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6:46:06

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全面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基础,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工协作、逐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市场”的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确保上市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城乡居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品监管,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在全区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禁止有毒、有害农产品销售,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证上市销售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安全标准。

三、实施步骤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先易后难、先常规后特殊、先大宗后个别、先示范后推广,从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开始,先在重点批发市场、超市试点,再逐步向全区所有农产品市场延伸。

第一阶段为启动试点阶段。在镇城区宝商佳美家超市、旺家超市、老实人超市、众鑫超市,进行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

第二阶段为推广扩展阶段。市场准入范围扩大到虢镇城南果菜批发市场、镇太公庙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阳平镇西枸食用菌批发市场和城区所有超市。

第三阶段为全面实行阶段。市场准入延伸到各镇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散地,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四、检测机构和检测项目

(一)检测机构

1、组建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配备专职检测人员,购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对生产或上市销售的农产品进行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查。

2、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批发市场、超市要设立专用检测室,配备符合检测要求的速测仪器和2名以上检测人员,开展日常自检工作。

3、批发市场、超市检测室的检测人员由区农业局组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接受区农业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4、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要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等设立的质量检测室加强管理。各检测室要进行公正、公平、科学监测,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

(二)检测项目

凡进入实行准入制度市场的农产品,没有证明其质量安全状况的,需做以下检测:

1、蔬菜、水果类:检测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

2、畜禽类:检测瘦肉精、黄胺及激素类含量。

3、水产类:检测甲醛、氯霉素、重金属含量。

五、市场准入制度

(一)实行产地准出制度。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并上市销售的农产品,经自检或委托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检测不合格的,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不能处理的,应就地销毁。

(二)实行入市验证检测制度。

入市免检。对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凭有效证明或专用标志免检进入市场销售;对具有“三章两证”(三章:动物检疫验讫印章、省定点屠宰专用章、定点屠宰场专用章;两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疫合格证明)的猪肉产品和附带检疫证(章)的其他畜禽产品,免检入市销售;国外入境农产品凭入境检验检疫证书免检入市销售。

索检抽检。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批发市场、超市对具有质量安全合格证明的农产品,应进行索证查票,核查清楚,品证对应,物票相符,方可入市销售。对其质量安全状况有疑义的,应进行抽检。经抽检合格,方可入市销售。

现场检测。对无质量合格证明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由批发市场、超市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交易。

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向区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报告。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区农业局申请复检。因检测结果错误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实行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

同一产地,同一产品,连续3次抽检不合格,该产地的相应农产品,在6个月内禁止进入我区市场销售,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

(四)实行质量安全结果公示制度。

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应在场内显著位置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牌”,对入市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农产品产地、品种名称、检测结果、质量安全状况等。

(五)实行标识和包装管理制度。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经销的单位和个人,对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附加标识的农产品,应进行包装或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标识上要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生产者或销售者等内容。

(六)实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要对其经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向消费者做出承诺,要建立进销货台帐,记录保存相关票证,以便进行质量追溯。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要对检测结果负责。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不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不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的,区农业局、市工商局分局要按照各自职责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进行处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或伪造检测结果的,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保障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顺利开展,区政府成立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农业、畜牧、水利、工商、质监、环保、经贸、公安、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具体负责市场准入日常工作。各镇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镇政府对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工作负总责,区农业、畜牧、水利、经贸、质监、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农业局负责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组织实施,指导各镇、各批发市场、超市建立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相关制度,组织开展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质量安全管理。畜牧局负责畜禽产品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监管,做好畜禽产品市场准入的实施和抽检。水利局负责水产品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监管,做好水产品市场准入的实施和抽检。工商分局负责督促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开展质量监测,维护农产品市场准入交易秩序,对进入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质监分局负责组织地方农业标准的制订、备案和工作,会同农业、畜牧、水利等部门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管。环保分局负责对工业、生活污染源进行监测管理,协助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生产环境进行监测管理。经贸局负责督促超市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开展质量监测,负责市场准入过程中商品流通领域内农产品的行业指导、管理和质量承诺制度的管理。财政局负责市场准入工作所需资金的落实。公安分局负责市场准入的治安环境工作。

(三)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区财政局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力度,把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开展例行检测和监督检测、标准制(修)订、示范区建设、产品认证和名牌农产品培育等工作经费足额列入区级财政预算,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场准入范文篇2

市场准入问题是世贸组织法律体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金融服务领域,有关外国金融机构准入法制冲突上的协调是金融服务协议的基本内容,这在各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涉及外资银行的法律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问题上,结合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做了修改。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得到体现,而是由国务院通过并的《外资金融机构条例》(简称《条例》)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来规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始重构既有的市场准入制度,2002年2月1日新的《条例》实施,标志着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开始逐渐走向进一步的规范化、透明化、国际化。在《条例》实施后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6月27日颁发了《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取代了过去的《外国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7月18日起实施。新近出台的法律文件中有关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规则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有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市场准入法制的完善应该遵循国民待遇原则

在法制创制的价值取向上,应该坚持遵循世贸组织的法律原则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原则,避免对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上给予歧视,也不应该给予特别的保护。

具体而言,应该协调中资与外资准入的具体规则。在完善现有《商业银行法》中有关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则上,首先应该考虑对准入的程序性规则进行详细规定,尤其是在审查与批准的具体程序规则上应该补充,诸如审查与批准的时间、许可的拒绝、许可的公告、许可机构的记录、许可的撤销等都亟待完善;其次,对于一些新型的准入问题等。只有完善了这些制度,才能协调好合理区别对待中资和外资进入中国银行市场的具体待遇问题。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应该确保内部体系的协调

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立法体例上,应该构建合理和协调的体例。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种体例来选择其一:一是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基本制度进行系统化后,直接纳入《商业银行法》中;二是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系统地规定在有外资银行或者外资金融机构的专门性法律文件中。

及时克服准入制度中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存在的局限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实体规则,仍然存在诸多缺陷,程序规则则是该领域制度建设中的相对薄弱的环节。

