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2:34:38

水平

水平范文篇1

贺国强指出,《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把《干部任用条例》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规章和基本依据,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选拔了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有效地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进一步推进了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贺国强强调,必须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坚持把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作为《干部任用条例》的一项基本要求,着眼于干部队伍结构的新变化,不断赋予“四化”方针新的时代内涵。要适应发展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式方法,使发扬民主真正成为干部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要积极探索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发扬民主、集体决策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不断完善干部工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不断研究解决干部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贺国强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宣传,特别是要抓好换届后新进领导班子的同志的学习。要抓住地方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的契机,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标准、条件程序和纪律选拔任用干部,进一步把《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引向深入。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吸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进一步完善《干部任用条例》及其配套法规。

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主持座谈会,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长参加了会议。会上,审计署、人事部、广东省委组织部、吉林省委组织部、四川省眉山市委、浙江省诸暨市委介绍了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做法和体会。

水平范文篇2

[论文摘要]水平营销理论是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突破,其核心思想就是将本来无关的概念同现有商品相结合从而开发出新的产品类别和市场需求。本文阐述了我国汽车市场的营销现状和水平营销的实施步骤,并举例说明了水平营销在汽车市场营销中的运用,探讨了水平营销对汽车营销的启示。

一、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

又是年初,很多消费者已开始习惯性地等待新的降价潮的来临,对于刺激车市消费,“推新车”加“降价促销”的组合拳,似乎已经成了众多经销商的惟一手段。然而新产品的推出与大幅度的降价已经不能再刺激疲软的汽车销售市场,面对库存的积压与销售市场的低迷,汽车厂商与经销商似乎什么都做了,但也只能够沉浸在无奈之中。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汽车市场最常用的营销战略就是市场细分。以前主要按收入或价格、功能细分市场。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还利用产品的升级换代来取悦于目标消费者。一般汽车可通过增加或提高配置,改变款式来实现。

然而利用市场细分与定位,虽然能够很好的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但满足的需求是特定的。反复的细分最终只能导致细分市场越来越小,整个市场处于分割饱和状态,各厂商都力图在这个定型的市场上分得一块“蛋糕”,最终导致价格战此起彼伏。而对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只是局限于对原有产品进行某方面的改进。可以说,我国目前的汽车营销思维还处于一种纵向的营销思维层面上,即在一个既定的市场上开展营销活动,进行竞争,获胜者只是夺取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或只是更好的满足了目标客户的需求,却没有开发出新的产品。然而消费者需求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营销理念应该着眼于对既定市场以外的市场和需求进行开发和挖掘,不但要发现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还应该创造需求,发展需求。

那么怎样才能跳出传统营销的逻辑思维方式创造出全新的产品类别、产品需求和营销新创意呢?水平营销的思维方式无疑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营销创新之路。

二、水平营销理论及其实施方法

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于2005年推出的水平营销的新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对营销构成中的某一因素进行横向置换以使之具有新的需求、用途、情境或目标市场,以达到创新产品的目的。水平营销不淘汰任何与产品无关、而可能导致新产品诞生的概念,它是一个具有突发性、启发性和充满可能性的思维过程。

虽然属于跳跃性思维,水平营销仍然有法可依。与纵向营销从客户需求考察入手不同,水平营销以产品或服务为起点,将产品和服务分割成许多板块,从中选取一个对其进行改变。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分解过程仍需要纵向营销框架的支持,即水平营销是以纵向营销所划分的市场、产品、营销组合三个层面为发展平台的,其中每个层面又包含了若干维度,如市场层面包括:产品的功能或需求、目标消费者、情境;产品层面包括:有形的产品与服务、包装、品牌特征、使用或购买;营销组合层面包括:定价、分销渠道、沟通。水平营销就是要选择其中的一个维度展开横向思考,从而产生新创意。从这个角度来看,水平营销是纵向营销的有益补充,并不是彻底抛弃纵向营销。选择了某一维度后就要制造空白,也就是要暂时中断逻辑思维。菲利普?科特勒给出了六种制造空白的横向置换方法,分别是: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和换序。这些置换都引出了反传统的逻辑结果,他们有的看似显得荒唐,甚至是天方夜谭,却也恰恰产生了空白,而正是这些空白给了水平营销创新的机会。只要将这些空白设法联结起来,就有可能产生新的产品或新的功能。

三、水平营销在汽车营销上的应用

如果说纵向营销在市场或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话,那么水平营销在市场趋于饱和或在产品生命周期处于成熟阶段时,则给企业指明了另一条光明大道。事实上,很多汽车厂商正在运用这一工具。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水平营销是如何运用于汽车市场的。

1.市场层面的水平营销

组合产品功能:汽车最初的功能是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如果我们对其功能进行组合:“代步+居住”,这就是旅行房车的创意来源。

替代目标人群:如果汽车的使用仅仅限于国民大众日常出行的话,那么恐怕现在风靡全球的F1大赛也将不复存在。赛车的出现,使汽车从容易驾驶的“国民车”变为体育赛事的专用品,汽车消费的目标人群由普通的民众转为职业赛车手,从而创造出新的车种和新的体育赛事。

替代消费情境:韩国现代与KIA设在美国的汽车设计中心为2006年的洛杉矶车展提交了一份自己的答卷。KIA的设计师们构想出了一款据说是2015年的潮流沙滩车,它的消费人群当然是那些热爱沙滩和阳光的沙滩族了。

2.产品层面的水平营销

去除有形的产品要素:2006年西班牙马德里车展上,雪铁龙C-Buggy概念车闪亮登场。不同于一般概念车的是,它摒弃了车顶、风挡玻璃以及侧窗等诸多轿车必备的元素,展现出浪漫的法国人在汽车设计上对自由主义和大胆前卫的不懈追求。

夸张品牌特征:尽可能小的车,这种缩小夸张启发奔驰公司设计出了Smart精灵跑车,这是汽车市场的新一族。当考虑把产品和可能市场进行联结时,我们也许不得不为它找到一个合理的情境。“精灵跑车”必须定义为时尚,才能证明买一辆只能坐两个人的汽车是合理的选择。此外,市区也为微型汽车提供了使用情境,因为那儿缺少停车空间。而在其他情境下,“精灵跑车”就未必有用了。

夸张包装风格:2006年洛杉矶北美国际车展中,为了替新一代的全新2007款美国现代Coupe-Tiburon造势,现代北美分公司特地请来一位当地的彩绘艺术家,将这辆双门轿跑车通身画满了鲜艳的卡通图案彩绘,打造成为行动艺术品!在这个年轻人张扬个性的时代,如果哪家汽车公司能同样设计出张扬的汽车,会不会像百事可乐那样也成为年轻的代言词呢?

