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6:19:38

送别会范文篇1

再见了,祝你未来一年都很顺利。

2.Wearegatheredheretodaytosendoffoneofourupperclassman,Mr.Smith,whohasbeenappointedtohisnewpostinLondon.

今天在这里我们在这里相聚,为我们的学长史密斯先生送别,他被派到伦敦担任新职。

3.MayyouhavethebestofluckinSanFrancisco.

祝你在旧金山会有很好的运气。

4.1.Ireallydon’tknowwhethertobehappyorsadheretoday.

今天在这里我真的不知道要高兴,还是要悲伤。

5.Ayearseemslikesuchalongtimetobeaway,sowewillmissyoualot,andwehopeyouwillmissus,too.

过了一年,似乎是很久远以前的事,我们会很想念我你,希望你一样想念我们。

6.Wewillmisshimasaworkeramongstusandalsoasacheerfulfriendwhocouldalwaysbrightenthedayaroundhere.

他是我们的同仁,也是让我们在这儿的日子充满欢乐的一位开朗的朋友,我们会怀念他的。

7.IhopeyouwillthinkofmefromtimetotimeasIshallbethinkingofyoualways.

我希望你们不时会想到我,就像我经常会想着你们一样。

8.IcertainlywishMr.Smiththebestofluckineverythingheundertakes,eitheracademicallyorsocially,atHopeCollegeandinAmerica.

我祝福史密斯先生在霍浦学院和美国,不论是在学术上或是在社会上,一切顺利,万事如意。

9.ThankyoufortakingtimeofffromyourbusyjobstocomeheretonighttosaygoodbyetoMissSmith.

感谢你们今晚从百忙之中抽空到这儿向史密斯小姐道别。

10.Allthemembersofyourdepartmentarebeforeyoutodaytowishyoufarewellandgoodluckinyourfuture.

你部门的所有同仁都来到你面前,祝你一路平安,未来福星高照。

11.Soinsteadofconcludingmyspeechwiththecustomary“Good-bye,”allowmetosay“Goodluckandmuchhappiness!”

不要照一般习惯说“再见”作为结尾,我要说的是“祝好运,万事如意!”

12.I’mfullofexcitement.

我很兴奋。

13.Ioweagreatdealtoallofyou.

我欠你们大家太多了。

14.Thankyouforcomingheretonighttoseemeoff.

谢谢你们今晚来为我送行。

15.IwillmissallofyouwhileI’maway.

我没和你们在一起时,我会惦记着你们每个人。

16.Ithankallofyouforwhatyouhavedoneforme.

我很感谢大家的一番厚意。

17.Ididnotexpectatallthatyouwouldholdapartylikethisforme.

我一点也没想到你们为我举办一个这样的聚会。

18.Inthefirstplace,Iwishtosayawordofthanksforholdingthissend-offpartyforme.

为我办这个欢送会,首先我要说声谢谢。

19.Icertainlyamthankfultothecompanyforgivingmesuchachance,andIearnestlyhopethatIwillliveuptoeveryone’sexpectations.

我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我诚挚期盼不负大家的期许。

送别会范文篇2

一.送别诗的类型之多,情感之深

孟郊的《古别离》、杜甫的《新婚别》写的是夫妻间的离别,那份别离的幽怨与痛苦,自是感人至深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和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则是兄弟间的骨肉分离,难舍之情溢于言表。而孟郊的《古怨别》、杜牧的《赠别》则极写情人间的缠绵悱恻。这些可算是亲人间的、情人间的离别,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抒写更多的则是同僚间的、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一)友人的离别,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送别诗

友情是世上最真挚,最复杂的情感之一。诗仙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水深比情深,形象地道出了这段友情真实质朴,“不及”二字更形象的说明彼此的友情深厚。可见诗仙的神来之笔是多么的精妙,化无形的思念之情为有形的流水,诗中毫无悲伤之情。而卢纶的诗虽是直接抒写离别之情,却多了一层浓郁的悲情色彩。“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在这一萧瑟,冷清的景象中,离别的悲情格调格外沉重。

他们有的是写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梓州李使君》、李白的《送友人入蜀》等,好友外出做官,诗人摆酒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有的是送好友到外地做官的,但际遇不同,与前者相比,他们的友人或同僚却都是被贬的,这类诗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占了很大的份量,如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诗人在送别好友的同时,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渲泄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感情深切而感受人。

还有一类,也与做官有关,那就是送友人去远征的,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等,这些多是边塞诗人的作品,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相比之下,下面的这类送别诗,可能会让人的心情轻松一些,那就是送友人去远游的,也可能是诗人多半不愿把“柴米油盐”放在诗中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读不到多少他们为生计而四处奔忙的句子,更多的倒是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如杜荀鹤的《送友人游吴越》、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等,这些诗毫无悲酸之态,也不故作豪放语,意境高远,情深意浓。

(二)借诗吐心中的激愤或借诗明志的送别诗

我们学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类诗,其中最典型的句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是全诗感情高潮的句子,表明了作者对权贵的蔑视,诗人以诗歌明志,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仙不愧是诗仙,神来之笔一扫官场的压抑之情,向往名山仙境,是出于对当权者的抗争,这一句道出了多少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心声。在这一类送别诗中,往往穿插意愿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诗中掺杂着诗人对世事的愤懑,对人生失意的抑郁不平,因此,激愤的色彩十分明显,但是这些诗人不愿沉沦,仍想建功立业。王昌龄的《别刘婿》“身在云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锓锓”,虽然未被君王任用,屡遭贬谪,但仍胸怀大志,一心想建功立业,这类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

在送别诗中,若是两人一贬再贬,其心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柳宗元和刘禹锡是患乱之交,二人因在改革中力革时弊,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之后,又召回京,未料二人再次遭贬,柳宗元贬为柳州刺史,刘禹锡贬为连州刺史,他们一同赴任在中途离别。在这样的背景下,柳宗元作了《重别梦得》这首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各西东”。皇恩若许归田里,晚岁当为邻舍翁。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不言悲情而自有悲情,不言激愤而自有激愤。这一类诗往往清新自然,读来明白晓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鼓励的送别诗

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漫漫人生路,正是因为有了好友的鼓励,安慰,才使我们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在这一类送别诗歌中,被后人誉为“诗家天子”的王昌龄,不仅以边塞诗著称,其笔下的送别诗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友人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那首脍炙人口的《送柴仕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离别之即,劝慰友人,对离别之事轻描淡写,以化远为近的诗句缩短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距离,以其情深意长而熨帖人心。语言明快自然,一洗哀伤之气。一句明月何曾是两乡,表明了诗人之间心心相应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委婉的劝说之意。在这一类送别诗之中,王唯《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别董大》则是千古绝唱。

