诚者的9倍之多。

2、加强品牌投资,提高企业声誉,树立名牌形象。成功的广告投资是获得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国内鞋业企业要让社会和顾客认知自己的产品和公司,就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树立产品的形象。

3、注重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地位。(1)注重产品质量。首先,国内鞋业企业要关注同行动态,时刻关注同行的市场动态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及时做出相应对策。其次,防止假冒产品的侵袭。造假者唯利是图,国内鞋业企业应有足够的准备与防御措施,避免公司及产品形象遭受损害。再次,决策者应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提高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始终保持较强的质量观,维护良好的品牌声誉。(2)加强售后服务。加强售后服务,履行产品承诺,提高品牌信誉度。高质量的产品再加上优良的售后服务,更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依赖感,品牌的信誉度也必然随之得以提高。(3)不断创新,不断开发研究新产品,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从而不断增强国内鞋业企业的品牌形象。

鞋业企业范文篇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产业链式化、功能区域化”的思路,深化新型工业化,紧紧围绕产业升级主线,高标准建设鞋产业功能区,打造“鞋业”区域品牌形象,把鞋产业建设成富民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主要影响的特色产业和关键经济增长点,尽早实现“中部地区最大鞋业城”宏伟目标,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赶超发展。

二、发展目标

实现鞋业产业总体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较大进展,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我县传统优势产业重要基础地位。

1、2014年,鞋业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1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力争到2015年,鞋业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利税达32亿元;到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利税达48亿元;到2020年,鞋业产能突破1亿双,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利税突破50亿元,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鞋业城。

2、加快建设总体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的鞋业产业功能区,加速推进鞋业板块发展,建设大型综合性鞋业仓储配送区和鞋业口岸作业区,实现产业产品一站式采购。

3、实现鞋业产业由粗放型的外延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将鞋业企业打造成低消耗、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化企业。

三、工作重点

1、完善产业规划。结合当前鞋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县鞋业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对发展举措进行系统安排和科学谋划。坚持以鞋业生产加工为重点,带动鞋革材料、鞋业包装、物流运输、五金配件、鞋模加工等产业共同发展,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提升鞋业产业发展水平。

2、坚持项目带动。一是全力招大引强。充分利用省鞋业产业基地、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绿色资源示范县等名片,结合县内鞋业产业发展特点,瞄准晋江、成都、温州、东莞等鞋业产业集群地开展专项招商,主动对接奥康鞋业、康奈集团、安踏体育、德尔惠等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强企业,着力引进皮革精深加工、纺织材料配件、鞋化工、鞋金属配件等配套企业,不断延伸和完善鞋业产业链条。力争每年引进亿元以上鞋业项目5个。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产工作,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加大对佳鑫鞋业、丰穗鞋胶、大中鞋材、创力包装、中力橡胶等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推进项目尽早竣工达产,力争每年新开工鞋业项目5个,竣工投产项目3个。三是全力做大龙头。积极扶优扶强,鼓励和帮助裕盛、匹克、中杰、众安科技、本领泡棉等现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加快裂变扩张。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对鞋业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支持力度,对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等进行统筹安排,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3、强化创新驱动。采取政府引导、逐步推进、上下联动的方式,积极实施以产学研体系为主的创新联盟发展战略。引导企业运用高新适用技术对现有生产设备、工艺进行改造,切实解决鞋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发展精深加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引进和鼓励资本投入,扶持一批“小而专”、“小而精”的企业,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小企业为基础、大小规模并举的完整产业生产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增长。强化行业品牌意识,有选择和针对性地引入一些拥有核心关键技术、资金雄厚、有产品市场的战略合作者,实施高端切入、加速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产品档次,打造自主品牌。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名品名牌、驰名商标、标识认证的由县财政按照县内相关政策予以奖励。

4、打造循环经济。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效、节能、降耗和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严控“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落户,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鞋业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环境要求、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并难以改造升级的鞋业企业和项目进行淘汰。落实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鞋业企业的废水、废气等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产业循环经济试点,培育鞋业产业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和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结合“蓝天·碧水”工程,制定一批有利于物质减量、循环利用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使鞋业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对优化全县工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夯实承载平台。大力推进园区道路、管网、输变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园区污水处理厂、锦江500kv输变电站等工程建设。搞好园区资本运作,加强土地经营和资源经营,大力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快扩园,加快建设鞋业产业基地“卫星城镇”,高起点规划建设园区学校、商业、医院等生活设施,提高配套承载能力。力争园区每年落户鞋业企业5家以上。

