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6:25:06

肾内科

肾内科范文篇1

关键词:肾内科;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德尔菲法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护理质量评价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敏感性指标的选择是护理质量评价的关键[1]。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是基于护理效果而制定的定量监测评价标准,涉及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等各环节。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共性指标,不能反映各专科护理特点,达不到科学评价的目的。因此,迫切需要开展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已有针对手术室、妇产科、儿科、骨科、静脉治疗专科等科室及专科的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2-6],但目前尚无肾内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构建的研究。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连年攀升,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肾病护理专科性强,涉及范围广,包括住院护理、门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护理以及患者居家远程护理等。护士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利于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本研究在循证的基础上,用改良Delphi法建立北京地区肾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敏感指标,旨在为肾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研究小组成员研究小组由7名成员组成。学历:博士1名,硕士2名,本科4名。职称: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专业:肾内科5名,内科1名,危重症医学科1名。专科工作年限10~22(21.42±8.34)年。1.1.2咨询专家纳入标准:北京市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从事肾内科临床医疗、护理或管理工作8年以上;护理管理者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临床护理专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自愿参加,对本研究有较高的积极性。纳入咨询专家30名,来自综合医院27名,专科医院3名。男2名,女28名。年龄31~55(42.29±7.7)岁。学历:大专1名,本科26名,硕士2名,博士1名。职称:中级15名,副高级12名,正高级3名。工作年限8~33(22.43±6.70)年。职务:护理部主任3名,肾内科主任2名,肾内科护士长15名,血透室护士长6名,腹膜透析中心护士长4名。

1.2方法

1.2.1指标构建方法研究小组成员经循证与讨论,筛选出25项肾内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指标的名称、指标的内涵、计算公式的合理性、资料的可采集性达成初步共识。编制专家函询问卷,包括问卷说明、正文及专家情况调查表三部分内容。正文包括指标内涵、指标敏感性、指标重要性、计算公式科学性、数据收集方法的可行性。依照Likert5级评分法,5分为非常认同,1分为非常不认同。专家情况调查表包括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及熟悉程度等。第1轮函询结束后,研究小组对函询收集的信息与数据进行整理,将重要性赋值≤3.5分和(或)变异系数≥0.25的指标予以剔除。组织咨询专家小组成员进行面对面讨论,逐条讨论分析、规范每个指标的名称用语。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回收后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1.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专家积极性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专家权威系数(Cr)表示,专家权威系数为专家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的均值;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CV)和协调系数(W)表示,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协调程度

①专家积极性。第1轮发出专家函询问卷35份,回收30份,应答率85.71%;第2轮发出问卷30份,回收30份,应答率100%。②专家权威系数。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和0.81。③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第1轮指标的敏感性、指标的重要性、计算公式的科学性、收集方法的可行性W值分别为0.39、0.28、0.25、0.15,均P<0.01;第2轮分别为0.52、0.35、0.30、0.26,均P<0.01。

2.2指标筛选结果

第1轮函询后新增4个指标,删除3个指标,修订1个指标。第2轮函询后,修订1个指标。最终确定了26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见表1。

3讨论

3.1构建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临床调研和查阅文献深入地分析肾内科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护理质量评价的关键内容,运用改良德尔菲法建立了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26个指标,为将来建立统一的肾内科护理质量数据库提供了理论依据,便于护理管理者明确下一步管理目标,提高其可执行性,进行日常管理监测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和证明肾脏护理对患者影响的方法,关注肾内科护理敏感指标有助于指引开展循证护理实践,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并推动肾脏病护理专业的发展[7]。

3.2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专家积极性以问卷回收率来表示,一般≥70%表示专家积极性较高[8]。本研究的2轮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71%、100%,说明专家的积极性较高。本研究接受2轮咨询的专家为从事肾内科临床医疗、护理或管理工作的专家,均来自北京市三级医院,2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均>0.80,表明本研究具有较好的权威性,为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函询专家数量符合德尔菲法一般专家人数15~50名的要求。改良德尔菲法是在传统德尔菲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专家面对面讨论环节,作为函询的补充,逐条规范每个指标的名称用语,使敏感指标的制定更规范。第2轮轮咨询后各变异系数均<0.25,说明专家意见基本一致。第2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为0.26~0.52,说明专家意见较为一致。

3.3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以往的研究大多只关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9-14],忽略了肾内科专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本研究构建的肾内科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打破了肾内科、血透室和腹膜透析中心的区域壁垒。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其中透析质量管理指标包含了血液透析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控制率等,以及透析患者并发症管理指标,如透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定时检验完成率、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率、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控制率、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控制率等指标[15]。护理质量水平影响着这些医疗质量指标的水平。本研究构建的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纳入了肾病医疗质量中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的一些相关指标。本指标体系包括适用于肾内科病房的指标,如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肾穿刺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尿标本采集错误率等。肾脏病患者存在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抗凝剂纤溶系统,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加上穿刺等侵入性操作会造成血管壁损伤,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16]。因此护士应加强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监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尿潴留是肾穿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一直是肾穿刺护理关注的重点。肾内科尿标本留取项目多,要求复杂,有第1次尿、第2次尿、24h尿,有的需要留取沉渣,有的需要摇匀,有的需要加入防腐剂等,正确留取尿标本对协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治非常关键。这些指标有明显的肾内科专科特点,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此外,指标中还包含如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率、腹膜透析外出口感染发生率、腹膜透析隧道感染等适用于腹膜透析中心的指标,以及如血透穿刺针脱出发生率、首次血液透析内瘘使用率、血透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等适用于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这些指标均是已经研究比较成熟的用于评价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质量的指标。本指标体系也包括一些同时适用于肾内科病房、腹透中心、血透中心的共性指标,如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合格率、患者跌倒发生率等。这些指标可反映护士对患者营养管理、透析并发症管理、患者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本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肾内科专业特色的综合性的专科护理指标体系。

