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3:56:54

突围范文篇1

(一)德育阵地狭隘。高职德育实施的主要阵地是思政课,德育阵地相对狭隘。德育不仅受到时间限制,而且很大程度上受空间限制,德育渗透力不够。且单一依赖思政课的德育限制,不能迎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这种单一化依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德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需要,德育阵地的狭隘直接影响到高职德育实施的有效性。(二)德育活动乏力。活动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路径,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才能提升德育有效性。但是高职德育陷入程式化现状,不少德育活动陈旧,缺乏时代感,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德育活动缺乏系统性,难以形成有效的德育效应,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德育活动获得的体验不深刻,弱化了德育活动效应。(三)德育氛围不浓。德育着眼于人的思想与心灵,这就需要德育能够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激发学生内驱动力。然而高职院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往往忽视德育文化建设,不能将高职德育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校园文化中德育氛围不浓,不能发挥文化建设对德育推动作用,也使高职德育缺乏人文内涵。(四)激励效应弱化。激励机制是激发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方法,高职德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单纯地利用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这种刚性化激励机制效应虽然能够起到强制性效应,但是不能使德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新时期高职德育要不断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我德育意识,发挥激励机制的最大效用。

二、基于人本视角的高职德育困境突围

(一)尊重学生认知,开辟网络德育阵地。基于人本视角的高职德育必须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德育认知特点。目前网络成为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高职德育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一步拓展网络德育阵地。1.校园德育平台。高职院校要利用好学校官方网站,在网站开辟德育板块,通过德育板块渗透德育宣传,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组织全校师生参与到德育互动中,开展网络德育研讨、交流活动,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德育功能。2.移动德育平台。智能手机在高职校园得到了普及,智能手机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高职德育要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开展微德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网络微德育课堂、德育网络微互动等,将学生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提升德育渗透力与影响力。(二)融入时代元素,开展主题德育活动。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新奇的事物。高职德育要不断创新德育内容,使德育融入时代元素,贴近学生生活,开展主题德育活动,形成有机的德育活动链。1.融合时事。高职院校德育必须要保持前瞻性,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感,使高职德育有机融合时事,结合时下最热点、关注率高的事件,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结合“中国梦”“十八大”等开展德育活动,提升学生参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2.贴近生活。德育效率不高的一个突出原因是空洞,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高职德育要将德育植根于现实生活,将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利用德育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思想、价值观、人生观、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三)嫁接校园文化,丰富德育人文内涵。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将德育与校园文化有机嫁接,借力校园文化熏陶作用,丰富高职院校德育人文内涵。1.融入德育元素。为了提升高职德育的影响力,高职院校除了利用课堂德育阵地外,还要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元素,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德育元素,并且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常态。2.借力学生组织。高职院校社团、兴趣小组、俱乐部等,是学生自发性组织,在学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高职德育要善于借力学生组织,将德育活动与学生社团、兴趣小组、俱乐部等活动有机融合起来,提升德育亲和力。(四)树立榜样典型,放大激励机制效应。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高职院校要树立榜样典型,放大激励机制效应,使学生通过榜样提升德育自觉性。1.时代榜样。德育不仅是高职院校重要课程,也是时代一个重要主题。高职院校要善于援引时代榜样,用榜样实施德育,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榜样熏陶下,不断提升自我思想境界,以榜样要求自我,学榜样、争做榜样。2.学生榜样。身边的榜样更具有说服力,高职院校德育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学生榜样,通过选树学活动,通过学生推选,为学生树立榜样,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德育,不断提升自我要求,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德育影响力。

总之,德育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路径。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德育人本化理念,尊重学生认知,强化学生德育体验,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德育始终保持鲜活性,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新.高职院校德育的人本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50-51.

突围范文篇2

就一般意义而言,女性作家的历史书写多以自己的女性性别视角为切入点,描写在历史进程中女性真实的心灵体验和生命历程,从而打破了传统男性叙事中女性往往被遮蔽甚至被歪曲的惯常套路,写出了女性自己所发现的并以女性为主体的历史。女性对历史的书写,在经历了从民间历史到个人历史乃至母系历史的艰难书写进程之后,终于从国家民族的历史压抑下“浮出历史的地表”,成为一种特殊的女性经验史和心灵史。同时,女性在对自我的反省和审视之中,“尝试建构和确立的,远不仅是女性群体自身的、更好的社会生存,而且是在资本主义父权结构、现代民族国家压抑体系之外,思考和探究人类生存的不同的空间与可能”[1]。于是,女性历史书写便有了更大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虹影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描写的是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末山城重庆贫民窟的一家人在那个历史大动荡时代中的辛酸史。小说围绕着一位即将年满18岁的少女六六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她周围的亲人、邻居、老师等人的卑微琐屑的生活。六六住在与繁华文明仅一水之隔的长江南岸,这里是城市的边缘,是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到处是拥挤的、逼仄的小板房,街头巷尾到处是垃圾堆,刺鼻的气味经久不散,甚至还不时会发生强奸案、无头尸案等,人们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里,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这里仿佛就是另一个寓言般的“生死场”。而这里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饥饿,则使这里的生活成为一种特殊的炼狱。出生在1962年的六六,虽然侥幸与“”擦肩而过,但是母亲怀孕时的饥饿感似乎随着血液渗入进了她的五脏六腑之中,所以她对食物气味异常敏感,每天夜里都会饿得哭醒过来,永远有吃不够的感觉。母亲靠着一根扁担两根绳子维持着几个孩子的吃食,父亲为了把粮食省下来带回家自己却因饥饿从船上栽倒在江里,三哥冒死在江里打捞从上游冲下来的菜叶、瓜皮,而六六亲眼目睹了最亲的五哥为了几粒豆子被车轮压断腿的惨剧等,作者以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描写出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常态。

二、多重的饥饿与生命的记忆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就像苦难并不一定使人奋进一样,饥饿并没有带来生产和创造的热忱,而是更加激起了人们原本潜藏在心中的恶的基因。人们为了食物而不惜彼此伤害,动物本能在人身上的全面恢复,甚至使饥饿像一只挥之不去的幽灵,时刻盘旋在每个人的头顶,令人们的道德与尊严在面对生存困境时愈发显得虚弱与易碎。而更可悲的是,饥饿在这个世界里还具有更多的含义,因为就整体的存在来说,饥饿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最基本、恒常的食物的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共生的需求,即对爱和性的饥饿。所以对少女六六而言,她首先要面对的是另一个精神困境———爱的缺失。她的私生女身份注定了她悲剧的人生,她是母亲和家人的耻辱,也是家里的“多余人”。母亲对她冷淡漠然,对她最常说的话便是“能让你活着就不错了”,丝毫没有母爱的宽容和无私,养父对六六总是不温不火,兄弟姐妹则总是无动于衷地看着六六出丑……这都让六六感到无比的孤独。而与此同时,六六还必须承受另一种甚至更可怕的存在,即家庭之外的更加丑陋不堪的日常底层生活,这给她正处在成长期的脆弱心灵带来了更多的戕害。对六六而言,过早地面对生活和生命的冷酷以及过早地了解男女的身体,都使她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扭曲甚至变态。作者用冷静漠然的态度还原着底层大众野蛮、残酷的生活本相。人们在希望中为了基本的生存欲求摸爬滚打,却总是绝望地发现,“怎么闯也闯不出好前途,父母是什么命,子女也是什么命”[2]。这样的生活里没有任何诗意美好的存在,人的存在目的只剩下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生命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轮回,人们在轮回中忙着生,忙着死,不管时代如何前进,却丝毫无法撼动更别说改变底层大众的生存怪圈。少女六六的人生经历展现的是人类的冷漠和自相残杀,苦难的历史把人类最普通的亲情都抹杀掉了,留给世人的只是无尽的孤独与焦虑。文学作品中的“饥饿”描写总是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因为它往往都不单是个人的、民族的记忆,更是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一个18岁的少女的灵与肉的双重饥饿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那段荒诞的历史记忆的控诉,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本质、人类能否得到救赎这类带有哲理性质的问题的思考。正如人们已经意识到的,“这种重构的历史,既有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又更具有主体的体验性与认知性,有更大的和更抽象的‘历史含量’,是永恒的人性与生命经验在历史空间中的示演”[3]。

