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9:15:41

下基层

下基层范文篇1

一、活动时间:2005年3月(一个月)公务员之家

二、工作任务:

1、深入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局属x个支部党员分别下到xx镇的xxx、xxx、xxx、xxx村,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使文件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帮助制定增收计划,排查化解各类矛盾,促进农村稳定及和谐社会建设。

2、每个支部要所到村办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办实事要根据所到村的实际情况及本支部能力来定,所办实事要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3、每个支部要联系扶持1-2名贫困学生。每个支部要为所到村组扶持一至二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上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每个支部要为所到村培训1-2名劳动力。每个支部到村后,要在摸好底的基础上,订好培训计划,在年内选送一至二名年轻农民进行素质教育培训。

5、每个支部党员至少要联系一户贫困户。

6、每个支部要写出一份综合调查报告或情况反映。各支部要将党员的调查报告或情况反映进行综合,写出一份综合调查报告或情况反映。

三、组织领导

成立宣讲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党总支书记xxx任组长,党组书记xxx为副组长,局党组成员、各支部书记为成员,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四、纪律要求

下基层范文篇2

加强领导力度迅速开展工作

全县“千名干部下基层入农户”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局即着手部署该项工作。3月3日下午,县局党委书记局长宋秀平同志主持召开邮政部门动员大会,认真传达了县委会议精神,迅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宋秀平同志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3月2日。并亲自挂帅,配备强有力的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要求所有抽调的工作队员严格作息时间,注意言行举止,积极服务、慎重做事,努力保持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要求活动开展期间,所有抽调干部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扎实开展工作,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凡因人员不到位、工作不认真、作风不扎实影响活动效果的要批评教育,并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3月4日出台了活动实施方案。局专门成立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入农户”活动领导小组,由宋秀平同志任组长,梅俊峰同志任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其中由局长**同志任两个工作组的总负责人;具体牵头负责此项活动,宋秀平同志牵头负责联系两河口镇中心观村,任该住村工作队队长。副局长梅俊峰同志牵头负责联系归州镇万古寺村,任该住村工作队队长。3月16日,局组建的2个工作队8名队员在各队长的带领下全部按照县委要求分别进驻两河口镇中心观村、归州镇万古寺村,通过接洽,正式开展工作。

加强工作深度确保活动质量

局各工作队坚持"244"工作法,正式开展入户走访期间。深入到村、户、田间地头,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活动质量。

加强工作联系和接洽,做好两个配合。即做好与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的配合。工作队首先到直接到村进行沟通。同时要求所在乡镇邮政部门负责人在相关单位考备相关电子资料备用;进村入户后,迅速与村两委班子达成系列共识,召开了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的见面会,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同时听取了村干部对本村村情的相关介绍,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为了节约调查时间,避免多次重复走访给农户带来的不便,便于对工作队员住宿、生活的安排,工作队与村委联系并通知村民小组长负责为工作队员引路,每队分二个小组,每组安排1名村干部和县工作队2名队员,各小组分片包干进行调查走访。

亲身见面,亲切交谈,亲历体会。一是亲自到家。工作队到每一个农户家中进行调查,确保“每个农户家中的堂屋都印下工作队员的足迹”坚决杜绝在村委会对照档案编数据的行为。二是亲自见面。只要家中有人的农户,必须与其本人见面。如在归州镇万古寺村工作队开展工作之初,由于得不到村民的理解,很多村民不愿与队员见面,见了面也不说实话。通过队员耐心细致的做工作之后,村民敞开心扉,主动向工作队反映情况。田间劳作的农户,就由村组干部带路,田间见面。三是亲切交谈。调查了解农户情况时,态度一定要亲切,不摆政府工作人员的"架子"以群众知心人、贴心人的身份平等对话,虚心听取群众心声,切实做到四亲”即要求在走访过程中做到亲自到家。确保了解实情,保持工作队员的良好形象;对外出打工家中无人的农户,千方百计查找联系电话,电话中了解相关情况。四是亲历体会。工作队员虽然大部分出身农家,但年龄大的已多年没有从事农村劳作,年纪轻的几乎没有干过农活。工作队结合走访正在劳作的农户,帮助做一些力所不及的农活,农户高兴的说:好多年没有见过下地帮我干活的国家干部了

