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3:17:18

想法

想法范文篇1

关键词:系统化;脑力劳动;理解;概念;事实

在当代教学改革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实质又体现在创造性上。而这种创造性不仅体现在培养受教育者使之具有创新改革的能力,也体现在我们教育者身上。只有我们这些教育者具有了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想法,并把我们的创新付诸于教学实践之中,才能感染和引导受教育者开启富有创造性的智慧之门。作为一名科学教师,鉴于日常的教学生活,我谈谈自己关于科学教学中的几点想法。

一、使知识变得系统化

系统化是思维之母,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是混杂凌乱的,不仅不利于记忆,而且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理解后的创造性劳动都是不利的,所以知识在头脑中应该是系统化的。为此,我们应选择一些专门的作业:让少年学生把事物和现象按照其特点和性质归入一定的组、类、种等。例如,学生采集各种植物的叶子,然后要求学生把这些叶子进行系统整理,并进行说明。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非常专注而耐心地研究每一片叶子。我们还收集了各种土壤的样品和各种布料,让学生进行分类和系统整理[1]。为了使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对事实进行深入地思考,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就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的给予概括。而大量的事实无不是来自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造物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然界——这是思维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是发展智力的学校。不要消极的感动,而要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积极而有效的认识,只有在这个非常精细的活动领域里,才能找到智力丰富和智力发展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大自然中观察发现,并把它作为课堂中的素材呈现给学生。

二、课前备课要充分

要想上好一节课,课前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备课是上好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如何备课则是备课中的关键。备课首先要熟悉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把每一个知识点搞懂搞透,进而掌握课的重难点,从而得之在讲课时哪块儿应该着重讲,哪块儿应该一掠而过,使得重难点突出,课堂层次分明。除了要把握好课,还要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用在备课上也同样是有道理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和学生聊天、观察、提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了解和操作难易度,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及时把了解到的学生信息整合到备课教案当中去,更改教案中不切合学生实际的地方[2]。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得来结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当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实现由事实到概括的这种提高,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进行思考和概括的事实。比如说,在讲变态发育的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在周围的环境里寻找各种各样的动物,并用心观察它们的特征。课上我首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青蛙、蜻蜓、蚕等大量的动物的发育生长过程,之后我又让学生根据我的例子来列举他们所知道的类似的发育过程,接着我就引导学生进行“什么叫变态发育”的概括。有了学生和教师的大量的有关变态发育的事实后,学生根据这些大量的事实进行思考和从具体的动物发育过程中抽象出来,并兴致勃勃的议论:变态发育的过程并不都是一样的,它还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的过程是怎样的等等。备课过程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其中,如让学生帮忙调查同学们对本节课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查找一些关于课堂知识的小资料和材料等等,从而真正做到心中有教案,课中有学生。在讲六年级上册中《小草和大树》一课时,我让学生帮助我收集小草和大树的标本,并且分析它们的特点,并且寻找如香蕉树等特殊的植物标本,以便在我课堂上讲述的时候有充分的依据。

三、使学生理解概念

每一节课上,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要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总是竭尽所能地使抽象的概念能真正地为学生所掌握,使之真正地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他们积极地认识事物和获取新知识的工具和手段。为了帮助学生,我们需要让学生对所要掌握的概念进行理解。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对听课或读书得来的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在听课时,要注意思考材料的逻辑部分,不用花力气去从头到位的记住,而只需要记住主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本课中需要掌握概念所必需的几个主要逻辑点及其顺序,把这些主要逻辑点和顺序作简要的笔记,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再专门给学生留一部分时间,让生独立地去思考各种事实、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教师出示逻辑点和学生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自然而然地就会牢记本课的概念或其他重要知识。

四、使学生掌握大量的事实

为了使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对事实进行深入地思考,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就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的给予概括。而大量的事实无不是来自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造物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然界——这是思维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是发展智力的学校。不要消极的感动,而要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积极而有效的认识,只有在这个非常精细的活动领域里,才能找到智力丰富和智力发展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知道概括的事要留给学生去做,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得来结论时,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时刻,而且这样的得来的东西是不容易忘记的。我们教师要满足这种需要,对学生来说,如果不能体验到自己思考的自豪感,那么他就不乐意进行脑力劳动。在备课时,我们应当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实现由事实到概括的这种提高,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进行思考和概括的事实。

总之,有了创新,我们才会有希望;有了希望,我们才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我们才会有进步。创新,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追求的智慧之花。而创新又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孜孜不断地去追求和改革,在生命的历程中与创新同行。

参考文献

[1]张颖.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15,(11):64-64.

想法范文篇2

中西婚庆文化早已有所融合,即“洋为中用”之一。当今,很难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社会进步,时代变化,必然对不同时期的婚庆起了促进的作用,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融合而被人们所接受。

在闽南谈婚庆文化,应该重视有地方特色,也就是让闽南文化在婚庆中体现,旧的婚俗不能照搬照套,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是,优良传统的婚俗如何保留传承,很值得研究,重视传承好的婚俗,是承上启下中华婚庆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个人的看法,现在是洋味较多,我们的责任应该挖掘固有的婚庆文化的精品,以新的形式继承下来。

