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4:14:03

披露范文篇1

当我们把企业看作“经济人”时,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当企业从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中所获取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企业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常成为制约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

会计信息的披露成本是指企业为进行会计信息披露而可能发生的一切支出项目,以及由于某一披露行为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损失(机会成本)。主要由以下几种成本项目构成。

1.提供信息的成本(S)提供信息的成本是指从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按成本项目支出的性质分为初始成本(S1)———即为建立会计信息系统而发生的成本支出和维持成本(S2)———即为维持会计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转而发生的费用。一般说,初始成本要高一些,而维持成本则随企业经营规模的变化有所不同。多种经营的公司由于其业务复杂,会计处理相对麻烦,维持成本也较高。当会计制度发生变化时,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要发生相应支出,也会增加维持成本。

维持成本(S2)又可分为会计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成本(S21),即搜集、处理、审计、装订、传递以及信息的成本的总和,和对已披露会计信息的质询进行处理和答复的成本(S22)。此外,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的成本(S3)应当从我们所讨论的S中剔除出去,因为无论这类信息是否对外披露,企业都会要承担S3。故,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则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可表示为:

S=S1+S2-S3

S最终将由企业的所有者承担,而其他信息使用者则不必负担,这便是所谓的“自由骑士”或“搭便车者”(Freerider)。因此,大部分的信息使用者总是期望企业披露的信息能够越多越具体越好。

2.竞争劣势成本(R)竞争劣势成本是指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调整其经营策略或谈判策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引起的成本。可能导致竞争劣势的会计信息包括且不限于:(1)有关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信息。如生产过程、更为有效的质量改进技术、营销技巧等。(2)有关企业未来发展的信息。如企业发展的战略、计划和策略、研究与开发的项目、新的市场目标等。(3)有关经营的信息。如分部门(地区)的销售和生产成本数字、市场开拓费用与营销预算、产品成本结构、人力资源开发与开支等。

这些信息的披露越是充分详细,就越有可能导致竞争劣势而增加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因此企业在披露此类信息时往往加以淡化,一笔带过,或者含混其辞,有的甚至不予披露。但事实上,此类信息往往又是投资者在决策一家公司是否有发展前途,是否值得其投资时特别关心的最具相关性的信息。因此,如何既能满足使用者分析决策问题的信息需求,同时又使企业不会因此而处于竞争劣势,是目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其实,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任何企业都可能拥有了解其竞争对手的多种渠道。这样,仅仅通过财务报告的详细披露而引起竞争劣势的可能性就相对减少。本世纪50年代,一些西方企业曾强烈反对披露其销售收入和分部信息,但现在看来,披露这两方面的信息并没有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由于会计信息披露所引起的竞争劣势是相对的。在所有企业都作公平披露的前提下,每一个因为会计信息披露而带来竞争劣势的企业,同时也会相应地从其竞争对手的披露中获得竞争优势。如果其他企业没有竞争优势,也就谈不上一个企业的竞争劣势问题了。因此,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在相同的准则要求下作公允如实的披露,竞争劣势问题就转化为了对称博弈的问题了。但目前问题的难点在于要求“所有企业都作相同的公允披露”这一前提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第一,不同国家对自己的企业的披露标准是有所差别的,如果一个国家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比较高,而其国外竞争对手所在国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比较低,要与这些国家的企业竞争,就必然会由于不能对等地得到这些国家企业的信息而处于竞争劣势。第二,在同一国家中,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显然要承担更多的披露要求,并且比非上市公司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披露其会计和相关信息,这样,上市公司所要承担的竞争劣势成本显然就会大于非上市公司的。第三,即使处于竞争对手地位的两家公司都是同一国家的上市公司,其所承担的竞争劣势成本和能够从对方的信息披露中获得的竞争优势也会有所不同,技术领先的企业显然会比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失去更多。因此,公司在披露其会计信息时,总会由于考虑信息披露将可能带来的竞争劣势的影响而放弃部分信息的披露,从而影响信息的相关性。

竞争劣势成本不能简单地根据企业市场份额的减少来作为量化标准,因为由于会计信息披露所引起的竞争劣势往往并不直接就表现在当期或下期。因此,要量化R往往并不容易。这里我们简单地引入“净竞争劣势”概念。即对一个特定的企业而言,从其他企业的信息披露中获得的竞争优势或者形成这种竞争优势的潜力,将伴随着企业自身的披露带来的竞争劣势。因此。

R=R1-R2

其中:R1———企业由于自身的会计信息披露而引起的竞争劣势

R2———企业从竞争对手的会计信息披露中获得的竞争优势

R1和R2并不能够容易地取得,一般地说,它多需要借助于富有经验的企业家的专业判断能力。

3.行为管束成本(O)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由于会计信息披露而给其行为带来的限制也是一种重要的披露成本,这里称之为行为管束成本(O)。例如,假定一家公司在年初披露了本年度的每股盈利预测值,管理人员就不得不在本年度内尽量采取恰当的措施,以保证到年末时目标值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就意味着管理人员将有可能不愿意使企业在本年度内的收益最大化,从而损伤股东的利益。所谓“收益平滑”(IncomeSmoothing)技术就是这种动机在会计技术处理上的一种表现。“收益平滑”往往或者以放弃企业收益最大化的机会为代价,或者要追加收益分配与费用(成本)分摊的手续与程序,从而增加信息的披露成本。因此,O的存在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不太愿意披露一些对他们的将来的行为可能形成约束的会计信息,如企业的盈利预测信息、企业的发展目标等,以免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压力。

行为管束成本具体可分为:(1)企业刻意为平滑收益,谨慎披露会计信息而追加收益分配与费用(成本)分摊的手续与程序,从而增加的披露成本(O1)。(2)因企业未能实现预测目标而造成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不信任,从而产生的失信成本(O2)。(3)因企业为了实现短期的预测目标,而放弃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但对短期目标不利的投资方案所产生的机会成本(O3)。其中O3可以用两种投资方案下的净收益对比的差异来衡量。

由此,企业由于会计信息披露而带来的行为管束成本O可表示为:

O=O1+O2+O3

4.诉讼成本(L)企业可能会因为会计信息披露而引起法律上的争端。例如,尽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非常关注,但企业一般可能不太愿意披露收益预测方面的信息。因为这些预测值并不完全由企业管理当局的主观意志所左右,而且有时往往与实际的结果相差甚远,信息使用者可能以此为由指控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使人误入歧途,并要求补偿其损失。如我国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中就规定:若年度实际经营结果与盈利预测存在重大差异,应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说明;若实际经营业绩与盈利预测的差异达到20%的,证监会将对此进行调查,上市公司将可能因此而受到处罚。故而我国上市公司对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除强制性的外,一般都不会再追加作更多的自愿披露。因此,由法律争端而可能引起的诉讼成本(L)也是影响企业决定考虑是否披露或如何披露某类信息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许多国外的大型公司在披露其财务报告或其他正式信息时往往都要经过其法律顾问的严格审核。

一般地说,由于诉讼成本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为了更科学地考虑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与诉讼成本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时,应当将纯粹是由于信息披露而发生的诉讼案件与只是牵涉到信息披露的案件区分开来。首先,应当区分由于指责信息披露不充分而引起的诉讼和由于指控信息误导而引起的诉讼,只有后者才是由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所产生的;其次,要区分是否确定信息误导而引起的诉讼,确是由误导性的信息披露所引起的诉讼,也不应是我们要考虑的诉讼成本的范围。因为如果信息已经被充分披露或者正确披露了,诉讼事件就不会再发生了。我们要考虑的诉讼成本是企业在遵守了信息披露规则的情况下如实预测但预测失误所引起的诉讼成本。因此,L包括案件的立案费、诉讼费、结案费、公关费、律师费(L1)和由于诉讼案件使管理人员偏离正常工作状态和精力消耗而产生的损失(L2),以及由于诉讼案件使公司形象在公众中下降所引起的损失(L3)。由于不同的案件所引起的L2和L3难以准确地计量,只能简单定义如下:

L=L1+αL2+βL3

其中:α、β为加权系数,随诉讼事件的不同而不同。

5.政治成本(P)在西方,如果一个企业在其财务报告中显示出其利润水平高于其他企业,政府往往会考虑其利润水平是否合理。如若政府认为该企业存在“超额利润”,便经常会采用一些行政手段(例如税收征管)来将其“超额”的部分予以平均化,使不同的主体共享。这样,企业就有可能因为其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而承担“超额”的社会负担,如税收负担等,这种负担就是提供会计信息所引起的“政治成本”(P)。P的存在显然会使企业在披露其会计信息时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以尽量为企业减少麻烦。如此一来信息使用者就有可能得不到相关的具体信息以作出最佳的经济决策,从而影响了信息的相关性。

政治成本在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中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例如一些经营较好的企业,为避免合法税负以外的政府有关部门的非法摊派,在披露其会计信息时,采用少报、延期上报、故意隐瞒不报等做法来尽量减少或者甚至扭曲其会计信息的披露。

6.会计信息披露的总成本及其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负担的会计信息披露成本TC可由下式表示:

TC=S+R+O+L+P

其中S、R、O、L、P的计算分别见以上分析。

二、其他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因素

除去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如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完善程度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可能使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从而影响信息的相关性。

1.会计理论的完善程度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是除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以外的另一影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关键因素。某一信息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影响能否合理解释预测、并提供可操作方案的制约。理论上无法解决的东西在实践应用中必然受到限制,而会计理论发展的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和知识经济的飞速推进,企业的经济业务也日趋复杂并不断地在创新,走在了会计理论发展的前面,从而使得许多复杂的经济业务难以纳入或者较规范地纳入现行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之中。而关于这些新兴业务的信息正是使用者所特别希望关注和了解的。如复杂的表外筹资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人力资源的信息以及企业所担负的环境和社会责任等。因此,具体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也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带来了相当的困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会计理论的研究,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将是增进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2.政府监管的态度事实表明,政府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并不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完全吻合,因为显然前者很难完全了解并适应后者。因此,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政府通过法规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可能过大,也可能过小,始终是处于调整状态的。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也受到其自身成本的制约,包括组织成本、研究成本、对企业的监督成本以及由于措施不当而造成的整个企业成本的上升等。而企业的披露行为是直接受政府的监管影响的,因此,如果政府对使用者的需求了解详细一些,受其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小一些,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强制一些,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就可能更具体、相关一些。

3.自愿披露的动因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企业在法定的披露要求以外,主动向外界披露一些非法定披露内容的情形,我们称之为自愿披露。显然,自愿披露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但披露更多的自愿性资料就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可是为什么有的企业要选择自愿披露呢?由于我们假设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人”,因此自愿披露一定是能为企业带来一些额外的收益,否则企业将不会选择花费更多的成本来进行自愿披露。

检索目前国内外对公司自愿披露成因的研究,发现这些研究的结论都颇不一致。其中一些实证研究以个别披露项目作为因变量,如中期报告密度、分部报告、过往财务资料等。其他的研究则利用综合披露指标(自愿披露项目的总数量)作为因变量。这些研究旨在测试自愿披露程度与一些经济性自变量的关系,包括资产、公司规模、负债比率、独立董事比例、报告频率、上市地位、行业、审计师规模、计划、借贷合约、产品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及税率等。其中很多自变量只能解释小部分因变量的差异。但研究仍显示出,规模较大、长期资本对外部的依赖较大、实际税率较高、负债比率较低、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及资本密集性的公司比较倾向于披露更多的自愿性项目。

一般地,我们认为,影响企业提供自愿性的会计信息的因素包括:

(1)合同动机。根据契约理论,在股东———经理合同中,若股东无法了解经理是否为其努力工作,一般会要求在合同中订明以公司的经营成果代表其努力的程度,使签约双方都同意以此作为经理工作业绩的计量,于是,公司需要编报净收益等指标,但披露内容的多少等问题则取决于双方的协商。于是,为了向股东证明自己的工作业绩,经理们就会非常愿意主动披露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但在实践中,合同动机是否成立很值得怀疑。因为签定这样的合同所需涉及到的主体太多了,我国公司股票上市必须满足的一项基本条件就是“千人千股”,何况不同的主体都有自己不同的对信息的需求和偏好,公司管理层根本不可能就信息的披露问题与众多的合同对方协商达成一致。而且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合约成本和信息披露的成本之大对股东本身也不利。

(2)市场机制的作用。管理人才市场和企业并购市场的存在共同影响着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在管理人才市场上,经理的价值由其工作的业绩决定。因此,经理们总是被激励着为增加公司的价值而努力地工作。而企业并购市场的存在更是时刻提醒着公司的管理人员要倍加努力工作使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否则他们的生存地位就将受到威胁。为了使公司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管理层会尽力地去控制公司的资本成本,其中一种措施就是通过披露更多充分可靠的信息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Mertom(1987)的研究表明,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公司可通过自愿披露使更多的人了解公司,从而不断扩大公司投资者的规模,进而增进了公司价值。

DiamondandVerrecchia(1991)的研究也曾表明,自愿披露降低了公司与市场与市场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增大了公司股票的交易量。

所以,由于管理人才市场和企业并购市场的共同作用,再加上公司证券的市价机制,也促使着企业主动地向市场披露一些信息。

参考文献:

[1]何顺文:会计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6。

[2]FASB:《论改进企业报告》(陈毓圭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披露范文篇2

从16世纪到18世纪,就世界范围来看,会计披露实践虽然先后经历过上述几次转变,但这些都仅仅是对原有账薄披露方式边际的、局部的调整。会计披据实践真正的变革发生于19世纪。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得到创新,出现了大量的公司制企业。为了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同时也是为了解除经营者的受托经营责任,经营者定期向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已成必然。与此同时,历经3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准备,已经为会计披露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1844年英国颁发了《公司法>,对会计披露的形式——资产负债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随后的1856年修订的《公司法》又对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格式予以规范,从此,会计披露实践全面进入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的时期。

1以资产负债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

在19世纪,会计披露实践是通过会计信息生产者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来实现的,当时之所以采用这种会计披露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1外部使用者对于资产安全保障的关注。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讲,当他(她)将自己的资产交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时,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所投人资产的安全性问题,保证投人资本的完整无损是经营者所承担诸项受托经营责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前提下,投资者才会进一步考虑资产的收益性问题,这就决定了投资者必然倚重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信息;对于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表传递着非常关键的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等项目,债权人可以及时获取企业资本结构的有关信息,并对其相应债权的安全度作出评价;对于供应商来讲,通过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中有关往来项目,供应商可以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作出评价,进而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

1.2政府对于资产负债表的重视。其一,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实现其征税目的,例如在德国有一段时期的税率就是依据债务额和不动产的相对比率来确定的;其二,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加强对企业的管制。

1.3利益冲突各方对于资产负债表的依赖。众所周知,合伙人与合伙人、债权人与债务人、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者与债权人、企业兼并者与被兼并者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为资产计价和财务责任的公平分摊方面。

1.4试算表、余额账户发展的必然逻辑。从总账披露到试算表披露,再到账户余额披露,会计披露方式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由账薄披露到报表披露的渐进转变。账户余额披露仅仅向使用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它无法披露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其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这样,建立在余额账户基础上的依据复式簿记原理构建起来的能够反映数据之间内在关系的资产负债表代替余额账户就成为会计披露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2以损益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

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至美国,会计的发展中心随之易帜美国。幼年代以后,美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以下重大变化,导致会计披露实践的重心发生位移,由资产负债表转向损益表。

2.1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变化。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银行贷款融资转变为通过发行股票和长期债券融资。由于长期证券的安全保障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赢利能力,投资者对于损益表的关注就成为必然结果。

2.2美国政府对于股利分配政策的管制。为了防止企业将资产重新计价所获得盈余用于发放股利,美国政府在80年代作出规定,企业股利的发放限于经营盈余,严禁将资产重估计价所产生的盈余作为计算股利的依据,这一规定,促使使用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盈利,进而将注意力由资产负债表转向损益表。

2.3长期资产在企业资产构成中所占比例的急剧增加。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离不开大型机器设备的投人,如何将资本性支出调整为收益性支出,以确定已耗长期资产的费用,将会对当期及以后各期损益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经营者、所有者、政府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导致大家将关注的目光集聚在有关费用项目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损益表中详细披露有关费用的形成过程及制度依据,以获得有关各方的认可与支持。

3三表披露并重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市场的开拓和竞争的加剧,以及持续的通货膨胀等原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的会计披露机制受到挑战。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需要进一步知道其变化的原因。197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也正式把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财务报表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该表,会计信息生产者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着以下重要的信息:其一,企业在一定期间财务状况变动及其形成原因;其二,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理财方式及其效果;其三,企业未来的资金预算计划。至此,会计披露方式进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三表并重的发展阶段。

4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体的时期

披露范文篇3

[关键词]会计披露历史变迁需求

一、会计披拓的起源判断

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20世纪以前的会计发展》(AccountingEvolutiontol900)一书中,提出了系统的复式簿记产生的七项必要条件叫:书法、算术、私有财产、货币及货币经济、信用、商业以及资本等。我们认为,这些条件同时构成了会计披露形成的基本要件。其中,文字、算术、货币构成了会计披露的技术基础;私有财产、信用、商业以及资本则构成了会计披露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尽管在复式簿记产生以前,信息生产者己经开始向信息使用者传递有关主体的某些信息。例如在古巴比伦,根据《汉漠拉比法典》,商应向商人报送反映价款的契约证书;在中国的汉代,官厅会计的发展己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推行的"上计簿"包括相对完整的会计循环过程,即记账、算账、报账、查账、用账等五个方面同。其中,报账环节便具有会计披露的某些特征。但总体看来,由于信息提供者所传递的信息主要是采用非会计的手段加工、生产出来的(例如大量的实物计量而不是货币计量;简单的对经济业务的描述而不是综合的分类和概括;会计作为一种技术活动一直处于非标准化和法典化状态),这样,信息提供者向使用者传递的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当然,也就不存在相应的会计披露。随着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通过构建自身独特的会计记录、计量系统和相应的会计理论,生产出全新的会计产品--会计信息,在会计信息由生产者向使用者传递的过程中,会计披露形成了。

二、以账薄披站为主体的时期

复式簿记发端于意大利,从12世纪到15世纪,曾先后经历过"佛罗伦萨式"簿记、"热那亚式"簿记和"威尼斯式"簿记等三个阶段。在这一时期,会计披露主要采用账薄披露的方式进行。12世纪时佛罗伦萨的商业非常发达,商人们开始将经营活动延伸到世界各地。伴随着佛罗伦萨商人在国外长期设置分店,造成经营者和所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所有者为了加强对经营者的监控,要求分店汇总会计数据并定期向总店报告,这便产生了早期的会计披露实践,披露的主要方式是分店定期向总店提供以文字叙述为主的总账,以反映其经营及财产状况。这种总账事实上只是将分录账的记录照抄到总账账户,而不是对数值进行整理。其内容主要包括给予者、收受者、给予物以及接受物等四个部分。

14世纪时热那亚式簿记的主要特征为官厅簿记,在这种簿记模式下,会计披露的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热那亚市政厅长官为了掌握市政财务收支情况,成立了专门机构,具体负责财务收支的记录与汇报工作。汇报(即会计披窿)依旧采用文字叙述方式,其结构大致包括日期、每笔经济业务的性质、相关者、金额、与其他总账的对照检索等。

15世纪威尼斯式簿记的形成得益于短期冒险合伙交易的发展(15世纪热那亚的商业簿记基于同样的原因得到发展)。作为出资人的投资合伙人将商品委托给执行合伙人,这些执行人冒着航海的危险进行海外贸易,返回时再作出详细的报告。会计披露的方式是这样的:执行合伙人设置航海账户,投资人设置商品账户,每次航海结束后,执行合伙人向投资人披露航海账户,并与投资人的商品账户进行比较,以确定损益。由于不同的航海,其成功的概率不同,所以,会计披露是以每次交易为对象进行的,并不存在定期报告的实践。

综上所述,随着复式簿记的问世,借助自身独特的记录与计量系统,会计作为一种技术活动逐渐摆脱了其依附地位,成为一项独立的实践活动。随着一些偶发事件的出现,例如在国外设置分店、短期冒险合伙交易、向市政当局报告财务收支状况等,产生了会计信息由生产者向使用者传递的行为。受制于复式簿记技术的局限,会计披露最初采用以账簿为主体的披露方式,通过向使用者提供拟人式文字叙述型的会计信息完成了会计披露的实践。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引致会计披露实践发展的首要因素在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直接推动会计披露实践进展的力量却来自于那些投身于会计实践前沿的杰出人士。正是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会计披露迸人了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的时期。

三、以财务报表披砧为主体的时期

(一)实践探索与理论准备阶段(16世纪--18世纪)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Pacioli)在威尼斯出版了《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这是最早系统论述复式簿记的经典著作。他在书中特别强调了编制"财产盘存目录"的重要性,认为财产目录应成为簿记记录的出发点。同时他指出可以通过"试算表"来反映收入、费用和损益以及资本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通过财产目录、试算表而不是通过账薄本身向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思想,掀开了会计披露方式由账薄披露为主体向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的转变的序幕。到15世纪末试算表已在欧洲的会计实践中得到广泛采用旧,并在会计披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16世纪开始,意大利复式簿记在欧洲国家传播开来。在复式簿记传人德国之后,德国人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意大利的会计披露模式进行了改良实践。根据16世纪德国银行家雅各布·富格尔家族的会计马蒂毫斯·施瓦茨撰写的《簿记第一手记》和《第二手记》,可以看出,在富格尔家族的会计披露上采用一种很有成效的方法,他们通过在账户中设置"余额账户"向使用者传递会计信息,从而取代了意大利人所提倡的"试算表"。所谓余额账户,就是用于排列所有总账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的账户。与试算表的区别在于,"试算表"只是一种验证分类账账户余额正确与否的手段,而"余额账户"则能够提供会计主体经营损益和财务状况的有关信息。余额账户是会计披露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

荷兰也是较早接受意大利复式簿记的国家之一。荷兰的会计学者不仅继承了意大利式会计披露的方法,而且还发展了会计披露理论。这主要体现在荷兰会计学者酉蒙·斯蒂文(simonStivin)所著的《数学惯例法》当中。他在书中列举了题为"德里克·鲁斯的资本状况表"的典型案例。该表将资产与负债并列,并通过期末、期初资本余额的比较,确定会计期间的净收益。与此同时,斯蒂文为了检验资本状况表的正确性,提出应将虚账户的余额进行汇总并编制"损益证明表"。可以看出,斯蒂文的"资本状况表"和"损益证明表",已经早备辽现代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基本雏型。他为会计披露方式由账薄主体向财务报表主体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从16世纪到18世纪,就世界范围来看,会计披露实践虽然先后经历过上述几次转变,但这些都仅仅是对原有账薄披露方式边际的、局部的调整。会计披据实践真正的变革发生于19世纪。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得到创新,出现了大量的公司制企业。这类企业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二是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在可预期的未来将持续存在下去。为了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同时也是为了解除经营者的受托经营责任,经营者定期向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已成必然。与此同时,历经3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准备,已经为会计披露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1844年英国颁发了《公司法》,对会计披露的形式--资产负债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随后的1856年修订的《公司法》又对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格式予以规范,从此,会计披露实践全面进入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的时期。

