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2:03:28

室外范文篇1

1.举办室外婚礼的季节.

北京举办室外婚礼的季节在每年的5月上旬到9月中旬.而最佳时间,是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和8月下旬到9月上旬.这两段时间里,天气稳定,风沙小,下雨的概率小.而其他的时间里,北京进入雷雨的季节,随时都有可能下雨.而一旦下雨,就不能按时举办婚礼了,为婚礼所准备的一切钱财和设备,都有可能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推迟或泡汤.所以在这个阶段结婚的新人,如果考虑举办室外婚礼,一定要先考虑下雨和打雷的因素,安全第一,切记!

2.举办婚礼的地点.

如果是草坪婚礼,地点的选择的原则最好要坐北朝南,因为仪式中要拍摄.而坐南朝北拍摄的逆光效果不好,是婚礼摄像的大忌.如果在树林中选择地点,也要注意树的阴影,不要正好反在新人的身上.那样拍摄起来也有阴影.地点要选择远离公路的地方,防止噪音的干扰.婚礼地点要离吃饭的餐厅不要太远,免得来宾走很长的路,特别是老人.当然,婚礼当天如果是阴天,那是最好的,即避免了暴晒,又不下雨,还利于拍摄.

3.最好要有舞台和背景.

舞台不一定很大,够用就行.舞台后面的背景,最好与舞台的宽度差不多,舞台和背景要与周围的景色相宜,可以选择纱幔做背景,鲜花门,路引的布置.但是我强烈建议不用紫色的纱幔和纱幔的点缀,至于为什么,因为那不是结婚用的颜色.

4.要准备音响系统(设备做好防雨工作)

音响的功率要大些,至少是4只音箱,分布在会场的4个角.因为婚礼的场合在开阔地,声音的传送没有遮挡,音响功率小了,效果不好.

5.要准备来宾的座椅.(准备好擦椅子的抹布,下雨后用)

要根据来宾的人数准备座椅,但事先一定与场地拥有者打好招呼,因为座椅有可能会对草地产生破坏.不要在婚礼过后,出现索赔的问题.婚礼的过程中要注意环保的问题.(如果在婚礼现场吃饭,还要准备桌子和餐具及废物的收集筒)

6.要准备新娘的更衣间.

如果在婚礼的举办地吃饭,要给新娘预备更衣的地点.没有房间的话,可以利用舞台背景的后面,围个小屋,换衣服.里面要有化妆的用具如镜子等.也可以利用汽车的空间更衣.

7.准备好充足的雨伞备用.公务员之家:

如果坚持在细细的小雨或断续雨中举行婚礼,至少要给摄像师,照相师,音响师准备雨伞,而且还要准备为他们打伞的人员.他们在婚礼中没有办法腾出手来打自己的伞的.

室外范文篇2

关键词:冬季供暖负荷计算室外计算温度

1引言

确定合理的室外计算温度,是冬季供暖系统负荷计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合理解决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室外气象时刻变化着,如果选取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最冷天)去设计供暖系统,那么,一方面由于设备负荷计算偏大,造成散热器、供回水管道及锅炉等设备偏大;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常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效率很低。反之,如果选取暖和日子的气象条件去设计供暖系统,可能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的室温。多年来,不少学者曾对室外计算温度的合理选取进行过研究。近年来由于节能的要求,这个问题更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是由于建筑热过程理论的发展,对它也进一步提供了科学依据。各国在编制有关规范和法规时,对室外计算温度了有专门条文,并不断采纳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修改有关内容,并使之便合理。

苏联在40年代是采用查普林教授提出的公式来确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θw,即:

θw=0.4θp1+0.6θmin(1)

式中,θp1为当地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θmin为当地曾出现过的小时气温的最小值。

美国的ASHRAE手册,1949年推荐采用当地历年气温记录中12月、1月、2月全部小时数据中相应保证率为97.5%的气温作为当地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后来由于重视了围护结构的蓄热特性,1959年把原来按冬季各小时气温的百分率统计法,改为按冬季均气温的百分率统计法,并且建议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应随室内气温允许的波动幅度而不同。1975年ASHRAE标准90-75在《新建筑物设计节能》中规定,供暖设计应选取满足当地97.5%气温需要的温度作为室外计算温度。同时指出,如果房屋是轻型围护结构,又有大面积玻璃,且室温控制要求很高时,应采用最低温度平均值或满足99%气温需要的温度作为室外计算温度。

英国IHV掼根据允许的极端概率,给出英国及其它国家在各种条件下的室外计算温度,它们考虑了建筑物的体积及其热惰性,也考虑了供暖设备超负荷容量的临界系数。

我国70年代以前沿用苏联的作法,后来采用类似美国的保证率统计法。GBJ19-87不保证率来确定室外计算温度,这种作法以实际30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进行概率统计,得到日平均不保证时间为五天的温度值,作为室外计算温度。以北京地区为例,日平均温度不保证五天相当于外温不保证率为5/126=4%,这时北京地区的室外计算温度为-9℃。这种作法虽然考虑了外温的随机波动特征,比直接采用最不利外温加权值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供暖设计负荷不仅与外温有关,而且与太阳辐射及风速风向有关,这些气象参数随时间随机变化着,且相互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很难用统计的方法确定多因素的不保证率下的室外计算温度。

●外温不保证率与室温不保证率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由于建筑物的热特性,外温经衰减、时间延迟才进入室内,造成室温的变化。因此合理的设计依据是室温不保证率,而不是外温不保证率。

●建筑物的热特性并不等同于单一围护结构的热特性。JGJ24-8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试行)》规定,围护结构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应根据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来确定,D值越小,室外计算温度选得越低。实际上,建筑物的热惰性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外窗墙比,仅由外墙的D值并不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热惰性。

●室外气象参数的随机性造成室温是随机过程,在给定设计要求室温下,室温不保证率是随机变量,它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因此应从概率意义上去理解室温不保证率。

本文试图采用随机分析的方法,根据随机气象模型和状态空间建筑模型,直接求解自然室外温随机过程,得到冬季供暖期的自然室温的概率分布,从而求得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前者充分考虑室外气象的随机性与建筑物热特性的综合作用,是根据室温不保证率的概率分布求得的。以它为依据,用稳态传热法计算供暖负荷,就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室温不保证率及其概率信度。

2室外综合计算温度求解过程

供暖期的室温θa(t)可看成自然室温θ(t)与供暖温升Δθh(t)之各,即

θa(t)=θ(t)+Δθh(t)(2)

其中,自然室温θ(t)是指建筑物在无供暖设备情况下的室温,供暖温升Δθh(t)指供暖造成的室温的升高值。

室外气象随机过程可分解为确定(期望)过程与零均值的随机过程之和,它们作用在建筑物上,造成自然室温θ(t)也可分解为确定室温θd(t)与零均值随机室温θs(t)之和,即

θ(t)=θd(t)+θs(t)(3)

房间进行供暖,就是向房间提供热量,使确定室温θd(t)提高。当供暖系统向室内投入的热量为Q时,按稳态传热计算,室温将升高的幅度Δθh为

(4)

式中,Ki和Fi分别表示第i个护体的传热系数及传热面积,ρ和Cp分别为空气的密度和定压比热,n和V分别为房间的换气次数和空气容积。

如果供暖系统向房间的最大供热量为Qmax,则室温可以升高的最大值ΔQh,max为

(5)

于是,即使供暖系统投入最大负荷,房间温度仍低于室温设计值θr的时间与房间自然室温θ(t)低于给定值θo的时间相同。

θo=θr-Δθh,max(6)

因此,房间自然室温θ(t)低于θ0的时间的概率就是房间供暖时室温θa(t)低于θr的时间所占供暖季时间的百分比,也就是房间按照热量Qmax供暖时室温θa(t)低于设计温度θr的时间所占供暖季时间的百分比,或称为室温不保证率tc见(图1)。反之,当给定一定概率信度下的室温不保证率时,就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和建筑物热特性,求得θ0,从而供暖系统就可以θ0作为室外计算温度来求出供暖设计负荷Qmax,

(7)

图1室温不保证率

因此,将θ0称作在一定概率信度和一定室温不保证率下的供暖系统负荷计算用的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同于它是由房间的自然室温的不保证率及概率信度决定的,因此,它与房间围护结构的热特性、外温和太阳辐射的随机性及室温不保证率的取值有关,而与供暖系统无关。

自然室温低于室外综合计算温度θ0的时间与冬季时间(t2-t1)之经tC可具体写为

(8)

式中,Δti表示自然室温θ(t)低于θ0的时间段,见图1所示。

采用单位阶跃函数g(x),其定义为

(9)

因此tC可改为

(10)