重点是对农民的补贴资金是否落实到农民手中、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是否到位并发挥效益、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状况及现状、其他专项资金如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的使用及效益发挥情况和农民负担情况等进行调查,并按要求填制有关表格。二是与县农业局“送农技下乡入农户”活动相结合。工作队结合邮政实际,重点宣讲邮政建设与发展现状、服务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相关规定、结合邮政服务三农、柑桔栽培技术管理、农药、肥料的使用等相关知识,使广大农户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抓好“四个结合”一是与惠农政策检查相结合。按照县纪委的要求对惠农政策进行检查。并预约万古寺村在大实蝇防治阶段集中请专家授课一天,宣讲柑桔病虫害防治知识。三是与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组织开展的双进七送”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送法律等活动,宣讲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发资料的基础上,局将编制好的文明家庭手册》发放到走访的每一个农户手中。四是与县委开展的两结对三互动活动相结合”工作队不仅相继召开了扩大的支部会议,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大计,而且对困难党员和群众也要进行帮扶,对驻地村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了现场处置。

四天里已走访农户1378户,通过各工作队的努力。共4046余人。并按照一张民意调查表,一张民情记载表,一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一份办理实事统计表,一份扩大的支部会议纪要等“五个一”要求完善了已入户农户的相关资料。

加强分析研究注重活动效果

下基层范文篇3

一、经济方面

从不怀疑村民的能力和智商,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大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大家,带给村民精神激励和创新观念,让农民组织起来,产生独立的发展思路。大学生是石子的投掷者,促使死寂的水面产生波澜;大学生就是酵粉,使农民觉醒起来。通过我活动使村子由原来的一盘散沙变成高度组织化的村子。

位处县西北部,所调研的村庄是县乡庄村。与清徐县接壤,以蔬菜种植闻名三晋,素有“三晋大棚第一村”美誉。这里多年的种植经验、优良的地理位置、绝佳的土壤气候条件,使得此地的经济较别村发达许多,农民年经济收益也较高。但是抛开这众多的数字光环,发现农村经济处在一种绝对富裕,相对贫困的境遇中。农民因为经营分散、信息匮乏、技术落后等原因,市场中处于弱势,经济大环境中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明显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庄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就当地的支柱产业蔬菜种植而言。因此和部分菜贩子有着长时间的合作关系,这里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蔬菜在市场中卖出后,农民才可以从菜贩子那里拿到卖菜的钱。市场上行情好的时候一斤青椒卖一元五角,商贩卖出蔬菜后以一元三角每斤的价格给付菜农,如果市场行情较差青椒变为一元一斤,那么菜贩将以七角每斤的价格支付菜农。

倒贩蔬菜的中间商永远可以得到稳定的差价利润,换句话说就是不论市场怎样变化。而这种稳定差价来源于对菜农的无限制压榨。更有甚者,几个商贩联合起来对菜农谎报蔬菜的市场价格,以赚取更大的利润,例如:青椒市价一元五角,统一口径告诉菜农是一元,这样就可以以七角每斤的价格支付收购,其利润就可以由每斤两角变为每斤八角。菜农在经济链上的地位与处境可想而知。

以反时令、优质等特点受到各大超市的青睐和追捧,庄冬季大棚蔬菜有着绝对的市场优势。本来对菜农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利润空间,但是由于他缺少信息、无人组织,使得一些农产品公司从中渔利,公司以较便宜的价格收购大棚蔬菜,进行简单的包装直接送达各大超市,一斤黄瓜就会以四到五倍的价格翻升。如此大的利润空间,菜农却无法分得一杯羹,着实让人心痛。