(二)以资产负债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

在19世纪,会计披露实践是通过会计信息生产者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来实现的,当时之所以采用这种会计披露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外部使用者对于资产安全保障的关注。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讲,当他(她)将自己的资产交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时,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所投人资产的安全性问题,保证投人资本的完整无损是经营者所承担诸项受托经营责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前提下,投资者才会进一步考虑资产的收益性问题,这就决定了投资者必然倚重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信息;对于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表传递着非常关键的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等项目,债权人可以及时获取企业资本结构的有关信息,并对其相应债权的安全度作出评价;对于供应商来讲,通过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中有关往来项目,供应商可以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作出评价,进而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

2.政府对于资产负债表的重视。其一,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实现其征税目的,例如在德国有一段时期的税率就是依据债务额和不动产的相对比率来确定的;而意大利从15世纪开始,在应税财产申报时已经开始使用资产负债表;其二,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加强对企业的管制。为了避免欺诈性破产,1673年,法国颁布了《商事王令》,其中规定企业必须定期编制财产目录,这是较早以立法方式对会计披露进行规范的案例。根据该法令,商人们必须每两年提供一次盘存报告,如果未遵守该要求,就会被宣告破产闷;1857年,德国基于类似的动机出台了一个法规,要求企业根据簿记原则进行记账,并且要编制年度资产负债表。

3.利益冲突各方对于资产负债表的依赖。众所周知,合伙人与合伙人、债权人与债务人、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者与债权人、企业兼并者与被兼并者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为资产计价和财务责任的公平分摊方面。例如合伙人需要借助科学的资产计价实现彼此之间公平合理地分享企业资源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所有者需要依靠资产负债表来考核财产受托人在保全、增值投入资本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债权人需要凭借资产负债表实现其法律所赋予的优先求偿权,兼并者需要依据资产负债表确定一个合意的收购价格。

4.试算表、余额账户发展的必然逻辑。从总账披露到试算表披露,再到账户余额披露,会计披露方式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由账薄披露到报表披露的渐进转变。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存在这种转变,一方面是为了节约会计披露的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会计披露的效率。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账户余额披露仅仅向使用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它无法披露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其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这样,建立在余额账户基础上的依据复式簿记原理构建起来的能够反映数据之间内在关系的资产负债表代替余额账户就成为会计披露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这一时期,尽管在会计披露实践中均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但提供什么样的资产负债表各国却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即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英国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将资产列在右方,而将负债与资本列在左方,并且将永久性资本、长期性资产排列在最上端;而美国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将资产列于左方,而将权益(包括负债与资本)列于右方,它在方向上保持了与会计方程式和账户余额方向的一致性,这种格式一直保留至今。两种模式的差异导源于资产负债表在两国产生的原因不同,英国的资产负债表基于向广大股东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产生,而美国的资产负债表主要以债权人为报告对象,非常重视企业贷款到期的偿付能力。为此,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排列在最前面,然后再列示长期资产和长期负债。

应当予以说明的是,生产者向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除了资产负债表本身以外,还包括资产负债表附注,表内项目与珐外附注一起组成资产负债表不可或缺的整体。表外附洼既可用文字说明和数字描述,也可只用文字说明;它可以用来解释或补充说明表内确认的资料,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有效理解和使用报表。

(三)以损益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30年代一20世纪70年代)

进人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至美国,会计的发展中心随之易帜美国。幼年代以后,美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以下重大变化,导致会计披露实践的重心发生位移,由资产负债表转向损益表。

1.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变化。迸人叨年代以后,美国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银行贷款融资转变为通过发行股票和长期债券融资。由于长期证券的安全保障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赢利能力,投资者对于损益表的关注就成为必然结果。

2.美国政府对于股利分配政策的管制。为了防止企业将资产重新计价所获得盈余用于发放股利,美国政府在叨年代作出规定,企业股利的发放限于经营盈余,严禁将资产重估计价所产生的盈余作为计算股利的依据,这一规定,促使使用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盈利,进而将注意力由资产负债表转向损益表。

3.长期资产在企业资产构成中所占比例的急剧增加。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离不开大型机器设备的投人,如何将资本性支出调整为收益性支出,以确定己耗长期资产的费用,将会对当期及以后各期损益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经营者、所有者、政府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导致大家将关注的目光集聚在有关费用项目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损益表中详细披露有关费用的形成过程及制度依据,以获得有关各方的认可与支持。

4.课征所得税对于收入实现原则的依赖。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所得税逐步发展成为美国政府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正确、及时地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美国改变了原来以年初年末盘存余额为基础确定收人的方法,开始在税收实践中推广采用收入实现原则,经营者与税收当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收入确认的时点与金额上。这一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会计披露的重心逐步由资产负债表转向损益表。

(四)三表披露并重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市场的开拓和竞争的加剧,以及持续的通货膨胀等原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的会计披露机制受到挑战。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需要进一步知道其变化的原因。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这一需求,1971年,美国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表了第19号意见书,指出:"关于企业筹资和投资活动以及在一个期间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总括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也学须作为每个期间的一个基本财务报表"197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也正式把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财务报表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该表,会计信息生产者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着以下重要的信息:其一,企业在一定期间财务状况变动及其形成原因;其二,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理财方式及其效果;其三,企业未来的资金预算计划。至此,会计披露方式进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三表并重的发展阶段。随着人们对企业现金流动信息的日益重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7年11月了第95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规定从1988年7月起,以"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一种新的会计披露方式,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一道向有关信息使用者传递着有关企业的各种会计信息。

四、以财务报告披蓝为主体的时期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了既不违反GAAP,又可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新思路,那就是把财务报表扩大为财务报告。1980年,该委员嘉发表了题为《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手段》的邀请评论书,详细阐明了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关系。以此为契机,会计披露逐渐进人以财务报告方式为主体的新的发展阶段。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转变,主要是基于:

(一)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深人发展,特别是现代股份制企业和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披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例如使用者不仅要求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求更多地披露非财务信息,如经营战略信息;不仅要求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求更多地披露定性信息,如主要指标数据变动的原因;不仅要求披露确定的信息,还要求更多地披露不确定的信息,如金融工具利率和信用风险信息;不仅要求披露历史信息,还要求适度地披露未来的信息,如财务预测报告等等。

(二)会计确认标准的限制使大量有用的信息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凡是进人财务报表当中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GAAP的要求并按严格的确认标准予以确认。这些标准包括:(1)定义,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2)可计量性,具有一个相关的可计量性,足以可靠地予以计量;(3)相关性,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可靠性,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这些标准是现代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得以运行的有力保障,那些符合这些标准的信息被确认为相应的会计要素并纳人财务报表当中,而那些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标准的信息则被据弃在财务报表之外。这样,如果我们在不根本改变现行的财务会计运行系统的前提下,又期望能够满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会计信息需求的话,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财务报表之外构造一个全新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将那些于使用者决策相对重要但又不完全满足确认标准的会计信息汇集起来,传递给有关的信息杖用者。

财务报告披露由两部分构成,即财务报表披露和其他财务报告披拓。其中财务报表披露依然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财务报告披露则构成必要的补充。其他财务报告包括辅助资料和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主要向企业外界提供某些相关的但不完全满足会计确认标准的会计信息,诸如社会责任报告、财务预测报告、简化年度报告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等。

就财务报表披露体系来说,近10年来,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传统损益表的改进。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实践中的逐步应用,传统的收入实现原则已开始被突破,在一些特殊业务准则中,对某些己赚得但尚未实现的项目已允许作为利得加以确认,如外币折算损益、固定资产重估价盈余、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等。但这些利得或损失通常绕过损益表而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这样,既影响了财务业绩信息的明晰性,也不符合损益满计观(All-Inclusive)。为此,自卯年代开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纷纷颁布实施了业绩报告准则,要求报告全面业绩。但对如何报告全面业绩,目前各国尚存在较大的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11]:两表法(同时提供损益表和第二业绩表)、一表法(用全面收益表替代传统的损益表)以及权益变动表(在该表中披露其他全面收益)。为了增进各国全面收益会计信息的可比性,1999年10月,由上述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组成的G4+1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建议以"财务业绩表"(StatementofFinancialPerformance)来统一各国的全面业绩披露实践。然而,要使该报告最终成为指导各国全面收益披露实践的会计准则,G4+1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目前,会计披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变革--披露手段的创新。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披露实践逐步由单一的以纸张为介质的会计披露方式过渡到以纸张和网络介质并重的新阶段。这一变革正孕育着一场新的会计披露革命,那就是以实时披露替代定期披露,以个性化会计信息披露替代通用型会计信息披露,以复合数据披露替代财务数据披露。这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果,也是会计披露变迁的必然。

五,简要结论

通过对会计披露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会计披露变迁具有以下特征:

(一)会计环境的变化诱致了新的会计信息需农在这一需求的拉动下,会计披露得以发展。因此,会计披露发展的动因在于不断满足会计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

披露范文篇4

关键词:分部信息披露;SSAP;FASB;IASC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报表使用者需要的是综合或合并的财务报表。然而,这些报表并不能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近年来,对包括分立或分部财务信息在内的附加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分部报告的概念

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的财务会计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布或地区分布)提供的有关各组成部分收入、资产和负债等信息的报告。换句话就是将企业按照其组成部分或分部进行分解,在这一分立的基础上报告每个分部的财务信息。

二、分部信息的披露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集团化、一体化、跨国化、区域化逐渐成为主流。然而,这也给会计披露带来了相应问题:一般来说,同一企业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业务具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而合并会计报表主要针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难以反映出企业各分部的风险大小和收益水平。事实上,单靠合并会计报表已不能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全面信息的需要,这使得分部信息披露越来越有必要。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条:

(一)更好地理解企业以往的业绩

一个投资者首先要了解一家公司的情况之一,可能是它过去的业绩是否令人满意,回答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比较该公司的业绩与相似公司的业绩。然而,这样的标准对于多元化经营的公司而言通常是无法取得的,分立数据的提供使得使用者有可能对个体分部业绩与非多元化经营公司,或与其他多元经营公司的分部进行比较。整个公司成功的理念是建立在对这些单个分部进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收益

如果充分披露分部信息,使用者将有可能把特定公司信息与外部信息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他们评估公司的未来前景。例如,关于公司行业销售的情况,可以与有关特定行业发展前途的情况结合起来,以助于更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类似地.地区在公司经营中相对重要性的情况可以与有关在特定国家经营风险和发展前景的信息相结合。

(三)从整体上对企业作出更有根据的判断

股东一般被视为最重要的使用者群体。股东投资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司,因此他们所关心的是整个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前景,而不是单个分部。正因为这样,有人认为分部报告对于股东没有相关性或有用性,但这是对分部报告含义的误解。一个公司是由各组成部分构成的,只有当你了解各个部分,你才能了解整个公司。不同行业和国家有不同的盈利潜力、成长机会和不同类型、程度的风险,有不同的投资回报率和不同的资金需求。因此,只有当使用者了解每个经营类型和地区在整个公司经营中的重要性时,才能了解一个公司过去的业绩和它将来的前景。

