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0:35:10

先进县

先进县范文篇1

具体标准为: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做到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定期检查。制定文化事业“十五”计划和今后10年至20年的长远规划,并纳入同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增幅每年不低于正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根据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有保证,对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财政区别情况给予经费补贴。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在所开征的文化事业建设费中有较高的比例用于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落实有关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事业的政策规定。对文化单位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重视文化体制创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人事、编制、工资、职称、经费、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配套政策和支持,推动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积极探索文化系统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功能。建有2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馆,2500平方米以上的图书馆。明显改善影剧院的设施和设备条件。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博物馆或纪念馆。提高城镇设计和建设的文化品位,创造条件建成1—2个标志性文化工程或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有规模、有特色的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充分发挥县(市)所在地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

认真实施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东海明珠工程规划,高度重视镇乡文化站建设。省级“东海文化明珠”镇乡文化站建有1000平方米以上综合性文化设施,其中图书馆(室)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全县(市、区)50%以上的镇乡文化站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在文化设施中开辟少儿活动场地和老年活动场所。80%以上的城镇社区和行政村建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三、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加强基层特色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一县一品”或“一乡一品”特色文化,积极保护、开掘、利用各类文化艺术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民族民间特色基地或民间艺术馆。办好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示范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四、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国办文化单位在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做好对基层的指导和培训工作,集中力量抓好有特色、影响大、效果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社会文化事业。按照“儿童优先”的原则,实施少儿“蒲公英计划”,重视少儿文化工作队伍和活动基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儿文化艺术活动。协调并抓好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老年文化活动,加强对老年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活动。

五、认真实施知识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指标、馆藏标准、年购新书数量、自动化建设和特色文献数据库、网络化建设达到省先进水平。镇乡(街道)文化站图书馆(室)普及率达到80%以上。省中心镇和省级“东海文化明珠”镇乡文化站图书馆(室)藏量不少于1万册,年购新书不少于1000册。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的建设和工作任务。全民读书活动普及,富有成效。

六、建立和完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制定文艺创作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每年创作1台新剧(节)目或加工一台传统剧目,每年演出100场以上。没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县(市、区),办好业余艺术团,抓好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短小精干的优秀文艺节目的创作和组台演出。

七、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改革成效显著,影院设施更新改造效果明显,电影场次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切实解决好农村电影队放映收费问题。辖区内每行政村每年放映电影12场以上。

八、宣传、贯彻、执行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法规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文物管理机构健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符合规范。落实专项保护经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近5年未发生珍贵文物和文化遗址损毁的责任事故和重要文物藏品被盗案件。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先进县范文篇2

这次全县卫生暨争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同志对去年全县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好,很有操作性,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过去的一年,是全县卫生工作难点问题较多、工作压力较大的一年。在非典过后多种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两项改革”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大局意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尽职尽责,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行业管理日趋规范。积极稳妥地实施了“两项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理顺;引入并完善了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迈出了新步伐。二是行风建设成效显著。“百姓在我心中,患者是我亲人”的服务理念得到全面强化,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行风评比位次大幅前移,卫生系统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地位得到提升。三是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业务楼的建成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能力;投资500多万元为乡镇卫生院购置的近百件医疗设备,有效地改善了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条件,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观。四是发展意识日益增强。各医疗卫生单位把想发展、谋发展、敢发展作为工作的主旋律。在硬件上不断加强房屋改造和设备购置,在软件上不断强化管理。全年共送出80多人进修学习,引进县外资金600多万元,在全系统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发展氛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为全县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级干部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再接再励,再创佳绩。

当前,从总体上讲全县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广大职工人心向上,人气上升,卫生事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卫生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工作中还有许多突出问题障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是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还不健全。非典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公共卫生体系欠帐太多,特别是对于我们贫困县来说,在公共卫生支出方面差距更大,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不到2%。受财力、物力因素的制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畅及时的信息指挥系统、协调统一的预防控制体系和高效运转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还不到位,与满足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二是基层卫生院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医疗设备陈旧短缺。目前全县所乡镇卫生院没有一所医疗设备配置达到相应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有很多乡卫生院无最基本的医疗设备、器械,所乡镇卫生院有所没有B超,所没有心电图机,所没有200MA以上光机(现有小毫安的光机大都是60—70年代产品),8所没有最基本的检验设备。医疗设备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全县卫生系统有5所中心卫生院、所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面积过小,不符合相应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有的已成危房,严重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三是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工作透明度还不够高,个别医务人员漠视患者疾苦,收受“红包”、开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败坏了卫生行业形象。四是行业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一方面,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匮乏。全县乡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中级职称人员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同样只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高,不符合知识密集型行业职能要求。另一方面,人才资源配置不成正比。全县卫生系统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人,其中有人集中在县城,只有人分布在农村;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其中有人集中在县城,只有人工作在农村,%的县城人口占有着%的中高级卫生资源,使广大农民就医需求不能及时得到保证。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在正视差距和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利形势。从社会发展背景看,经历非典洗礼后,国家政策取向正逐渐向公共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倾斜。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观念的强化,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由疾病预防控制层面向健康保护、健康促进层面延伸,要求卫生行业不仅要救死扶伤,还要积极创造和维护人群健康的环境和条件,这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县内发展态势看,风电、旅游等项目前景十分看好,县财政紧张状况将得到逐步好转,加之省委“一线两厢”战略对张承地区的加大扶持,都将带动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经济的大发展也必将促进卫生事业的大发展;从卫生系统内部潜力看,通过抓基层、打基础,抓管理、增合力,抓班子、带队伍,卫生队伍正气上升、合力增强,凝心聚力抓发展的势头很强,这些都为进一步做好卫生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氛围。总之,我们既要看到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又要看到发展中的有利因素,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加快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全县卫生工作实际,我再强调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关于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全县卫生事业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通过近两年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财务、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与上级和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下大力量认真加以研究。一是在增加公卫建设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软件建设。房屋、设备等硬件建设投入较大,受财力制约不能一步到位,因此要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争取硬件差距软件补。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乡镇卫生院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建立起连接乡镇到县城、县城到社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形成指挥协调、预测预报、医疗救治、物质储备等功能一体的全县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并及时处置。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及现场演练等培训,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投入现场调查、疫情控制、临床救治等应急工作。二是在加强机构人员建设同时,要加强体系机制建设。传染病的发生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应急所用要与常规工作相结合。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系统的、复杂的长期工程,相关机构和人员到位后,还要在日常工作机制和体系运行机制上下大力量进行研究,制定详细的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规划,分体系、分年度、分步骤抓好实施。三是在加强公共卫生宣传的同时,要加强对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公共卫生是系统工程,也是社会工程,要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公共卫生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卫生意识,特别是要增强医务工作者对疫情的警觉性。事实上,不单是像非典这样的传染病,很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生化袭击、不明原因中毒等,防控的第一关都在医院。如果医生放松了警觉,就会给后续的处理工作造成被动,就可能危及一个家庭、一个群体。因此,各医院要加强与疾控中心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避免单位之间的分割,以此确保整个体系的健康协调运转。

第二,关于乡镇卫生院建设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体,是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桥梁和枢纽,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多种客观原因,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既不具备县级医院的人才、技术、设备等实力,又不具备村卫生所的方便和价格低廉的优势,使乡镇卫生院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对此,一要合理调整布局。根据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卫生资源作用的原则,紧密结合实际,对包袱较重、经营确实困难的医疗单位,可以采取民营资本投入、社会竞争承包等“一院一策”方式转制经营。同时要处理好产权界定、人员安置等相关问题,从经营体制上进行创新。二要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诊疗护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完整性,以保证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根据医院实际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应具有公开、公平及合理性,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应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得到绝大多数职工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才能自觉遵守、爱院如家。三要充分发挥三级医疗网的作用。目前,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的逐级转诊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相当部分病员由村级直接转诊到县级诊疗。要扭转这种局面,县级医院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支持,乡镇卫生院得到加强,就会使“枢纽”作用真正得到发挥,从而使县、乡、村三级联网体制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既可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又可以扩大乡镇卫生院业务范围,提高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四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要教育职工认清当前医疗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不跳出个体药房、个体诊所甚至计生站的重围,乡镇卫生院的农村医疗市场主导地位就会逐步消失。使职工树立起不进则退,慢即落后的理念,从而增强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开创乡镇卫生院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关于行风建设

近年来,卫生局积极探索行风建设的新办法、新路子,促进了整个系统行业风气的转变,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行风建设非一劳永逸之事,需常抓不懈,要在抓反复、反复抓上持续用力。一是抓住热点,突出难点,合理确定行风建设内容。要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的焦点和转变行业作风的难点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紧紧抓住群众“不放心、不方便、不满意”的部位和问题不放手、不松劲,切实抓出成效。要进一步公开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争议,让群众放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导医台、急救快速通道等便民利民措施,为群众提供方便;要进一步做好服务承诺,提供“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的热情优质服务,让群众满意。二是自查自纠,严处,确保行风建设得到实效。要把检查整改贯穿于整个行风建设的全过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做到“三个不放过”,即没有查清不放过、没有处理结果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同时要针对易产生问题的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形成规范。三是多措并举,完善监督,推动行风建设不断深入。一方面借助社会监督的力量,采取聘请行风监督员、邀请新闻媒体介入等方式构建社会监督机制,并将整改状况定期向社会公示;另一方面要加大查处力度,对那些坏的典型处理起来绝不能手软,通过教育惩处不断深化行风建设,巩固建设成果,使职工经常受教育,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公务员之家:

第四,关于人才队伍建设

事业要发展,关键靠人才。以乡镇卫生院为例,如果拥有几名技术骨干或有较为突出的专科建设,就能在一定区域内树立权威。除解决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外,也具备一些疑难病的初步诊断及相应治疗水平,这个医院的发展就大有希望;否则技术上不去,医院发展就是空谈。因此,必须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一是要稳定农村现有卫生人才队伍。要积极研究制定基层卫技人员在工资待遇、申报职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卫生人才信息库,合理确定工作年限,保持人才的有序流动和相对稳定。二是要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倾斜性政策,鼓励吸引医疗专业毕业生志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既解决就业问题,又可带动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三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强在职卫技人员的学历教育,按照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达到规定的学历标准;另一方面要强化在职培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办法不断加强与县外医疗单位的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先进县范文篇3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文化领导体制机制日趋健全

文化建设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源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县这一宏伟目标,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必须破解当前在一些城乡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工作地位低化、功能弱化、方法老化和阵地退化等现象,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立足乡情民意,反映时代特点,把握文化建设目标时代化、阵地现代化、活动经常化、内容品牌化、服务社会化的“五化”趋势要求,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坚持把建设文化强县作为构建和谐县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文化建设工作领导组,建立了书记、县长挂帅,分管领导协调,职能部门主抓,县、乡、村三级共建,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县县文化强县(2005-2008)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创建文化体育先进乡镇、村活动方案》、《关于乡镇综合文化站暨农村文化大院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文化建设统一纳入到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坚持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同步部署,调整经济结构与壮大文化产业同步规划,文化阵地建设与城乡基础建设同步推进,经济指标与文化建设同步考核。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研究一次文化工作,每年都要召开全县文化工作会议,由县政府领导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签订文化建设及发展目标责任书,同时兑现上一年度的责任书。文化工作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二、不断加大投入,文化事业经费持续增加

繁荣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是保障。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捐助为辅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了文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县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当年文化工作事宜,将确定的文化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据统计,2006年县财政收入132070万元,拨付文化事业经费1812万元,2007年县财政收入164735万元,拨付文化经费2007万元,2008年县财政收入190599万元,拨付文化事业经费2159万元,文化事业经费的增幅均高于县财政收入同期增长幅度,人均文化事业费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区别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全额、定额和差额财政补助,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人员工资、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文化稽查队、电影公司、飞虹影剧院、大槐树蒲剧团则实行定额和差额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财政补贴。三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化公益事业,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各类社会力量捐助文化事业的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上。

三、重抓基础设施建设,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现已重构形成

基层文化阵地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2005年,在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中,我县被摘掉了这一荣誉称号,县委、县政府以此为戒,汲取教训,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连续三年,通过财政拿一点、乡镇筹一点、单位助一点、企业捐一点、农民集一点的资金投入办法,大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使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得以恢复重建。2006-2007年,由县财政出资800余万元,对原财政培训中心进行了改造装修,建起一流的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包括文化馆、图书馆两部分,其中文化馆建筑面积达到1750平米,内有400平米的多功能演艺厅、350平米的休闲音乐厅、120多平米的老年书画室、200多平米的音乐培训教室、100多平米的舞蹈培训基地,配备钢琴、电脑、音响、投影等一流设备;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1750平米内有350平米的图书超市,300平米的图书报刊阅览室,300平米的图书藏书库和350平米的书画创作展示大厅,馆藏图书达到10万册,年入藏量达到1万余册,电子阅览室装备了60多台电脑,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同时,投资900余万元装修了飞虹影剧院,使之具备了举办大型演出活动的功能。2008年,县委、县政府又将建设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个农村文化大院列为全县百项重点工程和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拨专款120万元给予扶持。新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00平米和150平米以上,内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室、特色文化室、多功能培训室、室等多种机构。配备了电脑、电视、音响、dv投影、数字电影放映机等多种设备,具有图书阅览、文化娱乐、科技培训,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县有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初步形成以县文化活动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纽带,以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2009年,县委、县政府又作出新的决定,在原有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在县城再新建一处文化活动中心,其中包括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演艺中心、文体广场,新规划的活动中心建筑面积将达到22000多平米。

四、提供优质服务,群众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文化建设重在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近年来,我县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尽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一是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组,建起了县级支中心和380个基层服务站点,同时整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业科技培训教育网络、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网络,使文化信息资源网络的覆盖率达到100%。二是积极组织本县文艺团体和邀请外地文艺团体来洪演出,从2007年至2008年,每年戏曲晚会和文艺晚会都在1000场以上。三是紧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广泛组织社会各界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仅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期间,全县开展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就达600多场。四是县电影公司,组织全县16支农民个体数字电影放映队,坚持长年下乡放映电影,2008年仅农村公益电影这一块就达到5500多场,这还不包括县城广场电影、学校教育电影,商业广告电影。五是坚持不断的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县图书馆每年的购书费均在10万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加强公益服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我县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和阵地的作用,坚持常年开办舞蹈、器乐、书画艺术培训班,免费借阅报刊、书籍等,优惠提供上网查询资料浏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大槐树蒲剧团、县道情剧社、老干部合唱团、天使少儿艺术团每年在县演出多达600余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突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农民工三个重点,县老干部局于1999年创办了老年大学,至今已发展到一个总校,七个乡镇分校,学员长期保持在3000余人。县文化馆于2007年创办了老年艺术大学,坚持定期邀请县内外知名文化艺术专家,对老年朋友进行现场授课,多方面满足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累计参加文化艺术培训的老年朋友达5000余人次。县文明办、县关工委、县文体局每年都要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安排部署未成年人的文化教育工作,仅县关工委一家就成立起关工委组织机构1155个,配备起关工委成员3837人和625人的“五老”辅导队伍,创办图书室281个,藏书达358880册,创办家长学校453所,筹集资金1045500余元,资助803名青少年学生解决上学难题,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购买教育读本421898册,参加读书者达到719000人次,收集征文24034册,先后有60人受到省组委会表彰,41人受到全国组委会表彰。依托县工会俱乐部、县农业科技培训学校,全方位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2008年累计培训农民工29万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素质。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一是在丰富内容上突出特色。主要是立足县的历史人文资源,通过积极扶持和引导培育,着力塑造具有县特色的文化品牌。特别是从1991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县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一届比一届红火,一届比一届精彩,2007年第十七届寻根祭祖节由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进行了直播,向海内外报道了寻根祭祖节的盛况;2008年第十八届寻根祭祖节则突出“寻根文化”、“乡土文化”这一主题,精心安排了“地方名优小吃大赛”、“威风锣鼓大赛”、“民间艺人绝活表演大赛”等系列乡土气息浓郁的节目,今年第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支持单位,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群艺馆和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组委会联合举办了“全国鼓王邀请赛”,共组织了有10个省、16支全国一流的队伍参加了邀请赛,精彩的表演得到了现场观众的好评。此外还有三月三接姑姑送娘娘活动、三月十八广胜寺庙会、北羊农耕社祭文化活动、兴唐寺旅游观光节等,充分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形成了规模,打出了品牌,把群众文化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二是在节庆活动上做好文章。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县委、县政府都要组织开展春节民间文艺调演及焰火燃放活动,同时还邀请部分省外精彩文艺节目来洪展演;每年的七月至八月,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县广电中心都要组织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及学校举办广场消夏文化艺术节,艺术节期间,歌舞周、戏曲周、电影周、体育周,递次进行,倍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项活动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举办6届。

六、坚持“两手抓”,文化市场运行态势良好

我县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繁荣兴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初步形成。一方面,我们紧紧依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以根祖文化为品牌的文化产业。2008年,全县文化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门票收入1736万元,成为全县文化建设名符其实的龙头产业。在大力培植根祖文化品牌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支持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倡导成立了威风锣鼓协会,积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充分发挥能人的示范辐射效应,使威风锣鼓迅速走上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现在,全县有120多支威风锣鼓队,其中有18支威风锣鼓专业演出队,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业人员达8000多人,年综合经济收入达1500多万元。如今,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逐年增多,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大,正在成为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文化稽查大队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得到较好落实,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规章制度,积极培训上岗执法人员,大力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活动、新闻采访秩序整治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活动。县文化体育局被评为省级“扫黄打非”先进集体。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行为,建立了网吧行业协会,聘请了社会义务监督员,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特别是2006年以来,全面加强公共文化场所安全管理,逐家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全面排查安全工作隐患,不间断巡查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确保了辖区内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经营场所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七、大力弘扬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有效