第一,对外资银行开业条件规则进行完善。在申请人的条件上,建议在《条例》或细则中进行如下补充规定:其一,明确何谓“金融机构”。其二,申请人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明晰。

第二,规范对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问题。从《条例》的规定来看,应该注意补充如下内容:其一,应该明确禁止从事非银行业务。其二,在具体业务范围的列举上应该考虑与国内商业银行法的协调,不应出现合资或外资银行比中资商业银行不仅没有更多的限制,反而有更多的优惠。

第三,健全许可费制度。针对现有的法制没有许可费方面的规则,《条例》或者实施细则应该补充如下内容:其一,许可费的征收机构;其二,许可费征收的数额要求;其三,许可费与注册登记费的区别;其四,缴纳许可费的具体程序。

第四,完善外资银行再投资与通过收购本地银行股份的规范。鉴于我国银行、保险、证券实行分业体制,监管法规尤其应注意限制外资银行机构通过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进入非银行机构中的投资。

第五,补充外资通过并购获得准资格入的规则。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银行并购问题的法律文件,因此应该通过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有关制度的完善来补救。该问题上的规则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允许外国金融机构通过收购中资银行股份的途径进入中国银行市场。其二,外国金融机构收购股份应该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审查与批准。其三,可以收购中资银行股份的外国金融机构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其四,收购中资银行的股份应该不存在以下问题:妨碍或者损害中国金融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应该坚持股权平等和自愿的原则;不得损害债权人或者公众利益等。其五,收购股权的持股比例的具体限制。从各国立法惯例来看,通常应该给与适当的比例限制,因为收购的进入与新设的进入毕竟有实质性区别。在条件成熟时,最好制定专门性的银行并购法。

外资银行准入的有关程序规则存在的局限较多,今后的完善应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关于申请人应提供的资料。法律文件应该限定第11条的提供者为外国金融机构。

市场准入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试验区建设,按照抓民生工程、系统工程的思路,以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标,通过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加强市场自律和政府监管,确保入市销售的食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二、目标任务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分步实施”和食品安全、就业、稳定三兼顾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食品市场准入的品种和范围,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建立健全我县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2009年6月1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对27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其中:在全县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和医院、学校及单位食堂,对调味品(鸡精、调味料)、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果冻、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蜂产品、特殊膳食食品22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在我县大中型餐饮单位对上述食品和肉及肉制品、豆制品、奶制品、蛋及蛋制品、粮油制品和调味品(豆瓣、酱油、醋、味精)6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

三、食品市场准入条件

(一)预包装的调味品(鸡精、调味料)、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果冻、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蜂产品、特殊膳食食品22类食品包装或标识上须印(贴)“QS”质量安全标识,凡无印(贴)“QS”质量安全标识的禁止销售。

(二)销售上述22类散装食品,须在所盛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QS”质量安全标识等内容。

(三)肉及肉制品、豆制品、奶制品、蛋及蛋制品、粮油制品和调味品(豆瓣、酱油、醋、味精)6类食品餐饮消费环节的市场准入,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食安办关于成都市食品市场准入实施意见的通知》(成办发〔2008〕88号)规定的条件实施。

(四)现做现卖的糕点、饼干、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面食、腌卤肉制品、凉拌菜等食品,凭原材料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和原材料进货台账,方可销售。各监管部门按照工作职责,把好制作食品原材料的入市质量关。

四、工作职责

(一)各乡镇负责本辖区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组织领导、安排部署,县食安办具体组织协调、督促检查。

(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农发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卫生局、县水务局、县商务局、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及其他相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切实做好食品市场准入的相关工作。

县农发局负责加强对与27类食品相关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日常巡查和指导;加大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查处种植养殖环节的违法行为。

县质监局负责加强27类食品的生产许可检查,摸清涉及27类食品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情况,做好提前告知工作,并及时规范;加强对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日常巡查和指导,严格食品生产许可把关;加强日常监管,对已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食品尚未取得生产许可的,一律不准生产,及时查处生产领域的食品质量违法行为。

县工商局负责制定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贸(集贸)市场自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站(室)建设方案,引导和督促批发市场、农贸(集贸)市场开办者自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站,并指导其建立工作制度;加大对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27类食品的监测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27类食品,一律不准销售,及时查处流通领域环节内的违法行为。

县水务局负责督促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开办方自建水产品快速检测室,并指导其建立工作制度;继续健全、完善我县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做好水产品市场准入的宣传工作。

县商务局负责畜禽定点屠宰行业的监督管理和畜禽屠宰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全面推动生猪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日常监管,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酒类食品,一律不准销售,及时查处酒类流通领域环节内的违法行为。

县卫生局负责加强对全县医院、学校及单位食堂、餐饮单位27类食品的准入监管,全面推行定点采购和索证、台账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27类食品,一律不准使用,及时查处餐饮消费环节内的食品质量违法行为。

县公安局负责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维护执法秩序,查处暴力抗法事件。

县教育局负责配合卫生部门,督促全县学校食堂采购符合准入条件的27类食品。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食安办)负责做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牵头做好27类食品市场准入的宣传工作。

(三)食品生产、经营和销售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建立工作制度,确保生产、经营、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

(四)学校、医院及单位食堂、餐饮单位,要履行管理职责,建立原材料索证索票等工作制度,采购符合准入条件的27类食品。

五、工作要求

(一)各乡镇要把实施27类食品市场准入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辖区开展食品市场准入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按照我县构建食品安全防控体系的要求,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政府、行业协会的责任,细化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将任务分解落实到食品生产、经营、销售、使用、监管的各个环节,切实推行“首责管理制、属地管理制、责任追究制”。

(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27类食品的监督抽检力度,定期分析食品质量状况,公布市场食品质量信息。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抽检的针对性,扩大市场检测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水平。

(三)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假冒伪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查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要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规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引导消费者购买安全放心食品。

(四)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及政府门户网站、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对QS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市场准入标准、禁入品种、食品安全责任等进行广泛宣传,及时做好提前告知、释疑解惑、政策宣传等工作,使生产、经营、消费主体真正了解实施市场准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其主动、积极配合参与市场准入工作,营造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市场准入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在我县现有农产物质量安全监管构架的基本上,进一步完善监控制度,理顺监管体制,整合优化监管资源,构成县政府统一指导,牵头部分组织施行,相关部分各负其责,协调联动,顺利运转的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我县农产物质量安全程度。

