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03:31

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范文篇1

“赏识教育”就是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随时表扬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以微笑和大拇指表示赞扬,并承认学生有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尊重、热爱生命的多样性。

赏识教育并非简单的表扬加鼓励,它让教师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生,赏识学生的生命、赏识学生的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把外在的激励化为学生自身的动力,让学生充满自信,诱发已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潜能,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我自己”。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即便是成人也还喜欢让别人夸奖,更何况心智不太健全的中学生呢?

二、为什么要进行赏识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由于社会建设要求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栋梁,也需要砖、瓦和水泥,大材有大用,小材有小用,同时,也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二,多一把尺子,就多量出一批好学生,多出一批人才。

即使是最顽劣的学生内心深处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也有维护自己人格的权利。其实,学习方面的后进生有时在某些方面比优秀生做得还好,比如,他们爱劳动、重感情、乐于助人等等。这样多用一把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用多把尺子,就会衡量出多批好学生,出多批人才。不应把赏识的目标定位于狭隘的成功,诸如,考100分,得第一名,上名牌大学等。

第三,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同样的条件下,只要持赏识的态度进行教育,就一定比不赏识的结果好。

例如,我在初三(1)班上课经常表扬、赏识学生纪律好、尊敬老师,学生就越朝着老师夸奖的方面发展,而在初三(3)班由于一半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我经常批评他们,学生学习状态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后来我转化为赏识教育,才逐渐改进,但部分学生总觉得跟老师有隔阂。虽然是个乱班,如果开始就采用赏识教育,效果会更好。

反之,如果教师总是左一个“不是”,右一个“不对”地批评学生,会让学生丧失自信、丧失自尊,产生挫败感,失去进取的动力,失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甚至会把学生推向斜路。

三、怎样进行赏识教育呢?

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把握时机,进行赏识,满足学生内心深处的需要,给学生自信、奋斗的一个支点,给他们表现和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夸大闪光点,以点带面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教师时时处处坚信学生行,即使是一千次失败,也要坚信学生第一千零一次将会成功。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这些“弱差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好学生,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只要他们在成长中觉醒了,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学生巨大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善于用星星之火,点燃学生巨大的潜能,形成燎原之势。

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他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数学学习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

例如:我教的初三(6)班的王雪莹,酷爱跆拳道,担任市跆拳道队队长,这个女生性格像个男孩,讲话不太文明,经常上课不学习,在班里极具“号召力”。她妈妈认为她练跆拳道是不务正业,不少老师也因为她经常违反纪律而烦她。我给她妈妈做工作要支持女儿去练,发挥特长,舒展个性。并夸她:“王雪莹,你跆拳道练得那么好,简直是跆拳道的能手,令人羡慕。望你继续好好练,说不定哪一天拿个世界冠军回来,别忘了向我报喜。”我满足了她内心的需要,她非常感动,在我的课上不好意思再捣乱,还帮我维持纪律呢。

赏识不杜绝批评,但批评是建立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建立在赏识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批评,也会促进学生进步。赏识的批评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你仍然是好学生,犯错了不要紧,我相信你能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失败了没关系,我相信你能行,跌一跤会捡个宝。

赏识教育范文篇2

教师和孩子们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体现,不仅仅是蹲下来与他们平视,而是从内心深处把幼儿当成朋友,要真正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考虑事情,而不能仅凭成年人的是非观和经验,来判断孩子的对与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这个理念的传递绝对不应该仅仅是游戏、教育、说教等简单的方式,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老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来诱导孩子,就像那则“妈妈请洗脚”的公益广告,我们的举手投足间传递给孩子的尊重,同样能让孩子学到,而孩子也同样会不知不觉地把尊重传递给老师、家长、生活中的所有人。

二、赞赏式的批评,体现另一种尊重

尊重,并不是放纵。我们在尊重孩子的各种选择的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错误。在尊重他们错误的条件下,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而不是武断地指责。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孩子的优点,用优点来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把这种方法称作:赞赏式的批评。赞赏式的批评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并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孩子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孩子健康主动的发展。它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以尊重孩子价值为前提,唤醒孩子的主体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午睡是个别幼儿很头痛的事儿,我们班的齐齐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班的时候她是我们那个楼层出了名的不睡觉。升入中班后,刚开始还是一样不睡觉,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的。我早就注意到齐齐每天的衣服都很漂亮干净,于是,我想用这个话题敲开齐齐戒备的心理。我走过去趴在齐齐床头,微笑着说:“齐齐,你每天穿来的衣服总这么漂亮,都是你自己选的吗?”“嗯,我每天都是自己选衣服,然后自己穿。”“是吗?你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好孩子。那等你睡醒后我一定要给你梳一个特别漂亮的小辫子来配你的漂亮衣服,行不行?”“可是我睡不着!”“睡不着可以闭上小眼睛,休息一下,它们都累了,好吗?”齐齐很干脆地答应了我,不一会儿就闭上小眼睛睡着了。起床后我第一个叫起了齐齐,给她梳了一个漂亮的小辫子,小伙伴们都夸齐齐的辫子漂亮。从那天以后我们就有了一个约定,只要她睡觉,我就会每天给她梳一个新头型。齐齐每次都会给我梳的头发起个好听的名字,比如:太阳花、过桥辫……等等。慢慢的,我用这个小约定帮助齐齐养成了很好的午睡习惯。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是现在想想,我觉得这是因为我尊重了她,夸奖她每天早晨自己选择衣服不麻烦父母,用这个表扬换来与齐齐的约定,并且,我们都互相遵守了约定。尊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赏识是尊重的一种表现。

