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0:04:50

适应性范文篇1

1、思想行动在复杂局面中高度统一。及时掌握干部群众中存在的不适应宏观调控形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等苗头性问题,层层召开形势分析和专题学习会,及时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四个坚持四个注重”上来,即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动摇,更加注重发展战略的深化;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加快城市化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规范操作。同时,采取“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倒计时攻坚”等策略,全面推进了12项重点工程,及时把干部群众的注意

力和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

2、经济在严峻的要素制约中持续增长。按照“远近结合”的方针,着力推进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一抓要素制约缓解。坚持“让电于民、节电于工”原则,引导企业自备发电,新增自备发电装机容量5.01万千瓦;充分发挥小水电顶峰作用;开工建设110千伏城南变电站。全面清理各类建设用地,盘活工业用地近1500亩;突出抓拆迁和供地工作,为发展拓展空间。积极争取外埠银行对重点项目、优势产业和企业的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开放股权,争取民间资本投入。抓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2+4主导产业。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引导企业走集约发展、内涵提升之路。加快推进天子湖现代工业园建设;完成转椅特色园一期;启动建设竹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建立转椅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企业家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实施首批先进制造业基地项目18项,完成投资3.11亿元。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3亿元,增长23%。1—11月,竹制品和转椅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和30.8亿元,分别增长18.1和33%;工业用电量增长4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7%。三抓针对性招商引资。成功举办接轨上海活动周和生态文化节,以节为媒,以上海为主平台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以外引外、以民引外。今年1—11月,实到外资7800万美元,全省利用外资综合排名第16位;引进内资17亿元,增长40%。四抓外贸出口。针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鼓励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做强一般贸易。1—11月完成自营出口1.95亿美元,增长78.4%。

3、三农工作在市场引导、行政推动下加速转型。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年直接支农补助达4590万元,增长44%。三农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是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在严格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笋竹、白茶、畜禽、种苗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3.5%。加快农业企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进程,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110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70余家,其中两家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合作组织;建立省级以上标准化基地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万亩,17个农产品获部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年粮食增产11%。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向非农化转移。扎实开展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完成目标的131%。大力发展旅游富民经济,开辟农民非农就业和增收的新空间。全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门票收入2600万元,分别增长52%和71%,其中农家乐床位增加到4000张,增长87%。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率达65%,其中今年新转移1.1万人;农民现金收入新增部分65%来自非农产业。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4.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6%。三是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双十示范、双百整治工程”、“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等民心工程。累计完成582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受益率达到55.6%;新建通村公路256公里;启动农村垃圾处理网络和污水处理。山川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山川乡高家堂村被命名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

4、社会稳定在平安创建中得到巩固。认真贯彻省委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启动“平安安吉”创建工作。层层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防范体系构建、安全生产责任。认真实施领导下访约访、联合接访、信访听证会等息访制度,实现“零进京”上访和敏感期无集体上访。开展了“反盗抢、控发案、强基础”专项行动。1—11月,全县刑事立案增幅低于市均14个百分点,破案率高于市均6个百分点,治安案件查处率高于市均12个百分点,万人发案率也略低于市均水平。

5、服务环境在狠抓效能中得到优化。实施素质工程,建设学习型机关,切实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实施阳光工程,改善审批中心服务质量,全面完成二轮审改,建设政府招投标中心,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监督工程,完善效能投诉中心建设,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行政过错追究制、典型效能案件通报曝光制。严格执行“四项禁令”,继续深化创满意单位活动、乡镇个性化考核和机关工作人员立体考核。

6、执政能力在强化基础中有了提高。扎实开展“三树一创”活动。加强科局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议事规则。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年轮训或挂职锻炼干部700人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推行县管领导干部任期、县委全委会差额票决乡镇党政正职等制度,“三推两决”乡镇长1名,公选副科级干部8名,差额票决乡镇党政正职10名。认真贯彻两个条例,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五廉”活动,推行党政“一把手”任期承诺制。

一年来,我们不仅经受了“检查多、矛盾多、挑战多”的考验,保持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势头,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必须抓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加快发展生态工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增长质量的问题;二是如何加快城镇化,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三是如何创新发展旅游,带动和提升第三产业的问题;四是如何缓解土地、电力尤其是资金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五是如何争取杭长高速、天荒坪(二)等重大项目尽快上马,实现安吉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六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机关干部服务效能的问题;七是如何提高县委驾驭经济、统筹发展、维护稳定、狠抓落实能力的问题。

2005年,我们将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工业作为第一方略、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利益摆到第一位置,把干部当作第一资源,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努力推进安吉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力争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力争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明年的工作重点是:

1、突出抓工业,致力于强化产业支撑。按照二产强县、一产稳县、三产兴县的方略,致力于开放带动,特色发展,不断强化产业支撑。一是牢牢扭住工业经济这个牛鼻子。继续走有鲜明生态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二次创业两条腿走路,工业园区和城镇工业功能区同步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两手抓,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集中更多的财力和土地指标,优先用于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推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做大块状经济。加快转椅、竹制品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和品牌经营,争取在五年内把椅业、竹制品产业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分别超100亿元和60亿元的制造中心。争取明年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1家,培育产值超3亿元企业7家,培育产值超1亿元企业8家。争取明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9项,其中上亿元项目7项,5000万以上项目10项。二是用抓工业经济的思维抓农业。积极培育“四位一体”(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生产从自然人向法人转变,农产品从直接商品向工业加工品转变。着力推进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着力打造面向上海的绿色农副产品基地。加快构建与大都市市场有效对接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面向“三农”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支农力度,优化支农投入结构和绩效。三是以改革的精神和办法抓旅游突破。创新旅游经营和管理机制,实质性启动县旅游集团公司组建,整合旅游资源和市场,增强自我发展和融资能力;明年努力实现旅游人次300万,旅游收入9.5亿元,门票收入3500万元,分别比今年增长15%、27%和30%;分步调整旅游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争取1—2个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成功。三个度假村开工建设。

2、突出抓“一号工程”,致力于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强势推进针对性招商引资。严把投资强度关,科学设置单独供地企业进入门槛,鼓励“零土地”招商。集中更多的要素资源用于二产招商,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营造投资综合环境新优势。重视引资质量,把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人才、先进理念结合起来,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大一区一园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理顺园区机制体制,大力开展园区招商,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四个率”;强化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明年努力实现协议外资2.8亿美元,实到外资1.3亿美元,实到内资16.5亿元。积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出口整体效益。鼓励企业到外地参展参会,建立原材料基地。切实做好出口主打产品反倾销和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工作。

3、突出抓城镇,致力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一主三副五镇六十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推动城镇加快发展、农村跨越式发展。一是把中心城市做丰满。进一步完善建成区功能,完成城西水厂、垃圾综合处理和文体中心等重大基建项目。尽快启动筏湖景区、凤凰山公园项目,进一步引山入城、引水入城,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二是把副中心城镇和一般镇做强做特。加快天子湖工业园和孝丰、梅溪工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孝丰、梅溪、高禹等副中心城镇发展。依托在竹木制品初级加工、生态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做特一般镇。三是把中心村做实。切实加大行政村撤并的力度,拆除空心村、萎缩小型村,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继续实施康庄工程、十万农民饮水工程,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薄弱村脱贫工程、“双十双百工程”,推进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继续实施农村优质教育工程、东海明珠工程,推进以教育医疗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异地致富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4、突出抓平安建设,致力于构筑和谐社会。围绕率先达标抓创建。一是建立健全维稳机制。进一步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矛盾纠纷疏导化解机制、治安防控机制等六大机制,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二是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和城乡社区、社团、行业组织的作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三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认真解决好城市改造拆迁、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群众具体利益问题,从源头上消除矛盾隐患。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高度重视做好困难群众工作,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

适应性范文篇2

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实际征服自然的物质生产能力;精神文化是指人们的知识水平、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容。文化是影响人们行为(包括消费行为)最核心的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大差异,企业必须重视这些差异,实行差异化营销。同时,企业也应考虑到文化的动态性和发展性,特别是当今的世界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由此造成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许多产品的需求差异正在缩小,甚至变得相同或相似。因此,企业也应考虑采取适当的无差异营销,实行标准化生产。总之,在跨文化营销中,企业既要“存异”,也应“求同”。