二、施行时间和范围

自本方案之日起,在我县农产物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悉数执行以入市出场检测、质量追溯和违规处分为主的市场准入准则。

三、准入种类和检测项目

蔬菜类:茄果类、瓜类、甘蓝类、白菜类、绿叶菜类、豆类六大类。包括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西葫芦、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大白菜、通俗白菜、生菜、菜心、芹菜、蕹菜、菜豆、豇豆17种蔬菜。检测项目为农药残留。

生果类:苹果、梨、枣、桃、喷鼻蕉、葡萄、柑橘类种类。检测项目为农药残留。

畜产物类:猪肉、牛肉、羊肉、鸡肉。检测项目:猪肉检测项目为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磺胺二甲嘧啶;鸡肉检测项目为磺胺二甲嘧啶、乙烯雌酚、土霉素;牛羊肉检测项目为磺胺二甲嘧啶。

水产物类:鲜活鱼类、虾、蟹、贝类、中华鳖。检测项目为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四、监管部分职责

县农牧局:负责蔬菜产物生产源头质量安全监管,蔬菜产物质量的监督抽查和质量追溯工作;负责蔬菜产物质量检测营业培训、营业指导;负责检测信息的搜集、整治、申报及依法取得受权后对外;负责生产源头不及格蔬菜产物的查封和拘留收禁;负责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物标识、标记运用治理工作;负责农产物质量监督员营业培训;负责产地编码或生产者信息IC卡编制、发放和治理运用工作;负责畜产物、水产物生产源头质量安全监管,畜产物、水产物质量监督抽查和质量追溯工作;负责生产源头不及格畜产物、水产物的查封和拘留收禁。县林业局:负责果品生产源头质量安全监管,果质量量监督抽查和质量追溯工作;负责果质量量检测营业培训、营业指导;负责检测信息的搜集、整治、申报及依法取得受权后对外;负责不及格果品的查封和拘留收禁;负责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标识、标记运用治理工作;负责农产物质量监督员营业培训;负责产地编码或生产者信息IC卡编制、发放和治理运用工作。县工商局:负责流通环节农产物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负责流通环节农产物质量监督员治理工作;负责不符合市场准入前提农产物的市场清查工作;负责流通环节不及格农产物销毁和对不法运营者的处置处分工作;共同农业部分做好农产物质量监督抽查和质量追溯等有关工作。县商务局:负责肉类产物定点屠宰日常监管、检测工作;共同农业、工商部分做好农产物质量监督抽查和质量追溯等有关工作。县卫生局:负责饭铺、餐馆和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机关食堂、送餐中心等集体配餐、用餐单位农产物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准入工作的落实。

五、工作办法

(一)坚持健全农产物市场准入准则系统

1、农产物查验检测准则:但凡被列入市场准入的农产物运营主体单位,都应设立或许托付农产物质量检测机构,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物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抽查检测并公示检测后果,凡不符合国家质量安全规范的农产物,不得进入市场销售,也不得转销其他市场或许其他运营者,并依法向农业行政主管部分申报。

2、农产物流出注销立案准则:农产物批发市场该当设立产物销售证实单,具体记录产物质量情况、种类、数目及流向。依照国家和本省规则该当包装或许附加标识的农产物,逐渐履行产物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准则。包装上市的农产物,运营者该当在包装上标注或许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许销售者称号、生产日期等有关内容;不能包装的农产物,运营者该当采取附加标签、标识牌、标识带、仿单等方式标明农产物品名、生产地、生产者或许销售者称号等内容。

3、农产物进货检查验收准则: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销售者、超市和配送中心必需审验供货商的运营资历,验明产物及格证实和标识,并坚持进货和销售台账,照实记载产物种类、规格、数目、流向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管期限不得少于两年。不能供应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申报或许由供货商签字或盖印的检测申报复印件的,以及经检验不符合农产物质量安全规范的农产物,不得销售。饭铺、餐馆和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机关食堂、送餐中心等集体配餐、用餐单位该当坚持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和索票索证准则,不得收购检测不及格或许来路不明的农产物。

4、农产物质量监管员准则:凡列入市场准入的各类市场,都要设立农产物质量监督治理员,其职责是负责本市场准入各项工作的落实;负责与监管部分的联络沟通,并承受相关部分的营业培训和工作指导。

5、违规运营公示、产物质量公示准则和优质农产物推介准则:市场创办者应在场内明显地位设立公示牌,对本市场内违规运营者和农产物质量情况进行公示,并向消费者推介优质农产物生产基地、种类以及诚信运营者名单或摊位号。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未按规则进行检测、公示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分责令矫正;过期不改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分按照响应司法规则进行处分。

6、自动召回和退市准则:农产物生产企业或销售者该当对其生产或销售的农产物质量负责,发现农产物存在安全隐患,能够对人体健康或许生命安全形成损害的,该当向社会有关信息,自动召回农产物,实时采取办法进行销毁或许无害化处置,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分和工商部分申报。县农产物市场准入办公室经过对农产物运营者进行监督抽查,对一年内三次抽检不及格的运营者,由工商部分依法作废农产物运营资历,退出农产物运营市场。

7、质量追溯准则:农业行政主管部分依据质量检测信息和生产者、运营者个人信息,对不及格农产物执行质量追溯。对当地农产物,农业行政主管部分直接追溯到基地和农户;对外地农产物,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分,以信函方式奉告本地农业行政主管部分,实时索要追溯后果,并对下批次产物重点跟踪检测。

8、审核奖惩准则:对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和配送中心,农业、工商等有关监督治理部分应按期开展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则进行检测、公示的,该当实时查明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置或许提出处置意见。对遵规守法运营单位,由市场准入办公室赐与表扬奖励。