三、个体的关怀与历史的重构

突围范文篇3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具有多种传播形式和方法,就大体类别而言,可以分为印刷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等)、广播媒体(包含广播电台及电视)和互联网媒体。本文所提及的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即印刷媒体及广播媒体,而对其造成威胁的就是现在新兴的互联网媒体。

2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困境

2.1传统媒体较之网络媒体时效性和吸引力差。首先,从时效性来说,当社会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凭借其消息来源的广泛性可以及时获取新闻资源,但传统媒体由于记者等现场了解人员的有限性,造成新闻时效性不强,失去了与网络媒体竞争的优势。同时,网络媒体往往由于其较为多元使用主题以及方便交流的特点,而使其新闻收看者更有代入感和参与感,因此,对民众的吸引力更强。2.2传统媒体较之网络媒体观点单一。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的新闻主体更加广泛,导致传统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时较为偏向新闻编者的观点,无法一一呈现大众多种多样的观点。但是,网络媒体由于其大众可以参与的特性而使新闻观看者可以对别人的观点予以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更受民众喜欢。当网络媒体新闻的编者出现错误时,能够及时得到大众的指正和反馈,但是,如果电视或者报纸等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评述的过程中出现了观点偏差,要想得到民众的直接反馈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2.3传统媒体较之网络媒体内容程式化。在内容的形式和格式方面,传统媒体也无力与网络媒体竞争。根据传统新闻媒体的特点可知,其新闻传播都是定时定点的。例如,新闻报纸一日只发放一次且版面有限,且在此基础上,报纸多为社会报、军事报等具有针对性的类别,电视新闻也是如此。但是,从网络媒体的特点来看,其具有随时播报及涉及领域广的特点,加上形式多样,一定程度上使传统新闻媒体发展受到阻碍。

3我国传统媒体突围当前困境的措施

3.1通过独特渠道获取独家新闻。相比网络媒体来说,传统新闻媒体系统也具有其独特优势。例如,军事报或者军事频道等新闻传播单位往往具有可以获取军事新闻、政治新闻等较为庄严肃重新闻的能力。但是,根据当今网络新闻的内容现状,其发展方向较为注重社会新闻或是娱乐新闻的播报,相对来说,对军事和政治类新闻的传播就不具有权威性和独家性。因此,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独家的新闻报道,以此从新颖性和吸引力方面破除网络媒体的阻碍。3.2通过抓住特定受众来保障发展。所谓的特定受众,指在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收看过程中,通常会选择传统媒体而非网络媒体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和文字爱好者等。对于老年人来说,网络的操作过于复杂,因此,其会认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更加便捷。而对文字爱好者来说,其喜好的往往是报纸或者杂志等纸质印刷的新闻传播方式。因此,传统新闻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应抓住自身主要受众的新闻关注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新闻播报,以此保证自身的观看率。3.3将网络媒体的优势化为己用。从总体特征和发展情况来看,网络媒体的发展前景仍然大于传统媒体,因此,在寻找传统媒体的后续发展途径时,不仅要增加自己的优势,还要学会将网络媒体的优势化为己用。例如,传统的媒体播报主体可以在保持原有新闻传播方式的同时通过网络对新闻进行二次传播,以此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借用网络媒体的优势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媒体形式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但是,在受众广泛的情况下,人们的喜好和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各种媒体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其自身优势,传统媒体要在当前的媒体形势下实现自身发展,就应保留自身的长处并借鉴网络媒体的长处,提高竞争能力,以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作者:路晶一 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突围范文篇4

一.病友们的“病穷”困境与突围

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1]。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处于生存困境中的患者、病友们没药就将赴死,诺瓦公司的天价药,他们买不起,赴死的进程缩短,他们必须抗争、必须自救。“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困境中的敌人、友人,才能更好地自救与抗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成了人生在世求得存在、突围困境所必须解决的首要存在问题。病友们是慢粒性白血病患者,他们从用尽了家产,吃穷了亲人朋友,再也支付不起或从来就支付不起昂贵正版药的困境中来,他们要去找到支付得起的低价药存活下去。天价正版药垄断公司诺瓦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专利药品生产销售商,它从市场中独有、药价奇高的垄断地位中来,它要去永远维护这种独霸、高价、绝对优势的垄断地位。公安机关是依据法律法规维护合法合规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合法权益、打击违法违规的企事业单位与个人的非法行为的国家权力机关,它从查处破获案件,维护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安全与权益中来,它要去查处、打击、惩处那些违法违规的单位、组织、群体和个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存在主义的命题。病友们的存在是这一存在之环的核心,其生存困境中对困境的突围触动或动摇了诺瓦公司的根基,制造了诺瓦的生存困境。诺瓦为了在生存中突围,依仗自己的专利与合法身份,借助公安查处、打击、惩罚假药贩子和病友。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一方面遇到了病友与假药贩子联合起来的机智保护与机敏对抗,而处于职务困境;一方面接触、了解到病友们的生存绝境而进入情与法两难的抉择困境。因此,影片中的“存在”困境直接体现为公安机关的执法查处对病友和假药贩子们贩卖假药的执法/违法困境,实质却是药品垄断公司的药品奇高价格与病友们买不起高价药的贫穷现状之间的谋利/求生困境,其深层内核是“钱就是命,命就是钱”的有钱买药就能活命、要活命就得有钱买药,无钱买药就等于死的非生/即死的终极生存困境。因此,病友们的“病穷”困境是整部影片的核心困境,由它衍生出了正版药垄断公司的“利损”困境以及公安机关情、法两难之“职窘”困境。前者的突围依赖于与后两者的博弈。