4小结

肾内科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我院临床药学室在2011年4月份随机抽取2010年12月份~2011年4月份住院肾内科归档病历30份,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45.93岁;住院时间最长的39天,最短的1天,总天数278天,平均住院天数9.27天。

1.2方法

分别记录住院病案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出院时间、疾病诊断、手术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病原菌检测情况、阳性标本+药敏试验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根据WHO建议,用限定日剂量[2](defineddailydose,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作为医生是否合理用药的指标,对应用的药物作统计分析,以此来分析用药的合理性。DDD值的定义为:药物达到治疗目的所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DDD值参照WHO制定的DDD(《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和《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16版)等权威书籍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成人平均日剂量及我院常规日用剂量。用药频率(DDDs)=总用药量/DDD,DDDs是不同药品间消耗比较的指标,DDDs越大,药品使用的频率就越大,反映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就越大;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DUI>1为用药不合理,DUI≤1为用药合理。

2结果

2.1抗菌药物应用品种情况(见表1)

本次抽查的30份病历中,有20份病历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67%。使用品种共涉及4大类13种抗菌药物(成分相同,剂型、规格或品牌不同者以1种计)。其中头孢菌素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10种、喹诺酮类1种、青霉素类1种、大环内酯类1种。以头孢菌素类使用人次最多。

2.2使用抗菌药物DDDs及DUI值(见表2)

使用的抗菌药物经过计算得出DDDs排序及DUI值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美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所用的抗菌药物除克拉霉素、头孢呋辛DUI>1外,其余均DUI≤1。

2.3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20份病历中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单用16例、二联3例、三联1例,可见单用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位于之首。单用多为头孢美唑、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地尼、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阿莫西林;二联可见于头孢美唑+头孢唑肟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头孢地尼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唑肟;三联可见于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头孢美唑,见表3。2.4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情况(见表4)本次抽查的30份病历中,有8份病历用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占26.67%。其中在7份中段尿培养标本中,只有2份检测出大肠埃希菌,其他检测菌均为阴性;1份全血培养标本中,无阳性菌检出。

3讨论

本次调查的我院住院肾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67%,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抗菌药物应用率<50.00%的要求还有所差距。所抽查的病历中,DDDs排序前3位的是分别是头孢美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反映出我院住院肾内科对以上3种抗菌药物的选择倾向性大,不过在病历抽查中的克拉霉素使用仅为一个特案病历患者,该患者慢性肾脏病5期并发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出院带药克拉霉素总量有9天之久,而住院期间用药仅3天,由此可以看出克拉霉素并非能反映出住院期间用药的倾向性。所用的抗菌药物除克拉霉素、头孢呋辛DUI>1外,其余均DUI≤1,本次抽查的克拉霉素主要是用于肾内科并发的慢性浅表性糜烂性胃炎,日用量0.5g/次,2次/日,符合国内推荐根治Hp阳性患者的二、三联疗法,这种推荐的日剂量已经超过DDD值,如此计算出的DUI值在合理用药的研究中已无多大临床意义。说明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3.1存在的问题

3.1.1出院带药没有注明剂型或给药途径查病历00299156,出院带药没有剂型及给药途径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不合适。

3.1.2联合用药不当窄谱速效抑菌剂克拉霉素与繁殖期杀菌剂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时间未错开。查病历00299156,住院用药及出院带药期间同时使用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不合适,应该在病历记录上注明分开使用时间。根据头孢美唑[3]说明书,头孢美唑半衰期为(1~1.2)小时,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6小时内经尿排出给药量的85%~92%,肾功能减退者药物排泄减少,血浓度增高,血浆半衰期延长,如与呋塞米等强利尿药合用,可增加肾毒性,查病历00295054,该患者慢性肾脏病5期、肾性高血压、全心功能衰歇伴尿路感染,给予头孢美唑静滴7天,期间6天给予呋塞米静脉注射,应引起临床重视。

3.1.3选择用药不当根据头孢美唑[3]说明书,该药可影响乙醇代谢,使血中乙酰醛浓度上升,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使用本药期间和用药后1周内应避免饮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查病历00307879,该患者因酒精中毒,医嘱给予头孢美唑预防抗感染,显然不合适,另外该患者在使用头孢美唑期间,同时静脉注射呋塞米一次,也是不适宜的,应该引起临床上重视。