我就婚礼会场上的布置等谈点想法

一、与去年对比,我建议会场上应有中华文化古老传统的婚联与婚联披。婚联、横披应与婚礼会标有机有序的结合,新与旧、中与外配合在一起,更有婚庆的气氛,选几幅供参考。

横披:①珠联璧合②百年良伴③琴瑟和鸣④美满良缘⑤新婚喜⑥百年好合⑦鸳鸯成对

新婚联:①莲花开并蒂鸳鸯结同心

②同心喜创业结伴美姻缘

③金屋笙歌谐卜凤洞房花烛喜乘龙

④握手初行平等礼同心高唱自由歌

⑤双飞却是关雎鸟并蒂敞开连理枝

⑥嘉会文明双璧合良辰激情喜相迎

二、会场屏幕的会标下面,摆放两捆有根有叶的有头有尾甘蔗分排两侧,每捆四或五株甘蔗,用红绸扎着,体现婚姻成双成对,婚后夫妻恩爱,如甘蔗节节甜。

三、闽南婚俗另一好传统就是念四句吉祥语,只需念一分钟,先用普通话讲解大意,然后用闽南话念,押韵又有趣,“四句”另拟。

想法范文篇3

思维方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意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基本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介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是意象思维。

(1)服装造型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对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的具象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始终结合着具体生动的形象,但是本身离不开想象。服装造型设计构思的艺术想象,是指根据设计主题,从现实可能性出发,对各种形象或经验进行重新创造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艺术所特有的语言和材料来进行,这种专门的艺术表达工具才能使艺术形象的塑造过程顺利进行。其中,艺术语言是指艺术家借以表现自己的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和造型表现手法的总和。在我们充分掌握材料性能、结构知识的前提下,运用各种服装造型语言,按照形式美规律和造型布局等手段,强化服装功能,在达到服装实用目的的同时,塑造完整而富于变化的和极具艺术生命力的形象。总之,形象思维过程是从印象到意象再到形象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在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之后,选取具体的感性材料,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集中概括的方法,塑造完整而富有意义的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2)服装造型的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人们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艺术创作和服装设计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反映事物的外在特征,只有同时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并且能将多种思维交织并用、优化组合,才能创造出既有深度意境又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的优秀设计作品,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一个好的设计师。点、线、面、体的造型规律,其实就是一种抽象的方法,这是对出现在服装中的物质形态的一个高度的、抽象的概括,便于研究,方便设计。

(3)服装造型的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指设计者模拟意境形态的一种方法。服装中的意象思维,侧重“意境”,以意境的表达为主旨,把“意”和“神”作为造型的主导,去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会意”在前,“成形”在后,造型物源于生活、妙超自然,从而达到情与景、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的境界。

(4)服装造型的灵感思维何谓“灵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灵感实际上是潜思维,它无非是潜在意识的表现。潜意识是指未被意识到的本能、欲望和经验,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所以我们所理解的灵感就是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创造性的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以及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而产生的兴奋的具有智力跃进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理解为灵感是创造者达到创造力巨大高涨时所处的心理状态。灵感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准备作为基础的,决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要在平时善于观察和发现,它是长期观察、积累、思考和善于发现的结果。然后,在着手设计时,设计师对自己的创作内容要抱有强烈的攻坚欲望,时刻保持饱满的创造情绪,自觉地、有意识地、集中精力进行长时间的研究思考。只有使思想达到高度饱和的受激发状态,才有可能在头脑中产生下意识的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潜意识活动。当具备以上所说的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准备的时候,还要能围绕主题,有目的地思考和专心创作。对于我们在涉足其他领域的时候,对于可能会对本专业设计产生设计借鉴的内容要随时记录整理,做个有心人,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捕捉灵感,丰富设计。总之,这四种思维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结语

想法范文篇4

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要求

一、着力推进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政府层面。督促各县(市、区)政府抓紧修订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进一步理顺安全监管“条、块”关系。充分发挥综合监管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事故多发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的指导,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依托,强化指标控制和日常监管的考核,推进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企业层面,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加大安全投入,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公告公示制度,将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列入“黑名单”进行曝光。建立与规范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真正将安全生产工作与各类评先评优挂起钩来,着力推进两个“主体责任”落实。

将隐患排查治理列入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综合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

二、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年”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部署。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督促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一要督促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按照《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和《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年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通知》要求。协调解决辖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发挥隐患排查治理主力军的作用,强化“网格式”管理,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要实施者的责任;指导、协调、督促全市24个行业领域监管部门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切实抓好本系统、本行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督促其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经费保障、建档监控和定期上报等制度,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从而,构建我市“政府领导、部门监督、企业负责、群众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

道路交通、消防火灾是市事故多发、高发领域,二要把隐患排查整治与推进事故多发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结合起来。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如果把这两大领域的事故压下来,对我市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将会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因此,加大对这两大领域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是今年我市综合安全监管重中之重的工作。要通过认真研究,深刻剖析,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共同打好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战。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方面,全力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全面排摸交通乱点、黑点、事故多发点段和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的状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治。特别是目前全市已排查出来的47处道路交通重大事故隐患,其中,12处省级、35处市级,下一步将会同市交警、交通部门逐个进行研究,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改。消防安全监管方面,积极配合公安消防机构突出“三合一”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民居出租房、简易棚屋、家庭作坊、高层建筑等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整治标准,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改措施。特别是对日前公布的全市62家市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会同公安消防机构,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其落实整改。

全面摸清我市船舶修造、机械制造、造纸、印染和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三要深化船舶修造等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按照《市船舶修造等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37号)规定。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浙江省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评估分级标准》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浙江省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基本标准》造纸企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印染行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和标准化创建工作等要求,督促企业建立“自查隐患、自我整改、自负责任”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减少一般事故,遏制或杜绝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确保年度全市工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5%,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