二、“存异”———适应性策略

文化适应是指企业的决策要适应社会文化的特点。文化适应的基本前提是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并主动适应这种差异。为此,企业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即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具体知识是指某种文化存在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特点,如一个国家的人们信仰什么宗教,有什么清规戒律,有哪些禁忌,受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这类知识是容易学习和预料的。抽象知识则是一种充分理解和体会不同文化之间微妙差别的能力,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这些在不同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异。如果企业确认自己的产品面对的消费者的文化与本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而又无法改变时,就应采取文化适应性策略。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文化因素是很多的,这里主要就产品的特点、语言文字、审美观、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产品特点

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特点,这是由于地理、经济、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差异造成的。如日本人住宅狭小,欧美人的住宅宽敞,销往日本和欧美的地毯规格就应有所不同。就摩托车来说,亚洲人主要用做交通工具,美国人用于赛车或玩乐,加拿大人用于放牧。用途不同,上述不同消费者对摩托车的性能、结构等需求就不一样。日本的本田摩托很好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世界各地的销路都很好。再如,中东地区气候干燥,容易出汗,那里的消费者喜欢气味浓烈、易挥发的香水,含油脂多的化妆品无人问津。我国出口到热带国家的农机具,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往往脱漆,影响了产品的声誉。这就要求企业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产品用途和产品的使用环境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以便准确地确定产品的质量、结构、功能和特点,从而非常深入地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二)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要素之一。从市场营销角度看,国际市场上语言文字的种类、使用范围、使用习惯、语言歧义、语言禁忌和语言敌视很容易使买卖双方产生沟通障碍。即使同一种语言文字也可能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涵义,如西班牙使用的西班牙文和南美各国使用的西班牙文,就有很大差异。产品外销时,一定要注意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这方面最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错误。一是忽略一词多义。有时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字中意思可能相差甚远,使用不当,就会闹出笑话。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推出“NOVA”型雪佛兰轿车。“NOVA”的英语意思是“神”,而西班牙语的意思是“跑不动”,结果该型车在南美西班牙语地区根本销售不出去。二是直译不当。我国某企业出口的“芳芳”牌牙膏,被翻译成英文“FangFang”,该词在英文中有“毒牙”之意。试想,谁愿使用“毒牙”牌牙膏!三是习惯用语考虑不周。有时,同一个字、词除了其本身的含义外,还有一些习惯性所指。如我国有些产品使用“金鸡”牌,出口时译成英文“GoldCook”,而“Cook”在英语俚语中是“色鬼”、“不正经的男子”之意。对语言文字的选择和利用,是市场营销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必须首先了解目标市场的语言文字状况,选择消费者容易并乐于接受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使用不当,会阻碍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认识。如果存在语言敌视和语言禁忌,更要慎重对待,以免触犯消费者。

(三)审美观

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阶层的人们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意识、审美方法和审美习惯。企业不注重审美观的差异,就难以设计出适合不同国家、不同习俗的产品,也难以使广告和包装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的营销活动既要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审美观,又要按消费者的审美需要开展营销活动。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色彩的喜好和禁忌不同。欧美人以白色象征纯洁,中国人以红色象征喜庆,东南亚人普遍厌恶绿色,因为它是疾病的象征。美国是化妆品生产大国,但其化妆品在日本的销路却较差。究其原因,是美国化妆品的色彩不符合日本人的审美需求。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皮肤略为深色或稍黑是富裕阶层的象征,因为只有富裕者才有较多时间和金钱享受日光浴,皮肤才较黑。因此美国人崇尚深色化妆品。日本人属东方皮肤类型,审美中以肤色白为美,因此也就不乐意使用美国的深色化妆品了。同样,对同一种图案、标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也不一样。我国的一些产品喜用动物或花卉等作为标识,出口时受阻,就是这个原因。大象深受印度、东南亚人喜爱,法国人则认为大象懒惰。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但在穆斯林地区不受欢迎。日本人厌恶荷花,意大利人、美国人不喜欢菊花。企业的营销人员必须熟悉并重视这些差异。做到有的放矢,使自己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在许多国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消费动机中求美动机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四)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不同,产品政策不一样,对产品的材料构成和技术标准等要求也不一样。如美国政府对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食品所含色素、清洁剂中磷酸盐的含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尤其是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多年来是公认的上乘佳品,但近年来对日本的出口却越来越困难,原因就是因为该产品中含铅量太高,不符合日本食品卫生法安全标准。因安全和其它原因,许多国家对产品的包装和标签也有严格要求。英国排斥法国牛奶,因法国是按品脱而不是按公斤制进行包装。加拿大政府规定进口产品的标签、说明书要同时使用英法两种文字。各国对产品的材料构成、包装和标签的总的要求是安全、精确、可信,不能产生诱导现象。经济越是发展,企业越是要重视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使自己的产品既符合各国政府的规定,满足全社会的利益,又满足消费者的利益,这样才能为自己营建一个和谐的营销环境。

三、“求同”———标准化策略

适应性策略实际上是差异化营销策略。此策略虽然适应面广,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但实施的难度较大,而且会增加企业的产品开发改进成本、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向消费者索要高价。企业实行标准化策略,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提供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容易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和价格,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增强企业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实行标准化策略还可能基于以下原因:

(一)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借鉴

文化具有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民主化、自由化,文化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世界的日益开放,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借鉴。所有这些都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变得相同或相似。典型的例子如可口可乐、牛仔裤在全球的流行,麦当劳快餐店在中国落户等。再有,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消费者总体生活水平的差距。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标准对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影响较大,导致后者对前者消费模式的仿效。美国哈佛大学的西奥多•李维特就曾指出:“世界正成为一个共同市场,不管人们居住在何方,他们都要在这里寻求相同的产品和生活方式。环球公司必须忘记国家和文化间的特殊差异,而集中精力满足世界性的需求趋势”。

(二)改变文化,创造需求

现代营销观念是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在该观念指导下,企业应适应,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面对市场,企业并非只能完全被动地去适应它,也可以主动地去改变它。事实上,企业对因文化因素造成的营销障碍并非完全无能为力。企业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促成文化的变化,主动介绍和提倡新产品、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方式和标准,促使其它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从而接受相应的产品。日本人原没有吃面食的习惯。从五十年代开始,美国企业在日本大力宣传推广面食,并最终让日本人接受了面食制品。这是改变文化创造新需求的典型例子。

适应性范文篇3

规律是和本质密切相关的一个哲学范畴,但二者之间有区别。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所规定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在人们的思想中有两种规律观念,一种是动力学意义上的规律,另一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动力学意义上的规律具有确定的因果关系,一种事物的存在必然导致另一种事物的产生,事物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确定联系,只要知道原因,就一定能知道结果,或者只要看到结果,就知道原因;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不是事物之间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这种规律观认为,客观世界中某种事物的出现,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事物的变化发展并不是按单值因果关系运行,而是按概率分布规律运行”〔1〕。现代大学德育具有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复杂性,二是环境的复杂性。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不同于物,人具有自觉性、主观性、能动性。在现代大学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自觉性、主观性和能动性,他们是有意识、有思维的正在从事德育活动的有血有肉的人,德育活动是在他们一定的思想、意识、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而人的思想、意识、观念是在变化发展的,这就决定了大学德育结果的不确定性。从教育者来看,他们在德育活动中设定的德育目标,选择的德育内容,采取的德育方法,都受制于他们在先前的实践活动和交往关系中形成的“前理解”。依据“前理解”,他们对德育的内容、目标进行主观的理解。也就是说教育者给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观点是带有主观性的,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育者有不同的理解,面对同一个受教育者,不同的教育者会选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导致不同的结果。从受教育者来看,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群体,他们能否认同现代大学德育内容,主要看他们“愿不愿意”和“能不能”。在大学德育过程中,大学生总是从他们自身的需要出发,运用他们已有的价值标准选择教师对他们施加的各种影响。只有那些符合他们需要的、符合他们认识的影响才会被吸纳,并在合适的时候外化为行为。而每个大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地域文化及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决定了每个大学生的需要和个人的价值标准的差异性。所以在同样的教育情境中,相同的德育教师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诠释相同的教育内容,大学生对德育内容是否认同及认同程度都是不一样的。现代大学德育环境也具有复杂性,这些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及各种思想文化,包括家庭出身、家庭教育,大学生群体的交往环境,大学生所有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这是大学德育活动开展的外在条件,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和创设优良的环境,促进德育活动的发展,但是外在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教师无法控制的。并且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自发性,有可能是积极的影响,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影响,有时消极的影响会消解大学生从教育者那里接受的积极影响。大学德育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现代大学德育的不确定性并不代表德育无规律可寻,事实上,它仅仅表明德育过程是有诸多因素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没有确定无疑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大学德育过程和结果间存在因果联系,换句话说,现代大学德育是有规律可寻的,只是这些规律并不是严格的因与果一一对应的关系。笔者认为,根据现代大学德育系统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现代大学德育规律具有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现代大学德育的外部规律,即大学德育系统要素与外部环境系统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教育者“教”这个角度而言,外部规律又可以称为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规律;内部规律,即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教育者如何展开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和行为,如何实现德育目的的规律。鉴于教育者在德育内部系统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教育者发起和主导着整个教育过程。但教育的发动和整个过程都要以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和可能性极限为基础,以教育对象的积极接受状态为基础,教育的目的要以教育对象转变、生成为合格人才为基础〔2〕220。这就要求将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的活动统一起来。因此,在现代大学德育系统内部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个体适应性规律。

