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0:56:38

品味

品味范文篇1

任何一件事务都脱离不了细节,无论大事小事都是由无数的细节构成,做好了细节,便等于做好了事务本身,因此细节构成事务,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真正重视细节,认真对待处理好细节,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细节体现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在集团公司团委召开的“五风”建设动员会上,从会议座签到会议议程,从与会者的着装到精神面貌,从领导入场时的起立鼓掌到全过程严肃的会场纪律……,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细致的安排和严格的规定,使会议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空前的成功,受到与会公司领导“这是我参加过的会容、会风最好的一次会议”的赞赏。这是会议组织单位精心筹备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组织和协调能力,而“五风”建设活动本身及以后一段时期带来的广大团干部作风上的改进和提高也证明了公司团委的工作成绩。

忽视细节,必定失败。从被“88888账户”毁掉的巴林银行,到因“T28”手机失去中国市场的爱立信手机,再到“一马失社稷”的查理三世,因细节而功败垂成、遗恨历史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我们个人的工作中也存在无数的细节,对于这些细节,各人有各人的不同,但对于这些细节带给我们的失败的痛楚却地相同的。在我牵头组织筹备的矿第五届集体婚礼中,由于一句主持词没有把握好,出现了歧意,本来以为辛辛苦苦准备一个多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会有人追究,再说整个典礼顺顺利利进行下来没有什么失误,而且也没人对这句词产生疑问。但是在场的矿领导却“明察秋毫”,没有因为前期工作的辛苦而免于追究,而是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就这样,辛苦劳累的成果因为一句话而化为乌有。事后我也是心有不甘,觉得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实不该抹煞我的“成绩”。但是经过个人的反思,特别是再次学习《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后,终于找到自己失败的根源。在这次事件中,自己对细节控制的还是不够,如果事前对主持词能再做一遍细致的校对,如果能与主持人进行及时的交待,这个错误是有可能被避免的,那样才会使得整个典礼变得真正完美,我们也可以真正品味到成功的喜悦,而我们辛苦劳动的成果才会真正被大家和领导所认可。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谁忽视细节,谁就会被成功所抛弃,只有认真严谨的对待每一个细节,成功才会离你更近一步,当你细品味成功的时刻,你会由衷感叹:细节决定成败!

品味范文篇2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强奸、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肉欲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⑤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

③转引自《性感好莱坞》,《书城》1998年第2期。④于斯曼:《美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3页。

品味范文篇3

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影视业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美学特征,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强奸、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肉欲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⑤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

品味范文篇4

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影视业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美学特征,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强奸、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肉欲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⑤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

品味范文篇5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强奸、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中国论文联盟--

”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肉欲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⑤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

③转引自《性感好莱坞》,《书城》1998年第2期。④于斯曼:《美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3页。

⑤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内容提要】

品味范文篇6

(一)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能力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能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关键词句,注意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注意重复出现的词句,注意语言短路等特殊语言现象,并把自己的揣摩结果旁批在书中的空白处。

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学生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又如文中有这样三句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不仅表示存在,还传神地、勾画出了小村庄、房顶上的雪的神态,它们像有灵性的人,在舒服地躺着。文章的重点语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点,或是作者感情的凝聚点,或是文章的主旨,我们把握好对这种关键句的理解,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诵读赏析,揣摩语言的意蕴,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韩愈《进学解》)。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以朗读为突破点,让学生充分朗读文章,才能让他们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领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我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首先通过初步阅读感知分析,找出文章的感情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不仅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情感的激发点。文中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通过学生分析得出要放慢语速,“这”字不仅要停顿,还要重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然段应怎样朗读,采用在各小组内试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领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当学生完成了诵读和赏析后,沉浸在一种情绪体验之中,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解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最可贵的境界。

品味范文篇7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但只有尊重文本的体裁特点,守住文本的道德底线,才能学会如何分析疑惑,进而为解疑做准备。让学生在对文本持续的“疑”中提升语文素养,填补知识密度的空白,弥补知识容量的缺失。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去“吃”文本,而是利用文本解读更多信息,使文本信息转化成个性化、独特的知识储备。引发个性化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设置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程要以人为本,只有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对老师、编者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否定。同样,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质疑“毫不客气”的进行反驳。正是顺应了“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

就拿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长城砖》这篇童话来说吧!这则童话运用拟人化手法讲述了长城砖到美国展览的故事。文中写道: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是中国的万里长城!”自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对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坦言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时,学生也因此质问该文的价值所在,一时间,《长城砖》成为全国性的新闻热点,于是政协委员提案要求修改教材,教委立即叫停此文。更有人大张旗鼓地忧心忡忡,语文教材里不知有多少这样荒谬的“长城砖”。