制定《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表》进一步明确每个阶段、每个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工作要求和督查内容,四要抓好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每个阶段的工作落实。按照市安委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将隐患排查治理整体工作深化、细化、具体化,并采取明查暗访、督查通报等形式,有序推进“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分级挂牌公布,五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完善市、县、乡隐患治理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对各类整治难度大、危险性高、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建档。明确整改治理责任单位、整改治理督办单位、整改治理内容、整改治理措施和整改治理期限。目前,对各地、各有关部门上报的61处市级工矿、水上交通等重大事故隐患,及时组织核查,尽快予以挂牌公布,实行督办整治。建立全市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登记、统计、上报、整改、销号等信息管理制度,利用市安全监管局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监督。

继续深化机械制造、船舶修造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通过“十百千”服务企业活动和政策引导、检查指导、咨询帮扶等手段

三、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按照《活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拓宽创建范围,督促指导电力、交通等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创建活动。前两年全市合计创建50家的基础上,加大创建力度,今年争取动员35家左右的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继续完善企业评估分级和基层安全生产“五个一”管理制度。一要结合实际

四、完善企业评估分级办法。根据《浙江省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评估分级标准》浙安监管综〔〕23号)和《市安全生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制定企业评估分级操作规范,指导企业及有关部门、基层安监人员开展评估分级工作。二要将评估分级工作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对评估分级出来的CD类企业,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实施重点监管。三要将评估分级工作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相结合,对对评估分级出来比较好的企业,动员与鼓励其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四要将评估分级工作与“十百千”服务企业活动相结合,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帮助其破解一些老大难安全问题。通过各项措施,确保企业评估分级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进一步加强部门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五、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联络员会议制度。利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联络员会议制度这一平台。全面了解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时传达国务院、省、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通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以及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相互交流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年度、季度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安排和工作进展情况;学习有关单位安全监管和防范事故的好经验、好做法;分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研究和制定预防事故的措施办法,提出改进我市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讨安全监管工作中有关问题,探索研究联合执法机制,推进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制度

六、强化“三同时”监管。认真把好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关。做到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项目设计、论证、审批、验收等各环节的安全责任,凡安全设施没有实施“三同时”一律不准论证,不准审批,不准验收,不准投产,杜绝产生新的隐患。特别是今年我市新上马的重点工程与项目比较多,一定要加强监管,确保在建工程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工程质量。

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一要进一步完善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各类事故

七、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按时上报,并且对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每季进行认真的统计与分析,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及时向全市发出预警通知,提出应对措施。二要加强指导,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安监部门事故调查人员业务培训,开展事故调查报告质量评比活动,加强事故调查报告备案制度。三要严厉查处瞒报、迟报、谎报、漏报事故的违法行为,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继续实行跟踪督查与回访制度,督促企业落实防范措施。四要严格事故责任追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从严查处各类事故,严肃追究有关事故责任人员的责任。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市安全生产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对安全生产工作不落实,导致辖区或系统内各类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单位负责人,会同监察部门对其实行行政问责,积极推进事故责任追究向事前警告和过程控制中的行政问责转变,做到关口前移,超前监督。

想法范文篇5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王长沛教授的这些工作应当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正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严重弊病,即在相当程度上只是一种纯思辨的研究,而缺乏必要的科学论据,也正因为此,相关的研究往往就不能得到国外同行的承认或重视.从而,在这样的意义上,就如张奠宙教授所指出的,王长沛教授的上述工作确实可被认为代表了我国数学教育研究在方法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更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当然,这方面的工作又只是刚刚开始,要真正搞好“案例分析”,应当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下就从这样的角度,特别是围绕如何通过案例分析促进实际的教学工作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

第一,“案例分析”当然以案例的收集作为实际出发点.但是,除去“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学生做数学的真实过程”以外,笔者以为,我们又应在案例的分析上花更大的力气.因为,如果忽视了后一环节,那么,即使人们可以由所制作的录像获得一定的启示,诸如“难道我们的学生具有如此巨大的潜能?”“难道我们的学生连这些简单的数学都不懂?”等等;但这主要地仍只是一种即时的、素朴的反应,更是与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相分离的.从而,即使我们积累起了众多的案例,但最终却很可能获得这样的结果:现场的演示引起了强烈的反映,人们纷纷做出各种各样的评论,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深化,这些反映就始终是分散和零乱的,这样,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最后就很可能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真正的启示或教益,另外一些人在当时可能领悟到了某些东西,但由于未能得到及时的强化,更由于所说的案例又“聚集在学生做数学上”,因此,这些认识也就往往不能在头脑中真正得到确立,更未能对改进实际教学产生持久、稳定的积极效果.

作为一个反例,笔者在此并愿提及以下的事实:在对美国进行学术访问期间,我曾参加过一个数学教育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会.当被问及其所做的工作时,这位研究生展示了她所制作的近百盘(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录像带,并说:“这就是我的工作.”这些录像带的制作当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工作,但是,人们还是要问:“所有这些录像带又究竟说明了什么呢?”显然,如果我们不能对后者做出明确的说明,那么,单纯的数量积累就是毫无意义的!

综上所述,相对于案例的收集而言,我们就应更加注意对于案例的深入分析,特别是,就案例在教师培养活动中的应用而言,我们不能消极地期待教师会由观看录像等而在教学观念上发生迅速的转变,而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以使之由一种自发的行为转变成为自觉的行为.

