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两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4:15:03

农房两改范文篇1

市委副书记、市长在全市“农房两改”工作交流会上强调,“农房两改”是我市推进新型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咬定目标、攻坚克难,讲究方法、落实举措,扎实推进“农房两改”,确保年度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会上,各镇(街道)汇报交流了前阶段“农房两改”开展情况,国土、规划、农办等部门就有关问题作了解答。据统计,截至目前,各地共上报“农房两改”项目50个,涉及拆迁户数5284户。1至4月份,全市启动实施的项目共有14个,涉及拆迁户数1800户,实际完成拆迁228户;新开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完成土建投资1.5亿余元。

对前阶段“农房两改”工作表示肯定。他说,开年以来,各镇(街道)把“农房两改”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思想高度重视、措施扎实有效;市级相关部门积极主动服务,注重牵头协调、强化指导服务。“农房两改”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绩。

指出,对照的目标任务要求和先进地区,我市“农房两改”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部分干部在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在推进过程中遇到资金平衡、工副业安置等问题亟待破解。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房两改”、建设农村新社区对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不移地完成“农房两改”这项硬任务硬指标。

就下阶段工作,要求,要围绕全面完成“农房两改”年度任务,明确目标抓重点,强化措施抓进度。各地对已完成立项等前期工作的项目,要全力抓推进抓落实,确保完成今年拆迁安置任务,发挥好重点项目、重点区块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今年排定实施但尚未完成前期的项目,要进一步落实工作举措,继续深入做好规划对接、项目摸底、立项等工作,及早实质性启动项目实施。市级相关部门要紧贴基层“农房两改”服务需求,加强“农房两改”过程中项目审批、建设管理、房屋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服务指导,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要研究制定出台“农房两改”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资金使用等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项目资金安全、干部廉政安全。

农房两改范文篇2

今年街道已落实安排土地年度用地指标的项目主要是农居小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50亩、总建筑面积46.7万平方米,主要用于解决我街道总支12个村新农村建设的村民住房,可安置村民4600户。该项目原计划为农居小区和西圃村整村拆迁项目的组合。年初以来,方案一直没有完全明确,至今年10月才正式定位为建设农居小区。目前,该项目已落实安排土地指标15亩,土地选址、征用、报批等工作及项目总体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当前正在抓紧准备一期项目的环评、交评及工程招投标等准备工作。为加快工程进度,建议能否简化初步设计阶段程序,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还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二、农房“两改”下步计划打算

现在距离年底只有1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街道将按照完成1只、突破2只、推进3只的“123”总体思路,抢抓时间、振奋精神、全力以赴开展农房“两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1、全面完成长汀旧村改造。计划拆迁建筑面积14.55万平方米,拆迁户数1241户。目前已签订拆迁协议1199户,完成96.6%;计划投资2亿元,建造安置房1764套、22万平方米。目前,安置房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抓紧进行附属设施建设,争取12月份完成房屋交付、春节前全部安置好。下步,街道将积极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衔接,同时抓紧做好剩余拆迁户的拆迁补偿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重点突破二个农居小区建设。(1)小区:一期用地70亩,目前396套、5.9万平方米安置房及相关配套措施现已建设完成,街道正在抓紧研究分房方案,做好分房准备。前不久,我街道与市农管委召开了有关一期综合验收及交付使用的协调会。本月底可完成各项单项验收,12月可完成综合验收及交付手续;二期计划用地50亩,建造安置房6.9869万平方米,可安置农户732户。目前已基本完成项目前期方案报批、规划等前期工作。征地正在抓紧落实之中。

(2)农居小区:目前,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待总体地块修建性详规经有关部门审定后,我们将着手开始图纸设计,同时加快完成项目环评、交评及工程招投标等准备工作,积极做好项目施工准备。力争12月全面动工建设。

3、积极推进三个村庄梳理式改造。(1)村改造:计划用地52亩,建造安置房450套、7万平方米,拆迁99户。去年至今,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成安置房2万平方米,完成拆迁55户。因该村属于市区城镇规划范围,新农村改造受城市规划限制因素较多,改造年度很大,该项目曾因村庄规划与市总体控规发生冲突而一度停顿。对此,我街道领导多次会同规划、土管、农管等部门专家前往现场实地查看、调研,并展开分析论证,希望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制新农村改造区块规划。在街道、有关部门、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该村初步确定“以市农林局地块为启动地块,把三溪村旧村改造项目辐射至溪岙村各个自然村”的新思路。目前新的村庄规划和实施方案正在抓紧编制中。

