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23:44:58

儒商范文篇1

[关键词]儒商儒商伦理现代意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但同时,在金钱的诱惑下,一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唯利是图,弄虚作假……不但践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一批文化层次较低的“暴发户”为富不仁,他们宁可一掷千金肆意挥霍也不肯奉献少许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针对这些危机,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市场经济需要继承儒商文化,市场完善必须借鉴儒商伦理。

一、儒商

“儒商”一词古已有之,顾名思义,“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是亦儒亦商,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一般认为,儒商应该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注重个人修养。儒家以“修身”为本,儒商也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先做人,再做生意。许多成功的儒商首先都是道德的楷模,具有凝聚人心的人格力量。二是诚信经营。儒家非常注重诚信,古今儒商都十分注重信用,不仅将信誉作为恪守的商业道德,而且作为企业的经营之道,坚持靠信誉来赢得用户。三是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儒”最早的词义为“书生”,后来才具有道德的色彩。四是注重合作。儒家讲究以“和为贵”,讲究互利合作和“双赢”。五是具有较强责任感。“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生财要取之有道,仁者“生财”是用来发展“仁”的事业,“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生财”是实现“仁”的事业的手段。他们有超功利的最终目标,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

二、儒商的商业伦理

1.倡导义利合一、以义制利的商业经营理念。将儒与商联在一起,是对传统的一大突破。尽管儒家不绝对排斥物质功利,但毕竟不占主要地位,重义轻利是其主导倾向。而儒商做了调整,他们将物质利益提升至显著位置,强调“以儒术饰贾事”(《谭渡黄氏族谱》卷九《望云翁传》),只有到“飨身其利”后,才让子孙“驰贾而张儒”(汪道昆《海阳处士金钟翁配戴氏合葬墓志铭》)。经商需要以利益作为行为的指向,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儒商作为商人群体自然也不例外,但儒商并不把经商的目标仅仅局限于聚敛财富而不顾及手段的运用,他们恪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信条,努力协调义利关系,强调经商应合乎“道义”原则,他们甚至认为,在逐利的同时如果能做到“以义求利”还可成圣成贤。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商贾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贤,”“其归要在有益于生人之道”,从而把道义制约和伦理规范引进了商业活动,创设了“财自道生”、“因义取财”的商业经营新理念。

2.确立具有儒家精神气质的商业职业意识。儒商是儒士和商人这双重身份在价值层面上的统一。表面上看,儒家的道义论的价值观和商人致富聚财的功利的追求是对峙、背离的,所谓“儒为名高,贾为厚利”。但儒商在价值之“名”和功利之“实”二者之间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和结合,对儒士和商人的价值观都做了成功的改铸和整合,找到了契合点,提炼出了新的职业观念。中国古代的一些儒商,虽身处商务经营的俗世生活,然其心其行则不忘修德成圣,且将“德”作为商业的根本,奉行“事商业必须先修德业”的准则,不仅是一个好的经济人,更看重的是做一个道德人,认为一个无德的商人,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3.构建起了以儒家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商业经营原则。具体表现在:

第一,仁政管理。“仁”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范畴,它强调“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其实“仁”字就是要解决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将“仁”施于政治,谓之“仁政”,用之于商则要成为“良贾”。儒家伦理的出发点是人,倡导对人实行软管理。如果“赚得了人心”必然产生更大的效益。儒商将儒家倡导的以人为中心、内求仁心、外行仁政的待人、处事原则,转化为商业经营上的立业、做人的依据,创造了极赋人情色彩的仁政管理模式。对内,儒商重视血缘亲情,讲究忠孝礼义,对雇员仁爱关心,营造出了商家内部的有序关系和和谐气氛,增强了雇员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责任意识。对外,着意塑造商家仁慈形象,经常参与社会慈善事业,谨守儒家道德信条,积极打造商家良好声誉和不断完善仁者风范。他们把儒者的“道德文章”与商人的讲求实效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理想经营方式。第二,诚信待人。诚实守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诚”作为道德范畴,即为诚实、真诚,最能体现“诚”的品德者则是“信”。故儒家常以“诚信”并称。“信”是内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就是“取信于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也。”(《论语·为政》),又言:“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谓之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礼记·祭统》)。孟子进一步把“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荀子说“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意谓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把这一儒家伦理应用于商业活动,则形成了“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诚信是儒商商业伦理的首要道德信条,是儒商伦理的生命线。

第三,和气生财。“和气生财”是儒商富有智慧的经营境界和伦理原则。儒家奉行中和之道,要求“致中和”,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又认为“君子心和则气和”,要求以发自内心的和谐与宽容的态度协调人际关系,实现“和则众”的目标。儒商将这种“和气”的伦理用于商业经营实践,作为处置商家内外关系,和谐老板与店员、店员与顾客、店员与店员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保证了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儒商经济伦理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影响

儒商把儒家长于伦理、注重理性的精神气质引入商业经营领域,塑造了义利结合、理欲兼容的经营价值观念,对纯商业经营活动必然产生的功利追求和物欲冲动进行理性层面上的约束和调整,将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性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适度结合,为当代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经营和企业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这种借鉴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儒商将商业活动和经济伦理相互渗透、结合,有效消解了现代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使得现代经营活动具有更多的人情味。现代市场经济活动被称为“商战”,充满了火药味,将儒家伦理引入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现代经营管理的“润滑剂”,有利于和谐市场主体和客体、厂商与顾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增强管理中的人情色彩。同时,儒商不是用纯商业、纯经济的观点来看待商业经营活动,而是意识到商业活动中的人际间的交互关系,他们更倾向于把商业经营看成一种社会性的广结善缘的活动,在追求利益目标的同时,建构和扩大人际缘分网络。这样,使得一种死的、没有感情的商品交换、物质交易变成鲜活的、充满生机的人际关系交流,帮助现代企业管理者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商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职业观念和经营观念。

2.借鉴儒商“义利合一”的人格形象,培养大批有德有能、有社会担当意识的现代经营管理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高素质有多方面的要求,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具有德性和功利完美结合的人格属性。作为具备知识分子精神的商界管理者,其所追求、所达到、所蕴涵的不仅是感性功利目的,而且还维护人的尊严,体现高尚道德的教化。其所引领的经商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工具道德理性的经济功能,他们不仅把自己看成一个经济人,承担造福人类的经济责任,而且把自己看成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人。他们为社会的繁荣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为社会的崇高培育着精神资源和道德楷模。

儒商范文篇2

[关键词]儒商儒商伦理现代意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但同时,在金钱的诱惑下,一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唯利是图,弄虚作假……不但践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一批文化层次较低的“暴发户”为富不仁,他们宁可一掷千金肆意挥霍也不肯奉献少许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针对这些危机,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市场经济需要继承儒商文化,市场完善必须借鉴儒商伦理。

一、儒商

“儒商”一词古已有之,顾名思义,“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是亦儒亦商,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一般认为,儒商应该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注重个人修养。儒家以“修身”为本,儒商也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先做人,再做生意。许多成功的儒商首先都是道德的楷模,具有凝聚人心的人格力量。二是诚信经营。儒家非常注重诚信,古今儒商都十分注重信用,不仅将信誉作为恪守的商业道德,而且作为企业的经营之道,坚持靠信誉来赢得用户。三是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儒”最早的词义为“书生”,后来才具有道德的色彩。四是注重合作。儒家讲究以“和为贵”,讲究互利合作和“双赢”。五是具有较强责任感。“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生财要取之有道,仁者“生财”是用来发展“仁”的事业,“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生财”是实现“仁”的事业的手段。他们有超功利的最终目标,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

二、儒商的商业伦理

1.倡导义利合一、以义制利的商业经营理念。将儒与商联在一起,是对传统的一大突破。尽管儒家不绝对排斥物质功利,但毕竟不占主要地位,重义轻利是其主导倾向。而儒商做了调整,他们将物质利益提升至显著位置,强调“以儒术饰贾事”(《谭渡黄氏族谱》卷九《望云翁传》),只有到“飨身其利”后,才让子孙“驰贾而张儒”(汪道昆《海阳处士金钟翁配戴氏合葬墓志铭》)。经商需要以利益作为行为的指向,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儒商作为商人群体自然也不例外,但儒商并不把经商的目标仅仅局限于聚敛财富而不顾及手段的运用,他们恪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信条,努力协调义利关系,强调经商应合乎“道义”原则,他们甚至认为,在逐利的同时如果能做到“以义求利”还可成圣成贤。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商贾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贤,”“其归要在有益于生人之道”,从而把道义制约和伦理规范引进了商业活动,创设了“财自道生”、“因义取财”的商业经营新理念。

