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8:51:01

树人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育人;策略

引言“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立德树人”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薄弱之处。本文以《道德经》自然而深邃的德育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全员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指导思想,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本源性理念作出界定,对“立德树人”所育对象的范畴作了一定的拓展,对“立德树人”的施育者须日常性地躬行“道”与“德”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

1“立德树人”的本源性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的协同育人

“合道”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更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本源性的理念与动力。将“立德树人”教育的本源性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协同建设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课程体系,构建大格局的德育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蕴着中华民族独特而厚重的优秀文化思想与智慧、民族精神及道德价值。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就必须传承、弘扬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闳深的文化思想资源。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建设提供智慧性的价值导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巨大的思想动力,为解决或化解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提供不竭的思想源泉。高校在传承、弘扬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立德树人”教育的本源性理念———“合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的协同育人策略,是实现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新时代中国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培养为祖国终身服务的优秀人才的精神食粮需要,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教育具体深度融合为“合道立德立心内省躬行”的理念与路径。“教育是渗进血液、透入灵魂的。”[1]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应当深刻领悟与践行“立德树人”育人工程中“合道”“立德”“立心”“内省”“躬行”的理论思想。“合道”既是“立德树人”育人工程的本源性理念与本源性动力,也是“立德树人”育人工程从根上着手的开始,其决定“立德树人”育人工程是否能够实现从全员、全程、全方位上开展并向纵深推进,最终达到中华民族全民育化的宏阔目标。“立德”与“立心”是“立德树人”育人工程的核心命脉与枢纽所在。此两者既是对“合道”境界所蕴涵的大德(上德)与公心的传承,又是连接“合道”和“内省”与“躬行”的枢纽,使得“合道”“立德”“立心”“内省”与“躬行”能自然而有序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立德树人”育人工程的运行系统。“内省”是“立德树人”育人工程的运行原则,即“内省”是“立德树人”育人工程每位育人者必须遵守且力行的日常性的自律与自调的运行原则。“躬行”是“立德树人”育人工程能落地生根而长青永恒的关键生命力。要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工程在全员、全程、全方位上进入每位受育者的心,进入每位受育者的生命时空,不仅需要各高校根据其开设的专业、学情、独具的地域文化等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到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之中,而且尤其需要“立德树人”育人者能时时刻刻秉持躬行合道合德合自然之心的念想与言行,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使大学生时时能自觉而自然地摆正自己的心头念想与言行。所以说,“躬行”是“立德树人”育人工程的关键生命力。“合道-立德-立心-内省-躬行”的理论意蕴及运行机制,既是“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所应遵循的核心原则,也是“立德树人”教育工程的具体施行路径。从而达到构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服务的主阵地,能深度融合德行与智慧并重的“立德树人”育人策略[2]。

2高校党委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共育的协同育人

高校应建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负责的“立德树人”教育工程专门常务执行组,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在校各级党委与各级行政的工作协同育人中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德树人”教育的运行体系。党委要掌控“立德树人”育人工作的大方向及大格局,构建党政协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立德树人”教育的工作机制。建立以党委挂帅、党支部密切配合、思政工作者为主导、教育者为辅导、大学生为主体、学委为沟通桥梁等多方面协调互动、各行其职的全员“立德树人”教育运行机制。党委组织的整体政治思想觉悟水平和管理能力要不断提高;管理者的思想理论教育水平要不断提升;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要不断强化;德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要不断加强;不断完善“立德树人”教育的运行机制;确立以生命为本位的德育育人理念;关爱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心理动态和精神诉求;以人性化的方式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学生日常的合理需求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出发点;以提高学生自我德育学习和管理的能力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做好学生思政育人和服务文化化人的协同工作。高校领导层应为教师提供适宜的教书育人环境、良好的制度保证体系、优质的教学资源,制定教师“立德树人”教育的培养方案及激励措施,打造一支高品质、精通业务的师资队伍,形成学校全员通力合作协同育人的整体效应。

3“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共进的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分别承担着“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重要角色[3],两者优势互补、互为依存、密不可分,两者的深度融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及中国教育学德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依据,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有力保障,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思政教育合力提升大学生整体思政素养的本质需要。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虽然工作任务、教育内容、育人分工有所不同,但两者在工作总目标、教育全过程、育人方法等方面是有机统一的,皆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融合育人是一项宏大的整体化与系统化的育人工程,教育主体涉及所有管理者、教育者和服务者。要想达到高效育人,就必须将思政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结合起来协同育人。具体来说,在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心理、能力和思维等现实状况需求的基础上,把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理论教育进行链接,思政教师的育人要和学科教师的育人相结合;辅导员队伍与学生干部队伍协同育人;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者和大学生公寓管理者协同育人;思政理论课和团课活动相融合;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相融合;思政理论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等总体思路整体设计,强化“三全育人”和“大思政”育人系统理念协同,育德与育心工作融合等全方位推进思政育人工作一体化运行大格局,实现德育理论传授、道德信仰铸就、综合知识讲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有机统一。

4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进的协同育人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是同根生,均是人类的文明。人文精神应被作为科学精神的灵魂,在科学精神中应蕴蓄着高度的人文关怀情感;反之,人文精神中在必要处也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意识。此两者既共生互通又相异互补,对创造人类文明起着不可或缺的不同作用。它们呈现辩证统一的关系,彼此不能代替对方,两者只有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生互补、取长补短才能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人类文明。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在经历由大数量型向高质量型的转变,高校需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同培育,培养具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全面贯通发展的高素养人才,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到国家“人文治国”和“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是高校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同育人要通过课程教育体系完成,落实到教、科、研等各个环节。整合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课程教学团队,将人文与科学知识融合育人,形成人文文化和科学技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谐发展、互动育人。高校通过开展具有特色的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具备家国情怀、人类情怀、国家担当、世界担当、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非凡素养,锻铸善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卓越校园文化,就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合道创新融合。培养大学生既有心怀忧国忧民忧世的人文情怀,也有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为中华伟大事业锲而不舍、淡泊名利而奋斗终身,且能成为具有肩负人类科学使命感、心怀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人类尊严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博大胸襟的高素养人才。