三、披露规则国际比较

(一)英国

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分部信息披露提出要求的国家,于1965年就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行业披露分行业的营业额和利润额以及分地区的营业额;1967年公司法首次作出公司应披露分布信息的法律规定;1990年6月,英国当时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C)综合有关法律规定和股票交易所的要求,了SSAP25《分布报告》,并从1990年7月1日起生效。这也是ASC被新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取代前的最后一份标准会计实务公告,它至今仍然有效,并被ASB以后的任何财务报告准则(FRS)所代替。

1.SSAP25的报告范围

适用于以下报告主体:(1)作为上市公司或有一子公司为上市公司的报告主体;(2)银行、保险公司或集团;(3)超过《1985年公司法》第248节定义的中等规模公司标准10倍的报告主体。

此外,SSAP25还有以下豁免规定:(1)如果信息的披露将严重影响利润,则企业不必披露分部信息;(2)如果法律不要求对企业营业额作出披露,则本准则也不要求披露分部营业额;(3)如果母公司是,但子公司不是上市公司、银行或保险公司,不必按本准则要求披露分部信息。

2.SSAP25的划分和确定

SSAP25要求将财务报表中的分部信息按以下两种主要的方式加以分类:行业分部(classofbusiness)和地区分部(GeographicalSegment)。根据SSAP25的名词定义行业分部是指一个企业中可能区分的,提供不同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地区分部是指企业经营或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某个国家或一组国家构成的地理区域。在确定报告分部时,SSAP25要求董事们考虑提供部分信息的总体目的和财务报表使用者需要的关于企业不同经营类别或不同地区的下列信息:(1)由剩余经营能力产生的投资回报;(2)所承受的不同程度的风险;(3)所具有的不同的增长率;(4)所具具有的不同的发展潜力。SSAP25认为,分部的数量不宜过多,企业只能对重要的信息予以单独报告。

SAP25的第9段的规定,重要分部是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1)它对第三方的营业额占企业对第三方营业额的10%或以上;(2)它的分部成果,无论盈利或损失,占所有分部盈利或损失的10%或以上;(3)它的净资产占企业净资产的总额的10%或以上。

3.SSAP25的披露内容及要求

SSAP25要求企业在其财务报表中对财务报告的每一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作出定义,并披露营业额、分部成果和分部净资产等有关信息。

(二)美国

迄今为止,美国对分部信息的披露最为详尽。从1969年开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要求上市公司按行业或地理分部来披露分部信息。1976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SAB)颁布SFAS14——《企业的分部财务报告》;以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陆续了第18号准则公告(1977年)、第21号准则公告(1978)年、第24号准则公告(1978年)和第30号准则公告(1979年)等分部报告有关准则,1997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SFAS131——《企业分部披露和相关信息》以取代SFAS14——《企业分部财务报告》。

1.报告范围

第21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将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第24号准则规定了企业免予编报分部信息的几种情形。

2.划分和确定

SFAS14——《企业的分部财务报告》,这个准则着重于要求企业按行业、按国外经营、按出口销售收入以及按主要客户披露四个方面的信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规定,所有可报告分部来自非相关客户的合并营业收入,最低应占所有行业分部相应合并营业收入的75%。SFAS131以企业内部管理方式而不是按产业、地理和主要客户来确认可报告分部。要求企业在年度报告里公开报告经营分部信息,明确的将经营分部定义为:一个企业的组成部分:a.它参与经营活动,发生费用并从中获得收入,b.企业的主要经营决策者要定期对其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以作出关于对分部的资源分配的决策并评价其业绩,c.对于它而言,可得到个别的财务信息。并要求在给股东的中期报告里报告某些信息,同时它还对产品和劳务、地理区域和主要客户的相关披露作出了规定。

3.报告内容及其要求

在行业分部披露方面,要求企业将世界范围的产品和劳务进行分类,当行业的营业收入、损益或者资产分别占企业联合营业收入、损益或者资产的10%以上时,就要进行行业分部披露。行业分部一般由产品性质来确定,以便相近的产品能够归为一类,并按行业披露营业收入、经营损益和可辨认资产,这类信息披露可作为对企业期中和年度主要财务报表的一个补充。企业按国外经营披露有关信息,通常是通过地区分部披露来实现的。地区分部披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将企业经营按国内经营和国外经营分开披露。二是将企业国外经营按国外地区分部分开披露。按主要客户的销售信息披露,如果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10%以上是向一个客户销售而取得的,那么这个销售额就必须披露。主要客户的类别可以是任何单个客户,也可以是国内政府机构的汇总信息,或者是国外政府的汇总信息。SFAS131要求披露的信息更详细,包括财务信息和描述性信息。企业必须报告:①总体信息,包括用以确认企业可报告分部的因素(包括组织基础)、每个可报告分部取得收入的产品和服务类型。②关于盈利或损失和资产的信息。③计量基础。④调整数据。⑤以前信息的重新表达。⑥在企业范围内关于地理区域、产品和服务、主要客户的信息。中期需报告的信息有: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部间收入、分部盈利或损失的计量、从上一年度报告起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总额、从上一年度报告起分部基础和盈亏计量基础变化的描述、分部盈亏调整为企业在所得税、特别项目、持续经营和会计原则变更累积影响之前的合并利润。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1981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颁布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IAS14)

从而成为最早对分部报告进行规定的组织之一,其内容与美国的第14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相当接近。1995年,IASC颁布第51征求意见稿《报告分部财务信息》,1997年对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

1.报告范围

1997年的IAS14《分部报告》则将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在公开证券市场上发行的权益性或债务性证券发行过程中的企业”。

2.划分和确定

ISA14要求企业按行业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分部信息。修订后的IAS14的特色在于其主要分部披露形式(或主要报告形式)和辅助分部披露形式(或辅助报告形式)的确定方面。修订后的IAS14认为,在确定行业分部披露和地区分部披露谁为主要分部披露形式,谁为辅助分部披露形式时,企业的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和实质具有决定作用。具体地说,如果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的差异性影响,则行业分部披露是主要分部披露形式,而地区分部披露是辅助分部披露形式;相反,如果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企业经营的国家或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影响,则地区分部披露是主要分部披露形式,而行业分部披露是辅助分部披露。主要分部披露所列报的信息量比辅助分部披露所列报的信息量要大得多。ISA14还规定,如果将企业已报告的分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相加,其总额不到企业总收入的75%为止,企业将增加报告的分部,直到其来自客户的收入总额达到75%为止。

3.报告内容及其要求

IAS14将分部报告划分为主要的分部报告形式与次要的分部报告形式。并要求在主要报告形式中披露以下信息:(1)分部销售收入或其他营业收入(应区分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收入和来自企业内部其他客户的收入);(2)分部的成果;(3)分部资产的帐户金额总额;(4)分部的负债;(5)本期购入的分部资产(财产、厂场、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总成本;(6)分部资产本期的折旧费和摊销费的合计数;(7)除折旧费和摊销费以外的重要的非现金费用合计数;(8)如果实质上全部有关联的业务只与该分部有关,应在分部信息中披露企业在关联企业、合营企业或采用权益法褐色的其他投资的净损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合计数,以及有关投资的金额。此外,它鼓励企业对分部收入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作出披露,对具有相似规模、性质或影响的分部费用项目作出披露,还鼓励企业对分部的现金流量信息作出披露。

次要报告形式应披露以下指标:(1)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分部收入;(2)分部资产的帐面金额;(3)本期购入的预期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分部资产(财产、厂场、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总成本。

四、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

1994年以前,我国分部信息的披露完全处于自愿披露状态,没有成文法规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进行这方面的披露。直到1994年1月10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首次对上市公司分部的信息披露要求作了模糊的定性描述。1995年12月21日,中国证监会了《准则第二号》的第一次修订稿。对于分部信息披露,修订稿除了保留以往正文中很模糊的描述性要求以外,还在附件中特别给出了“分地区、分行业资料”的披露格式,要求公司按产业和地区分类提供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并且要求对集团内分部间的交易结果予以抵消。1997年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又了《准则第二号》的第二次修订稿。这次修订稿只对多元化公司的行业分部作了定量披露要求,而且准则仅要求披露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利润信息,不再要求披露原来所要求的分部净利润和净资产数据。为了规范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财政部于1998年颁布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其中专门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应按年编制“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作为利润表的附表。2001年11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2005年7月19日财政部再次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草案)。但至今尚未正式颁布有关分部报告的具体会计准则。

五、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分部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考察,我国明显滞后于美英等西方国家。以下针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存在的若干缺陷,提出相应建议。

(一)报告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草案)没有对分部报告的范围作出限定。个人认为应鉴有关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和国际会计准则公告,将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上市公司及一些拟将要上市筹资的公司。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极大分离,其财务报告使用者众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国家对其监控力度明显较强,对其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要求也明显较高;拟将上市筹资的公司将要面对着广大投资者,本着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态度,提供分部报告有助于其更好的投资决策。广大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只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其决策的基本依据,选择上市公司提供分部报告,既有助于财务报告用户的决策,也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划分和确定

对于分部的具体划分,我国尚未有详细规定,但在(草案)中已作了极大的修改。在划分时考虑到风险与报酬同时结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予以确定。然而在实践中,企业对分部定义还是难以准确把握。笔者认为应根据美国1997年FASB了SFAS131的要求,采用“一致法”原则,即对分部的划分采用“管理法”来界定“经营分部”,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来决定划分分部的主要基础,让企业分部报告与内部报告保持一致。企业在对外报告中所划分的分部,应该与向企业高层管理部门(或董事会)报告时所做的划分一致。FASB认为“管理法”能够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和报酬的洞察力,能够“直面企业经营者是如何进行经营管理、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如何抵御风险的,即提高了分部信息的相关性同时,以企业内部管理框架作为划分标准也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

披露范文篇5

20世纪频发的财务造假案件迫使诸多国家开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本文将深市主板公司2015年数据做为研究对象,构造内控信息披露指数,讨论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和公司绩效的关系,以期完善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制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企业披露内控信息会传递一定的消息,外界可据此推断企业的质量。内控完善的企业,经营越有效,股价相应上升,而不进行信息披露的公司则被认为是低质量或存在不利消息的,其股价预期会下降。故本文假设: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5年深市主板公司作为样本,为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剔除ST、*ST及金融企业,得到441个研究样本。公司违规行为所受处罚的信息来自深交所的披露信息,其余数据来自万得数据库,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完成。

(三)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基本每股收益(EPS)作为企业绩效的指标,国内外学者研究都主要采用了这些指标,同时能综合地反映企业经营风险、股东收益和股东财富的变化。2.解释变量杨有红、陈凌云(2009)将内部控制五目标简化为3个:合规性、正确性、可靠性。本文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等信息中提取重要信息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记为IICI,从而反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具体赋值说明如下表)。3.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公司规模越大,绩效会越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会越大。本文是对公司期末总资产金额取自然对数对其进行衡量,记为SIZE。IICI的构建(2)资本结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大,股东和债权人所承担的风险越大,其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会增加,导致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从而对公司绩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采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资本结构,记为ALR。(3)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对于公司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股权集中度的衡量指标,记为JZD。