它也是以θ0作为供暖系统室外综合计算温度时,室温的不保证率。由于自然室温θ(t)是随机过程,tC是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与θ0和[t1,t2]有关。以北京地区为例,冬季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可看成正态过程,于是自然室温θ(t)也是正态过程,因此tC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经数学推导,最后给出:

●tC的期望

(11)

式中,F(x)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σ(θ(t))为自然室温θ(t)的标准偏差。

tC的方差

(12)

式中,r12表示自然室温θ(η1)与θ(η2)的相关系数,σ1和σ2和分别表示θ(η1)与θ(η2)的标准偏差。

3算例与分析

以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和一个房间为例,采用随机分析的方法,求得冬季自然室温在不同室外综合计算温度下的不保证率的概率分布。选用的房间特征如下:

●内部尺寸(m)为4×4×4,中间层

●南墙面积12m2,南窗面积4m2(对应南窗墙比为25%),北墙和南墙为外墙,东墙、西墙、楼板和地板为内墙;外墙为370mm砖墙内外抹灰10mm,内墙为240mm砖墙内外抹灰10mm;只有一个单层窗户(南窗);外墙外窗无遮阳

●换气次数为1h-1

●不考虑室内自由得热和家俱的影响

●该房间与其上、下、左、右四个房间具有相同的热边界条件

图2给出该房间在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分别为-5℃、-4℃、-3℃和-2℃时自然室温不保证率的概率分布。从图2可得如下几点结论:

图2室温不保证率的概率分布(换气1h-1,南窗墙比25%)图3室温不保证率的概率分布(换气0.5h-1,南窗墙比25%)

●不管自然室温不保证率及其概率如保,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几乎不可能低于-5℃(图2给出,近似100%的概率信度下,自然室温低于-5℃的时间不超过0.3%)。

●如果以95%的概率保证自然室温不保证率不超过5%,那么,室外综合计算温度为-2℃;换言之,在未来的100年里,自然室温低于-2℃的进间超过5%的冬季时间的年头只有5个。

●在相同概率0.9下,如果要求自然室温不保证率不超过0.1%、0.6%、0.9%和4.2%,那么,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分别为-5℃、-4℃、-3℃和-2℃。

●如果以概率0.65、0.90和0.99保证自然室温不保证率不超过1%,那么,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分别为-3℃、3.5℃和-4℃。

可见,根据给定的概率和自然室温不保证率,由图2可查出相应的室外综合计算温度;相同概率下,要求自然室温不保证率越小,那么,室外综合计算温度越低;相同的自然室温不保证率下,概率信度要求越大,那么,室外综合计算温度越低。

图3给出房间换气次数为0.5h-1的情况,图4给出房间南窗墙比为50%的情况,图5给出房间北窗墙经为50%的情况。这3幅图同样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去理解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同时还可看出换气次数、南窗墙比和外窗朝向对室外综合计算温度的影响。在以概率0.9保证自然室温不保证率不超过1%的情况下,图2、3、4、5给出的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分别为-3.5℃、-2℃、-1℃和-5℃,可见,换气次数由1h-1降为0.5h-1时,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升高1.5℃;南窗墙比由25%升高为50%时,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升高2.5℃;外窗由朝南改为朝北时,室外综合计算温度降低4℃。

4结论

随机分析的方法从本质上提示了室外气象参数的随机性与室温的随机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从概率的角度去确定室外综合计算温度,因此,它是确定冬季供暖系统负荷用室外综合计算温度的科学方法。

室外综合计算温度θ0与围护结构热特性、室外气象参数特性和要求的室温不保证率及其概率信度有关。因此,严格地讲,θ0要根据具体的房间转护结构热特性和气象参数的随机性,通过比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到。已经研究出的随机气象模型[1]可提供计算θ0的基础气象数据,已开发的STOAN软件可以根据具体的建筑物计算出如图2、3、4、5那种形式的各种室温不保证率和概率信度下的室外综合计算温度。进一步的工作是将全国按气候特点分区,分别给出其随机气象模型,然后对各种房间按其窗墙比、朝向和轻、中、重型等因素分类,从而得到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的房间在不同的概率信度和不同的室温不保证率下的供暖室外综合计算温度,此结果将以表格形式或简单的PC机软件形式给出,以便设计中使用。这些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图4室温不保证率的概率分布(换气1h-1,南窗墙比25%)图5室温不保证率的概率分布(换气1h-1,南窗墙比50%)

室外范文篇3

关键词:住宅小区风场数值模拟FLUENT

1引言

随着我国严寒地区低能耗住宅建筑的发展,住宅室内通风换气问题已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室内自然通风的形成,既有热压通风的因素,也有风压通风的原因,从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角度来看,风压通风对室内气候条件的效果比较显著,故应首先考虑如何组织建筑物室外的风压通风来改善室内热环境。

2室外风场的物理模型和CFD数值模拟

2.1物理模型

哈尔滨市位于严寒地区,冬季持续时间长,且室内空气质量与室外环境相差较大,故节能住宅建筑的通风关键在冬季,本文以哈尔滨地区气象参数中冬季的主导风向和风速为依据,以哈尔滨市泰海小区44号楼及其周围4栋建筑物作为室外风场模拟对象,分析住宅小区室外风场的气流流动情况。模拟建筑物及其周围四栋楼均为高度为22m的建筑物,如图1,图中相应地给出各建筑物在泰海小区中的位置及其建筑物布局。

为建立数学模型,对物理模型作以下假设和简化:

(1)建筑物外气流分布取决于来风风速以及风向,建筑尺寸及形状,以及建筑物开口大小和位置。若开口尺寸小于建筑物立面面积的1/6,三栋建筑可简化为混凝土块。

(2)室外气流为风速梯度分布的低速流范围,据Boussinesq假设,空气一般为粘性不可压缩流体。一次简化为稳态的紊流气流流动,考虑到计算机的硬件设备(RAM256M,CPUPⅣ2.4GHz)有限,仅分析最大风速的稳态紊流情况。

2.2CFD数值模拟

FLUENT软件设计基于“CFD计算机软件群的概念”,针对每一种流动的物理问题的特点,采用适合于它的数值解法,从而高效率的解决各个领域的复杂流动的计算问题。

FLUENT中提供了下列可供选取的湍流模型:Spalart-Allmaras模型、标准k-ε模型、RNG(重组化群)k-ε模型、可实现k-ε模型、雷诺应力模型(RSM)和大涡模拟模型(LES)。湍流模型选取取决于诸多因素,如流动物理机理、特定类型问题以往的经验、精度级别的要求、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和模拟所用时间等。对于住宅小区这样具有较大的建筑物尺寸和较高的风速的特定条件,室外流动的Re从50.000到100.000变化,为完全发展流动,因此,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

参见前人对计算模拟区域的经验设定,室外流动模型模拟区域如下:当所着重模拟的建筑物外表尺寸为1时,模拟区域为上风侧为建筑物长度的3倍,下风侧为建筑物长度的12倍,两侧宽度为建筑物的3倍,高度为建筑物高度的4倍。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采用FLUENT的前置处理器-GAMBIT。

建筑物室外风场的来流为哈尔滨地区冬季主导风:风向西南,平均风速为按10米高处风速3.8计算的沿高度递增的梯度风速。上空面、地面及建筑物表面按光滑壁面设定。方程求解中压力与速度的耦合采用压力耦合的半隐方法(SIMPLE),除压力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进行离散外,其他如动量、紊流脉动动能和紊流脉动动能耗散率均采用一阶迎风格式进行离散。

图1哈尔滨泰海小区44号楼及其周围4栋建筑物平面图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室外风速矢量场分析

为了研究建筑物周围不同朝向不同高度处的室外气流流动情况,分别计算了位于44号楼中的两个算例:(1)平面高度5.94m(以地面为基准的送风高度);(2)平面高度19.94m。

由图2中的速度矢量分布来看,在西南风向的影响下,建筑物群的西南向建筑物处于迎风侧,而东北向建筑处于背风侧。在建筑物群外侧的西北角和东南角以及建筑物群的入口处,速度梯度达到最大值;并在建筑物群背风侧的西北角和东南角产生背风涡流区。

建筑物群外侧,速度沿南向建筑物的变化规律为: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在建筑物的拐角处达到最大值;速度沿西向建筑变化规律为: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在建筑物的拐角处达到最大值。沿西南向建筑物的速度绝对值较大,速度方向变化不大。

在建筑物群外侧,速度沿北向建筑物的变化规律为:40号楼侧,速度由西向东速度先变小后变大,在建筑物拐角处均达到最大值,速度方向发生180°变化;42号楼侧,速度大小始终由西向东增大,且速度大小和方向变化较平缓。速度沿东向建筑物的变化为:由北向南速度大小稍有增加,速度方向基本不变。

