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9:29:19

农业学报

农业学报范文篇1

先后获得“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被认定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被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为进一步提高《北方农业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全面推行同行评议审稿制度,扩大审稿专家队伍,编辑部现向全国征集农业领域的审稿专家,希望相关专家、学者踊跃自荐,或者推荐合适人选。

审稿专家应满足以下条件:1.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并且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或教学工作,并在核心期刊上三篇以上;2.具有较高的专业英语阅读及写作水平;3.愿意参与本刊审稿工作,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稿任务。经编辑部遴选、编委会同意后,将给审稿专家颁发正式聘书。本刊将按审稿量向审稿专家发放薪酬,100元/篇,并赠送全年《北方农业学报》期刊。

自愿为本刊审稿专家、学者,请以“审稿专家”为主题发Email至编辑部或来电登记。同时,《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诚挚地向全国农业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约稿,内容可涵盖作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气象、农业经济、农业工程管理、园艺、园林、水产科学、教学研究等。

《北方农业学报》期待您的积极参与!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北方农业学报》编辑部

电话:0471-52970325900622

农业学报范文篇2

以推进农业和生命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服务农业科研和教学为己任,反映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追求真理、交流学术。报道原创试验技术成果,杜绝不诚信,准时出版期刊。

2.编辑的责任

编辑应对期刊负责,不断提高期刊质量,满足读者和作者需求。编辑有拒绝和接收来稿的权力,对拒绝或接收的来稿没有利益冲突。及时向作者反馈评审专家的意见和符合编辑标准的修改意见。尊重评审专家意见,同时保护作者的创作热情。乐意帮助读者与作者间的沟通。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

3.评审专家的责任

评审工作匿名进行,评审专家对来稿的研究内容没有利益冲突,对来稿的评价应该是客观公正的。如评审专家发现来稿观点错误、知识性错误、严重抄袭、数据有伪造嫌疑,应向期刊编辑部反馈,对来稿是否达到公开发表标准给出明确的意见。

4.作者的责任

作者所投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无抄袭。来稿的数据真实可靠、无欺骗性。发现错误,及时撤销来稿或提出更正;引用观点应注明参考文献;禁止一稿多投;文章所有署名作者必须对研究有贡献。

5.读者的责任

编辑渎职、把关不严,出现学术不端问题,读者可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委会和期刊主办单位、主管单位投诉,若情况属实,将给以适当处分或公开道歉。

农业学报范文篇3

关键词:官网;农业期刊;网站建设;增值服务模式;宣传平台

2020年2月17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提出“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要求。2020年9月11日,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可见,国家科研改革政策对国内期刊的利好越来越明显,国内学术期刊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期刊工作者在趁势而上办好刊、办强刊的同时,也应该深思:鼓励科研人员将在祖国大地上,争取科研人员将高质量在自己的期刊上,我们应该为科研人员主动做好哪些服务工作?媒体融合时代,大部分科技期刊都已建有自己的网站。期刊网站已从最初的简单静态页面展示,逐步发展成有综合功能并具有互动性的小型综合网站,成为期刊展示与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对期刊网站设计与内容建设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关注:葛文[1]指出网站设计应对读者服务的模式进行考量,并设计出科技期刊网站的读者服务模式;苏磊等[2]对新型学术期刊网站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与总结,指出新型网站应将信息服务和用户服务结合,以更好地提升学术期刊网站的信息服务能力;刘铭[3]从可达性、可读性、响应速度、网站链接效果等方面对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网站的可用性进行分析;潘秋岑等[4]从科技期刊网站用户的人性化本质需求出发,提出期刊网站的用户体验优化策略。还有一些研究集中于期刊网站简约性、建设现状等方面[5-9]。笔者认为,期刊是作者学术成果发表的载体和阵地,期刊网站应是在学术成果发表过程中提供重要服务作用的平台与纽带,网站功能应以高效地服务作者为首要建设主旨和前提。鉴于此,本研究从服务作者角度深入分析32种农业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期刊网站的服务水平,也为同行期刊编辑改良、优化网站提供借鉴。

1统计源与研究方法

笔者所在期刊为综合性农业期刊,一直关注同行业期刊网站建设现状,故以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32种综合性农业期刊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各期刊网站在百度、360及搜狗三大搜索引擎的官方认证情况,并通过数据库、纸刊、主办单位网站等途径反复核实确认该网站为官网后收藏;然后,从为作者服务的角度分析、探讨各期刊官网功能构建与内容建设情况,调研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10日。

2期刊网站构建现状与问题分析

2.1大多期刊官网未在主流搜索引擎认证

作者投稿前多会习惯性地利用搜索引擎检索期刊官网,官网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对于作者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国内百度、360及搜狗三大主流搜索引擎均开通了官网认证服务,其中,百度的官网认证标志是蓝底白字的“官方”,360及搜狗搜索引擎均是显示绿底白字的“官网”。在三大主流搜索引擎逐一输入32种期刊名称,均出现了大量中介网站、仿冒的钓鱼网站、非法网站等,种类繁多,真假难辨[10-11]。在百度进行“官方”认证的期刊最多,有26种,其中2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和《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认证的不是期刊官网,而是期刊主办单位的出版中心(学术理论部),需要二次点击链接;在360进行官网认证的期刊仅9种;所有期刊均未在搜狗进行认证。总体来看,期刊多倾向于在百度进行官网认证,在360及搜狗等搜索引擎认证的期刊不多。

2.2网站页面构建较程序化

从页面设计来看,32种期刊网站的首页布局结构基本合理、功能设置较为齐全:版式上多分三纵栏设置,有层次分明的版块及模块设置,具备期刊情况介绍、在线办公、远程处理稿件等功能;多在醒目位置设置了作者投稿、专家审稿、主编办公等采编系统的注册及链接模块,导向明确,操作简捷;在期刊简介、作者中心、联系我们、通知公告等版块向作者传达了期刊获奖、被各大数据库/评价体系收录、开设栏目、投稿指南、联系方式、期刊订阅等基本信息。从网站技术支持情况来看:8种期刊网站是与采编系统分开单独构建的,网站设计有自身特点及风格,内容较为实用、具体,给作者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另有24种期刊网站是与采编系统一体的,由采编系统开发商提供技术支持,其中,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8种、中国知网腾云协同采编系统提供技术支持的8种、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6种、北京博思汇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各1种。总体来看,虽然大多期刊网站在基本功能方面做得较为完善,但来自同一家技术提供商的期刊网站页面构建在布局设计、版式风格、功能建设等方面较为一致,程序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由中国知网腾云协同采编系统提供技术支持的8种期刊网站尤为明显),还有一些网站页面结构设置不完整,或空有版头、无实质内容,点击后显示“建设中”,有较大的优化和完善空间。

2.3增值服务模式类型较少

在为作者提供文献开放阅读、免费全文下载、订阅获取与购买、推荐阅读及分享等增值服务方面,32种期刊网站中,提供创刊至今过刊浏览的期刊共19种,可以免费获取全文的期刊24种,8种期刊的网站因依托中国知网腾云协同采编系统,全文下载、阅读需要中国知网权限;文章下载格式以PDF为主,12种期刊提供HTML阅读模式;10种期刊已同时开通RSS和E-mailAlert订阅服务,包括订阅最新录用文章、下期目录、当期目录和栏目;11种期刊开通文章分享(微信、微博、QQ空间等)功能、10种期刊设有相关文章阅读推荐。在提供咨询服务方面,20种期刊在“编辑部联系方式”版块只列出了1~2个固定电话号码及邮箱,2种期刊没有任何联系方式,仅9种期刊较为详细地列出了每位责任编辑的电话、邮箱、负责栏目等,仅9种期刊设置了留言板功能,其中1种尚未开通实质内容。可见,期刊网站在满足作者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服务类型较少、不齐全等问题较为普遍。

2.4学术道德重视程度不够

近几年,我国大力抓学风建设,国务院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科研诚信和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定义和规范。目前来看,有25种期刊网站在“下载中心”或其他醒目位置放置了“版权协议”(其中3种期刊网站显示在建设中,无内容),与作者就署名、撤稿、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版权等问题进行了出版前约定。除了以“稿约”形式规定外,仅6种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和《福建农业学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作者、编辑、审稿人等责任主体方面作了约定,只有极少数期刊网站以“漂浮窗口”的形式“敬告作者”加强学术自律。可见,大多期刊较为重视与作者的“稿约”,但对其他可能出现的学术道德问题的防范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对已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尚未采取行之有效的惩处手段。

2.5行业与学科平台引领作用不强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CSCD、《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等期刊评价体系在国内高校或科研单位具有一定的认可度,一般1~3年就会一次收录评价结果。受管理体制影响,一些作者比较关心某学科期刊在各大评价体系的入选情况,但往往不太了解各评价体系的频率、权威结果查询渠道等[12]。调查发现,近年来大多期刊官网都在“新闻公告”版块及时自刊被各大评价体系的最新收录情况,但基本没有同行同领域期刊的相关情况介绍。32种期刊官网中仅《西南农业学报》了《2017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S类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另外,综合性农业期刊的“友情链接”版块多是链接主管主办单位、期刊学会、同行期刊、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等,几乎没有链接到农业行业网站,农业特色不明显。

3启示与建议

3.1多种途径辅助作者找到官网

期刊网站作为作者投稿的第一道关口,编辑应深刻认识期刊官方网址宣传与公告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主动引导作者登录官网进行投稿,帮助作者快速识别仿冒的钓鱼网站。(1)在百度、360、搜狗等主流搜索引擎全部申请期刊官网认证,而不仅局限于百度认证,同时在“百度学术”提供官网链接源,实施网站引流,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认知度;(2)在纸刊封底以及单篇文章页眉或文后附上官方网址,作者可以通过在数据库下载该刊已发表文章的方式找到官方网址;(3)在国内各大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以及期刊主办、主管单位等官网,附上期刊官网的链接源,农业期刊还可以在“中国农业期刊网”提供官网链接;(4)与同领域期刊建立合作共享机制,不定期相互作征稿简介(附官方网址),提高网站曝光量。通过为作者提供查询官方网址的多种渠道,辅助作者准确地获取期刊投稿信息。

3.2网站内容建设体现人文关怀

《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在“作者中心”版块设置了“征稿简则”“稿件写作规范”“版权协议”“论文模板”“收费标准”“稿件处理流程”等二级菜单,内容非常详实、具体,对作者投稿前存在疑惑的写作注意事项、收费、审理周期、审稿流程等常见问题进行了提前规范、指引。《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还在“作者投稿/查稿”版块列出了10条作者常见问题,采用对话式的语言,将作者投稿前、审稿中、出版后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详实解答,文字细腻、语气平和,呈现出良好的服务立场。可见,相较于功能构建,期刊网站在内容建设方面应更加注重换位思考,思作者“投稿前”、想文章“出版后”,不应再是“高冷范”的办公系统,而是具有人文关怀、设身处地为作者着想的平台。

3.3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浙江农业学报》在官网实时“稿酬发放通知”,使作者及时了解稿酬发放情况;《福建农业学报》根据作者的“投稿与审稿”“汇款与发票”“订阅与赠阅”等需求设置了3个“在线QQ”,《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西北农业学报》开设了两个作者QQ群,3刊均采用这种实时交流的方式为作者提供快速、便捷的答疑服务渠道;《中国农业科学》《西北农业学报》和《南方农业学报》3刊开通了淘宝、微店等在线购买期刊服务,方便快捷,值得借鉴。可见,在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网站应该通过深入挖掘作者需求为作者提供互动性、开放性、全面性服务[13-15],还可以根据作者搜索引擎内容,主动自发且有针对性地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如过刊全文开放获取、在线购买期刊、精准推送文献、在线答疑解惑、及时期刊(发票)邮寄情况、组建作者学科微信群等。

3.4打造学风建设宣传的平台

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守门员”,是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和学术不端监督的主力军,应做好科研诚信表率,积极宣传、推广学术道德规范和出版伦理,利用期刊网站将学术道德把关提上日程,为作者提供学风建设的引导与监督服务[16]。可以在网站醒目位置设置“出版伦理”版块,将出版伦理规范文件和期刊出版管理法律法规文件放在该栏目下,作者可以快捷地获取出版伦理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结合自刊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可操作性强的治理规定;设立曝光平台,对出现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及时在网站曝光;建立公众监督平台,对于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随时接受公众反馈,以此加强作者对学术道德问题的警醒和重视。