6、完善要素配套。保障用地需求,对鞋业建设项目,优先包装对接三大省级调度平台,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化用工服务,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职业学校、公共实训中心与企业对接机制,为企业培训所需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加快物流平台建设,依托铁路物流产业园,培育发展恒定物流、和达天下物流等一批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对接,创新银园保、财园信贷通、助保贷等融资模式,鼓励银行机构为鞋业企业给予重点信贷支持,确保新增贷款的20%用于鞋业产业的信贷投放。加快人才引进,用好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的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

7、提升服务水平。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严格执行“三零两减半”政策,规范收费行为,降低企业成本。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严肃查办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为企业排忧解难,以一流的作风创建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加速鞋业产业集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工信委、工业园管委会、国土局、城建局、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人民银行支行、民营企业局、行政服务中心、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交通运输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工信委。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推动鞋业产业集群发展及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监督检查各项工作实施情况,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方面的重大事项。明确工作目标、责任主体,推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挂点,一个责任单位落实,一个工作小组服务”的推进工作机制,对企业实现从跟踪、洽谈到开工、投产全程“保姆式”服务,强力推进鞋业产业集群发展。

鞋业企业范文篇7

网络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集群模式重新洗牌,集群价值链再次调整整合,其整合调整过程经历了以下阶段。

1.1“三角立体型”

由于自身资源、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最开始的企业集群以围绕一种特定的资源而集聚,其特点是三角立体型,多层次,然而这种价值链由于过多地依赖某种资源,导致产业升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即价值链随着某种特定核心资源的变动而变动,如果这种资源枯竭,那么价值链随之消失,如矿产业。

1.2“橄榄两头型”

两头型升级途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规模扩大化,因为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带来整体效率的跳高从而升级;另外一种途径是扩展到产业链的上游,如参股或并购产业的上游企业,即“纵向一体化”。

1.3“横向哑铃型”

“纵向一体化”升级模式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显现出很多的弊端和不足“,HorizontalIntegration”模式应运而生,即“横向一体化”。该模式强调企业将主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到附加值高的部分如产品和服务的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中去,而将其他的部分外包。这种模式强调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以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4“网络型多变型”

该模式为适应网络经济的特点而产生,其运作特点如下:集中于网络信息平台,各企业处在平行的供应链端口,共享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协同作战,互为一体,打造合作共赢的机制。

2价值链集群模式构建研究——以温州鞋业为例

2.1整体思路

根据网络经济概念“,网络型多边型”价值链集群定义的企业核心目标是:围绕网络经济的特点,细化平行分工,发挥集群中核心企业的作用,创新合作模式,提升整体效率。以下内容将探讨温州鞋业的企业集群价值链结构调整,鞋业是温州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本文以温州鞋业为例,以期为温州的其他行业价值链调整提供借鉴。

2.2温州鞋业集群价值链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全球价值链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材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商品或服务不断增值。温州鞋业作为一个内生型地方集聚性产业群,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得到迅速发展,其以多种形式参与并融入了由跨国公司主导的鞋业全球价值链。然而近年来,温州鞋业集群面临诸多问题,包括集群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档次不高,没有形成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机构和组织(科研和教育机构、大学实验室、研究中心、服务中心、行业协会及商会)、交通网络、公共设施、通信网络设施等,生产要素紧缺、国际销售渠道匮乏等,这些都让温州鞋业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端口。2.2.1生产要素紧缺近年来,招工难、征地难、原料价格高,已经成为温州鞋业集群发展的三大难题。温州工业用地日渐匮乏,工业用地价格远远超出了鞋业企业的承受能力,电力资源缺口大,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扬,严重制约了温州鞋业企业的发展。2.2.2创新能力匮乏温州鞋企的综合创新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样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整体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品牌意识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由于温州鞋企的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一些企业花重金开发的新产品,一上市即被仿造。抄袭者既不要开发成本又偷工减料,产品价格非常便宜,很快就会赢得市场份额,挤占原开发企业的市场份额,导致恶性竞争。因此,企业已经习惯了低价竞争,根本无心也没有能力提高创新水平。由于温州鞋业进行高新技术革新的能力差,投入力度也不够,导致其一直处于价值链的末端,生产和销售一直受着国际大牌企业的制约。

