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20:10:21

品味法

品味法范文篇1

(一)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能力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能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关键词句,注意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注意重复出现的词句,注意语言短路等特殊语言现象,并把自己的揣摩结果旁批在书中的空白处。

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学生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又如文中有这样三句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不仅表示存在,还传神地、勾画出了小村庄、房顶上的雪的神态,它们像有灵性的人,在舒服地躺着。文章的重点语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点,或是作者感情的凝聚点,或是文章的主旨,我们把握好对这种关键句的理解,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诵读赏析,揣摩语言的意蕴,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韩愈《进学解》)。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以朗读为突破点,让学生充分朗读文章,才能让他们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领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我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首先通过初步阅读感知分析,找出文章的感情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不仅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情感的激发点。文中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通过学生分析得出要放慢语速,“这”字不仅要停顿,还要重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然段应怎样朗读,采用在各小组内试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领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当学生完成了诵读和赏析后,沉浸在一种情绪体验之中,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解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最可贵的境界。

品味法范文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中有这样的概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中的意义和作用。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实质,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必须凭借语言来表达和深化。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呢?

(一)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能力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能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关键词句,注意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注意重复出现的词句,注意语言短路等特殊语言现象,并把自己的揣摩结果旁批在书中的空白处。

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学生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又如文中有这样三句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不仅表示存在,还传神地、勾画出了小村庄、房顶上的雪的神态,它们像有灵性的人,在舒服地躺着。文章的重点语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点,或是作者感情的凝聚点,或是文章的主旨,我们把握好对这种关键句的理解,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诵读赏析,揣摩语言的意蕴,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韩愈《进学解》)。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以朗读为突破点,让学生充分朗读文章,才能让他们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领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我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首先通过初步阅读感知分析,找出文章的感情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不仅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情感的激发点。文中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通过学生分析得出要放慢语速,“这”字不仅要停顿,还要重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然段应怎样朗读,采用在各小组内试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领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当学生完成了诵读和赏析后,沉浸在一种情绪体验之中,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解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最可贵的境界。

品味法范文篇3

由于世界各地社会文化的发展层次和层度不一,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品味不一,对服装设计语言文化艺术的主观理解和客观教育认知不一,出现了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的发展程度也有不少的差距。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作为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发展程度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以此来度量一下当前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的发展差异。我们都知道西方现代艺术发展所经历的六个时期:第一是对表现手段现实化的探索时期;第二是表现手段即艺术符号的确认时期;第三是艺术符号的形式与表达的内涵完全同一化时期;第四是艺术符号被提炼到夸张和变形但未失去原有的象征意义的时期;第五是艺术符号经历过夸张和变形进入极端且富有新意的时期;第六是艺术符号的非定型时期,即艺术符号变得让人无法理解,出现一种阶段性的新潮现象.如果以这种西方现代艺术标准来衡量目前的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发展的程度,可以说目前的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所表现出的设计品味水平参差不齐。某些地方的设计品味以及其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所表现出的象征意义正进入第四、五时期;更有甚者,有极少数地方的服装设计品味即将进入第六时期。这些高品位的语言文化艺术设计的服装所呈现出的那种姿态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但是它又没有完全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化艺术符号设计,即该设计处于一种形神兼备时期,既处于一种可视阶段又处于一种可感阶段,有其独特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的服装设计产品处于第三时期,甚至是一、二时期,像这种一直处于该阶段且停滞不前的产品毫无新意可言,是一种设计观念无个性、无情感的重复,更是一种对服装设计的理念及服装设计中的语言文化艺术缺乏细致研究、深入发现、独特理解,只是简单的对贫乏的语言文化艺术设计的服装的再创造,没有新意的语言文化艺术设计.