9、农产物质量安全承诺或质量安全商定准则:生产基地和供货商都要与市场主办方签署质量安全承诺或质量安全商定书,生产基地和供货商是农产物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农产物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经济组织、上市农产物生产者该当坚持农产物生产档案,完好记载农业投入品运用、病虫害预防等状况。还,制订并施行严厉的企业界控规范,开展农产物产地认定和农产物质量认证工作,生产高规范的优质农产物。

(二)坚持健全农产物市场准入保证系统

1、增强指导。成立县农产物市场准入工作指导小组,县县政府主管指导任组长,县农牧局、林业局、工商局、卫生局、商务局和各乡镇负责同志为成员,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牧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牧局主管副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各成员单位主管副职兼任。各监管部分和各乡镇都要明确专门指导和责任人详细负责农产物市场准入工作。县财务每年安排响应专项经费,保证此项工作正常开展。办公室首要职责是:(1)制订全县农产物市场准入施行方案,并组织施行。(2)协调各监管部分开展工作。(3)按期研讨并向指导小组申报农产物市场准入工作发展状况和需求处理的问题。(4)编制农产物市场准入年度任务目的和经费预算。(5)完成指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加大投入。县财务部分将农产物市场准入监管经费列入同级财务预算,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鼓舞农产物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经济组织制订、施行严厉的企业界控规范,开展农产物产地认定和农产物质量认证工作,生产高规范的优质农产物。

市场准入范文篇5

第二条凡在本市辖区内销售生猪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商务行政部门负责生猪产品市场准入的管理工作。

畜牧、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公安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生猪产品市场准入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市对生猪产品实行依法监督、达标准入、动态管理的制度。

第五条在本市销售生猪产品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取得生猪定点屠宰资格;

(二)两年内未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有在本市发展肉类连锁专卖(专营)店,推行品牌化连锁经营的能力;

(四)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或其他质量保证体系认证,通过HACCP认证,有完备的质量管理文件、操作记录,肉品卫生质量保证性强;

(五)有稳定安全的猪源,经合同订购的饲养基地的生猪和自有生猪占生猪来源的50%以上;

(六)符合《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2000)标准;

(七)实现机械化、规模化、工厂化屠宰和冷链加工,生猪屠宰车间设计屠宰能力达到Ⅰ级标准,具有与生产量相适应的冷藏、冷却等设施;

(八)有相应数量的肉品悬挂冷藏运输车;

(九)检疫检验、卫生操作规程和屠宰工艺流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十)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在本市销售的生猪产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有自己的商品品牌和注册商标;

(二)来自非疫区;

(三)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企业开据的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

(四)白条肉应当加盖清晰的动物检疫合格滚花印章、厂(场)名滚花印章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分割肉制品包装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最小包装上应当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检疫合格标志,并注明企业名称、生产日期、产品规格、执行标准和储存条件等;

(五)全部经过冷却工艺处理,运输过程应当悬挂、密闭、冷藏,并整车签封;

(六)组织状态、色泽、粘度、气味、煮熟后肉汤、肉眼可见杂质等感官特性,挥发性盐基氮、盐酸克仑特罗、汞、铅、砷、铜、亚硝酸盐、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磺胺类、氯霉素、己烯雌酚、六六六、敌敌畏、水分等理化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七条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条件的企业在本市销售生猪产品,应当向市商务行政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企业概况;

(二)进唐销售规划或方案;

(三)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定点屠宰许可证、营业执照、动物防疫合格证、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河北省二级以上资质等级证书或国家四星级以上等级证书、商标注册证等相关资料复印件;

(四)检疫合格滚花印章、厂(场)名滚花印章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印模,包装标签样本和生猪产品购销合同书,合同订购饲养基地名单;

(五)生产地市级商务行政部门推荐意见书;

(六)生产地市级商务行政部门和畜牧、食品药品监督、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的“两年内未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证明;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八条市商务行政部门受理备案后,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依照本办法对备案企业进行实地审验。审验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备案企业及生产地市级商务行政部门,同时通知本市相关单位,并向社会公告。

第九条外埠进入本市销售的每批生猪产品,应当随车附表,标明生产企业、运输目的地和企业、数量、车号及业务员或经手人姓名等,同时报当地商务行政部门审查。

每批生猪产品进入本市区域,销售前应及时到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地点报检,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开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开展抽样检测、换证、车辆消毒等工作。

第十条外埠生猪产品进入本市销售时,应当持有本市发放的《审验合格证明》,随货同行,以备查验。

第十一条禁止未经备案的生猪产品销售单位和个人进入本市销售生猪产品。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本市销售病害肉、注水肉、劣质肉、非定点屠宰猪肉。

第十三条鼓励或扶持经准入的外埠企业在唐设立办事机构或相关行业组织,配合本市做好其生猪产品在本市销售的规范管理工作,共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打击假冒产品。

第十四条对进入固定市场销售生猪产品实行“厂场挂钩”制度,由生产方和市场方按照本办法和相关规定协商确定,并签订协议书,报市商务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销售生猪产品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商务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两年内不再受理其备案:

(一)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

(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

(三)一年内两次抽查产品不合格的;

(四)开展不正当竞争等扰乱肉类市场正常秩序的;

(五)不服从本市行政部门管理,拒绝、阻碍正当检查的;

(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商务行政部门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由卫生、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等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市场准入范文篇6

市场准入问题是世贸组织法律体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金融服务领域,有关外国金融机构准入法制冲突上的协调是金融服务协议的基本内容,这在各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涉及外资银行的法律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问题上,结合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做了修改。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得到体现,而是由国务院通过并的《外资金融机构条例》(简称《条例》)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来规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始重构既有的市场准入制度,2002年2月1日新的《条例》实施,标志着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开始逐渐走向进一步的规范化、透明化、国际化。在《条例》实施后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6月27日颁发了《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取代了过去的《外国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7月18日起实施。新近出台的法律文件中有关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规则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有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市场准入法制的完善应该遵循国民待遇原则

在法制创制的价值取向上,应该坚持遵循世贸组织的法律原则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原则,避免对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上给予歧视,也不应该给予特别的保护。

