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双顺差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4:43:52

收支双顺差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1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日益严峻,本文主要对双顺差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一、2000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在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过万亿,持有如此巨额的储备固然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但由此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

1.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2000年62.3%下降到2006年的49.9%,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46.6%下降到2006年的36.3%。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同时全社会总存款,居民消费存款的比重持续降低,从2000年的53.6%下降到2006年的50.7%。因此,全社会储蓄率的过高不是由于居民储蓄过高,而是由于初次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企业存款和政府储蓄的巨幅增长与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果消费率长期偏低,消费率和投资率之间就不能形成合理的比例,就会导致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及时得到实现,大量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带来高失业率,并且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偿还贷款能力。因此,只有减少企业留利和政府税收在GDP中的比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消费启动的支撑基础。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以及工资形成机制的滞后成为中国消费增速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难以改变目前格局,消费启动依然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时,我国微观经济主体信用度不高,一些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后,到该还贷时,虽有能力但拖欠不还;还有一些企业盲目投资,相当一部分投资形成无效投资,导致平均投资回报率低,还贷困难。这些现象使银行风险增大,导致“惜贷”现象出现。其结果是国内储蓄出现相对过剩,这种过剩反映在国际收支上就是持续盈余和“双顺差”。

2.外汇资金的过度流入

(1)国内居民和企业的发展对外资的需要

我国的居民储蓄倾向比较高,而居民储蓄绝大部分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转化为投资的。由于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及内部机制不完善,效率相对比较低等因素,银行不能很好地发挥社会资金转化功能。国家高速发展所引起的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与不能使储蓄有效率的转化为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是产生需求外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企业的融资渠道少。我国企业的融资大部分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融资。随着商业银行转向商业化经营,建立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各大银行都以追逐和保持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发放贷款数量,而对放贷地区、项目进行谨慎的选择以追求经济效益,企业在国内获取资金的渠道被堵塞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将目光瞄准了外资,产生了对外资的需求。同时,国内企业愿意与外资合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跨国企业的进入,我国国内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急需高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外商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因此,国内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资的形式来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2.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在制度安排上,明显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从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看,流入管理较松,流出管理较严。例如,鼓励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限制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鼓励外债流入,限制国内金融机构向境外提供债权,不允许非金融企业对外发放贷款;鼓励非居民向我国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限制居民向非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等。

(3)外资的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主要动机就是寻求获利机会。首先,进行直接投资可实现内部化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我国外贸市场的高额交易费用和存在的较高的贸易壁垒促使大量的跨国公司放弃国际贸易的形式而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体化策略。其次,我国廉价的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和土地等,巨大的市场潜在容量,再加上我国政府为吸引外资给予外资的一系列超国民待遇,更加吸引外商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外资大量超规模涌入,形成了负的储蓄缺口;另一方面,外商投资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取代进口,加大出口,从而进口减少,出口增大,外汇的负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

(4)是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心理预期对我国的资本流动始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2002年以来,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和个人出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媒体铺天盖地地讨论人民币升值问题,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被强化。在存在价格落差(利率差、汇率差)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个企业和个人都会成为潜在的投机者。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出口企业会尽可能早收汇、多结汇;进口企业会推迟和减少购汇、付汇;老百姓也不愿意持有外汇。这些行为直接导致我国资本流入增加和资本项目顺差扩大。从境外远期外汇市场看,人民币非交割远期汇率升值较高的时段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时期高度吻合。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奥伯斯菲尔德.海闻译: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2

(一)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生产力布局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反映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更加充分、迅捷,跨国公司出于比较经济优势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需求,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向了新兴市场国家,而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留在了本国。这促成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在这种国际生产力布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和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利用外资的方式,使得中国处于制造业的终端,承担了许多亚洲国家的转移顺差。

我借用一下以色列央行前行长雅各布·弗兰克尔(JacobFrenkel)先生于2006年6月份在阿根廷年度货币和银行研讨会上用到的一张图表(图1),我觉得第三方的图表更能够客观地反映世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图中显示,中国对于欧美是出口大于进口,存在大量的贸易顺差,但是中国对于亚洲却是进口大于出口,存在贸易逆差。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组装再出口的,这说明中国对欧美市场的一部分贸易顺差是其他国家贸易顺差的转移。即使中国改变了贸易条件,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者是劳动力成本的提升,都只会引起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布局的变化,而不可能改变亚洲新兴国家对欧美市场总体贸易顺差这样一个大的格局。除非是欧美市场能在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业产品方面对新兴市场国家更加开放,允许新兴市场国家进口更多的高端产品。