三、尊重和赏识不能盲目,要“因材施教”

赏识教育范文篇3

(一)后进生

“后进生”是指那些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后进生可分为三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和行为习惯差———“双差”的学生。

(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认识并赏识学生的才能,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赏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

二、教育案例

(一)案例对比

一天,一位校长在校园里看到出了名的后进生王某在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某,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

(二)案例分析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校长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情景一、二可以说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这不禁让我们陷入反思。在情景一中,虽然陶校长面对的是经常犯错误的小男孩,但是他并没有严厉地处罚他,而是挖掘他身上的优点,通过先后奖励他四块糖果的方式,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虽然没有严格地说教,却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是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斯金纳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刺激之间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了某种强化,例如得到好成绩而受到表扬等,他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就会有很低的学习动机甚至没有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惩罚,如遭到老师或同学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赏识教育就是对强化理论的充分运用。教师运用赏识教育,能够合理地增加正强化,利用负强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结果。

四、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转化“后进生”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不是说其他学生不需要赏识,而是后进生更需要赏识,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后进生的赏识教育问题。

(一)领导方面

1.树立赏识教育的管理理念。学校领导要做到言传身教,理解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经常学习相关的理论,思考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工作成败的原因,树立赏识教育的管理理念;用赏识的理念管理教师,并倡导、鼓励教师实施赏识教育。

2.落实赏识教育的相关工作。学校领导要认真落实、安排赏识教育的相关工作。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如何实施赏识教育演讨会,举办以赏识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展示成功案例,交流、积累经验。

(二)教师方面

1.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教师作为教育者、管理者,赏识教育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2.关心、了解后进生生,发现学生的优点。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曾说过:“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潜能的“慧眼”。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学校里所谓的后进生,只是语数两种智能偏差一些,但不代表他们在其它的智能上没有天赋。教师可以挖掘学生其它方面的潜能,利用赏识强化学生积极的行为表现,并使之稳固化。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实施赏识教育。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不会接受、信赖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尊重学生、信赖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多给予学生关心与帮助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创设赏识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可以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捕捉、积累赏识教育素材,以课堂教学为主,实施赏识教育;以丰富的课外活动为辅,深化赏识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创造赏识教育的契机,营造赏识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5.促进家校合力,共同实施赏识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想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促进二者相互配合,形成一股合力,赏识教育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传授家长赏识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总结经验,形成家校合力。

五、实施赏识教育的注意事项

赏识教育范文篇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并将五种需求进行了等级的划分,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赏识教育就是满足“尊重需求”的层次,幼儿也不例外。具体来讲,幼儿赏识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行为和语言的肯定、鼓励、赞扬,满足幼儿的被尊重的需求心理,在心理学的层面上,从而激发幼儿更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从而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二、赏识教育的激励优势

1.克服自卑,增加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由于幼儿的遗传和生长环境的不同,碰到挫折的时候,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会更影响幼儿正常水平的发挥。我原来班里有一个女孩儿,不敢大声地唱歌,从来不愿表现自己,总是默默地玩耍。原来以为幼儿只是内向,通过和家长交谈,了解到幼儿是怕唱不好,小朋友们会笑话她。有一次我发现这个女孩朗读虽然声音小,但是感情和节奏都特别好,于是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希望大家向她学习。后来,这个女孩明显地自信了,做事情也慢慢放开了胆子,而且教师和家长都发现,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就更加喜欢唱歌和朗诵了。

2.适当表扬鼓励,促进幼儿进步

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有时幼儿表现不好,或学习不理想,批评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时适当运用一下赞赏,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批评有时会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而赏识一下,恰恰会激励幼儿。有个男孩子画画不太好,每次上绘画课,他就在下面捣乱,影响其他幼儿的学习。我很生气,小朋友们也对他有意见。但有一次,我发现他画的树上的果子色彩很好,我想鼓励他一下,于是就拿他的画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并奖励了一朵小红花。他非常高兴,并惊喜地向家长邀功。从此,他上绘画课不但不捣乱了,而且很认真、很努力地学习,绘画水平也不断提高。家长也感到也欣喜。

