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4:47:45

生产力

生产力范文篇1

论文摘要: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所属的长堤油田环境恶劣,“长堤人”凭着对长堤油田的一腔热血,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采油三队这个美丽的家园。长堤油田经历了初期开发、繁荣昌盛、持续发展的风雨历程,采油三队这支队伍也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堤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开采难度日益增大,企业内部人及经营观念的变化、利益分配的调整改革以及价值取向多元等问题给队伍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采油三队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并组织实施以人为本的“长堤文化”,以文化力促进了团队战斗力、生产力和凝聚力的提升,保证了长堤油田的长期稳定开采,实现了采油三队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事关单位发展大局的战略工程,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单位发展战略,对单位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长堤文化的建立是一项整体系统工程,需要全队所有人员、岗位的提炼升华,艰苦奋斗才能得以实现。观念形态文化是提炼和建立新时期长堤精神和理念、建立思维和行动的精神核心与目标。制度行为文化是长堤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长堤人贯彻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渗透在长堤油田活动的全部过程。物质形态文化反映出一种文化追求,使长堤人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一、观念形态文化的建立和优化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内外部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采油三队也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主要是员工思想上出现了“疲软”现象,有的员工认为管理水平已经很高了,不用再下很大功夫了,出现了自满现象,工作中的进取精神有所减弱,在员工队伍中出现了只顾及自身利益而忽视他人、社会、环境利益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与他人的协作、配合思想比较薄弱,生产经营基础管理脆弱,企业素质不高,尽管本队较早地提出了“我靠长地生存,长堤靠我发展”的团队精神,但它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还不成体系,文化管理并没有完全到位。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影响采油三队的长远发展。面对企业内部个体和群体观念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给队伍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队干部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办企业必须紧紧依靠员工,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集员工智慧,谋发展之路。为此,我们认真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采油三队发展的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依据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等现代管理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并组织实施了长堤文化管理,确定了五大观念。

(1)新时期长堤精神:

我靠长堤生存:采油三队所辖油田为长堤油田,这里飞沙走石,环境恶劣,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聚集到了这块盐碱滩上,他们凭着对长堤油田的一腔热血,搭土房、盖窝棚,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采油三队这个美丽的家园,工人们自豪地称自己为“长堤人”。油田开发是长堤人的事业,汩汩原油是长堤人流动的血液,长堤油田是采油三队的生存根基、力量之源。

长堤靠我发展:长堤油田经历了初期开发、繁荣昌盛、持续发展的风雨历程。长堤油田在几十年开发之后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开采难度日益增大,面对严峻形势的挑战,长堤人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人才为根本,以效益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才能不断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实现采油三队的可持续发展。

(2)人才理念:

企业兴盛,人才为先。采油三队以“1+1>2”的人和理论指导实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给人才成长提供条件,为价值体现搭建舞台,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凝聚和激励职工,发挥团队优势,为长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勤劳的长堤人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团队中释放着自己最大的能量,为长堤发展挖掘不竭的原动力,使“爱我长堤、护我长堤”由憧憬变为现实。

(3)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理性依据和观念指导,是经营管理思想的核心和基础。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是经济效益,作为采油系统,以油为重是效益至上的必然反映和追求。品牌是长堤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以油为重,品牌铸堤”是长堤油田竞争发展的客观要求。

(4)管理理念:

长堤人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长堤文化的价值理念变成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在完善和健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秉承传统,文化兴堤”,积极投身到长堤改革发展的实践中,立足岗位,敬业奉献。

(5)学习理念:

长堤人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主张无人不学、无事不学、无时不学,做到“学习之,实践之”,形成了崇尚知识、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正是长堤人对知识的重视和渴求,使长堤油田铸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长堤人也在不断的实践改造中,“向知识要未来”全面提升了自身素质,创造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6)发展理念:

“打造一支采油先锋旗舰”是长堤油田发展的宏观思路和整体的自我设计。近二十年来,长堤人在团队精神凝聚下,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始终保持蓬勃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夺取了一个又一个桂冠。新时期,长堤人继续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勇做行业第一。

在长堤精神引领下,长堤接转站职工结合平稳输油的岗位要求,把“紧握长堤命脉,输送长堤未来”作为岗位激励语,凝炼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干工作就要勇争第一”等系统工作理念,并将理念标识牌物化于工作场所,时刻让自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警示自己的工作。利用格言警句点缀培训室等工作环境,以班组为单位组织职工进行讨论,使职工从格言警句、理念中得到启迪,受到鼓舞,激发了工作热情。

二、制度行为文化的建立和优化

(1)以“查改建”工作为重点,建立完善长堤管理制度。采取自查、互查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由上到下,反复结合,分系统查找岗位责任制、工作标准、管理规定、岗位基本技能、操作规程、生产预案及考核标准等现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共检查修改完善制度23项。在查找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本着符合实际、适应发展的原则,强化运行和过程纠偏,认真做好制度完善工作。突出抓好岗位责任制和职工道德规范的落实,把制度管理与情感内化相结合,坚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把价值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真正实现硬管理和软约束的结合。

(2)完善先进典型培养制度。先进典型是长堤的中坚力量,是长堤价值的化身。长堤油田不断完善典型培养制度,总结了典型培养“三字法”,大力培养和选树不同层次和各种类型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导向作用,在职工队伍中形成学赶先进、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立足于“可敬、可信、可学”三个基本点,兼顾先进性、群众基础、个性三方面选取表现出色的职工作为重点发展和培养对象。

(3)健全职工行为规范。行为决定形象。通过健全完善职工行为规范,把长堤文化的价值理念固化为职工具体的行为准则,清楚地告诉干部职工:哪些行为是鼓励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从而执行行为规范,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展示新时代长堤人高尚的道德境界和良好的文明形象。开展“走进文明”活动,提炼职工文明公约和“十要十不十多十少”的行为规范,明确了职工满意的党员、职工满意的干部、职工满意的班长、干部满意的职工等“四满意”标准,倡导使用文明用语,创造出“人人争做文明职工”的比争氛围,展示了新时代长堤人高尚的道德境界和良好的文明形象。