3.1.4更换抗生素过于频繁或重复用药查个别病历如病案号00081828,该患者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住院13天,住院前后先后使用5种抗菌药物,其中氟喹诺酮类1种(左氧氟沙星)、头孢抗生素类4种(包括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头孢地尼)。根据3月7日10:00医嘱记载,病人在入院前考虑尿路感染已经自行口服头孢地尼抗感染4天,入院后长期医嘱先后改用左氧氟沙星静滴(3月7日)、头孢曲松静滴(3月7日)、头孢唑肟静滴(3月7日~18日)、头孢美唑静滴(3月18日~19日)其中临时医嘱头孢唑肟3月8日静滴1次,说明该患者入院前后17天内(不包括出院带药)先后共使用了4种头孢类抗生素和1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之后出院带药还开写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12天,头孢地尼分散片14天。另外长期医嘱开写是否科学,因为当天开的长期医嘱如果没有加以说明,笔者认为当天就应该认可使用,若此同一天内就有重复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嫌疑(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头孢唑肟+头孢美唑),不严谨。

3.1.5越权使用抗菌药物按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细则》的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线管理,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规范使用、防止滥用,如确需超越权限使用“①必须注明使用理由,②由上级医师签字”。查病历00273294,头孢美唑属于二级管理类抗生素,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可以开用,住院医生开用属于越级使用,必须请上级医师签字,该病历未见上级医师签字,不妥。

3.2合理用药探讨

肾内科范文篇3

关键词:护士;肾内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医学毕业生完成学校基础教育后,在经过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的系统性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

1住培现状

1.1住培的重要意义。住培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必经之路。1993年,国家卫生部印发《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全国各地开始结合各地条件及需求初步探索住培模式。2014年,国家卫计委又正式公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015年全国各省市全面启动临床住培工作,目前,我国住培工作基本全面实施[1-2]。美国医学教育和住培制度强调对受培训者个人能力的培养,主要有6大核心能力,包括医学知识、专业素养、临床医疗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能力、医疗系统中的训练能力。我国卫计委提出的规培目标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和输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临床专业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独立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3]。王鹏鹏等[4]认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培课程体系应包括医学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科研与教学、医疗管理、职业精神、医患沟通6个核心能力。自我国实施住培政策以来,很多住培基地对培训模式进行了探索,如导师带教制、导师—学长制、六步问答法、三级医师负责分期培训考核制等,旨在培养出具有以上核心能力的合格住院医生,取得了不错效果[5-7],住培医生在医学知识、临床医疗能力以及科研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提高。1.2住培存在的问题。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住培医生以住院医生身份在住培基地参加培训,作为一线医生,被要求分管病床且每天上下午各查房一次、门急诊值班、书写病历、医嘱录入、病例汇报等,经常不能按时下班[8-9]。继而出现了以下3种情况:一是住培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医学人文方面的培养成效不显著[10-11]。二是住培医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12],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担心医嘱错误导致医疗差错以及不理想的医患、医护等同事关系有一定关系。三是住培医生医嘱不规范率高。本科室70%的医嘱由住培医生开出,笔者对科室近半年的静配拒配医嘱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约80%是由于医嘱不规范造成,且患者的出院带药错误事件中,90%以上是因为住培医生与患者沟通不畅造成,这些给护士、患者以及住培医生本人都造成了不良影响。1.3肾内科住培特点。一是患者病情复杂。肾内科患者多以慢性肾病为主,并发症多,尤其是透析并发症,在心脏、呼吸、消化、血液以及皮肤等多系统都有累及,对住培医生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二是不规范医嘱较多。肾病患者服药的种类多、频次高、个体差异性大,医嘱出错比例较高。三是患者期望值高。肾内科患者重复住院率较高,“久病成良医”,患者对疾病有一定认知,对住培医生的期望值较高。四是患者对肾内科专科护士信任度较高。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管理等均设有专科护士,其专业知识及技能全面,在与患者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相处中,在患者心目中信任度较住培医生高。五是工作量大。肾内科门诊量大,操作(肾穿刺活检术、腹透管安置术、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及修补术、静脉置管术等)多,占用了医生大量时间。而住培医生在肾内科轮转时间多为1~3个月,时间短,周转快,适应慢。基于以上各种原因,住培医生下达的医嘱重复率高、错误多,下达医嘱时间晚,这不仅会增加医护、医患之间的矛盾,甚至会造成医疗隐患,对住培医生的自信心也会造成一定打击。

2护士参与肾内科医生住培的探索

肾内科范文篇4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于本院肾内科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l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1.34-5.1)岁,病程1.5一14.5个月,平均病程(9.8±2.1)个月,疾病种类:肾病综合征16例,狼疮性肾炎10例,肾功能衰竭lO例,肾小球肾炎6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50.8-t-5.4)岁。病程1.5—15.0个月,平均病程(9.6±2.2)个月,疾病种类:肾病综合征15例,狼疮性肾炎11例,肾功能衰竭10例,肾小球肾炎5例,其他4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分类方面进行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2组患者在同种疾病的治疗方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给予患者饮食、治疗、体位、休息、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主要为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充分给予治疗配合方面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虽然同种疾病有其共有的特点,但是每位患者的疾病却也具有其特点,因此,针对每位患者的疾病特点制订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制订护理程序的方法为根据每位患者的疾病及其自身的特点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用查阅取证的方式进行护理细节的制订,查阅的资料主要为,来自各大权威医学数据库及以往成功的护理经验资料,包括饮食、治疗、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护理细节均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制订及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同时这种针对每位患者查证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方式也使患者感受到重视,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采用sF一36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估。sF-36评分涉及患者生存质量的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的评分,主要包括8个维度,分别为角色状态、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状态、活力、疼痛及总体健康状况,每个方面的总分均为0~100分,除“疼痛”外,分值越高表示评估项目状态越好,反之则越差【2J。

