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代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2:06:51

生产现代化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1

1数字技术融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优势

1.1数字技术系统的操作更为简便快捷

相较于其他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应用数字技术对企业的各个生产设备进行实时操控,其操控方式更为简便和快捷。由于数字技术所采用的是全新的信息化技术设备和系统来进行操控,所以它的计算以及控制更为精准,并且其操作方式也得到了更多简化,让人更加容易上手,并且对于各种信息都能够及时且准确地识别并经过计算和加工将其展现出来。整个环节都只需要对其输入相应的代码指令便能够让信息化技术设备进行自动且智能地数据计算和传播,完全避免了过于复杂的人为操作而带来的失误和错误判断[2]。

1.2应用数字技术可以节约成本

数字技术的操作系统不仅仅拥有更为简便快捷的操控方式,并且其对于企业生产设备的控制能够更加准确,以此来让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安全得到保障,而且因为应用数字技术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更少,所以在提高整体生产水平的同时还能大大减少资金投入,从而让数字技术应用的性价比凸显得更高,让整个行业领域的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获得更好地推进。与此同时由于其能够更快且更准确地识别以及处理相关数据,所以数字技术的应用还能对生产设备和系统的故障和损伤进行及时地发现和预警,从而让企业生产设备和系统的使用寿命能够得到延长,同时也能减少由于系统或者设备故障而导致的事故发生和企业的经济损失。

1.3数字技术更加安全可靠

由于数字技术的控制系统是目前较为前言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来进行操控,他不同于过去的一些旧式设备需要那么多的人工检查和操控,其避免了人为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和风险,并且其操控更为方便,可以让工人对生产设备进行更加精准且快捷的控制。并且因为数字技术的前沿性,他的智能化能够帮助生产设备的运行变得更加安全可靠。数字技术将生产设备和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利用网络和互联网平台来完成及时的输送,同时也保证了整个企业生产能够顺利且安全地进行。这种较为前沿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也能够让整个企业的技术含量获得提升,使得企业的运营和生产都能够更加安全且可靠[3]。

1.4数字技术使数据的传输更加精准

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运用数字技术,其网络传输载体的选择最为常见的就是光纤,光纤的运用在目前已经广泛普及于各个需要利用网络传递信息与数据的设备之中。其自身就拥有了极强的稳定性以及极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所以将光纤运用在各个企业的数字技术化设备当中也能够极大程度地增强相关信息的输送速度和精准度,因此这种材料对于数字技术在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尤为关键。将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数字技术的计算机设备数据接口连接上光纤材料就能够将其系统的控制精准度和信息识别以及计算速度进行更高的提升,并且系统的整体也能够更加安全可靠,以此让企业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和各个生产设备以及工人的安全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2利用数字技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

通过前文所述能够看出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合理运用数字技术能够为整个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所以想让国内的现代化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对数字技术的实际运用方式进行不断研究和创新,以此来保证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能够时刻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目前来说,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对于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大概分为以下几点[4]:

2.1将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完善

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运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在其管理系统获得完善之后能够帮助其整个产业链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获得有效的提升。由于企业生产链中的管理系统对于整个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利益收入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所以只要将数字技术合理应用到对于其控制系统的操控中,就能够将之前控制系统和企业生产设备中隐藏的故障和风险问题更为精准地发现,让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地对其进行处理和维修,从而最大化地降低事故的发生和企业的资金造成损失的概率。只要将数字技术合理运用,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所无法处理和精确识别的数据都能够得到改善,让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更加的智能和高效。但是想要让数字技术能够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得到合理地运用,就需要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相关知识技巧进行培训以及提升,对于应用数字技术的生产管理系统也应当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以此让其系统能够顺利地运行,让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得到完善的建立。

2.2GOOSE虚端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运用

所谓GOOSE虚端技术就是数字技术运用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其中一种具体的技术运用,GOOSE虚端技术可以帮助工业电气自动化的二次回路进行调整并简化,以此让相关人员对于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的时候能够加方便快捷,让整个产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以更加智能。所以当GOOSE虚端技术实际运用到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的时候,它所设计的系统可以让设备温度的监控以及信号接受的工作得以更加完善地进行,从而能够让其对于企业生产设备和生产控制系统二次回路的调整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其更加简化和快捷。并且GOOSE虚端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优势还不仅于此,这项技术还可以把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监控设施以及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流通做到更好地完善,其完善方法就是利用这项技术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的整体线路、开关、主变以及母线的操控,对连闭锁的间隔层保护做出进一步完善。除此之外,GOOSE虚端技术还有更多出色的功能能够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运用中实现,所以我们能够看出这项数字技术对于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建设起到了尤为重要的推进作用[5]。

2.3智能集成终端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运用

智能集成终端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于GOOSE虚端技术一样,同时也是数字技术于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运用的一种具体的技术运用。前面有说过数字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中的运用选用光纤材料能够使其的应用水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在光纤材料的运用中,这项技术就可以实现相关信息的输送和收集工作。同时智能集成终端也可以利用信息的输送进行双重化处理,然而这里所说的双重化处理表示即时的数据输送以及对于第一重跳闸保护处理的强化。这种双重化处理总体来说是想让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的数字技术运用可以更加完善地进行,并且能够让整个企业产业链的生产效率以及技术水平获得有效地提升。总的来说,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合理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操控和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产业链的发展和产业效率获得有效地提升,并且还能够将其整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操控变得更为简便和快捷,相较于其他技术来说更加安全且可靠。然而想让这项技术能够完全融入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中并且得到完善的开发和使用,仅仅依靠对于数字技术的研究和分析还远远不够,因为想要让生产设备能够受到数字技术系统的操控必须要让其设备能够拥有相应合适的数据接口,所以还必须能够获得这项技术的智能终端的支撑,以及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素养的提升。有了这些因素的整体支撑才可以让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数字技术运用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以及更完善的开发,以此让各个现代化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获得更加完善的建立[6-8]。

3结语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2

【关键词】马克思/小生产/小生产理论/现代化

【正文】

小生产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既有其历史必然而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又是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严重障碍而必须加以清除。尤其是对于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我国来说,由于小生产存在的长久性、普遍性、稳固性和影响深远,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负面制约就更不容忽视。要在实践中解除这种负面束缚,必须先从理论上弄清楚这个问题。因此,发掘马克思关于小生产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所谓小生产,是指以个体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营规模狭小的一种生产。主要是指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小生产,包括自给性的小生产和小商品生产。在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的社会形态中,个体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自给性的小生产,即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一般称之为宗法式小生产或自然的农民经济,其人格表现为宗法式小生产者或小农。个体手工业生产,基本上属于商品性的小生产,即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其产品主要用于交换,而不是用于自己消费,其人格表现为个体手工业者,他们是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也有个体农业生产者将自己的部分产品拿去市场交换,也属于小商品生产者。马克思说,当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之后,“它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

关于小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和《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等论著中作了生动而深刻的概括: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累,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小生产的主体是农民。马克思对小农也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小农人数众多……但彼此间并没有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个农户都是自给自足……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因此……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218页。)

关于小生产的特点,马克思提出以下主要论点:

第一,渊源长远,且具有普遍性。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解体过渡到奴隶社会,生产资料由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奴隶社会的居民划分为自由民和奴隶,自由民中包括了大奴隶主和小生产者。奴隶制社会解体进入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化程度更高,个体小农和手工业者的小生产普遍地存在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后,当然以雇佣劳动制为主要剥削方式,但小生产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尤其是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小生产仍然是普遍的现象。这表明小生产的产生和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仅渊源长远,而且具有普遍性意义。所以马克思说:“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这种生产方式在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

第二,它不能成为独立的一种社会生产方式。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形态只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9~110页。)。小生产虽然存在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之中,但它只是以附属身份而依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而不能在经济上形成它的独立主导社会性质的生产方式,其要害在于它的不稳定性。从人类历史和现实看,主要出现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对立的经济形态。这两种经济形态从原始社会解体至今,都同时存在于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趋势相反: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居支配地位,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则相反,商品经济居支配地位,自然经济逐渐降为从属地位。小生产总是依附于这两种经济形态。如果小生产与自然经济相联系,马克思说,“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而且在政治上成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页。)的基础,“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如果小生产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主要是指以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的小生产。马克思说,这种小生产“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从这时起,社会内部感到受它束缚的力量和激情,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因为,这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必然经常地发生两极分化而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排斥掉简单商品的小生产者。马克思说,“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排挤。”(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831页。)可见,由于小生产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小生产在经济上不可能形成主导社会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

第三,生产力落后和低下。马克思指出,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排斥了积累、协作、内部分工、应用科学和“生产力的自由发展”(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资本主义前生产方式的规律,是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原有基础上的重复。……各种经济单位能存在好几个世纪,无论在性质上或者在数量上都没有变化。”(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87页。)小生产只是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活资料,“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首创精神”(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7页。),是“以治园方法来耕种田地的小农业”(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因此,人们“一直处在那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2页。)。

第四,封闭型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马克思说,“一块小土地,一个农户和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形成一个省”,“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彼此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页。)各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天地。……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6页。)

