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效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23:56:31

挖掘效益

挖掘效益范文篇1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论文百事通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挖掘效益范文篇2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论文网在线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

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论文网在线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挖掘效益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

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挖掘效益范文篇4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挖掘效益范文篇5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制度

一、存贷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二)核算不实,成本费用增加: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起不到监督作用,账实严重不符;有的企业对新税制下存货的核算缺乏认识和了解,在购进环节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自身税负。

(三)产品滞销,效益低下:产品滞销是大多数亏损企业的通病。

三、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货管理则有所忽视,

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

(三)存货的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四)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

1.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帐,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仓储与保管控制。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其次,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再次,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第四,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最后,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利用第三方物流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内外资源的利用上,应先整合内部资源,如企业有闲置厂房,运输设备,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同时还应考虑安排就业和分流富余人员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应注意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挖掘效益范文篇6

关键词:效益评估模型;数据挖掘算法;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三维结构;判决准则;评估流程

为了贯彻“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占比巨大,用来支持教学、科研和管理。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科研水平有重要意义[1]。在中国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对高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评估也引起了相关专业的广泛关注。传统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的数据处理量少[2],因此,本文构建一个云模型数据挖掘算法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首先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融合全局评估视角,得到了评估指标的三维结构,通过计算数据的后挖掘概率计算出判决准则,利用该准则对评估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评分,最后计算原始的指标数据矩阵,确定指标隶属度向量,完成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流程。

1云模型数据挖掘算法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的构建

云模型是一种处理定性概念与定量描述的不确定转换模型[3],将云模型应用在数据挖掘中,能够分解海量数据。在高校信息化效益的评估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化效益数据,教育信息化效益可以划分为三大类:教育效益、组织效益和外部效益[4],其详细示例如表1所示。表1中每一类效益中都包含了大量数据,需要对其进行运算,现有的评估模型受到数据处理、数据计算等方面的限制,无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评估结果不全面、不客观,因此,在高校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中应用云模型数据挖掘算法[5],以改善这一问题。1.1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表1中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分类,在全局的评估视角下,针对其中的各个主体提出相应的评估指标,在这些评估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6⁃7],建立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评估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评估者对高校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理解。在建立该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吸收了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全局评估视角[8⁃9],进而构建出高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的三维结构,如图2所示。构建的评估模型的三个维度分别为视角维、发展维和角色维。在视角维中,主要是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不同视角对效益进行评估;发展维是用来描述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四个阶段,最终目的是能够达到合理、有规划地进行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和应用更新,信息技术最终会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搭建新的学习环境;角色维是通过不同的角色来考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至此完成了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1.2计算效益评估的判决准则。在得到了教育信息化的评估体系后,需要计算出判决准则来对评估体系中的指标进行评分。利用云模型数据挖掘算法进行计算[10],主要是由于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的数据量比较大,传统评估模型的挖掘算法都是通过高性能机或是大规模的计算设备来完成,但是服务器的性能有限,无法完成这些海量数据的全部计算。这些海量数据中,还有一些动态数据对于判决准则的计算过程有着特殊要求,这对于数据挖掘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数据挖掘就是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找到数据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的应用和传递。云模型数据挖掘算法的计算过程如图3所示。在已知先挖掘概率与类条件概率的情况下的模式分类方法,待挖掘的数据样本分类结果取决于各类中样本的全体[11⁃12]。设数据挖掘的样本集一共M类,记为C={c}1…ci…cM,每一类的先挖掘概率为P(ci),那么得到:P()cix=P()xci•P(ci)P(x)(1)式中P()cix为ci类的后挖掘概率,得到最大后挖掘概率的判决准则为:P()cix=MaxjP()cix(2)式中i=1,2,…,M。在经过上述的准则判决后,能够通过该准则对评估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评分,为整体的效益评估提供基础。1.3实现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流程通过判决准则完成各个指标的评分后,要想完成整个的评估流程,需要将原始的指标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变换[13]。设待评估的样本有m个,评价指标有n个,将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变换:xˉj=∑i=1mxijm,sj=1m-1∑i=1m(xij-xˉj)2(3)式中:xˉj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sj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标准差。经过标准化变换之后,各个样本数据的均值和方差的取值分别为0和1,根据评估模型中的n个变量,利用统计的方法,并针对不同角色对信息化校园的需求不同,定量指标参照高校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来确定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向量[14⁃15]。在五梯度标准下,根据综合评定向量的计算结果对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定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以上计算过程对高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综合评估。至此完成了云模型数据挖掘算法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的构建。