二、现代大学德育的社会适应性规律

现代大学德育的社会适应性是指现代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适应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需要。社会需要具有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人,同时,人只有获得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大学德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其目标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以及德育过程一定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如此,大学生才可能获得社会发展所需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一)现代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的规律德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德育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决定、影响着德育的发展。德育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给它提供的条件而单独存在。因此,人们只能在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德育。一定的社会决定了一定的德育,一个社会如何,这一社会的德育便如何,即这一社会的德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德育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人们物质关系的产物,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物质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德育。因为随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个人或家庭与人们的共同利益的矛盾出现,使社会发展需要政治、法律、道德、伦理等来调节现实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矛盾。这些普遍的东西就是德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德育作为维护社会系统秩序的要素,一方面它具有一定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历史传承下来的一些思想、道德、风俗、文化等,比如爱国主义思想,虽然不同社会、国家对爱国的内涵理解不同,但没有哪个国家、社会不要求民众爱国的。另一方面,德育具有发展性,这首先取决于德育本身是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其次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然,不同的社会对德育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在同一社会条件下,由于社会自身的变化和发展也会促使德育作出相应的调整。上述观点表明,德育是社会中的德育,社会为德育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有了限制。因此,现代大学德育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德育目标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受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现代大学德育目标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阶段,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脱离现有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假、大、空”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没有现实的意义。(二)现代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规律一定的德育服务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一定的社会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德育为其服务。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现代大学德育目标和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德育对社会的功能和价值无从谈起。1.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社会适应性规律德育目标要以社会发展为参照,就必须反映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要求,必须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所谓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社会适应性规律,是指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制定要满足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大学德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性质,与经济基础存在着密切联系,应该主动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引起了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变革,现代社会的这些变革要求现代大学重新认识和确立教育的目标,其中包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学德育目标的确立。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着社会旧有的道德和习惯,竞争意识及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随市场经济的实施而产生。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人们在重新认识自然,审视社会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摒弃保守落后的观念,增加了主体意识,实效观念,使得行为主体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某些原则(如等价交换,效率优先等)也被运用到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中,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的产生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现代大学德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这些作用是否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设定则影响德育作用的发挥,不切实际的目标使大学德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德育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不仅要有政治教育、理想教育的目标,也要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实现各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不仅立足于社会现实,还要面向未来,把握时展的趋势,实现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的统一,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统一,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的统一。2.现代大学德育内容的社会适应性规律现代大学德育目标的实现与德育内容息息相关,德育内容是影响德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现代大学德育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全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要求;二是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满足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第一个层面中的“全面反映”不等于说将社会各领域中所有要求都融入德育内容,在德育内容中将社会所有要求纳入进来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德育内容是有选择性的。当然,也不能遗漏重要的内容,不能将现代大学德育等同于单纯的政治教育或者单纯的道德教育,或者只是单纯为经济建设服务。第二层面中的“满足”是指现代大学德育内容要能针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中的主要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当然,现代大学德育不可能直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它是通过培育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来达到解决社会矛盾的目的。同时,这里的“满足”还包含有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含义,社会具有发展的需要,德育内容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要适当的超越现实,才能发挥引领的作用。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来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但又高于现实。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德育内容达成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从目的来看,德育内容是指向未来的,它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生活,要求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因为有未来指向性而具有理想性,它引领大学生的精神不断完善。但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又必须依托于现实,现实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德育内容如果不具有现实性,其理想性也必然走向虚无。因此,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应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直面现实生活的挑战,为学生提供解决思想困惑、政治迷茫、道德困境的智慧和技能。现代大学德育内容只有体现更多的现实性,才会有针对性。同时,现代大学德育内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理论来源于实践,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否则不具有说服力。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德育内容要达成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现代大学德育具有规范性教育的性质,这使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通过理论的学习,明白思想、政治、道德领域的道理。但这些道理(理论)必须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关,与社会现实问题相关,脱离生活实际的理论和知识无法解决和解释现实中的问题,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不具有说服力。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导致的结果可能是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知而不信”“知而不行”。

三、现代大学德育的个体适应性规律

现代大学德育尽管具有多方面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可归根到底是通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实现的,也就是说德育的外部规律是以内部规律为基础的。因此,现代大学德育除了具有社会适应性的规律,还具有个体适应性规律。现代大学德育要培养具有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人才,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实现,没有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没有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无法完成现代大学德育的使命。所谓“现代大学德育的个体适应性,是指现代大学德育工作要适应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适应其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通过教育和引导,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需要、动机和行为品质,使其形成相应的社会生活能力”〔3〕。(一)适应大学生身心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入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品德发展总体上趋向成熟,但是在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熟度不一样。各年级大学生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同。比如对大学生而言,大一是个转折点,在这个转型阶段,他们面临着“目标失落与确立、自我冲突与认同、理论困惑与选择、学习依赖与主动”〔4〕等矛盾。而大二、大三是新生在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之后形成稳定的行为和心理表现的阶段,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新鲜感与不适感已经过去,他们对自身的专业素质、性格特质、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开始重新确立人生理想和目标;他们开始了系统而深入的专业学习,参与社会实践,心智逐渐成熟,对自我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专业认识有阶段性的提高,专业方向开始形成,但离毕业还有相对长的时间,加之学生活动多,学习的动力会有所下降。进入大四,他们将面临较多的问题和压力,学业压力、考研升学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初入职场的迷茫和恐惧等等。大四是人生又一转折点,面临身份的转变、环境的变化,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认清各个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他们的需要是做好大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在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选择不同的德育内容,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比如德育内容根据现实发展需要而不断更新,体现出发展性、层次性、可操作性。要将不同的德育内容用有效的方法呈现出来,有些教育内容只有在人相应的发展阶段教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新生入学教育应在学生入学时进行,恋爱观的教育适宜放在大二大三阶段,就业指导适合放在大四等等。总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超越了发展阶段的教育就像是拔苗助长一样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2〕219。当然,大学生身心发展有阶段性,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复杂过程。这也决定了大学德育的长期性和反复性。(二)适应大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大学生由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及受教育质量存在着差异性,因而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水平,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发展水平也具有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存在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上,存在于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上。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差异性正是我们进行德育的依据。“对有了一定的意志力,却缺乏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人,应以实施政治教育为主。对政治上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思想方法却很偏激的人,应以实施思想教育为主。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必须根据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具体地确定针对个体的教育重点和开端,以便使思想政治品德各要素能方向一致、平衡发展。”〔5〕对有一定思想政治道德知识性认知,但没有强烈情感和坚强意志、坚定信念的人,就需要有实践的磨炼,等等。(三)遵循大学生知—行转化的规律现代大学德育的目标是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需要,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要实现现代大学德育目标,使大学生掌握德育知识无疑是基础工作,但仅仅掌握德育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大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非知识性的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非知识性教育和知识性教育同步发展。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大学生只有德育知识,没有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知识性因素的作用,就不可能转化成为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因此,现代大学德育过程,不仅是给大学生传授德育知识的过程,更是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情感、意志及信念的过程,是指导大学生践行思想政治道德信念的过程。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从认知转化为行为的规律。大学生的品德形成并体现于长期的行为中,大学生每个有德行为的发生都是知、情、意、信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现代大学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规律。“知”即认知,是信和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使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真懂,也就是全面、完整的认知德育内容,这就要以精彩的德育活动内容、丰富的活动形式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感觉力、知觉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大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大学生的想象力,使大学生广泛掌握、深刻理解德育内容,德育工作要做到“晓之以理”。“情”即情感,要实现对德育内容的真信,情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情感存在于整个接受过程。它影响着信息的接收和选择,大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往往注意和选择能满足情感需要的知识信息,回避和忽略与之相悖的知识信息。同时,情感可以激发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判断力。当大学生对德育内容处于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时,会将内在的情感转移至德育内容本身,这就有助于形成对德育内容的接受,消极的情感则能消解对德育内容的认同和接受。因此,德育工作需要“动之以情”。“意”,即意志。大学生的意志过程在德育内容的接受活动中,使各环节、各因素都指向一定的目的,调控着他们的注意力,调整着他们的接受标准,使接受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发展。同时,大学生的意志调控着接受德育内容的情感,使这种情感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此影响着大学生实现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德育工作要“勉之以恒”。“信”,即信念,是指大学生对德育内容从认可、接受状态到信赖推崇,最后到内心上的拳拳服膺,行为上的孜孜以求,成为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力量源泉。为此,德育工作要“导之以行”。