二.程勇的“活穷”困境与突围

程勇交不起房租,小生意不景气,与妻子离婚,负担儿子有困难,按年付不起父亲的养老院费用,更拿不出父亲血管瘤的巨额手术费。他处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处处要花钱自己又没钱的生存困境。这种生存困境让他与病友们的生存困境交集,他成了病友们突围生存困境的领袖“勇哥”。为什么不用原型陆勇的病人身份,而另设了程勇这个非病人的病友领袖角色?一方面,不只有绝症病人在“穷”的生存困境中挣扎,像程勇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百姓同样面临着生存困境。设置这个角色,扩大了影片的社会根基,有更强的感召力和启发力。另一方面,绝症病人们除了要在绝症造成的“病穷”的生存困境096中突围,他们和程勇一样有着日常生活的“活穷”生存困境。“活穷”深化了影片“存在”困境的内涵:“病穷”具有偶然性,“活穷”则更具普遍性。所以,程勇的“活穷”困境依赖帮助病友们突围“病穷”而突围,病友们的“病穷”困境依靠程勇突围“活穷”的举措来突围。处于“穷”境中的人们如何去获取“富”境中才能提供给他们的资源以实现自己的突围?各施所能,各取所需,团结合作,互相照应。病友们出钱购买,拉来更多病友购买,获得延续生命的药;程勇出力,承担违法被抓的风险,赚来钱款付了父亲的手术费,救了父亲的命;提供给合伙人等更优价的药,并付他们工资、利润。程勇和他的团队成员们“病穷”“活穷”都突围成功。然而,程勇和他的违禁药贩卖小分队生存困境的突围方式毕竟违法,违法犯法是他们“病穷”“活穷”暂时突围成功路上无法回避、随时可能陷入的更大生存困境。紧随他们突围成功而来的是“行业”困境。张长林团伙是真正的正版高价药格列宁的假药贩子。程勇和张长林两人面对的都是违法受惩的困境,双方都是对方的把柄。张长林抓住程勇贩卖违禁药的把柄,要挟程勇:要么程勇把印度仿制药的渠道转让给他,要么张长林随时报警查处程勇贩卖假药,让程勇干不下去。张长林的要挟,表面上是程勇团队在初期突围成功之后陷入的“行业竞争”利益困境,实际上它又侧面托出了病友们除了“病穷”“病死”之被贵困境之外,还有一个被假被坑被骗而拖延治疗甚至致死的困境要面对。张长林的出现,对程勇个人来说,是他双重突围的一个绝好契机。所谓“双重突围”,一重是如张长林之类的“同行”假药贩子,没有张长林,还有贾长林,只要程勇贩卖违禁真药,就会触及威胁到那些假药贩子的利益,就会招来他们的挤压、举报。程勇把印度仿制药渠道卖给张长林,他就从这些“同行”打压、举报、被抓的困境中突围出来。二重则是:程勇把印度仿制药的渠道卖给张长林,自己不卖违禁药了,就从违法犯罪的路上走了出来,从可能被公安机关抓捕、判处牢狱之灾的困境中突围出来。摆脱了牢狱之灾困境,对于程勇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的突围。程勇虽然卖药赚钱,不再穷困,但心头压着一块被抓、坐牢的大石头,心被禁锢,违禁药渠道一转卖,心便放松,实现了个人突围。正因为有这次回到正道的对“牢灾法难”困境的突围,才会有程勇后来重回走私禁药违法卖药之路的淡定与从容、坚毅与果敢。第一次步入歧路陷入困境是被迫,中间顺己本意回归正道;第二次陷入可能犯法被拘的困境则完全出于自愿、自觉,什么后果、怎样去做都清清楚楚,人物在一次一次的“陷困”和一次一次的“突围”中经历着他的成长和变化。程勇转卖印度仿制药进货渠道,对他个人来说是对“行业竞争”困境和“牢灾狱难”困境的突围,对他的卖药小团队和其他病友来说,则是“病穷”“穷死”困境的又一次深陷,有的根本就没能再从困境里走出来。比如吕受益,吕受益从“病穷”“穷死”的困境里消逝,他的妻儿子却陷入了一个人财两亡、贫弱交加的更深的“活穷”困境。他们———继续困于无钱买药、生命将逝的病友们,以及因他们而致穷的家人们,该怎么突围?程勇充当他们的救护神!但形势危机、处境艰难:张长林被通缉,代购印度仿制药的线断了,印度制药公司受到指控已经不生产该仿制药;诺瓦公司对印度仿制药生产企业、对中国境内仿制药买卖穷追猛查,警方对禁药及其贩卖者严追紧查。程勇的复出带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悲壮气概:2000元一瓶从印度进药,500元一瓶卖给国内病友,用自己开厂赚来的钱贴补差价。理性、大度、豪爽,的确给人以“神”一样存在的感觉。程勇的复归之路没走多久就到了终点,黄毛为救他而陨命,他自己也随即被捕。那么,病友们的困境,如何突围?处于情、法两难困境中的办案警察不办案了;程勇被捕后,法院根据他卖药不为赚钱只为救人的目的和事实而从轻判罪;程勇三年后提前释放,去接他出狱的警察曹斌告诉他:印度仿制药没人买了,因为正版药进了医保。病友们的“病穷”困境,靠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来突围。个人突破法律禁区而进行的违法自救突围行为,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速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社会发展的许多实际问题,国家既定的正在执行的一些法律、政策,本身可能存在着不足与矛盾,它们的完善与改革,往往经由现实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突出问题的相关人员的对策与抗争来推进。这些群体或个人抗争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切身困难、为了实现对自我生存困境的突围。当他们的探求、争取、付出促进了国家公共政策的完善与改进,他们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甚至人类的一些现实困境的突围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病穷”“穷死”、“活穷”、“利损”、“职窘”等困境及突围只是电影文本所呈现的表层结构的人的生存困境与突围,其更大意义与价值在其深层的“存在”困境与突围。

三.众生“置之死地”的存在困境与突围

在罹患重病、直面生死的绝境时,在生活无着各种困窘紧逼时,在明知前路是悬崖却不得不往前跨步时,人在绝境时如何突围?这才是电影《我不是药神》所美学所探索的终极问题。吕受益进入急变期,生存无望、病痛难捱,自杀了断、向死而死。在痛苦无望的生和未知的死之间,提前选择了死,作为痛苦的生的困境的解脱与突围。求警察曹斌别再追查印度药的老婆婆明知活路不久,却不惜一切代价地想活,在艰难的活与终极的死之间,选择艰难地久活以突围人面对死亡终极的困境。“黄毛”,在他二十岁的年轻生命里,死亡可能随时到来,似乎多活一天都是赚的!死亡就在眼前,那么,每活一天都要有价值。“黄毛”活得坦荡荡,是向死而生的以在艰难中有意义有价值地活来向困境突围。刘牧师,对生死问题有与常人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相信今生行善赎罪而来世进入天堂,所以即使身患绝症,也坚持行善、普度众生,是有明确目标与取向的向死而生的以有意义的活来向困境突围。思惠,尽其所能倾其所有替女儿治病,要保住女儿的生命。吕受益的妻子在吕受益病入急变期,家里已经没钱买药的情况下,还坚持要给吕受益做手术治疗。在思惠和吕妻眼里,活着,就是家人生命的价值;死了就是无,什么也没有了,所以要让他(她)们的生命尽可能延长,尽可能发挥生命的价值。抛开责任、情感、金钱利害等现实功利的思量,只要你活着,就是圆满!这便是“存在”的本质思考:生命的价值何在?在活着。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者的存在,由此在来呈现。此在,便是生存着的人。一切存在者的意义与价值,只有生存着的人才能领会与呈现。生存着的人的生命,其活着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便成为最根本的存在意义与价值[2]。说“想活着”的老婆婆,吕受益,思惠的女儿……等每一个患者,活着,就呈现出了药品和治疗方法的有效,呈现出了药价与医疗收费的合理程度,呈现出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状况,呈现出了人们对待重症病人的责任、情感、道德与人伦水准!……当生命死亡时,世界和其它存在者的存在都是被隐蔽的,只有活着的此在才让它们去蔽而出场显现出来,从而达到世界的澄明。因此,无论活着有多不易,有多大经济负担、情感负重、病痛折磨,活着都是人存在的最大要义。死了,便一切成为虚无,世界将没有意义。活着才能让一切苦难呈现,让一切努力和可能成为可能!生存着的人除了让其它存在者去蔽、出场而显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活着的生命本身也因其活着而展现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来到世界之初,是没有本质的,人在时间中行动、活出的自己才是人的本质。存在就是去存在、去活着,活着过程中展现的自己就是个体的本质[3]。如果生命还没展开就死了,其本质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几乎没有存在过。吕受益不活着,就无法展现其因对妻儿的爱而激发的对生的渴望与由此而生的对求得廉价仿制药药源的努力、以及救治无望、病痛难耐时对生的了断的个体本质;“黄毛”不活着,就无法展现他在逆境中努力工作、帮助病友、舍身救人的个体本质;刘牧师不活着,就无法展现他善良、文弱却又颇具骨气的个体本质;程勇不活着,就无法展现他为父为子的责任心、对思惠的尊重与怜惜、对“黄毛”的表面粗鲁内在疼爱、以及最后对病友们近乎“神”一样的施助与守护的个体本质。因此,“活着”是生命最根本的意义与价值,是人(此在)的本体性存在。在面对死亡大限的终极困境时,人的突围方式就是选择“活着”、单纯地活着!鲁迅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4]只有生命存在,人才能去承担责任、弘扬道德、完善发展、创新进步、爱这个值得爱的世界和世界上的存在者!不管生存有多艰辛,“活着”是最根本的追求,是最基本的困境突围方式。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他却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5]生存充满辛劳、困苦、艰难、孤独,但存在可以满怀诗意。超越现实苦难而抬头仰望一下星空、注目一下大地,为穷人的善良、孩子的纯真、弱者的美好而动容,为众生的苦难而求索,为人类的进步而努力,放下为个人的所谓长远打算而斤斤计较却为了众生的眼前利益而孤注一掷……超越现实关注理想、超越功利回归审美、超越小我归入大我,都是突围“劳绩”进入“诗意”,突围“生存”困境实现“存在”意义与价值的最佳方法。海德格尔、萨特等把这种方法具体化为艺术和语言,“我们居住在语言的家园之中”[6]。是将人在存在中展现的本质,又在文学艺术中定格而永恒存在。电影《我不是药神》则以电影艺术的形式,将人的本质存在展现与留存下来。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148