在国际金融体系方面,以美元为主的国际结算体系和金融危机的教训,使许多新兴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储备以稳定本国金融。在亚洲及拉美的金融危机之前,各国的储备积累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多,正是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国家为了稳定自己本国的金融,必须储备比较多的国际货币。而国际货币体系当中,主要的结算货币是美元,因此就使大家积累了比较多的美元储备。储备的运用使得美元流向美国金融市场,形成了对美国的债务投资,弥补了美国储蓄与投资的缺口。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国际经济失衡的另一个表现。本来应该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资金流入,而现在恰恰是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的资金输入了发达国家,补贴了美国储蓄和投资的巨额缺口。只要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维持不变,各新兴市场国家维持较高外汇储备水平的这种格局也不太可能发生变化。

(二)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现存经济结构和多年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经济结构的一些显著特点是:储蓄高于投资,消费低于投资,内需不足;外贸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顺差中约52%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在经济政策方面,我们在外贸政策上一直实行的是奖出限入的政策。从建国以来,由于外汇的短缺,各级政府都认为多出口、多挣外汇好,这种惯性思维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在产业政策上我们有进口替代和填平补齐的思想。进口替代源自于我国外汇缺少的时候,我们只能靠自力更生来减少进口。填平补齐源自于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的考虑。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果一直沿用过去的进口替代和填平补齐的思想,我们不可能在保持大量贸易顺差的同时加大进口。如果欧美能向中国更多地放开高新技术出口,国内也应统一思想,不再追求进口替代和填平补齐,这样才能够扩大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在外资政策上,我们是以出口导向为主。上个世纪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的时候,我们往往与它们签订协议,要求其产品要对外出口,不允许在国内销售。在外汇政策上,我们是宽进严出,希望进来的外汇越多越好。在利用外资的政策上,地方政府还是有冲动的,认为外资投入越多越好,但应该说中央宏观层面已经意识到了在资金比较宽裕的情况下,我们利用外资的重点应该有所改变,应该着眼于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从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经济政策的特点可以看到,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政策调整的效果显现是要假以时日的,没有一定的时间,这些政策的调整是难以到位的。何况这些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社会各界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达到高度的统一。

以上分析的结论就是: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表现,短期内是难以有大的改变的,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实现有序调整。

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中国货币政策

(一)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激增,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是一段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

这是从中国货币调控政策上来讲的,当然,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以稳定物价为主,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在当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势下,为了实现稳定货币币值的目标,如何选择具体操作工具呢?我想从理论上谈一谈,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中央银行是从哪个角度考虑问题的,我们能够得到共识。现在央行每个季度的金融统计数据一出来以后,金融机构、学术界都会及时跟踪,分析是不是该调利率了,是不是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了。大家对宏观经济更关心了,是件好事。央行也在加强透明度,希望能合理引导预期,谋求共识。如果大家的预期是一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就会减少。

2000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急剧增长(图2)。由于我们的外汇储备增加比较多,同时又要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中央银行被动吃进了很多外汇而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而实际的基础货币需要量并不要那么多,因此外汇占款的增量和基础货币的增长对比差距是比较大的(图3),外汇占款增量大于基础货币增量的部分需要由中央银行对冲掉。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是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

(二)主动投放基础货币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这两种情况下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是不一样的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表1)中资产方增加则意味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在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时候,中央银行会把社会的超额储备的流动性控制在尽可能少的数量上,各国通行的无息存款准备制度也使得商业银行尽可能保留最低超额准备金率。在这样一种全社会资金面比较紧的情况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震动。所以教科书上所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会改变货币乘数,是一剂猛药”是正确的,但需要加一个限定条件——在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时候。另外,动用利率杠杆来抑制社会对信贷的需求和抑制商业银行对基础货币的需求也是有效的。因而可以选择的工具就是说既有数量工具,又有价格工具。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3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日益严峻,本文主要对双顺差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一、2000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在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过万亿,持有如此巨额的储备固然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但由此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