县是山西省重点文物大县,全县现有文物古迹252处,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全部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文管所,做到了“四有”配套工作,一是有文保档案,二是有保护范围,三是有保护标志,四是有保护机构。县博物馆收藏的4800件文物,全部建有档案,并建立了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红外线电视监控设备,确保文物安全,组建了文物勘探队,配合县上的重点工程进行文物勘探,加大了对地下文物的保护力度,近三年来全县未发生文物被毁、被损的责任事故,馆藏文物也未发生被盗、丢失、损毁等安全责任事故。

县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饶的地方。县道情、三月三走亲习俗、大槐树祭祖习俗、县威风、县琴书、县金鼓乐、北羊农耕文化、县通背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别具魅力。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拨出专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463个行政村,逐村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4月,我县“三月三走亲习俗”、“大槐树祭祖习俗”、“县道情”三个项目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这三个项目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部级保护项目名录,县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拥有三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县,在临汾市申报成功的八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我县就占有三项。2008年7月,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召开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现场会,充分肯定了我县申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今年,经过我们的努力,县通背缠拳、县金鼓乐、县琴书、县北羊农耕社祭、县乾元山仙道奇观五个项目,已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另有十二个项目被列入临汾市市级保护项目名录。

八、稳步推进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活力增强

首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文件精神,在大槐树蒲剧团、县电影公司、县飞虹影剧院等单位进行了改革,扩大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实行面向市场、择优录用的办法,招聘人才,在保持财政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对这些单位经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大槐树蒲剧团年经营性收入达32万元,县飞虹影剧院年接待各种文艺演出100余场,创收15万元,县电影公司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一年演出5600场次,创收37.9万元。

其次,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深化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以事设岗、一岗一薪的管理办法,适当拉开收入分配的差距,有效地激活了内部机制,工作责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公务员之家:

先进县范文篇4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毒情重点整治、普法依法治县和创建省级平安先进县工作会议,是经县委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召开的,是建国周年省、市系列重大活动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这几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督导,切实加快工作推进,确保全面实现预期目标。刚才,同志就三项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同志的讲话全面、具体,我完全赞同,请大家下来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毒情重点整治、普法依法治县和创建省级平安先进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谋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确保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我县今年被列为省治安重点整治县,被省禁毒办责成市禁毒委将我县列为毒情重点整治县,与余庆等平安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兄弟县市相比,令我们汗颜。因此,这两顶“帽子”必须摘,而且必须按照省、市的时间要求完成“摘帽”,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后。抓毒情重点整治、普法依法治县和创建省级平安先进县工作,落脚点在“禁”、“普”、“创”三个字上,但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斗硬”,要敢于斗硬、勇于斗硬。这是县委、政府的态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识到平安创建及“摘帽”等工作既是上级的要求,形势的需要,更是老百姓的殷切希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在这一点上,特别是我们乡镇的书记、乡(镇)长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另外,关于信访维稳问题,请各级各地要把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守土必尽责”的原则,不躲不推,带着感情接访、带着感情处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今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各地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维稳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治等手段,教育和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反映合理诉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以及民政、扶贫、民宗等部门要切实发挥“减震器”的作用,帮助疏导和处理各类矛盾,全力维护好社会稳定。

县委、县政府将对三项工作以及信访维稳工作设立专项奖励、制定惩治措施,做到奖惩分明。对国庆之前有越级上访的乡镇,县人民政府将按照上级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对当地信访维稳第一责任人先停职、后处理。各乡镇(区)的书记、乡(镇)长从现在开始到国庆长假结束,原则上不得外出,手机必须确保24小时开机。县效能办、应急办要对乡镇书记、乡镇长手机是否开机、是否在岗工作等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情况要及时报书记和我。

二、严格一个“禁”字,全力扭转禁毒工作局面

是社会公害,禁绝,事关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因此,开展禁毒工作,是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各工作部门、每个国家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我县禁毒工作自年4月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以来,以遏制来源、遏制危害、遏制新滋生吸毒人员增长为目标,以禁吸戒毒、堵源截流、禁毒预防、禁毒严打和禁毒严管五大战役为重点,不断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国际国内毒情和周边复杂形势的影响,我县禁毒工作面临多头入境,形式变化多样,市场不断扩大,吸毒人员不断增加等多重压力,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县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692人,已超出全县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一,毒情已蔓延到全县24个乡镇(区)。外流贩毒达140人,外流吸毒达331人。在我县个别人口只有2万多人的乡镇,吸毒人员就达数十人,如果这样的局面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贯彻执行《禁毒法》为重点,抓住遏制来源、遏制危害、遏制新增吸毒人员增长三个关键环节,把禁毒工作贯穿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围绕“禁”字做文章,力争实现“绝”的目标。重点要做到以下“七个抓”。

一是抓队伍。第一是抓好专业禁毒队伍建设。各乡镇(区)和禁毒成员单位必须明确专人负责禁毒工作,毒情重点整治镇要明确1至2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禁毒办的日常工作,禁毒办要发挥好组织协调和参谋的职能作用。公安机关要根据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充实公安禁毒部门的警力,不断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增强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是抓好社区戒毒队伍建设。各乡镇(区)必须按照《禁毒法》的规定,尽快建立社区戒毒队伍,抓好社区戒毒人员的教育培训。第三是抓好社会帮教队伍建设。要认真落实“四位一体”的帮教措施,切实做好帮教工作,防止帮教流于形式。第四是抓好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切实抓好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要组织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教等活动,营造良好禁毒氛围。

二是抓打击。严打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要打出声威、打出实效、保住一方净土。公安部门要充分发挥禁毒主力军作用,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露头就打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决不给吸毒、贩毒分子留一寸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公安、邮政、公路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强毒情研判,开展公开查缉,坚决堵住毒源。政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努力形成打击犯罪的高压态势。

三是抓整治。省禁毒办、遵义市禁毒委已将我县列为全市毒情重点整治县,责成我县自年起三年内改变问题突出的局面。这个时间不能推后、只能提前,提前的越早越好。我县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县城,但仙源、良村、温水、土城等乡镇的吸毒人数也呈上升势头。县禁毒委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半年禁毒工作督导检查情况,决定将东皇镇、仙源镇、醒民镇列为毒情重点整治镇。全县各乡镇都必须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重点整治工作取得有效,尤其是重点整治镇。从今年起,禁毒和治安工作在年终综合目标考核的分值权重还将加大,县禁毒委将组织督导检查组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对措施不力,整治效果不明显的地方,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四是抓预防。这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宣传、教育、文广、新闻媒体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禁毒预防教育的责任。要以宣传贯彻《禁毒法》为契机,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全民教育、青少年教育、高危人群教育这三个重点,尤其要抓好娱乐场所业主、从业人员、吸毒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的预防教育,把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就业培训等活动的重要内容,把预防教育工作做深做细。要充分发挥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切实抓好中小学校的预防教育。

五是抓创建。要将创建和巩固无毒单位、无毒社区、无毒村(居)工作和日常禁毒工作结合起来,和禁毒宣传、帮教等结合起来,将创“无毒”工作落到实处。已经创建的要抓好巩固和提高,还未达标的,要积极开展创建,力争把我县所有的单位、社区、村居都创建成“无毒”单位。

六是抓禁戒。禁吸戒毒工作是降低复吸率、巩固禁毒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禁毒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各乡镇(区)要积极研究和探索社区禁毒、社区康复戒毒的新模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禁毒办要加强对美沙酮门诊的管理,提高入组治疗率、降低脱失率,发现和减少流散在社会上的吸毒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建设,加大社会帮教力度,认真落实“帮思想、帮心理、帮生活、帮就业”的帮教措施,努力提高在控率。

七是抓责任。各乡镇和各成员单位要紧紧围绕《禁毒工作领导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县禁毒工作考评办法》的要求,全面落实禁毒工作领导责任制。各乡镇和部门的主要领导是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切实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及时解决禁毒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人、财、物上给予有力保障,确保禁毒工作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将继续把禁毒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和绩效目标考核。对因工作不实、形式主义,导致毒情反弹的,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突出一个“普”字,全面推进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进程

加强普法依法法治县工作,是建设法治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行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建设“法治”,关键在于全县人民尤其是广大干部。如果没有法治观念的普遍增强和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法治”建设就无从谈起。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牢固树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才能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认识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矛盾纠纷,推动各项事业走上法治化轨道,加快法治建设。具体要做到“三个全面”。

一是全面落实“”普法工作任务。今年是“”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规划实施的第四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明年的重点是准备迎接检查和验收。所以,从现在起,各乡镇、各单位要对“”普法依法治县前期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找准亮点、树立典型。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认真整改、及时查漏补缺。要结合各自职能,对本乡镇、本部门中后期的法制宣传教育进行规划,作好安排部署,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本部门业务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并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要全面推动“”普法规划实施。各乡镇、各部门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务必要保证人、财、物投入,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要结合本乡镇、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在普法依法治县工作中创出特色,成为亮点。县委、县政府将把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重点加强对乡镇、成员单位和学校的考核与检查。