[2]朱立元.西方美学思想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1228-1233

[3]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156-159

[4]鲁迅.鲁迅小说集•伤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2):249

[5]荷尔德林著.人,诗意地栖居.童庆炳,钱翰引.新编文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344

突围范文篇5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中学体育课程;困境;突围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果不注重体育锻炼,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相对滞后,青少年在体育锻炼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加强体育教育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成为我国许多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阳光体育运动”,为体育教育指明了方向,对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怎样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阈,推动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使中学生体育课程设置走出困境,有效遏制中学生体质下滑,是本文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境

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学生体质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受应试教育及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彻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依旧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有关资料显示,中学体育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一致是一个普遍现象。目前,普通中学体育课程的开设主要以运动技术类项目为主,与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内容相对较少。这种仅以运动技术教育代替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难以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主要在于其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一致。中学时代,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使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目前,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教学评价虚化,教学目标不具体,体育技能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一些中学,体育教学过于强调安全第一,同时,一味考虑运动负荷问题,导致淡化运动技术、过程、方法,目标游离,使体育教学失去应有效果。其次,是教学内容随意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追求随意性、娱乐性,不考虑体育教学效果。再次,是教学方法形式化,盲目追求优质课效应。尤其是在一些体育课公开课教学中,教师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观赏性,追求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新颖,而忽略学生情感的投入和兴趣的激发。课堂教学失真,练习也停留在表面,与体育教学目标相背离。所以,中学体育课程设置要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意愿,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地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升级。中学体育教学要与时俱进,走出教学困境,引导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其身体素质普遍提升。

二、“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的中学体育课程设置

在“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设置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学生体质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是离健康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要保持住已取得的成果,同时,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中学体育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其“运动技能”训练,而且要注重个体差异,注重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我们要让学生在锻炼中改善心理状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自身能力体验运动乐趣。在过去,中学体育课程设置与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开设,中学体育课程设置主要以运动技术为主,这种不注重健康素养教育,只关注运动技术教育的中学体育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遍提升。所以,在“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必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体育课程目标。首先,在“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必须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工作重心从技能训练转移到学生身体健康上,要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现代教育的发展注重“以人为本”,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应该“以人为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锻炼中不断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完成体育课程任务。

三、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突围

在“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注重体育锻炼的内容,而且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爱好、兴趣、需求。要根据学生爱好,合理安排学习项目和学习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尊重中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选择。另外,为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学体育课程设置还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中学时代,很多学生开始有意识地锻炼和健身,有的学生喜欢晨跑,有的学生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锻炼,而且要因势利导,为学生讲解各种体育项目的相关锻炼要点和误区,鼓励这些学生适当锻炼。只有针对学生具体情况,重新设置课程,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才能使更多学生接受体育课,喜欢体育课,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结语

在“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设置不仅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要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育理念,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遍提升。

作者:陈丽霜 单位:南安市毓元中学

参考文献:

[1]赵富学,张学忠.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的建构[J].体育学刊,2011,18(4):93-99.

[2]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中学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05).

突围范文篇6

一、中国人文教育场域之实在

“中国人文教育场域”②这一命题首先来源于对当下中国人文教育现状之考察。概而言之,当下中国人文教育之现状可以用“异质”“变形”“他我”几个关键词加以描述。欲对其准确把握,必须回归到它存在的具体语境中去。中国人文教育场域存在于国家文明、社会存在与教育本身的三环空间之中,这一语境是理解中国人文教育场域存在之实在。1.国家文明空间。在进行考察之前,我们首先把目光置于中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这一大的语境之中。事实上,中国人文教育问题的出现及其变化就生发在这一语境中,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命题。我们知道,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方文明的碰撞发生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清朝的国门之时。由资本主义而生发出的资本扩张与文化侵略成为西方文化的一种历史具象,这一历史具象首先表现为物质文化的侵入,进而演化为文化与精神形态的直接植入,“殖民地”“殖民化”“西化”就是这一历史变化的社会结果。这一侵袭由西而南再北上,进而到达中国全境,与中国的本土文明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导致生成中华文明的“土壤”发生了变化,中华文明的基因也受到了干扰,发生了变化。从自然历史论的立场来看,这一过程漫长、艰难、痛苦,但又是不可避免的,成为历史的“必然”,此即黑格尔所言的“合理的存在”。西方文明在近代以来居于主导地位并不断侵袭、支离其他文明已成为客观的事实,诚如沃勒斯坦所描述的:“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世界,而是在资本主义的世界。”①尽管其他文明努力对此进行消解并着力保护自己,但至今,这一事实或趋势并没有得到整体改观。就中华文化本身来讲,它是一种非常具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她的社会架构、人文伦理都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之上的,“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郁郁乎文哉”是对中华文化最好的注解,“人文”应该说是中华文明的极好写照,因有“人文中国”这一传统命题,同时就有“中国人文教育”这一具象。中国在1840年之前存在着几千年的人文教育传统,而其发生变化、衰落,艰难地生存,则是其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国的人文、中国的人文社会自周秦以来一直存续在中华大地上,虽然受到冲击但没有断裂。回归到所要探讨的问题,就社会整体文明或者中国人文教育生发的文明空间来说,中国社会或国家形态具有充盈的人文形态,“人文中国”就是极好的写照。基于此,对历经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袭并且仍然处在西方文明侵袭之中的当前的中国社会而言,应该说,“人文化成”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特别的历史时期,而国家在这方面的若干努力,诸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文明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中华“文化自信”论的出现正可以对此做较好的注解,这是我们对于所探讨命题的基本认知。2.社会空间。21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在经济领域对于世界的卓越贡献,关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人的理解,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国道路”“中国力量”等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话语。事实上在探讨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命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获取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社会文明?或者说,如何塑造融经济大国与文化大国于一体的理想的“中国形象”?对此在理论上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研究结果。目前,人们对中国社会结构最好的注解或者比较成熟的解释是它处于“转型期”,“转型期”成为认识中国社会的一个通用的关键词。“转型期”社会呈现出以下一些典型的特征:(1)社会急剧分化;(2)社会价值观冲突;(3)经济体制重新建构。当前中国的人文教育就在这样的社会中孕育、涵化。整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的40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中国社会转型已进入了正常、快速和健康的推进时期。人文教育存在的社会场域或社会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人文教育的实在。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植根人文的社会土壤———社会意识、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并不是有利的,甚至可以说是具有破坏性的。总体上形成了没有目标性和方向性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网状社会价值结构。在这个“社会价值网”中,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人文)价值观念被迅速分散和消耗,而新的、利于社会建设的观念并没有形成。贺来教授对此有准确的解读:当代中国社会场景中唯市场取向、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犬儒主义的出现就是对这一变化极好的写照。②尤其随着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由技术急速扩张、变革而引发的社会技术感性、技术至上的社会发展形态严重地冲击到了本已衰落且脆弱的中国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的生存空间。这种社会空间的剧烈变化导致中国精神建设问题的出现,“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最紧迫、最重大的思想任务之一,是当代中国的精神建设……它正在成为一种能够被明显感觉到的普遍而深刻的精神缺失”①。在社会空间理论看来,这事实上极大地挤压了中国人文教育的社会空间场域,使当代中国的人文、人文教育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另一方面,它还给我们以下启示:“如果坚持指出精神活动的衰落,那么这种观点只能达到这样的终界:在这个终界里,新的可能性开始呈现自身。”②这正是我们所关注的命题,人文教育如何在新的时代获得新的具象?3.教育空间。人文精神与传统及其实现,聚焦在教育场域,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受人文精神与传统驱动。因此,教育空间的生态往往决定着中国人文精神实现的程度。而在考察并反省中国教育空间中的人文形态时,可以说,“应试教育”这一中国人极为疴责的现象是一个终究绕不过去的话题。“应试教育”既是中国教育的主要表征,也可以说是探讨中国人文教育的锁钥。从“应试教育”的形成机理来看,其实质就是中国传统教育与教育功利主义、社会发展中的技术主义三者的混合体。③由这三者所使,“应试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种具象。而其无法破解的原因就在于三者的纠缠。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建构中,科学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科学主义全面渗透进教育的内外场域,科学、技术成为一种认同度极高的教育词汇。现有的教育建构撕裂了教育的整体性,未能从国家、社会与人的精神建造方面负起教育应有的责任,从而造成了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严重隔离。当社会转型到一定程度,需要进一步发展时,人们才意识到,二者的隔离是多么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以上就是笔者认知的目前中国人文教育场域之图景:从文明空间到社会空间再到教育空间。笔者的感知是在由外及里的三环场域中,中国人文教育空间都遭到了挤压、或者说都处于变形之中。