三、物质形态文化的建立和优化

(1)实施油藏分级分类管理,打造地质管理品牌。油藏分级上实现全控化管理。建立单井技术管理模块,描述单井地下、井筒、地面三方面特征,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实现了决策点、管理点前移。推行油水井动态分级监控制度,规范计量工、化验员、资料员、地质技术员四级资料录取分析体系。计量工、化验员作为监控层,负责录取第一手资料,对动态进行实时监控、落实,找出变化原因;资料员作为分析层,负责生产动态分析,对井组、区块的变化找出原因,提出治理措施;地质技术员作为管理层,负责油藏动态分析,对区块措施的提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通过加大监控、分析、管理三个层次人员的技术分析力度,提高了资料管理链各环节工作质量,使油水井资料全准率达到99.6%。同时,推行月度措施例会制度,地质、工程、质检等全员参与,共同分析,深入剖析问题,提出措施,组织实施,并根据效果考核兑现,措施有效率达78.6%。开展“最佳分析人”评比活动,调动职工挖潜上产的积极性,使油藏分析由以往的地质技术员分析向全员分析转变。

油藏分类上实现目标化管理。根据油藏特征和开发方式,将所管区块分为三高油藏、高渗边底水油藏、复杂断块油藏,制定相应油藏开发目标。针对三高油藏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点,强化剩余油分布研究,寻找接替层潜力。通过实施油藏分级分类管理,油藏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递减率控制在13.1%,比计划降低6.9%,产量超计划运行。

(2)应用三项技术,打造工程管理品牌。应用停井指数评价技术,提高地面管理水平。一是实施生产预警,根据压力、流量、电流等基本参数进行全过程监控,提高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落实管理措施,组织实施雨季、冬季等生产管理措施,减少生产故障。三是强化工作计划性,将月度测试、电路保养、停井计量和设备保养等工作量有效合并,降低停井频率。通过应用停井指数评价技术,减少维护停井86井次,减少产量损失53吨。

应用设备分级分类评价技术,提高设备运转时率。一是推行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三级设备管理体系,利用检测仪器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量化评分,评出A、B、C三类,分类落实治理措施。二是进行技术攻关,发明毛辫子治扭装置,解决了毛辫子偏磨和打扭问题;通过调整中轴承顶丝、使用高效防偏井口,解决光杆受力不均和不对中等问题。三是通过应用设备分级分类评价技术,使设备综合完好率达到99.8%,减少设备故障停机23次,减少产量损失28吨。

应用管网评价技术,提高管网效率。一是通过流量和温度调整,降低集油干线压降,解决了计量站集油干线压力高的问题。二是通过对不同水性的流体分管道输送,解决不同水性合走引发的管线结垢问题,流程处理费用由每年的5万元降为0.2万元。三是通过单井流程调整,降低井口回压,单井流程破漏减少7井次。通过应用管网评价技术,减少流程故障停机51次,减少产量损失43吨。通过应用三项技术,有效降低了故障停机率,采油时率由94.3%提高到95.1%。

生产力范文篇2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界,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和水平。人类初期生产力对自然的影响和干预水平和规模还十分有限,还不足以改变或者影响自然界自我演进的方向。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科学知识的武装下,对自然规律和对社会规律认识和把握水平逐步深化,人们开始自觉地把科学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强大的自然力和社会力量开始被自觉地并入生产过程。生产力结构-功能的组织和优化水平逐步由劳动者的力量和技巧转移到科学的物化——生产工具的创新和发展上。如果宜人的人——自关系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界自我净化和平衡过程一再被强制中断,那必然导致人——自然关系的非宜人的演化,会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延续带来灾难性后果。所以,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1]人与自然的矛盾之所以在我们人类进入21世纪尖锐和凸现出来,主要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略的。”[2]所以,“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3]

2和谐是优化生产力结构——功能系统的内在要求

2.1生产力结构-功能内部系统的和谐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的性质虽然首先取决于要素……但是,更取决于要素的结构,在一个动态结构的系统中,这种结构的功能是直接由要素之间的协调作用体现出来的。”[4]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也称“物质生产力”,它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有一系列实体要素和非实体要素按一定的生产方式有机构成的系统。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势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两者在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5]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题,是首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马克思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6]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物质要素的一项内容,是人类劳动加与其上并形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劳动资料运用的提高上,而且更表现在劳动对象适应人类的程度上。因此,我们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劳动工具的同时保持我们的劳动对象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力各要素的和谐。

2.2生产力外部关系和谐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外部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积极促进作用主要取决于生产关系内部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上。恩格斯指出:“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7]合理配置的不同所有制是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3构建和谐生产力要处理好的两个基本关系

构建和谐生产力不仅仅是其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与相互共存,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即保持与生产力有关的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共存。因此,要创建和谐的生产力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3.1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构建生态生产力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不仅提供了我们活动的时空,也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了自然界对我们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人类自己是自然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可以毁灭人类,但我们人类决不能毁灭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只把自然界看成实现人类需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这种自觉不自觉的割裂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和认识,结果势必导致自然界作为自组织系统为维持自身的和谐和平衡而强制发生作用和影响,在重建自然界的平衡中,由于宜人的生态一再遭到人类的破坏,必然采取不宜人的方式来构建自然界的平衡系统其积累过程达到一定程度便出现自然界对人类的无情报复过程,甚至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所以恩格斯告诫我们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先进生产力必须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先进生产力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3.2社会关系和谐共享——构建“社会”生产力社会关系是人类特有的本质联系,它既是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的必要形式。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日益深入和扩展,历史的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多层次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从属包含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各自居于一定的地位,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社会阶级,阶层的融洽相处体现的不仅是社会的祥和,同时更是社会各个人的向心力的凝聚,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条件。因而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就意味着生产力要素的和谐因此,社会关系的和谐是思想的社会关系对物资的社会关系的有力促进,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有力促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158页.