三是要全面抓好农村普法依法结对帮扶。在农村普法依法结对帮扶上,要确保帮出实效、办成实事。今年在农村普法依法治理结对帮扶中,必须做好两件实事,第一是出资为帮扶村修建专用的法制宣传栏;第二是出资为农户征订《遵义市农村村民实用法律知识手册》,原则上要保证每户1册,让普法依法走进千家万户。

四、着力一个“创”字,确保实现平安建设工作目标

年,我县的人民群众安全感测评为77.33%,在全市排名第10位。案件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打击、管理、教育、防范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今年元至7月,我县刑事立案567件,与上年同期相比立案率上升57.2%,为历史最高。治安方面黄、赌、毒等问题严重,“两抢一盗”猖獗,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秩序稳定。导致这种局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主观上一些部门和同志是存在问题的。从我了解的情况,个别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谋取一己私利,不惜利用手中的丁点权利,百般刁难和阻碍地方发展。这样的干部,是保平安、打击犯罪,还是破坏发展、破坏稳定,这种情况是个性还是共性,其他乡镇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请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认真查实,严肃处理。当然,我们的干部主流是好的,正面典型也不少。杨家园水电站工程建设如期推进和一期移民工作提前25天完成,除指挥部、一线乡镇工作扎实有力外,公安派出所保驾护航、依法打击功不可没,公安局党委要对有功的公安派出所和干警同志通报表杨。同时,县效能办、两办督查室、文广局、政府网站要对杨家园水电站一期移民工作提前25天完成进行深入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发掘正面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市委、市政府年初安排我县今年必须争创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这是一项硬任务,没有任何借口可找,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必须确保完成。重点有六项主要任务:一是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程序稳定;二是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始终保持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三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四是加强社会管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五是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筑牢治安防控第一道防线;六是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目标是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治安秩序和政治秩序稳定。要确保做到“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实现三个重心前移。第一是领导工作重心前移。各级干部要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现场解决综治工作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各单位特别是综治成员单位要加大对挂帮乡、村的指导督促,协调帮助,推进挂帮乡、村防范工作的落实。第二是公安干警力量重心前移。县公安局要把警力向基层所倾斜,增强基层派出所的战斗力量。第三是治安防范重心前移。公安派出所要把安全防范工作抓实抓好,要通过加强村、居治保会建设,把治安防范工作关口前移。

二是必须加强两项建设。第一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通过村支两委带领群众,推进“抓防范、促稳定、保民生”活动的开展。其次是要规范和加强乡(镇)、村(居)综治组织建设,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适宜,责任奖惩明确,工作资料规范。

三是必须做到三个落实。首先是责任落实。各级党政领导是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责任部门相关人员是直接责任人,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工作责任。其次是人员落实。目前个别乡镇(区)的综治专职人员仍然没有落实,有的配老弱病残的人员,有的专职不安心,有的无领导(政法委书记兼综治办主任),会后请抓紧进行整改。第三是经费落实。县级综治工作经费已经列入财政预算,在使用上要采用以奖代补方式尽量向基层倾斜,各乡镇要确保综治经费据实列支。

四是必须建好两队两网。两队就是城镇专职治安巡防队和民兵常备应急分队。城镇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乡镇要妥善解决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问题。民兵常备应急分队要充分发挥开展治安巡逻、协助公安机关处突、维护治安的任务的作用,要掌握治安时段特点,加大巡控的力度和密度。两网就是天网和人网。要强力推进技术防范网络建设,以建设“天网”工程为契机,启动县城视频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推进重点要害部门技防设施建设,规范新建小区、楼院治安防控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工作。要全力推进人防网络形成。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条例》,落实门卫、值班、巡逻等制度,公安机关要加大监督力度,对不履职造成后果的,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各小区的物业管理必须以落实治安防范为主要措施,开展管理、服务工作。东皇镇要通过社区开展督促检查,推进落实。各公共复杂场所,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先进县范文篇5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较长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的全县26个重点项目之一。今天,在这里召开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动员大会,拉开了全县大创建、大发展、大提升的序幕。在此之前,县创建办已经着手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包括多次到省市衔接、了解有关创建工作,论证我县开展创建工作的可行性,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制定下发了《县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行动方案》、《路段责任包干制度》等一些规范性文件,确定了我县创建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2012年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第二个阶段2013年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其中,第一阶段的工作是创建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在08年申报文明县城,当时只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中央和省文明委要求,今年新增加了2个方面的内容),即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这9个方面的内容在《县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实施方案》中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总共包括96条小项目。今天,我主要是对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步骤和安排进行解读,总结归纳为四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即宣传发动阶段、集中整治阶段、文明创建阶段和组织申报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创建文明县城的目的、意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提高市民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主要工作内容为:

1、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安排创建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分别召开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工作部署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有关创建工作。

2、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创建全省文明县城活动总指挥部,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创建工作分管领导,明确创建工作责任;并抽调人员,组建县创建办,负责全县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等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创建工作的分管领导、创建办人员。县创建办将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创建办的人员配备情况进行检查,并组织进行一次创建业务知识培训。

3、制定下发相关规范性文件。县创建办已制定下发了《县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行动方案》、《路段责任包干制度》等相关文件,下一步将组织起草下发《创建工作丢分问责制》、《督查通报制》、《定期调度制》、《考核奖惩制》等,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制度机制建设。

4、印发《给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对县委、县政府开展创建文明县城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号召全县广大市民、全体机关干部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争创省级文明县城的活动中来,共同建设自己文明美好的家园!

5、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成立志愿者统一领导机构和志愿者服务工作机构,建立平台,整合资源,将团县委、县妇联、教育、民政、科协、红十字会、关工委、工会、残联、社区等部门和单位联动起来,吸收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重点发挥“五老”人员的作用,组织广大志愿者开展交通协管、市容市貌监督、环境卫生维护、文明言行倡导、“创建文明县城万人签名”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努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6、制作文明创建大型公益广告牌。以“争创省文明县城,建设和谐美好”、《公民道德建设设施纲要》、《市民文明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三德、三礼”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在重要路段、公共场所显要位置设立大型创建公益广告宣传牌,数量要达到大型广告总数的20%以上,各相关单位也要设立创建宣传栏,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建宣传氛围。

7、以文明礼仪、公民道德规范等内容,组织编印创建宣传读本,在公共场所进行散发、宣传。

二、集中整治阶段

集中整治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着力于提高县城对外形象,对影响创建工作进度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整治整改,形成长效机制。主要工作内容有:

1、启动路段责任包干责任制。采取路段长牵头,相关单位负责的方式,对县城所有街道、路段实行创建责任包干制,通过签订路段责任包干责任状,分解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2、下发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任务分解表。由创建办负责,对《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进行细化分解,对各责任单位所承担的创建任务进行下发,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责任和任务。同时,建立并实行创建工作丢分问责制,对开展创建工作不利的,影响全县创建工作进度,并导致创建工作申报过程中丢分的单位,实行问责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工作责任。

3、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就县城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容市貌、卫生环境等方面,组织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4、加强对网吧(网络)、游戏厅、图书、电子、音像、报刊等经营场所及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治理,严厉查处非法出版、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5、提高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县公共政务管理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供水公司、邮政、电信等窗口行业,要严格按照服务标准,规范行业服务行为,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要求行业风气满意度达到85%以上。

6、加强对“六小”店面的治理。组织对小餐馆、小副食店、小美容店、小歌舞厅、小旅店、小公共浴室等“六小”店面进行一次集中排查和治理活动,对不符合环保要求或店面选址、经营面积不符合经营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通过对六小店面的治理,特别是学校周边小饮食摊点的治理,使得县城形象进一步改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7、制作县城交通地图,规范道路、街区、公共基础设施名称和图形。

8、对城区道路、人行道、电话亭、邮箱、护栏、报刊亭、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完善和修缮。

9、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在县电视台、县政府门户网上,开辟创建专栏,及时报道创建活动的工作进度,宣传创建过程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对创建活动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创建意识,形成创建合力。同时,对创建工作中的“不作为”现象、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督促整改,推动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三、文明创建阶段

文明创建阶段与集中整治阶段是同步进行的,承担着创建工作的软件任务建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素质,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主要工作内容有:

1、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组、社区大力开展文明窗口、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并制定并实施创建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办法,加强对文明单位的动态管理,要求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创建活动覆盖率达到100%,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家庭美德的知晓率达到80%以上,文明家庭的比率达到20%以上。

2、在各部门、行业大力提倡文明承诺服务制度,通过公开服务承诺、服务内容等方式,促进部门、行业的服务有效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提高办事效能,树立行业形象。

3、进一步丰富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以大地红广场为平台,依托现有的社区文化、民俗文化队伍,加强规范和引导,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文艺演出的形式,大力发展广场文艺活动,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4、大力开展文明进社区、进庭院、进校园宣传活动,即通过宣传栏、宣传墙报等形式,在社区、学校、楼院大力普及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知识,推动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