3.挖掘幼儿潜力,培养幼儿创造力

幼儿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幼儿的潜质和特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挖掘,并且要用赏识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郎朗的父亲郎国任就是从小发现了郎朗的钢琴兴趣和天赋,从小开始培养的。我原来的班里曾经有个幼儿对数字特别敏感,当我发现他这个特质后,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他在数学运算方面展现了非凡的优势,在家长的配合下,给幼儿选择了珠心算培训和速算培训,上小学后这种优势就更突显了。

三、过度赏识教育对幼儿的危害

赏识教育的优点毋庸置疑,但是过度赏识则对幼儿教育并无益处,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的过度赏识教育对幼儿的危害。

1.过度赏识会忽视原则,容易迁就幼儿。过度赏识、夸大赏识就忽视了赏识的“恰如其分”原则,对于赏识程度不高的事情,就有迁就的可能,这种迁就会使幼儿“恃宠而骄”,从而产生过度赏识的“后遗症”,造就娇惯、骄纵,蛮横的性格和脾气。

2.过度赏识会使幼儿出现骄傲情绪。过度赏识会让幼儿失去对自己正确的判断能力,忘乎所以地认为自己太优秀了,从而产生了骄傲和自满的情绪,不利于幼儿的进步。

3.过度赏识会削减赏识的效果。由于幼儿已经习惯了这种教育方法,久而久之,便没有了被赏识后的满足与自尊,因而也失去了赏识的激励效果,当他犯错误或被批评的时候,就会变得说不得碰不得,这就是过度赏识的“反作用”。

四、怎样做到赏识教育的张弛有度

1.掌握赏识的时机。当幼儿有了大的进步,或者发现优秀特质的时候,要抓住时机,适时表扬、激励。但这种时机过早、过晚,效果都不理想,因此,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

2.掌握赏识的场合和形式。赏识教育可以是一对一的场合,使幼儿了解老师的喜欢和肯定;可以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从而督促自己更好的进步;可以在家长面前表扬,幼儿会把这种进步带回家里,从而也得到家长的肯定。总之,形式更是多样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竖起一个大拇指、贴个小红花、给个小奖章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掌握赏识的频率。对同一个幼儿赏识的频率不能太高,对于同一件事情赏识的频率也不能太高,可以就不同的事情对一个幼儿进行赏识。也不能只赏识一个幼儿,要发现幼儿身上不同的优点,“分布性”地进行赏识,这样有互相促进的“榜样力量”。如果只赏识一个幼儿,其他幼儿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是幼儿的天性,并不是幼儿们品德不好,所以,作为教师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如果对一个幼儿只进行一个方面的赏识,对赏识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的不同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赏识教育的注意事项

赏识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赏识教育;德育教育;中学德育

1引言

中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是帮助中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外部环境与自身的道德修养,品德意识融汇为一个整体。而其中的赏识教育则是一种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做为中学德育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它一方面,优化了中学德育的评价功能,及时强化了其积极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它也强调了在中学德育工作中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及个体性的培养。一旦满足了上述的教育因素,就会使中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源动力。

2赏识教育内涵及定位

赏识其本身是对他人实行了正确或积极的言行加以赞赏的一种举动。而赏识教育则是指以鼓励表扬做为教育的主要方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意识。它的实质是一种“爱”的教育。是通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自我行为意识,来提高自我价值的教育形式。