算例1:平面高度5.94m算例2:平面高度19.94m

图244号楼及其周围4栋建筑物室外风场速度矢量图及等动压线图

注:图中网格为■的位置分别是44号楼3单元202、702户南、北向房间位置。

在建筑群内,速度大小变化较小,但方向沿围护结构变化很大。因此,在左右两个马蹄形建筑群内形成了两个强度相似,但旋转方向相反的旋涡。

由此可见,在建筑物群外侧拐角等锐缘处,来流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剧烈变化,且在建筑物群背风侧形成的涡流区内,速度梯度大,风向不稳定。在建筑物群内,易形成强度较小的旋涡区。

3.2室外风场沿建筑物表面风压分析

建筑物处于大气流场中,由于建筑物形状和空气粘性等因素的影响,使气流速度在建筑物的前后发生变化而引起压强的变化。当风吹响建筑物正面时,因受到建筑物表面的阻挡而在迎风面上产生正压区,气流再向上偏转同时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及背面,在这些面上产生负压区。因此,当建筑物围护结构存在开口时,由于压差作用,室内就会形成自然通风。建筑物周围的压力分布通常由无因次风压系数描述,及建筑物外表面某点的风压与建筑物同高度出来流风压之比。

在对44号楼三单元不同平面高度的风压系数及风压值的计算结果中,如表1所示。建筑物迎风面的风压系数及风压均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风压从1.6变化到17.77增幅较大;而建筑物背风面则处于很弱的负压作用下,风压系数及风压均相对较小,风压作用很弱。对于西向建筑物,由于其同样具有迎风面与背风面风压差大,风压系数变化明显的特征,因此,风压系数及风压变化规律同上。

由此,对于处于建筑物群迎风侧的建筑物,沿建筑物垂直方向上的风压系数和风压值具有风压差大,风压系数变化明显的特点,因而建筑物高处的通风效果较好。而沿建筑物水平方向上,尽管存在相对不同的风压系数和风压值,但变化规律由对速度场的分析可知,亦存在一定变化规律,即:通风方向均为由建筑物群外侧到建筑物群内侧,且通风效果强。

对于建筑物群背风侧的东向和北向建筑物,结合速度矢量分布和风压分布,采取对个别点的采样分析计算可知:由于建筑物两侧速度绝对值小,方向变化复杂,风压系数和风压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变化均不大,因此,背风面的东北向建筑物具有通风强度较弱,通风方向复杂,规律性不明显等特点。

表144号楼不同平面高度的风压系数及风压值44号楼

房间朝向

通风器高度Z(m)

高度Z处梯度风风速V(Z)(m/s)

模拟风速(m/s)

动压P(X,Y,Z))(pa)

静压P(Z)(pa)

风压系数Cp(X,Y,Z)

3单元102

南向

2.84

2.3

1.65

1.83

0.23

0.45

北向

2.84

2.3

-0.35

0.08

0.23

-0.05

3单元202

南向

5.94

3.09

2.44

3.99

0.4

0.55

北向

5.94

3.09

-0.47

0.15

0.4

-0.05

3单元302

南向

8.74

3.6

2.84

5.41

0.61

0.55

北向

8.74

3.6

-0.55

0.2

0.61

-0.05

3单元402

南向

11.54

4.02

3.18

6.79

0.79

0.55

北向

11.54

4.02

-0.91

0.56

0.79

-0.02

3单元502

南向

14.34

4.39

3.78

9.59

0.95

0.79

北向

14.34

4.39

-1

0.67

0.95

-0.02

3单元602

南向

17.14

4.71

5.06

17.18

1.1

1.08

北向

17.14

4.71

-1.07

0.71

1.1

-0.02

3单元702

南向

19.94

4.95

5.32

18.99

1.22

1.08

北向

19.94

4.95

-1.13

0.86

1.22

-0.02

综上所述,哈尔滨泰海小区44号楼及其周围4栋建筑物,在冬季为西南向主导风的作用下,即:风向投射线与建筑围护结构法线的交角-风向投射角为45°,综合考虑风场和涡流区的关系,认为投射角较恰当,建筑物间距(33.66m≈1.5H)适宜。建筑物群迎风侧的建筑物通风作用明显,通风方向稳定,且应根据以上分析合理地布置建筑物周围环境,改变建筑物周围的气流流场,创造良好的建筑物室内外通风环境。对于建筑物群背风侧的建筑物,也应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前栋建筑物的阻挡状况以及周围建筑物,寻找特定环境下的通风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使建筑物室内外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

4总结

对于受多种因素和条件影响的住宅小区室外环境,以及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FLUENT软件,本文仅分析和应用了一小部分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综合考虑室外太阳辐射、建筑周围绿化等因素将成为生态建筑环境数值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而大涡模拟、直接模拟也将会应用的越来越多,使数值模拟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5参考文献

1.YiJiang,QingyanChen.Effectoffluctuatingwinddirectiononcrossnaturalventilationinbuildingsfromlargeeddysimulation.BuildingandEnvironment37(2002)379-386.

2.JamesW.Axley,StevenJEmmerich,GeorgeN.Walton.ModelingthePerformanceofaNaturallyVentilatedCommercialBuildingwithaMultizoneCoupledThermal/AirflowSimulationTool.ASHRAE2002HI-02-21-4

putationalstudyofnatureventilation.Journalofengineeringindustrialaerodynamics82(1999)49-68

室外范文篇4

一、室外的观察教学是自然课教学的方法之一。

教训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不但要细心观察教师在课堂的每一个实验,而且会认真观察实物。观察实物既经济又实惠,又直观具体、有趣,更能够提高观察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小学自然第九册第十二、十三、十四课时,本人组织学生到室外观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根的生长情况及作用。其次是玉米的二层根,起到加固植物的作用,对防止倒伏起一定的作用。通过以上的观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看书本的插图更能反映出植物的本质特征,更能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外自然课的教学是补充教学实验材料不足的最好的方法。

实验是学生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有些实验由于实验教材不足,在自然实验室是无法完成的。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上好实验课,获取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我利用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室外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客观真实、具体、效果明显。如在教学自然课第七册第2课时,组织学生到附近鱼塘养殖场了解“四大家鱼”的养殖情况,认识鱼类的外型共同特征。学生不但看到塘鱼的生活习性,而且还亲自触摸活生生的鱼,比看图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鱼的外型特征及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特征。

三、然课室外教学是培养学生学自然的兴趣的有效方法。

自然课室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不但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精神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除了上好室内每一节外,还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室外实践活动。把室内和室外的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深化,甚至升华所学的技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老教学四年级第七册自然第一课《制作昆虫标本》时,首先在课堂内认真讲授制作标本的方法,同学们一听到到室外捕捉昆虫,个个都跃跃欲试,情绪非常高涨,认真做好笔记,制作好三角纸包,随时准备出发。第二课出发捕捉昆虫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的教育,然后让同学们自由地捕捉昆虫。虽然他们有的手脚都被划伤了,但仍然勇敢地捕捉,直到捉到为止。回到课室后顾不得伤痛就忙于制作标本,没有一个人怕辛苦或怕麻烦,都非常开心。就连平时不守纪律的差生也表现得非常好。

四、室外自然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优良品质的最好途径。

室外范文篇5

1.直放站的稳定性分析

直放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放大器,在下行链路上,其输入端就是放大器的上行天线接口,输出端就是下行天线接口。在上行链路上恰与此相反。同时它又是一种上下行天线之间存在信号耦合的反馈放大器,根据放大器的稳定性理论,要使放大器稳定须满足幅度平衡条件:AF<1式中A为放大器的开环增益,F为放大器反馈系数,同时还要满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这称之为相位平衡条件。

下面对直放站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直放站是上下行信号都放大的双向放大器,一般上行增益要比下行增益小几dB,只要下行放大器稳定就能保证整个直放站的稳定,直放站的稳定性分析实际上就是下行链路的稳定性分析。由于无线信号的多径传播,直放站系统中的重发信号经过反馈路径总有某些信号分量与输入信号同相,要使系统稳定必须从幅度平衡条件考虑。将AF=1表示为dB形式:

G-L=0或G=L(1)

G为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即直放站主设备两天线接口之间的增益,L为反馈路径的损耗,信号从下行天线接口至上行天线接口之间的损耗。

一般情况下直放站的最大增益是固定的,它等于设备内各放大环节最大增益之和。在实际应用中,设备并非工作于最大增益状态,而是在满足覆盖要求的增益下运行,称之为工作增益(Gw)。

Gw=Po-Pi(2)