二、语言文化艺术给提高服装设计品味带来的启发

实际上,不管是哪个国家服装的设计文化,很早之前就开始运用诸多的语言文化艺术符号来体现服装设计的独特品味,以一种比较现实、理性的展示方式来体现对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符号的理解,以此来摆脱专门实用主义服装的普通和平凡。比如说我国各朝各代的朝服样式及其花纹图案的设计品味及设计要求。如用飞鸟作为文官朝服的图案,象征其文花;用走兽作为武将朝服的图案,象征其英勇。用飞鸟走兽来设计服装,不仅仅为其美观,更是为了体现封建帝制的政治文化,可以说从代表义走入引申义,从一般的服装设计图案提升到了国家政治文化的高度,可以说代表了政治符号的语言功能。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现在的服装设计仍不能快速的与语言文化艺术相结合,那么在未来的服装文化中无法找到其栖身之所,或者可以说将处于服装设计文化的最底层。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服装的设计将更依赖语言文化艺术的发展,对服装设计中语言文化艺术的理解将会决定服装设计品味的走向以及服装设计的地位。

三、影响服装设计品味的因素

品味法范文篇4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的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词语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4.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5.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6.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7.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收集和处理信息。

8.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自读文学著作(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

这里对学生的阅读要求,仅有一条直接涉及文言文,其他都可看作是对现代文的阅读要求。有阅读速度的要求、阅读内容的要求、阅读数量的要求、阅读方法的要求、阅读能力的要求、阅读目的的要求。明确了阅读的各项要求,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是有帮助的。那么怎样具体阅读一篇文章呢?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不外乎做到八个字:整体把握,局部品味。

阅读的第一步是整体把握。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应通读一遍,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不管篇幅多长,尽量一口气读完,有些地方不甚明了,也由它去,先也不要去查字典,以免打断阅读思路。通读一遍,要大致把握文章的内容,粗知大概。主要注意这么几点:文章主要讲了什么问题,或者说写了件什么事?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什么目的而写的?文章说了几层意思?这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在通读的时候,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边读边勾画、圈点,做到“三画”。一把自己不懂的字、词、句画下来,二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画下来,三把自己很欣赏的句子画下来。一定要在通读一遍后,在文章上留下一点痕迹,这样才有利于下一步的局部品味。

阅读的第二步是局部品味。品味是什么?如何品味呢?要在粗知大意和“三画”的基础上来品味。这第二步的阅读是品味、咀嚼、研究的过程。许多同学读文章只是停留在第一个阅读的层面上,只求通读把握大意,不再作进一步的研究,这样既不会真正地读懂文章,更不会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为会写,首先要会读。那么,品味文章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是词汇的学习。把自己通读时勾画的不知道、不很清楚的字词通过查字典弄明白,许多人在阅读时懒得查字典,马马虎虎、不求甚解地把弄不清楚的字词随便放过去,不考虑它的意思和用法,这样我们在写文章时就只会用自己常用的一些词,不敢用新词汇,这样自己的词汇就无法丰富起来。我们要积极地从别人的文章中吸取新东西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就非得查字典搞清楚不可。

第二是句子的学习。要注意文章中的重点句子的使用。哪些是重要的句子呢?表明观点的句子、过渡衔接的句子、段落中的中心句、含义丰富的句子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特别留心的句子。还要注意一些句式上的特点。比如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单句与复句,排比句、对偶句与比喻句,还有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等,为什么用这种句子,不用那种句子?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殊的效果?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起来的,是用关联词语连接,还是围绕一件事一句句自然连接下去呢?有没有衔接不当的地方呢?有的句子除了要理解字面的意思,更要理解它后面隐含的意思。

品味法范文篇5

一、1+x主题阅读课

这个课型要充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请学生精读课内的精品课文,特别是对文中的亮点,让学生反复品读,咀嚼品味,深入领会文章的意蕴。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由((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五篇文章构成,老师们在教学这一单元时结合知识能力点,重点学习《背影》《老王》,其余整合推进。教师们经过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先期阅读,确定《背影》一课可以结合丛书中苏童的《父亲》、贾平凹的《父亲的半瓶酒》、舒乙的《父子情》、余杰的《父亲的自行车》、黄大能的《父亲赠我的座右铭》等。文章,来深度解读。当然,这一课型不单指1+x,也可是x+1,或是x+1+Y、1+x+Y等,教师们应注意:每个单元选取1~2篇重点文章精读,实现“1”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大胆取合,不要面面俱到,在研读教材的精彩段落上下功夫,同时加大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丰富学生对“x”的感受和认识,达成对文本的交互解读;增大课容量,凸显语文教学重点,不可舍本逐末,避重就轻,忽略了对文本的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x”是为了深入解读“1”;“x”文章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存在差异,读多少,读哪些,是可以弹性安排的,要给学生留下自由选择阅读的时间和空问。