5、开展文明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组织文明知识网上答题、现场答题等方式,在全县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中,广泛普及人们日常交往和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礼仪知识,引导人们知礼仪、懂礼节、讲礼貌。

四、组织申报阶段

组织申报阶段是创建文明县城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决定创建成败的关键时期,主要是迎接省文明委的检查验收有关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为:

1、2012年元月,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行文,正式向省文明委申报创建全省文明县城。

2、3月左右向省文明委提交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窗口、文明街道、文明楼院、文明路口及公园、广场、医院、汽车站、学校、游戏厅、网吧等名单,接受省文明委实地暗访和抽查。

3、2012年5—7月,组织公共文明指数模拟测评。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入户问卷调查和材料审核三种方式进行,其中实地考察全部采取暗访形式,重点对广场、主要商业大街、主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线路、文化场所、火车站、汽车站等处的市民文明行为进行实地调查。入户问卷调查,主要是深入居民家庭实行问卷。其中实地考察和入户问卷这两项内容,因可变性大和市民的不配合,容易丢分。因此,在接受省文明委检查之前,我县有必要对县城进行一次公共文明指数的模拟测评,通过全面摸底,查漏补缺。

4、抓好对软件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为抓好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除全县统一的台帐资料外,各迎检、备检单位包括乡镇也要按照创建要求,指派专人负责好相关资料台帐的整理工作,做到图文并茂,数据详实,提高资料验收质量,以备迎检查阅,确保软件资料送审查阅少丢分。

同志们,文明创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系统性强、压力空前,可以说,文明县城的创建涉及到了全县所有部门、单位,涉及到了全县49万人民及外来流动人口。每一个单位和个人的日常文明形象、每一个细节的文明行为都事关文明创建的成败。杭州、南昌、贵阳等到城市一再申报创建都没成功,就是在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过不了关,很多分数都是市民及外来流动人口的不文明行为造成丢分的。

长沙上次创建未成功就是在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一个出租车司机没有打票,一个领导在汇报时抽了烟,扣掉了3分。这次我省南昌、鹰潭、在第二次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也全部涮下了,等于说历时3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省已全军覆没。08-09年我市有芦溪、、莲花、安源四个县区申报,芦溪在初审时即被否决,安源在08年第一次材料预审时被否决,县是在第一次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时被否决,只有莲花创建成功,但莲花整个创建历时五届10年,莲花是连续10年获创建工作先进县城,这还是省文明办给予了关照。整个全省目前部级文明县城只有两个--武宁县、吉安县,省级文明县城只有12个。

今年报部级文明县城4个,但莲花已经放弃,有希望的可能只有新干县,这些都足以说明文明县城创建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压力之大。另外,文明创建软件资料在完整性、逻辑性、真实性上要求非常之高,考核是两年,实际要检查三年的数据,比如我们县准备2013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但检查时基础数据要从今年查起,并且不能出现逻辑性错误,否则认定造假,一票否决。因此我县相关部门在报今年的相关数据时,一定要根据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的要求予以逐年分解,做到科学、真实、可信,并要根据全省同类县区的平均水平报我县数据,例如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收入、节能减排、人均教育经费、治安维稳经费、人均绿地面积、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恩格尔系数、万人均公交车数量等等,都要在省同类县区平均水平之上,并且检查是直接从省统计局、国家调查队、总队直接调取数据再到对照检查;软件资料不是实地审核,而是在南昌送审,连补救的措施都没有;再次是实地测评时局势难以把握,根据我在莲花的经验,创建办要先期进行多次公共文明体系模拟测评,把老百姓对创建工作的认知度、认同度全部摸准,特别是市民对市容市貌、文明行为、城市建设、文明执法的满意度要逐街逐户摸准并单独发条子到职能部门及路段责任部门负责派专人上门落实。

先进县范文篇6

新春伊始,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工业经济暨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认真回顾总结09年工业经济及科技工作,全面部署安排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围绕主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明确目标、扎实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在更高起点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两个会议合并召开,一方面,是精简会议、提高效率,让各级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开局、抓落实;另一方面,工业经济和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将工业与科技紧密结合起来。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最后周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

一、过去一年工业经济及科技创新工作难中求进,取得新的发展业绩

2011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把保增长与促调整、抓当前与谋长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困难,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兴亮点和特色优势,有力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一)经济运行质态稳步提升。去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33亿元,同比增长15.2%,带动GDP增长20多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同比分别增长14.5%、14.6%、20.2%,呈现出利税增幅好于销售增幅、销售增幅好于产值增幅的良好态势。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反映工业经济生产运行最直观的用电指标,从二季度开始逐步走出“低谷”,实现持续恢复性增长,到8月底扭负为正。全年工业用电量18.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6%。泰禾化工、利华农化等11家重点企业用电增幅在50%以上,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良好迹象。

(二)工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亿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4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销售的63%,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工业入库税金超1000万元企业达到27家(中天科技、强生公司、铁链厂、九九久科技、通用机械、快达农化、大东公司、如石机械、龙源风电、东昌化工、黄海汽配、宇迪光学、世纪燎原、泰禾化工等),其中,中天科技入库税金1.25亿元,强生公司入库税金超5000万元。二是新型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去年,全县电力能源、电子信息等行业销售同比分别增长24%和37%;装备制造业增幅高于纺织行业增幅25个百分点。三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去年全县节能降耗总投资超过2亿元。全县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6%,年节能折合标煤1.76万吨、节水116万吨,减排COD472吨、二氧化硫238吨、固废1.08万吨、废水106万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28亿元,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和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三)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一是工业项目投入持续增长、新兴亮点不断增多。去年,全县完成工业投入195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入170亿元。强生光电二期、纳百园化工、大恒固废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3家,累计总数达958家;新增亿元企业27家,累计总数达148家。二是品牌建设、企业上市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快达”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中天公司成功实现再融资4.3亿元;九九久公司通过首发上市申请,今年将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我县第二家上市企业,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四)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年新认定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中天科技、利田科技、宝宝集团、快达农化等重点企业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新增科技孵化器4家。掘港镇城南科技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实现了我县省级科技孵化器“零”的突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全年申报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0多项,争取上级科技扶持资金2700万元;申请专利1650件、授权专利794件,同比分别增长64%和37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5%,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有了新的提升。去年,我县被科技部认定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五)服务保障水平日益提高。面对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难,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强化行政帮扶,落实有效举措,政企联手化危机、度难关。一是强化政策扶持。针对企业出口受阻、产品订单减少、流动资金紧缺、销售收入下滑、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等实际,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更加富有吸引力和导向性的扶持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二是强化行政帮扶。各地、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业经济组织协调机制,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和挂钩帮扶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厂房、设备、人才、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制约矛盾。其中,县担保公司全年累计为56家企业提供担保资金2.6亿元,为17家企业解决“过桥资金”1.1亿元,为60家重点企业解决用电预收金1000万元,有效化解了企业运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强化市场开拓。积极组织重点企业参加第四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尼泊尔产品展示会、第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首届中国工业品博览会、国际服装节、产品万里行(武汉西安沈阳)等展示促销活动,为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四是强化项目申报。全年申报中央新增投资备选项目24个,获上级扶持资金1.08亿元,较好地促进了一批科技创新型、产业导向型项目的实施。

一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业绩好于预期、好于同期,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传统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和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全县工业经济总量还偏小,重点骨干企业的数量还偏少,企业科技投入和创新能力还不足,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还不强,直接影响了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下一阶段,我们要始终围绕新型工业化目标,进一步抓好工业运行、项目投入、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等各项工作,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在更高平台上又好又快发展。

二、全面明确新一年目标任务,扎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2012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从有利因素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正逐步走出低谷,实现恢复性增长,为我县出口型企业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外部条件;二是国家宏观政策保持稳定,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良好,为我县进一步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市场环境;三是洋口港开发建设效应的不断显现,将为我县吸引项目、扩大投资、促进调整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后劲。从不利因素看,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特别是“后危机”影响仍然存在,部分企业资金周转紧张、市场销售不畅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二是新增长点企业偏少,发展后劲不够足。据初步测算,2012年我县新增定报企业和亿元企业数将为近几年来的最低。同时,新开工项目、超千万元竣工项目、超5000万元储备项目同比也都有明显下降。三是与周边县(市)差距拉大。去年底,我县规模工业增加值、产值、销售等主要指标的增幅和总量均处于全市偏后位置,新一年跨越赶超的难度较大。总之,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抬高标杆,奋力拼搏,努力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2年,全县工业经济及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规模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力争830亿元;

全部工业税统销售收入300亿元,力争325亿元;

全部工业投入230亿元,力争23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投入202亿元,力争205亿元;

新培植定报企业120家,亿元企业20家,上市企业1家;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确保225亿元,力争2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以上;

培植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报高新技术产品15个;申报认定民营科技企业25家,累计达到215家;

