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意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43:13

农业工作意见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1

今年以来,全区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中央、省市惠农补农政策,于4月底前将油菜良种补贴(10元/亩)、水稻直补(20元/亩)和农资综合补贴(69元/亩)资金共计1720.16万元通过一折通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各地全面落实春耕备耕措施,调运优质高产良种,组织农技培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夯实了今年夏收夏种工作的基础。

各地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今年夏收夏种工作,仍存在较大难度和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当前气温偏高,变化异常,对夏熟增产的威胁较大,夏收夏种期间天气难以预料,防灾抗灾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由于我区直播稻种植时间长、农户依赖性强,压缩直播稻种植面积的难度较大;三是今年水稻灰飞虱虫量大,带毒率高,对夺取今年水稻丰收构成严重威胁;四是农资价格偏高,影响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分析今年夏收夏种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早部署,统筹安排,就地组织开展互帮互助,确保夏熟粮油尽早归仓,确保夏种计划的圆满完成,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二、狠抓关键,抓紧落实夏收夏种的各项措施

1.充分准备,及时组织抢收

各地要立足抗灾,精心组织,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组织机械劳力,全力突击抢收,确保抢收工作在6月3日前结束。各级农机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作业现场,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农机作业效率。要组织好大中型农机具的维修检测,积极排查农机事故隐患,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农忙期间的农机正常运行和作业安全。对种粮大户和劳力缺乏户要提前落实收割机械和劳力,尽量避免收获环节上的损失。

2.明确责任,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露天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破坏耕种土壤,而且由于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能见度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人身健康产生危害。各地要充分认识禁止秸秆焚烧的重要性,明确秸秆禁烧工作责任,把禁止秸秆焚烧和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当前夏收夏种工作的重点,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责任考核,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禁烧制度,全面推广以秸秆还田为主,生物质能、农业利用为辅的秸秆综合处理方法,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形成集还田、造粒、沤沼、饲化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利用格局,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3.科学管理,提高秋熟高产基础

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环节。一要压缩直播稻面积。直播稻产量潜力小、生产风险大、杂草和病虫害发生重,严重影响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给水稻生产及粮食安全带来隐患。各级要充分认识到直播稻盲目发展的危害性,切实采取措施压缩直播稻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普及机插稻,确保压缩直播稻2万亩以上。二要抓好机插稻壮秧的培育。壮秧是种足面积的前提,也是夺取高产的基础。要按照机插秧壮秧培育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播种,力争在6月5日前播种结束。同时在精做苗床、严格浸种催芽、适期定量匀播、洇墒覆盖、科学肥水管理上下功夫,培育适龄壮秧。三要严把栽插质量关。科学协调好收、种、管的矛盾,做到边收割边抢翻晒垡,熟化土壤,提高地力,促进早发苗;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料,施足基苗肥,坚持适期适龄移栽,保证栽插质量。四要加大测土配方水稻专用肥的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自去年开展以来,经过采样、试验、检测分析等,已初步形成适合我区的水稻专用肥配方,并得到省农林厅确认、推荐。各地要根据配方施肥的要求,按照施肥建议卡的施肥模式,开展水稻专用肥的宣传推广工作,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五要切实加强秧田期和大田期的水稻病虫防治。针对今年水稻灰飞虱虫量大,带毒率高的新情况,要坚持采取“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机插秧全面推广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搞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试点工作,千方百计压低虫量基数,防止扩散漫延。

4.加强督查,确保农业用水安全

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农业用水高峰期,各地要开展农业用水安全专项检查,密切关注企业排污情况及河道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业用水安全。对污染较重的水源,应在灌溉前进行排水换水。污染较重的企业,必须进行季节停产。防止灌溉用水造成农业污染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定。

5.高度重视,积极实施“双百万亩”工程

“双百万亩”工程(用5年时间建成100万亩标准粮田、用3年时间建成100万亩高效农业)是今年市政府50项重点工程之一,各地要抓住夏收夏种的有利时机,确保全区建成标准粮田3万亩,高效农业0.6万亩。孟河镇和西夏墅镇要尽快成立实施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领导班子,明确职能部门,落实工作分工,开展实施前的现场勘察、工程招投标等准备工作,确保标准粮田建设工程按期完成。各镇要以千亩农业园建设为重点,结合土地流转和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的实施,积极扩大高效农业规模,提高高效农业效益。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2

一、总体思路、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提升苹果生产水平和强化川道地区产业开发为重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切实加大农业投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稳粮强果促牧,发展特色农业”的工作思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32亿元,粮食总产4.5万吨,油料*吨,苹果总产量15万吨,蔬菜2.1万吨,肉蛋奶5490吨,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280元,较上年净增290.2元。

二、工作重点

1、强力推进苹果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苹果产业化水平。以果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强力推行绿色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进产业化建设,努力实现果业富民目标。*年全县挂果面积达到12万亩,苹果总产达到15万吨以上,实现产值2.4亿元,优果率达到72%以上,商品率达到90%以上。

一是强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要坚定不移地推广普及“四项关键”技术,强化“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苹果园建设,加大“五线九区两万亩”绿色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示范园150个(其中省级9个,市级28个,县级13个,村级100个),力争年内达标,并顺利通过验收。实行示范园年度升级制度,使示范园区达到一流的树形、一流的管理和一流效益的目标,从而带动全县苹果生产水平整体提升。全县今年完成果树改形修剪12万亩,强拉枝12万亩,果园生草1万亩,果实套袋9亿枚,测土配肥2万亩,秋施基肥12万亩,病虫统防10万亩。力争10万亩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同时,要加强有机食品基地和苹果出口基地建设的力度,扩大有机果园认证的面积。

二是扶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升果农的组织化程度。抓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的机遇,完善协会组织,健全有关章程和制度,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和“维权、服务、自律”的宗旨,使其在技术服务、物资供应、基地建设上发挥生力军作用。全年完善提高果农协会50个,组建统防统治机防队50个,在7个苹果主产乡镇各建立起一个绿色果品物资推广站,组建绿色食品专营物资营销网络。同时要强化苹果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控力度,积极实施好苹果非疫区项目建设,确保果业生产安全。

