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1:38:24

无限范文篇1

关键词:无限防卫;防卫意图;防卫不适时

1无限防卫的概念

一般而言,无限防卫有绝对意义上的无限防卫与相对意义上的无限防卫两种。所谓绝对意义上的无限防卫即绝对无限防卫,它是指无任何条件限制的正当防卫,具体表现为:于广度上,该种防卫可以适用于任何性质的不法侵害,即防卫范围的无限制;在深度上,该种防卫没有限度的限制,它允许防卫人在防卫过程中可采取任何方法和手段来对付不法侵害者,对其造成的任何结果不负任何刑事责任,即不为过当。而相对意义的无限防卫则是指一定条件限制而没有限度约束的正当防卫。它允许防卫人在遇到不法侵害的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对付不法侵害而不负刑事责任。鉴此,剖析我国新刑法关于无限防卫的规定,仅仅是在防卫限度方面不受限制而已,并非是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即无限防卫权的行使,除了防卫限度无限制外,必须遵循防卫的起因、时机、对象、主观等要件。因此,我国新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是一种相对的无限防卫。本文也基于此来阐发和论述无限防卫的。

2无限防卫的构成要件

2.1主观要件

无限防卫的主观要件,即无限防卫之防卫意图,是指无限防卫之防卫人认识到人身安全正在遭受严重的暴力犯罪的侵害,并希望以防卫手段制止不法暴力侵害、保护人身安全的心理状态。无限防卫之防卫意图对于认定某行为是否为无限防卫具有重要的意义。无限防卫之防卫意图包含防卫认识与防卫目的来两方面的因素。

(1)防卫认识。防卫认识,是指防卫人在面临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侵害时,对暴力犯罪的基本事实因素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突如其来的非法暴力侵害,受愤怒或紧张的情绪影响,防卫人认识外界的视野会大大缩小,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会大大削弱;另外,在紧急的情况下,防卫人也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认识和认真的判断。所以要求于防卫人过多或过细,既不妥当,也不现实。但是,认识能力的削弱,并不等于认识能力的全无。事实上,防卫人对不法侵害的基本事实因素还是能够认识的。

(2)防卫目的。防卫目的是指防卫人在防卫认识的基础上而决意采取防卫手段,制止严重的非法暴力侵害,以保护人身安全免受不法暴力侵害的心理愿望。从其始合法权益得到满足的时空距离而言,防卫目的可分为以下两个层次:①直接目的。它是指防卫人针对非法暴力侵害所实施的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非法暴力侵害,以使该暴力侵害被迫停止或归于失败。此乃防卫人实施防卫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直接目的,抑或是防卫的初级目的。②根本目的。即通过制止不法暴力侵害,保护人身权的安全。它是防卫人实施防卫所希望达到的根本目的和最终愿望。

2.2客观要件

(1)无限防卫的起因要件。暴力犯罪是无限防卫的起因要件,没有暴力犯罪也就无从言及无限防卫。然而,暴力犯罪的外延是很宽广的。事实上,并非对一切暴力犯罪都可以实施无限防卫。它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要求。

起因要件质的规定性——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从侵害行为的性质而言,无限防卫必须是针对犯罪行为,而不能针对一般的不法侵害行为。此为无限防卫区别普通防卫的特征之一。从犯罪的手段而言,无限防卫必须是针对暴力犯罪行为,而不能针对非暴力犯罪行为。所谓“暴力犯罪”,是指非法使用暴力,侵犯合法权益的极端的攻击性行为。从暴力犯罪所侵害的权益性质而言,无限防卫权必须在发生了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侵害的时候才能实施,对于仅仅危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财产权利的暴力犯罪侵害,只要这种侵害没有危及到人身安全,则不允许进行无限防卫,而只能进行一般防卫。

起因要件量的规定性——特定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从侵害人身安全暴力犯罪的暴力程度而言,无限防卫只能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实施。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涵盖面而言,无限防卫只能针对特定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实施。我国新刑法第20条第3款是采用列举加概括式的立法形式规定的。然而,无论是采取列举式,还是采取列举加概括式,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无外乎是指以下几种情形:

①关于“杀人”犯罪。杀人犯罪绝大多数都表现为以激烈的暴力手段来实施的。然而,在有的情况下,行为人也可以用非暴力的手段来达到杀人的目的。

②关于“故意伤害”犯罪。和杀人犯罪一样,故意伤害犯罪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采取激烈的暴力手段来实施的,但也有采用非暴力手段实施的。并且,故意伤害又有轻伤害、重伤害及伤害致死之别。因此,并非对一切故意伤害犯罪均有无限防卫权,只有对行为人采取激烈的暴力手段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故意伤害犯罪行为,才能行使无限防卫权。

③关于“抢劫”犯罪。行为人在实施抢劫犯罪时,其采取的犯罪方法通常表现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而只有当行为人使用暴力手段实施抢劫时,方可能严重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而当行为人使用胁迫手段或其他强制手段抢走公私财时,则不可能直接严重危及到他人的人身安全,因而防卫人不能对其行使无限防卫权。

④关于“强奸”犯罪。行为人出于奸淫的目的,违背妇女的意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时,其犯罪行为才会严重危及妇女的人身安全,当行为人采用胁迫手段或其他强制手段强奸妇女时,如利用从属关系、教养关系、师生关系等强奸妇女,利用妇女患病之机、昏睡之机、醉酒之机或冒称妇女丈夫而强奸妇女时,行为人通常没有使用暴力,因而其行为并没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故对这种类型的强奸犯罪的不法侵害者不能行使无限防卫权。

⑤关于“绑架”犯罪。绑架犯罪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采取暴力手段绑架的,自然适用无限防卫,然而,对于行为人以欺诈的手段将他人带走,然后将其加以扣押的绑架犯罪,或者偷盗婴幼儿的绑架犯罪等,由于行为人在实施欺诈的过程中,或者偷盗婴幼儿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因而对采取这些手段实施绑架的行为人不能实施无限防卫。

(2)无限防卫的时机要件。无限防卫的时机要件,是指可以实施无限防卫的时间。无限防卫的实施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时才能实施。所谓“正在进行”是指侵害处于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之时。因此,认识无限防卫的时间,关键是确定严重危及人身安全之不法暴力侵害的开始与结束。

①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的开始。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开始之前,无限防卫的起因要件尚不具备,从而不发生无限防卫的问题。这或许是因为这种非法暴力侵害尚处于犯罪的预备阶段,或许是因为虽有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但尚未达到“严重危及”的量的程度。因此,对于尚未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以实施普通防卫,对于预备行为,则不可实施无限防卫,当然,也不能实施普通防卫。②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的终止。正确确定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的终止,可以明确地界定无限防卫的终止时间。对于非法暴力侵害的终止标准,笔者认为应该以非法暴力行为所造成的人身安全的严重危险性是否排除为准。这一观点符合立法精神,与设立无限防卫的立法目的想吻合。它把握了无限防卫的本质,即排除非法暴力侵害对人身安全的严重危险性。根据排除危险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危险的终止,即是无限防卫的防卫时机的消失。

(3)无限防卫不适时。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非法暴力侵害正在进行是实施无限防卫的时机要件。因此,凡是缺失无限防卫时机要件而实施的所谓的无限防卫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无限防卫不适时。它有三个特征:第一,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无限防卫之防卫意图,即主观上不具有制止非法暴力侵害、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而是具有故意犯罪的目的。第二,行为人攻击的对象是将要实施不法暴力侵害的人或者是曾实施非法暴力侵害的人。第三,“防卫”行为是在不法暴力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实施的,因而此“防卫”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2.3无限防卫的对象要件

无限防卫的对象要件是解决防卫人应当对什么人进行反击的问题。由于非法暴力侵害是通过人的身体外部动作进行的,制止非法暴力侵害就是要制止非法暴力侵害人的行为能力,因而,无限防卫的对象必须是非法暴力侵害者本人。对于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无限防卫,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没有异议。可否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否实施无限防卫在理论界争议却比较大。笔者认为,对不满十四周岁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和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这两类人不能实施无限防卫,因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他们实施的任何行为,在刑法上是无意义的。不符合无限防卫的起因条件。当然,如果防卫人不知道暴力侵害者是无责任能力人时,对其可以进行无限防卫;如果防卫人明知实施严重不法侵害的人是无责任能力人,则不能实施无限防卫,而且,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应尽可能的避免。但在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或者迫不得已时还是可以实施普通防卫的。

无限范文篇2

一切皆变。客观世界在变,国家在变,政策在变,发展经济的模式在变,企业也在变,人也在变。人从生到死就是变,人有变革的一面,而且是主导,但也有保守的一面。保守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变。但坚持变革的人,有些人成了气候,成为英雄,但也有些人失败了,成为囚徒,甚至丢了脑袋。究其原因,凡成功者,都因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失败者,就因为他们不顺应环境,即是你是真理,也同样难免悲剧的下埸。当人们用手制造"神"时,你却宣布自己是无神论者,不丢脑袋行吗?记住:凡成功者,必有人支持,而且是一批人!当一个人的作为背离了群众的意愿,背离了中央的方针政策,就肯定要失败。按照改革开放的政策变,按照科学分析与预测变,就能生存,就能发展。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所怕的就是你不变。顺应这种现实,被誉为上世纪两大天才之一的通用汽车公司总栽杰克·韦尔奇说,他一生追求的只有三个字:变!变!变!但也不是乱变,不是无原则的变,而是有方向的变。不是倒退的变,也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转圈变,而是向前发展的变。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说得好:它以对立统一的形式向前发展,以量变与质变的形式进行飞跃,以自我否定的形式求其不断完善。这种变,不是驴拉磨,不是原地转,而是由简单向复杂方向变,由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没有人将现代企业与当年的小作坊拉等号,但却有人认为当年小作坊的管理可以用于现代企业。人的观念不变行吗!?

企业之变,已经是第五代的变。第一代是求数量,第二代求求质量,第三代求品位,第四代求生产线变化快(由固定流水向可变流水过渡),第五代就是求快乐。产品与服务要达到使人们快乐化,这是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呢?有人说它是知识、科技、文化与产品一体化的产品与服务;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称得上是快乐的产品与服务。

顺应"快乐"形势的变,是企业获得生命力的需要,是企业求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发展中变革人们自身,是企业发展动力与主导方向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浪潮滚滚而来,虽然人们认为中国现在的比值只有美国的1/4,但已感受到暖风拂面,万物苏醒,杨柳待发,百花争放的明媚大好春天很快就会到来。单一品种向多品种转,大批量向小批量转,劳动密集型产品与服务向高新科技含量转,有型产品向无型产品转,慢节奏向快节奏转,而且转速越来越快。观念不变不行,理论不变不行,方法不变不行。

在变化的今天,国家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受到限制。流行的说法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不再是社会的主导力量,不再支配社会向何处运动与发展,而是社会发展的服务机构。真正起主导作用与支配作用的,是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与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如何开拓,消费动向如何发展,企业如何经营,全决定于消费者与企业经营者。未来的天下是企业经营者的天下,未来的午台为企业家所独占!喜剧,悲剧,活剧,死剧,轰轰烈烈与凄凄惨惨,都为企业家所演!

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上,在变化着的中国,作为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否则,就不能生存,更不要说发展。怎样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环境?

企业拥有一部英特网上电脑,你就拥有网上世界,拥有网上国际市场。从网上你能看到发展机遇,也能看到未来的挑战,你既能推销你的产品,也能得到你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网上经营,这就是网上营造的空间。美国98年网上营销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3,相当于中国去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9。这个时代对中国,21世纪初就会到来。中国现代拥有网民600万,到2005年就是6000万。它不是10倍速度增长,而是20倍!