3.5提供行业与学科引领性服务

期刊编辑应该利用自身优势,除了及时将自己刊物入选各大评价体系的最新信息公布在官网外,还可以设置“行业资讯”“信息公告”等版块,将同类别、同领域期刊被评价体系收录的权威数据进行二次转载,方便作者及时了解期刊评价结果与动态;通过开设“讯息普及”版块,将作者比较关心的各评价体系的收录源、结果和查询途径等分类介绍,以此加强作者对期刊级别分类的正确理解和客观认识;通过“友情链接”的方式,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等进行链接,方便作者自查最新研究动态及结果。作为农业期刊,应注重发挥学术平台作用,突出学科特色,向作者提供学术引领服务,通过网站农业科研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学科团队研究成果、学术会议信息等通过专题的形式实时推送、宣传。通过这些有效实用的信息,更好地提升期刊在业界的影响力,给业界提供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4结论

农业学报范文篇4

关键词:网站建设;基本信息;在线投稿评审;论文在线;开放获取;扩展内容;新媒体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互联网和科技期刊逐渐融合,形成了“互联网+科技期刊”的多种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数字化平台和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科技期刊加强网络化建设,自建网站的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3]。门户网站是期刊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作者、编者、审者和读者交流的主要平台,也是期刊数字化的关键标志。近年来,期刊数字化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将门户网站打造成复合型多媒体学术资源平台成为必然趋势[4-5]。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信息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能否跟上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高速发展,将关系到其发展前景。近几年,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大多是探讨某个期刊或某类期刊门户网站的建设途径和发展状况[6-9],鲜有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现状的整体调查与统计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是我国研究领域广、综合实力强的农业科研单位[10]。其主办和承办了69种科技期刊,包括39种学术类期刊(含5种英文期刊)、27种技术类期刊、2种综合指导类期刊和1种科普类期刊[10]。其期刊数量多、种类全,在农业期刊中影响力较高[10]。其期刊网站建设的情况代表了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发展的基本模式。可以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网站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网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选取这些期刊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其网站建设现状及发展态势,并提出发展建议,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一定启示,进而为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期刊乃至我国农业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其下属研究所主办和承办的65种中文期刊,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简称院网)资源条件板块中出版物的期刊栏目,查找期刊及其网站,查到59种刊,其中42种刊有网址,17种刊无网址。对院网上没有查到网站的17种期刊,再到主办和承办期刊的研究所网站(简称所网)上的相关栏目查找,查到3种刊有网址;对院网上没有查到的6种刊在所网上查找,5种刊有网址,其中《农业大数据学报》为2019年创办的新刊,1种刊无网址。最后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对院网、所网上没有查到网站的15种期刊名称进行搜索,没有查到期刊自己的网站。对查到网站的50种期刊的网站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时间为2020年2月,调研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投稿评审系统、论文上传和开放获取、扩展内容以及新媒体应用等。建立Excel表格,对调研的各个项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2中国农业科学院中文期刊网站建设情况

综合调研情况,65种中文期刊中50种期刊(占76.9%)拥有独立的门户网站或挂靠于主办或承办单位的网站,15种期刊(占23.1%)没有网站。现就有网站的50种期刊的网站建设情况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果农之友》网站备案中,其调查项目按无计算。2.1期刊基本信息。门户网站是期刊数字化宣传的主要阵地,是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主要窗口[11]。网站首页是期刊的初次展现,给人以直观、深刻的印象。调研显示,有网站的50种期刊的网站首页内容丰富。46种刊即92%的期刊有封面照片,4种刊无封面照片。41种刊即82%的期刊列出了刊名、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编辑出版单位、主编、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出版周期、创刊年份、出版年、卷号和期号、定价等版权标识内容以及编辑者及其联系方式,5种刊即10%的期刊有部分版权标识内容,4种刊无版权标识内容。46种刊即92%的期刊提供了编委会成员名单,4种刊无编委会名单。46种刊即92%的期刊有当期目次;1种刊有当期目次栏目,但无内容;3种刊无当期目次栏目。39种刊即78%的期刊有下载中心,包括版权协议、投稿须知、论文模版、相关知识等;6种刊即12%的期刊无下载中心栏目,但有下载中心相关内容;5种刊无下载中心栏目和相关内容。47种刊即94%的期刊有友情链接,包括上级单位、合作单位、所属数据库等;3种刊无友情链接。46种刊即92%的期刊有信息公告;1种刊有信息公告栏目,但无内容;2种刊无信息公告栏目,但有相关内容;1种刊《果农之友》无信息公告。有的期刊还有期刊获奖照片、领导或专家题词、科技成果介绍、专家照片及介绍、会议照片及介绍等配图,以静止或滚动等方式展出。2.2在线投稿评审系统。在线投稿评审系统是期刊网站的重要内容,也是期刊数字化的重要指标之一[12]。调研显示,有网站的50种期刊,48种刊已实现网上投稿评审,占96%;2种刊《农业开发与装备》《果农之友》无在线投稿评审系统。这些投稿评审系统虽然由不同开发商提供,但其功能基本相同,具有作者投稿、专家审稿、主编及编委审稿、编辑管理功能。极大地便利于作者投稿、查询和修改稿件,便利于同行评审,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缩短了稿件投、审、周转和编辑加工周期。其中,29种期刊(占58%)有主编及编委审稿功能,说明其主编和编委对期刊的重视,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刊《农业大数据学报》设有“特约编辑”功能,意味着期刊编辑工作跨出了编辑部,走向开放办刊。2.3论文资源上传与开放获取。论文资源是期刊网站建设的核心部分,关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网站点击率、信息传播效率,乃至社会和经济效益[13]。调研发现,期刊网站的论文资源有当期、过刊论文上传和优先发表3种情况,论文上传内容可分为期刊目次(含论文题名、作者)、论文摘要、PDF格式和HTML格式全文。开放获取情况随网站功能开发商和上传论文时间有所不同。2.3.1当期上网与开放获取有网站的50种期刊,上传目次、摘要和全文的37种,占74%;仅上传目次及摘要的8种,占16%;仅上传目次的2种,占4%;未上传论文资源的3种,占6%。上传了论文全文的37种刊全文均为PDF格式,其中13种学术影响力大、实力强的学报如《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和1种新刊《农业大数据学报》还有HTML格式,占上传全文期刊的37.8%。另外,1种刊《中国农业信息》有HTML摘要。3种刊有PDF全文位置但未上传全文,9种刊有HTML全文位置但未上传全文,可能是没有时间上传或者不具备上传的条件。上传了论文全文的37种期刊中,25种刊(占67.6%)公开全文,供用户免费获取;采用中国知网采编系统的12种刊(占32.4%)在自建网站上公布了期刊目次和论文摘要,全文需链接知网付费获取。另外,2种刊《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目次、摘要不在首页,不利于用户快速查找和阅读。2.3.2过刊上网与开放获取有网站的50种期刊,42种刊(占84%)有过刊目次、摘要和PDF全文,1种刊只有过刊目次,2种刊有过刊浏览栏目但无内容,5种刊无过刊相关栏目。有的刊如《中国农业科学》以过刊浏览方式获取过刊全文,有的刊如《中国土壤与肥料》是检索方式获取过刊全文。各刊的过刊内容回溯年份不尽相同,有的回溯近几年、十几年,有的回溯到创刊年份。可能与网站创建时间有关,或许是一种开放获取策略。上传了过刊论文全文的42种期刊中,30种刊(占71.4%)免费获取全文,没有阅读限制,采用中国知网采编系统的12种刊(占28.6%)需链接知网付费获取全文。和当期是37种刊有PDF全文相比,5种刊当期无全文,但过刊有全文。如《茶叶科学》过刊内容全面,有目次、摘要、PDF和HTML全文;但当期仅有目次。这种全文滞后发表的形式也是一种开放获取策略。2.3.3在线优先发表与开放获取在线优先发表有最新录用和预发表两种形式,将评审通过的论文在本刊网站上公布,取得论文首发权。公布内容包括题名、作者及其工作单位、摘要、全文。有网站的50种期刊,14种刊(占28%)最新录用栏目各有一些内容在网上;其中,上传全文的有7种刊:1种刊《作物学报》全文可免费下载并有唯一和持久的DOI,1种刊《棉花学报》全文可免费下载但各页带有水印,1种刊《园艺学报》的品种推广类文章可免费下载,其余4种刊《畜牧兽医学报》《中国水稻科学》《中国稻米》《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全文及《园艺学报》的其他文章不能下载,但摘要均可下载;5种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种业》《中国农业信息》《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有题名、作者及其工作单位、摘要;2种刊《中国农业科学》《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有题名、作者。10种刊(占20%)有最新录用栏目,但栏目内无内容。26种刊(占52%)无最新录用栏目。1种刊《棉花学报》预发表栏目有题名、作者、全文,全文可下载、有水印;1种刊《中国种业》有预发表栏目,但内容为2012—2013年过刊全文,可下载;1种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有题名、作者及其工作单位、摘要预发表;1种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有摘要预发表;5种刊有预发表栏目但无内容;41种刊(占82%)无预发表栏目。综合两种在线优先发表情况,期刊对录用论文在纸质版刊出前采取不同的形式在线优先发表全文或部分内容。仅有2种刊(占4%)上传全文并开放获取;5种刊(占10%)上传全文,但不能下载或部分论文可免费下载。8种刊(占16%)有题名、作者及其工作单位、摘要中的部分内容。35种刊(占70%)无在线优先发表栏目或有此栏目但没有相应内容。说明期刊对在线优先发表重视不够,或是顾虑版权和经济效益,或是碍于工作量大无暇顾及,也可能是缺乏平台支撑难以实现。总之,网站上论文的开放获取程度关乎期刊和论文的学术影响力[13]。相比于纸质媒体,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易于查找。及时论文全文有利于吸引在线读者,提高网站访问量和论文下载量,扩大期刊影响[13];同时,论文及时在线发表,获得首发权,保证了作者的利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增加了编辑工作量和期刊网络出版费用,影响纸质期刊发行量和发行收入[14];版权保护难度大,增加了被抄袭和盗版的可能性。针对开放获取论文的网络传播优势及存在问题,期刊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论文内容上传模式和开放获取策略,尤其是对全文在线优先发表更为谨慎。2.4扩展内容和新媒体应用。期刊网站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还可以拥有相关扩展内容如论文增强信息、广告,搭载传播互动平台和订阅服务功能如微信公众号、EmailAlert和RSS订阅、在线订阅和销售、留言、在线支付等。2.4.1论文增强信息论文增强信息是纸质论文内容的扩展。借助新媒体,将与论文有关的信息如数据、图表、资料、文献等以附属材料的方式在网站上,使论文更完整、更有说服力。增强信息还包括对论文评价、和作者互动等。10种刊的论文有增强信息:《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有图表、参考文献、相关文章、推荐阅读链接及分享、评价;《中国畜牧兽医》《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有参考文献、相关文章链接及评价;《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有图表、参考文献、相关文章链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生物技术进展》设置了图表、参考文献链接但无链接内容,有相关文章链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有图表链接;《灌溉排水学报》有评价;《农业图书情报》有赞。4种刊《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果树学报》用中国知网采编系统,有参考文献链接和分享。其余36种刊(占72%)无增强信息。近年来,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了开放科学计划(ODIS),通过ODIS码,作者可增加语音介绍、图片和视频,还可以与读者互动交流。多家期刊已加入此计划,但调研中还未发现实质性内容展出。2.4.2广告该文将研究论文除外的商业广告、科技成果宣传、新闻资讯等传播内容统称广告。2种刊《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学报》有广告并链接广告主网站,1种刊《农业大数据学报》有广告图片并链接大幅更多内容的版面,1种刊《中国土壤与肥料》有广告标题但未链接广告内容,2种刊《园艺学报》《中国瓜菜》有新品种介绍、求购信息等相关内容,3种刊《中国种业》《中国蔬菜》《中国稻米》有协办单位链接,4种刊《中国种业》《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有广告位置但无内容,38种刊(占76%)无广告及相关内容。其中,《中国蔬菜》还有独立网站刊登广告,《中国瓜菜》科技成果推广信息丰富。2.4.3传播互动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传播精准化、互动简单化、建设使用便捷化等特点[1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科技期刊传播科技信息、提供便捷服务的重要工具。有网站的50种期刊,24种刊(占48%)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这些微信公众号大多推送期刊目次、论文摘要及全文,提供稿件查询功能,相关通知、资讯等。如:《中国农业科学》推送最新一期目录,推送优秀文章摘要及PDF全文二维码,解答投稿咨询,行业最新动态及相关资讯;《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推送最新一期目录、论文摘要、PDF和HTML全文,提供作者查稿、专家审稿及期刊相关服务;《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推送最新一期目录、论文摘要及PDF全文二维码,提供稿件查询、期刊相关服务;《作物杂志》推送每期目次,点击题名可获取全文,提供投稿、检索等期刊相关服务;《农业大数据学报》推送每期目录、论文摘要、精选论文,期刊信息、会议通知等相关资讯;《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推送最新一期目次和已经发表的优秀论文摘要。调研还发现,2种刊《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有iPad移动阅读,2种刊《作物学报》《果树学报》有手机报,1种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有QQ群,1种刊《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有微信群。2.4.4订阅服务功能数字出版时代,订阅模式、互动方式更为多元化[16]。EmailAlert、RSS订阅、在线订阅等成为新的订阅模式。网上留言、移动支付等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EmailAlert简称EA,是电子期刊信箱派发方式,根据EA用户的选择自动地向用户信箱发送所需信息,如当期目录、论文摘要以及基于主题或关键词搜索的内容。RSS是基于XML标准的互联网内容和集成技术,RSS服务根据用户订阅将最新消息即时主动发送到其桌面。用户不访问网站就能得到所需最新内容,节省了检索文献的时间。调研表明,22种刊(占44%)有EA、RSS订阅功能。如:《中国农业科学》EA提供主题订阅,RSS提供目录、栏目、主题订阅;《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EA提供当期目录、预出版文章、关键词、栏目订阅,RSS提供最新录用文章、下期目录、当期目录和栏目订阅。另外,5种刊有网站在线订阅和淘宝、微店销售,1种刊注册订阅,3种刊手机免费订阅。网上留言、QQ和微信留言作为电话、Email传统互动方式的补充,避开了电话即时接通回复,又较Email快捷。移动支付弥补了银行转账、邮局汇款、现金交付的不便,尤其是对审理费、订刊费等小额款项。调研结果表明,18种刊设置了留言板,占到了有网站期刊的36%。《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的QQ群、《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的微信群有留言功能。没有发现网站开通移动支付。总之,约1/4的期刊网站上有论文增强信息、广告等扩展内容,近1/2的期刊搭载了微信公众平台和EA、RSS订阅功能,1/3的期刊设置了留言途径,在线订阅销售、在线支付方面比较薄弱,新媒体应用如音频、视频的引入刚开始尝试。