2.确立具有儒家精神气质的商业职业意识。儒商是儒士和商人这双重身份在价值层面上的统一。表面上看,儒家的道义论的价值观和商人致富聚财的功利的追求是对峙、背离的,所谓“儒为名高,贾为厚利”。但儒商在价值之“名”和功利之“实”二者之间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和结合,对儒士和商人的价值观都做了成功的改铸和整合,找到了契合点,提炼出了新的职业观念。中国古代的一些儒商,虽身处商务经营的俗世生活,然其心其行则不忘修德成圣,且将“德”作为商业的根本,奉行“事商业必须先修德业”的准则,不仅是一个好的经济人,更看重的是做一个道德人,认为一个无德的商人,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3.构建起了以儒家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商业经营原则。具体表现在:

第一,仁政管理。“仁”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范畴,它强调“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其实“仁”字就是要解决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将“仁”施于政治,谓之“仁政”,用之于商则要成为“良贾”。儒家伦理的出发点是人,倡导对人实行软管理。如果“赚得了人心”必然产生更大的效益。儒商将儒家倡导的以人为中心、内求仁心、外行仁政的待人、处事原则,转化为商业经营上的立业、做人的依据,创造了极赋人情色彩的仁政管理模式。对内,儒商重视血缘亲情,讲究忠孝礼义,对雇员仁爱关心,营造出了商家内部的有序关系和和谐气氛,增强了雇员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责任意识。对外,着意塑造商家仁慈形象,经常参与社会慈善事业,谨守儒家道德信条,积极打造商家良好声誉和不断完善仁者风范。他们把儒者的“道德文章”与商人的讲求实效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理想经营方式。第二,诚信待人。诚实守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诚”作为道德范畴,即为诚实、真诚,最能体现“诚”的品德者则是“信”。故儒家常以“诚信”并称。“信”是内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就是“取信于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也。”(《论语·为政》),又言:“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谓之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礼记·祭统》)。孟子进一步把“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荀子说“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意谓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把这一儒家伦理应用于商业活动,则形成了“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诚信是儒商商业伦理的首要道德信条,是儒商伦理的生命线。

第三,和气生财。“和气生财”是儒商富有智慧的经营境界和伦理原则。儒家奉行中和之道,要求“致中和”,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又认为“君子心和则气和”,要求以发自内心的和谐与宽容的态度协调人际关系,实现“和则众”的目标。儒商将这种“和气”的伦理用于商业经营实践,作为处置商家内外关系,和谐老板与店员、店员与顾客、店员与店员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保证了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儒商经济伦理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影响

儒商把儒家长于伦理、注重理性的精神气质引入商业经营领域,塑造了义利结合、理欲兼容的经营价值观念,对纯商业经营活动必然产生的功利追求和物欲冲动进行理性层面上的约束和调整,将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性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适度结合,为当代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经营和企业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这种借鉴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儒商将商业活动和经济伦理相互渗透、结合,有效消解了现代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使得现代经营活动具有更多的人情味。现代市场经济活动被称为“商战”,充满了火药味,将儒家伦理引入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现代经营管理的“润滑剂”,有利于和谐市场主体和客体、厂商与顾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增强管理中的人情色彩。同时,儒商不是用纯商业、纯经济的观点来看待商业经营活动,而是意识到商业活动中的人际间的交互关系,他们更倾向于把商业经营看成一种社会性的广结善缘的活动,在追求利益目标的同时,建构和扩大人际缘分网络。这样,使得一种死的、没有感情的商品交换、物质交易变成鲜活的、充满生机的人际关系交流,帮助现代企业管理者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商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职业观念和经营观念。

2.借鉴儒商“义利合一”的人格形象,培养大批有德有能、有社会担当意识的现代经营管理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高素质有多方面的要求,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具有德性和功利完美结合的人格属性。作为具备知识分子精神的商界管理者,其所追求、所达到、所蕴涵的不仅是感性功利目的,而且还维护人的尊严,体现高尚道德的教化。其所引领的经商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工具道德理性的经济功能,他们不仅把自己看成一个经济人,承担造福人类的经济责任,而且把自己看成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人。他们为社会的繁荣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为社会的崇高培育着精神资源和道德楷模。

儒商范文篇3

论文摘要:日本町人与中国儒商所处的历史时期相近,虽然各自伦理思想都具有儒家文化的背景,但是由于价值观、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异同,因而导致其各自伦理思想的差异性也较大,对二者的伦理思想等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更加准确的理解二者伦理思想之异同。

日本町人是指自中世纪初期至明治维新以前,居住于城市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町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5%一6%,人数约50万左右。町人与武士和农民一样,身份上是固定的,不可自由改变。正因为如此町人才形成了一股力量,而且产生了很多鼓吹町人伦理思想的著作,并逐步形成了伦理思想体系。从而在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儒商是指有文化教养的,以儒家理念为指导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在中国历史上,儒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儒为四民只首,而商为四民之末,儒与商有天壤之别。由于封建当权者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商人备受贬抑,直到明末清初资本主义已经萌芽,这种传统的儒家伦理对商人的贬抑才有了很大的改观。“弃儒从贾”蔚然成风,至此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儒商。

1、町人与儒商对“仁”的理解

在日本的德川幕府时期,对商人有一种偏见,“商社性恶论”。这种偏见也是对商人社会低下的卑视。为此,町人哲学家石田梅岩主张商人之道为仁。他说:不知商人之道者,则贪婪亡家。若知商人之道者,则应离欲心,勉仁心。此乃是学问之德。梅岩提倡商人要离“欲心”,行“仁心”,把“仁”作为商人必备之德。这种思想还是对职业的“行”无贵贱观点的发挥。梅岩把商人作为“市井之臣”

来辅助君治理天下,商人在社会机能运转中,具有士农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商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就要以行“仁”为道,梅岩特意在“月会”上,以“行仁为本”这一题目,教导他的门人弟子说:我儒以仁爱万物,不杀无益之物。一家有仁,则一国兴仁。尧舜率天下以仁,则民从之。作人处事应以仁为本。梅岩从儒家观点出发,认为只有行“仁”道,才能治家、治国。

商人作为“市井之臣”,对社会起应有的作用,也必须以行“仁”为本。“仁”字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在造就了明清晋商企业及其领军人物自强不息与民胞物与、厚德载物的优良品格与作风。“力行近乎仁”,晋商的创业者们在商业领域辛勤耕耘,凭着顽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坚毅拼搏,勤苦创业,节俭持家,积累商业财富,历经数代人、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了一个个财力雄厚的晋商企业。成功的晋商们力戒为富不仁,坚持“仁厚”之道,如:著名的乔家大院历代主人几乎个个乐善好施,关心公益,据光绪八年《祁县志》记载:光绪三年,山西大旱灾,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饿死数百万,乔家大东家乔致庸在家乡出巨资贩灾,设立粥棚,救济灾民,救民甚众,受到褒奖;其子乔景俨执掌家业时,慷慨为家乡捐资兴修水利工程,资助祁县中学堂和太原私立光华女子学院创立,向穷人施舍医药等,深得时人赞誉。秉持“仁”道的晋商用自己的“仁”行树起了明清山西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然也就赢得了数不尽的有形资产和巨大的无形财富。

如明正德年间,安庆潜山、桐城一带发生灾荒,粮价暴涨。休宁粮商汪平山并“不困人于厄”,将自己蓄储的谷粟,“悉贷诸贫,不责其息,远近德之”。清代休宁人吴鹏翔,侨寓汉阳,时值汉阳饥谨,“鹏翔适运川米数万石至,计之可获利数倍”,但吴鹏翔为救人于水火之中,“悉减值平巢,民赖以安”。为此,“自大吏至郡县咸与嘉奖”。清代歇县商人吴柄也是以“仁心”经商的典型。他“平生仁心为质,视人之急如己,力所可为即默任其劳,事成而人不知其德。其或有形格势阻,辄食为之不宁”。儒商的伦理思想中“义”是经营立足的根本,“信”是经营兴旺的标志,而“仁”则是儒商经营理念的中心范畴。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认为,所谓“仁”就是“仁者爱人”。这有两层含义,一是爱亲,“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即爱血缘之亲;二是爱亲情以外的他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而要实现仁的要求,就应由近及远地爱人,由爱血缘之亲,推及到非血缘之亲的他人。实现仁的途径,孔子认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仁者爱人”的伦理道德思想被后来的儒商嫁接到经营管理领域,以“爱人”为出发点,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形成了以“仁”为中心的儒商经营理念。致使儒商在经商过程中着意塑造商家的仁慈形象,如参与娠灾、乐善好施等,培养“洁身自好”“人品端正”的素质以树立商家的良好名声和仁者风范。