二、中国人文教育场域之突围

中国人文教育场域之突围意在探讨中国人文教育的本体所在,也就是说,如何让她回归到“自我”状态,从而生发出本身的生命活力。1.中华文明生态系统之修复。就中华文明本身来讲,当前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自我修复系统。中华文明存在与传承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或者说受到了挤压。中华文明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剧烈变化的现实面前无法实现。中国社会的生命力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处,中华文化的核心在于“礼”“仁”“道”,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教育系统,绵延并繁育着中华文明。当前,重构中华文明的生态系统不仅成为必要,也成为必然。在一个全球多元文明碰撞交融的时代,如何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彰显大国人文本色,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的重任,当下要做的就是把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做现代整理。④《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⑤。只有建构起中华文明传承的基因工程,只有当人文精神与传统成为国家文明建构的内在要求、人的发展的必要性时,当代中国的人文教育才会有更大的发展。2.社会空间之重塑。从社会学的学科层面来看,社会空间是空间中的人及其情感的具体构成,亦即“社会群体感知和利用的空间”。在列斐伏尔看来,社会空间是可知觉的、可构思的和可生活的三重空间,空间是具有人性化的意义空间,空间中的主客体状态可以反映出空间构造的完整与否。社会空间首先并且一定是社会结构中的空间,所以,探讨社会空间需要从分析社会结构开始。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一个好的社会,其社会结构应处于理想的模型之中。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一个好的社会结构更应该是开放的,充盈着人文性,它不仅仅是技术主义的温床,还是具有适合蕴涵人文教育的场域。就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日益开放、多元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从社会结构理论看,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是一种“传统控制型”的“礼俗”社会,在这一社会结构中,传统的人文伦理引领着人们的道德理想信念、规范着基本的社会秩序,中华文化也在其中绵延着,呈现出人文精神与传统的特质,体现出对人类精神理想与文化价值的国家追求。改革开放后,“礼俗”社会逐渐让渡于由市场经济主导的制度与法理社会。由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在这一让渡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形变,相应地,社会空间也呈现出了与“礼俗”社会迥异的特质,目前日益蔓延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就是社会空间问题在个人身上的投射,阻碍了社会活力的实现。基于以上省察,要进行人文教育的社会空间突围,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其问题,应该着力于了解它自身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此,在责任伦理与社会正义的框架下建构并培育一个适合人文发育的社会场域土壤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无论社会空间如何变化,它总是社会现实中的空间,而“唯有立足于社会现实的观点,才可能真正把握中国社会的实体内容及其现代变迁,才可能正确地揭示其上层领域建设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定向”①。在现实性上,准确地将中国传统文明与社会现代文明相结合,使中华传统文明通达复活,并在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节点上,进行黑格尔所谓的“文化结合”的艰苦锻炼就成为必要。可以说,中国人文教育欲获得理想的发展结果,对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空间必须进行现代性形塑。②3.教育场域之突围。教育场域该如何突围呢?从全球视野来看,人文精神的衰微是一个全球性话题,由此引发的对人类文明的关注也是重要的全球性议题。正是基于对人文衰微的严重性的关注,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研究报告。报告特别指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这种愿望可以称为人文主义”③。应该说,这是对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应对,也可以说是对中国教育中人文精神与传统的缺失及发展方向的反思。在这一框架下,我们同样可以进行中国教育中的人文场域建构,这不仅是由于“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处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它将为寻求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由于教育自身具有的促使学生道德、智慧和情感相融和的功能,其能够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④关于建构的路径,报告指出,就教育自身而言,应该提升教育空间的包容性,深化对教育和知识本质的认知,即非为教而教、为学而学,而应该着力于提升学生面对世界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能力;就教育对象而言,应该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存,让学生在认识、情感、心理上对中华文化产生自然的亲敬感。就教育方式而言,应在对中国“教育人”品格省察的基础上,强化美育与劳动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核心位置,要深刻体悟美育和劳动教育所蕴含的重大意义,并将之内化在教育过程当中。就教育内容而言,应教给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中蕴含的人类智慧,尤其是美好的人类的情感体验与实践。

三、中国人文教育场域之再造

突围范文篇7

关键词:无水港;发展动因;建设成效;策略

1无水港的概念

1.1无水港的概念

“无水港”,顾名思义,是指“无水的港口”,也称“内陆港”或“国际陆港”,是指把港口的功能向缺少出海港的城市延伸,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无水港以公路集装箱运输为载体,以两地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合作为依托,引入相关船公司、船货等企业参与,形成内陆“无水港”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物流运作模式。无水港除了没有港口码头装船、卸船的操作外,无水港的功能与港口无异。

1.2无水港的功能

(1)国际港口服务功能。无水港设有海关、检验检疫以及结汇银行、保险公司、船务公司及船运等外运服务机构,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存储、运输、报关、查验、托运、交单、结汇等完备齐全的国际港口服务,实现内陆港口与国际航运和国际市场的直接对接。

(2)货物集散功能。无水港接受各种运输方式到达的货物,对货物进行分拣、储存并配送到区域用户,也可以将发出的零散货物集中编组、直接换装批量运出。

(3)货物中转功能。无水港可连接各种运输方式,实现多式联运。比如,海铁联运、铁路和公路联运,为进出口货物提供方便、快捷的中转运输服务;同时,内陆无水港也是衔接干线运输与支线分拨运输的核心枢纽。

(4)物流配送功能。无水港可以向相关专业配送中心、配载中心和区域物流节点实施日常配送,直接对工商企事业单位提供货物配送服务。

(5)加工增值功能。无水港可以衍生物流商品加工服务。比如,对商品的包装进行整理、换装、改装、条形码印制等,通过物流加工提高物流对象的附加价值。

(6)商贸流通功能。无水港可以设置专业化的流通市场,为商品贸易流通提供一个高效的平台。

(7)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内陆无水港内可建设物流信息网络,提供物流信息查询服务,进一步提高报关、结汇、退税等工作的运作效率和方便、简化的物流工作手续。

