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2:30:29

偏远范文篇1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协调、监督;统一领导、指挥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依法组织查处产品安全事故;建立监督管理责任制,对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质检、工商和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所在地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依法做好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在管理方式上不管垂直与否的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都是区县一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作为监管主体具体承担着全区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责任。

过去以来,各区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上做了大量的探索。有些地方聘请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为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完善了监管网络,构建了乡镇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各乡镇成员单位参与的食品药品管理体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方还建立了以乡镇政府为主导或其政府机关个别工作人员为专干的监管队伍,这为推动广阔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迈出了十分可贵的一步,但很尴尬的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是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被监管对象、加之无运行资金支持,其组建起来的监督网络,实际作用有待商榷。以政府为主导或个别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为专干的监管队伍也因政府部门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准和认识不够清楚,使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同时这项工作也只仅仅政府个别工作人员参与,加之又对其工作成效的考核未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其乡镇政府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还没有形成组织合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协管成效也就没达到主管部门的预期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主管部门都应该强烈意识到,乡镇一级政府是最基层政权组织,是各级政府的合法组成部分,强化基层政权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一条对其规定的法定职责,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这样,在乡镇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没有具体主管机构设置的前提条件下,就理应承担起相应工作的具体职能。

二、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还需各监管主体解放思想,合理定位自身职能,真正落实自身责任。

上海市奉贤区从2006年4月以来,就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在其区辖8个镇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上,将“负责做好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明确写入镇社会事业和保障管理科(该政府的一个具体科室)的工作职能。从制度上保证了基层食品安全网络建设在人员、编制、培训、制度、职责、管理、经费、考核等方面的落实①。

湖南省张家界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根据当地食品药品监管现状,在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监管责任体系,建立了依托乡镇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在对其监管任务进行精细分解的基础上聘请和培训了部分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协管员,构建了相对较完善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部分乡镇政府采取了对本辖区实行行政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市、区县两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平时抓督查、年底抓考核,次年年初抓表彰和总结的措施。使偏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落实,初步形成了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平时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②。

上海奉贤区和张家界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经验的可贵之处就是做到了把最基层(乡镇)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基本职能限定为基层(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能之一,从其职能配置、人员、编制、培训、制度、职责、管理、经费、考核等方面得到了真正落实;可贵之处就是没有在政府外增加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大大提高了基层政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找准了方向。

结合上述两地经验,笔者认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就需各监管主体解放思想,在合理定位自身职能基础上,各自理清和落实自身责任。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应站在确保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的高度做到放权让利,乡镇一级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理应勇于担当。

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就是要把职能主要落实在本辖区较大影响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案件的查处和规模较大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及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许可上来,落实到监督指导下一级监管部门(乡镇一级政府)日常工作上来,主要承担着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许可、较大影响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查处、较大规模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监测,分析与预测、办理乡镇一级食品药品案件的法制审核、辖区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人员素质、基层监管员和信息员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等职能。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工作上来,承担本辖区规模较小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负责低级别、带共性、专业性弱的执法任务,如不规范和超范围生产经营使用、非法渠道采购、过期失效食品药品的查处等,还承担着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监测和报送、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的职能。

乡镇一级政府围绕自身承担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在上一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完善相应机构的基础上构建以专职人员或乡镇一级政府包村干部为监管成员,以村级自治组织主要负责人为信息员的监管网络。

三、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需构建诚信体系,完善中介组织建设,提倡行业自律,分类分级管理。

中介组织,是指那些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与经营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并且为各类市场主体从事协调、评价、评估、检验、仲裁等活动的机构或组织③。

在偏远农村大力推行食品药品中介组织建设,目的就是两个,一是运用其专业知识为其提供公益性服务,通过积极宣传和帮扶、个别指导与支持、科学引导与规范等办法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提供法律法规支持、生产经营技术支持、市场供需信息支持、生产经营者优质购销支持,推动生产经营者规范化生产经营;二是为自身所代表的特定的利益群体服务,通过集中反映基层民意、科学解决基层矛盾、政企关系积极再造等思维模式维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在社会上承担起联系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并通过这些服务使其自身也获得发展。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采取把中介组织纳入其监管范围的办法,以“中介组织参与”这种独特的沟通方式与千家万户生产经营者取得联系,通过中介组织来贯彻行政机关的管理意志,协调行政组织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监管关系,以此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以及法律义务。

在信用体系的构建领域,除了乡镇政府及村级自治组织引导中介组织在对市场这一块的诚信经营(包括技术含量、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不欺不骗、优良服务等)进行考量之外,合法经营一块的信用体系构建可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区县食品药品主管部门来做,通过建立中介组织与主管部门参与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等,完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信用体系构建。通过监管对象自主选择的不同信用等级(既实行不同信用等级的分级许可审批。在许可阶段通过当地组织强调道德因素)结合生产经营过程中构建的实际信用等级(中介组织和主管部门形成的信用等级),对监管对象实行分类分级监管。

四、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就是要围绕其相关职能,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考核体系。

在偏远农村巩固和构建以乡镇政府负总责,监管对象各负其责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就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科学界定相关职能,赋予乡镇政府和村级自治组织有对食品药品管理和监督的法定义务,建立和规范中介组织的运作机制,积极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和实行分级管理,也要依靠完备和规范有序的法律制度来支撑。只有通过规范有序,无缝衔接,多个监督主体多渠道参与,积极全方位发力,才能做好偏远农村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都要求把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这要求区县级人民政府及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围绕乡镇一级政府所承担的食品药品安全职能构建相应的考核目标,由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构建的监督队伍推进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考核任务。

区县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利用本身所占有的行政资源,采取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分片监督的办法,在乡镇推行驻片监督员制度,即以承担监督任务的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执法人员负责包片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日常联络,解决乡镇履行职能问题和监管执法当中的依法行政问题,和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聘任的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共同组成监督员队伍,驻片监督员时刻不定期的,灵活地掌握着各乡镇的食品药品安全动态,监督考核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①2008年5月出版《中国食品药品监管》第五期《耸立在湘西北的奇景》

偏远范文篇2

关键词:偏远地区;中学英语;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规划建设的互联互通项目推进我国与沿线各国之间实现进一步的合作和对话,与世界的交流将愈加频繁,而英语作为当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学好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身知识的储备提升,也是应对国际合作和沟通交流的需要。在我国,中学教育基本上全部将英语列为必修课,所以,中学英语教育是培养英语人才的重要基础。目前,贵州大部分偏远地区的英语教育得到了普及,但由于地理交通不便、教育投资有限、教学设施简陋等诸多问题,英语教学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加上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理念落后、习俗思想陈旧等原因,这些地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较低,相比于其他发达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这种差距将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两极分化愈加严重,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1贵州自然地理概况和偏远地区英语教育现状

贵州地理环境复杂,境内山地和丘陵占92.5%,山脉众多,河流密布。贵州省经济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共有48个部级贫困县,80%以上的贫困人口都居住在山区。受限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较为落后的经济条件,部分偏远地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即便个别学校英语教师编满配齐,但不少非英语科班出身,自身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传道授业解惑,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大多数人的目光普遍聚焦在发达地区的学生教育上,却忽视了偏远地区的学生教育,甚至对偏远地区落后的英语教育抱着不足为奇、漠不关心的态度,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改善偏远地区英语教学条件,提高偏远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才能打开偏远地区学生的视野,促进偏远地区学生全面发展。