5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步的协同育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步的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4]。高校应把“立德树人”教育、思政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作为教育的本源性路径和宗旨,即将思政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同步同向协同育人,打破原有各专业学科的传统思维,将德育育人放在教学的首位,形成德育与智育协同育人的优势互补,既要使思政课程的德育育人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又要使课程思政的德育育人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循序渐进地达到从德育课程(思政课程)→课程德育(课程思政)→大德育课程(大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教育的创造性转化的时代需求,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贯穿在各学科、各门课程、每一节课和各教学管理的环节之中,形成德育一体化的教育合力,上升为混合式德育智慧教·24·王慧英,等: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育人策略研究育模式[5]。同时,将课程思政改革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应从更深层次的灵魂塑造育人工程来审视,需要思政课程教学思维转型,思政课程需要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整合,以教学的团队、内容、课程、模式、方法、过程、载体、环境和教学实践协同创新等作为推进重点。既要使思政课程教学效能拓展性和延伸性最大化,又要充分挖掘和优化课程思政的德育元素,有效整合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主体力量、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等要素,加大育人力量和教育阵地等,实现德育教育门门讲、课课有,德育思想人人学,使课程思政“全覆盖”的教育大环境得以形成,大德育大思政的课程体系得以建设,全体师生能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德育资源内化于自己的心灵、外化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致能培养出具有自然本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格局的智慧型高端人才。

6文化与实践并进的协同育人

高校应高度重视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并进的协同育人策略[6]。首先,高校须始终不渝地坚守文化育人的阵地,即坚守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与智慧的教育,教师通过课堂不仅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道德知识与其他文化知识,要尽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引领学生体悟文化知识背后深蕴着的智慧。注重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化育学生,以及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构建思想、德行、人文、科学、心理与政治等方面素养的课程体系,发挥学校课堂教育主渠道和高校主阵地德育育人的功能,融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模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化育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内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生命观、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其次,高校要注重社会实践育人,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平台和教科研支撑体系,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强化实训和实践教学,建设校企品牌实践基地,加强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建设,拓展大学生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路径,坚持以文化人与社会实践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擅长于了解国情与民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见识。要充分运用双休日实践活动和寒暑假研修基地活动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走进社会生产和劳动的第一线,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构建课堂知识教学、校园文化熏陶和社会实践育人协同并进,使大学生对文化思想的学习与体悟和其对社会实践的躬行与体验相得益彰,以致大学生逐渐成为“立德树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先行者与践行者。

7结语

以“立德树人”教育的本源性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贯通的协同育人策略为引领,并结合高校党委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共育的协同育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共进的协同育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进的协同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步的协同育人及文化与实践并进的协同育人这几方面的策略,为高校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厚德育智工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践行策略,使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能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2]王慧英,余盛祥.《道德经》德育思想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探究[J].学园,2019(8):102-104.

[3]韩雪青,高静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22-24.

[4]于庆峰.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85-88.

[5]王慧英.英语微课混合式智慧教育模式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8(6):98-101.

树人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立德树人

“人无德不可立于世,德乃修身之首”。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德育教育。舞蹈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身体完成各类动作,以展现情感。舞蹈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而学生的个人身心素质,会直接影响其舞蹈呈现的效果。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高职舞蹈教学中,能够在提升学生舞蹈专业能力、审美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思维发展,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德育指导,使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维理念,从而更好地彰显学生的价值。文章主要针对“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舞蹈教学的价值与方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舞蹈教学工作带来参考。

一、“立德树人”政策在高职舞蹈教学中推行的必要性分析

(一)“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树人”主要是根据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所提出的科学主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现代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高职舞蹈教学中,能够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2]。比如在指导学生欣赏红色主题舞蹈的时候,可以为学生适当地介绍革命的艰辛,同时可以将革命的故事融入到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去,在丰富舞蹈动作的同时,赋予舞蹈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促进现代教育质量的提升。(二)“立德树人”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类不良思想充斥在学生身边,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观念[3]。高职学生处于思维形成、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因而高职院校需要提升对“立德树人”的重视程度[4]。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各类事物,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好地彰显教书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立德树人”在高职舞蹈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一)丰富舞蹈教学的资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舞蹈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同时期的舞蹈特点不同,彰显出了当时的文化特点与社会风气。不论是舞蹈表演还是舞蹈创作,均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高职舞蹈教学中,能够丰富舞蹈教学的资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比如欣赏《东方红》等舞蹈,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正所谓“以舞育人,以舞载道”,舞蹈具有美育、德育的功能,能够以美感人、以情感人,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和熏陶。(二)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立德树人”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融入,要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的思维及情感现状进行引导,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在舞蹈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情况等都不能忽视。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鼓励、引导学生。教师作为舞蹈教育的引导者,需要发挥以身示范的作用,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将“立德树人”真正融入到舞蹈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隐性教育价值。

三、“立德树人”在高职舞蹈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立足文化视角,培养爱国情感。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心与灵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和平年代,更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将其灵活地融入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历史视频,从而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红梅赞》、《刘胡兰》等舞蹈,均是歌颂女性英雄人物,她们在面对敌人时不屈服,为了革命的胜利敢于牺牲自我,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坚定的民族信仰。高职舞蹈教学需要在播放相关舞蹈视频的同时,为学生讲述舞蹈创作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等,挖掘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二)加强意志引导,提高专业水平。舞蹈教师需要仔细检查学生的动作是否标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做出舞蹈动作,还需要根据舞蹈的规律和要求来舞动,要保证细节的投入,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表达出舞蹈的情感内涵。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蹈动作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学生需要保持勤于学习、扎实锻炼的良好态度。在舞蹈训练中学生必须保持坚定的意志,任何一个动作均需要仔细研究,多加锻炼,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很多高职学生在长时间的锻炼下,可能容易松懈,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告诉学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将意志力培养作为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双人舞、多人舞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学生具备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格素养。舞蹈中很多动作以男女搭配的形式表现,其表现力的提升与长时间的磨合、密切的合作相关联,伙伴之间的协调、信任等,均会影响舞蹈的整体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比如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合作,女生与女生之间的合作等,成立双人舞蹈小组。双人合作期间可能会产生很多矛盾,比如不同学生舞蹈表达及理解方面的矛盾,每个人时间安排方面的矛盾等等。在双人合作的模式下,能够检验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与思维,使学生在长时间的锻炼、合作中形成彼此之间的默契。(三)鼓励学生创造,用心感悟生活。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舞蹈教学需要在指导学生欣赏、表演舞蹈的同时,追求美、创造美、感知美,将个人的情感理解以及希望传达的正能量等,通过舞蹈传递出来。比如教师可以提出红色爱国题材的舞蹈主题要求,学生自主设计舞蹈动作或者与其他同学一同创编舞蹈动作,将红色元素融入到舞蹈中,展现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及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入带有民族风情的文化元素,学生则可以根据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设计舞蹈动作。以傣族的孔雀舞为例,能够展现出傣族人民对小乘佛教的虔诚,对孔雀的赞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适当介绍表演中的“三道弯姿态”等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对舞蹈能够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将与生活相关的元素融入到舞蹈创编中,能够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也能够使学生更加认真地观察生活、感悟生命,保持积极的身心状态。(四)丰富评价内容,助推学生发展。在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多根据学生的舞蹈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思想等关注不足[5]。“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职舞蹈教学,需要创新评价的标准与方式,丰富评价的内容。在关注学生舞蹈技巧及动作掌握情况的同时,将德育评价的指标引入其中。教师可以合理设置德育评价的分数占比,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与他人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舞蹈情感及思想的理解能力等等,都纳入到德育测评项目中[6]。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多鼓励学习状态相对较差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积极与家长配合,了解学生近期的家庭情况、思想情感状况等等,便于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实现家校合作。高职学校需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与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推进学校教育的同时,还可以与一些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比如舞蹈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机构等等,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活动参与中检验学生的合作意识、职业素养等等。并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时得到的评价、评分等,与其学分相互关联,从而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后的感受对学生进行指导,询问学生的体会。比如一些学生可能没有适应岗位生活,则教师可以进行思维与情感上的引导,使其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职业观念。