2、町人与儒商对“义利”的理解

町人的“义利观”思想的主要倡导者中井竹山,竹山所主张“利即义”的伦理思想中,其“利”是指“上下共利”,其“义”也是指“上下共利”。无论是庶民只为自己的“利”,还是幕藩统治者只为自己的“利”,都只能称为“私利”,而不能称之为“义’,尤其执掌政权的统治阶级,只有做到“上下共利”才是“义”。竹山这种将“上下共利”视为“义”,而否定历来官方以所谓“公利”为“义”的思想,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打破了此前将农工商之“利”视为“私”而将幕藩官方之“利”视为“公”的统治阶级伦理观,为建立以庶民大众为“公”、以庶民大众之利为“义”的价值伦理,提供了理性主义的理论依据。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义利观,是一种把义、利对立起来的义利观。孔子强调“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明确提出“先义后利”,“重义轻利”“以义制利”。“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观念就是在这种思想的背景下人们商人的看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商义利观在强调义、利对立的前提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义、利的统一性,并且认为主张重义轻利,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不合理性。从这一点来看,儒商的的义利观,相对儒家传统的统义利观来说,有其历史性的进步意义。

随后在商品经济活动的应用过程中造就了儒商“义利兼顾”的商业伦理思想。在商业发展的初期,儒商是崇尚儒家伦理的“义利兼顾”的商人的典型。儒商在追求“利”的过程中,以“义为准绳”,“以义取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而决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儒商的义利观是一种把“义和利”统一起来的义利观。在一些儒商的传记中,有不少一边求利,一边行仁义的富商大贾。他们在经商过程中能够自觉的做到是义利兼顾、义利兼得。儒商在从事商业活动时,所关注的不仅是其商业活动是否可以获利,而且还有其行为是否能够具有道德上的正值意义。以义统利,义以生利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

而中国儒商的“诚信”状况,处于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此有各自不同的估价。但“诚信”确为近世儒商重要伦理。驰骋商界几百年的晋商和徽商,也都具有诚信的特征。徽商大都奉行“待人接物,诚实不欺”。以“诚信”作为重要的商业经营理念,在商业交往过程中,由于“诚信”能降低交易成本,并促成了儒商的事业成功,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因而在明末清初的儒商群体中对“诚信”认识和理解的历史进步性应给予充分肯定。在儒商“诚信”道德选择背后,实在也埋伏着物质利益驱动。康海在《扶风首宾樊翁墓志铭》中记商人樊现语云:“贸易之际,人以欺为计,予不以欺为计,故吾日益而彼日损。谁谓天道难信哉!”对‘旧益”的预期,使儒商选择了“不欺”和“诚信”;而“日益”的效果,又进一步强化了“诚信”意识。为了强调“诚信”合理性和神圣性,又进而将之“天道”本体化,上升到根本性伦理的高度。经济行为的相应文化支撑,道德支持只是其中之一,“诚信”又只为道德之一。

3、町人与儒商对“俭约”的理解

“俭约”是町人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町人哲学家石田梅岩的《俭约齐家论》就是其阐述“俭约”的核心文献。名称即透出浓厚的儒学特色,梅岩在《齐家论》中论述:町家之事琐细,难用大道言之。吾以为不然。自上至下,职分虽异,其理则一。得心而行节俭时,则家齐、国治、天下平。此焉非大道乎?所言俭约者,毕竟是为修身齐家耳。《大学》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以修身为本。修身何有士农工商之别!修身以何为主?乃此心也。若以此身之微而喻之,犹如大仓中之一粒米。然而,成天、地、人之三才,唯心而已。”故士农工商虽职分各异,会得一理,则言士之道与农工商通,言农工商之道与士通,何必四民之俭约要分别论耶?言俭约无它,乃天生之正直也。天降生民,万民皆天之子也。故人乃一小天地,本无私欲,故我物即我物,人之物乃人之物,贷物收领,借物返还,丝毫不为我私,此乃正直也。若行此正直,世间一同和睦,四海之中皆兄弟也。“私欲虽害世,不知此之味而成俭约,皆至吝,为害甚也。吾所言由正直至俭约,则至助人。”“若要守正直,首当远离名闻利欲。”“俭约非仅衣服财器之事,总之,乃非私曲也。教以正心为志,退而应有工夫。”

这些话的关键点,在于将“俭约”与“正直”联系了起来,并说明“由正直至俭约”,而且区分了俭约与吝音。他还有许多论正直和俭约的话,如《语录》卷十一切忘怀而能守法则为俭约,“圣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随心之所欲亦成天下之法。”他不止一次讲“随法”就是俭约。这个“法”既是“物”之所具有的,也含幕府“实定法”之意,反映了石田梅岩思想的多重性与过渡性质。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对儒商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所以对于儒商的“俭约”的伦理思想,还是要从传统的儒家思想谈起,儒家的始祖孔子虽没有很系统地论述过节俭问题,但他一贯主张节俭消费。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是当时奴隶制礼节的一个显著特点,孔子却提倡朴素的礼乐制度和道德风尚。在他看来,“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宁固”,他认为人君能否守礼制,节嗜欲和尚节俭,直接关系到国家社极之盛衰存亡。对于一般庶民及士大夫阶层,他也同样强调应该用财有制,克俭持家。他提出“身贵而愈恭,家富而愈位”“中人之情,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失,纵欲则败。儒家都“俭约”的理解和认识,也是儒商对“俭约”的理解,在现有的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儒商中的晋商和徽商在经商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认识到“勤俭”“节约”是经商之根本。深明其重要性。

儒商范文篇4

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儒商文化的核心理念予以继承和发扬,塑造现代企业精神的发展。(一)“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将以儒商和人仁的经商理念,培育现代企业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仁者爱人的经营理念对于培养现代企业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以人为本的企业,他必须是一家杰出的企业。由此,从企业员工的利益出发,该企业应当以儒商文化中的仁爱观念塑造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主要精神,让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尽力,以企业为家。如今,既要传承儒商文化以义取利的商业道德,也要培育现代企业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1】。现代企业要追求利润,便不能在利益面前无所不为、唯利是图,更应当负有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在儒家和商人的传统时期,实践行动证明,不采取不正义的行为,真理是世界上最好的。现代企业应该采取预防措施,让正义利益,服务社会成为企业活动的根本目的,将企业内部的思想内化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二)“诚信经商”为理念。传承儒商文化的诚信经商行为理念,是现代企业的根本行为准则。诚信是生产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没有诚信,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而和谐是社会进步的理想追求。没有道德与和谐,社会就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以往,儒商在商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儒家商人始终坚持企业的根本密不可分--诚实、守信、信誉第一。很明显,诚信经营非常重要,企业能够真诚地站在市场上,用“信”取得消费者的喜欢。如今,企业的经营活动涌现出道德沦丧和信念危机等问题,使企业的经营不能正常运行,如此情况之下,儒商文化的理性因素应得到现代企业管理的肯定、继承和发扬。诚信,不仅是立足于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做生意的共同原则,“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商之道也”。诚信与公司的企业形象和客户份额直接相关,“招聘世界,诚信”,与企业的业绩和效率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也只能逞一时之快,并不能长久,因此,注重信用和信誉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基本条件【2】。这证明现代企业只能通过诚信赢得战斗,才能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因此,诚信被称为商业灵魂。企业管理者需要关注儒商文化传统的诚实思想,倡导以诚为本的理念,坚持诚信经营,才能取得企业经营的成功。

二、现企经营对儒商文化的借鉴

(一)“敬业乐群”的职业精神。现代企业管理应继承和发扬儒商的职业精神。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企业之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在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团队的协作能力。专业的奉献精神可以鼓励企业战胜重重困难,承受不同的考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百战百胜,形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儒商的文化传统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它的敬业精神里,都包含着吃苦耐劳和自强不息的态度,如此高度的专业精神,成为他们强调借助权力团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团队合作意识,确保了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并有利地去激发和培养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勤奋努力的精神,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的绩效和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商人“敬业乐群”的文化传统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的管理仍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的作用。因此,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探索与现代企业经营的契合点,现代企业必须充分的继承和发展企业集团的专业精神,【3】。(二)“以和为贵”的经营策略。坚持儒商的“和为贵”经营策略。这有利于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互利,避免双方之间的不良竞争,也改正了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等违法违规的败坏道德的行为,并且降低了内部的消耗性竞争,营造了融洽和谐的氛围,为企业的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快速的发展,确保了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蓬勃发展。由此,儒商注重合作、追求和共存的高尚和谐理念,是企业管理不能忽视和不能缺失的基本原则。现代商业管理者要想取得成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就要注重学习,倡导儒商经营战略,实施和谐管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内部人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并在不同企业之间寻找共同生财点,做到互利合作、和气生财,共同发展。(三)警惕儒商文化传统的弊端。在某种程度上,儒商文化对企业管理不仅只有积极的作用,还存有不利的消极因素。现如今,儒商文化传统的缺陷,在随着现代社会企业市场交易的频繁和扩大逐渐显露。由此,在借鉴儒商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警惕避开其弊端。儒商经营的规范伦理化。儒商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伦理来协调和保障企业经营的活动。他们得到儒家的支持,具有强烈的道德色彩。他们太过于的强调道德的作用,排斥合同和法律约束,从而就会有经济利益上的纠纷。市场的交易会逐步扩大和复杂化,不可能将商业运作与儒商文化传统的伦理管理规范相协调,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构建健全的契约和法制关系。这样,企业经营者就能以协议合同和法律的形式规范业务运营,明确双方必须履行的经济义务,就能够有效地确保他们的经济利益得以实现。

三、结语

总之,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儒商文化传统的影响。可借鉴之处尤其多,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在现代企业中,虽然商业运营需要有利益,产值,实现企业的功利目标,但同时刻,企业、企业经营、社会责任和价值的追求,就须遵守赚钱有道的原则,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发展好市场的经济活动。并创建企业的特色文化,将其融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核心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宁波.山东省大中型企业儒商文化建设研究[J].管理观察,2017(28):19-21.