[参考文献]

〔1〕卢景昆.复杂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研〔J〕.教育评论,2012(5):75-77.

〔2〕张雷声,梅荣政,钟明华.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第1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7.

〔4〕刘献君.大学德育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74.

适应性范文篇4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省近年来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大农业投入,及时兑现各类农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稳中有增。201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04.82亿元,比上年增长4.7%。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统计调查,2014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0元,比上年增长11.4%。湖南省14个市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增幅最快的邵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6元,比上年增长12.3%;最慢的长沙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3元,比上年增长10.2%。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额逐年拉近,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已连续五年下降,由2009年的3.07:1缩小为2014年的2.64:1。虽然湖南省农村经济增长状况良好,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较快,但从一些金融数据分析可知,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力度仍然有待提高。目前,湖南涉农贷款投放力度虽有加大,但金融机构用于扶持农业发展的贷款比例并不高,2013年末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仅为3.1%,远低于第一产业在经济总量中12.6%的比重。

(一)农村信贷需求状况。笔者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湖南省农村信贷需求进行了解。本次调查发放的调查问卷共计400份,在湖南省内随机选取20个乡村,每个乡村选取20户农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农户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总人口数、家庭年收入和支出等;农户资金需求情况,包括农户资金是否短缺、资金来源、贷款用途等;银农关系,包括农户有无贷款记录、贷款来源、贷款额度及获得的难易程度等。调查显示,样本农户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其中将近20%受教育水平显示为小学程度或文盲,初中程度的占样本数58%,17%左右的样本受过高中教育或获得中专文凭,只有5%的样本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农民受教育水平影响,导致其对金融机构、信贷、信贷可获得性等信息缺乏。根据调查发现,一些农户觉得只有靠关系才能获得贷款,甚至一些农户认为贷款等同于国家财政拨款,基本上是不用偿还的。另外,根据调查还发现,一些农户有信贷需求,但不知道怎么办理贷款等信息。经调查数据分析得知,20个样本乡村农户融资额度现状见表1:样本数据共400户,其中40%的农户产生了信贷活动。在有信贷行为的160户农户中,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有15户,进行民间信贷行为的有25户,其中两种融资方式都有涉及的农户占20户。由表2可知,在融资方式选择上,因融资便利性、快捷性等特征,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民间借贷来满足其资金需求。而通过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则较少,金融机构针对农户的信贷产品较少、信贷审批流程较长、手续较为繁琐等原因,造成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的信贷资金较少。在农户信贷用途方面:在选取的样本中,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无论其来源是正规金融机构还是民间信贷组织,其贷款用途主要是用于农户进行工商业的投资以及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其次是子女的教育支出。主要目的是为扩大生产规模提供充足的资金,提高家庭收入水平,以及使子女得到更优的教育。具体数据见表2:

(二)农村信贷供给状况。随着农村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展开,我国农户信贷供给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演变。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户信贷供给主体从单一的国家银行系统逐渐演化为目前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组成的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并存的局面。湖南省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信贷供给主体也包括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两大部分,其中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非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私人借贷,农户尤其喜欢向周边的亲朋好友借贷,这可以避免金融机构贷款期限短、利息高等因素所带来的不便。具体见下图。虽然农户信贷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户信贷供给主体仍然较为单一。调查显示,在样本乡村农户中,有62.48%的农户和46.01%的农户近年来首选农村信用社为其借款的主要渠道,有24.92%经济状况较好且多在县域范围或县郊区的个体经营农户能够获得农业银行的贷款,仅有3.83%的农户获得邮储银行的贷款,而农户从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的支农贷款比例则更低。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村信用社目前仍是占信贷投放的主体地位,由于其相对的垄断地位使得农村信用社缺乏竞争压力,导致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动力不足,信贷产品供给有限。

二、我国农村信贷需求与供给呈现的不适应性分析

(一)信贷供给的外生性与信贷的内生性需求的不适应性。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产品单一、服务僵化,适合农户的特色化、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创新较少,业务扩张能力不强等问题。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之所以会遇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国现行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实践仍是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供给的角度出发,仍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外生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而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性的内生发展模式。该模式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仍是外生主导型金融供给制度框架下的“技术性努力”,反映的是国家利益偏好,而不是农户的需求倾向,造成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信贷供给的外生性与农户的内生性信贷需求不相适应。

(二)农村信贷产品结构供需不适应性。农村富裕农户的资金需求量较大,比如一些专业养殖大户、专业种植大户等,其资金需求量基本都在5万元以上。而根据笔者对农村信用社的调查发现,虽然富裕农户经济状况较好,其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时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且农信社也不要求其资产抵押。但农信社会要求富裕农户之间互相搭档,发放农户联保贷款。而金额较大的农户联保贷款只会发生在较少数的富裕农户之间,一般富裕的农户之间比较难得到联保贷款。在400户的样本对象中,只有3户农户是获得了5万以上的农户联保贷款,而这3户农户只有一户是养猪大户,另外两农户为个体工商户(经营农家乐等)。

(三)农村信贷额度不适应性。当地农信社大多实行信贷限额管理。虽然现在限额的上限比之前的上限要高(2002年信用社批给农户的信贷资金上限为0.5万元),但仍然较低(大多数乡村农信社农户贷款限额为2万元),较低的信贷限额仅仅适合农户小范围农业生产,不能形成规模效益。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大户、富裕农户对贷款金额的需求越来越高,之前的农村小额信贷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根据调查发现,有65%的样本农户申请过5万元以上的信贷,10万元以上的占25%,大部分农户信贷金额在2万元以下。这导致一些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在得不到正规信贷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寻找其他民间融资渠道融得资金。

(四)农村信贷期限结构不适应性。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投放的信贷普遍存在信贷期限短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对农村资金需求的科学分析,其提供的信贷资金在期限上较难满足农户信贷需求时间上的多样化。在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管理办法中规定,农信社对农户发放的支农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2年,而且严禁借新还旧。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村信贷资金需求期限呈现多样化趋势,如规模化的果树种植需要3-5年,特殊养殖业需要2-3年,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农户子女教育问题等需要2-4年。这些多样化的期限需求与农信社的贷款期限规定是矛盾的,使得农信社在审批贷款时不考虑农户资金需求的具体期限,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农户为获得信贷资金,通常隐瞒信贷资金真实用途情况,造成资金使用期限与贷款期限不相符,形成大量贷款逾期甚至坏账,导致农信社进一步惜贷。

(五)农村信贷担保方式不适应性。现行农村信贷市场上的担保方式多以保证担保为主,其中又以联保担保方式占主导地位。以调查样本为例,在调查的400户农户中,有65%的贷款是通过找第三方担保人进行担保发放的。虽然现行农村信贷市场中保证贷款发放较多,但大部分金额较低,多数贷款发放金额在2万元以下。再大金额的贷款,农村金融机构趋向于农户要有抵押资产。而根据现行我国农村发展情况,土地是集体所有的,房屋也是在集体土地上建的,没有独立的产权,在银行办不了抵押贷款。虽然现在一些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出了农地抵押贷款、林地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形成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要求的担保方式与农户资产状况不相适应的现状。