与他交谈中,其实这些情况菜农并非一无所知。看到愤怒,但更多的无奈、无助、缺乏自信。一些思想先进、思维活跃的村民知道并认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模式,认为本村人可以联合起来,将蔬菜种植、运输、销售连为一体,产生规模化经济效益,将商贩从农民手里截留的利益真正的归还农民,团结起来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让村民富裕起来。但是当我谈到具体实施方案时,就列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村民被繁重的农事牢牢捆绑在地里,没有时间跑市场;缺乏信息,不知道哪里需要产品,害怕没有销售渠道,没有稳固市场;无人组织,村子里一盘散沙,农户们个各自为战,缺乏合作意识。

夏季种时令蔬菜,十天的走访中我注意到这些问题的确确的存在着。村民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早出晚归,下雨天才是休息日。冬季种植大棚蔬菜,无农闲月份一说,甚至大年三十都要下地放草帘为大棚保温;村里使用电脑的户数很少,有些家庭年经济收入较高购置了电脑也只是摆设,并不会使用。哪里有市场、市场价格怎样、有什么新的品种、有哪些新的技术,村民们无从知晓;长年的个体经营模式,松散的行政管理体系,使得村民严重缺少团体的合作意识、团体应对能力。缺少有威望、有能力的组织者,带领村民走一条新的路子。

更严重阻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作为一支涉农团队,这些经年累积的问题不利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尽自己所有的力量为改变农村这一现象工作着。从唤醒团结意识、提高农民积极性方面入手,首先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问题。

将书本知识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到农民家里认真听取农民的想法和见解。与村民一起探讨他遇到问题,宣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村民对这一经济模式的解和认知。针对农民普遍缺少的技术知识和养殖技巧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同时每两天播放一部电影,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给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提高集体归属感。还成功举办了庄首届象棋大赛”和“学农联欢会”得到村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一位大娘说“二十年没看电影、没办晚会了来了好呀,村子活了村民的积极参加,村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我看到现在农村对文化、对技术、对知识的渴求,感动之余,倍感责任之重大。

二、教育方面

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和家长们的倾心交谈,同本村教师的认真交流中,我们看到了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诸多问题,及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同时也在深思着农村教育的出路。

庄是一个拥有一千二百人、三百多户的村子,这里建有一所六年制的小学,拥有学生六十人左右。由于生源少,学校实施一个年级一名教师的授课安排,一个年级一个班,班容量为平均十人,有的班甚至只有七八位学生。

由于这一客观原因,教师无法做到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必须承担一个年级所有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品德。教师在备课、授课中面临很大的压力。

以上是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的客观原因。除此之外还存在许多主观的、能够克服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孩子素质教育的严重忽视。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根本看不到音乐、美术、体育课的影子,课间操成为孩子们除学习以外唯一的活动。很多上到初三的孩子面对我们带去的水粉兴奋的说“这是啥了?我还没见过呢。”更多的孩子在音乐课、体育课上显得格外认真、兴奋,从他们渴望、清澈的眼神中,嘹亮、甜美的歌声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些可爱的孩子对艺术、对音乐的渴求,更反衬出农村教育对他们天性的压抑,对他们渴求美的意愿的扼杀,对他们蕴藏的潜力的埋没。

通过十天的观察,我发现这里许多孩子有很好的天赋,他们自编的舞蹈、自己构思的图画、跟电视节目里自学的双口相声,无一不体现了孩子们特有的童真、童趣、以及超乎我们想像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当我站在歌声朗朗的校园里时,心里既是欣慰又是担忧,这么好的孩子却很少有机会体验到艺术的美,在身体、心理成长与形成的关键时间段里,素质教育不能再是一句口号,它应当切实的走进课堂,真实的影响孩子命运的发展。