[2]刘迪.儒商与中国传统商业伦理[J].精神文明导刊,2017(3):18-20.

儒商范文篇5

————记山东省中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不知道是上帝赶走了人,还是人赶走了上帝。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并不孤独,在自然界、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噪杂的尘世中,我们终于明白:不必为了生存而忙碌,也不必因为忙碌而苦恼。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诱惑、充满希望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题记

在我所采访的对象里,恐怕没有任何一位能比他更引人注目。之所以如此,应归功于他充满神奇的经历和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辉煌业绩。

是他,把一个几年前还是一个小作坊式的小型民营企业,依靠高科技、高品质、高信誉经过短短五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以生产玻璃钢制品为主并拥有五个下属企业的省级企业集团,同时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而注册资金也由创业之初的100万元而膨胀为现在的6208万元。1999年12月,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中南集团生产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用户好评。北京石油部办公大楼、中央军委办公大楼、齐鲁石化三十万吨乙稀工程、吉林石化三十万吨乙稀工程、北京新东安市场、沈阳夏宫戏水乐园、青岛颐中体育场、长春五环体育馆、西安中体健身广场、山东政协大厦等全国重点工程上都写下中南集团建设者的名字,为武城玻璃钢行业赢得了极高的荣誉。

他叫高艳华。

今年只有三十岁。

三十岁,一个令人羡慕的年龄,

三十岁意味着你既拥有青春又拥有成熟。

岁月悠悠,往事如一张张老照片,虽然时过境迁,但那难忘的一幕却令人回味……

镜头一:1989年,车水马龙的北京城,一位衣著朴素的年青人操着一口并不熟练的普通话,走进北京燕山石化动力厂供应科的大门。这是高艳华第一次出远门,一个月以后,他出人意料地拿到了6万元的frp/pvc生产订单。

镜头二:1994年11月,辽鲁经贸洽谈会在沈阳召开。山东省副省长陈爱国、德州市副市长王根源参观沈阳夏宫。这是一座造型极为独特的建筑,是集戏水、娱乐、餐饮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原创:全封闭的大型宫殿式建筑,既具有悉尼歌剧院的建筑风格,又具有迪斯尼的豪华与浪漫,整个设计、造型为亚洲第一、中国之最。

人们把目光集中到大大小小的7座漂亮的全国最长、最高的smc组合式玻璃钢水箱时,代表团里不时发出啧啧地赞叹声。而当武城县经委主任任天觉把水箱的设计制造者高艳华引见到省长面前,陈副省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年青人,好样的,你为山东、武城人争了光。”

1994年11月10日《德州日报》头版发表记者专稿:《玻璃钢老板在沈阳》。

镜头三:199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视察中南集团的前身漳南玻璃钢开发有限公司。在模压车间,吴书记饶有兴趣地视察了公司smc组合式水箱生产线,之后吴书记还详细询问了高艳华的个人情况及公司发展规划。吴书记拍着他的肩膀,关切问:“你多大了”,高艳华稍显腼腆的回答:“二十七岁。”当吴书记听说公司将要扩大规模,组建中南集团公司时,他非常高兴,当即表示:等集团成立的时候,我一定再回来看看!

……

很小的时候,你就巴望着有一天能握握父亲的那只大手

每一次看到父亲,你总觉得父亲象一座山,想到总有一天你也会长大,也会爬过父亲这座大山闯世界,你就特别兴奋……

一道清冷冷的水,从南蜿蜒而来,又向北蜿蜒而去。长堤绿柳,悠悠白帆,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果说鲁西北平原是一块绿色大地毯的话,那么大运河就是系在上边的一条银白色的飘带。大运河是一条母亲河。她以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运河儿女。她源源流长,给这一方人以富庶,以丰硕,以春华秋实……

1970年,伴随着几声啼哭,山东运河岸边一家普通的人家又增添了两个男丁,两个新生儿来到世界上就极不安份,宏亮的声音惊动了左邻右舍,同时也向这个世界宣布着他们的来临。这其中稍大的便是本文的主人公高艳华。

然而,他们的童年并不怎么幸福。因为在此之前这个家庭里已有了三个孩子,在那个众所周知的年代里,要想拉扯大五个孩子并是不件容易的事。日子一天天过去,艳华兄弟靠着粗茶淡饭一天天长大,小小年纪,他们已能帮父母干活了。而父亲却不甘心让孩子们走他的老路。父母为了孩子们日后出人头地,省吃俭用,东借西凑,把四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五个孩子出奇地争气,每学期结束,都能拿回一张张奖状回家,父母付出的艰辛终于得到了补偿。

然而1986年,高艳华却向父母表示他要辍学。尽管他渴望和同龄人一样读高中、考大学,但每当他看到自己父母为生活含辛茹苦辛劳耕作时,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时,家中在运河岸边的一个小镇上办了一家照像馆,于是,他告别校园。开始了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

高艳华边学摄影边接触社会广交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他常这么说。十六岁的他,性格活泼,言语不拘,再加上摄影技术的不断提高,竟把个照像馆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眨眼间三年过去了,已是成年人的高艳华对这个赚不了大钱也饿不死人的稳当生意不满足起来。那时,武城县的玻璃钢行业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且获得了“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的殊荣,在他的家乡鲁权屯,万元户,十万元一下子冒出了许多。在“玻璃钢”这三个字上,他看到了脱贫的一线希望,也看到了致富的一线良机。

1989年,高艳华成为武城县漳南玻璃钢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业务员,同年6月29日,高艳华自告奋勇到北京联系业务。

这是19岁的高艳华第一次出远门。也是他人生之路的第一次转折。

十一年后,当记者采访高艳华时,谈及当时情景,他深情地说:我感谢父母,他们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享受生活、创造幸福的能力;我感谢大哥高艳军(现任中南集团董事长)是他带领我一步步走上事业的峰巅;我还要感谢各级领导,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关怀,我高艳华就没有今天……

中南,这是一块希望的热土。高艳华和中南人

站在新千年入口上,在他们心中一个世纪之梦正在孕育……

1999年12月8日对高艳华来说,又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面对造型奇特的办公大楼、综合服务楼、一幢幢漂亮整齐的厂房,看着红花绿草,他象一位痴情的父亲,端详着自己心爱的婴儿。

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前,他接到董事会的紧急通知,中止了正在进行的东北业务回到公司主持中南集团筹建任务。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啊!银行贷款迟迟不能到位,工程进度一团糟,甚至施工队也想撤走。高艳华一边跑资金,一边一个施工队一个施工队的做工作,保证施工进度顺利进行。那些日子,他事无俱细,奔走于武城与沈阳之间,一面指挥工程进度,一面到沈阳联系北京华阳设计有限公司在东北公司的朋友林松(国家一级建筑设计师)磋商集团办公大楼及综合楼的设计方案。而此时,他还必须指挥正处于紧张施工安装阶段的沈阳工程。

心诚则灵,金石为开。工程终于走上正轨,而且相当顺利……可高艳华的身体却消瘦了许多!对这,高艳华风趣地说:这叫“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搭好戏台好唱戏。从1999年10月份开始,虽然工程尚未完工,高艳华便开始筹备招聘职工的事宜。针对城镇下岗职工比较多的现实,高艳华首先把目光投向下岗职工,并为他们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并在电视台播出广告。十天后,通过面试、笔试,招聘了行管人员及职工240人。

为了增强职工凝聚力,高艳华独树一帜,在全区民营企业中第一个进行职工军训。他从县武装部邀请了二名教官和一名参谋对全厂所有职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军训。高艳华在开训典礼上对全厂职工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他向全厂职工传达一个重要信息:中南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坚强团结的集体,只有将个人的智慧注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显示个人自身的价值。因此,做为一个中南人,你们是光荣而神圣的!