三、促进我国农村信贷供求相适应的政策建议

(一)尝试发展内生性农村金融体系。内生主导型农村金融体系下的农村金融机构立足于农村本地,在降低涉农贷款交易成本、增加农村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把普惠金融服务延伸到外生型农村金融机构触及不到的地带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只有内生的发端于广大农村地区、农户之间的金融体系安排,才能真正满足农村金融主体的需求。可尝试构建一个以内生金融为主导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包括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兴建与撤并、金融业务的设置和运行机制、农村普惠金融的监管等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性而定。也就是说,农村普惠金融的改革并不受制于政府的行政力量,而是自下而上体现需求主体利益偏好的内生诱导型模式。在发展内生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框架内,可考虑将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有市场基础的非正规金融组织纳入其中。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规模可观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组织,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一股支农力量。应正确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改变现行阻碍其发展的条例,建立新的制度,规范农村非正规信贷活动,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整体实力和活力。如允许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信贷服务,接受特殊金融监管,对于发放高利贷的非正规金融组织要严格取缔;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成为民营金融机构,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农村普惠金融信贷产品创新。要破解“三农”问题,必须破解农民增收问题,而破解“农民增收”问题,就必须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破解“贷款难”问题,就需要对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创新农户抵押物获取资金、以联保促进信用增级、根据信用等级放贷款、信贷与保险业务结合抗风险、贷款程序简化保时效等;鼓励农户的打包共同贷款,由于农户群体在地域上相对集中,银行信贷交易的空间范围较为固定,交易对象也相对稳定,打包共同贷款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增加收益。同时,农村普惠金融机构银行应借鉴电商平台,重视掌握客户交易记录、客户互动评价、行为习惯等,加强对各种形式的文档、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应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持续推进普惠金融信贷技术的创新。

(三)建立农户信贷风险保障机制。调查发现,农户之所以贷款难,有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其经营的不确定性,而我国缺乏与农业发展相配套的农业担保体系、农村信贷保险和农业保险制度,农户贷款的安全性问题非常突出。为健全我国农村信贷风险保障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专业农业担保机构。当前,一部分农户特别是农业大户存在贷款抵押担保难落实的问题,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专业农业担保机构,由政府对农业专业担保机构提供特殊补贴,从而弥补农户信用不足,合理分担金融机构贷款风险。二是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体系,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进行补偿,将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对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给予政策优惠,以调动其积极性。

适应性范文篇5

一、考试形式:游泳和出海试船。

二、考试内容:游泳测试的游程为100米,游姿不限,游泳过程必须连续完成,中间不得停留,时间超5分钟者视为不合格。出海试船主要观察面试者是否适应海上工作,出现呕吐等明显晕船现象者视为不合格。

三、考试时间:拟定于2014年2月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成绩计算:测试成绩按“合格”和“不合格”计,其结果作为面试的参考。

适应性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城市护岸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史,城市多选址于滨水区。这是因为河流能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并解决人们生活上对水的需求;而且滨水风光能让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得到满足。然而,由于水患危害,又使人类不断地与洪水奋争。在这期间城市护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河流、防御洪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城市护岸景观也随城市护岸功能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主要有如下三个典型时期:

第一18世纪60年代以前(与自然相和谐的护岸景观)

当人类诞生后,直到伏羲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对洪水一直采取“躲避”的态度。到了神农时代,经济有所发展,为了避免洪水的侵害,人们开始采取主动的姿态,创造出了“潺”与“埋”的防洪方法。‘.潺”是“以柴木奎水”,“埋,,是奎土填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植物、木和土石等天然材料进行护岸的建造。在我国,早在周代已有沟渠堤岸植树的制度。战国时,《管子》主张“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国外也有类似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8世纪,欧洲凯尔特人和伊里利来人采用柳枝编织篱笆的技术来进行防护。秦汉以后,一直到宋元,由于人们对水的性质认识不断深人,护岸的材料使用也更加丰富。这时出现了使用树枝、林秸、石头等捆扎而成材料作为护岸的材料。这种手法在我们现代叫做“柴枕法”。到了明清,据记载的护岸有抛石、柳树护岸、山石护岸与条石护岸。尤其出众的是明代刘天和总结堤岸植柳经验,归纳为“植柳六法响。在材料应用上,由于块石取材方便与自然易融合,一直应用在护岸建造当中。

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护岸形式以自然形态为主,遵循自然河岸形式来进行的。材料也多采用自然的山石、植物等材料,因此护岸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体现了天然弯曲的河道和丰富的植物群落,护岸表现为城市景观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具有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

第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人工化的护岸景观)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膨胀,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人类处理城市生态问题的普遍观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天平发生倾斜。这一时期人类对于城市护岸也采用了强制性的措施,利用高大硬质的防护堤遏制河水的侵扰,应用紧束河腰、裁直河道等措施来争取更多的城市用地化。造成城市的护岸景观环境遭到强烈的干扰,使其生态失衡、景色单调、亲水困难,同时蓄积了更大的洪水灾害和生态灾难。

第三20世纪早期至今(城市护岸的生态景观)

久治不愈的洪水灾害和人水相隔的痛苦,使人们不断的反思。经过200多年的思索终于顿悟:“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之,以其无以易之。”之至理,继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方。这一时期在欧洲率先进行生态适应性护岸的研究和实践工作。1938年德国的Seifert首先提出了亲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理论,提出河道的整治要植物化和生命化,从而使植物首先作为一种工程材料被重新应用到工程生物治理之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了真正的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实践,对河流进行了自然保护与创造的尝试,被称之为重新自然化。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滨水区开发热潮,带动了城市滨水护岸景观的研究发展。20世纪70年代,瑞士、法国、奥地利、荷兰等国也在河道治理中开始运用生态工程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瑞士Zurich州河川保护局建设部的ChristainGoldi将德国的Bittmann生物护岸法丰富发展为“近自然工法”,即拆除已建的混凝土护岸,改修成柳树和自然石护岸,给鱼类等提供生存空间,把直线形河道改修为具有深渊和浅滩的蛇形弯曲的自然河道,让河流保持自然状态,这种方法在瑞士被称为NaturanheWasserbau。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率先在世界提出了“近自然型河流”的概念,即河流规划与建设应以接近天然河流为标准。之后,德国开始在自身国内进行这一概念的落实一与实践。1985年丹麦开始实施的河流复原工程。恢复原来的弯曲河道形式,在冲积平原地带进行湿地再造等。1989年美国的Mitsch和Jorgensn式探讨了生态一程的概念并定义为“为了人类社会和其自然环境两方面利益而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设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兼顾生物生存的河道生态恢复作为水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的项目,采用了近自然工法使生态环境得以良好恢复,对河道的生态整治工程目前已经扩大到整个流域尺度的整体生态恢复。受这观念的影响旧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仅在1991年,日本全国就有多处试验工程,在日本建设省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对于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采用植物护岸、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护岸,河段尽可能利用木桩、竹笼、卵石等天然材料来修建河堤,并将其命名为“生态河堤”。不得已使用混凝土的护岸,也按生态型护堤法进行覆造。为挽救城市河流的生态,日本政府采取了“放任自流”的办法,使流经城市河流两岸重新草木葱笼。堤坝不再用水泥板修造,而是改用天然石块铺砌,还给草木自然生长的空间。

适应性范文篇7

关键词:酒店服务人员适应性绩效

0引言

随着国际化的加速,我国酒店也渐渐地融入了全球化趋势,但是,我国的很多酒店仍然不能摆脱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方面的创新不足,这将给我国酒店的发展带来不利。绩效是酒店发展最重要的衡量器,一个酒店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酒店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环境的变化,改革的压力,市场的冲击,我国酒店必须不断提高绩效,同时创新绩效管理方法,这样才不至于走入风雨飘摇之中。本文将适应性绩效应用在酒店服务人员的管理上,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酒店发展的适应,也是时代和市场的要求。

1适应性绩效的提出

动态变化的环境要求有能够衡量动态环境下员工绩效的指标或标准,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研究绩效的理论——适应性绩效,它就是在动态环境下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的新标准。