其中Po为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两载频设备一般在33dB左右),Pi为设备输入功率。

Po=Poa-Gtx(3)

Pi=Pia+Grx(4)

Gtx、Grx分别为上行和下行天线的增益,Poa、Pia分别为整个直放站系统(含天线)的输出和输入的信号功率。

根据以上关系,幅度平衡条件Gw-L<0,可表示为

Po-Pi<L,或Po-Pia-Grx<L(5)

上式中L是直放站设备输入口和输出口之间的隔离度,即由收发信天线的增益和天线间的空间隔离两部分组成,L=L空间-(Gtx+Grx)

可见,直放站系统的稳定性与直放站的输入信号强度Pi,输出信号强度Po,收发信天线隔离度L三个因素有直接关系,其中Po是已知的,L与收发信天线间的传播环境和收发信天线的增益有关,Pi由基站到直放站间的传播环境有关。

从式Po-Pi<L中看出在同样的覆盖(Po相同)要求下,上行天线处的信号(Pia)越弱所需的隔离度越大。同时(5)式也确定了要使直放站稳定工作必须满足的隔离度条件:L>Po-Pi

当然,要使直放站系统稳定运行除要满足Po-Pi<L外,还需要Pi大于直放站主机的灵敏度。(一般在-75dBm左右)。

2.收发信天线隔离度的估算

由上文可以看出上下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在直放站勘测选址过程中需要对隔离度进行正确的估算。天线之间的隔离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空间隔离和建筑物隔离。(下文计算的隔离度为信号从下行天线接口至上行天线接口之间的损耗)

2.1空间隔离

空间隔离是指收发信天线间相距一定距离形成的空间损耗。可用下面半经验的公式计算:

(1)水平隔离度

Lhu=22+20lg(d/λ)+Dt(θ)+Dr(θ)-(Gtx+Grx)(6)

Lh=31.5+20lgd+Dt(θ)+Dr(θ)-(Gtx+Grx)(GSM900情况)

式中Dt、Dr为两天线的水平方性向函数(水平方向圆图)造成的损耗,具体数值可以在天线方向图中查得,如右图所示的方向图中,在55。角时有3dB的附加损耗。当上下行天线夹角为180。时,方向性损耗即为天线的前后比。

(2)垂直隔离度

Lv=28+40lg(d/λ)+Dt(θ)+Dr(θ)-(Gtx+Grx)(7)

Lv=47.1+40lgd+Dt(θ)+Dr(θ)-(Gtx+Grx)(GSM900情况)

在该式中,θ为天线的俯仰角。d为天线间距,Dt、Dr为两天线的垂直方向性函数,与水平方向性函数类似。

(3)倾斜隔离度

Ls=(Lv-Lh)(α/90)+Lh(8)

式中α为两天线在垂直面内的夹角。

2.2建筑物隔离

建筑物隔离是由于建筑物的阻挡造成信号衰落而形成隔离。这种隔离计算没有较为奏效的方法,一般采用直接代入经验值的方法。如一堵墙的隔离度为10~20dBm。

3、隔离度的测量

由于无线信号的传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计算只能较为粗略的确定隔离度的大小,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如果需要比较准确的隔离度值可以才通过实地测量的办法获得。

将已知强度为p的信号加在下行天线上,用测试手机在上行天线处测量接收到的信号强度r(如图),

则隔离度为:

L=p+G-r-D(9)

其中,G为下行天线增益,D为前后比。

4、直放站的标称功率与实际输出功率

在直放站的说明书中往往标明设备的单载频功率(一般在36dB),也就是设备只放大一个频点时的输出功率,实际工作中频点数量每增加一倍设备输出功率就减少3dB。

5、覆盖预测

直放站开通的最终目标是满足覆盖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设备的覆盖情况进行预测是十分必要的。

5.1Okumura/Hata公式

Okumura/Hata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覆盖预测模型,它是以准平滑地形的市区作基准,其余各区的影响均以校正因子的形式出现。Okumura/Hata模型市区的基本传输损耗模式为:

Lb=69.55+26.16lgf-13.82lghb-α(hm)+(44.9-6.55lghb)lgd(10)

Lb:市区准平滑地形电波传播损耗中值(dB)

f:工作频率(MHz)

hb:基站天线有效高度(m)

hm: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m)

d: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km)

α(hm):移动台天线高度因子

s(a):建筑物密度因子

(11)

其中a为建筑物密度。

一般可取手机天线有效高度为1.5米,则在GSM900系统中,α(hm)约为0。上式可表达为:

Lb=146.833-13.82lghb+(44.9-6.55lghb)lgd-s(a)

对于郊区采用如下修正办法:

Lbs=Lb(市区)-2[lg(f/28)]2-5.4(12)

对于乡村采用如下修正办法

Lbs=Lb(市区)-[lg(f/28)]2-2.39(lgf)2+9.17lgf-23.17(13)

对于开阔地采用如下修正办法

Lbq=Lb(市区)-4.78(lgf)2+18.33lgf-40.94(14)

5.2Okumura/Hata公式在直放站覆盖估测中的应用

在应用Okumura/Hata公式之前要对覆盖区建筑特点进行认真分析,不能盲目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正方法。

对于农村如果采用乡村模型预测结果将与实际结果差别较大。我国现阶段的村庄分布零散不均匀,村与村之间多为开阔地(农田),村庄面积较小,村内建筑物往往高度较小,建筑屏蔽较小,但是十分密集,其密集程度不亚于大城市的建筑物。建筑物绝大部分为民宅,公共建筑物占很小比例。街道狭窄,不利于信号传播。一般情况下,村内信号强度要比村外低10-30dB。在丘陵和山地,村庄往往处于地势较低的洼地或山谷之中,村庄之间是高地或大山。严重影响信号的传播。鉴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建筑物特点可以采用市区修正方法对农村覆盖进行预测。建筑物密度可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a=户数×150/村庄面积(15)

6、室外直放站系统的设计步骤

室外直放站的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和覆盖设计两个方面,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把直放站的设计步骤归纳如下:

(1)根据接收信号强度、覆盖及地理因素选择选择上站地点。

(2)根据接收信号强度,设备输出功率以及上下行天线的参数确定所需的隔离度,并保留一定裕量。

(3)综合利用垂直隔离,水平隔离,建筑物隔离保证所需的隔离度。确定天线挂高,上下行天线距离等。必要时实地测量隔离度。

(4)应用覆盖预测模型如:Okumura/Hata模型进行覆盖预测。如不能保证覆盖,则要调整直放站的下行天线过高等以满足覆盖需求。

(5)根据设计方案实施工程,验证系统稳定性和覆盖情况。

7、其他问题

出于对现网的影响角度考虑,在直放站的设计建设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上行天线应对准基站,如果上行天线偏离基站,直放站的上行信号可能会给附近其他基站带来干扰,使掉话增加。

室外范文篇6

1.直放站的稳定性分析

直放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放大器,在下行链路上,其输入端就是放大器的上行天线接口,输出端就是下行天线接口。在上行链路上恰与此相反。同时它又是一种上下行天线之间存在信号耦合的反馈放大器,根据放大器的稳定性理论,要使放大器稳定须满足幅度平衡条件:AF<1式中A为放大器的开环增益,F为放大器反馈系数,同时还要满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这称之为相位平衡条件。

下面对直放站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直放站是上下行信号都放大的双向放大器,一般上行增益要比下行增益小几dB,只要下行放大器稳定就能保证整个直放站的稳定,直放站的稳定性分析实际上就是下行链路的稳定性分析。由于无线信号的多径传播,直放站系统中的重发信号经过反馈路径总有某些信号分量与输入信号同相,要使系统稳定必须从幅度平衡条件考虑。将AF=1表示为dB形式:

G-L=0或G=L(1)

G为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即直放站主设备两天线接口之间的增益,L为反馈路径的损耗,信号从下行天线接口至上行天线接口之间的损耗。

一般情况下直放站的最大增益是固定的,它等于设备内各放大环节最大增益之和。在实际应用中,设备并非工作于最大增益状态,而是在满足覆盖要求的增益下运行,称之为工作增益(Gw)。

Gw=Po-Pi(2)

其中Po为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两载频设备一般在33dB左右),Pi为设备输入功率。

Po=Poa-Gtx(3)

Pi=Pia+Grx(4)

Gtx、Grx分别为上行和下行天线的增益,Poa、Pia分别为整个直放站系统(含天线)的输出和输入的信号功率。

根据以上关系,幅度平衡条件Gw-L<0,可表示为

Po-Pi<L,或Po-Pia-Grx<L(5)

