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2:05:55

特色建设

特色建设范文篇1

创建鲜明特色的个体文化

个体文化是主体文化的补充。它是围绕局部行为、任务、要求、目标所制定的文化理念。主体文化是特色文化的共性体现,是企业的战略属性,需要高度统一;个体文化是特色文化的局部彰显,属企业的战术行为,需要灵活多样。个体文化为主体文化积淀内容和经验,并服从服务于主体文化;主体文化以个体文化为基础,为个体文化提供方向的牵引和宏观的指导。个体文化创建要突出覆盖率。每个工作环节都应有个体文化的存在,都应以个体文化来引领。只有将文化建设融入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实现文化建设与项目管理的最佳结合,文化所蕴含的能量才能得以充分施放,才能实现工作效率,效益的最大值。个体文化创建要突出制度化。制度化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首先,要创新制度化建设。要努力做到把企业价值理念融入制度建设,把文化理念赋予制度之中,规范经营管理和职工行为,实现企业理念制度化,制度规范人性化,企业管理柔性化;其次,创新文化管理理念。要坚持把文化管理与施工生产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将文化管理建设资金纳入企业预算,纳入班子建设一并考核。个体文化创建要突出执行力。优秀的企业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企业战略方向确定之后,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因此,落实执行力,不仅是每个单位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尤其是领导干部,领导者的行为至关重要,只有领导者率先垂范,坚持诚信底线,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把战略与执行结合起来,把说的和做的统一起来,把倡导的东西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从而转化为推进企业发展和特色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

创建鲜明特色的舆论文化

良好的舆论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误解、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实现企业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舆论文化的特色化,就是要以本企业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点,整合舆论文化资源,拓展舆论文化视角,引领企业良性发展。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榜样是群体价值观的浓缩,企业特色文化的化身,人格力量的凝聚。从典型事迹中提炼企业特色文化,是反映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科学地加大典型人物的舆论宣传力度,重视从企业价值观认同的角度,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从事实出发,挖掘其内在精神,做到典型人物故事化,典型事迹理念化,特色文化人格化。从而使企业的文化易于人们接受,便于传播,使职工在相互学习中深化,在互相竞争中升华,成为引领职工追求卓越的“发动机”。强化舆论宣传的硬件建设。舆论宣传的硬件建设是特色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它直接关系到特色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一是要搞好舆论宣传的队伍建设。推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搞好舆论宣传的设施建设。及时高效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企业在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奠定基础;三是强化理论的研讨工作。为群众辨明是非提供精神食粮;为企业凝聚力量提供精神保障;为党政班子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强化特色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确立广大职工在特色文化及其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引导职工广泛参与、理解认同、形成与企业心理契约的基础上,使企业特色文化理念走出办公室,成为全体职工的共同价值观;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宣传教育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的趣味性与娱乐性结合起来,增强宣传教育的形象性、通俗性、感染性,力求做到在宣传教育内容上求“实”、在形式上求“活”,在载体上求“新”,实现宣传教育内容、形式、载体的多元化。从而营造特色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构建“大宣教”格局。总之,特色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实现企业竞争力、凝聚力、执行力的需要,是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

本文作者:菅韧工作单位:中国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

特色建设范文篇2

我在此代表镇委、镇政府衷心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关心镇发展,大家好!帮助研究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现将我镇特色城镇化建设情况作以下汇报,恳请各位领导能对我工作给予帮助和支持。

一、镇特色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镇位于县县城东南隅5公里处,是一个多山多水多林的农业镇。现有11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分山上山下两大部分。全镇现有人口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千余人,山下6村2168户7748人,山上5村427户1163人。山下6村现有耕地亩,仍然以果树、粮食等传统种植为主,没有形成新的上风产业,增收渠道不畅。近年来,其人均纯收进持续在3000元左右徘徊,明显低于全省、全市、全县均匀水平。长期以来,由于城镇建设多属自发的短期行为,政府治理不到位,缺少长远规划,厂商居三区交叉分布、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城镇公共设施功能不全、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群众意见较大。目前,建设治理有序、基础设施配套、城镇功能齐全、安全文明整洁的新城镇是镇一万名群众的热切期盼和迫切要求。

山上5村原有3858亩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他们由于长期受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影响,普遍存在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增收难、婚姻难等“六难”题目。年山区居民人均纯收进还不足1500元,大部分村民生活仍十分困苦。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近几年,他们采取购买、租住、借居等不同形式临时迁居山下。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分析其原因:

1、从国家政策来看,近年来尽管实施了多项惠农政策,尤其是退耕还林政策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镇受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山区农民的耕地全部退耕后,每亩每年只能领取到150多元的退耕补助款,而现有的大部分林木没有成材,还很难给他们带来理想的经济收进,他们基本上失往了用以维持生计的土地,同时也无法得到国家给与的每亩每年两季100多元的粮食直接补贴,与山下粮农相比,退耕还林没有使山区农民真正受益。

2、从周边环境看,涑水河源头的两峪水库限制了山区的经济发展。70年代,全县大搞水利工程,无偿占用了山区农民群众的大量耕地,村民们不讲条件,积极主动为水库建设出资出力,他们曾经为县的水利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可是,山区五村都分别位于峪、紫家峪两大库区上游,两大水库每年几百万立方的蓄水全部浇灌了山下十几个行政村的几万亩耕地,而山区5村没有任何受益。此外,为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山区各村无法使用爆破技术拓宽和修建农村公路,导致出山的农村公路坡陡弯急,一方面使较大型载货车辆无法通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山区人民群众的通行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3、从生存条件看,镇山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农民增收极度困难。目前,国家实行封山禁牧政策给山区农牧民亮起了红灯,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依靠放牧挣钱,这基本上断了他们的生存后路,他们只有依靠外出打工、上山采药等办法挣钱维持生计,此外,再也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与山下平垣地带的农民收进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国家的各种惠农支农政策也没能顺德团购网使他们真正增收,政府投资的农村道路、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公益设施人均维护本钱和因交通不便带来的上学、就医、买卖等其它用度都相对较高,山区居民无力承担。在我镇,农民增收难的题目越显突出,这也逐渐成为我们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关心关注和急需破解的困难。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发现把山区居民整体搬迁工程列进镇特色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山区农民收进,改变山区居民生存环境,进步山区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然和唯一选择。

从山上山下两部分的农村发展现状来看,为农民群众找到增收渠道,为其创造宜居生活环境才是我们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重中之重。