3期刊网站建设的建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文期刊需加强网站建设。23.1%的期刊没有查到网站,需尽快建立网站或提高网站显示度;有网站的期刊需增强网站功能,尤其要加强论文在线优先发表和开放获取策略的探索、内容资源的增强开发、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应用。3.1论文即时上网和出版格式多样化。论文快速在线发表,利于科研成果的及时公布、传播、应用和推广,又利于期刊获得首发权。调整数字出版流程,实现录用论文在线即时发表。论文被录用后及时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定稿;论文排版校对期间,每次校样上网。整期出版后替换已的单篇论文。形成高效、开放的出版模式,使论文从投稿到出版的流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16]。单篇论文即时减缓了整期出版的工作压力;校对稿上网,便于作者、编者、排版人员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16]。在条件还不成熟时,可采用录用论文题名、摘要上网,优秀论文优先发表的方式。论文结构化HTML格式,利于移动阅读,利于附加论文增强信息。利用XML排版技术,实现一次排版产生TXT、PDF、HTML等多种格式,多形式发表;还没有使用XML排版的期刊,可以将已有的TXT、PDF格式转换为HTML格式。3.2探索复合多元的开放获取模式。开放获取可提升期刊影响力,但会影响经济效益[14];也有人认为单刊网站无条件免费提供全文尤其在线优先发表,存在版权隐患[6]。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观念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愿意为所需知识付费[17];另一方面,OA模式给论文带来的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论文OA出版的早期,随着出版时间的延长,OA和非OA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慢慢趋同[18]。因此,将论文上传至期刊网站,根据自身条件,可以全部全时免费开放全文;也可以选择性地开放全文,采取优先、滞后、限时免费等复合多元的开放获取策略,适当收费,权衡期刊影响力、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线优先出版可以借鉴《作物学报》和《棉花学报》的方式,既能取得首发权,便于被传播、引用,又利于保护版权。3.3搭载传播互动平台和服务功能。微信公众号开发、维护成本较低,流行于各种移动终端,对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有促进作用[19]。据科学网调研,80%以上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取期刊的信息[20]。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利用期刊原有用户基础,发挥微信普及率高、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凝聚更广泛的读者。除了链接网刊内容,提供更灵活的咨询服务外;对网刊内容深度加工,抓取学科前沿和热点,提炼单篇论文核心内容,细分、重组同类内容,形成简短精悍、学术质量高的信息;突破网刊的局限,关注国家政策、行业动态、期刊动向,进行新颖独特、时效性强的资讯报道。简短活泼的优质内容激发用户阅读的兴趣,精准可靠的实用信息吸引用户关注;但不宜大量推送趣味性新闻和行业动态,以免打扰用户。设置互动栏目或区域[21],对用户开展调研,收集反馈信息,寻找不足,提高服务质量。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微信平台上初步了解,再到网站精深操作,实现从浅阅读到深阅读转化。开发EA、RSS订阅、在线支付等多种服务功能,满足人们快速检索和追踪文献、交付费用的需要。网站主页上设置EA、RSS栏目,开通免费推送服务。用户打开EA栏目,在期刊提供的项目中选取所需内容,输入邮件地址,完成EA订阅;期刊免费推送用户所需最新信息。用户下载、安装RSS阅读器,将所需内容的链接地址添加进去,完成订阅;RSS自动推送新信息给订户,并有内容更新提醒。这样,期刊按需推送,用户及时获取最新资料。相比于期刊主观筛选用户的强制推送,EA、RSS更精准、更能满足用户需要,推送内容的阅读率更高;相比于微信,EA、RSS更适合推送深阅读全文。期刊可进一步筛选用户关注的相关内容,组成聚合信息,分类分别推送给EA、RSS用户,高度满足其需要。电子商务交易具有快速高效、双向实时沟通、全时性的优点[21]。移动支付的普及给人们的消费带来极大的方便,已成为目前主要的支付方式。期刊网站设置收费二维码,开通移动支付,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交费,有助于缩短审稿、出版和发行周期。3.4开拓扩展内容。论文增强信息使论文展示丰富的材料、链接广泛的知识。数字化、网络化为增强信息提供了平台,结构化排版使增强信息能够更大程度地实现。开发论文增强信息可由简单到复杂、从内部向外部逐步进行。在内容上,首先开发作者、工作单位、材料、方法、结果、文献等链接,进一步可以为论文配上文章导读、作者访谈、评审意见、读者评论以及评价指标等。从结构上,首先开发图表、数据、引用文献等内部链接,进一步进行相关材料、知识和文献以及网址、Email、DOI等外部链接,还可以配置分享、评价等功能。链接文件可以是文本、照片、图像、表格、数据集,以及音频、视频等。一些学术影响大、实力强的期刊,可利用其优质的学术资源积极探索,引领其他期刊发展。利用网站刊登商业广告、宣传科技成果、新闻资讯。网络广告有丰富的表现手段,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加载图像、音频、视频,实时、灵活、生动,可重复、可检索,速度快、效果好。相对于纸质媒体,网络广告成本低、交互性好,有链接广告、浮动广告、旗帜广告、弹出式广告、插图式广告等多种形式[22]。科技期刊网站以简洁的链接广告最适合,保持学术的严谨性、稳定性,对读者干扰少。广告丰富了网站内容,增加期刊收入;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效果更佳。加强网站资讯建设,对期刊影响力提升和产学研结合也有重要意义。3.5建立期刊网站集群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网站基本上是单刊网站,虽然有些主办单位相同的期刊网站依托同一家公司创办,网站风格一致,但仍是各刊编辑部运作模式。单刊运作,期刊服务内容少,服务方式单一,整体运营水平和自主良性发展能力难以有效提升[16]。建立期刊网站集群平台,提高网站整体水平和品牌影响力。聚集出版资源,各刊发挥所长、优势互补、借力发展。提升数字出版水平,优化出版内容和全文开放策略。加快应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在线服务水平。优势期刊起带动作用,各刊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聚合各刊品牌力量,强化整体品牌形象,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和更深的影响力。建立期刊网站集群平台,还有利于保护版权,防控假冒网站。

4结语

农业学报范文篇5

至少在8000年前,石镰就已经出现。像裴李岗遗址的石镰就制作得相当精致,其形状与后世的镰刀颇为相似。从民族学的材料得知,一些使用铁镰的少数民族也是用它来割取谷穗的。如西藏墨脱县的门巴族收获水稻和旱稻时,是用月牙形的小镰刀一穗一穗割下来放在背篮里,稻草则在地里晒干后烧掉作为来年的肥料。海南岛有些地方的黎族,直到现在仍使用铁镰割取稻穗,然后将它们集中挂在晒架上晒干,需要时再加工脱粒。稻草留在田里,需要时用镰刀割取,不需要时就烧掉做肥料。因此推测原始农业时期,先民们使用石镰、蚌镰只是割取谷穗,而不会连秆收割。这是因为当时禾谷类作物驯化未久,成熟期不一致,仍然保留着比较容易脱落的野生性状,用割穗的方法可以一手握住谷穗,一手持镰割锯谷茎,这样可避免成熟谷粒脱落而造成损失。同时,当时的谷物都是采用撒播方式播种的,用手抓不到几根植株,要连秆一起收割庄稼是极为困难的。即使是已经使用金属镰刀的商周时期,也仍然是用这种方法收获庄稼的。甚至晚到汉代,还保留着这种习惯。如我们从四川省成都市凤凰山出土的东汉渔猎收获画像砖下半部分可以看到这种场面(图六三),画面左边的三人正在割取稻穗,捆扎成束。最左边一人将已扎好的稻穗挑走。右边的两人则高举一种大镰刀在砍割已经割掉稻穗的禾秸(如不需要稻草,则将它留在田中,任其干枯,来年春天就可“烧草下水种稻”了)。这种方法一来是沿袭古老的用钰割穗的传统习惯;二来适于在撒播的稻田里使用,可及时抢收,减少损失;三来可减轻运输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不过,汉代已实行育秧移栽技术,田中已有株行距,水稻品种也远离野生状态,再加上铁农具的普及,铁镰已非常轻巧锋利,为连秆收割技术的运用打下了基础。而适于割取谷穗的铚,则被镰刀所淘汰。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西汉墓曾出土过四束古稻,是连秆割下的。这说明至少在西汉时期,有些地方已经采用连秆收割的方法(图六四),此后就逐渐成为主流。我们在甘肃省的唐代壁画中所看到的一些收获场面,就是用镰刀直接收割谷物秸秆的。

6.脱粒加工技术

人类最早的脱粒技术,难以从考古发掘中获得实物证据,但从民族学的材料中可以得到启示。先民们最早的脱粒方法是用手搓,如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大多是用手搓的方法对采集来的植物穗子进行脱粒。相信在原始农业萌芽时期,人们也是这样做的。稍后则用脚踩的方法进行脱粒。我国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就是用手搓脚踩的办法使谷穗脱粒的。如云南的布朗族人把收割回来的谷穗曝晒几日,然后在地上铺一篾笆,把晒干了的谷穗置于其上,旁栽一木桩,男女手扶木桩,双脚搓踩脱粒。西藏墨脱县门巴族则是把谷穗放在石板上脚踩手搓。云南西盟佤族所用脚踩手搓的脱粒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此外,云南的独龙族、怒族和傈僳族,西藏的珞巴族等都是用脚踩或手搓来脱粒的。稍后,人们用木棍来敲打谷穗,使之脱粒。如怒族、傈僳族、西盟佤族和门巴族等,解放前都是脚踩和棍打同时使用的。门巴族还敲打水稻。这种方法可以说是连枷脱粒的前身。怒族在收获玉米后,在地上挖一浅坑,铺上麻布毯,放上玉米穗,周围用麻布毯子围起,然后用木棍敲打。如收获量少,可放在有眼的箩筐里,围上衣服或麻布毯,用棍子来舂。这又可说是杵臼的前身了。由于木棍易于腐朽,难以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实物,即使有木棍出土,也无法断定就一定是用来脱粒的。同样,连枷的使用已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其发明年代应当更早,也因为竹木不易保存,难以从考古发掘中取得证明。