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在技术服务上力求到位。果业部门要加强对县、乡、村三级技术骨干和各苹果主产乡镇的果业乡镇长、果站站长的培训工作;乡镇果站要搞好广大果农的培训工作,全年培训4—6次,参训果农90%以上。

四是抓好苹果营销工作。加强果品经纪人的培训,完善经纪人管理办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营销环境治理力度,为来黄客商创造祥和、诚信的苹果营销环境。强化信息服务工作。加快果业信息中心和黄陵果业信息网建设,及时完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工作,争取和陕西果业信息网早日联网,通过县有线电视台和陕西果业信息网等各种传媒果品信息,为果商来黄陵采购苹果牵线搭桥,正确引导果农适价销售。不断加强与现有苹果直销窗口及相关市场的联系,稳步在南方大中城市建设果品专卖店和销售窗口,积极发展网络化经营、连锁经营等模式,不断开辟新的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苹果直销份额。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为载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加大川道地区产业开发力度,提高川道地区产业生产水平。川道地区产业开发要坚持“群众主体、政府引导、扶持重点、实事办好的原则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做强特色、一区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请专家教授,组建川道产业开发专家顾问团,为川道产业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产业的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在改善生产条件上求突破。

一是苹果产业要提高现有生产管理水平,重点加强强河、淤泥河、洛河川道苹果产业开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年内完成新栽果园面积1500亩,力争到2010年苹果面积发展到10000亩。重点抓好隆坊镇郑家河示范村建设。

二是棚栽业要以沮河川道为重点,充分利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品种,逐步形成“一区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在品种结构上,重点发展棚栽蔬菜,搭配种植食用菌、西小瓜、花卉等新特名优品种。重点抓好双龙镇索洛湾、店头镇关村、桥山镇龙首村、寇家洼示范村建设,逐步辐射带动川道地区棚栽业发展。*年发展日光温室50座,中小弓棚1000个(200亩),食用菌钢架棚2座,遮荫棚50个。

三是畜牧业生产要以户养为主,适度发展规模养殖,不断扩大畜禽饲养总量,逐步完成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使良种化程度达到90%。年内要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2个,新建标准化圈舍20个,使生猪饲养量达到2.7万头,鸡5.3万只。重点抓好店头新城猪养殖小区和张湾鸡养殖小区建设。

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传统特色产业。因势利导地发展水稻、西小瓜、花生、红薯等传统产业,水稻生产以旱改水为突破,加大设施配套和新技术推广力度,使水稻面积恢复到3000亩。重点抓好腰坪潮塔水稻生产示范村建设,力争亩产达到800公斤,总产400万公斤。在沮河、洛河川道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红薯、花生、西小瓜等特种作物种植,使特种作物面积达到4000亩,加大配方施肥、良种引进、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力度,力争使地膜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品种推广率70%以上,重点抓好田庄安沟红薯示范村,下翟庄西小瓜示范村建设。

五是围绕城镇、矿区和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二、三产业。川道地区在搞好产业开发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和商饮运输等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劳务输出以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为重点,完善服务网络,搞好技能和法规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大打“龙乡人”品牌,使川道90%以上的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实现有组织输出1000人,人均年劳务收入1万余元。二、三产业以沮河川道为重点,围绕旅游景点和城镇矿区,大力发展特色显明的农家乐餐饮业和客货运服务业,重点抓好双龙镇香房、桥山镇刘家川的农家乐商饮业和康崖底至麦罗安段村组的运输业,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服务功能,增加二、三产业收入,壮大川道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

3、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全县计划种植粮食作物16万亩,粮食总产4.5万吨,平均亩产281公斤。其中夏粮6万亩,总产1.38万吨。秋粮10万亩,总产3.12万吨。一是继续坚持“以膜增粮”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千方百计落实粮食种植面积。二是优化品种结构,抓好配套措施的落实。继续加快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重点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抓好小麦烟D27、普冰143、玉米沈玉17、水稻富源4号四个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突出抓好良种统繁统供、病虫统防统治、测土配肥等各种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的推广,提高粮油生产的科技含量。

4、实现沼畜产业相配套,推动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积极争取9个乡镇1500口沼气池的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加强后续服务管理,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带动畜牧养殖规模不断壮大。

畜牧业以生猪养殖为主,逐步实现沼畜产业配套化。年内大家畜存栏1.1万头,生猪存栏3.5万头,羊子存栏0.45万只,家禽存笼14万只;出栏肉牛4500头,出栏生猪5.05万头,出栏羊子4000只,出笼家禽12万只,肉类总产量3050吨,奶类产量550吨,禽蛋产量205吨,畜牧产值达到5300万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580元以上。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改变饲养管理方式,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更换现有土猪品种,建立良种繁育改良点,使全县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加强防疫体系建设,保证畜牧业生产安全。

5、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抓好乡镇果树服务站建设,大力推广田庄镇的经验,积极推行“果站+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加强协会服务组织建设。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果农协会体系,年内完成1个县级协会,7个乡镇级协会,50个村级协会的组建工作,达到机构独立,经营自主,财务单列,设施齐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民增收构筑组织载体。三是抓好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力争在县城显著位置建成一个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超市,组建5个乡镇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店和20个村级综合配送服务连锁店,加强农村中心市场建设、完善苹果批发、活畜交易等市场,增强服务功能。四是加大科技进村入户和农业信息中心建设工作。五是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加大农资市场、果品市场专项治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扶持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纽带作用。按照政府扶强扶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支撑农民收入的路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加大对市级龙头企业远大和华辕公司跟踪监管,提高效益,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上选果线、申报出口自营权和开辟销售市场,同时再申报认定2个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市级龙头企业。苹果产业要继续扩大冷(气)库建设,不断扩大贮藏能力,在目前1.2万吨贮藏量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增加冷库贮量5000吨。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和政策激励机制,吸纳社会各方资金,新建一批果品包装企业,延伸苹果产业链。畜牧产业要加强与“正大集团”合作,为农户和生产大户提供饲料、良种、标准化养殖、产品销售等一体化服务。

6、以改善优化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水利重点项目实施力度。一是抓好田庄节水灌溉、侯庄安全供水、县城防洪工程续建项目和县城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建设;二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淤泥河生态修复等项目年内立项;三是协调建设单位继续搞好县城西区堤防和东王河水电站建设;四是做好南沟水库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

