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鉴别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5:59:47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范文篇1

1.1药材

菊科植物白子菜Gynuradivaricata(L.)DC.(经广西中医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蔡毅副教授鉴定为栽培品种,2006-03采于广西南宁)。

1.2仪器与试剂

Motic成像显微系统,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

石蜡切片法,表面制片法,粉末制片法。

3结果

3.1根横切面类圆形,次生构造不发达。①表皮细胞1列,类长方形,外侧壁略增厚,排列整齐。②皮层较厚,外侧有数列扁平薄壁细胞,内侧为十余列类圆形细胞;内皮层明显。③维管束4~6束,外韧型。④韧皮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相对较宽,由导管、木纤维、射线组成;导管多1~2个聚生,径向排列,周围常有纤维环绕;初生射线宽而长;次生射线较短。⑤髓部明显,由薄壁细胞组成。见图1。

3.2茎横切面类圆形。①表皮细胞1列,类长方形,排列整齐,外被角质层;可见非腺毛。②表皮下为3~4列厚角细胞;皮层较厚,薄壁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③维管束外韧型,20~24束,呈环状排列;韧皮部较窄,外侧可见壁较薄的纤维细胞;形成层不明显,髓射线宽广;木质部相对较宽,由导管、木纤维、射线组成;导管多1~2个聚生,径向排列,周围常有纤维环绕。④髓部宽广,约占横切面2/3,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见图2。

3.3叶横切面①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类长方形,排列整齐,外被角质层;气孔和非腺毛易见于下表皮。②栅栏组织多为2列,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较窄,细胞排列疏松。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常为5个,其两侧可见纤维束。见图3。

3.4叶表面①上表面: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垂周壁平直,可见非腺毛。②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易见不定式气孔和非腺毛。见图4。

3.5粉末特征灰棕色。气清香味淡。①菊糖众多,直径8.6~100μm。②非腺毛较多,常由3~9个细胞组成。③偶见石细胞,壁较薄,宽为40~80μm。④导管多为网纹,偶见螺纹、具缘纹孔型。见图5。

4小结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白子菜显微特征主要如下:根横切面次生构造不发达,有表皮、内皮层细胞和髓部。叶栅栏组织有2列;粉末中可见大量菊糖及非腺毛。以上显微特征对白子菜有鉴别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841.

[2]郭巨先,杨暹.华南主要野生蔬菜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评价[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6):63.

[3]杨暹,郭巨先.华南主要野生蔬菜的基本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评价[J].食品科学,2002,23(11):121.

[4]陈贤兴.白背三七草的诱变及抗诱变作用的初步研究[J].河南科学,2002,20(3):260.

显微鉴别范文篇2

【关键词】:半显微性状鉴定放大镜扫描仪体视显微镜

传统中药作为中国宝贵资源,在临床治病及养生保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药物疗效与药材的质量关系密切,因此对药材进行鉴别而保证药物疗效就非常重要。现已被广泛应用的药材鉴定方法有显微鉴定,性状鉴定等。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的细胞?组织?构造特征进行显微观察与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性状鉴定是一种传统的鉴别方法,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本文则建立了一种介于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之间的另一类鉴别方法,它是借助放大镜?扫描仪?体式显微镜等仪器观察中药材细微的外观性状,可称它为半显微性状鉴定。“半显微“是指它对中药表面特征的放大是界于肉眼和生物显微镜之间,例如它可以把一个苏子放大到一个乒乓球大小,非常清楚地显示其表面的纹理,但它还不能看清楚植物细胞的形态,所以它还是属于“性状鉴别”范畴。但由于它是借助仪器对药材表面的肉眼看不清的特征进行观察,这也与传统的性状鉴定有较大的区别。半显微性状鉴别法主要用于细小的果实种子类?扁平的中药饮片?叶类及花类药材的观察。对于形体大而厚的药材的整体观察则不适用,但亦可用于观察其表面细微处的特征。按照这种方法所用到的仪器不同,可分为放大镜半显微形状鉴定,扫描仪半显微形状鉴定,体视显微镜半显微性状鉴定。

1放大镜半显微性状鉴定

放大镜法就是利用一般的放大镜来观察药材,此种方法简便易行,放大镜又方便携带,所以是鉴别药材形状的一种经常使用的基本方法。但缺点是放大镜的分辨率不是很高,对于一些药材的更为细微的特征,放大镜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而且利用放大镜所得的观察结果很难记录下来,除非亲自观察,否则很难从观察者的描述中得到很深的印象。

2扫描仪半显微性状鉴定

扫描仪法是利用电脑扫描仪来鉴别药材的方法,扫描仪已是常用的办公用具。它除了有文件扫描功能,还有两个强大的功能——实物扫描功能和图像放大功能,后两个功能可被利用对中药材进行半显微性状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2.鉴别用仪器一台中等以上配置的电脑,像素为1200~2400的扫描仪。

2.软件在电脑中加装Photoshop6.0以上的图像处理软件。

2.2.软件介绍Photoshop是一种现被广泛使用的图形处理和浏览软件,其功能之齐全是一般的其它图形处理软件所不能比的。包括了所有图形的基本处理,对图形进行加工。能支持数码相机?扫描仪?体视显微镜直接捕获图象。我们就是利用它的这种功能将它应用于扫描仪半显微性状。具体功能?使用方法将在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2.3扫描过程

2.3.打开软件打开Photoshop,点左上角的[文件]下拉出菜单,指向[导入],就可以看到你的扫描仪的型号了,双击扫描仪的型号,即可在Photoshop的背景下进行扫描。

2.3.普通扫描选择好药材样品,将需要放大的部分朝下放,上面盖上合适颜色的背板(通常情况下,用白纸即可),在扫描仪上进行预扫;再用取景框框住要扫描的药材,在24bit色彩,像素300~600间(根据景框的大小选择)对药材进行普通扫描,可见药材的图像被直接展示在Photoshop中。

2.3.3高精扫描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扫描结果,能更好地选择扫描指数来观察药材,选择要放大的区域(区域选择不能太大,否则会占用很大的电脑空间),把像素调至2400,进行扫描,可见药材被放大的图像也被直接展示在Photoshop中。观察这一图像,看看你对光线的强弱,对比度的大小等,满意不满意,如果你感觉不行,可以调整后重新扫描。

2.3.4图像的进一步放大关掉扫描仪,这时的Photoshop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一般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像,可以清楚地看见药材的细微特征。就可以看到放得很大的药材图像。如果对图像不够满意,还可以点Photoshop就可以起用了,用工具栏中的放大镜对图像进行放大,你上的[图像]下拉出菜单,指向[调整],在下拉菜单中点[亮度/对比度],分别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一般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图象,可以清晰地看见药材的细微特征。

3体视显微镜半显微性状鉴定

体视显微镜法与扫描仪法很相似,就是利用体视显微镜对药材的表面特征进行观察鉴定。它可以直接观察,也可以用一台体视显微镜和电脑相连,通过电脑中的软件观察显微镜中药材的表面特征,并可以拍摄下来的一种药材鉴别方法。这种体视显微镜与普通生物显微镜不同,它的放大倍数一般在10-40之间,生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则多在40倍以上。由于两者光的来源不同,因而观察样品的图象部位也有所区别,体视显微镜的光源为反射光,适合于观察物体的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表面特征,与物体的厚度无关;普通生物显微镜的光源为透射光,适合于观察薄片样品内部的组织构造等,当薄片的厚度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就不容易看清楚了。体视显微镜法与放大镜相比的优点就是比普通放大镜的分辨率高,能将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特征分辨得很清楚。下面将仔细介绍这种方法的使用仪器和具体操作步骤:

3.鉴别用仪器一台中等以上配置的电脑,体视显微镜一台,电子目镜一个,连接电脑的数据线。

3.软件电脑中加装Uleadphotoexplorer软件。

3.2.软件介绍这也是一个图形处理和浏览软件,包括了所有图形的基本处理,对图形进行加工.也是一个图片浏览器.支持多达几十种图片格式,可以把同类图片合并成一个图片集,加上背景音乐作成屏幕保护或壁纸等等,还支持图形旋转?转换基本图形处理功能(具有photoshop的一些插件功能),也支持数码相机?扫描仪?体视显微镜直接捕获图象.这里利用的就是他能支持体视显微镜直接捕获图象的功能

3.3操作步骤

3.3.打开软件将体视显微镜通过电子目镜和数据线接到电脑上。再打开Uleadphotoexplorer软件,点左上角的[文件]菜单,选择其子菜单[TWAIN获取],会弹出下级子菜单,选择[选取来源]项,会出现一个窗口列举了可供选择的视频来源,点击USBPCCamera选项,就把该软件调到了合适的状态。再点击工具栏中的[TWAIN获取]项,视频窗口就可出现。该窗口有五个单选按扭,分别为DeviceFormatPreferenceSnapshotExit.选择Device按扭,单击USBPCCamera项,即可进入可以拍照状态。

3.3.实物拍照将需鉴别药材放入体视显微镜物镜下进行观察,调整显微镜使得药材的表面特征能被最清楚地显示出来。这时电脑视频窗口也会显示显微镜下可观察的图象。如觉得图象还不够理想,可选择Preference项进行调整。双击Preference按扭会出现图象调整对话框。该对话框可分为ImagecontrolIn/OutdoorDisplay等若干区域。Imagecontrol区域较常用,可通过调节Brightness(亮度)Contrast(对比度)hue(色度)等来使得图象最清楚。In/Outdoor区仅有Indoor(门内)和Outdoor(门外)两个单选按扭,经我们初步实验摸索可知这两个按扭是用于调节光线强弱的。Display区有LCD和CRT两个单选按扭,LCD是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的缩写,CRT是CathodeRayTube(使用阴极射线管)的缩写。一般情况只需调节这几项,其它选项随系统自己而定即可.当图象效果很好时点击确定按扭即完成对图象的调整.这时单击Snapshot即可以拍摄图象。

3.3.3保存文件拍摄图象的同时软件本身已将其保存在地址栏显示的文件夹内.,单击工具栏中[打开查看器]工具就可以查看图象文件,这时图象会出现在一个只保存有图象的查看器窗口里面,通过这个窗口可再次对照片进行调整和保存等处理。调整操作和前面相同,对图象另保存的操作如下:单击查看器窗口工具栏中的[另存为]工具,就会弹出一个文件另存为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内的地址栏键入你希望文件保存地址,然后点击保存,图象文件就会复制一份保存入你选择的地址。在这个查看器窗口内你还可以对图象进行剪切?悬转?放大?缩小等一系列的操作。

3.3.4再次拍照当你想从查看器窗口返回到视频窗口时,使用窗口工具栏最左端的返回工具就可以完成.然后在视频窗口又可以像第一次拍照一样对同一药材进行再次拍照或对其他的药材进行拍照.后面的调整?保存等操作也相同。

现已被广泛应用的鉴定方法可用于绝大多数药材的鉴定,且能从不同角度鉴别同一药材,但这些鉴别方法也有其难以克服的不足。例如性状鉴别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方面的鉴别。药材的大小是指长短?粗细?厚薄。而对于药材上的一些细微特征的观察,特别是有些很小的种子类药材,如葶苈子?芥子?车前子?菟丝子等时,肉眼不好区分其形状如何,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又如双子叶植物的根类药材顶部有的带有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有的具膜质鳞叶;蕨类植物的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和鳞片。但很多药材的表面特征通过肉眼也是观察不到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来观察。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显微鉴定主要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组织鉴定是通过观察药材的切片鉴别其组织构造特征,适合于完整的药材或粉末特征相似的同属药材的鉴别;粉末鉴定是通过观察药材的粉末制片鉴别其细胞分子及内含物的特征,适合于破碎?粉末状药材或中成药的鉴别。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由于鉴定材料的不同(完整?破碎?粉末)和药用种类及药用部位的不同,选择显微鉴定的方法也不同。鉴定时,首先要根据观察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材,制备不同的显微制片,然后依法进行鉴别[1]。这些都局限了显微鉴定这种方法的广泛性?普遍性。

基于上面两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就半显微性状鉴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从以上的实验结果看来,这种方法利用了低倍的显微仪器来观察药材以求结果的准确性及区分药物的广泛性,而不用像一般显微鉴定那样对药材进行复杂的解剖,并根据鉴定材料的不同和药用种类及药用部位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制片方法,选择不同的显微鉴定方法,这就使得这种方法保留了一般显微鉴定的准确的特点而不用操作那么复杂。另外它仍是对鉴别材料的表面特征进行鉴别而无法观察到药材组织构造特征?细胞分子及内含物的特征,因此我们仍将这种方法归为性状鉴定的范围内,但这是种特殊的性状鉴定方法,既具有一般性状鉴定的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又比其观察的更为细致:而且可以避免一般显微鉴定操作复杂的弊端。综合这种半显微性状鉴定法的各方面特征,可知它是种介于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中间的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是对现有的四大鉴别方法的重要补充。

显微鉴别范文篇3

传统的生药学实验包括生药的性状鉴别、生药组织切片的显微鉴别、生药及中成药的粉末显微鉴别、生药理化性质的鉴别等四个方面。①性状鉴别。按教学大纲要求将需要掌握、熟悉的生药材,利用生药标本,根据理论课所讲的各类生药性状鉴别要点,识别各类生药材。②生药组织切片的显微鉴别。选择典型的根及根茎类药材、皮类及叶类药材等代表性生药,利用生物显微镜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掌握各类药材组织切片的显微特征。③药材及中成药粉末显微鉴别。利用生物显微镜,以花粉粒、草酸钙簇晶、石细胞、淀粉粒、腺毛、非腺毛、刚毛等显微特征对代表性生药材进行显微观察,利用显微特征要点鉴别药材;利用中成药中各组成生药材的专属显微特征进行显微鉴别,从而掌握显微鉴别在中成药鉴别中的应用。④药材的理化鉴别。利用药材本身的特征性成分或选择适当的溶剂提取特征性成分,利用其理化性质进行鉴别,如显色反应、沉淀反应、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掌握常用的理化鉴别技术[2]。目前生药学实验大多以定性实验为主,定量实验较少。生药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操作简单,这些实验虽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定性地对生药进行认识及鉴别,对于社会需求的生药质量控制及其品质评价所需求的定量考察,目前的实验设计不完善且层次不够。为了培养学生对生药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的能力,笔者在传统生药学实验基础上,对于针对性强的实验,优选出最基础和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部分;对可实现定量操作的实验内容,进行定量的实验设计研究,实现真正定量化的生药质量控制。