这种自然经济的小生产,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小生产的生产率低下,马克思说,农业中取得的成就“就是大大耗费人类的劳动,使这些劳动力不能参加其他的生产部门。”(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因而阻碍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为自然经济性的小生产与商品经济是相冲突的。小生产把劳动力牢牢地束缚在小块土地上或行会中,阻碍了财富的积累、生产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也只是为买而卖的简单商品经济,它无力发挥对自然经济结构的革命性破坏作用。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由于不依靠市场,不依靠生产的变迁以及不依靠外界的历史运动而差不多有完全自给的性质。……这种形式最容易成为社会停滞状况的基础”,成为“巩固旧的生产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的因素。

第五,成为专制制度的基础。马克思在评析小生产的政治影响时说,由于小生产者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形成一个阶级。”但由于他们之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而没有使他们之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218页。)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在论述小生产占优势的俄国、印度、中国时也指出,小生产“这就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24页。)。

第六,小生产意识的基本特征是封闭性和保守性。马克思说,因为小生产“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首创精神。……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小得可怜的土地上”,对于社会的巨大变化“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甚至顺从外来侵略者而过着“失掉尊严的、停滞的、苟安的……消极的生活方式”。“人们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它们把自动发展的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因而造成了野蛮的崇拜自然的迷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7~68页。)小生产意识是小生产方式、自然经济等社会存在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其社会存在服务。而且它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着它本来所固有的规律运行着和延存着。

以上是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基础和逻辑出发点,联系不同时期的实际加以推论、发展和丰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小生产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于仍然广泛存在小生产及其意识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今我国现代化实践的指导,也是如此。

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由以下三方面的情况决定的。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社会。早在五、六千年前的远古时代,中国就逐渐由狩猎和采集的经济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到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的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农业文明。无论土地制度和政权更迭有多么大的变化,农村人口一般均占90%以上,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成为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生产和消费,形成了家庭、村社、县、省等大小不等的自给自足的单位。无论是农业或手工业,其经营方式是分散的,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在原有基础、原有规模上重复着小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又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存资料。小生产者受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的盘剥而艰难的维持着,形成了一直占支配地位的封闭型的农业自然经济和这种经济的人格体现者小生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些小生产者及其意识伴随着古代经济、政治制度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文化共存着和演变着,使它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已不再占支配地位,但小生产及其意识仍然普遍地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成为了负面制约着现代化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

经济上,农业中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广泛地存在;工业中固守传统体制的“小而全”,封闭狭隘、产业结构雷同的重复建设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只着眼于局部和眼前利益,不顾整体和长远利益,划地为牢、急功近利、大搞地方保护主义仍是较普遍的现象;不求奋斗进取,缺乏首创精神,留恋和满足于传统小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人和事也是屡见不鲜的;不愿冒竞争风险,只求平均分配,对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合理差别,产生失落和不平衡的心态等等。

政治上,家长制作风,个人说了算,无视组织纪律和民主集中制;争权夺利,不惜“内耗”,用“人治”代替法治,重血亲人情亲情,用人唯亲、编织“关系网”,热衷“走后门”;宗放观念死灰复燃,宗派势力膨胀,甚至由此引起宗族流血械斗和宗教迷信泛滥等。

思想文化上,保守僵化,习惯于经验思维,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愿轻易地去实践探索,对已经发生的事又缺乏理性思考,盲目顺从,随流模仿,一哄而起,不顾得失后果;因循守旧,视标新立异为离经叛道,习惯于依赖顺从和逆来顺受;安守家业和完园。重农轻商,市场经济意识淡漠;缺乏公德意识,奉行“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原则;怀旧崇古,留恋过去小生产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往过去小生产的封闭单干、散漫无拘、自由自在的生活等。

小生产及其意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它对我国现代化事业危害的严重性。

第三个方面,前苏联和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要认真地正确地对待小生产问题。十月革命后的初期,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环境下,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货币关系,通过国家法令,由国家直接控制生产和分配,由小生产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然而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引起了农民等小生产者的普遍不满,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后来总结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严肃的经济制度”(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222页。);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实行统一的生产和分配制度,“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注:《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页。);“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去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注:《列宁全集》第33卷,第70页。)。于是,列宁及时地放弃了这一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保证小农有一定的周转体系”,即给小农以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否则它便不能生存”。(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177页。)同时还给“小规模的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刺激、推动和鼓励”(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208页。),即改善小生产者的经济状况,满足他们的经济要求。列宁认为,要把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一是要发展大工业和用先进技术武装农业;二是必须把分散的个体农民引上集体经济的道路。“只有在我们有了强大的工业、能够给小生产者好处,使他们实际看到这种大经济的优越性的时候,才能保证实现这个过渡”(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174页。),即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我国的经验教训也证明了这一点。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把农业、手工业的小生产引向集体化的道路是较顺利的。但1958年在的口号下,过早过快地改变生产和分配制度,实行全国化,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掀起“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多种经济成分,承认了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解散了,实行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扶植和鼓励个体工商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重新出现了蓬勃生机和欣欣向荣的局面。前苏联和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证明了在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小生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看,一方面说明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是适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的,我们应该运用这一理论,历史地科学地认识和对待小生产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小生产及其意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建设的桎梏和迟滞作用,必须主动自觉地采取政策措施改造小生产状况,消除其意识的负面影响。

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完成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负面影响的任务呢?

首先,应根据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充分认识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关于这种必要性,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小生产既不能历史跨越,也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以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不能建立在小生产沙滩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对小生产进行改造,让小生产逐渐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尤其是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小生产占优势或占很大比重、农民占居民大多数的农业国家里,更要重视和费大力气对小生产进行改造,实现列宁说的“生产力事实上的社会化”,绝不能幻想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而是要根据小生产经济占优势的情况,采取“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补助办法,才能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全部关键就在这里。”(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4页。)

关于这种长期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古老的农民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农业国,生产力水平低下,耕织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居支配地位,农民一直占人口的大多数。当今中国这种状况虽有很大的改变,然而,农业国并未被工业国所取代,人口的80%仍是农民,他们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的小规模生产为农业生产方式,小手工业仍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农村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农村小城镇建设还刚起步,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上仍较低。据1996年统计,6岁以上的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2%。人口的这种低下文化素质,局限了他们的视野,妨碍了他们对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因此,要改变小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必然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过程。

关于这种复杂性在中国也是突出的。小生产既与中国很长一段历史过程相伴随,必然与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尤其是小生产意识又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在一起,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中国人口众多,对各个人的影响程度不一,表现形式纷繁多样,这就为认识它、区分它、把握它、消除它带来极大的复杂性。列宁曾指出“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是比较复杂的过渡。但是它在成功时,却能包括更广大的居民群众,却能把旧的关系……更为深固的根拔掉。”(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3页。)所以,即使很复杂,我们也应有坚定的信心,完成这个过渡。

其次,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为改造小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小生产及其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力低水平和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和相应存在的,要从根基上实现从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消除小生产意识而代之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意识,必须从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着手,因为它们是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缺此基础和手段,改造小生产为社会化大生产就是空谈。马克思关于两类社会基本矛盾学说阐明了这个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恩格斯说,“社会化的生产使全部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441页。)。因此,只有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才能为小生产方式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过渡到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并随之引起与现代生产力和现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取代小生产意识。这样才能使我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封闭半封闭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传统社会转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总之,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才能从根基上创造改变小生产及其意识的物质条件。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一个经济形态,发展商品经济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物质手段。只有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和经济联系,才能打破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孤立性、封闭性和落后停滞状态。同时商品经济也会破坏小生产者的稳固性,促使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加速生产条件的集中并将它转化为资本。虽然这意味着产生资本主义,但按列宁的观点,既然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谈到俄国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条件时,也强调要“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8页。)。何况,我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原本就发展得很不充分,却历史地继承了大量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的遗留。我国当今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这一客观事实也表明,发展商品经济即使可能会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但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它,就可以使它起到小生产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提高生产力的手段”的作用。

第三,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是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的根本途径。因为无论是小生产或是大生产,人都是物质承担的主体,也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因此,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一切决定于人,决定于人的关键又在于人的素质。因为人的素质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也决定着个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素质既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又是在改造客观环境和条件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3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1)04-116-05

小生产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既有其历史必然而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又是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严重障碍而必须加以清除。尤其是对于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我国来说,由于小生产存在的长久性、普遍性、稳固性和影响深远,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负面制约就更不容忽视。要在实践中解除这种负面束缚,必须先从理论上弄清楚这个问题。因此,发掘马克思关于小生产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所谓小生产,是指以个体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营规模狭小的一种生产。主要是指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小生产,包括自给性的小生产和小商品生产。在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的社会形态中,个体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自给性的小生产,即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一般称之为宗法式小生产或自然的农民经济,其人格表现为宗法式小生产者或小农。个体手工业生产,基本上属于商品性的小生产,即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其产品主要用于交换,而不是用于自己消费,其人格表现为个体手工业者,他们是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也有个体农业生产者将自己的部分产品拿去市场交换,也属于小商品生产者。马克思说,当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之后,“它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

关于小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和《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等论著中作了生动而深刻的概括: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累,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小生产的主体是农民。马克思对小农也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小农人数众多……但彼此间并没有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个农户都是自给自足……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因此……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218页。)

关于小生产的特点,马克思提出以下主要论点:

第一,渊源长远,且具有普遍性。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解体过渡到奴隶社会,生产资料由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奴隶社会的居民划分为自由民和奴隶,自由民中包括了大奴隶主和小生产者。奴隶制社会解体进入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化程度更高,个体小农和手工业者的小生产普遍地存在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后,当然以雇佣劳动制为主要剥削方式,但小生产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尤其是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小生产仍然是普遍的现象。这表明小生产的产生和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仅渊源长远,而且具有普遍性意义。所以马克思说:“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这种生产方式在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

第二,它不能成为独立的一种社会生产方式。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形态只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9~110页。)。小生产虽然存在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之中,但它只是以附属身份而依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而不能在经济上形成它的独立主导社会性质的生产方式,其要害在于它的不稳定性。从人类历史和现实看,主要出现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对立的经济形态。这两种经济形态从原始社会解体至今,都同时存在于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趋势相反: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居支配地位,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则相反,商品经济居支配地位,自然经济逐渐降为从属地位。小生产总是依附于这两种经济形态。如果小生产与自然经济相联系,马克思说,“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而且在政治上成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页。)的基础,“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如果小生产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主要是指以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的小生产。马克思说,这种小生产“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从这时起,社会内部感到受它束缚的力量和激情,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因为,这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必然经常地发生两极分化而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排斥掉简单商品的小生产者。马克思说,“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排挤。”(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831页。)可见,由于小生产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小生产在经济上不可能形成主导社会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

第三,生产力落后和低下。马克思指出,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排斥了积累、协作、内部分工、应用科学和“生产力的自由发展”(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资本主义前生产方式的规律,是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原有基础上的重复。……各种经济单位能存在好几个世纪,无论在性质上或者在数量上都没有变化。”(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87页。)小生产只是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活资料,“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首创精神”(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7页。),是“以治园方法来耕种田地的小农业”(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因此,人们“一直处在那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2页。)。

第四,封闭型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马克思说,“一块小土地,一个农户和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形成一个省”,“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彼此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页。)各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天地。……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6页。)

这种自然经济的小生产,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小生产的生产率低下,马克思说,农业中取得的成就“就是大大耗费人类的劳动,使这些劳动力不能参加其他的生产部门。”(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因而阻碍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为自然经济性的小生产与商品经济是相冲突的。小生产把劳动力牢牢地束缚在小块土地上或行会中,阻碍了财富的积累、生产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也只是为买而卖的简单商品经济,它无力发挥对自然经济结构的革命性破坏作用。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由于不依靠市场,不依靠生产的变迁以及不依靠外界的历史运动而差不多有完全自给的性质。……这种形式最容易成为社会停滞状况的基础”,成为“巩固旧的生产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的因素。

第五,成为专制制度的基础。马克思在评析小生产的政治影响时说,由于小生产者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形成一个阶级。”但由于他们之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而没有使他们之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218页。)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在论述小生产占优势的俄国、印度、中国时也指出,小生产“这就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24页。)。

第六,小生产意识的基本特征是封闭性和保守性。马克思说,因为小生产“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首创精神。……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小得可怜的土地上”,对于社会的巨大变化“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甚至顺从外来侵略者而过着“失掉尊严的、停滞的、苟安的……消极的生活方式”。“人们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它们把自动发展的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因而造成了野蛮的崇拜自然的迷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7~68页。)小生产意识是小生产方式、自然经济等社会存在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其社会存在服务。而且它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着它本来所固有的规律运行着和延存着。

以上是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基础和逻辑出发点,联系不同时期的实际加以推论、发展和丰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小生产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于仍然广泛存在小生产及其意识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今我国现代化实践的指导,也是如此。

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由以下三方面的情况决定的。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社会。早在五、六千年前的远古时代,中国就逐渐由狩猎和采集的经济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到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的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农业文明。无论土地制度和政权更迭有多么大的变化,农村人口一般均占90%以上,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成为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生产和消费,形成了家庭、村社、县、省等大小不等的自给自足的单位。无论是农业或手工业,其经营方式是分散的,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在原有基础、原有规模上重复着小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又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存资料。小生产者受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的盘剥而艰难的维持着,形成了一直占支配地位的封闭型的农业自然经济和这种经济的人格体现者小生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些小生产者及其意识伴随着古代经济、政治制度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文化共存着和演变着,使它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已不再占支配地位,但小生产及其意识仍然普遍地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成为了负面制约着现代化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

经济上,农业中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广泛地存在;工业中固守传统体制的“小而全”,封闭狭隘、产业结构雷同的重复建设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只着眼于局部和眼前利益,不顾整体和长远利益,划地为牢、急功近利、大搞地方保护主义仍是较普遍的现象;不求奋斗进取,缺乏首创精神,留恋和满足于传统小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人和事也是屡见不鲜的;不愿冒竞争风险,只求平均分配,对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合理差别,产生失落和不平衡的心态等等。

政治上,家长制作风,个人说了算,无视组织纪律和民主集中制;争权夺利,不惜“内耗”,用“人治”代替法治,重血亲人情亲情,用人唯亲、编织“关系网”,热衷“走后门”;宗放观念死灰复燃,宗派势力膨胀,甚至由此引起宗族流血械斗和宗教迷信泛滥等。

思想文化上,保守僵化,习惯于经验思维,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愿轻易地去实践探索,对已经发生的事又缺乏理性思考,盲目顺从,随流模仿,一哄而起,不顾得失后果;因循守旧,视标新立异为离经叛道,习惯于依赖顺从和逆来顺受;安守家业和完园。重农轻商,市场经济意识淡漠;缺乏公德意识,奉行“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原则;怀旧崇古,留恋过去小生产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往过去小生产的封闭单干、散漫无拘、自由自在的生活等。

小生产及其意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它对我国现代化事业危害的严重性。

第三个方面,前苏联和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要认真地正确地对待小生产问题。十月革命后的初期,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环境下,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货币关系,通过国家法令,由国家直接控制生产和分配,由小生产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然而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引起了农民等小生产者的普遍不满,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后来总结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严肃的经济制度”(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222页。);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实行统一的生产和分配制度,“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注:《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页。);“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去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注:《列宁全集》第33卷,第70页。)。于是,列宁及时地放弃了这一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保证小农有一定的周转体系”,即给小农以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否则它便不能生存”。(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177页。)同时还给“小规模的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刺激、推动和鼓励”(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208页。),即改善小生产者的经济状况,满足他们的经济要求。列宁认为,要把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一是要发展大工业和用先进技术武装农业;二是必须把分散的个体农民引上集体经济的道路。“只有在我们有了强大的工业、能够给小生产者好处,使他们实际看到这种大经济的优越性的时候,才能保证实现这个过渡”(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174页。),即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

我国的经验教训也证明了这一点。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把农业、手工业的小生产引向集体化的道路是较顺利的。但1958年在的口号下,过早过快地改变生产和分配制度,实行全国化,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掀起“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多种经济成分,承认了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解散了,实行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扶植和鼓励个体工商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重新出现了蓬勃生机和欣欣向荣的局面。前苏联和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证明了在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小生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看,一方面说明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是适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的,我们应该运用这一理论,历史地科学地认识和对待小生产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小生产及其意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建设的桎梏和迟滞作用,必须主动自觉地采取政策措施改造小生产状况,消除其意识的负面影响。

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完成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负面影响的任务呢?

首先,应根据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充分认识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关于这种必要性,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小生产既不能历史跨越,也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以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不能建立在小生产沙滩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对小生产进行改造,让小生产逐渐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尤其是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小生产占优势或占很大比重、农民占居民大多数的农业国家里,更要重视和费大力气对小生产进行改造,实现列宁说的“生产力事实上的社会化”,绝不能幻想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而是要根据小生产经济占优势的情况,采取“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补助办法,才能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全部关键就在这里。”(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4页。)

关于这种长期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古老的农民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农业国,生产力水平低下,耕织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居支配地位,农民一直占人口的大多数。当今中国这种状况虽有很大的改变,然而,农业国并未被工业国所取代,人口的80%仍是农民,他们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的小规模生产为农业生产方式,小手工业仍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农村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农村小城镇建设还刚起步,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上仍较低。据1996年统计,6岁以上的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2%。人口的这种低下文化素质,局限了他们的视野,妨碍了他们对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因此,要改变小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必然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过程。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关于这种复杂性在中国也是突出的。小生产既与中国很长一段历史过程相伴随,必然与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尤其是小生产意识又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在一起,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中国人口众多,对各个人的影响程度不一,表现形式纷繁多样,这就为认识它、区分它、把握它、消除它带来极大的复杂性。列宁曾指出“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是比较复杂的过渡。但是它在成功时,却能包括更广大的居民群众,却能把旧的关系……更为深固的根拔掉。”(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3页。)所以,即使很复杂,我们也应有坚定的信心,完成这个过渡。