3中学德育中赏识教育的立足点

3.1正确的赏识教育观念。首先要正确的去看待中学德育中的赏识与批评的联系及意义。中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部分事物的理解多是片面的,主观的。其自控能力与判断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传统教育中的批评与指责,多会难予接受,甚至感到委屈。因此,适时而恰当的赏识与鼓励,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教育中出现的抵触情绪。使中学生能乐于接受,也便于他们及时的进行改正。其次,赏识教育要把握好尺度。中学德育中赏识教育的实质是要让中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真诚的爱与充分的尊重。如果只是单纯地了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去随意的对学生进行赏识,那么就会使赏识教育多了一份虚伪,也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教育意义。甚至无法起到它所应用的教育效果。当然,在中学德育的赏识教育中我们也并不排斥批评教育。但应该注意其运用的方式。即使批评学生,也要尽量采用平和的语气,就事论事;不要刻意的去打压学生,不要想着通过批评学生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因此,要想使中学德育中的赏识教育赏识落实到实处,就必须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客观看待和运用。3.2高水平的德育教师素质。教师是实现中学德育中赏识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学教师自身的素质,往往也决定了赏识教育运行的有效性。所以,提高中学教师的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自身的德育工作素质开始。其次要激发教师的职业道德感,责任感。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教育整体环境。3.3科学的赏识教育评价体系。由于受升学率等现实社会教育现象的影响,当前,多数中学教师最关心的还是学生们的学科成绩。以成绩做为衡量学生,甚至是教师本身的唯一标准。这也就极大了阻碍了中学德育中的赏识教育的实施和运行。我们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评价每一个学生。在评价中渗透对其赏识教育的运用。同时,要注重教师在其中的付出与教育成效,不应单一的只以成绩作为其晋级评优标准。3.4依托中学校园文化来进行赏识教育。要充分发挥中学校园文化所蕴涵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从心理上来感染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校风,加强中学生素质化教育,举办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这样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而且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找到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为赏识教育提供了运行的平台。使学生能充分的去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的信心。结语做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我们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会用放大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发挥学生潜能和实力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赏识与鼓励。我们只有不断地,合理的去肯定了学生,才能促使他们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如果我们都以赏识与鼓励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学生,肯定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必然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意志转变。从而改变自我以往的学习、生活的方式,重新树立起信心和希望。所以,我们要抛弃传统教育意识上的“朽木不可雕”,积极的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行“赏识教育”,从不同的角度或转化一个角度去分析学生,就会有不一样的教育效果。正所谓,“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让我们学会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去打开学生的心灵吧!

作者:赵长武 王世杰 单位: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镇兰字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玲.浅谈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142.

赏识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气氛;凝聚力;契机

赏识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以相信和解放学生为基础。而相信和解放学生的前提是赏识学生,通过赏识可以让学生热爱生活。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一、营造赏识氛围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人类更需要尊重,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欣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信任与鼓励,认可与欣赏,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能够自信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激发自身的潜能。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应充分进行赏识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树立赏识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被肯定和被认同,在被肯定和被认同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应树立学生“能做好”的观念,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是优秀”的感觉。人们常说:“好孩子都是夸奖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在说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欣赏的态度和语言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即使想要放弃,也有可能因为教师的赏识而重新树立信心,超越自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一天中教师夸奖某一位学生,会发现在这一天内该学生的情绪都很高,并且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班级活动上都很积极,其实这就是由于学生感受到了“我能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赏识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突破自我,走向成功。

二、强化班级凝聚力

除了教师的赏识,同学的赏识对小学生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而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对学生间的赏识有促进作用。但小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对集体、同伴都没有太深刻的感悟,所以小学班级中的凝聚力相对薄弱一些。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为集体着想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每周组织一次班会。在班会中,一方面,学生需指出班级活动中的不足,而每个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说明近期自己看到的其他人的优势,特别是他人表现突出的部分,更应该给予肯定。通过这样的班会,强化了班级的凝聚力,沟通了学生的情感,彼此间进行了赏识,学生在相互赏识中发展了友谊。

三、寻找赏识契机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挖掘学生的优点

赏,即欣赏和赞美;识,即肯定与认可。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获得赏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天赋较多,因而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赏识就偏多,但有的学生其他方面的天赋较好,只是教师没有发现,因而获得赏识则较少。例如,有的学生对美有着较强的感悟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颜色搭配;有的学生对音乐感悟较深,听过一次的旋律可以迅速记住并唱出来。因此,教师就要充分进行赏识教育,赞扬学生的这些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争取让学生将自己某方面的优势转化到其他方面。如学生的音乐感悟较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或诗词改编成词曲来记忆。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既然能快速记住曲调,那么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也会很快,不过是平时未尝试,如果尝试寻找方法,一定会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就会尝试记忆学习内容。

(二)捕捉契机,适时引导

好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断赞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若能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可激发起学生的勇气,唤醒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因此,教师要捕捉赏识的契机,适时引导学生的优点的发展。例如,教师发现某学生朗读课文富有情感,普通话流利,教师就应在其朗读后抓住该契机,及时表扬和鼓励,并让该学生带领全班同学诵读课文,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使其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语文水平;再如,有些学生每次看到教师和其他同学都会礼貌地打招呼,教师就可以在选拔班干部时,让该学生担任礼仪宣传员,使其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引导、号召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礼仪知识。总之,赏识教育是教师在教育中逐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继续保有其闪光点,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借助主体性教育行为,让学生将教育要求内化在自己的行为内,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赏识教育不但可以被看成是操作技巧,也能被看成是教育的智慧。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继而提升对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问题。

作者:李晖娜 单位: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赏识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赏识教育;主动性

小学语文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对于母语的运用,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因此,在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时候,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其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侧重于挖掘学生的语文才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让小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主动性与创造性,这也是时代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所提出来的要求。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赏识教育的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实践当中善于运用赏识教育,将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1小学赏识教育的核心与内涵