镇地处省级涑水河源头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同时又是县县城六万余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水源地,这又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发展经济的速度和方式,我们不能盲目追求上项目,不能盲目依靠发展产业,走“以工促农,以工养农”之路。根据县委、县政府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我们镇党委、政府经过深进调研,认真思考,提出了发展适合本镇产业实际的以商贸、旅游、餐饮、现代服务和高效特色农业等低碳、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特色城镇化建设工程。此项工程是镇历届党委、政府筹划多年、预备多时、决心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民收进、改善山区及靠山区人民群众居住条件的一项惠民工程;是加快镇特色城镇化建设步伐,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的又一项招商强镇工程;是加快建设县后花园——涑源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培育新兴产业、拓宽农民收进渠道、保护中条山林区9万余亩林地生态环境的重点工程;是认真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和以及维护林区、库区人民核心利益的最佳结合和有效途径。

二、特色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

特色城镇化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涑源北路、移民新区、高效农业区、千亩休闲型苗木基地、大型养殖园区、涑源峡谷漂流、旅游度假村、中条山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八大重点工程,总投资2.289亿元,拟用6年时间完成。年要实施的重点工程主要是涑源北路建设和山区居民整体搬迁一期工程,同时做好其它项目的项目规划、可行性论证和招商引资工作。

1、涑源北路建设项目。涑源北路从中科晶电门口经五厂直通华信大道,全长2.87公里,按准一级公路设计,街路合一,总投资790万元。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北沟填方、管涵、人行道展装、绿化美化、路灯安装、给排水等工程项目,计划在年10月底前建成并投进使用。工程项目资金通过“社会气力捐一点,企业单位出一点,政府部分挤一点,工程立项跑一点,一事一议顺德天天团购摊一点,房产开发补一点”的办法筹集。邀集城建、交通部分帮助规划设计,并聘请具备相应质资的单位承担工程监理。工程通过公然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2、山区移民搬迁工程。

按沿街商住房区和集中安置区两部分设计,总投资3000万元(商住房300间,投资1800万元,安置区150套,投资1200万元)。贸易房为商住一体考虑,沿涑源北路两旁建设,间宽3.5米,进深10米,上下两层,每间附携同间宽,长5米的小院,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移民集中居住区按照镇特色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住房建设为山区居民的经济、适用、方便考虑,分别建成两间两层,三间两层的独院,街道、广场、照明、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附属设施全部配套。新区的选址初步确定在北路两侧的、东荆下、东荆上三村地域内的规划区内。具体位置由镇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后与三村干部群众商议。

搬迁计划是:年完成200户700人的搬迁任务,2011年完成150户500人的搬迁任务,2012年全部完成余迁,采用政府同一规划,群众自主建设和企业集中建设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搬迁对象主要为居住在镇山区五村的现有农户、山区五村没有住房或暂时离开本村到外村或县城租房居住的农户、靠山村居住偏僻,存在“五难”题目的农户。移民新区建设工程资金采用群众自筹为主、政策资金扶持为辅的办法筹集。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得新区居民的住房财产化和商品化,让他们不仅有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也可以使他们的住房成为私人全权商品化财产,拥有更高的增值空间,扩大他们投资意识。同时,随着各农业生产项目的实施,还为镇广大农民提供自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和增收渠道,使他们在新区真正留得下稳得住。

3、高效农业园区、中条山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养殖园区项目。

这三大产业项目是结合本镇人口分散、增收渠道不畅、区位特殊、资源丰富、产业受限、土地紧张的实际提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拓宽我镇农民收进渠道,增加全镇经济发展后劲的新兴上风产业。

500亩高效设施农业园区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以种植反季节水果、蔬菜和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为主,以高效、设施、现代农业为特色。经过协商,公司大块承租农民的土地,出资建成反季节果蔬区和高效高产农业区,然后分块返租给农民种植,公司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负责新品种推广和技术培训,各农户把收获的农产品交给公司同一出售,公司外运销售到全国各大市场,同时为公司制定最低保护价,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进步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进步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中条山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以经营批发北方干鲜果、蔬菜和中条山土特产为主,采用冷躲、包装、快运等技术手段,进步农产品附加值和商品率,力争利用5年的时间发展成较具影响力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大型养殖园区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以王养殖育种公司的先进治理和养殖技术为依托,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城镇外转地区建设大型养殖场,返租给养殖户分散饲养,公司为饲养户有偿提供技术和种苗服务,专业合作社外联市场,对接公司,内联饲养户,同一定价,同一销售,集中治理,公司、合作社、饲养户三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4、旅游度假村、涑源峡谷漂流、生态休闲型苗木基地项目。

这三大项目建设工程是镇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做深做强上风产业,进一步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这三大项目的可研工作。

旅游度假村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该项目区拟建于涑水河源头自然保护区中心区域,根据现有的地理地外形况、景点分布和交通条件,并结合专家意见,将景区分为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两大类进行开发。自然生态类包括原始森林、中药材标本园、野生动物观赏园、梅花鹿自然养殖场、牛马羊大型牧场等;人工种植类主要是分片规模种植,主要种植适于本地生长的既经济实用,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初步设计有:花鸟虫鱼观赏园、大型绿化苗圃、名木古树认养园、各种果园、竹林等,努力做到一年四季有花开,一年到头有果吃。人文景观类:完善和扩大财神庙建设,开办佛教学院,开发涑水源泉,建设大型浴场、攀岩、竞技、狩猎、沙滩摩托、赛马、射箭、水上运动、江南水顺德天天团购乡等项目。

涑源峡谷野外漂流项目,总投资500万元。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兴旅游项目,从各地已经开发出来的漂流项目看,三年基本都能收回全部投资。从峪三岔河到峪水库近五公里的河道,水量充足,青山环绕,地势险峻,风景秀丽,阔别污染,是建设漂流项目的理想区域,我们计划多方吸纳资金,用2至3年的时间建成集峡谷漂流、水上乐园、景点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浏览区,为我县旅游事业注进生机与活力,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1500亩生态休闲型苗木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9800万。镇多年来都有种植经营苗木的传统,在本镇有多家苗木种植大户和经营大户,由此也带动一方产业的发展。苗木基地建设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广大农民收进的重点项目,苗木基地建设与休闲型建设相结合,是升级苗木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扩大增收渠道,实施强镇富民战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基地内建设有高、中档次宾馆、餐饮名吃城、度假购物中心、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并规划了一个占地200余亩的“晋南古文化博览园”,以“古文化”为核心,以古民俗民宅居住文化为支撑,以镇特有的山水休闲文化为补充,打造一个以旅游、休闲、体验、历史文化等为核心的创意集聚区;

镇多年来都有种植经营苗木的传统,在本镇有多家苗木种植大户和经营大户,由此也带动一方产业的发展。苗木基地建设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广大农民收进的重点项目,苗木基地建设与休闲型建设相结合,是升级苗木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扩大增收渠道,实施强镇富民战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基地内建设有高、中档次宾馆、餐饮名吃城、度假购物中心、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将苗木基地打造成具有休闲、旅游、购物等多功能的生活消费乐园。