2实验

2.1实验准备。为了验证设计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需要设计实验与传统的评估模型进行对比。选取5所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效益指标数据,分别利用本文设计的评估模型与传统的评估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评估,最终将两个系统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实验平台选择XSimStudio,实验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参数如表2所示。2.2实验结果与分析。在上述的实验环境下,分别利用两个评估系统逐一对选取的5所高校进行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并在得到评估结果时统计出两个评估模型处理的数据,绘制统计图,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直观看出:本文设计的评估模型处理的数据量更加接近于选取的高校指标,经过统计计算,传统评估模型在得到评估结果时,5所高校的数据处理量平均为总量的42%;本文设计的评估模型在得到评估结果时,5所高校的数据处理量平均为总量的93%,说明本文设计的评估模型在处理海量数据时的性能比传统模型更加优越。

3结语

挖掘效益范文篇7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出隐含在其中的、新颖的、未知的、但又有潜在有用的高质量的信息。数据挖掘是面向应用的。它不仅是面向特定数据库的简单检索查询调用,而且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微观和宏观的统计、分析、综合和推理,发现事件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利用已有的数据对未来的活动进行预测[4]。数据挖掘常用的技术有:统计分析技术,包括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回归分析、逻辑回归分析、单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最近邻算法和聚类分析等技术[5];知识发现类技术,包括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遗传算法、粗糙集、规则发现和关联顺序等。应用这些技术可完成对数据特征化区分,关联分析,分类和预测,聚类分析、演变分析等挖掘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应用领域将多种技术相结合,以期获得最佳的挖掘质量和效果。

2数据挖掘实施过程

数据挖掘实施过程分为以下4个步骤[6]。

2.1数据定义和数据清洗

创建元数据,定义相关领域,填写空缺值、平滑数据噪声、识别删除孤立点以及处理不一致数据。

2.2数据聚集和数据挖掘模型开发

集成多个数据库、立方体和文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概化(用高层次的概念代替低层次的原始数据)、规范化(将属性数据按一定的比例缩放到特定区间)、属性构造、数据归约(删除弱相关的属性、数据浓缩)。选择知识发现的方法,确定模型。

2.3数据挖掘

运用确定的数据挖掘模型,从数据中提取出用户需要的知识,用某种特定的方式表示或使用常用的表示方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使数据挖掘工作效用最大化。

2.4知识评估

知识评估包括解释、推演及模型调整。可将发现的知识以用户需求的方式进行表现,根据用户需求对过程中的某些处理阶段进行优化,直至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MWorhtingt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活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7]。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EcologicalAgriculture)具有深厚、古老的农业传统背景和基础,有其本身一定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独特的个性,即不否定化肥、农药、激素等的适当投入,追求技术和能量的高效,并具有劳力密集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特征。中国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作、林粮间作、基塘种养、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8]。我国生态农业是综合运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和先进科学技术成就,以研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为目的,强调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9]。现代高新技术会更加广泛地渗透于生态农业中由于生态农业所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和无污染,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依靠现代高新技术[10]。

4数据挖掘技术在生态农业上的应用

农业是一巨型复杂系统。我国土地辽阔,土壤类型众多,作物品种复杂,病虫害发生频繁且症象不断变化,肥水、密度以及气候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许多还未被人们去认识,然而所积累的数据之多是任何一个领域所没有的,它具有大量、多维、动态、不完整、不确定等特性。由于农业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土壤类型众多,作物品种复杂,病虫害发生频繁且症象不断变化,肥水、密度以及气候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就使得关于它们的数据库与知识库具有大型、多维、动态、不完全(缺值)、不确定(数据中的系统或随机噪声)、稀疏性(很少甚至没有有用的记录)等特征[11]。因此,数据挖掘工具应能处理农业数据的这些特征。另外,农业数据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它的测量与时间有关,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求考虑时间因素,以便进行预测。目前及今后数据挖掘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生态农业类型研究的应用