(8)商品展示交流功能。内陆无水港可设立商品展示平台,为企业提供商品展示、贸易交流服务。

2天津港发展内陆无水港的动因

2.1天津港的发展遭遇瓶颈,需要突围举措

天津港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大的人工港。随着1997年国务院对天津作出“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的明确定位,天津港进入快速发展期。2001年,天津港完成了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天津港虽有所发展,但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其发展遭遇瓶颈。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天津港排在青岛港之后位居第二位。天津港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雄心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1)国内港口的竞争。仅环渤海地区,就分布有大连港、营口港、青岛港等一系列港口,正在兴建的曹妃甸港也在崛起。根据规划,未来曹妃甸将建设包括矿石、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气码头在内的多个码头,成为中国多种泊位并存、单体工程量最大的港口。天津港与这些港口在货源等方面的争夺日益激烈。

(2)东北亚地区港口的竞争。东北亚地区分布着韩国、日本的众多国际大港,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及其他诸多因素,天津港无法与韩国釜山港等国际港口争抢转口贸易。

(3)金融海啸的冲击。2008年受金融海啸的影响,全球经济萎靡,国际、国内港口及航运企业都遭遇很大的冲击。天津港亦被波及。

基于以上形式,天津港急需寻找一条突围之路。为摆脱桎梏、应对金融危机,天津必须进行无水港建设,选择“无水突围”,为城市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2.2无水港建设能为城市经济提供发展契机

无水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它使“内陆地区”变成“沿海地区”,主动承接沿海港口经济的辐射,增强对国内外资本的吸引力,为内陆地区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为港口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3天津具有发展无水港的优越性

(1)天津港具有发展无水港良好的区位条件。天津港地处渤海湾,是三北地区最近的出海口,面向东北亚地处亚欧大陆桥的东端和京九经济带的北方出海口,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

天津港经济腹地广阔,其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八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二省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6.9%。

(2)天津港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天津是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交通枢纽。天津港是年吞吐量近亿吨的综合性大港,包括集装箱物流中心和散货物流中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我国四大航空货运机场之一;天津有四条路桥通道可到达欧洲。此外,天津还可以借助北京作为全国铁路、公路交通中心向内地辐射的便利条件,加强天津港与其经济腹地的联系。

(3)天津港与中西部腹地积累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天津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天津港的发展同广大腹地休戚相关,需要中西部的支持;另一方面,天津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地区的发展。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天津港发展内陆无水港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3.1发展现状

2002年10月,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口岸实现直通,在全国首开先例。2004年11月,《天津海港口岸、石家庄和邯郸国际集装箱中转快速转关备忘录》在石家庄签署,成为津冀两地大通关的里程碑。2005年4月,天津与腹地等12省市区共同签订了《跨区域合作天津议定书》,建立起口岸合作长效机制。

2007年,天津与北京、河北、内蒙古等12省、市、自治区签署了《建设内陆无水港合作意向书》。天津港集团分别与内地7个省区的9家企业签署《无水港项目合作意向书》。天津海关分别与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满洲里、郑州、石家庄、太原海关签署《陆桥运输监管业务合作备忘录》。天津海关、天津港集团分别与河南、河北、山西对口单位签署《内陆无水港便捷通关合作备忘录》。这一系列合作协议,为顺利有效推进无水港建设奠定了工作基础。2008年天津港全面加速建设内陆无水港,内陆无水港总数已达到10个。

3.2发展目标

根据2008年11月下发的《天津市加快推进无水港建设的意见》,天津港要在原有陆港口岸的基础上,与内地合作,积极辟建新的无水港,2009年要新增6个,到2010年,力争在内陆经济腹地有贸易往来的14个省会城市或主要的集装箱货源生成地普遍建立“无水港”,完善天津港与内陆运输通道,实现“无水港”、天津港与国际航运的贯通,形成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建立“无水港”电子信息平台,实现天津与腹地的通关作业一体化,形成布局合理、辐射广泛、系统完整的无水港网络。

4天津港进行无水港建设的成效

4.1通关模式改革——有利于提高通关效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发展区域通关是天津海关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区域经济要求的重要举措。这种通关模式改变了内地货物在申报通关时异地转关两次申报的传统做法,吸引相关船公司、船货等企业参与,形成无水港“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物流运作模式,实现了内陆外贸口岸与天津港的无缝对接。也就是说,通过建设无水港,把港口的功能放到了内地,腹地的货主在当地就可以办理所有的港口通关、通检的手续,货物到港口就可以直接装船,这样就提高了通关效率,减少了物流时间,从而降低了货主的物流成本。天津无水港相关数据显示,无水港物流运行时间,中部地区缩短了1~2天,西部地区缩短了3~4天,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

4.2港口功能延伸——有利于扩大内地货源市场

建设无水港,可以实现港口功能的相互延伸,通过承载内地出海的国际物流,可以有效地集散内地各类进出口货物,尤其是集装箱货物,从而有效地巩固和扩大内地货源市场,天津港的综合竞争力也随之提高。无水港的建设实现了天津港与内陆无水港服务功能的对接,使天津港成为承载腹地物流的重要平台,成为内陆地区通向世界的一条“黄金水道”。目前天津港70%以上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物来自天津以外各省区,港口对天津城市地位的提升作用明显增强。

4.3港口经营创新——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天津港对无水港货物实行“三优先”的港口经营和操作方式,即港口手续优先,设立专门窗口和专人负责无水港的货物;码头场地优先,在前方码头辟出专用堆场为无水港进行配套;港口作业优先,凡经无水港受理的进出的货物,天津港将优先安排作业计划。从而更好地服务和巩固了“无水港”资源,进一步提高对腹地外贸企业的服务质量。

4.4腹地经济辐射——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作与发展

无水港是天津的内陆“根据地”。通过建设无水港,天津港与内陆地区可以实现双赢,内陆地区拥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能够形成围绕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形式的多行业、多功能的综合经济体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商业金融等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的口岸经济区域。由此可以看出,无水港的开港运营,对于改善内陆腹地的投资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与国际港口的直接通关,都有深远的意义。天津港集团公司董事长于汝民指出,国务院在批复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时,提到其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腹地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也就是说天津港的发展不是天津自己的事,而是涉及全国范围区域发展的事。

5天津港加快建设无水港的策略

5.1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

“无水港”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真正实现“无水港”各项功能,需要当地政府的宣传和协调,需要当地海关、检验检疫、铁路、公路、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持。天津口岸各部门应该对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和运行给予了有力支持,建立健全区域口岸合作与无水港建设工作机制,确保组织推动、工作协调、联系配合、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等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和落实。将这些政策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市场优势。

5.2依托东疆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加强与内陆无水港的合作

东疆保税港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境内关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港退(保)税”的特殊海关监管政策,具有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等综合功能。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优势,发展国际物流和国际中转业务,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向中西亚地区的国际中转和路桥运输,形成新亮点,并将保税功能向腹地延伸。实现东疆保税港区与内陆无水港的功能联动、信息联动和营运联动,推进更深入的合作。

5.3运作好“三个联合”,拓展“无水港”网络

(1)积极与货主联合,与货主构建战略联盟,开辟货物供销市场,掌握市场主动权,使港口腹地市场化、网络化。(2)积极与城市工业园区、临港产业联合,与临港产业形成紧密型物流链,在促进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临港产业集群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3)积极与铁路、公路、口岸单位联合,努力疏通制约港口货物集疏运的“瓶颈”。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公路、铁路系统服务水平。

以天津港为枢纽,以港口物流中心,通过集装箱火车将节点连起来,在内地推进无水港建设,推进铁路运输班列化和散杂货运输班轮化,逐步完善天津港物流服务网络的“点、线、面”,形成覆盖腹地的物流网络体系,打造一条联系世界的“黄金水道”,实现大通关。

5.4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

无水港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设施,它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支持。所以天津港在无水港的投资建设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包括:当地政府以土地出资,天津港投入资金,新建“无水港”;利用铁路集装箱运输物流中心或集装箱专办站的建设,投资参股或租用部分场地,与铁路部门合作建设“无水港”;利用当地已有的物流场地,与物流或生产企业合作建设“无水港”,由天津港投入必要的资金和设备。

5.5加强电子口岸的建设与合作

天津电子口岸公司是无水港建设的责任单位与合作单位。应该加强天津电子口岸的建设,完善其报关、报检等各项应用服务功能,延伸电子口岸服务。此外天津还应会同内地建设北方地区大通关协作平台,使天津电子口岸与腹地省区市电子口岸和无水港信息系统尽快具备对接条件,进而加强与内地电子口岸和无水港的合作,为无水港和区域通关提供信息化支持,实现与内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6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竞争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进行无水港建设是天津港突围的明智选择。建设无水港有利当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沿海港口的良性发展。为顺应大通关的要求,天津港应加快推进无水港建设,进一步发挥其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在新形势下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杨海霞.暗战“无水港”[J].中国投资,2007(11):62-65.