2定量化的实验教学设计

2.1各类中药的生药学鉴定实验设计。分别以根及根茎类生药、花类中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药如大黄、金银花等,对其性状及其显微特征进行定性及定量实验。性状鉴定是用感观鉴定中药是否与规定的中药标准或与标准品相符合。主要进行中药品种、纯度鉴定或初步评价中药品质的优劣。本次实验的重点是观察供试品的形状、表面、断面等特征。通过对单味药系统地观察和描述,确定并掌握其主要性状鉴定特征。显微鉴定法就是利用显微镜、显微技术等对生药进行分析鉴定的方法,确定中药的真伪、纯度、品质从而建立鉴别标准。显微定量是根据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对药材某一专属特征进行计量分析,从而鉴定药材的真伪、优劣的方法[3-4]。通过显微特征常数的大小来判断药材质量的优劣,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来应用[5-6]。根据以上原理,用于本实验教学设计的定量设计实验。以根及根茎类生药大黄为例,具体实验设计如下:①大黄饮片性状鉴别,观察大黄饮片,并记录主要特征。②大黄饮片粉末显微鉴别及显微特征常数的定量计算。将大黄用粉碎机粉碎,过筛;取完全过筛的大黄粉末,精密称定,用水合氯醛多次研磨水飞;将水飞后的粉末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加入甘油10mL,最后用实验用水合氯醛试液定容;充分摇匀后精密吸取0.02mL样品液,平行制片5张,于显微镜下观察显微特征物并绘图;根据“之”字形方法,进行大黄簇晶的计数,计算出大黄中簇晶的显微特征常数(即每克大黄中簇晶的个数)。计算方法如下:测定样品中定量药材的显微特征常数:按比例制备定量药材的混悬液,装片观察计数,用公式计算:P=(X×V)/(V1×W)P:药材显微特征常数(个/mg);X:每片盖玻片下药材显微特征数(个);V:定量药材混悬液总体积(mL);V1:盖玻片下药材混悬液体积(mL);W:药材称取量。③实验要求:大黄饮片的性状特征;大黄粉末的显微特征(绘图并写出主要粉末显微特征-草酸钙簇晶等);计算出大黄中簇晶的显微特征常数。通过此次实验,让学生在掌握传统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方法基础上,对生药的显微特征常数进行计算,通过显微特征常数的大小来判断药材质量的优劣,达到对生药定量的质量控制。2.2理化鉴定的实验设计。生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其质量的关键,故应加强生药理化鉴别的内容,尤其是增加定量实验的内容。目前采用薄层色谱鉴别,高效液相的方法来检测,这样更有利于提升生药质量标准的整体水平。本部分理化鉴定的实验教学设计,除了加强基础的定性理化鉴定实验理化鉴定外,把紫外光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方法等鉴定技术引用到生药学实验中来增加定量实验的内容。具体实验设计为:鸡血藤的黄酮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定;利用高效液相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挥发油提取装置对小茴香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并计算小茴香中挥发油的含量。通过定量实验教学设计,对生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研究,丰富生药学实验的理化鉴定体系。2.3中成药中生药含量测定实验设计。利用显微定量法对含代表中药并且具有专属显微特征物的中成药进行了投药量测定。当已知原药材的显微特征常数时,通过显微定量法可以准确测出复方中药材的用药比例量,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为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7-8]。在中成药的生药学鉴定实验设计中,一方面加强基础实验操作训练。利用中成药中各组成生药材的专属显微特征进行显微鉴别观察,从而掌握显微鉴别在中成药鉴别中的应用。二是设计定量实验。对含代表性并且具有专属显微特征物的中成药中的各生药组成成分进行投药量测定,当已知原药材的显微特征常数时,通过显微定量法可以准确测出复方中药材的用药比例量。如栀子金花丸中,根据金银花所具有的专属显微特征物花粉粒,首先计算出金银花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再根据在栀子金花丸中花粉粒个数,从而计算出栀子金花丸中金银花的含量。利用显微定量法对含代表中药并且具有专属显微特征物的中成药进行投药量测定,为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3教学效果

3.1培养学生的科研知识及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在传统生药学实验基础上,优选出最基础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部分,对可实现定量操作的实验内容,进行定量的实验设计。学生在掌握传统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方法基础上,对生药的显微特征常数进行计算,通过显微特征常数的大小来判断药材质量的优劣,达到对生药定量的质量控制。对于理化鉴定的实验教学设计,除了加强基础的定性理化鉴定实验理化鉴定,把紫外光谱、高效液相方法等鉴定技术引用到生药学实验中来增加定量实验的内容,对生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研究。在中成药的生药学鉴定实验设计中,不仅利用中成药中各组成生药材的专属显微特征进行显微鉴别观察,而且对含代表性并且具有专属显微特征物的中成药中的各生药组成成分进行了投药量测定,准确测出复方中药材的用药比例量。这些定量化的实验教学设计,使生药学实验内容设计变得丰富,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前沿科学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需要衔接;培养学生对生药质量的定量质量控制及品质评价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生药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创新利用,奠定扎实的知识及实践创新能力基础。3.2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设计及科研能力。在定量化的实验教学设计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以实现定量化的生药质量控制为目标,设计安排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首先获取实验设计目的:比如在中成药中生药含量测定实验设计中,实验目的是对含代表性并且具有专属显微特征物的中成药中的各生药组成成分进行投药量测定,当已知原药材的显微特征常数时,通过显微定量法可以准确测出复方中药材的用药比例量,进而对中成药的质量判断提供依据。然后计划、统筹安排具体实验步骤,最终目的得到定量控制实验结果,从而对生药质量及品质做出最终评价。这是一个思考、领悟、认知的过程,整个过程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实际,使学习更加具有实用性和目的性,在激发学生对实际药品质量控制研究的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及对研究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后的实验报告,会形成一个小课题式组织思路,实验设计的目的、原理、解决的实际问题、采取的实验方式及步骤、最终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与讨论等内容。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设计过程进行总结、思考,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科研能力及论文的写作能力,最终为毕业实习和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9]。

总之,在传统生药学实验基础上,除优选出基础和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部分外,增加定量化的实验设计,这种由定性到定量的实验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整体思维设计及科研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生药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以及生药的开发创新利用,奠定扎实的理论与能力基础。但是,对于传统基础实验与定量实验设计的课时整合优化,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课时分配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以使这一实验教学体系更加充实和完善,为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德群.关于我国生药学发展的思考[J].药学实践杂志,2012,28(3):27-29.

[2]孙连娜,陈万生,马琳,等.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初谈[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3):172-173.

[3]蔡少青.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52.

[5]黄素高.蒲黄花粉粒、海金砂孢子在粉末药材显微定量分析中应用的探讨[J].中药材,1987,(6):24.

[6]陈聪慧,康廷国.金银花显微特征常数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J].中药材,2011,34(9):1373-1376.

[7]刘训红,任仁安.参比物法中的中成药显微定量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88,8(6):332.

[8]陈聪慧,康廷国.栀子金花丸中金银花的显微定量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1):43-45.