第二,从根本上说,我们之所以要深入地去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真实的思维活动,无疑是为了更好地去进行教学.也正因为此,笔者以为,我们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案例分析,主要地也就应当集中于如下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改进教学有什么启示?

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可以联系王长沛教授在上海所演示的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三个小学生被要求解决如下的问题(凭记忆复述,因此不很准确):

一个抽屉中放有80个红色的小球,70个白色的小球,60个黑色的小球,50个兰色的小球.小球的外形完全相同.一个小孩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从抽屉中随意取出一些小球,问他至少要从中取出多少个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10对颜色相同的小球.

尽管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三个学生通过积极探索,包括相互合作,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学生中的确存在有巨大的潜能.

但是,从教学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可引出什么样的结论呢?特别是,在充分承认学生具有创造性才能的同时,教师在此又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具体地说,笔者以为,在上述的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积极的启发或引导作用,包括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给予适当的启示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以及在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以后帮助学生做出必要的总结,从而使之从不自觉的行为上升为自觉的行为,特别是在思维方法上更能有所收获.

例如,上述问题的求解事实上包括了两个关键点:一是以5作为考虑的基本单位,二是应当考虑每次配对后的余数——只需要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就可成功地解决上述问题.

由录像可以看出,这三个学生事实上就是依据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但是,在此要强调的是,尽管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其中的关键点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因此,这就应当被看成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在所说的情况下应当帮助学生对解题过程做出认真的总结,以清楚地认识其中的关键点,从而也就可能在新的不同场合加以推广应用.

当然,后者并非是指教师在此应当直接去点明所说的关键点;与此相反,笔者以为,更为恰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对原来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变形,借以启发学生建立起自觉的认识.例如,如果我们将问题变化为抽屉中放有五种或六种(而不是四种)颜色的小球,就可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第一个关键点,也即实现由不自觉行为的重要转变.

另外,与所演示的情况不同,如果教师所遇到的是这样的情况:尽管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却始终未能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否首先解决较为容易的问题?即如至少要从中取出多少个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一对(而不是十对)颜色相同的小球?又至少要从中取出多少个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二对颜色相同的小球?事实上,在所演示的录像中,那三个学生也正是通过特殊化而发现了上述的两个关键点.从而,这也就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点,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在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以后,我们又应帮助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做出总结,即如加深对于“特殊化”这一方法的认识.

值得提及的是,王长沛教授在会上并曾提到以下的事实,即他的合作者曾要求高中学生求解同一个问题,而所得到的结果则是“完全出乎预料的”,即高中学生的实际表现并不明显优于小学生.在笔者看来,这事实上也就清楚地表明了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这就是说,如果我们忽视了这样一点,那么,即使他们曾经成功地解决了成千上万个问题,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三,笔者以为,以上的分析事实上也为我们深入地开展数学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这就是说,与所提及的“纯自然状态”下的学习情况的真实记录相对照,我们也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作案例,并通过两者的比较分析引出进一步的结论.

例如,对于以上所说的两个建议,即在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适当变形启发学生对其中的关键点与相应的思维方法建立自觉的认识,以及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方法论的启示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关键,我们都可作为案例进行仔细的研究.另外,我们还可通过比较研究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其后果做出深入的分析.即如什么是教师进行干预的适当时刻和方式?这种干预又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包括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想法范文篇6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与政治学

(张志尧副教授)

世纪之交的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政治现实,必将受到经济、科技、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变化的影响。全球化即是这一系列的重要变化之一,它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的政治生活发生重要影响。

全球化乃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民族国家间日益紧密的相互依存状态。它以经济贸易、金融的全球联系为动力。交通、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为全球化提供了强力的支撑和结实的纽带;而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共同问题则从反面作为一种压力推进着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相互交错的地区联合体的纷纷建立。

全球化的重大政治后果之一,是它在日渐模糊着仍然很清晰的民族国家的疆界。科技、信息、价值观、污染、、疾病等等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民族国家的疆界对于它们不具有太大的意义,而民族国家却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从政治方面看,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变革、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无不受着全球化的影响。处于变革与发展中的民族国家尤其如此。

政治学乃是社会科学中最具现实敏感性的科学。全球化所带来的政治现实的深刻变化,要求政治学者对政治学中一些相关的概念、范畴、原则、理论和方法进行反思,做出修改、补充,并发展与创新,这是时代赋予政治学者的历史性使命。而中国的政治学者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一方面要补课、继续坚实原本薄弱的基础,同时也更需要关注新的现实并给出自己的解释与结论。

国际格局多极化与全球战略

(刘清才副教授)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国际格局正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从全球战略关系上看,形成“一超四强”的结构状态,即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构成四大强国。它们以美国为圆心,分别构成了三个大三角关系,即美国、欧盟和俄罗斯构成的大西洋三角关系;美国、中国和日本构成的太平洋三角关系;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构成的战略三角关系。它们构成了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五大主角。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走势直接关系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世界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极大地加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它对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要加强国际政治意识,要面向21世纪研究国际政治理论,从全球战略角度去研究国际关系的变化,科学地制定21世纪的国际战略。

对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张贤明博士生)