1.1适应性绩效研究及概念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人们对绩效的分析也有了新的思路,以前对绩效的分析以Borman等人(1993)提出的二因素绩效模型为典型,即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随着研究的深入,Allworth和Hesketh(1997)认为Borman等人的绩效模型已不能完全适应对绩效的全面准确描述,于是首次提出了员工应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绩效成分,Pulakos等人(2000,2002)则进一步对适应性绩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适应性绩效的定义,有学者从个体和团体对其进行了分析,但是以Pulakos等人(2000,2002)所提出的适应性绩效概念影响较大,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Pulakos等人认为个体水平的适应性绩效是一个多维度概念,主要由以下8个维度构成,即:处理紧急和危急情境;处理工作压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工作情境;学习新工作任务;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对文化的适应性;对身体条件的适应性。

1.2研究适应性绩效的意义

1.2.1适应性绩效有利于绩效考核的全面实施。由于组织变革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组织的前后管理情景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就对组织、管理者和员工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入适应性绩效是组织发展的选择。Borman等人提出的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模型比较适合于相对稳定的组织和管理情境中的绩效管理,而在变革和动态的环境当中,就需要引入能够衡量动态环境变化中的绩效,即适应性绩效。所以,将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适应性绩效结合,能够全面而准确的考核员工的绩效,从而为绩效的提升提供依据。

1.2.2适应性绩效能够为培训提供指标。组织中的培训一般是针对具体的事务及技术进行的培训,这些培训能够使员工在工作中有效地完成任务。然而,在变化和竞争的环境中,我们不能仅满足于任务的完成,还必须对员工在变化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通过对适应性绩效的考核,找出存在的不足,这样就能够为我们的培训提供方向和指标,同时,针对工作中所需适应的情形进行设计培训内容和情境,让员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灵活的应用,这也是形势所在。

1.2.3适应性绩效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竞争的激烈和人员的增多,对我们选择合适人才提出了挑战。传统的人员选拔主要关注人员对任务绩效的完成能力,而对动态变化环境中的行为没有引起重视。所以为了选拔优秀的能适应动态工作环境的人员,还必须考察员工在相应岗位上的创造性、不确定性、学习、人际、文化、环境适应、工作压力、紧急事件处理等多方面的胜任力,适应性绩效的要求为人才选拔提供了依据。

2酒店服务员工作的适应性映射

酒店主要由决策层、管理层、督导层和操作层构成,对于操作层,主要是指直接执行某项工作的员工,是工作在酒店的一线员工,是最基层的员工,也是与顾客联系最为密切的人员。由于酒店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酒店基层服务人员的工作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2.1与顾客直接接触多,服务性强,要求酒店服务人员必须具有人际交往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酒店作为服务性行业,其效益的取得就主要靠酒店的产品和服务。酒店主要有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两大类,业务部门是酒店取得效益和利润的主要部门。酒店的业务部门主要包括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和娱乐部,这些部门的工作一般是员工在设备设施和产品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服务,他们与顾客直接接触,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酒店的质量,所以员工需要经常学习一些服务技能和技巧。由于酒店的顾客大多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国家,在文化和习俗方面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酒店的服务人员,每天接触的都是不同的客人,包括客人的性格、爱好、习惯等,所以员工需要了解各地区各国家的风俗习惯,适应别国文化,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以更好的提供服务。

2.2服务人员的独立性强,要求酒店服务人员必须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危机紧急事件的能力。酒店服务人员的工作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酒店产品的形成需要酒店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协同一致才能完成,具有协同性;另一方面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和服务是由员工个体来完成的,相当一部分员工必须面对面地为宾客提供服务,具有独立性特征。因此,服务人员在面临危机事件或紧急事件时,就得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所以就要求员工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独立应付事件的工作能力。

2.3工作的实操性强,以及工作内容变化大,又要求酒店员工要具备学习新的技能的能力。酒店服务以手工劳动为主,很多事务需要员工亲自操作,比如客房的床铺整理、餐饮部服务人员上菜斟酒的技能,以及娱乐部客人可能要求服务员为其拍照,那么服务人员还必须掌握各种照相机的拍照技术,同时,客房服务人员还必须具备照看婴儿的技术等,这一系列的工作都要求服务人员时刻准备学习新的技能。

2.4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要求酒店服务人员能够承受各种压力,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酒店服务员一般工作时间比较长,中途休息时间少,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酒店,由于管理的不到位,服务人员的休息时间更少,所以,他们的身体承受力必须要特别强才行。这就要求员工适应对身体强度的要求,同时要适应环境的变化,正确处理压力。

3适应性绩效在酒店员工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如今,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酒店要想在这种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任务的完成,还必须要求员工能够对变化的条件做出反应并适应外界压力,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的绩效。所以具备环境适应能力必将成为酒店招聘员工的标准之一。笔者认为适应性绩效就是对员工在适应力这方面的考核,能够让员工更好的提高绩效,从而促进酒店的良性发展。

适应性范文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景观设计;适应性设计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政策的影响下,国内乡村旅游产业逐渐兴起,以乡村为目的地的休闲旅游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也给乡村发展带了新的机遇。传统村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伴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在商业化、现代化元素的影响下,乡村旅游景观的品质呈现出衰退的趋势,旅游开发与景观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成为困扰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背景下,探究适应性的旅游景观设计方法,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景观环境,提升旅游景观品质,增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吸引力,是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相关概念

(一)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产业与特色乡村融合下的产物,现阶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所发展,但因为各地区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乡村旅游以乡村环境作为依托,整合区域内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打造产业聚集、功能丰富的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它体现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与乡村在空间组织上的一种激励关系,是乡村地区内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景观适应性设计研究RESEARCHONADAPTIVEDESIGNOFTRADITIONALVILLAGELANDSCAPEUNDERTHEBACKGROUNDOFRURALTOURISM部进行资源整合,完善各功能空间架构等,各组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在乡村地区依靠乡土特色自然景观与精神文化吸引外来游客的活动。(二)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一般形成较早,历史悠久,具有独特自然风貌与文化环境,保留较大的历史沿革,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统村落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能够有效地促进传统村落环境的保护与更新,但要注重旅游开发的合理、适度,过度开发则会产生负面效果。并且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要注重落在保护传统村落当下人文和生态环境,通过保护特有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大力发展传统村落特色产业,加强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三)景观适应性设计。“适应性”出自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系统与环境相协调的行为。“适应性设计”的概念在1971年由英国环境设计专家麦克哈尔在《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他总结提出在城市或乡村建筑建设时要寻求一种合理的应变模式。类比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进行物质形式的设计时,应当以“适应”为标准,通过“适应性”的设计达到物质形式与自然环境的“平衡”,而“不适应”将会激化矛盾。在旅游开发的冲击下,现代化、商业化的开发模式使得村落原有自然风貌、建筑形态、街巷布局渐渐衰退,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渐渐被隐匿。带有“适应性”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村落景观环境以一种“平衡”的状态与商业旅游景观需求相匹配,建设和谐的传统村落旅游景观环境。

二、国内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现状问题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也产生几种主要问题。1.现代化设计手法痕迹明显。部分传统村落旅游景观在设计时,过多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例如几何化的景观空间划分,打破了原有村落空间形态;使用现代化加工制成的广场砖、马蹄石甚至是压模地坪等材料工艺进行广场、景观道路的铺装;使用水洗石、文化石等拼接成无文化底蕴的装饰图案等,都与传统村落格格不入,削弱了村落的传统风貌。2.忽视植物设计,景观缺乏活力。部分地区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只注重景观中建筑、道路等元素的设计,而忽视传统村落旅游景观中乡土植物发挥的作用,导致景观空间变成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的组合,显得单调且缺少生机,缺少景观植物生境、景观花境等来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增强景观活力。3.景观小品缺乏设计。目前很多传统村落旅游景观依然可以看到“简约”设计的路灯,纹理繁复、造型“独特”的导视牌、垃圾桶以及与村落风貌不符的景观节点雕塑、休憩凉亭等。作为景观设计中的“配饰”,由于景区建设成本等原因,往往会出现景观小品只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而缺乏设计,导致品质不高的现象,影响旅游景观整体形象。