(2)巩固生态林业建设成果,着力抓好绿化建设。生态林业建设以补植、“两线三点”绿化美化、产业开发、产权和经营权改革试点以及森林防火为重点,加强资源管护,进一步落实封山禁牧政策和护林防火责任,继续搞好林权证的发放工作,做到产权到户到人。实施好14个新农村建设整治村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争取落实黄帝陵及县城周边绿化美化项目建设资金,促进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抓好扶贫重点村建设,全面完成*年7个乡镇7个村的重点村建设项目尾留工程,积极争取今年6个乡镇(街道办)7个村22个项目,总投资221万元的重点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二是抓好移民搬迁工作。完成*年度计划的腰坪乡水坪村42户190人移民搬迁项目续建工作,抓好今年计划的5个乡镇5个村136户525人总投资510万元的移民搬迁项目的立项申报和实施工作。三是全力抓好小额信贷工作。争取小额信贷资金200万元,解决好贫困户发展生产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4)认真组织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一是加快工程进度。*年4月底完成*年度仓村乡北塬区中低产田改造0.5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0.2万亩,改良土壤0.4万亩,营造防护林0.05万亩,修建机耕路10公里,修建五位一体沼气池50座,建水窖50眼,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000人次,示范推广高效农业0.05万亩。二是抓早动快,积极做好*年双龙镇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立项、申报、堪察、设计等各项准备工作,改造中低产田0.5万亩,新增水田0.3万亩,力争当年开工并完成任务。

(5)不断加大农业保护性耕作项目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全年示范面积达到2万亩,引导农机户购置和使用保护性耕作机具。积极申报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主要侧重大中型拖拉机果园微耕机、水稻插秧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购置。

(6)切实做好以防雹和增雨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确保做到设点科学合理,保障设备先进,人员业务熟练,预报准确,防御有效,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是进一步强化规范化管理,健全完善各种管理规定和制度,加强防灾队伍建设;二是加大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报方法的科研力度,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时效和准确度;三是加大防雹火力网密度,今年计划在冰雹多发区增设3付WR—IB型固定火箭,使防雹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加大农业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吸引社会各种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解决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信贷支农和项目配套资金的投放。

三、强化领导,转变作风,抓好落实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3

年是执行“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巩固和保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活跃的良好态势,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我市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三农”工作基本思路,按照市全委会议确定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和我市一号文件精神,现提出今年农业工作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农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保障,以改善生产条件为基础,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依托,以品牌农业建设为抓手,组织实施“品牌农业推进年”活动,上连市场拓展,下带基地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化、标准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实现品牌惠农、强农、兴农,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基础,增加农业效益,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夯实基础。

(二)任务目标:农业增加值实现46亿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80元,增长9%;粮食总产保持在65万吨,蔬菜总产达到170万吨,肉蛋奶总产达到31万吨。

二、总体布局和工作重点

(一)总体布局。

按照全市三个“三分之一”的总体要求,赋予现代农业建设新的内涵,引导工程项目集聚,推动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规模发展,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培育区域特色。

中部地区: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发挥要素集聚优势,放大泉水特色,加强水系绿化提升,搞好资源高效开发,拓展农业综合功能,以建设高效设施农业园、休闲观光园、生活体验园为主要形态,把农业作为现代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推动建设,重在发挥观光休闲、教育体验、美化城市的作用。

南部山区:重点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划定生态防护区,建设泉水涵养区,发展特色林果区,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泉水涵养和生态建设,实行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发展高效林果,吸引社会力量发展生态旅游,以农业生态园、特色林果园、森林公园等为主要形态,重在发挥生态平衡维护功能。

高速以北地区:以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培育壮大粮食、瓜菜、奶牛、淡水养殖、速生林等规模基地,重在发挥鲜活农产品供应和产业富民的功能。

(二)工作重点。

根据上述总体布局,坚持统筹推进、分线作战,切实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并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打造亮点、示范带动的原则,着力培育三条精品产业带,实现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新突破。

——五方面重点工作:

1.加快种植业调整优化。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以4万亩粮食高产创建项目为载体,落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质量提升、栽培技术改进、品种引进改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辐射带动40万亩优质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单产提高、总产稳定。加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按照“十有”标准,实施大葱、甜瓜等特色品牌瓜菜基地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新型高档设施种植基地、有机绿色食品基地,进一步扩大经济作物规模,优化种植结构,为城乡居民提供量足、质优、安全可靠的瓜菜产品。

2.加大造林绿化步伐。按照六年建成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组织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山区、平原和沿黄造林绿化,年内森林覆盖率要提高1.5个百分点。实施中央国债造林工程、造林绿化行动、种子直播造林等项目,推广应用新型容器苗造林技术,绿化荒山3万亩。实施退耕还果项目,发展经济林果1万亩。组织实施绣江河、西巴漏河等重点水系两侧绿化工程,扩大城乡绿化面积。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力量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持续抓好森林防火和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有效保护绿化成果。

3.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优化全市畜禽养殖生态环境,抓好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和监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加快实施现代农业奶牛产业化项目,落实奶牛良种补贴和保险补贴,提高我市奶牛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水平。实施生猪调出大县项目,培植一批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进一步提升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和档次。

4.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库、水库除险和灌区二期改造工程建设。做好南水北调东湖水库和明渠段征地迁占工作,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环境。在科学规划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实施绣江河治理、大站水库除险加固、中型灌区配套、黄河堤防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提升蓄水防洪设施功能,改善农田排灌条件。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入户工作,完善农村自来水管理、运行、服务长效机制。加强抗旱防汛、黄河防凌体系建设。

5.提升农机化水平。重点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建设、省秸秆综合利用、国家“十二五”行业科技计划等项目,确保农机总动力提高到117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机耕面积达到135万亩,机播面积达到130万亩,机收面积达到130万亩。

——三条精品产业带:

1.构建东路和路都市农业产业带。将现代农业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同谋划、共推进,抓开发、拓功能,使农业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借助农业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档次、彰显城市特色,围绕城市建设挖掘农业内涵、加快农业发展。精心打造河风貌带、农业生态区、休闲农业园、生态养殖园、水库风景区、草莓采摘园、湖及水库生态走廊等多功能精品农业园区,与风景区、风景区、古村、花卉产业园等衔接呼应,构建省城东部、近郊重要的都市农业产业带和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线。

2.构建绣江路特色农业产业带。与绣江河治理、泉水涵养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在路、路两侧推动特色名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科技和设施投入,抓好营销和加工,促进规模、档次、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南小流域特色林果开发和山农业生态园提升,北促芹菜规模扩张、韭菜档次提升,中段实施稻田区北延、荷香园南扩工程,形成千亩香稻、500亩荷园的规模;依托女郎山有机大葱基地,建设大葱产业园,充分挖掘大葱的文化内涵,做优做强大葱、香稻、白莲藕等传统名优农产品,形成南起章莱界,北达县,彰显不同区域特色的名优农产品集聚带。同时,立足泉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全面规划、逐段推进河产业风貌带建设。

3.构建路高产高效农业产业带。按照着眼高效、“以线带片”(以路带动平陵片、沿黄片区建设)、发挥优势、体现优质、确保安全的要求,扩大提升曹范薄壳核桃基地,做大樱桃基地,整合建设反季节蔬菜基地,完善提升湖万亩淡水养殖基地,加快建设5万亩高标准粮食基地,培育发展水寨大田蔬菜基地、苹果基地。同时,积极促进、有效带动黄河西瓜、林产加工、菌菇,奶牛、芦笋、甜瓜、平原核桃等产业发展,形成15万亩优质高效农业集聚区。

三、主要推动措施

从资源高效开发、内涵功能挖潜、要素集聚集中、品牌创建创优、市场营销拓展等方面入手,强力推进“七化”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一)推进物质装备现代化,提高农业保障支撑力。加大涉农项目整合,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高防洪蓄水能力;实施综合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提高灌区灌溉能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实施荒山造林、拦蓄补源、调水保泉工程,增强生态维护和蓄水保泉能力;规划实施绣江河系统治理和中心排水沟治理工程,增强中北部防洪排涝能力;加强农机装备、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

(二)推进生产标准化,保持农业持久生命力。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加强水环境治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环境优良化。推动大葱、韭菜等特色农产品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快生物防病治虫等关键技术推广,完善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促进农业“三品”和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认证,建立农产品生产营销可追溯制度,打造更多的农产品放心品牌。

(三)推进管理科技化,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科技兴农意识,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在大葱提质保鲜等方面组织联合科研攻关。健全完善推广体系,实行农技人员对口服务责任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畅通良种良法进入田间地头渠道。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研推广项目,加快农畜良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活动,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推动先进农业科技的转化应用。

(四)推进营销品牌化,增强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准确把握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国内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品牌消费正成为人们消费主要选择的基本趋势,坚持内抓品质、外树形象,持续加大农产品品牌策划注册、原产地和地理标志认证、名优名牌(驰名、著名、知名品牌)的争创、重点品牌的宣传推介等工作。注重挖掘亮点工作和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大葱种植状元、名优农产品和“十大种养能手”评选活动,育名人、推名事,形成农产品品牌与人物品牌、工作品牌、服务品牌相互烘托的格局,促进品牌效应叠加倍增,有力提升农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

(五)推进经营组织化,增强农民合作社凝聚力。把合作经营作为品牌农业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进一步抓好合作社的规范管理、科学运营,组织开展合作社负责人培训活动,规范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和利益分配机制,使之真正成为上能对接龙头、拓展市场、实施营销,下能凝聚群众、推广科技、组织生产、打造品牌的规范的新型经济主体,改变农民单打独斗的状况,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风险。

(六)推进销售市场化,增强市场辐射带动力。把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扩大营销,作为推进品牌农业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着力构建货畅其流的农产品营销体系,以销售带生产、促增效。市内牵手“万村千乡”工程,借助供销、邮政等单位密布城乡的销售网络,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实现“南北易货、东西交流”,将优质农产品送到千家万户;对外集中组织展销推介活动,联姻超市、高档宾馆饭店、高端消费群体,采取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直供直销、网络销售、邮寄邮购等方式,密织市场网络,延伸营销触角,优化农产品营销的市场结构,外强农业的辐射力、竞争力,内促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精细化加工。

(七)推进功能多样化,充分挖掘农业发展潜力。着眼城市功能完善,着眼城乡居民物质精神生活需要,着眼产业结构优化,着眼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以开放的姿态、宽广的胸襟、前瞻的视角,与城乡建设、环境优化、旅游开发、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因势利导,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充分挖掘农业的生产保障、生活提升、生态涵养、城市美化、教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强化组织保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基础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放到保障城乡居民食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高度去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各乡镇(街道)也要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重点倾斜,统筹兼顾,科学摆布,做到抓农业工作的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各涉农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组织好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提高规范化水平,增强组织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创新农业工作组织方式,完善涉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搭建齐抓共管、统筹推进、配套联动的平台。要以现代都市农业规划为龙头,按照产业和区域总体布局,科学布设、统一组织实施各类农业工程项目。要切实加强各级农业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强素质、创品牌、树形象”活动,经常性组织业务培训工作,引导广大干部以超前的观念、高远的境界、扎实的作风、渊博的学识和强烈责任意识、为民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投身“三农”、服务“三农”,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三)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实现林木资源总量有效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生态明显改善、林区和谐安全。要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健全流转市场,加强流转服务,规范流转管理,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要组织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探讨建立符合实际的农技推广模式,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4

一、检修机械,充分准备,及时抢收。各村要集中精力和时间,组织好大中型农机具的维修检测,积极排查农机事故隐患,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农忙期间的农机正常运行和作业安全。针对近几年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可能增多的实际,各村要不等不靠,千方百计加快收脱进度。要充分发挥农机在夏收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提高机收效率,尽最大努力扩大机收面积。要组织抢收突击队,帮助困难户、孤寡老人户和外出务工户解决夏收夏种难题。要严格控制机收割留茬高度,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严禁秸秆焚烧,秸秆露天焚烧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破坏耕种土壤,还会因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能见度降低,引发交通事故,对人身健康产生危害,甚至引发火灾。各村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巡查力度,保证夏收安全。