目前考古发掘中能够确认的脱粒加工农具是杵臼和磨盘。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杵和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都有七八千年的历史。石磨盘是谷物去壳碎粒的工具,杵臼则兼有脱粒和去壳碎粒的功能,因而杵臼的历史似乎应该更早一些。有些少数民族历史上甚至没有使用过石磨盘,而一直是用杵舂。最原始的就是地臼。如苦聪族人在屋角地上挖一个坑,以兽皮或旧布作垫,用木杵舂砸采集来的谷物。西盟佤族原先并没有木碓,只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用麻布或兽皮垫上,用木棍舂打。也有用布将谷物包起来后用木棍敲打的。海南岛的黎族,解放初期还有不少人把带穗的旱稻放进木臼中,手持木杵舂打,脱粒与去壳同时进行。独龙族人和苦聪族人脱粒小米和稗子时,也是带穗舂的。《续修台湾府志》记载清代高山族加工谷物的情况是:“番无碾米之具,以大木为臼,直木为杵,带穗舂。”可见,将谷物脱粒与加工合而为一的“带穗舂”,是一种相当原始的加工方法。继木臼之后,至少大约在7000年前出现了石杵臼。各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都出土了不少石杵臼,其加工谷物的工效当较木杵臼要高。商周时期,石杵臼仍然是主要的加工农具。杵臼一直使用到西汉才有了突破性创造,即发明了利用杠杆原理的踏碓和利用畜力、水力驱动的畜力碓和水碓。但是手工操作的杵臼并未消失,而是长期在农村使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专门用来去壳碎粒的工具是石磨盘,其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采集经济时代。原始的石磨盘只是两块大小不同的天然石块。它的使用方法应该和一些少数民族使用石磨盘的方法相同。如云南独龙族的原始石磨谷器叫作“色达”,它由两块未经加工的天然石块组成,一块较大,一般长约50厘米,宽约30多厘米,厚约7厘米。另一块较小,是直径10厘米左右的椭圆形或圆形的鹅卵石。使用时,下置簸箕,大石块放在簸箕上,一端用小木墩或石头垫起,使之倾斜,人跪在簸箕前,把谷粒放在石块上,双手执鹅卵石碾磨,利用石板的倾斜度,使磨碎的谷粒自行落在簸箕上。澳大利亚土著妇女们把采集来的少量种子收拾干净后,就放在由一块大而扁的石头和一块小而圆的石头组成的“碾谷器”上去壳、碾碎,然后再加工成饼子一类食物[147]。从考古材料看,至少在8000年前,石磨盘就已经制作得相当精致了(如裴李岗遗址的石磨盘),其加工谷物的技术和功效当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石磨盘的去壳和碎粒功能以后向两个方面发展。去壳功能发展为砻和碾,专门用于谷物脱壳。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淮南子·说林训》:“舌之与齿,孰先砻也。”《说文解字》:“砻,*[石+靡]也。从石龙声。”砻的形状如石磨,亦由上下两扇组成。砻盘工作面排有密齿,用于破谷取米。砻有木砻和土砻两种。木砻用木材制成,土砻砻盘是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筐中填以黏土,并镶以竹、木齿。稻谷从上扇的孔眼中倒入,转动上扇的砻盘即可破谷而不损米。考古发现中有关砻的最早资料是江苏省泗洪县重岗东汉墓出土的画像石“粮食加工图”,上面有妇女推砻的场面。另一种去壳的农具就是碾,目前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魏书·崔亮传》,考古实物最早见于隋墓出土的陶碾模型。碾盛行于唐宋,并出现水碾的加工机械。继承了石磨盘的碎粒功能的旋转型石磨出现于战国时期,在汉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它可将谷物磨成粉末,将小麦磨成面粉,将大豆磨成豆浆,使得中国谷物食用方式由粒食转变为面食,也促进了小麦和大豆的广泛种植。旋转型石磨一直是我国广大农村最重要的加工农具,长期盛行不衰。

谷物在脱粒和去壳之后,需要扬弃谷壳糠秕杂物。最原始的办法当是用手捧口吹,而后才懂得借助风力。云南省西盟佤族在用脚踩手搓脱粒之后,不用簸箕簸扬,而是由一人把谷物从上向下慢慢倾倒,另一人执笋叶扎成的“扇子”左右反复扇动,把秕谷和灰尘扬走[148]。用簸箕来簸扬可能较晚,但《诗经》已有“或舂或揄,或簸或扬”(《大雅·生民》)、“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大雅·大东》)等诗句。《说文解字》:“簸,扬米去糠也。”说明商周时期已普遍使用,也许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江南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些竹编器,其中说不定就有原始簸箕的残骸。但簸箕簸扬的谷物数量有限,对堆积在晒谷场上的大量谷物就需使用如木锨、木杈、飏篮之类的扬场器具。西汉史游《急就篇》提到:“碓、硙、扇、隤、舂、簸、扬。”已指明簸与扬是两种净谷方法,其使用的器具当也不同。木锨类似木制的铲子,只是更为轻巧(也有用竹制成,称之为竹扬锨)。木杈是一种木制的多齿杈。飏篮则是用竹子编制的,形如簸箕而小一些,前有木舌,后有木柄。庄稼收获之后,在场圃脱粒晒干,再用这些工具铲起谷物迎风掷之,借风力吹走糠秕杂物,可得净谷。我们在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墓的壁画上可以看到持木杈扬场的情景(图六五)。在甘肃省安西县榆林窟20窟壁画中也可看到用飏篮扬谷的情景。至于使用风扇车来净谷的历史,从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出土的汉代风扇车模型判断,当不会晚于西汉时期。风扇车的发明,标志扬弃糠秕杂物的作业已不再仅凭手工,而是开始采用结构较为复杂的农机具,比之箕播杈扬,“其功多倍”,是一突破性的成就。

注释

[1]森本和男:《农耕起源论谱系》(续),《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

[2]陈淳:《稻作、旱地农业与中华远古文明发展轨迹》,《农业考古》1997年第3期。

[3]见《农业考古》2000年第l期。

[4]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l979年。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23页,人民出版社,l972年。

[6]李根蟠、黄崇岳、卢勋:《试论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占代社会经济史论丛》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7]李根蟠、黄崇岳、卢勋:《再论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中国农业》1981年第1期。

[8]童恩正:《中国南方农业的起源及其特征》,《农业考古》l989年第2期。

[9]严文明:《再论中国稻作的起源》,《农业考古》l989年第2期。

[10]陈淳:《稻作、旱地农业与中华远古文明发展轨迹》,《农业考古》l997年第3期。

[11]童恩正:《中国南方农业的起源及其特征》,《农业考古》l989年第2期。

[12]丁颖:《中国稻作的起源》,中山大学农学院《农艺专刊》l949年第七号。

[13]丁颖:《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农业学报》1957年8卷第3期。

[14]童恩正:《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农业考古》l984年第2期。

[15]李润权:《试论我国稻作的起源》,《农史研究》第五辑,农业出版社,l985年。按:在李润权先生文章发表l0年之后,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水稻植硅石。在靠近广西边境的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l万年左右的稻谷标本。在广东省英德市牛栏洞也发现了l万年前的水稻植硅石。这些新的考古资料证实了李润权先生当年的预测是颇有远见的。

[16]裴安平:《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农业考古》l989年第2期。

[17]裴安平:《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再探》,《农业考古》1998年第l期。

[18]渡部忠世:《稻米之路》第八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19]见张德慈致《农业考古》编辑部的信,刊登于《农业考占》l983年第2期342页。

[20]游修龄先生的观点见于《太湖地区稻作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载《太湖地区农史论文集》第一辑(1985年)。汪宁生先生观点见于《远古时期的云南稻谷栽培》,载《思想战线》l977年第l期。李昆声先生的观点见于《云南在亚洲栽培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载《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21]闵宗殿:《水稻考古》,《遗传与育种》l978年第5期;《我国栽培稻起源的探讨》,《江苏农业科学》l979年第l期。

[22]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l982年第l、2期。

[23]杨式梃:《从考古发现试探我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及其传播》,《农史研究》第2辑,农业出版社,l982年。

[24]分别见向安强:《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农业》,《农业考古》1991年第l期;刘志一:《关于稻作起源的通讯》,《农业考古》l994年第3期;卫斯:《关于中国稻作起源地问题的再探讨一一兼论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中国农史》l996年第3期。

[25]李江浙:《大费育稻考》,《农业考古》l986年第2期。

[26]王象坤:《中国栽培稻起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农业考古》l998年第l期。

[27]游修龄:《农史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农史》l988年第l期。

[28]游修龄:《太湖地区稻作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太湖地区农史论文集》第一辑,l985年。

[29]冈彦一:《水稻进化遗传学》,《中国水稻研究所丛刊之四》,中国水稻研究所,l985年。

[30]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l982年第l、2期。

[31]安志敏:《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对海东的影响》,《考古》1984年第5期。

[32]严文明:《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l989年第2期。

[33]见《农业考古》1993年第3期187页。

[34]谷建祥、邹厚本等:《对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的初步认识》,《东南文化》l998年第3期。

[35]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古城址l997--1998年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6期。

[36]李根蟠、黄崇岳、卢勋:《原始畜牧业起源和发展若干问题的探索》,《农史研究》第五辑,农业出版社,l985年;李根蟠、卢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农业出版社,1987年。

[37]安志敏:《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和东传》,《文物》1999年第2期。

[38]同注[37]。

[39]林春等:《城背溪·彭头山文化和中国早期稻作农业》,《农业考古》1993年第1期。

[40]裴安平:《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

[41]张居中等:《舞阳史前稻作遗存与黄淮地区史前农业》,《农业考古》1994年第1期。

[42]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湖南先秦考古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

[43]同注[42]。又见《玉蟾岩获水稻起源重要新物证》,《中国文物报》1996年3月3日。

[44]玉蟾岩的年代另一说为距今22000年至18000年,见《文物》1999年第2期66页。

[45]赵志军:《稻谷起源的新证据》,《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简·利比:《跨学科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46]英德市博物馆等:《英德云岭牛栏洞遗址》,《英德史前考古报告》9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47]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27页,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48]见《师大月刊》1935年第3期,兼见《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57页。

[49]见《燕京学报》1949年,36卷263~311页;《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2卷36~53页。

[50]见《考古》1960年第3期9~12页,《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1~8页。

[51]见《考古通讯》1955年第3期15页,《考古》1959年第2期73页。

[52]见《考古》1962年第6期292~295页,《考古》1961年第4期175~178页,《考古》1961年第11期609~610页。

[53]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

[54]见《考古》1983年12期1065页,《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45页。

[55]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29页,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56]同注[55]28页。

[57]何双全:《甘肃先秦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58]同注[55]36页。

[59]条田统:《五谷的起源》,日本《自然和文化》1955年第2号。

[60]陈恩志:《中国六倍体普通小麦独立起源说》,《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61]安志敏:《中国史前时期之农业》,《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第25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62]杨建芳:《安徽钓鱼台出土小麦年代商榷》,《考古》1963年第11期。

[63]巴里坤小麦见《考古》1963年第1期122页,孔雀河小麦见《农业考古》1983年1期10页、122页,哈密五堡大麦见《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王炳华等人的文章:《新疆哈密五堡古墓出土大麦研究》。

[64]李璠:《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古农业遗存新发现》,《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65]见张华:《博物志》。

[66]李长年:《农业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李毓芳:《浅谈我国高粱的栽培时代》,《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67]缪启愉:《‘粱’是什么》,《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68]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69]黄其煦:《“灰像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82年第4期。

[70](日本)天野元之助:《中国农业史研究》第23页,1979年。

[71]滕州的野大豆粒见《考古》1999年第7期60页;案板豆粒见《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合刊第213页;其余见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55、56页,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72]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134页,农业出版社,1963年。

[73]同注[55]56页。

[74]见《考古》1984年第7期654页。

[75]胡家屋场的莲实见《考古学报》l993年第2期197页。八十垱的菱角、莲子和芡实见《中国文物报》1998年2月8日。其余见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94页、96页、111页,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7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图版56,文物出版社,1963年。

[77]见《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2页。

[78]同注[55]87页。

[79]分别见《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第85页,《文物》1990年第7期第23页。

[80]同注[55]99页。

[81]同注[55]102页。

[82]见《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243页。

[83]同注[55]104页。

[84]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报告》下册221页,文物出版社,1973年。

[85]《嵩高山记》。

[86]周注[55]107页。

[87]水泉枣核见《考古学报》1995年第1期70页,其余同注[55]108页。

[88]同注[55]108页。

[89]同注[84]。

[90]同注[55]113~121页。

[91]见《考古》1976年第3期197页,《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81页。

[92]见《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105页。

[93]藁城县台西的商代麻布见《文物》1979年第6期37~44页、《农业考古》1982年1期82页。崇安县武夷山的商周大麻布和贵溪仙岩的春秋战国大麻布参见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63页,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94]见《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73页。

[95]同注[55]63页。

[96]见《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4页,文物出版社。

[97]高汉玉:《崇安武夷山船棺出土的纺织品》,《福建文博》1980年第2期。

[98]见《文物》1975年第6期55页。

[99]《元史·食货志》。

[100]邱浚:《大学衍义补》。

[101]同注[55]67页。

[102]李济:《西阴村史前遗存》,清华大学研究院第三种,1927年。

[103]见《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73页。

[104]见《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

[105]见《文物》1980年第5期1页。

[106]分别见于《文物》1989年第8期7页,《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302页,《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242页,《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322、370页。

[107]同注[55]78、79页。

[108]嘉峪关市文物工作队等:《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图版四六~四八,文物出版社,1985年。

[109]同注[55]427页。

[110]李有恒等:《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动物群》,《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6卷4期247、248页;覃圣敏:《从桂林甑皮岩猪骨看家猪的起源》,《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339页。