上式中L是直放站设备输入口和输出口之间的隔离度,即由收发信天线的增益和天线间的空间隔离两部分组成,L=L空间-(Gtx+Grx)

可见,直放站系统的稳定性与直放站的输入信号强度Pi,输出信号强度Po,收发信天线隔离度L三个因素有直接关系,其中Po是已知的,L与收发信天线间的传播环境和收发信天线的增益有关,Pi由基站到直放站间的传播环境有关。

从式Po-Pi<L中看出在同样的覆盖(Po相同)要求下,上行天线处的信号(Pia)越弱所需的隔离度越大。同时(5)式也确定了要使直放站稳定工作必须满足的隔离度条件:L>Po-Pi

当然,要使直放站系统稳定运行除要满足Po-Pi<L外,还需要Pi大于直放站主机的灵敏度。(一般在-75dBm左右)。

2.收发信天线隔离度的估算

由上文可以看出上下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在直放站勘测选址过程中需要对隔离度进行正确的估算。天线之间的隔离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空间隔离和建筑物隔离。(下文计算的隔离度为信号从下行天线接口至上行天线接口之间的损耗)

2.1空间隔离

空间隔离是指收发信天线间相距一定距离形成的空间损耗。可用下面半经验的公式计算:

(1)水平隔离度

Lhu=22+20lg(d/λ)+Dt(θ)+Dr(θ)-(Gtx+Grx)(6)

Lh=31.5+20lgd+Dt(θ)+Dr(θ)-(Gtx+Grx)(GSM900情况)

式中Dt、Dr为两天线的水平方性向函数(水平方向圆图)造成的损耗,具体数值可以在天线方向图中查得,如右图所示的方向图中,在55。角时有3dB的附加损耗。当上下行天线夹角为180。时,方向性损耗即为天线的前后比。

(2)垂直隔离度

Lv=28+40lg(d/λ)+Dt(θ)+Dr(θ)-(Gtx+Grx)(7)

Lv=47.1+40lgd+Dt(θ)+Dr(θ)-(Gtx+Grx)(GSM900情况)

在该式中,θ为天线的俯仰角。d为天线间距,Dt、Dr为两天线的垂直方向性函数,与水平方向性函数类似。

(3)倾斜隔离度

Ls=(Lv-Lh)(α/90)+Lh(8)

式中α为两天线在垂直面内的夹角。

2.2建筑物隔离

建筑物隔离是由于建筑物的阻挡造成信号衰落而形成隔离。这种隔离计算没有较为奏效的方法,一般采用直接代入经验值的方法。如一堵墙的隔离度为10~20dBm。

3、隔离度的测量

由于无线信号的传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计算只能较为粗略的确定隔离度的大小,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如果需要比较准确的隔离度值可以才通过实地测量的办法获得。

将已知强度为p的信号加在下行天线上,用测试手机在上行天线处测量接收到的信号强度r(如图),

则隔离度为:

L=p+G-r-D(9)

其中,G为下行天线增益,D为前后比。

4、直放站的标称功率与实际输出功率

在直放站的说明书中往往标明设备的单载频功率(一般在36dB),也就是设备只放大一个频点时的输出功率,实际工作中频点数量每增加一倍设备输出功率就减少3dB。

5、覆盖预测

直放站开通的最终目标是满足覆盖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设备的覆盖情况进行预测是十分必要的。

5.1Okumura/Hata公式

Okumura/Hata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覆盖预测模型,它是以准平滑地形的市区作基准,其余各区的影响均以校正因子的形式出现。Okumura/Hata模型市区的基本传输损耗模式为:

Lb=69.55+26.16lgf-13.82lghb-α(hm)+(44.9-6.55lghb)lgd(10)

Lb:市区准平滑地形电波传播损耗中值(dB)

f:工作频率(MHz)

hb:基站天线有效高度(m)

hm: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m)

d: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km)

α(hm):移动台天线高度因子

s(a):建筑物密度因子

(11)

其中a为建筑物密度。

一般可取手机天线有效高度为1.5米,则在GSM900系统中,α(hm)约为0。上式可表达为:

Lb=146.833-13.82lghb+(44.9-6.55lghb)lgd-s(a)

对于郊区采用如下修正办法:

Lbs=Lb(市区)-2[lg(f/28)]2-5.4(12)

对于乡村采用如下修正办法

Lbs=Lb(市区)-[lg(f/28)]2-2.39(lgf)2+9.17lgf-23.17(13)

对于开阔地采用如下修正办法

Lbq=Lb(市区)-4.78(lgf)2+18.33lgf-40.94(14)

5.2Okumura/Hata公式在直放站覆盖估测中的应用

在应用Okumura/Hata公式之前要对覆盖区建筑特点进行认真分析,不能盲目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正方法。

对于农村如果采用乡村模型预测结果将与实际结果差别较大。我国现阶段的村庄分布零散不均匀,村与村之间多为开阔地(农田),村庄面积较小,村内建筑物往往高度较小,建筑屏蔽较小,但是十分密集,其密集程度不亚于大城市的建筑物。建筑物绝大部分为民宅,公共建筑物占很小比例。街道狭窄,不利于信号传播。一般情况下,村内信号强度要比村外低10-30dB。在丘陵和山地,村庄往往处于地势较低的洼地或山谷之中,村庄之间是高地或大山。严重影响信号的传播。鉴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建筑物特点可以采用市区修正方法对农村覆盖进行预测。建筑物密度可通过下式计算获得:

a=户数×150/村庄面积(15)

6、室外直放站系统的设计步骤

室外直放站的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和覆盖设计两个方面,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把直放站的设计步骤归纳如下:

(1)根据接收信号强度、覆盖及地理因素选择选择上站地点。

(2)根据接收信号强度,设备输出功率以及上下行天线的参数确定所需的隔离度,并保留一定裕量。

(3)综合利用垂直隔离,水平隔离,建筑物隔离保证所需的隔离度。确定天线挂高,上下行天线距离等。必要时实地测量隔离度。

(4)应用覆盖预测模型如:Okumura/Hata模型进行覆盖预测。如不能保证覆盖,则要调整直放站的下行天线过高等以满足覆盖需求。

(5)根据设计方案实施工程,验证系统稳定性和覆盖情况。

7、其他问题

出于对现网的影响角度考虑,在直放站的设计建设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上行天线应对准基站,如果上行天线偏离基站,直放站的上行信号可能会给附近其他基站带来干扰,使掉话增加。

室外范文篇7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OrientalSportsCenter),别名“海上皇冠”,是上海继世博会之后又一重大项目。项目运行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冰上雅姿盛典等重大赛事和活动。下面作者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东方体育中心中室外跳水池的供配电设计。

2.项目概况

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靠近世博园区,位于浦东黄浦江南延伸段的优越地段,项目总用地面积达34万平方米,工程于2008年开工至2010年底竣工,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后于2011年7月成功举办了第14届世游赛。项目共包括一座1.5万人的综合体育馆、5千人的游泳馆、5千人的室外跳水池和一栋15层的新闻中心办公楼,各个单体之间由室外大平台相连。其中室外跳水池为‘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中跳水比赛场地,其建筑面积约10515平方米,建筑高度28.56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屋盖结构为一个“半月”形平面,在开放式的座席上,观众可在观赏跳水比赛的同时纵览浦江两岸的水岸景观。

3.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

本项目设计目标为举办14届世游赛,定位为特级体育建筑。设计根据JGJ31-2003《体局建筑规范》第10.3.1条对建筑电力负荷等级做如下要求:(1)建筑内消防风机、消防水泵、应急照明、场地照明、主席台照明、贵宾室照明、扩声机房、计分室、升旗控制、赛事用房、新闻室、应急指挥、灯光控制、场地电源、竞赛办公、转播交接室、转播车、显示屏控制、通信机房、弱电间、消控中心用电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建筑内售票系统、生活泵房、电梯为二级负荷;其余动力、照明、空调属三级负荷。(2)为满足本工程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要求,经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与供电局协商确定,由园区内35KV变电站提供3路10kv电源对本项目供电,其中#1,#2电源同时供电,各带50%负荷;#3电源完全备用;要求三个电源互相独立,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当#1或#2电源失压时,均由#3电源自动投入供电。(不自复)必要时卸载减荷的顺序为:室外泛光,地下一层动力,一层动力,二层动力,园林用电。(3)本工程设置临时柴油发电机组配电柜衔接口,在遇到重大赛事时,可租用临时柴油发电机组负责向场地弱电系统、体育工艺重要负荷,以及消防设施等一、二级负荷提供应急电源,临时发电机应根据赛时组委会要求运行。机组应与电力系统连锁,不得与其并列运行。(4)对大空间应急照明以及重要场所、设备机房等,除采用二路电源自切外,另加EPS电源,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对弱电机房、消防控制中心、新闻室、计时计分设施,除供两路电源末端切换外,还将设置UPS电源系统。