显微鉴别范文篇4

关键词:生药学实验;教学内容;考试

《生药学》是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基源、生产、采制、鉴别、化学成分、医疗用途、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进行研究的学科[1]。《生药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生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准确识别、鉴别生药基源的种类,辨别生药的真假与优劣,同时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药材的真伪和优劣是中药产业质量控制的源头,没有药材质量的保证,下游的质量控制都将是空中楼阁。因此,对生药学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实际鉴别经验的中药从业人员,是生药学教师要共同应对的课题。现结合生药学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对生药学实验课的内容及考试的改革谈一些体会。

1该校生药学实验教学及考试现状

笔者学校生药学实验共36学时,学生实验内容主要为学习常用生药的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现有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教师通过主控台传输实施教学,同时可监视学生端显微镜下图象或电脑屏幕,用以指导学生操作,并将任一学生显微镜观察到的典型结构进行处理并传输到每一位学生的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教学示范。教师与学生通过师生对讲模式进行一对一语音交流或短信交流,使师生间的交流更直观有效,达到真正的互动效果,显微鉴别的教学效果得以大大提高。并且实验考试要求学生识别3种未知药材混合粉末,计入考试成绩,学生对此非常重视,学习效果良好。但目前笔者学校生药学实验课程仍存在一些不足。(1)实验内容分布不均。生药学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至少应具备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四大鉴别能力[3]。但实际上,因学时限制和条件限制,所开设内容信息量不够大,显微鉴别重视程度较高,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学生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理化鉴别能力的培养。(2)药材标本量不足。药材的标本量不能满足学习要求,缺乏足够量的伪品标本,同时此项内容未纳入考试内容,学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3)实验学时数不足。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都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巩固,由于学时数的局限,药材性状鉴别的训练时间严重不足,虽然对显微鉴别的教学实践有所侧重,但依然需要加强。(4)实验课考试内容较单一。要客观衡量学生的实际药材鉴别能力,需要建立合理的实验课考试制度。以前实验课考试内容比较单一,不够全面,成绩主要是以实验报告和期末显微鉴别考试为主,实验课平时成绩为辅。而实验报告基本以板书为模板,加上实验报告要求的绘图内容,实验报告的内容往往大同小异,仅仅靠实验报告的成绩,并不能真正衡量出学生的实验水平,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掌握情况更不能体现出来。而期末粉末显微鉴别则侧重于显微鉴别,无法评价学生的药材性状鉴别能力。

2改革方法

2.1建立完善生药图库,随时随地学习

生药的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是生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的时间反复学习巩固记忆才能掌握鉴别技能。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中建立生药原植物图库、药材图库、生药显微特征图库,同时将图像上传至药学院网站,学生不仅可在实验课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还能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随时随地对各种药材特征进行复习比较,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2补充药材和伪品标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生药学实验内容繁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实验课上要准备足够的实物药材,尽量做到学生能边听讲课,边观察药材性状,掌握药材鉴别的要点,尤其是经验术语。前人总结的经验术语是对药材特征描述的生动概括,是区别于其他药材的最重要特点,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比如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具有的异形维管束,因呈星散状排列而称“星点”;何首乌的块根横切面皮层中出多个异型维管束组成的“云锦花纹”;天麻顶端的红棕色干枯残留芽苞,皱缩似辫状的“红小辫”;还有党参的“狮子头”,人参的“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等。这些术语使性状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掌握。笔者学校生药学实验要求学生掌握300种常用生药的性状鉴别,此外,还应添置足够量的伪品标本。补充更新药材标本后,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标本室进行技能练习或标本观察,并做好辅导工作;另一方面,设计木质生药托盘,每托盘可分装12种生药,每班发放25个托盘,在实验室完成生药性状鉴别要点的教学之后,学生将托盘带回宿舍,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观察,确保学习效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巩固,可以有效弥补实验课时不足的问题。

2.3组织生药性状鉴别竞赛,丰富考试形式

生药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目前,无论是药材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不缺少擅长仪器分析检测的毕业生,而是大量急需具有药材实际鉴别能力的生药学人才[4]。原有的实验课考试是将3种未知粉末混合后进行显微鉴别来判断药材。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的还有性状鉴别。针对实验课考试内容不够全面的问题,笔者扩展了考试内容,重新设置实验成绩的组成比例。笔者设计了生药性状鉴别竞赛,并将成绩纳入实验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压力。该校已成功举办了药学院首届“中药性状鉴别大赛”,要求学生识别30种药材的名称、科名和入药部位,并设置个人单项奖和集体奖项,通过这项改革,促使学生对实验课更加重视,增加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促进了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2.4调整实验教学计划,修改实验讲义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安排,重新调整生药学实验的教学计划,同时对实验讲义做相应的调整,与时俱进。由于显微互动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学生显微鉴别的学习效率,适当增加了其他鉴别方法如植物鉴别、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的内容等。教学计划和实验讲义的修订,使实验教学紧跟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实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丰富学生第一手实验资料,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

3结语

生药学实验内容及考试改革旨在通过建立药用植物图库、药材图库、生药显微特征图库,并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系统中进行教学,改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实物的观摩认知,加深记忆,达到教学目标,并且通过不断创新改进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进一步提升实验技能,培养生药学实用型人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内容全面而又突出重点,生动形象,有效地提高了生药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反映效果良好,希望能为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李昌勤 王金梅 袁王俊 单位:河南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少青.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2]吴立人.生药学实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4.

显微鉴别范文篇5

从《神农本草经》所收载的365种药物中,其中不少药物从药名上就带有道地药材的色彩,如巴戟天、秦皮、吴茱萸、阿胶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道地药材的记载就更加明确,如在对麦冬的记载中,有“浙中来者甚良”,对薄荷的记载中,有“今人用药,多以苏州为胜”。“良”“胜”自然都是指药材的质量好。而在科学不够发达的古代,人们评价道地药材的质量只能是通过性状鉴定的方法,即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简单的方法。如宁夏的枸杞以粒大饱满、色红、肉厚、油润、籽少、味甜微苦等性状特征优于其他产地枸杞。又如根茎上含有的大量朱砂点是江苏茅山所产的道地药材茅苍术的重要质量指标。在对传统的道地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的性状鉴别中,老药工、药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时期,它对于道地药材的鉴定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性状鉴定主要依靠鉴定者丰富的经验和感觉,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带入了鉴定者的一些主观因素。由于每一个鉴定者的鉴别经验的差异,加上信息交流的限制,性状鉴定的准确性就不可能很高。

2显微鉴定的形成与发展

用显微鉴定的方法评价生药的质量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19世纪以后,显微镜的发明和生药解剖图谱的发表为生药的显微鉴别打下了物质基础。由于生药的各种组织形态均具有较稳定的显微特征,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及内含物,可以成为生药品种鉴别和质量鉴定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弥补了性状鉴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对破碎药材及粉碎后的药材的鉴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地药材的显微鉴别特征也成为监测道地药材的质量、区分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的一个重要依据。例如:道地药材茅苍术与北苍术相比,其横切面的显微特征表现为皮层中的油室直径大、数量多,一般其油室直径达450μm,而北苍术的油室直径约为270μm。再如,道地药材杭麦冬与其它麦冬相比,前者的块根横切面显示韧皮部束15~24个,与木质部束相间排列,而短葶山麦冬韧皮部束8~17个。作为道地药材的“味连”,其根茎横切面有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的石细胞,而“云连”的皮部及髓部均无石细胞。通过显微镜可明显观察到这些差异。很显然。显微鉴别为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使其鉴别标准更加客观,鉴别的准确度大大提高。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显微鉴别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有些学者运用显微镜、计算机图形学及自动图像处理系统,实现了某些道地药材的显微刻划三维化。如四川中药研究所与重庆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合作建立了麦冬、附子、川贝等道地药材组织细胞计算机三维动态显示与立体鉴别系统,与攀枝花钢铁公司设计院合作完成了黄连、杜仲等道地药材所含无机成分的显微定位定量研究[1]。这显然为传统的显微鉴定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也为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依据。