[2]朱长征,董千里.国际陆港基础理论研究与探讨[J].物流技术,2009(1):17-19.

[3]叶龙.构建内陆“无水港”[J].中国水运,2005(4):55.

[4]徐伟,陆梦.无水港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J].水运管理,2006(9):8-9.

[5]张善杰.我国“无水港”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J].海运纵览,2008(7):21-24.

突围范文篇8

关键词:《诗经》;教学困境;教学突围

一、大学语文中《诗经》教学的三大困境

困境之一:学生对《诗经》缺乏热情,兴趣索然。顾颉刚曾总结过《诗经》遭逢的四项厄运:其一,因战国诗失其乐,后人强把《诗经》乱讲到历史上。其二,删《诗》之说起,使《诗经》与孔子发生关系,成为圣道王化的偶像。其三,汉人把三百○五篇当作谏书。其四,宋人谓淫诗宜删,很多好诗险些失传。顾氏所说的这几重厄运从某个角度而言,恰恰证明了《诗经》的备受瞩目。然而,当下《诗经》却新遭遇了顾氏没有料到的一重厄运,即当下民众,甚至大学生普遍对《诗经》敬而远之,有一种隔膜与疏离,更遑论品鉴欣赏。笔者在执教大学语文的过程中发现,若论古诗词,大学生普遍偏爱唐诗宋词,而对《诗经》兴趣淡然。究其原因,大学生认为唐诗宋词海纳百川,通俗易懂,婉转动听,韵味无穷。反观《诗经》就显得晦涩难懂,质朴无华,味同嚼蜡。所以,对于《诗经》的学习,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达到心灵上的审美感受。困境之二:教材内容缺失或低水平重复。在中学语文《诗经》学习中,学生永远记住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经典诗句。然而,当他们学完了大学语文之后,很多人口中吟诵的还是这几句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就笔者手头近年来的十多种《大学语文》教材而言,竟然有一半教材根本就没有收录《诗经》。这些教材的编撰者其实很多就是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同仁,他们对《诗经》的“一刀切”态度折射出《诗经》在教学上的尴尬处境。即使是收录了《诗经》的大学语文教材其所选篇目也和中学语文教材区别不大,基本集中在《关雎》、《蒹葭》、《氓》、《采薇》这几篇,更多的是一种低水平重复,虽然偶有教材增选了《鹿鸣》、《何草不黄》。由于中学时代面临的升学压力,中学生对《诗经》的认识即使没有上升到审美体悟,至少也达到了熟知的程度。然而,在大学阶段,老师们失去了升学这道天然屏障,如果教材中没有《诗经》,老师理所当然可以不讲授。即使教材选录了《诗经》,如果老师对《诗经》的教学没有突围,那么学生对《诗经》的认识与接受就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并丧失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更容易形成一种固化印象,以为中学所学的篇目就代表了《诗经》的全部。困境之三:教师师资不一,认知不足。歌德说:“鉴赏能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鉴赏最好作品才能培养成功的。”[1]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注重讲授经典固然没错,但《诗经》的经典篇章绝对不是囿于有限的几篇。在大学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长期作为入职不久的年轻老师们的过渡期选择。所以,部分老师的工作目标并没有定位在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上。有的老师既没有通读《诗经》,又没有想到要在《诗经》上格外下功夫。甚至有的教师对《诗经》都有所拒斥,认为不教或少教一首《诗经》没有任何影响。试想,连教师都无法体悟《诗经》之美,那他如何点燃学生心里的火种呢?所以,教师姑且教着,学生姑且学着。

二、大学语文中《诗经》教学的突围

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2]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都洋溢着诗意的光辉,充盈着灵动的情韵。然而,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若论情趣,中国诗最艳丽的似无过于《国风》。”[3]那么,在大学语文《诗经》教学中如何克服困境,突破重围,让大学生领略到《诗经》的“艳丽”呢?突围第一步:勾连古今,点燃兴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认知本身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4]这些话意味着兴趣是植根于人内心的探究欲望,任何表面的、外在刺激都不可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致,也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热爱脑力劳动的学生。所以,提升学生对《诗经》的兴趣是教学的突破口。《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像一个万花筒,映照出了三千年前华夏儿女的喜怒哀乐。俗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古与今不仅只是时间上的纵向关联,还是横向层面的互为观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勾连古今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当代生活,教师可以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之情。比如,联系时下火爆的相亲节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三千年前的仲春时节,男女相亲的场景是怎样的呢?时下剩女大行其道,那么三千年前有剩女吗?针对旅游热,可以提问:三千年前的先民春日踏青是怎样的情景?在《诗经》中我们向学生展开一幅流动的生活画卷,其中有先民们劳作的场景,有小儿女的闺房私语,有能者多劳的抱怨等。当这些鲜活的问题以群组形式抛出的时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他们对《诗经》的热情。由此,可以传递出一个理念:尽管时代不同,人情物理却相同。历史是真实存在过的生活,只不过《诗经》中的人们已经先替我们活过一遍了。所以,讲授《诗经》时不能只就诗论诗,要让学生知道文字的生命在于与当下的生命发生鲜活的关联,无关于它是不是三千年前的诗歌。突围第二步:纵横交错,拓展内容。虽然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经》篇目有局限,但是教师可以灵活变通。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优秀的老师不应该被教材所拘束,而应该以例子为出发点辐射开来,以点带面,纵横交错。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情感丰富,因此我们可以以《诗经》中的爱情婚姻题材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在《诗经》内部构筑经纬网络。在《诗经》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摽有梅》、《木瓜》、《有女同车》、《桃夭》和《氓》这几首诗串联起来,因为它们从时间上线性讲述了先民的求爱、相亲、约会、结婚和婚后的婚姻生活,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婚恋图,这种纵向组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先民婚恋生活的系统了解,让他们在诗歌学习中得到文化的涵养。同时,我们可以取这条纵线上的任何一点进行横向的观照。同样都是青年男女约会的诗歌,我们以《有女同车》为基点,四面辐射开来,将《将仲子》、《静女》、《溱洧》构成一组同心圆。虽然这四首诗主旨都是约会,但是情趣各异。既有约会时飞一般的快乐心情,又有瞻前顾后的忧虑;既有约会的俏皮活泼,又有私订终身的大胆。在这样的纵横拓展中,既注重了《诗经》中诗歌的独立性,又关注了诗歌间的关联性,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感染力必将大大增强。此外,我们还可以以《诗经》为原点走出去,构筑《诗经》教学的外部网络。仍然以爱情婚姻为题材,我们选择《伯兮》。《伯兮》被誉为“闺怨诗之祖”。我们以《伯兮》为首,串联起《行行重行行》、《闺怨》、《错误》等古今闺怨诗,让学生既看到了思妇的不修边幅,又看到了思妇的自我劝勉;既体味了思妇的幽恨,又品读了思妇的怅惘。通过这种串联,学生真正理解了《诗经》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意义,也看到了诗歌自身在发展历程中的继承与发展。《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母亲河,其源头价值不可忽视,在这条纵向教学的网络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找到诗歌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熔铸一炉。突围第三步:凝神关照,返诸本体。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一种直抵人心灵的审美教育,在于感发人的生命。在影视媒体、自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视觉冲击、碎片化阅读扫荡了文字语言的内在魅力,一些大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钝化了,没法真正体味诗词的美好意蕴。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是因为人不能悟是我们的心死了,我们的心都被外在的那些物质的、死板的东西塞满了。因此,我们都没有一个空灵的心灵接受宇宙万物如此美好的种种生命的迹象。”[5]大学生在阅读《诗经》的篇章时,首先要清空心灵\凝神关照。所谓“凝神关照”就是指你在读诗歌时“让它笼罩住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6]。比如,读《有女同车》时,读者不能生发出这是一辆四匹马拉的车之类的联想,因为这些联想一旦产生,你就进入了另一个非诗意的现实世界,这就妨害了作品的诗意。联想必须产生在凝神关照之后。当你凝神关照\细思玩味之余,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此时你的眼前犹如霞光万道,心旷神怡,终有所悟。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减少主观介入,留下更大空间让学生体悟。木心先生说:“三百篇中的男和女,我个个都爱,该我回去,他和她向我走来就不可爱了。”[7]这句话道出了当代大学生欣赏诗歌的一个普遍问题,即没法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品鉴诗歌。如今大学生身处信息爆炸、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往往没法理解《诗经》中蕴含的时代内容与文化价值体系。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观特别提出了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此种观点认为文学从属于一个大的文化网络。其中,文化人类学的代表格尔兹认为文学就是文化的某些方面。对文学而言,文化不是其外部或背景,而是文本的一种形式。文化是扩展了的文本,文本是压缩了的文化。这种观点无疑有其合理性,有助于学生在漫长的历史叙述中追根溯源,更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所以,在《诗经》教学中,教师应当向学生传递一种文学历史观,教会学生在历史文化的宏观参照下把握《诗经》,体味原汁原味的诗歌美,就不难理解前文所说的同题材的诗歌为何各有不同的审美内涵。除了文字语言、艺术手法上的不同外,巨大的时代背景、文化体系所赋予的诗歌的面貌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讲授《诗经》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历史大环境中,暂时抛却现代人的身份,这样才能真正返诸诗歌本体,把握诗歌的真实的美。《诗经》犹如一块璞玉,在大学语文《诗经》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下生活,努力提升学生兴趣,引领学生回归《诗经》的本真,使《诗经》的温润光泽尽皆呈现,让学生真正妙悟《诗经》的大千世界与诗情画意。