(四)抒发一种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送别诗

这一类送别诗,情感比较复杂,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自己的身世命运之感,意境宏大,基调慷慨。其代表是享有边塞诗派代表美誉的岑参。他笔下的送别诗,豪气冲天,构思奇妙,将边塞景观化入诗中。为代表的这一类送别诗意境宏大,往往有一种独特的神韵。他这类送别诗将边地风光写入诗中,为送别诗开拓了一片新的领域。代表作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运用多种手法,表达深情真挚的感情

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在抒发心中的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那么,在唐代的送别诗中,表现出来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直抒胸臆

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

(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借景抒情这一法宝。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景物在有情人的眼中是会变的,它会因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送别诗中,诗人们在送别时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唐代的诗本就重情趣,重意趣,他们在表现“情”与“意”的时候,往往都要借助“景”或“境”,这一点在唐代的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是唐代送别诗的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

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在郊外,青山白水,景色如画,但一“横”一“绕”就把不愿分离的惜别之情借助山水表达出来。中间两联更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想象别后友人的行程,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关怀,颈联“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隐喻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尾联情意更切,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整首诗借景抒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感情真挚而感人。

(三)融情寓景、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自从产生以来,一直都是最常用的抒情手法之一,用在诗歌中的更是俯拾即是,因为离开了景而纯粹去谈情,仿佛这情便没有了着落。所以,在唐代的送别诗中,几乎每首诗都有借景抒情的例子。但借景抒情的最高境界则是:融情入景,把一段浓浓的深情,深婉含蓄地藏在简淡的、似乎是不经意间得来的景中,只留下若隐若现的一截丝头,让读者去发现、去抽取,越抽越多,牵出一腔心事,跌宕起伏,意味深远,一如醇酒,虽清洌而味厚,时愈久而愈香。

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这首诗即景抒情,情在景中,写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竹林寺远,钟声触动思绪,归影勾起诗人的归意,但诗人形象隐于诗外,在闲淡的意境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但这种情怀全在意境之中,诗人一句也没有说,却深得融情入景之三味。

三、健朗高昂的格调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柳永式的、带着浓重伤感情绪的离别,也是和他有着相同感触的许多人的离别。唐代的送别诗中,这类诗不在少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柳永的这句诗在格调上迥然不同,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场深情的离别,我们看不到有丝毫黯然销魂的样子,诗人借送别的时间、地点,巧妙地布置环境,使得景色色调清新、明朗,轻快而富于情调。

如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此诗以醉别开始,以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迈不羁和开朗乐观的感情,格调爽朗,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且诗中自然美与人情美相互映衬,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结尾两句,干脆有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些在分别时唱出的豪放旷达的诗句,正体现了唐代诗人那种豁达的胸襟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一扫悲情哀语,而成为送别诗中的一道风景。

四、造句精审、言浅情深

真正的文学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也是纯粹的。古往今来,朋友之情不断被人们歌之咏之,颂之赞之,正是因为朋友之间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激动不已。那是一种醇正地人情美,真正的友情美,而真正的美从来都是不用雕琢的,“豪华落尽见真淳”,在送别友人的时候,诗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一颗真心,用最朴素的语言捧出,化成千古绝唱。

如孟浩然的《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也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语出天然,但深挚动人的感情却挥之不去,言浅情深,余味悠长。

再如柳宗元的《重别梦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各西东。皇恩若许归田里,晚岁当为邻舍翁。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语言之中,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

送别会范文篇3

在我国大部分古典诗词中,草不只是自然景象的组成部分,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物象,而是有着丰富的情感内蕴的。比较常见的意象有以下几种。

一、由于绝大多数的草都不能常绿,极易枯萎,所以常被诗人用来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意象最早见于屈原的《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此后被历代诗人广泛运用,如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二、草的枯萎蕴育着来春的复苏,但人生却没有这种失而复得的机会,所以草又常被作为历史沧桑变幻的见证。这在唐代咏史怀古的诗作中尤为突出。如李白的《金陵凤凰台置酒》中“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二句,与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与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同样都是借草来凭吊古人,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三、春草的周而复始还常与“怀人”、“盼归”的主题联系起来。如《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就是在春草复生中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并借此表达所怀之人未归的惆怅情绪。又如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与《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均借草起兴,表达了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如同河畔青草般连绵不断。

四、送别是怀人的开始,与怀人主题一样,送别诗中也常有草出现。如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如李白的《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而这一意象最经典的体现当属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送别会范文篇4

论文摘要:吴嘉纪是清初一位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以“冰霜高洁.刻露清秀”的诗风自成一家。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送别诗和寄怀诗,并Z,L~L类诗歌的题材内容、抒情风格、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诗人诗歌创作的心理成因及采用多种意象手法,揭示其诗歌创作以凄冷为主调的多样化诗风和善于运用真朴而自然的白描手法的独特风貌。

吴嘉纪(公元1618—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别号陋轩,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是清初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史载其“与人交,性冷难合”,…因而其交际有限。较之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他一生游历不广,活动范围主要在东台、泰州、扬州之间,最远也只到过南京、镇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吴嘉纪的著作《陋轩诗》中,却有近三分之二为送别、寄怀类诗歌,涉及的人物有五十多人,这说明他非常重视友情,对“两心不觉胶投漆,因诗与我成相知”(卷十五《管鲍篇呈汪舟次》)的友谊十分珍惜。明亡后的十五年间,吴嘉纪蛰居东淘,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与王太丹、徐发荚、沈耽开等遗民诗人交流、唱和。“右诸子皆为明儒,萃生于万历年间,同处东淘左右。国变后,隐居不仕,沈冥孤高,与沙鸥海鸟相出入。结社于淘上,有所怀抱.寄托诗文”。由于共同的遭遇,许多遗民结成了比较固定的“遗民小社会”.而遗民诗人之间笃于友谊。歌颂友谊之真挚、热烈,在中国历代诗人中也确乎少见。晚年,悲凉和孤独的共同境遇使得他们更加渴望用友情来相互抚慰,因而友谊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怜朋友少,只是别离多”。(卷十四《送缄子》),朋友分离自然会恋恋不舍.因而怀友、念友诗作频出。综观吴嘉纪的交往对象,大多是不甚出名甚至是无名的人物。因此他们送别诗中也无对奢华酒宴及纷繁歌舞情景的描写,但诗人对于朋友的感情却是真挚醇正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诗歌中。