农房两改范文篇3

1、强化内聚外迁,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工程。坚持把内聚外迁作为老区全面奔小康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实施自然村拆并、集中安置点建设和山区内聚点建设,加快促进山区群众移民下山、异地致富。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摸底。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下山移民工作的要求,我办四位主任分成4组,带队深入老区30户以下自然村,与镇村干部一起进行实地调研排摸,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宣传市委市政府老区农房两改移民政策,引导调动老区偏远零星自然村群众移民的积极性。二是自然村拆并顺利推进。通过深入细致的引导和工作,今年第七批下山移民计划整体拆迁自然村7个,转移山区群众312户956人,超额完成宁波市政府今年下山移民考核200户的目标。三是加快实施下山移民集中安置。通过农户申报、村、乡镇审核、市老区办再次审核确认,今年共有72户下山移民户到兰江街道西南公寓集中安置,目前正在镇村公示、市级审核及余姚日报公示等环节,计划于年内完成抽签到户工作。四是加快山区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到目前止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9期,培训人员2375余人,帮助1400余人实现了转移就业或再就业。目前,山区常年和季节性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的比例达到70%以上,外出务工经商收入占到山区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

2、欠发达老区低收入农户危房救助工作顺利推进。实施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工作,解决低收入农户中的无房户、危房户、受灾户的住房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自筹自建、购旧房、修破房等多种形式,逐步解决低收入农户住房困难问题,也是宁波市政府为民办事的实事工程之一。今年我市老区四乡镇二片共实施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300户,其中鹿亭乡56户,梁弄镇56户,四明山镇56户,大岚镇56户,梨洲街道52户,陆埠镇洪山片24户,落实宁波、余姚两级配套补助资金300万元。目前已完成住房救助年度任务并通过宁波扶贫办和宁波财政局的共同验收。

二、下步工作措施

以下山移民和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两项宁波市政府实事工程为重点,扎实推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切实为老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农房两改范文篇4

市委副书记、市长率农办、规划、国土、财政、农业等市级部门负责人赴调研。在调研时要求,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坚持生态定位不动摇,打造宜居,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要加快废弃山塘治理步伐,促进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在详细听取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南部山区“农房两改”策划方案汇报后,对镇今年以来工作表示充分肯定。指出,实施“农房两改”,既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需要,是市委、市政府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城乡发展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更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真心为民,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农房两改”工作。

强调,“农房两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必须科学谋划。镇区域低丘缓坡多,生态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必须坚持生态宜居区域发展定位不动摇;要完善镇域“农房两改”的布局规划和推进时序,布好局、起好步,提供示范、渐次推进;要认真做好入户调查和资金测算工作,进一步完善优化“南部山区”农房两改工作方案,确保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资金平衡,切实解决推进中可能遇到的群众思想、规划、土地指标平衡等难点重点问题,抓紧启动,为全市“农房两改”提供样板。还赴联系点岗墩村考察,就农民收入、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下步发展思路等与村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过去一年,岗墩村利用区域内没有任何工业污染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山生态农业,积极开发“农家乐”、乡村游等旅游产品,到岗墩休闲旅游的客人增加迅猛,农民种养收入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也有了更为稳固的收入来源。对一年来的可喜变化表示充分肯定,勉励岗墩村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力争将岗墩建设成为市内一流的市郊型生态观光旅游景区。

农房两改范文篇5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局重点工作之一,统筹力量保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一是成立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巩固衔接领导小组,局党委会不定期研究相关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全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二是压实部门帮扶和行业帮扶责任,分别由局办公室、村镇服务中心牵头,落实专人负责干部结对帮扶和全县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二)建立完善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严格按照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优化调整干部结对帮扶力量,保持农村住房建设政策总体稳定性和延续性。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我局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及时调整落实8名因干部调整而出现的帮扶空缺,防止全局帮扶的817户脱贫户、44户监测户“漏帮失帮”,全面落实每月17日“民情走访日”制度,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局内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二是制定出台《县巩固拓展住房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明确保障对象、保障方式、补助标准及重点任务,统筹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和土坯房改造政策,全面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三是建立完善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制定《县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实施办法》和《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住房安全保障“回头看”工作方案》,将农村住房安全保障作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重要内容,对全县脱贫户、监测户住房安全保障情况开展“回头看”,找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建立农房安全问题台账,解决一户、销号一户,确保所有保障对象住房安全,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经验