3理化鉴别的迅速发展

在化学和分析化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开始关注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因而,19世纪后半叶起,开始以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作为衡量药材质量的标准。这种方法很快运用到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中,如郭兰萍等[2]在研究中发现茅苍术道地药材的挥发油组成特征不同于非道地苍术,丁平等[3]发现阳春砂道地药材和与非道地药材挥发油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张重义、李萍等[4]对道地与非道地产区的金银花的质量作了比较,对绿原酸、总黄酮、环烯醚萜、常青藤、皂苷元、齐墩果酸等进行含量测定,并用SAS统计分析系统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60年代后,在对道地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现代的分析手段不断地被运用,色谱法和光谱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的对比研究,很多学者用化学指纹图谱对道地药材进行识别鉴定。高分辨率气相色谱(HR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色谱(HPCE)等已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到生药学的研究领域,成为生药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在对道地药材的鉴别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这些现代化分析手段,完成了部分道地药材的指纹图谱,如马英丽等[5]分别采用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对大黄、三七、黄芪等药材的道地性进行了分析。这些现代化分析手段的应用,为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4分子生物技术用于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

1995年,黄璐琦[6]首次提出了“分子生药学”的概念,引起了生药学界的强烈共鸣。2000年6月,《分子生药学》的正式出版,使原有的生药学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生药的质量鉴别方面也开创了一个新纪元。选用适当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在属、种、亚种居群或个体水平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鉴别。近年来,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机扩增的DNA多态性分析(RAPD),用于道地药村的鉴别,通过RAPD技术找出道地药材的DN段,对此进行测序,进而制备DNA探针来检测相应的药材,成为判断药材的道地性的一个便捷、准确的鉴别方法。而遗传物质DNA及初生和次生代谢过程中酶系统发生的变异,是道地药材鉴别的理论依据。陈永久等[7]利用的RAPD技术对冬虫夏草的研究为冬虫夏草的药材道地性研究提供了分子水平的支持依据,肖小河等[8]对姜黄的研究表明,RAPD技术可作为姜黄属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与道地性评价的新手段。魏玉清等[9]运用RAPD技术对宁夏枸杞展开研究和质量评价,从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中得出结论是:RAPD技术用于枸杞道地品种的确定及药材真伪的鉴别是有效的。据文献统计,至2003年,对重要的植物药的分子鉴定研究已完成了六十多个类别,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道地药材。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兴起和逐步成熟,在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方面充分显示了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从基因水平上对药材进行研究,使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有了更为准确、可靠的依据,解决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中不能阐述和表达的问题,是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上的重大突破。

综上所述。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始终是生药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展,现代的分析技术和仪器被用于生药的鉴定,在道地药材的鉴定中,多种鉴别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会使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越来越高。对于我国道地药材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推进。

【参考文献】

[1]肖小河,舒光明,方清茂,等.中药附子形态结构计算机三维重建与动态显示[J].中草药,1997,28(3):167.

[2]郭兰萍,刘俊英,吉利,等.茅苍术道地药材的挥发油组成特征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1):814.

[3]丁平,曾元儿,何智健,等.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6):418.

[4]张重义,李萍,李会军,等.道地与非道地产区金银花质量的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786.

显微鉴别范文篇6

水黄连采于广西南宁市石门森林公园,海拔100m,经作者鉴定。YD-1508轮转式石蜡切片机(浙江金华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onyDSC-100数码相机(索尼公司);KQ3200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显微镜(上海兴行实业有限公司)。

2方法与结果

取部分所采材料药用部位按常规石蜡制片法制作石蜡切片;按《中国药典》2005版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研究。

2.1原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茎短,须根细长,黄棕色。茎有纵棱。叶为2~3回羽状复叶;叶柄基部有纵沟,具膜质耳状鞘,叶愈向上叶柄愈短;小叶片线状长圆形,全缘或先端2~3裂,边缘反卷。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及小苞片褐色,膜质;花黄色;萼片4;雄蕊10~20,花药线状长圆形,具小箭头;雌蕊6~12。瘦果小,卵状圆形,无柄,灰褐色,宿存柱头短,呈箭头状。花期5~6月。果期6~8月。见图1。

图1水黄连原植物(示花期)(略)

2.2性状鉴别干燥根茎较粗,须根众多,细长,呈马尾状,外表灰棕色至灰黄色,断面鲜黄色。根茎上方常有茎杆残基。气微,味苦。见图2。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www.studa图2水黄连药材(略)

2.3显微鉴别

2.3.1幼根横切面呈圆形。表皮为1列方形小细胞。皮层窄。维管束外韧型。导管排列成行。木射线木化。髓部宽广,超过1/2。表皮、皮层、韧皮部薄壁细胞内含许多浅黄色放射晶体。见图3。

图3水黄连根横切面(略)

2.3.2叶柄横切面呈不规则形。表皮为1列扁长形细胞,排列紧密,外壁加厚。每个角隅处表皮下有10多列厚角组织。皮层窄,有4~5列纤维束排列成环。维管束韧型,11束。射线5~6列。髓部为大型薄壁细胞。见图4。

图4水黄连叶柄(略)

2.3.3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方形细胞,排列紧密,上表皮稍大型,下表皮可见气孔及单细胞腺毛。栅栏组织为2列,过主脉;海绵组织1~2列排列疏松,叶肉细胞内可见许多维管束。主脉下表皮内有10多列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1个,外韧型。见图5。

图5水黄连叶(略)

2.4薄层鉴别取水黄连粉末50mg,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5min,滤过,滤液补加甲醇使成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对照品溶液10μl点于同一3%CMC-Na黏合的硅胶G层析板上,以A∶正丁醇-冰乙酸-水(6∶1∶2);B: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水(5∶4∶2∶2∶0.5)为展开剂,展距12cm,取出,晾干,在365nm下检视,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见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图6。

图6水黄连薄层色谱图(略)

3讨论

水黄连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水黄连。

在薄层鉴别中曾用小檗碱类常用薄层鉴别法[4],经过筛选以正丁醇-冰乙酸-水(6∶1∶2)和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水(5∶4∶2∶2∶0.5)展开效果较佳。

由于茎的木质化程度高等原因,石蜡切片未成功,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宋立仁,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23.

[2]贾敏如,李星炜.中国民族药志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605.

[3]胡玉彬,易东阳.三峡库区民间常用中草药“水黄连”的基源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6):32.