面对诸如此类现象,说不上是欣慰或是担忧。欣慰的是孩子们有了自已的想法和见解。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担忧是我们作为成人、作为教者、作为编者,是否由现象看到本质,认真审视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从而挖掘语文的真正内涵。

由此便引发笔者的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学生应怎样质疑的问题?是一味对文本内容的否定,还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疑问?也许当“质疑”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会变成苛刻和求全责备,而忽视了语文的本质。我们提倡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可当学生用偏激而主观的态度去面对文本时,作为教者又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质疑呢?中小学生还未形成健全的心智,他们的“疑”更多的是从主观角度去审视和分析问题的,教者该怎样让学生的“疑”疑有所值、疑有所思、疑有所悟呢?姑且谈谈笔者的粗浅见解。

一、尊重文本特点,明了如何质疑。

中小学生基本知识的形成,教科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据此可以发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决定学生认知的关键。只有确定了认识方向和学习目标,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体验。

《长城砖》的文体是童话,童话因其独特的虚构和夸张的故事情节,奠定它在孩子们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那么文中的故事便不可作为事实对学生加以阐述,学习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上。正好吻合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不能因为杨利伟看不到长城,便断定从外空看不到长城。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便是让学生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宇航员在外空观察时距地球至少300公里,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在300公里高的山上去观察山下宽为10米的风景,会看到什么?又能看清什么?或许只有做了以后才能知晓。

再如中学课本中的童话《七颗钻石》,学生也有疑问,小姑娘如果不愿将水给过路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将结尾改了,乍读之下,有点新鲜,再读时,便发现和作者的想法和文体的特点背道而驰。童话是给孩子读的,希望孩子们做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人。它寄寓着作者美好的想象和祝愿。

当现实和想象有一定的距离时,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事物都是相对的,是矛盾的载体。只有尊重文本的体裁特点,才能学会如何分析疑惑,进而为解疑做准备。

二、明确文本倾向,审慎引导质疑。

中学语文教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在课堂质疑的过程中,学生认为:先生的父亲没有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有损于父亲形象的高大。按理说,学生能从现代的交通规则着手去分析问题,是一件令人释怀的事,这篇散文的定位学生尚不能体会时,笔者却惊闻,该散文名篇已落选鄂教改版教材。由此可见,如果教者能利用适当的时机加以点拔,学生便不会钻牛角尖,也就不会出现这种让人遗憾的事情。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小学课本中的《长城砖》都是因着文体的不同而尽显独特文化魅力。要确定欣赏的内容,守住文本的常识要求,方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已的感知。《背影》因其深沉的父爱而打动、感染了几代人,岂可因学生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的质疑而全盘否决,我们不能忽视“背影”,却不能死缠“背影”外的细枝末节。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闪亮地方,可也有其未顾及的所在。正如第四学段的阅读要求所提:“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我们只有根据文本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在笔者任教的班里也曾对此有过争论,但学生均能从散文大背景下去考虑,认为父亲此举正是对儿子那份无微不至的关爱,可以为儿子去翻月台、穿马路,这样做的前提是“爱”。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不容抗拒的。如果我们每个人思考问题时都从理智的角度去分析和诠释,也许中国的千年文化便不会如此博大精深,只怕在理智和冷静的思考下早变成一片虚无。

同样,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调控者,要正确地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换角度、多方位全面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在质疑的基础上适当点拔、启发,学生方能在体悟时,从多个侧面、用多种眼光去品味文本内容,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习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有学生提出哈尔威船长的死是不值得的,他完全有求生的机会和希望,这样做不符合人的求生本能。但当笔者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后,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倾向,重新分析、感悟,便明白这种殉职是忠于本职工作精神的高度体现。而现在社会,缺乏的正是这种精神。难道没有重提的必要吗?

三、珍视独特体验,学会正确质疑。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现场,授课教师的语言、学生的回答都水到渠成,天衣无缝。进入尾声时,教者总结归纳《小猴子下山》这则童话的寓意。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此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小猴子这种做法是好的,小猴子想要最好的,难道不行吗?又有学生提出小猴子喜新厌旧时,教者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你的想法很好,想法很有新意。”而对学生的看法未做出任何评价。下课后,笔者询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呀!学生含混不清,有说做事要专心的,也有说小猴子的做法是正确的,总之学生没有明确的认识。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注意力分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显著特点,怎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呢?我想,语言的说教是不可与故事的教育意义相媲美的。但从教者的结论中,笔者却发现教者为了达到所谓多元化的答案,一味对学生的观点加以赞扬和充分肯定。而不作任何评价。作为教者肯定孩子的质疑是可贵的,但如果教者为了实现所谓的答案多元化、思维开放化,而忽略文本的道德底线,那么又怎样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

