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2:02:27

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范文篇1

一、安全生产理论创新的有利因素和存在问题

建国50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安全生产理论创新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反过来也对上层建筑,包括政府监管、公共管理和指导思想提出更高的要求。

1.有了一支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的队伍

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有关安全生产的教育师资队伍,一批安全生产老的专家队伍和改革开放以来培训出有关安全方面硕士、博士,使理论研究的队伍实力有所增强。

2.消化吸收了国外安全的理论和做法

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不少安全方面的理论和做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其他风险管理、HSE管理等,对提升企业的安全健康水平起到了持续改进的作用。

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不少企业、研究机构和学校每年都派出了出国考察人员、培训人员或是访问学者,能了解到国外安全生产工作和理论方面的大量信息。

3.由于经济发展,引进了新的技术装备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国内的大型国有企业引进了新的安全设备和先进安全管理方法。也有的与国外合资,引进设备和国外管理软件,改变了企业的面貌,其中也有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新的理念。

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在我国开设了工厂或公司,直接把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管理,放在我们的面前,不用出国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世界一流企业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例如:杜邦、拜耳、巴斯夫、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等。

4.国内安全生产理论界研讨的机会和学术的杂志及篇幅尚显不足

我国安全生产理论和学术界研讨的机会虽有一些,但学术上争鸣和进一步探讨尚不足。一来研讨时间太短,另外是相互尚未形成讨论的习惯。特别是提出意见的习惯。二来是目前理论探讨的杂志或网站不多,加上安全专业理论刊物的版面费难以承受,有些安全或劳动保护专业杂志,由于粥少僧多,杂志又有中心议题,难以应付如此广大读者的投稿。

5.安全生产基本理论所涉及的名词、术语不规范,不标准,所涉及范围、定义界定不清

首先是我们国内学术界、理论界和政府部门间怎么来统一;其次与两岸三地之间的交流中,还有使用中文(汉语)的名词、术语涉及范围、定义的统一;与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多数国家之间相互之间统计、信息交流、名词、术语的统一;以及所涉及范围、定义界定不清、讨论问题各说各的,实现上内容不统一,根本无法进行比较,所得的结论也难以使人信服。例如:常说的职业安全、劳动安全、生产安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伤亡事故、安全事故等。

二、安全生产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要研究国际上安全生产理论和观念、观点

要创新首先要了解世界安全生产理论的动态,不要思考了半天提出的观点,与别人早已提出的观点是如此类同或相似。特别注意别人已经过时或者是在理论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的说法。研究国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相应出现的安全生产理论和理念。

基于当前已很少看到国内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专业杂志及时从国外期刊和论文的翻译稿,一种可能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专业工作者,外语水平近期有大的提高,可以直接阅读。另一种可能是不被译者、读者和编辑们所看好。所以建议要加大对国际上安全生产理论和理念、观点的翻译、研究工作力度,希望出现一批译文和研究论文。

2.要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安全理论体系与安全理论的“国际通则”之间关系

要建立“中国特色”??是具有“特有”、“特殊”、“特定”之“特”,是体现对中国特殊国情的强调,也是很大程度上针对权力过分集中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个人理解应是针对中国国情和“三个代表”所体现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又参加了很多国际组织,也签订了不少国际有关安全健康的公约。也会受到这些公约制订过程中,所涉及安全理论的“国际通则”。这两者看起来相悖,实为相通。从宏观上考察与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实行开放,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遵循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笔者认为应加以进一步探讨,将两者能更好互融、互通。

3.充分利用劳动保护学会,组织专家分工负责总结国内经验,逐步建立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利用学会人才汇集,连接科、工、贸、学、政(府)等各个方面,学会又有各种专业委员会,可以承担各种任务,包括安全生产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例如:安全的专项整治和长治久安的关系,安全大检查与日常安全管理的关系,对大型企业的监管与对中小企业监管的位置的摆法……。在中国特定的时期内,在初级阶段安全生产的政策研究等。

4.建议创办一个安全生产理论性刊物或建立安全生产理论网站

要解决安全生产有关理论性、政论性文章的出版问题和多数安全网站缺少内容问题,形成安全生产理论文章的百家争鸣气氛和活跃的学术空气,能各讲各的观点和依据。改变当前安全学术性刊物按上面规定不能登广告,只允许收版面费维持。一般安全生产专业刊物稿受版面少,只能有选择的刊登,难以形成争鸣的气氛。有些文章就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出台,有些文章经常可见。所以建议办一个安全生产理论性刊物和建立安全生产理论网站,供学术讨论之用。另有一个方案,允许安全学术刊物能登广告,像世界大多数安全学术杂志一样,搞夹心饼干式,杂志的前、后面是广告中间几十页是学术内容。以广告养刊物,只要满足一个条件:保证安全理论和学术论文的质量,这也可以在出现了更多的安全生产理论性文章中,能够好中选优。

5.建议成立安全生产专业名词、术语编辑或编撰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就当前的安全生产有关的名词、术语及其定义(含义)作一定规范或作为名词、术语及其定义(含义)的标准草案,报有关审批机关批准。要建立安全生产基础理论和安全生产理论体系,这是最基本的标准或规范。

6.要鼓励各方面的专家,要静下心来,一个专题或一事一议,不可能马上有一整套的安全生产理论文章或者说安全生产理论体系会出现。要去除急躁情绪,要不怕板凳能坐十年人,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不论是单位和个人都需要发扬独创精神,努力来做好这件具有开创性,又关系到将来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的事。

生产理论范文篇2

生产要素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基本因素,是财富的形成者、价值的源泉。没有生产要素,生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生产要素的种类由土地和劳动两要素论,经历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论,添加企业家才能的四要素论,发展到了当今包含科学技术和信息在内的六要素论。这些生产要素的揭示和强化都极大促进了生产的增长。近日读到李利军教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著《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他的一句“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是人自身要素的膨胀和环境要素沦丧的过程”使人豁然惊醒!

诚然,“在某种意义上,生产要素只有两个,就是自然与人类”)。李利军教授据此强调,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科学技术、信息归根结底都是人的要素,不断把人的要素细化、强化,把代表自然环境的土地要素相对笼统化、弱化,最终必然出现这种现象:“企业家凭借高超的才能,组织管理着自己的员工,使用高技术的大型设备,凭借信息优势,贪婪地从环境中吸取财富,疯狂地向环境体内填塞形形色色的污染物。”物质财富增长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的自然环境却远去了。自然环境,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是最基础的生产要素,耕地、矿藏、空气、草场……这些物化的资源在得到生产的承认和重视的时候,却没有任何一项成为第七种、第八种生产要素!更为甚者,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生产中去,以消耗自己的代价支撑财富产生过程的环境容量,至今没有被纳入经济学进行认真分析,没有得到生产者的重视!李利军教授在《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中从经济学角度对环境容量参与生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应当把环境容量作为一项基本生产要素的基本论断。他认为,环境容量生产要素概念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脱离环境危机背景,环境生产要素可能会被认为是单纯的环境投资利益索求,会脱离环境问题形成单纯的经济学概念,像物质形态的自然资源被承认是生产要素但不能使经济学把环境纳入分析框架一样。所以,在理解环境容量这种无形的生产要素时必须要强调环境意识,它体现的首先是一种理念,是正视环境、尊重环境、保护环境的理念,是从实际出发正视生产,以科学的态度研究经济持续增长的理念。这种环境容量生产要素是建立在整体环境资源属性、环境稀缺和环境有价的认识基础上的,是对环境容量参与财富形成但被忽视的一种正名。

作为一项系统研究,《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一书在提出并论证新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的供求模型,提出了两级市场模式,并对这种新生产要素进入厂商生产以后的情况进行了模型分析,对厂商成本、利润等产量线的变动和厂商的要素组合配置调整进行了预测。李教授认为,在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均衡中,总量控制和政府干预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能够实现环境成本在企业生产中的科学计量,在不动摇现有核算体系的情况下实现会计核算的绿色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绿色化,引导自主型节能减排机制的出现。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的组织与运行,还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应,政府可以通过环境生产要素供给量调整、价格变动来调控厂商产出,进而影响地区、行业和国民经济总量,使得在环境质量维护和经济产出之间获得直接有效的政府调控手段,便于谋求环境与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李利军教授认为,传统生产理论实质上是物质和能量从自然系统向社会经济系统的单向流动认识,现代可持续生产战略要求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和均衡,这就要求物质和能量不但要从自然系统流向社会经济系统,同时还应保证物质和能量合理地从社会经济系统流向自然系统。

这种流动有赖于经济社会主动进行的环境补偿。正如劳动和企业家需要支付薪资,资本、科学技术、信息需要支付报酬,在参与生产、为人类加工制造新的财富的时候,环境也应该拿到其所应得的,那就是各种以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形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治理和改造。只有足额有效的环境补偿才能加速环境的净化和恢复,才能使自然环境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生产的循环参与。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为这种环境补偿提供了筹资渠道、运作模式和管理思路。通读全书,掩卷深思,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本研究的目标是从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构建一种新的理论,以推进环境管理,促进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融合,便于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实践应用层面。”李利军教授的这本书,使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跃然眼前,使可持续发展战略顿添基石,使绿色经济核算、节能减排和环境补偿获得了直接简便的操作方法,集理论创新性和实践应用性于一体,实为难得,值得一读。

生产理论范文篇3

一个作业流程必须由输入、输出和支持组成。输入是作业流程所“加工”的“原料”,而输出则是作业流程的“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逐步实现“增值”。业务流程跨越部门的界限,团队合作、资源共享、服务客户,达到一致的组织目标。这个过程便是作业流程管理。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有生产上管理问题,本人知识浅薄就一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