[2]同上.第160页.

[3]同上.第159页.

[4]黄顺基科学技术哲学引论[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343页.

[5]马恩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44页.

[6]马恩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204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18页.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158页.

生产力范文篇3

《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生产力不同的定义,如较早的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的表述则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又如程恩富先生的表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早期的表述既符合当时的现实,又充满着对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渴望;而当今的表述则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充满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冲天豪气。

现存各种定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进行的论述,无论是简捷还是全面,都包含着如下含义:生产力是物质产品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后果是在给一部分人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制造出来的核弹头足以将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毁灭;即便是和平利用,诸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这样的生产力怎样使人们获得享受呢?人们往往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物质产品不丰富归因于生产力不发达,即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达的代价已经呈现在了人们面前:环境灾难、资源匮乏、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受着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强烈影响。这些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意义何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意义何在?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这样的问题考问下,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仅仅只具有实证的意义,而应当包含规范的内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经济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到今天,现存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局限性已经表露无遗了: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表现出对待自然的不友好的粗暴态度,把自然当作人类役使的对象,把自然看着人类的对立物,“万物皆备于我”。而事实上,人们在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同时忍受了更多的痛苦;人们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取得局部胜利后所得到的惩罚和报复往往是全球性的灾难。以局部的征服自然换来自然对于人类的全面报复,从全局来看是不经济的行为;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于现时代的要求了,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角度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定义。

二、狭义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现存的生产力的各种定义所包含的都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我们不妨将现存的生产力称为狭义生产力。在狭义生产力的含义中,人们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及其产出物。如前所述,现存狭义生产力的水平、规模和速度是人们从自然获得各种物质资料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对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容量的有限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石油价格的迅速上涨并没有让人们真正意识到石油的急速耗竭,因为人们并没有采用有效的方式来节制石油的开采,而只是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于石油资源的争夺,这种激烈争夺的结果是加速石油的耗竭;这种激烈争夺推动着石油开采、运输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表现为现在意义上的狭义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按照如此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道路走下去,人们将面临或已经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耗竭,酸雨、臭氧层耗损、厄尔尼诺现象、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等,人们将遭受难以预期的灾难。改变生产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的唯一出路,人们应当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谈论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生产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正因为我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人们往往把自己的能力放大到自认为可以彻底征服自然,这是人类应当彻底改正的一个错误。生产力的涵义应当包括人们和谐自然的能力。

十分明确,人类又必须从自然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当然应当包含从自然界获取物资资料的能力;又由于人们只能从自然界获得有限的资源,而且人们对于物质资料的欲求不断增加,那么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成为了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因之,狭义生产力在新的前提下应当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谐自然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力。

三、广义生产力的内涵

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逐渐丰富,人们的需求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而且表现为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人文资源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资源,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为人文资源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紧密联系,而且表现为人文资源对人类自身的特殊意义上。显然,仅仅把生产力的内涵归结为物质产品生产的能力即狭义生产力是不够的;应当充分注意人类新的大量的需求的不断形成,这种新的生产力所利用的资源不同于狭义生产力所包含的资源。因此,客观上,人类社会生产所利用的资源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围,人们对于人文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样构成生产力。如果将生产力仍然定义在原来的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了,生产力的内涵需要扩展,即将生产力扩展为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能力。

显然,我们不能依据过去开发自然资源的模式来开发利用人文资源。在人文资源的利用上,我们应当吸取自然资源利用的经验教训。同时,人类面临的不只是一个自然资源被耗竭、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自然生态问题,而且面临着一个诸如文化多样性逐步消失等问题的文化生态问题。文化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绝不亚于自然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人们在对人文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往往是态度更加粗暴、处置更加随意,造成了许多不可弥补的损失。充分地认识人文资源的意义与充分地认识自然资源的意义同样重要。人们在对人文资源加以利用的同时,需要充分地注意保护文化生态、充分地注意保护人文资源,保护人文资源、保护文化生态的能力同样构成生产力。

综上所述,广义生产力的定义的内涵至少包括:生产力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能力,表示人们利用自然与人类历史文化的能力、效率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历史文化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生产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历史文化,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简而言之,广义生产力可以定义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它表示人们利用自然和人类历史文化的能力、效率和水平,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历史文化的关系。

生产力范文篇4

一、现存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局限性

《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生产力不同的定义,如较早的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的表述则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又如程恩富先生的表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早期的表述既符合当时的现实,又充满着对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渴望;而当今的表述则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充满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冲天豪气。

现存各种定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进行的论述,无论是简捷还是全面,都包含着如下含义:生产力是物质产品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后果是在给一部分人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制造出来的核弹头足以将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毁灭;即便是和平利用,诸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这样的生产力怎样使人们获得享受呢?人们往往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物质产品不丰富归因于生产力不发达,即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达的代价已经呈现在了人们面前:环境灾难、资源匮乏、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受着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强烈影响。这些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意义何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意义何在?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这样的问题考问下,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仅仅只具有实证的意义,而应当包含规范的内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经济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到今天,现存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局限性已经表露无遗了: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表现出对待自然的不友好的粗暴态度,把自然当作人类役使的对象,把自然看着人类的对立物,“万物皆备于我”。而事实上,人们在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同时忍受了更多的痛苦;人们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取得局部胜利后所得到的惩罚和报复往往是全球性的灾难。以局部的征服自然换来自然对于人类的全面报复,从全局来看是不经济的行为;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于现时代的要求了,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角度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定义。