二、切实抓好夏种夏管。要及早备好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抓住有利时机,抢茬抢墒,千方百计加快夏种进度,确保夏种按期完成。目前要做好夏玉米套种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小麦的后期管理,浇好小麦灌浆水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三、保护好已有的绿化成果。机械作业时,要注意不要伤及树木,要从预留的道口进出。如遇特殊情况,要及时向街道绿化办申报。要密切关注火灾隐患,避免林地集中方和道边绿化带发生火灾,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5

各县(市)区农业局,局属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法制工作,提高农业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农业法监督与管理,努力把我市农业法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就2004年农业法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05年农业法制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机关工作法制化,切实加强农业执法的监督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严厉打击制售假农资的违法经营行为,为促进我市农业发展,保障农村稳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农业法制工作

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市场单键环境和农村经济运行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依法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越来越重要。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农业法制工作,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全面推进农业局系统事业的依未能治理,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三、抓好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一是组织好干部职工的普法学习,按照“四五”普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二是继续抓好《农业法》、《种子法》等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依法治农的环境,要对领导宣传、争领导的支持;要对社会宣传,使农民群众能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不拘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活动,力争达到家喻户晓,对一套大案要案,要敢于曝光大造舆论声势,为农业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四、加强农业执法监督,全面提高执法水平

各县(市)区农业局要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做到执法管理目标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监督经常化。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搪法监督机制,严格贯彻执法与经营分开、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增强执法的公正性。要健全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加强法律培训考核,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切实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1、要健全法制工作机构。有条件的县(市)区农业局要建立法制工作机构,不能建立的,要明确专人负责,以便加强执法监督管理。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原有规章制度要重新审查修订,重点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执法责任制度》。各单位都要设立永久性政务公开栏,将执行公务人员,岗位职责、法律依据、办事程序、承诺内容等事项进行公开,严格按公开内容抓好落实。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把执法管理工作列入目标考核管理,谁主管、谁负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执法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6

1、努力规范和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一方面深入调研,在全面了解现有休闲农业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均要制定好符合本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强指导,为大力加快休闲农业企业的发展步伐,按照国家政策走向鼓励动员有实力有意向从事开发休闲旅游农业的企业主或客商,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尽快选择一条既可富企业又可富民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市里力争早日出台“关于促进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我市休闲农业发展,争取休闲农业的扶持政策,提升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2、全力创建和打造休闲农业示范县(点)。今年省里将重点认定5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4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魅力乡村3—5个,将向国家推荐3个示范县、5个示范点,我市要力争1个县(市、区)和5个示范点以上分别跻身于省级甚至部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及示范点,各县(市、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充分挖掘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潜力,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位推动,打造优越的软硬发展环境,准备争创省级及以上示范县(市、区)的地方至少要打造5个具有一定知名度以上示范点作支撑;准备争创省级及以上示范点的地方,要选择并全力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功能较齐全、休闲农业氛围明显的示范点,力争创建成功。各示范县(点)要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装备,加大品种展示、技术推广、农耕文化教育、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兼具展示、休闲、旅游、教育、示范等功能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园区和科技示范园,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产业带或集聚区。

3、强力培育和申领休闲农业星级企业。今年省里将向国家农业部推荐8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我市要积极组织开展休闲农业星级评定工作,引导农庄注重打造品牌,办出特色,今年要力争创建1—2个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点。此外,积极参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推荐工作。

4、大力开发和推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鼓励企业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绿色健康的休闲食品新品种,建立休闲旅游农业与旅游农产品销售产业链,重点开发绿色果蔬、茶叶、花卉、油茶等旅游休闲农产品,通过科普、观光、采摘园聚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人气带动旅游休闲农产品销售和推介,逐步做大我市旅游休闲农产品市场规模。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7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从麦播期开始对小麦病虫草害实行全程控制已成为当前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对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措施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此期通过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土壤药剂处理、化学除草等措施防止小麦病虫草害,具有经济、安全、效果好的特点。因此,各地要充分认识麦播期病虫草害防治的重要性,抓住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狠抓关键技术的落实,切实做好麦播期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根据对近年我市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分析,确定今年麦播期病虫草害主要防治对象是:小麦种传、土传病害(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孢囊线虫病等),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麦田杂草(野燕麦、硬草、碱茅)等。各地针对本地实际,及早制定方案,层层落实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全面普查,准确预测。各地要对当地麦播期地下害虫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澄清发生面积和分布情况,并结合以前小麦种传、土传病害的发生情况,做好麦播期病虫发生种类、面积和程度预测,提前制定麦播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方案。

(二)备足物资,普及技术。要根据监测预报结果,及早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农药、药械等物资需求情况,并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备足备齐所需物资,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大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工作,针对当地小麦病虫发生及危害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专家讲座、印发明白纸等各种有效方式开展技术宣传。要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作用,深入乡村举办麦播技术培训班,对乡村干部和农民开展面对面的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麦播期防治病虫草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统防统治,确保质量。麦播期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和土壤处理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农民一家一户很难做到。各地要大力推广统防统治这一有效方法,以乡、村为单位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行“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配药、统一拌种,统一收费”的方法,以确保药剂处理的效果。要加强与良种直补项目中标供种企业的联系,指导企业搞好种子包衣工作。建立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样板田,并设立标志牌,标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防患意识,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掌握好药剂拌种方法,以防止生产性中毒和药害事故的发生。

三、抓住关键环节,科学开展防治

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各种措施,积极开展麦播期病虫草害的防治,压低病虫草害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为搞好全程控制奠定基础。

(一)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全蚀病传播蔓延。种子调运是小麦全蚀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搞好植物检疫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各地要严格把好种子检疫关,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小麦一律不能作为种子使用,严禁无证调运。尚未发生全蚀病的地区,要切实做好保护工作,杜绝从疫区调用种子。按照省政府豫政办明电[2003]133号“关于抓紧做好小麦全蚀病疫情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及《河南省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种子繁育田必须安排在无病地块,并采用有效药剂进行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每亩10毫升拌种),防止疫情蔓延。

