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3:25:07

室内设计理论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室内设计理论美化装饰

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

一、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1995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6.5万余家,从为职工400余万人;1995年装饰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800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年8月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性格的“套用”,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

本世纪末,是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产、生活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须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安全、健康、适用、美观、能满足现代室内综合要求、具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从实践到理论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索这一新兴学科中的规律性和许多问题。

目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形势大好,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事业、城市建设都面临史无前例的好机遇,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建筑的发展仍有不足,城市设计呼唤多多;城市建设存在混乱,建设实践缺乏切实的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在学术人才等多方面准备不足,建筑教育有待改革……这些问题并非杞人之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积极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发展建筑学的理论既显得迫切又属根本。我认为要从基本理念加地域文化,从时代模式探索中国建筑发展道路。

基本理念

回归基本原理

建筑理论汗牛充栋,眼花缭乱,似令人无所适从。有关部门热衷于举办国际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竞赛,外国优秀的方案对我们建筑创作可以有所启发和推动,但并不能解决中国建筑的方向问题。尽管历史上国际竞赛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失败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何况竞赛的成功与实施,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任务书指导思想的明确、具体评选人的水平与业主的决策,操办不当将带来负面的影响。面对当前混乱的局面,就像1999年国际建协《北京宪章》所强调的,建筑学的发展要回归基本原理,我们需要朴实的理论。

建国初期所提倡的建筑方针:实用、经济、美观,这仍然是建筑发展的基本之点。

实用建筑的根本功能还是为人们目前和未来塑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经济建筑总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物质财富,现在国力大增,但社会追求奢华成风,铺张浪费惊人,堪称“时弊”。1992年,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政府作出了承诺,国际建协号召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优化资源配置,这也是建筑发展的一条基本准则。建筑设计不当带来的是单幢建筑或成组房屋的浪费,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失误带来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甚至难以扭转。因此,我们要对城乡建设的经济予以更多的关注,重新认识评价标准,建立建筑经济评价体系,重视可行性研究。

美观求新是对的,但不能与环境割裂,不能抛弃整体性的原则。何况建筑反映的是国家和地区文件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纪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的基本原理有着不同的、更宽阔、更复杂的新内容。如安全问题,如今不仅不能忽视建筑与城市的安全问题,而且要从规划布局上对可以预防的方面予以更根本的考虑。

掌握基本理念

建筑工作者要将种种基本理论融入到观念中去。以人为本、结合自然、可持续发展等都是20世纪后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战略,现在不能流于空谈。深邃、宏大的哲理都需要落在实处,要深入到各个方面去。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的许多问题和口号每每对不上号,如城市道路建设,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小汽车为本?名曰“生态建筑”之类的设计很多,但真正节约了多少资源和能源?

宏观与微观并进

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要宏观与微观并进。宏观方面包括世界的、洲际的、区域的整体性思考,全球化、全球经济活动、全球城镇体系的形成等,要促进建筑学的进一步繁荣,推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微观方面,如建筑物理环境研究,要向深层次推进。

“9.11事件”后,在反对恐怖主义的罪恶之余,西方有识之士认为,对有些已习以为常的事情应该重新思考。如超高层的摩天楼是否合理?城市CBD规划是否能按“华尔街模式”如此密集?城市的安全工作怎样纳入城市复杂的巨大系统中?我们是否要在各个方面重复上个世纪西方发展走过的道路?特别是从中吸取哪些教训?等等。这些方面对我们拟定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都应当有所启发。

地域文化

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

从本质上讲,建筑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全球化的建筑有其合理的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

从大的方面说,欧洲与美洲就有相当大的差别;即使在欧洲,西欧与东欧又有所不同;西欧中,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亦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中,城市也各有地方特色,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等风采各异。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找到自己的道路,杰出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

中国从历史地理条件发展,从来就有文化上的分解。陈述彭院士将地域文化分为绿洲城市、港口城市、盆地城市、平原城市等,并且精辟地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列有12个都市群,它们与中华民族多元古文化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中国近代建筑也有利用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的实例,从50年代起更有佳作陆续呈现。

因此,我们要有更为宽阔的地域视野,在全方位发展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同时,发展建筑地域文化,促进建筑创作的繁荣,而不能流于建筑表面新式的追求。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从历史长河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先是在欧洲,后来扩展到美国,建筑也是如此。历史上中国有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遗产,但近100多年来,科技技术发展滞后,建筑学也不例外,在国际竞争中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

批判地发扬优秀区域文化,作为21世纪建筑新发展的地理起点

研究建筑、规划和普遍性与特殊性,将普遍的道理和城市与建筑地域性的特点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再创造。只要不抱偏见,坚持基本原理,将全球影响与地域文化构成和谐的关系,就可以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新的地理特点,迎接21世纪中华文化的人文复兴。在城市结构、建筑群、风景园林创造等方面,都应依据各地特点,各赋特色。建国以来,不同地区,如岭南、江南等都已创造出了有地方风格的建筑,这就是明证。

同时,要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我们的先辈梁思成、刘敦桢老师是中国建筑研究的先驱者,我们要吸取、消化他们的贡献,但绝不是说中国建筑就仅限于此了,我们还要将理论的研究、扬弃与再创造的过程,融汇在今天的设计创作中。我们不但要“拿来主义”,还应当把我们土壤上新的创造“送出去”,为世界建筑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

时代模式

城市化是时代的主旋律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0年的36.1%,有人预计,到2010年及21世纪中叶将达到45%和65%.国外专家预言,21世纪初期影响最大的世界性事件,除了美国的高科技外,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弧立地谈论建筑而不从城市化考虑则很难得到全面的结论,我们建筑界应当明确城市化是建筑发展的基础。

切实地探讨发展模式问题,少追逐时髦样式

建筑的功能、形式和周围环境的联系等本是建筑的基本要点,也是创作的依据,各个时期包括当前的建筑风格、各种主义也有值得研究之处。时下的形式主义泛滥,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能不在此大声疾呼。

展望新时代,信息科学的进步、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带来种种发展的契机,生态学的发展带来环境研究方面的进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地球上资源有限,建筑无节制地耗用能源及物质财富着实令人担忧,社会发展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也在扩大,这些都与建筑有关。我们当前大规模的建设不仅是盖房子,而且是在建城市,更本质地说是在塑造未来社会!建造当前和未来的生活环境。

事物本来是一个整体,应该从整体加以分析。我们应从各个方面来研究未来发展的模式。对于各地城市规划的结构与形态以及建筑的创作,都应当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发展创造,不应该陈词滥调,更不能为时尚所感,盲目追求样式。

从工程学的重组的启发

在工程学领域,基于工业革命这后新兴技术的兴起,有工程学的重组之议,而在建筑学领域探讨新时代的种种变化也有必要引入重组的概念。

当前的任务是寻找新秩序。就文化而言,既要承认、认识多元文化,又要看到多元带来的种种纷繁与杂乱;就建筑与城市的结构与形态而言,要从仅局限于单幢建筑造型的精心设计扩展到建筑群的创造以及城市设计与规划结构等的思维与技巧;就社会而言,要在规划建筑上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社会为单位,在建筑环境中创造和谐的物质条件。总之,要从多种模式上追求“和而不同”,“乱中求序”。

总之,我们要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人工建筑与自然建筑的结合。既重视建筑本身,又重视建筑之间的空间塑造,我们提倡紧凑的城市,开阔的地景。因此,我们要吸取20世纪现代建筑成就,认清其不足,自觉地整合、寻找前人所迸发出的尚属零散的智慧的火花,作为21世纪新的时间起点。

室内生态设计

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面临的最迫切的课题。生态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学研究的热点。室内设计中的生态问题是生态建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但至今尚未引起我国建筑界和室内设计业界的足够重视。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生活的发展,室内装饰设计已深入到备种类型的建筑中,室内设计所使用的材制也已涉及到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木材、陶瓷、塑料、玻璃等多种行业。事实上,室内设计。施工和使用中引发出的种种环境和社会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引导,将有可能发展成破坏生态和环境的:“病疾”,增大环境治理的难度。从目前国内的总体状况看。所反映出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普遍存在青追求“豪华”、“新颖”、“时髦”、“气派”的倾向,在某些室内设计中过分使用不锈钢、铝板、铜条、塑料、玻璃、锦段、木材、磨光石材、大理石板等材料。不仅在大型公共建筑室内装饰中大量使用,甚至在某些所谓的豪宅中也用大理石板装修墙壁,用不锈钢包装拄子。大量耗用不可再生的珍贵装修材料,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尽管这在室内装饰设计中是少量的事例,但这确是值得室内业界关注的倾向。

第二,现代室内装饰中大量使用了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化学材料,含有对人体育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使用中还会长时间散发出来。不仅有刺激性气味污染室内空气,而且影响人的健康,引起一部分人的身体过敏,患上所谓的“住房症”。

第三,由于室内装饰的:“时效性”,室内装饰处在不断地更新过程中被拆除的建筑装饰材料,由于不能再生循环利用而被丢弃成为建筑垃圾,成为环境的污染源。

第四,把室内设计仅仅看成是装饰材料的运用,看成是室内空间中被装饰部位的形式。比例、色彩、符号的重组、构成,忽视室内设计的技术内涵。如室内设计中自然光的运用,设计与自然通风的结合,绿色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创造,生态建筑材料在室内设计中使用,等等。现代室内设计中大量的人工照明和人工空调,隔离了人和自然的联系,不只是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由此产生了危害人类健康的“空调病”。

现代室内设计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组成内容。现代室内设计广泛运用各种建筑材料、各种设计手法,在创造悦目。舒适的室内人工环境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人类建筑史上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一进步是以地球资源与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它反映出工业时代“战胜自然”“人天对立”的思想。在20世纪现代室内设计充分发展的同时,它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与日俱增。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总比例的34%.建筑能耗(包括建造与使用过程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50%,而且建筑能耗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消耗。在建筑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中,有相当的比例是因为室内装饰材料的生产、施工与更新造成的。