通过长期生态定点观测站,包括农田生态系统、草地与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湖泊湿地海湾生态系统各野外观测站的长期监测数据(包括生物、土壤、水分和气象四个部分)信息、观测样地信息与水分、土壤、大气和生物监测信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数据。构建相关数据库,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积累的数据进行挖掘,运用序列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对生态农业类型相关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开展不同生态农业类型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4.2生态农业分类体系研究的应用

生态农业的分类体现出区域特点,生态农业建设区域类型是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建设的具有地区特色、符合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具体可分为以下九类:水田生态农业、旱地生态农业、山地生态农业、水域生态农业、低地生态农业、草地生态农业、园地生态农业、庭院生态农业、村镇生态农业。在每一生态农业建设区域类型中、根据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为4个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类型、即平面结构型、立体结构型、时序结构型、链式结构型。开展对现有生态农业类型进行全面调查,采集各类生态农业类型的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环境因子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和粗糙集技术,可以确定生态农业类型的关键因子,排除干扰因子。通过相关统计模型,可以确定各区域生态农业类型的相似拐点,从而得到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的生态农业类型优化方案。

4.3生态农业布局研究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用于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农业相关的评估已有多年[12]。很多特定的农场系统利用GIS和一些相关技术来收集空间参考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制定决策,作物状况和收成、土地能力、土壤侵蚀、土壤密度、地表和地下水污染、虫害袭击、杂草清除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空间数据挖掘技术是DM技术的分支,是数据挖掘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KDD(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技术在空间数据库方面应用的延伸。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一般可使GIS查询和分析技术提高到发现知识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从中发现的知识可构成知识库用于建立智能化的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集成能够更好开展生态农业布局研究,挖掘影响生态农业合理布局的关键因子,逐步实现生态农业的合理布局。

4.4生态农业评价方法的应用

参照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规模和发展方向,运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和模糊数学等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一套以定量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简便易行的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将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也即三个准则),并将诸方面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13]。形成具有一个总目标、三项准则(子目标)和18个具体指标的三层次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的数据进行量化,构建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和统计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技术,对数据库的数据仔细研究,可以挖掘出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设置合理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年效益指数和相对指数的高低作出对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的分析判断。进一步探讨生态农业评价方法

5结束语

挖掘效益范文篇8

关键词:医院管理,数据挖掘,信息系统

1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通常包括数据清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该技术是从大量的、无规则的、杂乱的、分散的数据中,不断地分析过滤、变换,进而发掘出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应用于事业发展的过程。数据挖掘技术包含四个主要特点,第一,需要从大量的数据中进行筛选处理;第二、挖掘数据信息,从中辨认出所需的有用信息;第三、对筛选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找到隐含其中的联系和规则;第四、不断更新数据挖掘规则,适应信息时代的进步。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关联规则、决策树、回归分析、特征、变化和偏差分析[1]。

2数据挖掘技术的优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行业正逐步向着医疗设备数字化方向发展,病历信息档案记录着所有历史病人的信息,可以大大方便医生诊断和病人自查,而对大量数据的存储、查询、统计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数据挖掘技术与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结合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医院现有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到其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直观展示目前医院现状,为医院制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数据挖掘技术使医院的信息资源得以优化。数据挖掘技术能有效提高医院对未来情况的预警和风险提示,在对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信息分析提取中,可以有效预警本地区流行病的发生趋势及程度,尽快采取预防措施;药局药品销售情况的挖掘可以对该疾病用药使用情况提供参考信息,进而反应某个时期流行病是否可以控制及是否趋于恶性发展都提供了很好的预警机制。使医务人员更早的采取应对措施。