专利申请超1200件,授权专利500件。

围绕上述目标,全县工业经济及科技创新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抓运行、促增长,抓投入、促产出,抓创新、促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优化政策导向,创新工作举措,努力实现提速扩量与转型升级的“双提升”。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要素服务为保障,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健康高效运行。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继续把保运行、促增长作为当前工业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类要素协调服务工作,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需要。一要强化政策扶持。要认真落实国家继续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绿色能源、高科技化工等龙头型、科技型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最大限度帮助企业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市相关激励措施,并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优化政策导向,努力促进各类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要认真落实各项减税减费政策,切实规范行政收费行为,健全完善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二要扎实推进挂钩帮扶。要继续实行分级挂钩重点企业的联系帮扶制度,切实帮助企业化解用工、融资、用电、用地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业经济预警预测机制,加强对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努力促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提速增效。三要深入推进银企合作。要以创建金融生态县为抓手,以扩大贷款增量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政银企保”互动运行机制,认真做好企业信用评级、项目推介、信用担保、“互助基金”服务等重点工作,定期举行“政银企保”洽谈对接活动,促进银企合作,提高融资实效。同时,要积极做好新办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业态的扶持发展工作,努力扩大融资渠道。今年,力争再组建1家小额贷款公司,引进1-2个新办金融机构。

(二)以有效投入为抓手,倾力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突出项目建设的龙头地位,切实做好引导、推进和落实工作,努力以更多的新上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促进结构调整,全年力争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00个。一要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重点围绕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特色优势领域,进一步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切实做好信息收集、跟踪洽谈和协调服务等基础性、前提性工作;同时,积极引导现有重点骨干企业,立足转型升级,做好产业链高端项目的规划实施工作,努力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源。今年重点要抓好赛得利国际、上海均和、京华制药、维斯塔斯等38个5000万元以上在谈和签约项目的推进实施;二要全力促进项目开工。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全面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好各类在手项目的立项、报批、用地等重点环节的工作,最大限度地缩短项目前期工作周期,努力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重点要抓好龙源海上风电、通用铸钢等50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三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克服资金周转紧张、市场前景不明等多种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实施进程。重点抓好杰灵风电、永富化工、苏中电池二期等24个超5000万元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早日竣工投产。四要切实抓好竣工项目的投达产。抓项目,最终要抓产出。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帮助竣工项目做好生产要素及市场销售的有关协调服务工作。当前,重点要抓好新农化工、神东实业、百华电子、罗森化工等75个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尽快形成一批现实的增长点。

(三)以做大做强为导向,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档次。做大做强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业经济工作的主体目标和重要任务。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找准抓手,按照做强龙头企业、做优规模企业、做大微小企业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企业发展梯度培育计划。重点加快扶持和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行业小巨人、民营科技企业、亿元企业和规模企业。全年力争培育销售超100亿元企业1家、超2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6家,新增销售1000万元以上企业220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企业40家。一要加快装备更新改造步伐。引导扶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力度,努力提高产品档次、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上台阶、上规模。二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创建国家“质量兴县”先进县为抓手,深入开展达标认证和品牌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工业产品及其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全年争创省级名牌(商标)12件以上,市名牌(商标)20件以上。重点推进宇迪光学、振新颜料争创中国名牌,辉煌彩钢、宝宝食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三要积极实施资本经营战略。要继续深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加大舆论引导、政策咨询和业务辅导力度,全面加快重点企业上市进程。今年要确保九九久科技成功上市,快达农化、通用机械要力争进入首发申请,泰禾化工、大东公司进入上市轨道,并进一步把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纳入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积极做好上市预备工作,形成企业上市的梯队滚动局面。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变观念,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推进资产重组改造,加快组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大集团、大公司,不断增强跨越发展能力。四要抓好“两转”(个体户转私营企业,私营企业转定报企业)工作。进一步建立中小企业长效管理机制,采取行政、税收、法律等综合措施,规范全民创业和税收秩序,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全年确保净增定报企业120家。

(四)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为契机,着力增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加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每两年认定一次,是区域科技、经济及社会实力的一次大评比、大展示,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进步的最高荣誉。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有力抓手。因此,在我县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征程的新阶段,在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基础工作日益巩固的新时期,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开展争创2011-2012年度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从早启动创建各项基础工作,就是要以此为抓手,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引领和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各地、各部门和单位,从现在起就要围绕创建目标,精心准备、从头抓紧,努力争取各项工作的主动权,全力确保创建成功。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这是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关键指标。县级财政要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按比例足额提取使用科技经费;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引导不同层次的企业按照要求加大科研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要按照销售收入的5%、定报企业3%、一般企业1%的要求,提取和使用技术开发费用;要积极帮助企业拓宽科技融资渠道,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全力确保全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二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各类企业按照“六有”(有基础条件、有研发投入、有科研队伍、有工作成效、有规划机制、有明确目标)要求,加快研发机构建设,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般企业要建立技术开发科(部),定报企业要建立厂办研究所,重点骨干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五十强企业要建立国家、省、市、县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技术中心,有条件的要建立博士后或院士工作站。全年确保新培植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以上。要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集团)在自主创新中的带动作用和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力军作用,引导建立各种形式的企业创新战略联盟,努力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的应用进程。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科技创业园和孵化器建设,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全年确保新增科技孵化器2家、新增面积不少于10万平米、新增入驻企业40家以上。三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扶持企业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导向和规划,积极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切实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全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步伐。重点要抓好石油机械、“三药”化工、绿色能源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整机制造项目,努力实现我县重大机电一体化项目“零”的突破。全年确保申报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0项以上,获准立项不少于50项,争取上级科技拨款不少于1000万元。四要全面加快信息化进程。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加快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力争年内传统产业自动化控制率达到40%。五要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把节能减排与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强化能源基础管理,实行节能技术改造,推进清洁循环生产,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全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6.5%,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六要切实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把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积极采取委托培养、外出进修、培训考察、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企业家的战略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创业创新、做大做强的领军者。要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加快建设职业经理人队伍,促进企业家资源的合理利用。各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特别要利用当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资源比较充足的有利条件,积极引进相关专业性和综合性人才,不断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结构,形成“各尽所长、合理利用、梯度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格局。同时,要加大对创业团队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复合型领军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加快促进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全年力争引进3个以上国内外高科技人才(团队)来创办高科技企业,以人才资源的领先优势,谋求跨越发展的领先地位。

(五)以园区建设为依托,合力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板块。园区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面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显化园区建设形象,不断提升园区经济比重。一要完善园区功能规划。四大园区要按照各自的产业定位,进一步做好园区功能提升、空间布局、综合配套等规划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园区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水平。经济开发区要加快做好“风电、光电、汽车电子、机械设备制造”四大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尽快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中园经济板块;沿海经济开发区要加快中国农药检测中心和区内化工产品销售网络平台建设步伐,完善专业化配套服务功能;洋口港开发区要根据“3+1”的产业定位,结合项目落户实际,做好空间规划布局工作;东安科技园区要按照国家“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同步推进规划建设和申报争取工作,促进特色园区建设早日成型;各镇工业集中区要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按照“一区多园、一业为主”的思路,做好园区规划完善工作,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二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园区及各镇要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来抓,切实围绕提升园区档次、促进项目落户的目标,全面加快推进园区路、水、电、气和污染集中收集处置等公用设施建设,以及相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努力将载体优势尽快转变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现实优势。三要促进企业集群。各地要立足园区产业定位和基础条件,大力开展载体招商、产业招商活动,努力促进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各类项目加快落户建设。同时,要积极鼓励现有企业新上产业前延后伸类项目,加快县城企业退城进区、区外化工企业搬迁进程,尽快形成特色园区的集聚化、规模化效应,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及科技工作的组织推进水平

新形势新任务,对工业经济及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举措,努力提高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业主体意识,切实围绕企业运行发展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业经济组织领导体系,切实抓好项目投入、要素协调、审批服务、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全力以赴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工作推进合力。县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要以机构改革组建为契机,加快建立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突出重点、找准抓手,努力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各镇(区)要继续实行“一把手”抓工业、抓投入、抓创新的责任机制,切实加大重点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

二要强化政策引导。近年来,国家及省、市围绕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我县也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和利用政策,切实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同时,要围绕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大对科技型、税赋型、规模型项目的扶持激励力度,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要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强化目标责任、环节管理和过程控制。要继续实行重点工作督查推进、部门联席会议、预警监测等机制,努力促进各项工作责任的落实。县里将继续强化工业经济考核,加大对工业税统销售、入库税金等重点绩效指标,以及工业集聚区建设等重点工作过程性指标的考核力度;建立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工作领导组及其组织推进机制,努力促进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先进县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届四次人大会议确定的“建设食品药品产业强省和食品药品安全大省”目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建设活动,以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根本,树立科学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理念,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新体制新机制,推进全市食品药品产业经济科学发展。

二、创建目标

(一)打造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内安)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

(二)培植壮大一批食品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建立一批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工程,为食品药品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建设一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着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四)食品药品质量检验检测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粮油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蔬菜、水果、茶叶中农药残留检验合格率分别达到98%、99%、99%以上;