显微鉴别范文篇7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指给学生端的显微镜配备一套计算机和显微数码相机,通过网络使教师端和学生端之间可以自由交流信息,具有资源共享、交流便利、增加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等优点[2-4]。北大药学院生药学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配置包括Olympus-CX21显微镜、易创YM500数字摄像机(500万像素)和Dell多功能一体计算机及图像捕获和处理软件。使用生药学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互动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优势。课堂讲授:通过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可以将讲义、PPT和相关内容等传输到每位学生的计算机上,实现教师端和每个学生端同步播放,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都可清楚地看到PPT中展示的显微图像,避免了之前有学生座位远而看不清教师屏幕的弊端;在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互动系统提问,及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探讨。显微观察: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学生端配置的计算机系统可以直观地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显微图像,尤其是显示复杂的显微组织构造特征;学生无需徒手绘制显微图,只需拍照就可真实地保存显微信息,省时省力。教师端主机可以实时浏览和监控每个学生显微镜下的图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可以将看到的容易混淆、难以理解、不易检识的图像切换到教师端显示和讲解,如麻黄式穿孔板、马兜铃式维管束、当归的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和桔梗的乳汁管(图2)等,以提高学生认知生药显微特征的能力。这些互动交流活动将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报告:由于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包括计算机,学生只需将拍照保存的生药显微图像,经过简单的图像处理和编辑,制作Word或PDF电子版实验报告(图3),并通过网络传输至教师,省时省力;教师可以随时审阅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也发现一些有待改进之处[4]。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软件功能应该定期升级和维护,以使系统运行更稳定,图像颜色更真实,拍摄和传输图像速度更快。教学中也应多次提醒学生注意及时保存信息,以免数据丢失。

2完善实验课内容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显示器观察,不一定要在显微镜下寻找各类特征;不需要用手绘制复杂的药材组织构造图;不需要用笔手写实验报告。只要在选好组织目标后拍照,并编辑电子版实验报告即可(图3)。这样做大大节省了师生精力和实验所需时间。所以,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显得较少,需要增加实验课内容;另外,原有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验证性实验,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因此笔者增加了下列教学内容。2.1增加多种类型的生药。生药学显微实验主要是观察和识别显微镜下生药的组织、细胞、细胞内含物等,包括表皮、周皮、薄壁组织、导管、纤维、油细胞、淀粉粒、结晶、糊粉粒和挥发油等等。它们的大小、形态及纹理特征各异,尤其是组织构造特征比较复杂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笔者尽可能多地选择有代表性特征的生药,制作临时标本片或永久切片,供学生观察比较和学习。以叶类生药为例,同时选择双子叶植物等面叶———番泻叶(观察方晶、非腺毛、晶纤维、平轴式气孔等显微特征)、异面叶———薄荷叶(观察腺鳞、腺毛、非腺毛、直轴式气孔等显微特征)和单子叶植物叶———淡竹叶(观察等面叶,表皮细胞、哑铃型保卫细胞、泡状细胞、枕状毛、锥状毛等特征)进行实验。通过对三种典型的叶类生药的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观察,力求学生全面掌握叶类生药的组织、细胞和内含物显微特征。另外,增加单子叶植物根类药材麦冬、单子叶植物根茎类药材石菖蒲、菌类生药茯苓、猪苓和灵芝、裸子植物全草类生药麻黄、孢粉类生药松花粉和海金沙等。这就扩大了学生的显微特征认知面,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生药在叶片、根茎和根等不同药用部位的组织构造差异、菌类药材显微特征观察点等,提高了学生鉴别生药的技能,提高了生药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2.2增加易混淆品的鉴别。比如市场上容易混淆的红花和西红花,设计实验从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各个方面进行鉴别。西红花价格比较昂贵,制作西红花粉末永久片供学生实验用。市场上常有西红花伪品,比如染色的海带和黄花菜等,笔者设计水试实验进行鉴别:将买到的几株西红花正品和伪品各自放入一个有水的玻璃杯中,会看到伪品的水被染成红色,药材褪色,而正品的水变成金黄色,药材不褪色。这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药材市场实际情况,还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2.3增加了中成药的显微鉴定。中药丸散膏丹等成方制剂,有些直接用各种生药粉末配制而成,只要掌握各个组成生药的粉末显微特征,就可应用粉末显微鉴定的方法加以鉴定[5]。这几年生药学实验中增加了中成药的显微鉴别。笔者选取组成比较简单且常用的中成药,如二陈丸、八珍丸和六味地黄丸等,根据处方,对各组成生药粉末特征作分析比较,选取各药在该成药中具专属性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二陈丸由陈皮(250g)、半夏(制,250g)、茯苓(150g)和甘草(75g)四味组成,鉴别特征为草酸钙方晶(陈皮)、草酸钙针晶束(半夏)、多糖团块和菌丝(茯苓)和晶纤维(甘草)[6]。通过中成药的显微鉴别实验,学生掌握了中成药和混合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方法、步骤和技术,提高了学生的粉末鉴定技术。2.4相关内容的展示和参观。生药学科包括很多内容,由于时间的关系,实验课堂上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有些内容制作或搜索了视频演示展示给学生观看。比如石蜡切片制作方法需要十几道工序,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实验课堂上不可能亲自制片。通过播放石蜡切片的视频,让学生对石蜡切片有个全面整体的了解,一方面增加了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深刻体会到石蜡切片的不易,更加爱护实验课堂上使用的永久石蜡切片。又如生药学相关生物技术、DNA分子标记鉴定和名贵药材鉴定等,增加了PPT和视频展示。另外,还带领学生参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本校中药标本馆、饮片厂及生产车间等。以上活动从各个方面让学生了解生药学最新技术进展和市场情况,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开阔学生的视野。

3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展望

3.1修订实验指导。3.1.1实验指导中可增加彩色照片。目前生药学实验指导多为文字性描述内容,有的有部分绘制的黑白墨线图(模式化图,与显微镜下所见有所差异),缺少直观地显示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的照片。随着生药学科的发展,显微数码成像系统已经在生药学实验课堂中较为普遍地使用。所以,可以在实验指导书中补充药材彩色照片、显微特征照片、理化鉴定结果照片等,尤其要增加重要的、难理解的显微特征照片,以便于学生对照寻找。比如上文提到的麻黄式穿孔板、马兜铃式维管束和当归的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等(图2)。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个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等。3.1.2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相关技术内容。为了充分发挥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优势,新版生药学实验教材中需增加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介绍、使用说明、常见故障处理、注意事项等。该系统中还包含了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可进行图像色彩处理、剪裁及显微测量、加注标尺等功能。所以,实验教材中应增加相应的显微测量方法、加注标尺方法、图像处理技巧、利用Word文档撰写实验报告技巧等内容。3.1.3数字教材的利用。数字教材较纸版教材内容更丰富,尤其是增加了很多彩色照片、动画和视频等,更容易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教材资源,将数字教材引入到实验课教学中。3.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概念在21世纪初被提出来,最初由美国林地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于2006年进行实践,他们将课堂传授的知识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在家观看视频,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或实验,解决学生在学习或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7]。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研究热点,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众多教育工作者尝试把它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研究。国内外诸多案例表明,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主体角色更加突出,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有助于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动机,能帮助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8]。北京大学生药学实验课为小班上课,且实验课中有自主设计性实验,包括几种药材粉末、几种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别等。可以尝试将其中几次实验课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学。过程是首先准备课程微视频、PPT课件和相关的自学材料,学生课前自学;二是课堂教学,首先分小组讨论自学材料,确认最终实验过程,教师和助教给予指导和最终确认,然后进行操作实验;最后每组进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笔者在生药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教学方式上加强师生互动教学、完善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展望未来,生药学实验教学应与时俱进,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实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少青,秦路平主编.生药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

[2]胡立娟,李玲,刘俐.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显微形态实验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7):8-9.