3.营销组合层面的水平营销

定价的创新:有很多消费者虽然买的起车,却开不起车,可是他们又确实有用车的需要,该如何是好?我们把汽车产品按整车价格买卖改为按使用天数计费,就可以满足那些需要开车又无力拥有车的人的需要,这一想法直接诞生了汽车租赁行业。

分销渠道的创新:随着互联网服务的日臻完善,网上购车已成为可能。通过电子商务,汽车销售渠道被大大缩短,网上购车可以使顾客更具体地比较各种汽车产品,可以使顾客越过汽车经销商从而得到更多的实惠,满足不同顾客个性化的要求。公务员之家

沟通的创新:1987年首次举办的BMW杯国际高尔夫球赛迄今为止已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业余高尔夫选手系列赛事。1998年此项比赛引入中国。在过去8年中,共有4000多名宝马车主和高尔夫爱好者参与,选手包括商界精英和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宝马公司也成功地借力高尔夫球赛聚集了人气,为宝马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营销组合层面上的水平置换意味着改变当前向客户呈现产品或服务的方式,产生亚类别或创新性商业战略,而不是产生新的产品或服务。但其优点在于应用直接。原创的新概念和新产品的开发需要时间,而营销组合层面的水平营销则更讲究策略、更偏重短期效应,更快的生成新点子。

四、水平营销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启示

由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水平营销理论的产生将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一是对产品生命周期与市场生命周期的看法。传统观念认为产品与市场都有生命周期,都遵循产生、发展、成熟与衰退的路线。但水平营销不仅将这一过程看作是客观存在的,还非常欢迎这一过程,因为水平营销理论就是要在大家都认为产品与市场没有发展前途或遇到发展瓶颈时,通过水平思考发现新的商机,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二是对市场竞争的看法。水平营销理论认为,真正高明的竞争不是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强,而是使自己的竞争对手根本就无法与自己竞争,企业始终采取“错位”发展的战略,与竞争对手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竞争;三是对创新的看法。企业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进行观念上的创新,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各方面的全面创新。

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根本原因还在于产品同质化程度太高。从长远来看,纵向营销所产生的创新,其新增销售额并不高,只是在原有的市场上重新分配利润。通过运用水平营销的思想和方法,将已知信息进行重新组合,通过更不具选择性但是更富有探索性、可能性和诱导性的创新思维,可以制造营销空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我们希望,中国的汽车企业可以借鉴水平营销理念在营销领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费尔南多·德·巴斯著:水平营销[M].陈燕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1

[2]田苗苗郑向敏:饭店营销的新理念:水平营销[J].饭店现代化,2006.5:P47

[3]潘浩:新形势下汽车营销的创新思路[J].汽车工业研究,2006.2:P48

[4]徐志强:中国轿车市场营销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汽车,2006.2:P14

水平范文篇3

在社会保险机制中,由于存在不同的起付线和共付比例设计,并受到经济水平、健康状况等群体差异的影响,不同的参保人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很可能导致经济水平较低的人群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而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则过度享有医疗卫生服务。保险机制设计存在的弊端导致国民不能公平享有医疗卫生服务。近几年来,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在政府的作用下,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福利政策,从而保障国民健康水平的社会公益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使得国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成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和计划的出发点。当前,中国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的三大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建立,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旨在进一步建立一套多层次的全民医疗健康服务保障体系,以满足国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然而,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同时,医疗费用也在急速攀升。不难想象,医疗费用的急剧攀升导致居民“看病贵”,严重制约了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在城市中,不同户籍的居民之间经济状况存在差异,使得家庭医疗需求和医疗消费具有差别,面对急剧增长的医疗卫生费用,贫困家庭承担着更高的疾病风险和经济负担。基于以上背景,以医疗保险和贫困因素为研究视角,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和贫困因素对家庭医疗消费的影响,特别是探索医疗保险在影响家庭医疗消费绝对和相对医疗支出方面的作用机制,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人群中的稳健性,为完善国家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保障国民健康水平提供了解释。

二、文献综述

医疗费用的增长不仅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更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早在1990年,PaulJ.Feldstein研究了美国医疗费用的发展趋势,发现当年的医疗支出比上年增长了11%,而同期的GNP仅增加了7%,并指出医疗费用持续以高于GNP的增长速度在增长[1](P1-3)。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和发展,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行,针对医疗卫生领域出现的问题,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医疗费用的急剧攀升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7%,而医疗费用的增长率为18%,较GDP的增长,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是GDP的近两倍”[2]。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例如,高额的医疗费用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尤其对于农村居民,由于经济困难看不起病,应就诊而未就诊的人数较多,致使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3];从医疗费用对医疗选择的影响来看,医疗费用升高,降低了医疗选择的可能性[4]。因此,对家庭医疗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健康问题的研究范围日趋广泛。首先,健康对人与社会具有效用。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的基本需求[5][6][7]。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良好的健康状态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投入生产生活,对提高收入和增进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8][9](P24)。对于社会而言,国民健康与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其次,健康具有风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一段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诸如环境、行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使得人类健康具有动态性,从而衍生健康风险[10](P4)。伴随着健康风险产生,遭受疾病的社会人群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病痛,劳动能力下降,为了缓解和恢复健康,不得不承担由健康风险带来的疾病经济负担。疾病经济负担将会带来患病人群的经济消耗和社会经济损失[11](P259-260)。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通过政府和个人的共同作用进行健康投资,从而改善国民健康状况,增进个人的人力资本,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世界银行较早地对健康投资进行了研究,从政府责任的角度提出各国政府应制定相关措施改善卫生状况[12]。高梦滔、姚洋从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家庭内部成员健康投资的导向和责任[13]。可见,政府和个人都具有健康投资的责任。社会保险机制的建立是政府健康投资的方式之一,家庭的健康投资需要家庭医疗消费产出,但贫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束缚家庭医疗消费。医疗保险、贫困因素以及家庭医疗消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以下就三者的研究现状择要述之。从医疗保险效用的视角出发,学者们的研究存在正反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持正面的观点,认为医疗保险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居民的医疗消费水平,增进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同时对提高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服务利用率具有显著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医疗支出风险平滑的财务机制,医疗保险的费用分担制度有效降低了医疗支出,减轻了低收入群体的医疗负担,对群体差异的人群发挥了分散风险的功能[14][15][16][4][17][18]。持负面观点的代表学者解垩通过研究发现医疗保险的补偿并没有减轻城乡患病家庭的贫困状况,反之增加了贫困家庭的医疗消费负担,贫困群体的医疗费用支出超过收入比例的增加,医疗保险对中国城乡家庭具有反贫困效应[19]。此外,医疗保险成为扩大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不平等的约束条件,与对医疗卫生服务存在更多需求的穷人相比,富人消耗了绝大多数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使得穷人陷入“疾病-贫困-疾病”的恶性循环之中[20][21](P12-24)[22]。医疗保险设立的作用在于分担风险,互助共济,从而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安定。然而,对于经济贫困的人群来说,医疗保险是否真正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呢?在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医疗消费则呈反向趋势不断上升,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医疗消费支出比例较高,同时“广覆盖、低保障”的医疗保险难以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增长,透视出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给居民带来了较大的疾病经济负担,医疗保险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16][23][24]。解垩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医疗保险补偿以后,医疗保险对城乡家庭的贫困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并且对城乡家庭的减贫作用存在差异,对城市家庭的减贫程度高于农村。但这种缓解并不显著,医疗保险对降低家庭的医疗支出,缓解贫困具有微弱的作用[19]。综合以上研究,针对家庭医疗消费影响因素及其结构变化的争论,文章将探索分析三个问题:第一,医疗保险制度对家庭医疗消费有何影响,是否显著改变家庭消费结构;第二,经济状况,尤其是贫困因素对家庭医疗消费是否具有显著的约束性;第三,医疗保险和贫困的联合作用是否显著影响家庭医疗消费结构,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三、假设、数据、变量与模型

(一)研究假设

基于理论分析和文章需要,做出如下假设:假设1:医疗保险能够刺激家庭的医疗需求,有效提升家庭医疗消费水平。假设2:经济状况对家庭医疗消费有重要影响,贫困会约束家庭医疗需求,抑制家庭医疗消费。家庭越贫困,医疗消费水平越低。