(二)强化农业防治措施,提高小麦抗逆能力。要根据当地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在选择抗、耐病虫良种的基础上,注意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采取增施腐熟有机肥、深耕深翻、平整土地、清除地表病残体、合理灌水等措施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病虫生存条件;根据品种特性,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控制播种深度,创造合理群体结构,培育健壮个体,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推广适期或适期迟播技术,以减轻多种病虫的发生和危害。

(三)分类指导,科学防治。各地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危害。

1、病害防治

(1)小麦全蚀病发生区。麦播期采用有效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是预防小麦全蚀病以及其它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是遏止小麦全蚀病传播蔓延的关键环节。对零星发生区域,每亩采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毫升拌种防治;对重发生区域,每亩采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3%苯醚甲环唑(敌委丹)悬浮种衣剂30—40毫升拌种防治。

(2)纹枯病、黑穗病发生区。每1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立克秀)湿拌剂10—15克或3%苯醚甲环唑(敌委丹)悬浮种衣剂20—40毫升兑适量水拌种,晾干后播种。拌种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设法拌匀,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以免影响出苗。

(3)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推广种植太空6号、矮抗58、温麦4号、新麦19等抗耐病品种,田间增施有机肥和氮磷肥,并可选用10%灭线磷颗粒剂每亩3公斤进行土壤处理。

2、地下害虫防治

(1)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二嗪磷(二嗪农)乳油,按药:水:种=1:50:500比例拌种,拌种后堆闷3-4小时,晾干后再播种。(2)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发生密度高的地块,除采用药剂拌种外,可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在犁地前均匀撒施。

3、杂草防治

野燕麦发生区,每亩用40%野麦畏(燕麦畏)乳油150-200毫升,加水20-40公斤于小麦播后苗前喷洒,施药后立即浅耙混土2-3厘米。硬草、碱茅重发区,在小麦播后苗前,每亩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兑水20公斤喷洒于地面即可。

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区,要推广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年全县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的总体战略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线,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精品农业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水平,积极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年农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增加18%左右,达到28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村人平纯收入增长6%,增加200元以上,达到3500元。

三、工作措施

(一)以现代精品农业为抓手,不断壮大特色板块基地。

按照市场导向、效益优先、整体开发、以质取胜、突出提档升级,提高精品园建设质量的原则,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

一是抓好安全菜园建设。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打造品牌、延伸链条、保护生态”的蔬菜产业发展思路,以安全菜园建设为抓手,稳定发展30万亩蔬菜板块基地。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省高山无公害蔬菜系列标准》组织生产,推行农户生产档案,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频振式杀虫灯、生物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提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强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监管,严禁违禁农资的使用,在全县主要高山蔬菜产区禁止销售和使用有机磷类单剂农药;加大菜区生态环境治理,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实行产地抽检、冷库收购抽检以及市场抽检相结合,确保蔬菜产品质量,把高山蔬菜基地农产品准出工作推广到全县高山蔬菜主要产区;大力调整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加大新品种试验示范力度,积极探索适宜高山地区生长的具有较高效益的新品种,试验示范新的种植模式。

二是抓好精品果园建设。加强品种改良,建设精品果园,抓好公共生产平台建设,实现果园路电水肥循环配套,提高鲜果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全面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抬高栽植、生物防治、精细修剪、合理水肥管理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使我县柑桔产业由传统粗放管理向精品化发展。全年计划完成5000亩的精品椪柑园和5000亩精品蜜桔园建设任务。加大品牌整合力度,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使我县成为全国的优质椪柑生产大县。

三是抓好高效茶园建设。发挥“清江早茶”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引进良种无性系茶苗,坚持标准化建园,对老园进行改造,提高基地整体水平;加强技术培训,推行机修机剪,提高茶农生产水平和采摘水平;推广应用有机肥,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采取农业和生物措施控制病虫为害,严禁高剧毒农药等违禁农资的使用;加强茶园周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确保茶叶品质提高和质量安全;整合全县茶叶龙头企业,提高茶叶加工能力,积极打造清江早茶和有机茶品牌,逐步做大全县茶叶板块。力争新发展茶叶基地5000亩,改造老茶园及低产茶园8000亩,积极实施县委、县政府打造“中国优质绿茶之乡”的战略部署。

四是抓好魔芋、甜玉米等基地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魔芋之乡”的战略部署以及《自治县—2013年魔芋产业发展规划》要求,落实基地面积4.5万亩以上,做好魔芋基地配套建设,并积极开展魔芋病虫害防治研究和技术推广,加强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连接,提高产业化水平。按照市场化原则,分高山、中山、低山三个梯度,发展2万亩的甜玉米基地,保证企业均衡供应。

(二)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努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1、强化服务龙头企业意识。立足资源优势,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围绕“四个一批”的总体目标,培植壮大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建设好龙头企业加工原材料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占全部外销农产品45℅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再引进1-2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投资落户。加强对现有重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管理,在壮大现有省、市、县重点龙头企业基础上,力争新增1家企业进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2、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一是壮大流通企业,大力开展农超、农商对接活动。发挥区位优势,在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组建蔬菜、茶叶、椪柑等行业协会,培植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农贸公司和购销联合体等农产品流通经济实体,培植各类农产品经销专业大户。二是继续以“节庆农业”方略扩大我县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农产品销售。三是健全信息网络,拓展网上交易。规范信息采集、分类,将本县名、优、稀、特产品通过互联网,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扩大农产品销售网络。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会和名优特农产品评选,扩大我县农产品知名度。四是做好农产品销售终端建设。稳定北京新发地柑桔销售平台,新建华北、西北两个以上省会城市柑桔销售终端。大力拓展高山蔬菜销售市场,增加超市和专柜销售比例,力争全年农产品订单销售达到5亿元。

3、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引导,充分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除加强日常指导管理外,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扶持壮大贺家坪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清江魔芋专业合作社、资丘巴柑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年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200家,重点建设10家示范合作社。