目前国内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正在日益提高,但是在企业生产现场临近管理方面还是基本上手工在操作。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制造业生产现场黑箱作业”现象。就温州民营企业在生产与动作管理上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升级研究。

二、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及原因浅析

问题一:企业工作环境的优劣在生产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企业生产线的工作环境的不良,直接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下降,同时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品质无法保证。这也是企业能否快速成长的必要因素。

问题二:企业生产前段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外贸公司还是做国内市场的公司都会出现客户下订单到生产车间投产过程的脱节,这种现象很严重,这可能会影响动作不顺畅,工作效率的下降及交期延误。

问题三:上线前和上线后的生产现场管理的衔接问题。

上线前和上线后的生产现场管理的混乱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通过多方面的收集和观察,采用流程卡比较适合生产现场的管理。

问题四: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

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把选人、用人正好限制在了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往往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组织架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难免因孤陋寡闻而导致决策质量低下。所以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问题五:制度形同虚设,奖惩制度难以执行。

制度的形同虚设是民营企业生产与动作管理中的又一大弊端。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业主不好打破情面,撕不破脸皮,不能依法办事,不能公事公办。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约有10%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有相当一部分民企有章程也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制度不执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下面将探讨温州民营企业如果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升级。

三、改进方案

问题一:企业工作环境的优劣在生产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本人就结合三年的理论学习及社会实践,通过用一张图表对该问题进行提出一些解决的见解。

请看下图:

5S标准化表

5S内容制度标准检点

1S整理将不要的东西清理掉

设定不要物品的回收制度

设定循环、转让、烧毁等处理方法所在岗位是否有乱放不要物品

产品或材料是否直接的放于地上

是否分别整理量规类和工具类

2S整顿将需要的东西明确标示

对一些材料通过质地、用途、大小、形状等进行区分,并决定放置场所

与作业工序相协调是否定位标明主要通道和放置场所

是否分清专用工具和通用工具,并使之牌使用状态

3S清扫清除场内脏污,防止污染

清扫活动的大力推进地面通道,机械周围是否有掉落元件、灰尘和垃圾

机械配件及主要设备是否被弄脏

4S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贯彻执行、及维持成果

采用标准化、显现化、视觉化相结合是否穿肮脏的衣服

对灯光、规定点是否落实

5S习惯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习惯

亲自动口动手是否每天进行规定点检

是否使用规定的保护用品

是否一定时间内集合

上述图表简称5S标准化,改善工作环境必须要从管理人员做起,同时相应地考评方法及奖惩办法等一系列的推行方案就要实施,只有管理人员以身作则便能顺利推动5S标准化的开展,从而也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保证产品的品质。

总之,要搞好环境管理必须全体动员参与各项开展地活动,才能提升品质,降低不良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才能确保交期,顺利交付;才会达到安全有保障,企业无伤害;才可能管理气氛融洽,人际关系良好。

问题二:企业生产前段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温州鞋业为例,如何提高这个流程的管理,提几个改进策略。

生产前段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直辖市不好导致的,我认为从销售部接客人订单后并按要求整理资料备齐发相关资料予开发部,开发部通过订单和相关资料在短时间内将色卡和“生产订单”、确认样拟好给生管部。生管部马上召开会议商定好发放采购部、品质部。这便是一个作业流程管理。接着下一步开发部开发试作样及算料开始,通过核实有无旧型体并制定制造说明书。

生管部对开发部的试作及算料核实无误后,将相关资料一并交给采购部,采购部通过上述相关资料进行对仓库查料及备料。

同时品质部对原材料及辅料进行品质检查,无误后等开发试作报告确认无误后开始发给生管做量产试作准备。待材料准备好后,由生管部通知开发部、品质部、生产现场相关单位试作时间,并督导试作进程。若交货期紧,则由生管部调度开发部所剩的相同材质之材料,安排提前试作。

等量产试作完成后,由生管通知品质部、工程部、现场单位相关人员参加量产试作检讨会。总结整个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等完成“制造说明书”编制后由生管下发生产指令、样品等给生产第一线确认无误后进行设产。这样流水线就会顺利总而言之,企业生产前段流程管理中一是时间上的因素必须要快,二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开民良好,再加上前段流程管理的程序无误这样就相应地提高工作效率、动作通畅等。

问题三:上线前和上线后的生产现场管理的衔接问题。

采取全方位的管理,流程卡管理、制令追踪管理、包装管理、监督管理、出货管理、现场物料管理、售后服务等。

(1)流程卡管理

导入前:

流程卡管理必须对企业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对每一制品附一流程卡片,作业员完成一制程须将日期、人员、生产信息填写在流程卡上,在成品包装前,收集起来,以备日后维修查询之用。

导入后:

采用条形码设备、自动化设备,对资料进行收集,对每一流程卡附上该在制品序号条形码,作业员完成一制程后,利用条形码输入序号,及生产资料(例如:不良代码也印制成条形码),流程卡自动并入时间,工作站,人员资料,存入流程卡数据库中。

(2)制令追踪管理

导入前:

利用每日生产表格由生产单字节长填写各制令投入产生,人员出勤等资料,再汇总计算出各制令进度。然而组装生产线流程快速,生产主管永远无法得知各制令目前的进度。

导入后:

每站(需管制的站点)需刷流程卡序号,计算机可自动计算出其所属制令在各生产单位详细过程及最近状况,主管办公室之计算机可得知全厂一分钟前制令最新状况。如果主管远在国外,只要其能入流程卡报表系统,了解整个工厂的制令运行情况变成了弹指之前的事。

(3)在制品追踪管理

导入前:

如果没有对仓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常造成一堆不良品、待修品积压在现场。

导入后:

利用流程卡完整数据,流程卡可追踪每一在制品最新位置、状态,统计整理后,可以依制令别,产品别或现场区段,追踪在制品分布状况。

(4)包装监督

导入前:

相同产品,因不同地区客户,需配置不同文字手册,电源等包装材料,但因混线生产,易生错误(如放置两本文字手册、电源线多放了一条等­)。

导入后:

可立即给予包装人员明确包装指示,避免疏忽,或是进一步整合防呆系统可进一步当错误时立即发出警示。

(5)出货管理

导入前:

须利用人工记录那些出货序号,给那一位客户,以做售后服务,也因缺乏实时核对能力,常在出货之机种及数量上发生错误,造成不小的损失。

导入后:

出货同时,刷读外箱序号条形码,可立即核对,如不符出货条件,可立即告之出货人员。同时把出货信息上传ERP系统。

(6)自动化设备整合

导入前:

企业用的资料机床等设备多独立动作,效益不高,设备管理也不佳。

导入后:

将SFCS与资料机床等整合,可自动得取生产信息及设备状况,与资料机床等整合,可自动得取测试资料。

(7)现场物料管理

导入前:

企业每天一条线生产10多张工单,因混线生产,无法掌握实际生产状况,常发生造缺料停线。

导入后:

SFCS可以随时掌握最新各制令,各机种组装数量,可以实时计算出现场物料状况,以预做供料准备,有效降低这方面人力及缺料现象。

(8)售后服务

导入前:

也不知其何时进出货,很难提供有效的售后服务。客户回修之产品,企业可以方便地找出出货时间、出货客户(有出货条形码管理系统);但如果想了解该产品在生产时的信息,由于出货没有与生产资料进行整合,要找出其原来的生产信息,须花费相当大的人力。

导入后:

流程卡提供追踪功能,可以掌握每一成品完整流程卡资料、当时生产现场的状况及出货时间、出货客户,追踪成品在生产中的各种记录,可提供客户完整的售后服务。

问题四: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

1、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民企的社会化管理。首先要求业主转变观念,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走出任人唯亲的圈子。要逐步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经营者与生产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经营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目标的早日实现。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大胆聘用能人,实行“能人战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措施。因此,确立全新的用人标准,用全新的理念认识和发掘人才,用全新的方式在国内外招揽人才,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励人才,是打破家族式管理的重要标志。从而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素质。决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属于最高层次。决策者,可以是一个群体,还可以是一个个体,还可以分出高中低很多层次。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不管他处于哪个层次,都操纵着这个企业的经济命脉。因此,民企的决策者要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更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决策能力,主动适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问题五:制度形同虚设,奖惩制度难以执行。

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按照(公司法)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确立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从而改变困扰企业发展的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管理模式,推动管理上台阶、上档次,加速民企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民企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含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换,把民企发展从整体上推向一个更新的档次。

综合上述对民营企业生产动作管理所浅淡的和所提出的一些管理的升级研究,这只是本人的一点看法,尽供企业参考,如有不合理或不正确之处请多多指教。谢谢!