2.3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温州鞋业集群升级途径

鞋业企业范文篇8

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中使用有机溶剂、粘胶等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职业健康安全防护及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规范制鞋业生产经营活动,预防和避免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保护从业人员生命健康权益,市于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制鞋业职业健康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在检查中发现制鞋业存在不少职业危害隐患。以下是在近半月多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制鞋业存在的职业危害隐患问题和对此的一些浅显建议。

问题

检查中发现制鞋企业大多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但职业健康管理资料不健全不规范。制鞋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噪声、苯等职业危害因素,长时间接触易发生职业病伤害,然而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未配备劳动防护用品(防毒口罩、耳塞)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一般白纱口罩,起不到防毒防尘防噪声作用;喷漆刷胶工艺处未设置通风设施或为了降低成本设置的防护通风设施未正常开启,防护设施成为摆设;企业未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未能如实将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以警示方式告知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等诸多问题,充分反映出部分企业对职业危害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措施不到位,从业人员缺乏对职业健康知识的认识。

措施

(一)落实制鞋业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

落实制鞋业职业危害隐患自查责任,在制鞋企业中普遍倡导推行用工体检、有毒岗位分发防毒口罩、车间通风、使用合格低毒胶合剂,改善生产工艺或完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二)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意识。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职业健康相关知识,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意识,使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职业危害的严重性。

(三)落实安监部门监管职责。

安监部门增强服务意识,执法人员提高职业健康执法能力,深入鞋业企业调查研究,经常检查、指导、帮助督促企业建立预防职业危害管理体系,促进职业健康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从根本上保证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维持社会稳定。

(四)部门联动,加强制鞋业职业健康安全长效管理。

制鞋企业职业健康专项执法,是一项综合性的监管执法工作,要加强对制鞋业的常态化管理,各镇(办)对辖区内制鞋企业摸底排查,公安、环保、安监、消防、工商等部门实现部门联动、综合施治,发挥部门优势,形成执法合力,日常深入制鞋业进行职业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规范制鞋业的生产经营秩序。

鞋业企业范文篇9

1.1“橄榄型”价值链

这种价值链的升级对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力度要求颇高,采用的升级途径一般都是强调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化,以规模的扩大,带来企业的整体效应提升,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参股到供应商企业,以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为经营手段,这就是所谓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Integration),这类企业集群的特点就是“大而全、小而全”。

1.2“哑铃型”价值链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使得“纵向一体化”模式凸显了越来越多的不足,新的模式应运而生,它就是“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Integration),该模式强调利用技术手段的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的核心利益体现在产品的研发、设计,还有市场营销以及品牌建设这两头。而至于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则以外包方式委托社会企业生产加工。

1.3“网络型”价值链

21世纪以来,网络经济已经走向成熟,在此基础上的企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阿里巴巴可谓是我国“网络型”企业集群的杰出代表,它的异军突起让整个中国企业圈为之一振,也让人们看到了“网络型”企业集群的优越之处。“网络型”企业集群建立在集中的信息化平台上,集群成员企业被分别配以平行的供应链结构,各成员单位均以共享合作,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实时在线,互为一体,协同合作,形成共赢的合作机制,最终让该集群的综合实力得到升级。这也是应对全球竞争选择的集中化、一体化产业化经济。近年来,随着独立的主体业务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的逐渐成熟,已经不再如从前那般对传统企业极度依赖,新的环境也让它焕发了新的活力,创造了许多业内神话。网络经济现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流产业,这样的趋势是必然走向,它也为其他领域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虚拟物质技术基础”。

2价值链集群模式构建实证研究(以温州为例)

2.1整体思路

综上所述,在当今时代背景条件下“,网络型”价值链集群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网络型”价值链集群的实质是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为基础,对传统经济进行改造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根据网络经济基本要义,本着发展企业集群经济的精神,新时期“网络型”价值链集群定义的企业战略目标是:首先顺应网络经济的潜在规律,要牢牢把握大型龙头的带动作用,把握重点,平行细化分工,要与企业集群的相关产业的上下游成员单位紧密合作,本着共赢的精神,共享资源、信息,以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突破,进行全面整合优化,以获取综合实力的提升,结合市场信息导向,积极推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由此一来,传统的企业经过革新将展现全新的面貌。下文以温州鞋业为例,探讨温州鞋业的价值链结构调整,以期借鉴于温州企业集群价值链的再造与升级。