4.供配电系统

4.1变配电所。(1)本项目变电所在一层.包括以下内容:a.10KV中置式高压开关柜;b.二台1000KVA变压器供照明、动力用电,采用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及IP30外保护罩;c.插拔式低压配电柜;d.直流屏。(2)变配电所层高为4.915m,高压柜电缆采用下进下出线,低压柜电缆采用上进上出线。(3)高压室地坪高于外走道。1.15m,变电所设0.15m的门槛,并设有机械进、排风装置,并有防水、防潮措施。(4)变电所设备由综合体育馆车道运输进入。运输通道出入口净高不小于2.5m。4.2系统主接线高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其中两段各带50%负荷,第三段为备用回路。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并设母联开关,主开关及母联开关用电气加三锁二钥匙联锁方案,手动联络,机的眩光。(3)灯杆方向首先灯杆的位置拟设置在现设计的景观湖内,避免由于增加灯杆对于疏散平台、楼梯等的占用,同时灯杆的高度以最终满足同侧及跳台正面HDTV转播的高标准要求为准,高度在45米以上(与泳池水面的相对高度),数量为2个。照明标准必须满足HDTV的所有指标要求。(4)照明模式设计为游泳池部分水面照度达到300lx(不设置水下摄像系统,为保证救生员的观测要求),跳水池水面照度达到300lx同时满足HDTV及TV应急三个标准。(5)跳水比赛照度考虑一米跳板、三米跳板、十米跳台三种竞赛项目比赛转播所需照明垂直照度的要求。要求最大摄影距离25m时1.0m垂直面照度达到1000lx、最大摄影距离75m时1.0m垂直面照度达到1500lx。最终在施工图阶段,在中央电视台介入后经协商取消了场馆西侧的两个灯杆,确定采用单侧带状照明方式。平时分列运行,当一台主变检修或电源故障停电时,另一台主变可带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4.3负荷计算摘要。TR1变压器TR2变压器容量:1000KVA容量:1000KVA变压器负荷率=84%变压器负荷率=85%4.4操作电源采用DC110V(40AH)。

5.低压配电及线路敷设方式

本项目至重要设备的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至一般设备的配电线路,采用放射与树干混合配电方式。所有一、二级负荷均设置双电源末端(ATS)自动切换,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设计中在配电路由上存在以下几个难点:(1)本项目采用临时租用车载式柴油发电机组,不设固定发电机房,故需与建筑专业提前考虑发电机位置。项目中大平台标高较多,多采用踏步形式,故需考虑车行道,在考虑发电机噪声影响的情况下使发电机应尽量靠近室外跳水池。经协商最终发电机位置定于变电所东侧约30米的室外,设计于靠近发电机侧隐蔽位置设户外配电柜一个,电缆由变电所经预埋管及大平台空腔内桥架引至配电柜后以断路器收头,方便今后与发电机对接。(2)室外跳水池建筑为东西两侧布置,东侧为主看台,西侧为露天看台、地下室,中间整个为跳水游泳池。这个布置导致东侧变电所往西边送电困难,经协商考虑美观健全性问题放弃开电缆沟的方案,采用电缆桥架经电缆井翻下后强、弱电电缆经4排共24根GG100预埋管引至西侧地下室。整个预埋管长度约为45米,施工空间又比较紧张体现了施工单位极强的施工能力。(3)室外跳水池屋面为脱离主建筑设计,强弱电桥架如果直接引上严重破坏美观。经过研究发现跳水池屋面构造立柱内部为钢结构空腔,钢结构外部又包裹了一层装饰构件,装饰构件与钢结构间存在最大550mm宽度的空间可以利用。最终设计利用屋面18根构造柱中选最大的两棵于一层开检修门,于一层设泛光照明配电箱,电缆桥架于装饰构件与钢结构间垂直敷设引至屋面,钢结构内的空间作为人员检修通道,完美的解决了电缆桥架上屋面难得问题。

6.场地照明

6.1初步设计阶段,业主对室外跳水池场地照明提出以下要求。(1)室外跳水池比赛场地照明按照永久性设施建设,采用单侧带状另一侧采用灯杆两种方式。(2)由于可做带状布灯的屋面偏低,因此在该侧的最终照明效果很难在照度、均匀度、眩光等多方面很难做到均衡,但考虑到转播和竞赛组织的实际使用需要,在此部分设计中必须优先考虑的设计元素是对于仲裁人员造成的眩光和摄像6.2电源及机房。本项目场地照明、场地应急照明均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考虑。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外加柴油发电机作为第三电源,末端设转换开关自动切换。其中场地照明末端设设置双电源静态转换开关末端(STS)自动切换,有效防止电视转播时由于电源转换产生的瞬时停电现象。设计中于一层设约35m2的灯光控制室,控制室设有直接面对赛场的观察窗,内设场地照明、场地应急照双切箱及镇流器。图2灯光控制室布置图6.3灯具选择及安装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的要求,需要进行新闻摄影、电视转播的场所,场地照明应采用高效金属卤化物灯,显色指数Ra不应小于65。同时照明计算时的维护系数应取0.55(室外),室外照明计算尚应计入30%的大气吸收系数。设计中场地照明共采用SCG1000w金卤灯46套,总计算负荷为51.52kW。应急照明采用了24套Quartz1000w灯具,满足应急疏散的使用要求,计算负荷为24kW。SCG1000W灯具供电电压为三相380V;Quartz1000w灯具供电电压为单相220V。所有灯具于跳水池屋面环梁上采用4P和3P的支撑臂安装。

7.防雷接地

根据有关规定和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将室外跳水池作为二类防雷对象进行保护。防雷接地主要做法为由混凝土柱脚内至屋面的连续贯通的主钢结构桁架作为防雷引下线,采用两根Φ10圆钢把防雷引下线和基础接地系统搭接连通。通过防雷引下线将接地体与屋面接闪装置连续焊接贯通。利用屋面铝合金板以及上层张拉膜下的金属固定件作为接闪器。要求建筑物内钢结构主桁架、次桁架、钢龙骨、金属固定件、各种竖向金属管道、基础主钢筋以及屋面铝合金板焊接连通成可靠的电气通路。设计中主要有以下难点在与业主及防雷办沟通后得到了解决:(1)保护范围室外跳水池为半室外场馆,主看台在屋面防雷设施保护之下,而西侧露天看台是否要设防雷成为了一个问题。经过与业主沟通明确了雨天暂停比赛,或将观众疏散至主看台的方案。故露天看台作不设置防雷处理,并得到了防雷办的认可。非完全在屋面接闪器保护之下,是否需要增设避雷针需要进行计算。设计中我取二层看台中间位置最前端为最不利点,同时在此位置考虑一个身高2m的观众站立。二类防雷考虑45m的滚球,以滚球法计算得现有屋面接闪器已经能有效保护到此观众无需增设避雷针,此计算结果最终得到了防雷办的认可。

8.设计小结

特级体育建筑群,存在大量一、二级负荷。故在设计变电所时尽量考虑变压器负载率在80%以下,满足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情况下另一台变压器能带所有一、二级负荷。同时在设计后期在规范要求之外通常还会增加大量的用电负荷,故在考虑变压器余量的同时应考虑预留足够的备用回路。在设计中后期增加的电源主要有如下几处:(2)接闪器设置俯瞰跳水馆屋面,为18个大三角形上覆铝合金板的结构立柱构成,立柱间为张拉膜结构,膜下设钢结构桁架。按规范铝合金板及张拉膜下钢结构桁架均可利用做接闪器,且满足二类防雷建筑接闪器组成不大于10mX10m网格的要求。但利用张拉膜下钢结构桁架做接闪器遇雷暴天气将引起张拉膜被打坏的情况,如需避免此类情况则必须于张拉膜上方敷设避雷带,大大影响美观。张拉膜结构为国际上体育建筑常用材料,在反复研究考察之后,项目指挥部决定不考虑保护张拉膜被雷击的情况,即不在张拉膜上方再设接闪器。(3)是否设避雷针体育建筑一大特点就是赛时人员密集,保护人员安全非常重要,同时顾及到标志性建筑的美观。本项目中主看台并(1)二层看台增加新闻记者区配电箱,考虑40台电脑的用电量(2)跳水馆室外大平台考虑3个移动宏基站(30KW×3),实际也存在自带电源的移动宏基站,设计师需与业主提前沟通。(3)大平台在平时需考虑举办大型演出活动,设计需与业主提前沟通预留相关管线与用电量。