畜产品、水产品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乳制品三聚氰胺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豆制品、熟食、糕点、饮品中添加剂和卫生指标检验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8%以上;

餐饮食品、餐饮具卫生检验指标合格率达到98%以上;

药品评价性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保健品、化妆品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五)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规范,辖区内无无证经营行为,无制售假药行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覆盖面达到100%,举报投诉查处率达到100%。

(六)食品药品广告市场规范,无严重违法药品广告。

(七)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为0,一般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逐年下降,事故妥善处置率达到100%。

(八)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对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创建知晓率达到80%以上;公众对食品药品举报投诉渠道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九)公众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80%以上,药品安全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三、创建任务

(一)建立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制

1、管理体制。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市市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分工明确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委员会,形成统一、高效、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2、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财政、税收、金融、国土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3、考核机制。建立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考核机制,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

4、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立食用农产品基地检验检测网络,建立健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和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县(市)、乡(镇)两级检验检测网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预警应急机制。建立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食品药品舆情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信息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制定《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办法》,构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沟通报送网络,规范信息的收集、报送、披露和行为,及时、客观、准确地向社会权威信息。

7、中介机构管理。规范中介市场秩序,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食品医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依法生产、经营食品药品,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供科学的食品药品信息和咨询等服务。

(二)培植一批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市场主体

1、规划引导,形成十百千亿产业布局。要将食品医药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之中,制定食品医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

2、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政策和技术帮扶力度,发挥园区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支持以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合医药资源。

3、大力发展食品药品现代物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打造食品药品现代物流体系,引进2家以上省级食品药品物流连锁配送企业。

4、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落实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责任,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强化产品质量责任,及时准确公开食品药品质量信息,自觉规范食品药品广告行为,严格推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切实履行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建立应对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危机办法,营造食品药品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

5、建立安全诚信制度。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公开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推行中介评价制度,全面发挥诚信体系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规范、引导和整合功能,营造食品药品安全诚信环境。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并得到消费者长期认可的企业品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内部形成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建设一批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民生示范工程

1、食用农产品示范基地工程。因地制宜地,开展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全市重点建设规模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个,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2个,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2个。

2、市场示范工程。制定万村千乡工程、农改超工程建设规划,建成100家以上的标准化农家店、2家以上生鲜超市。

3、肉品双百工程。全市各超市、农贸市场上架猪肉100%来自生猪定点屠宰场,城区屠宰场100%实现机械化。

4、餐饮服务十百千工程。制定餐饮服务十百千工程规划,创建有1条餐饮服务示范街,建有1家学校食堂主要原材料配送中心,创建10家餐饮服务示范单位,10家规范化“农家乐”。

5、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制定《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以全市左岸老城区为主分步实施餐厨垃圾统一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

6、无公害饲料工程。制定无公害饲料工程建设规划,建设1家无公害饲料生产企业。

7、道地药材建设工程。按照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道地化要求,按GAP认证标准,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道地药材建设,建设1个中药材种植基地。

8、技术检验检测工程。制定监测检验技术支撑发展规划,建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配置相关技术装备,全面开展评价和监督抽验。同时,整合发挥现有食品药品检测机构的作用。

9、示范药店规范药房工程。按照《湖北省示范药店创建标准》和《湖北省规范药房建设标准》,创建5家示范药店,80%以上医疗机构药房达到规范标准。

10、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工程。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对外信息查询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电子监管系统。构建全市行政、技术监管业务协同办公和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

11、食品药品精品名牌工程。制定品牌创建规划,实施精品名牌战略,认证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以上,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1个。

12、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教育工程。制定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充分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开展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的宣传。加强中小学生食品药品安全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社会与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传播功能,在全社会普及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四)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高素质队伍

1、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市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人才发展规划》,通过培养、引进、交流等形式,打造一支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所需人才队伍。

2、培养企业各类人才队伍。培育造就一批具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成一支门类齐全、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3、培养行政执法和技术监督人才队伍。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和技术监督队伍。

(五)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1、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标准与安全评估制度。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食品地方标准或过渡、分级标准。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有针对性对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药物不良反应等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2、强化食品药品安全规范化管理。严格实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餐饮服务准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管理,对禁用农药、激素、添加剂等经营使用实行实名登记备案制,建立完善的可溯源体系。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工作,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GMP、GSP管理,认真开展跟踪检查工作。

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落实部门依法监管责任,开展食品药品监管联合执法试点,食品药品日常监督检查覆盖面达到100%。加强对高风险重点企业的实时监管,重点检查涉及面广、影响大、公众反应强烈的食品药品品种。

4、加大食品药品打假治劣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对制售假冒伪劣、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食品和生产、经营、使用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查处率达到100%。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案件移送率达到100%。

5、加快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实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库管理,建立企业监管电子档案,全面推行电子监管。对重点企业和高风险品种实行电子实时监控。建立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与行政监督信息数据交换系统,实施技术监督与行政监督互联互通。逐步推行行政许可受理、传递、审批的网上办理。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平台,提高对企业和公众服务水平。

6、认真开展食品药品抽样检验工作。严格抽样检验工作程序。积极引导和督促食品药品经营者建立食品药品自检体系,严格防范不合格食品药品进入市场。强化对抽样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运用,依法报告和抽样检验信息。认真开展快速检测工作,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7、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行动。重点进行校园周边环境、建筑工地食堂、加工小作坊和大排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种植养殖业农兽药残留、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检查。重点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疫苗类生物制品、终止妊娠药品、注射剂类高风险药品、麻醉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专项整治活动。

8、加强食品药品广告监管。建立食品药品广告审查备案制度,按照标准审查广告内容。建立广告监测网络,加大监测力度,重点打击食品药品严重虚假广告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实施步骤

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创建工作时间为2012年。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4月—5月)。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创建工作动员会,部署创建工作并制定实施方案。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各乡镇办要结合本实际,召开专题会议,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创建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6月—10月)。全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创建。市创建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要做好创建的组织协调工作,对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进行指导和督查。各乡镇办要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全面实施创建方案,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阶段性创建工作计划,把责任落实到人。

第三阶段,验收总结阶段(2012年11月—12月)。向上申请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考核验收,总结创建的成功经验。

五、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市创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县(市)工作指挥部”。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成员单位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水产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经信局、市农办、市经济开发区、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监察局等部门组成。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吴高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各乡镇办、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迅速召开辖区和监管行业创建工作会议,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任务明确,措施到位,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先进县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推进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主要内容

1、各级领导重视。县、乡(镇)、村(居)委会各级领导重视五保供养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或方案,县级年中有检查汇报,年未有考评。

2、落实预算资金。县级落实五保供养经费、敬老院工作经费、工作人员工资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到位,实现应保尽保;敬老院、村级“五保之家”建设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3、严格资金管理。设管理专户,专款专用,无贪污、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

4、健全规章制度。县、乡(镇)制定五保供养工作管理制度;敬老院、村级“五保之家”建立健全内部民主管理和服务管理制度;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乡(镇)敬老院签订供养服务协议。

5、规范档案管理。县、乡(镇)有五保供养备案表、审批表;敬老院、村级“五保之家”有入住人员花名册;各种材料做归档工作。

6、规范操作程序。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完成五保供养对象供养标准的制定;新审批的五保对象供养待遇要在9月底前兑现到人,落实到户;申请、审核、审批规范。

7、切实加强监督。五保供养待遇、申请审批程序、民主评议情况、供养标准进行政务、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8、管理服务优良。县对乡镇民政助理、敬老院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乡(镇)敬老院、村级“五保之家”管理有序、服务优良。

9、确保机构利用率。乡(镇)敬老院、村级“五保之家”建设工作做得好,全县集中供养率达到25%以上;乡(镇)敬老院、村级“五保之家”床位利用率达90%以上。

三、实施步骤

1、2012年3月至4月,各乡(镇)、村(居)委会做好本乡(镇)、村(居)委会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摸底和年初计划或方案。组织召开创建“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县”动员会议。

2、2012年5月,各乡(镇)做好农村五保供养经费及敬老院财务自查自纠工作,确保五保供养经费专款专用,无贪污、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敬老院和五保之家改扩建设任务的乡镇和村委会做好选址和协调工作,按施工合同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6-9月份,争取工程竣工验收。5-8月,组织县中医院有关医生和专家、护士组成义诊队到各乡(镇)敬老院进行巡回义诊,并发放日常疾病药品。

3、2012年6月,县级组织人员将对乡(镇)、村(居)委会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行年中检查。各乡(镇)敬老院查漏补缺,确保在院老人有花名册,完善敬老院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医务制度、敬老院院长职责、工作人工作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项规章制度上墙,并抓好落实。实行院务、财务公开,并在院内予以张榜公布。