在总体思路上,镇将在未来五年内,以涑源北路建设工程为出发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养殖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等绿色循环经济,不仅要让镇11个村的9000多农村居民和3000多城镇居民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同时,也要提升镇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对外总体形象。

三、特色城镇化建设工程的预备情况

为认真做好镇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磋商研究,并多次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制定了具体的《镇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已提请镇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得到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

为进步该项目的可操纵性,我们认真筛选了一家信誉较好、业绩明显、实力雄厚、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作为合作方,与其签订了合作意向。该合作单位主要是协助我镇做好涑源北路工程规划设计,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农户参与农业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园区的劳务、生产和经营等项工作。

特色建设范文篇3

一、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一)小镇。位于县域东北部赵村乡境内,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东到高速连接线东侧,西到村西,北到高速以南,南到九支渠。依托高速、大广高速,小镇正逐步成为承东启西、资源传输的重要通道节点,北接南融的东南门户,通达的路网骨架对改善小镇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知名度和影响力,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小镇周边已建成五个万头奶牛牧场,奶牛存栏3万头,建成标准化饲草种植基地4万亩,种养加一体化旅游观光区已建成,准备申报3A级景区,16万吨液体乳生产线已建成;12万吨“悦鲜活”生产线等项目正在建设。

(二)小镇。小镇于县域东部,涉及常庄和梨园屯两个乡镇部分用地。主导产业为汽车配件,拥有企业190多个,其中梨园屯区片73个。入驻景丰滤清器、清城科技、万盛塑胶制品、伟源橡塑设备制造、等规模企业3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9200多人。主要产品有各种汽车密封件、橡胶件、转向盘、空气悬挂座椅、进气道、滤清器、内饰件、拉索、底盘件、冲压件、锻压件、铝件、管件、防滑链、排挡杆、传动轴支架、各类汽车轴承等一百余种。其中年产内饰件64万件(套),位居全省第一位;全县汽车密封件产量36000万米,位居全省第二位,年产进气道、滤清器等注塑件32.5万件,拉索223万件,位居全省前列。

(三)小镇。小镇位于县城北部,以镇东村为基础打造小镇,东村现有188户、750人,耕地283亩,全部种植,人均纯收入1.4万元,村集体年收入28万元。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资质。拆除村内陈旧房屋28处、残垣断壁23处,粉刷墙壁2.4万平方米。硬化村内外街道、胡同3万余平米,安装路灯120盏,粉刷街道4万余平米,绘制文化墙80处;新建村史馆230平方米,以及集村民健身、文艺演出、娱乐游园为一体的综合公园。栽植树木1200余棵,搭建长廊700米,新建游园5处、池塘2处,加上周边环绕的田,形成一幅独具特色的冀南自然田园风光。2016年以来,在这里先后举办4届旅游文化节。

(四)小镇。方营镇小镇,西邻“航空城”,东临“风景区”,南临村农田,北临村田园;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250米,总规划面积约为1.89平方公里。规划目标为努力把孙家寨打造成全域旅游的风景区、敬老养老的惬意园,创新创业的大平台,富民强村的示范点。

二、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投资主体。四个特色小镇除小镇有投资主体,其余三个特色小镇均没有投资主体。二是特色小镇发展不平衡。利用率低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参与性、娱乐性项目,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经济效益比较低。

特色建设范文篇4

中能的发展需要文化引领。中能的发展要制订战略,把战略变成标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自觉地进行战略管理,各项工作服从战略。这就需要文化,用文化树起发展的旗帜,有了旗帜员工就知道往哪里走、分几步走、什么时间走,使大家行动能够统一起来。战略也是一种共同愿景。有了愿景,大家就有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中能的安全需要文化治理。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事情,也是煤矿管理的第一件难事。全国煤炭行业经过探索,认识到安全文化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治本之策。安全文化围绕人在做文章,这就是要用文化引领人、用文化规范人、用文化提高人,使人成为本质型安全人。

中能的管理需要文化提升。中能需要发展,发展必须提升管理。中能的管理水平现在既是现代管理,又有传统管理,这适应不了企业发展。怎样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境界,应用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就需要文化来提升。

中能的队伍需要文化武装。对于中能来说,人才资源比煤炭资源更重要。如何能够把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干得好,就要有用人文化,亲情文化,让人有本事能用得上。没有文化,就没有人才队伍,甚至连一线员工队伍都留不住。

中能的和谐需要文化滋润。中能要正常运转,必须内部和谐。这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和谐,人自己内心的和谐。中能要顺利地生产经营,也必须有外部的和谐。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和谐,与用户关系的和谐等。需要一种文化去滋润。

随着矿区的发展,中能文化也在不断融合中逐步形成。特别是2007年以来,企业文化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已初步构画出了中能企业文化的建设草图,从亲情文化入手,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关心员工的生活、关注员工的情感,以此稳定员工队伍,凝聚员工人心、留住人才,留住人心。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切入,让员工身变中能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设,制定了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系统推进规划,编印了《企业文化手册》和《安全文化手册》,引入安全管理的先进方法,建立安全文化教育室等,使公司实现安全发展。

中能走文化治企的路子,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是:一个模式,两大引领,三条路径。

1、一个模式

“春”字文化模式,朝气蓬勃地出现在我们的视角,它象征中能公司春风化雨,走过了艰难的历程;象征中能公司春暖花开,迎来了发展的时机;象征中能公司春意盎然,展现了员工的信心;象征中能公司春化秋实,绽放了收获的喜悦。

春字的含意为:

1.“春”字上方的“三”代表三层意思:一是代表三方股东的优势,即蒲白的煤炭生产管理技术、华电的煤炭市场、中方信的资本和人文优势;二是代表三年发展目标,即把**煤矿建成300万吨的规模,把中能变成榆横矿区的主体,建设一支具有品牌输出的员工队伍;三是代表抓好三项工作,即以标准化建设强化基础工作、以人本精细化管理改善基层工作、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员工基本技能。

2.“春”字中间的“人”代表要以人为本,要在为了人、依靠人、塑造人上下功夫,让人人成才。

3.“春”下方的“日”代表安全高效生产每一天,每一日都能安全生产,每日都有好效益。

2、两大引领

用中能的共同愿景和企业理念,引领企业不断发展,让员工不断进步。

我们的共同愿景是把中能打造成塞上煤海明珠。要实现这个愿景,就是靠提升境界、强化能力、攻克瓶颈、科学发展的原则,跨越三大步建成三模式:

第一大步:把**煤矿做到300万吨,凭借红石峡铁路专用线,巩固和发展大客户,三年内建成产、运、销协调发展模式。

第二大步:利用煤炭资源优势与榆横电厂合作,建成煤电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第三大步:抓住榆横矿区的发展机遇,建设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以技术和管理取得煤矿经营权,实现1000万吨以上的生产运营规模,拉长产业链,建成与蒲白、华电、中方信可持续合作发展模式。