故事是给孩子读的,每一个孩子认知程度的不同会表现不同的价值取向,作为教者、编者切不可以偏概全。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但不是一味地放任的尊重。因了孩子的质疑,一则内容精彩的童话就被束之高阁,令人惋惜。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住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已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学生是情感丰富的人,有着独特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过程和结果想对而言,过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在教学中,便涉及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问题。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内涵时,教者要启示学生在读、思、辩的过程中,正确地思考、审慎地质疑。

四、保留思维空间,提升品味质疑。

大量的工具书充斥孩子的思维空间时,孩子们的质疑有时也会苍白起来,问题偏激却毫无价值。正如习武者,如果不从马步扎实,何以立足,质疑要立足于本,如果连起码的文本常识都不能顾及,又怎能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呢?

品味范文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中有这样的概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中的意义和作用。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实质,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维必须凭借语言来表达和深化。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呢?

(一)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能力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能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关键词句,注意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注意重复出现的词句,注意语言短路等特殊语言现象,并把自己的揣摩结果旁批在书中的空白处。

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学生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又如文中有这样三句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不仅表示存在,还传神地、勾画出了小村庄、房顶上的雪的神态,它们像有灵性的人,在舒服地躺着。文章的重点语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点,或是作者感情的凝聚点,或是文章的主旨,我们把握好对这种关键句的理解,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诵读赏析,揣摩语言的意蕴,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韩愈《进学解》)。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以朗读为突破点,让学生充分朗读文章,才能让他们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领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我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首先通过初步阅读感知分析,找出文章的感情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不仅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情感的激发点。文中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通过学生分析得出要放慢语速,“这”字不仅要停顿,还要重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然段应怎样朗读,采用在各小组内试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领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当学生完成了诵读和赏析后,沉浸在一种情绪体验之中,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解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最可贵的境界。

品味范文篇9

素描静物创意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现阶段一些高校对素描等绘画类课程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对设计本质也没有进行深入的认识,对素描静物创意教学理解不够,教学理念依旧在传统绘画性技能培养的层面停留,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对素描静物创意的学习。因此,作为高校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优化,使素描静物创意应有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素描静物创意教学的主要内容依旧是基础技能训练,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根本的转变。从现代美术教育的观点来看,艺术抽象思维的学习应该包含在素描基础教学的内容中,思维空间的自我表现应该是素描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学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客观分析自然形体和空间关系、准确临摹自然形态,那么学生的思维将被局限在一种极为狭窄的思路里,无法对事物规范之外的多种表达及思维形式进行有效的认知。

培养学生素描创造力与艺术品味的方法

1.加深学生对素描的认识

认识与表现是素描的两大功能,同时具有科学与艺术的特性,学生在学习科学时,应该严格依据相关规律,在学习艺术时,则可以大胆地去探索和实验。素描的科学特性由其认识功能决定,对造型规则的合理性与客观形势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进行认识是素描的首要任务。素描的艺术特性由其表现功能决定,对造型规则的应用技术与工具材料的多样造型可能进行研究是第二个任务。素描的这两个特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在寻找对象的形式特征时懂得运用对比与综合的方法。学生应该积极培养自身的手脑协调能力,对观察与判断的结果有意识地进行表现。同时还应该积极培养自身的开放性思维,对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2.科学安排学习的过程

在素描静物创意教学中,应该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比如,可以对一个学期的素描课程这样安排:石膏几何体临摹—石膏几何体写生—静物临摹—静物写生。掌握石膏几何体的写生是表现其他复杂形体规律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形体结构,能够将大致的明暗关系找出来,然后再提高要求并增加难度,进行深入塑造。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第一阶段的素描课程表现出了各种畏难情绪,这时我们应该反复对基础课的重要性进行强调,督促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准备良好的前提和条件。

3.有创造性地进行辅导教学

(1)让学生感受到素描学习的乐趣在素描静物创意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将学生学习基础训练的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获得入门的乐趣,培养对艺术的敏感性,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学素描,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引导工作。首先,让学生做好施展才能的心理准备,不受旧的意识或经验的影响。学习素描的过程十分复杂,要同时对素描的整体观念与作画的自然状态进行有效的掌握,而素描的整体观念与作画的自然状态又极大地区别于生活中的局部观念,只有尽量将旧习惯排除,才能对素描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理解,也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素描要领;其次,要掌握好夸张与造型的关系,没有夸张就没有艺术,完全写实是学不好素描的。素描不是照相,而是艺术的再创造。因此,素描造型的前提是发现特征,要想发现两个相似事物的差异,必须认真对比观察这两个事物,艺术造型的根本就是表现差异;再次,要对画面表现中的主次问题及时进行思考和解决。素描是一个综合体,它在性质上包括多个方面,如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等,在内容上也包括多个方面,如精神与物质、统一与变化等,在操作上包括加强与减弱、综合与概括等。在素描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先解决众多因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让学生掌握虚实结合学习法在素描静物创意教学初期,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素描静物创意,了解下手的方向和方法,应该在静物石膏体素描中,同时将石膏体的事物和衣服与静物石膏体一样的素描画放置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临摹学习,同时让学生通过认识实物与画之间的关系促进自身认识结构与明暗水平的提升,并通过比较实物与图画对其中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在表面与实质的深入探索中促进学生创造力与艺术品味的提升。