(一)多措并举接续乡村振兴。一是切实发挥部门优势,加大对联系帮扶的镇、村支持力度,选派3名驻村第一书记,统筹整合资源完善联系帮扶镇、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冯店镇广兴沟生态湿地公园,完成冯店镇场镇风貌提升改造及广兴沟场镇段排水管网建设。二是持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投入市县衔接资金852万元,用于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建设,切实保障农户住房安全。三是加强农村聚居点建设,鼓励引导农户进聚居点新建住房,投入市县衔接资金290万元完成11个新村聚居点道路、绿化、路灯等配套基础设施。四是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投入市县衔接资金262万,按照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等要求,新建农村公厕15座。

(二)加强农房巡查管理,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将农村住房安全保障作为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动态监测重要内容,加强农房安全巡查,建立健全农房建设管理机制,全面保障农房安全。一是建立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测机制,扎实开展脱贫户、监测户等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回头看”,按照“乡镇全覆盖自查,县级部门抽查核实”的工作方式,建立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确保住房安全户户达标。二是按照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要求,累计组织3020人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及拍照取证等方式,全面完成全县37.8万余户农房安全隐患排查,同时充分运用排查成果,加强隐患农房整治力度,对排查初步判定存在隐患的422户农房已全部完成整治,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开展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巡查,严格督促乡镇按照通用农房设计图纸施工,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及抗震设防标准,对巡查发现的个性及共性质量安全问题,“点对点”下发问题整改提示,督促乡镇对照巡查发现的问题,全面自查落实整改,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安全。

(三)切实巩固脱贫成果。一是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档案局关于印发<县精准扶贫资料归档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脱贫办发〔2021〕4号)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按照“应收尽收、应归尽归”的原则,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存档及档案室建设等相关工作,并顺利通过市、县验收检查。二是完成扶贫资产登记确权、公示工作。按照扶贫资产登记确权、公示工作要求,我局对各乡镇上报2014-2020年以来农村危房改造、“两建三改”、聚居点建设等830项扶贫资产内容进行逐一审核,并按照时限完成扶贫资产公示。

三、下步工作计划

农房两改范文篇6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健全机构,夯实责任。2020年制定了《市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挂牌督战工作方案》,成立市住房安全有保障督战组,定期分析研究全市住房保障相关工作,明确督战重点、内容、方式及步骤要求,确保督战工作“不走过场、不摆样子、不流形式”。坚持扛稳抓牢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政治任务,锁定脱贫攻坚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

(二)协调配合,推进建设。建立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助推脱贫攻坚。一是精准实施对象。市住建局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农村住房保障即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项目,结合实际,提前完成2020年广东援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精准实施对象,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及农村分散供养人员(五保户)及非贫困户(经鉴定为c、d级危房)等人员危房纳入农村危旧房改造对象。按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村委会评议、公示,乡镇政府鉴定、审核,市广东对口援建办和市住建局联审后下达当年建设任务名单。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无房建设。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目标任务,顺排工序、倒排工期,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全力实施广东援建危房改造农房建设,加强项目实施和建设的过程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2020年实施广东援建危房改造150户。三是强化资金管理。及时疏理资金到位情况,严把资金审核关、使用关,明确补助对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惠民资金真正用于贫困群众。2020年兑现广东援建危房改造怒朱资金300万元。

(三)严格监管,确保安全。按照《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房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力抓好农房建设质量安全。一是落实责任。组成工作组多次深入全市各乡镇、街道办对农房进行现场住房建设质量安全流动巡查和技术指导;依据国家住房鉴定相关标准,组织全市17个乡(镇)、街道办开展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拉网式”全覆盖大排查达4次,住建部门现场核查、市乡两级实地鉴定的模式开展农房安全鉴定,3月底前全面完成2016-2019年纳入鉴定范围的4类重点对象逐户开展排查和评定相关工作。4月底前提前完成藏区新居建设档案资料和信息录入情况查漏补缺;提前完成了全市四类重点对象的房屋鉴定资料和各类纸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强化培训。组织全市村镇管理人员及乡村两级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共计700余人采取集中、自学等方式通过网络培训学习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4月召开了市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挂牌督战暨业务培训会,市住建局、扶贫开发、民政、残联、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人员及全市17个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共计40余人参会。吹响了我市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挂牌督战号角,为打赢2020年脱贫攻坚收关之战做好坚实准备。三是完善档案。健全完善“一户一档”纸质档案,尤其是2019年户档资料既有户档必要相关资料,又有监理质量安全巡查、竣工后鉴定资料,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农户信息系统录入。在全州内率先提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农户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和《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信息平台》录入工作,为脱贫攻坚普查提供依据。