内容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的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继北美、欧洲和日本以后的世界“第四种经济强权”,国际管理学界的从以往主要关注日本企业焦点转向了华人企业。

中国的企业是以其独立的家庭管理模式而闻名世界的。这一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的背景和社会的原因,它对华人企业的发展和华人经济的崛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温州民营便做了带头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管理信息化、知识化的挑战,它也逐渐表现出其局限性,其中生产与动作管理这个流程便成为阻碍我们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本文在总结了作者工作经验与学修企业管理学的基础上,试图对温州民营的生产过程在理论有所创新,对过程管理实务有所弥补。本文归纳,提出了温州民营生产与动作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管理弊端进行研究。

关键词:民企生产管理升级

参考文献:

1.作者:蒋贵《生产与动作管理》出版社: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98.6年第一版

2.作者:厄斯金《生产与动作管理案例》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3.作者:李怀林《IS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

出版社:北京检察出版社2000.12第一版

4.作者:王关义《生产管理》出版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5.作者:教育培训中心《5S管理与TRM生产体系》

6.作者:R•R•ARROW《哈佛管理百科全书•哈佛生产经营与运作管理》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出版

生产理论范文篇4

一、黑龙江省烤烟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过去,我省的烤烟生产由于受自然气候的制约,加之栽培技术落后,生产龙江特色的优质烟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984年省烟草公司组建后,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科教兴烟、主攻质量、提高烟碱、以质取胜”的发展规划,把发展烤烟生产的立足点落实到科学技术上,大力提高了我省烤烟生产质量群体水平,推动了全省烤烟生产的稳步发展。

(一)烟叶生产发展的现状

通过引起加拿大、日本的烤烟栽培先进技术,有效地开发了早春热量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黑龙江省积温不足的难题,初步形成适合本省自然条件的优质烟叶综合栽培与烘烤技术措施,不仅提高了烤烟生产的群体质量水平,同时培育出了具有燃烧性好、亲和性强、填充性佳、可用性优、残留物少等优点的龙江特色的优质烟叶。

目前,全省有10个地(市)区种植烤烟,烤烟县份共35个,烟农户数达50000左右。近几年,遵循市场的需要,全省种植烤烟面积保持在3.34万公顷(50多万亩),年收购量维持在5.5万吨(110万担)左右。中上等烟达80%以上,烟叶等级合格率高。全省现有烟叶基层站190个,其中标准化烟站61人;烟叶复烤加工企业11家,其中打叶加工企业4家;还有5个烟草试验站、1个良种繁育基地和1个种子管理站。全省的烤烟生产每年可安排近30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近5亿元,同时为地方财政缴纳特产税、增值税近2亿元。经过多年的努力,黑龙江的烟叶生产已形成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贮备、科研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实践表明,烤烟生产的发展不仅为国家、地方和农民提供了较好的财源,也为行业自身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烟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在黑龙江烟叶生产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过曾经的辉煌,也取得过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至使目前烟叶质量水平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及国内兄弟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国内卷烟质量提高、产品结构调整和国际烟叶市场的需求仍有差距。在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香气浓度上,比不上云南、福建。烤烟生产基础以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够强,一遇干旱或低温等自然灾害,就会受到较大影响。烟叶生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度还不够快,烟农经济基础还不够强,缺乏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的主动性。虽然几年来实行以销定产,使产销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省内烟叶库存仍然偏多,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库存积压的不利局面。自然生态条件一直制约全省烤烟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着生态条件与优质烟生产的矛盾。自然生态条件的不利加大了烟叶生产成本,至使每亩生产总成本投入达200多元。烟户分散种植,种烟技术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烟农抵御风险的能力,制约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烟叶复烤加工分散,规模较小,且加工能力相对过剩,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

二、加入WTO对黑龙江烤烟生产的影响

加入WTO以后,比短期看负面影响可能会大一些,但长远来看,则是利大于弊。而对全省的烤烟生产来说,既为实现烟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加大与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合作。加入WTO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可吸引更多的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尤其可较好地进行“中加”技术的二次合作与研究开发,以望形成适合龙江自然条件的烤烟生产技术,加速栽培技术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有利推进如大垅稀植、测土施肥、控制留叶数、药物打顶抑芽、成熟采收和科学烘烤等技术的探讨,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烤烟质量,增强烤烟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有利于改善黑龙江烟叶出口的待遇及外贸环境。目前,我国烟叶出口量只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89%,其中黑龙江烟叶出口量每年1万吨左右,只占全国烟叶出口量的6.6%左右。加入WTO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障碍、歧视性数量限制、反倾销、反补贴等因素都将被取消,我们给别人机会,别人同样给我们机会。即时我国将进入一个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可以享受各缔约方的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届时,黑龙江即可发挥其烟叶的比较优势(燃烧性好、亲和性强、填充性佳、可用性优、残留物少等优点,加之龙江烟叶成本较低)。随着我国的外贸环境、出口烟叶待遇的改善,可以利用龙江烟叶的比较优势增加烟叶出口量,抓住机遇扩大全省在国际市场的烟叶产品份额,特别是加大对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第三,有利于烤烟生产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入WTO后,烟叶市场开放的压力随之增大,尤其是质量等级低的烟叶体现更为明显。这将促使黑龙江烤烟生产的品种结构、种植布局、复烤和工业加工方式的调整与改变,质量低、等级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烟叶将被逐渐淘汰。加入WTO后世界贸易的扩大,卷烟工业企业的调整,加大了对片烟的需求,也必将促进烟叶复烤加工企业的产业升级。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市场中,通过这些能有效地配置黑龙江的烤烟生产资源,逐渐形成一个生产水平高、效益好的烤烟产业结构。

(二)面临的挑战

加入WTO后,我们在获得平等、自由和规范的贸易机会的同时,还将面对一些随之而来的挑战。

首先,市场开放使烟叶生产面临重大的压力,烤烟生产企业必将被置入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由于黑龙江烤烟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基础较低,加之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生产出的烟叶质量与发达国家仍至国内其他先进省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那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外烟叶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必然会影响黑龙江烤烟生产,甚至出现种植规模缩减、农民收入减少、财政税收下降、农村就业机会减少的局面。由于我省的复烤加工企业较分散、规模小且技术水平不高,一些挂杆复烤企业的生产装备和管理水平滞后,高负债经营,以及现有挂杆复烤企业被限时转产,势必会加速一些烤烟生产企业的转化。

其次,世界烟叶市场已出现了非常激烈的竞争局势,而且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扩大烟叶出口作为本国烟草行业未来生存发展的一条途径。加入WTO后,巴西、津巴布韦、印度等烟叶品质好的国家也必定会加大出口。同时,我国的卷烟工业企业为提高卷烟质量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等价格的情况下,会优先采购国外的优质烟叶原料。这些,都将相应地缩减对国内烟叶的需求,龙江的烟叶生产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生产技术水平低,烟叶质量差的不适宜产区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甚至被淘汰出局。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全省烟叶产业战略性调整步伐

由于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省的烟叶生产必须立足于行业的基础产业。在组织生产时,必须根据产销平衡、生态条件、流通体制的变化和复烤加工加工方式的改变及企业内资产重组,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调整,改善和理顺其烟叶生产经营体制,加快产业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经营水平、质量水平和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实施龙江烟叶的品牌战略

要加强与国外先进烟叶生产技术的合作,加快学习利用国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要向与我省生态条件、地理位置相同的加拿大学习,缩小在生产、科研、管理方面的差距,提高全省烟叶的内在品质,提高烟叶的可用性,进而生产出口质好、使用价值高且适销对路的烟叶,亮出龙江特色的优质烟叶品牌,不断扩大市场的影响。

(三)坚持以销定产、产销平衡的原则,加强促销,扩大和抢占市场份额

在全国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龙江烟叶一定要严格遵循“以销定产”来组织生产,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在生产上,引导烟农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烟叶;在烟叶的收购上,要严格控制低次烟叶;在与烟农签定种植合同时,要求必须按规范化组织生产,杜绝多生产造成多亏损的现象。烟叶库存积压过多影响和制约了生产,要想方设法加大促销现有陈烟销售的力度。在国内市场饱和的形势下,要借加入WTO的机遇,利用龙江烟叶的比较优势扩大烟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烟叶出口,尽快抢占国际市场,为全省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加大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生产理论范文篇5

贵州中烟下辖五家卷烟厂,在故有的经营管理模式下,其生产指挥主要针对和关注工厂内部的资源配置与价值链,多点生产模式下资源集成与协同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理念较为欠缺。公司通过对原辅料采购、生产、营销等要素的集成、管理制度建立和不断优化的流程,在生产协同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问题是基于生产指挥全过程的基础信息在采集、分类、传递、分析、改进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约束了生产指挥协同调度能力。产品同质化生产是企业质量保障能力的体现,对生产过程“人、机、料、法”等各环节的控制是其实现的关键。面对各卷烟厂加工设备、工艺路径和产品结构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们必须对标准体系进行统一和优化,加强生产现场标准执行监控,通过标准的统一达成产品品质的统一。基于过程的生产运行管理要求,通过对过程实施有效管理,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但生产过程现状是大多利用结果的符合性来印证过程管控的精准性,结果无事则万事大吉,而一旦结果失控,无法准确追溯和定位过程失控的因素,导致整改指向不明确,整改措施不到位,甚至出现整改不了了之的情况,导致过程整改驱动乏力,致使管理人员成了“救火队员”,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导向,使得标准在生产现场的执行约束力弱化,导致我们对潜在的隐患毫无察觉,甚至麻木不仁,其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生产过程质量事故的频发,甚至多次出现香料、烟丝和辅料错牌等重大质量事故。生产事故的表象千差万别,但追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要因:一是权责界定不明确,业务环节出现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情况,其原因是管理规范未体现“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二是标准执行不到位,由于缺乏对生产过程有效的管控措施,导致标准,特别是管理标准对现场作业缺乏应有的约束力;三是由于对基础信息缺乏系统的统计、分析和传递规范,导致信息失真,传递不及时等现象,使得我们不能准确及时的判断生产过程运行状态。

2方法与思路

立足于对生产过程精细化管控的需要,结合生产制造体系的管理要素,识别出“生产计划、管理策略,标准体系,管控能力”四个职能战略要素,并提炼出“生产指挥合理,过程控制精准,管理运行高效,标准执行到位,绩效评价科学”的过程管控评判准则。通过对数据、过程和行为的耦合,建设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分析网络,识别异常情况,刚性推动管理流程,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运行状态、管理行为的实施结果通过数据或图形实时展现。基于对公司过程管控体系的完善、优化,设立适宜的指标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状态的实时分析和评价,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实现过程和结果“两手抓,两手硬”。