最近几年,我国室内装饰投资在工程总投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现代室内设计所带来的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及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发的生态问题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昭示了现代室内设计的不可持续性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室内生态设计被提到日程上,并且将会逐渐发展成室内设计的主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对现代人活动行为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备种备样的室内环境中度过,室内环境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室内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在为人类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持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室内生态设计有别于以往形形色色的各种设计思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提倡适度消费在商品经济中,通过室内装饰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人类居住消费中的重要内容。尽管室内生态设计把“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室内生态设计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不赞成室内装饰中的豪华和奢侈铺张。把生产和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大范围之内,保证发展的持续性,这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

2、注重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个新发展,在传统审美内容中增加了生态因素。生态美学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在室内环境创造中,它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下刻意雕凿;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法则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它欣赏人工创造出的室内绿色景观和与自然的融台,它所带给人们的不是一时的视觉震惊而是持久的精神愉悦。因此,生态美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3、倡导节约和循环利用室内生态设计强调在室内环境的建造。使用和更新过程中,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量低消耗使用。在室内生态设计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现代建筑能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室内生态设计的基本特征。

室内生态设计是一个正在研究探索中的新课题。把生态思想引人室内设计,扩展室内设计内涵,将把室内设计推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这也必然会推动建筑业对地球资源的使用从消费型向可循环使用型的转化。生态环保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为实现室内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从目前的实践看,在室内生态设计中可选用的基本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采用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

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正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周围环境都不产主危害,从室内更新出的旧材料又比较客易自然降解及转换,并且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新产品。这是所有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研制出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都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上述目标。由于现在大多数产品都还达不到这种要求,因此装修材料首先要考虑选择无毒气散发、无刺激性、无放射性、低二氧化炭排放的材料。

2、室内设计与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结合

通过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提高室内的舒适度,满足室内的采光通风要求。把诱导贰建筑构造技术的外在形式作为“部件”、“元素”融人室内装修设计。通过科技手段,遵循美的法则,进行人工生态美的创造。这不仅为室内设计增加了新内容,而且也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

3、采用全面的现代绿化技术

由于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清除甲醛、苯和空气中的细菌,形成健康的室内环境,具有生态美学方面的作用。因此扩大绿化,把绿化、庭园引进室内环境是室内生态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发展起来的腐植土生成技术。防水处理技术。无上栽培技术等都大室内绿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室内绿化是多层次的。室内绿化庭园从技术上讲可以设在建筑的任何层数,也可以设在阳台、层顶上。室内多层次的绿化一方面补充了地面绿化的不足,另一方面,室内绿化往往与建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处理结合,成力室内设计的重要环节,大大改善了室内空间与自然的隔离状况。

4、节约常规能源技术

节约常规能源是室内生态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向。现代科技研制出的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调光玻璃。保温墙体等新材料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如能组合成望台构造形式与室内设计结合,可以达到保温和采光的双重效果而大大节省能源。此外,节能型灯具、节水型部件在室内装修中的充分运用,都能起到节约常规能源的效果。

5、与洁净能源技术结合

使用洁净能源,它既满足使用能源的可持续性,又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最符合生态型的室内环境要求。目前,最有广泛使用前景的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构造和材料来利用太阳能,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经过精心的设计处理后的太阳能设施,可以自然融入建筑物中。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阳光温室技术、太阳能热水技术,都会使室内空间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对室内装修设计也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需要在室内生态设计中认真研究解决。

6、与现代高技术的结合

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将对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室内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可能使室内环境设计出现一次新飞跃。

三把室内生态设计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提出来,其目的是为了引起我国建筑界和室内设计业界的重视,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室内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在国外已经得到一部分建筑师的重视。如被誊为高技派的国际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他在设计中充分发挥了高科技提供的潜力,在实现节能、低耗、低造价的同时,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设计的德国林依斯伯格商务促进中心和远程技术中心。这座建筑中的微电子中心由一组包括12幢单栋建筑的两个人工气候大棚组成。大棚采用透光的绝热材料,具有特殊的导光系统和日光反射和热量收集系统设在室外树林中空气收集系统通过地下管道吸入新鲜空气,根据季节变化将新鲜空气冷却或加热,然后送人大棚。建筑以煤气作为主要能源,安装在屋面上的两种太阳能电他板作为辅助能源供应系统。太阳能板将水加热,然后送至吸收致冷器,冷却水通过的营网设在悬挂干顶棚上的金属传导网板中,由此将室内空气冷却。新鲜空气经由地板层上一个通道送人室内,并在沿地面不高的区域形成一个新鲜的空气湖。这幢建筑设有先进的控制系统,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尽管这幢建筑有十分舒适的室内环境,但由于它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自然光、自然通风,所以它的能量消耗很低。特别要提出的是这幢建筑虽然采用了许多环境技术设备,而建筑造价仍保持在德国一般空调建筑工程的水平。这幢建筑用高技术。新材料实现了室内生态设计的许多基本内容。也可以说向人们展现了未来建筑的许多重要观念。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皮阿诺在设计曼尼尔博物馆时,研究了阳光照射、采光调节。光线控制之后,用细致的构造技术设计了一个由300块遮阳板组成的屋面,充分利用自然光为博物馆展品照明,而且亡造出一个轻巧、具有高技术特征的采光顶棚。通过光棚进入博物馆的光质量极为奇妙,这种自然光随着天空的阳光和云影的变化而产生富有韵律的效果。这个优美的室内采光天棚,既解决了自然采光,节约了能源,又十分新颖别致。日本日建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东京煤气公司港北NT大楼,在节约能源。创造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个大楼从界面装修到内部设施大量使用了自然材料及再生材料。如内墙采用了再生材料制成的壁纸,人口门厅铺装利用了现场废弃的混凝土再生品,在展厅内设置了室内绿化。

生态引人室内设计,向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考点,开辟了一个新的创造领域。显然,室内生态设计包含了建筑。结构、设备。自控。工艺美术、园林绿化等许多专业的内容。它需要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不断更新知识,熟悉和驾驭新技术。室内生态设计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它的领域、技术体系和美学思想等都需要研究探讨。笔者文中所提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这一课题能得到更多同仁的关心和研究。

设计的魅力

所谓“设计”有两个含义:一是手法;二是效果。这二层含义,大部分室内设计师在设计中早已运用了的,只是没有专门提出来罢了。

室内设计的手法很多,只举一些主要的。

1、美化环境。室内设计要美化环境是无可置疑的,但如何达到美化的目的,有不同的手法,有的用装饰符号作为室内设计的果。另一种现代室内设计的手法,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利用材料、色彩、质感、光影等有序的布置创造美。

2、组织和划分平面与空间,这是室内设计的一个主要手法。利用设计手法,巧妙地布置平面和利用空间,有时可以突破原有的建筑平面、空间的限制,满足室内需要。在另一种情况下,设计又能使室内空间流通、平面灵活多变。

3、表达民族特色。在这方面,应采用设计手法,使室内充满民族韵味,而不是民族符号、语言的堆砌。

4、其他。如突出主题、人流导向、制造气氛等等都是室内设计的手法。

我们室内设计人员、往往首先拿到的是一个建筑的外壳,这个外壳或许是新建的,或许是老建筑,也或许是旧建筑,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在原有建筑的各种限制下做出最理想的方案。

……

从以上例子说明,室内设计是有许多潜力可以挖掘的。同样一个建筑外壳,由不同的室内设计人员按同一个室内要求进行设计,结果大相径庭。好的设计方案,它的功能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其自身价值,成倍地超过一般方案,显示出设计的作用和魅力。在显示设计的魅力方面,还有以下几种例子。

1、变无用为有用。……

2、外持旧、内更新。……

3、变小用为大用。……

4、变次用为优用。……

5、低造价高设计。……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风格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流派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形成风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

20-30年代早期俄罗斯建筑理论家M.金兹伯格曾说过,“风格”这个词充满了模糊性……。我们经常把区分艺术的最精微细致的差别的那些特征称作风格,有时候我们又把整整一个大时代或者几个世纪的特点称作风格“。当今对室内设计风格和流派的分类,还正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章后述的风格与流派的名称及分类,也不作为定论,仅是作为阅读和学习时的借鉴和参考,并有可能对我们的设计分析和创作有所启迪。

室内设计的风格

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相对地说,可以认为风格跨越的时间要长一些,包含的地域会广一些。

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其中如仿欧洲英国维多利亚或法国路易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款式。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风格、伊斯兰传统风格、北非城堡风格等等。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二、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鲍豪斯学派重视实际的工艺制作操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W.格罗皮乌斯对现代建筑的观点是非常鲜明的,他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当时杰出的代表人物还有Le.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等。现时,广义的现代风格也可泛指造型简洁新颖,具有当今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内环境。

三、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即为后现代风格。50年代美国在所谓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对后现代风格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设计思想来分析。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人物有P.约翰逊、R.文丘里、M.格雷夫斯等。

四、自然风格

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此外,由于其宗旨和手法的类同,也可把田园风格归入自然风格一类。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此外,也有把70年代反对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如砖墙瓦顶的英国希灵顿市政中心以及耶鲁大学教员俱乐部,室内采用木板和清水砖砌墙壁、传统地方门窗造型及坡屋顶等称为“乡土风格”或“地方风格”,也称“灰色派”。

五、混合型风格

近年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总体上呈现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状况。室内布置中也有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的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溶古今中西于一体,例如传统的屏风、摆设和茶几,配以现代风格的墙面及门窗装修、新型的沙发;欧式古典的琉璃灯具和壁面装饰,配以东方传统的家具和埃及的陈设、小品等等。混合型风格虽然在设计中不拘一格,运用多种体例,但设计中仍然是匠心独具,深入推敲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总体构图和视觉效果。

室内设计的流派

流派,这里是指室内设计的艺术派别。现代室内设计从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分析,也有多种流派,主要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饰艺术派等。

一、高技派或称重技派

高技派或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二、光亮派

光亮派也称银色派,室内设计中夸耀新型材料及现代加工工艺的精密细致及光亮效果,往往在室内大量采用镜面及平曲面玻璃、不锈钢、磨光的花岗石和大理石等作为装饰面材,在室内环境的照明方面,常使用折射、折射等各类新型光源和灯具,在金属和镜面材料的烘托下,形成光彩照人、绚丽夺目的室内环境。