(四)迅速行动,全面整改。一是全面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建档立卡和非建档立卡住房安全问题。截止6月30日,2户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危房整改已竣工验收入住。二是全面完成2018年脱贫攻坚审计问题整改。目前,对重复享受住房补助问题中有4户核实未重复享受(涉及金额9万元)及已死亡人员2户(涉及资金4万元)无法追缴,自查追缴入库1户2万元,其余重复享受住房补助99万元已全部收回并缴入国库,其中农村危房改造47户95万元。退回47户危房改造指标已全部纳入2020年制定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挂牌督战发现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方案》和《2020年暴雨、洪涝灾害受损农房整改工作方案》中逐一落实解决,确保农房安全有保障。三是开展住房安全“回头看”。国庆期间共排查了经营性农房1043户,发现存在隐患0户、已采取管控措施0户;排查普通居住农房13804户,发现存在隐患10户、已采取管控措施10户;排查长期无人居住农房和废弃闲置农房221户,发现存在隐患8户、已采取管控措施8户。

(五)争创先进,积极作为。自脱贫攻坚实施危房改造以来,我市住建局切实履行职能职责,严格执行藏区新居建设,自上而下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积极作为、精心组织、拼搏实干,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励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实干,2020年我市从全市部门、乡镇(街道办)中推荐藏区新居建设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9名。

(六)存在问题。我市多数农村房屋为村民自建,建房技术多以当地工匠传统技术为主,建设工艺完全达不到规定标准;多数农房建设年限较长,抗震、洪涝等灾害较弱,受灾成危房时有发生。加之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住房管理机构,严重缺乏农房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导致农房安全保障难度非常大。

二、2014年以来工作总结

(一)强化住房保障工作

按照“十三五”规划规划及省、州、市脱贫攻坚安排部署,市自2014年至2020年由市住建局负责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共计2443户,投入建房补助资金共计5345万元;全市投入资金1.08亿元,实施“11.22”灾后重建住房1798户,灾后维修加固9739户;投入资金1995万元,实施地灾避险搬迁561户;投入资金645万元,实施农房“三改一建”1131户。具体危房改造情况:

1、藏区新居项目:藏区新居建设共实施1889户,共兑现藏区新居补助资金4231元。其中2014年分配实施藏区新居407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2万元,补助资金共计814万元;2015年分配实施藏区新居288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2万元,补助资金共计576万元;2016年分配实施藏区新居385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2万元,补助资金共计770万元;2017年分配实施藏区新居360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2万元,补助资金共计712万元;2018年分配实施藏区新居364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3万元,补助资金共计1092万元;2019年分配实施藏区新居89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3万元补助资金共计267万元。

2、广东对口援建藏区新居和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按照按照广东援建项目“十三五”规划,2015年至2020年,市实施农村贫困户危旧房改造项目552户,共兑现建设补助资金1108万元。其中2015年分配实施贫困残疾户藏区新居2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4万元,补助资金共计8万元;2016年未分配任务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2017年分配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100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2万元,补助资金共计200万元;2018年分配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150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2万元补助资金共计300万元,2019年分配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150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2万元补助资金共计300万元,2020年分配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150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2万元补助资金共计300万元。结合省、州、市关于广东援建项目计划和的安排部署,全力致力于藏区新居建设和农村农村贫困户危旧房改造项目工作。

3、“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补短板危房改造。市实施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危房改造2户,每户建设补助资金为3万元,补助资金共计6万元。

(二)工作措施

1、健全机构,夯实责任。市住建局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农村住房保障即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项目。每年结合实际,逐年下达藏区新居建设、广东援建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由市发改局牵头抓总,住建、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明确下步工作重点。

2、协调配合,推进建设。积极发挥“农统联办”联席会议作用,成员间及时互通信息、沟通情况、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助推脱贫攻坚。一是精准实施对象。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及农村分散供养人员(五保户)及非贫困户(经鉴定为c、d级危房)等人员危房纳入农村危旧房改造对象。按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村委会评议、公示,乡镇政府鉴定、审核,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及市住建局联审后下达当年建设任务名单。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无房建设。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目标任务,顺排工序、倒排工期,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全力实施藏区新居农房建设,加强项目实施和建设的过程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三是强化资金管理。及时疏理资金到位情况,严把资金审核关、使用关,明确补助对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惠民资金真正用于贫困群众。