四、小结

舞蹈教育是一种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其中,能够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动作及技巧的过程中,感受舞蹈的思想内涵,形成正确的思维理念,从而产生全新的舞蹈学习体验。高职院校需要提升对“立德树人”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作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晗.舞蹈表演教学中情感表达的培养——评<舞蹈表演理论与实践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20,(07):129.

[2]武开娟.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与实践[J].黄河之声,2020,(03):169.

[3]欧伟.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舞蹈课堂学生德育培养研究[J].艺术评鉴,2019,(18):129-130.

[4]孙菁.高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J].北方音乐,2019,39(09):159-160.

[5]李云秋.论高师院校公共舞蹈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戏剧之家,2018,(02):133-134.

树人范文篇3

很荣幸今天能参加这个主题演讲,我的演讲题目是“铸高尚师德树人格丰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关系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衰。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教师,犹如辛勤的农夫,在自己所钟爱的这片土地上,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

师德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爱与责任则是师德的灵魂。回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来,我想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与责任,我开始了对教育的深入思考,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其时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小学特级教师陶淑范就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小学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优秀教师无不把教育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也许正是以这种爱与责任为出发点,他们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学生.正所谓“大道无声”。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的爱必须通过教育的智慧表达出来,否则可能出现恨铁不成钢的体罚、侵占学生自习课、罚抄作业等现象的泛滥。如果说爱是一种内存的情感,那尊重则是外在的行为,尊重学生是师爱的底线,马卡连柯就曾说过:“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教育经验的根本时,我就回答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成绩并不优秀,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经常触犯错误,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听不进我的谆谆教诲。可我既然成了他们的老师,我就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到他们身上,

我刚接这个班学生时,头脑一阵发蒙,这可怎么办?后来一想,难题既然推不掉,那就积极面对.课余时间,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并坚信所谓的“落后生”、“问题生”是可以改变的。针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不守纪律,迷惘厌学等问题,我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我经常和他们谈心,给他们讲打架的危害,每当星期放假时,和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家访,反映学生一周的在校情况,平时抓住一切机会对他们及时进行表扬,把他们放到好学生的行列中,并且让他们担任班中的班干部,管理同学的同时,学会管理自己,一次次的行动,使他们内心深处树立一个观念,“我是好学生”,从而思想表现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的好转。公务员之家

我对学生管理工作充满了爱,但“爱”仅仅是“师爱”内涵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严”。从严要求,严格管理,“严”字当头,是我的一贯要求。学生都知道,老师严中施爱,爱中求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围绕成长与成才、学习与做人这个基本问题,我经常找学生谈心,一方面把大道理讲实、讲清,要求学生要把现实与理想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融入理想之中;另一方面坚持把小道理讲深、讲透,引导学生跳出个人的圈子,正确把握“小家”与“大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清任何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更离不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从而使学生自觉把个人现实愿望与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在实现个人理想和志愿的同时,将来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我的苦口婆心与循循善诱终于有了回报,一个又一个“问题生”终于逐渐明白了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去做,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树人范文篇4

经历了两次大手术,体弱多病。胃病缠身,严重时,滴水难进,痛苦不堪,但他一直以顽强的精神坚持工作。张老师性格坦率,对人真诚,乐于助人,满腔热情,谁家有了困难,第一个先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见荣誉就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默默地做着平凡的工作。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争名逐利的社会里,活得真实、滋润,舒心,活出了高风亮节,活出了人生的境界,以自身的崇高形象,成为学生心中永不磨灭的人格丰碑!

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教师是立校之本。关系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衰。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教师,犹如辛勤的农夫,自己所钟爱的这片土地上,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

就是主抓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多年来,师范部就有这样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埋头苦干,张老师平日寡言少语。一台破旧的28自行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捷工具,也是行动的标记,自行车停在校园的哪里,哪里就有他奔波忙碌的身影。张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而,以管理严格著称校园。坚持每天早来晚走,从早操、间操,一直跟到学生下晚自习,熄灯睡觉,才放心回家。有时忙起来,甚至几天几夜住在学校。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并坚信所谓的落后生”问题生”可以改变的针对部分学生中存在信仰淡漠、道德缺失、迷惘厌学等问题,张老师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围绕成长与成才、立身与做人这个基本问题,经常找学生谈心,一方面把大道理讲实、讲清,要求学生要把革命理想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融入革命理想之中;另一方面坚持把小道理讲深、讲透,引导学生跳出个人的圈子,正确把握“大我与“小我大家”与“小家”关系,认清任何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更离不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道理,从而使学生既看到眼前利益,更看到长远利益,自觉把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个人追求与革命理想统一起来,实现个人理想和志愿的同时,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多年来,张老师坚持每次谈话前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做精心准备,谈话时口干了喝口水再讲,胃痛了停一停再说。苦口婆心与循循善诱终于有了回报,一个又一个“问题生”终于逐渐明白了当代大学生应该追求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去做,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但“爱”仅仅是师爱”内涵的一半,张老师对学生管理工作充满了爱。其另一半则是严”从严要求,严格管理,严”字当头,张老师一贯主张。张老师虽以“严”字闻名,但学生都知道,严中施爱,爱中求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冷峻、不苟言笑的面孔背后有一颗滚烫而真挚的爱心,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学生们既怕他又爱他更多的敬畏他

一种父威,学生们理解:张老师的严厉。又是一种格外的父爱。一次次半夜发病,一次次把张老师从熟睡中惊醒,不仅陪着上医院看病、买药,第二天早晨,还将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条煮鸡蛋送到患病学生手中;对待每一个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去年暑假,有十几个学生因学习而不能回家,校内食堂不开伙,一日三餐只能对付,吃的最多的泡方便面。张老师了解了情况,不声不响地来到菜市场,买了鸡鱼鸭猪肉等,嘱咐爱人精心烹饪,然后把学生分成几批叫到家里聚餐,学生们吃着可口的饭菜,阵阵暖流从心中涌起,真切地感受到张老师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伟大情怀。