中能的核心理念是“我不一定是最大的,但我们一定会成为最好的”。根据这个核心理念,把重点放在做好上,做到**煤矿不仅是榆横矿区第一个生产矿井,而且让中能成为最好的煤炭企业。要把中能建设成一个和谐发展的最好公司,一个安全生产的最好煤矿,一个效率效益最好的企业,一个员工值得托付最好的“家”。

3、三条路径

在安全方面要做到“说一不二抓安全”。“说一”就是要把安全放在责任重于一切,位置先于一切,状况否定一切的位置。“不二”就是要做到工人不违章作业,矿井生产不留隐患。

在发展方面要做到“说三道四谋发展”。就是将三方股东的投资利益聚集在中能健康发展上;将三方股东的员工身份接转到中能这个企业实体上;将三方股东的特色文化融合在中能企业文化上;将三方股东各自的优势落实到中能的目标实现上。

在和谐方面要做到“五颜六色促和谐”。“五颜”是指把个人价值与中能目标相一致,建立一套共同愿景体系;把中能的使命和理念变成员工的行为准则,建立一套制度体系;把制度变成员工的行为习惯,建立一套绩效考核体系;按照工作流程有利于效率效自动自发,建立一套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为了实现员工“六色”就是要达到制度规范化、运行市场化、监控数字化、生产机械化、环境公园化和利益最大化。通过努力奋斗,让中能公司有一个现代煤矿的形象,有学校一样的环境,有家一样的感觉,让中能员工有终生贡献的归属感,有中能人的自豪感。

通过把这些思路变为一件件具体的事情,通过扎扎实实做好一件件事情,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真正使中能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现代“人”,用文化为这个中能“人”铸入魂。

在中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上:首先进行共同愿景的宣灌渗透。其次,让员工在中能找靓点,去黑点,献金点。第三,把中能建成一个家,让中能像个家,让员工有家的温暖感觉,把中能当作家。

怎么让中能文化之芽成长为中能文化大树呢?有四个主要方法:内化于心,渗透于制,外化于行,固化与物。

内化于心----就是更新观念,真正认可和接受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使文化理念入心入脑,成为企业的灵魂。渗透于制----就是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各项制度中,通过强制性、保护性、约束性的制度,使文化理念覆盖到企业的各个角落,逐步影响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观念。外化于行----要使文化的内在精神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上,最终达成理念、制度、行为三个层次的内在统一,是企业文化自觉自发,芳香永久。固化于物----要把文化理念融入到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及集体活动中,还要通过物质层面美化文化氛围,把文化反映到服务和产品中去。

企业文化是系统过程,那就要系统推进。

文化建设项目化。就是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分为若干项目,可以先分出大项目,在大项里在分小项目。项目分出后要按安排哪些是当前做的,哪些是今后做的,完成项目应该有时间表。

项目推进目标化。每个项目要做到什么程度,项目每个阶段达到什么要求,应该是明白的公开的,做到目标清晰。

目标任务责任化。这就是目标任务要落实责任到人,是谁对这个项目负责,就要承担完成目标任务的责任,这当然就有奖有罚了。

责任落实具体化。要落实责任就必须明确承担什么责任,责任不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该是具体的,比如完不成罚多少钱,完不成撤职,或完不成开除等等。

特色建设范文篇5

通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居民普遍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和学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明显增强,一部分人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社区法制建设仍呈现出一系列问题:社区规章制度不完整,未起到实质性作用;居民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懂法、用法的实际能力欠缺;辖区单位经营守法中存在问题,有些抱着侥幸心理与现有规章打擦边球,只图眼前、不顾长远;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工作中存在无头绪现象;特殊群体及弱势群体得不到针对性的和及时的帮助;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

二、自身专业特点及优势

我在大学所学专业是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涉及面广,包括政治类、法律类、管理类、行政类、社会类、经济类、心理类和操作类等。这些知识的学习是我大致了解了各行业的基本特点及具体问题,具有了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让我从更广范围着眼看待和处理问题,从而为建设特色社区出力献策。

三、构建法制化社区的整体思路

通过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对象及内容,不断努力丰富活动载体,时刻铭记具体要求,从而构建生动活泼的法制化社区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范社区管理、参与社区服务和保障社区稳定为宗旨,以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为切入点,以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为核心,为构建和谐社区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构建法制化社区,使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社区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沟通渠道进一步畅通,辖区单位依法治理、依法经营,以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三)工作对象及内容

1.社区居委会

学法、懂法、用法应从自身做起,包括工作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办事流程等等,以便使社区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2.社区居民

作为社区主体的社区居民,普遍上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年龄、知识结构的不同使得知法守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局面,应加大基本法律的宣传力度,以切实提高居民法律素质;针对特殊领域的法律知识,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特殊群体需要特殊关注,弱势群体需要特别帮助。

3.社区单位

辖区单位呈现多样化特征,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众多经营性门店,有的依法经营,有的无证无照,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区别对待。对机关及事业单位要经常沟通、了解法制化建设情况,对经营性的企业及门店要加强监督和教育引导,将其纳入法律宣传教育体系中,有需要法律服务的给予力所能及的服务。

(四)工作方式、方法

1.开设法制宣传栏,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社区网络平台或另外开设宣传专栏,有步骤、有计划的将社区居委会规章制度、居民学法内容、优秀事迹刊出,加强正面引导和学习教育,提高全社区法律素质及社区法制化水平。

2.搞好宣传活动,让法律深入社区。采取临街宣传活动或邀请专家学者定时不定点、定点不定时的上法制课,将新出台的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时事问题相关的法律知识传达给民众,让宣传进学校、进单位、进小区,从而让法律真正走进社区,最终提高社区法制化水平。

3.加强法律服务,发挥志愿者作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将一部分懂法律、有精力的群众组织起来,成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要配合社区主动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当好人民调解员,将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遇到需要法律援助的对象则帮其申请法律援助。

(五)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

联系区司法局、办事处司法所相关负责人,当好社区法制化建设的指导员。同时成立以社区主任任组长的社区法制化建设领导小组,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做好法制化建设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合理推进的局面。

特色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红色文化;艺术专业;模式;创新融合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1]。红色文化根本特征是红色,它集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开放性、大众性和创新性于一体[2],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皖西红色文化、红安红色文化等,它们都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创新发展。文章将探讨红色基因注入高校艺术专业建设中的可行性路径,培养师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力度,让其在物态和精神层面创作出更多的“红色”艺术作品,实现视觉和心灵的感染和洗礼。如2018年遵义市初心堂文化培训中心成立,它依托遵义市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培训,通过访谈教学、微课堂教学、体验教学、拓展教学等多种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3]。在皖西地区,皖西学院将“弘扬皖西红色文化,化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为教育资源”凝练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使红色文化融入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此艺术专业融入红色文化,打造特色与优势专业势在必行。