我们支农队的支教活动只能起到引导、发掘的作用,十天的授课与孩子们六年的小学时间相比太短,我们的努力与乡村教育模式相比力量太弱。只希望所做的一切可以带给孩子一种新的思维,带给教育者一点小小的触动。

其次,教师的工作态度急需端正。在我们每家每户的走访中,家长和学生经常反映这样的情况:老师布置作业,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在这里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思维以不是布置作业的根本目的,笼统的让学生把几页到几页的题量很大的作业做完,把孩子绑在课桌上不让他们出去乱跑成了作业的一大作用。即便是很小的班容量老师依旧不愿认真批改作业,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公布答案后两组学生交换作业互相批改,或者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作业。这样的工作态度、教育方法怎能不让家长担忧,不让学生失望。而不在批改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育质量提高又从何谈起。

再次,家长与老师的交流太少。教育从来都是学校、家庭、孩子三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但在调查中我们却发现,乡村教育把家长和学校剥离开来了。

庄小学的老师都是外村的,每天骑车上下班,基本是一下课马上回家,根本不存在用业余时间到学生家里家访的情况,学校也从不组织家长会。家长与老师唯一的联系就是孩子在学校捣乱,老师通知家长让对孩子严加管理或赔偿损失。同时,每天忙活在地里的家长们也很少想起要到学校看看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两方面的忽略让这些嫩芽在断层中任由自己散漫生长。要不无人问津,自由散漫,要不疾风骤雨,一顿暴打,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他需要什么、他缺少什么,没有人关注。

第四,变相收费,玷污了属于孩子的美好节日。在庄存在这样一种让人惊异的现象——六一儿童节收费。每逢六一,从不上音乐、舞蹈课的老师会给孩子们排练一些节目,然后给每位家长、村委成员、与菜农有经济关系的农产品公司发去请帖,每位收到请柬的人都会届时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会演”,一并送上的还有面值不一的人民币。这是什么钱,没人能说清楚,一直以来形成了惯性,也就没有人再问。六一是属于我们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节日,快乐、纯真、希望是它永恒不变的主题,当有人把他变成学校收敛钱财的手段与工具时,我不得不伤心的想: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能逃过贪欲的灼烧。

在仅仅十天的调研中就发现了如此众多的问题,着实让人痛心疾首,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刻不容缓。

针对生源少这一客观现象,我们可以采取集中办校的方法,即临近的几个村合作建办小学,将学生集中起来统一授课,一位教师只负责一门课程。这样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更为开设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

对一线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加强制度监督力度,奖罚分明,在学校形成“敬业、爱岗、爱学生”的风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只有在主观态度端正,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乡村教育才有可能发展。

这段时间调研、支农活动,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走到农村,走进农民家里,我感受到了农民的淳朴、真诚和无私。他们对支农队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倍受鼓舞,而我自己那种对责任的认识、对相关知识的学习需求、对能力提高的迫切希望,更是在学校得学习中很难体会到的。

下基层范文篇4

自12月20日全镇召开实施全省“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在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动员会后,我与其他驻点干部一起参加了全市召开的组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和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动员会议、集中培训和认真思考,我明确了组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一、实施全省“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

实施全省“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的重大决策,是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的新举措。结合我镇的实际,我认识到,开展两项活动是建设生态科技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我镇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面对上级的要求,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抓紧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使基层党组织政治更加坚定、组织更加坚强、作风更加务实、制度更加完善;使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增强执政为民责任、提高促进发展能力、塑造干净干事形象。组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而采取的重大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全省“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下基层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密切联系群众、倾力服务三农为核心,立足本职,联系实际,开展下基层、进农村、访民情、助农户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组织建设有加强、工作作风有转变、特色农业上台阶、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二、参加活动范围

委班子成员,机关各科室、委属各单位负责人。

三、组织方式

活动在县委“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解忧促和谐”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指导协调下进行,由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活动开展将与结对帮扶、重点工作统筹推进。