二、主题阅读展示课

主题阅读展示课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机会,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在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时的所思所感,因此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型,教师在平时上课时采用较多,设计这种课型一般遵循以下流程:(一)组织引导阶段。教师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帮助学生根据教师预先设计的学习提纲开展阅读。阅读文章的同时做好圈点勾画和批注,让学生明确在展示课中的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以激发学生展示的积极性。(二)交流、展示阶段。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注意点拨、激励、评价。各组分别按准备情况展示对文章的认识,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展示时各组间同学要注意展示问题的联系,通过各组问的合作补充完善。可以是文本的展示,结合重点语句的品读、赏析进行展示,对文章整体的赏析进行展示;可以是情感的展示,学生说感悟、体验,引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材料补充认识,形成与文本的深入交流等。(三)提升阶段。本环节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训练语言知识技法;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及自身感悟设计活动,使语文生活化;也可以是文章写作方法的归纳、整理、学习、实践。比如,张丽老师执教的主题阅读展示课《美丽人生》,有效地整合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下)《古韵今风》中“我心深处”和“人生行囊”两个板块中的文章,以“美丽人生”为主题,引领学生将自主阅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展示,使学生深入思考在人生道路上一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三、主题写作指导课

立足课堂,大量阅读一定会实现厚积薄发,主题写作课型与表现手法鉴赏课型有许多共同点,就是“读透一类文章,把握一种手法,会写一种文体”。主题写作指导课强调每节课主要训练一个技法,打破作文训练把所有的写作技巧“一揽子全兜”的现象,一个技法一个技法地训练。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相对独立到全面综合,由追求一点点的完美过渡到追求全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过程。学生每一次写作都是在感受大量美文或片段基础上进行的,有真实的体验,有深刻的感悟,每一次写作都会有收获和提升。

四、语言特色品味课

语文课要细读文本,品出文字背后的味道。只有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意蕴,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只有引领学生领悟语言的精妙,才能使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品读文章的能力。我们把语言特色的品味分成词语运用的品味、语句内涵的品味、语言特色的品味和语言技巧的品味等。

五、阅读指导课

学生面对大量文章,是一目十行、粗略浏览,还是字斟句酌、细细揣摩?我们认为,学生应立足课堂,做到精读与泛读结合,进行高效阅读。如何确保学生的阅读效果呢?在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运用一些阅读的方法,把握某一体裁的文章基本的阅读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进而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海量阅读。阅读指导课,既能引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帮助学生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又能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搭上阅读的快车道,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品味法范文篇6

(一)高校声乐专业学生缺乏审美能力的原因

一方面,随着国家鼓励扩大招生,近些年全国艺术高考的音乐专业考试人数激增,很多学生为了升学而选择音乐专业,这类学生的音乐综合修养底子极薄,只对音乐考试规定的科目进行突击式学习,导致声乐专业的学生基本功非常不扎实,对于声乐的很多基本概念一知半解,造成声乐教学的难度极大。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的声乐教学工作过分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声乐技巧的学习,重视学生对于曲目的熟练掌握程度、掌握的作品数量和技巧的运用程度,忽视了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培养,使得很多声乐专业的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注重技术掌控,而忽视了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二)高校声乐专业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容易忽视“审美教育”

一是高校声乐教师对于“声乐”和“歌唱”的概念不够清晰,容易把“声乐课”上成“唱歌课”;二是即使教师自身的理论基础扎实,唱功了得,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技巧,忽视了“声乐课”中的“审美教育”,同样不能称之为成功的“声乐课”;三是部分老教师综合实力都很棒,但缺乏创新意识、接纳新鲜事物迟缓,对于声乐教学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不能很好的达到“审美教育”。这些现象都是导致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审美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高校声乐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实践少,影响声乐课“审美”表达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声乐教学的课程课时设置不够合理,公共基础科目占的课时比重过大,而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课时反而偏少。另外,声乐专业使用的教材体系有待调整改进,根据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方向的不同、社会对于声乐人才的需要的不同,有侧重的选取教材,例如:教育类的声乐学生需要更多的了解小学、中学的歌曲曲目,而表演专业的声乐学生则以适合演出的曲目为侧重点。此外,声乐专业的唱法简单的分为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在进行声乐曲目教学时多采用传统的课堂口传心授的方法,实践机会少、目的不明确,学生有心却无力表现,使得整个声乐教学没有成就感,也就自然谈不上审美表达了。