三、白色派

白色派的室内朴实无华,室内各界面以至家具等常以白色为基调,简洁明确,例如美国建筑师R.迈耶设计的史密斯住宅及其室内即属此例。R.迈耶白色派的室内,并不仅仅停留在简化装饰、选用白色等表面处理上,而是具有更为深层的构思内涵,设计师在室内环境设计时,是综合考虑了室内活动着的人以及透过门窗可见的变化着的室外景物,由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环境只是一种活动场所的“背景”,从而在装饰造型和用色上不作过多渲染。

四、新洛可可派

洛可可原为18世纪盛行于欧洲宫廷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以精细轻巧和繁复的雕饰为特征,新洛可可仰承了洛可可繁复的装饰特点,但装饰造型的“载体”和加工技术却运用现代新型装饰材料和现代工艺手段,从而具有华丽而略显浪漫、传统中仍不失有时代气息的装饰氛围。

五、风格派

风格派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以画家P.蒙德里安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强调“纯造型的表现”,“要从传统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艺术”。风格派认为“把生活环境抽象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他们对室内装饰和家具经常采用几何形体以及红、黄、青三原色,间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风格派的室内,在色彩及造型方面都具有极为鲜明的特征与个性。建筑与室内常以几何方块为基础,对建筑室内外空间采用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穿插统一构成为一体的手法,并以屋顶、墙面的凹凸和强烈的色彩对块体进行强调。

六、超现实派

超现实派追求所谓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在室内布置中常采用异常的空间组织,曲面或具有流动弧形线型的界面,浓重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光影,造型奇特的家具与设备,有时还以现代绘画或雕塑来烘托超现实的室内环境气氛。超现实派的室内环境较为适应具有视觉形象特殊要求的某些展示或娱乐的室内空间。

七、解构主义派

解构主义是本世纪6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J.德里达为代表所提出的哲学观念,是对本世纪前期欧美盛行的结构主义和理论思想传统的质疑和批判,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主义派对传统古典、构图规律等均采取否定的态度,强调不受历史文化和传统理性的约束,是一种貌似结构构成解体,突破传统形式构图,用材粗放的流派。

八、装饰艺术派或称艺术装饰派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室内设计理论美化装饰

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

一、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1995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6.5万余家,从为职工400余万人;1995年装饰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800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年8月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性格的“套用”,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

本世纪末,是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产、生活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须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安全、健康、适用、美观、能满足现代室内综合要求、具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从实践到理论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索这一新兴学科中的规律性和许多问题。

目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形势大好,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事业、城市建设都面临史无前例的好机遇,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建筑的发展仍有不足,城市设计呼唤多多;城市建设存在混乱,建设实践缺乏切实的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在学术人才等多方面准备不足,建筑教育有待改革……这些问题并非杞人之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积极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发展建筑学的理论既显得迫切又属根本。我认为要从基本理念加地域文化,从时代模式探索中国建筑发展道路。

基本理念

回归基本原理

建筑理论汗牛充栋,眼花缭乱,似令人无所适从。有关部门热衷于举办国际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竞赛,外国优秀的方案对我们建筑创作可以有所启发和推动,但并不能解决中国建筑的方向问题。尽管历史上国际竞赛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失败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何况竞赛的成功与实施,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任务书指导思想的明确、具体评选人的水平与业主的决策,操办不当将带来负面的影响。面对当前混乱的局面,就像1999年国际建协《北京宪章》所强调的,建筑学的发展要回归基本原理,我们需要朴实的理论。

建国初期所提倡的建筑方针:实用、经济、美观,这仍然是建筑发展的基本之点。

实用建筑的根本功能还是为人们目前和未来塑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经济建筑总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物质财富,现在国力大增,但社会追求奢华成风,铺张浪费惊人,堪称“时弊”。1992年,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政府作出了承诺,国际建协号召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优化资源配置,这也是建筑发展的一条基本准则。建筑设计不当带来的是单幢建筑或成组房屋的浪费,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失误带来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甚至难以扭转。因此,我们要对城乡建设的经济予以更多的关注,重新认识评价标准,建立建筑经济评价体系,重视可行性研究。

美观求新是对的,但不能与环境割裂,不能抛弃整体性的原则。何况建筑反映的是国家和地区文件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纪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的基本原理有着不同的、更宽阔、更复杂的新内容。如安全问题,如今不仅不能忽视建筑与城市的安全问题,而且要从规划布局上对可以预防的方面予以更根本的考虑。

掌握基本理念

建筑工作者要将种种基本理论融入到观念中去。以人为本、结合自然、可持续发展等都是20世纪后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战略,现在不能流于空谈。深邃、宏大的哲理都需要落在实处,要深入到各个方面去。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的许多问题和口号每每对不上号,如城市道路建设,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小汽车为本?名曰“生态建筑”之类的设计很多,但真正节约了多少资源和能源?

宏观与微观并进

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要宏观与微观并进。宏观方面包括世界的、洲际的、区域的整体性思考,全球化、全球经济活动、全球城镇体系的形成等,要促进建筑学的进一步繁荣,推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微观方面,如建筑物理环境研究,要向深层次推进。

“9.11事件”后,在反对恐怖主义的罪恶之余,西方有识之士认为,对有些已习以为常的事情应该重新思考。如超高层的摩天楼是否合理?城市CBD规划是否能按“华尔街模式”如此密集?城市的安全工作怎样纳入城市复杂的巨大系统中?我们是否要在各个方面重复上个世纪西方发展走过的道路?特别是从中吸取哪些教训?等等。这些方面对我们拟定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都应当有所启发。

地域文化

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

从本质上讲,建筑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全球化的建筑有其合理的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

从大的方面说,欧洲与美洲就有相当大的差别;即使在欧洲,西欧与东欧又有所不同;西欧中,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亦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中,城市也各有地方特色,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等风采各异。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找到自己的道路,杰出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

中国从历史地理条件发展,从来就有文化上的分解。陈述彭院士将地域文化分为绿洲城市、港口城市、盆地城市、平原城市等,并且精辟地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列有12个都市群,它们与中华民族多元古文化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中国近代建筑也有利用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的实例,从50年代起更有佳作陆续呈现。

因此,我们要有更为宽阔的地域视野,在全方位发展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同时,发展建筑地域文化,促进建筑创作的繁荣,而不能流于建筑表面新式的追求。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从历史长河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先是在欧洲,后来扩展到美国,建筑也是如此。历史上中国有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遗产,但近100多年来,科技技术发展滞后,建筑学也不例外,在国际竞争中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

批判地发扬优秀区域文化,作为21世纪建筑新发展的地理起点

研究建筑、规划和普遍性与特殊性,将普遍的道理和城市与建筑地域性的特点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再创造。只要不抱偏见,坚持基本原理,将全球影响与地域文化构成和谐的关系,就可以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新的地理特点,迎接21世纪中华文化的人文复兴。在城市结构、建筑群、风景园林创造等方面,都应依据各地特点,各赋特色。建国以来,不同地区,如岭南、江南等都已创造出了有地方风格的建筑,这就是明证。

同时,要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我们的先辈梁思成、刘敦桢老师是中国建筑研究的先驱者,我们要吸取、消化他们的贡献,但绝不是说中国建筑就仅限于此了,我们还要将理论的研究、扬弃与再创造的过程,融汇在今天的设计创作中。我们不但要“拿来主义”,还应当把我们土壤上新的创造“送出去”,为世界建筑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

时代模式

城市化是时代的主旋律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2000年的36.1%,有人预计,到2010年及21世纪中叶将达到45%和65%.国外专家预言,21世纪初期影响最大的世界性事件,除了美国的高科技外,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弧立地谈论建筑而不从城市化考虑则很难得到全面的结论,我们建筑界应当明确城市化是建筑发展的基础。

切实地探讨发展模式问题,少追逐时髦样式

建筑的功能、形式和周围环境的联系等本是建筑的基本要点,也是创作的依据,各个时期包括当前的建筑风格、各种主义也有值得研究之处。时下的形式主义泛滥,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能不在此大声疾呼。

展望新时代,信息科学的进步、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带来种种发展的契机,生态学的发展带来环境研究方面的进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地球上资源有限,建筑无节制地耗用能源及物质财富着实令人担忧,社会发展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也在扩大,这些都与建筑有关。我们当前大规模的建设不仅是盖房子,而且是在建城市,更本质地说是在塑造未来社会!建造当前和未来的生活环境。

事物本来是一个整体,应该从整体加以分析。我们应从各个方面来研究未来发展的模式。对于各地城市规划的结构与形态以及建筑的创作,都应当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发展创造,不应该陈词滥调,更不能为时尚所感,盲目追求样式。

从工程学的重组的启发

在工程学领域,基于工业革命这后新兴技术的兴起,有工程学的重组之议,而在建筑学领域探讨新时代的种种变化也有必要引入重组的概念。

当前的任务是寻找新秩序。就文化而言,既要承认、认识多元文化,又要看到多元带来的种种纷繁与杂乱;就建筑与城市的结构与形态而言,要从仅局限于单幢建筑造型的精心设计扩展到建筑群的创造以及城市设计与规划结构等的思维与技巧;就社会而言,要在规划建筑上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社会为单位,在建筑环境中创造和谐的物质条件。总之,要从多种模式上追求“和而不同”,“乱中求序”。

总之,我们要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人工建筑与自然建筑的结合。既重视建筑本身,又重视建筑之间的空间塑造,我们提倡紧凑的城市,开阔的地景。因此,我们要吸取20世纪现代建筑成就,认清其不足,自觉地整合、寻找前人所迸发出的尚属零散的智慧的火花,作为21世纪新的时间起点。

室内生态设计

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面临的最迫切的课题。生态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学研究的热点。室内设计中的生态问题是生态建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但至今尚未引起我国建筑界和室内设计业界的足够重视。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生活的发展,室内装饰设计已深入到备种类型的建筑中,室内设计所使用的材制也已涉及到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木材、陶瓷、塑料、玻璃等多种行业。事实上,室内设计。施工和使用中引发出的种种环境和社会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引导,将有可能发展成破坏生态和环境的:“病疾”,增大环境治理的难度。从目前国内的总体状况看。所反映出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普遍存在青追求“豪华”、“新颖”、“时髦”、“气派”的倾向,在某些室内设计中过分使用不锈钢、铝板、铜条、塑料、玻璃、锦段、木材、磨光石材、大理石板等材料。不仅在大型公共建筑室内装饰中大量使用,甚至在某些所谓的豪宅中也用大理石板装修墙壁,用不锈钢包装拄子。大量耗用不可再生的珍贵装修材料,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尽管这在室内装饰设计中是少量的事例,但这确是值得室内业界关注的倾向。