做生意先学会做人,这是高艳华的一句口头禅。军训期满,他又专门邀请德州市十佳律师、县司法局局长庞小华同志给全厂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之后,高艳华又先后邀请县公安局、县检察院的领导来厂讲课。这些在很多生意人眼中不屑一顾的“小事”,高艳华却乐此不疲,并把他当做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光之远大可见一斑。

军训结业结束时,高艳华又组织了全厂职工进行了“我走上中南岗位以后”的演讲。参加军训的职工,用亲身经历,讲述了军训的收获,思想的升华。一声声热情的倾诉,一句句深情的祝福,表达了全厂职工对中南集团美好明天的向往。

军训结业典礼联欢会上,从不唱歌的高艳华也放开歌喉。一曲《用心良苦》令所有职工眼泪盈眶;一曲《一个篱笆三个桩》更引来全厂职工雷鸣般的掌声……

当然,高艳华不会忘记:在集团筹建最困难的时候,县委书记赵忠新病休后第一天上班,下班后便来到厂里询问施工进度、资金状况。公司筹建期间,县主要领导刘治温、李玉文、王振芳等也多次到公司现场办公,为中南集团的建设出谋划策雪中送炭……

高艳华自然更不会忘记:全省民营企业经济大会在德州召开,中南作为全市玻璃钢企业中唯一的观摩点,接待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观者。山东省政府副省长林书香在武城宾馆听取了高艳华的工作汇报后,林副省长对中南集团新产品开发、营销方式及高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公司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几年来,中央政治局常委、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省委副书记陈建国,山东省政协主席韩喜凯,副省长林书香、林廷生,山东省人大副主任张瑞凤,德州市委书记赵克志、市长黄胜等领导先后来中南集团视察指导工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更是挥毫泼墨“发挥中南集团优势,争创一流企业名牌”。这些既给了高艳华莫大的鼓励,也给中南集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艳华和中南人站在新千年入口上,在他们心中一个世纪之梦正在孕育……

你是一片绿叶,始终没有忘记脚下的这片热土。你更象

一位追求远方的寻梦者,带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多彩的世界

采访高艳华的时候是一个下午,可采访的开始似乎并不顺利。高艳华说:他不喜欢被采访。我说:那我们可以做朋友。他说:那我给你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孩子曾经想当科学家,象牛顿、象居里夫人,因为上小学时,老师、家长都说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后来,他又想做一位教师。他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之所以喜欢这个职业,不仅是因为教师职业的神圣,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

然而后来他却什么也没做成。

我们的采访实际上就是这样开始的,我知道他讲得其实就是他自己。我知道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梦。也正是因为这个梦,这些年来,他无论身居何地都始终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必须坚持收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经济半小时》等节目。工作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看书,在他办公室的书橱里,放满了《企业与公关学》、《mba管理学》、《总经理学》、《a管理模式》等书籍。他还在97年参加了高等专科中文函授学习,并于1999年7月拿到了大专毕业文凭,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日前他又在自学电脑。

他对家乡建设更是情有独钟。

1995年,镇上盖教学大楼,高艳华带头一次捐款两万元;

1996年,家乡修路,他又慷慨解襄,捐资一万元;

1997年,他又给县第二实验小学,捐助了希望书库一套;

…………

一九九九年,高艳华通过已是省作家协会会员的弟弟认识了德州三中副校长、高级教师任先青。这位以一首《诗人》而斐声文坛的诗人和高艳华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为“忘年交”。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见面,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会面,给鲁北大地留下一段令人称颂的神奇佳话。

从诗人的交谈中,高艳华得知:这位全国闻名的诗人,已身患重病多年,但他顽强地同命运抗争,仍笔耕不辍,作品遍布海内外,声名鹊起。但由于经济原因,诗人一直没有能够出版一本自己的诗集。这也成为诗人晚年最大的心事。高艳华当即决定资助任先青老人出版个人诗集。

说到这里,记者问起他做此事的初衷。高艳华淡淡一笑:“在许多人眼里,我算得上是一个富翁。但我始终不这么认为。我常想:人不能穷得只剩下钱。金钱是每一位企业家追求的目标,但它决不人生的唯一目标,人的一生应当更有意义。”

在高艳华的热情资助下,诗人的个人诗集《心形的叶子》已正式出版。

感谢高艳华,他不仅了却了一位老人、一位诗人的心愿,更给了我们无尽的启迪。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年青企业家坦荡的胸怀。

这是一次很难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的采访。

主人公的每一句话都在我耳边震撼。我想:也许成功和成熟是一个蓝色的瞬间,它有时很长,有时又是那么短……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高艳华和中南集团在拼搏中发展,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赢得了八方赞誉:

中南集团近年来先后被省科委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被省乡镇企业局认定为“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原创:被山东省乡镇企业局、省统计局认定为“省乡镇企业综合经济实力500强”企业;被省工商局连续五年评定为“重合同守信誉”企业;“漳南”牌smc组合式水箱被山东省建材局评定为“山东建材名牌”产品;“smc组合式水箱规模生产技术研究”成果获山东省乡镇企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而他身后也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

1996年,他当选为政协山东省武城县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7年9月,高艳华被德州市团委、市工商联合会、市青年联合会、《德州日报》等多家单位媒体评为德州市非公有制经营界优秀青年标兵;

1999年4月,他当选为德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

2000年“五四青年节”,他又光荣当选“德州市十佳厂长(经理)”

…………

但高艳华并不满足,他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未来。为了中南集团的发展,集团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现已引进三套意大利微控夹砂机械缠绕管道设备,并已投入使用。另一条流水线正在引进过程中。高艳华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国家建材局、国家玻璃钢研究院为依托,以长春一汽汽车研究所为技术依托,集团从96年开始研制的‘smc’特种模压汽车发动机汽缸罩盖,已经装入4台红旗轿车并成功通过5万公里试运行,填补国内一项空白。”他说:今后中南集团还将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绿色环保产品。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宏伟计划,这是一位商品大潮中涌现出的企业精英。难怪著名书法家张文香为高艳华欣然题词:“儒商智企”。

采访归来已是深夜,夜色看上去很美。没有月亮,但却有许多小百合似的星星嵌在远空,明天,准会是一碧如洗的晴空。我想高艳华和中南集团也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这令我又想起高艳华写在书桌上的两行短诗:

为了寻找太阳的视野

儒商范文篇6

西方文明中,几千年来都只讲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竞争和斗争,所以他们也活得很吃力,他们的祖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个精神道德上的支撑,于是,就人为的创造了一个彼岸的世界,来规范做人的心理底线,这就是西方人头脑中的“上帝”观念。

今天,我们引进西方文明,西方技术上的东西一学就会,可是,西方道德价值观的东西,就跟A型血配B型血一样,是根本没办法融合的。所以,技术上的东西可以借过来用,灵魂上的东西却格格不入。这就是今天社会不诚信、不和谐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我们丢掉了传统道德的价值观。表面上看,人们的物质生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丰裕,可精神却十分空虚,人与人之间,总是相互算计、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芸芸众生都活得实在吃力。

所以,企业不仅需要优秀的领导人,也需要心态平实的人才,需要吃苦耐劳的人才,需要能为企业增创效益和价值的人才,需要能与企业的壮大发展同心同德、共生共死的人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早在千百年前就被应用于商业,故有“儒商”的提法。早期儒商主要是指商人诚实经营,不把谋取利益作为唯一出发点,把“济世救民”放在自身利益之前。新时代的儒商,是不同于传统“儒商”的,它把儒家文化以及传统“儒商”思想创造性的应用于市场经济,成为社会营销的经营理念。概括地说,新时代儒商的内涵包括:具有现代人文道德、具有竞争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现代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中国作为21世纪人类进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而受到世界的尊重和敬佩。所有炎黄子孙都为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骄傲,儒商群体在世界上也因国家强盛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尊严和自豪,我也深感包括国内外儒商群体在“中国崛起”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儒商群体千百年形成的独特个性也受世人崇尚。“儒商之道”是儒商群体发财之道和商业道德的融合,也是儒商群体个性的集中体现。

儒商文化是以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来推动经贸领域的合作和经济体制的融合;儒商文化是一种讲究“诚信”、“中庸”、“仁爱”、“立人”、“达人”、“双赢”的哲学。在当代新形势下,儒学智慧创新和儒商文化如何贯穿经贸往来之中,增进文化交流、突出和谐诚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课题。如今中国在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儒商文化是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合作与对话的平台。儒家智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有其现代无可取代的价值,儒商文化不仅没有过时,其中的一些观念与全球化伦理遥相呼应。

孔子的“义利之辩”、“见利思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的道德准则;中庸之道,求同存异,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同志的“以德治国”方针和主席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都与儒学思想一脉相传,是对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而根植于儒家思想沃土又融合当代经济发展经验形成的儒商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重铸道德长城,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推动民族素质全面提高。