3、严格监管,确保安全。按照《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房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力抓好农房建设质量安全。一是落实责任。由市政府采购,投入资金463.14万元,公开招投标确定第三方监理机构和第三方房屋安全鉴定评估公司,对全市2018-2019年藏区新居建设等特殊困难户危房改造等建设项目涉及的1334户(包含4类重点对象)农房进行现场住房建设质量安全流动巡查和技术指导;依据国家住房鉴定相关标准,按照乡村两级住房安全“拉网式”大排查(排查达6次以上),住建部门现场核查、第三方鉴定机构实地鉴定的模式开展农房安全鉴定及达标认定。二是强化培训。加强全市村镇管理人员及乡村两级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人员共计700余人采取集中、自学等方式通过网络培训学习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三是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市农村住房建设统筹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全市住房保障相关工作,成立市住房安全有保障督战组,坚持扛稳抓牢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政治任务,锁定脱贫攻坚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四是科学引导。我市历年实施的藏区新居建设、广东援建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均是村民自建房,2016年市住建局聘请建院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并审核通过《市民居建设导则-基础资料及总则》、《市民居建设导则-折东片区建筑方案图集》、《市民居建设导则-木雅建筑方案图集》,为藏区新居建设中村民自建房屋进行特色风貌引导,充分挖掘、保护、传承民居特色,指导村民标准化建设,既保留传统的民居建筑文化,又确保农房安全,实现有序管理,促进传统民居的健康发展。五是完善档案。健全完善“一户一档”纸质档案,尤其是2019年藏区新居户档资料既有户档必要相关资料,又有监理质量安全巡查、竣工后鉴定资料,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农户信息系统录入。

(三)取得成效

1、保障农房安全,提升人居环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四个好”要求,锁定脱贫攻坚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集项目之势,扭住重点区域、特定人群和关键环节,坚持扛稳抓牢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政治任务,精准发力,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落地落实,农村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市实施危房改造受益行政村共201个,其中贫困村58个;受益贫困户979户,3723人。其中新都桥镇下柏桑二村的泽仁曲珠和姑咱镇上瓦斯村村民胡小林,是我市实施危房改造后住房质量和功能得到大幅提升的典型缩影。

2、争创先进,助推脱贫攻坚。自脱贫攻坚实施危房改造以来,我市住建局切实履行职能职责,严格执行藏区新居建设,自上而下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积极作为、精心组织、拼搏实干,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励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实干,我市从全市部门、乡镇(街道办)中推荐藏区新居建设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9名。1名干部在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专项工作业务突出,荣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一线优秀扶贫干部称号。

(四)形成经验

一是落实责任。在州内率先采购第三方监理和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用于推进藏区新居建设,规范危房鉴定,加大新居建设质量安全流动巡查和技术指导,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强力抓好新居建设质量安全。

二是强化宣传。加大藏区新居建设相关政策、技术要求宣传培训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三是科学引导。我市历年实施的藏区新居建设均是村民自建房,市住建局编制农房建设导则及图集,指导村民标准化建设,既保留传统的民居建筑文化,又确保农房安全。

四是严格把关。严控建设面积,做到基本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有序管理,实现推行新居建设最初目的,成为藏区传统民居建设“厕所革命”的样板工程。

五是完善档案。健全完善“一户一档”纸质档案,做到既有农户建设基本信息资料,又有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及监理机构出具的监理资料,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农户信息系统录入。

(五)目前存在问题

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市住建局村镇股负责脱贫攻坚业务人员只有2名,各乡(镇、街道)住房方面经办人员也普遍存在兼职现象,农房建设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三、2021年工作思路

根据省、州市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及省政府办印发《关于准发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将深入贯彻执行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深刻汲取一些地方近期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职责,严格执行《省农村住房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农村房屋建设管理制度,巩固脱贫攻坚住房保障成果。

(一)建立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结合本市实际及行业职责,制定《市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集中整治和建章立制乡结合,健全乡镇农村房屋建设管理机构,下沉监管力度,完善上下联动监管体系。