作者:李伟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元棣.简明美学教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225.

[2]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6.[3]

[6]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68,48.

[4][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72.

突围范文篇9

一、影视频道多元竞争的格局

影视频道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3个方面:

1.央视、省级卫视对资源的垄断目前,电视剧仍是大众收看电视的主要节目类型之一,为争取收视份额,央视、省级卫视都实行了“大剧”战略,对电视剧购买的投入动辄几千万元甚至过亿元,并通过买断、定制、独播垄断优质剧目。电视剧早已不再是地面频道的优势资源。

2.网络视频的冲击现在中国的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2亿,而超过半数的用户将影视剧作为首选收看内容。一方面,视频网站受到的政策限制相对较少,在电视平台上难于收看到的韩剧、日剧、美剧,在视频网站几乎可以与世界同步收看。另一方面,视频网站加大了版权购买投入,2011年,腾讯视频购买《宫锁珠帘》的网络版权,单集费用被炒到185万元。视频网站的版权购买致使电视剧价格飞涨,以地面影视频道的财力很难买到热门好剧。此外,由于网络视频互动、随时点播的特性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更加剧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3.台内频道的竞争电视频道的专业化虽然已经走过了10余年的历程,但专业频道不专业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于根本解决。省级电视台的其他专业化频道依然离不开电视剧的支撑。

二、影视频道寻求突破的路径

面对多元竞争格局,影视频道要实现突围,除了依靠节目采购部门引进最具性价比的精彩影视剧外,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立足本土,强化品牌,构建对位明确的特色剧场在充分研究本地受众收视习惯、收视偏好的基础上,细分目标观众的需求,设置对位明确的特色化剧场,可以使观众形成收视惯性。以天津电视台影视频道为例,全天设置的6大剧场都有目标明确的对位人群。黄金时间3集连播的《晚八点剧场》以悬疑、警匪剧为主;上午播出的《感动剧场》立足情感戏;晚间次黄金段播出的《过把瘾剧场》以幽默戏剧为主。这些主题鲜明的特色剧场形成了固定的观众群,保持了收视的相对稳定。

突围范文篇10

关键词:民间舞蹈教学;高校;困境;突围

高校学生通过学习特色民族舞蹈,可以深入了解民俗民风,增强舞蹈能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学生科学体系化地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我们应客观地分析教学中面临的难题,并采用科学的改进方法,从而完善舞蹈教学的水平。

一、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老师不能深入理解舞蹈的本质。我国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舞蹈特色,包含了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还表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积累。民族民间舞蹈学习者只有深入地掌握并理解其中包含的舞蹈本质,才能以舞蹈动作的方式表现其内涵。可是,当今许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老师并没有深入理解舞蹈的本质,因此也不能正确传达舞蹈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学生难以理解其中蕴含的本质,这无疑是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

(二)教学中不具备情感投入。目前许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老师更加关注舞蹈技能是否熟练掌握、舞蹈动作是否美观,却常常忽视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投入。然而,向学生们传授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是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要让学生通过舞蹈理解其所传达的寓意。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我们需要努力克服不断改进。

(三)教学模式单一、传统。当今,许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依然采用固有的方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言传身教”,很少表现其他的新型教学方法及形式。这种固有的“言传身教”法过于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技能及舞蹈动作的标准性、规范性,而往往不注重培养及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的舞蹈动作过于生硬、呆板,不具备应有的活泼及灵动,很难准确表达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价值,很难有效地传达学生的感悟及情感。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突围措施

(一)老师要深入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本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及文化信仰,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本质,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对其深入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准确把握其文化本质。只有这样,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老师才能准确无误地为学生们传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本质,使学生以舞蹈动作的形式向更多的人传达。对此,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表现舞蹈动作,以此来指引学生深入探索民族民间舞蹈的特色,如维吾尔族舞蹈主要关注肢体语言的灵活应用及步伐的轻巧,这正好表现该民族的特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老师只有向学生们教授这些深层次的内涵,才能使学生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二)关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老师要对教学中的情感投入给予较大的关注,要通过舞蹈具备的极大魅力让学生真切地理解其吸引力及感染力。以此为依据,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老师要十分擅长抓住民族民间舞蹈这一基本特性,把其中所包含的民族历史文化及舞蹈艺术风格展示给学生们。在学生学习不同风格的舞蹈时,老师要依据别具意境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舞蹈动作及其本质,让学生在舞蹈中注入自身的情感,这样,学生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舞姿的灵动及优美,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高校可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效率及技能。其一,老师可以使用对舞蹈动作进行来源解析的方法,如解析一些根本的膝盖弯曲、含胸及上身微倾等舞蹈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动作所表达的内涵,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其二,老师可以采取竞赛或活动的教学模式,以其竞争性及生动性来促进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积极性。

三、结论

总的来说,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民间舞蹈的进步与继承,针对时展的需要,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老师要深入探索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采用合理的改进方法,保证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顺利实施。

作者:杨松慧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牛菲.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大舞台,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