4、2012年8月,各乡(镇)敬老院普查在院五保对象档案资料,确保每个五保对象有供养服务协议、五保供养备案表、审批表、入院老人体检记录等详细资料。

5、2012年9月,各乡(镇)可聘请有关业内人士组织在院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学习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有关五保工作法律法规及省市县有关文件政策,安全防范教育,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健康知识教育,并及时将学习情况做好相关记录。

6、2012年10月,组织“九•九”老年节对各敬老院进行慰问,联合县老干局、文化局、县夜郎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举办“情韵侗乡九•九重阳”老年节文艺晚会,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7、2012年10月-11月,准备迎接年末检查考评。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乡(镇)两级分别成立创建“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县”工作领导小组。县级由分管副县长潘世新任组长,政府办副主任、民政局局长、财政局副局长为副组长,县民政局副局长、纪检组长、县城乡社会救助中心主任、主任科员,县中心敬老院院长为成员,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天郑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民政干部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2、落实资金到位。县民政局就五保供养工作经费问题专题向县政府常务会汇报,争取相关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和工作顺利开展。

先进县范文篇9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落实粮食措施

2004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做到计划早下达、任务早落实、物资早就位、科技早培训,形成合力把各项生产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认真做好农资调运储备工作,从生产所需化肥、农膜、农药、有机肥、柴油,以及粮食作物优质小麦、玉米、油料等种子,做到供需合理,并及时到位所需农贷资金。2004年发放农贷资金4500余万元,解决农民春种资金短缺困难。二是不断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全县共新购大中型拖拉机16台,配套农具24架,引进小型拖拉机500台及各类配套农具350架,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机播水平达到98%,有力的促进了农田作业质量及田管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结合农村“五好”建设和小康村建设,以奖代补,努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条件乡镇每年规划改造1万亩条田,平原乡镇每年修建3公里防渗渠道,保证灌溉用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4年,共修建防渗渠道42公里,其中U型渠道15.75公里,修建桥、涵、闸等配套建筑物204座,打井15眼,维修机电井42眼。四是狠抓农业丰收计划推进工作,保证粮食优质高产。2004年,我县引进一批品质优、产量高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给农民提供政策、技术、信息服务,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共落实“丰收计划”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示范项目57个,其中:小麦连片500亩以上,单产水平达到470公斤以上示范点7个;高效特色农业示范项目24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点11个,已验收合格的示范点14个。同时加强对土壤肥料工作的监测,进行了土壤化验分析143项次。结合科技培训和农业信息服务,在去冬今春科技之冬活动中,配合有关部门对58个重点村的农牧民进行了培训,共培训农牧民1.2万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万多份,配合广电局在《今日北庭》栏目中,进行科技讲座5期,开通了农事“110”服务热线,随时为农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农民咨询人数达600多人,已《农业技术简报》5期,给州中心报送信息6篇。

二、认真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一)迅速传达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今年年初,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我县结合实际,将传达学习同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区、州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州加快东三县经济发展会议精神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迅速学习传达文件精神。一是1月14日县委中心组利用1天时间集中学习传达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并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的学习传达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二是各乡镇和县直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领读原文、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了集中学习,并把传达学习范围扩大到了机关干部和村委会一级;三是结合“科技之冬”、基层组织建设、“三讲三查三树”活动以及农村反邪教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广播电视宣传、下乡驻村工作队面对面宣讲等形式,把学习宣传活动引向深入,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的,为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2004年,为确保中央及区、州各项农业、农村政策落到实处,我县继续实行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制,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产业项目责任制和奖惩制,并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形成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人人有责任、人人有重担”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大督查力度,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密切关注产业项目组的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基层,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加强政策扶持,力促农民增收。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县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制定了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六条保障措施,采取“订单套餐”方式,鼓励农民种粮,每亩发放25元的“订单套餐”共落实小麦订单的面积10万亩,其中冬麦4万亩,春麦6万亩,发放资金10万元,签订单19200户。进一步理清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县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奋斗目标,并就当前的增收形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工作重点,把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农战略作为突破口,从落实责任、转变作风入手,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工作,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进程。

三、加强政策实施的管理工作,做到服务周到,便农利农

(一)加强粮食收购企业的管理。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与每一个库站都签定目标责任制,将责任制分解细化到每个职工,层层抓落实。二是采取下浮职工工资20%,多收超收奖励办法,让职工思想上有压力,工作上有劲头,全力以赴投入夏粮收购工作。三是在收购现场,每日公布收购价格及现场收购人员名单,设立便民咨询处,监督举报电话或举报箱,并聘请义务监督员驻站协助工作。四是实行一个窗口对农服务。直补资金点与粮食收购点一起办公,农民同时领到粮款和直补金。

(二)粮食收购坚持计量质量标准,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坚持按照国家的小麦质量标准。在收购中体现优质优价,对纯质的品种适当给予价格上的优惠。二是加大服务力度,对量大的、路途较远的农户给提供包装袋,并联系车辆等服务措施,做到便民、利民。三是计量标准准确,化验农户从粮食小麦批样化验到过称计量采取准确透明方式,让农民眼看、手摸、耳听,卖粮卖的舒心。四是提供全天候服务,不打“白条”并公布预约收购热线电话,农户随到随收,随时领到现金。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四、严格按照粮食直补政策,做好资金兑付工作

先进县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精神,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宗旨,以“六个老有”为目标,本着“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按照创建条件,找准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整体推动我县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条件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1、县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老龄工作,老龄事业已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能及时协调解决老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老龄工作机构健全,发挥作用明显,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已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县乡老龄办的编制落实、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工作人员素质高、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条件好。

4、已形成县—乡(镇)—社区(农村)三级老龄工作体系,信息灵通、指导得力;社区及农村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坚强有力,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率高。

(二)老龄政策法规落实

1、县、乡(镇)有老年维权机构,社区(农村)有老年维权组织,有专职或兼职的维权执法与调解工作人员,并能有效地开展老年维权工作。

2、能积极宣传《老年法》,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措施,各项老年优待政策得到落实。各社会服务窗口和设施均有优惠老年人的明显标志。

3、维权保障工作有力度,有健全的维权工作制度和调解制度,能定期组织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活动。对高龄、体弱和特困老人有较好的法律援助制度或办法,对侵权案件能及时公正地处理。

4、县乡及有条件的基层老龄机构设有老年人咨询、投诉专线电话,对老年人来访工作,做到接待热情,处理及时、办理公道、老人满足。

(三)养老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1、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处于领先地位,无拖欠养老金现象,老年人的医疗费能获得优先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老年人已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得到基本落实,“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对有困难的老年人有帮扶措施,老人能及时得到救助。

2、各级医疗保健站(所)对老年人均有医疗优惠规定,各基层医疗点均能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咨询和体检、监测活动,并建有老年人健康档案或体检记录。

(四)老年服务设施健全

1、政府和社会不断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的投入,老年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为老服务网络运行正常。

2、县有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公寓,乡(镇)有老年活动站、老年学校、敬老院,社区(农村)有老年活动室和户外活动场地。

3、活动设施不断完善,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施(场地)利用率高。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能免费或优惠向老年人开放。

(五)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1、基层各类老年群众文艺组织健全而规范,能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老年学习、教育活动,老年人参与率逐年提高。

2、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活跃,老年人的精神状态良好,能积极发挥老年人聪明与经验优势,在环境整治、治安防范、社区建设、经济发展、教育下一代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得好。

(六)敬老宣传教育广泛深入

敬老、养老、助老教育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县—乡(镇)—社区(农村)均有明确的尊老敬老制度,并能严格地执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能带头尊老、助老;宣传、教育、文化、新闻等各部门以及老龄委各成员单位都能高度重视老龄宣传工作,敬老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

三、主要措施

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每三年评选一次,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治理。本次评选表彰定于年进行。力争首批进入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行列。当前,我县老龄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老龄工作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老龄工作制度不完善,二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工作机制。三是特困老人救助没有保障。对生活有困难的,或因天灾人祸导致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往往得不到救助和帮扶;四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很不健全;五是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的最大障碍。为力争使我县成为第二批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提出以下措施: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开展创建活动的领导。创建活动是新形势下老龄工作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县、乡、村三级都要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重点抓好,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委已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充实、健全了老龄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形成了强有力的老龄工作体系,在创建活动中,要注重锻炼、培养老龄干部,并依靠广大老龄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推动创建活动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要不断改善老龄工作办公条件,保证经费落实,以确保老龄工作的正常开展。总之,要以此为契机,抓住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整体水平,努力推动我县老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统筹兼顾,精心组织,把创建先进县活动与创建老龄工作先进乡(镇)结合起来,与社区及农村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创建活动的基础,创建活动是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拓展与提升,只有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做好了,做全面了,创建先进县活动才能真正达到要求。为此,要在全县开展创建老龄工作先进乡(镇)活动,在农村继续开展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同时,确定一批有经济实力的单位,帮助农村解决创建经费问题;确定一批县直单位与农村挂钩,帮助农村开展创建活动,确保在年6月底前,我县农村规范化建设达标村要达到60%以上,社区达到3个以上。并在每个乡镇建成1—3个精品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