作者:张逸峰

参考文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室外范文篇8

关键词:综合管沟覆土厚度建筑小区

0前言

小区给排水的设计既要与大市政给排水管衔接好,又要与建筑单体进户管衔接好,同时要处理好一期和二期工程的设计深度。可以参考的设计规范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等,在设计中要准确运用规范,知道其适用条件。笔者完成了此次广州大学城中大教学区室外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一系列工作,对小区给排水的设计程序比较了解,现和广大读者交流一下小区给排水的设计经验,以期共同提高。

1工程概况

广州大学城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州岛。与琶州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围43.3km2。距广州中心约17km,距市桥约13km,距广州新城约17km。

2001年,广州市编制完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确定东、南部为中心城区发展的主要方向。确定中心城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为:北优、南拓、西进、东联。

广州大学城是广州市南拓轴上的重要节点,是广州信息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型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信息化生态型城市新功能区。

广州大学城的设计共分为五个组团,中山大学属于第一组团,而中山大学的设计又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两个区。教学区室外给排水的设计主要是室外给排水管道和附件的设计,其中给水管线4条(两条生活、两条消防),排水管线2条。生活管线从大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消防管线从图书管的小区消防加压泵房中引出,为保证供水安全性,给水管线均沿教学区环路环状布置。污水管网收集教学区污水后分散排入大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经雨水管网就近排入教学区内水体。此次设计积极响应了广州大学城“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建设要求。

2管线综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为减少道路二次开挖现象,维持人们的正常日常生活,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专业管线设计前要宏观控制好市政管线。

国外及国内某些城市利用综合管沟来解决这一难题。这种做法对交通特别繁忙、不允许随时开挖及地下空间特别狭小路段尤其有利,但是综合管沟也有弊端:一次性投资大,各管线的主管单位不同而很难协调,管沟内部的通风、防火、排水等问题很难妥善处理且其断面尺寸也很难预测。鉴于以上问题及结合南方城市的特点,作者认为在一般道路下可不设管沟,而是通过合理安排管位、合理控制管线标高、性质类同管线做成小管沟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2.1道路上管位布置

教学区内主环路宽16m,只有车行道和人行道,无快、慢车道之分,在道路两边为绿化带。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此道路只需在单侧配管,管位布置如图1所示。

图1中大教学区道路管位布置

由于雨、污水管管径较大且埋深较深,故将其布置于车行道下。给水管管径小、埋深浅且是压力管道,检修频率高,一般设于人行道下,因此在两边人行道上分别设置两条给水管且靠近道路中心线一侧。电力、电信管分设在两侧人行道远离道路中心线一侧。

2.2管线高程控制

合理安排好各管线平面位置后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程。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此次设计电力管(沟)一般深为1.2m左右,电讯管沟深为1.3m,将煤气管控制在1.4m左右,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0m左右,而将雨、污水管起点覆土控制在1.5m左右,在高程上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支管让干管”的原则。

2.3管线间距控制

《规范》规定,一般市政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为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为0.50m,这在实际工程操作时很难做到。一般管线净距>0时即可施工,《上海市排水管道通用图》在排水管道之间净距大于零且小于管道基础厚度的情况下采用管道混凝土方包加固,因此在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时,除电力管线同热力及燃气管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争取控制在0.5m外,其他管线综合规划时的管线最小垂直净距>0即可。此次设计中有部分管线很难避开则做成交叉井形式,将污水管线直接穿过交叉井,而雨水管线在井中断开(见图2)。

图2雨、污水管交叉井的做法

对于小管径压力管线与重力管线交叉无法避开时,可采用4个45°弯头绕开(见图3)。

图3压、重力管交叉时的做法

若该压力管为给水管且从重力管上方走行而覆土厚度不够时,可从排水管下方走,但给水管须做钢套管以免水质污染。

3管材选用

国内近几年对管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对管材及配件技术的发展相当重视,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开发和研究工作。而管道本体材料对管内水质的二次污染影响很大,管材选择是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对于水中碳酸钙(镁)的结垢,水中溶解性铁离子氧化对管道的腐蚀、结垢,以及一些生物性的堵塞等状态,往往是选择管材另一方面重要因素。而埋地管道长年累月承受输送液体内压、泥土及地面荷载的外压、高温变化引起的拉伸应力以及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产生的综合应力,还要承受水锤冲击力,因此管材首先应有足够强度。

目前在我国许多省市如大连、上海、广东、福建、湖北、湖南等地建设部门已通知禁止给排水管道采用镀锌管和排水铸铁管,推广使用UPVC硬聚氯乙烯给水管和UPVC塑料排水管。各种管材特性如下:

预应力钢筋砼管

此管的管径基本都在Φ300mm以上,大多数都用于大流量的排水工程中。特点是价格较其它材料的大口径管要低,而强度较高。在一般水质情况下不需防腐,但弯头、三通等配件的生产仍是空白。

聚乙烯管(PE)

PE管材以密度区分,有低密度聚乙烯管(LDPE)、中密度聚乙烯管(MPVC)、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

LDPE管材的柔性、伸长率、耐冲击性能较好,耐化学稳定性和抗高频绝缘性能良好,主要用于农田排灌。HDPE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刚度,MDPE管还具有良好的柔性和抗蠕变性能。

铝塑复合管(PAP)

铝塑复合管是通过挤出成型工艺而制造出的新型复合管材,它由聚乙烯层(或交联聚乙烯)——胶粘剂层——铝层——胶粘剂层—聚乙烯层(或交联聚乙烯)五层结构构成。其中铝层分搭接焊、对接焊成型工艺。

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

它类同铝塑复合管,只是以多孔钢带焊接卷管替代薄铝带焊接卷管,它是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以冲孔后的冷轧钢带焊接而成的网状钢管为增强体,经挤出成型连续复合而成,内外壁塑料通过金属骨架上的孔形成一体。这种管材具有三层结构,塑料与金属在管壁内相互包容,可避免塑料与金属骨架的分离与剥落。管道连接可采用套管件电熔焊连接,也可用胶圈管件快装连接,它具有钢管的机械强度,又具有塑料管的耐腐蚀性,可适用于DN≤200mm的配水管道及室内冷水主立管道上使用。

镀锌钢管衬塑复合管

镀锌钢管衬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喷衬聚乙烯,另一种是热镀锌钢管内经特殊过盈级配合工艺,复合挤压聚乙烯、聚丙烯管,目前国内均有此两种方式的产品,前种衬涂层不易粘牢,不易衬匀,容易分层;后一种方式效果较好,而管件釆取内喷衬聚乙烯。

管材组装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常壁厚的热镀锌钢管及管件,内挤压聚乙烯管或喷衬聚乙烯层后,仍套丝连接,价格较贵;另一种是薄壁热镀锌钢管及管件,内经特殊过盈级配合工艺,复合挤压聚乙烯管或喷衬聚乙烯层,管材不套丝,采用快速接头工艺,管道装拆快捷,价格低廉,综合价格类同镀锌钢管,有良好的适用前景,但管外壁及管端面的防腐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此次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要求大学城的设计以经济、适用为主,而教学区内埋地生活给水管管径较小,消防给水管承受水压较大,雨水管管径比较大。综合比较上述管材的特性后,室外给排水选用管材分别为:

生活给水管采用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

消防给水管采用内涂塑热镀锌钢管

污水管采用高品质的HDPE管

雨水管当DN≤400时采用高品质的HDPE管,DN>400时采用承插式钢筋砼管

后经过专家组评审认为管材选用比较经济、合理,故作为施工用管材。

4HDPE管的施工

室外排水塑料管环刚度不应小于8KN/m2。HDPE排水管敷设应在回填土夯实后重新开挖进行,管沟底铺100mm厚中砂垫层(也可用石粉代替,下同),平整及夯实后才放管,管两侧应回填中砂至管面平,不得留有空隙,管面上回填土不允许夹杂尖硬物。当管道敷设在道路下且覆土厚≥0.5m,除两侧回填中砂外,管面还应先回填不少于100mm厚中砂,然后回填无尖硬物的原土,且分层夯实(每层不大于0.15m)。

室外范文篇9

位于新市区,东临南三路,南临爱家购物广场,西临南二路,北临南纬三路,总建筑面积38208.85m2,其中地下17777.01m2,地上20431.84m2,地下负一层为库房,负二层、负三层为车库,地上9层为纯商业,建筑高度为47.7m,建筑效果。

2室外风环境设计模拟分析

2.1模拟工况

本项目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确定夏季和冬季的风向和风速参数,在室外风环境模拟中研究的具体工况及参数设置。