一、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融合创新的时代背景

党的以来全党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承发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注入血脉代代相传,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19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担负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新时代更需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4]。2020年6月7日,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时,希望学校能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这些重要论述为高校培育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了根本保证。新时代下,各高校艺术专业特色建设也正积极融入“红色文化”,尝试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优化艺术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类目设置和作品形式创作等内容,从艺术设计、美术创作、乐曲舞蹈、数字媒体等专业角度出发,探索与红色文化的结合点,努力打造特色专业,讲好属于自己的“红色故事”。在全国高校中就有诸多成功案例,如广西艺术学院充分结合艺术专业特色与红色文化资源,秉承“根植本土、多元融合、传承创新、服务社会”[6]的办学理念,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课堂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2018年该校艺术专业特色与红色文化融合的成果成功入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2018》中[6],广西艺术学院将红色文化展演、红色文创产品、红色融媒体融入艺术专业发展和师生学习生活中,推进了红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19年全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专题研讨班在井冈山大学举行,全国21个省市、40所院校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红色文化与高校专业课程美育工作展开讨论[7],通过分享各自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红色文化与高校教育融合的最优路径。

二、艺术专业特色建设融合“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

当下,国内高校正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将红色基因与红色资源融入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推进专业特色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文化自信。部分高校利用自身特色专业和区位优势将红色文化资源较好地融入专业打造和课程建设中,并在红色成果转化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学生对待红色精神价值取向模糊、高校对红色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专业特色打造力度不够、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一)高校利用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专业特色。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因此让年轻一代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是中国青年一代“兴”和“强”的根本。全国很多高校正利用自身红色资源优势为专业特色建设提供支持,如上文提到的广西艺术学院就是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2019年,该校的影视传媒学院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背景,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传承红色文化”设计作品展的创作,分为创意绘画、平面设计和艺术创作三个板块,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受益良多。同年,该校的舞蹈学院将“红色文化”融入舞蹈课堂教学工作中,引导同学们通过舞蹈肢体语言,体验并表达出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的革命激情[8]。身处红色热土的湘潭大学也在红色文化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特色打造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的中共党史专业为该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设置和教育突出湖南地方红色文化特色,把“红色旅游资源研究”“思想研究”“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研究”列为主干特色课程。文学专业开设“文艺理论研究”“诗词研究”等重要课程[9]。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皖西学院,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工程”,通过“八个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探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打造[10]。(二)高校融入红色文化打造艺术专业特色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包括革命事件、革命建筑、革命人物和革命物件都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这些珍贵而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合到师生艺术创作、教学实践体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内容里,是当前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当下,高校仍没有系统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艺术专业特色建设中,存在偏颇现象,造成艺术专业发展的不平衡。其次,艺术专业教师授课模式未能较好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这与学院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滞后有很大关联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创作分离。第三,学生对于红色文化价值观念模糊。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上好思政课、马列课和毛概课就是对红色文化最好的继承与传播,实则不然,新时代下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应积极融入艺术创作中,将所学的“红色文化”精神转化为有内涵的艺术作品、文创作品和设计作品是最为关键的,积极打造“红色品牌”,增强“文化自信”。第四,高校缺乏“红色文化”品牌意识。“品牌”即是“特色”,全国各高校在积极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打造的同时也难免出现同质化现象,未能“精准施策”,亦导致专业特色未能真正实现。诸如“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红军的摇篮”———金寨等这些革命根据地都应具有自身的区域和历史特点,“红色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特色”打造是关键。

三、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融合创新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特色建设。新时代下高校师生的“思政教育”被提上日程,这对于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形成了党建与专业融合,专业与思政融合,让艺术教育提升到了“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之一,通过艺术教育和教学改革,对于师生学习中国革命精神的“初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挖掘革命精神内涵,并在不同专业中形成形式多样和内涵丰富的“红色”艺术作品,推动特色课程和专业特色建设。(二)推动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艺术专业为高等学校的美育工作提供了支持,提出高校美育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11]还提出:“要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学科专业体系。”[11]同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11]这些指导意见的提出,让艺术专业特色建设和美育工作成了高校的重要任务,美育工作与红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红色革命精神的挖掘有助于高校美育工作更好更快的开展,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三)增强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提高社会对艺术专业的认可度。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高校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艺术专业特色建设,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和高校办学理念的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豪感,使艺术专业特色和优势得到彰显与发挥,对学生就业和创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艺术专业的“品牌性”和“文化性”,提高社会各界的认可度。

四、红色文化与艺术专业特色建设融合创新模式探究

特色建设范文篇7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综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能为农产品带来高溢价,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农产品提质增效,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近年来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成果,找出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1样本概况

2020年2月11日,笔者登录中国知网(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以高级检索方式,输入“‘篇名=特色农产品’+‘篇名=品牌’+‘篇名=建设’”,共获得70篇文献资料。去除3篇新闻报道,将剩余67篇作为研究样本。1.1发表年份。经过统计,各文献资料的发表年份详见图1。图1文献资料发表数量趋势线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始于2007年,基本呈现上升趋势。1.2刊物类型。在67篇文献资料中,期刊53篇,占总数的79.1%;硕博论文11篇(博士论文1篇),占总数的16.4%;会议论文3篇,占总数的4.5%。1.3研究地域和对象。从研究地域看,既有针对全国范围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也有针对重庆、河北、山西、安徽、山东、河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等具体地区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看,基本涉及特色果品、特色花卉、特色蔬菜、特色饮料、特色粮油等方面。

2宏观理论研究

在宏观理论研究上,国内基本集中在相关概念界定、建设主体和建设意义等方面。2.1相关概念。(一)特色农产品经过梳理国内研究成果,发现在特色农产品的概念界定上,虽然都一致强调特色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还有认识上的不一致。主要有:认为特色农产品是具有优异品质或历史人文因素的农林类产品或加工产品[1];认为特色农产品在品牌和市场竞争方面具有优势[2];特色农产品是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农产品[3];特色农产品是能满足多样性消费需求和差异性原料供应要求的农产品[4];特色农产品是具有优良品质和特殊功效的农产品[5];特色农产品是在特定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下生产的农副产品[6];特色农产品是一种农业产品[7]。(二)特色农产品品牌关于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内涵,有的学者认为是一个市场价值符号,是一种市场表现和消费者感知,能够传递出农产品的特殊地域性、价值性和品质性[1]。有的学者认为是一种具有地域识别功能的价值标记,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区别竞争对手的联想总和,是特色农产品或服务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象征[6]。2.2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在67篇文献资料中,只有1名学者做了相关研究。李克勤[2]认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主体共有3个,分别是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其中,政府具有引导和扶持作用,企业具有市场导向作用,行业协会具有桥梁沟通作用。2.3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意义。在建设意义的研究方面,认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能提升特色农产品的价值[6][8][9],能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6][9][10],能提高农民的现代化意识[8],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7],能促进农业现代化[8][10],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6][7][9],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转型[6]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7]。