政治学在我国是有待加强的一门基础性社会科学,为此在政治学的研究过程中,我觉得有这样几点应该注意:第一,摆正政治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政治学更具敏感性。在某种意义上,它既是学术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因为从科学分类的角度看,它是学术问题,而从其内容来看,又不能不关涉到现实政治现象。作为学术问题,政治学研究的是理念问题,有研究者主体选择的可能与自由,但作为政治问题,它又要受制于客观现实。因此,如何既以学术的态度来研究政治现象,又以对国家、社会、人民负责的态度作出科学的回答,为现实政治提供理论指导和服务,是政治学研究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从学术的态度来研究政治学,政治学才不至于停留在对现实政治的阐释与论证的水平上,而是提供理论指导;只有以对国家、社会、人民负责的态度来研究政治学,政治学才可能获得生存空间与发展的可能性。第二,着力于政治学基本范畴研究。我国政治学研究的历史还不长,政治学的基本范畴问题急需认真地清理、概括和总结。从我国政治学研究的现状来看,研究队伍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但没有基本理论的支撑,正常的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会缺乏根基、难以深入,政治学本身也难有长足进展。第三,关注社会现实政治问题。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在于社会现实的发展,政治学也不例外。只有密切关注社会现实政治问题,捕捉其热点,并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论证,政治学研究才有其现实根源,从而才会有不断发展的动力。

政治学研究必须面向现实贴近现实

(孙晓春副教授)

有人说,政治是“分配价值的价值”,可以说,政治是决定一个民族社会生活的质量的最为关键的要素。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忽视政治学研究与政治学的学科建设。政治学在我国刚刚恢复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在老一代政治学家和广大中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政治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正不断地为政治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

在社会科学领域,任何一个学科所取得的实质性的进展,都有赖于基础理论的进步。十几年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构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学研究最为显著的成就。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对于每一个学科来说,都不存在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研究领域,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由不同的研究者建立起各不相同的分析框架。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是指导我们从事政治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但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政治学专业理论与方法却仍然需要我们去建构。

近年来,国外60—70年代的一些政治学研究成果,诸如以缪塞尔·享廷顿为代表的秩序学派、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学派的理论以及李普塞特的政治社会学理论、卢西安·派伊的政治文化理论,都被介绍到了国内,这对于我国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国外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大体上还处于介绍、引进的阶段,真正地消化还需时日。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指导下,在融汇贯通国外政治学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建构出理论分析框架,无疑是世纪之交政治学研究最为艰巨的任务。

目前,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倾向是十分注重政治学的实用性,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类指导课题来看,应用研究的课题占了绝对的比重。可以说,这是由政治学科自身的属性决定的。但是,我们在注重应用研究的时候,切不可忘记,所谓应用,在实质上是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的根基,应用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政治学研究必须面向现实,怎样使政治学研究更加切近于现实,需要我们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往,人们十分强调学术研究服务于现实,这无疑是对的。不过,政治学研究与现实之间,终究并不只是简单的服务的关系。应该说,现实之于政治学科,它首先是研究的对象,然后才是服务的对象。世纪之交的政治学研究,一方面要对于当代中国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合理性的阐释,另一方面,尤需加强对于社会生活中具体的政治过程的客观描述与研究、对于公共政策的评估、对于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及其发展趋向的探索性研究等等。只有这样,政治学才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建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思考

(郑维东博士生)

当下政治学的落后与社会发展对政治理论的要求相差甚远。尽管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就整体水平而言,仍处于一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局面。因此中国政治学要在下世纪有长足的进步,就必须构建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

1.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对于基础理论的重视,我的理解是,应重视对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和价值的研究,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基本概念的成熟是该学科成熟的标志和条件,没有这个前提,无法构建学科大厦。这一点,对初建的中国政治学而言,尤为重要。没有对政治基本性质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摆正理论研究的位置;没有对政治学基本范畴(如政治、权力、共和、宪政、民主……)的深入理解,就无力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构建;没有对政治的基本价值(公平、正义、人格、自由)的研究,就无法理解政治理论存在的合理性。所有这些,归为一点,就是真正重视政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重视研究方法的更新。方法固然受制于该学科,但新的合适的方法又能引导学科走向繁荣。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象社会学的一些方法,理当成为政治学研究的当然手段。

立新体系形成新学派

(宝成关博士生导师、教授)

展望21世纪的政治学研究,我认为首先应对中国政治学的历程做个简要回顾。

中国政治学在古代内容虽很丰富,但一直与伦理学、哲学、历史学糅合在一起,始终未形成独立学科。把政治学当作独立学科进行专门研究,是本世纪初才开始的。因此说到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其特点一是起步较晚;二是受西方政治学影响较深,从早期著作到建国前各大学的流行教材,大都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为主;三是解放前的政治学研究,无论在理论、方法还是研究对象方面,大都未能摆脱传统政治学的窠臼,更未形成新的完备理论体系。解放后,政治学研究一度被取消,改革开放后始得以恢复和重建,至今虽仅十几年时间,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注重了现实政治问题的研究;二是开展了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政治学的学科体系;三是对国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及研究,也有所加强;四是出现了把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综合研究的趋向,使我国政治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视野更为开阔,并在政治学界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几大理论框架。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值得肯定,但总的来说,由于我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时间甚短,与国外政治学研究以及国内其他学科相比,仍很不成熟,尤其在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还很薄弱,已经出现的几大理论框架,均尚未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因此,在未来的21世纪,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如何获得体系性的构建能力,创立新体系,形成新学派,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做出突破性贡献,应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奋斗目标。

培育和强化公民意识

(周光辉副教授)

在社会转型时期,现代社会主体的培育和塑造问题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我看来,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主体就是自尊、自立、自主、自律、自强、负责的公民。造就现代社会的公民,最重要的是培育和强化公民意识。对此,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应当而且可以有所作为。