一、送别类诗歌

《诗经》云:“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E3]古人送别如此伤感,皆因交通不便,相见甚难。津口渡头~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因此,自古以来,送别、寄怀成了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吴嘉纪送别诗的写作内容主要表现为对朋友旅程的描写,或实或虚,或忧或喜,或春光明媚,或愁云惨淡。如其《送乔东湖之吴门》(卷八)云:“出门忽大笑,雪尽见青山。挂席东风来,浦禽鸣关关。草木带行李,春晴无愧颜,前路游趣佳,掉头海岸远……”好友去苏州,诗人牵手相送,两人交谈甚欢。送别路上春光明媚、草木翠绿、小鸟鸣唱.好似诗人正携友游春。送别的苦楚诗中无迹可寻,“挂席东风来”、“前路游趣佳”等句隐含了诗人对朋友游历东吴的欣喜和祝福。再如《送王季鸿之西泠》(卷三):“西湖春二月,桃李争芳妍;观者皆快意,游子独怆然!此乡虽云乐,不如归旧川。”同样是春光明媚的季节,但对于漂泊求食的王季鸿来讲,西湖的美景、桃李的芳香却抵消不了思乡和穷困的悲愁。诗人不禁为老友掬一把同情之泪。同时,诗人还在诗中想象了朋友在旅程中的情境,如《送汪左严北上》(卷三):“村冷鸡早鸣,桥危马暗渡。悚星照童仆,残梦经道路。淮甸隔云望.金台仰面遇。三策献庙廊,知音笑相觑。”诗人仿佛是伴随着汪左严一路北行,其境其景犹如身临其境。对于朋友的离别,吴嘉纪很少流露出如“沾巾”、“涕泪”等儿女情长.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却溢于言表:“看君策斑马,自首搔天涯。”(卷三《送汪左严归新安》)“去者方愉悦,送者忽彷徨。”(卷三《送程翼士》)“后夜酒醒思旧伴,乌啼残月不胜愁。”(卷四《送吴仁趾》)“采花带叶故乡路,独倚杖黎看去人。”(卷十《四月一日,送汪梅坡之东亭》)面对老友离别,诗人时常感叹:“酒伴纷纷去,天涯独黯怀。”(卷八《送汪三于鼎归新安》)希望朋友们“别时去我远,记得频回顾”(卷十四《忆老朋》)。吴嘉纪的送别诗虽有离愁别绪之抒发.但没有故意渲染离别的痛苦、无端的哀怨,而是以一种较为平和、自然的情调和坦率的情感,给人一种恬淡、真挚的感受。

吴嘉纪还有一些在清廷做官的友人,特别是诗人晚年,好友汪楫、汪懋麟等都一一出仕,诗人一方面坚守自己的民族气节,另一方面也对朋友们的选择表示理解,在为友人欢喜的同时隐藏的却是自己心酸的泪滴。如卷三《七夕送王阮亭先生》其一:黄河新秋时,凉风吹去舫。帆底宦游人,欲发重惆怅。月高银汉斜.双星默相向。回首望广陵.烟树浮新涨。一鸟失其群,云宵自飘扬。

诗人对王士稹深怀知遇之恩.虽知与王“出处虽不同,吾曹各努力”(卷三《七夕同诸子集禅智寺硕公房,再送王阮亭先生》),但在1665年秋王士稹离扬赴京仍让当时扬州许多遗民文人“耆老泪盈把”。诗人借“鸟”的意象对王阮亭的前程表示祝福对于汪楫、汪左严等人的出仕,诗人既赞扬他们的才能,义能对他们进行善意的忠告。如《自淘上至竹西,送汪舟次之赣榆教谕任》(卷八)中对汪楫既有“可怜天下才.逡巡就小官”的惋惜.又有“良骥不好枥.美瑜不恋山”的鼓励,更有“黄鹄已高翔,鸥鸟难随飞”的自励。诗人常对友人提出劝告.如“依然是负米,勉矣宦游人”(卷八《送汪左严之太湖教谕任》)、“爱憎实自致,攀条君寞哀”(卷八《诗四首赠程云家》)、“羊裘懒与轩车近,恐使弹冠薄钓缗”(卷八《正月六日,王于番邀同程云家泛舟西溪》),可见诗人对朋友的玉洁冰心、真挚感情。

二、寄怀类诗歌

吴嘉纪寄怀诗数量也较多,由于诗人独寓一隅,对远方的朋友思念已久,故情动于衷而发于言。诗歌显得更情深味醇。如《寄吴公调》(卷一):“昔日穷愁里,看余发旧林,悬知游子况,尚在故人心,书去梦魂远,花开离别深,喈喈啼绿树,求友愧作禽。”友人分别后的情况一直为诗人所关心,梦中不由想起昔日读书交游之景.诗人恨不得变成一只禽鸟飞向友人。可见其思念何其之切。诗人惦念友人,更关心他们生活的细节,如:“春风至芜城,曾否苏疚疾?”(卷j三《早春寄汪三韩》)“问君远归来,.啼无衣?”(卷十五《寄吴介兹》)诗人对那些奔赴家乡的友人有“饥雀恋空仓,赢骥怀故轩”(卷四《寄汪虚中》)之理解,安慰他们“荣达事事好,不如老亲傍。人生得终养,短褐庸何伤!”(卷七《寄邓孝威》)。

吴嘉纪重友情。不仅因为其时常感到孤独。更是其内心情感渴望的表现,因而是一种寂寥中更为炽热的情感。诗人有“不得来携手,思君颜色凋”(卷二《寄程浊庵》)的思念之苦,有“同心思离居,白发禁久别”(卷五《寄汤严夫》)的心灵相交,更有“极尽余生乐,朝朝扣尔门”(卷五《秋日怀孙八豹人六首》)的重逢盼望。特别是对于与自己一样漂泊求食的友人,诗人常在诗中为他们的命运呜不平,如他的好友王又旦,诗人以“扬州青铜镜,多年陷泥滓;雕文已半蚀,妙质幸犹在。”(卷五《古意寄王黄湄》)来痛惜其不得重用。同时.诗人还以“悠悠天地间,真赏那易得”(卷四《寄汪虚中》)来劝慰失意的朋友,以“黄金散尽归乡邑,惟有贫交不忘君”(卷十一《寄澄塘吴仁夫》)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忠贞不渝之情。

吴嘉纪还有一些酬赠诗,多为应酬而作,如《十月六日罗母初度赠诗六首》(卷二)、《程临沧、飞涛两尊人双寿诗》(卷三)、《诗四首为隆阜戴节妇赋》(卷十)等,诗中多为歌德颂节之语,其艺术价值相对较低,故不在此赘述。自古以来,“柳”已作为留别的意象存在于诸多送别诗中,而吴嘉纪的送别、寄怀诗中较少有些意象,出现“柳”字的只有两处,其一为“暮春作客意无赖,况复折柳天一涯”(卷十二《送汪叔定》)。此处“柳”被组合成“折椤”一词,也不过是送别的代称,并无更多的含义。其二为“何日鸣琴重到此?海鸥陧柳最相思”(卷七《送分司汪芾斯先生归钱塘》)。此处“柳”作为景物衬托相思之情,已非蕴含无限凄离别情之“柳”。