2.2温州鞋业集群面临的发展瓶颈

全球价值链也是按照网络经济的基本思想发展起来的,其要义在于在全球范围内去定义、设计、生产、销售直至最终消费,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造的增值。作为一个内生型地方产业群,温州鞋业以各种方式融入了由跨国公司主导的鞋业全球价值链并获得发展。但是近年来,温州鞋业集群正面临生产要素紧缺、国际销售渠道匮乏等诸多发展瓶颈,温州鞋业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1)生产要素瓶颈。近年来,随着工业用地的匮乏以及原材料成本、电力资源紧缺、劳力成本的大幅上扬,温州鞋业集群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征地难、招工难、原料价格高,已经成为温州鞋业集群发展的三大阻碍。(2)创新能力匮乏。当前温州鞋企的综合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行列还有一定的差距,而这样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整体技术含量低、档次较低、缺乏竞争力、品牌意识差、附加值低。对传统产业和工艺进行高新技术革新的能力差、投入力度也不够,自己的产品没有特征性,难以在国际市场留下深刻的印象。(3)缺乏国际品牌渠道。温州鞋企严重缺乏世界知名鞋企的品牌注入,这也是温州鞋业集群发展的最大障碍。温州有实力成为一流的品牌加工地,但是品牌渠道的缺乏导致很难进入国际自主消费高端市场。一般都是采用退而求次的办法,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获得廉价的加工费,取得所谓“物美价廉”的口碑。

2.3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温州鞋业集群升级途径

鞋业企业范文篇10

优先发展区域品牌是品牌经营的新趋势

近年来品牌经营备受企业界的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环境中,绝大多数企业的营销阻力加大,利润普遍降低,企业进入微利时代,故转而努力使原来作为无形资产的品牌价值转为“有形化资产”;另一方面,商品的平均寿命周期缩短,新产品导入市场频繁,因此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面对大量新商品的上市,越来越重视发挥已有品牌的延伸优势。

企业品牌是品牌经营的源泉,然而中小企业单独创建国际品牌困难大、时间长、成功概率小。“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如表1所示),是众多企业通力合作拼搏的结果,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是一种很珍贵的无形资产。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优先培育区域品牌。

所谓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并形成了该地域某行业或某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国消费者曾对上海货情有独钟,部级的品牌像瑞士手表、法国香水也享誉世界。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E.波特教授(MichalE.Porter)认为“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群”(Clusters)是指特定领域由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及各种机构的集合,即企业的区域集中或产业的聚集(industrialclusterPoter,1990)。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区域优势效益提升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势在必行。为此应建立完善的品牌金字塔层级支撑体系(如图1所示),为创建国际品牌竞争力奠定基础。

从温州鞋业看温州区域品牌建设

温州鞋业其规模、数量在国内首屈一指,产值在500万以上的企业1,000家,产值在五千万元以上企业100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0多家,现已形成了皮革、皮鞋,皮件三个主体产业和皮革化工,鞋用材料等配套的鞋革工业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鞋革制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市鞋革行业工业总产值为318亿,生产数量占全国25%左右。中国轻工联合会增设“中国真皮领先鞋王”荣誉称号,引导排头企业向更高目标努力,目前全国荣获此称号的企业仅有两家,其中一家就是温州的康奈集团。据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统计,2002年全国重点皮鞋企业产销前30名中,温州企业占了70%以上;获准佩挂真皮标志超百家,占全国3/5以上。由此可见,温州鞋的质量,品牌、销量均在全国前列。

温州鞋业现有一大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形成了产业配套、专业协作密切、品牌群体高度聚集的良好局面。目前,温州制鞋业建立起以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为标志的部级品牌第一梯队,并以在创建中国鞋都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鞋都功勋企业、优秀企业等形式为载体,积极培育第二、三梯队。形成了以康奈、奥康、东艺、吉尔达领航的行业品牌联合舰队,建立了较完善的品牌金字塔层级支撑体系。