具体而言,应该协调中资与外资准入的具体规则。在完善现有《商业银行法》中有关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则上,首先应该考虑对准入的程序性规则进行详细规定,尤其是在审查与批准的具体程序规则上应该补充,诸如审查与批准的时间、许可的拒绝、许可的公告、许可机构的记录、许可的撤销等都亟待完善;其次,对于一些新型的准入问题等。只有完善了这些制度,才能协调好合理区别对待中资和外资进入中国银行市场的具体待遇问题。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应该确保内部体系的协调

在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立法体例上,应该构建合理和协调的体例。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种体例来选择其一:一是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基本制度进行系统化后,直接纳入《商业银行法》中;二是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系统地规定在有外资银行或者外资金融机构的专门性法律文件中。

及时克服准入制度中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存在的局限

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实体规则,仍然存在诸多缺陷,程序规则则是该领域制度建设中的相对薄弱的环节。

第一,对外资银行开业条件规则进行完善。在申请人的条件上,建议在《条例》或细则中进行如下补充规定:其一,明确何谓“金融机构”。其二,申请人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明晰。

第二,规范对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问题。从《条例》的规定来看,应该注意补充如下内容:其一,应该明确禁止从事非银行业务。其二,在具体业务范围的列举上应该考虑与国内商业银行法的协调,不应出现合资或外资银行比中资商业银行不仅没有更多的限制,反而有更多的优惠。

第三,健全许可费制度。针对现有的法制没有许可费方面的规则,《条例》或者实施细则应该补充如下内容:其一,许可费的征收机构;其二,许可费征收的数额要求;其三,许可费与注册登记费的区别;其四,缴纳许可费的具体程序。

第四,完善外资银行再投资与通过收购本地银行股份的规范。鉴于我国银行、保险、证券实行分业体制,监管法规尤其应注意限制外资银行机构通过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进入非银行机构中的投资。

第五,补充外资通过并购获得准资格入的规则。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银行并购问题的法律文件,因此应该通过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有关制度的完善来补救。该问题上的规则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允许外国金融机构通过收购中资银行股份的途径进入中国银行市场。其二,外国金融机构收购股份应该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审查与批准。其三,可以收购中资银行股份的外国金融机构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其四,收购中资银行的股份应该不存在以下问题:妨碍或者损害中国金融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应该坚持股权平等和自愿的原则;不得损害债权人或者公众利益等。其五,收购股权的持股比例的具体限制。从各国立法惯例来看,通常应该给与适当的比例限制,因为收购的进入与新设的进入毕竟有实质性区别。在条件成熟时,最好制定专门性的银行并购法。

外资银行准入的有关程序规则存在的局限较多,今后的完善应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关于申请人应提供的资料。法律文件应该限定第11条的提供者为外国金融机构。

市场准入范文篇7

一、市场准入工作目标

(一)严守风险底线

2013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压力加大。市场准入作为风险监管第一道关口,在守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中应发挥风险管控前移关口作用。

(二)服务实体经济引导

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好支持消费、服务民生等金融服务。

(三)优化结构布局

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在东北、中西部以及金融服务不足地区设立网点,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理布点、均衡布局,为城乡企业和居民提供均等化基础金融服务,履行社会责任。

(四)转变发展方式

密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找准市场定位、明确发展战略、完善公司治理、强化资本补充和约束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提高集约经营和服务水平。

二、市场准入工作重点

(一)制度建设

通过对法规制度的后评估和不断完善相关监管法规,为提升市场准入监管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2013年上半年完成《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农村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修订工作并公布实施。加快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修订工作,2013年下半年公布实施。

(二)机构准入

坚持风险为本,严格把关,体现“扶优限劣”,支持风险管控能力强、风险评级良好的机构优先发展,限制风险管控能力弱、风险评级差的机构盲目扩张。

1.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行业政策,以准入促改革,指导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明确市场发展定位,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实施步骤,优化布局。

2.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履行社会责任。重点支持向国家区域战略优先发展的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以及金融服务空白点更多配置金融资源,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对“三农”的金融支持,鼓励农信社和农商行下沉服务网点,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3.加强商业银行股权投资的准入监管。对商业银行参股、控股银行类机构加强市场准入监管。指导商业银行做好自身发展与其参股、控股银行类机构之间的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坚持差异化发展、竞争回避,加强对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的防范和破产隔离政策机制建设。对部分商业银行参股、控股多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问题进行研究,完善相关标准和条件,坚持商业银行对外投资应首先获得银监会批准的原则,通过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指导其加强防火墙建设,防范各类风险相互传导和转移。

4.有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银监发〔2012〕27号),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起设立和现有机构的重组改制。

5.通过准入监管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对股东资质和董事、高管人员任职资格严格把关,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股权结构,强化“三会一层”以及董事、高管履职尽责能力,促进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股东、最终受益人、实际控制人的审核与监督。

6.科学统筹中资银行“走出去”和外资银行引进来。巩固中资银行境外发展成果,指导中资银行在“走出去”过程中制定科学、清晰、切实可行的境外发展战略,为中资企业境外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审慎把握境外拓展速度,防范国别风险。深化外资银行本土化进程。促进外资银行在华差异化发展,积极发挥其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加强监管联动,不断提高银行业对外开放质量。

7.协调多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在按机构类型分部门实施准入监管架构下,加强内部沟通,统筹评估同一股东设立多类机构的政策协调和监管标准一致性,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

(三)业务准入

坚持审慎原则,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结构,深化市场细分,拓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

1.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专营支行,开展小微企业服务。支持战略定位清晰、创新能力较强的银行发行小型微型企业专项金融债。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和配套制度,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2.加快研究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相关的市场准入工作。认真研究国际资本监管规则和资本工具发行实践,建立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的新型资本工具准入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发行新型资本工具的行政许可条件、程序和要求,积极支持商业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3.有序推进服务和产品创新。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对新产品、新业务风险的评估能力,支持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合理推进服务和产品创新,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的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创新。区别对待金融创新,坚守风险底线,审慎对待高风险产品,对规避监管的创新严把准入关。