4.数据处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3.0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互土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肾内科范文篇5

关键词:出院回访单;肾内科管理;应用

身体排出废物、保持电解质平衡、过滤葡萄糖、分泌特定激素等功能,都需要依靠肾才能够完成,当肾脏出现炎症或某种因素导致功能不全时,其生活质量无疑会下降。医院肾内科常见类型就有先天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血管炎,这些病症患者在入院期间将可能运用药物、微创、手术等调节肾功能状态,直至达到正常水平范围[1]。然出院阶段的良好状态,并不代表永恒,肾内科患者在出院之后应对自身严格要求,从饮食、作息、用药规范及运动各方面实践保障。传统医院肾内科护理管理“全面化”特征不显著,大部分作用力均表现于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可能由于个人护理要点掌握不全、自控能力不佳、家人监督不严等原因,出现病情反复,多次往返肾内科。医院于2018年9月对出院回访单进行应用,针对肾内科患者应掌握知识点及出院后肾内科患者外部监督力量提升,以期健全肾内科管理制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2019年医院肾内科的1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800例。参与患者对本次实验内容均知情,且主观同意参与此次实验。对照组常规方法,仅简单电话回访,仅了解评估内容。观察组除沿用常规肾内科管理内容,新增应用出院回访单设定,作用时效六个月,实践应用两次。纳入标准,年龄为18~70岁患者。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认知障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常规方法,仅简单电话回访,仅了解评估内容。观察组除沿用常规肾内科管理内容,新增应用出院回访单设定,作用时效六个月,实践应用两次。(1)常规肾内科管理主要组成内容为四部分:复核出院报告单内容、分发出院后使用药物、填写出院记录单、简单出院后电话回访,基本流程合理,但忽略细节。常规模式运用下,护理人员及患者均有可能会出现自我责任心不足、控制能力不佳的状况。护理人员医嘱宣讲不到位或不耐心,患者逃避或不重视出院后护理,传统管理对此类漏洞鞭长莫及,管理作用力不明显[2]。部分患者病情反复甚至日趋严重,病症针对性记录资料亦保存记录不足,如此一来成为肾内科大隐患。(2)医院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设定应用出院回访单的肾内科管理制度。①设定管理小组、设计出院回访单。管理小组人员设定肾内科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责任护士6名,小组内肾内科医师为轮值式,随时间而发生变化,选择范围为肾内科6名主治医师。管理小组人员选定,即时成立,展开出院回访单设计讨论,针对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血管炎等肾内科常见疾病,回顾性分析院内数据记录及医学界学术文献资料,总结肾内科普通护理知识点、注意点,以及特殊肾内科病症护理知识点注意点。出院回访单包含两类,出院时回访单及出院六个月时回访单。出院时回访单为四大板块:护理要点掌握考核、日常个性生活事项要点、患者个人信息及出院六月回访时间、患者建议,护理要点掌握考核以选择题形式由患者及家属共同进行。出院六个月时回访单为五大板块:护理要点掌握考核、日常个性生活事项要点、患者个人信息及出院六月回访时间、患者建议、不良症状反馈[3],护理要点掌握考核以选择题形式由患者及家属共同进行。②规定实践条件。时间段每日上午8:30~10:30,下午14:30~16:30,回访前轮值责任护士与家属约定再行拜访职能。回访量:每日回访责任人1名,回访患者4~8例,使用医院局域网存储数据,人工智能分析肾内科患者分布区域,以地域区块为依据确定探访患者名单。③回访反馈。每两周管理小组成员据回访资料,讨论患者自觉度,针对回访患者个人特点给予生活建议,督促病理特征再现者复诊,并就出院回访单患者建议,择适用而升级肾内科管理审定,最后总结每一位患者的病例特征及要点,纸质归档,信息化院内局域网上传,作为该患者将来肾内科或其他疾病诊断依据[4]。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肾内科患者自我管理优秀率,统计两组肾内科患者出院六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肾内科患者自我管理优秀率评价内容包括饮食、作息、用药、运动,分为不及格、一般、优秀等。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肾内科患者自我管理优秀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肾内科患者自我管理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两组肾内科患者自我管理优秀率比较(例)组别不及格一般优秀优秀率(%)对照组1210068886.00观察组36073792.13t45.69P<0.052.2两组肾内科患者出院六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肾内科患者出院六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出院回访单在肾内科的运用必将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双重监督+未来诊断依据”特性,对于肾内科现阶段管理不足问题无疑是一个极其优秀的解决方案。缓治疗慢恢复,争取打好身体底子,肾脏运行机制特殊,具有筛选功能,饮食生活作息不重视,肾脏区域易出现过劳筛选,效率下降有害物质留存体内,不断循环不断作用,最终形成多重肾脏伤害因素作用力。住院期间护理及出院后护理,应享有同等待遇,一视同仁方可快乐生活,出院回访单将会成为催化剂[5]。设定出院回访单,于肾内科护理人员责任心、专业技能是反馈提升机制,即时可得反响,工作积极性提高,生活充满动力,不再得过且过,于肾内科患者就像是六个月的“高考”准备期,实践、熟悉、惯性化护理要点,形成下意识为自己负责的良好习惯。不管是肾内科还是其他科室,出院回访单均有用武之地,患者个人身体信息、重要个人日常活动习惯、肾内科复诊发生率,可作为基础帮助诊断。