农房两改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特色民居为突破点,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为着力点。全力推动2012年农房建设及家园环境整治,加快全镇脱贫奔小康和新农村试点乡镇进程。在实施建设中必须坚持农户自愿、公平公正公开和集中连片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和实施范围

全镇农房建设分为新建和改造两类。到2012年12月底,全镇完成新建农房不低于80户,改造农房不低于120户的建设任务。同时,在10月30日前,完成因灾倒房危房重建40户。实施范围概定为:新建农房以325省道沿线可视区为主;改造农房以腰牌村姚家坝为集中区实施80户,在其他重点区域实施20户,同时解决年农房改造指标缺口20户;因灾倒房危房重建户以各村上报名册,民政办公室实地确定为准。

三、基本要求

全镇农房建设所在地村委会和农房建设工作专班在组织实施农房建设及家园环境整治工作中。一是按统一风格要求组织实施。在325省道沿线和集中区域实施改造或新建(含因灾倒房危房重建)的农房必须按照规划设计图建设(自治县新农村建设规划民房户型二),全镇一个主题风格。二是农房建设必须与“一建三改”生态家园建设项目相结合,要求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三是新建户必须做到先审批后建设。农户在施工时,必须由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国土部门、所在村干部到实地放样。

㈠新建农户。新建农房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房型、统一式样,达到美观实用,突出民居特色建筑风格。由农户提出建房补助申请,村集中申报到镇审核后,按设计部门推荐的设计方案(自治县新农村建设规划民房户型二)实施建设。在325省道沿线范围内,因灾倒房危房重建户要按统一提供的户型图一次或分步组织施工。

㈡改造农房。改造农房由农户提出改造补助申请,村集中申报到镇审核后,按统一确定的改造方案实施。主要改造内容为:墙面、屋顶、檐脊、门窗及周边环境。屋面采用小青瓦或灰色水泥瓦,墙面粉刷白色涂料,屋顶翘檐压脊。

四、实施步骤

㈠制定方案阶段(8月10日—8月15日)。在对各村农房调查摸底基础上,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㈡宣传动员阶段(8月16日—8月26日)。各村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农房及家园环境建设工作;利用屋场会、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组织农户申报,将指标分解核定到户,将改造内容登记到户。

㈢组织实施阶段(8月27日—12月15日)。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严格按要求进行新建和改造。各村于8月30日前将《农房建设花名册》及农房建设工作方案报镇农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中旬完成主体工程,12月15日前全部完工。

㈣检查验收阶段(年12月15日—12月31日)。检查验收,兑现扶持政策。

五、扶持政策

农房建设及家园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将实行“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原则,对验收合格农户兑现扶持政策。

㈠新建农房。对于审批手续完善,符合统一风格要求,完成“一建三改”和庭园硬化、绿化、垃圾坑建设任务的新建房农户,按6000元/户的标准补助到户。

㈡改造农房。对于改造农房的农户,墙面以改造房屋正面外墙面积为准,按20元/㎡的标准兑现补助资金;房盖以房屋占地面积为准,按20元/㎡的标准兑现补助资金;翘檐压脊按8元/m的标准兑现补助资金。

㈢家园环境建设。对于新建或改造农房的农户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的,补贴相当于1500元的物质设备和技工工资。对于改造农房的农户完成改厨、改厕(冲水式)、改栏(人畜分开)建设任务的兑现500元扶持政策;完成庭园硬化、绿化、垃圾坑建设任务的兑现300元扶持政策。

(四)因灾倒房危房建设。对验收合格的农户,按镇民政办核定的标准补助到户。

上述扶持政策实行先建设,后验收兑现的办法。对于农房新建或改造的扶持政策,实行一次验收合格,单项计算的办法兑现,不需改造的项目则不兑现该项目的扶持政策。对于改造农房的农户补助资金最高限额补助5000元。对农房新建、改造补助资金实行报帐制管理,由财政所统一代扣税收。

农房两改范文篇8

又是一项政治任务。为全面推进农房改造工作,农房改造既是一项民生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年农房改造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加快“宜居”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主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大力改造农房风貌及农村危旧房,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农村公用基础设施,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以“14451即一区:农业园区拓展区;第一个“4即四线:渝邻高速、渝宜高速、外环高速、新草统路沿线;第二个“4即四村:,按照“拆除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方式。5即五点:)为重点,对全区农房实施风貌改造,确保全年完成农房风貌改造3000户,新建5个农民聚居点,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723户。一是农业园区拓展区按照不同风格新建农民集中居住点23个,建设房屋12万平方米。二是完成渝邻高速、渝宜高速、外环高速和新草统路沿线“四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农房风貌改造2480户(涉及7个镇街,见附表1三是完成统景镇中和村、大湾镇水口村、古路镇草坪村、兴隆镇发扬村“四村”核心区农房风貌整治370户(见附表1四是完成大湾镇水口村老龙堡点、茨竹镇茨竹村马家院子点、古路镇草坪村苦竹大田点、兴隆镇发扬村石院子点、龙兴镇下坝村点“五点”150户农户聚居点建设(见附表1