企业,准确地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实体,而是生产力的载体,是社会再生产的承担者。他的使命,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是简单的"保证供给",而是追求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效益;通过追求经济效益,进而达到满足社会对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但生产与再生产的本身,又是价值生产与价值消费的双重过程,如何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成了企业管理的主题,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主题。

以利润为中心的社会效益,这是企业的直接目标。为达此目标,企业的最高目标就是跨国经营,进入国际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集中表现在跨国产业公司的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跨国公司约有4万多家,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的子公司约有27万多家,平均每个母公司有7个子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最多有100多家子公司。这些跨国公司承担着世界70%的国际贸易。今天所说的国际竞争,实质是跨国公司之争;跨国公司之争,左右着国家的争斗格局。在世界500强中,已有200多家在我国设立了子公司。我国的跨国公司已开始出现,在国外兴办企业的已有几十家。这种跨国产业公司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企业经营战略就是描准这个目标。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革命与创新,是过去一百年的主题,是中国轰轰烈烈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廊。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世界性的知识经济已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的本质,不是知识经济本身的价值,而是知识经济“源泉”的价值。它不同于其他经济模式,首先就在于对人自身的尊重,对人身价值的充分肯定,也就是崇尚知识、鼓励创业。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世纪,是个创新无限、增值无限的世纪。

革命是什么?革命就是创造发展需要的条件。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自我实现与群体暴发。创新不像革命那样轰轰烈烈。它是知识的积累,是知识的爆炸!它存在于各个领域、各种层次、各个时段,创新主体遍及每一个人,创新更注重对过去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是渐进式的革命,是知识极其丰富化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

革命与创新区别,就在于对待财富的态度不同。革命时代,财富作为一个常量,用暴力进行重新分配,其目标不是增殖面包,而是分割面包;而创新就不同了,它把财富看成增量,看成无边界的增量,其目标已不是分割面包,而是增殖面包,而且要把面包尽可能作大!

创新是人类解放自己的核心机制。在创新为主导的世界里,以人为本成为基本的指导原则,人类逐渐摆脱了对他人和对物的依赖,逐渐走向更加平等、更加自由,个性化需求将更加突出,人将有更多的选择权。

无限范文篇3

[关键词]:正当防卫无限防卫权缺陷及完善

一、引言

1997年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据此,绝大多数人认为,我国新刑法确立了无限防卫权。但也有少数学者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从无限防卫权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无限防卫权的基本特征一是缺乏法益的均衡性,二是无必要限度的要求,而我国新刑法该款的规定并不具备无限防卫权的这些特征,并提出“无限防卫权的提法不妥”。[1]但笔者认为,就该条的规定而言,立法者对无限防卫行为的程度及后果采取了一种放任的态度,应该说无限防卫权在我国已经刑事立法化了。下面结合我国新刑法的规定就有关无限防卫权的基本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无限防卫权的含义以及刑事立法化的价值取向

关于无限防卫权的含义,学者们发表了很多观点,如黄明儒的观点[2],姜伟的观点[3],陈兴良的观点[4]等。结合他人的看法,我认为所谓无限防卫权,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所采取的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要求,并对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的一项权利。对这一概念可作如下理解:(一)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并不是绝对的无限防卫权,而是相对的无限防卫权,即它只能发生在“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一特定的条件之下,如不具备这一特定条件,则不允许行使无限防卫权。(二)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是一种正当防卫权。依照新刑法规定,在上述条件下实施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也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那么这种防卫无疑应当是正当防卫。无限防卫权的行使也应当符合正当防卫的基本要求。(三)无限防卫权是一种特殊的正当防卫权,我们习惯把新刑法第20条第一款规定的正当防卫权称之为一般正当防卫权,无限防卫权与一般正当防卫权相比较,其特征朱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起因条件不同,无限防卫权的行使职能在特定的情形下行使,而一般防卫权的行使只要有“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即可适用;二是限度条件不同,一般防卫权的形式,要求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否则即是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而无限防卫权的行使则没有必要限度的要求,既不存在防卫过当的情形。[5]

明确了无限防卫权的含义之后,那么其刑事立法化的价值取向何在呢?众所周知,刑法因犯罪而存在,并且刑法具有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双重功能,然而刑法作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一种保障手段又有其先天的不足,即对权利保护的滞后性,尤其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如合法权益遭受正在进行的急迫不法侵害时,这一不足显得尤其明显。虽然事后可以使不法侵害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毕竟合法权益已受到侵害,并且这种侵害优势是无法挽回的,如人被杀死。正是基于此种考虑,防卫权这种依靠公民自身的力量实现权利自保的权利,也就自然在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中得到了确立。例如,《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夜间行窃被杀,则杀死他应该认为是合法。”我国古代《汉律》中也有相似的规定:“无故入人楼舍,上人车船,牵引人欲犯法者,其时格杀者,无罪。”目前的《印度刑法典》第100条也有类似的规定。[6]世界各国无不鼓励本国公民充分利用法律所规定的防卫权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以保护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秩序。

然而,在我国,关于无限防卫权的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刑事立法对此没有作出任何明确的规定。1979年制定的刑法虽然在第17条对正当防卫的问题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从该条所规定的内容来看,其立法模式仍属于有限防卫的范畴。该法第17条这样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由于该法对正当防卫的防为限度规定得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以致理论上长期处于争鸣状态,时践部门在适用时做法也极不统一,往往对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把握过于严格,并且“存在着唯后果论的倾向:凡是发生死亡后果的,一律认定为防卫过当,而不问这一后果是否为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7]从而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效果,例如,受害人在受不法侵害时,将歹徒打死或打伤,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反而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就大大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同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而同时,社会治安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居高不下,暴力犯罪日益猖獗,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治安秩序而且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惩治犯罪降低犯罪率,以保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1997年在对刑法的修订中,不仅放宽了一般意义上的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且还确立了无限防卫权的合法化。由此可见“我国现行刑法第20条第3款在立法上的价值取向就是鼓励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行使防卫权,以保护其合法权益,纠正过去司法实践中处理防卫过当案件普遍偏严的现象。”[8]

三、行使无限防卫权的条件以及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无限防卫权,虽用“无限”加以修饰,但其实质仍然是正当防卫权。因此,无限防卫权在使用过程中同样要受到法定条件的限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行使无限防卫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行使无限防卫权必须是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非法侵害行为侵犯的客体是防卫人自身或者第三人的人身安全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性的权利以及人身自由等。然而在人所享有的各类权利中,人身安全权利是最重要的,它是其他权利得以存在的前提,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的话,还谈什么别的呢?况且侵害人身安全的行为往往具有突发性、即时性和紧迫性的特点。法律只有对这种权利受到侵犯时作出更及时、更直接的保障性规定才能更好地体现法律所包含的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精神。所以,只有在这类权利受到侵害时才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除此之外的非危及人身安全的侵犯财产权利和公民其他权利的犯罪,用非暴力的方法侵犯一般人身权利的犯罪如侮辱诽谤罪等,以及非危及人身安全的一般暴力犯罪,均不能行使无限防卫权。

2、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必须实际存在而又正在进行。首先,暴力犯罪行为必须是实际发生的客观存在,行为人对他人实施了侵害行为,而非无限防卫人主观臆断的行为,否则就是假想防卫;其次,暴力犯罪必须正在进行,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均不能行使无限防卫权。什么是“正在进行”?一般应理解为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同时还包括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直接面临不可避免的某些状态,因为有些危险的暴力犯罪行为虽然还未曾着手实施,但已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根据当时的实施情况,可以认为这种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如不实施防卫则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如果乙拿枪欲枪击甲,拿枪行为并不是杀人行为的着手,可在这种紧迫的情况下,甲若不及时地主动地实施防卫,势必会错过防卫的最佳时机,难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如果要求任何时候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都要等到其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才实施防卫,则不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所以,我认为对于暴力犯罪的实施迫在眉睫,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形,也应当认定为“正在进行”。当然,对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从严把握。

3、行使无限防卫权时,防卫人必须具有防卫合法权益的意图。从正当防卫的理论上看,正当防卫之所以被认为是排除犯罪性的正当行为,不仅因为正当防卫在客观上保护了社会利益,而且还在于防卫人在主观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和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行使无限防卫权也不例外,它要求,一方面防卫人已经认识到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存在。如果不对之实施防卫,自身的人身安全则会受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防卫人在主观上应具有制止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所以,在防卫挑拨、相互斗殴、出于故意伤害对方的心理实施侵害但客观上与防卫效果巧合以及防卫人在防卫过程中防卫意图转化为犯罪意图的情况下,致人伤害或死亡的,由于缺乏主观条件的正当性,不能认为是行使无限防卫权。

以上明确了行使无限防卫权的条件,但在实践中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应该加以注意。

(1)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能否行使无限防卫权?

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对这类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能否行使无限防卫权,我认为应该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从客观上看,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的暴力行为对社会同样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对他人的人身安全同样具有侵害性。因此,不能完全排除无限防卫人的无限防卫权。然而,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暴力侵害行为,毕竟不同于有刑事责任能力人的侵害,其行为本身在刑法上不认为是犯罪。所以,我认为如果防卫人确实不知道侵害人是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或者是精神病人而实施了无限防卫,应当认定为是正当防卫。反之,如果防卫人是明知对方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一般不应当允许进行无限防卫,应尽可能采取其他方法躲避侵害,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被允许实施无限防卫权。(2)相互斗殴中能否行使无限防卫权?

在司法实践中,对在相互斗殴行为中是否存在正当防卫,能否行使无限防卫权的问题认识不一,存在很大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是相互斗殴均属于不法侵害,不存在一方合法一方非法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正当防卫可言;另一种意见认为,相互斗殴也有前因后果,先动手的为不法,后还击的为合法;第三种情况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从因果关系、情节发展、性质转化等方面来分析。[9]我的观点是不管相互斗殴的起因如何,相互斗殴行为本身具有违法性,行为人双方均有侵害对方的故意,双方的行为均缺乏防卫意图的正当性。因此,相互斗殴中不存在正当防卫,更不允许行使无限防卫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相互斗殴结束后,一方出于报复或其他不正当目的,又重新主动侵害对方,而对方不愿再斗,退避不予还手,若是主动报复一方的行为已严重危及对方的人身安全时,被侵害方被迫进行反击,此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不能再作为相互斗殴对待,被侵害方应当被允许行使无限防卫权。

四、无限防卫权在立法上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完善的几点看法。

对于我国新刑法关于无限防卫权在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许国中肯的看法,有人认为无限防卫权的立法化有损新刑法的进步性,不利于保护犯罪人的人权,不利于对犯罪人教育、改造;[10]有人认为新刑法将无限防卫权的行使主体界定为公民,有失偏颇;[11]还有人提出无限防卫权的立法在刑事立法思想上崔在许多误区,并建议取消无限防卫权的有关条款。[12]下面我主要从立法技术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1、“行凶”一词含义不清

“行凶”一次含义不清,也不属于法律用语。暴力杀人、抢劫、绑架等犯罪都可属于行凶行为,然而从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将“行凶”与上述这些犯罪并列的规定方式上看,“行凶”显然又将上述这些犯罪排除在外。有学者认为:“行凶”是指无法判断为某

种具体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严重暴力侵害行为。[13]既然“行凶”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一个涵盖多种暴力犯罪手段的概念,完全可以被包含在另一个含义更广的“其他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一概念之中,而没有独立表述的必要,因为根据形式逻辑规律,同一个法条中不宜出现两处具有包含、重叠关系的概括性词语。在者说,“行凶”一词并非罪名,将其与“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罪名并列在一起,显得不是太协调。所以,还是删去”行凶“一词为好。同时将现实生活中常发生的典型的”重伤“这一”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像杀人、抢劫、等犯罪一样单独列居,以便于人们理解和操作。