(四)对“声乐”与“歌唱”两个概念的不同缺乏重视使

“审美教育”不足“声乐”和“歌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长久以来,不仅是学生,大部分声乐教师对于“声乐”和“歌唱”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缺乏重视。“声乐”包括“歌唱”,而“歌唱”只是声乐的一个分支。声乐的演唱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古典歌曲、民歌、艺术歌曲以及歌剧演唱等,形式非常多。因此,“声乐”和“歌唱”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能够重视并准确的向学生传达,使学生概念清晰、目的明确,从而促进“审美教育”的全面和有效。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声乐审美感知力包括品味声乐的语言美、品味声乐的旋律美、品味声乐的声腔美、品味声乐伴奏的器乐美以及品味声乐表演的形体美。品味声乐的语言美,就是让学生体会曲目歌词的内涵,根据旋律理解声乐曲目的意境,理解声乐艺术的文学美。品味声乐的旋律美,声乐作品的魅力很大部分是来自旋律美,很多著名的声乐作品,都以朗朗上口的旋律音调和节奏明快的音调风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所以,要培养学生品味声乐的旋律,培养声乐审美的感知力。品味声乐的声腔美,演唱才能表达出声乐的语言美和旋律美,通过演唱者的吐字和行腔,展现声乐艺术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品味声乐伴奏的器乐美,声乐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声乐伴奏是声乐表演不可或缺的部分,演唱者通过声乐伴奏才能完整地体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两者的合二为一,才能达到旋律与伴奏的完美境界。品味声乐表演的形体美,在声乐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演出者不同的体型、体态、风度仪表以及性格气质会演绎出不同的作品,形体美在声乐的表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推动声乐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有效措施,对于声乐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力是声乐教学工作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进而实现音乐的审美价值。首先,引导学生对发声练习曲进行想象,发声练习曲是声乐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教师在教学的工作中,可以根据声乐作品的语言和节奏,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场景和内容,体验声乐练习曲的美感,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引导学生对标题音乐建立音调联想,标题音乐大都采用与内容相一致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在声乐的进行过程中,利用标题音乐帮助学生进行音乐与情节的对应联想,更好地理解标题音乐的内涵美。引导学生想象歌词与旋律蕴涵的意境美,声乐作品的歌词大多都是对文学的浓缩,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歌词,先想象歌词所表达的内涵,再结合旋律,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三)培养声乐专业学生对情感共鸣力

优秀的演唱者都是自身先对作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再通过自身的情感审美素质,重塑作品的内涵,最后表达出风格迥异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力,可以通过选择多样化的情感声乐曲目、提高学生情感的反应力、提升学生情感的表现力。选择多样化的情感声乐曲目,不同的歌曲反应的时代背景、时代环境、事件是不同的,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声乐曲目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不同声乐曲目的风格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情感的反应力,一首歌曲能够感动人,往往是因为人们在欣赏歌曲时,产生了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建立在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扩大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和情感积累,在欣赏作品时能够产生准确的情感反应。提升学生情感的表现力,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歌唱技巧,又要培养学生准确的咬字吐字和发声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呼吸并合理地运用情感共鸣,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演唱能力。

(四)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和声乐作曲家、作词家,为社会提供音乐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等方式,进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新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声乐作品的演绎既反映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反映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再次创作,体现审美创造力,所以在声乐教学的工作中,教师要把音乐创作的理念贯穿于曲目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转变角色,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

(五)提高声乐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

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对于声乐教师的声乐理论、声乐技巧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高校声乐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声乐理论,掌握国内外声乐的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和演唱水平,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反应了教师的自身音乐素养。因此,不断提高声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声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需要。声乐教师能够坚持不懈地丰富自己的音乐理论,坚持读谱、背诵歌词等基本功练习,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提高对学生声音的辨别能力,纠正学生的发音,才能更好地进行声乐教学工作,满足新时期的音乐人才需要。

三、结束语

品味法范文篇7

1.体会本文因小见大的写法,理解文章借“剃光头”这一平凡的生活现象所阐发的深刻道理。

2.品味本文语言的幽默讽刺意味,逐步提高鉴赏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学习作者善用类比,联类引申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1、3、4段与课文主旨的关系。

2.品味本文语言幽默讽刺,富含深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杂文在立意选材上常常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落笔,谈重大的社会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看看作者从剃光头事件中发现了什么。

二、开掘主旨

1.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画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探讨,互相置疑,交流对文章主题的看法。

问题导引

①作者怎样结构全文?