2调查研究情况

2.1调查内容。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现状、基础设施、学生情况。2.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课题组翻阅了大量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文献资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偏远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思考,为完成论文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2)实地考察法:课题组到10所乡镇中学进行实地调研,与学校副校长、部分学生、英语教师进行访谈,随机观摩了20节英语课,掌握了偏远地区英语教学的第一手资料。3)问卷调查法:课题组随机挑选32名英语教师和400名学生组织问卷调查,432套问卷均有效,主要就英语教学现状、教师和学生队伍情况收集整理,形成调查结果。4)对比分析法:课题组对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学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将偏远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对比,查找差距并作为本文的论据。2.3调查结果。1)32名英语教师中,全日制本科学历的11名,大专学历21名,英语专业毕业的10名,非英语专业毕业的22名;2)400名学生中,有97名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但他们都表示小学英语非必修,形同虚设,有303名学生从中学才开始正式接触英语;3)10所中学中,4所中学有英语多媒体教学设施,但平时上课中,主要还是依托录音机辅助教学;4)观摩旁听的16节英语课中,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互动少等问题,而授课中教师发音不标准的问题时有发生;5)课外学习情况:除了完成英语作业外,不再投入其他时间学习英语的学生295人、平均每天花30分钟以内的67人、30分钟-1个小时的38人,1小时以上的0人。

3当前贵州省偏远地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硬件设施严重缺失,教学条件较为落后。教学硬件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偏远地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人口分散,教育资源无法科学集中整合,加上教学条件基础薄弱,投入的经费优先保障学生完成义务教育、翻建校舍等,最后落实到改善英语教学设施上的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一些中学缺少多媒体设备、多功能教室、远程英语授课等,大部分中学仅靠几本教材、一台录音机,在教育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偏远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条件与沿海发达城市不可同日而语,不少学生学英语表达仅停留在纸上,英语听力差和无法准确发音的问题比比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落后的教学条件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个别学生英语成绩平时不错,能准确地拼写英语单词就心满意足,有的甚至对自己的英语成绩踌躇满志,但实际上他们英语水平和发达地区学生相比可谓是不啻天渊,甚至仅相当于发达地区小学生英语水平。3.2教师队伍素质偏低,骨干力量不稳定。教师队伍是教育环节的核心力量,在偏远地区,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英语教师力量不稳定。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艰苦,无法吸引优秀教师落地生根,师资队伍补充困难,即便到这些地区支教,大多数教师没多久也会因吃不了苦、教学技能培训机会少等原因想方设法调到城市工作。二是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偏远地区的英语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本科学历的仅占34.3%,而英语科班出身的更是寥寥无几,不少教师本身英语水平有限,但由于英语教师匮乏,迫于无奈只能走马上任。三是英语教学观念落后。在观摩旁听英语课时,我们发现: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上课教师“一言堂”,不愿搞互动,或不会互动,一节课教师讲,学生听,教几遍单词,读几遍课文,可一旦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他们就抓耳挠腮,半天吐不出一句,这种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3英语教育理念淡薄,学习氛围环境缺乏。受到当地经济生活水平制约以及根深蒂固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偏远地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更有甚者抱着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致使学生不想上学,更别说学习英语了。而且,不少学生家长进城打工,出现大批的“留守儿童”,他们在家中基本是靠祖父母照顾,老人对教育一窍不通,根本无法督促学生学习英语。当然,不排除部分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可限于自身知识水平,无法帮助辅导。另一方面,偏远地区缺乏英语交流的环境,学生除了上英语课学英语外,课后几乎不会花时间学英语,平时最多只会说“hello、sorry”等简单的词,相比之下,许多发达城市的父母不仅督促亲自孩子学习英语,购买大量学习英语的设备和资料,还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等,努力为孩子创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环境。3.4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性格内向,兴趣不高。从我们调查结果分析,许多偏远地区的小学没有开设英语,学生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所以刚开始英语成绩很不理想,测试成绩四五十分,他们的自信心在一次次考试的失利中消磨殆尽,加上英语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乏味,无法提学习兴趣,英语课就成了头疼课,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英语教育最终成了流于形式、名存实亡。同时,偏远地区的学生从小受特定的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处事胆小拘谨,为人腼腆羞怯,在英语课上,许多学生都羞于用发言,害怕说错被老师批评,被同班同学嘲笑,能不回答就尽量不回答,课后更不敢说英语,感觉说英语就是件丢人的事,相比之下,发达地区的学生从小开始学英语,有的幼儿园就聘请外教,学生敢于说英语,大庭广众之下旁若无人的疯狂英语,积极参加英语角,有的甚至用蹩脚的英语加上手势动作就敢同外国人交流,而他们的这些行为却被周边的同学称颂羡慕。

4提高偏远地区中学英语教育的若干意见

4.1更新思想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完善设施条件。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讲话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升了信心,因此,要改变过去“偏远地区培养不出人才,投入等于浪费”的旧观念,按照报告中的“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统筹调配教育资金和设备,改善偏远地区教学条件,增添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针对偏远地区人口分散的特点,在交通允许的情况下,将就近的中学教学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在“方便入学”和“优势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之间寻找契合点。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帮助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4.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培训,提高师资力量。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因此,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各地应重视教师待遇和工作条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津贴补贴,以此吸引优秀教师来偏远地区参加支教工作。针对现在年轻教师对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高心理,各地政府应重视对这些在偏远地区支教的教师社会地位,在职称评选、评奖表彰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定期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外英语培训,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根除部分优秀教师担心来偏远地区支教却因信息闭塞导致自身英语水平下降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定期选派优秀的英语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发达地区名校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让教师们在互相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4.3重塑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善学习氛围。教学理念对英语教学发展起前瞻性、发展性作用,要想彻底改变偏远地区英语教学信息闭塞、闭门造车的弊端,就要注重重塑教学理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将发达地区名校的英语课堂适当的嵌入到平时教学中,让偏远地区学生能同步远程参与到发达地区的英语课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针对偏远地区学生性格内向、羞于说英语的现象,要注重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呈现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材料(如电影、图片等),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在乐趣中消除畏惧感,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渴望被认可的潜在意识,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入英语比赛的机制,让学生在竞赛角逐中体验成功的快感,以此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在课后要多到学生中走动,尽可能用英语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运用英语,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有真实的语境,用英语进行思考,从中理解、学习英语,最终实现英语学习的课堂训练化、平时交流化、竞赛实践化之路。4.4建立良好学校家庭沟通机制,加强英语教育宣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基础与保障,因此,英语教师尽可能定期组织家访、召开家长会,介绍目前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对英语要求,引导家长和学生改变学习英语无用论的错误观念,促使家长督促学生在家学英语。针对偏远地区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政府也应承担责任,充分发挥指导帮带的作用,加大教育投入,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农民工子女能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中学住宿条件,提高学生生活水平,同时要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引导广大群众对生活的期望,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改变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才能有目标,才能有动力。

5结束语

偏远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水平低制约了全省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影响了整体教育格局和人才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各级部门要提高对偏远地区英语教育事业的根本性认识,转变观念,抓紧解决偏远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加大教育学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加强教育宣传,堵住留守孩子英语教育上失管失控的漏洞。只有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偏远地区中学的英语教育更好地发展,真正地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崔艳霞.提问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4(7).