3实证案例研究

3.1关于建设现状的研究。综合学者们的观点,认为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普遍具有品牌数量增加、品牌意识不断增强、营销网络逐步完善、建设速度相对缓慢等特点。3.2关于存在问题的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代表性的有:针对全国范围,唐小翠[11]认为存在品牌吸引力不强、特色内涵挖掘不够、产业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紧缺、品牌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某一地区,罗芳(2016)认为宁夏存在龙头企业带动不足、品牌科技含量和标准化程度低、品牌监管不到位、品牌价值较低、缺乏系统性宣传等问题。夏金梅[5]认为河南省存在品牌宣传不足、品牌意识较弱、产销体系不完善、品牌集群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针对某一具体品牌,梁丽君(2017)认为连州菜心存在品牌保护意识淡薄、质量标准执行力度不大、品牌目标定位模糊、质量安全监管资金投入少、品牌科技含量低、市场流通均衡性较差等问题。贾刘伟、吕玉花(2018)认为西峡香菇存在品牌知名度低、品牌价值不高、品牌建设参差不齐等问题。3.3关于对策建议的研究。经过归纳总结,学者们提出的对策建议主要集中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加强农产品品质提升、注重农产品品牌培育等方面。具体而言,分别在:强化品牌意识;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科技含量,确保品牌质量;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加大营销和宣传力度,创新方式,拓展渠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行业协会,建立深加工生产基地,加大监管力度,培育品牌发展环境等内容上进行了论述。

4评述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涉及多个建设主体的系统性工程。通过梳理国内学者近13年来的研究成果,发现无论在宏观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证案例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存在问题。第一,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数量偏少,总体质量不高。第二,在宏观理论研究上,对相关概念内涵的认识不一致,对品牌建设主体的研究少,在品牌建设模式和建设阶段的研究方面存在空白。第三,在实证案例研究上,虽然一部分学者能结合具体地域和具体品牌开展研究,但所提的部分对策建议与客观实践联系不紧密,存在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因此,针对以后的研究,笔者认为需要在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加强对宏观理论的研究,厘清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品牌等概念内涵,加大对品牌建设主体、建设模式和建设阶段的研究力度,拓宽研究内容;二是加强对实证案例的研究,紧密联系客观现实,从多种视角出发采取多种研究方式,提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林燕平,徐大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37-39.

[2]李克勤.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保护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

[3]孙华美.结合美日经验论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策略[J].世界农业,2016(6):36-39.

[4]田云章.农产品区域品牌研究综述[J].农机化研究,2013(8):232-235,252.

[5]夏金梅.河南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困境及对策——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阈[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53-57.

[6]肖定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庆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5):79-80.

[7]张海洋,姚家深,等.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进展[J].科技和产业,2018(8):82-86.

[8]毕莹.山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

[9]肖蓉.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研究综述[J].新西部,2016(26):56-57.

[10]林兰兰.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特色建设范文篇8

【关键词】品牌视角;吉林;体育特色小镇;构建研究

国家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相关文件使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农村大力发展多种产业的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依托政策和优势资源在丰富体育产业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对全民健身和国家战略的实施有重要促进作用。体育特色小镇集社会、人文及产业管理于一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品牌发展道路。

1.以体育产业品牌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

体育产业是朝阳绿色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服务业的一部分。体育特色品牌小镇在建设时要进行创新,以实现产业、小镇与人的有机整合,形成相互促进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吉林体育特色品牌小镇需要依托吉林体育产业,结合吉林体育文化特色,形成以体育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以丰富体育小镇的体育元素,形成体育赛事小镇模式。吉林体育特色小镇要建立在吉林经济发展与吉林体育产业优化的基础上,建设前要经过评估,制定可行性强的建设计划,围绕品牌下功夫,以使体育特色品牌小镇在运营过程中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通过体育产业核心发展形成小镇体育经济开发区。

2.以自然资源为基础提高品牌价值

自然资源包括生态环境、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环境是构建体育特色品牌小镇的基础因素,是小镇发展的根基。吉林体育特色品牌小镇在建设时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有效开发自然环境为依托。保护环境和对环境的有效开发都可以为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能为自然资源与小镇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契机。湖北京山网球特色小镇利用温泉康复养生的效果来弥补消费者在运动后的疲倦,使游客在小镇中真正体验了运动休闲和运动养生的舒适,这值得吉林体育特色品牌小镇建设借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体育特色品牌小镇建设过程中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在保证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做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及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以保护好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3.以文化底蕴为桥梁实现文化继承

文化资源与文化底蕴是区域特有的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址、民风民俗等有形无形资产。吉林体育特色品牌小镇在建设过程中要以吉林文化特色及文化底蕴为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将吉林文化元素融入到小镇建设中,以使小镇实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首先,要加强原有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并对文化进行挖掘、开发和利用,以实现文化与小镇建设的有机整合。其次,要加强对文化应用的科学研究及指导,通过专业人士的研究和开发,立足文化资源,使从文化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接,从文化品牌保护的角度进行小镇品牌建设,以实现小镇可持续发展。再次,将吉林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优势,以民间体育文化资源为依托,打好运动休闲及文化旅游品牌。吉林体育特色品牌小镇的建设在发挥吉林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炼和凝聚文化中的特色,以使区域文化在体育小镇品牌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将吉林特色体育运动项目与本地优势相结合,将文化精神融入到体育赛事中,以使吉林文化成为吉林特色品牌小镇建设的有力推手。

4.以融资机制创新小镇运营体制

体育特色品牌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有政府补贴,但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补贴,需要根据自身特色和发展需求进行融资以增加资本动作力。小镇运营体制要从经济、政治及技术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小镇建设依靠政府红利、依靠企业的重组并购提高品牌实力。对于社会资金的融入及使用要进行监督,由政府政策作为引导,通过项目合作等促进资金融通,以促进体育特色品牌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吉林长白山的冰雪小镇主要是依托2022年冬奥会的大背景并利用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由社会资本进行运营管理的产业及资金融合的小镇。在体育特色品牌小镇建设中要从小镇运营思路入手,对小镇资源进行梳理,发现小镇发展的品牌亮点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本进行规划设计和财务预算,以实现小镇运营的商业模式,确定合作伙伴后进行管理平台搭建。

总之,体育特色品牌小镇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状态。目前,我国体育特色品牌小镇的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需要从体育产业、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融资机制入手,构建以体育产业为核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融入体育元素和文化元素的品牌发展为根本的资源与产业有机结合的品牌小镇。在保护自然资源和有效开发自然资源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以形成自然资源品牌;在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利用的基础上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形成文化品牌;在创新融资机制的基础上实现最适合的融资及小镇运营模式的融资品牌。最终打造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吉林体育特色品牌小镇。

参考文献:

[1]张月蕾,张宝雷,杜辉,徐成立.“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创建路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1):41-45.