四、活动安排

此次活动从2012年6月至7月底结束,历时2个月,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下旬)。主要任务是:成立委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开动员会议、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组织集中学习,深化对活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调研走访阶段(7月上旬)。重点完成三大任务:

以左店乡为联系点,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到党员群众中去,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困,切实做到进农户门,知农户事,破发展难,浓干群情。

一是开展一次宣讲活动。向广大群众宣讲县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有关政策,宣传我县“十二五”发展宏伟目标、发展战略、发展举措和重大历史机遇,使中央精神和省、市、县委的要求家喻户晓,引导干部群众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赶超步伐。

二是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结合农业部门工作实际,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主动征求农民群众对农业发展和农委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掌握制约当地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出自身在工作作风、服务质量上存在的差距。每名下基层干部走访农户不少于2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走访中认真填写访户表,做好访户记录,记好民情日记,收集好反映的问题。

三是开展一次帮扶慰问活动。帮助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走访中了解的困难和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对自身能解决的,立即解决,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县活动办,并积极协调解决。

(三)总结巩固阶段(7月中旬)。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建章立制,使党员干部下基层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对走访调研梳理出的问题进行签单销号。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农委成立“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解忧促和谐”活动领导小组,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农委机关农工委委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部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纪检监察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沈军为成员,办公室负责活动期间的协调服务。

下基层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领导干部会议、市第十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主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下基层讲党课”活动,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全面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科学发展强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形式

根据镇领导干部包村工作安排,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分别深入到各村,支部书记在本支部内,通过谈心谈话、党课教育、指导帮扶等形式,深入开展“下基层讲党课”活动。

三、方法步骤

1、开展谈心活动。党委书记带头,各包村干部深入到所联系村,与本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困难党员群众等采取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开展谈心谈话,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入党员、群众中,了解掌握本村的发展实际和党建工作现状,认真分析存在问题不足,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鼓励党员群众干事创业。

2、开展党课教育。增强党性修养、加强班子建设、提升干部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等课题,为党员群众讲党课。包村干部到所包村,为党员群众上党课。支部书记在本支部讲党课。

3、进行集中宣讲。重点围绕总书记七一讲话、张庆黎书记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和即将召开的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集中开展宣讲活动。

4、指导发展实践。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建功献礼月”活动要求,围绕“发展、民生、稳定、党建”四大主题,党委书记结合所辖各农村党支部实际,包村干部结合所包村实际,村支部书记结合本村实际,切实做到“八个一”:在服务发展上,以农业秋收生产、加快项目建设等为重点,开展一次调查研究,帮助解决一项难点问题;在保障民生上,以帮助解决群众衣食住行和就医、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重点,开展一次志愿服务,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在维护稳定上,以排查隐患、化解矛盾为重点,调解一起矛盾纠纷,处理一起信访积案;在加强党建上,以强班子、强队伍为重点,特别是围绕年底农村两委换届工作,向党员和群众征求一次意见建议,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将把“下基层讲党课”活动开展情况作为镇机关干部和党员干部年终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村要精心策划,认真研究制定开展“下基层讲党课”活动的具体方案,确保“下基层讲党课”活动落到实处,开展出实效。

2、积极动员参与。各村要广泛动员,确保每名党员干部都参与到“下基层讲党课”活动中来。要提前谋划,注重活动实效,切实加大对活动的工作力度,并于年底前向镇党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上报总结报告。

下基层范文篇7

一、总体要求

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活动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排忧解难促和谐”为主题,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促和谐,把我区创先争优和“一弘扬三服务”活动不断推向深入,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二、目标任务

在“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中,全局干部要创先争优,切实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稳定在一线加固、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主要任务有五项:一是宣讲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委有关要求;二是深入调查了解民情民意;三是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四是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五是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三、活动时间、对象和方式