4、加大农业精品名牌创建力度。一是加快技术创新。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关键技术的创新,提升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品质,提高水果蔬菜冷链保鲜和加工技术、药材深加工技术,提高加工转化率和商品化包装率;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认真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加强高山蔬菜、清江椪柑省级地方标准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茶叶、魔芋、马铃薯等特色产品的地方标准,实现生产标准化;三是实施品牌战略。以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名牌农产品评选活动,鼓励高山蔬菜、清江椪柑、资丘木瓜、金福红栀等特色农产品申请国家和省级地理标识保护,支持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全县农业“三品”总数达到40个。积极整合现有高山蔬菜、清江椪柑等主要农产品品牌。落实名牌奖励政策,对在开发名牌产品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

(三)以技术培训为抓手,深化农业科技服务。结合全县启动“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抓好项目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引导乡镇农技人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大力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力争每个村民小组培养1-2名科技示范户,一个村民小组培养1名依靠发展农业产业致富的带头人,全县科技示范户达到1000户以上,科技入户率达到80%以上。全年对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和主要种养科技示范户轮训一次以上,完成阳光工程等技能培训2000人,全年培训农民55000人以上。充分调动乡镇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全县农作物病虫测报体系,组织乡镇植保员定时开展病虫测报,定期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平台等病虫信息,帮助农民及时搞好病虫防治。

(四)以农业行政执法为抓手,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1、大力宣传农业法规。通过各种形式,在全县深入宣传《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机械促进法》以及《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药管理条例》、《省植物保护条例》、《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农业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知法懂法和守法。

2、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制定和发放宣传资料和农户生产档案,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备案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市场准入准出制度。在做好火烧坪高山蔬菜准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县高山蔬菜主要产区,同时在全县主要高山蔬菜产区禁止销售和使用有机磷类单剂农药。增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点,加强检验检测,提高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认真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建立农资打假护农长效机制,坚持经常性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等经营门店,及时查处违法经营案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全县正常的农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农药、肥料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力争做到全年无农药、肥料问题的投诉。

4、强化农机安全监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厉打击黑车非驾等违法行为。争取全年无重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5‰以内,农机列管率、持证率和检审率均达到95%以上。

(五)以落实惠农政策为抓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1、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和落实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作用,规范办理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民把土地向主导产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争取启动土地纠纷仲裁庭建设,积极稳妥调处各类土地承包纠纷,切实保护农民的经营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3、狠抓农民负担监管和农村财务管理。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规违纪筹资筹劳行为。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确保市级检查验收达标。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民主理财的审核监督作用。加强村级债务管理,禁止新增债务,坚决化解历史债务。

(六)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增加农业投入。

项目是农业发展的载体,没有大的农业项目的推动,加快农业发展无从谈起。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项目强县战略,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616”对口支援的政策机遇,组织项目专班,以我县几大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抓紧申报,抓紧实施,以大项目带动特色农业大发展。

1、积极争取项目扶持。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向省市农业部门争取和申报各类农业项目,努力增加上级部门对我县农业的投入。重点是进一步争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科技信息直通车、新型农民培训试点县、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大县建设等项目,着重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项目前期启动建设,力争通过项目建设,提升农业部门服务能力,提高全县农业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扎实抓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建设。切实抓好10个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任务,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管理,充分发挥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建设验收达标。

3、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完成年度全县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要继续加强对都正湾、大堰、鸭子口三个项目乡镇的技术指导服务和检查督导,确保各个建设内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4、全面完成全县科技攻关项目建设。科学组织,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清江早茶品种选育、魔芋品种引进、选育及无公害化栽培、玉米品种选育、高山蔬菜新品种实验示范、主要特色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等项目。

(七)以自身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面对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我们农业部门必须紧扣十六字行风,切实改进服务手段,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9

一、健全合同服务指导站工作机制,明确合同服务工作职责。

各所合同服务指导站要配备若干名合同扶农指导员,通过上门指导、蹲点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合同管理机构和制度,开展合同法规政策宣传,通过签约介入、跟踪指导、事后回访,有效规范农产品订单,防范合同纠纷;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推出农业订单典型企业,利用媒体的宣传,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城区工商所合同服务指导站要根据辖区实际情况选择1—2家涉农企业作为联系点;藤桥、仰义、黎明、水心工商所合同服务指导站主要对辖区涉农企业、养殖(种植)户、涉农食品加工企业、浙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涉农经纪人作为联系点。

各合同服务指导站要加强合同监管工作人员的合同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以提高合同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还要组织涉农企业、农户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合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诚信履约意识,并积极为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合同法律知识咨询、合同签约指导,规范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签约、履约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合同农业市场交易秩序,推动合同农业稳步健康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合同服务工作职责,合同指导服务站工作职责为:1、宣传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2、监督、指导辖区内“涉农”合同当事人依法签约、变更合同,及时提出对主合同缺欠条款的纠正意见;3、监督辖区内“涉农”合同当事人依法履约;4、受理辖区内“涉农”合同纠纷、投诉工作;5、承担辖区内“涉农”合同争议的调解工作;6、向当地政府提供准确的“涉农”合同信息,配合乡、镇政府落实各项“涉农”合同补贴政策;7、开展涉农企业农业订单合同样本备案工作。

二、制定推广订单农业合同示范文本,为实现合同农业奠定基础。

目前省局已收集筛选实际使用的十三类159种农产品合同文本,编印了《省订单农业合同文本指引》,各所要通过合同指导服务站做好农业合同示范文本的宣传工作,积极做好推广应用工作。各指导站要根据辖区涉农企业、农户生产情况,认真征集相关部门和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农户的意见,为制定完善切合实际、适合农业生产经营需求的“涉农”合同示范文本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涉农”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和推广使用,规范合同签约行为,防止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

同时,要及时监督、纠正“涉农”格式合同中的不平等条款。监督、指导“涉农”合同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即合同条款要合法、合理、公平;权利和义务要分明;专业术语要表述准确;遵循互惠互利原则,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主要条款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当事人约定支付价款的方式,规定最低保护价制度;2、当事人在约定价款支付方式时要明确支付期限,支付方式和拖欠支付的违约责任;3、合同中约定的产品质量验收标准要准确地表述质量标准的内容,对农药残留指标和施用化肥标准的约定,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4、“涉农”合同中约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内容,要依据合同标的(种植或养殖)特点和需求,科学准确地约定其阶段性(时间)的技术指导、服务项目、收购时间;5、“涉农”合同中要公平合理地约定违约金和保证金的金额,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6、“涉农”合同中要约定对标的的保险条款;7、“涉农”合同中要对合同标的是否已经设置担保抵押作出明确的约定。