2.1围绕职能战略要素,搭建管控平台

“贵烟上水平”是贵州中烟落实企业核心价值,赢得未来竞争的首要任务,过程管控能力的提升是奠定“贵烟上水平”重大保证和基石。在卷烟制造体系中,以“作业体系精细化、监管到位及时化、管理提升精准化”的策略导向,引导生产制造体系“作业指挥、生产管理、工艺控制”三大业务活动的开展。牢牢抓住“工序”这个计划的最小单位,对具体的工序开始、结束时间,生产资源准备和配送等环节实施监控,以生产计划执行率的精准性来体现计划管理的目标离散度。通过香糖料、烟丝等核心物料的配置比照和精准分析,计划与实际执行结果的比对,反映生产计划的预测能力。针对岗位,以管理流程为依托,以物料的流转为载体,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果的相互印证,及时识别、整改隐患,推动过程管控能力的提升。“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标准体系是企业判定的标准,是企业运行的准则,是企业行为的规范,生产过程管控就是刚性推动标准体系在生产运行过程的落地,通过对异常情况和隐患的控制,保持过程持续提高的自我驱动能力。持续改进是企业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策略要使其成为一种正常的工作方法和自然的工作习惯。PDCA循环控制法是推动企业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方法,其核心内容是促进PDCA管理环有效运转,要求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应参与到持续改进的活动中来,提升生产运行效率,改善生产运行结果。围绕职能战略要素,建立体现不同层级持续改进对象和改进路径的管理平台模型。根据管理环运行的层面,分为“业务管理闭环”和“决策管理闭环”两个层级,树立“业务管理闭环”支撑“决策管理闭环”,“决策管理闭环”引导“业务管理闭环”的PDCA循环管理思路。

2.2识别关键流程节点,强化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会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因此,一套严密的管控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课题组认为,严密的过程管控要从过程数据入手,即建立严密的数据采集网络,设计严密的数据分析模型,制定严密的数据评价规则,从而推动过程管控体系严密的运行。针对具体业务流程,以数据为对象,以行为为目的,识别关键工序、关键指标,以指标体现管理内容,以权重体现管理导向。基于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评价规范的前提下,依据标准体系,结合工序特性,以数据为输入,建立指标、指标与指标之间、指标与标准之间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模型中预先设计的判定条件,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直观体现生产过程运行状态,将过程异常波动因素精确识别到工序、批次、指标等过程基础单元。通过对问题的整改,最终达到对行为规范的目的。强化过程控制,首先是强化关键岗位人员所对应的关键流程,对其履职情况进行写实,将岗位责任的结果性指标落实到作业现场、落实到关键环节,将“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落实到位。其次是强化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识别梳理、深入分析,督促责任单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加以整改。最后以过程最小单元为对象,充分利用生产运行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各种信息,运用整合、比对、分析等手段,实时客观地反映生产过程控制状态。以评价激励体系为推手,不断推动标准及其执行流程进行优化,形成持续提高的自我驱动能力,逐步提高生产控制精度和工艺管理水平。

2.3管控结果日清日结,消除过程隐患

细节决定成败。生产管控重在对管控结果的日清日结,从而及时发现、消除过程隐患。管控结果的日清日结,就是要工序、班组、车间、工厂各层级,对生产现场每天的生产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整理、分析和总结,通过数据的规范管理,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让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实时跟踪生产运行状态、掌握指标变化趋势等信息,同时可清晰生产过程数据的追溯路径,确认责任人履职情况。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管控结果的日清日结。对于日常隐患识别排查,通过建立的分析模型,实现丰富的数据校验和预警功能,实时展示生产过程运行趋势,为过程的预防管控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识别出的问题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提示,相关人员根据提示信息,可及时发现过程隐患,进而触发整改流程,积极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2.4确立过程评判准则,实现持续提高

过程评判准则,应从具体的事、物和流程着手,对生产过程运行结果进行评判,判断要素落实是否到位,识别过程控制短板,寻求系统的改进方向,推动过程的持续提高。在管理模型的指导下,从管理、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对生产过程管控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直观体现生产过程管控水平,发现和识别生产过程控制短板。以绩效管理、评优活动等手段,触发公司与工厂、工厂与工厂之间对标工作的互动,分层次、多维度的为生产经营决策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为科学、合理地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诊断依据,使生产经营的管理决策更切合实际,有的放矢。信息化是实现流程固定化、工作规范化、过程痕迹化、分析精准化、考核数据化、决策科学化的必然手段,是全面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驱动“PD-CA”管理环的高效运转,追踪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对问题的整改,使生产过程获取持续提高的驱动能力,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速控制方法的优化,推动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组织执行力的提升,实现标准体系及其流程的有效落地。

3结语

生产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DBR理论;热处理;生产管理;约束资源

热处理生产是制造型企业生产流程中重要组成部分,热处理后的材料状态,决定产品内在质量和使用性能,传统制造业对热处理生产计划重视不够,加上热处理设备投资较大,能耗和维护成本高等因素,使热处理生产资源成为部分企业制造过程的瓶颈,通过DBR理论实际应用研究,尝试在不增加设备和人工的前提下,使热处理生产资源增量,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

1热处理生产中现存的管理问题分析

以某厂热处理车间为例:改进前关键真空热处理设备4台;每周6天生产,设备周平均维护时间0.5天,工作班2班次,每班平均工作时间8h,热处理关键设备周工作时间:4×(6-0.5)×2×8=352h,关于改进前某厂真空热处理设备利用率统计数据详如表1。原因分析:制造型企业中,冷工艺(机加、钣金、装配等)生产计划期量相对准确,但对热处理工艺生产计划周期,部分企业会用中间工序的一个期量代替。这个热处理期量来源:一是热处理工艺参数之和,二是以往热处理生产周期算术平均值,三是管理者经验推算等;事实上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不同金属材料的退火、淬火、回火、正火、冷处理、校正及机械性能测试的环节,生产周期从几小时到几天相差几十倍,同种材料工艺的零件由于时间参数不同,也需要分炉处理,再加上设备占用后零件待排产等待时间,设备维护、检测和故障时间影响。所以,准确的热处理生产计划周期,不能在零件机加投产初期编制的计划中确定,由于热处理生产周期的不确定,为按期完成零件交付,零件加工车间会在零件热处理时,不断催促生产交付,使热处理生产车间不断重复的不均衡生产,造成设备长时间占用,又使待热处理零件项目不断积压,结果是热处理生产工序成为约束资源,零件热处理生产计划因排产等待被延长;如果增加热处理设备不仅成本增加,短期内也难以形成产能。

2DBR理论在热处理生产管理控制应用

DBR理论(Drum—Bufter—Rope),即鼓—缓冲器—绳理论,已广泛应用在制造业生产管理各项控制领域,特别是订单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对于车间级生产瓶颈资源管理,有明显效果,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生产要素单一的孤立工序环节上,对DBR理论的实际应用。如何解决热处理生产资源需求和使用不平衡缓冲器的设置尤为重要,常规热处理计划生产中,零件到厂后就是热处理生产开始时间,如果在热处理车间生产前设立一个缓冲器,会解决上述热处理计划排产问题,建立一个待热处理库房,可以成为缓冲器,但会增加企业成本并将延长排产计划期。这里换一种思路,创建一个模拟的缓冲器,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通过热处理预排产计划的编制,在时间顺序上形成一个模拟缓冲器,计划编制提前期可以成为模拟缓冲器的绳,其长短可以由计划编图1DBR理论在热处理生产应用模型制提前期确定。由此,BDR在热处理车间生产应用模型成立,如图1所示,其使用方法:一是热处理车间根据生产线运行情况,对关键设备未来一周(或二周)发出预排热处理计划编制信息;二是零件加工车间提供计划期内,零件到达热处理车间的具体时间和热处理工序;三是热处理车间根据零件信息,编制未来一周(或二周)的关键热处理设备生产计划,计划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将待生产零件有序排入各关键设备的生产计划中;四是热处理车间提前公布热处理关键设备生产计划,便于零件加工车间依据热处理计划调整制造生产计划,充分利用热处理设备空闲资源,缓冲器效应出现,约束资源产能被释放[1]。此应用模型建立,不仅解决热处理生产中资源浪费问题,还可延伸为零件制造计划闭环管理,使热处理生产计划有机纳入到零件制造全过程,使中间工序的生产管理显现化,使热处理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3热处理生产管理的应用DBR理论步骤