3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1)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有效决策医疗行业的主要面对的是患者,医院应该了解患者所期望达到的何种医疗服务,并给予重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患者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整体评价和经济效益[2],通过分析数据信息,对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地方加以拟补,对医疗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制定不同的服务策略来满足不同类型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进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2)对医疗设备和药品进行动态监测医院在进行救死扶伤的同时,还有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其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采购,占比例较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这方面的支出,就会给医院经济效益带来影响。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监测医疗设备的利用率,维修保养记录,对医疗设备带来的收益进行预测,使医疗设备资源进行合理配备,避免采购资金的不必要浪费,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的支出;对各类药品库存量进行动态分析,按需指定药品的采购方案,避免药品过量积压,加大资金流的流动,改善医院经济效益,真正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协助医院提升人才建设通过挖掘大量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能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医生可以针对医院病案系统中的大量病例进行快速准确筛选,快速准确定位主要信息,例如:可以以患者的疾病诊断和临床表现进行检索,提供更有效的临床实用知识。克服单一条件无法关联组合筛选的弊病,有利于医生对临床实际运用的有效控制,更好的提升医生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4数据挖掘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1)对门诊就诊数据的分析通过挖掘患者就诊时间上分布情况,了解患者量集中的时间段,合理安排医护力量和医疗设备,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避免因为医疗资源紧张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而对于季度性的患者量增长及季节性疾病,表现其特定的规律,在次年相应季度提前建立应对预案,优化医疗设备,增加相应疾病药品的库存量,提高入院床位的周转率。制定最佳的医疗服务举措和最优化的医疗资源配置来满足医疗环境的变化。(2)对患者费用构成的分析国家对医生给患者开具费用的药占比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更加注重对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率。在合理控制药占比的基础上,降低患者医疗设备检查上的费用。对医疗费用的数据挖掘可以对患者的费用构成进行分析,包括药品、辅助检查、仪器使用费及手术费等部分,推断医疗行为是否合理,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3)对患者的单病种分析国家医保政策对患者的单病种费用和医生对其医疗行为都做出相应规定。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对患者的住院天数、支付的费用和相应临床路径进行分析,为医疗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床位使用率,通过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减少患者负担[3],进而形成一整套该病种的诊疗方法,以作为知识储备。

5结束语

医院信息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数据存储成本也在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海量的医疗数据信息,数据库的规模不断增大。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为医院的决策提供帮助,可给医院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认清发展方向,进而提高医院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弘,李淑娟.医疗数据挖掘的特点、过程及方法[J].价值工程,2013,30(31):165-166

[2]王慧.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1):77-79

挖掘效益范文篇9

关键词:挖掘机火车卸煤应用

引言

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是由兖矿集团、巴西VALE公司、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一家合资企业。公司焦化生产设施,是通过引进德国凯撒斯图尔焦化厂“二手设备”,按照“原拆原建”方式建设而成。炼焦系统采用代表“亚州第一”水平的两座炭化室高7.63m的焦炉,是亚洲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现代化焦炉,设计年产焦炭200万t,甲醇20万t。该公司年需要炼焦用煤约300万t,采用火车、汽车运输方式,火车卸车采用大连重工生产的一套“C”型翻车机卸车。

一、改造挖掘机的起因

火车卸煤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火车受煤坑用于人工清理车底余煤。在非冬季季节,翻车机正常运行情况下,约5min即可卸完(包括人工清理车底)一节车皮。在冬季季节,因车内煤炭上冻,造成翻车机卸车困难甚至无法卸车等问题,只能用人工在火车受煤坑卸车或把重车放在其它股道人工卸车,造成50节重车人工卸车60h的记录,极大影响了国际焦化公司的生产。当翻车机出现故障无法卸车时,也只能采用人工卸车的方式进行卸车,极大降低了卸车效率,造成了大量延时费用的增加和增加了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

二、挖掘机改造后现场实施情况

2.1在冬季火车来煤上冻严重,翻车机无法卸车或在翻车机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使用挖掘机卸车。卸车顺序为重车进入空车线路(火车受煤坑),在火车受煤坑内用挖掘机卸车,卸完的空车进入重车线路(翻车机室)。