三、开展涉农企业和农户“守合同重信用”的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涉农主体的信用建设。

各合同服务指导站要加强对“涉农”合同主体的监管,认真落实各项合同帮农制度,将涉农合同主体纳入信用建设规划,实现监管与服务的统一。在认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时向涉农企业适度倾斜,加大对涉农企业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培育力度,积极推荐涉农企业和农户参与“守合同重信用”认定,做好涉农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培育认定工作。同时,做好辖区内开展“守合同重信用”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公示活动。要将“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参与主体向广大订单农户、专业合作社延伸,提高广大农户的合同意识和信用水平,倡导农户依法签约、诚信履约。分局将根据认定的结果提请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守合同重信用”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给予政策优惠和信贷扶持。

四、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办理动产抵押登记,拓展合同监管领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商业银行融资,帮助解决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凡属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进行抵押登记的,应当场予以办理抵押登记。

五、建立“涉农”合同案件上报制度,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各所要加强对“涉农”合同的监督工作,加大打击利用“涉农”合同违法行为的力度,及时处理利用“涉农”合同侵害当事人权益的行为。对利用“涉农”合同的欺诈行为,要及时立案查处,依法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一是要建立“涉农”合同欺诈行为的预警制度,在农产品的采收期、交易期、农资供需旺盛期及时作出预警提示;公布利用“涉农”合同侵害农户利益的典型案例和警示信息,提高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防范意识。二是要建立“涉农”合同案件上报制度,各所要在当日内将发生的重大“涉农”合同违法案件上报市场规范管理一科。应及时上报的案件有:涉案罚没金额在万元以上的“涉农”合同案件;在本地区影响较大、性质恶劣的“涉农”合同案件;“涉农”合同当事人违约并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

农业工作意见范文篇10

2012年全市要力争规划粮食播种面积82万亩,总产33万吨;棉花种植面积23万亩,总产23000吨;油料播种面积33万亩,总产6万吨。实现农业生产总值58.4亿元,比年增2.7%,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00元,比年增长6.5%。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狠抓优质高产创建,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的发展

2012年在稳定发展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按照“西部丘陵林果特色产区、中东部平畈粮棉油优势产区、沿江水产蔬菜高效产区”的思路,突出调优种植模式、优化品种结构、推广科技成果三个重点,通过创建8-10个粮棉油万亩高产示范片,带动全市30万亩“双低”油菜、80多万亩粮食、20多万亩棉花生产。积极推进“三园两区”建设。全年发展秋冬马铃薯3.5万亩;建设安福寺镇部级柑桔标准园2500亩,改造低产桔园3万亩,建设精品柑桔园2万亩,创建5000亩优质梨标准园;认真建设好以七星台镇鸭子口为核心区的有机蔬菜3.1万亩基地和百里洲设施蔬菜基地1000亩。

二、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

围绕打造过50亿元农产品加工园区的目标和实施方案,把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结合起来,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发展思路,继续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扶持力度,推进农产品转化增值,细化创建措施,加快基地建设,落实优惠政策。重视农产品“三品”认证和品牌建设工作,努力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力争2012年申报成功部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新增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5家。一是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抢抓省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的有利机遇,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平台,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要抓紧争取向农业部申报安福寺工业园为全国重点工业区园区。二是创建枝江农产品精品名牌。树立大品牌农业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互利”的原则,结合产业发展和品牌现状,整合现有品牌资源,打造区域性、行业性的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三是为龙头企业建设配套原料基地。突出重点,抓好柑橘、畜牧、水产、蔬菜等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以“精品果园、安全菜园、健康养殖园”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四是进一步培植重点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产业化动力引擎。五是扎实抓好产销对接,积极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和超市参加农企对接、农超对接活动。努力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

三、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狠抓农业标准化生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作用,定期和不定期地加强对农资市场、超市和农产品集贸市场进行检查,大力查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市场准入制和基地准出制,做到产品“来源可溯制、质量可控制、去向可询制”,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质量安全。三是强化源头治理,常年开展农资市场检查和整治,搞好对农资经营户的培训和教育,广泛宣传有关农资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和农资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宣传农资简易鉴别方法,增强农民识假防伪能力。引导农民选用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确保农产品卫生安全和质量标准。

四、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大“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继续坚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在实现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的前提下,重点在小麦、油菜、蔬菜等作物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0万亩;积极推广免耕栽培、秸杆覆盖、秸杆还田、轻简栽培、化学除草和机械化节水灌溉等先进实用技术。采取提前整地、集中育苗、抢墒播种、抗旱排渍、增施基肥等措施,提高农业抗逆避灾能力;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高效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小麦、油菜、水果等农作物主推品种,确保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二是不断探索完善“以钱养事”机制。充分调动农村公益岗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基层农技队伍建设新模式。发挥、保护好他们在结构调整、助农增收方面的作用。三是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阳光工程项目,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建立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机制。

五、加强项目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012年我们要重点抓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粮棉油高产创建、标准粮田建设、柑桔标准园、长江中下游沙梨重点区域、有机蔬菜基地和“一建三改”等各种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监管,确保质量和进度;“一建三改”项目要突出重点,向血吸虫疫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贫困村、规模化养殖小区倾斜,加快项目的进展,坚持建、改同步,发挥好综合效益,全年完成新建沼气池5000口;农业优势板块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设计实施,突出棉花、水稻、柑橘、油菜四大板块的建设,要通过四大板块的建设,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高标准地搞好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建设;抢抓国家对农业加大投入机遇,下大力气申报、争取更多的农业项目落户枝江,不断增强枝江农业发展后劲。

六、坚持防灾抗灾,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提早安排部署的前提下,做到病虫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灾情监测,及时上报动态、发生趋势和防治信息;特别提出要针对水稻生长前中期和害虫抗药水平加强指导,做到科学防治,合理用药,统防统治,力争把病虫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其它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积极动员、广泛宣传,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全市人民抗灾夺丰收的信心和决心。

七、加强自身建设,树立部门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