1.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2000年62.3%下降到2006年的49.9%,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46.6%下降到2006年的36.3%。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同时全社会总存款,居民消费存款的比重持续降低,从2000年的53.6%下降到2006年的50.7%。因此,全社会储蓄率的过高不是由于居民储蓄过高,而是由于初次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企业存款和政府储蓄的巨幅增长与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果消费率长期偏低,消费率和投资率之间就不能形成合理的比例,就会导致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及时得到实现,大量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带来高失业率,并且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偿还贷款能力。因此,只有减少企业留利和政府税收在GDP中的比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消费启动的支撑基础。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以及工资形成机制的滞后成为中国消费增速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难以改变目前格局,消费启动依然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时,我国微观经济主体信用度不高,一些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后,到该还贷时,虽有能力但拖欠不还;还有一些企业盲目投资,相当一部分投资形成无效投资,导致平均投资回报率低,还贷困难。这些现象使银行风险增大,导致“惜贷”现象出现。其结果是国内储蓄出现相对过剩,这种过剩反映在国际收支上就是持续盈余和“双顺差”。

2.外汇资金的过度流入

(1)国内居民和企业的发展对外资的需要

我国的居民储蓄倾向比较高,而居民储蓄绝大部分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转化为投资的。由于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及内部机制不完善,效率相对比较低等因素,银行不能很好地发挥社会资金转化功能。国家高速发展所引起的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与不能使储蓄有效率的转化为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是产生需求外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企业的融资渠道少。我国企业的融资大部分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融资。随着商业银行转向商业化经营,建立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各大银行都以追逐和保持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发放贷款数量,而对放贷地区、项目进行谨慎的选择以追求经济效益,企业在国内获取资金的渠道被堵塞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将目光瞄准了外资,产生了对外资的需求。同时,国内企业愿意与外资合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跨国企业的进入,我国国内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急需高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外商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因此,国内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资的形式来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2.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在制度安排上,明显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从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看,流入管理较松,流出管理较严。例如,鼓励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限制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鼓励外债流入,限制国内金融机构向境外提供债权,不允许非金融企业对外发放贷款;鼓励非居民向我国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限制居民向非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等。

(3)外资的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主要动机就是寻求获利机会。首先,进行直接投资可实现内部化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我国外贸市场的高额交易费用和存在的较高的贸易壁垒促使大量的跨国公司放弃国际贸易的形式而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体化策略。其次,我国廉价的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和土地等,巨大的市场潜在容量,再加上我国政府为吸引外资给予外资的一系列超国民待遇,更加吸引外商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外资大量超规模涌入,形成了负的储蓄缺口;另一方面,外商投资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取代进口,加大出口,从而进口减少,出口增大,外汇的负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

(4)是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心理预期对我国的资本流动始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2002年以来,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和个人出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媒体铺天盖地地讨论人民币升值问题,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被强化。在存在价格落差(利率差、汇率差)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个企业和个人都会成为潜在的投机者。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出口企业会尽可能早收汇、多结汇;进口企业会推迟和减少购汇、付汇;老百姓也不愿意持有外汇。这些行为直接导致我国资本流入增加和资本项目顺差扩大。从境外远期外汇市场看,人民币非交割远期汇率升值较高的时段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时期高度吻合。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奥伯斯菲尔德.海闻译: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4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对策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增长21%;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6亿美元,增长142%;净流出74亿美元,增长17%。“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0).

2、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5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双顺差;原因

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间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所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的定义,它包括货物服务和收益,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债权债务的收益,以及转移项目和平衡项目等。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现象,这对我国国内经济正常运转和与国外的经济交往产生了不利影响。

200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很清晰的表现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特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360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1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1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58亿美元。200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9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2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1211亿美元。总的来说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仍保持双顺差格局,但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稳,总体状况良好。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1)储蓄率过高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和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2)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