公民意识是对公民角色的自觉体认和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培育公民意识,首先要明确公民的基本涵义,现代意义的公民是指具有独立自主和平等人格、合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并相应承担一定义务的个人。作为公民在与他人的关系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与国家的关系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具有独立人格是公民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在人们观念中把公民视为群众,这实际上是封建等级观念和群体本位观的一种反映。这种群众观念是以把人分为上下等级为前提的,群众的每个成员不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仅仅是群体中的一员。在一定意义上说,群众观念不过是臣民心理的现代表达,它与现代公民观念是根本相悖的。

培育公民意识,关键是培养权利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所谓权利意识,是公民对自身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利、契约权利、劳动权利和消费选择自由权利的自觉体认和维护。公民权利意识是把权利看作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即视其他人享有与自己同等的权利。否则,权利就成为自私的代名词。所谓自律意识,是公民自觉按照道德和法律规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自律的本质特征在于公民把法律和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信仰,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法律和道德要求不是出于无奈和外部的强迫,而是一种自觉。所谓责任意识,是公民在享有自由时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自觉体认,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任何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不仅有权利享受这个社会为他提供的各种条件,而且也有义务为社会条件的健全和完善尽一份责任。人们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的过程中,不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对后代负责;不仅要对他人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

加强比较研究提供模式选择

(王彩波副教授)

发展理论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而东亚发展模式对传统发展理论提出了有力挑战。目前对东亚发展模式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一个热点。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以及政治发展与行政改革的关系上,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东亚模式表明,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和最根本步骤是经济的发展,政府要有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明确目的性,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恰当的手段有效地动用国内外现有的各种资源,优先实现经济增长。在行政改革与政治发展的关系上,它表明,行政体制改革优先于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行政体系,使行政与政治分离,提高政府行政职能,而暂缓民主化,这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可行性选择。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与我国在历史传统、国情特点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其发展经验的研究比起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对我国更有借鉴意义。

政治学也要注重社会应用价值的研究

(李德志教授)

人事管理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更注重其在社会上的应用价值。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事管理学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重大发展,以实现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具体说来,就是围绕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人事管理的两个重大调整。一是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二是把传统的单一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

要实现第一个调整必须在人事管理中逐步建立和健全三项制度、三个体系。三项制度是指:符合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科学的人事分类管理制度;具有激励竞争性质的工资分配制度和适应机关、企事业单位需要的社会保险制度。三个体系是指:人才市场体系、人事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和人事法律法规体系。

要实现第二个调整必须从社会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全过程地实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人才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我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深远。

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人事管理学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大力加强这一应用学科的研究对于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对于繁荣我国的政治学已显得愈益迫切。

行政学面临的两大课题

想法范文篇7

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当前。人才中的技术人才更是不可或缺。然而,现阶级,企业却存在着技术人才青黄不接、青工“技术断层”现象,影响着企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占相当比例的青工对学技术热情不高;另一方面,不想学技术,认为“搞技术过时了思想,青工中占居一定比重。就其原因,笔者认为:

从理论上讲的主人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体现。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文化素质不高、没有技术的人,一是各种舆论对“技术工人也是人才”宣传重视水平不够。技术工人的经济地位相对比较低。短时间内发了家。有技术无市场,不学技术照样能发财的拜金主义”思想在相当一局部青年工人中占有一定市场。三是受官本位思潮的影响。企业中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员在各种待遇上远远比不上中层干部。四是技术培训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五是企业体制的改革,导致技术幼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提前离岗退休。

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健康生长发生了不良影响,以上种种原因。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含量普遍下降。为此,应制定以下对策:

想法范文篇8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七大强调基层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地位,要求“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党支部书记应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针,抓住关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内容,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模范,成为加快小康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加强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理论素质和思想觉悟,提高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使党员成为先进分子,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力度,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头脑,确保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家致富。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教育要制度化,要把自学与经常性的集中学习结合起来,把学习党的知识与农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结合起来,把党委中心组学习与党支部组织学习结合起来。要利用党员电教对党员干部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带领群众进入市场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

二、加强以“一把手”为重点的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班长的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来贯彻落实。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发展主导产业,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乡镇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把村支部书记这个“龙头”抓住了,才能带动广大群众这个“全身”。在班子建设中,要下力气建设好一把手队伍,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不仅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同时又对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和选拔政治素质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要选能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在党员群众中威信高、作风正派的人员;把那些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党员选拔上来;把外出务工经商、退伍军人和有一定科技文化知识的青年作为后备干部对象重点培养,储备一批优秀的基层干部。

三、健全和完善机制,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只有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运用惩戒手段,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究,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得到规范。一要加强党内监督。党的十七大对党内监督提出明确的要求,发挥党组织和纪委的作用,用党的纪律来约束村级党员干部。二要加强民主监督,切实抓好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立村党支部年度目标责任和群众评议制度,把目标量化到项目、时间、人头,并在村务公开栏公布,接受群众的跟踪监督,接受群众的业绩评判。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的素质,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样实现形式,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通过一系列的关爱活动,基层干部有盼头,有想头,干事有劲头,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四、抓载体,拓宽党员发挥积极性的空间。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和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开展一些结合农村实际,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活动,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要以“三级联创”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落实责任,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坚强战斗堡垒。