树人范文篇5

【关键词】师德;知识渊博;楷模

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学海是无涯的,时代也在不断变化发展,所以需要我们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担负着教育的重责,更应以身作则,成为终身学习的带头者。

一、做学识渊博之师

教师是启发学生学习知识之人。一个教师自身的学识不丰富、不能解析详密,如果遇到学生的质疑,难免穷于应对,学生就会有轻视教师之心,那么传授学业的效果必然大减,不能达到启发学生智慧的目的。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更应具备充分的学识。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下,很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金钱。教师向来是一个清贫的职业,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虽说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却因常常把精力放在不断学习和培养学生之上而富有精神食粮。同时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技能,才能对教学工作驾轻就熟,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需秉承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去体验生活,享受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喜悦。读书学识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但是也要注意师德的培养。通过师德学习,可以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于促进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以身作则,真正实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育人为乐的目标,才能培养出明礼识礼、诚实守信、自尊自爱、自信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实验员老师,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做好实验教学保障,统筹安排利用实验教学资源,使实验室管理更加规范,教研水平有效提高。时刻以集约化思想整合调配实验资源,细致的对待实验设备、耗材申报及验收工作,对实验室安全工作一丝不苟,尽心竭力确保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并积极开发设计型、综合型实验项目,改善实验教学项目结构比例,勤于钻研、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与产业接轨的实验教学平台,最大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积累科学数据,努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在培养创新型本科生和研究生发挥重要作用。

二、树立良好师德形象

师有百行,以德为首,教师的“德”表现为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学技巧,更表现为道德操守。在教育这个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社会活动中,师德高尚的“纯正之师”犹如春风,给学生带来温暖,也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每一个生命的前行之路。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沐浴着春风,愿每一个灵魂都有一个引路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校里,我们总说“什么样的老师就带出来什么样的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作为师者,应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像所说那样,“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1]。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作为老师不能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无论是能力还是精神层面。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同样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追求,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不一样,察觉不一样的需求给予相应知识与建议,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要做一个学生尊重并喜爱的老师,必须时刻注意师德修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课余时间仍然要不断学习、认真钻研,不断给自己充电。在耕耘学习中拓宽视野,在教学教育中锤炼技巧。教师的工作平凡、琐碎而艰辛,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荣誉,也没有闲暇和舒适。有的是只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是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信念和决心[2]。

作为师者应廉洁从教,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工作者,其品德操行对学生甚至社会有着巨大的熏陶性和影响性。教师的品德除了仁爱、真诚,还包括公正廉洁。学生消息处处都有无处不通,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人格上的不完善,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3]。在学生眼中,教师是自己的榜样标杆,我们不应该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榜样标杆有任何的瑕疵以及不完美。

参考文献:

[1]: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03):3.

[2]杨万全.浅析合格高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科技信息,2009(06):621-622.

树人范文篇6

经历了两次大手术,体弱多病。胃病缠身,严重时,滴水难进,痛苦不堪,但他一直以顽强的精神坚持工作。张老师性格坦率,对人真诚,乐于助人,满腔热情,谁家有了困难,第一个先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见荣誉就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默默地做着平凡的工作。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争名逐利的社会里,活得真实、滋润,舒心,活出了高风亮节,活出了人生的境界,以自身的崇高形象,成为学生心中永不磨灭的人格丰碑!

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教师是立校之本。关系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衰。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教师,犹如辛勤的农夫,自己所钟爱的这片土地上,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

就是主抓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多年来,师范部就有这样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埋头苦干,张老师平日寡言少语。一台破旧的28自行车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捷工具,也是行动的标记,自行车停在校园的哪里,哪里就有他奔波忙碌的身影。张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而,以管理严格著称校园。坚持每天早来晚走,从早操、间操,一直跟到学生下晚自习,熄灯睡觉,才放心回家。有时忙起来,甚至几天几夜住在学校。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并坚信所谓的落后生”问题生”可以改变的针对部分学生中存在信仰淡漠、道德缺失、迷惘厌学等问题,张老师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围绕成长与成才、立身与做人这个基本问题,经常找学生谈心,一方面把大道理讲实、讲清,要求学生要把革命理想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融入革命理想之中;另一方面坚持把小道理讲深、讲透,引导学生跳出个人的圈子,正确把握“大我与“小我大家”与“小家”关系,认清任何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更离不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道理,从而使学生既看到眼前利益,更看到长远利益,自觉把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个人追求与革命理想统一起来,实现个人理想和志愿的同时,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多年来,张老师坚持每次谈话前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做精心准备,谈话时口干了喝口水再讲,胃痛了停一停再说。苦口婆心与循循善诱终于有了回报,一个又一个“问题生”终于逐渐明白了当代大学生应该追求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去做,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但“爱”仅仅是师爱”内涵的一半,张老师对学生管理工作充满了爱。其另一半则是严”从严要求,严格管理,严”字当头,张老师一贯主张。张老师虽以“严”字闻名,但学生都知道,严中施爱,爱中求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冷峻、不苟言笑的面孔背后有一颗滚烫而真挚的爱心,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学生们既怕他又爱他更多的敬畏他

一种父威,学生们理解:张老师的严厉。又是一种格外的父爱。一次次半夜发病,一次次把张老师从熟睡中惊醒,不仅陪着上医院看病、买药,第二天早晨,还将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条煮鸡蛋送到患病学生手中;对待每一个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去年暑假,有十几个学生因学习而不能回家,校内食堂不开伙,一日三餐只能对付,吃的最多的泡方便面。张老师了解了情况,不声不响地来到菜市场,买了鸡鱼鸭猪肉等,嘱咐爱人精心烹饪,然后把学生分成几批叫到家里聚餐,学生们吃着可口的饭菜,阵阵暖流从心中涌起,真切地感受到张老师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伟大情怀。

树人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体系;路径

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思想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方向,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提升德育成效。本文通过梳理“立德树人”思想的发展脉络、“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提出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具体举措,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思路上的借鉴。

1“立德树人”思想的精神内涵

1.1“立德树人”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中国古代德育最早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继承和完善。根据《尚书•舜典》记载,虞时就设有专门人员对民众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西周时期开始提出进一步寻求和探究如何才能获得“德”的途径问题,并认识到“德”是需要培育的,“育”是“德”实现的保证。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儒家把修己、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古代德育一直注重教人德行和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立德树人”专注人的培养,其“德”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如出一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个人价值准则、社会价值取向、国家价值目标与儒家讲求“修齐治平”不谋而合。因此,“立德树人”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1.2关于“立德树人”思想的论述。2014年5月4日,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4年12月29日,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全过程。”关于“立德树人”思想的系列论述,从个人的德到国家的德、从人才培养导向到育人体系构建做了全面而深刻的阐释,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2“立德树人”思想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性