(四)模型的建立

根据研究内容,构建以下模型:(1)α0为常数,α1至α4为各指标的系数,是模型的误差项。(2)其中,β0为常数,β1至β4为各指标的系数,ε2是模型的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方面,仅2家被出具保留意见,占0.45%,428家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97.06%,0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内控审计意见方面,仅2家被出具否定意见,占0.45%,标准无保留意见共计410家,占比为92.97%。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公司的内控披露良好。样本中总资产收益率的极小值为-39.6379%,极大值为47.532%,标准差为6.92,说明以该指标衡量的公司绩效差别较大;每股收益极小值-2.65,极大值为2.99,标准差0.58,以该指标衡量的公司绩效差别较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的极小值为0.5,极大值为2.5,标准差为0.299,表明样本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质量较好;资产负债率极小值为2.92%,极大值为97.52%,标准差为21.08%,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很有必要;公司之间股权集中度的差别比资产规模之间的差别要大。

(二)多元回归分析

经过相关关系分析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规模与公司的经营绩效成正相关关系,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负相关。以ROA为被解释变量时,内控信息披露、资本结构和公司规模的t值分别为3.246、-4.258和0.566,在1%水平下显著;股权集中度变量的t值为2.501,在5%水平下显著,得到方程:ROAi=5.508+3.644IICIi+0.156SIZEi-0.072ALRi+0.053JZDi以EPS为被解释变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资本结构和公司规模的t值分别为0.910、-4.591和6.698,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得到方程:EPSi=1.663+0.08lIICIi+0.144SIZEi-0.006ALRi+0.003JZDi。

四、结论与建议

(一)有关结论1.实证分析得到样本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有效监督和激励管理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绩效。2.上市公司规模与经营绩效正相关,公司规模越大,治理机制和内控较好,经营绩效提升;股权集中度和绩效正相关,股权集中时,形成制衡机制,提升经营绩效;当企业过度举债面临较大还款压力时,会计舞弊的可能性增加,内控水平下降,绩效下滑。

(二)政策建议

1.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利于公司的绩效和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提升。因此,企业应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主动披露;监管部门要强化相关法定要求,加大对违规披露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2.内控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需标准化现阶段我国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够标准化,导致公司信息披露的形式各异,影响披露的质量,因此建议财政部对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做出统一规定,实现信息披露的具体化、标准化和明确化,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作者:奚燕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方红星、孙嵩.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12):67-73.

披露范文篇6

一、基本无信息披露阶段

(一)该阶段公司治理的演进情况1581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典型的股份公司——土耳其公司,而荷兰亦于1602年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1612年该公司获准在阿姆斯特丹贸易所公开出售股票。从此以后,公司发行股票日趋普遍,西方股票市场亦发轫于此(林志毅,2000)。在当时,股份公司作为一个新型事物,投资者对其缺乏基本的了解,股票市场上投资需求长期旺盛,资金供求严重失衡,常见的情况是,只要公司愿意发行股票,即便筹资用途荒谬绝伦或者根本无人知晓,投资者依然纷至沓来,以至于确实发生过股票发售点大门挤倒、发行人募得资金后不知去向之类的不幸事件(伯顿•麦基尔,2002)。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看,由于受当时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政府未对公司信息披露采取任何形式的干预措施。

(二)该阶段信息披露的特点如上所述,由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息披露缺乏需求,而政府又未对其采取任何形式的干预措施,因此,当时的股份公司在募集资金时往往只向公众做出“利润丰厚、前景广阔”之类的千篇一律而又未作具体说明的承诺,而会计信息则一般不对外公开披露,当然也更谈不上表外信息的披露。由于缺乏信息披露,股票市场上欺诈之风盛行,最终酿成“南海公司事件”,这一事件促使英国议会于1720年通过了限制股份公司发展的《泡沫公司取缔法》。

二、表外披露的起源和萌芽阶段

(一)该阶段公司治理的演进情况这一阶段英国和美国企业在公司治理上呈现出相似的特点。整个19世纪,英国在经济上起支配地位的是以个人业主制或合伙制为组织形式的小规模家族企业,直到1885年,有限责任公司在英国主要企业组织总数中也仅占5%到10%,而且,即使是这些企业,家族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很少发生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曼塞•G•布莱克福德,2001)。同样,美国企业这时也主要停留在个体经营、合伙或家族式企业组织状态,虽然19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出现了两类现代大型工商企业——铁路企业和工业企业,但这些企业的股权仍然主要集中于创业者、合作联盟和投资银行的手中,社会公众持有的股权比例相当小(Miranti,2001)。与这种股权结构相对应的是,多数企业视会计信息为企业的商业机密,不愿意将其对外披露。从证券市场上来看,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国内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财富,但缺乏充足的投资机会,这导致证券市场上资金供求严重失衡,市场投机气氛弥漫。从1848年到1901年,美国证券市场因投资过热而先后出现过6次危机(约翰•S•戈登,2005)。

这一阶段公司治理特征与一般企业存在较大差异的是铁路企业,由于铁路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仅靠内部资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铁路企业的大部分资金需要向社会公众筹集,但当时的投资者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多数选择了债券投资,这使铁路企业拥有了众多的外部债权人(Miranti,2001),他们对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看,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这一阶段仍然占有绝对支配地位,但政府已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了干预。英国对信息披露的最初立法起源于1830年以后的铁路业大发展,在铁路业发展的早期,英国的法律制度只要求铁路公司进行会计记录但不要求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后来,一些法律制度开始意识到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并要求公司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披露,如1835年的《西部铁路法》(theGreatWesternRail-wayAct)规定,铁路公司必须在股东大会上提交半年度的财务报表(Lee,1979)。在公司层面的立法上,迫于日趋发展的工业化的压力,英国议会于1825年废除了《泡沫公司取缔法》,在吸取“南海公司事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英国议会又于1844年颁布了《联合公司股份法》,该法案规定,董事应在股东大会前10天向股东和负责公司注册之官员提交“充分和公允的”(fullandfair)资产负债表和监事审计报告书。但是,法案并未就资产负债表和审计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任何说明。其后,英国的《公司法》经过了几次修订,其中,在1856年对《公司法》的修订中,删除了1844年《公司法》中有关强制报告和审计的条款,改为公司自愿报告和审计,直到1900年,《公司法》才重新恢复了有关强制报告和审计的条款。

美国对信息披露的最初立法也起源于铁路业的发展,美国的铁路业从1830年开始兴起,并在1850年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韩启明,2004)。随着铁路业的发展,铁路公司成为美国最早出现的现代大型工商企业,其信息披露问题因而受到了关注,19世纪40年代以后,一些州的商业法律开始要求铁路公司向外部投资者(主要是债权投资者)提供定期财务报告,但这些法律没有就财务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审计问题做出规定(Miranti,2001)。到1900年,已经有约占半数的州《公司法》要求公司向股东提供某种类型的报告,但对其内容仍未作具体规定(迈克尔•查特菲尔德,1989),也鲜有州《公司法》对财务报告的审计提出要求(Cochrane,1979)。

(二)该阶段表外披露的发展情况与特点主要包括:

第一,除了英国1844年的《公司法》对表外信息中的审计报告提出强制披露要求外(但1856年后又改为自愿披露),其他立法没有对表外信息提出任何强制披露要求,因此,这一阶段表外信息处于典型的自愿性披露阶段,不同公司的表外信息披露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Brief(1987)对美国公司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财务报告研究发现,这些报告可能包含一个资产负债表,但其他信息的披露数量和质量则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第二,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尚未分离,英国和美国公司在这一阶段都对会计信息存在着保密倾向(Aranya,1979;Brief,1987),这一保密倾向体现在财务报告上,无论是表内信息还是表外信息的披露,其信息量都相当有限。Hawkins(1963)研究发现,直到1900年,美国制造业公司向公众提供的财务信息仍然乏善可呈:仅有为数不多的公司向公众提供一份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偶尔也会有公司披露营业收入和利润数据,至于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利润的情况则非常罕见,而且,即使存在报表披露,这些报表也基本没有经过审计;更有甚者,有些公司除了向公众披露公司资本额和股利分配情况外,不披露任何其他财务信息,而另外一些公司则干脆不披露任何信息;Lee(1979)研究了英国DisfiHe~酒业公司从1830年到1950年财务报表的披露情况,虽然该公司的财务报告在英国上市公司中算得上是比较完善了,但在1949年以前,该公司没有对财务报表进行任何的表外解释和说明。

第三,由于对信息披露内容缺乏立法上的强制规定,该阶段实际上是公司创造性地进行各种财务报告实践的试验期,因此,这一阶段表外披露的信息量虽然总体有限,但却存在个别类型的企业因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性而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表外披露内容的情况,也正是这些企业的财务报告,开始孕育出现代财务报告表外披露诸多内容的起源和萌芽。这其中,美国19世纪50年代兴起的铁路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由于对高资本投入的需求,这些企业拥有了大量的外部债权人,对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较高要求,当时,有些铁路公司在财务报告实践水平上已经远远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企业。钱德勒(1997)的研究表明,早在19世纪50年代,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就已经在年度报告中向公众披露与经营有关的大量统计和财务数据;Gelinas和Baillargeon(2006)也指出,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公司在19世纪50年代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年度报告;Flesher和Previ(1999)则更为详细地研究了伊利诺斯中心铁路公司从1851年到1861年的财务报告情况,1851年,由于公司刚刚成立,该年度的财务报告显得极为简单,仅包括一张收支表、一张预算表及一封公司董事长的信,年报长度仅为3页。但到了1855年,公司年报长度剧增到50多页。其中,财务报表占了4页,其余部分则皆是表外信息的内容,这些表外信息主要包括:审计报告,但审计人不是外部注册会计师,而是公司董事会下属的三人审计委员会;公司收入、费用的详细说明,即详细列示公司铁路线上每一站点的收入、费用情况;公司经营业务情况,即详细说明本年度各种货物运输量的情况;经济环境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即详细分析和说明当时迅猛发展的经济水平对铁路业兴起的重要意义;盈利预测;公司股东人数、总股份数及股价情况;公司土地的销售情况;类似广告性质的对公司准备出售土地的大肆宣传。纵观这些表外信息的内容,除了第八部分外,其余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第一到第六部分业已成为现代财务报告表外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值得提及的是,在公司1856年的年报中又有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开始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项目进行解释,其解释方式是:对报表内的一些项目以A、B、C、D等字母按顺序进行索引,再在报表正文以下的对应字母处对相关项目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显然,这一披露形式已经具有现代报表附注的一些雏形;二是开始提供收入、费用等项目连续5年的比较数据,并进行趋势分析。

第四,虽然不同公司在表外信息的披露上存在巨大差异,但这一时期也再现了两类相对比较常见的表外信息,即董事会报告和,审计报告,董事会报告主要就公司的历史和经营情况、股利分配情况、报表项目的会计处理方法及详细情况等进行说明,审计报告主要就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正确性进行审计签证。由于缺乏法律上的强制规定,这两个项目的披露内容在实务中呈现出多样性,以审计报告为例,在美国皇家大陆天然气协会(theImperialandContinentalGasAssociation)1827年的审计报告中仅有一个词:“已检查”(Examined),从1838年到1862年,该协会的审计报告变为“我们已核查了账簿上的相关账户,确认其是正确的”。与这种极其简化的审计报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些公司的审计报告则相当繁琐,如在美国梯瑞尔天然气器械公司(TirrillGasMa-chineCo.)1896年的审计报告中,审计人员详细地介绍了对报表各个项目的审计过程和审计依据,甚至细致到把公司主管写给注册会计师的有关存货估价方法的信件列入了审计报告(Brief,1987)。