[2]张亮.浅谈偏远地区小学英语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13(22).

偏远范文篇3

[关键词]边远贫困地区创新观念思维教学法两元模式

《美术欣赏》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尤其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所以,在美术欣赏基础课程的学习更应调动学生自发的思考,自主的探究。而边远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最薄弱的环节。可以采取开发式思维,并结合当地的资源,使贫困地区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一、边远贫困地区中学美术欣赏课必要性的理论依据

1.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追求个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与平等。

2.新课标的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美术欣赏教学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就是对现实生活全面、生动、形象、能动的反应。所有的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人们透过美术作品透视作者及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

4.美术欣赏教学的教育功能通过形象的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赏者的意识与情感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

5.美术欣赏教学的审美功能从人的现实主体方面入手,不断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发展和完善人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情感力。

6.美术欣赏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情感是艺术的特质,艺术所表现和传达的情感是高尚优美,艺术对人的情感陶冶有着独特而重大的作用。

7.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美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对目前美术欣赏课中常用教学方法的分析

1.讲授法:教师对美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法以及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和说明。缺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容易陷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优点是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知识的传授量。

2.提问法:教师根据知识(美术知识、文学和历史知识等)、原理以及作品的直观特征(内容、色彩、材料)进行提问,学生回答。

3.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对作品展开讨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调控。

4.探究法:运用启发性的手段引导学生用探求、研究的心态去进行深入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

讨论法和探究法的缺点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美术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优点是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艺术作品从形式到内涵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欣赏的能力。

5.比较欣赏法

可以分为(1)横向比较法:文化背景的比较,艺术家间的比较。

(2)纵向比较法:不同发展时期的作品比较,艺术流派不同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艺术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纵向比较。

6.情境教学法

指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上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造出情境表象,使学生通过情境加强直观感受。

7.“五让”教学法

“五让”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指的是“让学生读书本、让学生讲见解、让学生议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找规律、让学生写总结”。要注意课前对教学步骤中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

三、边远贫困地区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把握学科特征,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注重学生见解,实现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2.防止由于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致,将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

3.防止以美术家的介绍代替美术欣赏。

4.防止以“文学性解释”代替美术作品欣赏。如果把作品的文学性同美学特征割裂开来,那也不是真正的美术欣赏。

四、思维教学法

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学习上的一个难点,新课堂要求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所以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培养。求异质疑,启迪创造思维,要求学会与别人不同的思维,用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而思考问题,这就是创造思维。

五、思维教学的基本原则:两元模式教学

1.知识+创造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注重对作品直观感受的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美术欣赏课的开始把这堂课的重要知识点从教材中提炼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记忆。下面,介绍一些促进思维的教学策略:

(1)音乐法。音乐可以使人的意志清醒,身体放松,大脑活跃,思维敏捷,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的收集。

(2)要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一个完整的内容进行细化和解构,形成几个要点,以点及面,强化学生的理解。

(3)鼓励提高法。对学生多多鼓励会增强其参与的信心与热情。

(4)分享快乐法。在快乐的学习中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效率也会提高。

2.故事+问题+合作+评论

(1)授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形象、色彩有其自身的魅力和形式美的内涵,讲故事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

(3)在合作部分给学生交流的时间,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根据思维创新的原则,设置同桌交流、小组讨论、伙伴学习等环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对于一堂课的欣赏内容,让同学之间互相评述,谈谈自己的收获与看法。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

针对贫困地区的教学情况,应该提高教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水平,不能把美术欣赏课理解为让学生简单知道一些作画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念,真正发挥美术课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美术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热爱、维护、创造美好的东西,憎恨、遗弃、改造丑恶的东西,同时让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逐步发展。而学生审美观的变化,将会对整个地区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著.美术及其教育.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美]理查得·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著.舒予译.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偏远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深化内部改革,提高人员素质,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解决渔农民群众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看得起病的问题,基本满足渔农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渔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渔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了解和偏远村庄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让和偏远村庄的群众享受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推进“卫生强县”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三、工作范围

根据“2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要求,当地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提供标准的可及性卫生服务的和偏远村庄,服务对象为长期居住的当地居民。

(1)当地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住人口在100人以下的和偏远村庄:

(2)当地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住人口在100-500人之间的和偏远村庄:

(3)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提供标准的可及性卫生服务的和偏远社区:

四、具体措施

(一)改善及偏远村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

对已经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镇渔山社区、镇和社区,乡镇、社区要积极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要努力达到150平方米,至少不得低于120平方米,结构不符合标准的、用房老旧的要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进行改扩建和添置必要设施设备,并配备电脑、网络等服务设备,改善及偏远村庄渔农民就医条件。和偏远村庄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乡镇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一体化管理,并适时申报列入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二)加强及偏远村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2009-2010年定向招录充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8名,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人员不少于5名。从现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临时人员中,通过公开招聘、面试后择优吸纳具有执业资格、工作积极、年富力强、安心海岛的同志,定向分配到渔山、、等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并签订5-8年的定向服务协议。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养,有计划安排医务人员到县级以上医院进修和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能力。

(三)强化及偏远村庄渔农民群众卫生服务保障。

1、对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要按照《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试行)》,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作风,积极开展上门随访服务,为当地渔农民群众提供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保障渔农民健康。

2、对常住人口500人以下,不符合“2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要求的和偏远村庄,以“四加一”方式提供基本卫生保障服务,即在当地落实一名经短期培训的驻村联络员、配置一只安全药箱(对低保家庭及困难人群免费提供常用非处方药品)、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一条24小时提供服务的健康咨询热线、由县海岛渔农民流动医院及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定期巡回医疗服务,并根据不同情况,配备社区责任医生,开展定期上岛入村上门随访,努力为当地渔农民提供日常社区卫生服务。

(四)加大对及偏远村庄卫生事业经费投入。

县财政加大对及偏远村庄的卫生事业经费投入,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正式编制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津补贴、社会保障等经费由县财政全额补助。在原先由各级财政已经安排的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及其他项目经费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另外安排及偏远村庄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经费30万元,其中25万元为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和偏远村庄的“四加一”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基本药物免费发放、交通费、通信费、驻村联络员培训及劳务补助等,5万元用于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经费补助。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属地化管理和服务的原则,各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本辖区内和偏远村庄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切实解决和偏远村庄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将及偏远村庄卫生服务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社区(村)也要积极安排集体资金,投入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以提高及偏远村庄卫生服务保障。县人事劳动部门要定向招录卫技人员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县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支持及偏远村庄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县卫生、发改、民政、交通、新农办、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和红十字会组织应密切配合,为和偏远村庄的卫生服务提供有利条件,增强服务可及性和连续性。