特色建设范文篇9

关键词:市场营销;特色专业;专业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3月教育部宣布将计划建设1万个“六卓越一拔尖”部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从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的推出至今,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各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升达学院)为例,对该校省级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实践进行回顾,以期不断推进该专业的发展。

一、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概况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商学院(原名市场营销学系、商学系)成立于1993年,市场营销专业于1994年开始招生,该专业在校生887人,教师数量充足,以中青年为主,结构合理,生师比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经过二十余年全体师生的努力,该专业先后拥有了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并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度)”、“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2014年度)”。

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

(一)明确专业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

1.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各个高校会因专业、院校、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经过大量调研论证,大部分高校都强调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培养应用型或专业型技能人才。建设目标明确后,专业建设思路和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建设及教学条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2.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思路

结合校情和专业特点,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思路用“一二三四五”概括如下:实现一个目标、立足两大校情、形成三大特色、构建四大模块、实施五项建设。例如:实现一个目标。树立河南商科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及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并争取实现。该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积累,争取建设成为河南商科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及品牌专业,为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输送高质量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立足两大校情。立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是一所建校时间较长的教学型三本院校的特点,发挥本校台资办学优势;形成三大特色,即“善策划、精销售、能创业”的特色。“善策划”是指培养的学生在了解商业运作的前提下,具有能够构思、撰写策划案,并有独到的创意和文字表达能力,围绕这一能力的培养开设了《营销策划》与《促销策划》等课程,同时在不同学期开展的丰富的第二课堂和专业策划大赛为学生搭建了服务企业营销策划的平台。另外销售业务人员岗位是很多学生的就业选择,如何获得岗位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我们培养学生时突出了“精销售”的特色。通过《商品学》、《零售学》、《推销与谈判》、《国际商务沟通》等课程开设,以及第二课堂销售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产品介绍、顾客沟通的能力,提高销售水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所以“精销售是一个重要特色;“能创业”是指通过创业培训、《创业沙盘》、《营销沙盘实训》和《财务管理》等课程,并结合我校大学生创业园,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总之,三大特色的形成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推进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专业建设目标的关键一环,也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根据环环相扣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要避免个别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过多借鉴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做法。这种“拿来主义”,忽略了地方经济与该高校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将会导致专业建设目标难以实现。因此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拟定,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广度、深度及连续性、前沿性问题,理论课和实践课占学时比例、学期分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升达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中,明确市场营销通识能力模块,如开设《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开设突出销售能力的《推销与谈判》、《商品学》、《零售学》、《网络营销》、《国际商务沟通》等。开设突出策划能力培养的《营销策划实务》、《促销策划》、《品牌策划》及《行业营销专题》等。开设突出创业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财务管理》、《经济法》、《营销沙盘实训》、《创业沙盘实训》、《专业实习》等。教学改革逐步推进。近三年,本专业校级教改立项增加,围绕课程改革、教法改革、项目教学和翻转式课堂的实践探索增加,研究成果初步显现。这种探索在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应。同时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新建设的综合实训大楼提供了较理想的软硬件结合、富于变化的教学空间,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三)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注重队伍建设的连续性

经过长期的师资队伍建设,2017-2018学年该校市场营销专业在职称结构方面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数量占比依次为:17:33:33:17,总体分布呈现纺锤形,两头小,中间大。同理老、中、青年龄占比依次为11:33:56,结构比较合理。专业建设离不开师资。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在于选拔与持续培养。队伍要有生命力,就必须有源头活水。因此师资的招聘、选拔是关键,有好苗子才有好队伍。在专业基础大体相同情况下,师德好,进取心强,有责任感的年轻教师总会脱颖而出。持续培养在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是个难题。老师需要终身学习,在学校转型大背景下,如何根据学校定位,对教师因材施教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一个学校来说是个新课题。需要学校层面高度重视并专业化实施教师能力提升,从而让专业师资队伍永葆活力。

(四)注重教学条件建设的必要性与适度性

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中重要的一环。一方面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到的实践课程需要场地、软件、仪器和设备来实现,另一方面教学条件建设在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本科教学评估中有明确的规定,如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图书资料等。特别是在设备方面,生均设备值不得低于3000元[1],因此目前各高校对教学条件都很重视。通过构建虚拟现实的场景,使学生在相关场景下模拟真实角色,设计工作流程,并开展业务工作,以达到逼真的学习效果。升达学院商学院营销专业建设了营销模拟实训室、市场调查实训室、推销与谈判实训室、商务礼仪实训室以及创业实训室,同时该学院将建设物流认知、跨境电商实训室和广告设计与摄影实训室,从而形成一体化实训。目前整体设计已形成,已初步投入使用。实训室对相应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如《市场调研》、《推销与谈判》,《市场营销学》和《营销策划》等的支撑体系已形成。在教学条件建设中,建设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学条件建设必须满足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的要求,使培养方案设置的实践课时能落实,这是教学条件建设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建设时要侧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形成一条基于专业的实践链条,切不可贪大求全,因此教学条件建设务必基于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深刻理解,精益求精。

(五)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落实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落实对培养应用型学生至关重要,是衡量一个院校服务地方能力的重要观测点。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易,落到实处更难!一所地方本科高等学校(含民办高等学校)能不能快速调整,整合各方资源,把实践教学体系落到实处,服务地方经济,从某个角度讲,反映该学校的快速反应能力。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构建了“认知实习-专业实训-校内综合实训-企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与永辉超市、聚美优品、空港跨境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同时做好相关辅助活动:专业竞赛和专业讲座。近几年,举办了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例如:长通物流董事长、太古可口可乐河南区经理、杜康集团总经理等知名企业家走进校园;同时也邀请了海内外知名学者莅临学校讲座。同时与光明乳业、河南统一、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合作,连续举办十三届“赢在校园”活动。近几年通过产品进校园销售、新产品推广、策划案展示等活动,展示学生风采,提升专业水平。实现了产品进校园、企业人士做评委的真刀真枪的项目演练。

三、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思考

目前专业建设在民办高校发展中地位日渐提高,回顾部分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在教学条件、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专业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受教育者要求的提高,未来不同高校专业建设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对于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来说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明确专业建设目标,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

作为民办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因此首先应根据专业要求和生源情况,明确专业建设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然后根据市场营销就业去向和后期发展,建立毕业生信息追踪,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动态调整课程设置。