二、狭义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现存的生产力的各种定义所包含的都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我们不妨将现存的生产力称为狭义生产力。在狭义生产力的含义中,人们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及其产出物。如前所述,现存狭义生产力的水平、规模和速度是人们从自然获得各种物质资料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对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容量的有限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石油价格的迅速上涨并没有让人们真正意识到石油的急速耗竭,因为人们并没有采用有效的方式来节制石油的开采,而只是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于石油资源的争夺,这种激烈争夺的结果是加速石油的耗竭;这种激烈争夺推动着石油开采、运输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表现为现在意义上的狭义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按照如此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道路走下去,人们将面临或已经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耗竭,酸雨、臭氧层耗损、厄尔尼诺现象、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等,人们将遭受难以预期的灾难。改变生产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的唯一出路,人们应当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谈论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生产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正因为我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人们往往把自己的能力放大到自认为可以彻底征服自然,这是人类应当彻底改正的一个错误。生产力的涵义应当包括人们和谐自然的能力。

十分明确,人类又必须从自然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当然应当包含从自然界获取物资资料的能力;又由于人们只能从自然界获得有限的资源,而且人们对于物质资料的欲求不断增加,那么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成为了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因之,狭义生产力在新的前提下应当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谐自然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力。

三、广义生产力的内涵

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逐渐丰富,人们的需求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而且表现为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人文资源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资源,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为人文资源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紧密联系,而且表现为人文资源对人类自身的特殊意义上。显然,仅仅把生产力的内涵归结为物质产品生产的能力即狭义生产力是不够的;应当充分注意人类新的大量的需求的不断形成,这种新的生产力所利用的资源不同于狭义生产力所包含的资源。因此,客观上,人类社会生产所利用的资源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围,人们对于人文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样构成生产力。如果将生产力仍然定义在原来的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了,生产力的内涵需要扩展,即将生产力扩展为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能力。

生产力范文篇5

先进的社会制度要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必须达到先进的水平。经济制度先进的关键是生产关系的先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从经济地位来划分主要是阶级、阶层关系,阶层和阶级的状况如何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制度。一个先进和完整的经济制度,可以激励人们积极寻求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缩短创新周期,加快产业化进程,使科学技术的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否则,即使有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若被安装在低效的制度环境里,其效率低的可能不如手工操作。一国经济的落后,科技的落后,文化的落后,其背后的实质、根源,是制度的落后。在现阶段,政治制度先进的要求是看政治制度的安排能否保证经济有效运行,人民是否真正享有民主的权力,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是人民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的一个根本原因。文化制度的先进是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现时代先进生产力形成过程中制度的作用。现时代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与外在要求即先进的社会制度的有机统一过程,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基础,先进的社会制度则是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保障。也就是说当劳动者知识、技能科学化,工具智能化,劳动对象生态化之后,内在要素三者在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有先进的制度做保障。只有在相应的高效率制度上,才能形成现实的第一生产力。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持续而强大的动力。我国产品经济时代遗留的科研与生产过程脱节与疏离等问题,只有依靠经济市场化的办法才能得到解决。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建立公平的社会意识,激励技术创新的活力。技术创新在不同制度下是大不相同的,一个民族只有具有了公平的社会意识条件,思想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这样,人作为生产力的最活跃要素,其创新才能才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我国封建社会,由于等级森严、思想僵化以及重身份、轻实学,这些思想严重地禁锢了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以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加快先进管理经验的吸取。市场经济的出现逐渐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大力推进经济市场化,可以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接轨进程。在此过程中,必然逼迫更多的企业和部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以更快的速度学习、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整体提升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极大地提高经济与社会运转的效率;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激活了教育需求,促进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的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于是学习将成为劳动者持续不断的需求。同时,随着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以完善自我、丰富人生为目的的学习者也会越来越多,学习将逐渐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终身性的生活内容;完善的社会制度,是完善的经济制度的重要保证。第二,我国现时期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充分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因此,从根本上说,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政治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和价值目标。建设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文化制度,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着网络的普及,地球村的概念深入广大群众,需要建构完善的网络文化法律和法规规范网络交易和网络文明,使大家拥有一个理性、完善的精神文明世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历史上的精神文明既有历史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中共中央曾多次郑重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总之,我国现时代的生产力发展在把握其内在要求和外在要求的前提下,完善我国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共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我们的国家愈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军事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我们的人民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作者:苏荣丽工作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产力范文篇6