(3)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这些政策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外资的大量涌入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应改变政策,放弃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以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具体的政策可以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提倡“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1于淑静;;探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和储备资产以外的资本金融项目长期以来一直呈现出顺差的局面,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双顺差”,这一现象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逐年增多。在2007年的经济态势的影响下,我国2008年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中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价格指数(CPI)和消费价格指数(CPI)都有所上升。由于美国在2007年爆发了次贷危机,该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的经济动荡,我国2008年的经济由增长逐渐转为衰退,加之我国在同年爆发了严重的地震等自然灾害,我国的经济衰退变得更加剧烈。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稳定运行,国际收支状况得到缓慢改善,呈现出“双顺差”。2009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收支情况继续改善,仍维持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双顺差”。到了2010年,我国的国际顺差5247亿美元;经常账户盈余2378亿;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869亿。2011年,国际收支顺差为4016亿,较2010年下降了19%;经常账户仍为顺差,同比下降15%;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同比下降了23%。2012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其中经常账户顺差1931亿;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68亿。2013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平稳发展,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继续呈现双顺差。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出现了逆差,但其经常项目仍为顺差,此时,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4万亿美元,大约为2001年的19倍。经历了2015年“811汇改”,国内外对人民币有了贬值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资本的流出,同时,离、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贬值。截止到2016年7月末,在银行结售汇的影响下,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逆差已降为3.2万亿。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也贬值5358个基点,贬值幅度超过8.77%,从汇改前2015年8月10日的6.1162跌至1年后的6.6530。我国的国际收支常年持续“双顺差”的局面表明了以下两点内容:一方面,“双顺差”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外汇储备,降低了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价格,使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调整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另一方面,大量外汇的流入,使中央银行从居民手中买入外汇时,必须根据市场上的汇率发行与之价值相等的人民币,最终增加了市场上基础货币的数量。尽管中央银行可以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手段来冲销因购入外汇而发行大量货币的影响,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因此而受到威胁。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原因

1.经常项目顺差形成的原因。(1)高储蓄,低消费居民储蓄欲望强烈,消费倾向低迷,由于外贸顺差=总储蓄-总投资,从而使得经常项目出现了顺差。其中,导致居民高储蓄、低消费的原因有很多,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金融市场的不发达、资源不合理利用、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均衡、百姓消费观念、公共服务设施等。这些短期内不太会有大的转变,因此,外贸顺差在短时间内不太会发生根本性逆转。(2)全球生产力布局变化,导致加工贸易顺差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扩大,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不断完善,同时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的进入。另外,中国已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目的地之一。这两点为我国在制造业终端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中国带来了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转移顺差。(3)重出口,轻进口中国实行了“奖出限进,鼓励出口”的出口补贴政策,政府和国内厂商都倾向于进行出口贸易,以求更多的外汇收入,导致我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大。(4)人民币被低估导致出口增加及热钱涌入推高双顺差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呈升值趋势,低估的人民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使得我国的贸易项目近年来一直呈现顺差,且数值日益增大。2.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形成的原因。(1)中国制定了贸易优惠政策,吸引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中国政府长期推行FDI优惠政策,大大吸引力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投资活动。目前,我国的FDI始终维持着净流入的局面,它是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2)金融体制落后,资本流出渠道狭窄中国的金融制度不完善,金融市场活跃程度较低,同时严格管制国内资本的流出,使得资本流出的渠道十分狭窄,从而导致了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3)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输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实行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一部分境外资金流入中国,造成了中国流动性过剩,最终形成了资本金融项目的顺差。

三、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

1.正面影响。(1)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货物贸易净额、直接投资净额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外商企业来华投资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极大地增加了就业。(2)增加外汇储备和增强国际清偿力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双顺差”状态,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都对外汇储备的增加做出贡献,使得我国在支付进口商品的货款和清偿外债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3)我国出口商品种类完备,出口商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双顺差”丰富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使其涵盖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我国初、低级产品的出口率呈下降趋势,而中、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正逐年上升。(4)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并向制造业强国升级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活动中形成的“双顺差”,使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同时促进了中国建立完备的生产制造体系,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2.负面影响。(1)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经济运行潜在风险上升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使得根据进出口总值/GDP计算的中国外贸依存度逐年增长,而不断升高的外贸依赖度又加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2)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投资收益较低、成本较高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其外汇储备总额占全世界外汇储备的比例超过了30%。但是,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的收益水平却很低,同时外汇的成本十分高昂。(3)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增大央行金融调控难度“双顺差”使得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大量买入由外商投资流入和贸易顺差产生的外汇,大大增加了外汇的占款,在市场上被动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货币,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央行进行金融调控的难度。(4)缺乏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使国内财富大量流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国,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年年增加,但其定价权主要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控制,导致中国的大量财富不断向欧美等贸易逆差国和大宗商品出口国转移。(5)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贸摩擦频率日益提高伴随着中国“双顺差”的持续増长,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数量和强度不断增大,速度增快,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国家在同其他国家进行对外贸易时必然会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对该国经济产生有利的影响。但是,就我国几年来持续“双顺差”而言,连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我国将大量的实际资源提供给了外国居民,供其进行生产和消费活动。这显然不利于增进我国的实际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严重损害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由于这种“双顺差”现象已在我国存在了20多年,使国家难以继续维持由此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因此,我国必须采取措施对这种国际收支进行调节,减少不平衡的程度或改变不平衡的方向。