(二)研究数据

本研究使用的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调查跟踪数据,该数据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调研获得。根据医疗保险试点先后,结合区域分布和人口、经济发展等因素,选取了乌鲁木齐、潍坊、吉林市、常德、绍兴、厦门、成都、包头、西宁九个城市,在采取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进行跟踪调查,目前已经完成2008年—2011年跟踪调查数据,其中,2011年完成有效访问户11105户,有效访问人口30496人,随访率为87.04%,其他年份调研规模大体相同。调查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市民、流动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利用、费用、保险等内容。本研究使用了2008年—2011年四年的面板数据,样本四年一共16407个家庭,127300人次①。

(三)变量选择

从总体来看,家庭医疗消费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家庭的基本情况有联系,同时也受到医疗制度、家庭医疗观念等家庭和社会层面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研究需要,将家庭医疗支出额度和家庭医疗支出比例作为因变量,主要反映家庭一年内医疗支出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在自变量的选取方面,家庭医疗消费状况首先受到家庭基本特征的影响,因此选取家庭规模、家庭赡养比、户主民族、户籍、家庭人均收入来控制家庭基本情况。此外,将家庭成员疾病程度作为家庭年内医疗需要的变量,选取最近医疗点时间代表居民的医疗卫生可及性,选取是否是低保户作为家庭贫困状况的变量,选择户主健康意识控制家庭医疗观念,选择家庭(主要成员)是否有医疗保险作为反映家庭医疗保险状况的变量。

四、经验分析

(一)描述分析

针对下表中的数据分布进行表述分析。自2008年至2011年,家庭医疗支出额度不断上升,从3024.11元增加到了3322.63元,说明家庭绝对医疗消费逐年上升;家庭医疗支出比例则变化不大,大致稳定在12%,家庭相对医疗消费趋势较为稳定。家庭规模保持在3.3左右,大多数家庭常住人口为3人,反映出现代家庭模式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赡养比从22%提高到26%,老年人口占家庭人口的比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发展;样本中的大部分户主为汉族,同时大多数为城市户籍;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从1869.48元提高到2456.52元;家庭成员的疾病程度处于比较严重的状态,但疾病严重程度不断减轻;家庭位置距离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平均约为12分钟;家庭的健康意识由薄弱逐渐增强;家庭成员拥有保险的比例不断提高。

(二)回归分析

根据回归模型,分别使用面板数据混合效应OLS模型、固定效应OLS模型和随机效应OLS模型进行估计,同时,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发现,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具有一致性。而且,不论家庭医疗消费绝对量还是相对比例,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都支持选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所以,本研究后续的回归均是使用面板固定效应OLS模型估计。分别比较原始估计模型和在放入医疗保险和低保户的交互项后的模型,估计结果见下表。通过回归结果,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医疗保险对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具有稳健性。与没有医疗保险的家庭相比,拥有医疗保险的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医疗保险的家庭。医疗保险具有补偿和分散风险的效用,一方面,医疗保险有效降低了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了家庭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形成了推动作用,促使家庭购买更多的医疗服务,提高了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医疗保险对家庭医疗消费形成拉力,通过较低的医疗服务价格吸引家庭的医疗消费,释放了家庭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从而增加了家庭的医疗卫生支出。无论是家庭的绝对医疗消费,还是相对医疗消费,都受到医疗保险的正向影响。以家庭收入和是否是低保户来代表家庭的经济水平,经济水平对家庭医疗消费有显著的影响。家庭人均收入对家庭绝对医疗消费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均收入越高,家庭医疗消费额度越大;以是否是低保户家庭来衡量家庭的贫困状况,检验家庭医疗消费的影响因素,发现非低保户家庭的相对医疗消费显著高于低保户家庭的相对医疗消费,即贫困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低于非贫困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以上说明经济状况会显著影响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贫困家庭的医疗消费需求受到了贫困状况的约束,符合上文的研究假设。通过医疗保险和是否是低保家庭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医疗保险和是否是低保户家庭对家庭绝对医疗消费的作用不具显著性,同时对家庭的相对医疗消费存在微弱的正向影响,低保户家庭在拥有医疗保险后,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会略微提高,说明拥有医疗保险的低保户家庭,其医疗消费绝对水平并不会比其他类别家庭更高。但由于医疗需求得到释放,其家庭医疗消费所占比例水平有所提高,这证明了医疗保险对贫困家庭医疗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变量中,家庭成员的疾病程度对家庭医疗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并且具有稳健性。家庭成员的疾病程度越重,医疗需要越大,家庭医疗消费水平越高,说明家庭医疗消费水平显著受到医疗需要的影响。家庭规模对家庭绝对医疗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家庭的相对医疗消费具有负向影响,但不具有显著性,说明家庭规模越大,家庭的绝对医疗消费水平越高。家庭赡养比对家庭医疗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具有稳健性。家庭赡养比越高,家庭医疗消费水平越高,说明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可能是影响家庭医疗消费的重要因素。户籍是影响家庭医疗消费的重要因素,在城市中,户主是城市户籍的家庭医疗消费水平高于户主是农村户籍的家庭医疗消费水平。

(三)分低保户回归分析

在回归分析中,医疗保险对家庭绝对医疗消费和相对医疗消费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医疗保险作用下,家庭的绝对和相对医疗消费水平均有所提升,反之,贫困因素对家庭的绝对和相对医疗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检验医疗保险影响的稳健性,本研究将人群分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两类,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见下表。医疗保险对低保户和非低保户家庭的医疗消费影响存在差别。医疗保险对非低保户的家庭医疗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非低保户家庭而言,有医疗保险的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高于没有医疗保险的家庭,医疗保险均能抬升非低保家庭的绝对医疗消费和相对医疗消费水平。对于低保户家庭而言,医疗保险对家庭的绝对医疗消费具有正向影响,而对相对医疗消费具有负向影响,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低保户家庭有无医疗保险,并不会显著抬升其家庭医疗消费。其他变量回归结果基本与上文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四)分户籍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医疗保险对家庭医疗消费影响的城乡差别,进行分户籍的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从下表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医疗保险对城市户籍的家庭医疗消费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具有稳健性。在市民中,拥有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抬升其家庭的绝对和相对医疗支出,医疗保险释放了市民的医疗需求,并影响了其消费结构;而在城市流动的农村户籍人口中,拥有医疗保险将会显著释放其医疗需求,也会显著抬高其家庭医疗支出比例;但是,交互项回归发现,在城市流动的农村户籍人口中,拥有医疗保险的贫困家庭的绝对医疗支出并不会显著高于其他农村户籍家庭,而其相对医疗支出比例则显著高于其他农村户籍家庭,这也证明了医疗保险释放了在城市流动的农村户籍家庭的医疗需求,改变了其家庭消费结构,这种影响会显著明显于其他农村户籍家庭。其他控制变量回归结果与上文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五、研究结论与若干思考

(一)研究结论

综合上述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医疗保险对家庭医疗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医疗消费能够显著提高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通过控制其他变量,考察医疗保险对家庭医疗消费的影响,医疗保险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服务价格,进而释放家庭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进家庭的医疗卫生可及性,进而提升家庭医疗消费的绝对量和相对水平,这一结论验证了假设1。第二,经济状况对家庭医疗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家庭收入越低,家庭医疗消费水平越低;另一方面,低保户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显著低于非低保户家庭的医疗消费水平。说明贫困会显著抑制家庭医疗消费,验证了假设2。第三,在考察医疗保险和贫困的交互作用对家庭医疗消费影响的情况下,其交互项显著正向作用于家庭相对医疗支出水平,即获得医疗保险的低保户会显著提高家庭医疗相对支出水平,而在医疗消费绝对水平上变得与其他群体基本无显著差异了,这进一步证明了医疗保险的积极作用。虽然贫困家庭会因此而承担更高的家庭财务风险,但是,它让贫困家庭能够拥有与其他家庭基本无差异的绝对医疗消费,这是非常巨大的贡献,因为由于贫困约束,贫困家庭长期医疗消费受到抑制,医疗消费显著低于非贫困家庭。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明和深化了这一结论,即医疗保险与贫困交互项之所以对家庭相对医疗消费水平影响显著,这一影响主要发生在拥有农村户籍的城市流动家庭中,这也进一步证明,让在城市的流动人口获得必要的医疗保险对其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提升极为必要。