第二,现代室内装饰中大量使用了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化学材料,含有对人体育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使用中还会长时间散发出来。不仅有刺激性气味污染室内空气,而且影响人的健康,引起一部分人的身体过敏,患上所谓的“住房症”。

第三,由于室内装饰的:“时效性”,室内装饰处在不断地更新过程中被拆除的建筑装饰材料,由于不能再生循环利用而被丢弃成为建筑垃圾,成为环境的污染源。

第四,把室内设计仅仅看成是装饰材料的运用,看成是室内空间中被装饰部位的形式。比例、色彩、符号的重组、构成,忽视室内设计的技术内涵。如室内设计中自然光的运用,设计与自然通风的结合,绿色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创造,生态建筑材料在室内设计中使用,等等。现代室内设计中大量的人工照明和人工空调,隔离了人和自然的联系,不只是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由此产生了危害人类健康的“空调病”。

现代室内设计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组成内容。现代室内设计广泛运用各种建筑材料、各种设计手法,在创造悦目。舒适的室内人工环境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人类建筑史上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一进步是以地球资源与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它反映出工业时代“战胜自然”“人天对立”的思想。在20世纪现代室内设计充分发展的同时,它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与日俱增。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总比例的34%.建筑能耗(包括建造与使用过程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50%,而且建筑能耗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消耗。在建筑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中,有相当的比例是因为室内装饰材料的生产、施工与更新造成的。

最近几年,我国室内装饰投资在工程总投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现代室内设计所带来的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及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发的生态问题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昭示了现代室内设计的不可持续性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室内生态设计被提到日程上,并且将会逐渐发展成室内设计的主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对现代人活动行为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备种备样的室内环境中度过,室内环境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室内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在为人类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持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室内生态设计有别于以往形形色色的各种设计思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提倡适度消费在商品经济中,通过室内装饰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人类居住消费中的重要内容。尽管室内生态设计把“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室内生态设计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不赞成室内装饰中的豪华和奢侈铺张。把生产和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大范围之内,保证发展的持续性,这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

2、注重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个新发展,在传统审美内容中增加了生态因素。生态美学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在室内环境创造中,它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下刻意雕凿;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法则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它欣赏人工创造出的室内绿色景观和与自然的融台,它所带给人们的不是一时的视觉震惊而是持久的精神愉悦。因此,生态美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3、倡导节约和循环利用室内生态设计强调在室内环境的建造。使用和更新过程中,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量低消耗使用。在室内生态设计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现代建筑能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室内生态设计的基本特征。

室内生态设计是一个正在研究探索中的新课题。把生态思想引人室内设计,扩展室内设计内涵,将把室内设计推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这也必然会推动建筑业对地球资源的使用从消费型向可循环使用型的转化。生态环保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为实现室内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从目前的实践看,在室内生态设计中可选用的基本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采用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

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正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周围环境都不产主危害,从室内更新出的旧材料又比较客易自然降解及转换,并且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新产品。这是所有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研制出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都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上述目标。由于现在大多数产品都还达不到这种要求,因此装修材料首先要考虑选择无毒气散发、无刺激性、无放射性、低二氧化炭排放的材料。

2、室内设计与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结合

通过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提高室内的舒适度,满足室内的采光通风要求。把诱导贰建筑构造技术的外在形式作为“部件”、“元素”融人室内装修设计。通过科技手段,遵循美的法则,进行人工生态美的创造。这不仅为室内设计增加了新内容,而且也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

3、采用全面的现代绿化技术

由于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清除甲醛、苯和空气中的细菌,形成健康的室内环境,具有生态美学方面的作用。因此扩大绿化,把绿化、庭园引进室内环境是室内生态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发展起来的腐植土生成技术。防水处理技术。无上栽培技术等都大室内绿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室内绿化是多层次的。室内绿化庭园从技术上讲可以设在建筑的任何层数,也可以设在阳台、层顶上。室内多层次的绿化一方面补充了地面绿化的不足,另一方面,室内绿化往往与建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处理结合,成力室内设计的重要环节,大大改善了室内空间与自然的隔离状况。

4、节约常规能源技术

节约常规能源是室内生态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向。现代科技研制出的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调光玻璃。保温墙体等新材料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如能组合成望台构造形式与室内设计结合,可以达到保温和采光的双重效果而大大节省能源。此外,节能型灯具、节水型部件在室内装修中的充分运用,都能起到节约常规能源的效果。

5、与洁净能源技术结合

使用洁净能源,它既满足使用能源的可持续性,又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最符合生态型的室内环境要求。目前,最有广泛使用前景的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构造和材料来利用太阳能,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经过精心的设计处理后的太阳能设施,可以自然融入建筑物中。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阳光温室技术、太阳能热水技术,都会使室内空间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对室内装修设计也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需要在室内生态设计中认真研究解决。

6、与现代高技术的结合

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将对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室内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可能使室内环境设计出现一次新飞跃。

三把室内生态设计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提出来,其目的是为了引起我国建筑界和室内设计业界的重视,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室内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在国外已经得到一部分建筑师的重视。如被誊为高技派的国际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他在设计中充分发挥了高科技提供的潜力,在实现节能、低耗、低造价的同时,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设计的德国林依斯伯格商务促进中心和远程技术中心。这座建筑中的微电子中心由一组包括12幢单栋建筑的两个人工气候大棚组成。大棚采用透光的绝热材料,具有特殊的导光系统和日光反射和热量收集系统设在室外树林中空气收集系统通过地下管道吸入新鲜空气,根据季节变化将新鲜空气冷却或加热,然后送人大棚。建筑以煤气作为主要能源,安装在屋面上的两种太阳能电他板作为辅助能源供应系统。太阳能板将水加热,然后送至吸收致冷器,冷却水通过的营网设在悬挂干顶棚上的金属传导网板中,由此将室内空气冷却。新鲜空气经由地板层上一个通道送人室内,并在沿地面不高的区域形成一个新鲜的空气湖。这幢建筑设有先进的控制系统,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尽管这幢建筑有十分舒适的室内环境,但由于它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自然光、自然通风,所以它的能量消耗很低。特别要提出的是这幢建筑虽然采用了许多环境技术设备,而建筑造价仍保持在德国一般空调建筑工程的水平。这幢建筑用高技术。新材料实现了室内生态设计的许多基本内容。也可以说向人们展现了未来建筑的许多重要观念。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皮阿诺在设计曼尼尔博物馆时,研究了阳光照射、采光调节。光线控制之后,用细致的构造技术设计了一个由300块遮阳板组成的屋面,充分利用自然光为博物馆展品照明,而且亡造出一个轻巧、具有高技术特征的采光顶棚。通过光棚进入博物馆的光质量极为奇妙,这种自然光随着天空的阳光和云影的变化而产生富有韵律的效果。这个优美的室内采光天棚,既解决了自然采光,节约了能源,又十分新颖别致。日本日建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东京煤气公司港北NT大楼,在节约能源。创造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个大楼从界面装修到内部设施大量使用了自然材料及再生材料。如内墙采用了再生材料制成的壁纸,人口门厅铺装利用了现场废弃的混凝土再生品,在展厅内设置了室内绿化。

生态引人室内设计,向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考点,开辟了一个新的创造领域。显然,室内生态设计包含了建筑。结构、设备。自控。工艺美术、园林绿化等许多专业的内容。它需要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不断更新知识,熟悉和驾驭新技术。室内生态设计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它的领域、技术体系和美学思想等都需要研究探讨。笔者文中所提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这一课题能得到更多同仁的关心和研究。

设计的魅力

所谓“设计”有两个含义:一是手法;二是效果。这二层含义,大部分室内设计师在设计中早已运用了的,只是没有专门提出来罢了。

室内设计的手法很多,只举一些主要的。

1、美化环境。室内设计要美化环境是无可置疑的,但如何达到美化的目的,有不同的手法,有的用装饰符号作为室内设计的果。另一种现代室内设计的手法,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利用材料、色彩、质感、光影等有序的布置创造美。

2、组织和划分平面与空间,这是室内设计的一个主要手法。利用设计手法,巧妙地布置平面和利用空间,有时可以突破原有的建筑平面、空间的限制,满足室内需要。在另一种情况下,设计又能使室内空间流通、平面灵活多变。

3、表达民族特色。在这方面,应采用设计手法,使室内充满民族韵味,而不是民族符号、语言的堆砌。

4、其他。如突出主题、人流导向、制造气氛等等都是室内设计的手法。

我们室内设计人员、往往首先拿到的是一个建筑的外壳,这个外壳或许是新建的,或许是老建筑,也或许是旧建筑,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在原有建筑的各种限制下做出最理想的方案。

……

从以上例子说明,室内设计是有许多潜力可以挖掘的。同样一个建筑外壳,由不同的室内设计人员按同一个室内要求进行设计,结果大相径庭。好的设计方案,它的功能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其自身价值,成倍地超过一般方案,显示出设计的作用和魅力。在显示设计的魅力方面,还有以下几种例子。

1、变无用为有用。……

2、外持旧、内更新。……

3、变小用为大用。……

4、变次用为优用。……

5、低造价高设计。……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风格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流派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形成风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

20-30年代早期俄罗斯建筑理论家M.金兹伯格曾说过,“风格”这个词充满了模糊性……。我们经常把区分艺术的最精微细致的差别的那些特征称作风格,有时候我们又把整整一个大时代或者几个世纪的特点称作风格“。当今对室内设计风格和流派的分类,还正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章后述的风格与流派的名称及分类,也不作为定论,仅是作为阅读和学习时的借鉴和参考,并有可能对我们的设计分析和创作有所启迪。

室内设计的风格

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相对地说,可以认为风格跨越的时间要长一些,包含的地域会广一些。

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其中如仿欧洲英国维多利亚或法国路易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款式。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风格、伊斯兰传统风格、北非城堡风格等等。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二、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鲍豪斯学派重视实际的工艺制作操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W.格罗皮乌斯对现代建筑的观点是非常鲜明的,他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当时杰出的代表人物还有Le.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等。现时,广义的现代风格也可泛指造型简洁新颖,具有当今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内环境。