其次,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为改造小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小生产及其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力低水平和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和相应存在的,要从根基上实现从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消除小生产意识而代之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意识,必须从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着手,因为它们是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缺此基础和手段,改造小生产为社会化大生产就是空谈。马克思关于两类社会基本矛盾学说阐明了这个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恩格斯说,“社会化的生产使全部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441页。)。因此,只有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才能为小生产方式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过渡到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并随之引起与现代生产力和现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取代小生产意识。这样才能使我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封闭半封闭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传统社会转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总之,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才能从根基上创造改变小生产及其意识的物质条件。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一个经济形态,发展商品经济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物质手段。只有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和经济联系,才能打破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孤立性、封闭性和落后停滞状态。同时商品经济也会破坏小生产者的稳固性,促使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加速生产条件的集中并将它转化为资本。虽然这意味着产生资本主义,但按列宁的观点,既然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谈到俄国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条件时,也强调要“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8页。)。何况,我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原本就发展得很不充分,却历史地继承了大量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的遗留。我国当今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这一客观事实也表明,发展商品经济即使可能会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但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它,就可以使它起到小生产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提高生产力的手段”的作用。

第三,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是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的根本途径。因为无论是小生产或是大生产,人都是物质承担的主体,也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因此,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一切决定于人,决定于人的关键又在于人的素质。因为人的素质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也决定着个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素质既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又是在改造客观环境和条件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4

【关键词】马克思/小生产/小生产理论/现代化

【正文】

小生产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既有其历史必然而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又是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严重障碍而必须加以清除。尤其是对于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我国来说,由于小生产存在的长久性、普遍性、稳固性和影响深远,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负面制约就更不容忽视。要在实践中解除这种负面束缚,必须先从理论上弄清楚这个。因此,发掘马克思关于小生产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所谓小生产,是指以个体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营规模狭小的一种生产。主要是指个体农业和个体手的小生产,包括自给性的小生产和小商品生产。在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的社会形态中,个体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自给性的小生产,即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一般称之为宗法式小生产或自然的农民经济,其人格表现为宗法式小生产者或小农。个体手工业生产,基本上属于商品性的小生产,即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其产品主要用于交换,而不是用于自己消费,其人格表现为个体手工业者,他们是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也有个体农业生产者将自己的部分产品拿去市场交换,也属于小商品生产者。马克思说,当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之后,“它才能得到充分,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

关于小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和《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等论著中作了生动而深刻的概括: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累,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小生产的主体是农民。马克思对小农也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小农人数众多……但彼此间并没有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任何,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个农户都是自给自足……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因此……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小农的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218页。)

关于小生产的特点,马克思提出以下主要论点:

第一,渊源长远,且具有普遍性。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解体过渡到奴隶社会,生产资料由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奴隶社会的居民划分为自由民和奴隶,自由民中包括了大奴隶主和小生产者。奴隶制社会解体进入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化程度更高,个体小农和手工业者的小生产普遍地存在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后,当然以雇佣劳动制为主要剥削方式,但小生产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尤其是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小生产仍然是普遍的现象。这表明小生产的产生和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仅渊源长远,而且具有普遍性意义。所以马克思说:“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这种生产方式在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

第二,它不能成为独立的一种社会生产方式。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形态只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9~110页。)。小生产虽然存在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之中,但它只是以附属身份而依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而不能在经济上形成它的独立主导社会性质的生产方式,其要害在于它的不稳定性。从人类历史和现实看,主要出现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对立的经济形态。这两种经济形态从原始社会解体至今,都同时存在于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趋势相反: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居支配地位,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则相反,商品经济居支配地位,自然经济逐渐降为从属地位。小生产总是依附于这两种经济形态。如果小生产与自然经济相联系,马克思说,“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而且在政治上成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页。)的基础,“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如果小生产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主要是指以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的小生产。马克思说,这种小生产“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从这时起,社会内部感到受它束缚的力量和激情,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因为,这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在商品经济的支配下,必然经常地发生两极分化而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排斥掉简单商品的小生产者。马克思说,“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排挤。”(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831页。)可见,由于小生产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小生产在经济上不可能形成主导社会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

第三,生产力落后和低下。马克思指出,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排斥了积累、协作、内部分工、应用科学和“生产力的自由发展”(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资本主义前生产方式的规律,是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原有基础上的重复。……各种经济单位能存在好几个世纪,无论在性质上或者在数量上都没有变化。”(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87页。)小生产只是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活资料,“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首创精神”(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7页。),是“以治园来耕种田地的小农业”(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因此,人们“一直处在那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2页。)。

第四,封闭型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马克思说,“一块小土地,一个农户和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形成一个省”,“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彼此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页。)各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天地。……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6页。)

这种自然经济的小生产,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小生产的生产率低下,马克思说,农业中取得的成就“就是大大耗费人类的劳动,使这些劳动力不能参加其他的生产部门。”(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因而阻碍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为自然经济性的小生产与商品经济是相冲突的。小生产把劳动力牢牢地束缚在小块土地上或行会中,阻碍了财富的积累、生产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也只是为买而卖的简单商品经济,它无力发挥对自然经济结构的革命性破坏作用。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由于不依靠市场,不依靠生产的变迁以及不依靠外界的历史运动而差不多有完全自给的性质。……这种形式最容易成为社会停滞状况的基础”,成为“巩固旧的生产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的因素。

第五,成为专制制度的基础。马克思在评析小生产的政治影响时说,由于小生产者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形成一个阶级。”但由于他们之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而没有使他们之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218页。)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在论述小生产占优势的俄国、印度、中国时也指出,小生产“这就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24页。)。

第六,小生产意识的基本特征是封闭性和保守性。马克思说,因为小生产“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首创精神。……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小得可怜的土地上”,对于社会的巨大变化“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甚至顺从外来侵略者而过着“失掉尊严的、停滞的、苟安的……消极的生活方式”。“人们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它们把自动发展的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因而造成了野蛮的崇拜自然的迷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7~68页。)小生产意识是小生产方式、自然经济等社会存在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其社会存在服务。而且它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着它本来所固有的规律运行着和延存着。

以上是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基础和逻辑出发点,联系不同时期的实际加以推论、发展和丰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小生产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于仍然广泛存在小生产及其意识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今我国现代化实践的指导,也是如此。

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由以下三方面的情况决定的。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社会。早在五、六千年前的远古,中国就逐渐由狩猎和采集的经济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到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的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农业文明。无论土地制度和政权更迭有多么大的变化,人口一般均占90%以上,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成为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生产和消费,形成了家庭、村社、县、省等大小不等的自给自足的单位。无论是农业或手工业,其经营方式是分散的,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在原有基础、原有规模上重复着小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又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存资料。小生产者受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的盘剥而艰难的维持着,形成了一直占支配地位的封闭型的农业自然经济和这种经济的人格体现者小生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些小生产者及其意识伴随着古代经济、政治制度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文化共存着和演变着,使它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已不再占支配地位,但小生产及其意识仍然普遍地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成为了负面制约着现代化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

经济上,农业中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广泛地存在;工业中固守传统体制的“小而全”,封闭狭隘、产业结构雷同的重复建设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只着眼于局部和眼前利益,不顾整体和长远利益,划地为牢、急功近利、大搞地方保护主义仍是较普遍的现象;不求奋斗进取,缺乏首创精神,留恋和满足于传统小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人和事也是屡见不鲜的;不愿冒竞争风险,只求平均分配,对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合理差别,产生失落和不平衡的心态等等。

政治上,家长制作风,个人说了算,无视组织纪律和民主集中制;争权夺利,不惜“内耗”,用“人治”代替法治,重血亲人情亲情,用人唯亲、编织“关系网”,热衷“走后门”;宗放观念死灰复燃,宗派势力膨胀,甚至由此引起宗族流血械斗和宗教迷信泛滥等。

思想文化上,保守僵化,习惯于经验思维,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愿轻易地去实践探索,对已经发生的事又缺乏理性思考,盲目顺从,随流模仿,一哄而起,不顾得失后果;因循守旧,视标新立异为离经叛道,习惯于依赖顺从和逆来顺受;安守家业和完园。重农轻商,市场经济意识淡漠;缺乏公德意识,奉行“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原则;怀旧崇古,留恋过去小生产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往过去小生产的封闭单干、散漫无拘、自由自在的生活等。

小生产及其意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它对我国现代化事业危害的严重性。

第三个方面,前苏联和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要认真地正确地对待小生产。十月革命后的初期,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环境下,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货币关系,通过国家法令,由国家直接控制生产和分配,由小生产直接过渡到主义。然而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引起了农民等小生产者的普遍不满,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和危机。列宁后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严肃的经济制度”(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222页。);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实行统一的生产和分配制度,“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注:《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页。);“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去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注:《列宁全集》第33卷,第70页。)。于是,列宁及时地放弃了这一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保证小农有一定的周转体系”,即给小农以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否则它便不能生存”。(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177页。)同时还给“小规模的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刺激、推动和鼓励”(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208页。),即改善小生产者的经济状况,满足他们的经济要求。列宁认为,要把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一是要大和用先进技术武装农业;二是必须把分散的个体农民引上集体经济的道路。“只有在我们有了强大的工业、能够给小生产者好处,使他们实际看到这种大经济的优越性的时候,才能保证实现这个过渡”(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174页。),即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

我国的经验教训也证明了这一点。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把农业、手工业的小生产引向集体化的道路是较顺利的。但1958年在的口号下,过早过快地改变生产和分配制度,实行全国化,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掀起“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多种经济成分,承认了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解散了,实行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扶植和鼓励个体工商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重新出现了蓬勃生机和欣欣向荣的局面。前苏联和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证明了在化建设中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小生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看,一方面说明马克思的小生产是适合的和现状的,我们应该运用这一理论,历史地地认识和对待小生产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小生产及其意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建设的桎梏和迟滞作用,必须主动自觉地采取政策措施改造小生产状况,消除其意识的负面。

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完成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负面影响的任务呢?