(二)若干思考

1.强化医疗保险对贫困人口的保障作用理论和经验现实都表明,贫困人口往往更可能被暴露于疾病风险之下,相对于其他人群而言,贫困人口往往更有脆弱性。作为基本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国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应当更加注重对以贫困人口为核心的弱势群体予以扶助,正如本研究所揭示的,医疗保险在改善贫困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同时,可能存在加剧其家庭财务风险的可能。第一,应当通过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对贫困人口小病预防和及时治疗的帮助,使贫困人口疾病风险得到及时控制和解决;第二,应当针对贫困家庭有针对性的完善大额医疗报销政策,在保险报销封顶线之外,优先对贫困家庭予以大额医疗扶助;第三,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的衔接,使贫困人口能够得到不同层面的保障和福利;第四,应当通过不断改善报销结构、提高保障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对贫困人口和方便报销程序方面给予便利,降低其保险利用成本。此外,还应当弱化经济作用对社会医疗保险的影响,削弱收入等因素对个人利用社会医疗保险的影响和限制,强化社会医疗保险作为国民基本健康权利的属性。当然,也应当在国民基本健康权利保障和控制道德风险之中寻求平衡。

水平范文篇4

1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总体水平需要提高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经济的影响,因此其科技人才、科研体制、科研基础、科技手段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我国现代农业的科技实力、生产水平和社会承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对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向发达国家看齐,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才能取得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才能得到提高。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相关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达到10~15年[2]。从当前的情况看,科技发展对我国农业的贡献率为49%,但是从发达国家的贡献率看通常为60%,甚至有的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我国现代农业科技落后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落后最直接的原因。通过对我国农业耕地情况统计,我国中低产田占整个农村耕地面积的70%,农业化肥利用率和灌溉水当年利用率都低于40%,主要农作物的劳动生产率和牲畜养殖单位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水平仅为高产国家的45%~65%,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现阶段正是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集中力量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投入力量不足造成的,现代农业科技转化成果机制不健全导致农业科技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策略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体制,逐步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的技能。农业科技力量总体投入不足,科技支持力度较低是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3]。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多少直接决定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决定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量,因此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量决定一个国家的农业科研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科研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是整个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从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状况看,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经费的支持度偏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我国农业科研人力不足,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看,其绝对规模比较大,但是相对我国庞大的农业部门本身规模来说,呈现相对比较小的局面。科研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农业科研具有人力资源集约型的特点,农业科研人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决定农业科研能力,从现代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人员的要求看,具有几个显著性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正规性教育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弱。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中需要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从现阶段看,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的弊端。农业科研、技术水平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之间存在分离的问题。这种模式产生的结果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少,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速度会进一步的降低,农业科技传播和扩散的范围比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属于同一个部门领导,两者没有建立起相互交流的机制,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顺畅,农业推广和农业科技之间的不衔接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对整个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每年产生农业省部级可科研成果达到6000多项,但是其成果转化率仅达到30%。而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率转化达到60%,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成果转化率也都在60%左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其主要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性质认识不清,对市场只做了片面性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受到短期效应影响,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长时间人们放弃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协调,大幅度削减农业科技推广的事业经费,这样形成了所谓的断奶、脱钩政策。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危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对科技成果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扩散和传播在农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技术交流落空、技术指导失灵,导致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不到位,从根本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自身存在问题,行政干预性较强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自身存在一些弊端,传统农业科研体制存在行政手段干预,其是一种集权制的管理模式[4]。由于科研管理存在集权性特点,所以管理层次存在混乱的现象,政研不分、职责不清、决策与战略合一、科研管理手段出现行政化特点,对整个农业科研全过程进行干预,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科研成果推广,对农业科技成果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农业科研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件、会议、报表和指标等形式进行行政干预,农业科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因此,农业科研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附属物。

水平范文篇5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医疗服务;水平

1引言

现今,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对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影响逐年提高,做好医院财务会计及医疗管理服务对接,并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将是医院融入新时期医疗体系发展新环境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医院财务管理规范性及医疗服务管理标准化水平的关键所在。

2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2.1提高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是规范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及提高医院财务审计标准水平的有效方式。随着我国医院服务管理需求逐年增加,现代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基本职能,已然不仅局限于对财务管理工作单方面管控,对于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也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对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利于医院服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可以得到充分保障,为未来阶段医院管理决策有效落实夯实基础。2.2加强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化建设。医疗机构服务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并非仅针对单项财务支出及资金流入进行核算,对于医疗服务中产生的医疗服务成本、人员管理成本等内容统计,也是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为保障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能更好地对有关财务管理信息进行汇总,并统一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必须做好对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管理对接。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要求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能及时进行数据反馈,同时,也要针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内容不同,强化对各项数据的信息梳理能力。而加强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体系化建设,则是基于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提高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衔接紧密性,使其形成完整财务管理工作闭环,更好地利用财务信息汇总为医院财务管理审计提供管理保障。

3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3.1医护工作者层面。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对医疗服务的影响,在医护工作者层面主要体现在医护工作者的薪资待遇问题。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相比,在合法收入薪资待遇方面,公立医院相对而言优势明显。之所以公立医院医护工作者薪资待遇水平较高,主要由于公立医院更重视对医护工作者基本权益的保障,同时,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也为资金资源更好投入医院基层管理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使公立医院医护工作者管理保障能力达到更高水平。而反观私立医院,由于缺乏完善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在财务资金审计方面漏洞较多,相关人文关怀政策在资金项目层面无法得到根本落实,从而影响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质量。3.2病患消费者层面。近年来,针对百姓看病难及看病成本高等诸多问题,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从患者角度对医院管理服务及医院医疗成本等进行控制。同时,了解到社会保障部提高部分地区医疗保障水平。但事实上,病患消费者医疗成本过高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部分偏远地区及二三线城市医疗服务成本及水平仍然无法达到有效平衡,严重侵害病患消费者基本利益。而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正是部分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导致在医院医疗成本控制及服务管理工作方面,更多的是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大幅降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鉴于此,医院必须在未来阶段,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做好对财务会计制度的深入改革,提高财务会计审计标准,加强医院上层机构及基层单位的监督管理能力,有效封堵医院财务会计管理缺口。以此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为未来阶段医院及医疗机构更好开展医疗管理服务奠定良好根基。