关键词:生产力矛盾劳动时间的稀缺性需求的无限性节约

一、经济学角度的生产力内部矛盾新思考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其表明了生产本身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属于不同的范畴,并且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即得力量,是由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马克思哲学原理,一个有机整体必定有其内部矛盾,或者更严格的说生产力也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其在发展中不是一个因变量——一个靠外力推动的机械物,而是一个自变量,是有以其内部矛盾为动力的组织系统,那么生产力内部矛盾又是什么呢?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双向循环与动态平衡”。其中人是双向循环的起点,是生产力系统的中心。就生产力本身来说,人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因素,其在生产过程中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设计者和控制者,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和实现者,没有人就不会有劳动资料,自然环境就无法构成劳动对象的总和,也就不会存在人类社会和生产力,也正因此,马克思把劳动者称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列宁则称之为“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求和主导力量,是研究生产力内部矛盾的焦点和窗口。有学者指出“生产发展的起点和终点[相对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1)事实也正如此,历史和生产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是一种即得的、作为前人实践结果而存在的社会力量,是人们从事现实的生产实践以及由生产实践所决定的其他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们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力出发才能创造出新的更高的生产力。因此,对于每一代人,生产力的起点都是即定的,即定的生产力当然无法满足人无限的需求,由于人的物质需要得以满足的源头是自然,这就导致理论界认为生产力的内部根本矛盾是人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矛盾。但从经济学角度看,一方面自然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本身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不起支配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能源并没有枯竭,甚至新资源不断的被发现。社会经济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壮大的经济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但只导致了供需的暂时失衡,由资源永久性枯竭而使某种生产终止的现象始终没有出现过。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社会生产中单个生产者并不关心资源的稀缺问题,只有当供不应求时,他们必须多付出劳动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才使他们感受深刻。因此从生产角度看并非自然不能满足人,而是人自身的生产不能满足人自身的需求或无限发展的需求,这就出现了在一定历史阶段无限的需求同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有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存在的,因为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总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排除本身原有欲望的不能完全满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化发展,消费的需求本身也是不断升级的。再进一步想,如果人不受生命周期的限制,他的生产时间就是无限的。拥有无限的生产时间,即使是在既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劳动者也不用担心想要得到的东西得不到满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如果生产力不发展,劳动对象不扩大,消费的欲望或需求就不会发展。需求就会失去了他的无限性。需求失去了无限性,需求的满足就不在遥远。生产力也就会失去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会停歇不前,或者可以这样说,正是受到劳动时间的有限性的客观胁迫,人们才会担心现有需求的不能满足。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生产力得到了客观发展,劳动对象得以现实扩大,消费需求才得到发展。劳动时间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又得以突出。)那么人就无须提高生产力,生产力少了劳动者的能动作用也就自然得不到发展。但幸运的是作为生产主体的人,客观上是受生命的有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制约的。因此,对于每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的时间都是稀缺的。但同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消费的需求又总是无限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稀缺的生产时间同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时间角度的生产力基本矛盾的具体分析首先,从自然的角度看,时间是运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它普遍必然的内化于一切物质形态的具体运动过程中,是构成一切物质形态之间普遍联系的纽带。时间使物质的运动获得最普遍表现方式。而人是物质的类分子,其运动本身也不能脱离时间而存在。因而,说时间是人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前提就不言自明了。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时间是人通达自然的唯一路径,是劳动得以存在并实现的必要前提,劳动无法离开时间独立存在。时间又属于物质范畴,对于人来说它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又是人凭借自身存在前提转化成的内在资源。时间双重性决定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时间作为自然资源本身有它的无限性,但由于介入劳动后,被内化成劳动者自身的资源,时间就取得了稀缺性。尽管我们不可否认它这种资源也是稀缺的,但除了时间外其他任何资源都可能找到替代品。因此对于劳动者和生产来说真正稀缺的只有——劳动生产力的动时间。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史就是分工的发展史。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前提。在行业之间的分工时期,每个工人都有专门固定的工作,由于工人长时间的从事一种专门性的简单工作,就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过渡到了行业内部的分工,此时工人长时间的从事一种专门性的简单局部操作,局部劳动的方法逐步完善,节省劳动时间的经验也得到逐步积累。并且由于局部工人整天连续不断的从事同一操作,不必调动劳动位置和切换劳动工具,这就缩小了劳动的间隙节省了劳动的非生产性时间的耗费,就达到了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的目的。再有,专门从事某一种固定的工作,由于经验的长期积累,有利于劳动工具的简化、改进、多样化。而工具的简化、改进、多样化又是创造机器或机器革新的物质条件之一,也是在生产中节约或进一步节约劳动时间的前提之一,当然这一切的提升都要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分工又恰恰是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一个必要前提。总之无论从分工的哪一个角度看,分工的存在都是一种和分工以前或细化以前相比较的以节约劳动时间为“自因”的存在形式,换句话说分工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决劳动时间对于劳动主体的稀缺性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并且我们将看到一切围绕生产与消费展开的生产和非生产活动都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使用价值,以达到调和需求无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却性这一矛盾的效果。分工的直接,必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再降低单个产品价值的同时也是解决劳动时间的稀缺性问题,例如,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前生产一件上衣需要2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后就只需一小时,那么节约下的一小时可以用于进行满足它种商品需求的生产,这样在同样有限的时间里需求的多样性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满足。第三,从另一个角度看,交换既是分工的必然结果又是解决劳动时间稀缺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将“W----G`”的是否实现形象的比喻为“惊险跳跃”。现在我们进一步将这种“惊险跳跃”返回到物物交换,就能发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关于论述一头海狸等于2头鹿的交换的不完全性。捕一头海狸和2头鹿的劳动量是否相等,在抽象的情况下不同的劳动者之间是无法比较的,但如果以自身作比较就是可行的,对于捕海狸者来说,经验应该告诉他,他捕一头海狸的时间绝对捕不了2头鹿,否则他就会自己去捕鹿。而不是选择通过交换来获得鹿。因为,如果捕海狸者捕一头海狸的时间可以捕两头鹿,再加上交换所需的劳动量或机会劳动量,捕海狸者就可以在捕一头海狸的时间捕两头以上的鹿。那么按亚当.斯密的逻辑“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费的代价比在家里小时,就永远不会有人想在家里生产。”交换就是不能忍受的。对于捕鹿者亦是如此。所以,一头海狸等于两头鹿必然包含了对于捕海狸者和捕鹿者的劳动量或劳动时间的双向节约,节约的效果是他们都在生产力允许的范围内花了最少的劳动量或劳动时间而得到了最多的消费品,从而缓和了劳动时间稀缺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第四,作为消费实现的最后一个环节——分配也必然影响到劳动时间的节约。“大锅饭”、“乌托邦”都从反面说明了这个事实,当分配不合理时,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生产力得不到发挥,交换无法实现,劳动时间无法得到节约,消费及消费的多样性和无限性就得不到必要的满足,需求的无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缺性的矛盾就得不到调和,生产将萎缩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当按劳分配得以实现,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鼓舞时,需求无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缺性的矛盾得到调和,生产力就得以发展。第五,从某种角度看消费本身也是围绕劳动时间的节约展开的。在生产领域,生产效率越高,即越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最多的产品的机器越受到欢迎。由于这是一个现象本身的表象,我在这里就不在儡述。在非生产领域越能使人迅速恢复身心的服务或产品越受欢迎,恢复身心是为了再次投入工作的效率本身。这么一来效用价值论就构建出了劳动价值的基础。例如明星自身并不创造价值,但由于其存在通过存在的部分现象缓解了直接和间接创造价值的群体的疲劳,使之愉悦,恢复从而以全新的形态投入再生产,以求达到恢复或提升效率本身。如此以来明星就取得了间接创造价值的间接性。这一间接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恢复或提高上,以通达到劳动时间得以节约的或然。从而解决劳动时间的稀缺性问题。当社会交换得以普遍实现时这种或然就转化为必然可靠的存在。因而他参与分配就取得了绝对的前提——他节约了或变相增加了创造价值的时间,这种节约的时间在市场的参与下合理地赋予了明星分配的权利,由于基数的庞大,节约的劳动总时间合理划分给他的那部分就能代表一个较大的劳动量,因此也正因此在市场的参与下明星获得了较高的收入。第六,管理之所以成为现代生产的核心之一,是因为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起着使劳动生产的各部分(特别是劳动者的劳动)有机合理排序以达到超越个体劳动的效果,从而调和生产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自然角度还是生产角度,劳动时间都是稀缺的。并且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无不是围绕着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展开,这一矛盾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核心基础和动力源泉。三、生产力内部要素的辨证关系。