步骤1:识别生产系统中的约束资源,约束资源制约着系统的生产节奏(Drum);本文中约束资源为热处理生产中关键设备。步骤2:确定合适的时间缓冲(Timebufter)长度,使物料提前一段时间投入生产,保证瓶颈资源的生产节奏或避免瓶颈资源饥饿;通过热处理车间向零件加工车间发出计划信息申请后,零件加工车间反馈信息到热处理实际生产间隔时间,即是缓冲时间长度,信息到生产间隔时间越长,缓冲时间越长,为保证缓冲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缓冲时间应控制在一至二周。步骤3:确定瓶颈资源的生产节奏;热处理车间关键设备每日最大产能的有效工作时间定义为瓶颈资源的生产节奏。步骤4:确定各订单的投放时间,使非瓶颈资源与瓶颈资源的工序保持同步;将一至二周的热处理关键资源生产计划,反馈给零件加工车间,零件加工车间根据热处理关键资源生产计划,调整本车间零件计划进度与之同步,保证瓶颈资源的生产节奏均匀高效。步骤5:调整缓冲区的大小,减少非瓶颈资源的在制品库存。本案中的缓冲区是模拟状态下的建立的,对在制品库房不造成压力[2]。在实际应用中,以上几个步骤是反复循环执行,也可适当改进调整,可能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1)热处理车间生产线出现临时故障,影响计划执行;热处理车间需要对生产线上设备完好率、生产线有效期、计量设备检测周期等进行风险管理,控制时故障的发生。2)零件加工车间没有及时准确提供相关零件生产信息;零件加工车间应按越是资源优先原则,指定生产计划部门及时准确提供零件相关生产信息。3)零件加工车间未按约定时间送达待热处理零件,热处理计划无法按期执行;零件加工车间应加强计划管理,有效控制零件送达热处理车间的时间,避免后续生产计划的被动调整。4)零件加工车间与越是资源生产计划不同步;零件加工车间要响应热处理关键设备生产计划中空隙和过载需求,按约束资源优先原则调整本车间计划生产,为保证约束资源高效利用[3]。

4热处理计划应用效果及后续改进分析

以某厂热处理车间为例:改进后关键真空热处理设备4台;每周5天生产,设备平均维护时间0.5天工作班2班次,每班平均工作时间8h,热处理关键设备周工作时间:4×(5-0.5)×2×8=288h,改进后某厂真空热处理设备利用率统计数据详见表2。

5结语

本文针对DBR理论在某一中间工序生产环节控制应用进行探讨,对约束资源合理利用,提出一个新的尝试,通过模拟缓冲器的设立,有效释放出部分约束资源,可以对临时需求加入热处理计划创造条件,并为打通冷热加工计划,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丰富了DBR在制造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辉.改进鼓一缓冲器一绳理论的生产管理方法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34(5):78-80.

[2]王雷.基于鼓—缓冲—绳法的晶圆制造双重资源约束指派问题[J].制造业自动化,2018,40(10):113-116.

生产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生产劳动交易劳动剩余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是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标准,在批判和发展亚当·斯密的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包括批判其他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建立了自己的相对完善的生产劳动理论。通过生产劳动理论,马克思阐明了两种性质的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更加清晰地认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武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也遇到了挑战。笔者认为问题有三:第一,马克思从生产劳动一般来考察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但社会生产应从四个方面考察,生产一般和生产特殊,交易一般和交易特殊。生产一般指的是人与自然的转换关系,生产特殊指的是特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交易一般是指与特定社会形式无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社会化生产本身要求的指挥与管理功能;交易特殊是指特定社会形式制约下的人与人的交易。所以,如果撇开特定的社会形式考察生产一般,就不仅要考察马克思提到的生产一般,还要考察交易一般,交易一般也是和特定的社会形式无关的。只有把交易一般也纳入生产一般的分析框架,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解释信息和制度的本质。但马克思的生产一般是不包括交易一般的,他说:“劳动过程,就我们在上面把它描述为它的简单的抽象的要素来说,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的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因此,我们不必要来叙述一个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物质,这就够了。”[1]而信息不对称,制度中的公共服务部分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抛开交易一般来解释生产一般,生产劳动只能是不全面的;第二,马克思从商品的角度考察生产劳动,并把商品限定在物质范围内,但信息已成为继物质和能量之后的第三个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所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也应该随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前进;第三,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特殊的社会形态考察生产劳动,认为生产劳动是与资本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但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主义角度考察生产劳动,照搬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理论显然是不行的。总之,全面地、科学地认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分析其正确性以及局限性,在实践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创新,是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理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简要评述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观点主要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第四章和附录中的部分内容,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也有相当篇幅,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部分篇目中也有论述。笔者先从马克思阐述生产劳动理论的三个角度进行分述,再加以综合比较。

马克思考察生产劳动的第一个角度是简单劳动过程。“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来加以考察。”[2]马克思随后写道,“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3]“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4]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考察了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这是狭义的生产一般,因为鲁滨逊式的生产是不存在的。马克思说:“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越不独立,越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5]可见,人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同时,也必然发生着人与人的关系,这种交易一般在任何社会都应该存在。广义的简单劳动过程应包括生产一般和交易一般,生产一般生产劳动产品,交易一般生产交易品。语言是交易品,早期社会中的风俗和仪式中蕴含的劳动也属于交易劳动。马克思由于对交易进行了狭义的理解,所以笼统地把这些劳动划入了非生产劳动的范围。这样,根据马克思的理解,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的生产劳动理论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生产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过程;二是生产劳动是关于物质产品的劳动。不过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相对宽泛的,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马克思提出,对劳动的物化等等,不应当象亚·斯密那样按苏格兰方式去理解。使商品产生出来的那种具体劳动,在商品上可能不留任何痕迹。比如运输业,劳动的目的决不是改变物的形式,而仅仅是改变物的位置。即使如此,由于只把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当作生产一般,马克思的简单劳动过程中的产品只能是物质产品或以物质产品为基础的运动形式。在这里,语言、制度的生成与演化、信息的交流皆被排除在研究领域之外。

马克思考察生产劳动的第二个角度是剩余价值。这是从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形态来考察的,“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意义上说,生产劳动是这样一种雇佣劳动,它同资本的可变部分(花在工资上的那部分资本)相交换,不仅把这部分资本(也就是自己劳动能力的价值)再生产出来,而且,除此之外,还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7]马克思把从这个角度看的生产劳动延伸到生产一般领域之外,即服务劳动也能创造剩余价值。他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末,他就是生产劳动者。”[8]马克思同时界定了非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就是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入即工资或利润交换的劳动。”[9]总之,马克思从这个角度看的生产劳动,始终是从货币所有者、资本家的角度来区分的,不是从劳动者的角度区分的。“作家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也就是说,只有在他作为某一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的时候,他才是生产的。”[10]

马克思分析生产劳动的第三个标准是从商品和服务的角度划分的,这也是最难理解的内容。在资本论第二卷,马克思提到,商业劳动既不生产使用价值,也不创造价值,其收入是对生产领域工人收入的一种扣除。商业劳动多是以服务方式提供的,所以,区分商品和服务是马克思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采取了渐进的分析方式。马克思写道:“假定资本已掌握了全部生产,因而只有资本家才是商品(只有一种商品——劳动能力除外)的生产者,那末,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必须或者同完全由资本生产和出卖的商品交换,或者同这样一种劳动交换,购买它和购买那些商品一样,是为了消费,换名话说,仅仅是由于这种劳动所固有的物质规定性,由于这种劳动的使用价值,由于这种劳动以自己的物质规定性给自己的买者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11]这里,商品和服务区分的标准仍是看劳动是和资本交换,还是和收入或利润交换,即是否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说:“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对他本人来说是商品。非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是这样。但是,生产劳动者为他的劳动能力的买者生产商品。而非生产劳动者为买者生产的只是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使用价值,而决不是商品。”[12]以上是第一层次。在第二个层次,“随着资本掌握全部生产,……生产劳动者和非生产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差别也就愈来愈明显地表现出来,因为前一种人,除极少数外,将仅仅生产商品,而后一种人,也是除极少数外,将仅仅从事个人服务。因此,第一种将生产直接的、物质的,由商品构成的财富,生产一切不是由劳动能力本身构成的商品。”[13]这样,马克思对斯密该句话的含义归纳如下:生产劳动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就是不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斯密的生产劳动就成了与剩余价值和物质产品均有关的一个定义。马克思批判不应对劳动的物化进行僵化的理解,他认为:“商品世界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劳动能力,另一方面是商品本身。”[14]“斯密本应承认,生产劳动者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或者是直接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的劳动。”[15]在这里谈的生产劳动的意思是,一个劳动者,只要他用自己的劳动把他的工资所包含的那样多的价值量加到某种材料上,提供一个等价来代替已消费的价值,他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为了把这种定义下的生产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劳动合二为一,马克思在第三个层次写道:“如果我们把劳动能力本身撇开不谈,生产劳动就可以归结为生产商品,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16]为进一步纯洁定义,马克思把家仆生产的物质产品和为资本家雇佣的演员的劳动排除在外。最后,马克思认为,如果以上全部撇开不谈,生产劳动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就是生产个人服务的劳动。

综上所述,笔者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理解如下:(1)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是与人和自然交换的过程有关的劳动,无论是生产物质产品(包括商品),还是非物质产品(生产能力)的劳动者都是生产劳动者,这样,马克思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引起的管理劳动、监督劳动和科技劳动划入生产劳动是正确的。同时,由于把交易一般排除在外,导致商业劳动、信息劳动和制度中的公共服务所体现的劳动也被排除在外;(2)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为了不和第一条标准相悖,马克思把交易领域的劳动全部排除在外,并且对直接生产过程的管理监督劳动加上另一重性质,即还存在剥削的性质,也就是说,由人和自然关系引起的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由人与人的对立引起的管理劳动不创造价值;前者属于生产劳动,后者属于非生产劳动;(3)提供服务的劳动是商品,但这种服务必须是由自然限制引起的服务,或者叫生产性服务,而由一定的社会形式引起的服务,是没有价值的,该费用是社会运行的虚耗。三、对国内理论界研究的简单评述