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欣赏或者认识,而小学赏识教育就是通过认知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被欣赏,从而让小学生增强自信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赏识教育已经很早就运用在日常的教学里,例如孔子就经常对学生采取赞美的方式,运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更精进地去学习儒家的学说和思想。赏识教育,其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发现自身的优点,而这种优点的发现,不仅仅是学生自我觉醒的过程,更是教师通过日常观察的方式,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实际状况,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小学的赏识教育,其具备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对于学生优点的发掘与认知。任何小学生都有其优点,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鼓励这些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所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母语,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于母语的认知和理解会有所差别,但是这并不一定是不好的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对于可以鼓励和引导的优点,要及时的进行发掘。只有以优点作为前提,赏识教育的教学才能够到位,从而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更喜欢上小学语文课堂,并且积极的投入到与教师的互动中。第二方面,赏识与鼓励技巧的合理运用。因为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的进行鼓励和引导,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手法,引导并鼓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种赏识与引导的方式,需要教师审慎的观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并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整,让赏识教育更具备针对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鼓励与赏识技巧,将是在小学语文开展赏识教育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师在选择合适手段开展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并纳入到自己的教学计划中。

2赏识教育能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

学生的自信心不仅仅来自于自身学习过程当中的一些特点,更来源于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功感,所以教师在采取赏识教育模式时,还应该关注到学生的成功感来源,激发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采取在小学语文中合理运用赏识教育的一个模式。比如在小学语文高阶段所开展的文言文教学,由于很多小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文言文,所以往往对文言文的理解会出现偏差,比如《两小儿辩日》这一篇课文中,出现一些文言虚词以及实词的变化,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能够马上理解。但是,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在学习传统现代文的时候,所体现出来对母语的理解与感觉,不提前把答案贡献出来,而是让学生在阅读这篇文言文作品时,运用自己已经积累的语文知识,对当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进一步推导。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在备课阶段就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与解答,在遇到相对比较难的文言文知识内容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将这一问题进行协同解决。

当小学生在回答相关问题出现错误时,不一定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而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鼓励其他的学生进行补充解答,当小学生把补充解答完成的时候,可以同时进行表扬,让这两个学生同样都体验到成功。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这种成功感的体验与实现,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障碍,认为自身无法调整好学习的状态,从而影响他们学习小学语文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赏识教育的时机性是最为重要的,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鼓励与赞赏,比在错误的时机进行鼓励,要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学生何时最需要人的鼓励与肯定,不是他们在回答正确问题的时候,而是在其出现回答错误的时候,所以在这个阶段,如何不动声色的进行赏识教育就非常重要。因此,在文言文教学里面,学生出现错误不要紧,而是教师要耐心的劝说和引导这些学生学习,并掌握好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他们重建起对小学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3赏识教育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潜能的激发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的科目,并不一定是需要教师大量的进行知识灌输,由于小学生实际上是有运用母语的环境,所以在这一背景之下,鼓励小学生进一步激发自身潜能,正确的应对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将有助于小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应对小学语文中所出现的困难,以挑战困难的心态去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潜能进行激发。比如在《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当中,很多小学生非常喜欢里面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可是作为语文教师而言,就要善于让这些小学生意识到自己本身所具备的潜能,所以可以让他们成为诸葛孔明,让他们阐述一下自己,如果作为一个军师,可以贡献出什么样的谋略,这样就是作为一种赏识教育的引导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欣赏他们所提出的观点,让他们的观点在课堂当中,与其他的学生互相交流与碰撞,有助于这些学生启发思维,对课文v的内容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式的阅读和教学,其实就是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种体现,给予小学生一种展现的平台,将有助于小学生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意识,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课堂的节奏,将这种互相欣赏以及理解的模式植入到每一节课程中,让小学生体验成功感,真正意义上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4运用赏识教育,打造兴趣浓厚的语文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打造过程里,运用好赏识教育,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综合效果。在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里,首先需要教师表达对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对学生的关爱,这种关爱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表达上,更是需要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布置教育空间,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学生之间保持交流,并且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的成长。同时在课堂的教室布置方面植入一些语文元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用一些语文的名人格言,或者是小学生的当堂习作等,不需要十分优秀,但是要质朴的反映出这些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师的这些习作上面的评语以及关注度,也将会极大程度上提升这些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本身的乐趣。而且在赏识教育的运用过程里,还可以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利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去进行赏识教育,也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通讯软件和小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和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也让这种教学更加顺利的进行开展。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与答疑解惑,适时的鼓励学生进行小学语文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5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一言堂,更是需要与学生的及时配合,所以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信赖程度与情感认同,将会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适当的运用赏识教育的模式,打造更具备亲和力和凝聚力的课堂空间,能够让小学生语文之间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而且小学语文教学也在赏识教育的基础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未来,只有以兴趣作为引导,鼓励小学生进一步的发现语文学习的美感,才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学更进一步的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小学语文的魅力,打造具备魅力的课堂,让小学生具备更加成熟和全面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侯婷.论赏识教育的意义———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教师,2015(35):16-16.