想法范文篇9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王长沛教授的这些工作应当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正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严重弊病,即在相当程度上只是一种纯思辨的研究,而缺乏必要的科学论据,也正因为此,相关的研究往往就不能得到国外同行的承认或重视.从而,在这样的意义上,就如张奠宙教授所指出的,王长沛教授的上述工作确实可被认为代表了我国数学教育研究在方法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更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当然,这方面的工作又只是刚刚开始,要真正搞好“案例分析”,应当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下就从这样的角度,特别是围绕如何通过案例分析促进实际的教学工作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

第一,“案例分析”当然以案例的收集作为实际出发点.但是,除去“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学生做数学的真实过程”以外,笔者以为,我们又应在案例的分析上花更大的力气.因为,如果忽视了后一环节,那么,即使人们可以由所制作的录像获得一定的启示,诸如“难道我们的学生具有如此巨大的潜能?”“难道我们的学生连这些简单的数学都不懂?”等等;但这主要地仍只是一种即时的、素朴的反应,更是与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相分离的.从而,即使我们积累起了众多的案例,但最终却很可能获得这样的结果:现场的演示引起了强烈的反映,人们纷纷做出各种各样的评论,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深化,这些反映就始终是分散和零乱的,这样,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最后就很可能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真正的启示或教益,另外一些人在当时可能领悟到了某些东西,但由于未能得到及时的强化,更由于所说的案例又“聚集在学生做数学上”,因此,这些认识也就往往不能在头脑中真正得到确立,更未能对改进实际教学产生持久、稳定的积极效果.

作为一个反例,笔者在此并愿提及以下的事实:在对美国进行学术访问期间,我曾参加过一个数学教育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会.当被问及其所做的工作时,这位研究生展示了她所制作的近百盘(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录像带,并说:“这就是我的工作.”这些录像带的制作当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工作,但是,人们还是要问:“所有这些录像带又究竟说明了什么呢?”显然,如果我们不能对后者做出明确的说明,那么,单纯的数量积累就是毫无意义的!

综上所述,相对于案例的收集而言,我们就应更加注意对于案例的深入分析,特别是,就案例在教师培养活动中的应用而言,我们不能消极地期待教师会由观看录像等而在教学观念上发生迅速的转变,而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以使之由一种自发的行为转变成为自觉的行为.

第二,从根本上说,我们之所以要深入地去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真实的思维活动,无疑是为了更好地去进行教学.也正因为此,笔者以为,我们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案例分析,主要地也就应当集中于如下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改进教学有什么启示?

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可以联系王长沛教授在上海所演示的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三个小学生被要求解决如下的问题(凭记忆复述,因此不很准确):

一个抽屉中放有80个红色的小球,70个白色的小球,60个黑色的小球,50个兰色的小球.小球的外形完全相同.一个小孩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从抽屉中随意取出一些小球,问他至少要从中取出多少个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10对颜色相同的小球.

尽管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三个学生通过积极探索,包括相互合作,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学生中的确存在有巨大的潜能.

但是,从教学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可引出什么样的结论呢?特别是,在充分承认学生具有创造性才能的同时,教师在此又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具体地说,笔者以为,在上述的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积极的启发或引导作用,包括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给予适当的启示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以及在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以后帮助学生做出必要的总结,从而使之从不自觉的行为上升为自觉的行为,特别是在思维方法上更能有所收获.

例如,上述问题的求解事实上包括了两个关键点:一是以5作为考虑的基本单位,二是应当考虑每次配对后的余数——只需要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就可成功地解决上述问题.

由录像可以看出,这三个学生事实上就是依据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但是,在此要强调的是,尽管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其中的关键点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因此,这就应当被看成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在所说的情况下应当帮助学生对解题过程做出认真的总结,以清楚地认识其中的关键点,从而也就可能在新的不同场合加以推广应用.

当然,后者并非是指教师在此应当直接去点明所说的关键点;与此相反,笔者以为,更为恰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对原来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变形,借以启发学生建立起自觉的认识.例如,如果我们将问题变化为抽屉中放有五种或六种(而不是四种)颜色的小球,就可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第一个关键点,也即实现由不自觉行为的重要转变.

另外,与所演示的情况不同,如果教师所遇到的是这样的情况:尽管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却始终未能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否首先解决较为容易的问题?即如至少要从中取出多少个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一对(而不是十对)颜色相同的小球?又至少要从中取出多少个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二对颜色相同的小球?事实上,在所演示的录像中,那三个学生也正是通过特殊化而发现了上述的两个关键点.从而,这也就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点,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在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以后,我们又应帮助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做出总结,即如加深对于“特殊化”这一方法的认识.

值得提及的是,王长沛教授在会上并曾提到以下的事实,即他的合作者曾要求高中学生求解同一个问题,而所得到的结果则是“完全出乎预料的”,即高中学生的实际表现并不明显优于小学生.在笔者看来,这事实上也就清楚地表明了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这就是说,如果我们忽视了这样一点,那么,即使他们曾经成功地解决了成千上万个问题,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三,笔者以为,以上的分析事实上也为我们深入地开展数学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这就是说,与所提及的“纯自然状态”下的学习情况的真实记录相对照,我们也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作案例,并通过两者的比较分析引出进一步的结论.