综上,出院回访单运用在肾内科管理中,提高医疗人员工作技能责任心,强化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对非肾脏代替治疗术等普通肾病患者,具有显著减少出入医院次数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君玫,王彩虹.ICU医护共同查房的临床效应[J].全科护理,2011,9(2):534.

[2]刘正菊,田雪南.优质护理服务在肾内科开展的实践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6):308309.

[3]林秀英.5S管理模式在急诊科药品管理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6567.

[4]赵健秋.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4(4):363364.

肾内科范文篇6

关键词:风险管理;肾内科;护理

医院中医疗风险较为多发的一个科室是肾内科,主要疾病类型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及肾病综合征等。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临床特点是易复发、预后差、病情进展快及病情严重等[1]。患者严重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也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因此经常会发生医疗事故和肾内科医疗风险事件,对医院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该文主要探讨肾内科护理中风险管理,以使得风险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84例在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期、89例肾病综合征、9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中有126例女性,158例男性;患者年龄在18-79岁左右,平均年龄为(48.10±16.88)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有16名护理人员,年龄在24-47岁左右,平均年龄为(31.44±5.52)岁,有6名大专学历,10名本科学历。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体制上的漏洞和缺陷是管理的重点。对护理安全质量的标准进行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需完善和健全,可使得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2]。将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质量需严格把握。(2)护理分级制度严格执行,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有坠床风险,则需使用护栏,如果患者躁动,为保护患者需使用约束带,如果患者有精神症状,则需要对患者的动态进行密切观察,以防发生意外。(3)加强各种药品的管理,分开放置各种药品,药瓶内装药品需符合瓶签,定时检查药品,防止药品过期需及时进行调整。(4)定时对各种急救药品进行检查,为保证功能良好齐全,需及时对物品及设备进行维护和补充,以便顺利进行抢救工作。(5)实行弹性排班制,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有效运转护理工作。如果患者多且工作量大时,需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补充和调整,可使得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有序运转得到保证,护理纠纷的发生得到避免。(6)护士长对风险的监控进行加强。在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强化的同时,还需要对关键质量进行加强,监控每一个环节质量。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每天对患者治疗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病房各项措施是否安全、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等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护理人员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风险需立即处理。

1.3评价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给药错误及坠床等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采用r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生的风险事故分别为15例和3例,发生率分别为10.56%和2.11%,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观察组高,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肾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病情重、病情长等是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经常伴有其他疾病,因此使得护理工作难度得到进一步加大,安全事件也容易发生,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3]。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措施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掌握,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便相应的护理目标及计划得以制定,可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风险管理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合理评估患者的潜在风险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4]。相关人员需要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加强,护理人员提高整体素质,对用药及病房环境方面的管理进行加强。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在对肾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护患关系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医疗风险得到降低。

作者:王彦宁 单位:河北省巨鹿县医院

参考文献

[1]姜静.浅谈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防护影响的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0):413-414.

[2]孙娜,孙萍萍,刘乐娥.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5):116-117.

肾内科范文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宁波市鄞州区泌尿肾病医院肾内科护理人员18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7名,护士4名。2018年1月1日起使用“雁阵效应”护理管理模式,以此为时间节点,收集2017年1—12月收治患者659例(对照组),2018年1—12月收治患者620例(观察组)。纳入标准:(1)首次入院;(2)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调查;(3)意识清楚,表达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病情严重无法正常沟通;(2)存在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1.2方法。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予“雁阵效应”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措施[3-4]:(1)发挥“领头雁”的领导作用。护士长需要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在施行管理措施时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关爱护理人员,通过谈心、安慰、奖励等措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味的责备,需要从根本上发掘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予以解决。做好各方关系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包括医院与科室、护理人员与患者、医生与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之间,创造和谐的氛围。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定期安排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2)成员结构定位。“雁阵”中的阵型十分重要,能够减轻做功负担。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时也应该注意阵型,团队内根据能力、资质,由民主投票选出护理组长,通过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三级责任质控网络,实施垂直管理,提升护理质量。(3)创建一致的目标。通过科内会议培训的方式让团队成员明确目标,定期培训以加深印象,将目标牢记于心,争取早日达到预期治疗目标,提高医疗质量。(4)打造激励工作氛围。护理人员难免会有挫败感和委屈的情绪,此时需要有同伴和上级的鼓励与安慰,让护理人员重新燃起希望,重拾工作热情。团队成员之间不断的互相激励能够保证大家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斗志。(5)增强凝聚力。大雁能够保持如此高效的工作能力,除了目标一致以及互相鼓励外,还具有凝聚力强的特点,团队成员力往一处使,工作效率自然能够提高。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团队合作当中十分重要,科室定期举行联欢,组织游玩、团建等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增强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提高团队凝聚力。1.3评价指标。(1)比较两组护患矛盾、护理缺陷及主动上报率,其中护理缺陷包括给药相关缺陷、患者意外伤害、检验标本相关缺陷、护理文书以及医嘱录入缺陷等,通过每日护理查房发现未主动上报的护理缺陷事件。(2)患者出院等待时间,包括等待办理结账手续和等待发放出院带药的时间。(3)护理质量。出院时使用自制量表对护士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态度、专业技能、心理护理、细节护理、人文护理等5个项目[5]。1.4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患矛盾、护理缺陷及主动上报率均低于对照组(均<0.05),见表1。观察组结账手续办理时间、发放出院带药时间及总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0.05),见表2。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单项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见表3。