(二)建立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加大激励,构建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目前专业建设在民办高校发展中地位日渐提高。但是回顾部分民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发现要引导专业建设出成果还须加大激励措施,在职称评审、加分、奖励、晋升等方面,进行倾斜。专业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专业建设和人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专业建设要出成果,见实效,就必须打破常规。在组织架构上可以适当借鉴企业项目部制,专业负责人要切实统筹调配资源,协调相关专业教师、辅导员、职员及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完成专业建设的活动。同时要有相对稳定和成长的师资队伍。频繁流动的师资,是不可能搞好专业建设的。民办高校要构建相对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就应该广纳贤才,灵活聘用与专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并重。另外学校必须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大对专业建设相关活动和成果的激励,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三)以学生为主,优化资源管理

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的导向。评价一个特色专业建设好坏,学生能力特别是专业能力的形成应该是重要的指标。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辅导员和相关部门从多方面入手,相互配合。例如:课堂教学、校企合作、项目练习、考试改革、专业比赛、学术讲座、团学活动等等,皆须相关方全心投入,通力协作,落到实处。要做好一件事,往往离不开资源的投入。因此专业建设中,学校应重视日常持续的教学投入与支出,使生均教学支出合理化、规范化,让稳定上升的教学经费支出为专业建设保驾护航。另外要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体制,减少审批,优化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软件的管理,优化校外资源管理,从而以学生为中心,扎实做好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Z].2004-02-06.

[2]陈秋梅,冯鹏义.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21-23.

特色建设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交通条件变好了,山绿了,水更清了。而伴随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尤其在大城市生活惯了的人们,面对焦虑、重压下的生活,更是向往农村的安静、新鲜的空气,绿色无污染食品等。可以说,农村带给人的不光是思乡的情结,更是一片心境放松之地的庇护所,而各地政府更是以敏锐的眼光察觉到了城市居民的巨大需求,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业,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1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具有其淳朴、浓厚的特色,与城市有着天壤不同,这里有自由自在的慢生活,有村落特色的历史文化,进入了乡村,能瞬间让游客感觉到身心上的放松。通过探索由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路子,对接三农,在将农业项目做精做强的同时,依靠农业旅游观光项目,采摘节等活动的开展,解决三农所面临的问题点,以实现振兴乡村发展之路。1.2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绿富双赢”的有效手段。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同时,乡村的基础建设方面也是最关键的部分,而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时期,一方面农村的交通、水电问题能得到彻底性地改观,另一方面农民的意识也有了改变,环境保护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乡村青山绿水令城市居民无限向往。只有乡村的建设与环境方面得到同步发展,才能吸引更多游客的涌入,实现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1.3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部分处于边远山区的乡村,交通环境虽不占优势,但地理环境资源优势明显,由于缺少针对性开发,这些地方的人们也更多地选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方式生活,发展速度缓慢,远远赶不上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但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这些地方完全可以成为拓展训练、养生休闲的最佳场所,有了旅游业的带动,餐饮、民宿、其它农副产品的销售等,都会呈现井喷式发展,带动农民就业,进而创造丰厚的经济价值,为当地的脱贫工作贡献力量。

2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所面临的困难

2.1资源利用率不高。针对某些乡村地区,拥有丰富资源,但都处于未被开发的阶段,使得当地无法发展起来,更是与外界几乎无交流。丰富的资源,由于受各地政策、开发投入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资源利用率很低,急需工商资本的介入,进行开拓。一部分边远地区政府部门,虽也是知晓当地的资源情况,但苦于资金不足,只能在等待与观望中错失发展良机。2.2发展不平衡。千篇一律,没有特色,盲目照抄照搬成功模式,没有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例如建立农家乐、生态园等,都是重复性的,故容易出现建设数量很多,配套不健全,管理松散,也同时缺乏相应的监管力度,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式经营,无法得到游客青睐。游客资源是比较丰富,但在配套方面存在问题的地方,大家都不感兴趣,导致出名的地方人流扎堆,没有特色的地方不但不盈利,有可能最终亏损而倒闭。2.3开发项目缺乏整合。乡村旅游开发项目,需要在已有的资源上进行开拓,去整合其它方面的资源,如没有将其它资源进行联合起来发展,特色效应则无法发挥与体现。单一化的发展,必然带来的是逐渐落后直至消亡。

3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3.1政府主导规范管理。1建立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的工作模式,以政府部门为导向,有计划地在具有特色的地方开展旅游业,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开发过程中对于乡村原有资源的破坏,通过促使乡村旅游业提高当地经济收入[1]。2政府部门需要在乡村旅游的投入方面,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各项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必要的部分,缺少了基础设施建设,后面的工作将难以持续开展。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此部分基础的铺垫,更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3建立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的工作模式,需要政府部门加大乡村旅游的审批效率,在安全、卫生管理方面做好引导工作,建立相应的规定,以防止为促使经营,商户相互之间恶意竞争的行为发生,促使乡村旅游业有序向前发展。4做好群众工作,切实调动起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开展由企业为主导的联动式发展模式,依靠企业的联动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避免家庭作坊式的个人散户经营。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针对企业做好审查工作,以防有部分不法分子乘机混入,导致农民的最终利益受损。3.2挖掘内涵并实现特色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旅游资源,那些方面是有利因素,如地域、季节、历史文化、民俗等,通过对于自身有利因素方面的挖掘,依靠此部分有利资源做支撑,才能够更好地在此基础上,加入其它资源,取得共同发展[2]。挖掘内涵,努力打造个性化品牌,走具有特色的旅游路线,有了相应的特色,才能够吸引大众眼球,这方面的开拓,更需要深入化的因地制宜。例如:具有水果特产的地方,可以在水果成熟的季节制定特色化的采摘活动,在此基础上再精细化发展,住宿、餐饮其它行业等,都得以共同实现促进式发展。3.3整合资源。要引导乡村旅游业持续化发展,更是需要进行全面性规划工作的开展,只有规划工作完善化了,有序化了,才能在有利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品牌[3]。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政府部门需要更多地监控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以利于宏观调控工作的开展,维护当地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时间火了,后面就走入没落。更要防止部分地方打着旅游开发的幌子,进行圈地,旅游业没有发展起来,却更多地对于当地的发展造成影响。3.4旅游线路组团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业,更是需要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尤其是有农副产品资源的地方,更是需要通过旅游工作的开展,使得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能被外界所知,通过发展农家乐等形式,使得贫困地区的青山绿水资源,能够成为避暑及养生的圣地,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庇护所[4]。通过发展旅游业,更是需要将零星地区的特色与主旅游线路串联起来,所形成的资源才能更加丰富化,才能够满足不同游客不同的需求。

4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将使得乡村的资源被合理化应用,同时又为乡村的发展找到合适的发展之路。乡村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了旅游业的带动,劳动力资源可以得以充分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梦想,空巢、留守儿童、空村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张曼.基于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问题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2]宋璇涛.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J].领导科学,2006(15):7-8.

[3]刑兰芹.浅析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关系[J].西藏发展论坛,2007(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