三、传统村落旅游景观适应性设计策略

针对目前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认为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需要立足于村落传统文化与景观风貌,充分利用好其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并结合村旅游需求进行“适应性”景观设计。(一)传统村落旅游景观适应性设计原理。传统村落旅游景观适应性设计,基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与原生景观环境,以保护与发展为原则,以一种影响力较低的设计方法来建设旅游景观,削弱旅游开发对原生环境的破坏,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需要提供客观环境条件,促进村落旅游业发展。(二)传统村落旅游景观适应性设计原则。1.文化性原则。传统村落的独特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是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根本。以文化性原则为前提,尊重传统村落传统文化。注重传统村落特色乡土文化的挖掘,将乡土文化元素融入到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中,加强传统村落旅游景观文化性特征,有利于营造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色旅游景观,增强传统村落旅游吸引力。2.有序性原则。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传统村落自然环境历史悠久,在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下产生,承载能力较低。其旅游景观设计应当有秩序的进行,对不同类型空间,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做到有针对性的适应性设计,让旅游景观有秩序地融入到传统村落自然环境,是适应性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3.整体性原则。传统村落景观由不同景观空间系统组成,组织结构完善,其景观设计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的设计过程。传统村落各景观要素对整体景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形成了复合型的景观环境。站在整体的角度对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进行考虑,从形态、布局入手,增强不同空间系统景观的整体性。(三)传统村落旅游景观适应性设计方法1.景观与村落空间形态适应性设计手法(1)景观轴线与村落环境关联。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轴线设计与普通旅游景观轴线设计不同,前者是基于村落空间环境现状条件,在多因素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在景观轴线设计前,应当对村落所属范围内的景观节点进行梳理,确定景观节点的所属类型与规模并进行分类例如文化型景观、体验型景观等,从而作为轴线的节点。其次,传统村落内部原始道路基础较差,交通承载能力有限,因此应当选择状况相对较好、空间较大的村落道路进行修缮与改造,增强道路的承载能力,作为主要景观节点的串联线路,形成传统村落旅游景观主轴线。次级轴线可根据村内小型景观节点,例如历史建筑、传统院落、百年古树等,选择通达性较好的道路来进行布置。同时应考虑次级轴线游客分流作用,减轻主轴线道路的承载压力,从而使景观主次轴线与村落景观适应性的匹配。(2)景观空间尺度的控制。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根据尺度与功能,可以分为小型交流空间、中型集会活动空间、大型观光空间。适应性设计中,控制小、中、大三种尺度旅游景观空间与村落传统空间功能相匹配,是旅游景观延续乡土气息、保持旅游景观乡土风貌的重要方法。第一,小尺度空间。村落小尺度空间一般是人群交流、交往活动最频繁的空间。旅游景观设计中,通过对院落、树下等小尺度空间进行改造,增加特色景观小品与休闲座椅,设计成游客休息点;将民居院落进行改造,打造农事与生活体验空间,是旅游景观适应传统村落生活的功能性休闲空间。第二,中尺度空间。村落中的公共空间绝大多数属于中尺度空间,例如道路、大型建筑广场等,行人间距较大,交流程度较低,建筑与场地占据大部分空间,一般用于集会、文化活动等。因此在旅游景观设计中,中尺度景观较为适合突出村落特色建筑与文化,可以通过对场地的铺装进行修缮改造,增强空间文化性,打造为民俗表演场地、特色文化集市场地;对于村落出入口的中尺度空间,可以通过设计标志性的构筑物,例如雕塑、传统门楼等,作为旅游景区入口。第三,大尺度空间。在旅游景观中一般表现为自然风景与农田等,适宜观光与休闲漫步等,因此可以通过使用乡土材料,设计休闲步道,或结合当地特色植物打造生境,突出自然风光。(3)景观空间功能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目的在于发挥传统村落乡土特色来发展综合性旅游产业,但一般传统村落原始的空间结构较为简单,功能单一,因此在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空间在保持其原有的格局与特殊的风貌、肌理,延续其传统功能基础之上,进行更新改造,满足旅游需求。图1为莫干山车站博物馆,原为庾村重要的交通枢纽,废弃后经过设计改造后,现成为对外开放的文化场所。设计师在建筑外部,保持其原有地面石材铺装,使用瓦片、青砖、文化石等乡土材料对建筑外表皮进行了修缮,保持其原有的肌理与风貌,室外空间保持其原有的空间布局,室内空间改造为展示空间,完全对游客与居民开放,继承了其公共性的特质。并且其前后广场分别改造为游客观光空间与停车场,作为旅游服务的功能空间使用,既是对原有景观空间的延续,又是对其功能的更新。(4)原始建筑风貌的保护与延续。在传统村落旅游景观空间形态中,建筑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保护村落传统建筑风貌并延续至新建旅游建筑是旅游景观适应性设计的重要方法。第一,在适应性设计中,对村落传统历史文化建筑要以保护和修缮为主,用其原有建筑材料恢复其历史文化空间界面,最大程度上保护原有建筑风貌。第二,对于村落传统民居,可以通过更新改造其内部空间与院落空间,优化建筑功能结构,激发传统民居活力,增强传统民居文化吸引力。第三,针对现代旅游建筑,包括现代民居与现代旅游配套建筑景观,对于此类建筑,要注意其建筑形态与村落风貌的有机结合,寻找现代商业旅游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之间契合点,注重其与村落原始建筑尺度的关系,适当利用地域特色乡土建筑材料,使传统村落整体色彩协调,注重乡土色彩的提取,保证现代建筑建筑与村落原生建筑形态的统一,使建筑景观环境具有地域风貌和乡土记忆。2.景观与乡土文化适应性设计手法。(1)使用乡土材料。使用具有村落特色的乡土材料,是传统村落旅游景观适应性设计的重要方法。乡土材料一般来说其肌理、色彩等能够与传统村落原始建筑、景观建设材料最大程度的契合,能够有效缓解来自商业化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风貌的冲击。一般的乡土材料例如黏土、木材、竹材、瓦片、甘草、青石板、毛石等,自然环保且成本较低,在使用时根据不同环境,针对不同材料的肌理、性质等进行选择,能够有效地增加旅游景观的乡土气息。例如图2,是位于宁夏中卫的西坡中卫项目,所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丘陵沟壑较多。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上,坚持使用当地建筑材料与具有特色的土坯房建筑形式,利用黄土与水泥进行建筑外表皮的设计,可以与当地乡土风貌较大程度契合;院内低矮围墙使用风化的毛石进行堆砌处理,也体现出了当地风大水少的自然特点。并且设计师利用木材进景观小品的制作,同时将瓦罐、窑炉等乡土元素引入景观设计中,使得院落景观更加具有生活气息且生动。(2)重组乡土元素。所谓重组乡土元素,就是将传统村落特色的乡土元素,例如乡土植物、老物件、民族服饰、历史故事等进行拟物化、象形化等处理,由形至意,目的在于通过对元素的浓缩与移植,对景观的文化语义进行重释,从而提升旅游景观的意蕴。例如图3,设计师利用院落中原有的百年榆树元素作为节点,利用当地竹材进行编制组合,竹编围栏使院中景观若隐若现,百年榆树高大呼之欲出,从而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入口大门;将当地白墙与竹影两种元素巧妙结合,将竹影绘制于白色墙面,利用动与静两种形式,使院落内小径具有虚实结合的效果;在院落内部,设计师巧妙地将青砖景墙镂空,并陈列老物件,使普通的景墙具有了历史记忆。因此对乡土元素的重组,要注重元素的形态与肌理性质等,他通过比喻、重释、虚实等手法,找到旅游景观与乡土元素的契合点,使乡土元素的“情”与旅游景观的“景”相交融,增强景观文化底蕴。(3)提升景观小品设计品质。景观小品在传统村落中起着活化空间的作用,是传统村落农事与生活的缩影。提升传统村落旅游景观小品的设计品质,能提升旅游景观整体形象,完善内部功能配置。主要方法有两点:1.增强景观小品的互动性,例如可以利用村落中常见的磨盘、水缸、水井等生产用具,与村落公共空间内的小尺度菜园、花境等进行结合,为游客提供古井取水、浇灌田地等简单的农事体验空间,提升景观小品的互动性,将其融入旅游景观环境。2.加强景观小品的文化底蕴。将景观小品的形态、材质等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或场所精神相结合,增强景观小品的公共性,达到唤醒民众历史记忆,升华景观小品文化意义。例如图4,是位于重庆巴山镇坪山村的一处旅游景观小品,设计师在其上半部分利用镀锌钢板反射出天空颜色,下半部分的耐候钢材设计成类似山脉的起伏形状,暗示当地自然环境。景观小品上部轻盈,下部沉重,设计师旨通过这样的材质对比,并结合下部警示标语,提示游客与居民要将不可消解的垃圾集中到垃圾回收池中,通过这样类似公共艺术的景观小品设计,带给人反思,实现村落旅游环境共享共治。3.景观与生态适应性设计手法。建设传统村落旅游景观生境是一种生态适应性设计方法,主要依托于村落绿地空间系统,在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中,巧妙地使用传统村落当地特色植物,使旅游景观适应性地融入到传统村落绿地空间系统。利用乡土植物建设村落自然生境,一方面可以丰富绿地景观植物的种类与层次,创造农业观赏性旅游景观节点;另一方面也能维持传统村落自然生物体系的稳定,保护传统村落自然生境的完整。例如图5,山东凤凰措村落改造项目,设计师在当地原有建筑环境的基础上,运用当地材料与现代耐候钢材对村落建筑、景观进行改造。同时,设计师利用当地芦苇、芒草等,在建筑入口、景观节点等地,构建景观植物生境,在改造的同时能够维护当地原生植物环境,并且能够地衔接村落原有街道空间环境与新建、改造建筑空间,起到一定的过渡作用,同时打破了几何式的空间组合形式,丰富了村落建筑与景观空间层次。结语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乡村旅游空间中重要的文化体验场所。传统村落旅游景观是其旅游形象的直接体现,对增强旅游吸引力、保护文化遗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村落旅游景观设计要在充分尊重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景观风貌的前提下,融入适应性设计理念,找到旅游需求与传统村落景观相结合的平衡点,打造更加适应传统村落自然与文化环境的旅游景观,给予大众不同的旅游体验。并希望以此激发传统村落活力,传统村落旅游吸引力,加深大众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欧阳勇锋,黄汉莉.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中国园林,2012,28(12):105-108.