鞋业是温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市场先锋,温州鞋业在区域品牌建设中承载了许多艰辛,经历了不小的曲折。其经验和教训将给后来者提供难得的借鉴。

“羊群行为”——温州鞋业从盲动到理性

“羊群理论”也称“羊群行为”(herbeffectorherbbehavior),借动物成群移动,觅食等行为,比拟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的从众偏好。随着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注意到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预期的不确定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他们认为人的有限的理性,对信号的观测及识别能力的差异是“羊群效应”产生的根源。这实际上是对个体经济自发性、盲目性自然趋势的写照。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市场形成的初级阶段,特别对于我国经济转型的社会背景下,这种现象是很难避免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短缺经济环境下,处于落后积累阶段的温州个私企业,面对只要有商品便能销售的卖方市场,在利益的诱惑下,“羊儿”纷纷进入鞋业,一哄而上,纷纷利用落后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销售大量质低价廉的温州鞋,使“温州鞋”一度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这一切曾给温州企业带来过商业信誉上的巨大损害。

大多数学者对“羊群行为”持否定态度。但笔者认为对待“羊群行为”要辨证地看。由于没有足够信息或者观测不到准确的信息,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应该说我国许多企业和行业在模仿策略下取得了很大进步。“羊群行为”一方面表现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有“从众”的盲动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如果有一个好的领头羊时,将对健康的社会经济活动有一个良好导向作用,这时的“羊群行为”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却具有积极的意义,问题在于领路的“头羊”应该尽量有较全面的信息和较为准确的方向。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利大于弊的良好效应。

温州鞋业后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1987年杭州武林门广场的一把大火烧醒了温州人,唤醒了温州人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在温州市政府关于“质量兴企、品牌立市”的号召下,以康奈、奥康等“头羊”的带动下,温州鞋业产生强烈的质量从众、品牌从众效应,经过十几年的励精图治,温州皮鞋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嬗变。这一切不仅使温州鞋业受益非浅,而且辐射到其它轻工产业,继2001年自发创建中国鞋都之后,许多企业纷纷效仿,于是在“中国鞋都”这只“领头羊”的带领下,中国服装名城、中国锁都、中国笔都......,陆续花落温州,众多“国”字号为锻造温州区域品牌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应该说:作为社会整体的、理性的“羊群行为”,已经引导着温州个体企业从盲目行动走向创企业品牌、区域品牌的自觉的理性行动。

“狼群”的形成——分散企业步入集中与协同

我国经济学家钟朋荣把浙江台州经济称之为“小狗经济”。它具有小规模家族式企业与大规模企业集团的双重优点,不仅在企业间引进了竞争优势,而且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和产业优势,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温州企业也有此特点,明确的社会化分工和协作使每个中小企业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成本潜力的挖掘,较易形成强大的企业品牌群,进而结集成强大的行业或产业品牌优势,最终汇聚成区域品牌优势和国家品牌。

目前,有4,000多家制鞋企业集聚在温州,从业人员达35万。虽然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规模的家族制企业,但经过明确的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已形成了从牛皮交易、猪皮加工、合成革生产到鞋底、鞋材、鞋饰、鞋楦等密切相关的产业配套体系,聚集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聚集效应。大量的企业聚集群加之合理的分工协作,以及对品牌、技术专长等无形资产的共享,产生诸多协同优势:

成本优势的协同效应。企业在聚集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专业化企业之间的交易效率,产业关联较强的企业因地理位置接近,节省相互物质和信息的转移费用,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中小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增加的额外投资,这一有形共享减少了区位成本。

创新能力的协同效应。系统论表明系统中各要素的协同相干能产生新质。大量中小企业的聚集促进了企业之间、人员之间的非正式沟通,地缘及亲情使企业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导致各企业的协调互补可以使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在相关或相似的企业不断推广,组合派生出更多的创新。不同业务的共享,使技术优势在企业内得到最大限度地扩散和利用,产生晕轮效应。突出了外部效应,凸现了区域内的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益。

动态柔性的协同效应。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协调互补,在长期的交流与协作中逐渐地系统集成,形成了复杂的、灵活权变的竞争优势,这种无形的权变协同竞争优势是动态的、发展的、微妙的,能创造难以确认和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例如:温州鞋业结集成庞大的营销网络。温州有200万人的在外销售大军,其中在全国经商办企业的160万,在世界各地经商40多万温州人,形成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温州营销网,温州鞋已销往世界169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开设了近10万个鞋类专卖店、专卖柜。这是国内、外企业无法比拟、难以模仿的竞争力。