偏远范文篇5

关键词:偏远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瓶颈

得益于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扶持政策的深入铺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潜力逐步得到挖掘,已经形成了规范化、产业化以及集约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偏远农村,为克服当今经济下行的压力,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规模推进,极大带动了当地产业的联动化发展。而由于资金匮乏这一先天劣势,偏远农村则普遍面临着后续发展融资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则开始被引入这一地区。而由于自然条件不佳、经济基础薄弱、运营环境不佳以及制度建设滞后等因素制约,在当前偏远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运作体系之中,也呈现出两面性的运作态势:一方面,其存款总额持续增长,贷款流程逐步完善,结算管理也步入正轨,基础性制度建设开始确立,构建了较为规范、完整的运营体系;另一方面,其业务程序操作的细化程度有待提高,资质审查的严密性则相对不足,此外,安全防控监管的专项机制也尚未建立。而通过系统解析也不难发现,统筹理念的形式主义化,执行标准的杂乱不一以及人员素质的不尽人意,都是阻碍偏远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高效运作的重要因素,这也导致了运营损耗持续增加、客户权益纠纷频发以及工作实效拖沓滞后等一系列消极后果。鉴于此,就需要制定并施行合理的改进措施,通过更新既有的统筹理念,改进存款操作模式,加大政策宣传的整体力度,明确贷款执行的具体标准,细化流程操作的步骤,完善结算监督适配机制,强化工作实时考核,拔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适时建立财务管理的动态共享协作机制,从而确立规范、透明的统筹规则,着力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降低各项费用消耗,提升机构经营综合实效,保持运作更新能力,以此来助推偏远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的顺利铺展,进而克服我国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当前偏远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的推进现状

(一)存款总额持续增长,但程序操作细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西部偏远农村的中小型企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大量资金的投入与流转,也使得其成为了中小额信贷的主体。而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经营水平的持续提升,也确保了产业效益的平稳增长,继而也充分带动了中小额信贷的蓬勃发展,进而为村村通服务机制的全面适配打下了坚实基础。如在“十五”期间(即2001-2005年),我国中西部偏远农村的中小额信贷款项总额达到57.2万亿元人民币,比“九五”(1996-2000年)同期增加了10.3%。而“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其信贷款项总额则攀升至97.3万亿元人民币,增幅达到89.1%,其中2006年、2007年以及2009年的贷款总额均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进入“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虽然在2012、2013年出现小幅回落,然而整体上依旧保持了91.6%的增幅[1],实现了阶段性的平稳增长。然而由于偏远农村基础较差,居民急功近利的心理浓厚,导致发展理念相对粗放,普遍着眼于短期利益的获取,所以在村村通信贷运作的规范性、灵活性上都有所欠缺,在存款程序上还存在账目混乱、管理松散等问题,工作效率相对低下,整体操作的细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贷款流程逐步完善,但资质审查的严密性仍相对不足

随着中西部偏远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的提速,金融信贷市场运作则逐渐趋于规范、成熟,现代化、电子式的贷款运营机制开始在这一地区得到应用[2](P287),其所对应的操作流程也完成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目前,我国农村已普遍建立了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动态化的贷款申请、信用等级评估、贷款调查、贷款审批、签订合同、贷款发放、贷后检查、贷款归还等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有效弥补了中西部偏远农村基础软硬件资源匮乏的先天劣势,使得村村通服务机制得以更为平稳地推广开来。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大、资金流通广,借助先进的贷款流程机制,极大盘活了该地区冗杂、拖沓的资金周转体系,刺激了中小企业持续性的贷款需求,使得村村通服务机制的深入普及更为高效。而由于过于依赖电算化的贷款融资机制,偏远农村的金融机构都放松了对于贷款人的资质审核标准,尽可能简化了贷款人所属法人机构性质、资产规模、经营范畴、流通资金以及收支负债等审查流程,以求快速地进行放贷与回收。这就为一些财力薄弱、经营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投机条件,其通过伪造资质证明、私下贿赂主管人员等不当手段,较快取得了贷款资质,然而由于自身并不符合放款条件,也当然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还贷问题。[3](P36)

(三)结算管理步入正轨,但安全防控监管机制尚未建立

在金融资本进入中西部偏远农村的早期,由于一系列适配机制的不健全,信贷结算运作经常遭遇拖欠、滞纳等不佳情状,不仅影响了村村通服务机制的有效拓展,而且也制约了信贷产业在本地区的延伸。而从本世纪开始,发展迅猛的农村产业则为信贷业务,尤其是中小额信贷业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信贷结算体系也因此得以完善化,其中除了建立现金结算与转帐结算两大原则方式之外,又全面实现了业务操作的电子计算机联网化,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偏远农村的资金流转,辅助了产业集群的扩大再生产,有效节省了流通管理费用,进而也助推了该地区金融信贷产业的良性发展。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结算管理机制上出现了投资、回收以及盈利的比例失调,所以在安全防控监管机制的创设上就显得颇为乏力。尤其是在支付结算上,资源配置的不足使得工作实效大为降低,其中以票据、汇款、托收、信用证、信用卡等为主的结算方式,大都缺乏系统化的监控、记录以及处理机制,在遭遇突发变故时,往往只能通过指令人工传达等方式来应急,这就极大影响了结算业务的平稳推进,并滋生了一系列潜在的财务危险。[4](P48)

二、阻碍偏远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的主要因素

(一)统筹理念流于形式,运营损耗难以降低

囿于经济基础的薄弱、产业类型的单一以及运作渠道的固定,中西部偏远农村在统筹理念的定位上,普遍处于大量投资、成本快收以及短期获利的粗放阶段,营收利益成为其优先考量的核心因素之一。对于尚处在探索期的中小额信贷村村通服务机制而言,不仅自身的短期获利性并不明显,而且前期的成本投入的回收周期则相对较长,所以,在对其进行短期推广之后,预期的经济效益并未实现,不少中西部偏远农村的金融管理层也就开始放缓了宣传进度、降低了支持力度。而由于村村通服务机制是地方政府力推的融资运作新模式之一,其行政任务属性相对明显,偏远农村的相关管理层也无法全然废除这一机制,所以其也就采用了敷衍、应付的处理方式,利用下拨的有限款项,任意向各自辖区进行政策推广,而并未全面考虑各个地区的发展实际。这就使得村村通服务机制沦为摊派的行政任务,消耗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以及物力,取得的实效则不尽人意,且挫伤了不少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的贷款积极性。[5](P37)

(二)执行标准杂乱不一,客户权益纠纷频发

近年以来,虽然中西部偏远农村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骄人成绩,然而在适配制度的建设上则还处在相对滞后的阶段。中小额信贷村村通服务机制的出现与推广,也是为了修补其在制度适配上的天然短板。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产业集群又差异较大,在村村通推广与管理上也并未形成统一、灵活的方针部署,所以也就导致了其混乱不一的执行乱象。譬如在一些临近地区中心城市的农村,其就大体遵循了较为规范的执行标准,存款管理、贷款审核以及结算操作都比较注重严格性与时效性。然而也同时存在优惠政策落实不及时、故意缩短降息时段等不当情状,引发了不少存贷客户的质问、举报。而在一些距离地区城市较远、自身产业集群类型较少的农村,考虑到前期成本投入,其也就采取了以人工传统操作为主的运作模式,附带配备了数量较少的电子计算机进行联网处理,利用人工记录进行存款、贷款以及结算等业务的执行,这使得其各个流程的低级错误层出不穷,很容易损害存贷客户的自身利益。[6](P89)

(三)人员素质不尽人意,工作实效拖沓滞后

偏远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产生活水平整体较低,所以,快速增加社会财富、改善基本生活水平,也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为根本、迫切乃至直接的群体诉求。中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的适配,则无疑为中小型企业的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资金助力。而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投资成本,对应提高盈利所得,不少金融管理机构都有意减少了在专职人力资源上的整体成本投入,而配备的会计、出纳等财务管理人员,也并不具备专业的学科背景与扎实的操作能力,大多只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经历、经验。一般的业务流程勉强能够胜任,而一旦遭遇任务量大、难度高的复杂业务,则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只能求助于第三方财务管理机构,这就拖缓了原有的工作节奏,使得流程操作显得拖沓、滞后。[7](P28)