首先,应根据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充分认识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关于这种必要性,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小生产既不能历史跨越,也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以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不能建立在小生产沙滩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对小生产进行改造,让小生产逐渐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尤其是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小生产占优势或占很大比重、农民占居民大多数的农业国家里,更要重视和费大力气对小生产进行改造,实现列宁说的“生产力事实上的社会化”,绝不能幻想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而是要根据小生产经济占优势的情况,采取“中间的途径、、手段和补助办法,才能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全部关键就在这里。”(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4页。)

关于这种长期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古老的农民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农业国,生产力水平低下,耕织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居支配地位,农民一直占人口的大多数。当今中国这种状况虽有很大的改变,然而,农业国并未被工业国所取代,人口的80%仍是农民,他们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的小规模生产为农业生产方式,小手工业仍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农村小城镇建设还刚起步,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上仍较低。据1996年统计,6岁以上的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2%。人口的这种低下文化素质,局限了他们的视野,妨碍了他们对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因此,要改变小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必然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过程。

关于这种复杂性在中国也是突出的。小生产既与中国很长一段历史过程相伴随,必然与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尤其是小生产意识又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在一起,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中国人口众多,对各个人的影响程度不一,表现形式纷繁多样,这就为认识它、区分它、把握它、消除它带来极大的复杂性。列宁曾指出“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是比较复杂的过渡。但是它在成功时,却能包括更广大的居民群众,却能把旧的关系……更为深固的根拔掉。”(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3页。)所以,即使很复杂,我们也应有坚定的信心,完成这个过渡。

其次,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为改造小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小生产及其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力低水平和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和相应存在的,要从根基上实现从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消除小生产意识而代之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意识,必须从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着手,因为它们是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缺此基础和手段,改造小生产为社会化大生产就是空谈。马克思关于两类社会基本矛盾学说阐明了这个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恩格斯说,“社会化的生产使全部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441页。)。因此,只有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才能为小生产方式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过渡到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并随之引起与现代生产力和现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取代小生产意识。这样才能使我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封闭半封闭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传统社会转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总之,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才能从根基上创造改变小生产及其意识的物质条件。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一个经济形态,发展商品经济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物质手段。只有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和经济联系,才能打破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孤立性、封闭性和落后停滞状态。同时商品经济也会破坏小生产者的稳固性,促使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加速生产条件的集中并将它转化为资本。虽然这意味着产生资本主义,但按列宁的观点,既然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谈到俄国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条件时,也强调要“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8页。)。何况,我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原本就发展得很不充分,却历史地继承了大量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的遗留。我国当今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这一客观事实也表明,发展商品经济即使可能会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但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它,就可以使它起到小生产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提高生产力的手段”的作用。

第三,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是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的根本途径。因为无论是小生产或是大生产,人都是物质承担的主体,也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因此,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一切决定于人,决定于人的关键又在于人的素质。因为人的素质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也决定着个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素质既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又是在改造客观环境和条件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5

一、农业基本概况

含山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万亩,全县辖9镇、1乡,151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盛产水稻、油菜、棉花,现已形成优质米、优质油、特种养殖、经果林、蔬菜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初步建成山羊、名优茶、红瓜子、苗木花卉、水产养殖五大农业种养基地,“九五”期间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和优质油基地县。全县大宗农作物生产较为稳定,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万亩,总产量24万吨,油菜面积19万亩,菜籽产量3.4万吨,棉花面积10万亩,皮棉产量9582吨。我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部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农业机械化作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创新思路,强化管理,搞好服务,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目前,全县发展高性能联合收割机36台,大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68台套,各类中小型拖拉机8601台,农用运输车及变型拖拉机1489台,县内农作物机耕面积达42万亩,水稻机收面积27万亩,占可机收面积的86%,秸杆还田7.6万亩。在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农机组织形式

为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机工作效率,我们着重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县政府成立由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县农委、农机、公安、交通、工商、物价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指挥部,负责全县农业机械化作业工作,同时重新设立县农机管理局,升格为副科级建制,配备专门人员,具体抓农机工作。县农委牵头,县农机局组织,成立由各类农业机械操作手参加的农机协会,规范运作,开展机手之间农田作业信息沟通,交流机械操作技术等活动。县农机局按照“加入自愿、规模适度、整体协作”的原则,组建多个联合收割机机收作业队和大型拖拉机旋耕作业队,发挥机械合理配置优势,在开展好本地农田作业的同时,组织机具跨区作业。

(二)创新农机服务方式

做好农机服务工作是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重点从4个方面努力。一是抓培训。开展以校、乡联训为主,田间、现场指导为辅的培训方式,多层次、多途径强化机手实际操作技能,还在“三夏”、“三秋”农业生产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维修、保养技术进行培训和驾驶技术复训。二是抓作业市场培育。县农机局每年通过农业部跨区作业信息指南,全县农机作业信息,积极引进外地农机具,参加我县“三夏”、“三秋”会战,同时开通农机服务热线,成立技术服务组和中介组织,为无机户联系作业机械,为有机户联系作业田块,并帮助机手解决机械维修、配件供应等难题。此外,还注重优化农机作业市场环境,在每年“三夏”、“三秋”期间,县公安部门抽调专人,深入重点农机作业现场开展巡查,对随意拦截机械、敲诈机手财物等不法行为及时予以打击,有力地维护了农机作业市场秩序。三是抓农机“出征”。县农机局每年与外省农机部门签订协议,组织跨区机收作业队,由县农机局负责人带队,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跟机服务,赴江苏、山东、湖北等地进行跨区作业,经济效益较为明显,“出征”机具年创收150多万元。四是抓机具供应市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全椒县民营企业落户我县河刘镇,投资兴建君友农机具销售中心;引进江苏淮安农机经销商牛正元来含山县城建立大中型农机具销售市场;县农机局积极与农机具生产厂家挂靠联系,现已成为苏州市久保田联合收割机公司销售商,为全县广大农户购买先进、适用的新型农机具提供了方便。

(三)创新农机管理模式

加强农机管理,为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保障。一是严格农机入户手续。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完善程序,办理手续,做到确认考试申请人资格“三不受理”,拖拉机登记管理“两不准一严禁”。二是抓好年检年审关。严格按照农机具技术标准,检验农业机械;对照驾驶操作人员审验规定,做好机手考试考核工作。三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农机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做到持证上岗。四是抓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纠正违章,打击“黑车非驾”,在“三夏”、“三秋”期间,安排农机管理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积极做好日常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创建“农机安全村”,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明确到人。在“三夏”、“三秋”期间,集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强化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四)创新农机投入机制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6

关键词: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

矿产资源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并不多。当前很多矿井资源衰竭,不少矿井已经进入关井阶段。因此作为当前的煤矿企业,更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采用新兴的采矿技术要领来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带动更多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使我国矿业发展得更好,走出国民,争取走向世界前列。

1煤矿的通风与瓦斯管理

一是专人管理局部通风机的自动切换装置,每天由跟班区长、班组长、电工在07:00-08:00之间进行试验。切换完毕,由电工填写原始记录,跟班区长、班长、瓦检员签字。二是不可以随便地将局部通风机打开,倘若碰到停风的情况,所有的人员应当往新鲜风流当中去,且跟瓦检员配合,设置警标和栅栏,不允许人员进入,电工对动力总开关进行闭锁。在通风恢复之前,务必认真地检查瓦斯,在停风区当中二氧化碳浓度在1.5%以下与瓦斯浓度在0.8%以下的时候才能够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停风区当中二氧化碳超出1.5%或者是瓦斯浓度超出1%,最高二氧化碳和瓦斯浓度在3.0%以下的情况下,场地电工跟瓦斯检查员进行配合,实施风量控制策略,从而实现对瓦斯的就地排放;停风区当中的二氧化碳与瓦斯浓度在3.0%以上的情况下,务必执行瓦斯排放的策略,且上报煤矿技术责任人进行批准,让煤矿专门的技术工作者来排放。三是在瓦斯排放的时候,排放的全风压风流混合位置的二氧化碳和瓦斯以及排放的大瓦斯务必在1.5%以下,务必确保采取回风系统撤人和停电,以及清楚地要求其它区域的撤人停电范围。在恢复通风巷道风流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1.5%以下与瓦斯浓度在0.8%以下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采区回风系统与局部通风机巷道当中电气装置的人工供电。四是严格地管理风筒,应当平直地吊挂风筒,以及双反压边风筒接头,在不大于90°角的拐弯位置需要设置弯头。确保一台局部通风机风筒直径的相同,对风筒破口或者是脱节进行检查处理,以使损失的风量减少,实时地更换或者是修补破口,确保没有破口和不会漏风、。