吴嘉纪送怀诗中以“酒”为意象是较多的。与友人诗酒话别是历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它既是一种礼俗,又能反映诗人的别愁心理。元人杨载《诗法家薮》中指出:“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韩愈《知音者诚希》诗有:“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写出了以酒为知音送行,并寄予了某种企盼。嘉纪喜好饮酒,他的好友方文说他:“平生无所好,寓意诗酒中。酒多令人病,诗多令人穷。”吴嘉纪诗中则有“悲歌饮浊酒,醉上黄金台”(卷五《送汪长玉之蓟门》)、“酒当邗水劝,冷傍破衣生”(卷十三《至邗次日,送希文往真州》)、“劝尽村醇人转醒,停杯问汝往何处”(卷七《送吴苍二归新安,兼怀汪虚中、扶晨、于鼎、文治、郑慕倩诸子》)、“后夜酒醒思旧伴,乌啼残月不胜愁”(卷四《送吴仁趾》)等,正是这酒的悲壮,酒的祝愿,酒的醇浓,使虚与委蛇的应酬之气荡然无存.滤出的是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心意。

送别会范文篇5

场景:外国同事的FarewellParty上

礼物: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

Johnson要调回美国总部了。我和他本是平行职位,

他是市场部总监,我是公关部主管,平时常常有合作的机会。虽然因为文化差异或看待问题的不同思路,我们也有争执的时候,但也是对事不对人,总的来说我们是很好的Partner。而且他曾以美国大男生式的幽默来感染过我们的开会氛围,所以他要离开了,我想我还是会想念这个工作伙伴的。

他要离职前,公司按照惯例一定会为他举行个FarewellParty,我打算在这个派对上给他送上一份礼物。不过老实说送礼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还能根据平时对他的了解来揣测一份合他心意的礼物,但对于一个交情只限于同事的人来说,送什么才能既得体又能让他喜欢上呢?还好,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很多和老外打交道的经历,所以对于他们的喜好品位我还是多少能够捉摸(了解?)的。

就在我自己考虑着要送什么给Johnson的同时,老板又给我下达了一个命令,要我代表整个公司为Johnson挑选一件礼物。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我自己要买什么我已经考虑过了,但要代表整个公司来送,还得有分量才行。

领受这个艰巨任务之后,我努力逛了很多次街,最后终于选定了,当然这其中还得仰仗市场部“内线”的帮忙。

开FarewellParty那天,一群同事围绕在会议室里,有音乐,有饮料,有各种精美的点心,但在众人簇拥之下,Johnson还是有点伤感。要送别这个高层职员,老板自然要说些话,当然是比较正式的“表彰难舍激励”之类的“官方语言”。然后我们就等来了特约嘉宾——Johnson的女友。这个女孩可以说非常伟大,当年因为Johnson被派到中国来,所以她也放弃在美国的工作随他而来,开始学习汉语重新寻找工作,而现在Johnson要回去了,她又随他而去。

最佳男女主角都到齐后,老板朝我使了一个眼色,让我准备下一个重要环节——送礼物。我当然心领神会,在老板说出“我们有些心意要表达”的时候,适时地拿出了两个精美的包装盒,递到了Johnson和他女友的手上。他们很高兴地打开,惊喜的表情跃然脸上,那是我特意去很有名的裁缝店里定做的两套唐装,男蓝女红,非常喜庆,衣料考究做工地道。在大家的怂恿下,他们把衣服穿上了身,正合适,尺寸当然是从“内线”那里得到的。他们很兴奋地说这是APEC的时候各国领导人穿的衣服,而我们还灌输了他们别的知识——这种衣服中国人结婚的时候很喜欢穿,建议他们在结婚典礼的时候穿,把这两个人高兴得灿若烟花。

同时我也送上了自己的小礼物,那是在一家精品店淘来的一对红木筷子,装在精美的盒子里,古色古香,很有中国味道。送给他们的时候,我说希望他们回到美国还是能够偶尔用筷子吃吃中国饭。Johnson连说“谢谢”,给了我一个美国式的拥抱。

温馨小贴士:

商务场景中送礼一般不宜太贵重,因为这样对方收着也不安心,同时还得苦恼回礼的问题。礼物虽然不需要太贵,但包装要非常讲究。任何东西都是要有一个门面的,特别是在商务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凸显品位和面子。送礼一般以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为主。

如果送礼给外国人,那么先了解对方的文化,要避免送一些在对方国家的文化里是忌讳的东西。同时,为了满足外国人想要猎奇的兴趣,送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礼物应该是比较好的。

Tips:

送别会范文篇6

论文摘要:吴嘉纪是清初一位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以“冰霜高洁.刻露清秀”的诗风自成一家。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送别诗和寄怀诗,并Z,L~L类诗歌的题材内容、抒情风格、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诗人诗歌创作的心理成因及采用多种意象手法,揭示其诗歌创作以凄冷为主调的多样化诗风和善于运用真朴而自然的白描手法的独特风貌。

吴嘉纪(公元1618—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别号陋轩,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是清初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史载其“与人交,性冷难合”,…因而其交际有限。较之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他一生游历不广,活动范围主要在东台、泰州、扬州之间,最远也只到过南京、镇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吴嘉纪的著作《陋轩诗》中,却有近三分之二为送别、寄怀类诗歌,涉及的人物有五十多人,这说明他非常重视友情,对“两心不觉胶投漆,因诗与我成相知”(卷十五《管鲍篇呈汪舟次》)的友谊十分珍惜。明亡后的十五年间,吴嘉纪蛰居东淘,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与王太丹、徐发荚、沈耽开等遗民诗人交流、唱和。“右诸子皆为明儒,萃生于万历年间,同处东淘左右。国变后,隐居不仕,沈冥孤高,与沙鸥海鸟相出入。结社于淘上,有所怀抱.寄托诗文”。由于共同的遭遇,许多遗民结成了比较固定的“遗民小社会”.而遗民诗人之间笃于友谊。歌颂友谊之真挚、热烈,在中国历代诗人中也确乎少见。晚年,悲凉和孤独的共同境遇使得他们更加渴望用友情来相互抚慰,因而友谊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怜朋友少,只是别离多”。(卷十四《送缄子》),朋友分离自然会恋恋不舍.因而怀友、念友诗作频出。综观吴嘉纪的交往对象,大多是不甚出名甚至是无名的人物。因此他们送别诗中也无对奢华酒宴及纷繁歌舞情景的描写,但诗人对于朋友的感情却是真挚醇正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诗歌中。