4医疗服务水平提升面临的困境及难题

4.1医院财务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审计人员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第一,在传统的医疗体制下,通过后续学习考核被吸纳至原有岗位的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第二,通过高校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对接,实现单方面医疗人才输送。随着我国医院医疗管理体系内容不断增多,医院财务审计工作项目不断增多,新形势下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将逐步取代原有财务会计工作模式。通过高校教育机构培养专业财务会计人才,的确能有效适应新的财务会计工作环境,但缺乏良好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而基于原有体制的岗位回聘的财务会计审计人员,虽然具备足够丰富的专业从业经验,却无法掌握新的财务会计审计模式。在此背景下,医院财务会计审计工作矛盾日渐突出,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从业素质也将随之下降,对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稳步推进及制度的完善均将产生一定不良影响。4.2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缺乏良好的监管机制。现阶段,我国针对医疗机构工作监管,主要是由卫健委负责。从逻辑上来看,卫健委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的确能对医疗机构规范化运营起到管理作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卫健委更多是起到医疗管理宣传作用,并未在医疗机构管理方面承担更多管理职能。产生这一困境的基本原因,主要由于卫健委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直接利害关系,地方卫健委班组构成,大部分来源于本地区各大公立医院。在此环境下,卫健委势必无法对本地区医疗机构进行监管。正是由于卫健委等监管机构放任医院进行管理自治,导致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难以形成良好管理生态环境,各医院之间财务会计制度构成也基本上大同小异,未能针对医院医疗服务特点及财务管理需求做好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进一步加剧医院、医疗机构服务管理及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4.3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执行标准尚不统一。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构成,大部分是根据医院自身发展情况进行设计规划,从医院管理体系分析。基于医院发展现状进行财务会计管理规划,能提高医院财务会计管理效率,降低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可能性。但由于各地区医院对自身医疗服务管理定位不清晰,加之未能对医疗财务会计管理诉求进行了解,使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标准并不统一,难以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执行医院管理决策。受此影响,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落实,必然产生一系列的管理工作问题,使医院财务会计管理无法保障工作有效性、时效性,让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执行失去实际意义。对此,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做好对财务管理标准的规范,根据医院当前营收状况及医疗服务项目等,对医院财务会计内容进行完善,使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能推动医院医疗管理服务发展,不断对细节化问题予以解决,为医院从不同角度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5基于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完善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路径与对策

5.1加强对医院财务会计审计人员的管理培训。加强对医院财务会计审计人员管理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保障其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姿态,有效降低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纰漏的可能性,杜绝人为因素层面的财务会计工作风险。针对医院财务会计审计人员的管理培训,应根据医院财务会计工作需求进行规划。医院可以不定期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考核,结合日常绩效评价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进行评级,按照不同等级安排培训项目,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培训资源,尽可能从保障医院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执行力角度完善培训管理标准。此外,医院财务会计审计工作应加强对责任管理制度的落实,对于未能满足财务管理考核工作要求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给予一定处罚,以此提升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工作紧迫感,使其能更好地落实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要求。5.2建立独立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审查机制及机构。现有的医疗服务管理监督制度已然无法满足当前医疗机构服务管理监管要求,必须将医院医疗服务管理独立于医疗管理体系,并将财务监管并入医院医疗服务管理机制,使上层管理机构与医院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在管理制度上能形成一体化并联,以便管理机构更好地贯彻医院财务会计管理要求,对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形成有效监督。而对于医院医疗服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应将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及医疗服务管理进行统一规划,根据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内容,开展更为深入的医院医疗服务管理工作,使医院医疗服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管理,在独立管理机制监管之下能更好地执行服务管理工作。另外,医院应主动承担对财务会计管理机制的内部审查工作,结合医院党委组织部对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检查,通过对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内部审查及外部监管双向推进,使其能自主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规范标准。5.3促进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与医疗服务工作协同推进。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与医疗服务工作协同推进,主要针对医院医疗费用收取进行规范,使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与医疗服务工作能齐头并进。在此过程中,医院应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与医疗服务工作的对接,根据医疗项目的不同,调整医院财务会计工作方向。例如,对于重症患者医疗费用的收取,在财务统计方面不应仅参考患者医疗项目收费标准,医护工作者服务工作质量也应纳入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统计标准,通过患者及医院管理层对医护工作者服务管理质量评级,合理收取患者医疗服务项目费用。利用财务会计工作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形成正面监督,保障医院医疗服务与财务会计工作能形成系统性关联,以便为未来阶段医院多元化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开展及管理制度完善创造积极条件。

6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医院综合医疗服务水平。随着我国医疗管理标准不断增多,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与医院医疗管理服务工作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从医疗财务会计制度完善角度,为医院医疗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提供支持与帮助,将是未来阶段医院医疗体系发展的核心要素。

【参考文献】

【1】谭冠威.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分析[J].时代金融,2015(7):159.

【2】柴雪春.探究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6(32):179+314.

【3】何婷.探讨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0):34-36.

【4】王良芬.试析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2):58-59.

水平范文篇6

[关键词]综合管理;酒店行业;酒店管理人员素质

我国酒店企业现阶段面临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在酒店竞争中服务质量竞争及综合管理竞争占据着关键地位。酒店服务质量主要是指酒店凭借其设备设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从而确保顾客获取满意的程度,综合管理水平是指酒店在运营全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质量。[1]只有促进酒店服务质量及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确保酒店市场竞争优势的增强,吸引客源,促进酒店经济效益的增强,推动酒店得到有序良性发展。基于此,酒店必须对其综合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总结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与措施。

1现阶段酒店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整体管理意识的缺失。因为现阶段我国很多酒店不具有整体管理意识,管理人员对酒店整体管理工作未能给予高度重视,造成其不具有较高服务意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酒店服务质量。在酒店综合管理中因为缺乏正确认识,很容易出现工作中不能有效落实“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严重影响了酒店的声誉与服务质量。除此之外,因为我国很多酒店不具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大部分企业所应用经营管理模式较为落后陈旧,不利于酒店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2]因为酒店完善系统管理制度的缺失,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多种服务质量问题,引发顾客的不满。比如酒店房间卫生差、日常用品不齐全、房间异味、空调效果差等问题均严重影响了酒店的服务质量提升。同时有些酒店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与体系,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与执行力度,造成整个管理体系不能充分落实而流于形式。1.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现阶段很多酒店的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及综合素养。但是只有高素质酒店管理人员才能促进酒店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的提升,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切实促进酒店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的增强。我国很多酒店因为规模较小,缺乏系统规范的准入体系及劳动力认证,行业门槛较低,以至于整个酒店管理人员素质也较为低下。同时很多酒店因为薪资待遇较低,并不能吸引高素质工作人员,甚至造成人才流失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酒店各部分之间因为未能在工作上进行有效协调,也会降低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3]酒店综合性较强,所涉及部门较多,酒店内部各部门之间有效配合与协调才能提升其服务质量。有些酒店因为责任意识及全局观念的缺失,部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出现推诿的情况,直接影响了酒店的整体管理,降低了整体服务质量,甚至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2当前提升酒店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2.1整体服务意识的强化。酒店需要增强整体服务意识,促进全体工作人员正确服务意识的增强,对管理认识偏差给予纠正。管理人员需要对管理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将其作为酒店得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同时酒店需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专业教育培训工作,结合不同工作人员的岗位,给予针对性的服务管理意识培养。确保对消费者需求的充分了解与掌握,对员工立场角度及利益诉求给予充分考虑,从整体上促进酒店服务意识的强化,从而促进酒店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4]除此之外,酒店需要不断完善综合管理体系,促进酒店服务程序化及规范化的增强。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管理机构的设立,从组织上控制服务质量管理工作,通过灵活规范的管理手段,加强酒店整体管理工作水平。并与酒店运营情况相结合制定反馈机制,科学分析反馈酒店管理信息,实现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改进。监督机制构建也之至关重要,促进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的增强,防止其未能得到充分落实而流于形式,切实促进管理体系功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2.2酒店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酒店只有促进管理人员员工素质的增强,才能切实提升酒店整体管理水平与整体服务质量。酒店需要在自身经营管理发展需求及实际情况基础上,通过丰厚薪资待遇与优良企业文化吸引高素质、能力强的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在专业人才选拔上,酒店需要对其文化水平给予高度重视,同时也要对其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价值观念以及职业经验等给予高度重视,促进岗位入职门槛的提升,通过引入高度重的服务人员及专业管理人才,切实实现酒店员工整体素质的增强。[5]除此之外,酒店需要做好内部员工在职专业培训工作,对其人际交流能力、服务技能以及服务意识等进行培训,从而增强在职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2.3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想要提升酒店综合管理水平还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性的增强,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沟通交流,增强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与默契度。一些岗位劳动强度较大,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轮换质素与调休制度,增强酒店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除此之外,酒店需要构建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实现对员工价值取向的有效培养,促进酒店凝聚力的增强,同时实现各部门服务协调性的有效提升,最终推动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的提升,为酒店运营发展赢取更多经济效益。[6]