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动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和技术要素的总和。其基本要素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在这三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因而首先我们将从劳动者这里出发,论证三要素在生产力基本矛盾的作用下是怎样构成一个双向循环的动态平衡系统的。

首先,劳动者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动力、核心其本身就是主客观的统一体,也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就被赋予了主客观的双重性。一方面,在需求无限性的作用下,劳动者主观要求劳动对象扩大,以满足需求的无限性;劳动对象要扩大又要求工具得到革新,工具要革新又必然要求劳动者素质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又要求劳动对象扩大。这样,生产力的三要素在需求无限性的作用下构成了第一个循环的平衡系统,另一方面,在劳动时间稀缺性的作用下,劳动者要求生产工具首先要革新,生产工具革新又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扩大,扩大的劳动对象又诱使需求的层次提高。从而为构成人与自然互动的第二个动态循环系统。

其次,劳动资料(这里主要讨论作为主干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变化的起点,生产工具改进或革新的结果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为了明了起见我们假设生产工具革新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此时,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在客观要求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一方面,虽然个人和社会的总需求是无限的,但就某一种具体产品而言,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却是有限的。我们假设现在社会对鞋子的总需求是100双,需要10个人来生产。而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后,5个人的生产就能满足社会对鞋子的总需求,因而另外5个人客观上就必须被分离出来,形成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就从客观上要求劳动对象得以扩大,以此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这一过程也使需求的无限性被缓和成为可能。当被溢出的劳动者从事它种商品的生产时,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都得到部分解决。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在经历一次革新后必然会导致大批工人失业。例如,如果中国的农业生产领域在短时间内劳动生产率就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必然会溢出大批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的解决和劳动对象扩大本身又要求劳动者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以此来开发人类潜在的需求,当潜在需求被激活时,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再次回到起点。

再者,劳动对象作为生产中的被动者在生产中也不是单纯的处于被动地位。劳动对象的扩大一方面要求生产工具的进一步细化,而工具的细化本身又是生产工具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因为任何复杂的工具都是简单工具的再组合。另一方面,劳动对象的扩大是劳动者的需求意识形态得到发展,从而劳动者就会对生产有一个更高的要求。

总之,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以生产力的三要素为主要内容的作用下形成的双向循环和动态平衡过程,而这一动态过程的原动力就是对于劳动者而言的生产时间的稀缺性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注释:(1)刘强.生产力内部规律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反思.求索2004.4

生产力范文篇7

论文摘要:一些研究思想的学者认为:是不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本文以的思想实际和历史事实为依据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并对发展生产力的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努力探索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和方法。虽然由于多种原因,时代并未能把中国的生产力搞上去,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对生产力的重视,更不能因此而否定在生产力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实事求是地看待的生产力思想并认真研究在生产力问题上的得失,对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重视生产力的思想

生产力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否得到体现,最终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是否重视生产力,也是人们评价社会主义国家领袖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此问题上,一些研究思想的学者认为,是不重视生产力的,并以邓小平的一段话:“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为论据。[1]

这种观点和论证方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就其论证来看,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推理错误,从邓小平的这段话不能得出不重视生产力的结论。邓小平这段话的核心思想绝不是说忽视发展生产力,而是认为其“方法不都是对头的。”这恰恰表明邓小平也认为是重视发展生产力的,只是有些方法不对而已。第二,其论证违背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这种论证既不以本人的思想实际为依据,也不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而是以邓小平的话为依据,其论证思路显然是不对头的。只要实事求是地从的思想实际和我国的历史事实来看问题,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是重视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者。

首先,从的思想实际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生产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的正确思想。

第一,生产力是评价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作用的标准。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2]这是党内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最早表述。这一标准虽然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但它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政党,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社会主义阶段也是如此。

第二,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领导人民群众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呢?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出:“我们搞政治,搞政府,搞军队,为的是什么?就是要破坏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政府、旧军队……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队力量不取消,生产力就不能解放,经济就不能发展。”[3]所以,“推翻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力量,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实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这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更加广阔的前景,还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4]第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八大的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根据我国主要矛盾的这种变化,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5]不仅如此,还把生产力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认为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他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6]否则,不仅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巩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得到体现,还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其次,从建国后的历史事实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为了尽快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制定了超常规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就是为了超高速发展生产力而发动的,以后的一些急躁冒进的做法,其初衷也是想快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这样重大的历史事实,怎能避而不谈就随便得出结论说忽视发展生产力呢?