2、“…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这一表述容易引起歧义。

对于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中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既可以理解为“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犯罪和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也可以理解为“杀人、抢劫、强奸、绑架这些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和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前一种理解认为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犯罪无论使用暴力方法或非暴力方法,均可行使无限防卫权。后一种理解认为,无限防卫权只能适用于使用暴力方法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上述犯罪,对于非暴力方法的上述犯罪则不适用,因为使用非暴力方法并没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14]我赞成第二种理解,因为第一种理解容易造成无限防卫权的滥用。建议在司法解释中把对该款的理解加以明确。

3、第二十条各款的位置设定得也不太合乎逻辑。

从法条之间的关系来看,新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防卫过当的,要负刑事责任。而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是一般防卫权,第三款规定的是特殊条件下的正当防卫权,即无限防卫权,这两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这两者规定的都是正当防卫权,本质是相同的,所以第三款的规定同样要受到第二款规定的限制。

新刑法第二十条第一、二、三款分别规定的是一般防卫权、防卫过当、无限防卫权。一般防卫权与无限防卫权均是正当防卫权,不存在防卫过当。所以如果把第二款与第三款调换一下位置,把无限防卫权的规定紧贴在一般防卫权之后,用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作为对行使一般防卫权和无限防卫权的限制,这样一来,整个条文才更显得合乎逻辑,科学合理。

4、无限防卫权可能被滥用,变成某些犯罪人实现其非法目的的手段。

有学者认为新刑法既然允许防卫人在受到暴力侵害时可以不守防卫限度的约束,这实际上是放弃了对防卫者的要求,做是防卫人之享有防卫权而不承担热哲人的极端。[15]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比如说,某妇女将被害人骗至家中杀死,然后未遭强奸现场,谎称被害人要强奸她,自己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将其杀死。一旦发生这样的案件,由于被害人死亡,若是没有其他证据就难以对该妇女问罪。所以,应当增加防卫人的证明责任。例如法国刑法典第329条规定:(一)将夜间越墙或破窗侵入住宅者杀死、杀伤或击伤;(二)将暴力行窃者或暴力抢劫者杀死、杀伤或击伤,防卫人须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无法律责任。借鉴与此,建议我国刑法中也加入类似规定以防止无限防卫权被滥用。

五、结语

无限防卫权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关无限防卫权的立法经历了一个从野蛮到文明,从不规范到规范,从非科学到科学的演变。这个演变的过程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人们经过深思熟虑对无限防卫权的利弊进行反思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在刑事立法中,确立无限防卫权的是是非非,也许人们会永远讨论下去,但是从人类同犯罪作斗争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无限防卫的权利,不仅人类昨天需要它,在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相信只要人们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正确行使这一神圣权利,无限防卫权带给人们的是福音而不是祸患。

但是我们同样要明白,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看,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风气、公民的防范意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犯罪问题,需要依靠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运用各种有效手段,长期不懈的进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刘艳红、程红《‘无限防卫权’的提法不妥当》《法商研究》1999年第4期第65页。

[2]黄明儒、吕宗慧《论我国西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刑事法学》1998年第8期第30.

[3]姜伟《新刑法确立正当防卫制度》《法学家》1998年第3期。

[4]陈兴良《正当防卫论》1987年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页。

[5]周加海、左竖民《正当防卫新型疑难问题探讨》《刑事法学》2001年第11期第46页。

[6]转引自邓小刚《略论无限防卫权》《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33页。

[7]同[4]第186页。

[8]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9]彭卫东《正当防卫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10]同[1]。

[11]韩轶《特殊防卫权主体之审视》《刑事法学》2002年第4期。

[12]卢勤中《无限防卫权与刑事立法思想的误区》《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

[13]刘艳红《刑法第20条第3款‘行凶’一词的理论考察》《刑事法学》2001年第3期。

无限范文篇4

【关键词】:无限防卫权;特殊防卫权;构成要件;缺陷;紧迫性

现行《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一经公布,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刑法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议焦点。仅称谓就有无限防卫权、无过当防卫权、特殊防卫权之分,毋宁说因条款含义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观点碰撞。“无过当”即“无限”,所以笔者将“无过当防卫”归入“无限防卫”中,不再另行分析。下面笔者就以该条款的称谓为切入点就有关问题阐述一些粗识浅见。

一、理论概说

(一)称谓

由理论界对该条款称谓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对该称谓界定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着对条款含义的理解。法的生命体现在其适用上,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的理解则直接关系到法的适用效果。对称谓的论争主要集中在“无限防卫权”和“特殊防卫权”上。

1.无限防卫权说。自该条款面世后,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无限防卫权的规定,进而认为在正当防卫之外,法律赋予公民以无限防卫权来保护其合法权益。持此论者对该款含义进行解释时,往往直接引用法条内容来对其定义,据此提出这是我国刑事立法及刑事理论的重大突破。

2.特殊防卫权说。该说认为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是公民在符合特殊规定的情况下所行使的防卫权,“与第一款相比较而言,如果后者称为一般防卫权,前者可以称之为特别防卫权的规定”。[1]该说从称谓上抛弃了“无限”的字眼,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但该说从本质上讲仍认为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特别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限制,同第1款是并列关系。[2]

从以上两种学说可以看出,无论是“无限防卫权说”还是“特殊防卫权说”,均把刑法第20条第3款视为同第1款相并列。换句话说,都认为该款规定的防卫权的行使不必受到第2款必要限度的制约,“特殊防卫权”从本质上讲等同于“无限防卫权”。笔者姑且把这两种学说都称为无限防卫权,从无限防卫权的含义及历史沿革来考察确定该条款的确切含义。

(二)无限防卫权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关于无限防卫权的含义学界也有不同表述:第一种表述为,“无限防卫权,是指公民在某些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要求,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第二种表述为,“所谓无限防卫权是指防卫人实施防卫行为而没有必要限度限制的权利。”[3]尽管表述有所不同,但两种表述均主张防卫行为无必要限度的限制,从本质上讲都将“无限”锁定在防卫行为的限度上。由此可见,防卫行为无必要限度之要求是无限防卫权的一个显著特点,换句话说,对防卫行为的手段、强度、后果等不做任何限制。

乍一看来,这种赋予防卫人“无限”处分的权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防卫人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然而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种“无限”权利是建立在侵害人人权处于崩溃边缘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只要侵害人实施了损害防卫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那么就立刻沦为防卫人任意实施防卫行为的针对者,其人权瞬间损失殆尽。这种“无限防卫权”思想是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相联系的。

从无限防卫权的起源来看,它是与正当防卫相伴而生的。有史料载明,最初行使正当防卫权没有限制,是真正意义上的“无限防卫”。汉谟拉比法典(约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第21条规定:“自由国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雅典法规定:“妻子与人通奸,丈夫有权当场杀死奸夫。”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约公元前5世纪)第8表第12条规定:“如果夜间行窃就地被杀,则杀死他应认为合法。”[4]从中国古代法典中也可探寻无限防卫权的踪迹。《周礼•秋官•朝士》说:“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可见,这个时期的无限防卫权适用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体现了无限防卫权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即缺乏法益均衡性。

及至封建社会,无限防卫权开始有了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如《汉律》规定:“无故入人室宅庐者,上人车船,牵引人欲犯法者,其时格杀之,无罪。”即告诉人们未经允许私闯他人住宅、车船、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在当时打死是无罪的,此处强调了时间条件——必须是“其时”。

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阐述正当防卫的性质,把正当防卫视为天赋人权之一,强调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个人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除此之外,个人权利是无限的,任何人不得干涉。这种观点导致了无限防卫权思想。”德国学者李斯特指出:“据当时的情况,如果用别的手段不能击退侵害者,那么,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合法财产,也可以用杀死侵害者的手段来保护。”

到了20世纪后,个人权利的法律精神被法的社会化精神取代,有了防卫限度的定位,无限防卫权的立法逐渐消失。现代关于防卫权的立法均将其限定在特定范围之内,或将其限定于防卫人特定主观原因范围中,或将其限定于反击特定犯罪的客观范围中。所以无限防卫权由于其不合理性在理论上已经被淘汰,在立法上也早已成为历史遗迹。

通过对无限防卫权含义及历史沿革的考察可以看出,防卫权是统治阶级为了弥补统治资源匮乏、能力不足,而将一些公权力私化的表现,但为避免权利私化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及对国家权威的否定,各国统治者均在承认正当防卫合法化的同时又对其采取限制的态度。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社会文明程度越高,法律就越发达完备,法治的精神越是深入人心,公民的防卫权行使的范围也就越益窄小。因而,与日益发达完备的正当防卫制度相比较而言,防卫权的范围不是扩大而是日益萎缩。”[5]所以,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并不是对无限防卫权的规定,将其定性为无限防卫权无疑是错误的,会引人产生“防卫没有限度”的错误思考,是绝对不可取的。

(三)20条刑法第20条第3款的防卫权的性质和含义

要从根本上理解该款所规定的防卫权的性质,就应当对其立法背景及原意进行探究。

在1997年刑法制订时,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观念深入人心,但因种种原因,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恶化,暴力犯罪不断增多。人们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时又受到很大束缚,因为当时关于正当防卫立法“可谓谨慎有余、大胆不足,对正当防卫权如何不被滥用考虑的较多,而对于怎样鼓励公民积极行使防卫权力同不法侵害行为斗争考虑的较少。”这主要是由当时的国情所决定的。同时,司法实践中对正当防卫之必要限度把握的过严,并存在唯后果论的倾向:凡是发生了死亡后果的,一律认定为防卫过当,而不问这一防卫后果是否为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于是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效果,严重挫伤公民正当防卫的积极性。

王汉斌在谈到1997年刑法增设刑法第20条第3款的原因时指出:“由于对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规定太笼统,在实际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受害人受到不法侵害时把歹徒打伤了不但得不到保护反而以防卫过当追究刑事责任,为了保护被害人的利益,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由此可见,该款的立法原意在于鼓励公民同犯罪行为做斗争,纠正立法粗疏,增加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立法者是在正当防卫的大前提下增设该款的,第20条三款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孤立地看待刑法第20条第3款,势必会断章取义,得出无限防卫权的结论。

从立法背景及立法原意可以看出,刑法第20条第3款是对第1款的补充,且都受第2款关于防卫限度的制约。刑法第20条第3款是正当防卫制度中的特殊规定,在前提、保护权益以及对象范围方面有特殊的规定。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透过现行刑法第20条第3款,我们可以清晰地洞察立法者对正当防卫制度的总体设计,是意图通过实体条款的细密化、明确化来限制司法的自由裁量,从而促进实践中防卫案件适用的公正性。”因此,笔者认为“特殊防卫权”称谓比较妥当,表明了刑法第20条第3款是包容于第1款的特殊规定,当然,同文章开头提及的“特殊防卫权”应有本质的区别。所谓特殊防卫权,是正当防卫权的特殊规定,是法律赋予公民在受到特定严重暴力犯罪侵害时,可以采取导致不法侵害人伤亡的方法保全自己的权利。

二、特殊防卫权的构成要件

特殊防卫权的构成要件,即特殊防卫权的成立需具备哪些条件。鉴于特殊防卫权的特殊性,对其构成要件要谨慎对待,防止出现权利滥用。理论界对其构成要件有不同的认识,主要有“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三要件说”以对象、主体、时间三个作为构成要件,“四要件说”以前提、对象、时机、主观方面四个作为构成要件。笔者综合各家的观点,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整理,认为特殊防卫权的构成要件可分为以下四个:

(一)行使特殊防卫权的基础条件——特定暴力侵害行为现实存在

特定暴力侵害行为的现实存在是行使特殊防卫权的客观前提条件,是特殊防卫权的“特殊”之处,使特殊防卫权有可能从一种应然的权利转变为一种实然的权利。刑法第20条第3款将特定暴力侵害限定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范围内,可见这些暴力侵害行为实施时,往往具有合法人身权益受损的危急性、紧迫性,防卫人在仓促、紧张的状态下,往往很难准确判断侵害行为的性质、强度,无法慎重选择与侵害行为相适应的防卫措施,因而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免责。

1.“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含义辨析

(1)“行凶”。此处“行凶”一词在理论界争议颇大,在论及特殊防卫权条款的缺陷时无一例外地被提到,关于其含义将在下文探讨。

(2)“杀人、抢劫、强奸、绑架”。这四种情形是特殊防卫权条款明文列举的四种犯罪。对其含义的界定也有不同观点,认为是具体罪名的看法基本上得到认同,争议主要集中在是否包括以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为犯罪手段实施的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杀人、抢劫、强奸、绑架”是法定的可以进行特殊防卫的情形,体现了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即是指分则条文规定的刑法第232条的故意杀人罪;刑法第263条规定的抢劫罪;刑法第236条规定的强奸罪;刑法第239条的绑架罪。从这些犯罪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都是性质严重的,直接针对基本人身安全的犯罪,如不进行防卫,那么受害人就有可能承受“伤亡”的不利结果;如果进行防卫,那么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即侵害人的“伤亡”同其自身可能遭受到的侵害结果具有相当性,并未超过“必要”限度。在此,“伤亡”不等于“过当”,因为“伤亡”本身就是限度。

其次,“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应包括转化犯的形式。所谓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较轻的犯罪时,由于具备了某种情形,刑法明文规定不再以本罪论处,而是按照刑法另一条文规定的较重的犯罪论处的情况。分则中符合要求的转化犯主要有三种:刑法第238条第2款的非法拘禁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刑法第241条第2款转化为强奸罪;刑法第269条转化为抢劫罪。需要指出的是,刑法第267条第2款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不应包含在其中,因为该种转化中行为人大多只是以凶器相威胁,有的只是为实施其他犯罪而携带凶器,并未使用该凶器,所以应排除在外。

最后,关于是否包括以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为犯罪手段实施的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笔者赞同“包括说”。因为以这四种手段实施的犯罪,同样具有严重、紧迫地危及公民合法人身权益的性质,因而没有理由将其排除在特殊防卫权范围之外。

2.“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理解

一般认为,“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不宜做扩大解释。法律如此规定的原因在于不能穷尽所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所以用“列举”和“概括”并用的立法模式,从而有利于司法裁量。

(1)“严重危及人身安全”。这一规定揭示了特殊防卫权所限定的犯罪的共同特点,即只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才有可能引起特殊防卫权的使用。“严重”指出了程度,“危及人身安全”指出了限定条件。进一步分析得出,“危及”是即将损及,尚未损及,生动地展现了一种紧迫的状态;“人身安全”的理解在学界基本达成一致,即包括生命权、健康权、性自由。

(2)“暴力犯罪”。这是对防卫权的使用所限定的犯罪的又一个共同点,它揭示了这类犯罪的性质。“暴力犯罪,指采用武力手段对被害人进行威胁、恫吓、殴打、捆绑,以造成被害人精神恐惧及人身危险,从而达到犯罪目的的行为。暴力行为有很强的破坏力,在运用上有突然性、猛烈性、攻击性,对人的心理能够瞬间产生强制性并可能最终导致被害人生命丧失,健康受损。从分则规定来看,范围很广,有时直接将暴力犯罪字样规定在罪状之中,有时则隐含在实行行为之中。判断是否为“暴力犯罪”要求司法者行使自由裁量权,通常要结合行为危险性、法定刑幅度等予以认定。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暴力”不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仅指外观上可见的暴力行为。否则,在没有相关司法解释的前提下,可能使认定更加困难。

综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在程度、性质上同前面所列举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是相同的。为了便于理解和司法实践的操作,立法者将几个特例列举加以明确。

(二)行使特殊防卫权的时间条件——特定暴力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在特定暴力侵害行为正在进行的时间段内进行特殊防卫行为,才是正当和有效的,否则就可能承担责任。所谓“正在进行”,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确定“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就显得尤为重要。

1.特定暴力侵害行为的开始。关于“开始”的观点主要有“进入现场说”、“着手说”、“直接面临危险说”、“综合说”等。多数学者赞同“综合说”,即一般应以着手实施为不法侵害的开始,但“在特定侵害的现实威胁已十分明显,不实行特殊防卫就会立即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就应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的含义,特定暴力侵害开始的标志应是合法人身权益受到“严重危及”的时刻。“综合说”显然符合“严重危及”的标准,故笔者也认为采综合说较合适。

2.特定暴力侵害行为的结束。何为“结束”,理论上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侵害行为停止说”、“侵害人离开现场说”、“危险状态排除说”等。特定暴力侵害结束的标志有:一是侵害者自动中止了侵害,危险排除;二是特定暴力侵害已经成为不可能,因为侵害者被制服或其他客观原因;三是侵害行为已经完成且侵害后果不能挽回。笔者结合结束的标志,认为“危险状态排除说”较为合理。特定暴力侵害开始预示着防卫人骤然进入危险状态,什么时候危险得到排除,也就表明“严重危及”状态的结束,自然也就宣示特定暴力侵害的结束。

(三)行使特殊防卫权的对象条件——针对特定暴力侵害者本人实施

同正当防卫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一样,特殊防卫要针对特定暴力侵害者本人实施,而不能是侵害者以外的其他人。特殊防卫权是以立法形式赋予公民在危急情况下“私力”救助的权利,应在法定范围内进行,不得滥用伤及无辜。

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特殊防卫权能否针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否定说”认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所实行的特定暴力侵害行为在刑法上不构成犯罪,因而不具有可特殊防卫性。“肯定说”认为即使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的特定暴力侵害行为,因为其同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也应当允许公民行使特殊防卫权。笔者赞同“肯定说”,因为特殊防卫权的行使本身就要求一种紧急状态的存在,在面临特定暴力侵害行为时,防卫人往往处于孤立无援、难以脱身的境地,采取一般防卫难以保护合法人身权益于周全,进行紧急避险又缺乏现实可能性,若不允许被侵害人防卫,难以保持利益上的平衡,有违特殊防卫权制度设立的初衷。因此刑法第20条第3款中的“犯罪”,原则上应是对客观事实和违法性的“中性评价”,而不涉及对侵害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评价,应将“犯罪”解释为“行为”。

(四)行使特殊防卫权的主观条件——特殊防卫意图真实存在

由于特殊防卫权是正当防卫权的一种,自然会同正当防卫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构成要件也多以正当防卫构成要件为大前提,然后才凸显其特殊性。有学者认为特殊防卫权的确立,“违背了正当防卫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对防卫人缺乏主观限制”。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笔者认为,特殊防卫权的行使也同样要求有防卫意图的存在。

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在实施防卫行为时对其防卫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所应具有的心理态度。”[6]包括防卫认识和防卫目的两方面的内容。

1.防卫认识。即行为人在行使特殊防卫权时,对其面临的特定暴力侵害行为事实因素的认识。

首先,防卫人应当认识到特定暴力侵害行为的存在。前文已经论述特殊防卫权的基础或前提条件是特定暴力侵害行为的存在,防卫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产生保护合法人身权益的意识。如果产生认识上的错误,如对实际存在而误以为不存在的特定暴力犯罪进行了“防卫”,即偶然防卫,就不能成立特殊防卫。

其次,防卫人应认识到特定暴力侵害行为正在进行,即认识到公民的合法人身权益面临受侵害的危险,如不采取措施就会马上受到侵害。认识到这一点,防卫人才可能积极采取行动进行防卫。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情况太过急迫,防卫人根本无暇准确判断侵害的性质及程度,所以不要求很准确,有抽象的、事实上的认识即可,而不要求有法律上的认识。

2.防卫目的。即防卫人追求合法权益不受特定暴力侵害的心理态度。以制止特定暴力侵害为其内容,以损害侵害者为其手段。

这里防卫人要在很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防卫认识、目的的确定,实施“足以”制止特定暴力侵害的防卫行为。要考虑周全并且准确做到把结果控制在必要限度以内是很难的,于是就涉及到限度的合理设置问题。“相当说”考虑了这一实际问题,提出较为合理。

三、缺陷和完善建议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并存,绝对有利或绝对有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刑法第20条第3款关于特殊防卫权的规定,可以鼓励公民制止暴力犯罪保护合法权益,增强司法实践可操作性是毋庸质疑的。但作为一种法律规定,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出立法者主观意志。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找出缺陷和不足并积极地完善。

(一)缺陷及评析

1.关于“行凶”。提及特殊防卫权规定的缺憾,“行凶”总是首当其冲受到质疑。这一生活化的语言一次又一次被视为特殊防卫权条款的致命缺陷,其含义不明的状态也一直成为特殊防卫权司法适用的障碍。如何理解“行凶”,直接关系到防卫行为的定性,关系到特殊防卫权的行使。

学界对行凶的含义探讨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学说:

⑴故意伤害说。认为“行凶”应专指故意伤害,即“故意伤害他人致使出现重伤或者死亡的严重后果的犯罪行为。一般的违法殴打不在此列。”[7]这种观点是关于“行凶”的最具代表性的看法。

⑵杀伤说。认为“刑法意义上的‘行凶’,乃对他人施以指致命暴力的、严重危及他人生命、健康权益的行为”,也即“杀伤他人的行为”,但是这种杀伤行为并非显而易见,也不具有确定犯意,换言之,是指一种“具有杀死或致命伤害他人的不确定犯意”的行为。[8]

⑶暴力说。该说中又分两种观点:一是暴力犯罪说,认为行凶是与“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性质相同严重的暴力犯罪。[9]二是使用凶器暴力说,认为构成无过当防卫的行凶,仅“限于使用凶器的暴力行凶,具体是指使用凶器、对被害人进行暴力袭击,严重危及被害人的人身安全的行为。”[10]

第一种观点是从“行凶”的汉语本意上来理解的。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将“行凶”解释为“指杀伤人的行为”;三环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语言大典》将“行凶”解释为“打人或伤人”。可见,“行凶”在汉语中的含义基本上可以统一为“杀人或伤人(打人)”。既然条文中已明确了“杀人”,那么“行凶”显然是指“伤人”了,具体到刑法中即是故意伤害。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将“杀人”等同于故意杀人罪,将“伤人”等同于故意伤害罪所得出的结论,这种逻辑上的简单等同有其不合理之处。

其一,如果“行凶”是故意伤害罪,是立法者想要特殊强调的罪名,那么为什么要舍简就繁,不直接规定为同后面的罪名相并列的故意伤害罪,却要煞费苦心的地引进非法律术语的“行凶”一词呢?