2.2在火车受煤坑用挖掘机卸车,每次只能卸1个车厢并做好防溜措施,严禁挖掘机碰撞受煤坑任何设施。

2.3在每次推进重车前,必须先用人工把卸完的空车推进翻车机室,严禁用重车直接撞击空车进入翻车机室,空车推入翻车机室前必须把所有车门关闭牢固。严禁人工推空车时,机车向受煤坑内推重车。空车进入翻车机室超过10辆以上时,用机车牵引到其它股道上。

2.4用挖掘机卸车时,严禁将车辆风管全部摘开,如卸30个车皮时,先摘风管10个,进行卸车,卸车完毕再摘风管10个,以此类推。

2.5用人力推动车辆时,每次1辆,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km/h,被推车辆的手制动机必须良好并派专人负责制动。严禁用横木等其它物品挡车轮制动,车辆制动要用手闸(手闸使用前要先试闸,必须有专人拧闸)。人工推车时,不得在车辆前进方向拉拽,要站在车辆的两侧,不准在车辆端部骑钢轨或站在钢轨上推车。车辆移动时,严禁随车处理一切车辆故障或问题,以免造成事故。公务员之家

三、改造挖掘机后的使用效果

当翻车机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在火车受煤坑用一台挖掘机卸车,每10min能卸完毕一节车辆。在冬季,翻车机无法卸车时,在火车受煤坑或其它股道,每25min能卸完毕一节车辆,挖掘机在火车卸煤中的应用一举解决了兖矿国际焦化公司冬季卸车难的问题。

四、挖掘机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在能见度在5m以内的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4.2挖掘机在使用中必须有专人指挥,挖斗不得与车辆的任何部位接触,每次只能对一节单独车厢进行作业,车底余煤必须用人工清理。

4.3在用挖掘机作业前,必须做好车辆的防溜措施。

4.4冬季火车来煤化冻后,不得使用挖掘机卸煤,使用挖掘机卸煤时不得人机同时作业。

4.5严禁使用挖掘机推拉车皮,并严禁驾驶人员酒后上岗。

4.6用挖掘机卸车时,严禁积煤进入线路上或道心内。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受煤坑内进行任何作业。

4.7在重车行走时,挖掘机必须停止任何作业,把大臂停放在安全的位置。

五、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证明对挖掘机挖斗进行改造后应用于火车卸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极大的提高卸车效率。

挖掘效益范文篇10

关键词:煤矿;机械设备;智能化;开采效率

煤炭行业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当前煤炭行业的发展较为成熟,且规模逐渐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煤矿机械设备结构复杂无法适应当前煤炭生产环境,造成设备利用率及生产率降低;科技水平低,数字化智能程度较差,使得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严重,且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设备材料可选种类较少,煤矿机械设备主要使用钢铁材料,但当前钢铁材料低端钢材生产量多,高端钢材生产量低,使得煤矿机械设备质量差;使用寿命较短,低质量煤矿机械设备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更加无法适应开采环境,受到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使得煤矿机械常常出现故障等问题。煤矿机械是煤炭开采和挖掘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因此针对煤矿机械存在的问题若不进行及时改进,将会影响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开展对煤矿机械智能化的设计与研究分析。