3讨论

肾内科范文篇8

【关键词】肾内科护理;法律问题;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升,因此对于医疗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在医疗及护理当中,对于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更为关注。针对肾内科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以确保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护。

1肾内科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1.1护理文书:护理文书是肾内科护理当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实际护理当中,往往存在着护理记录不及时、护理书写不规范、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记录不认真、口头医嘱滥用等情况,进而构成了潜在的法律问题。部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之后,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不能进行及时详细的概率,容易漏记或错记关键性的内容[1]。由于护理记录不规范、不严谨,在医师记录和护理记录当中,可能存在记录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因此一旦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将容易引发法律纠纷。在部分护理记录当中,内容过于简单,情况描述不详细,难以为疾病的后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1.2护理操作:在肾内科护理中,护理操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其中也具有较多潜在的法律问题。如在为糖尿病或昏迷患者使用热水袋时,如果没有使用布套进行包裹,将可能对患者造成烫伤。在对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时候,如果操作不当,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将容易造成腹膜炎等并发症。在患者血液透析时,如果没有对静脉造瘘管进行妥善保护,在内瘘侧肢体进行血压测量、补液、抽血等操作,或造成肢体受压、承重等,没有对局部皮肤进行彻底清洁,容易造成内瘘管堵塞、感染等不良事件,进而引发法律纠纷。1.3急救用品:在肾内科当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尿毒症期、终末期等时期,病情由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等特点[2]。同时,患者容易合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很多突发症状都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在肾内科护理中,可能随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救。但是,在部分医院肾内科当中,对于需要的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等,准备不充分,抢救设备状态不理想,因而容易对患者的急救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患者抢救失败而死亡,进而引发法律纠纷。1.4护患沟通:在肾内科护理当中,护患沟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护理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以往的肾内科护理当中,存在着少数的沟通语言不恰当、对待患者态度不良、言行不佳,对患者的承诺和回答不负责任等。另外,医师和护士在回答患者问题时,回答内容不一致,因而使患者对疾病及治疗产生错误的理解。患者入院后,部分肾内科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及时,没有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介绍,相关的注意事项等,也没有及时说明。此外,在催缴患者住院费用的时候,没有注重催款技巧,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因而使得患者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增加了发生法律纠纷的概率。1.5患者权益:在肾内科护理中,患者具有自主权、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合法权益。例如,对于晚期肾病患者,在透析方式选择上,可能会主观的代替患者选择透析方式,损害了患者的自主权和知情同意权[3]。在术前、输血等操作前,如果没有将患者应当知晓的内容详细告知,将会侵害患者的其签字同意权。未经同意向其他无关人员介绍患者的疾病及心里情况、治疗及护理情况,在腹膜透析置管前的备皮过程中,没有对患者进行充分遮挡,未经患者之情并同意,对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暴露等,会对患者的隐私权造成侵害。

2肾内科护理中潜在法律问题的防范措施

2.1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文书是肾内科护理当中的重要部分,不但在患者的日常治疗及护理中有着很大的用处,对于可能发生的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卫生部门颁发的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在护理文书书写当中,应当保证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客观性[4]。护理人员应对护理文书进行认真记录,尽量确保与医师记录相吻合,对于医护文书不一致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核对和分析。对于紧急抢救的患者,在当时无法进行记录的,要在抢救结束后的尽快进行补充记录,同时注意记录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2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在肾内科护理当中,要对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严格遵循相应的护理质量标准。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技能,对相关护理操作标准进行严格遵守。针对肾内科护理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较差标准,正确的评估护理工作质量[5]。护理人员应当培养良好的防范意识,提高观察能力,在护理当中体现出良好的前瞻性。此外,要对护理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建立,针对肾内科护理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避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降低发生纠纷的概率。2.3确保急救用品充足:基于肾内科疾病和患者的特点,在日常治疗及护理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危急重症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因此,肾内科护理人员应当对可能用到的急救药品、急救设备等用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妥善的保管。同时,要定期对急救用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在保质期内,定期对急救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2.4充分重视护患沟通:护患沟通作为肾内科护理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当采用恰当的语言、良好的态度及言行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在回答患者问题,或对患者做出承诺的时候,应当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夸大其辞或含糊不清[6]。另外,护士和医师也要进行及时的沟通,针对患者的情况,在回答患者问题的时候,应当确保一致的回答内容,避免患者发生误解。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在催缴费用方面,可以采取日清单的方式,将患者的消费项目进行详细列举,让患者清楚费用都花在了那些方面,对于患者不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接到。对于一次性物品等医疗保险报销当中不包含的内容,应在使用前明确告知患者,并征得患者同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2.5正确保护患者权益:在肾内科护理当中,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权益进行正确的保护,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对于患者应当知晓的内容和信息,要及时通报患者。对于需要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的患者,要及时将患者情况告知其家属和监护人,保护患者家属的知情委托权。对于治疗及护理中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要提前进行告知,使患者及家属对于可能发生的医院感染等情况进行理解。在对患者采取治疗及护理措施之前,必须征得患者本人或监护人的签字同意,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对于肾内科护理中需要用到的特殊物品,也要提前向患者进行说明,在取得患者同意之后方可使用。