其二,如果“行凶”解释为故意伤害罪,则会出现对故意伤害重复规定的矛盾。条文中“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规定显然是一种立法上的便宜之计,是为了弥补列举方式的不可穷尽性的尴尬。既然故意伤害情形没有被列举,那么自然可以包含在“其他”的规定之中,那么将“行凶”限定为故意伤害显然出现了重复规定。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在立法工作中显然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这种解释不够科学。

第二种观点是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的,该说主张“行凶”在主观上是一种“不确定犯意”,在客观上则是“致命暴力”且“严重危及他人生命、健康权益”。从表面上看这种观点比较合理,分析全面。但仔细分析会发现有细微的矛盾:即该说一方面强调“行凶”犯意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强调杀死或故意伤害他人的坚决性,具体表现在“致命暴力”且“严重危及他人生命、健康权益”,这样显然说不通。实际上该说仍是倾向于将“行凶”具体化为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也有不科学之处。

第三种观点将“行凶”界定为暴力行为,但对暴力的阐述均显得过于简单,缺乏具体操作性。具体分析,“暴力犯罪说”将“行凶”界定为暴力犯罪的集合,是个包容性的概念,又犯了重复规定的错误。“使用凶器暴力说”将暴力限定为必须使用凶器,排除了未使用凶器的暴力行为,没有考虑到防卫人的实际情况,同实际案情不相符合,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人身权益。

由以上评析可以看出,“行凶”是种暴力行为,但又不能界定为刑法典中的具体罪名,否则会导致“行凶”与“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矛盾。也就是说,只有将“行凶”解释为具有暴力性、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性、非犯罪性的侵害行为,才能避免与“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相冲突。有学者认为,行凶是指无法判断为具体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的严重暴力侵害行为。[11]我们知道,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包括“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所以,行为如不符合刑法典分则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就不能认定为犯罪。“行凶”的规定使防卫人可以对“不是犯罪”的行为进行特殊防卫。笔者认为,特殊防卫权条款中,“行凶”的范围具有模糊性、不易界定性,有违罪刑法定的明确性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更是不易为司法者所掌握,有违立法者设立该款的初衷。其实,在司法实践中,“杀人、强奸、抢劫、绑架”已经包含了可实行特殊防卫的绝大多数情形,“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规定完全可以满足司法者自由裁量权的需要。所以,“行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2.关于特殊防卫权的主体界定。从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中确定的特殊防卫权的主体是公民,这样的规定从刑法公正角度考虑欠妥。笔者同意将特殊防卫权主体严格限定在“自我防卫”的范围内的观点。

同一般防卫一样,如果以防卫人受到侵害为标准,可将特殊防卫权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受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侵害的受害人实施的防卫,即自我防卫;一类是未直接受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侵害的非受害人实施的防卫,即防卫他人。在适用特殊防卫权条款时,自我防卫充分考虑到受害人的心理因素和精神状态,从防卫结果的角度考虑,体现了期待可能性思想,设置科学、合理;他人防卫则有漠视不法侵害人合法权益的嫌疑。深入分析如下: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定暴力侵害时,受害人和非受害人的心理因素和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差别。“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范围狭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笔者认为,在行使特殊防卫权时,受害人的心理状态就处在激情状态下。从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可以看出,特殊防卫权人面临的是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体现的显著特点是防卫行为的紧迫性,即侵害就在眼前,瞬间可能成为现实。对受害人来讲,根本无暇对暴力侵害的行为性质、程度作出理性判断后选择实施不会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大多受害人表现的极度错愕,思想混乱,对防卫强度难以把握。而非受害人则往往有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意志能力,能够对不法侵害的性质和危害结果作出较为理性的判断和预见,进而实施“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前文已经述及,特殊防卫权的行使也要受到必要限度的制约,也要求防卫行为要保护的合法权益与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合法权益损害大体相当。但由于情况紧急,不苛求防卫人对侵害行为准确、及时的判断,只要有事实上的认定即可,因此对造成的结果可以“等于或略大于”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权益,也认为是“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这样的规定体现了期待可能性理论,即“法律不强人所难”的思想。从这个角度考虑,没有特定心理状态的第三人成为防卫主体似乎不很合理,意味着他可能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下可以对侵害人实施“略大于”的防卫行为,这就有可能使侵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关于行使特殊防卫权的证明责任

该问题涉及到司法实践,要求防卫人在行使特殊防卫权之后,负有证明自己行为正当的责任,体现了“权利有限”的原则,是对行使特殊防卫权的限制性规定。据《法国刑法典》第329条之规定,将夜间越墙或破窗侵入住宅者杀死、杀伤或击伤;将暴力行窃者或暴力抢劫者杀死、杀伤或击伤的,都属于正当防卫。[25]但防卫人必须提出证明自己无责任的证据。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该证明责任,也没有相关司法解释。

根据刑事证明责任的理论,证明责任包括举证责任和说服责任两部分。举证责任是提出证据以证明犯罪事实存在的责任。由于不要求被告人自证其罪,所以一般由控诉方承担。说服责任,是充分说服裁判官员,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从而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的责任。控诉方和被告人都要承担说服责任。

有学者认为,特殊防卫权案件的举证责任就是证明责任,当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公安机关没有发现无过当防卫的证据的前提下,若提出无过当防卫主张的,应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否则无过当防卫的主张就不能成立。该观点有待商榷。被告人作为追诉对象,一般没有能力和机会承担举证责任,一般只需在法庭上提出观点并指出对方漏洞、加以说明即可,也即只承担说服责任即可。让其承担举证责任不现实,也不利于无限防卫权的行使。“被告人作无罪或罪轻辩护时,不需承担举证责任。当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利证明自己无罪、罪轻及免除刑罚处罚,但这种权利不能转换为义务。”由此可见,由控方承担证明责任,被告人仅承担说服责任是有理论基础和现实合理性的。

(三)完善建议

针对上述缺陷及相关分析,笔者对无限防卫权条款的完善有以下建议:

1.在条文中删掉“行凶”一词。“行凶”的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希望将特殊防卫权适用的范围尽可能放宽,希望达到对一切“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行为进行特殊防卫的理想状态。但“行凶”的规定消极性大于积极性,完全可以考虑将其从条文中删除。

2.通过刑法修正案或司法解释将行使特殊防卫权的主体限定在直接受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侵害的受害人的范围之内。

3.通过刑法修正案或司法解释,对特殊防卫权的证明责任加以规定,笔者支持对被告人只规定说服责任的立法思想。

4.最后,多有学者对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语言表述不够法律化提出完善建议,如“伤亡”改为“伤害或死亡”;“不属于防卫过当”改为“属于正当防卫”。笔者认为该提法有合理性,因为法律毕竟有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应当维护。

综上所述,特殊防卫权作为一种私力救济方式,是对国家刑罚权的补充,弥补了公力救济的滞后性,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它不是西方“无限防卫权”的复活,而是正当防卫权的特殊情形,是补充规定,要受到必要限度的制约。我们要客观公允地评价特殊防卫权,立足于国家现实国情,同时也注意其发展趋势。既不能过分夸大其积极意义,甚至产生其可以代替刑罚权的错误认识;也不能一味着眼于其缺陷大加批判,认为其是构成严重暴力犯罪的诱因。针对其法律规定的缺陷要积极寻求完善之道,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段立文.对我国传统正当防卫观的反思[J].法律科学,1998,(1).

[2]王作富,阮方民.关于新刑法中特别防卫权规定的研究[J].中国法学,1998,(5).

[3]陈兴良.正当防卫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0.

[4]北京大学法制史教研室.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476.

[5]田宏杰.防卫限度的理性思考[J].法学家,1998,(4)

[6]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44.

[7]杜宝庆.无过当防卫的法律适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3).

[8]屈学武.正在行凶与无过当防卫[A].高铭暄.刑法学研究精品集锦[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32.

[9]马登民,王东.新刑法精解与适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32.

无限范文篇5

不是吗?林建智用生命诠释忠诚,杨正超用一身正气书写忠诚,沈长瑞用为民的深情体现忠诚,曹文华用清廉的操守驻守忠诚。

英模是一面镜子,学习英模,就应该学习他们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北京市昌平区纪委常委沈长瑞发言的题目就叫“为了党的尊严”。当一群不明真相的人围着他,用伞尖戳伤他的前胸、脖子的时候,当有人把一杯热水倒在他头上的时候,他没有退缩,而是耐心宣传党的政策。当腐败分子叫嚣着威胁他的时候,他没有惧怕,想的是如何将那些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严厉惩处,绝不能让他们损害党的形象!在他心里,对党忠诚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最基本的品质。河南省驻马店市纪委副书记杨正超面对各种诱惑和威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体现出一名党的忠诚卫士的良好品格,也展现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坚强党性。对党的忠诚激励着他们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英模是一面镜子,学习英模,就要学习他们对人民的一颗赤子之心。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纪委常委曹文华说,总书记要求我们,领导干部要始终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所以我始终告诫自己,凡是群众的事,再小我也要竭尽全力去做,让群众从点滴小事中,体会党的温暖和关怀。海南省纪委、监察厅第一纪检监察室原副主任林建智,自己身患重病,舍不得花钱做检查,但对有求于他的困难群众却出手大方。沈长瑞在心里立下誓言,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为老百姓办实事,13年来,他认真处理老百姓的每一件来信来访,兑现对来访人的每一件承诺。他说,他啥也不图,就图群众有一个舒心的笑脸。正是凭着这种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凭着对人民的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年复一年默默奉献,因为他们深知,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是那载舟的水。

无限范文篇6

18世纪的法国,身不由己的玛格丽特,我们率真而敏感的男主人公小仲马终于无可避免地为她奢华的晚装所吸引。怯弱的灰姑娘踩着水晶鞋,身着华丽的晚装出现在了王子的宴会上,那一刻,灰姑娘不再是灰姑娘。

当凯瑟琳·泽塔·琼斯以一身雍容的红色晚装出现时,她得到了肖恩·康纳利一个最别致的称赞:你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小偷……带着记忆中美好的印记,让我们挑选属于自己的晚装。

有一种味道叫慵懒

沉淀了一整天的优雅让我们在夜晚无比自信,淡淡的疲倦让我们在慵懒中透出迷人的魅力,晚装不代表拘谨,也许站立并不是身着晚装时的最好姿势。让我们艳羡不已的不仅仅是这位女子的曼妙身姿,项间的一圈水晶石更使得旖旎妩媚的黑色礼服粲然生辉。配以同样镶满水晶石的晚装包,奢华而光彩照人。这款衣服适合身材高挑、拥有优美肩部的女子。

晚装与配饰

首饰:如果晚装是素雅的白色或黑色,细节修饰很少,可选耀眼的首饰相配。如果晚装上已有不少刺绣、珠片、花朵的设计,那么不戴首饰更别具一格。切记,宁愿不戴首饰,也不能戴着低档的劣质首饰赴晚宴。一般来说,珍珠、水晶、宝石和金首饰适合晚宴场合。

手袋:选择与晚装风格、颜色相配衬的,一般选择小巧的、面料带有光泽的手袋。玻璃纱压褶而成的精巧手包,会为简洁裙装倍添华美的古典礼装韵味。

晚装鞋:一双正式的晚装鞋至少要同时符合几个要素:华丽感的面料,如缎子、闪光皮革;有亮片、珠管、流苏甚至珠宝等装饰;尖头或露趾。

细微处显优雅

选择怎样的发型才能同您的晚装相配?这位身着黑色丝制绉纱晚装的女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一头金色的卷发同晚装的褶皱下摆给人的感觉如此和谐给人淑女般的端庄感觉。

在简约和奢靡之间

我们当然有理由极尽奢靡,皮草披肩?顶级的卡地亚?或者高高挽起的发髻……可是,当麦当娜都洗尽铅华,浅吟低唱时,我们是否应该选择简约?宴会早已充斥了太多的珠光宝气,简约的女子是静默中的优雅。除了简约和奢靡,您还可以选择浪漫和自由,为您的晚装配上一条波西米亚式样的披肩吧,带着长长的流苏……

胸前的空白留给珠宝

无论手袋还是胸饰,合理的配饰是晚装必不可少的搭配,尤其当您选择的是一款低胸晚装,如何处理前胸的那一大片空白?出现在2003channelyoung莱卡风尚颁奖大典上的莫文蔚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短袖紧身上衫的别致之处在于胸口镶嵌了许多细小的水晶颗粒,华美的造型犹如一款奢华的珠宝胸饰,轻盈之中免除了真实珠宝的凝重。黑色提花图案的直筒长裙延长着上半身的曲线,将修长进行到底。

修长优雅与性感的双重味道

如何让自己的身材显得修长?让我们来看看设计师davidmeister的最新款设计:

设计的香槟色绸缎面料配以印花图案的无肩带晚装腰间的金色腰带决不仅仅是精致的点缀,它是上身优柔曲线的终点,也是修长的下半身的开始。这款晚装适合气质高雅、身材修长的女性。

开衩晚装的又一个流行要素

开衩的裙装已成为时下晚装的一个流行要素,无论是多开衩,还是侧开衩都是设计师乐意采用的处理。

黑色蕾丝若隐若现的美丽 这款晚装上的图案带有强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风格,而黑色蕾丝外罩却十分含蓄地让图案若隐若现。

晚装曳地时的风情万种美丽

一袭曳地的晚装能让人想起什么?典雅的婚纱?尊贵的王后?有的时候,累赘就象征着高贵,总之,长长的曳地下摆是晚装永恒不变的主题。

下摆的精彩

这款粉红色细吊带晚装有着黑色蕾丝的下摆,惊艳的刺绣花朵图案也许会是人们目光集中的焦点。这款火红色细吊带丝绸晚装的下摆有着不规则的剪裁和褶皱,再加上大方而并不夸张的V型领,彰显浓郁的拉丁风情。

香肩的诱惑

露肩装的风情带来骨感的性感,曲线玲珑的肩膀是衡量美女的一大标准,它在我们的想象中散发着浅浅的香味。

褶皱的妙趣

意大利Ferragamo的女装成衣首席设计师black曾经这样表示他的创作理念:女性的魅力同紧身没有关系。他更喜欢采用宽松的设计和褶皱的元素来体现女性的柔媚。这是Ferragamo2004最新款的女装,梁咏琪在2003channelyoung莱卡风尚颁奖大典上曾身着这套晚装出现在颁奖现场。

同样,Versace的2004年最新款也大量采用了裙边的褶皱处理,这款白色吊带晚礼服宛如婚纱,相信一定会让您成为Party上的主角。

晚装TIPS

晚装的由来

著名的时装大师皮尔·卡丹曾经说过:当您想起路易十五王朝,那么衬有裙环的篮筐式连衣裙的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专为塑造裙摆轮廓的裙环也许就是服饰从简洁走向奢华的一个信号。

让我们再来看看十八、十九世纪法国文学:我们在巴尔扎克、雨果、莫泊桑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的作品中经常能够感受到奢靡的法国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其中不乏对于女子们晚装的描述,不难想象,晚装这种专为晚间的社交活动而准备的奢华服饰是由当时奢靡一时的巴黎社交圈向外蔓延开来的。在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并没有晚装的概念,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晚装逐渐出现在了白皙、小巧、含蓄的东方女子的生活中,设计师们也根据东方女子的特点,不断推出专为她们设计的晚装作品。

挑选晚装的小技巧

电影中身着晚装的美人总是与绅士们一同出入于盛大的酒会、华丽的歌剧院或是享用浪漫的烛光晚餐,无形之中,晚装似乎成了难以企及的奢华品。其实晚装决非遥不可及,只要懂得如何根据自身的特质来挑选合适的晚装,您同样能够让自己魅力动人!?

穿着要点

记住黑色、露肩、坠地的晚装款式是永不落伍的如果您对如何选择晚装一时还拿不定主意,那么,挑选黑色就是没错的。如果您选择了露肩晚装,那么头发最好高高挽起,披散下来的头发即使发型本身再精彩,也因为遮盖了晚装的点睛之处——肩颈处的设计而喧宾夺主。对于一个年轻女子而言,也许昂贵的皮草披肩和珠宝饰品并不适合您,简约的风格反而会凸显您阳光、率真的个性。

我们可以在晚装中融入各种不同的元素,细致的花朵或蝴蝶图案、各种褶皱面料、华丽的钉珠和亮片,再加上精细的流苏刺绣披肩,您尽可以在细微处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晚装的基调永远是高雅的,切忌过多的配饰,因为那会让您看上去像是个物质女孩。

着晚装的几种场合

无限范文篇7

[关键词]有线电视;联网;秩序

“目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权威人士透露,在今年上半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建设的全国有线电视将按期真正实现联网。这样,随着各省市有线电视的全面联网,电视节目频道将增加到200个左右,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将被拥有超多频道彩电的广大消费者所享受。”(《北京青年报》2000年2月17日)

一、联网的有线电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今天的中国人对卫星电视已经不太陌生了,住在东北农村的农民们也可以看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节目,甚至西藏电视台的节目。人们只是在缴纳有线电视费的时候会偶然想到,原来在收看各地卫视节目的时候中间还要经过有线网的转播,虽是如此,人们还是不太容易认识到有线网的威力,因为人们判断时往往将有线电视网与有线电视台混为一谈,有线台的节目可想而知,所以各种的评价也就可想而知。可是,当人们从一个网络的角度来审视这张电视网的巨大潜能的时候,发现可能是惊人的。

今天的人们对网络的概念不会太陌生了,INTERNET带给了人们对于网络的最初的认识。而有线电视网,在性质上是与INTERNET的网络系统相似的,不过威力却大得多。由于有线电视网络采用的光缆与同轴电缆混合网(HybridFiberCoaxialCable,缩写为HFC①),其带宽可达550~750MHz,能同时传输60~90套广播电视节目,若采用数字传输技术则可传输300套左右电视节目。上面《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就是基于HFC的这一特殊的功能。

除了能够同时传送大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之外,很实用的通信技术也将随着有线电视的联网而实现,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电缆电话(CablePhone)、准视频点播(NVOD)、会议电视、数据广播、图文电视、电子自动化抄表和家庭保安监控、证券交易系统、远程教学及医疗等。这些功能也都是由于,有线电视网使用的是人们普遍称为宽带

的传输线路(因为要传输图像信号),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远远超过了仅仅传输数套电视节目,所以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利用很需要人们的想象力。

二、我们“铺”到了哪儿

上面简单地介绍了有线电视网还未被开发的巨大潜力,应该指出的是,以上所有功能的充分实现,还必须仰仗有线电视网络的大范围连通,而联网这件事,我国有关部门还正在进行当中。

我国有线电视网现状是:一方面,有线电视的网络建设进展得相当快。另一方面,建设与联网进行当中又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

9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有线电视。到90年代末,有线电视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到目前,全国有地市以上有线电视台223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39座(含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网络已达300多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超过7000万,并以每年500万至1000万的速度增长,覆盖人口超过2亿,有线电视的入户率达到了17%,超过电话的入户率(9%)和计算机的入户率(1.2%)。有线电视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百姓网”。按我国广播电视“九五”规划,提出覆盖率的目标是广播85%,电视90%,2010年目标均为95%,到20世纪末应达到我国人口总数35%左右,约1亿户,成为世界上有线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②

我国的有线电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已颇具规模,但是网络的发展很不平衡。由于中国有线电视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滚动发展的道路,使之按地域分割成2000个以上大、中、小型单项传输网络。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信息所事业发展部近1年来对全国221家有线电视网的调查表明,国内的有线电视网多为2万户以下的小网,20万户以上的网络不足10%,百万户以上的大网屈指可数,在调查的221家中仅有1家;此外,按网络用户数范围平均值计算,不足10%的20万户以上的网络占了用户总数的50%,说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主要集中在城镇。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的发展布局很不平衡,地市级网络规模大用户多,以HFC网络结构居多,但总体数量较少,而县级网络虽然总体数量较多,但网小用户少且网络结构落后,农村仍是有线电视的空白区。③

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除了正在加紧建设之外,先局部后全国的有线联网工作也正在进行。目前邮电部门已建成多条SDH通信骨干网络,可以满足数据和话音全国联网的需求。我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也提出了有线电视广播规划草案,规划目标在1999年完成全国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工程,分五个层次建网。第一层次为国家干线网,分东南沿海环、西南环、西北环和东北环四个环路。第二层次为省级干线网。第三层次为地、市级干线网。第四层次为县级网。第五层次为HFC接入网。部级干线网传输采用SDH体制,实现部级两个平台。A平台——广播电视平台:2005年传送100套电视节目,100套广播节目;2010年传送200套电视节目,200套广播节目。B平台——综合信息平台。今后邮电光纤网和广播电视光纤网必将组合成一个综合信息网。总之,用户只要接上一个网就能得到所有的信息。④

三、为什么花儿开得这样迟

普通的观众对有线电视的关注大部分来自于:有线电视的联网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所以大家自然觉得:联得越快越好,可是事实往往牵扯了太多的利益与关系,使得有线电视网的联网过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阻挠与困惑,能够想到的阻挠与困惑就有:

1.我国以省市为单位的电视台在自己的运作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节目资源有限,各电视台的节目内容没有突破,全国的各个电视台内容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重复性,这个问题在全国人民看到全国的电视台一起“上网”的时候,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两百套电视节目,可是又有几个能够存活下去呢。目前可以看到的二三十套节目中已经有很多是人们很少光顾的了。到时候免不了要“优胜劣汰”一番,那么,“剩”谁“汰”谁,中间肯定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与权力,其阻力可想而知。这与两级办电视的情况相似但更复杂。两级办电视已被提出来了,可是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尤其是转播过程中关于利益的分配上,还没有相关的合理的规定来限制。

2.网际争霸。中国目前除了有线电视网外还有另外的两个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中国电信网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垄断经营,大发横财之后,终于有一家“中国联通”可以在法律上与之竞争,可实际上其垄断的统治地位仍没有被根本动摇。计算机网这5年在中国发展很快,每年上网人数都呈几何数字递增(专家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上网人数将达到一千万),中国的电信网发展得早,资金雄厚;计算机网虽然刚刚兴起但发展势头很强劲,两者都虎视眈眈,瞄准了有线电视网的宽带资源,这种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好在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对于几大网的发展,控制得比较严,在没有出台相关的有线法的情况下仍对其实行保护政策,不过,这种情况如果不尽早解决的话,中国的有线电视网很可能在没有发展成熟的情况下,被其他两个网吞并。

四、脚下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在掌权者(决策者)手里,中国的有线电视就像老虎捉住了刺猬,知道肉好吃,却不知该怎么下口,面对一个潜力无限,可也暗藏荆棘的有线电视网络,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如何来运行,我们这里不妨也来探讨一下。

对中国有线电视的认识,应该以一个产业的观念来看待它。有线电视在中国成为热门话题是由于它的产业性质。过去20多年,有线电视在中国从无到有,高速发展,用户规模成为世界第一,似乎是在平淡中发展。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对其概念认识不清的问题。实际上,全世界的有线电视都是产业化经营,而且是一个不小的产业。以美国为例,美国有线电视产业每年的营业额的直接收益为300多亿美元,是美国电信产业直接收入的1/4。在美国20套左右的基本频道服务每月付19美元,看体育、电影、教育等频道还需单独付费。据统计,美国每个用户每月的有线电视消费在40美元左右,再加上有线电视产业派生出来的许多如广告、线路出租等其他外延产品,形成很大的有线电视产业(吴峰国家广电总局有线电视研究所)。

中国有线电视是按公益事业的思路发展起来的,这当然离不开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体制问题,在中国不存在因为付不起钱而看不起电视的现象。中国的每一个家庭用户每月仅缴纳线路使用费(实际上是维护费)8~12元,加上用户安装费100元左右,这样的有线电视收费标准仅仅是美国、欧洲等国家的1/30,印度、南美等国的1/20。正是有线电视是为人民办好事,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所以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正如前面提到的,至今我国有线电视用户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我国的电话入户率,目前仍然以每年增500万户以上的速度发展。但是中国有线电视公益性的路子,至今不是产业化运行,为自己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有线电视产业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线电视专业频道服务;二是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和器材业;三是有线电视网络传送服务业。其中有线电视专业频道市场很大,社会需求也十分强烈,主要是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和体育等。