4.推动提高业务准入政策的一致性。对于法规未明确规定的业务,例如企业债券承销与交易、托管业务等,研究中、外资一致的准入政策和许可程序。

(四)董事、高管任职资格管理

1.通过任职资格管理,促进董事、高管人员履职尽责。准入管理应当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审慎文化相结合,促进董事及高管人员审慎经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勉尽责,进而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理性发展、合规优先的文化。

2.研究建立统一的基础知识测试制度。建立适用于不同类别董事、高管的试题库,兼顾标准的一致性和不同机构类别、不同职务职级的差异性,为任职资格核准提供参考。

(五)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和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信息系统,将股东信息纳入信息平台,提高准入信息质量,扩大信息共享权限,增强系统运用有效性,为准入监管提供更多依据和参考。

(六)其他重大准入问题研究

加强对重大准入问题的研究,包括银行分类和市场定位,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和管理模式创新,企业集团参股或控股多类金融机构准入协调机制,将数据质量、绿色信贷业务、银行间科技服务、远程电子金融服务、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纳入准入监管机制等。

三、市场准入工作措施

(一)统筹协调和分类监管相结合

1.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部署,针对不同类型机构,制定各类机构准入监管工作方案及差异化的准入条件和监管标准,体现不同类型机构的差异化特征。

2.加强各类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协调,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

(二)加强审慎评估,提升准入监管有效性

1.通过市场准入政策倾斜,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对于在国家区域战略优先发展地区、金融服务薄弱领域以及国家产业、行业政策鼓励优先发展领域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的各类申请,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继续在准入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坚持准入前审核和准入后评价并重。有针对性地增加准入前实地调查核实。在新机构、新业务准入审核中,有针对性地通过实地走访,考察申请人信息系统支持能力和硬件设施、人员储备、其他监管部门或监管当局对申请人的评价等方式,拓宽信息来源、交叉核实信息,提高准入监管审核深度。建立市场准入后评价制度。对新设机构的组织架构、业务经营、人员配备、系统运行、内部管控、风险管理、新任高管履职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市场反应等实施综合后续评价,确保准入监管的审慎性和持续性。

3.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监管手段,加强准入、高管信息系统的运用,通过建立机构、董事和高管的基础信息、诚信信息,为准入工作建造更加有效的信息平台。

(三)深化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1.充分发挥市场准入联席会议作用。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准入监管工作的统筹协调,在政策指导、信息沟通、研究重大问题等方面取得实际成效。

2.加强市场准入与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联动,确保监管连续性。市场准入应当与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相互支持、相互校验,紧密联动,增强合力,提高准入工作效率。

市场准入范文篇8

食品准入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工程,为了开展好此项工作,工商局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关口前移,依法监管”的总体思路,精心组织,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并确定市场作为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工作试点,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市场食品安全准入管理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在落实市场食品准入工作中,结合市场巡查和市场监管工作,开展宣传工作,向广大经营者从为什么要进行,如何进行,有何好处等方面进行宣传,同时在市场内外采用横幅、吊挂、标贴等方式设置了大量有关市场食品准入管理方面的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市场食品准入管理氛围。此外,我局还充分利用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和相关新闻报道。通过宣传,使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全面了解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该项工程,在食品消费时有意识选择参与了食品准入的商家进行消费,促使广大经营者消除抵触情绪,支持该项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市场食品准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完善制度,使食品准入管理有规可依。为了明确监管、市场开办和经营三方责任,该局由工商所与市场开办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并监督市场开办单位与经营者签订《商品质量准入保证责任书》,督促市场内经营户建立并认真填写台帐、索取票证进行存档备案。根据当地实际,该局制订了七项制度,包括市场食品质量管理责任、市场食品进货查验、市场食品索证索票、市场食品购销挂钩、市场食品质量巡查监管、市场食品质量信息公示和不合格食品退出市场管理等7项制度,并在市场内上墙向消费者公示,同时向经营者下发了“市场食品进销货台帐”、“退市登记册”、“食品准入索证索票目录表”等。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初步形成部门监管、市场自管、经营户自律的管理责任机制。

三是全面落实市场食品质量巡查监管制度。该局将巡查责任落实到人,并将市场食品准入管理情况作为巡要内容,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对市场上的食品及时进行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警示,避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市场准入范文篇9

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运用经济学分析的原理即可分析这种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及其均衡问题,分析市场准入的效益和成本,提高政府的规制的效率,并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法律提供基础。

一、市场准入的需求与供给

需求和供给是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一对基本范畴。如果需求和供给可以保持均衡则是政府对市场进入进行干预的理想目标,但由于市场进入对政府管制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这种需求和供给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如何减少这种政府的管制和市场的需求的不平衡则是经济学家要探讨的问题。

市场准入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自然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信息、国际贸易保护等。而市场准入的需求不同,政府对市场准入规制的供给也不同。

1、自然垄断

即某些公共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一家企业满足全部市场需求的某种合理性,形成自然垄断。由于自然垄断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成本弱增性,由一家或极少数企业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能使成本极小化。但由于企业实行垄断经营,其经济人的特性使其本能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垄断经营者的一种交换条件,需要政府垄断企业设立价格(费率),并限制竞争者的进入,即提高市场准入的条件。自然垄断而产生的政府对市场进入干预的需求和供给表现为:一、是抑制企业过度进入,保证社会生产效率。如果不存在市场准入,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就会盲目地进入自然垄断产业,重复投资,过度竞争。为了防止破坏性竞争,需要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实施市场准入,通过控制进入壁垒,抑制企业过度进入,以保证生产效率[2][2]。二、保证自然垄断行业的安全和稳定性。由于自然垄断行业如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等行业,多为社会的生活必需品,大多关系到公共利益,同时也需要必需的投入和沉淀资本。政府要对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业进行管制,可设立一些严格的准入条件,并限制一定行业中的主体的资格和数目,对申请进入某个自然垄断行业的厂商进行资格审查,规定采取特许投标竞争,拍卖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独家经营权,选择并赋予少数几家或一家企业垄断特权,发放许可证。有的国家规定由政府自己直接经营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