[2]潘招娣.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173-173.

赏识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赏识教育;多样化评价

所谓赏识教育,是指以欣赏的眼光寻找、发现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在自信中主动寻求发展。目前,这种教育方法已经得到了认可,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善于运用赏识教育,以适当的赏识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乐学、爱学、会学,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赏识教育的定义

赏识,可被阐释为“欣赏”“认识”,主要是用来表达教育者的一种精神状态。赏识教育重在寻求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唤醒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下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爱是赏识教育的本质。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理解、欣赏,因而赏识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赏识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赏识教育是在尊重个体差异,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施的,具有针对性特征,如赏识教育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后进生”压抑的学习情绪,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可以针对某一名学生的某一种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发展每一名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第二,赏识教育是面向每一名学生的,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第三,赏识教育注重寻找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学生的闪光点加以引导、激励,让学生在得到认可后能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第四,赏识教育重在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培养其主观能动性。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二、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准确把握赏识时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激励性作用,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应准确把握赏识时机。例如,在教授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Module6Atriptothezoo的知识点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设计了一个“你画我猜”的小游戏,即笔者在黑板上画出某一个小动物的特征,让学生说出对应的英语单词。由于“你画我猜”游戏的趣味性强,因此学生都积极参与,相继说出了dog,cat,bird等单词。每当学生答出正确单词之后,笔者就会用“Youaresmart!”“Verygood!”等激励性语言对其加以鼓励。当画到小猴子时,所有学生都眉头紧锁,猜不出所画动物。这时,笔者提示道:“It’saverycuteanimalanditlikesbananas,giveitanothertry.”学生异口同声回答monkey,笔者立即给予了肯定。整课堂的教学氛围十分愉悦,且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赏识教育不是为了赏识而赏识,若激励不当,就可能使学生慢慢失去对教师赏识的信任。因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赏识时机,及时赏识。同时,教师应全方位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错过任何一个赏识时机。(二)尊重个体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取得较好的赏识教育效果,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赏识教育行为,以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名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挖掘。例如,在教授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Module9Peopleandplaces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笔者先带领学生欣赏了一些图片,让他们对本单元的主题有初步了解;接着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Whatishedoing?”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回答问题。因为问题比较简单,所以让基础差的学生来回答。比如,在叫到同学A时,他轻松地回答出:“Heisplayingbasketball.”笔者及时给予其肯定评价。这一环节结束之后,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录音,要求他们根据录音填写以下表格。对于“后进生”来说,这段听力内容难度较大,因此笔者让基础扎实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不仅锻炼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让所有学生都获得了成就感,建立了英语学习自信心。由于班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促进每一名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扬长避短,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让学生能够主动发展自己,并对自身不足之处进行改正(王予红2014),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三)采取适当的赏识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采取适当的赏识教育方法,有效赞赏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在课堂上,为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当他们有良好表现时,教师可以用夸张的语言和表情对学生加以肯定,如“Wow,you’resoclever!”“Youaregreat!”“Oh,Ifeelproudofyou!”让他们在教师的激励下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在作业方面,当学生作业有了进步之后,教师要善于运用书面语言对学生表示赏识,如“Great!”“Perfect!”“Wonderful!”等,以激励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主动探究英语知识、学习英语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环境开设英语角、搜集英语名人名言等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英语文章和英语名言;或者组织英语知识竞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些教学方法都可起到赏识教育的效果,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四)注重多样化评价。每一名学生都有闪光点,为了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教师在赏识教育中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深入落实赏识教育观念,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英语学习档案袋,主要包括课堂观察评价表、家庭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两个部分的内容,详细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并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在制订完英语学习档案袋之后,教师可以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法准确评价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等的综合表现。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断完善自己,进而养成良好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另外,在反馈学生的综合成绩时,教师可以将考勤、日常作业、课堂表现、课外英语活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所占百分比分别设定为10%、10%、10%、20%、40%,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为赏识教育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

三、开展赏识教育应注意的事项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把握好赏识时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避免“赏识依赖症”的出现,防范学生出现迷失自我的现象,教师应把握好赏识时机,在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的前提下展开赏识教育行为,让赏识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赖光春、刘剑南2016)。第二,把握好赏识的度。为了有效发挥赏识教育的激励作用,教师应把握好赏识的度,不把“Verygood!”等语言经常挂在嘴边。教师若盲目对学生加以肯定,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误认识,难以发现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为了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实施赏识教育,在保证赏识教育合情合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陈荣2016)。第三,赏罚分明。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夸奖。教师应努力做到“严慈相济”,既要以爱为基础鼓舞、引导学生,又要在学生犯错误时适当批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采取相对平和的批评方式,既能指出学生的不足,又不会伤学生的自尊,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实现全面发展。总之,教师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适时、适当采用赏识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赏识教育范文篇9