[3]毛海霞,杨利艳.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2,15(3):164-166.

[4]叶剑尔.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1,27(6):51-53.

[5]郑俊华主编.生药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6-67.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438.

[7]BergmannJ,SamsA.FlipYourClassroom:Reach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M].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2012.

显微鉴别范文篇8

关键词:光白英果实;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光白英为茄科(Solanaceae)植物光白英Solanumboreali-sinenseC.Y.WuetS.C.Huang的干燥果实,产于我国东北、河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石河子、福海、米泉、奇台、玛纳斯等地),前苏联西伯利亚亦有分布,喜生于海拔900~1070m的河岸、渠边、荒地[1,2]。而同为茄科植物欧白英SolanumdulcamaraL.为传统的维吾尔药(欧白英始载于公元1868年阿富汗人米尔·穆罕默德·玉苏甫著《药物大全》中),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消肿化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风湿、疼痛、中风等症,外用治痈疖肿毒等皮肤病[3,4]。光白英与欧白英同科同属,但至今未见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报道。光白英在新疆的自然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利用该植物资源,揭示光白英药用的物质基础,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及药用前导的天然产物,本研究对光白英果实的性状、显微、化学成分、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仪器

1.1材料

光白英果实采自新疆米泉铁厂沟,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张彦福研究员鉴定,为茄科植物光白英Solanumboreali-sinenseC.Y.WuetS.C.Huang的果实,自然晾干备用。标本存放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标本室。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仪器

OLYMPUSCX-31数码照相显微镜(日本);Bp211D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有限公司);WHF-203B暗箱式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UV-2501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有限公司)。

二、方法与结果

2.1性状鉴别果实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5~6.1mm,多干瘪皱缩,表面暗红色或浅黄色。果实质略硬,果皮呈透明状,种子易见。果实内含种子16~26个见图1。种子扁,肾形,浅黄色,表面具透明不明显的短毛,长1.9~2.5mm,宽1.5~2.0mm。种子具较坚硬种皮,种皮细胞1至多层,胚透明无色,胚乳淡黄色,胚自内向外卷曲近两周,胚根与种脐相对,胚轴长,子叶2,先端明显分叉,长短不一。

2.2显微鉴别本品种皮细胞为无规则形状,内壁不同程度加厚,互相嵌合形成种皮,长6.3~18.0μm,宽4.3~8.8μm;果皮细胞呈4~6边无规则多边形,内多含簇晶,果皮细胞长3.0~6.5μm,宽1.5~4.8μm,簇晶直径为0.3~1.8μm;胚细胞多呈整齐的矩形,长1.8~3.0μm,宽1.0~2.0μm;胚乳细胞多呈多边形或类椭圆形,长1.3~3.0μm,宽0.8~1.8μm;薄壁细胞为无规则4~5边形,长1.5~2.8μm;壁内腺圆形,有多层细胞组成,最外1-2层细胞排列整齐,直径9.3μm;螺纹导管,直径0.5~1.3μm;非腺毛长10.5~15.0μm。

2.3.1化学成分预试[5]水供试液制备:称取光白英果实粉末5g,加蒸馏水100ml,在50~60℃水浴上加热1h,趁热滤过。滤液供检查糖、有机酸、苷类或多糖、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

乙醇供试液制备:称取光白英果实粉末10g,加100ml乙醇,在水浴上回流1h,滤过。滤液供检查黄酮、蒽醌、酚类、生物碱、有机酸、香豆素、萜类、内酯等。公务员之家:

石油醚供试液制备:称取光白英果实粉末1g,加入石油醚(60~90℃)10ml,室温放置2~3h后滤过,滤液置于蒸发皿中浓缩后,供检查甾体、挥发油、油脂等。

预试结果:光白英果实中可能含有皂苷、有机酸、生物碱、甾体、油脂、氨基酸、糖及其苷类等化学成分。

2.3.2薄层色谱鉴别取光白英果实粗粉3g,加甲醇10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蒸干后,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ml,作为样品溶液。吸取3μl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光白英果实在A(Rf=0.47)、B(Rf=0.58)、C(Rf=0.86)处均有蓝色荧光斑点。见图4。2.3.3紫外-可见光谱取光白英果实药材粗粉3g,加甲醇10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取lmL滤液于10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以甲醇作空白对照,在200-700nm范围进行扫描。结果在289nm和322nm处有最大吸收峰。

三、小结

光白英果实鉴别特征为:显微鉴别中种皮细胞为不规则形状,互相嵌合;果皮细胞无规则多边形,内多含草酸钙簇晶;有螺纹导管、非腺毛。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具有明显的3个斑点,其中Rf值具有鉴定意义。紫外光谱扫描其甲醇溶液在289nm和322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化学成分预试结果表明,光白英果实中可能含有皂苷、有机酸、生物碱、甾体、油脂、氨基酸、糖及其苷类等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7卷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82.

[2]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编写组.中国沙漠植物志,第3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51.

[3]陈雪梅,陈谦海.中药白英及其混淆种[J].中药材,2005,28(6):462.

显微鉴别范文篇9

关键词:菊三七;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菊三七,为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segetum(Lour.)Merr.[G.japonica(Thun)Juel.;G.pinnatifida(L.)DC.]的根。侗族、壮族、畲族、拉祜族、彝族、苗族、阿昌族、土家族中均药用。《本草纲目》于“三七”条云:“近传一种草,春生苗,夏高三、四尺。叶似菊艾而劲厚,有歧尖。茎有赤棱。夏秋开黄花,蕊如金丝,盘纽可爱,而气不香,花干则吐蕊如苦荬絮。根叶味甘,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甚效,云是三七,而根大如牛蒡根,……”。《云南中草药》:“甘、苦、温,有毒。止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痈肿,皮炎,无名肿毒,外伤出血”。《草木便方》:“活血,续接骨。治内伤积血,痞块,心腹疼痛”。《滇南本草》:“味甘,微苦。无毒。入足、手阳明经,兼入血分,治跌打损伤。生用破血,炙用补血,主治止血、散血、箭伤杖扑、跌打损伤,包敷患处,即可痊愈”。《天宝本草》:“治妇女血滞,腰脚痛,男子遗精,痢疾”。

彝族传统用于治疗乳腺炎、咽峡炎、扁桃体炎、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蛇虫咬伤、干疮(疥疮)。

作者在对常用民族植物药菊三七进行了生药学鉴定,以期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仪器

菊三七,采于云南大理古城边,海拔1900m。经刘圆博士鉴定为菊三七Gynurasegetum(Lour.)Merr.[G.japonica(Thun)Juel.;G.pinnatifida(L.)DC.]的根。YD-1508轮转式石蜡切片机(浙江金华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onyDSC-100数码相机(索尼公司);KQ3200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显微镜(上海兴行实业有限公司)。

二、方法与结果

取部分新鲜药材,剪成小段,用FAA固定液固定一周,按常规石蜡切片法,经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并经固绿和番红染色,制成永久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成像系统成像。