三、推进偏远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村村通铺展的措施

(一)更新统筹理念,改进存款操作模式,确立规范透明原则

一方面,需要重新调整基于中小额信贷村村通服务机制的统筹理念,单独设立领导、管理以及执行等一体化联动的运作体系,依据各个下属乡村辖区的不同发展实际,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运营策略。同时,也应当着重强调规范严密、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细化村村通服务机制各个流程的中心要求、操作标准以及侧重要点;另一方面,应当适时改进存款程序的操作模式,由农村地方主管部门牵头,召集中小企业代表人、高信用等级客户等,通过决策会议、专家探讨、代表交流等多样途径,基于相关法律法规,重新研讨规定中小额信贷存款层面的时效长度、额度数量以及分配规则,完善既有的执行标准,引入更为人性、高效的管理模式,以夯实这一全新资本运作机制的适配基础。[8](P45)

(二)加大宣传力度,明确贷款执行标准,重点推广优惠政策

鉴于中小额信贷村村通服务机制的新颖性,相关人员则需要创设组建信息收集整理、解析建议以及发放宣传的研讨共享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借助专职化、交互式的成员小组,进行宣传推广工作的设计、部署以及施行,全面展开基于中小额信贷村村通服务的信息调研、数据收集以及回馈整理,兼顾对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群的双向推广,让其清晰、全面地理解这一新制度、新政策、新规则的确切含义,以及对于解决资金困难、增加整体收入等的实际好处。同时,也要明确贷款申请、信用等级评估、贷款调查、贷款审批、签订合同、贷款发放、贷后检查、贷款归还等流程的执行标准,着力推广减免税收、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9](P86)

(三)细化流程操作,完善结算监督机制,降低各项费用消耗

其一是要明确结算客户对象的划定登记、缴纳费用的清点分发、现金与转账分派处理等主要流程的规则要求,要依照既定法规对结算资金的数量、次序以及时间进行规范高效地划定说明,着重重申相关法律规定的结算标的数量、款项分发额度以及违规责任归属等,继而在切实保障各类客户群体合法权益的前提之下,进行中小额信贷村村通服务制度的稳步推行;其二是要迅速建立结算核查的监督监察机制,采取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以及客户代表三方联合监督建言的组合形式,进行具体贯彻,集中对于逾越相关法律规定的余款扣发、回扣采办、对象资质隐瞒等不规范行为进行严厉整治,并完善财务操作流程的费用的收支管理,删减其中的冗杂程序,以逐步降低各类消耗。

(四)强化工作考核,拔高工作人员素质,提升经营综合实效

考虑到中小额信贷村村通服务机制的专业性,就需要强化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考核,细分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等各个考量层面,同步展开集中指导与系统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突击检查与考核,以迅速改进工作人员在存款清点登记、贷款核查办理以及结算统筹等步骤上的不足与失误,稳步形成明确、严格的操作从业理念。此外,也应该同步创设相应的激励机制,及时给予那些责任心强、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相关工作人员,以一定的荣誉称号、奖品奖金以及绩效积分,以此带动其他人员也能更为主动积极地去了解、学习并运用基于村村通服务机制的工作技巧,继而有力提升整个金融信贷运作体系人员群体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财务管理的动态共享协作机制,保持运作更新能力

随着金融信贷在城乡地区的全面适配,中小额信贷村村通管理也面临更多的考验和压力。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农村金融信贷产业的竞争优势,则需要适时建立基于互联网动态化的财务共享协作体系。具体而言,需要在夯实互联网金融硬件资源的基础上,与国内、国际同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互联网平台,共同即时分享公开的行业信息,譬如存贷方法更新、结算理财形式拓展等。同时,要完善双向交流学习机制,借助互联网平台,增加远程协助、视频会议,加强与友方同行的经验分享、技术研讨,获取最新的信贷信息,比照自身在融资、理财上的现存不足,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良,继而即时保持中小额信贷村村通机制财务运作的更新能力。[10](P89)

作者:赵琪 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淘豆网.《2015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总论[EB/OL].

[2]杨英法.金融服务智能化中手写汉字的识别难题及其应对[J].科技纵览,2015(01):287-289,265.

[3]孙若梅.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作用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6(08):34-43.

[4]王传东,王家传.信贷配给视角下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担保[J].农业经济问题,2006(06):48-51,80.

[5]翟敏.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服务路径探寻[J].农业经济,2013(03):37-39.

[6]杨英法.构建和谐社会在城乡接合部面临的难题及其破解及其破解[J].中国市场,2008(31):88-91.

[7]臧景范.中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实践与发展[J].中国金融2008(08):28-29.

[8]潘秀红.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小额信贷问题的探讨[J].经济问题,2004(12):43-45.

偏远范文篇6

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063.30亿元,按可比价算,比上年增长12.7%。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银行及金融机构却出现了贷款放不出,存贷差逐年不断扩大的现象。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存资金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从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角度考虑,商业银行把大量的富余资金上存。国有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将其资金上存上级行,实质上是当地资金的外流,资金通过上级行投放到其他地区。

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下降,中小企业贷款难

广西境内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大企业、优势企业、支柱产业较少,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向大企业、上市公司、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倾斜,讲求大额贷款,追求规模效应,而中小企业由于资信低,很难形成有效需求。以广西钦州市为例,至今没有一家大企业,连一家上市公司也没有,2003年末,钦州市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有贷款余额的企业共计1663户,信用等级A级以上的贷款企业共146户,占比8.78%,虽然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但只有A级信用以上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贷款,许多企业不能形成有效信贷需求。

三、金融机构功能弱化,服务渠道狭窄

欠发达地区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自有资金普遍低下,抗击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经营不善或出现困难,往往出现逃废债务行为,整体信用环境欠佳。《担保法》实施之后,规定金融机构办理抵押、担保贷款的抵押物必须经过法定机构的登记才有效。。

究其原因,偏远地区金融制度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偏远地区的经济货币化程度较低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看,在经济活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经济中的商品货币活动越频繁,其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由于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通,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影响了偏远地区的经济总商品率和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偏远地区的经济总商品率达到60%以上,但农产品的商品率仅为35%左右,农民家庭来自于工资性、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所占的比重仅为30%左右,而经营第一产业的收入仍高达70%左右,造成收入货币化程度偏低。

2.偏远地区的货币资金运动季节性强

由于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因而偏远地区的货币流通必然也具有相应的特点,这是经济体制的变化所无法改变的。从农业生产角度看,上半年是偏远地区的资金投入较多的时期,因为农民需要购买大量生产资料为春耕生产做准备,这也是偏远地区的金融机构投放贷款的时期。而下半年,是农民收获季节,是偏远地区的大量销售农副产品的时期,也是偏远地区的金融机构回收贷款的时期。从农副产品流通角度看,由于午、秋两季是农产品收获时期,这就要求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根据农副产品产量及市场价格行情,筹足并适时投放大笔专项贷款满足粮、棉、油等大宗农副产品收储机构的信贷资金需要。