根据外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国情分析,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预测,这一市场在5年之后应该达到三四百亿产值的规模;有线电视设备器材业在中国已经有很大的市场,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这一市场规模还会扩大,二三年内预计可达二三百亿左右;有线电视网络服务业是一项新兴的业务,主要是信息传输服务,目前已经开展的有数字广播。随着社会信息需求量的增加,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服务业会迅速增加。(下一部分在介绍国外有关的有线电视法时,我们会发现,各国在有线电视网络经营信息传输服务方面有所倾斜。)

[page_break]

五、规矩产生秩序

在一片喧嚣之中,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可能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即使是产业化经营中也同样会遇到很多问题,中间包括所有权、利益分配,以及如何解决前面提到的“网际争霸”的问题。这就使得制定一部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线电视法》成为必要。中国目前的有线电视立法工作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此处就国外已经比较成型的各国有线电视法作一个介绍,以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国外有线电视法与广播电视法、电信法的立法地位是相同的,均由国会或议会制定,是属于宪法之下的一个基本法范畴。有线电视法与刑法、民法等在英文中称为“ACT”,因而他们的地位是相同的,例如英国有线电视法称为CableAct。⑤

虽然有线电视法与广播电视法和电信法处于同一个层次,但是有线电视法又属于特殊法,它优于其他同层次的一般法。例如日本《有线电视法》规定,在业务活动中,当一般法与有线电视法冲突时,要服从有线电视法。另外各国政府都制定了有利于有线电视发展的法规。

在绝大多数国家,有线电视和电信属于截然不同的两个行业,但是,有线电视可以经营电信业务。而电信公司经营视频业务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首先,这种视频业务不允许是广播方式的。《美国联邦通信法》第651条规定,如果普通传输者(比如电信公司)使用无限装置系统为订户提供视频节目,则该普通传输者必须根据有线电视的有关规定接受管理。其次,电信公司提供视频服务的区域,人口必须是低于35000人的,同时,当地有线电视的人口覆盖率没有达到当地人口总数的10%。也就是说,电信公司提供视频服务的目的,必须是有利于边远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居民的需要。英国的广播法则规定,为了促进有线电视的发展,禁止电话公司开展电视业务,仅可以从事非广播类视频服务。

不光是电信业,其他的行业也不可以随便经营有线电视业务。比如日本的有线电视法规定,开办有线电视业务需要依照有线电视法向有关部门申办执照,任何产业不得经营有线电视业务,否则被视为不正当竞争。在其他国家的有线电视法中也都有类似的内容。

国外有线电视法关于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有线电视不得录制所转播的开路电视台的节目。

2.在开路电视台购买了某个节目在某一地区的独家播映权后,该地区的有线电视台不得播出这个节目。

3.对播出的节目内容,有线电视网必须担负责任,而有线电视系统或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不担负任何责任。

4.对于未经授权而截取有线电视信号的行为,各国都有类似的惩罚性规定,包括罚款和吊销违法者的营业执照。

另外的一些规定也捎带着做一些介绍。国外有线电视法对于外资与外来节目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美国联邦通信法》第301条规定:“不得将广播电视执照或电信业务执照颁发给外国政府、外国公司以及国外公司拥有25%以上股份的任何公司。”菲律宾禁止外国人进入广播电视业,广播电视台和有线电视网必须100%为菲律宾人所拥有。韩国的有线电视干线网由国家投资建设,允许外商投资,但是股权限制在15%以内。

对于以上的各国有线电视法中的相关法规,我国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不过正是由于停留在政策阶段,这与法律的区别就是人们在依此办理的时候是否满怀信心,其稳定性、长远性都让人担心。所以尽快制定出中国的有线电视法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有了规则,游戏中才不会有那么多不确定的因素。

六、或许是榜样

由于人们对有线电视的规律性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局限,可是时间又是不等人的,所以人们已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式地经营起了自己的有线电视网络,有的还经营得不错——相信还存在巨大的问题,不过仍可以作为一种榜样吧。

中信国安是上市公司中全面投资有线电视网的经营商,中信国安已拥有30多万用户的沈阳有线电视台、一期工程120多万用户的河北省有线电视干线网。两大有线电视网有效地支持中信国安高速成长。从中信国安目前的主要业务分析,有线电视是最有前景的方向。沈阳有线电视网技术水平高、运营稳定、发展潜力很大。尤其是已增设了光、电缆双向传输技术,为进一步开发网络增值业务创造了条件。随着该公司进一步拓展其他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这种网络增值业务的收入有可能成倍增加,成为公司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利润来源,由此确立公司的行业地位,前景十分看好。沈阳有线电视网每户基本收费11元人民币/月,收益全部归中信国安;河北有线电视网每户基本收费约14元人民币/月,其中4元收益归中信国安,广告收益的80%在投资回收前归中信国安。1998年中期,中信国安最大利润来源于沈阳有线电视台的投资收益约4000万元。每股收益0.205元,净利润增长了81.95%,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湖南电广实业集团于1998年12月23日在深交所上网发行,上市募集资金4.46亿元,总股本1.58亿股,流通股5000万股。负责统一经营(、制作、策划)湖南省广播电视厅系统“三台一报”的广告业务,广告业务总收入40%归电广实业,已签定协议,利用上市募集资金2000万元收购省有线电视网络在长沙市拥有的20万用户本地网,同时追加4600万元进行本地网改造,预计可新增10万用户。目前,正在与长沙市有线电视台洽谈合作成立统一的股份制长沙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希望控股经营。电广实业1998年全年税后利润为5767万元。

注释:

①HCF光纤/同轴缆混合网:一种城域网网络结构,可以使用户分别联结有线电视、电话和计算机。它采用星形/总线拓扑网络,由本地局到小区光结点采用星形光纤,从光结点到用户则是树状同轴缆,光/电转换设在小区光结点内。仍采用数字/模拟混合的调制方式,模拟调制广播CATV信号,点播视讯、电话和其他信号则采用数字多频带调制和时分复用/分频带调制的方法。光纤和铜缆一般采用相同的调制频带和调制方法,这样省去了在光纤/铜缆转换节点上的信号格式转换。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原有小区内的树状同轴缆,减少了铺设设备的投入,光纤的可分享用户数也比较多,具有较高的带宽利用率。数字和模拟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分频调制,混合传送。有些HFC系统采用多纤分别传送CATV和其他信号的方法,在转换节点上再混合调制到同一同轴缆内。

②《发展中的中国广播电视》――广电总局张海涛副总局长在第六届国际广播电视技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词(1999年8月22日)

③以上段落中的相关数据来自于《中国有线电视》2000年第1期

无限范文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兴趣培养

学生智力的发展,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素得又快又准确;在回答问题时实行抢答,看谁最先回答出来;在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而在小进行简便运算时,看谁的方法最简便;在解答难度较大的题时,学阶段给学生打好数学初步基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激看谁最先解答出来。此外还可在每期适当地进行一次数学竞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便在紧张、刺激针,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了进取之乐。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四、结合生活实际,形成学习兴趣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数学知识,来源于具体生活,在具体实际中产生,同时,学到

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兴趣浓,喜欢自己的数学教师是非常重的数学知识又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实践当中。因此在教学当中,要的一点。一般情况下,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喜欢自己的老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在自己周围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数学师。所以教师应以真诚的心与每一位学生交流,教师的亲切、和知识,找出一些数学现象,再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向蔼、真诚和幽默,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非常轻松、愉悦。学生讲解,使学生明白“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会让学生觉得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教师在课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口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堂上对每一个学生的赞许,一个亲切的笑容,甚至一个信任的眼社会创造价值”这一道理,进行学习目的教学;同时结合学生周神,都会在学生中产生不同的反应。学生在课堂上的意犹未尽围的生活实际,向学生阐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会使其从内心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是相当广泛而经常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师,信其道”。趣。重视指导学生把以前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周围的.

二、增强教学直观,激发学习兴趣实际生活当中去,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发现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成熟,但好奇心学知识再去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强烈,这是小学生普遍具有的重要心理特点,也是赖以引发学习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一步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兴趣的切人点和着力点。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密切联系,进而形成浓厚、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语言最忌空洞,书面化,应千方百计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善于把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兴趣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形象,并能将知识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对成功的体验是提高兴趣的最佳强化物。尤其是小学阶言表达出来,能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化形象化的揭示出段,他们对成功的喜悦,更能增加他们的兴趣。学习动机与学习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除所必须的教具外,老师还应备有供学兴趣能促进数学知识、方法的掌握。反过来,掌握了数学知识方生实践操作的学具,诸如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在教学过程法又会激励和增强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如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为了能够更好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清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成功的甜头,楚地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的高昂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就会有自身的成就感,也会更加努力的去做好,这样就能增强学师应该有目的的让学生观察并亲自操作,让他们联系教材去独习的动机和兴趣。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连贯性,所立思考,而且还让他们自己亲自去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分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数学循序渐进,遇到困难不一分,这样学生会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和极大地学习乐趣,感畏惧,不妥协,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所在,慢慢地一步步克到轻松而快乐,意义重大并有成就感。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服大大小小的困难,发现自己的力量,增强了学习信心,这样才亲自操作,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所在,能让学生越来越热爱数学。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促使问题顺利地得到解答。这样的教学,课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能力不断提升,兴趣不断提堂没有紧张气氛,而是充满活跃,充满乐趣,充满轻松。学生积高,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形成稳极性高,老师与学生互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益,同时学生对所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学知识印象也极为深刻,掌握牢固,为进一步解决问题,迁移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运用知识,进而形成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注意分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作业测评时最好少给学生打不

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同时增加了他及格的分数:课堂提问时面要广一些。使多数学生有回答的机们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好胜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会。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每位学生充分发展,增多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对激发学习兴趣,转移学生注意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力,发散学生思维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口算时,看谁算综上所述,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不同,潜能不同,兴趣也不同,教师应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变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愉快、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各展其长,各得其所。我们只要在平时教学中长期坚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并且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无限范文篇9

阿伦特认为,“真理与意见的对峙,无疑是柏拉图从苏格拉底的审判中得出的、最为非苏格拉底式的结论”[2]。在雅典人民及人民代表看来,专注于所谓“真理”的哲人,不仅无益、而且很可能有害于城邦的稳定与发展,因而必须受到审判与严惩。在柏拉图看来,唯有哲人了解人类的洞穴困境,因而哲人的绝对善[真理]高于城邦的暂存善[意见]。苏格拉底之死意味着哲人的“独自凭栏”与城邦的“无限江山”之间,其紧张与冲突已不可调和,故哲人要么如柏拉图般幻想“真理的专政”[3],要么如亚理士多德般身处险地、立即走人。据传,亚理士多德为此沉痛地说过一句话:“雅典人不应该对哲学犯两次罪”[4]。

柏拉图从苏格拉底的审判中得出的另一个结论是对话技艺与说服技艺的对峙[5]。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政客用语言去说服民众。哲人用语言来传达真理。用语言说服民众的技艺,是一种政治技艺,古希腊人又称之为“Rhetorica”,国人译为“修辞学”[6]。《易》云:“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可证亚理士多德的《修辞学》是一部政治学著作而非文艺学著作。“说服”或“修辞”是一种教化,是一种以暴力为后盾的非暴力政治技艺,是《尚书·洪范》中所谓治民“三德”之一的“高明柔克”。

用语言传达真理的技艺,是一种爱智的技艺(哲学的技艺),古希腊人称之为“对话”(dialegesthai),国人译为“辩证法”[7]。柏拉图的对话录即是一种哲学而非戏剧、更非时事剧。对于柏拉图洞穴寓言中的哲人而言,走出洞穴意味着真理的敞开:太阳——绝对理念——照亮了永恒的理念世界,种种理念则是稍瞬即逝的事物和终有一死的凡人之本原。然而,哲人亦是凡人,他不得不返回洞穴世界,但他的眼睛已不能适应洞穴世界的黑暗,他的思想已不能符合洞穴世界的常识[8]。