赏识教育的理念在古代就已见雏形,早在《礼记.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者失也”。《左传.襄公十四年》善者赏之,过者匡之。在这里“赏”就是表扬、赞赏。近代,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用“四块糖”的故事中也有赏识教育理念的体现,他是中国最早把赏识理念应用于儿童的教育家。赏识教育在我国的推进,源于周弘先生的成功实践。赏识教育是他作为普通的父亲在培养聋哑女儿周婷婷的过程中探索与提炼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并且周弘先生将之由家庭教育推广到了学校教育及社会人际关系中。赏识,是对他人获取正确认识并对其积极向上的方面加以赞赏的行为。赏识教育可以定义为:以鼓励表扬为手段,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尊重孩子价值为前提,唤醒孩子的主体能动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充满生命力和爱的教育。它源于教师内心的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种关于自我价值的意识,一种源于其内心的力量。

二、赏识教育融入中学德育的四个支撑点

(一)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理论支撑

第一,正确对待赏识与批评的关系。中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有些事情的理解是片面的,理性认识欠缺,自控力与判断力有限,在他们的成长中,行为难免有所偏差。因此,适当的批评同样会激励学生进步,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就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时间一久,通常会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无法接受批评以及未来将会出现的挫折与失败,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替代。既要充分赞赏学生的闪光点与成绩,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指出其缺点及不足。第二、赏识要有度,不滥用。赏识教育的实质是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真诚的爱与尊重。赏识的方式是激励与表扬。如果单纯地只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随意激励,学生会不信任老师,赏识成为一种虚伪的赏识,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不仅起不到想要的效果,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因此,赏识必须要到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实事求是正确客观分析,根据事实需要进行表扬与鼓励,不能随意夸大和滥用。第三、坚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个性以及家庭成长背景不一,应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互动、人际交往、个性等因素来运用赏识教育。尤其对不自信、学习困难、性格懦弱的学生尤其要留意。

(二)提高德育教师整体素质——人力支撑

赏识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赏识教育既是受教育者不断接受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不断成长累积的过程。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维护德育工作者的合法利益,改善其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其次要赋予教师尊严,确保教师保持稳定向上的心态,激发其敬业、爱心的职业道德。再次要给予教师赏识,营造人性化的环境,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三)建立科学的赏识评价体系——制度支撑

由于受升学率、量化考评等影响,学校最关心的仍然是学习成绩,科学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从评价差异中,肯定成绩及闪光点,分析不足,制定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在评价中渗透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第二,评价目标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互评模式,达到量评与质评的统一。第三,评价结果要重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付出,不仅仅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晋级评优的唯一标准。此外,不应将评价看做最终目的,而应该看成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手段。

(四)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支撑

赏识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幼儿园;赏识教育;教师期望

一、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共有五种,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人类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满足后,会寻求一种“尊重”的需要,这是一种渴望被认可、被赞同的心理需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信任、关怀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自主地行动,为幼儿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二)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教育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幼儿会不自觉地受到自己喜欢、钦佩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制订合理、积极的期望,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幼儿,使幼儿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去自觉努力。这种适当的方式就是赏识,它包括肯定、表扬、宽容、鼓励等。(三)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人的智力有八种,分别是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智力。这八种智力独立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有独特的潜能,要挖掘幼儿的能力,不断巩固幼儿的长处,使幼儿成长为自信、独立的人。