[111]同注[55]445~448页。

[112]瓦窑嘴牛骨见《中原文物》1997年第1期49页,城背溪水牛头骨见《江汉考古》,其余见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473页。

[113]同注[55]441页、475~479页。

[114]见《文汇报》1998年12月25日4版。

[115]见《考古》1992年第11期964页,《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12日3版。

[116]华县南沙村马骨架见《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12日3版,其余见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491、492页。

[117]见《考古》1987年第12期1063页。

[118]见《文物》1984年第9期16页。

[119]洛阳西工区铜马见《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118页,安徽寿县铜马见《文物》1958年第10期65页,祥云大波拿铜马见《考古》1964年第12期612页。

[120]灵石县旌介村的铜簋见《文物》1986年第11期4页;沣西铜雕饰见《考古》1959年第10期527页、《沣西发掘报告》139页,文物出版社,1963年。

[121]同注[55]514、515页。

[122]见《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71页。

[123]同注[55]517~519页。

[124]同注[55]526、527页。

[125]同注[55]536、537页。

[126]见《考古学报》1955年第9期31页。

[127]三星堆铜鸡见《光明日报》1986年12月10日,蟒张玉鸡见《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9页。

[128]见《考古》1979年第2期113页。

[129]石家庄市庄村的鸡蛋(壳)见《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91页;广东增城县陶鸡见《考古》1964年第3期图版十;云南省祥云县铜鸡见《考古》1964年第12期612页。

[130]石家河陶鸭见《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11页、12页;马家窑鸭形尊见《青海彩陶》,文物出版社,1980年;岩石门丘山的陶鸭是采集品,见《考古》1961年第4期179~184页。

[131]河南省辉县琉璃阁出土过商代铜鸭,见《辉县发掘报告》26页,科学出版社,195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和郭家庄出土过玉鸭,分别见《考占学报》1979年第1期100页、《考古》1988年第10期878页;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过石鸭,见《考古》1976年第4期269页。

[132]辽宁省喀左县小转山子出土过西周铜鸭形尊,为辽宁省博物馆藏品;辽宁省凌原县营子村出土过西周铜鸭形尊,见《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27页;江苏省句容县浮山出土过西周鸭蛋,见《考古》1979年第2期113页。

[133]妇好墓玉鹅见《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87页;刘台子玉鹅见《文物》1981年第8期20页。

[13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94、195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

[135]“破木为耜”见《逸周书》,“斫木为耜”见《周易·系辞下》。

[136]见《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147、148页。

[137]见《考古》1992年第1期41页。

[138]见《文物》1999年第6期11页。

[139]宋兆麟、周国兴:《原始掘土棒上的穿孔重石》,《农史研究》第五辑,农业出版社,1985年。

[140]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6期。

[141]胡厚宣:《说贵田》,《历史研究》1957年第7期。

[142]李京华:《河南古代铁农具》,《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1985年第1期。

[143]草鞋山水田考古队:《草鞋山遗址1992年~1995年发掘概要》,日本文化财科学会“稻作起源的探索”,1996年11月。

[144]谷建祥:《草鞋山遗址水田考古学的初步实践与收获》,日本文化财科学会“稻作起源的探索”,1996年11月。

[145]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6期。

[146]李根蟠、卢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45页,农业出版社,1987年。

农业学报范文篇6

关键词:青年编辑;主观能动性;自我价值;中国农业期刊网;挑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学历的青年进入了期刊行业,扩大了编辑从业人员的规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初入期刊行业的青年编辑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经验,获取信息、查阅文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均比较强,但是普遍缺乏编辑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1]。和大部分青年编辑一样,笔者也曾是外行,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招聘,于是按照要求,经网上申请、笔面试等环节,最终进入了编辑行业。初入编辑行业,笔者对其一无所知。迄今为止,笔者参加编辑工作已有两年时间,从一个编辑行业的“门外汉”,通过不断摸索快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责任编辑。本文通过自身的学习经历,结合身边的优秀示例,分享一些能帮助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的方法,以期与青年编辑共同进步。

一、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接触新鲜领域

(一)深入了解所在期刊的基本情况

编辑的自身成长与所在的期刊紧密相连,期刊的创新需要编辑的与时俱进,编辑的成长需要期刊提供平台。因此,新入职编辑需要对所在期刊有一个全面又深入的认识。笔者入职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于1996年创刊,是综合性农业期刊,月刊。主要刊登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与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业机械工程等学科的学术论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作为农业高校学报类的领头期刊,影响因子以及总被引频次等指标逐年上升,2019年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农业科学综合类期刊中学科排名第33位,位于《期刊引用报告》的前25%;2020年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农业科学综合类期刊中学科排名35位,学科排名基本稳定,但在《期刊引用报告》中仅位于前50%。《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曾获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颁发的“百佳期刊”和“中国农业期刊网”颁发的“领军期刊”奖,被多个国外重要检索刊库(俄罗斯文摘杂志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网站来源期刊、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和国际农业和生物学中心等)收录,是农业高校学报类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通过对自刊的认知,了解到自刊具有的优势以及与同类期刊的差距与不足,从而作为规划自身发展的切入点,为做好编辑工作树立良好的开端。

(二)掌握编辑必备的基本功

一名合格的编辑需要掌握出版规范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2]。笔者在正式接触稿件前,重点学习了语言文字知识和出版规范知识,借助陈浩元先生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和《出版专业基础·初级》《出版专业实务·初级》《量和单位》等书籍,快速对编辑工作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也为后续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是光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理论还需实践证明,因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青年编辑参加编辑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于是笔者先通过借阅资深编辑修改过的一校稿件仔细揣摩修改要领,分析资深编辑对稿件整体结构、图表、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等修改的原因,着重记下之前写作中会疏忽的问题,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向资深编辑请教,边校对边学习,是快速提升编辑能力的有效途径。编辑学习是一项漫长的终生的事业,活到老学到老也同样适用于编辑职业。因此,青年编辑入职后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主动加强学习与实践,力争做好学术“守门人”。

(三)积极参加编辑行业的交流学习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指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90学时[3]。为响应和落实国家政策,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等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青年编辑要有选择地参加培训活动,多学习多交流,让自己快速积累经验。如笔者曾参加中国农业期刊网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中国农业期刊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培训会”,会议汇集了来自全国农业期刊界的百余名代表。本次会议对中国农业期刊的创新发展路径展开交流,为做好农业类期刊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这次会议,笔者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意义,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内期刊提供高质量文章仅仅是其中的一小步,往更深层次挖掘,是为国家乡村振兴做贡献,为提升国内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做贡献。编辑的工作千篇一律,很容易产生消极懈怠心里,举办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编辑业务能力,更树立了青年编辑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从编辑工作中找到乐趣、发掘意义,才能不断实现自我增值,使自己成为专家和行家。

(四)及时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国家考试

出版制度明确要求,“凡在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在到岗两年内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4]。新入职编辑应根据文件规定,提前了解考试相关资讯,有计划地学习,尽早准备,持证上岗,做一个真正的编辑从业者。笔者入职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学历和工作经历符合报考中级条件,通过提前对考试充分了解以及报名后认真准备,于2021年顺利通过了出版专业中级考试,取得了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证书,正式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的责任编辑,实现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编辑从业者的职业目标。而作为编辑,取得出版资格证书只是初级目标,接下来要制定更为长远的中级目标,提升自身眼界并努力为行业发展做贡献。

二、借出版业改革的春风,积极投身行业社会服务工作

(一)时代呼唤青年编辑投身行业社会服务工作

近几年,国内各种编辑出版行业协会都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急需青年编辑加入,充分发挥其年轻有活力的优势,带动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如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都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以搭建青年编辑交流探讨的平台并凝聚优秀的青年人才,共同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做贡献。2019年8月,中国科协、、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为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发展人才是其中重要的一项[5]。青年编辑现在正处于一个国家高度重视出版行业的时代,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利好条件下,广大的青年编辑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行业的社会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发挥双向导向作用,不仅要吸收他人成功办刊经验,传播自刊的先进成果,更要和其他行业的办刊人沟通交流,拓宽交际网络,共同为提升国内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做贡献。这种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对青年编辑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

(二)青年编辑要积极促进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

《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推进期刊集群化并加快向集团化建设”,“鼓励集群化发展”[5]。我国已有的期刊集群,如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地学期刊网和中国力学学会期刊网等通过“共享资源、抱团取暖”从而做强做大[6]。借出版业改革的春风,由《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牵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和《中国农学通报》编辑部等国内权威期刊一起,构建了中国农业期刊网。该网站发扬了中国农业期刊编辑行业30多年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已经聚集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一批行业专家和学者,覆盖全国近500种农林牧渔等学术期刊。中国农业期刊网提供的交流平台,让农林牧渔行业的编辑人员汇集在一起,同心同力,共同为建设国内一流期刊出谋划策。中国农业期刊网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青年编辑队伍。在中国期刊协会、中国农学会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指导下,中国农业期刊网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中国农业期刊学术年会等会议,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还开展了研究基金项目申报、行业评优结果表彰、编校知识竞赛及行业编辑培训等项目,为青年编辑提供了展示平台。如第三届中国农业期刊编校知识竞赛的举办发掘了一批具备较强编校能力的青年编辑;2021年度中国农业期刊网研究基金项目的申报,为很多青年编辑做研究提供了支持。这些活动的举办使得很多青年编辑崭露头角,个人能力得到展现,同时也让部分人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活动意义重大。青年编辑应珍惜改革带来的利好政策,积极参与活动,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想法与能力。通过参加活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开阔眼界。

三、直面挑战,有所作为

(一)青年编辑面临的挑战

中文科技期刊面临国际传播能力不强、在国际上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较弱的窘境,要建设世界一流的中文科技期刊,我国的期刊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在现阶段提高稿件质量十分关键。目前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倾向于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优质稿源流失严重,且许多高校机构对中文文章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职称和奖学金评审时优先考虑科学论文索引文章,而不是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提升国内中文科技期刊质量的重点在于优秀的编辑业务能力和优质稿源。首先要保证优质稿源不外流,目前很多期刊以约稿方式争取更多优质稿源,通过和权威专家以邮件、电话和上门拜访等形式沟通交流,为自刊争取优质资源;争取到优质稿源后还需要编辑的专业水准为其“锦上添花”;最后要利用现有的多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公众号推文或朗读文章摘要等音频方式推送优秀论文,让不同阅读习惯的读者能更灵活地获取文章信息,将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7]。编辑的工作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主动迎接挑战,通过加强学习成长为编辑部或行业的领军人物。

(二)做有所作为的青年编辑

青年编辑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因此青年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除了要练好编辑必备的基本功外,还要不断开拓思维,学习新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浏览专业网站、关注微信群和新媒体平台等方式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如在国家新闻署网站、“农业期刊编辑在线”微信群和公众号(“期刊强国”“科技与出版”“中国高校期刊研究会”等)等平台了解业界最新信息和相关会议资讯,时刻走在行业的最前沿;另一方面,还应当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升自我。事实证明,在编辑做研究、写论文的过程中,个体成长与期刊发展是互相促进和相辅相成的。通过不断设定目标并实现目标,做有所作为的青年编辑。科技期刊承担着扶持和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编辑人员常被赞誉为“善识千里马的伯乐”,这反映了社会对编辑人员的期望和要求。中文科技期刊为众多初入科研领域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的研究产出提供了展示平台,他们处在科研工作的起步阶段,可能存在论文写作不熟练等问题,这就需要编辑在论文编校过程中积极鼓励、正向引导,发掘科研人员的潜力,培养优秀的科研队伍[8]。青年编辑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增强责任心,不辜负社会对编辑人员的期望。

四、结语

农业学报范文篇7

关键词:储粮害虫;转Bt基因稻谷;抗性

水稻(OryzasativaL.)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全球约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在水稻生产中,储藏稻谷是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是一个粮食大国,粮食储藏周期较长、储量较大,在粮食储藏期间,各种有害生物容易滋生危害,造成储粮质量和品质的巨大损失,由于受到仓储条件和防虫技术的限制,每年在北方地区因虫害造成的储粮数量损失为3%~5%,南方地区为6%~8%,损失粮食200~300亿kg[2]。可见,储粮害虫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据2004-2005年第六次全国储粮昆虫调查,我国储粮昆虫有270种,其中储粮害虫有226种[3],危害严重且分布广的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蠹、锯谷盗及赤拟谷盗等鞘翅目害虫和麦蛾、印度谷螟及一点谷螟等鳞翅目害虫[4]。