一、送别类诗歌

《诗经》云:“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E3]古人送别如此伤感,皆因交通不便,相见甚难。津口渡头~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因此,自古以来,送别、寄怀成了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吴嘉纪送别诗的写作内容主要表现为对朋友旅程的描写,或实或虚,或忧或喜,或春光明媚,或愁云惨淡。如其《送乔东湖之吴门》(卷八)云:“出门忽大笑,雪尽见青山。挂席东风来,浦禽鸣关关。草木带行李,春晴无愧颜,前路游趣佳,掉头海岸远……”好友去苏州,诗人牵手相送,两人交谈甚欢。送别路上春光明媚、草木翠绿、小鸟鸣唱.好似诗人正携友游春。送别的苦楚诗中无迹可寻,“挂席东风来”、“前路游趣佳”等句隐含了诗人对朋友游历东吴的欣喜和祝福。再如《送王季鸿之西泠》(卷三):“西湖春二月,桃李争芳妍;观者皆快意,游子独怆然!此乡虽云乐,不如归旧川。”同样是春光明媚的季节,但对于漂泊求食的王季鸿来讲,西湖的美景、桃李的芳香却抵消不了思乡和穷困的悲愁。诗人不禁为老友掬一把同情之泪。同时,诗人还在诗中想象了朋友在旅程中的情境,如《送汪左严北上》(卷三):“村冷鸡早鸣,桥危马暗渡。悚星照童仆,残梦经道路。淮甸隔云望.金台仰面遇。三策献庙廊,知音笑相觑。”诗人仿佛是伴随着汪左严一路北行,其境其景犹如身临其境。对于朋友的离别,吴嘉纪很少流露出如“沾巾”、“涕泪”等儿女情长.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却溢于言表:“看君策斑马,自首搔天涯。”(卷三《送汪左严归新安》)“去者方愉悦,送者忽彷徨。”(卷三《送程翼士》)“后夜酒醒思旧伴,乌啼残月不胜愁。”(卷四《送吴仁趾》)“采花带叶故乡路,独倚杖黎看去人。”(卷十《四月一日,送汪梅坡之东亭》)面对老友离别,诗人时常感叹:“酒伴纷纷去,天涯独黯怀。”(卷八《送汪三于鼎归新安》)希望朋友们“别时去我远,记得频回顾”(卷十四《忆老朋》)。吴嘉纪的送别诗虽有离愁别绪之抒发.但没有故意渲染离别的痛苦、无端的哀怨,而是以一种较为平和、自然的情调和坦率的情感,给人一种恬淡、真挚的感受。

吴嘉纪还有一些在清廷做官的友人,特别是诗人晚年,好友汪楫、汪懋麟等都一一出仕,诗人一方面坚守自己的民族气节,另一方面也对朋友们的选择表示理解,在为友人欢喜的同时隐藏的却是自己心酸的泪滴。如卷三《七夕送王阮亭先生》其一:黄河新秋时,凉风吹去舫。帆底宦游人,欲发重惆怅。月高银汉斜.双星默相向。回首望广陵.烟树浮新涨。一鸟失其群,云宵自飘扬。

诗人对王士稹深怀知遇之恩.虽知与王“出处虽不同,吾曹各努力”(卷三《七夕同诸子集禅智寺硕公房,再送王阮亭先生》),但在1665年秋王士稹离扬赴京仍让当时扬州许多遗民文人“耆老泪盈把”。诗人借“鸟”的意象对王阮亭的前程表示祝福对于汪楫、汪左严等人的出仕,诗人既赞扬他们的才能,义能对他们进行善意的忠告。如《自淘上至竹西,送汪舟次之赣榆教谕任》(卷八)中对汪楫既有“可怜天下才.逡巡就小官”的惋惜.又有“良骥不好枥.美瑜不恋山”的鼓励,更有“黄鹄已高翔,鸥鸟难随飞”的自励。诗人常对友人提出劝告.如“依然是负米,勉矣宦游人”(卷八《送汪左严之太湖教谕任》)、“爱憎实自致,攀条君寞哀”(卷八《诗四首赠程云家》)、“羊裘懒与轩车近,恐使弹冠薄钓缗”(卷八《正月六日,王于番邀同程云家泛舟西溪》),可见诗人对朋友的玉洁冰心、真挚感情。

二、寄怀类诗歌

吴嘉纪寄怀诗数量也较多,由于诗人独寓一隅,对远方的朋友思念已久,故情动于衷而发于言。诗歌显得更情深味醇。如《寄吴公调》(卷一):“昔日穷愁里,看余发旧林,悬知游子况,尚在故人心,书去梦魂远,花开离别深,喈喈啼绿树,求友愧作禽。”友人分别后的情况一直为诗人所关心,梦中不由想起昔日读书交游之景.诗人恨不得变成一只禽鸟飞向友人。可见其思念何其之切。诗人惦念友人,更关心他们生活的细节,如:“春风至芜城,曾否苏疚疾?”(卷j三《早春寄汪三韩》)“问君远归来,.啼无衣?”(卷十五《寄吴介兹》)诗人对那些奔赴家乡的友人有“饥雀恋空仓,赢骥怀故轩”(卷四《寄汪虚中》)之理解,安慰他们“荣达事事好,不如老亲傍。人生得终养,短褐庸何伤!”(卷七《寄邓孝威》)

吴嘉纪重友情。不仅因为其时常感到孤独。更是其内心情感渴望的表现,因而是一种寂寥中更为炽热的情感。诗人有“不得来携手,思君颜色凋”(卷二《寄程浊庵》)的思念之苦,有“同心思离居,白发禁久别”(卷五《寄汤严夫》)的心灵相交,更有“极尽余生乐,朝朝扣尔门”(卷五《秋日怀孙八豹人六首》)的重逢盼望。特别是对于与自己一样漂泊求食的友人,诗人常在诗中为他们的命运呜不平,如他的好友王又旦,诗人以“扬州青铜镜,多年陷泥滓;雕文已半蚀,妙质幸犹在。”(卷五《古意寄王黄湄》)来痛惜其不得重用。同时.诗人还以“悠悠天地间,真赏那易得”(卷四《寄汪虚中》)来劝慰失意的朋友,以“黄金散尽归乡邑,惟有贫交不忘君”(卷十一《寄澄塘吴仁夫》)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忠贞不渝之情。

吴嘉纪还有一些酬赠诗,多为应酬而作,如《十月六日罗母初度赠诗六首》(卷二)、《程临沧、飞涛两尊人双寿诗》(卷三)、《诗四首为隆阜戴节妇赋》(卷十)等,诗中多为歌德颂节之语,其艺术价值相对较低,故不在此赘述。自古以来,“柳”已作为留别的意象存在于诸多送别诗中,而吴嘉纪的送别、寄怀诗中较少有些意象,出现“柳”字的只有两处,其一为“暮春作客意无赖,况复折柳天一涯”(卷十二《送汪叔定》)。此处“柳”被组合成“折椤”一词,也不过是送别的代称,并无更多的含义。其二为“何日鸣琴重到此?海鸥陧柳最相思”(卷七《送分司汪芾斯先生归钱塘》)。此处“柳”作为景物衬托相思之情,已非蕴含无限凄离别情之“柳”。