2.1“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网络逐渐占据大学生的生活,各种不良思潮通过新媒体、视听节目传导给学生,侵蚀着他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另外,过度娱乐化的综艺节目、不良导向的影视节目,都对青年人的三观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家国情怀,做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立德树人”思想构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犹如一张牢不可破的防护网,全力为大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的思想免受社会多元意识形态的腐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人才,因此,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思想,是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2.2“立德树人”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促进。在2014年5月4日考察北大时指出:“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如何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思政理论课、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来开展,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而“立德树人”思想更像是一种方法论,其“德”,不仅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更多元素。另外,“立德树人”包蕴的“三全”育人体系,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资源上的集聚。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思想的题中之意,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2.3“立德树人”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回归的必由之路。当今在校大学生普遍为95后,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在大学,他们会显得比较独立、个性,思想前卫,但同时又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他人缺乏同情心,不关心社会发展。甚至有极少数人内心封闭、冷漠,遇到问题消极、逃避,采用极端的方式报复他人,报复社会。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并呼吁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回归。而“立德树人”思想,其“德”涵盖了“礼义廉耻”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操,塑造他们的家国情怀,使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正是德育的目的———使人回归理性,明悟事理,成为一个有“情”的人。因此,贯彻“立德树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人文精神回归的必由之路。

3高校思政教育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路径探究

3.1发挥思政课程主体作用,激发思政教师队伍主动性。目前,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必须以更大的精力、更有效的举措加强建设,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首先,要及时将精神、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四个意识”等纳入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当前,受国际风云变幻和复杂政治气候的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杂音”“噪音”时有出现,难免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关注时事动态,坚定政治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抵制错误思潮。其次,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要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枯燥的政治理论模块化、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要将“理实一体”理念引入思政理论课。高校应提高实践环节在思政课中的比例,通过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暑期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新征程,并自觉提升学生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最后,思政教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思政教师队伍的主动性,例如,高校应该在职称评聘、培训交流、科研环境、绩效薪酬等方面向思政教师倾斜,激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思政教学中,担当好大学生“思想守门人”的角色。3.2构建“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网络思政”全方位教育体系。第二课堂活动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要深刻认识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高校应整合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思政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一以贯之,不断加以强化。主题教育是思政理论课的辅助手段,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思政是思政教育的新趋势,三者缺一不可。其次,高校要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增强其趣味性、知识性。比如,高校可以通过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抄报、“中国梦”主题微电影、“时代新人”演讲赛等,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领悟,从而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再次,高校要加强思政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高校应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对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对于一些大型活动,要主动联系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在社会上营造“关注思政教育”的浓厚氛围。最后,高校应从思政活动中凝聚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标志,高尚的文化可以引导人、感染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加大对思政精品项目的包装力度,对于院系成熟的思政品牌活动,要积极支持其申报省级、部级思政精品项目。这些精品思政项目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贯彻“立德树人”思想具有促进意义。3.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员育人体系。高校应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建立教育机制互联、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力量互动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合力,在全员育人中落实“立德树人”思想。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各自力量,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是育人合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高校要加强与家庭的配合,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大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使家长增进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思政工作。例如,高校可以尝试建立“家庭观察员”制度,定期邀请“家庭观察员”来校走访或参加座谈会,增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其次,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广泛地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同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就业市场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实际问题。同时,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艺术、科技、社会实践等活动。3.4健全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思想的贯彻落实,最终还要回归到育人效果上。当前,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并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客观的评判体系,这不利于检验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健全关于德育成绩的规章制度,借助软件公司开发德育成绩管理系统,通过政治理论测试、志愿者活动的参与度评估、思政系列活动的参与效果评估等给学生评德育分,并及时将分数录入系统。另外,为了引导学生重视德育成绩,可将德育成绩与评优评先、毕业资格挂钩,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德育档案,以便在他们毕业时供用人单位参考。通过以上措施,高校可以建立起完备、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使育人成效得以持续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思政教育形式、手段,保障“立德树人”思想真正落到实处。3.5加强基层党支部对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党的要求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由此可见,高校基层党组织对院系思政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保障和政治引领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对院系思政工作的领导力度,确保“立德树人”思想在院系真正下沉。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院系党支部书记定期给学生上党课、党支部书记接待日等强化支部书记对思政教育的引领;通过宣传党员优秀事迹、评选先进人物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建立党员活动室、马克思主义书屋、党员教育基地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营造浓厚的思政育人氛围。通过以上举措,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在院系思政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从而使“立德树人”思想具体化,在广大学生中真正落实下来。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曾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立德树人”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人才。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贯彻“立德树人”思想,应强化政治导向,注重人本理念和教育规律。高校思政工作如何贯彻“立德树人”思想,这是一个动态的理论课题,要不断结合新的理论研究、学生的新需求、教育的新模式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本文的研究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的借鉴,期待有更多的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加入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为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更多新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旭炎.立德树人实践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2]苏国红,李卫华,吴超.“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3).

[3]李慕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化培养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18(2).

[4]李曼玉,武星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落实问题刍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4).

[5]于向东.聚焦立德树人,健全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J].红旗文稿,2018(6).

树人范文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立德树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知识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立德树人”才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德”,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学生在道德文化的“运用”环境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净化学生心灵,促进其自身精神成长。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更是语文教育的生命本质体现。本文探究的就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立德树人的方法,营造语文课堂内外立德树人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1.1在语文教学中依据不同文体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立德树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思想都蕴含着人格教育的内涵。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离不开情境的熏陶和场景的渲染,语文教育恰就包含了这样的特点。教师根据不同文体的文章内容,可创设不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读好书、做好人的强烈的上进心。也可采用情感激励的方法,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榜样作用,用无私的爱心感化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以此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1.2在语文教学中与多学科融合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德树人。高中学段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对未来缺乏人生规划,缺乏志存高远、搏击万里的信念和意志。而高中语文教材正好给予学生引导,选文大都贯穿古今,千姿百态。拥有很多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展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角度讲,语文教学可与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以感染熏陶学生。比如,学习陆游的《书愤》一诗,联系南宋历史知识,体会在朝廷主和派把持朝政的背景下,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感、壮志难酬、内心愤懑多么撼动人心!学习庄子《逍遥游》一课,联系政治辩证法思想,明白“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也明白不同事物的个体差异。感受鲲鹏形象,它有从北冥至南冥天池的远大目标,有“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浑气魄。与大鹏鸟对照的是见识浅薄,平庸享乐的学鸠鸟。鲜明的个体对照,强烈的褒贬意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塑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1.3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题练习中,依据《考试大纲》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教师注重集体备课,精选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不但在学习上获得自信,而且在思想上得到洗礼,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关注时政热点,阅读新闻报刊,观看热点时评,特别关注家国情怀、民族信仰、底线意识以及以礼正国等主题。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既聆听来自外界的声音,又勇于展现自己的观点,通过思想的碰撞,不断修炼人生境界。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实现立德树人过程