国内学者对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大多是采取以上提到的三个分析角度,只是有的学者从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有的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个角度。苏星[17]教授认为,只有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不从事物质产品的劳动就不是生产劳动。谷书堂[18]教授认为,生产劳动不能只以物质产品生产为限,而应扩大其外延,提出各种劳动都是生产劳动。他认为,马克思在讲到人的需要时,既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在讲到财富时,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因此,要扩大劳动的外延,创造价值的劳动,既包括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也包括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唐任武[19]认为,不应该以是否创造物质产品,也不应以价值的实现方式或产品的购买方式作为判断的标准,只要创造出价值,具有国民经济统计意义的有效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宋则行[20]教授认为,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观点,可以作如下简单的概括: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无论是生产作为商品的物质产品的劳动,还是以活动形式提供服务的劳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就是生产劳动。这种概括,经过必要的调整,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无论生产物质产品或者为生产、流通、生活提供服务的公有制企业经营单位使用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

笔者认为,以上的学者,有的从简单劳动过程界定生产劳动,从马克思的文献中寻找依据,但忽视实践的发展;有的以社会形式规定性考察生产劳动,目的是为了突破简单劳动过程对生产劳动定义的限制,但造成很大的脱节;还有的学者自立标准,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则只有实践产意义,而没有理论价值。笔者认为,马克思划分生产劳动理论的标准从方法论角度看科学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生产劳动也不例外。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的生产劳动的含义应该在任何社会适用,从特殊社会形态考察的生产劳动应以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的生产劳动为基础。

两个角度。何炼成教授认为,分析生产劳动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简单劳动过程出发,考察劳动的本质规定性;另一方面,从具体生产方式出发,考察这一范畴的历史适应性。[21]马克思关于一般意义的生产劳动的普遍定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具体定义,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不同方面来考察的。前者表明人对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们的简单劳动过程,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的过程,这种关系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后者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即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反映着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种关系和过程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所特有的。[22]何教授根据此方法,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进行了区分。从简单劳动过程看他认为物质生产部门和为生产直接服务的科研和生产性商业都是属于生产劳动。而其他部门,如纯粹商业服务部门、文教卫生部门、财政金融部门、与生产不直接的科研部门、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国防部门等则不是;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来考察,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特殊含义是指直接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根据以上的标志,何教授认为,属于社会主义所特有的生产劳动范畴的部门,除了包括以上所说的整个物质生产部门以外,还应包括提供特殊使用价值的服务部门和文教卫生部门等一些非物质生产部门;而属于社会主义特殊含义的非生产部门仅是:纯粹商业部门、财政金融部门、各级党政部门、国防部门等。这些部门及其劳动,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但是它们并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使用价值,不是直接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所以属于非生产劳动范畴。于光远[23]和卫兴华[24]教授也采取了同样的分析方法,其二人与何教授的分歧点在于社会主义特殊含义的生产劳动的范围上,卫兴华教授认为物质生产领域以外的职业如歌唱家、教师等不是生产劳动者,于光远教授认为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劳动都是生产劳动。

以上三位教授的分析方法是科学的,但由于没有深化马克思从简单劳动过程理解的生产劳动,导致后一种含义的生产劳动的外延大于前一种含义的生产劳动的外延。而从辨证法角度来看,“定义一般”应包含“定义特殊”,也就是“生产劳动一般”是“生产劳动特殊”的本质规定。其后果就是对现实的不同职能的划分上,出现了许多不一致或“例外”的现象。如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何教授认为,货币部门劳动的生产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党政部门中体现经济职能的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2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理论分析框架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本质不同的社会,我国虽然实行市场经济,但是在人民和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考察生产劳动理论,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从方法论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理论不仅符合“生产劳动一般”的规定,还要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特殊要求,并且两种标准应该具有一致性;(2)应符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比如信息劳动的地位,如何确定制度在价值中的地位等等。(3)应具有广度和深度。马克思曾提及过对社会发展有害的劳动,但没有正式纳入劳动价值论,我国目前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劳动,比如。只有这样分析,生产劳动理论才会真正与实践融为一体。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理论应该符合马克思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的生产劳动。马克思认为,撇开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只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笔者的观点与此不同,笔者认为,即使撇开生产的社会形式,任何生产都是多人在一起的集体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除了和自然打交道以外,还要同其他人打交道。也就是说,撇开生产的社会形式考察生产过程,它应该包括生产一般和交易一般,生产一般的结果是生产品,交易一般的结果是交易品。最早的交易品是语言和一些内生性的制度(如风俗、习惯等)。财富生产的效率不仅受生产劳动制约,还受交易劳动的制约。这种交易劳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决定,不是人与人的对立决定的,所以马克思把资本主义企业的这种劳动划入生产劳动。由于技术的限制,早期的交换只能是生产品,交易品是作为生产集体的公共产品共同消费的,但马克思忽视交易品去考察生产过程是不全面的。随着分工和生产力的循环演进,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交易品可以成为商品出售,比如组织制度,计算机语言等等。从这个角度看,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分工与特定的社会形式并无本质的联系,在分工过程中出现的交易品的独立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推出,商业、货币、股票等交易品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但马克思是从利益对立的角度看待分工的,他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异已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6]在马克思看来,分工是有害的或者说分工的害处大于其带来的好处。这样,外在化的交易品,如国家只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只是其社会形式运行费用的耗费。这里,笔者要声明的是,分工有其害处,但分工的好处要大于害处。考察一些交易品的产生,除了结合特定的社会形式外,从生产力角度考察是最重要的。总之,撇开特定的社会形式,从简单劳动考察生产劳动,其过程是生产品和交易品相统一的生产过程,这种过程与是否有产品交换是无关的。从另一方面看,处在分工状态中的人的需求可分为产品需求和交易品需求,由于早期的交易品是内生的,获得交易品是自然的免费过程。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易品的生产和生产品的生产一样,必须用等价的劳动去交换。

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生产劳动的第二个争论点是关于产品的物质规定性。有学者把生产劳动限定在物质产品领域,而从整个资本论内容来看,马克思并没有局限在物质领域考察生产劳动。在第一卷之所以出现那样的论述,笔者认为是为了分析的方便,马克思只是从商品上提炼“生产一般”的含义,而马克思的商品是与剩余价值联系在一起的物质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考察生产一般,必须从整个财富领域考察。笔者认为应该这样理解,自然不仅包括纯粹的自然,还包括人化的自然。比如理发,从简单劳动过程来看,消费者发型的改变就是人化的自然;再比如歌唱,倾听者从歌唱者那里获得了“美”的使用价值,他消费了这样一种无形产品,他必须为歌唱者的劳动付酬。

综合以上分析,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生产劳动,就必须包括生产品和交易品,另一方面也包括物质产品和无形产品,这与产品的存在形式和消费方式均无关系。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不仅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的劳动,还包括政府公务人员的劳动,甚至抢劫、盗窃、贪污和腐败等行为。笔者之所以这样,因为马克思是在坚持人性善的道义立场上考察生产劳动的,而实际情况是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突出了人的自我利益,人性是发展变化的,人的本性“一半是动物,一半是天使,”人的本性具体如何是无法衡量的,为善的劳动和为恶的劳动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为了个人利益。同时,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分析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理论才会与实践融为一体,制度、法律、契约等交易品在现代生活中才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还应该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从特殊的社会形态考察生产劳动,也就是从“生产特殊”和“交易特殊”考察生产劳动,也就是部分生产品和交易品中体现的劳动,或者是部分交易品和生产品在一定条件下体现的劳动不再是生产劳动。马克思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7]可见,一个具体社会形态的生产劳动,不仅要符合“劳动一般”,还要符合“劳动特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目的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根本不同了,它不再是为了少数剥削者的利益服务,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凡是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样,从简单劳动过程得出的生产劳动在这里就不够了,因为对社会有害的劳动不再属于生产劳动。对于有害劳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其使用价值是有害的,比如,当前,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把生产的劳动列为非生产劳动;(2)从生产力角度看,信息、制度等交易品一般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体现其使用价值的,如果生产力提高,其体现的劳动是有益劳动;否则是有害劳动。比如,贪污腐败会增加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效率;用于坑蒙拐骗的信息,也会降低社会的信用度,从而增加交易费用;(3)从外部性角度看,有些产品在消费过程中,除了消费者本人获得的效用外,其他人也可能获得效用。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对于产生负外部性的产品,其价值取决与消费者获得的正价值与其外部性造成的负价值的综合值。(4)有些产品的使用价值看是有益的,但与现行制度相抵触,这时,界定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要综合考衡。如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我国禁止私人贩运小麦,而在当时运输小麦可以加快粮食流通,对社会是有益的,这就要制度改革。从消费者角度看是有益的;但从社会角度看,他造成了制度混乱,创新趋减,其对生产力的破坏远远大于其本身的价值。把以上从不同角度得出有害劳动排除在外,其他任何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生产生产品的劳动还是生产交易品的劳动,都属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

最后,还要从市场经济角度考察生产劳动,从市场经济考察生产劳动,也就是从商品的角度考察生产劳动。如果撇开商品与剩余价值有关的规定,商品就表现为用于交换的产品,以及为交换服务的交易品。从市场经济考察生产劳动,是统计国民收入的需要,国民收入是用货币统计的,产品只有表现为货币,才有可能成为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完整的国民收入应包括一切财富的价值,它等于有益财富和有害财富之差或者表现这些财富的价值之差。但由于技术、信息等因素的限制,这样的计算不可能完成。从市场经济考察生产劳动,可以认为凡是进入交换过程或为交换服务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这种劳动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源泉。参考文献:

[1][2][3][4][2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PP208-209、P201、PP201-202、P205、P20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87.

[6][7][8][9][10][11][12][13][14][15][16]马克思.剩余价值价值理论: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PP163-164、P142、P146、P146、P149、P149、P151、P152、P163、P164、P164.

[17]苏星.再谈劳动价值论一元论[J].经济纵横,1997,(7).