1.活动时间:集中活动时间为2010年11月下旬至2011年2月底。

2.活动对象:民政局全体干部(抽调在征地拆迁等重点中心工作一线的干部除外)。

3.活动方式:从现在开始,用三个月时间,组织全局干部分三批,每批一个月左右,每名干部住村时间不少于10天,深入到“一弘扬三服务”活动帮扶村和社区,集中开展下访、结对帮扶和解决突出问题等工作。

四、活动措施

1、组织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察民意、安民心”

全局干部要深入基层访民情、察民意,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建立民情台账。要通过挂牌接访、重点约访、入户夜访等形式,逐户走访群众,切实感受群众冷暖、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公布电话号码,记好“民情日记”,建立“民情档案”,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二是排查矛盾纠纷,建立信访台账。要深入村组、社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排查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涉法涉诉、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重点群体中存在的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为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广交群众朋友,建立信息网络。要深入到村(居)民家中,与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与群众真诚沟通、真心交流,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同群众拉近距离,结交不同类别、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村(居)民朋友,建立宽广的社情民意信息网。

2、组织干部深入群众“解民忧、帮民富、办实事”

全体干部要结合岁末年初走访慰问活动,深入群众解民忧、帮民富,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好事,让创先争优的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一是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解决群众所忧。每名下基层干部结对1户以上困难群众,帮助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就业援助、创业资助、特困救助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二是结对帮扶诉求突出重点户,把握群众所思。要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和真挚感情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管诉求是否合理都要认真解答,一丝不苟地做好解惑释疑和情绪疏导,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大办实事好事,满足群众所盼。要围绕村(居)民致富、村(居)发展等实际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送信息技术上门入户,了解群众普遍愿望,办一批群众欢迎的实事好事。要出资出力,帮助村(居)委会做好冬修水利、清洁社区等公益事业。

3、开展“创先争优在一线,固本强基聚民心”活动

一是多形式开展政策法规宣讲活动。下基层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发放资料、板报专栏、入户家访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市政府新的征地拆迁政策及有关法规,市、区“三年推进计划”等,让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亲民、富民、惠民政策,争取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支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大力度推进当前中心工作。全体干部深入基层后,要紧紧围绕当前全区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来开展活动,抓重点、破难点、显亮点、重实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加快发展,为实现我区“三年推进计划”奠定扎实的基础,努力巩固和提升主城区的龙头引擎地位。三是全方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动期间,要组织当地党员召开一次座谈会,征求党员意见,研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组织召开一次基层党组织建设评议会,邀请群众代表对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民政局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情况进行评议,征集本村(居)民生、发展和稳定的意见和建议。局党组织要帮助挂点联系村(居)党组织解决班子建设、队伍教育、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对班子软弱涣散、矛盾纠纷突出、村(居)务管理薄弱的村(居)要组织力量帮助整改。

4、建立健全排忧解难促和谐长效机制

一是深化定点联系责任机制。推进创先争优和“一弘扬三服务”活动联系点机制建设,加强和巩固区领导联系镇(街道)、村(居),区直部门(单位)和镇(街道)领导联系村(居),镇(街道)干部联系村(居)民小组的联系服务网络。挂点领导、干部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所联系村(居)基本情况,积极开展排忧解难活动。二是深化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局党组织与所联系村(居)党组织结对共建,做到组织生活联过、重点工作联动、党员结对联帮、资源信息联通、服务活动联手、先进典型联创,使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得到加强和巩固。三是深化信访案件和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机制。对所包信访案件和下基层走访群众收集的问题和诉求,能够立即解决、现场解决的即时办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活动单位进行梳理汇总,分层级、分类别、分时限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整改。结合五类信访问题百日大治理活动,对重点信访问题实行包案调处,严格落实“四包”责任制,即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对于久拖未决的信访疑难案件,相关责任部门(单位)要在此次活动中,切实落实好包案责任和整改时限,沉下心来,想出对策,真正做到群众有期盼、组织有回应,群众有要求、党员干部有行动。四是深化党员公开承诺机制。开展以“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党员述职、群众评党员,党支部书记述职、党员评支部,党委书记述职、支部评党委”为主要内容的“两诺三述三评”活动,建立“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推进“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取得实效,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