一、煤矿机械智能化设计

(一)煤矿机械智能挖掘设计。针对煤矿机械中用于挖掘的部分进行智能化设计,本文采用在机械设备中添加电牵引驱动装置的方式,提高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挖掘效果。在煤矿机械设备挖掘过程中,依托计算机技术,采用传感器故障诊断识别装置,对发生的故障问题进行精准诊断。图1为基于电牵引驱动装置的煤矿机械智能挖掘设备组成。图1基于电牵引驱动装置煤矿机械智能挖掘设备组成本文将挖掘设备的电牵引驱动装置设置为以垂直齿轮传动的形式完成挖掘动作,将牵引电机的输出轴的转矩,通过转动齿轮当中的多个连杆销传动至对应的连杆空心轴上,再通过煤矿机械主车轮的多个连杆销传动到对应的车轮对上。具体电机转矩传递的路线为:煤矿机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杆销—连杆—连杆销—橡胶关节——传动盘—连杆销—连杆—主动齿轮—车轮。同时,当高速运行的煤矿机械速度达到150km/h~220km/h时,为了降低转向架框架自身的质量,提高转向架蛇形稳定性,可通过将牵引电动机转移到煤矿机械本身的车体上,使其形成煤矿机械的电机悬挂装置。基于电牵引驱动装置煤矿机械智能挖掘设备还采用遥控和远程控制技术,通过操控遥感手柄实现煤炭开采人员的远程操作和驾驶机械设备。将单片机作为远程控制的核心部分,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接收到的挖掘命令信息,结合外部终端检测数据信息进行传输。再将当前被控制的煤矿机械挖掘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发挥到网络控制中心,通过发光二极管实现对挖掘设备的可视化控制。(二)煤矿机械智能运输设计。针对煤矿机械的运输智能化,首先通过集控平台将煤矿机械不同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计算并将计算出的结果进行汇总,根据煤矿开采区域运输设备的不同组成,设置对应的最优启动方式以及启动顺序,启动方式主要包括顺槽皮带运输启动方式、主井皮带运输启动方式等。通过运输控制装置的各个监测节点,接收由集中控制平台发出的相应设备运行指令,控制变频调速装置,并实现对煤矿机械设备不同皮带机运输的运行方式。其次,由集中控制平台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结合当地煤炭产运销计划方案,优化整个煤矿开采区的矿井产量,以此实现以销定产。最后再根据各个煤矿矿井质量指标的对比结构,自动提醒矿区内部各个矿井的开采人员该矿井最佳煤仓储装比例,并调节整个连采生产任务,并根据不同运输模式在原煤仓中的对应位置入料。同时结合电网峰谷用电情况,给出煤矿机械运输的最佳生产时间,并利用阶梯电压实现错峰用电,以此降低运输成本。(三)生产安全自动监控设计。针对煤炭行业的生产安全监控,本文将Ethernet、TCP/IP等计算机通信技术直接应用于对煤矿机械的控制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EPA的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图2为基于EPA的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平台结构示意图。当煤矿机械运行时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监控而言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信息管理层、过程监控层以及现场设备层共同组成基于EPA的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结构,可有效实现对现场生产安全的一体化监控,为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提供数据参考。根据煤矿机械的生产环境,在基于EPA的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中建立针对生产环境及防爆要求的工业网络平台,对各个控制区域内进行实时通信,实现对安全生产的无扰动切换监控控制。一旦煤矿开采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或事故停产时,由煤矿机械生产安全监控网络中心平台及时根据具体生产情况及作业计划,动态调整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煤矿开采的均衡生产。

二、实验论证研究分析

选择某煤矿开采区域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利用本文智能化设计后的煤矿机械与传统煤矿机械对该区域进行开采。该区域工作面标高为-105.7~-156.4m,倾斜长度为78m,推采长度为1024m,煤层厚度约为1.34~2.48m,煤层倾斜角度为8°~17°。设置本文智能化设计后的煤矿机械为实验组,未经过改造的传统煤矿机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该区域煤矿开采情况,并将开采结果进行记录,绘制成如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对比表。表1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造经济效益是按照平均每万吨煤矿200万元价格计算得出,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三个月的平均开采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远远大于对照组。因此,通过对比实验证明,通过本文智能化设计后的煤矿机械设备可有效提高开采效率,充分满足煤炭行业的开采要求,且整个开采过程中安全性更高,可保证煤矿工作的安全生产。

三、结束语

煤矿企业当前依然是我国国之重业,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经济建设影响较大。在开采作业中选择合理的煤矿机械设备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确保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本文智能化设计后的煤矿机械提高了煤矿采掘效益,并降低了大量的开采成本,为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承谱,韩康,鲍佳蕾,等.基于SolidWorks与MATLAB六轴机械臂动力学仿真研究[J].煤矿机械,2020,41(04):171-173.

[2]王大刚,李艾民,程志红,等.聚焦“智慧煤矿”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46(21):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