3结论

综上所述,酒店在竞争激烈环境中想要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综合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这对于酒店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酒店综合管理需要围绕着“服务第一、顾客至上”的宗旨,促进市场经营的进一步强化,制定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实现服务理念的有效创新,对企业文化建设及员工队伍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强化安全管理,促进酒店优质服务水平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酒店实现经济效益稳步持续提升。文章主要围绕着现阶段酒店综合管理中存在缺陷与问题、当前提升酒店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与途径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与探讨,目的是促进酒店综合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我国酒店行业得到可持续性的稳健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平.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满意度提升策略探析———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74-75,78.

[2]白星星.酒店里的变形记专访三亚中心皇冠假日酒店业主公司酒店板块总经理、(兼)酒店总经理季昂赞[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18(20):34-37.

[3]游建国,陈方,陈迅.酒店类REITs及CMBS项目评估咨询实践及经验———以碧桂园凤凰酒店类REITs项目为例[J].中国资产评估,2018(10):18-23.

[4]李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酒店员工关系管理评价研究———以武汉碧桂园凤凰酒店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6(10):82-83.

[5]陶佳琦.新型产教结合模式下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进阶式提升的研究———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1):20-21.

水平范文篇7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反思水平设计;感性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技术等各方面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们的需求和审美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产品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实用”和“美”上,使用者更渴望产品或设计能带来情感上的共鸣,以及与其发生一定的情感互动。在时代背景与用户需求的推动下,“情感化设计”应运而生,并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产品的设计应在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将用户对于产品所具有的情感需求注入到设计本身上,这不仅能赋予产品脱颖而出的能力,也是是当下产品设计的重要趋势[1]。

1情感化设计的概述

《设计心理学》的作者唐纳德·A·诺曼认为,设计分为三个水平: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本能水平更多的考虑人体器官对外界的直观感受,关注产品的外形和初始效果;行为水平更多考虑关于使用和操作,关注产品的效用和使用过程;反思水平更多考虑关于对事物的感觉和态度,关注用户的个人形象和个人满意。其中,反思层次是最高级的阶段,它是人们对设计产品反思而产生的情感,也是高额附加价值的保障。

2基于反思水平的设计方法

相比较本能水平与行为水平,基于反思水平的设计更能激发使用者的内在情感,带给使用者持续的情感投射,因此,将情感需求注入产品,尤其是基于反思水平的情感,能很好的提升产品价值。主要有以下四种设计方法:

2.1自我形象的表达

设计物除了具有其本身的功能外,其形象还会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物,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个性、喜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等,帮助消费者展示自我,表达自我意识。如近几年中国掀起的国朝风,原本给人以高深、保守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入流行的殿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趋势,国潮风应用于各类包装、文创以及服饰类设计之中,而此类产品的使用者以爱国青年为主。使用者认为此类设计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显示其爱国青年的身份,体现其时尚潮流的个性。

2.2对物及其使用方式或蕴含意味的领悟和反思

在反思层面上,产品设计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它们能带给人们操作的乐趣,另一方面在于人们通过对它们新的认知、新的体验而产生新乐趣。一方面,充分调动使用者的五感能增强操作的乐趣,通过各感官感知情感的相互叠加,能产生多样化的情感体验。特定的操作方式;打破该设计物普遍使用方式的操作方式;使用过程中会呈现特定图像、勾起使用者回忆或创设故事等的设计物,都能带给使用者一定的操作乐趣,而产品带给使用者真实稳定的情感在持续的互动体验中也在不断强化。另一方面,使用者动态参与设计和使用,对设计物产生新的认知和体验,并产生新的乐趣。此外,在反思设计中,设计作品也可作为一种情感交流的媒介,在与人交互的过程中传递文化。将文化内涵和蕴含意味,通过产品的形态、肌理等来呈现,或构造烘托出一种特有的环境氛围和意境,让使用者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感悟设计者想传达的思想、感受等。

2.3叙事性的解读

设计中的反思叙述是指运用设计使得该产品勾起人们的反思和联想。将叙事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辅助人与环境交流,通过设计物的使用情景引起用户的情感体验,帮助用户理解、感受产品并激发情绪,让使用者产生心理反应与体验[3]。叙事性的表达以设计的物或图像作为载体,结合使用者的联想加以一定补充,利用空间和五感进行叙事性表达,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其中,使用者被勾起的反思与联想的过程与结果,既是充满了趣味性的,又能让使用者对此有所思考、感悟。

2.4象征和隐喻

设计者有意识地将物品和图像作为一种符号,在设计中加入这种具有象征或隐喻的符号,从而激发人们特定的情感。通过象征和隐喻的设计艺术表现手法,将承载着人类的物质理念和精神信念等信息进行表达。隐喻和象征都是比较深层次的表达方式,其本质是相似性,与人的经验和文化等密切相关[4]。其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意义;通过产品呈现的形态、带有的图像等,表现某种意义或传达某种精神。并在与设计物的交互过程中,产品潜移默化地向使用者传递情感,或唤起使用者的有关记忆和情感。

3对“物及其使用方式或蕴含意味的领悟和反思”的设计案例及分析

3.1产品使用行为的替换

通过对设计物使用行为的替换,在心理层面给使用者带来一种独特的体验。如以色列OTOTO公司设计的一款漂浮岛蒸蛋器,以幽默风趣的设计角度切入,在满足产品功能的前提下,采用让人出乎意料的使用方式,充满创意与想象。不同于普通煮蛋器,该产品的使用方式为:将鸡蛋打碎于蒸蛋器凹槽中并放置于沸水中蒸煮,使用过程中,煮蛋器似漂浮的小岛,在水中轻浮、划动,仿佛在微风习习的海边将早餐送来。在繁忙、反复的生活中带给使用者轻松、愉快和温暖的情感体验,增加了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体验。

3.2互动参与后的新认知

在使用者与设计物持续互动产生稳定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设计物及其关联物产生新的认知和体验,并产生新的情感与反思。如南非艺术家波基·赫弗设计的一系列濒危物种雕塑座椅,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技术和环保回收材料制成。使用时使用者仿佛依偎在动物的怀抱中,而体型庞大的座椅又给人以强烈的安全感。在互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逐渐将注意力从机器制造中分离出来并对动物产生新的理解与认知,一改其往日的凶猛形象,展现其可爱、亲切甚至蠢萌的一面。使用者逐渐被唤起对动物和大自然的热爱,并对自然产生敬畏,反思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即情感的反思层次。