温州鞋业在度过了从盲目到自觉的羊群行动阶段后,从二十一世纪开始,逐渐一改以往企业单打独斗各自参展局面,积极发挥“狼群效应”集团作战。在温州鞋革协会引导下业界同行积极申办和参加各类国际性展览会,会展中温州鞋业统一规划展位布置,编撰印刷精美的宣传画册,以树立“中国鞋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现了“中国鞋都—温州”的团队整体水平,为打造区域品牌奠定基础(这一做法现已被国内许多行业效仿)。

“公共物品”(publicgoods)——亮出行业的旗帜

公共物品最早出现在西方经济学论著中,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企业品牌是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区域品牌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non-exdudability)、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和外部经济性(external-economics)的基本特征。一个好的区域品牌具有正向外部效应(positiveexternaleffect),能给其外部造成积极影响,许多企业通过“搭便车”共同分享利益,导致他人效用增加或成本减少,有助于本区域内企业品牌的成长,产生区域品牌“搭载效应”和“辐射效应”。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温州鞋”以优异的品质打开了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这是一笔难得的、公共的无形财富。这个关键的时刻,在市场经济中温州人善于扑捉商机聪明才智再次凸现出来,他们充分认识到“公共物品”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自觉地把这种无形的财富形象化、具体化。终于2001年9月,温州鞋业争取到“中国鞋都”的称誉。这一命名无疑是温州鞋业的旗帜,竞争的拳头。

有了这面旗帜、这只拳头,就要充分发挥它的影响,扩大它的正外部效应、辐射效应、搭载效应的覆盖面。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根据中国鞋都区域品牌建设的要求,向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中国鞋都集体商标,共在26种鞋革相关类别中分别予以注册。功勋企业品牌在经评委会审定认可授予首批“中国鞋都名品”称号,获准使用鞋革协会向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国鞋都名品”专用标志。温州已制定了以康奈、奥康等一批制鞋企业为代表的名牌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扶优扶强的政策,鼓励树名牌、创名牌、保名牌。现已形成了国家、浙江省、温州市三级名牌和商标梯度(如图2所示)。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因此在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的同时,应加强行业自律。因为任何企业的负面作用,都有可能使其他企业受株连。维持和发展这来之不易的“国字号”需要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

温州缔造区域品牌——国际轻工城

温州有丰厚的培育区域品牌的优势条件,现拥有4个中国名牌、8个中国驰名商标、通过ISO9000族认证的企业达1200多家,众多品牌的聚集为区域品牌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温州轻工业发达,包括制鞋业在内,到2002年10月已获得11个产业的“国字号”名称,以其庞大的产业规模、完备的社会分工、发达的营销网络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声誉。“国字号”名称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是对温州这些产业品牌整体上的认可,这些“国字号”的获得为温州培育区域品牌奠定了基础,为所有温州企业创他们造了共享的无形价值,也为其他企业带来了某种坐享其成的经济学上所说的“正外部性”,应积极整合各行业品牌群,形成经营范围扩大导致的范围经济规模效应,温州的锁具、制笔、烟具、剃须刀等行业正是得益于已形成的浓厚的轻工氛围,温州企业抓住机遇建立品牌联合舰队,打响温州国际轻工城这张区域品牌。

参考文献:

1.Poter.M.E:TheCompetitiven-essAdvantageofNation[M].NewYork:FreePress.1990

2.PhilipKotler,GaryArmstrong:PrinciplesofMarketing[M]:7thed,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Inc,1999

3.PorterM.E:Clustersand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

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322.

6.[英]莱斯利.德.彻纳东尼著,品牌制胜—从品牌展望到品牌评估,蔡晓煦等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版.

7.刘厚俊编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P263

8.季六祥.品牌竞争力战略的全球化定位,中国工业经济[J].2002(10):51-55.

9.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J].2002(10):27-34.

10.钟朋荣.“斑马经济”与“小狗经济”,新西部[J].2002(4)56-57

11.蔡克骄,陈勰,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精神—兼谈温州人精神面向未来的变革与重构[J],2000(1)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