五、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民政局成立“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局长任副组长,副局长和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对干部下基层活动,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下基层范文篇8

月日上午,区召开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动员大会,部署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区委书记要求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活动,重点解决制约科学发展、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心一意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会后,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决策、服务基层群众,我们龙河镇政府的党组班子成员深入到各村,走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

在镇政府领导下基层的同时,我所在的夹河村也同为区安监局的挂钩扶持村居。月份以来,区安监局领导一行也时时走村串户,考察民情。

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一个最大的工程。做好基层工作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项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合理解决解决我国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倾听农民心声,让他们得实惠。

通过走访调研,我对于领导干部下基层的活动有如下三点体会。首先,可以使领导干部真实地了解和掌握村民的呼声和愿望。在“三解三促”活动中,我们积极收集村民对于经济建设,组织建设的意见,这些意见对政府及时调整文明村居创建的战略方法、改进文明村居创建的工作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真正做到倾听民声,顺应民意。第二,增加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理解与认同。许多村居由最初的“拒入”改为热情邀请机关干部进村居。同时,通过党员干部和村民面对面沟通,有效地把宣传的信息传递给村民,更易于沟通党员干部和村民之间的情感,缓解怨气、弥合裂痕,增强村民对政府的信任感。搭建起领导和群众之间信任的桥梁,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最后,提升了政府形象和群众满意度。通过财政拨款以及挂钩单位的帮助扶持,为贫困户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为失学儿童提供经济援助,为跳出农门的准大学生给予奖学金以及助学金的难题,以及为群众出谋划策,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集中破解了村居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促进了村居面貌的明显变化,让广大村民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心以及领导的关怀。

早在建党90周年之际,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就号召我们要深入基层农村,了解群众所忧所难,把握群众所思所想,回应群众所急所盼,进一步改进决策、完善政策,切实为村民排忧解难,真正做到发展经济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往下扎根,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保持这种工作作风,做新农村的建设者,新农民的倾听者,新农业的引领者。

下基层范文篇9

一、响应组织号召,深入基层锻炼

干部下基层,是给村民带来麻烦?还是带来实惠?这是关系到干部下基层能否得到群众欢迎和赢得良好口碑的关键,也关系到能否树立良好干部形象的关键。今年第二季度,我们单位的同志肩负使命,带上行李,来到镇村。

一是带着重托入农户。干部为何而来?能驻多久?干些什么?有哪些纪律规定?进村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向村干部和农民朋友说明我们的来意,让农民朋友知道“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关心,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并表示我们不是来做客,不是来当领导,而是来与农民交朋友,当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二是带着诚意访民情。目前,全村基本社社通公路,交通比较便利,我们远处租用村民的摩托车,近处步行,以朋友的姿态走村入户,分别深入13个村民小组近1000户群众家里,与农民朋友交心谈心,把他们反映的问题都如实写在调查表上,入户率100%。我们冒着炎热天气,逐户走访,一次没有找到的,第二次又去,直到见面为止。如驻村工作队长,家有80多岁的母亲都无暇顾及,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之中,当地群众深受感动,主动支持工作。通过入户调查,驻村工作队撰写了有情况、有建议、可操作的调查报告,得到了镇、村领导班子的认可。三是带着温暖解民忧。通过精准扶贫,村的大部分农民朋友盖起了新房,交通、医疗、教育和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在入户调查中还发现个别群众因天灾、重病、残疾等情况,生活还有一定的困难。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这些贫困家庭心中,我们先后为该村的五保户和困难户捐款3000元,捐棉被、衣物等30余件(套)。