2.1开展经典诵读、演讲、课本剧、歌咏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立德树人。学校可在端午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以及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举行诵读比赛、演讲、歌咏比赛等多种活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借此滋养精神,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2.2开展征文、制作板报、读书周、名著阅读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立德树人。学校可每月开展读书周、名著阅读交流会等活动,也可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中举办征文、制作板报比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品德,培养学生拥有感恩意识。感恩父母、老师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课题,对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培养学生怎样做人均有极大意义。2.3开展班会、运动会等活动,并不时召开家长会,家校共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立德树人。语文教师大多担任班主任工作,可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对善恶的识别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也可利用家长会、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家长与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家校共育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青年。

总之,高中语文的教育任务是利用课堂内外多种形式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与道德,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德育渗透”教学反思与改进》,吕多江,《中小学德育》,2018-12-15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吴潜,2014

[4]《教师要有“立德树人”的精神信仰》【J】,李静,华夏教师,2014

树人范文篇9

生态位一词来源于生态学,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意指“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物单位(包括个体、群体或物种)在空间与时间、资源与环境上所占据的生态位置及与其他相关生态个体或生态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功能关系”[1]。生物单位的生态位一方面取决于主体自身内部各部分的运行及其相互关系状况,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主体与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状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由其生态位决定的,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同时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在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主体的生态位是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的,主要包括“生态位重叠(ecologicalnicheoverlap)、生态位移动(ecologicalnichedrift)和生态位分离(eco-logicalnicheseparation)三种生态位关系”[1]。不同的生态主体所处的生态位是其长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交流博弈的结果,每一个生态主体在生存竞争中都会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位,不同的生态主体各自占据最优的生态位,相互竞争与合作,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谐。因此,生态位理论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之间的竞争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范畴”[1]。生态位理论为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高校立德树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不仅包括高校内部各相关要素构成的子系统,还包括与之有关联的外部环境子系统,每个构成要素的生态主体通过一定的生态位联系成统一的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新时代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必须研究并优化各生态主体的生态位组合,使之能协同一致朝着共同的立德树人生态目标发挥各自生态位的优势,减少内耗,提高生态系统的有效协作性和统一性,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竞争力。

二、生态位视野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及其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的各要素主体与外部环境要素都分处于不同的生态位,通过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形成相对固定的阈值,从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依存于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与开放的社会信息系统、社会实践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的群体需求相协调,与营造自我发展的绿色空间相协调”[2]。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位研究,为高校立德树人生态位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就是由高校立德树人主体、立德树人客体、立德树人目标、立德树人内容与方法、立德树人内外环境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组成要素在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中具有自身特殊的生态位,在各自的生态位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作用,通过生态位重叠、生态位移动和生态位分离三种生态位关系不断循环演进,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和稳定,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在运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注重发挥所有构成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生态要素主体的作用,使每个生态要素主体都能找寻到适应自身的最优生态位,确保生态位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使各生态位都能找到各自的平衡点,避免因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产生内耗,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借鉴生态位理论,能够进一步明晰高校立德树人生态模式的内涵与实质,有效推动立德树人生态模式构建及科学运行。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构建应坚持以下原则:1.系统关联性原则。系统关联性指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每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作用,它是系统最基本的属性。正如萨克塞所言:“生态学的考察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3]高校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高校内各层级各部门实施立德树人工作的子系统及家庭、社区、政府等外部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内含相关构成要素,各子系统间及各要素间以及系统与所处环境间通过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发生联系,相互作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最大化。2.多样层次性原则。“系统的层次性是指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按照整体与部分的构成关系而形成的不同质态的分系统及其排列次序。”[4]生态系统各要素是多样分层的,各层次的功能不同。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也是分层次的,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所处的生态位不同,具有的功能也不同,在做好立德树人顶层设计上要突显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高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是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具有各自独特的生态位,根据其岗位职责和分工,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层面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不同大学生个体具有不同特点,形成了立德树人客体不同层级的生态位,高校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立德树人内容和方法。3.动态平衡性原则。任何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生态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从而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的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性。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也是通过不断调整其生态位,从而保持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促进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发展的。因此,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构建,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把立德树人工作置于变化发展的社会视野中,把大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才培养看成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实现立德树人与时代同发展,与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达到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相统一。4.协调共生性原则。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物种都是多样共生的,物种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需要各主体协同合作,化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僵化对立的局面,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双向互动、融合共生,推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系统格局。与此同时,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生态,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构建还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要强化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态位的整体协调性,确保教育的协同性及连贯性,在满足国家、政党、社会及大学生不同需求基础上,实现集体与个人的共生发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生态位视野下高校立德树人实现路径建构