2.1原植物鉴定

为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segetum(Lour.)Merr.[G.japonica(Thun)Juel.;G.pinnatifida(L.)DC.]的根。多年生草本。宿根肉质肥大,有疣状突起及须根,断面灰黄白色。茎直立,具纵棱。基生叶簇生,匙形,全缘或有锯齿或羽状分裂;茎下部和中部叶互生,长椭圆形,羽状分裂,边缘浅裂或有疏锯齿,基部具2~5浅裂的假托叶2枚;茎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着生于枝顶;总苞2层;花全为两性,筒状,金黄色,花冠先端5齿裂,花柱基部小球形,分支先端有细长线状具毛的尖端,长约4mm。瘦果狭圆柱形,有条纹,被疏毛;冠毛丰富,白色。生于海拔1500~3000m的山谷阴湿处及树林下。分布江苏、河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2.2性状鉴别根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痕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味甘淡后微苦。

2.3显微鉴别

2.3.1幼根横切面呈不规则圆形。表皮为1列不规则方形细胞,外壁增厚。皮层宽广,超过横切面的1/2。维管束为外韧型,导管单个散在或几个成群。髓部小。

2.3.2幼茎横切面呈花瓣状。表皮为1列不规则细胞。皮层、韧皮部窄。每瓣凸状起有2~3个维管束,为外韧型。导管单个散在或1~2个排列成行。韧皮部外侧有较多分泌道。髓射线宽广。髓部大,超过横切面面积2/3。公务员之家:

2.3.3叶横切面上表皮为排列1列稍方形细胞,下表皮为1列扁平细胞,可见气孔。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主脉表皮内有5个维管束,呈半月形,外韧型,可见分泌道。

2.3.4粉末木栓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淡黄色。菊糖众多,呈无色透明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碎片。网纹导管多见。纤维单个或成束状存在,纹孔明显,纤维直径12~17μm。

三、讨论

菊三七为多民族用药,资源丰富,本实验通过对菊三七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这些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的研究,能够很好地鉴定菊三七,并为其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性研究资料。

由于所采取样品的不完整性及切片过程等原因,未能对植物的其它部位进行显微组织鉴别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徐国钧.中草药彩色图谱[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2.

[2]张艺,钟国跃.羌族医药[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285.

[3]潘炉台,赵俊华,张景梅.布依族医药[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492.

[4]杨本雷,余惠祥.中国彝族药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380.

[5]宋立仁,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61.

[6]覃迅云,罗金裕,高志刚,等.中国瑶药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85.

显微鉴别范文篇10

关键词:光白英果实;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光白英为茄科(Solanaceae)植物光白英Solanumboreali-sinenseC.Y.WuetS.C.Huang的干燥果实,产于我国东北、河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石河子、福海、米泉、奇台、玛纳斯等地),前苏联西伯利亚亦有分布,喜生于海拔900~1070m的河岸、渠边、荒地。而同为茄科植物欧白英SolanumdulcamaraL.为传统的维吾尔药(欧白英始载于公元1868年阿富汗人米尔·穆罕默德·玉苏甫著《药物大全》中),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消肿化瘀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风湿、疼痛、中风等症,外用治痈疖肿毒等皮肤病。光白英与欧白英同科同属,但至今未见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报道。光白英在新疆的自然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利用该植物资源,揭示光白英药用的物质基础,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及药用前导的天然产物,本研究对光白英果实的性状、显微、化学成分、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仪器

1.1材料

光白英果实采自新疆米泉铁厂沟,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张彦福研究员鉴定,为茄科植物光白英Solanumboreali-sinenseC.Y.WuetS.C.Huang的果实,自然晾干备用。标本存放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标本室。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仪器

OLYMPUSCX-31数码照相显微镜(日本);Bp211D型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有限公司);WHF-203B暗箱式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UV-2501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有限公司)。

二、方法与结果

2.1性状鉴别果实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5~6.1mm,多干瘪皱缩,表面暗红色或浅黄色。果实质略硬,果皮呈透明状,种子易见。果实内含种子16~26个见图1。种子扁,肾形,浅黄色,表面具透明不明显的短毛,长1.9~2.5mm,宽1.5~2.0mm。种子具较坚硬种皮,种皮细胞1至多层,胚透明无色,胚乳淡黄色,胚自内向外卷曲近两周,胚根与种脐相对,胚轴长,子叶2,先端明显分叉,长短不一。

2.2显微鉴别本品种皮细胞为无规则形状,内壁不同程度加厚,互相嵌合形成种皮,长6.3~18.0μm,宽4.3~8.8μm;果皮细胞呈4~6边无规则多边形,内多含簇晶,果皮细胞长3.0~6.5μm,宽1.5~4.8μm,簇晶直径为0.3~1.8μm;胚细胞多呈整齐的矩形,长1.8~3.0μm,宽1.0~2.0μm;胚乳细胞多呈多边形或类椭圆形,长1.3~3.0μm,宽0.8~1.8μm;薄壁细胞为无规则4~5边形,长1.5~2.8μm;壁内腺圆形,有多层细胞组成,最外1-2层细胞排列整齐,直径9.3μm;螺纹导管,直径0.5~1.3μm;非腺毛长10.5~15.0μm。

2.3理化鉴别

2.3.1化学成分预试水供试液制备:称取光白英果实粉末5g,加蒸馏水100ml,在50~60℃水浴上加热1h,趁热滤过。滤液供检查糖、有机酸、苷类或多糖、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

乙醇供试液制备:称取光白英果实粉末10g,加100ml乙醇,在水浴上回流1h,滤过。滤液供检查黄酮、蒽醌、酚类、生物碱、有机酸、香豆素、萜类、内酯等。

石油醚供试液制备:称取光白英果实粉末1g,加入石油醚(60~90℃)10ml,室温放置2~3h后滤过,滤液置于蒸发皿中浓缩后,供检查甾体、挥发油、油脂等。公务员之家

预试结果:光白英果实中可能含有皂苷、有机酸、生物碱、甾体、油脂、氨基酸、糖及其苷类等化学成分。

2.3.2薄层色谱鉴别取光白英果实粗粉3g,加甲醇10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蒸干后,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ml,作为样品溶液。吸取3μl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光白英果实在A(Rf=0.47)、B(Rf=0.58)、C(Rf=0.86)处均有蓝色荧光斑点。

2.3.3紫外-可见光谱取光白英果实药材粗粉3g,加甲醇10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取lmL滤液于10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以甲醇作空白对照,在200-700nm范围进行扫描。结果在289nm和322nm处有最大吸收峰。

三、小结

光白英果实鉴别特征为:显微鉴别中种皮细胞为不规则形状,互相嵌合;果皮细胞无规则多边形,内多含草酸钙簇晶;有螺纹导管、非腺毛。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具有明显的3个斑点,其中Rf值具有鉴定意义。紫外光谱扫描其甲醇溶液在289nm和322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化学成分预试结果表明,光白英果实中可能含有皂苷、有机酸、生物碱、甾体、油脂、氨基酸、糖及其苷类等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7卷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82.

[2]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编写组.中国沙漠植物志,第3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51.

[3]陈雪梅,陈谦海.中药白英及其混淆种[J].中药材,2005,28(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