[18]谷书堂,柳欣.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3,(6).

[19]唐任武,吴文清.论生产性劳动[J].当代经济研究,1999,(9).

[20]宋则行.服务部门劳动也创造价值[J].经济学家,1999,(6).

[21]何炼成.也谈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J].中国经济问题,1962,(9).

[22]何炼成.三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J].学术研究,1981,(2).

[23]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J].中国经济问题,1981,(1).

[24]卫兴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3,(6).

生产理论范文篇8

论文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面临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等进行了积极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也丰富和发展了的生产力理论。

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面临的主要工作或根本任务。对于生产力在整个社会尤其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如何发展生产力,二代领导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产方式是整个人类大厦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者在考察社会历史时,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并最终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这样才能发现社会历史运行的深刻本质和一般规律。在看来,中国之所以发生革命,深刻的原因就在于旧中国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111(P1479,基于此,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初步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接着他又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目的仍然是解放中国受束缚的生产力。在1956年就明确的阐述:“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力创造了社会条件。”IZl(P717)社会主义砍允造的成功,正如所说,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不仅重视通过革命来解放生产力,而且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也很重视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以经济建成设为中心上来,1956年党的八大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提出今后的主到王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科学地分析了我国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和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思想。他认为,搞新民主主义革命,搞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建立了巩固的基础。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的伟大号召。1958年,又指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1964年,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根据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一定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表明,在当时是很重视发展生产力的。但是后来由于国际国内复杂因素的影响,在理论上也一定程度地误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在实践中很长一段时间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结果,生产力发展不快,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太慢。对此,邓小平后来中肯地指出:“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就是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31LP116)

总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一生中的最后20年,虽然对干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等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最终没能解决这一问题。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生产力理论

中国要发展,应以什么为发展的中心,发展生产力问题,是邓小平在新时期讲得最多,也是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构成了邓小平发展理论中核心内容。

七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根据{力ii物}三义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实现了拨乱反正,带领全党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L来大扮发展子}: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也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乍的‘仁产力理论。

(一)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生产力理论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无产阶级在实现自已的政治统治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建立新中国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这是有目共睹的。邓小平充分肯定了领导的革命对于解放生产力的意义,同时反复强调和阐明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L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n131c}8)他认为,我们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最迫切的问题是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讲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L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主张把在社会主义社会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都讲全

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不仅要发展,而且要继续解放,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更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传统理论认为,讲解放生产力,主要是针对革命而言的,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而言,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而只存在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没有涉及到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此,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当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推翻帝、官、封的反动统治,这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仍然有许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因而必须改革,这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一,各种具体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也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具体制度会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也必须进行改革。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存在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的任务。邓小平指出:“社会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祥卞发展生产力,没有讲到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n131(P370)不解放生产力,就无法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环节和方面的过程,也就是解放生产力的过程。

(三)进一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归结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只有从生产力出发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沦。马克思主义正是从这一基本的观点出发,指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侄桔。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外壳,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淡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高度的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的概括,第一次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全面系统地表述出来。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L,邓小平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列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紧密的本质联系,说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犯要的功能和最根本的任务。过去,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主要放在生产关系上,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往往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来理解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特征。忽视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捌正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把非本质特征如经济体制等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加以固守。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中。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口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首要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前提,同时又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保证,相对于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来说,前两者都是手段,它体现手段与目标的统一,还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升到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来认识,即从根本L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离开生产力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误区;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指明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既适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和竞争中的真正优势之所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列为社会主义本质范畴中,是邓小平对社会生产力认识的质的飞跃,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认识的更进一步深化。

(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汉〔务是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这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邓小平认为,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最迫切的问题是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因此他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最主妻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I}I(p162-163)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或“主要任务”、“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才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称为“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131c}2x;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中,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发展生产力,只有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经济在改革长期排徊不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束缚。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和结果,因为破除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束缚而解放了生产力,又需要发展了的生产力给予显示和证明。

(五)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邓小乎不仅提出了当代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且提出了在当代中国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就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为发展起点。

邓小平敏锐地观察到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就蕴含着这个思想。1988年他又明确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还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n13J}P275)他指出,近30年来,社会生产力之所以有了巨大的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在现时代,科学技术是最先进的生产力,在现代生产力中属于第一的地位,成为现代最强有力的推动力,把科技从“首先是历史有力的杠杆”上升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当前,新技术革命兴起、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发展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已上升到各国“立国、富国、强国”的战略基础地位。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千方百计地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在国际竟争中占领制高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反映了科学技术在当展的新形势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同时它又是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观点的直接延伸,是我们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必须坚持的一个指导思想。公务员之家

(六)创造性地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生产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

收人分配事关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切身利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一席,分配问题解决得好,能较快推动生产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笼统地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仅仅是目前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因此,我们要全面看待劳动价值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价值论,探索生产要素分配规律的理论支持,并为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比例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一、生产要素的含义和按劳分配的片面性

生产要素是指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所需要和使用的各种具有相对特殊功能的基本因素。传统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构成有所扩展。科学与技术、知识与信息、管理与创新等越来越在社会财富贡献中显示出重要作用。因此,劳动仅仅是生产要素之一,在社会物质财富中,如果仅仅按劳分配,那么,分配尺度的公正性就值得考虑。

马克思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但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即人们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作出贡献的不同,只能是因为人们劳动能力的差异,在收人分配上要将这种贡献差异反映出来,只能通过劳动这一尺度。因此,公有制条件下的分配方式,天然地应该是按劳分配。

当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选择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于马克思所提的“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导致分配制度也不能只是按劳动尺度分配。实际上,即使在仅仅只有公有制的条件下,也不是仅按劳动尺度分配就能解决好分配问题。比如,假设有甲、乙两家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总额和经营效益都相同,甲是完全的国有国营,乙是实行的承包经营,在收益分配时,显然乙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应该多分配,他会要求获得经营风险收益。同样,假设有甲、乙两家企业,甲是国有企业,乙是集体企业,两家企业的资本总额和经营效益也相同,在向国家分配时,甲企业应该比乙企业多上缴,因为乙企业的资本收益不能被国家剥夺。

二.价值源泉论与财富源泉论分野

如果我们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就可能使改革停滞不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出:商品具有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价值载体是使用价值。“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来产品,价值分为。+v+m。其中,。用来补偿消耗的生产资料,v+m是劳动者劳动创造的用于分配的新价值。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人和私人企业中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人,主要是产品价值中的v。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及私人资本所有者等不同投资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人,主要是产品价值中的mo按照张维达的论述,分配的是价值,参与分配的主体包括劳动者和其他投资主体;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导致“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不一致的矛盾。

在此,我们不免要问,分配的对象到底是价值还是使用价值,其他投资主体的贡献在哪里,这在理论上必须搞清楚。否则,实践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就站不住脚,我们必须从对马克思理论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马克思理论中的“按劳分配”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不存在其他投资主体,所有的人都均衡地拥有对社会生产资料的产权。由于现实经济不具备这个前提,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就不能生硬套用“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由于具体劳动和其他非劳动生产要素都为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创造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必须考虑劳动和非劳动各自的贡献,明晰分配的对象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而不是价值这种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财富源泉多元论的具体体现。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就应该是坚持价值创造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在分配时坚持财富贡献多元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在不同经济时代,生产方式是不同的,决定了分配方式也应该随之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信息、创新越来越在财富创造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知识、信息、创新的贡献者也应该要求相应份额的回报,否则,就会挫伤相应生产要素贡献者的积极性,制约生产力发展。公务员之家

生产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马克思/小生产/小生产理论/现代化

【正文】

小生产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既有其历史必然而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又是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严重障碍而必须加以清除。尤其是对于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我国来说,由于小生产存在的长久性、普遍性、稳固性和影响深远,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负面制约就更不容忽视。要在实践中解除这种负面束缚,必须先从理论上弄清楚这个。因此,发掘马克思关于小生产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所谓小生产,是指以个体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营规模狭小的一种生产。主要是指个体农业和个体手的小生产,包括自给性的小生产和小商品生产。在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的社会形态中,个体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自给性的小生产,即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一般称之为宗法式小生产或自然的农民经济,其人格表现为宗法式小生产者或小农。个体手工业生产,基本上属于商品性的小生产,即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其产品主要用于交换,而不是用于自己消费,其人格表现为个体手工业者,他们是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也有个体农业生产者将自己的部分产品拿去市场交换,也属于小商品生产者。马克思说,当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之后,“它才能得到充分,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

关于小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和《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等论著中作了生动而深刻的概括: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累,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小生产的主体是农民。马克思对小农也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小农人数众多……但彼此间并没有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任何,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个农户都是自给自足……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因此……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小农的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218页。)

关于小生产的特点,马克思提出以下主要论点:

第一,渊源长远,且具有普遍性。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解体过渡到奴隶社会,生产资料由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奴隶社会的居民划分为自由民和奴隶,自由民中包括了大奴隶主和小生产者。奴隶制社会解体进入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化程度更高,个体小农和手工业者的小生产普遍地存在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后,当然以雇佣劳动制为主要剥削方式,但小生产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尤其是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小生产仍然是普遍的现象。这表明小生产的产生和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仅渊源长远,而且具有普遍性意义。所以马克思说:“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这种生产方式在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