吴嘉纪送怀诗中以“酒”为意象是较多的。与友人诗酒话别是历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它既是一种礼俗,又能反映诗人的别愁心理。元人杨载《诗法家薮》中指出:“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韩愈《知音者诚希》诗有:“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写出了以酒为知音送行,并寄予了某种企盼。嘉纪喜好饮酒,他的好友方文说他:“平生无所好,寓意诗酒中。酒多令人病,诗多令人穷。”吴嘉纪诗中则有“悲歌饮浊酒,醉上黄金台”(卷五《送汪长玉之蓟门》)、“酒当邗水劝,冷傍破衣生”(卷十三《至邗次日,送希文往真州》)、“劝尽村醇人转醒,停杯问汝往何处”(卷七《送吴苍二归新安,兼怀汪虚中、扶晨、于鼎、文治、郑慕倩诸子》)、“后夜酒醒思旧伴,乌啼残月不胜愁”(卷四《送吴仁趾》)等,正是这酒的悲壮,酒的祝愿,酒的醇浓,使虚与委蛇的应酬之气荡然无存.滤出的是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心意。

送别会范文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王维前后期心态的不同论析心态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诗人前期乐观向上、积极仕进极富盛唐之气,其诗歌豪迈、壮逸;后期他参禅入佛,诗风也更加静逸、恬淡、平和。

王维(公元701一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州人。父亲早逝,母亲笃信佛教,对王维影响很大。王维聪颖多才,21岁中进士,为大乐丞,因属下伶人擅舞黄狮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得张九龄赏识,擢为右拾遗,后升至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又受张罢相牵连被派往边地慰军,并留滞节度使幕为判官;安史之乱中陷贼并被迫做伪官,两京收复时因此获罪下狱,因其曾写反乱思主之诗《凝碧池》及平叛功高的其弟王缙请消己官以赎兄罪之力保,被赦罪降官,责授太子中允,后累迁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一生中最大的那次变故,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形成了他前后迥异的心态特征。这两种不同的心态特征又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之在题材择取、风格境界等方面呈现出差异。人们往往根据其心态变化所引发的题材、风格变异,将其诗歌创作以40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本文重点着重分析其两种心态下诗歌的不同风格。

盛唐开元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整个社会意识呈现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形成了宏大雄壮、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盛唐气象,这种奋进的社会意识除了归因于唐帝国繁盛的物质基础外,还在于其深厚而富饶的文化、美学土壤。远溯先秦两汉悠久而优秀的文化积淀,近承魏晋南北朝充实自由的审美心灵滋养。远古文明的积淀,华夏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流,社会心理意识的互汇交融,培育成更为恢宏的盛唐气质。这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社会意识以至远古记忆特别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情绪,必然会渗透在每一位艺术家、诗人的内心。作为开元诗坛的领军人物,王维自然会受到整个时代风貌、社会意识的审美心灵启迪,进而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影响到他的诗歌风格,在他的诗中,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与壮阔的襟怀抱负在边塞诗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老将行》)的壮怀激烈,“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与边塞相关的前期送别诗也同样极富盛唐气。王维有送别诗70余首,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其送别的对象主要是两种人:一是同乡,一是同僚。送别事由多是友朋赴边、迁谪、落第和归隐之类,其诗中旨意往往跳出同情、祝愿的常规和常境,借机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开明政治的向往,表现出积极入世的建功理想。他的送别诗一般都能别开生面,境界奇高,表现出踔厉奇发、壮亢激昂的风格特征。

我们也能在王维早期的山水田园诗里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自信乐观的气概、浩然开阔的胸怀,这种气概与胸怀投射到诗人笔下的风景物貌,掩抑不住一股强烈的壮逸之气。如:

《渡河到清河作》: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诗中,诗人看山,是黛色葱郁,气势宏大,仿若一个绿色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崔嵬峥嵘;看水,是波光连天,浩浩瀚瀚,一望无际,又或像一条劈开山峡的巨龙,一泻千里,如此廓大气势,令人心胸开阔。

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后政治的黑暗使王维对政治感到厌倦,对仕途感到失望;而佛学道教中看空一切的思想和超然出世的态度又使诗人虽身在魏阙而心存山野,这两种原因形成一股合力,使诗人中年以后走上追求宁静生活的解脱之路,徜徉于自然山水之中。但王维从未挂冠而去,直到去世都在做官,他只是长期生活在山庄、别墅而已,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一方面他不必像陶渊明那样躬耕田亩,为衣食担忧;一方面他饱尝官场滋味而投身山水,不像孟浩然等诗人那样有求仕之心,时时流露出怨怅不平之气。他无忧、无愁、无怨,心境平和,恬淡超脱。他可以自由自在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可以无牵无挂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他尽情地融入山水,体悟山水,没有孤独寂寞,没有忧思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此,他的心境和诗风都能达到一种恬淡的境界,形成静逸之美。另外,王维释道并修,佛家虚空境界的追求和对老庄虚静的体验形成他喜好表现自然静态美的审美趣味,特别是隐居辋川以后,王维笃志学佛,终日以禅诵为事,广泛结交各派僧侣,对佛学义理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佛学素养深厚,看空一切,忘怀世情。远离长安黑暗的官场,自甘寂寞,产生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进入审美的心境。

王维诗存300余首,最能代表他后期创作风格的是在宁静超逸、平和淡远心态作用下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山居秋瞑》展现秋山雨后的清新气象,《青溪》、《过香积寺》、《蓝田山石门精舍》等写深山溪涧或寺院幽清的景象,而《皇甫岳云溪杂题》5首、《辆川集》20首则是描写隐居幽胜的组诗,大多写得精致美妙,脍炙人口,犹如精美的绘画小幅。描绘田园风景的诗作有《赠裴十迪》、《春中田园作》、《新晴野望》、《渭川田家》等10多首,勾画了农村平凡而美丽的日常风光。

送别会范文篇8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是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强调在议题的统领下,选择一组文本,通过集体构建,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实践方式,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已经通过单元整合、教材整合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这些阅读教学方法不系统,导致学生存在盲目阅读的问题。群文阅读不是为了扩大阅读量而进行的阅读,它更加注重文本的质量以及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的发展相较于其他教学理念相对较晚,由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根据国际发展形势,率先在全国举起了研究与推广“群文阅读”的大旗。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在多文本阅读中的提高。“群文阅读”的“群文”是相对于“单个”文本的,但是“群文”不是针对阅读的数量,而是构建阅读的结构。