3.偏远地区的金融体系“二元化”特征显著

这是指我国偏远地区的地区同时存在现代的金融部门和传统金融部门。现代金融部门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占支配地位的国有银行机构,而传统的金融部门主要是偏远地区的信用合作社及未获政府批准的、现实存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合作基金会、私人钱庄、高利贷等。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从国有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机构获得大量低利率的资金,其使用效率却极其低下;另一方面,在经济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小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广大农户由于得不到大银行的贷款,只能求诸于偏远地区的信用社等传统的金融机构以及钱庄、当铺、基金会等非正规的民间金融机构。

4.偏远地区的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

由于我国偏远地区的经济货币化程度低,流通中信贷资金需求量小,偏远地区的金融机构“二元性”特征显著,金融交易活动不规范,加上偏远地区的地域广、人口居住地分散,农业生产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大,造成金融机构经营规模相对小,营运成本高,信贷风险大,导致偏远地区的金融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在偏远地区的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覆盖面与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较低;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目前仍徘徊在起步阶段。

5.偏远地区普遍存在“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是指政府对金融活动做出种种行政性限制,对利率和外汇实行严格管制等,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互相掣肘的恶性循环状态。由此可见,加快偏远地区金融建设已是迫在眉睫,要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现有金融体系。从理论上看,担保加大了契约成本,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担保体系的建设缩小了人的机会主义所带来的风险。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出于对资产安全性考虑,往往陷入有钱不敢贷的境地,债权银行在决策时往往综合各种成本和风险的基础上做出的。要降低银行对欠发达地区的风险预期,欠发达地区可以先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来保证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在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同时,建立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缓慢,与东部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国家在制定金融政策时,应更多考虑规则的公平性,实施略有区别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能更加倾斜于欠发达地区,使该区域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具体地,在与国家货币政策协调一致的大前提下,根据地区差异适度下放欠发达地区执行货币政策的权限,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政策等,从而能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政策相适应,提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偏远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使农村经济得以发展,但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下,获得的金融支持较少,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解决农村金融不足,成为笔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状

1.1国有控股商业性银行:商业性银行的投融资行为,受到信用评估成本、信息获取成本、风险控制成本和网点设置成本等方面的制约。面对大量分散的农户、效率低下的经济不规模环境,获取信息的成本就很高,难以对多且散的客户群体进行信用评估和甄别,贷款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大,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难以成为农户投资需求的主导金融机构。近年来,商业银行大量从农村地区撤出,或减少分支机构,且其日益严重的非农化业务,足以证明了这一现象。

1.2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农业领域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各国政府扫的一贯做法,旨在促进农业生产性投资和流通性融资。生产性投资弥补了农业领域长期投资不足的问题;流通性融资主要用于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为保障本国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而进行的。由于政策性金融对农户融资作用的有限性,决定了政策性金融不可能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

1.3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中国民间金融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各种互助会、私人钱庄、储贷协会、基金会等。互助会带有储蓄以及互助保险的性质,在我国农村很多地区普遍存在;私人钱庄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较为普遍,既有储蓄也有贷款,甚至可以办理很多汇兑业务,其规模一般较大,有些钱庄成为当地社区融通资金的主要途径。据调查,农村来自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4倍,为“三农”发展作出了贡献。

1.4合作金融机构以及邮政储蓄:合作金融机构一般属于民间性的互助合作金融机构,我国由于特殊原因,各级政府过多介入,从日常运营、管理制度、业务结构来看,我国的农信社是一个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混合体,导致农信社产权不清,内部人控现象相当普遍,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商业化倾向也导致合作金融投向农业资金呈下降趋势;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而且邮政储蓄的迅猛发展直接分流了农信社存款来源,按照商业化原则,通过邮政储蓄与农村金融机构办理大额存款协议,将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对“三农”的支持毕竟有限。

1.5农业保险机构:当前我国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型,政府对农业的直接干预将逐渐减少,农民直接承担的风险正在增大,势必对农民生产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从经济学上讲,保险手段应是农业风险管理中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之一,但在我国涉农保险业务不断萎缩,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抗风险中的应有作用。

2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诱因

2.1市场营销的偏颇,缺失对资金的供给力:在市场营销方面,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没有考虑到农户的金融需求,不仅贷款品种及期限不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特点,而且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金融机构尽量使小额零售业务转变成适合城市居民或乡镇企业需求的批发式的大额业务。另外,只有极少数的农村金融机构从事或者债券及保险类金融产品业务,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需要的金融服务排斥在外。

2.2土地制度的局限,缺少对资金的保证力: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及房屋不能抵押,农村金融机构缺少有效的保证手段,签订信贷契约就需要搜寻更多信息,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信息成本上升,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低效,必然影响商业金融机构的供给。

2.3投资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弱;其次是农村金融资源匮乏,分散经营不易取得规模效益,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成为必然。再次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公务员之家

3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设想

3.1建立健全农地金融制度:农地金融是一种以土地为抵押的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长期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它具有债权可靠、贷款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在我国,农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农地承包者享有其它权利。这种农地制度通过明晰的产权关系和规定农地使用权归属的内涵,为农地使用权流转和农地金融创设提供制度性基础。农地金融制度是保证,它通过农地使用权抵押来融通资金,以满足农地开发利用和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3.2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调整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分清金融与财政的职能,避免金融承担过多的财政职,能使农村金融萎缩、资金外流、风险加重而造成大量损失,要充分发挥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减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3.3鼓励和引导民间金融发展:民间金融机构不够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但民间金融对于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和或缺的作用,我们不能不顾客观需要,承袭旧规把民间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简单地取缔。对于在农村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政府应给以承认、鼓励和支持、引导。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制定政策,减少限制,逐步规范,使其向正规化方面发展,填补农村金融供给的空白,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保险制度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增进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稳定有重大作用,但农业保险本身经济效益低下,而且保险经营是以大数法则为基础,要积聚足够多的保险标的才能有效分散风险和降低保险费率,商业保险公司和农户自愿联合的保险合作社都不愿或无力经营。但政府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可以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奖励、补贴、政策等手段推动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农业风险,促进供需有效结合。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适合我国“三农”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保证农村金融产品的供给,确保资金有效使用与投放,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吴庆念.《我国农村金融理财的困境及其对策》[J].《浙江金融》,2008年第6期

[2]刘志平.《金融理财在农村信用社“生根发芽”已万事俱备》[J].《金融时报》,2008年6月4日

偏远范文篇8

一、为何要开展网络教育,网络教育的特点

网络教育(E-Learning)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依据“学与教”的规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网络教育的过程和资源。网路教育突破了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时空束缚,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城镇一级的学校更能发挥其优势作用。网络教育的特点是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一个人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接入网路的设备,随时都可以进行学习和培训,使教学进一步大众化。在网络教育中人们可以实现不同地域的不同师生的交互达到促进教学相长。网络教育具备传统教育模式不具备的开放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的现实性。网络教育可以是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可以是在线的或非在线的。网络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学习。并且网络教育是开放的,不会因为地域、性别、种族等因素被拒之门外。网络教育还具备共享性,可以为网络所有的用户提供资源,达到资源的共享。网络教育是基于个性的教育,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来自主地选择、自主地探索,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理解知识,从而发展个性、开发创新性思维。