问题是,哲人为什么不说服民众走出洞穴世界呢?阿伦特认同柏拉图的看法,认为哲学始于惊诧,始于他“面对整个宇宙,就像他在死亡的那一刻将要再次面对”的那一瞬间[9]。作为政治最高技艺的“说服”技艺无法陈述这种具体而独特的体验,更何况大多数人拒绝承受这种惊诧,换言之,大多数人根本拒绝放弃成见、走出洞穴和承受真理。因此,真理只能限于哲人与自我、哲人与哲人(有时如庄子般寓于一些假想的人物)之间的对话。然而真理只要一落入语言的筌缔,它必然显现为政治社会中的一种“意见”,必然与多数常识性意见构成紧张与冲突。由此,再一次证明哲人别无选择,要么登基为王,要么远离政治。

阿伦特认为,理想中的城邦政治不应该存在意见与真理、说服与对话的冲突,“向我敞开其自身的世界”原是同一个世界,人们之所以有不同的意见,只是因为他们在世界中占据了不同的位置[10]。真正的苏格拉底而非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应该是真理的助产士,他接生每一个公民意见中所拥有的真理,从而使整个城邦更接近真理,这是哲人参与城邦政治的唯一形式。因此,“对话并不是通过消除意见或观点来得出真理,相反,是在意见本身所具有的真理性意义上来展示这些意见。那么,哲人所扮演的角色就不是城邦的统治者,而是它的‘牛虻’,他要做的不是将哲学的真理告知公民们,而是要使公民们自身更接近真理”[11]。哈贝马斯的“公共交往”理论显然源出阿伦特的理想城邦政治学。

阿伦特认为,理想城邦政治的实质是一种友情政治,从朋友的视角看世界,“应该知道,那为他们所共有的世界是如何、并且是以何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呈现在对方眼中的,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是永远不平等、永远有差别的”。在真正的苏格拉底而非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看来,“只有懂得如何与己共处的人才适于与他人相处。只有自己才是人们无法分开、无法脱离、血肉相连的人”[12]。人在与“自我”——阿伦特称之为“良知”——的孤独对话中,他依然置身于、并影响着一个敞开的世界,使之变得更好或更坏,这也是政治。我不知道德里达的“友爱政治”论[13]是否源出阿伦特的理想城邦政治学,但我敢肯定阿伦特的理想政治难逃被德里达解构的命运。

然而,无论缘于亲历的史实还是知性的诚实,阿伦特心中的苏格拉底依然无法避免与城邦的冲突,换言之,哲学永远无法避免与政治、特别是与极权政治的冲突。自从苏格拉底被押上人民法庭的那一刻起,败诉的命运已无可逃避——他若采用对话的技艺、哲人的口吻为自己辩护,无异是用神性世界的真理来贬抑人性世界的常识,从而激怒法官和人民陪审员;他若采用说服的艺术、政治的腔调为自己辩护,则哲学的真理必然会降格为一种政治“意见”,从而淹没在一大堆控方“意见”之中。于是,苏格拉底宁愿一死,以表白他对哲学真理的执著和对城邦政治的服从,也不愿践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上策,不愿——哪怕是暂时——规避哲学与政治之间的紧张和冲突。

阿伦特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随身携带真理是政治家的必备美德,抑或随时准备撒谎是政治家的正当手段[14]?谁若想恰当回答阿伦特的问题,谁就必须准备好回答更多的问题——何谓政治的本质?何谓真理的本质?寓身于政治领域的人是否比寓身于任何其他领域的人更相信,生存来自虚无并终将复归虚无,从而政治领域从来就不是真理的家园?被逐出政治领域的真理岂非比不上一条丧家之犬,如何可能显现其力量?

即使一个没有真理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人们依然质疑这样一句拉丁格言:宁可毁灭世界,也要实现真理[15]。已被切割成一个个民族共同体的现代世界是真理得以显现其存在的唯一舞台,舞台坍塌了,真理岂非同归于尽?也许,现代民族共同体根本上是一种想像的共同体,譬如撒达姆治下的伊拉克共和国就是世人想像中的一个政治-民族共同体,想像者故意或无意中忽略了这个共同体中不仅有阿拉伯人、而且有库尔德人,不仅有穆斯林、而且有基督徒,不仅有逊尼派、而且有什叶派,不仅有资产者、而且有无产者,不仅有共和国卫队、而且有持不同政见者。然而,即便是这个想象中的共同体一朝被外力推翻,谎言固然无家可归,真理不也无处安身吗?更何况,现代历史难道没有向我们提示过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以真理的名义打碎了我们曾经生活于其中的旧世界,却代之以一个令人更难忍受而不得不忍受的新世界?

阿伦特没有给出上述问题的任何答案,但她提示了:“发生于真理讲述者和公民之间的柏拉图式的冲突,无论是用那句拉丁格言,还是用任何其他更为晚近的理论——这些理论或公开地或隐含地使城邦的存在遭到危险情况下的谎言或其他不正当行为合法化——,都是不能解释的”。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如霍布斯所写:“我毫不怀疑,如果‘三角形的三角之和等于正方形的两角之和’这一说法和任何人的统治权或拥有统治权的人们的利益相冲突的话,这一说法即使不受到争议,也会由有关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采取把所有几何学书籍通通烧掉的做法,而受到镇压。”[16]

阿伦特采用莱布尼兹的二分法,将数学的、科学的和哲学的真理划归理性真理,以区别于事实的真理。至于“真理”的定义则不在她此刻讨论“真理与政治”关系的问题域内。阿伦特认为,事实真理即事实与事件构成了政治领域的最主要的织体,却最不为人所重视。当主权者攻击理性真理时,譬如如攻击唯心论时,它似乎越过了自己王国的边界,而当它通过谎言和假象歪曲和掩盖事实真理时,它却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战斗。面对权力的杀戮,事实真理幸存下来的机会确实是微乎其微的;它们不仅总是处于被这个世界临时排挤的危险境地,而且很可能永远被排挤出这个世界。与人类心智产生的哪怕最异想天开的理论相比,事实和事件是无限脆弱的事物;它们发生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人事领域,一旦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没有什么理性努力可以把它们带回到我们面前。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不要说柏拉图的理念论,如果它们的作者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将它们传给后代,那么它们在某一天被重新发现的机会也许同样微乎其微,但是与一个被遗忘的,或者更可能被谎言掩盖的重要事实被重新发现的机会相比,前者的机会可以说是无限大[17]。

阿伦特反对把柏拉图视为“高贵的谎言”之始作俑者。虽然柏拉图说过:谎言在一个医生而不是其他人的手中像医药一样是有用的,而城邦的医生就是它的统治者[18]。从历史上看,真理和政治的冲突起源于依恋“独自凭栏”的哲人生活方式和关心“无限江山”的公民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起源于真理和意见之间的冲突。阿伦特援引麦迪逊的话说:“一切政府都建立在意见之上”,如果没有那些具有相同心智者的支持,即便是最专制的统治者或独裁者也无法获得权力,更不用说维持权力了。阿伦特认为,现代世界中已很难看到真理与意见冲突的痕迹,相反,真理将显现于人与人、意见与意见的公共交往中,因此现代政治决非如其批评者所说的“点人头数”的选票政治。

问题是事实真理与政治的冲突依然存在,关于历史事实、当下事实的真理与政治的冲突依然存在。有一种意见质疑说,独立于意见与解释的事实是否真的存在,难道它们不是从一团乱麻似的历史或现实中、根据一种本身并非“事实真理”的预定原则精心挑选出来,然后被嵌入某个特定语境中才能讲述的故事吗?然而,无论何种后现代历史学都不能证明事实真理是不存在的,不能证明故意搞混事实、意见和解释之间的划界是合法的、随心所欲地浓妆淡抹历史是合法的。人们有权就于上世纪60年动的真实动机进行争议,但人们无权抹煞中大批知识人非正常死亡这一事实真理。人们也许因为政治口味不同而不喜欢上述事实真理,但要在人类历史中彻底删除这些事实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一种能垄断整个人类世界的超级权力。

阿伦特认为,所有真理,包括理性真理和事实真理,其陈述形式都是独断的。有人说:欧几里德是一个真正的暴君;几何学真理的原则是一种真正的暴君逻辑。主张限制绝对王权的格老秀斯以相似的口吻说:即便上帝也没有办法让二乘二不等于四。政治权力不仅要受源自和属于政治领域自身力量的限制,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而且要受源自政治领域之外的真理的限制。令主权者恼火的是,真理比任何专制者更为专横,不受人欢迎的理性真理和事实真理断然主张它们的权利,反对任何调和与妥协,而调和与妥协正是政治思考的真正标志。

事实真理令人恼火之处还在于它的冒失性(偶然性),总是现身于人们最不想看到它的时间和地点,无情地撕破经济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的种种迷思[314]。尽管专制的谎言和民主的表决都无法击败事实真理,但事实真理的讲述者比柏拉图笔下哲人的处境更糟。阿伦特说:“一个事实真理的讲述者,在不大可能发生的他希望为了某一具体事实献出他自己的生命的事件中,最后得到的将是一种失败。他的行动所显明的将是他的勇敢,或者,也许是他的顽固,但是既不是他所说的东西的真,而且甚至也不是他自己的真诚。因为,一个撒谎者,特别是政治领域中的撒谎者,在爱国主义的或者一些其他类型的合法的集团偏见的可能的支配下,为什么就不能以极大的勇气坚持他的谎言呢?”[19]

注释:

[1]阿伦特,《哲学与政治》,林晖译,载《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贺照田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39页。

[2]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41页。

[3]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43页。

[4]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56页。

[5]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44页。

[6]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45页。

[7]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44页。

[8]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59页。

[9]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63页。

[10]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46页。

[11]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47页。

[12]阿伦特,《哲学与政治》,前揭,第349-351页。

[13]迈尔,《神学抑或哲学的友爱政治?》,吴增定、张宪译,载《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华夏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71-96页。

[14]阿伦特,《真理与政治》,前揭,第299页。

[15]阿伦特,《真理与政治》,前揭,第300-301页。

[16]阿伦特,《真理与政治》,前揭,第302-303页。

[17]阿伦特,《真理与政治》,前揭,第304页。

[18]阿伦特,《真理与政治》,前揭,第305页。

无限范文篇10

相信,拥有充实的教师人生。当我生命走向尽头时,可以自豪地说:天空没有留下我痕迹,但我已飞过。

老师教育的源,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便有了一切。

正为实现这一切而努力着,踏上三尺教台。带着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走上讲台,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嘘寒问暖,不仅关注他学习,也关注他生活,也经常提醒学生:要劳逸结合,活而不乱,注重效率”犯错了老师与之谈心,有难了老师帮助解决,不断地向学生“提醒幸福”而我学生也不断地感受到幸福。

才会有一张微笑脸。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给学生一张笑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野蛮产生野蛮,有了一颗服务心。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给学生一张微笑的脸,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知道怎样去笑看世界。笑对人生。微笑着,欣赏学生做慧眼的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其成长的帮手,助其信心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大肚的弥勒,育其自责感,啊!笑脸下才有欣赏,才有鼓励,才有宽容,才有爱。

虽然辛苦,短短数年教书生涯中。虽然清贫,虽然也有过急躁,彷徨,甚至想放弃,但人是懂感情的一往情深精诚所至,一心一意顽石开,爱心所至,情感所至,必将春风化雨暖人心。这里,想到这样两句诗:生命的远景,艰难而稳重,美丽而动人,道路的伸展,都是给时间的方向,从脚下开始,从脚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