三、表外披露的初步发展阶段

(一)该阶段公司治理的演进情况从1900年到1930年,美国公司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外部中小投资者阶层开始兴起,公司股权结构日益分散化,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了显著地分离,职业经理人成为控制公司的主要力量。1900年之前,美国资本市场发行的证券大部分是铁路公司的债券和优先股,其购买者主要是储蓄银行、投资银行、信托基金及美国东部一些最富裕的人群;1900年以后,公用事业公司和工业公司成为发行证券的主体,发行证券的类型也开始从债券和优先股转向了普通股。在证券购买方面,美国新兴的中产阶级开始大量加入购买者队伍中,公司的持股人数急剧增加。Berle和Means(1933)在《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详细地研究了美国1900年到1930年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化、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并统计了1929年美国200家最大公司的股权结构情况,结果表明,由职业经理人控制的公司比率已达到44%,控制的财富比率更达到58%,并由此得出结论,现代公司中股权已越来越分散,所有者权利实际上越来越是名义上的,企业实质上是控制在职业经理人的手中。控制着公司主要权力、并且不受监督的职业经理人极有可能会以损害股东权益的方式追求其自己的利益。

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看,1900-1917年,美国进人了所谓的“进步时代”(ProgressiveEra),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社会思潮,其中之一就是,一些人对日益兴起的大企业所引发的社会、经济、政治和道德问题产生了疑虑,对完全放任自流的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反思。批评家们指出,大企业控制了政府、信贷、学校和媒体,这种控制与美国传统的社会、经济民主理念格格不入,美国的“民主”与“自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人由此提出,大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应仅仅关注利润(普雷维茨、莫里诺,2006)。另一些人则指出,为了限制大企业日益膨胀的权力,应该提倡企业经济活动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美国大法官路易斯•布兰戴斯在其1914年所著的《他人的金钱》一书中指出,公开是救治现代社会及工业弊病的最佳良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转引自林志毅,2000)。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美国政府开始了一些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尝试:(1)1911年,堪萨斯州通过了《蓝天法》,规定证券发行及证券推销员必须登记,所有证券未经许可不得出售。发行人必须公布财务报告并接受银行专员检查。损害公司财产、欺诈行为或不守登记条款者要负刑事责任。但是,法案仍未就财务报告的详细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堪萨斯《蓝天法》公布以后,其他各州纷纷效仿,不到两年时间,已经有23个州通过了与其类似的法律制度。《蓝天法》是美国早斯重要的证券立法,但也并未给投资者提供充足的保护,其原因在于,州一级的法律制度无法对跨入州的证券活动进行有效的管制;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太多的例外条款(Hawkins,1986)。(2)1917年,为了对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予以标准化,联邦储备委员会了《统一会计》,这份文件对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及其编制方法进行了规范。但是,文件在执行中遭到许多人的抵制,反对者指出,为不同的企业订制统一会计和审计制度的任何建议都是危险的(葛家澍、林志军,2006)。

1918年到192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持续的经济增长及高度繁荣的工商业使美国上下弥漫着乐观主义情绪,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因而重新抬头,“进步时代”对大企业的批评现在演变成对大企业的崇拜。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哈丁总统恢复了“自由放任”政策,原本形成的、有限的政府和职业界参与的观念遭到了否定(普雷维茨、莫里诺,2006)。柯立芝总统的话很好地表达了当时的情况:“既然政府对工商业保持一种‘自由放任’的繁荣态度,那么就不需要什么法人的会计责任和任何外部控制和干预了。”对工商企业采取“家长式”怀柔政策的结果是,这一阶段,政府再也没有在信息披露管制方面有所作为。

(二)该阶段表外披露的发展情况与特点

主要包括:

第一,虽然一些组织在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其收效甚微,表外信息依然缺乏法律上的强制性规定。处于完全的自愿性披露阶段。这一阶段,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投资银行协会和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等组织都就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提出了一些意见或建议,但因为影响力和权威性有限,其意见或建议没有受到重视。如1925年美国投资银行协会曾就各类公司募集证券说明书的披露内容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以工业类公司为例,其提出的披露内容包括:所处行业的描述;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公司管理层的情况;固定资产的情况,包括固定资产的规模及生产能力;可理解的资产负债表及对存货、营运资本等的必要解释和说明;历年盈利情况及股利分配情况;拟发行证券的描述;发行证券的目的;如果是发行股票,应说明投票权情况及投资者保护条款的内容。应该说,即使从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样的披露水平也不算太低,遗憾的是,诸如此类的良好建议在当时既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公司管理层的遵循。由于缺乏法律上的强制性规定,公司在对表外信息的披露上依然各行其是,相互间差异很大。如同是工业企业,美国钢铁公司1902年的财务报告超过了50页(Claire,1945),而西屋电气和制造公司1901年提交给股东会议的财务报告仅为2页@(Hawkins,1963);又如,有些公司没有把年度报告当成会计信息披露的文件,而是把其变做公司产品的宣传册或者是政府政策的评论书(Claire,1945)。

第二,虽然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上看,由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及由此产生的外部投资者的压力,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逐步改善,表外信息初步得到了重视。美国钢铁公司的财务报告被认为是当时的典范,其表外信息相当丰富,总共包含十几项内容(Claire,1945)。但像这样的情况并非仅此一例,一些其他的公司如国际收割机公司、1911年后的西屋电气和制造公司等,其财务报告也达到了这样的水平(Brief,1987)。Hawkins(1986)系统地研究了1900-1933年美国公司募集证券说明书的披露水平,刚开始,说明书的长度很少超过两页,内容主要是介绍发行证券的类型、价格和数量等情况,会计信息则只说明公司以前年度的净利润情况。到后来,说明书的篇幅逐渐变长(平均可以达到6页),不仅有了资产负债表及审计报告,还出现了大量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情况进行说明的表外信息。

第三,这一期间,比较常见的表外披露内容有了大幅度的扩展,主要包括:审计报告、会计政策和报表项目的说明(但大多不是以附注的形式出现)、公司历史和经营情况、财产情况、管理层情况、专利情况、利润情况、资本情况、股利分配情况、公司未来前景展望等。值得指出的是,这一阶段,美国虽然一直没有涉及审计报告的强制规定,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中期,大部分公司都已愿意接受审计,并把审计报告列人到财务报告中(May,1926)。

四、表外披露的迅速发展和膨胀阶段

(一)该阶段公司治理的演进情况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化,经理资本主义完全取代金融资本主义。这一特征可以用以下两组研究数据说明:在公司的持股人数方面,195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东人数占全美人口的比例仅为4%,到199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1%(普雷维茨、莫里诺,2006);LaPora等于1999的调查表明,如果以10%作为终极控制权(ultimatecontr01)标准,美国最大的20家公司中有80%属于股权分散型,仅有20%属于家族控制型。

第二,机构投资者开始兴起,其对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更高的要求。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证券市场的外部投资者主要是中小投资者,但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为代表的外部机构投资者开始兴起,并逐步代表分散的中小投资者成为外部投资者的主体。Hamilton(2000)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变化情况,表明,1950年之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到10%,但到了1996年,持股比例达到了48.5%。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以基金投资经理、财务分析师等为代表的专业化信息使用者开始成为财务报告的主要用户,对公司的财务报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限的表内信息再也无法满足更多的信息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Hawkins,1986)。倡议者认为,现代大型企业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不能只关注利润,而应“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公司”。倡议者进而认为,公司应在其财务报告中反映其对雇员、消费者、环境和社会等承担的责任的履行情况。

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来看,政府已经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转而开始对证券市场和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全面的监管。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并造成全国性的经济大萧条,萧条过后,人们开始对经济危机进行反思,其中,以Berle和Means为代表的人士对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认为其是造成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后,美国国会分别于1933年和1934年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并根据《证券交易法》的要求成立了专司证券市场监管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核心理念是信息的“充分披露”,针对“充分披露”这一理念,罗斯福总统指出,联邦政府不能也不应该采取任何这样的行动,即确保新发行证券信息信誉良好、价值稳定、或者作为资产将可以盈利,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即坚持每种在州际销售的证券必须完全公开信息,并且不允许与发行相关的任何重要信息在公开前遗漏。依照这一理念,SEC及其授权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开始大量有关公司信息披露的准则、法规和条例。其中,自1934年起,SEC以指南手册的形式对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内容进行规范,并于1940年汇编为《S-X条例》,其后,SEC又颁布了对非财务报表信息进行规范的《S-K条例》。

(二)该阶段表外披露的发展情况与特点主要包括:

第一,这一阶段是表外信息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阶段。在美国,对表外信息进行强制规范的文件主要是SEC制定的《S-K条例》及FASB等准则制定机构制定的有关报表附注的披露准则。按照《10-K表》及《S-K条例》的相关规定,截至2006年,公司年度报告的表外信息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经营业务、财产情况、法律诉讼、股东表决事项、公司普通股市值及相关股东事项、财务数据摘要、管理当局关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讨论和分析、市场风险定性与定量披露、报表附注及财务报表的补充数据、注册会计师的更换及公司与其在会计政策与财务披露方面的分歧、内部控制与程序、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公司治理情况、管理人员报酬、特定受益人和管理层的证券持有情况、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审计费用及审计服务、各种图表及8-K的申明等。公司除了按照以上规定进行强制性披露外,还可对其他内容进行自愿性披露,如“核心能力”信息、预测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和环境保护信息等。实际上,有研究表明(如Bartlett和Jones,1997;FASB,2001),许多公司除进行强制性披露外,还进行大量的自愿性披露,有时,自愿性披露的内容量甚至超过强制性披露。而Newson和Deegan(2002)的问卷调查结果则表明,公司自愿性披露主要围绕“核心能力”进行,如通过披露人力资本、公司战略等反映公司的“核心能力”。

第二,基于机构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的强大信息需求,这一阶段,表外信息的内容量迅速膨胀,尤其是9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表外信息的迅速发展和膨胀历程可以简述如下:20世纪30年代,报表附注开始大范围的出现;1964年,Hermanson提出人力资源会计;1968年,SEC要求公司编制管理层讨论和分析,管理层讨论和分析由此成为表外信息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1973年,SEC开始鼓励公司自愿披露预测性信息;1975年,英国的《公司报告》建议公司披露雇员报告和增值表等内容,以满足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1978年,FASB在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把财务报表的概念拓展到财务报告;1979年,FASB第33号财务会计准则,要求在表外披露物价变动信息;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改进企业报告一着眼于用户》一书中把财务报告拓展到企业报告,并提出了一个包含表内信息和表外信息的综合报告模式,表外信息由此得到了极大的丰富;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开始在欧洲大范围兴起,并在实务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与此同时,知识经济开始兴起、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出现,有关企业无形资源、人力资源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表外信息因而不断增加;2002年,美国国会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内部控制、表外融资、公司治理等项目提出了新的披露要求。

披露范文篇7

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无外乎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两类问题。按照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效率和公平是配置或分配过程中的原则性问题,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过程的两个方面,效率与公平是这两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或尺度。

所谓证券市场的效率,是指证券价格对影响证券价格变化的会计信息的反映程度。证券市场效率的判定标准是,证券的价格是否充分地反映了可提供的信息,考虑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证券市场的效率有有效和无效之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即市场对某些信息系统而言是有效的,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信息系统也有效。关键是对前述证券市场效率判定标准中“充分地反映”程度或“可提供的信息”外延的界定问题,即证券价格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公开信息,还是完全反映所有公开信息,甚至完全反映包括内幕在内的所有公开的信息。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学教授尤金·法玛(EugeneFama,1970)将此三种情况分别称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根据法玛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划分标准,我国会计理论工作者在对我国证券市场现状进行了充分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已处于弱式有效阶段的结论,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是符合我国现存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