3.3文化及精神信息的转译

将具象的或非物质的文化与精神转译为具象的产品形态进行表达,使用者对其表达内涵的理解和认知,唤起使用者相应的情感共鸣。如香台洛可可设计公司贾伟设计师设计的“高山流水“香台,以石代山,以烟代水,将朴素的自然之美与流动的线条和垒叠的形态相融合,香台的烟气如流水一般从卵石中蜿蜒而下,仿佛山间潺潺流水。巧妙的设计和结构让消费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自然之美、自然之静,并将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意“悄然传递给消费者。在这个设计作品中,设计师借助了现实的题材,通过实物来传递“禅学“思想、”禅学“文化,使用者凭借自己的观赏和使用感受,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产生相应的领悟和反思。给使用者独特的情感体验,甚至唤起了消费者心灵交流的渴求。

4结论

随着体验式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设计的要求,逐渐从产品的使用功能、外观等,偏“理性”的产品属性方面的要求,逐渐过渡到对其在“感性”方面,如情感化设计有一定要求[5]。本文从情感化设计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并探究了激发反思层情感的方法,并着重探讨“对物及其使用方式或蕴含意味的领悟和反思”在设计中的应用。相比较本能层次和行为层次,基于反思层次的情感化设计,不仅适用范围更广,能很好的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增加设计产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可将中国文化精神、传统文化内涵等融入设计,将情感化设计更好的融入设计中。

参考文献:

[1]王慧,苗艳凤.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趋势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12-113.

[2]杨鑫宇.悄然勃兴的“国潮”为什么年轻人情有独钟[N].兵团日报(汉),2021-01-08(006).

[3]韦艳丽,周璇,赵志杨.旅游文创产品叙事性设计研究[J].设计,2021,34(01):8-10.

[4]郑林欣,卢艺舟.产品设计中的动作隐喻[J].新美术,2016,37(07):125-127.

水平范文篇8

传统精细化工是石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诸多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我省是传统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生产省份,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均居全国前列。为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切实解决多年来沉积下来的行业整体装备水平不高、“三废”产生和排放量大等问题,决定在全省组织实施传统精细化工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当前开展传统精细化工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工作的重要性

传统精细化工主要指染料、颜料、涂料、油墨、农药和中间体化学品等。我省目前在上述行业领先优势明显,其中染料、颜料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位,农药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二位,涂料、油墨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三位,在行业中形成了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省传统精细化工行业仍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环保、安全和劳动保护问题突出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能迅速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不能有效解决多年来沉积下来的环保、安全、劳动保护等问题,不能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企业,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受到影响。据统计,传统精细化工行业“三废”排放量占全省整个石化行业排放总量的40%左右,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既是解决传统精细化工行业存在问题的关键,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全省石化行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各级经贸、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传统精细化工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全省传统精细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

二、传统精细化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基本要求

根据当前传统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实际,省经贸委会同相关行业协会、业内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论证,提出了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一)对精细化工各行业的基本要求

1.不得使用压缩空气、真空压吸输送易燃化工介质。若介质特性及工艺无法替代时,须对输送排气进行统一收集。

2.固体投料应设密封投料装置,不得敞口投料。以剧毒物品为生产介质的设备和母液、污水的收集槽,不得使用敞口设备,确因排渣、清渣需要,该设备应设密闭排渣装置。

3.固液分离不得使用敞口设备,淘汰真空抽滤设备。确因工艺介质要求必须使用敞口设备,须对设备布置区域作独立隔离,并设立独立的尾气排风处理系统。

4.加强职业防护。使用化学危险品原料的生产车间应改善作业环境,采用可靠的集中排风处理系统,降低有害介质的浓度。不得使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

5.溶剂储罐必须配备呼吸阀、防雷装置、防静电装置和降温装置。大的罐区应有冷凝系统,进行降温和吸收呼吸气。

6.提倡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和定量化控制技术,减少“三废”产生量,提高产品收得率。

(二)对传统精细化工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

1.染料行业

(1)反应工序:淘汰内衬耐酸砖反应釜,提倡采用玻璃钢与塑料材质釜;逐步淘汰人工投料的作业方式,鼓励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

(2)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生产经反应工序后,浆料直接进行喷雾干燥,淘汰盐析工序;分散染料生产中的重氮化反应工序,淘汰传统亚硝酸钠法工艺,提倡改用亚硝酰硫酸法。

(3)压滤工段:提倡采用隔膜式压滤设备;母液必须通过管道、托盘进行收集,经综合利用后进入“三废”处理系统;滤饼应采用管道输送或密闭运输。

(4)分散染料砂磨工序:淘汰釜式砂磨机,提倡使用密闭式砂磨机。

(5)干燥工序:淘汰烘箱和滚筒干燥,采用压力式喷雾干燥或闪蒸干燥。

(6)提倡生产和推广使用液体染料,以减少助剂用量。

2.涂料、油墨行业

(1)严格执行《涂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导书》(DB33/T461-2003)、《涂料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指导书》(DB33/T462-2003)、《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463-2003)3项地方标准,规范涂料行业的生产管理。

(2)面漆、磁漆和油墨生产,鼓励使用卧式砂磨机,逐步淘汰敞开式立式砂磨机,淘汰球磨机。

(3)树脂生产应采用热载体加热、物料投放管道化生产作业方式,鼓励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不得采用明火直接釜底加热工艺,淘汰熔融法落后不安全工艺。

(4)限制新建5000吨/年以下的树脂生产项目和涂料生产项目。

3.颜料行业

(1)采用封闭式制造桶,淘汰敞开式制造桶设备,减少污染。

(2)采用隔膜式压滤机和自动化带式干燥设备,淘汰箱式压滤设备和箱式干燥设备。

(3)采用锤式粉碎设备,淘汰涡轮式粉碎设备。

(4)包装车间应配有除尘设备。

4.农药行业及中间体行业

(1)不得采用非金属管道输送有机化工危险品。若生产过程无法避免时,对输送管道应作可靠的防静电措施。除物料装卸场所临时使用外,正常生产流程中的物料输送应使用刚性管道,不应使用柔性塑料管。

(2)使用剧毒物品投料的区域,设备布置应相对独立。对地面冲洗水及污水应作独立收集,专项处理。

(3)设备之间输送介质,提倡采用气相平衡。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介质输送,应采用氮气保护措施。

三、推进传统精细化工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的工作要求

各级经贸、环保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传统精细化工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市级经贸行业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在**年3月份前联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通过依法实施行业监督,督促企业对照传统精细化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基本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环保治理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各县(市、区)经贸、环保部门要指导、督促企业抓紧实施整改。省经贸委、省环保局将适时开展监督检查。

开展监督检查的工作目标要求:问题突出的企业要制订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要求,确保整改工作的落实。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进展迟缓的企业,环保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组织开展现场监测,对“三废”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完成整改。对传统精细化工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要予以必要的政策性支持,特别是对行业内的龙头骨干企业实施的重大技术装备改造提升项目,要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在行业中的示范作用。对在原地改造整治有困难的企业,要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环境污染整治企业搬迁、转产、关闭的若干扶持政策意见》精神,支持企业实施易地搬迁改造或转产。对那些没有能力实施整改、或者经整改仍不能达标的要坚决予以关停。

水平范文篇9

近年来,“管理”这个词汇,总被理解为工业企业管理,或者是基层社会组织的任务,或者少数领导者的事情,这是对“管理”概念的误解。

管理是人类实践的操作过程,凡有人群协同劳动的地方,均需要管理。当代管理覆盖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

一、管理是科学技术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管理对于人类实践,犹如时间对于物质运动。不存在脱离时间的物质运动,亦不存在脱离管理的人类实践。