2、外部性

概括地讲,外部性即一个行动可能在市场之外有助于或有损于他人的利益。外部性对市场准入的需求和供给表现:一、为具有外部性的企业制定较高的市场准入标准;淘汰落后。通过市场准入管制,预先淘汰掉那些不具备相应的高技术能力、治污降污能力的申请人,甚至不允许某些行业的“自由进入”(如烟草行业、某些有可能产生麻醉物质的化工和制药行业),以实现全社会总的经济配置最优化。二、通过准入保证现有企业正外部性,鼓励公共物品的生产。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市场准入,保证市场上主体的垄断地位或相对垄断地位,保障其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获得回报,确保其利润,从而促使其进行对社会产生正效应的行为。如中国保证中国电信一定程度的垄断地位,以发展边远地区的通信事业。

3、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informationtheory)

通过政府规制可以通过降低得到信息的成本,克服信息偏在。一是诉讼成本高于规制成本。二是消费者不可能轻易对收集到信息作出评介,如潜在的药物效力方面或某一个特定航线上的安全方面的信息;三是市场供给方面不能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偏在的存在也对市场准入提出了需求。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规制:一是政府、其他机构或经营者直接对信息劣势者提供信息。如要求经营者提供信息,如要求经营者对产品作出确切的标识,禁止误导性的陈述或宣传广告。二是建立或实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一方面,由于企业(尤其是有限责任的企业)设立时的资产与人员的准备都直接影响着成立后的企业与相关市场主体交易的效率与安全,企业市场准入规制的重要信息公开制度正是为相关市场主体获取信息创造条件,以克服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很难理解产品所涉及的技术数据时,对政府部门或经营者来说不能直接指望消费者都能具有评介不同产品成分所需要专业知识或资料。政府可以对产品的质量或向产品的厂商发放生产经营许可证。即在在这些产品出售之前,政府即要求企业或产品应当建立实施有关的标准,符合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实行严格的企业或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4、国际贸易保护

贸易自由原则是WTO的精髓,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国际贸易规则,就是为了推进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活动。但贸易自由是有条件的,包括WTO在确定市场准入、贸易自由原则的前提下,也规定了例外条款(principleofexeption),即允许各成员基于健康、道德、环保、安全、历史及本国经济的发展等原因,而背离其义务,准许其不遵守和执行贸易自由原则下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透明度、关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促进公平贸易与例外条款、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等原则,正体现了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在WTO规则下的共存。逐步自由化原则也体现了对贸易保护的认可。这些都是对WTO市场准入的限制。

近年来,通过WTO成员之间的谈判,已大幅度减少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和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推动商品、技术、资金和服务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但是,当今,在推进国际贸易进程中,新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各种非关税措施来构筑贸易壁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隐藏性强、不易监督约束的技术壁垒,充当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给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造成极大影响。这种贸易保护壁垒,其实质即是市场准入障碍。各国政府就必须研究制定适合自已国情的国际市场准入制度。

国际贸易保护对国际市场准入的需求和供给表现为:一,根据WTO的市场准入和例外原则的承诺,政府决定一国市场准入的范围,哪些是方面可以放开,实行市场进入,哪些实行市场适当进入,哪些不能放开,不能实行市场进入。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意味着就能够消除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所有障碍,世贸组织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约束力是十分有限的。在WTO的承诺之外,各国要根据本国的情况,对进入本国的贸易、服务、投资进入本国市场实行管制。一国政府既要研究本国的市场对外开放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准入标准的制定;又要研究他国市场准入障碍,应对各种贸易壁垒。

此外,政府在市场准入中还存在特殊的供给。当然,市场失灵并不一定要通过政府才能解决,如有些外部性,通过当事人双方的私人安排也可解决。但是政府在处理市场失灵时具有强制性的权力,这种建立并保障市场上的权力,直接提供某些基本的服务,并间接地创造出信任、理解和有安全保障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企业的日常生活是生死攸关的。正是这种权力体现为政府在矫正市场失灵时,具有特殊的优势:如征税权、禁止权和惩罚权等。[3][3]如在某些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政府可以对微观的经济主体进入市场进行规制,禁止某些行为,除非得到国家的特许权,否则就不能禁止其他主体进入某一商业领域或从事某种行为。政府也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选择自己从事经济活动的环境,为了使竞争不至于过于激烈,需要政府规则来控制产业进入。

就市场准入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政府的市场准入的立法和执法。立法是执法的基础和依据,而政府执法是立法的落实和保证。

应该明确的是,市场准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垄断、外部性和国际贸易等等;同时又是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时期,对市场准入的需求不同,从而提供相应的政府对市场进入的供给也不同。市场准入的供给主要取决于政府对提供市场准入的理性认识和条件。如应市场准入的认识而言,到底是放松还是管制,在哪些方面放松,哪些方面管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均的不同的看法。市场准入的供给还取决于政府对市场进入管制的条件是否具备、条件是否成熟。

二、市场准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市场准入的成本如果超出了收益,则存在政府规制的失灵。因此,可以运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判断政府对市场进入的规制是否失灵。

1、市场准入的成本分析

政府对市场进入的管制主要是通过立法、法律法规的修改与调整、执法、放松或解除管制来实现的。政府对市场进入的管制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微观制度的制定成本和动作成本、效率成本、转移成本、机会成本、“劝说”成本[4][4]等等。就市场准入的立法而言,由于立法是执法的基础和依据。立法活动是一项复杂而严肃的活动,它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收集相关的信息,征求各届的意见,然后起草某项意见,举行听证会、座谈会或论证会等形式征求公众意见,作为修改草案的依据。有时没有照顾到某些利益集团的意见,法律法规而被推迟或不予通过。因此,政府管制的成本是相当大的。而有些利益集团为了促使政府颁布对其有利的法规,常常会对立法者进行游说,甚至行贿,这些也构成相关利益集团的立法成本。一项法规对利益集团的关系越密切,这种由利益集团承担的立法成本也越大。在管制的总成本中,执法成本所占的比重最大。该成本直观地表现为政府管制机构所发生的日常成本费用和政府管制机构的职员人数。据霍普金斯估计,1996年美国政府为建立和管理有关规则制的规章制度开成了总量达140亿美元的支出。[5][5]