五、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措施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调节国际收支。(1)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内部平衡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抑制公共部门和私人支出,从而抑制总需求,缓解由顺差带来的通货膨胀;同时应扩大税收的范围,将增长的财政收入补贴给居民,可以促进进口支出,缩小顺差。(2)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平衡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央行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以及通过在市场上回购有价证券,达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的,从而引起利率下降,增加资本流出,同时刺激消费,增加进口。2.需求调节政策。(1)运用支出增减政策调节政府应通过控制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资金对社会公众的支持;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市场利率,从而达到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减弱投资需求效果的同时,政府还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居民对教育、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预期支出,从而减少储蓄。(2)运用支出转换政策调节我国应转变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在社会保障体制方面的政府支出,降低居民的储蓄,从而提高他们的消费需求,以增加进口。另外,应注重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工人的薪资待遇,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3.供给调节政策。(1)调整出口导向战略我国应根据本国自身的出口结构,合理地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寻求新兴的出口市场。我国应抓住机遇,及时从国外进口高新技术专利和设备,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变粗放型出口为质量增长型出口中国要通过加工贸易的创新升级,将之前的粗放型出口转变为质量增长和技术进步型的出口模式,提升中国出口产业在世界贸易中的影响力。4.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1)保持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水平我国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浮动,避免国内发生经济动荡,维持出口企业健康平稳的经营发展。(2)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通过设定合理的浮动区间,增加短期汇率的灵活性和缓冲能力,更有利于维护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3)健全和完善外汇交易市场首先,政府应继续推进藏汇于民的政策;其次,要对外汇的流入加强监管,拓宽资金流出渠道;最后,要制定便于居民购汇售汇的政策。

六、结语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双顺差”,这种长期存在的局面给我国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但是,它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威胁是巨大的。因此,进行国际收支调节就非常有必要,我国政府应从多方面入手,制定合理有效的调节政策,以使我国的国际收支达到合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莹,刘丽烨.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5(6):18-20.

[2]花磊.我国国际收支现状与政策调节手段分析[J].金融经济,2017(14):96-98.

[3]吴炜达.我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机制与政策研究[D].吉林: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钱小兵.双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7

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增长21%;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6亿美元,增长142%;净流出74亿美元,增长17%。“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8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增长21%;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6亿美元,增长142%;净流出74亿美元,增长17%。“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0).

2、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

3、杨慧.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浅析[J].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07(6).

4、张少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原因与化解之道[J].甘肃社会科学,2005(5).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9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域的居平易近在一按时刻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域的居平易近所发生的国际经济生意的系统记实。按照国际货泉基金组织对其的界说,它搜罗货色处事和收益,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债权债务的收益,以及转移项目和平衡项目等。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首要由经常账户、成本和金融账户抉择,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首要抉择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酬报率与其他非经济身分的变换。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很是非凡,自20世纪90年月以来,除个体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成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成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成本与金融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成能同时呈现顺差。但我国却呈现了双顺差现象,这对我国国内经济正常运转和与国外的经济交往发生了晦气影响。

200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很清楚的默示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特点。据中国人平易近银行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陈述》指出,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同比增添15%。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较,货色项目顺差3607亿美元,处事项目逆差11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1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58亿美元。2008年,成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9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2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1211亿美元。总的来说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仍连结双顺差名目,但总顺差由快速增添转为趋于平稳,总体状况精采。

二、我国国际收撑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持续的、持久的、年夜幅度的经常项目和成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较着默示为经济的外部失踪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列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有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年夜水平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成长情形和国内非凡的打点系统体例与鼓舞激励政策,但其自己也暗藏着必然的风险,激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场所排场是由一系列客不美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跟着世界列国经济的慎密联系,发家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追求优化的资本设置装备摆设,在进行财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呈现了一些财富和产物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顺应国际形式的成长,日趋完美基本行动措施和优惠的法令和政策,同时不竭加年夜对外开放的轨范,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财富转移的一个首要目的地,持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因为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斗劲不发家,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成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添了成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成长也促进出口的增添。

从国内来看,主若是因为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年夜额顺差。

(1)储蓄率过高我国经济增添失踪衡的根柢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尽管投资率在此时代也有所增添,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添,扩年夜了经常帐户顺差。中国储蓄率高主若是因为小我储蓄欲望强烈和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成长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自有储蓄。