2煤矿的防火管理

一是矿井应用的纸、棉纱、布头、润滑油等,务必在盖严实的铁桶之内存放,使用过的纸、布头、棉纱等务必在盖严实的铁桶之中存放,且安排专人向地面传送,禁止随意丢弃。不允许在硐室或者是井巷当中泼洒废油、剩油。务必在专门的硐室清洗风动工具,且确保应用无毒和不燃烧的洗涤剂。二是所有的人员发现矿井火灾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火灾的现状、性质等实施有效的灭火措施,且向煤矿调度室进行报告,煤矿调度室在接收到火灾报告之后,需要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组织相关的工作者实施灭火的方案。根据处理以及预防规划的要求,撤离全部受到火灾影响的工作者。在电器装置着火的情况下,需要先将电源切断,并且在电源被切断之前,灭火器材仅仅可以应用不导电的。在进行灭火与抢救的时候,务必让专人对改变的风量、风向、有害气体、煤尘、一氧化碳等进行检查,还务必实施有效的策略避免人员中毒、煤尘和瓦斯的爆炸。

3煤矿的防治水管理

一是做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方针,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开展探放水工作。二是超前探放水方法采用钻探和物探相结合,掘进迎头超前探测钻孔在巷道迎头及巷道右帮,共布置5个钻孔。确保超前距不少于30m;左侧不少于20m。若有异常,编制探放水专项措施,采用钻探和物探相结合的方式探放水。三是探放水钻孔的布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探放钻孔水、陷落柱水、老空水等,需要分组设置探水钻孔,且在巷道前的竖直面与水平面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m。(2)探放岩溶水与断裂构造水和等钻孔,务必顺着掘进的下方方向或者是前方方向来布置,确保底板钻孔在2个以上。(3)煤层之内一般禁止探放1Mpa水压之上的陷落柱水、含水层、充水断层水等,倘若确实要求,能够先建设防水闸墙,且通过闸墙外部往里面进行探放水。

4创建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集成系统

立足安全生产管理和监控以及成本控制,创建集成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于煤矿固有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较为流行与先进的软件技术,基于B/S结构和Web结构,创建先进的、接轨国际的管理集成系统。该系统借助先进的管理系统,有效地统一煤矿企业管理的科学理论和ERP核心管理思想,应用该系统,能够给企业提供优化的和不间断的管理系统。以人机界面、功能设计、业务模型作为视角,有效地体现对我国煤矿企业的实用价值。我国煤矿企业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适用和逐渐优化的平台。借助先进性的平台化软件开发技术以及B/S结构,有着可扩展性、高稳定性,以及高灵活性等特点。有效地体现煤矿企业应用分散和地域广的优势,为煤矿企业的多元化和集团化发展提供持久性的支持,实施移动办公和远程管理。在新时期,应当将示范性的工程进行推广,体现示范引导的功能,进而更加全面地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应急救援指挥、安全监察,以及安全生产监管的能力,从而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性。

5结论

综上所述,矿产能源对于国民生产和国家建设都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采矿业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做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创建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集成系统,以实现煤矿采矿的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任重而道远,只有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煤矿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才能保证煤矿安全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沿着和谐健康的道路前进。

作者:张伟 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参考文献:

[1]刘广责.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19):156.

[2]吴啟勤.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157.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7

摘要: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加速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效益;人力资源

经营是企业以市场为主要对象,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而进行的与企业外部环境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是指正确认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指导企业决策,实现企业目标,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即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的形成因素

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来源于对企业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客观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正确把握,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成功企业经验上升到哲理高度的总结,反映的是企业领导人对待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经营目标的综合态度。

经营管理理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纵观许多成功企业,从小到大经久不衰,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领导人有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这里所谓的正确,就是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日本的日立公司成立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一直在世界电机、电子业保持领先的地位。这和日立公司的创始人小平浪平的经营理念“生不满百年,常怀千年忧”——对任何事物都持长远观点不无关系。1942年,正当马达、发电机、高压送电设备最畅销的时候,日立公司已在从事半导体、电脑及原子能的研究了。我国企业经过这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已逐步改变了以前传统体制下的单纯生产型的经营管理理念,新的全方位的经营管理理念正在得到逐步的确立,这就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在各项经济法规和社会道德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面向用户,为社会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员工谋得更多的实惠,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

2.人力资源规划以及员工开发

首先由企业管理高层确定企业目标,在人力资源规划阶段,先根据企业目标对所需设置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的目标转化成为人力资源需求,包括所需员工的种类和数量,然后制定出人力资源方案,推荐给企业管理高层审核。它由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两种职能完成。在为企业配备所需员工之前,必须对完成企业目标所需的工作职位进行分析、说明。工作分析是对工作性质进行说明,并确定进行该项工作所需人力资源要求,如技能、能力、知识和经验等。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工作描述,它要求清楚地说明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工作描述对雇方、经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依据。因为工作内容对制定有关招聘、筛选、录用、培训、绩效评估、职业生涯计划、报酬、职业安全与卫生和劳动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都有重大影响。人力资源规划决定企业目标所需人力资源种类和数量。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重在研究。因为做规划时,需要收集和分析人力资源信息,预测可以获得人力资源供给,以及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要。一旦企业所需的员工被确定下来,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制定获取人力资源的策略。两个最基本的策略是调配和员工开发。调配策略包括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招聘和筛选具备所需技能和能力的侯选人。开发是指通过强化培训和开发计划,对现有员工和新员工提供所需的技能知识。

3.树立健康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核心,也是成功的企业必然要追求的卓越内容。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赋予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丰富的优秀企业管理思想的内涵和风格。优秀的企业文化、科学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理念是指导企业发展的思想源泉,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思想保证。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客观上要求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以卓越、创新、高效为核心。好的文化使企业充满活力,在竞争中处处主动,占尽先机;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往往人心涣散,缺少应有的斗志和集体力量,企业长期生存的能力难以维系。

成功的企业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建设,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海尔集团,无论是在生产车间、职工食堂,还是在海尔大学、海尔培训中心,无论是在普通员工还是在各级管理人员身上,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强大感染力。“真诚到永远”,这是海尔的服务宗旨,也是他们的一句著名广告词。在海尔园下榻,到海尔总部参观,到处都看到这句话,同时也时时处处感受到海尔人的真诚服务。它反映了海尔企业对员工及其客户的一份诚意,使员工和客户感觉到情真意切,有利于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还有“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企业精神,“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海尔管理理念,“不要伯乐相马而要赛马机制”的人才观念等等,都是海尔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探索,对自己正反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后形成的企业文化精髓。这些企业文化的表述,富含哲理,又有人情味,不仅贴在墙上,写在文件里,订在小册子中,更重要的是深入到员工的心里,贯穿到日常行为举止中。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8

关键词:现代液压技术;机械自动化;发展水平;应用研究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科技力量的快速提升,一定程度上为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机械的自动化生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逐步成为可能,现代化液压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工业中机械自动化生产非常重要的条件,虽然其在我国工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应用中进一步发展及完善,所以要重视现代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要不断提升现代液压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而促进我国机械自动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现代液压技术的相关概述

现代液压技术在20世纪发展非常迅速,从20世纪初的矿物质油作为动力传递的介质引入,到柱塞泵、三大类阀的发明,20世纪50年代电液伺服阀的发明以及电液伺服控制理论的有效确立,20世纪70年代插装阀及比例阀的发明及应用,都是现代液压技术领域跨越式的发展及技术进步,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现代化液压技术在机械结构以及流体原理方面有非常大的创新及发展,其在有关行业中应用效果非常好。现代化液压技术是基于其相关技术并与替代性技术的竞争中发展起来的,电气传动以及机械传动并不仅仅是与现代化液压技术竞争的技术,这些技术相互融合,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现代化液压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现代化机械制造业中,需要大功率传递、要求功率重量比较大的场合,都需要用到现代化液压技术,近年来,液压元件的发展逐步小型化、模块化,比如电磁阀的驱动功率不断减小,这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电子器件的直接控制。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节能。而且液压元件的功能越来越复合,比如螺纹插装阀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会让液压元件功能拓展更加灵活。其次,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频调速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定量泵变转速的方案,有利于液压元件降低能耗。另外,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比如新型磁性材料的应用让电磁阀比例阀的性能能够有效结合起来,磁通密度的不断提升,可以让阀的推力变大,最直接的作用是阀的控制量会变大,响应速度非常快,能够提升液压技术在装备制造机械自动化中的应用效益。现代化液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环保的需求能够有效满足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求,环保的液压元件有利于减少泄露,而且其噪音比较小。

2现代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2.1现代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在现代工程机械生产过程中,现代液压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系统承担着非常大的负荷量,而且由于液压系统自身耗能比较大、运行速度比较高、维护条件比较差等特点,所以其在现代工程机械生产中的应用,会对液压系统特别是元件材质以及节能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利用碳纤维强化塑料材质缸筒空心活塞液压缸,即具备一定的复刻量,而且韧性会比较强,应用效果良好。另外,在现代工程机械生产中应用的液压系统,在设计方面非常注重产品的可维修性及安全可靠性,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会对产品的节能性能非常关注,会遵循绿色设计的原则,并且非常重视现代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有效利用,所以液压系统的设计有着非常好的设计效果。

2.2现代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在农业机械领域,现代液压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液压元件在农业机械中应用非常多,并且其在农业机械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好。但由于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比较艰难,其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工作环境,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农机的性能要求非常高,这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现代化液压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代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要重视不断提升农机产品液压技术的科技含量,并且要不断提升现代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在现代化农机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重视将农业机械中的液压技术与其他领域较为先进的技术相融合,要不断发挥现代化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作用。