儒商文化是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儒商文化是经过历代儒商的成功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儒商文化的诸多内容,在今天的企业发展中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注重诚信,就是注重产品质量,信守合同,不逃废债务;重义,就是守法经营,注重环保,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仁爱”就是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实行以人为本管理:“人和”就是对内铸造团队精神,搞好协作,对外树立“顾客至上”的观念,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十七大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倡导道德修养和智慧创新,树诚信新风。

诚信是生产经营的最高境界,没有诚信,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和谐是社会进步的理想追求,缺少道德没有和谐,社会便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条件。商务诚信和商业智慧是诚信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打造商务诚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放眼世界,瞩目全国,企业活、经济活,企业兴、经济兴,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完善管理、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弘扬儒商文化,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对中国人及海外华人事业的成功历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孟的中庸、忠恕、仁义礼智等思想,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华人、华侨的精神中。中华文化主张勤劳节俭而致富,许多华人企业家从事经济活动崇尚以礼为先、以诚信为准则,信誉第一、义利并重。他们大都经历了拼搏、成功、奉献三个阶段,在逆境中能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从儒商的形成及其历史定位,我们可以看到儒商在精神价值上的一种导向性趋势:旨在寻求经济活动与文化精神间的沟通,推进商业和伦理的结合,借助儒家思想的价值效应,塑造商人的人格形象,以提高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名誉声望。总之,就其精神特质而言,儒商力图建构一种儒化的经济伦理观念体系。

就新形势下现代儒商如何成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诚信的中坚力量而展开论坛,突出“诚信”、“和谐”、“智慧”、“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古今中外历代仁人贤士孜孜以求的社会发展方向。公务员之家:

儒商范文篇7

关键词:山陕会馆;运河文化;儒商

会馆是明清时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组织。其中,作为这一社会组织活动场所的会馆建筑富丽堂皇,聚集了大量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图像。文章以山东聊城山陕会馆为目标,将其还原到当时具体的社会语境中,考察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儒商”身份的社会意义。本文对会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装饰图像艺术进行分类分析,对具有普遍意义的部分不做详解,这里的图像艺术包括了图案设计和书法墨迹两类。

一、山陕会馆的建筑渊源

所谓“馆”,“客舍也”,从食、从官,为宾客食宿之处(许慎:《说文解字》)。会馆属古代“馆”式建筑的一类,与科举制度、商业经济繁盛以及大批量移民等社会背景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同乡人士在客居地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用以互助和协调同籍客居群体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山东聊城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是山西、陕西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合建,向首府审批并由封建政府管理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商业性会馆建筑群。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其后历经三代人、耗时66年,至嘉庆十四年方具有现在之规模。会馆中多有官僚士人参与甚或主持会馆事务,考察会馆的碑刻,发现几乎所有的碑记都是由同乡籍的官僚或者文人执笔甚或帝王御笔的。商业活动是会馆的主要职能。山陕会馆,坐西面东,南北阔44米,东西深75米,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看楼、碑亭、大殿、春秋阁等,共计160余间。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装饰华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整个建筑群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门窗、屋檐、瓦当、墙柱、影壁、门楼、大殿和厢房等屋檐下边的桁、枋、斗拱、雀替、挂落、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装饰图像,多以山水树木、花鸟鱼虫、珍禽异兽、人物故事为题材。其图像艺术的手段包括石雕、木雕、砖雕,还有大量匾额、对联的书法艺术。大量的装饰图像艺术不仅给整个建筑以精美的视觉享受,还在言说某种“意味”。今天,作为现今聊城地区保存下来最为完好的会馆,山陕会馆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博物馆。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拨款对山陕会馆进行了全面的加固整修,1978年辟为聊城地区博物馆,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富丽堂皇又巧妙、亲切的儒商艺术,积淀着历史的沧桑,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

二、图像题材分析——符号与象征

(一)“士”的文化符号。木雕“二十四孝图”是所有图像中的典型,其工艺之精湛。儒家思想是中国清王朝的正统思想,儒士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实践者。封建王朝以“孝”统治天下,“孝”是中国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之一。从汉朝开始以“孝”作为取士标准的一大要素(“孝廉”),孝从一种个人德行,“私德”变成了公德,与帝国次序相关。“孝”制度化,成为博取功名地位的手段。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最初目的是维护礼教,也是维护封建国家统治秩序的有效手段。木雕“二十四孝图”在这里是“士”的精神文化写照。在部分石柱和石雕、透雕、砖雕中还有梅兰竹菊的博古图案。其造型朴素,多为整株的植物图样,线条流畅,古趣盎然,重其神韵。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典型题材,借助“比德”的概念,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此部分图像艺术,形式安排上呈现对称、均衡有规律的设计趋势,且都处于视觉的中心上,例如出现在正门的“凤鸟图”等,总特点为倾向于宏大叙事与严肃的伦理教化。(二)“商”的文化符号。山陕会馆以神庙为中心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活动是地方社会组织的重要形式。在对会馆的考察过程中发现,许多本应由士绅承担的道德上和社会上的义务都由商人承担起来了,国家官府让商人承担这些义务,对商人来说虽然是一种勒索,但也是一种荣誉,这种情况使商人得以与官府建立密切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他们的商务活动无疑是有利的。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商”的认可。从另一层面上来讲,山陕会馆这样一个民间商业组织,以“关帝崇拜”这种设神置祠的形式,契合国家的正统文化,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1.算盘、钱币的商业图案会馆的门窗、栏板、额枋、雀替等处的博古图案设计中融入了“算盘”和“钱币”的市井文化要素。博古图案作为文人雅士的文化,在其中出现的形象多为富贵风雅之物,算盘和钱串融合其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算盘意喻“精打细算”,是中国古代不离手的商业计算工具,在此又点明了会馆“商”的精神一精于管理、朴诚勤俭,异于“士”的“二十四孝图”、“梅兰竹菊”的精神隐喻。2.麒麟图案麒麟同龙凤一样,也是四灵之一,但麒麟文化却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麒麟图案艺术都位于地面上,与高空中的龙图案遥遥相望。麒麟与龙遥遥相望似乎在述说民间与帝王天子的距离遥不可及。3.戏楼墨迹戏楼是会馆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建于砖台之上,西向,二层,与会馆主殿相对。戏楼分前台(舞台)和后台。后台两边各跨有侧室一问,与后台同为艺人存放道具、化妆休息之处。当时各戏班演职员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如此众多之人,糜集于后台一隅之地,休闲无聊之际,时常有人提笔在四壁记事、留言,或随意涂鸦。总的来说,“士”与“商”虽是两种代表不同文化的符号,但在会馆中并不显得相冲,反而是默契十足。不管是在位置安排上,还是在图像造型方面,二者搭配得惟妙惟肖、相得益彰。

三、一点反思——士商异业而道同

儒商范文篇8

商业道德的履行一定意义上是"利他"精神,也是儒商一贯奉行的精神.在我国,儒商奉行的商业道德是恪守信用、诚信为本,诚实不欺,利以义制、以义取财,仗义疏财等等,意在把诚、信、义、恕、让等伦理道德原则贯彻到从商经营之中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充分体现儒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儒商的消费通常也是"利他"性的,且多见于艺术层面,如建造园林、挽救文化遗产、收藏艺术珍品等方面.儒商文化的内容在今天的企业发展中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西方诸多管理法则--美国企业的创新精神、德国企业的质量第一观念、日本企业的团队意识等与中国儒商的管理理念甚为相似.

现如今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日益显现,企业文化具有经济性,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其价值在于经济作用和超出功利性的广泛的社会意义,企业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决定商业道德的水准,商业道德植根于企业文化土壤之上,商业道德水准要靠土壤的养分来支撑.

企业文化对商业道德的支撑作用表现于以下方面:

1企业文化建设对商业道德有导向功能

(1)企业文化依托战略管理而形成,提倡企业履行商业道德,就是要确保企业战略落地且不影响愿景,考虑长远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不同企业的个性化文化就在于愿景的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讲愿景决定企业文化特色.

(2)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价值观,其形成的企业文化就是基于企业全体利益相关者已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的文化.企业核心领导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准决定其经营行为,上行下效,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各层管理者不断向下传递,直至基层员工,形成了公司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汇成了企业文化,体现商业道德.企业文化导向管理层和员工的价值观念,适者生存,商业道德必须与企业文化倡导的价值取向一致,企业组成相关各方的活动都要考虑他人的利益,守本分,提升商业道德水准.否则,在违背商业道德的情况下,不符合企业文化理念,就会受到排斥,迫使从业人员商业道德的价值回归.

2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商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企业文化体现于一个企业如何协调自身发展的内部环境及其所处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在一个文化根基深厚的组织中,人懂得尊重自己,修身修德,自卑而尊人;人懂得尊重别人,与人为善,和谐相处;人懂得尊重自然,万物与我皆一体,和谐共处.

(1)企业内部人本意识的提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应着力培养本"企业人"的德行,这是商业道德的本,对自身讲道德的企业才有可能及于他人.