3小结

综上所述,在医院肾内科当中,常见疾病及收治的患者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肾内科护理当中,通常具有一些潜在的法律问题,对此应当充分分析护理中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以确保肾内科护理良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田晓梅.基层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防范对策[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0):20.

[2]姜春英,李燕华,刘颖,等.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及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6,6(4):288-289.

[3]黄美雪.试论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分析[J].医药前沿,2015,5(29):279-280.

[4]邹贤顺,祝秀荣.浅谈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28):163.

[5]赵晗,徐伟芹,胡漪玲.肾内科护理文书书写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46):388-389.

肾内科范文篇9

【关键词】分阶段;目标;教学;肾内科;护理;带教

临床实习是医学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通过临床带教可以巩固实习生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为实习生适应工作岗位提供帮助,肾内科属于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病种复杂,病情多变,尤其是肾内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理工作开展相对复杂,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控、糖尿病足护理等,均会导致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流于形式[1]。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一直是带教老师教授实习生,因此体现出理论性强,但是实习生真正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则不甚理想,近年来随着临床带教模式的转变分阶段目标教学方法在临床带教中广泛应用,通过将带教过程进行分阶段教学,设定每个阶段教学目标,让实习生在护理实践过程中达到环环相扣,可以更为深刻的掌握教学内容[2]。本研究观察了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应用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依据,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肾内科护理实习人员98人,其中2017年12月—2018年6月采取传统带教模式为A组,2018年7月—2018年12月采取分阶段目标教学方法进行带教为B组,每组各49例。A组男4例,女45例;平均20~24岁,平均(22.06±1.02)岁,其中专科34人,本科15人。B组男6例,女43例;平均20~24岁,平均(22.12±1.01)岁,其中专科31人,本科18人。纳入标准:(1)所有实习生均在本院肾内科进行实习,均按照教学目标完成实习内容;(2)所有实习生获取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实习期间不遵守实习规定;(2)无法按时完成实习任务。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通过后实施。1.2方法。A组:采取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开展护理部-科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三级教学管理模式,实习生进入医院后由护理部直接分配至可是,由科带教老师分配给带教老师开展临床护理带教,按照实习工作要求完成。B组:采取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开展临床护理带教,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对实习生实习时间按照辅助、执行、责任3个层次进行划分,实习内容要和分层次护理的内容相呼应,每个阶段按照实习生能力分管4~8名患者,有相应层次带教老师进行指导,每个阶段结束开展总结与交接。二是由科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每个阶段教学目标进行设定,根据教学大纲将实习生需要掌握知识点进行编写,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等,同时明确每个阶段带教老师和实习生职责,要求各阶段带教老师明确掌握学习内容,按照目标开展实习病完成各自负责阶段的实习目标[3-4]。三是设置各阶段带教老师、科总带教、科护士长、护理部四级质控确保分阶段教学完成,各阶段带教老师质控巡查每周1次,针对实习生认知、技能与态度等目标进行考核并评价和记录,1次无法达标开展强化训练直至达标完成;科总带教每两周开展一次质控,负责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的巡查,组织各阶段带教老师和实习进行阶段总结[5];科护士长每月质控巡查一次,主要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护理部则每2月开展一次质控巡查,负责对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质量跟进进行巡查,同时在实习结束对实习生开展考核与评价[6]。1.3观察指标。护理人员结束实习后开展综合技能考评,内容包括护理评估能力、病历书写能力、专科操作技能等方面,成绩分为理论成绩、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和护理程序考核,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护理人员实习成绩越好。对实习护理人员开展满意度调查,包括全员参与带教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和教学质量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对护理带教满意度越好。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指标采用(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成绩比较B组实习成绩各项得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评价比较B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肾内科是临床重要的科室之一,主要收治以糖尿病、肾脏疾病为主的内科疾病,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因此临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而医院由于护理人力资源缺乏导致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繁重,人员流动性大,因此护理带教工作常流于形式,实习护士无法有效的掌握从理论知识到临床认知实践的转变[7]。研究发现现行的临床护理带教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实习护士实习的时间较短,学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责任制护理以及危重护理等多种内容,而科室带教老师人员较少,想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护理带教较为困难,同时实习护士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基本的护理知识,但是由于各个科室和医院要求不同均有本科室的护理规范,常常让实习护士形成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内容衔接不上的情况,造成实习过程中的困惑[8]。另一方面每个实习护士个人能力与接受新知识的水平不一,而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还会受到部分社会不公正舆论的影响,给新参加工作的实习护士心理带来一定的困惑和动摇,影响了实习护士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有目前多数实习护士均为独生子女,缺乏在生活上的锻炼,因此服务意识淡薄,无法尽快的转换角色。此外目前现行的护理带教模式对实习护士成长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多数科室均采取师带徒形式,一名带教老师需要对几名实习护士开展带教,而繁重的护理工作导致教师无暇顾及每名实习护士学习效果,而且多数临床工作护理人员在掌握相关专业护理理论前沿知识相对较少,因此带教过程中无法深入对理论依据开展讲解,实习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9]。