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和谐稳定、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要在遵循立德树人生态系统运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生态子系统的作用,使得各子系统都能确立并保持在各自最优的生态位上,通过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主体、客体、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环境等子系统的生态位功能的有效发挥,推动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1.运用系统关联性原则,形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聚合力。恩格斯指出:“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结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5]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生态模式建构亟需整合优化各生态要素主体的生态位,构建有效的协同运行机制,通过统筹校内外多方主体协同育人,汇聚立德树人的聚合力。首先,从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由全体教职工组成,具体包含党政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教辅人员、专任教师、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各相关主体要明确各自所处生态位的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育人的全员性。第一,党政协同,齐抓共管。高校党委要切实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有效协同运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做好立德树人任务分解,并将其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通过做好立德树人顶层设计,明确立德树人生态系统主体、客体、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环境等子系统的架构,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管理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要素,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培育的有机结合,推动构建“大思政”生态系统格局。第二,部门协同,共筑合力。高校各部门都负有管理育人的职责,宣传部、组织部、校团委、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等各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应共同树立起立德树人的协同意识,既相互分工又相互配合,在学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目标的共同指引下,围绕立德树人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内容,发挥各自生态位优势和力量,实现生态位的最优组合和协同效应,推动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构建。第三,专业课教师与思政队伍协同,联合育人。思政队伍包含思政课教师队伍和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队伍等,他们和专业课教师都是与大学生接触最紧密的教师群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最为直接,三类育人群体要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目标,依据各自不同的生态位不断完善沟通协同机制,细化立德树人生态系统内容的实施。专任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除了做好课程育人和科研育人外,还可以通过担任学生导师、班主任等积极参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走进学生生活,把立德树人工作渗透到育人的各领域。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队伍等思政工作者除了立足岗位做好管理服务育人外,还可以结合自身优势通过上党课、形势政策课、创新创业课、军事理论课等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和引导,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其次,从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看,高校要积极对接社会,注重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外部环境各影响子系统的生态位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位层次结构,搭建高校、家庭和社会多方主体联动机制,保持教育内容的系统关联性和前后一致性,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化的育人生态系统。高校要支持政府教育部门、民间社会组织、家庭等参与到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建构中,建立合作机制、共享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搭建多样化的互动交流平台,积极引进校外各类德育优质资源,鼓励师生走出校门,推介立德树人成果、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实践等。2.运用多样层次性原则,强化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针对性。生态位理论强调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生态要素主体都具有自身特殊的生态位,从而形成多样化的生态位层级。层级越多,生态位重叠的概率就越小,越不会导致各生态要素主体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发展。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一是优化教育主体层级。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实施主体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要进一步理顺高校内部各层级组织关系,形成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党政领导协助抓、高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齐抓共管的组织系统。上一层级的教育主体要加强对下一层级的指导和监督,下一层级的教育主体要强化执行力,协同配合,使得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目标明确、组织有力、分工合作、协同推进。二是教育客体科学分层。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积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具有独特性,加之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认知水平、个性特征等不同导致个体素质各不相同,对他们进行立德树人培养理应有所区别。要针对不同素质层次水平的大学生确立相应的培养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素质都能得到提升,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三是教育内容分层设置。高校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之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必然要求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要与之相匹配,要从德、智、体、美、劳等不同方面设置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容,提高教育内容的适应性。3.运用动态平衡性原则,确保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发展性。生态系统依靠各组成生态要素主体不同生态位的不断变化、调整、发展,实现资源和要素最优组合,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性。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要保持生机与活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也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根据不同时代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和内容及其系统运行机制,使得立德树人生态系统始终保持动态平衡。首先,高校要与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保持动态平衡。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要持续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互动和交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平台,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其次,高校内部生态环境也要保持动态平衡。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实际需求,及时调整立德树人认识维度和实践维度,使得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始终保持动态发展。4.运用协调共生性原则,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适切性。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和外部环境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彼此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互动交流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具有协调共生性。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有效建构,也应遵循协调共生性的原则。首先,要保证高校与外部环境的的协调共生。高校应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目标前提下,加强与外界生态环境要素如政府、社会、家庭的互动联系,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积极为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整合优化资源,协同一致推动立德树人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其次,高校内部立德树人各相关主体也应协调一致,强化系统整合,形成最优生态位组合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再次,要积极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内部师生和谐关系。高校师生作为相对的教育主体和客体,在高校立德树人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彼此联系,教学相长。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实效性,最为关键的是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最优的生态位并发挥作用。高校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遵循“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弘扬高尚师德,以“四有”好老师为指引,通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真正发挥教师引领示范作用,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通过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大学生要通过不断向老师学习和自我实践,提高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使自己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田良臣,李栋.生态位理论视域下教育综合改革新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0):25-26.

[2]宣仕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和[J].求实,2006(5):81-82.

[3]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2.

[4]高奇.系统科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13.

树人范文篇10

关键词:立德树人;职业教育;双高”建设;课程思政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项目的背景、筹备、启动实施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既是“双高”建设的总体教育价值导向,又体现在具体的建设任务内容之中。“双高”建设是高职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项目化,而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教学专题化,“课程思政的基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1],但是“双高”建设要求和课程思政设计均没有具体解答“立德”与“树人”的关系问题,也没有建立起教育设计与教学实施之间的中观措施,以下笔者将针对此展开论述。

一、“双高”建设背景

“双高”建设的标识性事件为教育部、财政部在2019年3月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同年12月确定了197所入选学校(其中含专业群建设学校141个)。“双高”重大工程的示范引领导向高度突显了“技术技能”要件,而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高水平”的直观指向。“‘双高计划’提出,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2],就“双高”建设意见中描述的“改革发展任务”来看,立德树人是其核心前景所在。将“双高”建设的“改革发展任务”与“双一流”建设中的“建设任务”进行横向比较可发现,立德树人是两项教育工程的共通之处。“高水平”的显性体现是技术技能———“树人”,“立德”与“高水平技术技能”的关系实质上是“立德”与“树人”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在“双高”建设的官方文件中并没有进行主题化说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双高”的建设前景、预期收效与立德树人密切相关,因此探讨“立德”与“树人”的关系并落实立德树人既是“双高”建设的隐性目标,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变初心。

二、“立德”与“树人”的教育哲学关系

论证“立德”与“树人”关系的基本前提是对立德树人的词性及其内涵进行准确把握。立德树人是由“立德”“树人”两个动宾词构成的词组,其一般内涵是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的统筹。“虽然立德和树人所关涉的范畴并不一致,但是立德和树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人本身”[3],“立德”与“树人”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具体性和历史阶段性决定了“立德”与“树人”的统一关系。以“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为显性目标的职业教育伴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威胁,这也是高等职业学校相关研究与“立德”高相关的自觉性补偿的根源所在,也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负面“乡情”和潜在“硬伤”。“双高”建设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对“立德”与“树人”之间的关系有如下三种意见:其一,并列关系,即“立德”与“树人”同向同行;其二,主次关系,即“立德”“树人”有一方(常常是“树人”)为主;其三,因果关系,即“立德”与“树人”存在着因果转化关系———有才便是德、有德催生才。上述三种意见穷尽了“立德”与“树人”的相关域逻辑关系,其中第三种意见———因果关系迫近于立德树人的发展情况和前景走向,而且因果关系包含了“并列”、超越了“主次”。基于上述内容,对“立德”与“树人”的教育哲学关系描述如下:“立德”与“树人”是对教育目的的微观阶段性表达,二者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中的有限个体可以其创造社会价值的潜在总量作为教学效能的标准。

三、“树人”分化的历史阶段性

“树人”的本意是对人的培育,较之于“立德”,其更倾向于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对创造社会价值的技术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决于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需要”[4],“树人”的理想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且当代中国教育教学客体的身份目标被公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也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意向。“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具有历史阶段性,常常分化为不同的社会劳动角色。阶级社会的劳动角色具有社会贡献本质差异和等级差别,共产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的劳动角色仅有基于分工的不同,这种不同将被逐渐缩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稀释。社会分工将长期存在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造成职业差异和职业社会角色分化,而“树人”伴入其中会沾染分化性向。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依据与社会生产高相关的产业发展情况,确定了19个大类专业。专业是“树人”分化的直观表现,专业是对职业的定向和预备,是个体社会劳动角色的“练习”和“彩排”。对全面和整体的追求促使职业教育要防范“树人”分化的危险,而“立德”作为这种防范的基本策略而投身其中。概言之,“树人”的分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表现为不同的形态,“立德”便表现为总体阶段性和具体差异性。