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对储粮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由此造成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以及害虫抗性等问题日益严重,迫使人们寻求其他更加安全有效的害虫防治措施。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并使其遗传和表达,从而培育具有抗虫能力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成为控制水稻害虫的重要途径[3.4.5]。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简称Bt)是一种能产生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crystalprotein)的革兰氏阳性菌,其孢子及伴孢晶体对鳞翅目和鞘翅目的一些害虫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自1938年第一个Bt商品制剂问世以来,因其毒力高,致病快,且对非靶标生物及人类无毒,对环境安全,已作为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防治[6]。然而,随着Bt制剂的大量使用,人们发现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已有多种害虫对其产生抗性,更为严重的是,已发现在大田中世界性蔬菜害虫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对Bt产生了抗性[7]。近年来,昆虫对Bt制剂及对转Bt基因作物产生抗性的报道已有很多。在我国,关于转Bt基因水稻生态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处于起步阶段,在转Bt基因稻谷对储粮害虫的生态安全性研究少有报道。本文将对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储粮害虫对转Bt稻谷的抗性研究进行概括,为转Bt水稻的合理利用和商业化生产以及害虫的抗性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1转Bt基因水稻研究现状

Bt毒蛋白基因是应用最为广泛且最有潜力的毒蛋白基因,在现代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推动下,转Bt基因烟草[8]、马铃薯[9]、棉花[10]、玉米[11]和水稻[12-20]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抗虫效果。Bt玉米、Bt棉花、Bt马铃薯等已开始商业化应用[21.22]。

目前,水稻抗虫Bt毒蛋白基因有cry1A(b)、cry1A(c)[12],国内外已获得了许多抗虫效果良好的水稻品种[13-20].。虽然转Bt基因水稻在害虫防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迟迟未得以商业化生产推广,主要原因就是其安全性评价有待完善和提高[23-25]。而转Bt基因稻谷的生态安全性评价是转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2转Bt基因稻谷对储粮害虫的影响

2.1抗虫性机制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产孢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对昆虫具有毒效的蛋白,即Bt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crystalprotein),可分为α-外毒素、β-外毒素、δ-内毒素和虱因子,其中用于转基因植物的主要是δ-内毒素[26],有很多学者对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做了研究,其大致过程为:昆虫食入毒蛋白后,在中肠的碱性环境下,毒蛋白溶解为无杀虫活性的原毒素(protoxin),原毒素在中肠蛋白酶的作用下激活进一步转化为具有杀虫活性的60kDa左右的毒素(toxin),活化的毒素与中肠BBMVs(刷状边膜囊)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中肠上皮细胞膜透性的改变,细胞裂解、中肠麻痹,最终导致昆虫瘫痪或死亡[26.27.28]。

然而转Bt基因作物与传统Bt杀虫剂不同,后者包含几种Bt原毒素以及细菌孢子,而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仅含有单一毒素基因且在植株的整株和整个生育期都表达,具有转移性更高、毒性强的特性[29]。有人初步研究了转Bt基因棉抗棉铃虫的毒性机理,认为幼虫取食转基因棉后,中肠处于中度痉挛状态,珠状细胞微绒毛萎缩、被破坏,肠壁细胞质内细胞器减少,营养物质自耗成空泡[30]。梁革梅等比较了棉铃虫取食转Bt杀虫剂、Bt毒蛋白和Bt基因棉后中肠组织病理变化的情况发现,对棉铃虫中肠的破坏速度依次为Bt杀虫剂>Bt毒蛋白>Bt基因棉,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前两者作为杀虫毒素直接影响棉铃虫中肠细胞,而转Bt基因棉中的杀虫毒素是由导入棉花品种Bt基因转录形成,棉铃虫中肠细胞的变化直接受Bt基因转录量的大小和毒素的杀虫作用力的影响[31]。

2.2转Bt基因稻谷对储粮害虫的抗性

目前,在转Bt基因稻谷对仓储害虫的抗性方面的报道较少。JohnDSedlacek等研究证明转基因作物会使印度谷螟和麦蛾的孵化率和产卵率明显降低,并延缓印度谷螟的发育历期[32]。AnthonyMHanley等再次证实了转Bt基因作物在降低印度谷螟和麦蛾的产卵率和孵化率,延缓印度谷螟发育历期等方面的影响[33]。李光涛等研究表明:转Bt基因稻谷对麦蛾具有显著抗性,取食转Bt基因稻谷的麦蛾羽化率仅为对照的13%,且各发育指标均显著降低,转Bt基因稻谷的损失率仅为对照的12%,Dobie敏感系数显著低于对照,对麦蛾表现为高抗[34]。王平等对转Bt基因稻谷中Bt毒蛋白的变化、转Bt基因稻谷对麦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储粮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初步研究[35]。蔡万伦等在研究中发现用Bt稻谷粉连续饲喂三个世代的赤拟谷盗,其在各个发育阶段的历期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就虫蚀率来说转基因稻谷要比对照低的多。他通过对在自然条件下对不同储藏期的Bt稻谷与非Bt稻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随着稻谷储藏期的延长,在储藏17个月后Bt稻谷上的虫蚀率依次为0.70%,1.20%,显著低于另外两种非Bt稻谷上的虫蚀率(汕优63:1.7%,2.0%;9311稻:2.70%,3.00%,P<0.05)。但Bt稻谷和非Bt稻谷中赤拟谷盗、谷蠢、书虱、麦蛾的数量在19个月储藏期内,其种群数量及动态与对照稻谷相比无明显差异或在少数时期存在显著差异。Bt稻谷上害虫群落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与对照稻谷相比差异性很小,Bt稻谷对储粮害虫物种构成的影响不明显[36]。

3印度谷螟对Bt的抗性研究

印度谷螟是一种重要的鳞翅目仓储害虫,也是第一个被发现对Bt中δ-内毒素产生抗性的害虫。目前,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印度谷螟经Bt制剂处理后的生物学习性、交互抗性、抗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早在1984年,Mardan就指出,印度谷螟的吐丝结网、对Bt制剂的驱避性等会增加害虫对Bt制剂的忍耐能力[37]。

1985年McGaughey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印度谷螟在室内对苏云金杆菌产生了严重的抗性[38]。McGaughey在实验室对经Dipel处理和未处理的粮仓印度谷螟进行生物测定,处理过的印度谷螟不如未处理的对Dipel敏感,初步显示出对Bt的抗性,于是其在实验室条件下以62.5mg/kg的浓度进行抗性种群的筛选,F2的LC50是未经筛选幼虫的27倍,到F15则增至97倍,进一步证明了抗性的产生。此外,经9代后终止处理,LC50在随后的7代都不下降,其高抗性保持稳定。1987年McGaughey和Johson发现对B.t.kHD-1菌株产生抗性的印度谷螟对57个不同品系Bt制剂中36个品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同时使16个品系产生了交互抗性[39]。

1988年McGaughey等研究证明,用Bt处理5个印度谷螟和一个粉斑螟品系,不同群体的印度谷螟和粉斑螟的抗性发展速率和发展程度不同,对5个印度谷螟品系进行抗性筛选,最快的抗性发展出现在F36,抗性比起始时大250倍,最慢的在F39,抗性仅为起始时的15倍,与印度谷螟相比,粉斑螟产生的抗性水平则低的多。当抗性水平达到稳定状态之后,中断选择作用抗性仍保持稳定,但如果在抗性水平达到稳定状态之前就中止选择,抗性水平会逐渐下降[40]。同时,McGaughey等从另一仓贮害虫干果斑螟中也检测到了其对Dipel的轻度抗性。

1990年VanRie等证明,BBMV对蛋白毒素的亲合力在印度谷螟抗性和敏感品系间有极大差异,后者比前者大70倍,同时抗性种群对CryIC的敏感性以及CryIC在BBMV上的结合位点都增加了,这表明对一种杀虫晶体蛋白产生抗性的印度谷螟不一定也对另一种杀虫晶体蛋白产生抗性[41]。有研究表明,Cry1Ab在印度谷螟体内有2个不同的结合位点,其中一个结合位点与Cry1Ac的一样,对Cry1Ab产生抗性的印度谷螟种群的结合位点与Cry1Ab的结合亲和力比敏感种群下降了60倍[42]。而Zhu等发现,在抗性印度谷螟中肠中,类胰蛋白酶的酶活性比敏感品系低约3倍,可能这种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差异与Bt的抗性有关[43]。

Mcgaughey等将两种不同Bt变种的菌株HD-1,HD-133等量混合起来对印度谷螟进行选择,结果发现,在相同的选择压力下,印度谷螟对两种菌株混合产生的抗性分别比这两种菌株单独处理所产生的抗性小[44]。

McGaughey对交互抗性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具有多种ICPs的Bt菌株会引起更广泛的抗性[45]。

3展望

关于储粮害虫对Bt抗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印度谷螟上,但也仅限于对Bt制剂和毒蛋白的抗性研究,对转基因稻谷产生抗性的研究,无论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还是在大田试验下都未见报道,针对水稻生长期的鳞翅目类害虫对转Bt稻谷产生抗性的研究较多。粮食储藏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储粮害虫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今后在储粮害虫对转基因植物抗性方面还应加大研究,以为害虫的综合防治和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生产及安全性评价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杨友才,周清明.转基因水稻研究进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1):85-88.

[2]国家粮食储备局储运管理司.中国粮食储藏大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3]严晓平,宋永成,沈兆鹏,等.中国储粮昆虫2005年最新名录.粮食储藏,2006,35(2):3-9.

[4]曹阳,刘贯力,等.转Bt基因抗虫稻谷对麦蛾的抗性评价.植物保护学报,2008,35(3):205-208.

[5]贾乾逃,等.转Bt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湖北农业科学,2005,01:103-106.

[6]喻子牛.苏云金杆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姚江.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连云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36-41

[8]VaeckM,ReynaertsA,HfteH,etal.Transgenicplantsprotectedfrominsectattack.Nature,1987,327:239-247

[9]DelannayX,LaValleeBJ,ProkschRK,etal.FieldperformanceoftransgenictomatoplantsexpressingtheBacillusthuringiensisvar.kurstakiinsectcontrolprotein.Biotechnology,1989,7:1265-1269.

[10]PerlakFJ,DeatonRW,ArmstrongTA,etal.Insectresistancecottonplants.Biotechnology,1990,8:939-943.

[11]KozielMG,BelandGL,BowmanC,etal.FieldperformanceofelitetransgenicmaizeplantsexpressinganinsecticidalproteinderivedfromBacillusthuringiensis.Biotechnology,1993,11:194-200.

[12]苏京平等.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现状.天津农业科学.2007,13(4):7-11.

[13]舒庆尧等.转基因水稻“克螟稻”选育.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8,24(6):579-580.

[14]崔海瑞,王忠华,等.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杂交转育后代农艺性状的研究.中国水稻科学,2001,15(2):101-106.

[15]项友斌,梁竹青,高明尉,等.农杆菌介导的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cry1A(b)和cry1A(c)在水稻中的遗传转化及蛋白表达.生物工程学报,1999,15(4):494-500.

[16]YeGY,ShuQY,YaoHW,etal.Fieldevaluationofresistanceoftransgenicricecontainingasyntheticcry1AbgenefromBacillusthuringiensisBerlinertotwosternborers.JournalofEconomicEntomology,2001,94(1):271-276.

[17]安韩冰,朱祯,李慧芬,等.基因枪法转化水稻(OryzasativaL)获得可育的转抗虫基因水稻再生植株.高技术通讯,2001,11(2):12-16.

[18]马炳田,王玲霞,李平,等.转抗虫基因三系优良保持系的获得.作物学报,2004,30(1):60-65.

[19]慈晓燕,姚方印,朱常香,等.含cry1Ab和Xa21基因抗虫水稻选育研究及其田间表现.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313-319.

[20]CohenMB,GouldF,BenturJS.Btrice:practicalstepstosustainableuse.InternationalRiceResearchNotes,2000,25(2):5-10.

[21]KrattigerAF.InsectResistanceinCrops:aCaseStudyofBacillusThuringiensis(Bt)anditsTransfertoDevelopingCountries.ISAAABriefsNo.2.ISAAA:Ithaca,NY.1997,42.

[22]程家安,周伟军.跨世纪农业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392-399.

[23]马永芳,等.Bt水稻抗虫性及其农艺性状研究.浙江农业学报,2005,17(6):363-367.

[24]贾乾涛,杨长举,蔡万伦等.转Bt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湖北农业科学,2005,1:103-104.

[25]杨杰,钟维功,陈志德,等.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学报,1999,11(3):48-53.

[26]张志罡,孙继英,等.转Bt基因水稻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中国稻米,2007,2.

[27]申继忠,钱传范.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农药译丛,1994,16(4):43-46.

[28]余健秀,等.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昆虫天敌,1998,20(4):180-186.

[29]HilbeckA,BiglerF.In:AmmanK,JacotY,KjellssonG,eds.MethodsforRiskAssessmentofTransgenicPlants:

Ⅲ.EcologicalRisksandProspectsofTransgenicPlants.Swissland:BirkhauserVerlagBasel,1999.77-81.