以人为本,人无伦外之人,在企业中,至少有三伦: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属于"君臣有义"--上下级关系.管理层对员工要有道义《,孟子离娄篇下》中记载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员工对管理层也要感恩",三穷三富过一生",要忠实于企业,与企业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管理层同级之间和员工之间不乏"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这两伦关系,和谐是关键.

有德行的"管理层"和员工,就可避免上级欺压下级,下级背叛上级,或者员工不忠实于企业的局面.企业人人和谐,无疑已具备了商业道德水准.

(2)对社会的商业道德.以人为本,包括考虑本企业人之外的消费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还要时时考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本思想是建立在社会责任意识之上的.这是强调企业文化对"人"的自身道德素质方面建设而推进企业人的商业道德自律.严格意义上说,企业文化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并非主观意识的建设,短期内不能感知到.

3企业文化建设以制度为商业道德"他律"的约束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是成文的"企业文化",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是商业道德"他律"的保障,制度旨在以外力约束商业道德的履行.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有规可循、有章可法,商业道德有企业的认可标准,人际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否则,商业道德缺失的行为会受到制裁,违背商业道德者承担"出局"的风险.

4团队精神促进商业道德水准的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是具有一个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全体员工均为文化建设涉及的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能够平衡不少浮躁与失落,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形成的企业文化,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对全体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这也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对商业道德的践行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商业道德水准的进一步提高.

儒商范文篇9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年;商业题材电视剧;儒商

纵观中国历史,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业史”,不仅使中国社会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而且正在探索一个中国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与智慧。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40年,快速走过了资本主义社会几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人间奇迹,但是,如何理解和记录这40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并从“道”的层面上进行总结和反思商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得失,则是研究者的思考基点与切入视角。中国电视剧在发轫之初,就是以意识形态的宣传为己任的。中国第一部电视剧—1958年播出的《一口菜饼子》,就是为了宣传中央“忆苦思甜”的精神而拍摄的,它也代表着改革开放之前电视剧创作服务于政治的意识形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治国方略,影视艺术创作也获得了新的生机。真实地记录生活、反思生活,表现时代、生活和普通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挖掘人性之美等成为艺术创作的新方向。电视剧在探索市场化进程中,也担负起了宣传改革、服务于经济建设总目标的责任。在这样的大政方针之下,反映经济建设的商业题材电视剧相继涌现,如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旨在宣传改革开放和为改革加油的电视剧《乔厂长上任记》《新星》《矿长》等,剧中主人公皆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和国家意志与人民意愿的某种代言者,他们与《奋斗》《大时代》等后来出现的蕴含着较多商业元素的电视剧里的新一代商人形象完全不同,他们的努力经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企业和国家。而新一代的商人形象,则多是彰显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问世的商业题材电视剧,基本上是公有制向私有制经济过渡的中间产物,其基本模式是:主人公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奋斗价值。这种模式几乎奠定了此类电视剧后来发展的理念,尽管近年来也有《奋斗》《大时代》《鸡毛飞上天》等侧重表现小人物在商海中拼搏、实现个人价值的电视剧,但个人价值一定要融入国家利益与民族发展中,这个理念不容质疑。这不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精神,也是整个人类的传统精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样一批作品不但书写了商业题材电视剧的新篇章,而且影响力不容小觑,成为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1991年播出的《上海一家人》为开端,之后出现的《东方商人》《昌晋源票号》《情满珠江》《温州一家人》《百年荣宝斋》《乔家大院》《大染坊》《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新安家族》等剧,将这类电视剧推向高潮。在这类作品中,有一种表现视角特别值得关注,这便是与时展相关联、从农民变为商人的电视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本位思想和根深蒂固的土地情节开始动摇,重农轻商的传统发生了悄然改变。2014年播出的60集电视剧《老农民》便深切地表现出这一意图。该剧的主角是农民,讲述的故事也发生在黄河岸边一个名叫麦香村的村子里。剧作全景式地描述了以牛大胆为核心的农民在时展和转型中的命运与精神写照,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农民题材电视剧。但在全剧结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这些一辈子坚守在土地上的本分农民,纷纷通过开办村镇企业等亦农亦商,过上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最好的日子。编剧的意图,既暗合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政治诉求,又是对改革之初从重农轻商到农商并重思想转型的现实体现。这类商业题材电视剧的播出,塑造了诚实守信、爱国爱家、拼搏奋进、坚忍不拔的正面商人形象,并通过对良性商业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的讴歌,极大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向善、向真、向上的传统美德。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视剧中商业元素的大量添加,完成了改革精神的民间传导和重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国家意识的一种折射和体现。

一、家国情怀—现代商界英才灵魂与境界的显现

相较于电影,电视剧可以全景式地、史诗般地展现剧作意欲表现的丰富内容。从改革开放40年来商业题材电视剧中不难发现,大多作品都具有史诗般的时代纵深感和历史厚重感,人物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族大义的价值理念和商业拼搏的精神内涵有机地契合在一起,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批爱国正义、敢闯敢拼、白手起家、自强不息的商界英才形象,这在中国近现代文艺作品中尚不多见。1991年面世的电视剧《上海一家人》,讲述了幼年丧父、被人收养、勤奋好学的女主人公若男,从裁缝店的小店员做起,白手起家创建了自己的事业。即使时局动荡,也仍以一颗敢打敢拼的心和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向一切困难挑战,并成功地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辉煌的商业天地。这种小人物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商业传奇的剧情设置,激励了无数底层民众的拼搏精神。1993年播出的《东方商人》,全景式地展现了孟子第69代孙孟洛川绸缎庄“瑞蚨祥”的创业历史,特别是孟洛川在晚清和民国动荡时期受到地方官僚、买办和外国资本的压迫,仍屡次在逆境中让绸缎庄重获新生的顽强进取精神,同样感动了无数观众;而《大染坊》里从一个流浪儿一步步成长为成功的民族商人陈寿亭,《走西口》中历经无数挫折在西北的荒凉之地走出自己的商业大道的田青等,无不是对这种商业英雄的塑造和赞美,这些作品开启了商业题材电视剧描写老字号企业创业与发展历史的先河。之后播出的《大码头》《乔家大院》《新安家族》《诚忠堂》等剧,也都延续了这一表现形式。纵观这类作品,其表现时间常常取材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十年间的风云变幻,这是中国近代工商业起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先后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商人和商业大家族,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工商业深受外国资本压迫、国家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探寻实业救国的道路,意欲通过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振兴国家、实现图强。电视剧中这些“心中装着天下”的爱国商人的刻画,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对商人“唯利是图”的奸商形象的印迹。如电视剧《昌晋源票号》里主人公的原型,是民国时期办过火柴厂、参加过保矿运动的实业救国商人渠本翘;电视剧《诚忠堂》讲述的是乔致庸的后代乔映霁在接手乔家产业后,积极支持资产阶级革命,带领乔家义无反顾地投入实业救国道路的故事。这些怀抱实业报国理想的人,不仅是深明大义、诚实守信、本分经商的商人,更是国人心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这些新商人形象将“治国平天下”作为经商的最高理想,甚至愿意为了民族和国家牺牲自己历经千难万苦积攒起来的财富和家业,如《大染坊》中的陈寿亭,面对“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寇的入侵以及千辛万苦建造起来的工厂即将落入日本人之手的境况,痛下狠心,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半生心血积攒下来的企业;《大宅门》里的白三爷白颖宇怒斥日本人和汉奸的罪行,誓死不当亡国奴,说完便吞食鸦片自尽。主人公白景琦不仅将自己的孙子送到了抗日组织,而且不顾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严辞拒绝出任伪会长,最后立下遗嘱:“族人中如有当汉奸者,必将诛之”,充分表现出一个正直商人崇高的民族气节;《新安家族》中的程天送为民族大义,放弃了自己最为看重的货轮事业,更为了民族的存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古希腊悲剧理论讲道,“一个人遭受了不应遭受的厄运”或“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都能够给人带来崇高感。由此反观那些为了民族和国家大义而毁灭自己千辛万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和事业的民族商人时,便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他们心中的痛苦和悲伤。这种毁灭的震撼,丝毫不亚于古希腊的悲剧式英雄,同时也使商人在这种正义和牺牲行为中,完成了崇高形象的影像建构。这种蕴含着家国情怀的商业精神的倡导和发扬,尤为可贵和动人。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在我们的经济结构中,高科技和核心技术一直是短板。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投入巨资研发中国的核心技术,为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商业利益贡献力量。这种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构成了新时代商人新的精神灵魂与从商境界。

二、儒商传统—市场经济精神的再创造

儒商范文篇10

但因紧邻市区,省市棉花原种场是个版图面积只有18平方公里的小农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时,有8平方公里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日常工作中土地动态巡查尤为突出。