2.3在装备制造机械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支柱型产业,在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装备制造机械产业对较为极端环境中的生产制造技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对机械的液压系统技术有非常严峻的挑战,液压技术的集成化比较高,而且具备高精度及高效益的优势特征,在现代化装备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而不断提升装备制造机械自动化生产效益。液压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及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液压技术也快速发展,我国自主研发水平越来越高,很大一部分研发的机械装备,甚至达到国际顶尖水平,这有利于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3现代化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基础科学技术比较落后

较之西方先进国家,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这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先进的国家,这对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而在现代化液压技术研究中,在机械基础零件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液压元件,在我国由于缺乏生产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等的制约,仍然不能实现自主生产。另外,我国对基础技术的发展认识不足,在机组技术方面投入不够,特别是在材料及工艺的开发与研究方面,实验以及理论研究都非常薄弱,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生产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设备使用寿命也比较低,而且设备的维修成本比较高。

3.2国家资金投入比较少

理论研究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而现代化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创新,需要大量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支持,但就现阶段我国现代化液压技术研究发展实践情况来看,实验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研究及实验的发展,而且在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存在较为严重的重主机、轻配置的问题,所以我国现代化液压理论、液压技术研究方面并没有充足的资金提供保障,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液压技术发展较缓慢,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现代化液压技术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不利于我国液压技术水平的提升。

3.3液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

就现阶段我国现代化液压技术行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液压企业对现代化液压技术发展认识不足,液压产业资金投入不够,加上对现代化液压技术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液压产业发展非常缓慢,而且我国现代化液压技术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生产规模比较小,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综合实力都比较弱,从事现代化液压技术科研的人员比较少,现代化液压技术研究水平比较低,仅仅局限于单一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并没有着眼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对风险的预测及预防不够重视,而且由于技术商品化、人员流动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现代液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薄弱,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4现代化液压技术在自动化生产应用中的创新发展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机械化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目前我国现代化液压技术很难适应未来工业生产的需求,所以要重视现代液压技术的创新及改进,要不断提升我国现代化液压技术的发展水平,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液压技术在我国工业机械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

4.1要重视降低能耗

现代化液压技术在把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及反转换过程中能耗比较大,而现代化液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为了降低能耗,在液压元件设计过程中,非常注重减少内部压力损失,这有利于减少功率。而且通过液压技术以及新型密封材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磨砂损失,进而有利于尽可能地降低损耗,不断提升现代化液压技术在装备制造自动化中的应用效果。

4.2要加强污染控制

现代化液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致力于解决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发展封闭式系统,尽可能地避免污染物侵入系统。在现代化液压技术的研究应用过程中,还要重视改进元件及系统设计,要让其更耐污染,加大对耐污染能力的关注,研究高滤材及过滤器,而且可以加强对污染的在线测量,尽可能地解决液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4.3要加强机电一体化的研究应用

机电一体化有利于实现液压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在现代化液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处理大、惯性小、响应快的优势,要实现液压系统由以往的电液开发系统与开环比例控制系统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的转变,要重视不断提升液压元件的性能,让液压元件的性能更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另外,在现代化液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要加强对生物降解系数的压力流体的研究,重视元件内部流动的优化发展,尽可能地减少压力及噪音,不断提升现代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应用水平。而针对我国现代化液压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进行解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现代化液压企业要重视充分利用资源,对现代液压技术进行改进及创新。在现代液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要对各项液压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且要综合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生产技术,要重视不断提升生产效益。

5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其有利于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而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现代液压技术的改革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现代液压技术水平,要重视现代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展.浅谈现代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00253-00253.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9

1.1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都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不同译法。Urban(城市)是Rural(农村)的反义词,除农村居民点外,镇及镇以上的各级居民点都属于UrbanPlace(城镇地区)[1]。根据城市的发展历史,现代城市由Hamlet(小村)、Village(村庄)、Town(镇)、City(城市)、Metropolis(都市)一步步演变而来的。所以UrbanPlace(城镇地区)既包括City,也包括Town,因此将Urbanization译做城镇化更全面。

对于城市化的涵义,不同的学科分别依据各自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例如,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集约大生产的过程[2]。尽管不同学科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

1.2现代化的涵义

现代化的英文是Modernization,根据《牛津英汉大词典》注译有两个含义:①现代化,②现代文明。现代化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是在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中。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3]。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15%;③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人识字率超过80%;⑥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比重10%-15%;⑦城市化50%;⑧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为2人以上;⑨平均预期寿命70岁;⑩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4]。可见现代化也是一个由低级社会不断向高级社会转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出现了产业多样化与高科技化;生产的社会化与集约化;劳动者的文化、科技、健康观念等方面的高素质化;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富裕化。

2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2.1城市化过程与现代化进程是相生相伴、既联系密切又有区别

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分离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所以从广义上说,自从有了“城市”,城市化进程也便开始了,只是在前工业社会,城市化速度实在太慢了,由于工业化的推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现代化起源于工业化,但它不仅包含现代工业,而且还包含有现代农业,现代科技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先进性等,所以城市化早于现代化。到了工业社会,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联,其相生相伴的关系越来越明显。从区域来看,工业化水平高的地方,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也较高。从时间来看,自工业社会以来,世界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现代化源于工业革命,但不仅仅限于工业化。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但城市化也不仅包含工业化。相对而论,城市化更侧重从地域角度来推进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及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的转化,而现代化更侧重从社会的角度来推进社会各要素变化的文明进程,但现代化的含义更为全面,它既包括两种地域的整合,又包括社会结构的优化等。所以从内容看,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从时间角度来看,城市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

2.2城市化的本质是现代化

在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最具有革命性的是经济现代化,即社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资金的集中,城市化正是在这种生产要素高度聚合的背景下产生的特定现象。

从工业革命一开始,城市化也就顺应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了两种地域明显的分异,一种是促使了现代意义上城市地域的形成;另一种是导致农村地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产生的巨大集聚力和辐射力,农村地域的优化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由此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产业开始出现了专门化和多样化,科学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一阶段完成了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工业现代化阶段。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化过程开始有要素的集聚走向扩散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更加复杂,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现代化建设覆盖范围变宽,这时进入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工农业及其它行业的现代化阶段。

将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市要素与农村要素将融合共生,社会生产水平更高,社会文明程度在所有人群中得到共同提高,人民生活将更加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内容更加全面,这样就进入现代化的第三阶段——社会的现代化阶段。可见,城市化发展过程所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变化正是现代化建设所要求变革的内容,所以从城市化引导的动力机制看,城市化的本质就是现代化。

3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状况

3.1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不同步

早在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20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纲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进一步强调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5]。事实上,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不同步。①“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我国仿照前苏联的发展模式,过分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大大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城市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由1952年的12.5%增加到1957年的15.4%;②“”至国民经济恢复期(1958-1965年),1958年开始的“”完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工业的发展依赖于“人海战术”,农业人口爆发性进入城市,1960年城市化水平为19.7%。1961年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注重现代化的内涵建设,动员大批城镇过剩人口返回农村,1965年城市化水平下降至17.9%,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③“”时期(1966-1976年),当时错误地推行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工厂内迁,大批城市人口迁往农村,1976年城市化水平降至17.4%,这种非正常现象极大的阻碍了工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由此阻碍全国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持续恶化;④建设“四个现代化”时期(1978-1992),“”结束后,我国现代化建设曾有短暂的“洋冒进”,总的看来,城市化进程得到极大的发展,但在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直贯彻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使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本质上没有得到很好结合,城市化扯了现代化建设的后腿;⑤现代化城市建设时期(199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城市建设以巨大的推动力,招商引资、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评比相继拉开城市环境建设的高潮,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6]。深圳、上海按西方口径统计已率先步入现代化城市行列,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相得益彰,而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形势依然严峻。

3.2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地带性差异

用全国各地区的城镇人口与总人口比例表示城市化水平,用人均GDP来粗略的反映现代化进展,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我们发现: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东部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同时表现在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也较高,其市镇非农业人口比例和人均GDP分别为33.8%、9364元(1998年),而西部作为我国落后地区,它的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明显偏低,分别为20.7%、3838元[7][8]。但从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潜力来看,东部有着较成熟的工农业发展基础,较雄厚的科技优势,较高的城市密度等,而中西部则有着较丰富的耕地、自然资源。

4我国城市化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构想

(1)结合上面的分析,根据现代化的内涵,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应局限于“大城市论、小城市论和中等城市论”的争论,而应注重于现代化内涵的城市化发展道路[9]。目前,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是工业现代化建设程度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程度,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总的看来农业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城市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现代化发展存在着地带性差异,所以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不仅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问题,还要考虑不同地区的适宜性问题。