二、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的差别及我身边的现代教育应用

网络教育不是传统教材的电子版,也不只是教学载体技术问题,而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教学大纲、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制作的公用教学资源。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网络教育的思想观念上,应突出社会需求,尤其是本身所在地域的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景创设,强调清静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教师在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中要充当组织者、控制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这也就从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拿我们学校的现状来说,学校具备两名信息技术教师,如果要在学校里实现网路教育这是远远不够的,并且现在偏远地区的学校还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有的教师可以说只会拿现成的幻灯片进行简单的播放,如,幻灯片中图片的路径改变则无从下手,有的教师为了用多媒体技术上课,整节课都围着电脑转,总是在操作电脑,没有成为信息技术的“主人”,反而成了“奴隶”,而学生则成了“观众”,一味地观看演示,却并不主动思考。而现在的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从计算机、美术、音乐、心理学等各个专业的全方位结合才进行,也许发达城市可以达到这样的标准,但在我们这样的偏远地区还远远不能达到此要求。以往我们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在固定的场所,利用简单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单向或简单的双向灌输式教学,我们与学生的交流,受到了场所、时间及心理因素的限制。虽然我们学校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开展现代教育手段,比如,投影仪,幻灯片,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形式,但仍没有关键性的突破,我们的资源还是非常有限,展示给学生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机械性地把黑板转换成了图片。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人学习,并且能实现与各地教师进行交流,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大大地激发了其学习热情,这是对学校从上到下的一种学习辅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习本学科最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科知识,学生也可以听到其他城市优秀教师的精彩授课,达到与发达地区的教师、学生共同进步。虽然我们目前的网络教育还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网络教育对我们现代教育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刻的、长远的。因为教育的核心和本质不会变。这需要我们要全面认识网络教育对现代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深入开展对网络教育的科学研究,探索网络教育的方法和规律。认真研究网络教育带来的教育实践的新发展、新问题,这样才能促进网络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我们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让我们这样的并不发达的地区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求达到与其他地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夯实基础。

作者:周一松工作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三道岭潞新二中

偏远范文篇9

一、地理信息工程方向在测绘工程专业中的作用

测绘工程专业作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学科最古老的本科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1],其主要培养具有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等方面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地理信息工程,是利用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解决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工程技术问题,培养数字地图制作,地理信息软硬件设计、研发与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以计算机科学为支撑的新兴学科与发展方向,其属于教育部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新工科”范畴,是测绘工程专业发展最快的方向,其对测绘技术信息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激光雷达(LiDAR)、无人机技术等新的数据采集技术的出现,各种空间信息获取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测绘已经从传统的外业数据采集为主,内业数据处理为辅转为内业数据处理为主外业数据采集为辅,这就要求测绘工作者从空间信息的数据采集者向数据的管理、使用和开发综合空间信息的信息工程师转变[3],这正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工程方向主要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国务院已将地理信息工程产业确定为战略性产业之一,近几年,地理信息产业国内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过30%,2018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了6200亿元[4],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山东、河南、浙江、湖南等省也建立了地理信息产业园。

二、偏远地区地理信息工程方向存在的问题

1.测绘工程专业发展迅速,地理信息工程方向人才储备不足。由于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对测绘工程需求的增大,近年来开设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9月,全国有155所高校开设了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开设工程测量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更是数以百计,企事业单位,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各级测绘院等对测绘地理信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全国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授权点的高校仅有十七所,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加之偏远地区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有限、导致这些地区的高校在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缺乏师资力量。2.地理信息工程方向不被重视。社会需求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动力,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方向。偏远地区测绘单位承担的项目仍然以传统测绘为主,绝大多数测绘单位没有设立地理信息软件设计与开发等信息化的测绘部门,其招聘的人员也以面向传统测绘为主,未对地理信息工程方向及其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技能提出更多要求,如贵州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生源与就业主要面向贵州省,而贵州省的测绘企事业单位主要使用传统的测绘手段解决测绘方面的问题,测绘信息化程度不足。这就导致贵州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开设课程仍然以传统的测绘为核心,地理信息工程方向培养不受重视,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相关课程开设不足。目前贵州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仅设置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制图学”两门基础课程与“ARCGIS地理国情调查”和“GIS工程与实践”两门实践课程,没有开设“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以及更深层次的“GIS二次开发”等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课程,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工程测量专业,几乎没有开设与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相关任何课程。3.地理信息工程方向课程设置顺序不合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作为核心基础课程,讲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本质(现实地理信息世界—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结构等,这些知识结构体系是众多地理信息工程方向课程内容的基础,如“地图制图学”中的专题制图(矢量数据结构)和遥感制图(栅格数据结构),贵州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放在了高年级,导致“地图制图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等课程老师讲授、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在未开设“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数据库”“数据结构”等先导课程的前提下,在高年级本科教学中设立了“GIS工程与实践”等以程序设计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为核心内容的实践课程或其他教学安排。4.限制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就业范围。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培养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由于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的相关课程设置有限,老师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时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选择传统的工程测量,如隧道贯通设计,和简单的遥感数据图像处理,如遥感图像分类作为论文题目,不能选择有关程序设计与实现、系统开发相关的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部分具有地理信息工程方面程序设计与开发兴趣学生的发展。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工程方向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涉及领域广泛、人才需求部门众多[5]。由于与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密切,且具有位置测绘精确的专业方向特色,社会经济中众多行业,如环保、林业、交通等行业都迫切需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另外,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IT企业也对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的人才有大量需求,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相关课程开设不足,学生掌握的地理信息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就业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地理信息工程方向教学改革

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计算机科学是地理信息工程的支撑学科,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的很多课程与计算机科学高度相关、甚至相同,如“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等课程,而普通高校一般均设有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针对偏远地区学校在地理信息工程方向师资力量短缺问题,测绘工程所在学院可以协调利用学校计算机学科的师资力量和相关教学资源,提高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相关课程的开课数量和学生在地理信息工程方面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2.优化课程设置顺序。首先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多地开设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相关课程,然后优化调整课程设置的顺序,首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是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应该在本科教学的低年级开设,为地理信息工程方向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概念基础、数据模型基础、数据结构基础,并理解地理信息工程的本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等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第二和第三学年,其是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的基础课程;“地图制图学基础”安排在第三学年,使学生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具备必要的地图制图能力;综合实践课程,如“地理国情调查”“GIS工程实践”开设在第四学年,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3.预判未来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随着遥感、LiDAR、GNSS等测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5G技术的出现,测绘工程作为一个艰苦的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从传统的外业数据采集占主导地位转变为内业数据处理占主导地位,测绘工程本科毕业生从事外业基础测绘工作的占比逐年下降,从事空间数据处理、存储、可视化与管理,特别是从事地理信息综合应用及服务工作的比例在逐年上升[6]。测绘行业数据处理分为两个层次:基于ArcGIS等软件的数据编辑和入库、基于程序设计与开发的测绘数据批处理和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基于现有软件的数据编辑和入库,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现有GIS专业软件,基于软件的数据批处理和地理信息综合服务,需要测绘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编程能力,根据项目需要完成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软件设计、研发、集成、维护及管理。因此对于偏远地区的高校,其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不应仅仅局限于眼前社会需求,更应顺应测绘行业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加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相关课程的设置,以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从事空间信息工程、空间信息服务、空间信息平台和空间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能开拓地理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4.创新实践教学内容。针对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工程方向不同的就业需求,设置系统的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对于基于GIS软件的数据处理,通过模拟重大国家项目流程,例如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处理(数学基础变换、数据编辑、数据重构、图形拼接、拓生成与检查等)、数据质量评价、数据入库等基础操作,并加深对地理信息工程相关基本原理的理解。对于软件开发与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等更深层次的教学实践,不能仅仅立足于编写调试书本上已有的基础程序代码,解决简单的问题,学生编程能力的提高需要系统编写一定长度的程序代码,更需要通过调试程序实现质的提高与蜕变,这就需要相关实践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与系统性。

四、结语

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的教学是测绘工程专业发展最快且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方向,社会对学生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偏于地区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工程方向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预判未来需求、创新实践教学等手段与方法,完善学生在地理信息工程方向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小祥.面向测绘工程专业的GIS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9):107-110.