[2]李晓,黄秋妍.文化旅游导向下的乡村空间整合设计[J].设计,2019,32(18):128-131.

[3]李莉.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的活化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10):49-52.

[4]李晓晴.中国乡村景观设计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9(09):117-118.

[5]李宇.体验式景观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营造研究[J].设计,2019,32(06):133-135.

[6]张琪.胶东地区沿海传统村落的景观系统研究——以荣成市烟墩角村为例[J].设计,2018(23):64-66.

[7]耿春莉,金岩.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地景建筑研究[J].设计,2018(21):78-80.

适应性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适应性;农村金融结构

有效性低,适应性弱,是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构建与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结构,同时要处理好金融竞争与合作、进入与退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农户融资模式创新等问题,为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产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适应性范文篇10

关键词:社区公共空间;适应性;安全;无障碍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明显,人们对社区公共空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某种意义来说,社区公共空间就是今天的城市客厅,容纳着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是城市发声的载体,客厅活动越活跃,证明公共空间适应性越强。

一、社区概况

阳光社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河东新城都市走廊内,是盐城市开发区境内较早规划的。社区北临经济开发区招商中心,西临当地两所高校,文化气息浓郁。社区内居民来自九个村,主要来自江西村和巨墩村,社区内共有1903户,8721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18.5%。随着居住区居民的老龄化现象不断递增,社区公共空间在使用方面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老年人健身设施安全化问题、休息凉亭无障碍化问题等等。老年人是公共空间活动的主力军,公共空间品质和人性化设计都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因此,社区公共空间的适应性设计已成为当前社区改造的主要问题1。

二、社区公共空间现状

1.绿化环境让位其他空间。由于社区建设时间较长,当时的绿地面积与停车面积配比不能满足目前的使用状态。停车位紧张,目前甚至牺牲了部分绿化的空间来维护停车的秩序,让原本公共空间就比较小的社区更加局促。2.公共设施分布不均且利用率低。目前公共设施集中在社区东南角,其他区域没有安排。对于部分身体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老年人来说,超出了步行承受范围,限制了他们的出行。在设施周边没有摆设座椅便于休息,导致老年人锻炼之后无法就地休息。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就近原则,坐在路边休息或自带的小板凳。尤其在有雨雪天气的情况下,公共空间便成为一片摆设。3.道路安全存在隐患。普通的道路在社区建立时已经形成,当时没有考虑今天的车流量问题。目前道路安全性较差,大量停放的汽车占用了步行道,这样就不利于行人的出行,尤其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更是限制了其活动的空间,造成了安全隐患。4.社区无障碍通行较弱。社区主次干道及楼栋间出入口存在高低差,虽用不同材料做以区分,但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轮椅、推车等出行工具在社区将无法通行。5.夜间照明较弱。社区虽在各个路口增设了照明和探头,但夜晚公共空间照明力度依然不够,部分灯具因树木生长因素,被树木遮挡较多,形成灯下阴影面积较大,反而给夜晚出行带来不便2。

三、老年人交往行为需求

在阳光社区调研期间,我们采访、跟踪、调研部分老人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问卷、跟踪记录、定点拍摄、访谈等形式展开工作。通过选取社区活动节点和记录对比老年群体活动方式,最后总结出老年群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特点。该社区老年人休闲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00—10:40am和13:00—16:00pm这两个时间段,活动类型分为聚集交往型和休闲休息型活动。从活动地点来看楼栋周围空地、车库门前和社区广场,尤其是阳光充足的社区广场成为老人首选活动的场地,反而社区活动中心活动的老人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活动空间小,开放时间有限、进出室内有台阶上下较麻烦等。老人的活动范围几乎都控制在离家15分钟的步行路程之内,在中途会有间歇交谈等活动。在公共空间进行交往性的活动老人,会主动与他人攀谈交谈,积极性较强,反映了老人的交往需求。比如下棋、打牌等活动,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消减自身的孤单,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社区生活(表1)。通过以上调研分析,总结老年人的社区行为主要表现为:交往性、群体性、就近参与性和固定性。根据阳光社区的年龄分布状况,创造和设计出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公共空间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四、适应性设计要点

适应性设计应考虑到老年人的行为行动特征并充分兼顾到他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因素,从实际环境设计出发,着眼于人性化、情感化的设计,赋予空间情感和生命3,从而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社区适应性设计应从以下几点出发:1.健康安全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的衰退使得老人的反应和行动会比较缓慢,长时间地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和不适感。在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时应该动静分开,有目的的规划不同活动空间。给老人提供健康活动场所,可以进行跳舞、健身操、打太极等各类活动。普及健康锻炼知识,让老人自己学会调理身体,尽量保证空间的通透,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美好风景,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非常有益。2.交往安全的需求。阳光社区的老人大部分来自临近村落,所以比较容易建立熟人团体,在交往中会抱团互助,但也有部分老人希望安静独处。这就要求我们的公共空间在规划时要设置好空间功能,条型座椅便于老年人安静独处;圈型或折角型座椅便于三三两两聊天或团体交流,容易吸引其他老人的注意。当然独处的坐凳要注意空间的通透,便于老人观察周边情况,否则容易带来不安全感。3.交通安全的需求。老年人的活动特征一般体现出就近性和习惯性。会选择自己经常去的、熟悉的空间,具有固定性。为了保证老人在途中的安全,在道路的设计上应该考虑到道路设施的安全要求,必要的人车分流路线,在较长的路线路程中适当增加中途休息座椅,降低安全隐患,增加出行的舒适性。4.无障碍的道路交通空间环境。道路作为连接其他空间的桥梁,更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最大区域。老年人行动能力不便,安全便捷是道路建设的首要要求。步行道应避免从停车场和机动车道穿过,道路公共空间最好做到人车分流。在材质上,应当选择平坦、防滑、利于通行作为首要前提。不宜采用鹅暖石或凹凸不平的地面材料,也不能过于光滑,要方便拐杖和轮椅的使用。在一定的空间还要注意设置轮椅回转空间的设计。5.缘石坡道设计。缘石坡道是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道的两侧,人行道路缘石是方便轮椅乘坐者进入人行道的一种坡道。为方便轮椅的行驶,设计时应该考虑其坡度变化和扶手的设置。6.夜间照明设计。老年群体因视力衰退,不易在夜间辨识物体,因此,为了方便出行,也为了增加熟识度,社区的夜间照明可以做到个性化设计,在满足照度的同时方便老人记住熟悉的路。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老年人生活的质量直接相关,公共设施不但要求考虑其环保性的要求还更应该考虑空间设施和老年人的关系,操作的舒适度、安全性。各类设施应符合人性化适老化的设计,在不污染环境、低损耗、可循环利用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老年人需求且保证其实现功能而又安全舒适度产品,从而构建适老化人、机、环境和谐关系。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