三、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即为后现代风格。50年代美国在所谓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对后现代风格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设计思想来分析。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人物有P.约翰逊、R.文丘里、M.格雷夫斯等。

四、自然风格

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此外,由于其宗旨和手法的类同,也可把田园风格归入自然风格一类。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此外,也有把70年代反对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如砖墙瓦顶的英国希灵顿市政中心以及耶鲁大学教员俱乐部,室内采用木板和清水砖砌墙壁、传统地方门窗造型及坡屋顶等称为“乡土风格”或“地方风格”,也称“灰色派”。

五、混合型风格

近年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总体上呈现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状况。室内布置中也有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的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溶古今中西于一体,例如传统的屏风、摆设和茶几,配以现代风格的墙面及门窗装修、新型的沙发;欧式古典的琉璃灯具和壁面装饰,配以东方传统的家具和埃及的陈设、小品等等。混合型风格虽然在设计中不拘一格,运用多种体例,但设计中仍然是匠心独具,深入推敲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总体构图和视觉效果。

室内设计的流派

流派,这里是指室内设计的艺术派别。现代室内设计从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分析,也有多种流派,主要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饰艺术派等。

一、高技派或称重技派

高技派或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二、光亮派

光亮派也称银色派,室内设计中夸耀新型材料及现代加工工艺的精密细致及光亮效果,往往在室内大量采用镜面及平曲面玻璃、不锈钢、磨光的花岗石和大理石等作为装饰面材,在室内环境的照明方面,常使用折射、折射等各类新型光源和灯具,在金属和镜面材料的烘托下,形成光彩照人、绚丽夺目的室内环境。

三、白色派

白色派的室内朴实无华,室内各界面以至家具等常以白色为基调,简洁明确,例如美国建筑师R.迈耶设计的史密斯住宅及其室内即属此例。R.迈耶白色派的室内,并不仅仅停留在简化装饰、选用白色等表面处理上,而是具有更为深层的构思内涵,设计师在室内环境设计时,是综合考虑了室内活动着的人以及透过门窗可见的变化着的室外景物,由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环境只是一种活动场所的“背景”,从而在装饰造型和用色上不作过多渲染。

四、新洛可可派

洛可可原为18世纪盛行于欧洲宫廷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以精细轻巧和繁复的雕饰为特征,新洛可可仰承了洛可可繁复的装饰特点,但装饰造型的“载体”和加工技术却运用现代新型装饰材料和现代工艺手段,从而具有华丽而略显浪漫、传统中仍不失有时代气息的装饰氛围。

五、风格派

风格派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以画家P.蒙德里安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强调“纯造型的表现”,“要从传统及个性崇拜的约束下解放艺术”。风格派认为“把生活环境抽象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他们对室内装饰和家具经常采用几何形体以及红、黄、青三原色,间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风格派的室内,在色彩及造型方面都具有极为鲜明的特征与个性。建筑与室内常以几何方块为基础,对建筑室内外空间采用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穿插统一构成为一体的手法,并以屋顶、墙面的凹凸和强烈的色彩对块体进行强调。

六、超现实派

超现实派追求所谓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在室内布置中常采用异常的空间组织,曲面或具有流动弧形线型的界面,浓重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光影,造型奇特的家具与设备,有时还以现代绘画或雕塑来烘托超现实的室内环境气氛。超现实派的室内环境较为适应具有视觉形象特殊要求的某些展示或娱乐的室内空间。

七、解构主义派

解构主义是本世纪6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J.德里达为代表所提出的哲学观念,是对本世纪前期欧美盛行的结构主义和理论思想传统的质疑和批判,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主义派对传统古典、构图规律等均采取否定的态度,强调不受历史文化和传统理性的约束,是一种貌似结构构成解体,突破传统形式构图,用材粗放的流派。

八、装饰艺术派或称艺术装饰派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3

一、室内设计教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室内设计教学数字化,是指在室内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引入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和技术工具,拓宽传统室内设计教学的局限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数字化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新趋势,越来越高效和便利的操作过程,虚拟场景的设计教学,以及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都给室内设计教学带来了新变化和新发展。从室内设计自身的专业性来说,数字化技术的加入使得艺术更好地同步于科技的发展,立体建模、交互设计等让艺术设计更自由、更创新,反映到教学上体现在改变了室内设计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模式、设计思维训练模式和设计实践训练模式。一方面,数字化技术是联系室内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技术桥梁。数字化技术的加入改变了室内设计客观理论和虚拟现实的展现方式,数字化的虚拟平台带来了多元的、大胆创新的室内设计新发展,动态化地利用技术展现设计全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设计理论付诸虚拟实践,也让教师的教学指导更具有真实感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展开室内设计“教”与“学”的可视化互动。另一方面,数字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将网络和新媒体上的信息资源导流到课堂之中,实现室内设计资源信息的开放互动和交流。类似《室内设计资料集》的参考性资源将能更快更好地被教师和学生纳入研读和参考范围之中,从而更好地实现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拓展。不仅如此,资源的开放性和实时性决定了室内设计教学将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朝着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搜索和学习的新教学模式发展。

二、室内设计教学数字化的应用策略

其一,革新室内设计教学在演示文稿和数字投影时的具体方式,丰富室内设计课堂的呈现方式,将抽象化的理论和概念以更真实、更具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数字化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是当前高校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输系统的理论知识,并恰当地引导学生从理论体系向现实实践过渡。其二,搭建室内设计教学的开放性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和使用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室内设计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实用型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设计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以开放的、包容的、多元的胸怀去吸收古今中外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在前人的经验和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推陈出新,创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开放性学习,也能够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教学动态,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其三,创设数字化技术设计课程,加大对数字化设计技术的教学投入。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可以说,科技的进步让艺术的思维发展和应用都发生了跨越式的变化。数字化技术教学能够更好地契合现代设计思维的变化发展,引导学生从认知到应用,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具象化的教学环节和教学体验中归纳和总结设计理论体系和个人设计特点,提升自身的室内设计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水平。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4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了室内设计行业的迅猛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室内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提升。高校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作为目标,只有提高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水平,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互联网思维对室内设计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应该进行思维整合,优化室内设计的教学结构。

二、当前室内设计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内容空泛。与其他学科相比,室内设计教学具有显著的特性。一方面,室内设计教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介绍基础设计知识外,还要锻炼学生的几何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室内设计教学的难度较大,教师必须将设计理论熔铸到设计实践之中,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1]。但我国长期推行应试教育体制,许多教师的教学思维仍然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理论教学内容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教学内容空泛。(二)脱离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对室内设计教学起着引导作用,从某个角度来看,社会需求直接决定了室内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面向社会,室内设计作品最终要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因此室内设计教师需要关注社会需求,不断更新室内设计教学的内容。但目前许多教师的业务能力较弱,在授课时不能为学生介绍最新的为社会的需的室内设计理论,也不能传授给学生现代化的室内设计技能,致使学生学习意愿不足,无法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三)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阶段,很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教师只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教师仍然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室内设计知识的灌输,没有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课堂,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等等。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室内设计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互联网思维对室内设计教学的影响

(一)丰富教学内容。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以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思考方式。与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同,互联网思维具有多元化特征,重文化、重鼓励、以生态作为本位。互联网思维与商业的融合最为紧密,而室内设计更是与互联网思维密切相关。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室内设计课堂,可以为学生普及最新的室内设计理论知识,并为学生介绍室内设计的案例[2]。同时,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构建室内设计的三维立体图形,解决了传统课堂手动操作误差较大的问题。(二)满足社会需要。就目前来看,网络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传统行业正朝着现代性的方向发展。室内设计面向的群体是广大消费者,消费者所处的阶层不同,审美特征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室内设计需要突出个性,提升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室内设计教学水平关乎未来室内设计的走向,只有优化室内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专业型人才。互联网思维重视信息技术的价值,在应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室内设计教学时,教师会更加偏向信息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是新科技的产物,这一产物体现了时展的特征。通过信息网络,学生可以把握当下的消费者需要,使自己的室内设计作品更加趋向消费者的审美个性。(三)体现实用特征。室内设计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特征,还具有突出的实用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应用室内设计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室内设计实践。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设计工具,学生在进行自主设计时,只需下载软件、架构模型即可。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比,互联网思维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可以将现实虚拟化。在传统的室内设计中,学生需要在纸张上进行绘画,而在渗透互联网思维后,实物信息转换成了网络虚拟信息,学生可以实现室内设计的无纸化操作[3]。

四、互联网思维指导下室内设计教学的举措

(一)优化教学模式。目前的室内设计教学急需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微课等,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其对室内设计学习的兴趣。高校的人才培养面向社会,在开展室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察市场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程和项目联系起来。一方面,教师可以以市场上的室内设计项目为主题,围绕主题项目展开设计实践,并对学生的室内设计作品进行奖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方法,与社会上的室内设计企业建立联系,让学生以实习的身份参与到企业室内设计课题当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应该不断汲取新知,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普及最新的室内设计理论。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室内设计的案例视频等。(二)重视教学实践。室内设计具有综合性特征,在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中,教师以理论为主,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致使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室内设计实践,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成为社会所需的室内设计专业型人才。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室内设计软件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一般来说,学生需要在软件中自主选择室内设计的材料,对室内设计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并对室内设计总额进行预算。在引导学生进行软件应用时,教师应该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室内设计课题调研。在未来的室内设计工作中,设计师不仅要依靠室内设计软件,制作精准的平面设计图,还要对各个室内结构进行测量,以此为依据调整室内设计方案[4]。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室内设计公司进行考察,了解实际的室内设计步骤,并让学生递交体验报告,记录自己的考察内容。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形成完备的室内设计知识体系,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和未来岗位中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技能。(三)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实现教学体制改革的目标,达到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仅仅把着眼点放在基础教材,以教材内容为主,就会使室内设计课堂枯燥无味,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在互联网思维引导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讲室内空间类型和特征时,可以调用互联网资源,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法,在微课中突出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为学生介绍室内空间类型,以及不同空间类型的特征等。在基础知识介绍完毕后,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布置作业,让学生对固定空间、流动空间等进行判断,巩固学生的记忆。此外,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查询室内空间资料,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室内设计效果图。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室内设计网站,让学生在互联网中获取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四)与企业构建对话机制。室内设计教学的范围非常宽泛,仅仅将室内设计教学内容限制在课堂是不够的。为了延展课堂空间,让学生沐浴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信息平台,在基础平台上开发更多的室内设计线上课程[5]。室内设计面向广大消费者,社会需求对室内设计教学内容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构建对话交流机制,为更多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比如,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调取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中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定制室内设计课堂。市场中的室内设计信息较多,教师需要对关键信息进行提取和概括,并在第一时间将重要信息传达给学生。学校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之后,企业会向学校发出大量的工作信心,如各种室内设计业务订单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接受企业订单,自主展开工作实践,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竞争中去。在学生开展独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具体指导。为了方便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室内设计软件,对学生的室内设计作品进行质量把关,实现教学课堂和职业实践的完美对接[6]。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思维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就目前来看,互联网思维与教育领域的关系更加密切,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可以提高室内设计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胜男,杨帆.高职室内设计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教学建设[J].黑龙江科学,2017,8(22):136-137.