公平就是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它既是一种分配、裁判规则,也是一种主观体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性,这个概念如果相对于某一特定上市公司来看的话是比较容易界定,它是指上市公司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充分性,并且其披露的内容对所有信息使用者来说是公平的。它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公司的会计信息必须充分、真实、及时地披露;二是此信息必须公平地披露给所有信息使用者。然而该概念如果站在证券市场的角度相对于投资者(包括现存或潜在)来说,则界定较为困难,它与各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选择有关,由于由各上市公司披露的所有会计信息中的每一种信息都可能会导致市场中的部分投资者的福利变好而另外一些投资者的福利变坏,投资者进行选择并采取行动时,就存在公平问题,因此,其判定标准是,财富是否合理地在经济中的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考虑的是收入的分配问题。假设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某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能公平地在信息使用者之间进行披露,则每个投资参与者从该信息中获取的超额预期回报为零,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认为会计信息的披露相对于投资者是公平的;反之某会计信息事先被少数人掌握,则他们就会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来操纵证券价格,谋取暴利而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我们认为是不公平的。

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第一,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方案指出,在某种市场状态下,可能导致经济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更有利的位置而没有人处于一种更不利的位置。该方案作为评价市场效率的著名法则,实际上也兼顾了公平原则,我们把它放到证券市场来理解,如果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并且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是公平的,投资参与者通过获得的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交易时将较少关注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他在交易时也将不会获得超额预期回报,另外,在此市场里,谁也就不会操纵证券价格,因为,所有可获得的会计信息都已反映在证券的现行价格中。第二,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两者之间又是有矛盾的,证券价格的变动是投资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即投资者的财富会随着证券价格的变动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公平并不是绝对的平等或平均。可见,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两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但是无论证券市场的效率还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都必须以可提供的信息充分披露为基础和前提,信息披露实质上是左右证券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看,会计信息不仅能为维护良好经济秩序提供可靠信息和基本保障,而且能提供使社会资源、个人收入得到合理配置、分配的依据。

二、政府与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的关系

在政府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学术界的理论探讨还是改革者们的实践探索,往往带有一种倾向性甚至错误的观点,一者认为市场调节解决的是效率问题,政府规范解决的是公平问题,持这种观点者是受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另者认为政府规范所解决的不是公平问题,而应该是效率问题,提出效率优先的观点,持这种观点者是根据我国特定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进程归纳、总结出来的;再者在资源配置问题上大谈公平,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大讲效率,颠倒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进而无法准确研判政府规范领域,持此观点者目前仍大有人在,必须加以纠正。我们认为在我国证券业发展道路上政府与效率和公平这两者都有关。所谓政府规范,是指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开展工作、施加影响,使被规范的对象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政府的行为体现了政策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政府规范反映着证券市场和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和公平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我们承认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是一对矛盾体,如果一项规范政策的出台忽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则会造成新的矛盾出现,但是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又不是相互对立,水火不相容的,不能因此而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同时,我们又认为政府规范应有所侧重,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规范的重点是证券市场的效率,还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呢?

就证券市场的效率而言,证券市场是比较典型的自由市场体系,其运作往往要受到政府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证券市场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帕累托最优”,而实现此目标也是政府的愿望,政府可以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缺陷。然而,政府规范的效用并不是万能的,人们似乎有一种错觉:政府能够修补所有的市场缺陷。一旦发现市场问题,马上就想到政府,而不去分析政府能不能补救,或者说这种补救在多大程度上奏效。人们必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1)有效市场假说本身就蕴含着信息竞争,有效市场假说本质上是由零利润均衡状态扩展为不确定性情况下竞争市场的动态价格行为。(2)没有价格影响不一定就是规范不当,而有价格影响的市场也并不足以证明就是规范的效用。(3)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有有效的规范环境,也不可能把“滥用”水平降为零。就是有这种可能,也会因为达成此类结果的成本过高而不具有可行性。(4)政府因缺乏投资者信息需求的证据有可能产生介入性偏差(implementationerror)。因此,在证券市场的效率问题上,应本着市场调节为主的原则,政府不能去管那些本由市场决定而不该管的事情,否则会事与愿违,揽险于身,扭曲市场的功能,影响上市公司创新概念的推出,降低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用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李剑阁的话说:“一个成熟投资者不应该期望政府维持和推动令大家满意的市场价格,但有理由要求政府建立和维护令大家放心的市场秩序。”

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而言,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在没有规范的情形下,证券市场存在着诸多信息不对称情况,导致了经济后果与利益关系人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如,专业信息用户与非专业信息用户之间信息的差异性;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信息用户之间偏好的差异性;上市公司生产的连续性和披露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等等。拥有信息的这种不对称在本质上是不公平的,它会产生两种不良现象,其一是道德危机(moralhazard),即上市公司将利用超级信息的有利位置去最大化其自身利益而牺牲投资者的利益;其二是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即掌握信息多的一方会利用信息使用者的无知来获取额外利益。这两种现象的出现,给内幕交易者大开方便之门,影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性,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

因此,为了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保护较少信息的投资者不受较多信息投资者的伤害,必须转变政府规范的理念。政府规范的重点应放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性上,我们认为,立足于降低私人信息搜集,确保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充分地、公平地向投资阶层流动,并在及时性的基础上保证可提供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是我国目前政府规范的总体目标。当然,将政府规范的重点放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平性上实质上已经兼顾了证券市场的效率,因为会计信息披露是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与前提,基础与前提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政府只有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公平拥有,才能在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下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证券市场由弱式有效向半强式甚至强式有效的过渡。

三、政府应如何把信息引入到公开范围内披露

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不是无效市场,证券价格能较充分地反映已提供的会计信息,证明市场调节机制已经在发挥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又不是强式有效市场,证券价格还不能充分地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说明市场还不成熟,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陷,但这并非政府规范所能弥补的,如果政府强行涉足,则市场将重蹈前些年被外界议论为“政策市”的覆撤,与政府规范初衷相悖。虽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处在弱式有效阶段,但并不是说那些没有公开披露的信息就无价值可言,更不能由此作为阻碍会计信息充分披露原则贯彻执行的借口,我们甚至更有理由认为建立、健全系统而完善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体制已成为必要。政府是会计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政府对投资者利益的有效维护是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倡导“追求阳光下的利润”,并将其作为引导市场的主旋律,这一选择是非常理性的,尽管借助于法律责任(如《证券法》)、直接监管也能实现此目的,但建立一个强制要求哪些会计信息必须予以披露的规范机制则更具证券市场规范的特色,同时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充分、真实、公平地向投资者流动,让所有投资者都能沐浴到阳光下的利润,政府还要做许多工作。

在我国现行规范体制中,关于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规范部门主要有财政部和证监会,尽管其他政府机构和独立的规范机构也可能影响效率和公平作用的发挥。从原理上看,财政部的管辖权可以看成是制定会计准则,而证监会的管辖权则在于披露。但是其权限界定却比较模糊,财政部制定的许多准则中都包含披露的内容,而证监会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会计准则的制定。但是,无论是财政部还是证监会,作为政府规范部门,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两者在规范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在有效降低私人信息搜集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政府规范部门可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社会政治因素、环境保护等的前提下,通过制定足够的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及其内容与表达方式进行规范,阻断(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会计信息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向私人流动,使信息使用者能公平地获得必要信息,从各方面制约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自由度,使证券市场在良好的秩序下运行。那么,政府应如何把信息引入到公开范围内披露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随着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长,政府可考虑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参照国际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探索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框架。要求操作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信息披露,以便使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

(二)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技术时代,构成经济决策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在某些环节非财务信息往往比财务信息对决策更具价值。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理解公司的经营思想,弥补了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政府应限制性地提倡上市公司对某项经济决策的作出,不仅要揭示其财务信息,而且还要揭示其非财务信息(如战略管理会计)。

(三)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仅仅是事后报告,然而,投资者却更希望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和财务状况。建议政府应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中(而非仅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中)增加一个对企业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投资额和其它方面的发展水平的未来前景报表,鼓励公司进行适当的自愿披露,包括披露一些有一定依据的预测性、前瞻性会计信息和管理当局的意图等。

(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子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各不相同,总括的财务信息可能会掩盖某些项目的实质,因而,投资者还希望了解上市公司的分部信息,以确认和分析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分析赢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由于分部信息比整体信息更为准确、客观和有效,政府可要求上市公司按年度、甚至季度披露其分部信息。

(五)“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为满足非购买者(包括股东以外的、关心上市公司的社会各界)了解公司信息的需求,政府可鼓励上市公司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之外,另外增编增值报告、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

(六)如今的会计仅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的确认、计量与报告上,而未能提供更多关于公司诸如知识、软件、商誉、人力资源价值等软性资产的信息。报告软性资产的信息已变得十分重要。政府应采取必要的会计规范,使这些软资产价值的变动额得以适当的形式真实地加以反映。

(七)为使投资者全面、及时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资料,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的和传输逐渐由现在的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形式,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会计信息收集、分析和检索网络;另一方面尽可能地缩短报告周期,建立一种持续披露制度,逐步增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使用户可以随时进入上市公司信息库。

参考文献

1[美]威廉·H·比弗.薛云奎主译.财务呈报—会计革命[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1999

2汤云为,陆建桥.论证券市场中的会计研究:发现与启示[J].经济研究,1998;7

3陈国辉,李长群.论证券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J].北京:会计研究,2000;8

4杜兴强.谈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及改进设想[J].财会月刊,1998;4

5董琼慧.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J].上海会计,2000;5

披露范文篇8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表现出的局限性

1.财务报告无法反映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因素

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因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财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但经营成果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只能使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因素,尤其是表外非财务因素缺乏必要了解。

2,现行财务报告主要是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这一特点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

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报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性信息,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

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为它可以“以小搏大”,所以企业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

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为主的财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洽是事业的前景状况。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展示着过去辉煌的业绩,但随后经营状况却直线下降,此时投资者也往往受财务报表的蒙蔽而遭受损失。

3.现行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财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试问,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样长的时间间隔内,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发生怎样大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巴林银行,1994年底其帐面净资产为450亿一500亿美元,而到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原因。企业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一笔交易而使财务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目前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来看,这种变化是无法及时使决策者获悉的。

除以上几点外,财务报告还有其它几点局限性,譬如它只能列示以货币表现的项目,经常把重点放在法律形式上而不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上等等。、综上所述,种种局限性的成因可分为两种:一是由财务报告本身内在属性所决定的;一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财务报告赖以发挥作用的条件有所变化,使财务报告的质量有所下降。对于前者,我们不应过分指责,相反的,应考虑用其它方式宋弥补。我们考虑的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应怎样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使其逐步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未来财务报告模式

为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财务报告应考虑到投资大众的广泛信息需求,将企业经营面临的机遇、风险、前景、背景等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出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目前的财务报告体系必须在内容、体系等方面做相应改进,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1.财务报表的改进

(1)不再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

前文已列示了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的种种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末来的财务报告将同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譬如针对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可采用公允市价来计量。在选择计量基础时,随着对信息相关性的日趋重视,将来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有可能作为一种计量基础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报告模式,但就短期来看,由于可靠性等原因,似乎现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一时不能被取代。

(2)更多的披露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提高,不确定性信息大量增加,企业需要加强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控制,财务信息使用者也迫切需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7年发表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特别工作小组报告》,专门对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和财务弹性的披露问题发表意见。因此,财务报告将更多的披露有关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3)更多增加分部信息