二、群文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群文阅读有两个关键理念,即结构化阅读与集体建构。结构化阅读是指根据同一个主题,全方位地拓展文章,提取相应的信息以及整合信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集体建构,是指在集体阅读中,以教师为主要领导者,师生共同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阅读教学,可见阅读和写作是息息相关的,在阅读中学生可以积累素材,以便在写作中运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转变教学观念,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推动学生创新思维、高阶思维、批判思维等思维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群文知识的滋养中,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多文阅读思维,不断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其次,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一篇一篇地讲解课文中的文章,平均用力,忽略了文本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导致课时浪费,不利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少情感

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思想情感方面,学生还没有掌握情感表达的方法,导致作文内容空洞,雷同问题严重,缺少真情实感。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作文内容与生活脱节,学生的写作材料基本上都是从教材或教师那里得来的,很容易撞车。教师没有认识到生活对写作的重要性,学生很少认真观察生活,缺少生活经验以及素材的积累,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写作效果。

(二)学生写作基础薄弱

小学语文学习主要是识字、写句子和分析文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认字还存在困难,更遑论写作了。阅读和写作息息相关,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方便在写作时运用。教师要加强指导,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写错别字的概率降低了,但是学生的写作基础薄弱,句子表达口语化问题严重,逻辑也存在问题。另外,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成绩,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失去写作兴趣,这对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非常不利。

(三)学生写作态度不积极

学生写作态度差,不积极,认为写作是为了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没有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很多学生排斥写作,不愿意花时间在写作上,主要是他们没有对作文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手段,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导致学生写作态度不端正,看到文题就头疼。

四、群文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素材基本上来源于课文,教师要注重挖掘课文的内涵,积极拓展教材内容,让学生拓展阅读,以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小学语文教材是按照单元主题设计的,有很多经典的篇目,教师可以整理同一单元的同一内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感受。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法,教师让学生根据同一个主题阅读同一类型的文章,然后仿写,这样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例如,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观潮》《走月亮》《秋晚的江上》这些文章都是重点的描绘某个地方的某种景色,单元写作提供的题目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师就可以详细解读这几篇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送别会范文篇9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文化浸润;诗意语文;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提出“文化传承与理解”[1]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课程目标中也指出要“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1]在此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文化浸润是必要的教学策略。在众多语文教学流派中,“诗意语文”更加注重文化的浸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就是董一菲,“董一菲认为,文化传承是语文课的历史重任,语文课必须有着阔大的文学视界,深邃的文化内涵。”[2]那么如何将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深入考察“诗意语文”的见解基础上,本文拟提出“文化浸润”教学理念的具体策略,以就教于各位专家。

一、现如今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压力,多数教师以高考试卷中的诗词鉴赏题型为标准,进行针对性的诗词教学,形成答题模板,将诗词教学碎片化、模式化。再者诗词篇幅短小,教学课时安排过少,学生往往是浅尝辄止,很难真正培养出鉴赏能力以及形成文化底蕴。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总共有3个单元,12课,21首古典诗词,占比约18%,在各个文学板块中占比最高,可见对古典文学的重视之高。古典文学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古典诗词的教学价值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更应达到继承优秀文化的目标,虽然很多前辈已为此提出不少教学策略,但仍存在需要改善之处。(一)忽视汉字文化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课程目标中第七条提到,“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感受祖国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1]汉字是最美的母语,董一菲说过,“在汉字教学中我追求三味:文学味、文化味、美学味。”[3]然而在高中学段,教师往往忽视汉字文化教学,更缺少对汉字文化的美感教学。在笔者见习、实习阶段以及平时的课堂观摩中,多数教师会直接正音释义,如《诗经•氓》中“隰则有泮”中的“隰”字,读音“xí”,结合注释:低湿的地方。此种教学方法通常雪过无痕,难以内化。应注意到“隰”的构字法,本义为何?衍生义又有哪些?与“隰”相关的文化等,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建构知识网络。(二)忽视意象溯源教学。意象是构成一首诗词的重要元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高中语文古诗词“文化浸润”教学策略论析刘双燕(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自贡621000)全曲用意象列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涯游子秋景图,李商隐《锦瑟》典故中的意象带来千古未解之谜……鉴赏古典诗词应特别注意对意象的赏析,但多数教师讲解意象点到为止,不做深究,比如“月”象征思念、“柳”象征送别等。曾听一位教师授课李清照的《声声慢》,讲到“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意象时,她解释这里“黄花”象征愁绪,有同学反问“战地黄花分外香”中的“黄花”是不是也是此意,教师表示不是,并直接释义此处的“黄花”。这是一般教学中的处理,看似无差池,但实则学生只习得其“一”,因此要形成真正的诗歌鉴赏能力,应寻其根本,找出意象原型剖析,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三)忽视传统礼俗制度文化教学。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诗词里面蕴含了古代的制度、礼俗等。要达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首先应了解文化,但由于高考题中文学常识的考查极少,以至于相关常识被忽视。董一菲认为,“人文精神对于一个民族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宗教传统相当薄弱而又以礼乐治国的国家,人文精神更加重要。”[3]然而高考的压力,往往只讲解青光片语,让学生管中窥豹。如讲解杜甫的《登高》,很多教师在知人论世环节只是介绍为何被贬、被贬何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全面的讲解中国的贬官制度,弱水三千,不能只取一瓢饮。综上,高中语文课堂的文化浸润较浅薄,更多是对知识点或者答题模式的灌输,过于注重工具性,弱化了人文性。由于高考压力,高中语文教师极少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导致学生只能学“一”,而不能“举一反三”。因此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增强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二、“文化浸润”教学策略