[2]杨帆,胡晶,孙红柏,王胜男,王琼.“互联网+”思维的高职室内设计教学建设[J].才智,2017(32):15-16.

[3]蒙雪敏,冯泽.“互联网+”在线设计软件在室内设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25):151+153.

[4]王浩.“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OL].中国培训:1[2018-01-19].

[5]张君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服装设计培养“互联网思维型”人才的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182.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软装饰设计;教学;误区;重点

软装设计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阶段室内设计中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室内设计的发展,软装设计已经成为现阶段室内设计的热潮。技工院校在室内软装设计热潮下加强室内软装设计教学,积极培养软装设计人才。然而,由于受传统技工院校教学的影响,软装设计教学中仍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基础较差、实训空间不足等教学误区,需要技工院校积极探索软装设计的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研究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软装设计教学误区及重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学质量,而且对软装设计人才培养意义深刻。

1软装设计现状

软装设计主要对空间内的可移动元素进行组合设计,具体包括绿植花艺、陶瓷饰品装饰、特色家具等。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软装设计已经成为家居生活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软装便于更换,是现阶段比较流行的装饰方法,市场前景广阔。并且,很多室内设计师都在室内设计过程中采用软装设计手段,促进了软装设计装修公司的发展。另外,软装设计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更换室内装饰风格。例如,室内空间中的布艺、窗帘等都可以进行更换。由此可见,软装设计具有便捷性和人性化的特征,与人们的兴趣爱好相契合,能够为人们营造温馨和谐的空间环境。软装设计凭借其生活化与个性化的设计特征为室内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增加了美感与活力,在室内设计中有着加强的优越性。并且,软装设计发展空间逐渐扩大,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与室内软装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标准与设计考核,并带动了室内设计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技工院校作为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地,十分重视软装设计的发展,积极开着软装设计课程,优化软装设计教学,加快培养软装设计人才。

2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软装设计教学误区

2.1培养目标不明确。有些技工院校软装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软装设计教学管理模式陈旧,缺乏对软装设计教育理念的创新,忽视了软装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软装设计教学的抵触心理,导致技工院校软装设计人才培养缺乏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很多技工院校学生长期受教师为中心的软装设计教学模式的影响,缺乏发独立学习的习惯,难以适应新兴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软装设计教学模式。另外,还有一些技工院校在软装设计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软装设计创新能力的重视,软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不完善。2.2学生基础较差。大多数技工院校学生的文化成绩较低,基础水平较差,学习能力不高,软装设计学习难度较大。具体来讲,这些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坚强的学习毅力,经常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放弃对软装设计的学习。而软装设计教学要求学生学量的软装设计知识,并进行软装设计实践。意志力和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开展对软装设计的持续学习。另外,还有一些软装设计学生缺乏对软装设计学习的重视,认为只要拿到毕业证即可,软装设计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经常出现逃课、课堂走思、不完成作业的现象,缺乏对软装设计知识和技能的深入学习。2.3实训空间不足。有些技工院校的软装设计实训空间不足,严重制约软装设计实训工作的开展。然而,软装设计的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在充足的软装设计实践过程中深化所学的软装设计相关知识,学会合理搭配绿植花卉、室内灯具等装饰品。然而,现阶段,很多技工院校都没有建立软装设计实训教室,导致软装设计实训缺乏场地支持,严重制约软装设计实训工作的开展。并且,有些技工院校忽视了校企合作,没有积极与室内装饰公司进行合作,缺乏对室内装饰公司实训资源的利用,没有为学生提供软装设计实践机会,不利于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软装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

3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软装设计教学重点

3.1学生软装设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技工院校在软装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对软装设计专业知识和软装设计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软装设计水平。具体来讲,技工院校在软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应确保软装设计的课时数,合理分配软装设计理论知识课程与软装设计实践课程的比例,确保软装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开展,强化学生对软装设计专业知识和软装设计技能的学习。另外,技工院校应重视学生对软装设计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学生的软装设计技能与室内设计技能相整合,提高学生的软装设计综合能力。例如,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学应加强学生对室内设计色彩教学、造型艺术教学、光影教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室内设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3.2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学应重视职业教育的本质,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此,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学应加强对软装设计市场环境的了解,掌握软装设计市场环境对人才的要求,根据市场人才要求设置软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作为技工院校软装设计的重要目标。并且,技工院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到软装公司参加实训,使学生参与到软装公司的软装设计实践过程中,加强学生对软装公司岗位工作的了解,通过企业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3.3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学应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作为软装设计的重要目标。这是因为,随着软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学生在日后参加软装设计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的软装设计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等。因此,技工院校软装设计应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加强培养复合型软装设计人才。

4技工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软装设计教学策略

4.1整合课程。完善的课程是技工院校开展软装设计教学的前提,因此,技工院校应积极整合软装设计课程,开展模块化教学。为此,技工院校应合理设计软装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软件运用课程、施工课程等,加强学生对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各模块知识的学习,构建完善的软装设计课程体系。并且,技工院校应合理分配软装设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确保充足的软装设计实践教学实践,促进软装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开展。4.2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复合型软装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技工院校应积极开展软装设计实践教学。为此,技工院校应加强软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校内软装设计实训基地与校外软装设计实训基地,为软装设计实践教学提供场所。并且,技工院校应积极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规定实践教学纪律、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增强软装设计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另外,技工院校应积极丰富软装设计实践教学的形式,积极开展专业基础实习、专业技能实训、毕业设计实训、定岗实习等实践活动。最后,技工院校应积极优化软装设计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制定完善的软装设计实践教学考核细则、考核办法和考核依据,对软装设计实践教学进行科学评价,加强软装设计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反思。4.3改进教学方法。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学应积极改进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强新课改教学方法在软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具体来讲,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开展启发式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提高学生在软装设计教学中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对软装设计知识和技能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软装设计学习效率。另外,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在软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提高软装设计教学的吸引力。同时,技工院校软装设计教师应积极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强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软装设计能力。4.4提高教师素质。技工院校应加强重视教师在软装设计教学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提高软装设计教师的素质。为此,技工院校应不断提高软装设计教师的技术素质,强化软装设计教师对现代化软装设计的学习,更新软装设计教师的知识,提高软装设计教师的软装技能。并且,技工院校应重视软装设计的艺术性特征,不断提高软装设计教师的艺术素养,加强对软装设计教师的艺术培训,强化软装设计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学习,提高软装设计教师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洪亮亮.精装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软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明日风尚,2018(02).

[2]荆馨.情境氛围的营造——软装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形态”的教学探索[J].美术大观,2017(05).

[3]叶克军.互联网模式下室内软装设计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新中式;室内设计;表现手法

对于设计领域而言,新中式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从设计案例的出现、相关概念的提出、再到学术界的探讨,已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但人们对其理论探讨和设计实践依然方兴未艾。从2002年的正式提出到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使人们对新中式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显示出它从最初的文化现象到学术主题逐渐演进的新中式发展之路。从研究文献和行业的发展动态来看,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造物文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中式室内设计,仍然是我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新中式概念的提出

早在1958年,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讨论国庆工程会议上提出了“中而新”为上品的建筑设计理念[1]。“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新”是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中”与“新”的融合显示出我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性,体现了建筑设计创作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新中式设计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企业界的高度关注。2002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刘文金教授在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新中式家具的内涵。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当代审美的对于中国传统家具的现代化改造;二是基于当代审美的对于中国当代审美现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家具的思考。”[2]此概念的提出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同年10月,深圳设计师李益中在《现代装饰》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大连世纪经典新中式样板房设计》,其内容为2001年所设计的一套285m2的复式户型。它以较多图片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了室内的界面设计、空间设计和陈设设计,作品简约生动,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该作品获得深圳市装饰设计大赛一等奖。2004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首届室内设计师高峰会暨中国住宅室内设计流行趋势会上,明确将“新中式”定为中国室内设计的主要风格之一[3]。之后,有众多专家学者开始转向了新中式设计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理论探讨,也有设计实践。这对新中式设计的广泛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新中式室内设计产生的背景

近几年,关于新中式室内设计的研究成果在质和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与相对应的设计理论成果和设计作品也是与日俱增。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使人们有更多的条件去思考室内设计的精神内涵,探索室内居住空间的归属感。回顾中国近代室内居住环境的发展,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性住房到当今成熟的商品性住房,人们对室内空间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经济的发展是新中式室内设计得以发展的根本性基础。二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当下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而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再认识。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尤其是传统建筑、园林、室内陈设、家具等造物艺术曾经有着辉煌的成就。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相结合,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并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三是建筑及室内设计的深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房地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初期,西方的建筑设计思想给国内设计领域带来了崭新的思想和启迪。欧式风格曾经主导了人们的审美理念,一提到高档社区、高档装修、精装修,首先想到的是欧式风格。欧式风格的形式和发展,源于西方特定的思想和建筑文化。它在中国没有本土文化底蕴,时间久了,就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方面,中国本土设计师也在积极探索有益于本民族文化的设计思想和风格,如建筑领域的王澍、家具领域的刘文金等设计师设计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他们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对当今新中式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总之,在社会的多重背景下,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应运而生,新中式设计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并进而影响人们的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三、新中式室内设计中的“中”与“新”