本研究采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应用在肾内科护理带教过程中,该模式根据肾内科护理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实习阶段目标,实习的层次伴随实习时间增加而提升,设置不同层次教师带教相应阶段实习护理人员,可以让教学与岗位需求相适应[10]。分阶段目标教学模式在实习第一周为责任护士带教,主要针对基础护理工作进行学习,了解肾内科护理工作流程、布局以及专科特点,同时对实习护士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与掌握,提升教学针对性;在实习第2~3周则让实习护士独立完成医嘱执行、出入院患者护理工作,了解肾内科专科护理成都,掌握科室仪器设备使用,让实习护士更多的接触患者,带教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激发护士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增强实习护士护理信心;在实习第4周则实习护士独立参与护理工作,学习书写护理文书,参与危重患者抢救,充分体会护理工作的责任和意义,带教老师全程指导实习护士病加以纠正,让护理人员掌握独立工作和处理问题以及护患关系能力。本研究发现采取分阶段目标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让带教老师和实习护士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计划实施,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教学目标后统一了教和学的任务与要求,充分发挥实习护士主观能动性,减少带教老师随意性,提升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导与主体作用[11-12]。另一方面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以促进带教老师和实习护士主动学习意识,调动了带教老师教学积极性和实习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将教学目标量化和阶段化开拓了带教老师临床教学思维,也激励带教老师主动学习本学科前沿知识,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实习护士则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临床护理最新进展,有助于开拓临床评判思维与科研意识,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13]。此外该模式可以让肾内科临床护理教学达到规范化,通过指导、考核让每名实习护士熟练掌握护理知识,存在不达标实习护士则及时开展一对一教学,确保人人达标,同时教学过程目标明确,设置四层质控体系,确保教学有的放矢,也促进了带教老师与实习护士之间沟通及交流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护理骨干人才[14-15]。

肾内科范文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肾内科收入的72例实习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全部实习护理人员均为女性。观察组患者年龄18-21岁,平均(19.5±3.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17-21岁,平均(19.2±3.0)岁。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习成绩、身高、体重等方面具有均衡性(P<0.05)。该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且研究全程遵循实验组知情、同意原则。1.2方法。对照组:给予实习护理人员传统教学。依据实习纲要提出的要求,由带教老师讲课作为主要形式,对本科室常见疾病的起因、症状、诊断方式、护理方式和健康宣传教育要领等知识进行详细、全面讲解,另一方面,教员需要亲身向实习护理人员示范和传授护理操作技术。观察组:给予PBL式教学方法。根据实习纲要提出的要求,由带教老师合理选择本科室常见病例和典型病例,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设计,比如在带教护理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时,随机提问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血电解质的正常值,并深入分析引起病人各项指标异常的原因,逐渐探讨出现恶心、呕吐、心悸、气促、头晕、水肿、腹腔积液、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并且可以提问在治疗方面使用碳酸氢钠、钙剂、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的原因及意义,可针对性的提问“在何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做急诊透析”、“透析及其通道的护理要点是什么”、“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当注意哪些情况”、“患者的饮食调控应该是怎么的”、“日常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等等。在带教学习的过程中,引进小组制学习方式,将实验组细分为6个学习讨论小组,每组6个人,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进行答案理论性分析以及研究,同时引导实习护理人员科学、合理的利用文献以及教材等多种辅助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要求在教员布置问题后,小组内先经过一系列分析、讨论、研究后,将各个组员答案进行组合整理,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最终结果汇报,汇报应该包括患者的一般性资料、病因、发病过程、健康问题、现有病史、诊断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同时对拟进行的护理方法、资料方法和健康教育宣传方法等进行详细说明,小组内其他成员可对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补充说明。当6各小组均汇报总结完成后,教员针对各个小组的汇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小组成员现场进行自由解答,有利于了解每位成员自身的想法以及意见。在答疑完毕之后,由教员针对各个小组的汇报结果以及答疑表现进行综合判定,将其中的知识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有效归纳,反馈给全体成员,这样使得每位实习护理人员都能充分了解重、难知识点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实习结束前一周,通过给所有实习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教员教学方法评价。于实习护理人员实习期的最后一周对其进行出科成绩考核。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实习护理人员的出科成绩以及教学方法评价结果。出科考核具体包括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等。内容涉及肾内科专科护理及内科常见病基础护理。满分为100分。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科成绩:实验组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以及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教员教学方式评价: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教员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