二、教师在幼儿园中践行赏识教育的途径

赏识教育是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方法,它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教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开展赏识教育,使其能更好地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笔者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每一个幼儿都值得被尊重。班里经常有一些聪明、活泼的幼儿,他们做事积极,很容易得到教师的表扬。还有一些幼儿,他们表现乖巧,却不常主动跟教师交流,很容易受到忽视。对于这类幼儿,教师要主动地给予爱与鼓励。当这类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时,便会更积极地向教师期望中的那样去发展。这类幼儿的心是敏感的。教师摸摸幼儿的头或是拍拍幼儿的肩,都会让这类幼儿感到高兴,甚至是很兴奋地度过一天。另外,还有一些时常犯错、显得很不懂事的幼儿,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切忌一味地责备,责备很容易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也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于这类幼儿,教师不要形成固化的印象,要多方面观察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此激励幼儿,转变成他们信任的人。(二)善于发现事件中的积极因素。陶行知有一个“四颗糖果”的教育故事。当时陶行知任育才小学校长,有一天,他发现一位学生王友正在用泥块砸别的学生,就立即制止了他,并请他放学后去他办公室一趟。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发现王友已在门口等候,便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怀疑地接过糖,这时候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叫你不要打人,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说完,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在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打人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哭着说:“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陶行知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好了,我的糖果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行知并没有严厉批评砸人的学生,而是发现他莽撞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闪光的品质,陶行知深入调查事情原因,理解学生,使得莽撞的学生毫无叛逆之心,真诚地悔过,这份悔过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悔过,是被深深感化之后的悔过。《幼儿赏识教育之我见》一文中也提到一些例子,如:班上会有幼儿向教师告状,说有人把自然角里的葱拔起来了,原来他是想知道葱的根长什么样;教师刚刚拖干净的地板被踩上了无数的小脚印,因为他发现了脚印的秘密等。对于这些事件,如果教师不搞清楚缘由而随意批评,就容易抹杀幼儿的求知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犯错的幼儿,应以一颗宽容心去引导幼儿,笔者将通过以下两个案例进行探讨。案例1:流连盥洗室的乐茜乐茜小朋友平时总是不爱遵守一些规则,随自己的心意做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比如,一到上厕所时间,她总要逗留在盥洗室里。好几次,都要教师把她请出来,才肯出来。为此,教师没有少批评她,但是显然乐茜还是一意孤行。分析:为什么乐茜喜欢流连盥洗室?教师与乐茜聊天发现,乐茜喜欢在盥洗室与别的幼儿自由交谈。或许盥洗室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激起了幼儿交往的欲望,这远比在教室里面保持安静,静坐小凳子更加吸引她。后来,笔者在盥洗室发现,乐茜人际交往能力强,她还会组织幼儿排队洗手。于是笔者就与乐茜约定,当最后一个小朋友出来时,她也要出来。乐茜对此表示同意。另外,笔者还请乐茜担任盥洗室的小教师,帮助笔者看护纪律。自此,乐茜躲在盥洗室一直不出来的现象得到了好转。案例2:喜欢多管闲事的包包包包是班级的“出头分子”,凡事他总爱掺和进去。例如,图书角有书撒了,教师请了一位幼儿进去收拾,包包总要一起凑上去收拾。在幼儿收拾的游戏时间里,收拾好的幼儿会在蓝线上等候,包包看到哪边没收拾好,总要挤进去,趁机玩耍;上课时,包包总爱告状哪个幼儿不遵守纪律了,东管西管,为此教师常常感到苦恼。分析:包包爱管闲事是他的特性,虽然有时候给教师造成了不少麻烦,但是有时候又是教师的好帮手。他会主动帮教师搬椅子,有次午饭后,笔者带幼儿到教室门口晒太阳,组织幼儿进教室时,转眼一瞧,包包已经帮笔者把凳子搬进去了。因此,从这可以看出爱管闲事的包包也有着乐于助人的品质。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包包,抓住他喜欢做事的特点,多请他做小帮手,降低包包无事做而搞破坏的概率。教师对幼儿的赏识教育要持之以恒,相信幼儿的可塑性,激励、引导幼儿更好地规范自己。(三)实事求是,因人而赏。教师在表扬幼儿时,切忌泛泛而谈“你真棒”“老师真喜欢你”,应针对幼儿的具体行为、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赏识也要及时,这样才能巩固幼儿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在集体表扬的同时,要注重对个体的表扬。有些缺乏自信的幼儿不会认为,教师对集体的表扬也是对自身的表扬。因此,教师要多针对幼儿个体进行专门的表扬。(四)奖赏有度,奖惩并用。周弘老师在《赏识你的孩子》中指出,“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更可以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教师一味地赏识,只会使幼儿盲目自大,以后受不起一点挫折。教师对于幼儿的错误如果牵强地赏识,只会使幼儿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因此,赏识是可贵的,但不是万能的,教师该批评的时候就得批评,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赏识或批评两种教育方式。(五)家园联合,共同实施赏识教育。对幼儿的教育,幼儿园、家庭缺一不可。父母常犯“别人家孩子”的错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却忽视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教师应和家长多沟通,及时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和家长联手,对幼儿实施连续性的观察,及时表扬幼儿的进步,以强化幼儿的正向行为。“爱”是父母最美的语言,赏识教育能使幼儿与父母的关系更缓和,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正如袁国萍在《给点雨露就茁壮———关于幼儿园赏识教育的探索》一文中提到的,幼儿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成长”。而教师的鼓励、关怀就是幼儿最好的“阳光”和“雨露”。教师应不吝给予,换个角度看幼儿,用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呵护幼儿这株充满灵性的花朵。只有这样,才能使花朵更加馥郁清香,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2]袁国萍.给点雨露就茁壮———关于幼儿园赏识教育的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9(1).

[3]傅慧平.收回食指,竖起拇指———基于幼儿园实践的赏识方法谈[J].快乐阅读,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