(3)让学生深入理解认识对象在学习素描初期,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观察不细、理解能力不足等,表现画面时显得轻浮、苍白,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并深入理解,对认识对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切实了解其内在结构,并能够与外在的形象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表现画面,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培养其素描的创造力,进而促进自身艺术品味的显著提升。

(4)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由面到点向单一辅导过渡。绘画最基础的就是分解静物和几何体。在表现任何复杂的物体时,都可以将其分解为简单的几何体,这样,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了难题,就会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几何体规律,在几何形体中归纳复杂的形体,这样就极易抓准形体结构,从而对物体的构造进行熟练掌握。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将一些静物写生的内容适当安排给他们,这样可以将这些学生的精力有效利用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也可以将几组具有不同难度的写生对象摆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4.严格依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素描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让技术习惯化的长时间训练过程,如果学生在初始阶段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规范地运用技术,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走上弯路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对素描技术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套用。素描技术方法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它将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了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侧重感性还是侧重理性。如果让学生在训练中一味地运用感受的方法,就会使他们养成对对象过分依赖的不良习惯,在作业中只是对客观的表面现象进行表现,造成松散和孤立;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追求理性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就会轻视感受,只将主观的想当然表现出来,造成生硬和雷同化。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考类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的学生,有意识地选择,最大限度地将不同方法的优势吸收过来,对学生存在的劣势进行必要的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品味范文篇10

【关键词】:新课程、品味、体验、身体力行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看了很多,听到很多,我也想了很多,借此机会把自己对新课程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整理成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并与同仁们共勉。

首先、学习新课程,品味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其次、学习新课程,品味“以人为本”思想。

“要求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这样的目标我们该深思,该警醒!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才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国和人民,无愧于子孙后代!仔细想一想教师是不是应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是不是应多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专家呼吁,教师应该首先看到新课程这一价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将带来的长效。”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这个“课堂”,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就拿科学课来说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课尽可能的从各个角度告诉学生首先应该珍惜环境:通过和自然的接触,去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和考察身边的环境,去领悟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培养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翻阅科学新教材你会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的科学课更加注重与社会的接触、注重学生的参与。珍惜环境其实就是珍爱人类自己,这已经是目前我们国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就拿过去的自然科学与现在的科学相比,为了解青蛙的结构我们不惜抓几只到课堂上让学生解剖,血淋淋,惨不忍睹。而如今的教材你是再也看不到这一幕生杀了,七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观察蜗牛,实验完成后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把它们放回大自然。很明显我们在教育孩子要有爱心,从小中着手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会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对他人要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要懂得如何善待自己: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和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第三、学习新课程,品味课程观念

课程论专家华东师大张华博士提出一个概念,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由这四个因素组成,就决定了它是独特的而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种课程,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这也就要求教师的观念要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是否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念,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以往,我们的教师只有教学意识,而课程的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即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

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认为,儿童的生活范围有多大,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课程意识,课程的资源拓展到儿童生活的一切领域,儿童的一切空间。因此,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进行计划、教案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过程。

第四、学习新课程,品味新教材。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你走进七年级的课堂,你的眼中看到的是一种与传统教学环境下完全不同的“景色”,学生们的眼中闪动着求知的欲望,他们在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天马行空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无拘无束构想着未来的蓝图。试问:你还会停止改革的步伐吗?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第五、学习新课程,我们与学生平等交流

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作为教师应懂得理解、接受、同情和公平对待学生的重要性,试想如果青少年在校园里都得不到公平待遇,进入社会他们还指望哪儿有公平呢?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谁能说学生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呢?我们也应明白个性的重要性,和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专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新课标下的教师应拥有出色的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并且喜欢与学生相处,喜欢学生,而且也乐于帮助学生,做他们的顾问,给他们及时的指导。

我相信平等交流与沟通能让我们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这一点作为当教师的我们很重要。教师所做的事除了教学外,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说,我们做的另一件事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了,改变学生学习和方法,并教导学生要重视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理智的提出问题,更准确地思考问题。开启学生的心智,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我们为他们播下了终生学习的种子!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人生的意义和生活中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