②本文的主旨?

解析

①本文结构: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作者先从大处落墨,提出头发问题,小处着眼,提出理发师的社会地位问题,尽管在旧社会,“剃头的”在下九流,“连家谱都不能上”,但大人物(例如石达开)却并没有卑视理发师之意。“物与民胞”,对理发师够平等的了。

此段作者有待而提。先扬理发师。

第二段(第3~6自然段):陡起波澜,从正面扬了理发师,理发师却从反面出现(这当然是个别现象,但也有他的典型意义),以“剃头刀”这么一点不是权的权来对付“乡下佬”。

这一段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反面提出与第一段理发师相反的理发怪事:不给“乡下佬”“剃平头”,以“权”令人。

第二层,从历史上考证“剃光头”原是刑罚。

第三层,时至今日,剃不剃光头,应随“剃头客人”——也是“上帝”——之意,而且二位理发师竟认为“乡下佬”剪平头“模样”不够格,至此,作者愤怒起来了:理发师为什么这样为所欲为?他们有什么权力这样对待顾客?

第四层,点题:剃头刀在他手里。

这一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弄清本质,层层深入,环环扣紧,结构十分严密。

第三段(第7自然段):对“剃头刀在他手里”的社会思想的分析:弄权耍人。有一点蝇头小权的人,他也要耍弄一番,置人于“没门”境地。

这段是结论,也是中心。作者揭露得深刻,批评得尖锐,语言犀利。

第四段(第8自然段):劝告或警示有点权就弄的人别再胡来,否则就会下场不妙:“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②把握主旨:作者通过剃头事件,发微见著,分析其原因,就是“权”在作怪,从而指出要警觉和监督社会上“有权就耍”的现象。

3.学生试就“剃光头问题”展开讨论,形成自己有个性的认识。

三、品味语言

1.学生同位竞争,看谁能尽可能多的发现并分析文中有讽刺幽默意味的句子。

2.师生共同品味语言。

四、总结本文写作技巧

1.选材虽小,立意深远。

2.过渡自然。作者由“剃头”一事论及社会“有权者耍权”之现象,其间衔接过渡十分自然。“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承上之句,启下之论,为下文阔开思路做下铺垫。“这就是权”,一句同样承上启下,引人论“权”之路。

3.语言技巧:本文语言似谈天说地,十分自然,但其中讽刺之意却丝毫不减,反而借助这种自然幽默的语言更加加强了语言的讽刺力度。

教案点评:

品味法范文篇8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文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品味法范文篇9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文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品味法范文篇10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词句的教学目标有两层。第一层是:理解词义句意;第二层:是品味词句。什么是品味词句呢?我认为是: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准确、优美、形象。

那么,如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呢?要达到第一层目标,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要达到第二层目标,我常常采用比较法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出“味”来。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例去谈谈几种比较法。

(一)换词比较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浪花翠绿翠绿的,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中的“赶”,可以引导学生换上“接”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赶”是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弧的节奏快,能显示出浪花的活跃。这样——比较体味,学生队“赶”用在这里的含义和表现力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又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道“一位老奶奶双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把‘拄’换成‘拿’,好不好?”学生一比较,纷纷说:“不好,因为拄着可以看出是老奶奶快站不住了,必须借助拐杖撑地才行,从后面的‘背靠’也可以看出来。”我顺势引导学生:“老奶奶年纪大,快站不住了,还要在那里等候总理的灵车,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便会得出:这表现了老奶奶对总理的尊敬、怀念、渴望见到总理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换词品味,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培养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换句比较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写小艇的样子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那一段写得生动?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因为它用人们熟悉的独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让人们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样子。学生通过比较,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领悟到运用比喻的精妙之处。

又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第一段时,我出示了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让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心理非常悲痛。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两句话都写我悲痛的心情。不同的是第1句写的概括,第2句写得具体。第2句中虽然没有出现“悲痛”一词,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我”极其悲痛的心情,句中不仅写出“我”如何悲痛,而且写出“我”悲痛的原因,感情非常真实,因此,第2句比第1句写得好。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经过比较,学生能悟出: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

(三)增删比较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包住着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这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增删比较法。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学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