第二,它不能成为独立的一种社会生产方式。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形态只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9~110页。)。小生产虽然存在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之中,但它只是以附属身份而依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而不能在经济上形成它的独立主导社会性质的生产方式,其要害在于它的不稳定性。从人类历史和现实看,主要出现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对立的经济形态。这两种经济形态从原始社会解体至今,都同时存在于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趋势相反: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居支配地位,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则相反,商品经济居支配地位,自然经济逐渐降为从属地位。小生产总是依附于这两种经济形态。如果小生产与自然经济相联系,马克思说,“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而且在政治上成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页。)的基础,“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如果小生产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主要是指以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的小生产。马克思说,这种小生产“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从这时起,社会内部感到受它束缚的力量和激情,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因为,这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小生产,在商品经济的支配下,必然经常地发生两极分化而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排斥掉简单商品的小生产者。马克思说,“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排挤。”(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831页。)可见,由于小生产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小生产在经济上不可能形成主导社会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

第三,生产力落后和低下。马克思指出,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排斥了积累、协作、内部分工、应用科学和“生产力的自由发展”(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资本主义前生产方式的规律,是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原有基础上的重复。……各种经济单位能存在好几个世纪,无论在性质上或者在数量上都没有变化。”(注:《列宁全集》第1卷,第187页。)小生产只是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活资料,“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首创精神”(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7页。),是“以治园来耕种田地的小农业”(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因此,人们“一直处在那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2页。)。

第四,封闭型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马克思说,“一块小土地,一个农户和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形成一个省”,“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彼此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页。)各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天地。……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6页。)

这种自然经济的小生产,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小生产的生产率低下,马克思说,农业中取得的成就“就是大大耗费人类的劳动,使这些劳动力不能参加其他的生产部门。”(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因而阻碍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为自然经济性的小生产与商品经济是相冲突的。小生产把劳动力牢牢地束缚在小块土地上或行会中,阻碍了财富的积累、生产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也只是为买而卖的简单商品经济,它无力发挥对自然经济结构的革命性破坏作用。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由于不依靠市场,不依靠生产的变迁以及不依靠外界的历史运动而差不多有完全自给的性质。……这种形式最容易成为社会停滞状况的基础”,成为“巩固旧的生产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2页。)的因素。

第五,成为专制制度的基础。马克思在评析小生产的政治影响时说,由于小生产者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形成一个阶级。”但由于他们之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而没有使他们之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7~218页。)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在论述小生产占优势的俄国、印度、中国时也指出,小生产“这就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24页。)。

第六,小生产意识的基本特征是封闭性和保守性。马克思说,因为小生产“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首创精神。……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小得可怜的土地上”,对于社会的巨大变化“就像观看自然现象那样无动于衷”,甚至顺从外来侵略者而过着“失掉尊严的、停滞的、苟安的……消极的生活方式”。“人们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它们把自动发展的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因而造成了野蛮的崇拜自然的迷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7~68页。)小生产意识是小生产方式、自然经济等社会存在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其社会存在服务。而且它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着它本来所固有的规律运行着和延存着。

以上是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基础和逻辑出发点,联系不同时期的实际加以推论、发展和丰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小生产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于仍然广泛存在小生产及其意识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今我国现代化实践的指导,也是如此。

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由以下三方面的情况决定的。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社会。早在五、六千年前的远古,中国就逐渐由狩猎和采集的经济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到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的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农业文明。无论土地制度和政权更迭有多么大的变化,人口一般均占90%以上,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成为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生产和消费,形成了家庭、村社、县、省等大小不等的自给自足的单位。无论是农业或手工业,其经营方式是分散的,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在原有基础、原有规模上重复着小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又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存资料。小生产者受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的盘剥而艰难的维持着,形成了一直占支配地位的封闭型的农业自然经济和这种经济的人格体现者小生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些小生产者及其意识伴随着古代经济、政治制度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文化共存着和演变着,使它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已不再占支配地位,但小生产及其意识仍然普遍地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成为了负面制约着现代化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

经济上,农业中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广泛地存在;工业中固守传统体制的“小而全”,封闭狭隘、产业结构雷同的重复建设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只着眼于局部和眼前利益,不顾整体和长远利益,划地为牢、急功近利、大搞地方保护主义仍是较普遍的现象;不求奋斗进取,缺乏首创精神,留恋和满足于传统小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人和事也是屡见不鲜的;不愿冒竞争风险,只求平均分配,对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合理差别,产生失落和不平衡的心态等等。

政治上,家长制作风,个人说了算,无视组织纪律和民主集中制;争权夺利,不惜“内耗”,用“人治”代替法治,重血亲人情亲情,用人唯亲、编织“关系网”,热衷“走后门”;宗放观念死灰复燃,宗派势力膨胀,甚至由此引起宗族流血械斗和宗教迷信泛滥等。

思想文化上,保守僵化,习惯于经验思维,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愿轻易地去实践探索,对已经发生的事又缺乏理性思考,盲目顺从,随流模仿,一哄而起,不顾得失后果;因循守旧,视标新立异为离经叛道,习惯于依赖顺从和逆来顺受;安守家业和完园。重农轻商,市场经济意识淡漠;缺乏公德意识,奉行“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原则;怀旧崇古,留恋过去小生产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往过去小生产的封闭单干、散漫无拘、自由自在的生活等。

小生产及其意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它对我国现代化事业危害的严重性。

第三个方面,前苏联和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要认真地正确地对待小生产。十月革命后的初期,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环境下,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货币关系,通过国家法令,由国家直接控制生产和分配,由小生产直接过渡到主义。然而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引起了农民等小生产者的普遍不满,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和危机。列宁后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严肃的经济制度”(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222页。);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实行统一的生产和分配制度,“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注:《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页。);“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去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注:《列宁全集》第33卷,第70页。)。于是,列宁及时地放弃了这一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保证小农有一定的周转体系”,即给小农以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否则它便不能生存”。(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177页。)同时还给“小规模的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刺激、推动和鼓励”(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208页。),即改善小生产者的经济状况,满足他们的经济要求。列宁认为,要把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道路,一是要大和用先进技术武装农业;二是必须把分散的个体农民引上集体经济的道路。“只有在我们有了强大的工业、能够给小生产者好处,使他们实际看到这种大经济的优越性的时候,才能保证实现这个过渡”(注:《列宁全集》第32卷,第174页。),即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

我国的经验教训也证明了这一点。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把农业、手工业的小生产引向集体化的道路是较顺利的。但1958年在的口号下,过早过快地改变生产和分配制度,实行全国化,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掀起“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多种经济成分,承认了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解散了,实行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扶植和鼓励个体工商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重新出现了蓬勃生机和欣欣向荣的局面。前苏联和我国自身的经验教训,证明了在化建设中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小生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看,一方面说明马克思的小生产是适合的和现状的,我们应该运用这一理论,历史地地认识和对待小生产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小生产及其意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建设的桎梏和迟滞作用,必须主动自觉地采取政策措施改造小生产状况,消除其意识的负面。

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完成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负面影响的任务呢?

首先,应根据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充分认识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关于这种必要性,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小生产既不能历史跨越,也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以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不能建立在小生产沙滩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对小生产进行改造,让小生产逐渐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尤其是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小生产占优势或占很大比重、农民占居民大多数的农业国家里,更要重视和费大力气对小生产进行改造,实现列宁说的“生产力事实上的社会化”,绝不能幻想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而是要根据小生产经济占优势的情况,采取“中间的途径、、手段和补助办法,才能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全部关键就在这里。”(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4页。)

关于这种长期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古老的农民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农业国,生产力水平低下,耕织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居支配地位,农民一直占人口的大多数。当今中国这种状况虽有很大的改变,然而,农业国并未被工业国所取代,人口的80%仍是农民,他们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的小规模生产为农业生产方式,小手工业仍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农村小城镇建设还刚起步,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上仍较低。据1996年统计,6岁以上的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2%。人口的这种低下文化素质,局限了他们的视野,妨碍了他们对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因此,要改变小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必然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过程。

关于这种复杂性在中国也是突出的。小生产既与中国很长一段历史过程相伴随,必然与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尤其是小生产意识又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在一起,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中国人口众多,对各个人的影响程度不一,表现形式纷繁多样,这就为认识它、区分它、把握它、消除它带来极大的复杂性。列宁曾指出“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是比较复杂的过渡。但是它在成功时,却能包括更广大的居民群众,却能把旧的关系……更为深固的根拔掉。”(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3页。)所以,即使很复杂,我们也应有坚定的信心,完成这个过渡。

其次,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为改造小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小生产及其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力低水平和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和相应存在的,要从根基上实现从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消除小生产意识而代之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意识,必须从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着手,因为它们是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缺此基础和手段,改造小生产为社会化大生产就是空谈。马克思关于两类社会基本矛盾学说阐明了这个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恩格斯说,“社会化的生产使全部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441页。)。因此,只有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才能为小生产方式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过渡到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并随之引起与现代生产力和现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取代小生产意识。这样才能使我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封闭半封闭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传统社会转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总之,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才能从根基上创造改变小生产及其意识的物质条件。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一个经济形态,发展商品经济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物质手段。只有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和经济联系,才能打破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孤立性、封闭性和落后停滞状态。同时商品经济也会破坏小生产者的稳固性,促使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加速生产条件的集中并将它转化为资本。虽然这意味着产生资本主义,但按列宁的观点,既然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25页。)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谈到俄国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条件时,也强调要“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8页。)。何况,我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原本就发展得很不充分,却历史地继承了大量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的遗留。我国当今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这一客观事实也表明,发展商品经济即使可能会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但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它,就可以使它起到小生产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提高生产力的手段”的作用。

第三,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是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的根本途径。因为无论是小生产或是大生产,人都是物质承担的主体,也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因此,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一切决定于人,决定于人的关键又在于人的素质。因为人的素质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也决定着个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素质既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又是在改造客观环境和条件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