四、“立德”的不变与变量选择

“立德”与教育任务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立德”之于个体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变的,“立德”的总体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变的。但是,与“树人”因果相接的“立德”必然随着“树人”的分化而有不同的表达,这就是“立德”的主要教育措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不同时代内容和形式的原因所在。“立德”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探索和发现;“立德”不仅是对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认同、遵循,更重要的是对高于生存的美好生活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当代“立德”的基本要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则是“立德”的行为化追求,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诠释了“立德”的主客观标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落实要求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促进了“立德”的进一步具化,新的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立德”与个体职业分化紧密相连,因此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作为“立德”分化的变量成为必然。“立德”的差异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特征的映射,专业、职业类别将“立德”与具体的社会生产相联系而形成了专业素养要求和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列举的专业(群)及其对应的“立德”内容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依据的,对高等职业教育暂未提出关于育人效果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是推进立德树人的基本变量。“立德”与“树人”内涵间因果衔接式的“双螺旋”关系衍生出多类别、多形态的外延,结合“双高”建设的蓝图和情境可以就高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容进行以专业为基本变量的分类设计,从而“使各专业的思政教育目标在具体化的基础上呈现出专业色彩,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6]。

五、“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

基于对立德树人的基本理解,结合“立德”与“树人”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高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具有普适性、不可变、不可分的元内容:通过职业劳动创造社会价值或提高价值创造率,在个体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追求美好生活。特定历史时期的不同职业群体对美好生活的个体感受相近但表达形态有异,但是所有职业群体均面向“实现对接相应的人格素质、社会素质、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7]。职业劳动形式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形态对立德树人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作用于教育教学客体会使其处于价值创造的预备状态,这里可称之为“学业”,其进行时态为“职业”,即学业与职业共同塑造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双高”之“双”意指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要高水平专业辐射和带动相关专业的共同发展”[8],高水平高职学校实际上是由两个以上高水平专业支撑和表达,“双高”建设的直接目标实际上就是专业(群)建设。即便淡化“双高”建设的背景,高职学校落实、推进立德树人也是以专业为基本教育管理单位的。社会生产进程及当前国内外产业发展状态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是专业,而以专业作为立德树人的变量值既是社会生产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也是教育事业主动参与社会进程的必然选择。较之普通本科教育,高职学校专业的职业性更加典型,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更加紧密和直接,因此以专业(群和相关群)作为立德树人的变量值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在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上,不同课程都需要同向同行、合力推进,这样才能够塑造完满的、真正的人”[9],在高职学校立德树人元内容的基础上,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的19个专业大类(专业大类均以前两字简称,如将“农林牧渔大类”简称为“农林大类”)作为独立变量,高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可进行如下十项分类设计。第一,农林大类: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消费产品、原料。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人与自然的共同体意识;强化劳动教育,养成劳动生产的价值认知习惯,提升保护自然资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感知第一实体产业———农业与人类社会的本质联系,培养“大国三农”情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意愿,普及农林牧副渔产业的知识、技能。第二,资源大类、能源大类、水利大类:将富集性自然资源转化为可控社会资源。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树立人对自然资源的感怀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源开发的紧迫感,学会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其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第三,生物大类、轻工大类、食品大类:与基本社会生活需求(衣、食)直接相关。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提升学生对生物、化学变化有效导向的自豪感,使其充分认识人类智慧的历史阶段性和技术技能的有限性;加强生化工业的职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行业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构建人类物质需要多样性得益于生化工业发展的价值关联意识,从而提升职业价值感,“留白”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第四,土木大类、装备大类、交通大类及物流类:与基本社会生活需求(住、行)直接相关。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工具是“人的延伸”的学说,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将有形之工具(设备)的价值效能转化为无形之大爱、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奋进精神,激发其提升工具效能的意识;培养学生精益、精进的工匠精神,使其能够追求大国重器层次;提升学生使用工具(设备)的能力,促进工具(设备)在生产、使用中的更新。第五,财经大类(不含物流类):基于(电子)货币往来的劳动价值换算。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溯源货币的价值交换功能,使学生理解货币的劳动本质、本位;学会正确处理资本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端正对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职业认识;培养学生财经职业素养、道德,使其形成认真负责、敦实厚重的职业习惯和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消除金钱万能、唯利是图、不劳而获的职业投机倾向,树立金融风险意识。第六,医药大类、教育大类:公益性社会价值的准市场统筹。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有限性与知识无限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追求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对生命变化、生老病死的敬重,教育引导学生把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职业必要内容;培养学生奉献精神,使其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能作为、敢作为、有作为;有主次地兼顾“医者仁心”“师者厚德”,使二者统一于人类共同体利益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追求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强化学生提升全民族身心素质的责任感。第七,公共大类、公安大类:公共性社会价值的政府统筹。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体系;促进学生认识、认同公共事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感受、感悟公共事业的中国方案,培育学生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第八,电子大类:高效率信息传递。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引导学生树立信息作为语言的媒介意识,并强化电子信息与思想的关联意识;促使学生尊重信息隐私,注重信息安全;引导学生感受虚拟经济对经济贡献的自豪,防范虚拟经济的崇拜危险;增强信息世界对人的拓展作用,防范信息对人的异化;促进无纸化办公,提升信息传递能力,普及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第九,文化大类、新闻大类另加会展类:信息传承、生产与交流。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文化信息生产态度;坚持文化信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向,引导学生树立信息主旋律意识,正确对待群众舆论,坚持求真求实;促进优秀文化作品的交流,突出正能量新闻信息,抵制恶俗文化产品,抵制低级趣味的新闻信息;积极展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信息,进一步普及美育,创新发展美育方式方法,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第十,旅游大类(不含会展类):通过职业后休憩服务的劳动价值转移活动。立德树人的分类设计如下:建立协助、服务他人进行职业休憩的职业价值观,拓展宾客的身心边界,丰富宾客的世界感触,促进其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和进一步追求;形成讲真诚、守信誉的职业操守;满足客户的基本物质需要,创新发展满足顾客精神需要的深层关怀服务;崇尚人格平等,认可宾客至上,做到端正热情友好的工作态度和效能,但要注意限度。总之,新的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宗旨和教育教学设计秉承了个体职业发展的需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综合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和有机统一”[10]。本科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梗概已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有所描绘,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大类已确认课程思政元素群成为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研究重点和实践发展方向。“双高”建设背景下,立德树人需以职业教育的专业作为变量进行分类设计,其所形成的十项立德树人的分类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盖庆武,贺星岳.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25.

[2]雍莉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2(3):49.

[3]李建华,王果.立德与树人之间:一种教育伦理学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8.

[4]邓泽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

[5]赵晓东,陈立民,李蔚佳.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再审视[J].职教论坛,2021,37(3):144-149.

[6]丁晓东.专业思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27.

[7]蔡泽寰,詹杏芳.新时代高职德育的价值维度和发展方向[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4):23-28.

[8]李梦卿,李鑫.“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26.

[9]唐芳云.立德树人:高校“课程思政”价值定位的哲学审视[J].理论导刊,20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