设备选型、质量控制是管理,成本设计、经营销售是管理,审时度势、制定战略是管理,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是管理,国体政体、国际交往、军事武装、国家安全还是管理。一切社会事务的实现均要通过管理。一切决策意图、决策过程、决策实施均是管理过程。国家政府机关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干部”一词的涵义,“干部”的工作内容,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就是“管理者”和“管理”。管理是生产力要素组合的粘接剂,没有当代管理就没有当代生产力。

有学者论断,企业兴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便是管理对生产力作用的一个侧面的描绘。管理可以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管理是科学发达,是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可以归结为主要由于管理落后。任何体制,只有通过管理,才能运转;任何机制,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实现。所谓事在人为,即成也管理,败也管理。

资金、资源、技术造成的劣势,通过适当的管理可以转化,摆脱劣势,重组优势;没有适当的管理,任何优势都很容易丧失,很容易转化为劣势。使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是科学的组织管理,同样的技术装备,不同的管理,显现出不同的研究成果、不同的科技水平、不同的生产力。科学研究纳入管理才能进行,技术开发通过管理方可实现。科学技术只有经过管理的作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包涵管理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有些学者把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增长归功于管理科学的成熟和发展。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负责人莱伯博士说:“我们没有使用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术是科学的组织管理。”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管理的主体,管理是人的行为。管理是科学技术因素中活跃的因素。

二、不同的事物要求不同的管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科技含量,不同的文化基础。

不同的管理只能由相应素质的人来实现;适当的管理需要素质适当的人来操作。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科学技术时代要求不同于自然经济时代的管理。

时代变化,激发观念变化;观念变化,决定管理变化。管理与时代和观念的关系,雷同于社会生活中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的关系。政策决定组织,组织为政策服务,组织措施使政策稳固,保证政策实现。时代和观念决定管理,管理为时代和观念服务,管理使时代和观念稳固,保证时代和观念进步。

三、当代管理是系统工程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实践空前广阔,相互交往空前密切。几乎一切活动都形成系统。国内统一市场、国际区域统一市场、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经济一体化,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已从链条式,发展到系统化和网络化。

一种科学的突破,会推动其它科学的发展,这是科学技术全身发展的规律。一个行业或部门管理科学和技术的突破,必将推动其它行业或部门管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这是管理的外溢效应。一个管理过程的总体成果,不是由过程中强大的环节决定,而是由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决定,这是管理的管道效应。

一些部门机关的体系构架基础,领导运作模式,虽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改革,但仍未摆脱五十年代沿袭苏联模式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远未清除,链条式思维方式的产物,比比皆是。由于这种构架和运作与现代科技、经济的矛盾,产生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许多临时的机构、各式各样的办公室,组建了撤销、撤销了组建。因为当代科技、经济决定的社会现象需要系统化、网络化管理,只得成立一些临时机构,以适应这个需要;又因为这些临时机构和固有的构架和运作不融合,难免又被撤销,以迁就固有的构架和运作。

这个社会现象,是链条式思维方式和系统化、网络化客观事物的矛盾,我们应该从这个现象领悟:解决当代社会矛盾,只能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许多曾经长期使用甚至获益匪浅的观点和方法,已经到了深思痛改的时候了。清醒地认识当代管理是系统工程,才能正确地把握操作当代管理。

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改革的设计是管理,改革的操作是管理;制订法律是管理,执行法律也是管理;发展和稳定的设计和操作还是管理。市场经济是至今人类劳动规模最宏大、劳动化工最精细、劳动节奏最快、劳动效率最高的社会组织形态,因此要求自觉、完整、严密、高效的管理与之匹配。市场经济对管理的要求是人类发展以来最高、最严的,管理在市场经济中实现目标的作用也是最关键、最重大的。

我国各个落后方面和不尽人意之处均和管理落后有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切成功和失败均可归结为管理的成败。旧的企业管理体制,旧的企业管理方法,直接影响企业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旧的科技管理体制,旧的科技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旧的行政管理体制,旧的行政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常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有自觉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善于管理、不自觉管理只能埋没知识、浪费人才。我们强调培养和选拔跨世纪人才。只有自觉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培养得对路,选择得准确。否则,培养和选择跨世纪人才的过程和结果,很容易发生新的权力和旧的意识相结合、新的体制和旧的权力相结合的现象。

我们憧憬“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只有全国上下自觉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圆满实现这些目标,否则很容易在某些范围偏离目标,或者干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目前管理水平低下的最突出的表现为各行业、各层次都有许多人对管理不自觉,不知道什么是管理,不自觉自己在管理。许多人在进行盲目地管理,许多人在进行习惯地管理,许多人还自觉、不自觉地实行封建管理。

营养学家淡及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时,提出一条名曰“木桶原理”的理论,即人体同时需要多种营养,并且按一定比例摄入各种营养,保证最低供应量,人体对其它各种营养的摄入,即按最低供应量进行平衡,其余无法吸收的营养均成为过剩营养。所以,现代社会许多人,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同时并存。影响社会效益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的影响,也遵循“木桶原理”。供应量不足的因素,决定其它因素的作用程度,无法起作用的部分,成为过剩因素。现实社会许多现象也是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同时并存。

水平范文篇10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更灵活的平台,同时也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认真落实新理念,对学生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喜欢写作,愿意写作,写出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莎士比亚也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这些都在强调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写作时东拼西凑,导致内容空洞、词语堆砌,难以写出好的作文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走进写作的世界,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不能凭空想象,而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写作不竭的源泉就是来自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来源于生活,只有细心观察生活,作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物,认识到写作就是表述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描写身边的人或物,才会消除学生对作文的难不可攀的恐惧心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写作其实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只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作文就可以写出真情实感,也会有新意,也一定能写出好作文来。

二、要积累丰富的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素材越丰富,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选择的就越多,写作时自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当然也就会内容充实,语言生动,会更有创意,也更能贴近生活。因此,要让学生会积累素材,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对于积累素材,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着眼教材,立足教材。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各种体裁的都有,都是文质优美、语言生动的作品,这对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具有很好的借鉴导向作用。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立足教材,同时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学生发现教材的不可或缺性,把教材中优美经典的语句,各种说明文的方法,议论文形式结构及各种体裁论文的写作技巧记录下来,并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消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可以为我所用。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丰富自己的素材。

生活犹如大河,文章犹如小溪,大河丰盈,小溪自会灵动而昼夜不息。而写作本身就是生活。生活才是最原始、最大、最丰富的素材库,里面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指导学生留心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得到灵感,让生活真正为写作服务。积累素材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素材,还需要学生去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只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才是有广度与深度的生活。只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积累的素材写出的文章才不是生活的简单堆砌,不是平淡乏味的记录,而是有独立视角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给人深思的、感人的有质的好文章。

3.要多多阅读好书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道出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平时要让学生多阅读,多读教材,多读课外书,遇到好词好句、精彩语句与片段、名言警句,要摘抄到摘抄本上,并且尽量每天都能看一看,通过常读达到会背,以自己的方式来吸收消化它们,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4.要时常进行作文小练笔。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的素材,就要让学生进行实战训练了。所以要经常进行作文练笔,让学生把积累的素材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这主要包括课堂训练与课外练笔。

5.要运用多种评改方式让学生更上一层楼。

修改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升华作文的重要环节,优秀作品都是改出来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一环节,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1)让学生自我修改。

(2)教师要批改。

教师可以站在一个高度来评改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闪光的地方作出恰当的评价。

(3)要生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