新中式室内设计与传统的中式设计不同。新中式室内设计从当代审美出发,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营养,运用现代室内设计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空间环境。新中式室内设计的根基是“中式”。“中式”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中式,又涉及现代意义上的“中式”[4]。对室内设计而言,传统意义上的“中式”是指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室内设计式样和艺术特征。其中,明代居住室内设计就是其中的典范。明式居住空间设计反映出中国古人朴素的环境整体设计理念,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明代的具体体现[5]。在空间上,除了满足基本的采光、通风等实用功能之外,强调虚实相生的流动空间;在选材上,注重材料本身的色泽和纹理,自然优美;在陈设上,选用制作精妙的明式家具,与之协调搭配;在装饰上,追求庄重素雅,而不矫揉造作;在器玩清供上,追求寓情于物,寄兴寓情,以便深化室内空间的意境。这些艺术特征成为当代新中式室内设计吸收传统的重要源泉。现代意义上的“中式”是指在当下地域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条件下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空间。例如传统四合院民居空间、国人特有的饮食习惯、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习俗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当代室内设计创作的原型和素材。新中式室内空间设计的表达是“新”。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塑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形象、“新”意境。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设计中,他以“中而新、苏而新”为原则,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利用,提炼本土民居建筑与室内形式语言,结合现代高新技术,创造出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新中式博物馆。

四、新中式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直接继承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直接运用传统造物空间所涉及的造型、材质、色彩、结构、装饰等元素。具体而言,这些文化元素包括传统的装饰纹样、彩画图案、灵动的门窗、多样化的隔断、精致的木雕艺术、经典的明式家具、诗意的书画、别出心裁的器玩等等。我国有着悠久的造物文化,尤其是明代时期的家具与住宅艺术,已达到传统“室内设计”的巅峰,是中国室内传统造物文化的集中代表。根据室内空间环境,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直接运用到设计之中,有助于设计师直接找到创作的方法和源泉。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加工。在对传统室内居住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室内设计原理,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符号拼贴、合并归纳、抽象变化、分解处理等艺术手法,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之中。例如回纹纹样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典型代表之一,在设计中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重构“回纹式样”,适宜运用到隔断、墙面、地面、吊顶之中,从而提升新中式室内设计的韵味。除此之外,也可以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家具等经典的造物艺术元素,进行现代室内设计的创作。例如明代的书斋在空间布置时提到:“小室,几榻俱不宜多置,但取古制狭边书几一置于中,上设笔砚香盒熏炉之属,俱小而雅。别设石面小几一以置茗瓶茶具。小榻一,以供宴卧趺坐,不必挂画,或置古奇石,或以小佛橱供鎏金小佛于上亦可。”[6]从明代的书房陈设,可以看出传统的室内空间设计不仅讲究使用功能,还讲究清雅风韵的空间境界。这种传统的空间布置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室内设计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创新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造物理念固然可贵,但它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可照抄照搬,必须进行设计的“转换”,其基础是对传统设计文化的全面理解。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和传统设计符号,提取优秀的设计因子,与当代设计生活方式和理念相结合,才可创造出新中式设计中的“新”。新中式设计中的“新”,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其设计文化符号和外在形象上,否则容易“得其形,而失其神”,应注重室内空间意境和居住理念的塑造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室内设计创作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功能、形式和技术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文化底蕴的新中式室内空间。

作者:姚令华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规划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中而新”、“新而中”辨———关于我国建筑创作方向的探讨[J].建筑学报,1994,(3):27.

[2][4]刘文金.当代家具设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何庆艳.中国传统色彩及其在新中式风格居室中的运用[J].2006,(S2):147.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7

兴趣是推动求知欲的基础。学生有很多爱好,如美术、音乐等。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与目的性要强,要循序渐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简单的课题,学生通过完成简单任务获得成就感,增强对室内设计的学习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比赛结果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在学校展出,使学生产生荣誉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室内设计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第一,语言表达能力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能力很广泛,涵盖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管理能力、语言表达与知识等许多方面。教学能力的形成需要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如,情感的表达需要语言的传递。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即使专业知识技能过硬,对于教学成果也有不利的影响。教师在讲课时应加强对重点知识的介绍,言简意赅,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吸收更多的知识。第二,教学的创造能力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理应具有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创造性培养,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极为重要,它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由于室内设计的特殊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传授知识的形式。第三,教师要加强室内设计教育科研方面的实践研究工作。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经验相当丰富,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很优秀,但在科研成果方面,特别是室内设计理论研究方面,发表的文章数量较少。一些教师的教学不足在于不善于总结授课内容。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的目标。

三、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养

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美国教育家普洛斯曾说:“设计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设计人员,而是解放他们,帮助即将成为设计人员的人们发现和认识自身,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空,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聪明才智,完善并提供机会。”拓宽学生在历史、设计、艺术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面,对他们今后独立工作是大有好处的。室内设计师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室内设计师除了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要重视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把看到的素材积累起来。生活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设计元素,只要善于观察,这些素材就会为日后的设计带来灵感与启发。有些学生习惯于闭门造车,这不值得提倡。学生要熟悉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型建材、绿色环保建材层出不穷。学生应通过调查研究,拓宽设计思路,使自身的设计才华得到充分施展。

四、强化室内设计理念

第一,室内设计理念的基础是以人为本。室内设计的中心思想就是按照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设计出人们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室内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人们的心理态度、室内功能、经济性与美观性等,这些都是学生在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第二,整体设计概念也不可忽视,室内设计的风格要与建筑结构和周边的环境一致。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节能、绿色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为减少环境污染,设计师应在室内设计选材中采用无污染、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

五、感受室内设计现场环境

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中所需的基础材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访室内设计原材料市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材料的价格、质量、性能与环保性等多方面因素。学生通过对材料各方面因素的了解,使材料的特点融入室内设计理念。

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室内设计的内涵与重点,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室内设计行业对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室内设计教学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技能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现阶段,我国教育者应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力求用最专业、最科学的技能知识,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佳男.浅析室内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建材与装饰,2016(40).

[2]陶万样.室内设计教育理论探讨.戏剧之家,2016(9).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虚拟现实;室内设计;教学;应用

室内设计实践活动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可见,对于室内教学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虚拟现实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力,给学生营造出更佳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利于培养出综合素养更高的室内设计人才。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较早,迅速发展时期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这是虚拟现实技术未来广泛普及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高度模拟出三维空间,打造出更加立体的虚拟世界,让技术应用者可以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虚拟世界,能够充分满足技术分析和实践的多项要求[1]。也就是说,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人与技术的相互促进和融合,让人能够沉浸在三维空间中,从而满足人们对技术和空间的多元化需求。现如今,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应用在更加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此技术的应用可以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室内设计教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不单单是一门理论教学实践活动,其对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极高,只有在课堂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进行系统性教学,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从而满足相关就业岗位和设计行业的需要。通过分析室内设计教学发展历程来看,二维技术和三维技术已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给室内设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采用的是手工画图方式,而现在早已经演变为计算机制图方式,制图效果得到了大大的优化,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在室内设计教学课堂上,专业教师要应用好计算机软件,呈现出更加直白和立体的数字图像,从而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这是培养专业化设计人才的基本前提。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加强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的实际应用。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学生就会接触到三维建筑模型,能够立足于多个角度对室内结构和布局进行详细观察,从而构造出效果更好的虚拟现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的贯彻应用很大程度改变了三维空间设计水平和最终效果,让室内设计彰显出更加独特的创意,进而能够实现室内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在未来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际应用,给学生打造出更加真实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去切身实践,从而提高室内设计教学效果。当前,影响虚拟现实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革教学理念和方式,才能持续革新室内设计教学效果[2]。

三、室内设计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虚拟现实的教学方法

(一)室内设计教学基本特点

1.系统性基于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设计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在室内设计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不断改革室内设计教学理念和手段,以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设计方面的综合素质。2.实践性室内设计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设计性和实践性,这样才能给居住者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所以,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充分融合,让学生具备更加专业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3.时代性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社会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在变化中的,不论是设计理念和实践方式均是如此。室内设计教学也应该要紧随时展步伐,对教学内容进行持续优化和创新,让室内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

(二)虚拟现实在室内设计的教学方法

1.计算机仿真教学室内设计教学的较高层级是计算机仿真教学,计算机的高度发展促进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际应用,这为室内设计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技术条件。计算机仿真教学的理念是通过对室内空间的仿真构建,让教师对于室内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的讲解更加真实高效,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室内设计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仿真教学,就可以将室内装饰过程复制出来,模拟出真实的施工现场,这样学生就可以切身感受到室内设计的相关要点。2.模拟演示教学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构建三维虚拟空间来展现生动的教学内容,这样能够让知识点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室内设计方案中必然会涉及很多装饰材料,其材质和特点均不相同,装饰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如果在教学中仅仅依靠教师口述,学生很难把握其中的要点,而如果构造三维虚拟空间,就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空间展现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材料应用特性[3]。3.事件重构教学“事件”指的是学生以往存在于脑海中的室内设计知识,是以前他们对室内方案和实践操作内容的基本认知,通过对这些认知的重新搭建,进而让学生形成对室内设计新的认识。教学媒体可以让学生对室内设计有一个大概的全面了解,而事件重构则可以让学生运用已经存在的室内设计知识在虚拟空间中去感受“现实”,进而加深或者更新对所学知识的新的理解[4]。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设计知识,对其中的要点进行生动形象的阐述,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和应用室内设计知识,从而达成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四、虚拟现实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在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少,教学效果欠佳。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室内设计教学中来,可以完全打破室内设计教学在空间上的限制,无论在何种距离之下,教师与学生均能同时存在与虚拟空间之中展开高效教学。由此可见,虚拟现实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师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室内设计教学中,可以将实训过程更加真实地模拟出来,学生无论身处各地都能沉浸在虚拟空间中,观看和体验操作实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效节省了室内设计实验室的建设成本,还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虚拟训练场景,这是室内设计实训的重要组成部分[5]。因而,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必须要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便提高室内设计教学效果,下文就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论述。

(一)把握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丰富教学信息的表现形式,给室内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要想切实发挥出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作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明确其给室内设计教学带来的影响,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显著提高室内设计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一,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室内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能够决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学生多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和技术更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彻底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就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室内设计教学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室内设计知识构建中来。第二,积极革新教学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课本知识之外,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去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还能掌握室内设计行业的实时发展动态,能够实现与时俱进的目的。第三,积极革新教学手段。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带动了室内设计教学手段的革新,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视觉材料,很多学生平时无法接触到的事物,都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微课等形式来彻底打破教学课堂的空间限制,无论学生处在何处都能通过网络进行访问。