2.2模拟分析

2.2.1风速。1.5m高度处风速云图(夏季、过渡季/平均风速)铁路局商业广场风速均低于3.2m/s,建筑的朝向与主导风几乎一致,有利于夏季、过渡季的自然通风。项目建筑外周围风速基本处于0.50~3.2m/s之间,周边流场无滞风现象,不影响周边环境质量。距地1.5m高度处初始风速、最大风速分别为2.17m/s、3.2m/s,风速放大系数为1.47,小于2;最大风速小于5m/s,满足标准的要求。

2.2.2风压。分析项目各立面风压分布状况,提供迎风面风压等值线图(夏季、过渡季/平均风速)迎风面风压等值线图以同样的步骤分析冬季平均风速情况下的建筑周边流场分布状况。

3结论

3.1风速舒适性

铁路局商业广场建筑区域周边的流场分布较为均匀,气流通畅,无涡流、滞风区域,主要通道风场流线无明显的气流死区。项目建筑周边人行区域1.5m高度处风速均小于5m/s,同时风速放大系数均<2,符合行人舒适的要求。

3.2自然通风

铁路局商业广场在夏季、过渡季节的建筑前后保持3Pa左右的压差,从而避免局部出现涡流和死角,有利于室内采用自然通风。

3.3防风节能

冬季主导风向项目周边区域风速均小于5m/s;在平均风速条件下,除迎风面之外的建筑部分前后压差在4Pa左右,满足“严寒地区冬季保证除迎风面之外的建筑物前后压差小于5Pa”的要求。

3.4达标判断

铁路局商业广场的建筑朝向为南北向,建筑朝向有利于夏季的自然通风,避开冬季主导风,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5.2.6条一般项“: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采光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有利于自然通风”中关于建筑朝向的要求。各季节在平均风速条件下,铁路局商业广场周边人行区域距地1.5m高度处风速均小于5m/s,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无涡流、滞风区域,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5.1.7条一般项:“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的规定。

4结束语

室外范文篇10

1小区室外排水系统的组成

从整体上看,城市排水系统可以分为污水排水、雨水排水这两类。如果两种系统合用一套管路系统排水,就称为合流排水体制;如果两种系统各用一套管路系统排水,就称为分流制排水体制。

1.1污水排水系统室外污水排水系统主要由管道、泵站、出水口等部分组成,根据实际情况还会设置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排水管道的主要负责把污水的收集和运输,通常为了避免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管道埋深过大而在中途设置中途泵站,最后通过末端泵站将污水提升送至污水处理厂。污水在污水处理厂进行有害物质的去除后,再将污水回用(农灌或回用于某些工业企业)或排入水体。而出水口的作用是将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排入水体。

1.2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由雨水口、雨水管道、雨水泵站和出水口这几个部分组成。为收集房屋、院落和街道上的雨水,雨水口一般设在道路两旁,它是城市雨水系统的起端。而泵站也是根据实际的需要分为中途泵站和末端泵站。中途泵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管道埋深过大;末端泵站的作用是解决河水水位高于雨水管道,导致雨水不能自行流人的状况。而出水口则负责将雨水直接排入水体。

2小区排水管网

小区徘水管网是为了接收建筑物内排出的污水、废水,并经适当处理,把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网而设置的。小区排水管网一般都会设置污水管网、雨水口和雨水管网。

2.1管网的布置与敷设要求影响小区排水管网的布置的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建筑物排水管的位置、地形和城市排水管道位置等因素,此外还有小区扩建的可能性的因素。在铺设小区排水管网时应该尽量沿建筑物平行敷设,并尽量布置在卫生间、厨房一侧,同时在与建筑物排水管连接处设污水检查井。

埋地敷设是小区排水管网铺设的主要方式。埋深依据地面荷载和冰冻深度确定。从荷载要求的角度看,车行道下覆土深度要控制在0.7m以上,非车行道下可适当减小深度;从冰冻深度要求的角度看,污水排水管管底最浅可敷设在冰冻线以下0.15m。在管道直接大小的选择上,污水管道最小直径为200mm,雨水管道最小直径为300mm。而在管道类型的选择上,小区排水管道主要采用UPVC管、双壁波纹UPVC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等。

2.2主要构筑物

2.2.1检查井。为清通和避免管道堵塞,检查井设置的位置要求:首先,在建筑物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必须设置检查井。而且检查井中心距建筑物外墙要大于3m。其次,在管道交接处,管径、坡度、方向改变处,管道标高变化处要设置检查井。再次,直线管道每隔一定距离,污水管道隔20—35m设一个,雨水管道隔25—40m设一个检查井。

一般检查井为圆形,用砖砌筑而成,井盖用钢筋混凝土或铸铁制成,如图:

2.2雨水口。雨水口由进水算、井身和连接管组成,是地面雨水收集器。进水算有矩形得铸铁与钢筋混凝土两种;井身一般分为两种,即砖砌或混凝土,连接管从雨水口底部接向雨水管,管径一般为200mm,坡度为0.01,长度控制在2.5m以内。

按其进水方向雨水口可分为平算式和竖算式两种:平算式和竖算式。平算式又称边沟式,进水算平盖,设在道路边沟上,比边沟底略低;而竖算式又称为道牙式,进水算垂直嵌入边沟侧面。

3组织施工的方法

3.1组织施工的原则。排水管道的组织施工原则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首先,保持连续性的原则。就是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之间要在时间上保持紧密的衔接,减少不必要的停顿、间隔。其次,保持均衡性的原则。

就是说施工单位应该在指定的一段时间间隔内,完成与时间成正比工作量,保证施工生产过程的顺畅,不致出现前松后紧和经常突击抢工的局面,保证相对均衡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再次,保持比例性的原则。就是要在生产过程协调好各个阶段、各项工序的生产能力,使它们相互匹配、协调,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3.2组织施工的方法一般来说在施工方法的组织上,有常见的三种形式:即顺序施工法、平行施工法和流水作业法。

3.2.1顺序施工法:将三段管道按先后顺序依次投入施工,即后一段施工必须在前一段全部完工后才能开始,其优点是现场占用劳动力少,工序单一,便于管理,但存在工期长,专业班组工作不连续,对劳动力的调配和工效等方面将造成不利影响。

3.2.2平行施工法:按三段分别组织施工力量同时进行施工,同时完成各段管道工程,其优点是工期短,但所需劳动力集中,对组织施工和现场管理都有不利影响。

3.2.3流水作业法:按施工工序,分别组织三个专业班组,依次在三段管道工程上完成同一专业内容的施工,三个专业班组按照一定的流水方向依次进行操作,其优点是专业班组工作连续且均衡,劳动力起伏平缓,使用合理,有利于提高工效和保证工程质量。在正常情况下,采用流水作业法符合组织施工的连续性、均衡性、比例性三项原则。

4施工技术管理

对企业中的各项技术活动过程和技术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称之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决定着排水系统的质量水平。

4.1施工技术管理的任务。首先,要从规范和章程上正确贯彻国家各项技术政策和主管部门颁发的技术规程、规范等。其次,为建立正常的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要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再次,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以新技术,保证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最后,经常开展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完善技术资料和档案管理,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并加快建立和发展机械化和工厂化生产模式,多快好省地完成施工任务。

4.2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由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工程洽商、技术检验、技术处理、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实施等方面组成。

4.2.1图纸会审制度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施工图,掌握设计意图,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发现并解决施工图中不符合法规和实际情况的问题。图纸会审应该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面参与进行。图纸会审后,将审查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详细记录,形成正式文件或会审纪要,由设计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或设计变更图,作为正式技术文件,经建设单位签发后发给施工单位。

4.2.2施工技术交底制度为保证生产在有计划、有措施、有组织的条件下顺利进行,各级技术负责人将有关工程的各项技术,以文字、图表形式,或者示范操作或样板方式,逐级交待到基层,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对承担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方面心中有数。

4.3工程洽商制度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条件变动、施工工艺变化、材料改变等情况,就应该建立工程洽商制度,把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组织起来进行协商,并签署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工程洽商制度也可以对改变或纠正施工图中的问题进行洽商。在效用上,工程洽商文件与施工图有同等效用,都是对工程施工影响重大的文件材料。

4.4材料、设备试验检验制度为合理的使用资源、确保工程质量,有关部门必须做好材料、设备的检验工作。保证工程用的材料、设备都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验收规范、设计技术文件的要求。同时,在施工中所用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设备等野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最后还必须做好施工检验报告的填写工作,完善工程质量的文字记录,以作为工程结束时交工的技术资料。

4.5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单位依据有关管理规定,在施工全过程中所形成的真实历史记录,具有保存价值。它是评价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和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工程竣工档案的基本内容;是评定工程质量,竣工核验的重要依据;也为工程交工后的合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