[30]束春娥,刘贤金,柏立新,等.转Bt基因棉花抗棉铃虫毒性机理研究.棉花学报,1996,8(4):219-322.

[31]梁革梅,谭维嘉,郭予元.棉铃虫取食转Bt基因棉花后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棉花学报,2001,13(3):138-141.

[32]JohnDSedlacek,SunilaR,etal.LifeHistoryAttributesofIndianMealMoth(Lepidoptera:Pyralidae)andAngoumoisGrainMoth(Lepidoptera:Gelechiidae)RearedonTransgenicCornKernls.Stored-ProductAndQuarantineEntomology,2001,587-590.

[33]AnthonyMHanley,etal.Cry1AbandCryAcTransgenicCornHybridEffectonLaboratoryPopulationsofIndianMoth(Lepidoptera:Pyralidae)andAngoumoisGrainMoth(Lepidoptera:Gelechiidae).Science,2004,39(4):514-524.

[34]李光涛,曹阳,叶恭银,刘贯力,何康来.转Bt基因抗虫稻谷对麦蛾的抗性评价.植物保护学报,2008,35(3):205-208.

[35]王平.转Bt基因水稻稻谷对储藏特性及仓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6]蔡万伦,石尚柏,杨长举,彭于发,全明刚.转Bt基因水稻稻谷对集中主要储粮害虫的影响.生物技术通报(增刊),2006,268-271.

[37]MardanAH,Harein,PK.Susceptibilityofamalathion-resistantstrainofIndianmeal-MothstoBacillusthuringiensisBerliner.JEconEntomol,1984,77(5):1260-1263.

[38]McGaugheyW.H.1985.Science,229:193-195

[39]McGaugheyW.H,JohsonD.E.JEcon.Entomol.1987,80:1122-1126

[40]McGaugheyWH,BeemanRW.ResistancetoBacillusThuringiensisincoloniesoftheIndianmealmothandalmondmoth(Lep:Pyralidae).JEcon.Entomol,1988,81:28-33.

[41]VanRie,J,McGaughey,WH,Johnson,DE,etal.MechanismofinsectresistancetothemicrobiolinsecticideBacillusthuringiensis.Science,1990,247:72274.

[42]HERREROS,OPPERTB,FERREJ.DifferentmechanismsofresistancetoBacillusthuringiensistoxinsintheIndianmealMoth.ApplEnvrionMicrobiol,2001,67(3):1085-1089.

[43]ZhuYC,OppertB,KramerKJ,etal.cDNAsforachymotrypsinogen-likeproteinfromtwostrainsofPlodiainterpunctella.InsectBiochemMolBiol,1997,27(12):1027-1037.

农业学报范文篇8

自身宣传是农业科技期刊提高自身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期刊进行自身宣传最常见的方法是刊登征订、征稿启事,在此基础上,还应利用期刊自身的特点,刊登期刊特色、突出封面形象、参加各种活动等,以此增强期刊的竞争力,以期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求得自主和发展。1.1展示办刊业绩。无论是给期刊投稿的作者还是订阅期刊的读者,自然都青睐于学术水平高、影响因子大的期刊,这类期刊知名度高、影响范围大、编校质量高,是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因此,农业科技期刊适时将自身刊物的特色展示给外界,也是对期刊的一种宣传。期刊可以在封面、封底或版权页的显著位置标识期刊的获奖情况、期刊的办刊业绩,或者逐一列出被国内外各大数据库收录情况,或者适时适版报道有关刊物的影响因子以及论文被引情况等。这些期刊特色都是本刊区别于他刊的显著特征,是作者、读者了解期刊的一种捷径。1.2突出期刊封面。封面是期刊的窗口,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设计者艺术构思的结晶,能形象直观地体现期刊的办刊水平和质量。纵观农业科技期刊封面的形象设计,大都显得平淡,缺乏艺术创意。因其学术性较强,内文排版格式要求严谨、规范、统一。而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封面对严谨规整的农业科技期刊来说,就是点睛之笔,是艺术与学术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期刊整体的艺术审美效果。农业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主要应体现雅致、大方、简洁、严谨、协调等风格。其封面艺术设计首先应考虑形式美的构图原则,其次要强调构思立意,运用期刊特有的刊名字体、刊标等要素整体构图,形成具有期刊自身特色的艺术形象,一些老牌期刊的封面之所以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正是因为其将期刊“经典性”或识别性极强的要素一脉传承的缘故,这本身就是对期刊的一个很好的形象宣传。1.3举办各种活动。“好酒也怕巷子深”,为扩大期刊影响,编辑部除了要做好自身的组稿、编校、印刷和发行等出版活动外,还应积极进行自身的宣传。如主动策划主办全国性或地方性学术交流会议,积极参加各种信息交流活动;针对学科领域或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重点课题进行专题策划,展开专题报道[1];与广告客户紧密联系,适时适地举办杂志推介会或广告客户答谢会等,加强与作者、读者、广告客户之间的联系,为三者之间创建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策划举办各种学术会议、积极参加信息交流活动,这些措施都是办刊活动的拓展和延伸,以促进期刊社与外界的联系,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1.4参加专业会议及展会。期刊编辑既应该是杂家也应该是领域内的专家。期刊编辑部要积极参加期刊界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了解更多编辑、出版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尽可能多地参加相关领域的科研专业会议,兼顾知识的“内”“外”结合,这是一个结识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现场宣传期刊的便捷途径[2],每年举办的大型期刊展览会以及图书展览会等都为期刊提供了展示机会,也为期刊的宣传发行工作带来了契机。这对提高期刊的发行量,扩大期刊的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今后期刊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会议或展会中宣传期刊时要注意突出期刊自身特有的“经典性”的要素、标志,从而体现期刊的品牌特色[3]。

2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

在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在报道内容的深度、力度、广度方面都是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传统媒体仍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是传统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进行有效的宣传[4]。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但期刊界鲜有用之宣传的先例。农业科技期刊可以充分利用电视信息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做些尝试。报纸、期刊都是用平面静态方式表现的传播媒体。报纸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且宣传的形式多样,可信度高,出版周期短,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此,农业科技期刊可以有选择性的做一些宣传,如报道、广告、征稿启事、征订启事等。期刊大多具有专业性,有自身相对固定的读者群,杂志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利用其宣传信息保存时间长,且视觉表现力强,有艺术美感,印刷精美。农业科技期刊要选择一些在行业内影响力大且与自身定位略有不同的同类优秀期刊做宣传,由于其发行量较大且受众目标基本一致,会有很好的宣传作用。

3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

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信息传播形态,交互性强,传播信息量丰富、及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5]。新媒体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强大功能,可以个性化的承载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功能。这些特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单向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4G手机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的今天,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及时快捷、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化、存储信息量丰富等优势对期刊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展示。利用电子目录、网站、网页、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适时组织开展微策划、微直播、微调查等活动,实时采集、即时发稿。3.1电子目录宣传。电子目录是农业科技期刊宣传的新手段[6]。电子目录以其制作成本低、内容灵活、便于快速浏览和传播,能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期刊的辨识度和影响力[7]。期刊电子目录其本质为网页或HTML文件,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浏览,可以按照需要进行灵活调整。电子目录是以整期目录的形式呈现,通过邮件群发、博客、微博、微信等形式广泛地推送到特定领域读者。读者就能及时地了解期刊的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期刊的显示度。电子目录可以借助多种媒体进行传播,不同的传播途径有不同的效果。3.2网站、网页宣传。在新媒体时代,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宣传是最经济、效率最高、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信息网络传播已成为最新的传播方式。农业科技期刊可以依据主办单位以及各大数据库的网站建立期刊网页;也可利用数据库优先出版平台,将优秀的论文提前纸刊在网上出版;抑或在网上推出电子版,方便读者阅读下载,以及利用网络互动性的优势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这些是农业科技期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其优势,把传统期刊的平面展现转变成具有网络特点的动态的、主体的和全方位的展现[8],以提高期刊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的一个有效的宣传手段。3.3微博、微信平台宣传。近年来,因微博、微信互动性强的特点而被期刊社作为宣传手段。由于微博用户众多及病毒式传播的特点,期刊每期的内容在纸刊出版之前,就微博上摘要,以引起读者对期刊的关注与期待[9]。微信是现阶段使用最广的一款移动社交软件,到目前为止,其覆盖率已经高达80.76%[10],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一个便捷的工具。目前,已有许多农业科技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和推广,这也为农业科技期刊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宣传平台。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不断完善,推送功能必会更加成熟,农业科技期刊通过建立自己的“微平台”,能够及时同步更新期刊,同读者实时互动交流,同时还可以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11],加上期刊自身权威性、专业性的特点,展示期刊自身特色,提高期刊办刊水平,以促使期刊长效发展。3.4软文宣传。软文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站传媒推广机构因以传播为过程,又称为“新传播软文传媒”。软文的定义就是它不是很直白的硬广告,要做技术性的处理,比如趣味性、故事性、权威性等。目的是提高可信度,最终提升转化率。近年来,很多的农业科技期刊也逐渐开始了软文宣传的尝试,期刊首先要有一个涵盖期刊价值的广告语,以尽量诠释期刊的商品性质;其次配有一定的插图,以突现期刊的内涵,将期刊的内容放大出来,以利用版面的冲击效果让读者产生兴趣。这样的软文宣传首先在传统媒体上,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在互联网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期刊进行广泛的传播、推广,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更能突显软文宣传的精髓。

4结束语

农业科技期刊的宣传是提高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为期刊带来更宽的知名度,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关键因素[12]。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给农业科技期刊宣传带来了更多快捷的宣传方式,通过自身宣传、传统媒体宣传、新媒体宣传等多元化的宣传策略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有助于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贺晋瑜 聂磊云 张志玲 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朱大明.略论科技期刊的自我宣传[J].编辑之友,2003(S1):55-56.

[2]张静.科技期刊数字化品牌建设及推广策略[J].编辑学报,2013(3):287-289.

[3]李建军,崔建中,高昊.科技期刊编辑办刊角色的转变[J].编辑学报,2008,20(4):343-345.

[4]高健,陈新石,游苏宁.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宣传科技期刊[J].编辑学报,2008,20(3):235-237.

[5]李翠哲.新媒体时代传统期刊可持续发展思考[J].今传媒,2015(5):69-70.

[6]廖光勇,李春,沈颖,等.电子目录对科技期刊的宣传与传播[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2):1495-1498.

[7]陈培颖,任艳青,欧彦,等.科技期刊强化宣传推广的若干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8):886-891.

[8]黄晓楠,陈雯.“微时代”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路[J].武夷学院学报,2016(4):107-109.

[9]韩军艳.科技期刊如何利用微博助力自身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18-119.

[10]王谦.科技期刊运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推广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3(5):33-36.

农业学报范文篇9

关键词:植物;镉;伤害;耐性机理

中图分类号:Q945.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112-02

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各种化学产品的使用,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导致镉污染日益严重。全世界每年由于人为因素向环境中释放的镉有30000t左右[1],其中82%~94%的镉进入到土壤中。据报道,我国受镉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20000hm2,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2]。镉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但易被植物吸收,本身具有高移动性和高毒害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导致神经和肾功能异常,骨骼病变,并能引发骨痛病、肺气肿、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因此,研究镉对植物的毒害及其耐性机理,对于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可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及保健意识,促进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发展。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概述。

1镉对植物的伤害

1.1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镉能抑制细胞和整个植株的生长。丁海东等[3]研究水培下不同浓度Cd2+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随浓度增大,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积累下降。宋松泉等[4]用不同浓度的Cd2+处理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在0~0.5mmol的Cd2+范围内,发芽率、幼苗生长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刘莉[5]对水稻幼苗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刘东华等[6]通过研究Cd2+对洋葱根尖的生长及细胞分裂的影响,认为Cd2+通过影响钙调蛋白参与纺锤丝微管蛋白的组装和拆卸从而阻止了细胞的分裂。

1.2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有效抑制剂[7]。镉进入植物体内,首先影响光合色素,使叶绿素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光合功能。Lagriffoul[8]研究指出,0.001~25μmolCd2+溶液培养的14日龄玉米,在Cd2+浓度大于1.7μmol时第4片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VanAssche等[9]认为,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镉抑制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活性,影响了氨基-γ-酮戊二酸的合成。此外,镉还破坏植物的光合系统。杨丹慧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镉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均有影响,但对后者影响更为显著。

1.3镉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镉处理可使植物气孔阻力增加,直接影响保卫细胞中离子和水分迁移。Cd2+可以增加线粒体H+的被动通透性,阻止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彭鸣等[11]曾在研究Cd2+对玉米幼苗伤害时观察到质体基粒肿胀或解体的现象。王逸群等[12]研究发现,随着Cd2+浓度的提高,水稻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受毒害程度逐渐加重,线粒体膜结构受损,内嵴逐渐解体。众所周知,线粒体是植物体内呼吸作用的场所,其内嵴正是ATP合成酶复合体分布的场所。线粒体结构的受损、内嵴的解体意味着呼吸作用和合成ATP过程受阻。