跨国经营的大集团公司的经营业务及分支机构都比较复杂,提供分部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分部报告的目标是:就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提供多种标准的补充信息,因此分部信息是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机会和风险的重要依据。有关分部信息的确认与披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改进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4)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将日趋增加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前文中指出许多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非财务因素无法披露,类似的这种信息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因财务报表的复杂化,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某些必要的说明又必须加以补充,所以要在附注中说明。另外,还有一些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等内容将更多的扩充到表外的附注中去,以便使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多地获知企业各方面的信息。

2.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

财务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不仅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有时也为某些别有动机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人们迫切要求及时获得可靠的信息,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成为可能。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取代传统手工的财务报告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相可靠性。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后,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都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使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变动情况及其它主要事项,虽然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给传统财务会计及报告理论带来冲击,但相信它是会计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很不规范。在证券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仍稍显滞后。财务报告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与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应特别注重完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这也是我国目前“财务披露不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一个方面。

1,协调各项会计政策,规范信息披露

我国会计规定可谓政出多门,关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有两个部门来制定:财政部和证监会。前者通过会计准则及具体准则对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后者主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和《财务报表附注指南》进行规范。两者尽管分工较默契,但协调性不够。应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使各项会计政策协调起来,以便更好的指导信息披露工作。

2,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加快具体准则制定工作

我国目前已发表的具体准则只有很少一部分,在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会计改革和财务报告的改进都需要具体准则的尽快出台。而相应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定位和具体内容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完善

3,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审计鉴证作用

充分发挥审计的签证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对财务报告的改进和信息披露的规范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菲·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探讨[J]·财会月刊,1998(2)

披露范文篇9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表现出的局限性

1.财务报告无法反映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因素

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因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财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但经营成果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只能使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因素,尤其是表外非财务因素缺乏必要了解。

2,现行财务报告主要是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这一特点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

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报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性信息,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

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为它可以“以小搏大”,所以企业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

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为主的财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洽是事业的前景状况。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展示着过去辉煌的业绩,但随后经营状况却直线下降,此时投资者也往往受财务报表的蒙蔽而遭受损失。

3.现行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财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试问,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样长的时间间隔内,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发生怎样大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巴林银行,1994年底其帐面净资产为450亿一500亿美元,而到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原因。企业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一笔交易而使财务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目前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来看,这种变化是无法及时使决策者获悉的。

除以上几点外,财务报告还有其它几点局限性,譬如它只能列示以货币表现的项目,经常把重点放在法律形式上而不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上等等。、综上所述,种种局限性的成因可分为两种:一是由财务报告本身内在属性所决定的;一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财务报告赖以发挥作用的条件有所变化,使财务报告的质量有所下降。对于前者,我们不应过分指责,相反的,应考虑用其它方式宋弥补。我们考虑的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应怎样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使其逐步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未来财务报告模式

为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财务报告应考虑到投资大众的广泛信息需求,将企业经营面临的机遇、风险、前景、背景等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出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目前的财务报告体系必须在内容、体系等方面做相应改进,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1.财务报表的改进

(1)不再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

前文已列示了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的种种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末来的财务报告将同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譬如针对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可采用公允市价来计量。在选择计量基础时,随着对信息相关性的日趋重视,将来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有可能作为一种计量基础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报告模式,但就短期来看,由于可靠性等原因,似乎现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一时不能被取代。

(2)更多的披露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提高,不确定性信息大量增加,企业需要加强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控制,财务信息使用者也迫切需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7年发表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特别工作小组报告》,专门对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和财务弹性的披露问题发表意见。因此,财务报告将更多的披露有关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3)更多增加分部信息

跨国经营的大集团公司的经营业务及分支机构都比较复杂,提供分部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分部报告的目标是:就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提供多种标准的补充信息,因此分部信息是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机会和风险的重要依据。有关分部信息的确认与披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改进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4)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将日趋增加

前文中指出许多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非财务因素无法披露,类似的这种信息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因财务报表的复杂化,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某些必要的说明又必须加以补充,所以要在附注中说明。另外,还有一些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等内容将更多的扩充到表外的附注中去,以便使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多地获知企业各方面的信息。

2.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

财务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不仅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有时也为某些别有动机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人们迫切要求及时获得可靠的信息,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成为可能。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取代传统手工的财务报告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相可靠性。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后,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都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使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变动情况及其它主要事项,虽然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给传统财务会计及报告理论带来冲击,但相信它是会计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很不规范。在证券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仍稍显滞后。财务报告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与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应特别注重完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这也是我国目前“财务披露不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一个方面。

1,协调各项会计政策,规范信息披露

我国会计规定可谓政出多门,关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有两个部门来制定:财政部和证监会。前者通过会计准则及具体准则对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后者主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和《财务报表附注指南》进行规范。两者尽管分工较默契,但协调性不够。应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使各项会计政策协调起来,以便更好的指导信息披露工作。

2,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加快具体准则制定工作

我国目前已发表的具体准则只有很少一部分,在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会计改革和财务报告的改进都需要具体准则的尽快出台。而相应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定位和具体内容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完善

3,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审计鉴证作用

充分发挥审计的签证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对财务报告的改进和信息披露的规范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菲·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探讨[J]·财会月刊,1998(2)

披露范文篇10

一、分部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按分部编报财务报告中将分部信息披露定义为:按照一个企业的分部,具体说就是按企业的不同行业和经营的不同地区编报财务资料。

首先,由于各个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利润率、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投资风险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需要有分部资料来评定一个多元化经营企业的前途和风险,按分部提供资料的目的,就是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关于从事多种经营的企业的不同行业分部和不同地区分部的规模大小、利润贡献,以及发展趋势的资料,使他们对整个企业作出更有依据的判断。

其次,由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在经营范围和内容上相差很远,根据合并报表计算的各种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即不能代表母公司的营运效果,也不能说明子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合并报表的有用性大打折扣。

再次,由于各地区的物价水平不一致,在不同通货膨胀条件下,币值也不相等,将不同币值的报表合并在一起,并不能反映各地的购买力水平;特别是在外汇市场剧烈变动时,合并报表采用单一汇率把多种货币折合成统一货币,这种折合还受汇率、利率和各国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

最后,分部报告能满足不同层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有时某些财务信息的接受者不是与整个集团有直接联系,而是与其中的某一分部有关系,所以分部报告对他们来说更为相关。他们不但需要了解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更加关心对他们有直接影响的集团中某一分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分部信息披露的基础

1997年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及格式)》(以下简称准则第二号)规定上市公司应按行业披露分部信息;而国际会计准则以行业和地区作为分部的基础,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行业分部、国外分部、出口销售分部和主要客户分部信息。笔者认为,最合适的做法应该是按行业和地区分部披露。因为从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来看,有些从事各种经营的企业集团并不是按照行业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而是按地区来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此外,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由此给各个地区分部带来的机会和风险也不相同,所以一个企业应当分别揭示不同地区的经营活动,帮助信息使用者了解各分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但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跨行业的资产重组如火如荼,主营业务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因而按行业披露资料也是十分必要的。证监会不要求按地区分类编制资料,也许是因为行业分类信息更符合我国国情,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三、分部的划分

1.行业分部的划分。国际会计准则把行业分部定义为: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的客户,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美国的定义与此类似。但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都指出:行业分部的恰当确定终究归属于管理上的判断。

在实务操作上,可以参照政府或其他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行业或产品分类。例如,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将经济活动分为17个部60个类别;国际标准产品分类将主要产品分为10个部69个大类;我国将国民经济活动分为16个大行业和87个子行业。企业在划分行业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既不能分得过细,造成信息冗余;也不能分得过粗,以至无法提供必要的信息。一般而言,企业组织上的组合,如部门、分支机构或子公司,通常是根据企业在管理上的需要来建立的,这些组合常和企业内可以确定的分部相一致,这样做便于分部资料的编报。此外,企业可以将对外报告中所划分的分部与向内部高层管理部门和董事会报告时所作的划分统一起来,以节约信息成本。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地区分部的划分。国际会计准则对地区分部下的定义是:一个企业内可以划分的,在根据企业特定情况确定的特定地区区域内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中,经营业务的各个组成部分。地区分部可以根据企业营业的地点或者销售市场确定,也可以根据这两者共同确定。美国会计准则对地区分部的界定与此相似。我国公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把地区分部表述为:公司所在的省、自治匹、直辖市,这一限制明显太狭隘。对跨国公司而言,其国外经营既可以整体作为一个分部,也可以分国别或分区域报告,其具体划分仍然依赖于管理人员的判断。

四、报告分部的确定

根据重要性原则,并不是所有的分部信息都要披露。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单独披露的分部、合并披露的分部以及可以不予披露的分部。我国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对此未作规定,准则第二号也只有行业分部的重要性判断标准。我们可以参照国际惯例完善这方面的法制规范。

1.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对分部的重要程度可以采用一定的标准,并且合理地限制分部的数目,以免过于繁杂。这些标准可以是占企业合并收入、或营业利润、或资产总额的10%。不过这些标准并不是确定编报分部信息的唯一因素。

2.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比较详细:

①对营业额、利润或可辨认资产占全公司的营业额、净收益、或总资产的10%的行业分部应当披露;

②对营业收入或可辨认资产占全公司营业收入或总资产的10%以上的国外经营分部应予披露;

③如果某一分部不符合上述条件,但管理者认为需要单独报告以提高各期报告之间的可比性时,该分部仍可予以单独报告;

④应报告分部的收入合计应占企业对外销售收入总额的75%以上,若未能达到这项要求,应加入其他分部,直到达到要求;

⑤单独报告的分部个数不应超过10个。

3.准则第二号规定“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含10%)以上的,应按行业类别披露有关数据。”笔者认为单一指标可变性强,易于操纵,管理当局容易根据需要,只披露对企业有利的信息;采用多项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保证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在确定可报告分部的界限时,有人建议采用绝对数额,也有人建议将绝对数额与相对数额相结合,即首先规定一个相对较低的百分比,然后划定一个绝对额下限。笔者认为分部的重要与否决定于分部指标在总公司指标中的权重,而不是其绝对数额的大小,因此不应采用绝对数指标。同时,为了防止信息冗余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规定分部信息的披露数量。

五、分部信息的内容

1.国际会计准则区分重要分部和次重要分部分别规定披露要求。对重要分部提出的要求非常高:企业必须揭示收益、经营成果、资产现值、负债、取得资产成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成本与折旧、每股收益、合资企业投资情况。对次重要分部则要求揭示收益、资产和取得资产的成本。

2.美国会计准则要求对各应报告部分和不单独报告的合并分部揭示如下信息:①收入,包括向外界客户的销售;分部之间的销售或转移,以及这类销售或转移的核算基础,核算基础变更的性质及其对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的影响;分部收入调节为合并损益表上的收入;

②获利能力信息,包括每个分部的营业利润或亏损;分部之间营业费用分摊方法变更的性质及对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的影响;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调节为合并损益表上的税前收益;

③可辨认资产信息,包括折旧、折耗及摊销费用总额;资本支出;按权益法计帐的投资;会计原则变更对应报告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的影响。

3.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分部信息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折扣与折让、税金及附加、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资产总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等指标。准则第二号要求企业披露行业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的上年与本年对比数。笔者认为,前者规定的内容过于宽泛,企业不易准确确定分部各数据;后者规定的过于狭窄,信息披露不充分。

结合国外的做法,笔者认为,分部信息应披露以下内容:

①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营业收益,其中营业成本要揭示共同费用的分摊方法,披露这一信息是为了防止管理当局通过分摊方法的选择,操纵分部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