(2)加工商业占主导地位外商直接投资首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手艺含量低的财富和规模,以加工商业出口为主,而加工商业出口体例与商业出口数目的增添呈较着正相关的关系。

收支双顺差范文篇10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从国际收支账户定义关系看,如果不考虑“误差和遗漏”项,双顺差实现的两个帐户盈余之和等于外汇储备的增加。

从1994年到2006年,除了1998年资本和金融帐户为流出外,其余12年我国一直处于经常帐户与资本和金融帐户的双顺差状态,并且这几年双顺差的规模还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伴随国际收支双顺差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截至到2008年3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6821.77亿美元,从06年开始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二、双顺差与人民币升值的关系

巨额双顺差的存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导致流动性过剩、推动人民币升值等等。而本文主要分析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关系:

(一)双顺差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

1.“双顺差”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一方面,“双顺差”意味着人民币供小于求,因此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国际收支理论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收支决定的。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都意味着在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的需求大于供给。由于人民币的供给小于需求,人民币的价格就会上升,即汇率就会下降,人民币就会升值。

另一方面,巨额“双顺差”使中国面临多国尤其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由于中国经常项目长期盈余,即出口大于进口并呈扩大趋势,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希望施压人民币升值来减少贸易赤字,而中国主要的竞争对手也希望人民币升值以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2002年日本政府和美国政府为了本国利益要求人民币升值,尤其是美国由于存在巨额对华贸易赤字,力压人民币升值。

2.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双顺差”在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引发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开始“自我实现”。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国际投机资本涌入我国并且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际金融机构炒作人民币升值的信心,人民币需求再次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升级。

(二)人民币升值不能改变双顺差的状况

传统国际经济学观点认为,本币升值将抑制出口规模,刺激进口规模,减少贸易顺差。但是,中国人民币升值以后并没有表现出这种状况。2005年7月至08年3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致呈上升趋势,但数据显示,我国的双顺差并没有减少。再从中美贸易来看,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升值。

许多学者对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及人民币汇率与对美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及对美贸易均没有显著影响,也即是说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变我国的双顺差状况。

由此可见,双顺差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但是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减小“双顺差”,要真正解决双顺差问题,还是要从它产生的原因着手,进行相关的改革。

三、双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从国民收入恒等式我们知道,外贸差额实际上等于一国的净储蓄额(储蓄-投资=出口-进口)。因此,经常项目盈余代表的是一国的对外净投资。我国经常项目长期盈余,突出反映了我国储蓄过剩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这既与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不高、预防性储蓄增加有关,又与崇尚节俭的文化等因素有关。1990年到2004年期间,我国年均储蓄率仅次于新加坡,居世界第二,高于日本经济起飞时的国内储蓄率,远高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

2.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流入

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大多选择加工贸易,以此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简单的装配,由于加工贸易条件下的出口额必然大于进口额,即贸易为加工生产带来了增加值,这必然带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火爆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下,大规模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导致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

3.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

我国在制度安排上,明显鼓励出口,鼓励外资流入。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

4.劳动力成本低使我国成为加工出口产业转移目的地

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国家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工序,已经大量转移到我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了过来。

四、政策建议

1.扩大内需,化解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内需不足,储蓄过多,所以化解的方法就是降低储蓄、扩大内需。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我国的消费问题实际是一个收入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增加城市低收入者及农民的收入,以增加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国内储蓄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持续发展取决于本国的积累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因此,我国需要提高国内资金的使用效率,支持民间资本和银行信贷,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将高额储蓄转变为高效率的投资。

2.积极调整出口导向战略,促进贸易平衡发展。自1985年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对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我国的出口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出口导向的战略也使我国长期处于双顺差状态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所以,现在应该改变这种战略。在出口方面,可以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出口退税;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为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从产业政策上引导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时,应尽快取消一切吸引外资的优惠条件逐步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以促进内资企业的发展。同时,我们需要摒弃过去只注重外资数量不注重外资质量的引资方式,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到我国投资,以此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再只做“世界工厂”。

3.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资金有序流出。形成我国巨额国际收支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和金融帐户中外国对内投资与我国对外投资的极大不对称。所以,我国应该适当放宽外汇管制,尤其是要改革强制性售汇制度,放宽企业对外投资的用汇限制,运用直接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具有竞争力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制定并落实对外投资的指导政策,完善境外投资的机制,以此转移和降低资本账户的部分顺差。

参考文献:

[1]生蕾.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与政策取向.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9).

[2]丁浩.试析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缓解之道.金融经济,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