所摸索出一套“三、四、五”数字管理办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管好这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市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城市规划管理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原来5个村级动态巡查网的基础上“分解编织”出15个村小组级土地动态巡查网络。形成了农场—村—村小组”三级联防机制。层层签订土地动态巡查责任书,所为了强化国土动态巡查网。发放聘书,以“保增长、保红线”为着力点,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同时由农场纳入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将各个巡查点的村小组组长确定为动态巡查第一责任人。凡在辖区内瞒报或者迟报、由群众举报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造成重大影响的责任人就地免职。

从而使监控范围触及到辖区内每个角落,征地工作中坚持“四到场”即定点放线到场;破土动工到场;基础验收到场;竣工验收到场。土地征用过程中做到事前审查到位;事中监管到位;事后服务到位。充分发挥土地协管员的作用。使管理不留死角,服务不留后遗症。把土地管理的日常工作做的有条不紊,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单位的形象。

所结合政风行风评议和创先争优活动,日常工作中。积极热情地服务于民,由以前的群众跑腿,改为“群众动嘴,跑腿”新的服务理念。现在只要一个电话,国土所的工作人员就会按照预约的时间准时到现场办公。又改进工作方法,制定出“五公开”办事制度。第一办事制度公开上墙;第二用地计划公开指标;第三审批结果公开公示;第四收费项目公开标准;第五违法用地公开曝光。通过一系列的公开,增加了办事的透明度,让群众明明白白来办事,高高兴兴来办事,也从根源上杜绝了腐败的产生。

来源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经验交流报告

各位企业家、各位老师、各位同修:

大家好!本人姜现就职于传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主要工作是学习并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本次组委会的邀请,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深为荣幸和感动!所以我代表子贡学承的全体同仁,向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莅临此次论坛的各位老师、同修和学友表示感谢!在此向大家真诚的鞠一躬,致谢!

几位老师讲了有关“儒家“文化方面的话题,讲得非常的好。接下来我讲一下“儒”和“商”之间的关系,我个人的理解是“儒”和“商”本应为一体。我们的祖先在造汉字时就以他们伟大的智慧告知了我们这个道理,把“儒”字拆开就是“人”、“需”二字,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买卖,有买卖就有商业,有商业就有商人,“儒”和“商”就这样本能的联系在一起,所以我认为儒商本为一体。就字面上理解“儒商”就是以儒家思想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把儒家的思想运用到商业活动中来,这样有文化内涵的个人或企业才能持久的发展下去,儒和商的结合是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潮流的。

那么商在当下的意义就特别重要,现在人类的活动空间不但扩大,而且信息传递极为快捷,商品运输四通八达,物资生活富裕,而商品又是以买方市场为导向,很多的企业用各种方式营销,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想让自己的企业处于不败之地,随之企业间的交流也更为频繁,“商”也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不论是建工厂、商店等各个经营场所都需要建设投资,还要有广告宣传等前期工作,都属于资金投入,唯有销售才能创造利润。那么经销方法就特别重要,说具体就是要有消费者,这就需要有一批有文化的商人传播你的产品用途和产品文化,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和企业文化,这样的销售模式和自身的商品导向,就是“商道”。

在谈商道之前我先向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儒商始祖子贡。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子贡。今河南浚县人,他出生儒门。春秋战国时期在卫国做一个小官,后来在孔夫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弃官从商,并有所成就,从而感受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于是离开他的国家,前往孔子所在的鲁国,拜孔子为师。孔子周游列国之时经济上得到了子贡的全力资助。在传播儒家学说的同时,一边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民众的需求,以“贱买贵卖”的经营方法,践行着“仁义礼智信”的经商之道。后来子贡富甲一方,但他“富而不骄,富而有仁”、“富而行其德”,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他一边用自己的财富继续资助老师,一边贡献于他的国家,比如他把流落在外的本国的奴隶买回来免费送到自己的国家,他把毕生所得服务于他的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老师同学,他认为这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就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赚钱并快乐着。由此可见子贡的行为是何等的大义,他的人品是何等的让人佩服!子贡也是遵师的楷模。孔子去世之后,他和众学友为老师守孝三年之后,唯子贡复守三年共六年。在前三年之中所有学友的生活费用全部由子贡提供,更为感人的是,在守孝期间他带领学友收集老师生前的语录,并整理的伟大著作《论语》,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广为流传,成为古今中外治国之道的著名学说,在当年成为“显学”。

而子贡的经商之道也流传至今,千百年来为世人所学所用,在大江南北齐鲁大地生根开花。鲁商代表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先生向我说过这样一席话:“成长在圣人故乡的鲁商,在得天独厚之地多受圣人思想的熏陶,并融会贯通于现代经济发展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鲁商精神。”而山东力诺集团董事长高元坤先生以“义利合一”的一种实践精神,贷款50万元下海经商将已经垮台的沂南玻璃厂接手经营,因为他忍受不了厂子垮了之后原来在厂里工作的朋友没有饭吃,所以决定帮助他们,以朋友的义气使其见大利,让他一举成名,企业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而齐商在子贡儒商精神的影响下与现代商业文明相结合取得成功的企业家也很多。青岛工业就有五朵金花之说,指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集团、澳柯玛。济南的五朵金花是:轻骑、小鸭、渤海、济百和金泰。而河南企业家以民生为本的大有其人,今天到会的王守义先生,他把一个小磨坊经营成家喻户晓的调味品大王“王守义十三香”系列产品。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事实证明只要你把“商道”运用得恰到好处“义利并举”,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以“富而行其德”热衷于公益事业,你就会得到福报,你的事业之树也就会常青。

在武汉有这么一句民谣:“肩挑四两为客,打工一日为奴”,意思是说不论你做多么小的生意都比打工要强得多。这句话影响了很多黄陂商人,不是有“无陂不成商”的说法吗?可以这样讲在中华大地上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黄陂的生意人。而最具代表的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武汉的汉正街,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汉正街个体商户把全国各地的商品汇集到汉正街,然后经他们的手陂批发出去,真可以说是万商云集,南方的、北方的商人都到武汉来进货。有句话说得好“货到武汉活”,就是说不管什么商品到了武汉就能卖出去。沿海大量的商品运输到武汉,大批的商人移居到武汉,由此拉动了武汉地区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在这种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一些商人只想到了“利”拼命的赚钱,不懂得商道没能抓住“义”。为了利益制造假货,后来被外地商人称为“水货市场”,有的人把供货商的货款卷跑了,经营户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客户,兴旺一时的汉正街门庭冷淡。当时很多的老板文化素质不怎么高,更没有机会学习到传统文化,他们做不到用儒商之道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做不到“勿谄富,勿骄贫”,有点小钱就显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到后来把身体高跨了,生意也搞垮了,有的连命也搭上了。在这种形势下本人也受了一些影响,走了一些弯路,看到很多商友的起起落落,我开始觉悟,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弟子规》字字句句的影响下,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以前做得太不对了,做错了怎么办呢?书中说到“过能改,归于无”,就这样改变了我的人生和生活方式,从此,我经常和商友们老师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越学越明白,不仅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明白了为人之道、交友之道,特别是在书中找到了经商之道。我在学习前后为自己写的几句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学习国学前我的人生感悟:“悠悠岁月几十载,奋斗染白少年头,几度艰辛空悲切,运交华盖欲何求?”学习后我写道:“寒暑几十贪嗔痴,一念惊醒梦中魂,子贡学承千秋业,人生慈善万代亲!”学习前我的格局是多么的狭小、多么的自私;学习后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是判若两人。我从新定位了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在合作经营、利益取舍中我按《弟子规》所教的那样“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就这短短的几句话改变了我对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关系。在《弟子规》的指引下,我加强了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同时取消了公司原来的规章制度,用孔子的《论语》、《弟子规》、《了凡四训》等儒商文化来指导员工。取消了不利于大众身心健康的经营模式,保留了传统的销售方法,从新制定了更大让利于消费者和员工利润分配的原则。不知不觉中我感觉整个人变得轻松多了,经济状况也好多了,参加学习的时间也多了。为了感谢传统文化给我带来的福报,我决定【子贡学承】在推出一项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品茶论道的活动,以便让更多的人有学习国学的机会。有的朋友不理解,说不挣钱,你为啥呀?我说:“能有机会和热爱国学的同仁在一起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将是人生一大幸福。财务上我是少得了,但德行上我占了大便宜!”

我的经商之道如下(当然还有营销法则以后再跟大家交流)

1、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投资,就是先要做市场调查

2、需求就有生意,围绕需求变化做生意

3、行“义利合一”的原则,创造利润空间

4、到了钱之后要“广散其财,富而行其德”,多做善事

5、做公益事业之后你就会成为公众人物,企业随之成为公众企业

6、业成名后你的事业之树就会长青

7、《论语》指导你的算盘,“人聚财散,人散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