例如,对于以上所说的两个建议,即在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适当变形启发学生对其中的关键点与相应的思维方法建立自觉的认识,以及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方法论的启示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关键,我们都可作为案例进行仔细的研究.另外,我们还可通过比较研究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其后果做出深入的分析.即如什么是教师进行干预的适当时刻和方式?这种干预又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包括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想法范文篇10

根据您的意思,这两天我总在把事业部在管理上做的一些工作与理论知识相对照。我发现,我们的工作其实做得很好的,并且在合理运用理论知识的同时,与事业部的实际也贴得比较紧。只是,我们在部分环节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仅是个人看法);因此,我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基础工作

1.当前情况:

塑料事业部成立以来,在两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基础工作应该说做得是比较扎实的。其中包括制度、标准的制定;定性考核的逐渐减少,定量考核内容的逐步增多;计量手段的不断完善;生产经营基本台帐的管理以及员工基础教育的执行等方面工作都有一定的深度。

2.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a.制度在职工中的印象不够深刻,造成在各个管理层次、各操作岗位上职工制度的执行率不高,随意性比较大。主要原因:部门干部自身或在组织职工学习制度上的功夫下得不够;制度颁布发行的覆盖面不够大,大多数制度只能到主管一个层次才能看到。(一个例子:在对一部门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班组值班长以下的普通职工对动火票的等级权限不了解的比较多。)

b.执行制度过程中,对执行情况的考核不够彻底。主要原因:部分干部存在着怕得罪人的思想;对制度的执行缺乏严肃性,有的甚至把个人的意识参与到考核过程中;与制度配套的考核细则在奖惩上力度不够,该重奖的未予以重奖,该重罚的未予以重罚。

c.管理层次定额考核未能真正开展。

d.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太高。比如:装置、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停留在数据的统计上;利用数据分析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并制订相应对策措施方面的工作深度不够。

3.建议:

a.公司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强,事业部的基础工作应该要尽快适应改革后形成的新体制和机制的要求。这方面明年需做的工作有:根据公司ERP上线、销售集团公司集中管理、供应和财务“二减一”等改革措施实施后的要求,相应修订事业部2004版制度,理顺各管理条线的工作,明确管理职能,制订有关对策,配好有关人员。总之要按照下图所示,妥善应对因组织变革而产生的新问题。

内外环境变动

出现问题组

组织诊断的评价

方案设计展

变革实施

b.在事业部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学制度、明职责”活动,目标是人人明确本岗位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己所管辖部分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同时,在考核过程中要奖罚分明,适当放宽处罚幅度,加强责任追究力度(比如,对进入化工生产装置未戴安全帽的,可以处以扣奖50元~500元,进入施工作业和检修区域未戴安全帽的,解除劳动合同。这样处罚的手段可视情况比较灵活掌握。其它依此类推,总之有时不能定死一个标准,这在制订制度的时候应预先考虑;因为我们已经多次遇到对某一件事或人找不到相应的处罚手段。)。

c.既然毛利考核能把经营与生产装置捆绑在一起,那么管理层次定额考核也可以与装置捆绑,这样促使管理人员深入装置进行业务和技术指导。(包括单耗、能耗、辅料消耗等)

d.应强制规定装置、直属车间每月对设备运行状况、生产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措施并以文字形式上报职能部门;如需事业部协调解决的,相关条线的职能部门必须拿出书面意见。(也可把每月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列入考核)

二、关于基本功训练

1.当前情况:

在生产技术和设备管理方面,事业部各装置的操作技术规程、工艺技术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技术等(包括关键装置、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技术,关键原材料的有关知识和专门技术)已比较完备。即使是3PP、4PE装置,通过近两年来的摸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已日趋完善。

在安全方面,事业部的安全生产规程岗位覆盖面已经达到100%;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也制订了不少反事故预案。近几年来,事业部在反事故演练工作力度不断加强,职工的自我防范知识切实得到提高。

2.当前工作中的不足:

a.新职工得到操作锻炼的机会不多,技术水平提高速度不快。原因有:生产任务紧,在装置异常情况下(如开停车),用新职工进行重要操作的把握不大(如1PE装置,几位常日班老职工几乎就是该装置的开车队,运转班中有苗子的骨干相对于其它装置得到锻炼的机会要少);待遇问题使师父带徒积极性不高;师徒之间缺乏沟通。

b.应急预案的覆盖面不够,目前局限于安全方面,技术和设备上的应急预案不够完善。

c.反事故演练力度不够,演练的方式比较单一。

3.建议:

a.加强师徒之间的沟通。因为当前新进厂职工的思想观念与老职工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加强交流与沟通有利于融洽师徒关系,也有利于徒弟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得到师的正确引导。安排适当机会,并在老职工的引导下,给新职工以更多锻炼机会。事业部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带徒待遇。

b.应急预案应覆盖安全、环保、生产技术和设备管理。重点加快完善生产技术(如发生质量事故、管线堵塞、原料泄漏等情况)和设备故障(仪表误保、失电、电网波动、机泵紧急停车等)的应急预案。

c.反事故演练关键是一个“真”字。演练要逼真,对待的态度要认真。

三、关于基层建设

1.当前情况:

通过多年来运作,事业部在基层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人”为主体、以“物”为载体,以“岗检”为手段,围绕生产现场开展一系列服从、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作机制。尽管有些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但不可否认,近几年基层建设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几年企管处撤并后,事业部基层建设的工作确实有点削弱了。具体表现在:

a.虽然基层建设的职能已经划转到生产处,但是由于这项工作涉及面太广,有些工作的开展是跨部门的,在管理上需要协调的内容比以往更多,难度也比以往更高。

b.迫于岗位编制的原因,目前事业部在基层建设管理上投入的力量不够,主要是人力上的不足。

c.由于人力上的不足,对装置、部门进行检查的力度有所削弱,导致搞形式、搞应付的屡禁不止。

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