[2]余旭,张兴福,唐桂文.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2):65-69.

[3]于雪芹,张涛,李建松,等.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8,6(5):127-129.

[4]改革开放春风劲,地信产业势头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成就综述[N].中国测绘报,2018-12-11.

[5]孙志群,刘志辉.多目标GIS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4):62-64.

偏远范文篇10

切实促进偏远乡村牧民增收

牧农民增收问题,特别是促进偏远乡村牧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县××*乡地处偏远高寒地区,人口稀少,经济以粗放式自然牧业为主,如何在新的发展机遇期,理清发展思路,抓好牧民持续增收工作,是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此,笔者在“千名干部百驻村蹲点”活动中,通过走访牧户、数据对比、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县××*乡总面积1899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年无霜期仅58天。草场以山川、半荒漠类型草场为主,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500平方公里。主要饲养的牲畜种类有山羊、绵羊、牦牛、马、骆驼等,其中××绒山羊是我国优质绒山羊品种之一。这里气候寒冷,牧草返青迟,枯黄早,牧民居住极其分散,交通极为不便,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全乡辖五个牧业村,共有牧户××××户,总人口××××人。截止2005年年底,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655元。

二、牧民增收因素的历史分析

××*乡作为一个偏远牧业村,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人均年纯收入却高达6655元,有其特殊的原因:

外部因素:县区经济发展带动了牧民增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县经济快速发展,对××*乡牧民增收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全乡牧民收入也和全县经济一样经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到1992年牧农民收入为持续增长阶段,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36.7%,每年增加145.64元。增收因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牧农业生产力,农畜产品产量尤其是粮食产量和绒毛价格大幅度增加,带动了牧民收入的增长;二是牧农村经济逐步突破了单一的牧农业生产格局,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拓宽了增收渠道。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1998年为牧农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每年增长307.47元,主要因素是市场经济拉动畜产品价格上涨。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牧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年增收速度仅在一位数内。主要因素是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加之自然灾害,种养品种单一,市场价格因素影响,收入增速急剧下降,由过去16%的增长速度下降到8%,2000年增速下降到5%,牧农民收入呈现低谷状态。

内部因素:一是调整畜产品结构、优化品质、提高效益加快了牧民增收。近年来,××*乡面向市场,大力发展绒山羊养殖,加快绵羊出栏周转,合理发展牦牛、骆驼,控制马匹增长,使畜牧业走上了良种化、周转快、易管理、效益好的轨道,对牧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拉动了牧民增收。近五年,乡党委政府积极创造条件向上争取项目建设,为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诸如××公路建设、××河源头流域综合治理、××××*至帮××××10多公里的盘山便道整修、××*自然保护区晋级、退牧还草工程、××育草基地开发等项目建设,拉动了牧民增收。

三是招商引资发展矿山开采业,扩大了乡财政收入渠道,促进了牧民增收。乡党委政府利用辖区矿产丰富的优势,兴办乡镇企业,利用区域外资金开采,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了对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了牧民增收。

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从总体上看,××*乡牧民收入高于全县5303元的平均水平,但这样高收入的背后却埋伏着潜在的危机,要进一步促进增收,提高牧民生活质量,面临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是严酷的自然条件的制约。由于草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加之过载放牧等因素,造成干旱、少雨、沙尘等自然灾害频发,草场沙化、退化、碱化的趋势严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过去主要依靠的人均占有牧场面积大,过载放牧,增加总量,粗放式自然放养,几乎无生产成本等增收因素已不复存在。牧民在高寒缺氧地区,自然游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抗灾抗病能力脆弱,生活质量与其收入水平极不相适应。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制约。近年来虽然年年坚持大搞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草场环境比较复杂,牧民高度分散,交通条件差,建设难度大,加之财力有限,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生产发展的现实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基础设施年久老化,配套率低,作用和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牧民文化科技素质低,乡科技服务能力薄弱的制约。经过多年的努力,近年来牧民的文化素质、科技意识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科技意识还不是很强,熟练掌握的实用技术不多,学科技用科技的主动性不强,缺乏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造成科技推广难度大,接受新技术比较慢,科技应用水平比较低。同时,乡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科技服务组织的功能发挥不好,科技人员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加工能力差,流通渠道不畅的制约。受地域、环境、资金、交通等因素的影响,畜产品加工规模小、能力弱、流通不畅,缺少拉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缺乏高质高效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四、增加牧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要促进偏远牧村牧民收入持续增加,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积极适应牧农业和牧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以新的战略思维认知牧农业基础作用,特别要树立既要重视牧农业、依赖牧农业的思想,又要跳出就牧农业抓增收的传统思维模式,走牧农业与非牧农业一起抓,两方并举,相互补充的新路子。

1、创新思维,深化改革,加快牧民增收。

从实践中看,凡是牧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动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多种经营等,我们要破除“责任田是保命田”、“种田万万年”的旧观念,破除把“承包期30年不变”与“土地草场使用权流转”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引导牧农民“以土地草场生财”,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大胆探索土地草场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草场作价入股,使牧农民成为股民,确保牧农民“失地失场不失业”,让土地草场向具有经营资质的种养能手积聚,向具有资本实力的“三资”大农业积聚。

2、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拉动牧民增收。

在坚持“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和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草场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集体所有权、牧农户承包权、土地使用权“三权分离”,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激励政策,鼓励牧农民进企入厂从事二三产业,加速城乡土地的有序流转,实现牧村土地的集中流转、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积极创造条件,减轻牧民负担,为牧村改革,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取消牧农民离开牧农村进入城市的一切收费,开通城乡产权交换的渠道,鼓励“资本家”下乡做“地主”、“庄园主”,牧农民进城当工人,解除套在牧农民身上的土地草场枷锁,使土地草场进入市场经济、实行规模经营,牧农业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农畜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价格。

3、调整结构,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促进牧民增收。

在抓好土地流转,完善牧农村经济运行机制的同时,要抓好近期和远期两步走的战略。既要抓好畜种结构、适龄母畜比例、区位畜种配置调整的近期工作,又要抓好走特色之路,精品之路,品牌之路的长期工作,打好“××白山羊绒”品牌,提高“××羊肉”产量,推出“雪山牦牛肉”品牌,促其尽快形成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新突破。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保障牧民增收。

乡党委政府要把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项目建设、国家生态园、退牧还草政策的落实为龙头,以矿山开采业反哺牧业,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条件。加大牧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公益型设施建设和水资源建设上大做文章,努力改善边缘牧区的定居设施、人畜饮水、集水防洪和引水节水、乡村道路条件,启动实施牧民新城小康住宅示范工程建设,努力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抗灾抗病能力,提高牧民生活质量,增加牧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