1.4镉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

镉能产生氧化胁迫,损伤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上述3种酶都是植物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适应逆境胁迫的重要酶类,被统称为植物保护酶系统[13]。邵国盛等[14]试验发现,在镉胁迫下,水稻SOD、POD和CAT活性随镉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此外,镉还抑制淀粉酶、固氮酶、核糖核酸酶等多种酶的活性[15]。有研究认为,镉可能是直接取代这些酶活性中心的金属元素或与酶的半胱氨酸残基结合,从而抑制这些酶的活性[16]。

2植物对镉的耐性机理

2.1限制镉的吸收和转运

植物通过限制对重金属的吸收,降低体内的重金属浓度[17]。Chardonnens等[18]在Euglenagracilis和Silenevulgaris中观察到,Cd2+耐性生态型的叶片中,Cd2+浓度低于敏感生态型,可能的机制是耐性生态型通过限制Cd2+的吸收而解毒。此外,有研究表明,白羽扇豆(LupinusalbusL.)根细胞具有排出Cd2+的功能[19]。植物这一避免吸收和排出Cd2+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2.2区域化作用

区域化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效的解毒途径,通过把Cd2+运输到代谢不活跃的器官或者亚细胞区域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研究认为,细胞壁是保护植物细胞的第一道屏障,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具有丰富的羧基、羟基、醛基等活泼基团,Cd2+穿过细胞壁时,有一部分会在此与这些基团结合形成沉淀,阻止了大量的Cd2+进入原生质内,从而减轻其毒害[20]。Nishzono[21]发现,Athyriumyokoscense根系细胞壁中积累大量Cd2+,占整个细胞总量的79%~90%。另外,液泡区域化作用在高等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解毒中起着重要作用。Cd2+储存在液泡中可以减少Cd2+对细胞质基质及细胞器中各种生理代谢活动的伤害[22]。如S.cerevisiae对镉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缺乏将Cd2+运入液泡的Cd-GSH复合物运输体的S.cerevisiae突变体对镉胁迫较敏感[23]。

2.3螯合作用

植物体内的螯合剂通过对镉的螯合,避免镉与细胞器的接触,从而解除了镉的毒性。螯合剂主要包括4类[24]:植物络合素(PC)、金属硫蛋白(MT)、有机酸和氨基酸。其中,植物络合素起着重要作用。Salt等[25]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发现,Cd2+在印度芥菜中主要是以Cd-S复合物的形式存在,进一步研究认为可能是一种Cd-S4复合物,这与Strasdeit等研究的Cd-PCs复合物相似,说明印度芥菜根系中绝大部分Cd2+与植物PC有关。Klapheck等[26]认为,细胞中GSH或PCs的水平决定了植物对镉的耐受与累积能力。但杨居荣等[16]发现,在某些耐性作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镉量的比例低于非耐性作物。由此认为,即使PCs在植物体内具有解毒作用,其能力也是有限的。

2.4酶系统的解毒作用

重金属胁迫能导致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产生,但植物体内的多种抗氧化酶系统能够清除氧自由基而保护细胞免受伤害[27]。研究表明,植物在重金属胁迫下,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小麦幼苗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叶片内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均增加[28]。说明镉处理使植物受到了氧化胁迫,促使保护酶活性增强,提高了植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镉胁迫下,不同植物的不同器官抗氧化系统表现出较大差异。张芬琴等[29]报道,Cd2+胁迫下箭舌豌豆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绿豆的抗氧化能力;陈宏等[30]处理小麦时发现,SOD活性表现出叶片明显高于根系,而POD活性根系明显高于叶片。

3展望

综上所述,镉对植物伤害及植物耐性机理非常复杂,其研究内容涉及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化学等多门科学,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虽然对镉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及分子生物学机理已取得某些进展,但很多地方仍不明确。如:

(1)镉与植物细胞中哪些成分结合?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如何使植物受害的?

(2)植物如何通过提高保护酶的活性而增加其对镉胁迫的耐性?与植物耐性有关的Cd-PC是怎样合成和调控的?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耐性机制?

(3)一般说来,同种植物来自污染地区的生态型就比来自非污染地区的生态型表现出更强的镉耐性。那么,植物的镉耐性是如何获得的?耐性与敏感性是怎样的进化关系?

这些问题仍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工作的重点,有待于深入研究。

4参考文献

[1]SANITADITOPPIL,LAMBARDIM.,PAZZAGLIL,etal.Responsetocadmiumincarrotinvitroplantsandcellsuspensioncultures[J].PlantSci,1999,137(1998):119-129.

[2]赵其国,周炳中,杨浩.江苏省环境质量与农业安全问题研究[J].土壤,2002,1(1):1-8.

[3]丁海东,万延慧,齐乃敏,等.镉和锌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2):37-41.

[4]宋松泉,简伟军.Cd2+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及Ca2+的拮抗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7,3(1):1-5.

[5]刘莉.镉胁迫对水稻幼苗干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5,17(3):147-150.

[6]刘东华,蒋悟生.镉对洋葱根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2,12(4):439-446.

[7]蒋文智.镉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6):27-31.

[8]LAGRIFFOULA,MOCQUOTB,MENCHM,etal.Cadmiumtoxicityeffectsongrowth,mineralandchlorophyllcontents,andactivitiesofstressrelatedenzymesinyoungmaizeplants(ZeamaysL.)[J].PlantandSoiL.1998,200(2):241-250.

[9]VANASSCHEF,CLIJSTERSH.Effectsofmetalsonenzymeactivityinplants[J].PlantCellEnviron,1990,13(3):195-206.

[10]杨丹慧,许春辉,王可玢,等.镉离子对菠菜叶绿体色素蛋白质复合物及激发能分配的影响[J].植物学报,1990,32(3):198-204.

[11]彭鸣,王焕校,吴玉树.镉铅诱导的玉米幼苗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镉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1991,11(6):426-431.

[12]王逸群,郑金贵,陈文列,等.Hg+、Cd+污染对水稻叶肉细胞伤害的超微观察[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409-413.

[13]杨居荣,贺建群,蒋婉茹,等.Cd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1995,14(5):193-197.

[14]邵国盛,MuhammadJH,章秀福,等.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4,18(3):239-241.

[15]张金彪,黄维南.镉对植物的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20(3):514-523.

[16]杨居荣,贺建群,张国祥,等.农作物对Cd毒害的耐性机理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1995,6(1):87-91.

[17]MEHARGAA.Theroleoftheplasmalemmainmetaltoleranceinangiospermms[J].PhysiolPlanta,1993(88):191-198.

[18]CHARDONNESAN,TENBOOKOMWM,KUIJPERLDJ,etal.DistributionofcadmiuminleavesofcadmiumtolerantandsensitiveecotypesofSilenevulgaris[J].PhysiolPlanta,1998,104(6):75-80.

[19]COSTAG.,MORELJL.CadmiumuptakebyLupinusalbus(L.):cadmiumexcretion,apossiblemechanismofcadmiumtolerance[J].JPlantNutr,1993(16):1921-1929.

[20]杨居荣,黄翌.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理[J].生态学杂志,1994,15(6):20-26.

[21]熊愈辉,杨肖娥.镉对植物毒害与植物耐镉机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69-2971.

[22]WHITINGSN,LEAKERJR,MCGRATHSP,etal.PositiveresponsestoZnandCdbyrootsoftheZnandCdhyperaccumulatorThlaspicaerulescens[J].NewPhytol,2000(145):99-210.

[23]李兆君,马国瑞,徐建民,等.植物适应重金属Cd胁迫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理[J].土壤通报,2004,35(2):235-237.

[24]CLEMENSS.Molecularmechanismsofplantmetaltoleranceandhomeostasis[J].Planta,2001(212):475-486.

[25]SALTDE,PRINCERC,PICKERINGIJ,etal.MechinismsofcadmiummobilityandaccumulationinIdianmustard[J].PlantPhysiol,1995,109(4):1427-1433.

[26]KlapheckjA,FliegnerW,ZimmerI.Hydroxymethyl-phytoche[(v-glutamylcysteine)n-serine]aremetal-inducedpeptidesofthePoaceae[J].PlantPhysiol,1994(104):1325-1302.

[27]黄玉山,罗广华.镉诱导植物的自由基过氧化损伤[J].植物学报(英文版),1997,39(6):522-526.

[28]李子芳,刘惠芬,熊肖霞,等.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S1):17-20.

农业学报范文篇10

关键词:模糊自适应;纯追踪模型;农业机械路径跟踪方法

农业装备机能化快速发展且农业机械(以下简称农机)自主导航把持技术受到了大量看重,农业自主领航把持是细致农业技术体系中的一项首要重要的大量用于耕作播种施肥喷药和收获等农业生产进程方法[1]。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大量关注的农机方位计算方式和农机模子与导航途径追踪把持方式是农业自主导航把持技术考察核心。

1农业机械路径跟踪方法的主要发展概况

近代农械自立领航系统对单位有检测、节制、实行和监控。检测单元是对农械目前方位与现状的检测,方位传感器包含用来检测农械目前的方位、态度角(包含航向角、俯仰角和横滚角)消息和方位和姿态角的变革快慢,即农械运转快慢和转动角快慢等的方法:方位传感器、现状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车轮转角传感器用作转向控制回路的反映传感器并衡量农机转向轮当前转向角度消息[2]。把持单元是领航系统的首要主要领航途径计划和途径追踪。领航按某种导航把持计划来算出转向角度的期望值为转向角指令;算出对转向执行机构的节制量,像效率、电压等,而把持转向执行组织的运作,把农机转向轮转动到转向角指令规定的方向把持器依据农机的目前方位消息及目标途径消息。履行单位是农机转向的履行机构,感化是将转向节制器的节制信号转变为对农机转向轮的转动力矩,使转向轮发生转动。转向执行组织有机械和液压[3]。机械式通过实现农机转向操作并安装简便和适应性广来电机转动农机原转向轴驱动。液压式适合液压转向方发的农机,由自主转向液压回路立刻把持转向油缸的步骤,完成农械转向步骤。液压式转向执行机构转向操作简便可行和可靠性高等好处把持精度高执行快速。监控单元是由一台田间计算机担任导航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

2模糊自适应纯追踪模型的主要模式

从纯途径模子的表达式看出,目前视间隔选择比较大时农机会沿着较小曲率驶向盼望路径,不会产生大的把持振荡,但是把持的回应时间很长,这相当于二阶系统的过阻尼阶跃响映;相反目前视间隔选择小时农机会沿着大曲率的行驶途径驶向盼望途径,把持响应时间很短,但有较大的把持振荡,这相当于二阶系统的欠阻尼阶跃响应。在农机的途径追踪进程中确保纯途径追踪模子跟踪精细度的核心,怎样在线实时自适合地得到一前视间隔的关键。因为农机在田间作业时速度低且速度的变化不是很大,平常认为是匀速,因此速度变化对前视间隔的改变文章不思考[4]。动态确信前视间隔的基本思想是:误差较大时,减小前视间隔,以消灭误差,提高响应速度;误差小时,拉大前视间隔,避免系统响应超调。纯跟踪模子中的前视距离与农机横向方位偏差、航向偏差和农机的远近等原因有关联。文章确定这个前视距离的确定思想与驾驶员驾驶时的经验是相同的采用朦胧控制策略进行前视间隔。

3基于模糊自适应纯追踪模型的农业机械路径跟踪方法的模式

在对比实验可以得知在不同的初误差情况下,采一样的前视间隔不能让农机在个中初误差情况下取得好的途径追踪效果。但文章方式可得到满足的途径追踪效果对不样的初误差有一些的鲁棒和适应[5]。文章提的在朦胧自适合纯追踪模子的路径跟踪方式好于前视距离固化的纯追踪模子途径追踪方式并具较好的把持精度对于农机的差异初误差状态具较好的适应和鲁棒并证实文章提议方法的可行有效。

4结束语

文章提出的方式提升了农机途径追踪的把持精度对分歧的初偏差有肯定的鲁棒和适应。插秧机的路面实验结果证实方法的可行有效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够使农机的途径追踪均差把持在5cm以下。

参考文献:

[1]罗锡文,张智刚,赵祚喜,等.东方红X804拖拉机的DGPS自动导航控制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6,25(11):139-145.

[2]李进,陈无畏.基于自适应导航参数的智能车辆视觉导航[J].农业机械学报,2016,43(6):19-24.

[3]黄沛琛,罗锡文,张智刚.改进纯追踪模型的农业机械地头转向控制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7,46(21):216-219.

[4]周建军,郑文刚,李素,等.基于ISO11783的拖拉机导航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6,43(6):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