二、发展生产力的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

不仅高度重视生产力,而且对如何发展生产力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宝贵思想。

第一,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由于新中国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差,底子薄,因此,要使生产力迅速发展起来,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认为,必须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个基本方针。他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过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5]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团结全国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建设我们的国家。

第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两条腿走路,同时并举。在时代,我国的生产力不仅总体水平落后,而且发展极不平衡。要在这种基础上使我国生产力的总体水平有一个快速发展,必须克服一刀切的错误做法,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调动起来。为此,制定了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同时并举方针: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轻工业和重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中、小工业同时并举;土洋方法同时并举。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略,不仅在时代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就是今天乃至将来一定时期内,只要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还未完全改变,都是值得借鉴的。

第三,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和手段:技术革命。认为,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有“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才能“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9]为了加快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号召全党向现代科学进军,大搞技术革命,并提出了分步骤分阶段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和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思路以及实现四个现实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思想。1963年12月底,在听取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因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6]虽然在这里未展开论述和明确论断,但我们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已经蕴含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伟大思想。公务员之家

第四,快速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学习与创新相结合。我国生产力落后,起点极低,要争取早日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就必须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加速度。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发扬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之外,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必须“向外国学习”,并把学习外国经验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向外国学习”,这是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步伐而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同时,还认为,我们不但要解放思想,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放下架子向外国学习,而且还要善于向外国学习。首先,在学习的对象上,不能只局限于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说:“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5]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自己都认为,“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5]其次,在学习的内容上,不只局限于文学、艺术,也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等一切人家真正好的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指出:“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5]最后,在学习的方法上,不能仅仅是照抄照搬,关键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向外国学习的关键是“要学到一套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把学的东西中国化。”[4]的这些正确主张,尤其是要敢于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英明主张,虽然在他那个时期的实践中贯彻得并不是很好,但对后来制定对外开放的国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关于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把学的东西中国化的主张,对解决“如何才能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这一问题更具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并非不重视发展生产力,相反,他很想快速地把我国的生产力搞上去。正因为想快一点,所以在实践中有些方法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显得“不对头”。即使现在看来是合理的对头的一些思想、方法,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未能在实践中一贯坚持,这才是真正令人遗憾的,也是我们永远都应该牢记的教训。

参考文献:

[1]黄如军.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研究,1994,12:14.

[2]《选集》第3卷,第107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文集》第3卷,第108页,第109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文集》第7卷,第1页,第81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生产力范文篇8

论文摘要:一些研究思想的学者认为:是不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本文以的思想实际和历史事实为依据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并对发展生产力的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努力探索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和方法。虽然由于多种原因,时代并未能把中国的生产力搞上去,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对生产力的重视,更不能因此而否定在生产力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实事求是地看待的生产力思想并认真研究在生产力问题上的得失,对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重视生产力的思想

生产力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否得到体现,最终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是否重视生产力,也是人们评价社会主义国家领袖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此问题上,一些研究思想的学者认为,是不重视生产力的,并以邓小平的一段话:“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为论据。[1]

这种观点和论证方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就其论证来看,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推理错误,从邓小平的这段话不能得出不重视生产力的结论。邓小平这段话的核心思想绝不是说忽视发展生产力,而是认为其“方法不都是对头的。”这恰恰表明邓小平也认为是重视发展生产力的,只是有些方法不对而已。第二,其论证违背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这种论证既不以本人的思想实际为依据,也不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而是以邓小平的话为依据,其论证思路显然是不对头的。只要实事求是地从的思想实际和我国的历史事实来看问题,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是重视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者。

首先,从的思想实际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生产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的正确思想。

第一,生产力是评价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作用的标准。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2]这是党内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最早表述。这一标准虽然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但它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政党,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社会主义阶段也是如此。

第二,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领导人民群众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呢?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出:“我们搞政治,搞政府,搞军队,为的是什么?就是要破坏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政府、旧军队……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队力量不取消,生产力就不能解放,经济就不能发展。”[3]所以,“推翻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力量,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实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这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更加广阔的前景,还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4]

第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八大的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根据我国主要矛盾的这种变化,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5]不仅如此,还把生产力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认为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他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6]否则,不仅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巩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得到体现,还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其次,从建国后的历史事实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为了尽快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制定了超常规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就是为了超高速发展生产力而发动的,以后的一些急躁冒进的做法,其初衷也是想快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这样重大的历史事实,怎能避而不谈就随便得出结论说忽视发展生产力呢?公务员之家

二、发展生产力的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

不仅高度重视生产力,而且对如何发展生产力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宝贵思想。

第一,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由于新中国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差,底子薄,因此,要使生产力迅速发展起来,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认为,必须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个基本方针。他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过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5]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团结全国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建设我们的国家。

第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两条腿走路,同时并举。在时代,我国的生产力不仅总体水平落后,而且发展极不平衡。要在这种基础上使我国生产力的总体水平有一个快速发展,必须克服一刀切的错误做法,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调动起来。为此,制定了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同时并举方针: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轻工业和重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中、小工业同时并举;土洋方法同时并举。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略,不仅在时代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就是今天乃至将来一定时期内,只要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还未完全改变,都是值得借鉴的。

第三,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和手段:技术革命。认为,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有“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才能“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9]为了加快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号召全党向现代科学进军,大搞技术革命,并提出了分步骤分阶段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和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思路以及实现四个现实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思想。1963年12月底,在听取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因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6]虽然在这里未展开论述和明确论断,但我们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已经蕴含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伟大思想。