(2)东部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其工农业生产率、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思想观念也较先进。同时,本地区设市城市和大城市多,分别占全国的44%和43%,城市设施和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绝对人口和外来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城市负荷重,以致非农人口转化压力大,旧城改造难度大。如果我们在城市化道路选择中不分析该地区特点,盲目强调本地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势必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限制了先进思想在本地区的普及,由此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因此本地区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是要突出非农人口的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两个方面。选择的城市化道路要以保护耕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核心,强化区域城市规划,有针对性的发展小城市、小城镇;大城市则在内涵建设基础上,形成有生命力的城市带、城市圈,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3)中部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现代化发展程度居中的地区,它的现代化发展优势有:人均耕地最为丰富,农业生产潜力大,同时其农业生产率较高,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正处于工业化的前半阶段,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考虑到工业的现代化建设问题。本区城市化已有一定的基础,城市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城市化正从发育阶段进入成长阶段。但是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地位不突出,或者城市首位度过高,缺乏承上启下的次级经济中心城市。结合现代化与城市化水平的实际,本区的城市化发展应在不抑制区域大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地区中心城市,形成多个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体系,以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使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步发展。

表1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化与现代化部分指标对比(1998)

Tab.1Thepartialindicatorsofurbanizationandmodernizati-onamongthethreedistricts

市镇非农人城市密度人均GDP工业全员每医生人均

地区口比重(%)(个/平(元)劳动生产负担人耕地

方公里)率(元/人·年)数(人)(亩)

东部33.82.18936435484.255790.78

中部26.60.83513926982.466541.87

西部20.70.26383828543.546501.24

资料来源①表中第一栏数据来自参考文献[8];②第二栏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年)》和参考文献[7]并经过整理得到;③其它各栏数据来源于参考文献[7]。

(4)西部地区是我国待开发地区,其城市化水平和现代化建设程度最低。目前该地区的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是现有基础较差,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其工业化发展程度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不仅中小城市、小城镇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且大城市发展也显得不足,所以本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应是在加强农牧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大城市,提高它的功能和实力,以带动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1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吴永保.城市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0,(8):25-27

5蔚芳.城市化与现代化[J].城市问题,2001,(3):16-19

6顾朝林,柴彦威,蔡建明,等.中国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5-87

7王石生,余天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优势形势的比较分析[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京),2000,(7):12-21

生产现代化范文篇10

关键词: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

在我国强大科技时展背景下,当前的机械制造较多都是采用现代化工艺,同时主要生产模式也逐渐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设计制造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优势,所以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使用合理的现代化设备制造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能够极大实现整个机械产业升级,这两个也是当今现代化机械生产里重要渠道,想要更加有效提升解决机械制造问题,就必须摄入现代化技术,只有在这些技术不断加持下,才能更好推进整个企业经济效益。

1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意义及应用

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极大的提升了生产产量和质量,提高企业机械生产产品总效益,创造出市场上具有一定价值的机械产品,让整体市场机械产品更加多元化,更满足现代人更多的需求,也满足市场环境多变需求。当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以及不断提升和完善之后,就可以更加精准的去掌握现代多样化的市场大需求,同时针对各种机械设计制造市场发展变化做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现代化技术工艺能很好地为企业这机械设备产品做贡献。企业在培养设计人员时也需要让相关设计人员树立起正确的生产观念,积极整合现有产品资源,提升人员内在处理信息能力,并且需要锻炼相关人员根据现有具体详细的产品条件制定设计方案。

2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主要特点

首先是系统性的特点,这特点在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中有很明显的系统性特点,因为拥有这项特点,就可以充分让整个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与相关的精密加工技术相互融合,相互配合,让我国机械领域更好的发展。在整个现代化机械设计过程中适当的去添加精密加工技术可以节约时间投入,资源投入和人力劳动资源投入。其次是关联性特点,在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中,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和它周边制造环境密切联系,同时也需要和市场环境进行有效结合。这些外界环境会紧密关联到制作工艺的各个环节中,让每一个环节都起到作用,进一步让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应用效果也得到提升。最后是全球性特点,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各个国家之间交流往来不断。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也得到了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虽然全球化不断深入,只有各个国家的有关优势都充分结合和发挥,才可以使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得到更进一步提升。

3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应用效果

3.1集成化的生产加工模式

在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化基础和机械类技术相融合,形成了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技术,并且不断从自动化逐渐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衍生出很多新技术以及新的工艺项目。在整个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交叉。这样两者有效结合可以更好的推动整个机械行业稳步发展。集成化生产模式的日益成熟,它主要内部构造是由多个子功能结合而成。这些子功能各发挥不同优势,一起构成完整生态系统,集成化生产模式能够进一步降低对人员劳动的依赖。

3.2智能化的生产加工模式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成熟,人工智能也成为现代自动化技术的一种衍生物或者说是一种替代品。人工智能有着和机械自动化技术相似之处,在当今社会中人工智能也是当今各行各业正在高度重视和改革发展的重点内容。已经受到业内人士高度关注和重视。但是就目前智能化技术角度来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还尚未成熟。这就说明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投入研发,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也需要进行的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研究。在很多现代化生产的系统当中去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和构建智能这些技术。可以很好实现全自动化机械生产系统,让整个系统流程更方便,最终凭借成熟的智能化进行判定和运作。整个人工智能技术重点突出了“智能化”这个科技理念,系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和更新,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强化进行生产效率,还可以解决资源浪费问题。

3.3低碳化的生产加工模式

由于过去几年中传统机械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太过严重,所以传统高污染的机械生产已经不再满足现代化工作发展的要求。如果现代生产想要减缓机械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要加强绿色生产的技术,并且将绿色生产理念与现代机械生产设计工艺相结合。总书记在我国报告中很明确的提出,我国目前必须要加强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加强改进改革工作,党和人民共同努力,一起构建美丽中国,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低碳化的环境我们共同在行动。从我国最早工业社会开始,机械生产行业就已经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型产业,正是因为它的重要性,主要包含有气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只有让机械设计更加绿色化,才能让整个机械行业长期立足发展。由于我国传统行业内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不成熟,还是有非常多的工业机械问题需要被解决,同时最初环境保护不被人们重视,废弃物的排放问题不受遏制,也无人管理,造成很严重的三种浪费问题产生,污染严重,内部原料耗损严重,浪费严重等等问题。实现低碳化生产模式可以将这些指标都降低,变成“三低”问题,让污染问题变成污染底,排放低和耗损低。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生产模式,降低碳排放,将整个智能化的生产加工模式变得低碳化和绿色化。

4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具体应用方面

4.1机械设计方面

在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中,机械产品的设计主要是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相辅相成。从而结合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日常中最常见到的软件以AutoCAD软件为例,AutoCAD软件人们称为3D建模,Auto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主要是包含多维度进行平面设计与开发、思维建模、仿真测试等等。还有应用到设计与生产中。很多大学的有关专业也开设了此类课程,教学AutoCAD软件,让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和掌握。在现代生活中,AutoCAD软件也很好的实现三维建模这项新功能。这也是在软件开发进步之后,从二维建模到三维建模的一个重大的转变和进步,和原始的二维建模一样,也是要在AutoCAD软件中输入机械三维信息,基本呈现出三维模型框架结构,然后设计人员对其模型进行调整和填充就可以。这样方便快捷的途径能很快将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模型,并且用3D打印机将三维模型打印出来。下一步就是进行模拟生产效果,如果检测合格并且满足设计的条件之后,就可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和投入使用,这样大大提高了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也能保证终身的效益。

4.2机械制造方面

企业在相关机械制造方面会充分的应用AutoCAD软件进行自动操控,这个软件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机械中所使用材料的特性来进行合理加工,有针对性的让每一个机械得到合理制造。这些整个机械制造过程中,AutoCAD软件最先掌握各个零件的庞大数据,收集到充分的数据之后得出排版样式,然后再选择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AutoCAD软件是能够直接的把模板图导入,然后再将模板放映在软件当中供技术人员观看。相关的技术人员只需要去编辑图形,进行简单的操作之后便可以一键生成,充分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也很好地保障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管理效能。

5现代化机械精密加工技术的分析

5.1主要技术类型

现代化机械精密加工技术的类型主要有三种,每一种技术都各有优势,也各有不同。首先是机械超精密切削,这项技术主要是科学采用空气轴承为主轴,比较多的应用到金刚石刀具,然后在平面或者是非球面,例如有机玻璃,塑料制品,陶瓷等材料当中。所以后期工业中又使用到镀膜技术来改善金刚石刀具,减少在加工钢材时的耗损量问题。其次是机械超精密磨削,机械精密切削在不断改进之后就出现了机械超精密磨削,这个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金刚石砂轮修整,这样技术改进能够很好地保障磨粒的等高性,所以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第三种技术是超精密研磨,可以让研磨实现“无振动”的状态,保证研磨颗粒细小并且均匀。这些技术也等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5.2技术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高精准度高效率的精密加工技术在当今军工和航天方面也得到极大的应用,未来也将逐渐向民用机械产品方向进行发展。由于现阶段精密加工技术生产效率较低,未来更加需要提升加工过程效率。同时在智能化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改善,现代化机械目前还处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中间过渡层,这样的优势能够在精密加工的过程中有所体现。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时代的背景下,新科学技术将更好的推动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发展,向着智能化、集成化和绿色化这三个方向继续发展。所以在机械设计上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来提高企业生产利益,同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高更多优质和个性化服务和保障,这也是未来机械制造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峰.研究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1(08):2-3.

[2]梅荣娣.现代化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1(02):85-86.

[3]王治.现代化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南方农机,0,(2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