“文化浸润”是从“诗意语文”教学流派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教学策略。2004年王崧舟正式提出“诗意语文”这种教学风格,他提出“'诗意语文'的旨归是精神;诗意语文的路径是感性;诗意语文的主体是儿童;诗意语文的根系是民族文化;诗意语文的场域是生活[4]。”他认为“诗意语文”的根系是民族文化。在此之后经过15年的发展壮大,“诗意语文”从小语届扩展到高中语文届,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董一菲,她将民族文化进行了更深刻地发展,她认为诗意语文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诗意精神,“诗意语文旨在回归古典,回到古典超功利的浪漫何诗意,却又不局限于简单的'回到',意在传承和扬弃[5]。”董一菲注重对文本的文化挖掘,重视对文化的传播和延伸。汉字文化、诗词文化和作文是她追求本真教学特色的主要体现。下面本文就以汉字、古典诗词意象和古典诗词中的礼俗文化为切入点,探讨“文化浸润”的具体教学策略。(一)探究汉字源流,领略雄赡意蕴。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这样写道:“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3]董一菲说要给学生以最美的母语,语文教师作为做一名“语文人”,要挖掘出汉字内后的文化,带给学生有温度的汉字。基于学段的不同,高中阶段更适合字源教学法。字源教学就是根据字的发展源流来进行教学[6]。比如“北”:“古文字的北字,像两个人相背而立的样子,其本意为相背、违背。军队打了败仗,士兵相背四散而逃,所以北字又有败、败逃之义。此外,北又多借用为方位名词,指北方,与南方相对。[北面]旧时君接见臣,尊长接见卑幼,皆南面而坐,臣子或卑幼者则北向而立,故以北面指向人称臣。拜人为师也称北面[7]。”汉字的表意性,让它变得鲜活灵动,每个汉字都散发文化的芬芳,采取字源教学,抓住汉字本身的特点,让学生真正了解汉字的字形特点和系统性规律,进一步了解汉民族语言和中华文化。(二)溯源意象原型,洞悉深层涵义。1.“原型”概念界定。在这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就是“原型”,“这些就是各种神话般的联想——那些不用历史的传说或迁移就能够在每一个时代和地方重新发生的动机和意象[8]。”他还解释道,“原始意象即原型——无论是神怪、是人,还是一个过程——都总是在历史进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现象,在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地方,也会见到这种形象[8]。”具有同样影响力的另一位学者弗莱认为,常见的自然景物在文学中的反复运用,便不再是一种偶然,而可以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原型模式。基于以上理论,本文认为“原型”是物象的一种最初本体形态,如同汉字在字源的最初含义。2.意象的“原型”例证——“森林”。(1)森林的原始象征——家园。森林是人类的原始栖息地,也帮助了人类走进文明,“因为树木和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人们把生命和家园同树木联系起来[9]。”世界各地普遍流行过木的崇拜风俗,“从古罗马的‘金枝’到中国的‘社树’,从古老的祭木风俗到诗意的森林之境,积淀着森林——树木的‘文化情结’[9]。”人类在离开森林家园之后,一方面追求文明、发展,另一方面精神上又环顾旧乡,渴望回到原始家园,于是森林就成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了。(2)延伸象征义——田园。士大夫们在动荡的时代,风波劳顿心无可依时就渴望归隐田园,田园和桑园往往是同一含义,“桑园是农业文明的象征,也是田园的象征。”[9]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归园田居(其一)》中也写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此表达自己想归隐田园的愿望。(3)延伸象征义——悲欢情绪。森林或者树木的凋零往往象征生命的消逝,“屈原最早把草木凋零与诗人伤感的情感联系起来。”[9]《离骚》中写到“惟草木之凋零兮,恐美人之迟暮。”“悲秋”主题也是树木凋零,感伤身世的体现,还有“落叶”象征人的衰老等都是树木凋零带来的悲凉。杜甫在《登高》中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来表达不尽的悲伤,同样在他在《秋兴八首(其一)》写到:“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来渲染凄凉的基调。与之相反,若是树木茂盛,则是生机盎然,是希望,是欢乐的情绪。如柳永的《望海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以上,由母体诞生出各个子体,可以用同一意象,提纲挈领,打通学生分析不同文本中意象的思维,以此形式适当展开教学,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三)考查礼俗制度,破解术语之义。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的各种风俗、礼仪等只能从作品中感知一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教师要借作品适时浸润传统文化,针对不同类型的诗词选取相应的文化知识讲解。如送别诗,古代人们送别也有各种礼仪,在古代的礼仪中,“有‘祖道’一礼,是指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10]这种礼算是最早、最为正规的送别。《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后引申为饯行送别。形式上,有以酒践行,如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都是以酒送行;折柳送别,如《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除了送别文化,古典诗词中也经常出现乡愁文化,对于乡愁文化董一菲进行过专题鉴赏,从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到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再到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通过串讲,让学生在充满历史感的“乡愁”文化中充分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诗意的文本解读和诗意对话,复活传承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意识地浸润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综上,本文从“诗意语文”的理论视野出发,以董一菲的“诗意语文”教学理念为着重点,探索了“文化浸润”的教学策略,具体从汉字字源教学、意象原型教学以及制度礼俗文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浸润,使学生能够形成全面的知识网络,具备高层次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其次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文化的传承和理解的目标,最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毛洪斌.董一菲诗意语文探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

[3]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50-85.

[4]林曼.“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5]董一菲.千江有水千江月:董一菲诗意语文讲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56.

[6]刘彩霞.中小学汉字教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138.

[7]谢光辉.汉语字源字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

[8]耿婷婷.动画艺术的原型意味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9]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原始批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09-118.

送别会范文篇10

小学生对唱歌特别感兴趣,有许多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参加过各种音乐培训。在一年级新学期开始时,我对一年级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过一次调查。100%的学生都喜欢唱歌,一般的学生都学会了20首以上的歌曲。还有30%以上的学生专门受过音乐培训,学习过音乐。有部分学生会一到两样乐器。但到了小学后,却不喜欢小学的音乐课。经过调查分析才知道,幼儿园的音乐课主要是学唱,不需要学习音乐知识和欣赏知识,同时,幼儿园的唱歌课生动有趣,不象小学音乐课那样正规。看来,要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学习兴趣,关键是教师课堂教学要生动,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教师的提问要有问题性和思考性。

二、情——感受“自在”体验的延伸

音乐教学是一门集娱乐性,欣赏性与趣味性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也是一门情感性学科,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歌声去陶冶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情感。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学唱和欣赏歌曲的音乐美的同时,要用歌曲去陶冶学生的情感。如:有个别学生要在讲台上展示歌声时,个别同学趁机说话,很不认真,也很不严肃,教师可用亲切、温和的声音提醒说:“同学们在下面能用守卫他们打节奏歌曲伴奏吧。机智、亲切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音乐教学是情感教学,要用歌声去调动学生情感,用歌曲优美的旋律去得到美的享受,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带有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感情,而且要善于利用歌曲的内容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积极情感,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引导学生在自在的氛围中学会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其情感。为此,在课堂设计中,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送别》这首歌曲时,我根据河曲的内容设计了以下几个讨论题;1、你在生活中经历过送别的场面吗?如果有,请你谈谈当时的情景和离别的心情。2、请同学们想想,能不能用别的曲调来唱《送别》这首歌呢,如果有,你唱唱看,有没有本来的曲调好呢。讨论后,我让学生自己去谈自己的看法,谈唱这首歌的体会和心情,启发学生理解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音乐渗了透作曲人、作词人的情感,这种情感渗透甚至体现在每一个音符中,体现在歌曲的每一个字当中。音乐教师要想语言感动学生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必须对教材、对学生了如指掌,才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我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纪第四单元《外婆桥》这一课时,在学生熟悉了B乐段的音乐之后,接下来设计的环节是画图谱有感情的演唱,我有感情的说;“江南的音乐正如它的景色一样清新幽雅。一块块青石板,一座座石拱桥,在旋律中都能体现出来。充沛的情感,加上形象直观的图谱,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所以说只有注入情深意切的教学语言,才能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颤动和共鸣,拨动学生微妙的音乐审美情思,使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新——开启“自然”创造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