(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虚拟室内空间

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革新极大促进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为了切实激发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降低室内设计课堂的难度,教师可以将教学重难点在构造虚拟室内空间上,营造出更加直观的三维空间,让以往复杂抽象的设计内容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教师可以首先应用计算机技术搭建出三维空间模型,之后运用CAD绘图软件制作户型图,运用3dsMAX软件制作三维模拟场景,最后运用虚拟现实软件将之前制作好的模型传入到虚拟场景中[6]。构建好虚拟室内空间后,教师可以使用鼠标或者键盘进行开关门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较以往的教学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于室内设计的认知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

(三)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化室内设计过程

虚拟现实技术在革新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发挥出非常显著的作用,可以说是促进了室内设计教学的全面改革。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软件搭建互动场景,充分结合室内设计教学大纲,通过对场景的搭建、建筑物和材料等位置的观察来进行辅助教学。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仅仅依靠的是图文信息,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将静态的图文信息转变为动态信息,原本抽象复杂的文字可以演变为生动的动画,这样学生就能在听觉、视觉等多个感官上去切身感受虚拟空间,进而提高室内设计教学的灵活性。从教学理念上来说,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室内设计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室内设计知识体系的搭建过程中去。从教学手段上来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从多个角度展示出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教学信息,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均能受到刺激,从而有利于人机交互最终目标的实现,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大纲内容和学生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教学的数字化发展,彻底打破实践空间对于课堂的限制,从而提高学生室内设计综合水平。

(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改进实验实训环节

室内设计教学活动是一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实践活动,只具备理论是不行的,实践性教学也至关重要,因为理念将来必将会应用实际的室内设计活动中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进实验实训环节的流程和要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室内设计实验实训的各个环节均能在虚拟场景中呈现出设计中会应用的工艺、设备和材料等,学生可以利用远程网络进入到实训系统去学习,帮助他们在良好的情境中掌握现实的操作技术[7]。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人工模式,学生先用图纸进行设计构思,如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则再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得到效果良好的室内设计方案。以往绘制静态图纸的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空间思考范围,限制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实训环节,可以将学生的抽象思维运用到三维空间中,能够直观展示虚拟的室内空间设计效果,优化室内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果的观看体验。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就决定了室内设计行业必须与时俱进,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重点所在。在教学中切实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有效推进教学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观性,进而大幅度提高室内设计教学的最终效果。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优化室内设计教学实训环节,进而革新传统课堂的弊端,充分运用并彻底发挥出虚拟现实技术的效能,从而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打造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郭心宏.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装修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21,28(6):128-129.

[2]樊莉.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装修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1(4):70-71.

[3]胡小玲,谭永平.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装饰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20(43):187-189,192.

[4]陆文娴.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装修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23):12-13.

[5]彭亚,矣昕宝,邱以胜.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化[J].现代职业教育,2020(26):182-183.

[6]滕振宇.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J].广西教育,2020(11):168-170.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天人合一思想;室内设计;具体应用;设计艺术

1引言

我国古典传统的室内设计之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比较广泛,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室内设计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许多设计者重新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应用到室内设计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的美观程度,还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理念,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2“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的思想史上比较重要的思想概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传统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儒家的思想中,天是道德观念的体现,人是道德准则的体现,“天人合一”在是自然的情况下,与自然进行合一,具体的表现为孔子所述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在道家的思想中,天是自然,人是构造自然的一部分,“万物与我为一”是道家追逐“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思想是哲学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生态观和人生价值观。“天人合一”思想指出,要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稳定。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在室内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人统一的整体观念,认为天人是一体存在的。二是自然发展规律平衡观,倡导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三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辩证观点。这些思想为室内设计的领域打开了一扇窗,促进了室内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推动了室内设计理论的发展。“天人合一”是传统室内设计的首选思想,已经形成了比较具体的理论体系。“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设计者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以中尊为美,强调自由灵动、虚实结合的审美意境,“天人合一”理念指出,顺其自然产生的美是理想的美[1]。与此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室内设计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和谐共处的伦理关系,这是人类对于自然畏惧之心的体现。要充分的尊重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充分的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个虚实结合的创作意境。“天人合一”思想还促进了生态文明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要求在室内设计的同时,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步进行。

3“天人合一”思想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在室内设计中的空间设计上,要应用“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礼制约束,重视道德和人伦的色彩理念,还要重视自然风水的设计。在空间的设计上应用“天人合一”思想理念,要尽可能的保障室内空间的顺风、顺水,从而在风水学说上,对室内的空间布局进行设计。风水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是设计者心理诉求的体现,也是设计者生理感受需要的表现。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建筑周围的气候状态和生态环境,还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和位置,在布局上尽量保证采风和采光程度与自然状况相符合,尽可能的在保障空间美观度的情况下,保证空间的舒适程度。空间的布局要遵循“天人合一”思想中的自然有序的观念,使建筑的空间表现具有一定的装修风貌,能够准确的体现出设计者的审美品位和道德情操,室内的空间分割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室内最好可以利用自然植被等景观进行分割和美化,摒弃机械等暴力的破坏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容。设计者还要尽可能的利用大自然,将阳台和窗户等结构进行整合,营造出“天人合一”思想中的设计境界[2]。3.2“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在材质设计中的应用。材质的选择和设计上要遵循“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价值观。装修的材料尽可能的保证符合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天人合一”思想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要求不以奢华为美,要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的自然性。在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的利用可再生的环保资源,使用能够自然降解的材料,还要实用无毒的涂料和再生的壁纸等。这样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还可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天人合一”思想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指出,要尽可能的保障室内的清洁程度,保障生态化的室内材料的使用,另外,还要减少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索取程度,选择清洁型和持续型的能源。设计者还要加强对自然风源和光源的利用,加强“天人合一”思想中的节能、环保、安全理念在材质设计上的应用。3.3“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室内的装饰设计上融入“天人合一”思想理念,要求在装饰上提高绿化技术和绿化植被的使用。可以将一些自然地盆栽、绿植、庭园的绿色系的植被应用到室内设计之中,进而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在装饰上,要尽可能的选择自然材料,加强室内的田园情趣,可以体现出“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价值观。摆设的物件也要尽可能的选择乡土气息比较浓重的民间工艺品,陈设的装饰品最好也要选择具有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的书画和手工雕刻品。这样可以保证居住者随时随地的享受自然地乐趣,增加生活的情趣。天人合一的理念能够推动室内设计的进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的发展[3]。3.4生态建设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设计要注重生态美,大部分对人体有害的材料和物质,如果在室内设计中大量的应用有害的材料,不仅会产生有害气体,造成环境的污染,还会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在室内设计中融入“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美,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中的物质进行再创作。比如,可以在室内设计中加入采光窗等设计,充分的利用自然光源,减少人工照明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天人合一”思想理念中节能环保理念的应用。在通风设计上,要尽可能的将自然和设计理念进行有机的结合,避免出现人工通风系统阻碍自然通风系统的情况,从而在“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指导下,在设计的过程中,保障住宅居住条件的舒适性。3.5适度消费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现代经济的不稳定发展,贫富差距过于悬殊,造成了很多住户要求设计的时候使用最贵最好的材料,为了满足自身虚荣光环的需要。这种心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变现尤为明显,大量的使用人造木材和人工合成的材料,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之中,要保障自身的建筑风格,还要尽可能的避免浪费情况的产生,这就要求在室内设计中加入“天人合一”思想理念中的适度理念,进行适度消费。设计人员应该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帮助消费者摆正姿态,杜绝浪费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产生。与此同时,绿色植被和盆景资源的装设是可以取代很多家具和装饰品的重要路径,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变室内的空气质量和环境,还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应用。3.6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理念中衍生而来,在室内设计中,大量的资源浪费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结合“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要尽可能做到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减少人为等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资源,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就可以循环利用,不产生污染物质的能源。在设计时,还要充分的考虑生态环保材料在装修中的应用,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充分的发挥“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结论

综上所述,室内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我国的室内设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具体需要,还可以有效的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天人合一”理念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及时的更新设计理念,解决设计中的不足,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孟亚丽.浅析“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致性[J].科技风,2017,(19):186.

[2]刘辉.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生态文明理念殊途同归[N].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5):20~22.

室内设计理论范文篇10

1.数字化教学综合性水平不足室内设计的数字化教学取决于任课教师的专业综合水平,即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软件应用能力,而目前民办高校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却存在很大差异:如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在手绘方面较娴熟,但是在软件应用上却存在着缺陷,因而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指导;一些年轻教师虽然能熟练应用设计软件,但在设计理论和方法技巧方面比较欠缺,使设计作品最终的艺术性和技术表达无法实现良好的融合。

2.数字化教学授课内容不完善民办高校室内设计数字化教学授课内容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避重就轻”和重理论轻实践两方面。在数字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偏向于对各种软件工具基本功能的介绍,而回避比较难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的不完善。在软件的功能介绍和案例分析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缺乏对学生数字多媒体图形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无法熟练应用设计软件。

3.软件教学与设计实践脱节民办高校软件教学与室内设计实践脱节,与实际工程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工作。民办高校室内设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相适应,形成无缝对接,使学生步入社会能迅速融入工作,从而满足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提高民办高校室内设计数字化教学的对策

1.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在数字化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教学模式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方法创新。在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把软件设计课程与室内设计专业课相结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重视软件界面工具介绍而忽略实际应用,应采用软件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电脑绘图的步骤与方法。第二,教学内容创新。一方面要将软件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进行内容安排,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及心理状态,因材施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适时更新,在介绍基础内容之上,涉猎与时下设计有关的新视野、新思路、新风格等。第三,建立完善、系统的数字化多媒体教学考核标准与方法。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试卷加上机的考核方式,由课堂表现加试卷加上机的考核方式取而代之,从而强化数字多媒体教学。

2.强化数字化教学的重视和投入民办高校室内设计的数字化教学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因此强化数字化教学,加大资源投入是重中之重。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室内设计研究部门,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研究,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加大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投入和管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强化数字化教学的主导地位,同时与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保持一致,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适合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