二、夯实基层基础,积极为民办事

在下基层之前,我们片面认为,现在农村都承包到户了,工作队无事可做。通过开展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等活动,农村不仅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而且要用创新的办法去做,真正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一是为组织创建打基础。我们把加强村组织建设,让群众活动有阵地、办事有保障、学习有窗口、致富有平台当作干部下基层的首要任务去抓。多方争取资金10000多元,购置电脑、音响、桌椅等办公设备,完善村两委阵地建设,举办农民夜校培训班6期,宣讲党中央、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学习法律法规,完善村规民约、道德风尚、村务公开等制度12个。我们还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部署和要求,搜集整理资料,补充完善内容,规范建档归档。村两委班子的面貌明显改善,形象得到提升,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显现,成为凝聚人心的“融合剂”、融洽关系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保障部”、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二是为精准脱贫建平台。我们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精准帮扶的新路子,以实际行动惠及困难群众。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完善精准帮扶工作方案。一方面,引导村两委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压缩中药材种植面积,连片种植茶叶、花椒。为充分调动农民朋友种茶的积极性,我们帮助协调种子、肥料、机械,绝大多数家庭至少建有一个小的经济实体,村委会引进业主建成2000亩花椒园,解决了集体经济空心化问题。

三是为学习推广树典型。采取典型引路,带领干部群众转变发展观念,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10余人到驷马、板庙等先进村考察学习新村建设、脱贫攻坚、村级组织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先进经验和做法。回来后,我们帮助他们结合本村实际,分别制订了村“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优化交通活村、整合资源兴村、发展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计划开发旅游、药材资源,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等产业,建好通往巴州的跨县公路。

三、加强队伍建设,壮大集体经济

这次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不但锻炼了干部,关键推进了农村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级党政机关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三农”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什么?干部到底应做些什么?我们要把这次实践化为理性思考,把获取的经验化为实际行动,倾情为“三农”服务,真正解决群众所关注、所期盼的实际问题。

一是搭建新平台,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当前,发展农村经济面临分散、缺乏信息、缺乏引导,群众自发实施的传统种植、养殖等方面的项目,村两委很少参与。根据新时期农村发展需要,这种情况必须改变,首先村两委要盘和集体山林、塘库、土地等资源,采取引进业主、租赁承包、入股分红等方式充分发挥作用,建立集体项目,增加集体收入。

下基层范文篇10

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挂包帮”活动和定点帮扶为载体,以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为核心,立足职能,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一步了解情况,关注民生,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巩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二、活动内容

以“走基层、解难事、办实事、惠民生”为活动纲领,全面开展“万民干部下基层”活动。

(一)开展惠农政策“大宣讲”活动。走千家进万户,组织宣讲好中央、省、市、县相关惠农政策,面对面地宣讲政策,采取释疑解惑、重点讲解等有效方法,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讲,振奋群众的精神,激发群众的热情,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加快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开展社情民意“大调研”活动。深入调查了解社情民意,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做到访弱问难,重点走访贫困户、重病户、五保户、留守户等群众,问他们的现实困难;访群问愿,走访群众,问群众心愿,掌握他们所想所盼;访能问经,走访致富能手,问生产中的好做法和经验;访贤问计,走访农村中的“土专家”、“田秀才”以及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人士,问对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活动。深入基层,细致排查矛盾纠纷和各类不稳定因素。要紧紧抓住当前热点、难点信访矛盾纠纷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化解一批矛盾纠纷,特别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老百姓的家门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开展惠及民生“大帮扶”活动。切实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起,为民办实事,让民得实惠。认真落实活动要求,切实开展好看得见、摸得着的三件实事:即结好一批帮扶对子,按照科级干部联系2户、一般党员干部联系1户的要求,安排干部与农村普通群众结成对子。搞好一次走访慰问,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原则上每户慰问金不少于500元,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三、活动时间

2014年8月至12月底。

四、活动对象

机关全体党员干部。

五、活动要求

一、强化认识,狠抓落实。全体机关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必须深刻底认识到本次“万民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方法,是体现新时期党员干部崇高党性的重大举措,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动作为,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