市场准入的成本可以分两大类:一是政府本身承担的成本,主要表现为政府管制机构的各种成本费用,对政府而言,比较容易估量;另一类是被管制企业承担成本。包括如行政符合成本[6][6]和用于向政府管制部门游说,甚至进行寻租活动的成本。这一类较为隐蔽,而且常被忽视。因此,该类成本比较难估量。

2、市场准入的收益分析

政府管制的收益是通过垄断者收益减少而消费者收益增加来衡量的。如如实行价格规制后,遏止了垄断价格,给消费者带来了福利。又如在自然垄断行业,由于实施了市场准入,降低了收费价格。福利经济学,认为如何衡量政府管制的收益的最好办法是计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增加量。但这种方法由于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感觉,并不好操作。有的学者提出一种简单容易的衡量方法[7][7]:通过计量实行政府管制后,消费者支出的减少数量和生产者因效率提高而增加的数量的加总数来衡量政府管制收益。其理论依据是,一种有效的政府管制机制能刺激企业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以英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对电信、电力、航空等部门实施垄断的国有经营体制,导致其缺乏活力,效率低下。80年代初,英国对这些基础产业进行重大改革,设立政府管制机构,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强化了政府管制的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福利改进。从该例可以看出,实施政府管制后,生产者因效率提高而增加的数量是可以计量的。规制的收益水平还可以通过规制实行前后社会福利的实际水平进行比较得出。

3、市场准入的成本与收益对政府对市场准入规制的影响

根据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最佳产量。市场准入的成本收益分析从理论上说明政府对市场进入的规制是有必要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对于判断是否及应该怎样实行市场准入规制也具有意义。但是,由于政府机构的活动的特性以及规制行为的社会性、复杂性,不具有象实物产品那样可分性,要在占有完全信息的基础上,准确了解企业和社会在规制前后的成本、收益状况,进而准确估量政府对市场进入规制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决定最佳政府规制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植草益和施蒂格勒从不同角度对政府规制的成本和收益作了分析,并得出何时政府管制是必要的,何时政府管制是无必要的。[8][8]由于该两学者的观点在现实的难操作性。我国学者王俊豪提出一种计量方法。[9][9]

市场准入范文篇10

巴塞尔核心原则要求,有效银行监管必须明确界定被监管对象,包括明确规定已经获得执照并接受银行监管的各类机构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并严格控制“银行”一词的使用。对我国外资银行的准入而言,对被监管对象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可以在我国设立外资银行的投资主体的法律资格,其二,外资银行可以采取的法律形式及其开展业务的范围。

二、准入监管的市场化导向

监管的市场化导向就是监管的制度设计和监管措施以尊重和自觉运用市场规律和市场力量为价值取向。比如,同样是出于考察外国申请者的经营品德和缓冲本地银行业过度竞争压力的监管目的,香港用逐步提升申请者在本地设立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格的办法(由注册存款公司后至限制持牌银行再至持牌银行),内地采取“一刀切”地让申请者设立办事处或者代表处等待一定期限的办法。前者注重从申请者在本地市场竞争中的经营表现来考察其品德,后者消极地关注申请者排队等待的时间。我们虽不能因此就推断哪一种办法更趋国际化,但哪一个更具备市场化导向和更有绩效显而易见。

三、许可标准与持续监管标准一致

鉴于在一些国家,对银行的许可发照和持续监督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有效银行监管不仅应当建立明确而客观的许可标准,而且还应保证许可标准与持续监管标准相一致。这样,当一家既存机构不再符合标准时,就可据此吊销其执照。

一般而言,金融监管大致分两种模式,即单一监管模式和多头监管模式,中国基本上是单一监管模式。由中央银行集中行使监管权力,其合理性在于,央行实行垂直管理的庞大的分支机构是实现金融体系监管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有利于保持许可标准与持续监管标准的一致性。但我国现行规定欠缺对许可及其相衔接的持续监管这一动态过程的规制。因此,应在我国立法中借鉴些规定,以求得对外资银行的许可与持续监管相协调。

四、实事求是地对待准入门槛的宽松化步伐

任何金融自由化步伐在一定的市场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极限,这种极限就是本地金融体系的适应能力和金融监管水平的极限。香港,虽然监管水平较高,但金融体系复杂且有一定的产业负担,故同样需要审慎对待外资银行准入门槛的宽松化问题。其经过多阶段的分步放开,直至2002年才最终取消了海外申请者在资本实力方面的特殊要求以及取消“三家分行限制”,就是审慎对待准入门槛宽松化的明证。内地目前对外资银行的准入门槛主要体现在对申请者资本实力的限制上。笔者认为,除了绝对不可轻易放弃这一限制外,还需借鉴香港的历史经验,改革代表处制度,设置银行业务范围的分类许可制度,即越高级别的银行业务,越是要把申请者在本地经营规模和经营品德表现作为市场准入的考虑条件。

五、使用评级结果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

随着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管理方式的转变,监管部门将越来越多地使用评级结果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

据悉,我国融资结构的特点是以银行信贷为主,间接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几乎达到90%,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仍不能满足信贷业务规模的发展。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国内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的方法主要应为内部评级初级法或标准法,即采用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计量信用风险。对于尚无能力建立内部评级体系或内部评级成本较高的商业银行,采用外部评级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降低信贷风险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

六、注重对外资银行的地区和国别分布管理

我国外资银行目前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集中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并适应我国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必须从市场准入上对进入中西部的外资银行提供相对优惠的条件,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批准等,以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到中西部投资。同时,应当引进不同国家的银行,使其分布尽量趋于平衡,以避风险。注意大力引进符合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外资银行,愿意向我国提供先进金融技术服务的外资银行,特别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资本雄厚的跨国银行

七、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环节的监管

经营不佳的外资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必然逐渐退出市场,因此建立外资银行的退出机制和完善退出过程非常必要.我国应针对外资银行制定相关法规,完善和细化外资银行的市场退出标准以及接管、清算等法律程序,使之更具操作性,以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并防止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金融危机的滋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