第四,快速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学习与创新相结合。我国生产力落后,起点极低,要争取早日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就必须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加速度。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发扬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之外,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必须“向外国学习”,并把学习外国经验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向外国学习”,这是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步伐而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同时,还认为,我们不但要解放思想,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放下架子向外国学习,而且还要善于向外国学习。首先,在学习的对象上,不能只局限于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说:“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5]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自己都认为,“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5]其次,在学习的内容上,不只局限于文学、艺术,也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等一切人家真正好的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指出:“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5]最后,在学习的方法上,不能仅仅是照抄照搬,关键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向外国学习的关键是“要学到一套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把学的东西中国化。”[4]的这些正确主张,尤其是要敢于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英明主张,虽然在他那个时期的实践中贯彻得并不是很好,但对后来制定对外开放的国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关于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把学的东西中国化的主张,对解决“如何才能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这一问题更具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并非不重视发展生产力,相反,他很想快速地把我国的生产力搞上去。正因为想快一点,所以在实践中有些方法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显得“不对头”。即使现在看来是合理的对头的一些思想、方法,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未能在实践中一贯坚持,这才是真正令人遗憾的,也是我们永远都应该牢记的教训。

参考文献:

[1]黄如军.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研究,1994,12:14.

[2]《选集》第3卷,第107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文集》第3卷,第108页,第109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文集》第7卷,第1页,第81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生产力范文篇9

[论文摘要]深刻分析了生产力的内在要素,进一步强调劳动者的地位,突出科教和创新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的建设和先进性联系起来,突出了其生产力思想的时代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生产力思想。特别是在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全球化浪潮蓬勃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不断取得成就,也面临一些问题。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不仅全面继承了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而且对生产力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深刻分析生产力内在要素的时代特征,进一步强调劳动者的地位

生产力的内在要素包括物质实体要素和非物质实体要素。在生产力的物质实体要素中突出强调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对劳动者的构成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提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在对劳动者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他强调,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页)

(二)强调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指出,发展生产力,“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他强调,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分析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而且,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是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中向前发展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07-02)

将“人的全面发展”明确纳入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之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敏锐把握时代精神,突出科教和创新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关于科技在生产力中的地位,马克思曾提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针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在掌握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一)提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

认为,面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我国科学技术还相当落后的严峻事实,要加快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就必须把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作为战略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确保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他还对科教兴国的基本内涵作了科学而全面的阐释。(参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8页)显然,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我党在实践中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深化。(二)提出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动力的思想。

认为,新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要迎接这一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第一,科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指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世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二,理论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特别强调创新理论对生产力发展的解放和推动。他深刻指出,创新的实践产生创新的理论,创新的理论推动着实践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促进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用创新的理论来推动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是现实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三,体制创新是解放科技生产力的有效保障。为了实现科技生产力的大发展,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研资源配置,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各种科技制度,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保障与激励机制。要鼓励原始性创新和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加强前瞻性、基础性的科学创新,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按照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标,通过实现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等手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制建设,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密切关注时代要求,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到党保持先进性的高度

深刻分析了当今世界的特点和我国所处的环境,揭示了我党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崭新课题,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发展生产力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在论述“三个代表”深刻内涵时,阐述了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基础条件。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也就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成为新世纪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党的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要在于: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执政兴国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党要担负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的中心,就是经济建设。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4页)

生产力范文篇10

[论文摘要]生态生产力思想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理论,它是对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反思和超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生产力,它具有传统生产力所不具备的保护自然的功能。生态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对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种和谐的生产力作为动力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生产力倡导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生产力实现了人类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两种能力的统一

传统生产力片面强调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以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征服欲,这导致地球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也难以为继。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人类伟大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是如何在人与自然两类客观规律之间求得和谐统一,而不是简单地掠夺和征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力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起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2]这表明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不能将生产力的功能仅理解为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具有保护自然的功能。因此,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人不仅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某一自然形态的发展规律,而且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

生产力对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主要发生在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必然性,只要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就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某种程度的破坏。生产力的这种破坏作用是由于它原有的功能不完善所产生的一种副作用。

在生态生产力中,生产力是开发利用客体自然满足自我生存发展的实践力,同时是保护客体自然的协调力和创造力。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力,建立一种从自然索取和对自然馈赠的平衡机制,接受自然资源、环境响应的临界约束。在对自然资源超常规利用而削弱或破坏生态功能面前,人类必须承担修复、治理、保护、建设的责任,提高资源、环境价值的保值和增值。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与传统生产力只注重生产力表层的一面不同,生态生产力更着眼于生产力内在的一面对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保障能力,这是它与传统生产力的根本区别。

二、生态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生产力是突出生产力内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辨证关系的生产力类型,它既关注生产,又关注生态。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生态性,生态生产力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它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为目的,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限制在其自净能力范围内,使生态环境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2)环境性,它把崇尚环境纳入生产力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生产力经济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3)资源性。它把绿色资源的有序供给和有效供给结合起来,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4)协调性,它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要求把局部经济效益放在全球生态范围之内进行评价,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随着科学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们置于它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你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3]马克思描绘出一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相统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力的画卷。以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理性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0世纪生产力空前进步,高科技迅猛发展,人类智慧惊人增长,世界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与此同时,人类全球性普遍忧虑却在增长: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未来越来越令人担忧。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事实表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生态危机警示我们,传统的生产力理论已经不适应当代人类的实践,无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文明时代已经走向衰落,这时应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生产力,并建设新的、充满生机的生态文明。生态生产力坚持把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同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类的持续性生存能力。人类的持续性生存应该是在生态持续平衡的条件下人类的世代延续和进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态保护等人类活动都应该着眼于人类的持续性生存,生产力的发展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

发展生态生产力,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将人口增长控制在生态循环和资源可持续供给允许的范围内,同时注意尽可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缓解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和矛盾。

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倡导资源的回收的再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人类身体健康的生态产业和绿色产品,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良性循环,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因为它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能够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