三、改造内容及标准

整合资金,结合我区实际。突出重点,兼顾“经济适用”和“风貌特色”对“四线”可视范围内及“四村”2850户农房进行风貌改造,对新建“五点”150户农民聚居点进行重点打造。一是四线、四村”农房风貌改造。对房屋外墙正立面、侧立面、檐口、盖瓦进行立面改造;室内墙面用内墙漆粉饰,群脚贴砖,地面硬化或贴地砖;实施“一池四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清除“四乱”现象(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放)实行人畜分离(居住区和养殖区统一规划,分开建设)二是五点”聚居点建设。通过撤院、并院和拆除等方式,将散居农户、交通区位较差以及自愿到新建聚居点居住的农户,按通用图集标准统一新建农房,相对集中居住,并配套宣传栏、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垃圾收运设施、污水集中排放处理设施、商贸点、运动场地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三是危旧房改造。按照通用图集,对农村危旧房改造采取排危加固、综合整治的方式进行改造,消除农房安全隐患,形成具有特色的农房风貌。

四、工作步骤

至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从年3月初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

制定农房风貌改造工作方案。有关镇街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做好分类统计,一)宣传发动阶段(年3月)年3月15日前。逐村逐户见面对接,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根据台账拟定分户建设计划。3月25日前,镇街召开动员会、群众会、院坝会,进村入户动员,完成宣传发动工作;通过电视、板报、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4月至10月)有关镇街在年4月15日前启动建设;6月底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0%8月底前完成目标任务的90%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

完成自查报告,三)检查验收阶段(年11月)有关镇街开展自查。并向区农房改造指挥部书面申请验收。11月30日前,区农房改造指挥部牵头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对镇街农房改造进行全面验收,经区政府审定验收合格的由区财政局负责拨付专项资金到镇街。

五、资金筹集及补助政策

积极争取市级补助资金,由区政府统筹。整合除森林工程、农业产业化项目、偿还债务资金以外的涉农资金,按照“政府补一点、群众投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办法多渠道筹集农房风貌整治及危旧房改造资金打捆使用。对按标准完成农房风貌改造,经验收合格的每户补助7000元;完成环境整治,经验收合格的每户补助3000元;对新建的农民聚居点,每个点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费100万元;农村危旧房改造,按每户7000元补助。

项目启动时拨付20%工程量完成80%时再拨付50%工程完工验收后拨付余下的30%对未按要求和建设标准进行施工的取消财政资金补助。区级补助资金采取按建设进度拨付方式。

六、工作措施

健全机构。成立区农房改造工作指挥部,一)加强领导。由区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彭光远任指挥长,区民防办主任杨万萍、区农委主任李世伟任副指挥长,区城乡建委、区财政局、区农委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及11个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区城乡建委,由杨万萍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房改造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督查等日常工作。各相关镇街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专门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抓好此项工作。

严格考核。区委、区政府把农房改造工作列入镇街、部门综合目标考核及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部门要建立分级责任制,二)明确职责。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重点突出“四线、四村、五点”将农房改造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区城乡建委牵头负责全区农房改造工作,重点负责“四线”农房改造,指导“四村、五点”农房建设,负责项目申报、设计、施工、质量监督、资金计划、进度管理、牵头验收等工作。区农委负责“四村、五点”农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等工作。区规划分局负责新建农房选址、农房改造的风貌把关。区国土分局、土地储备中心、区房管局负责“四线、四村、五点”农民集聚点的宅基地置换、用地审批,并办理新建农民聚居点和康居工程农房产权证。区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安排拨付、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区交委负责主、次干道硬化和公交站点建设。区卫生局负责医疗站配备及农户卫生厕所建设。区水利局负责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区商委负责便民店建设。区体育局、区文广新局负责体育健身、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相关镇街具体负责辖区内农房改造、贫困村农村危旧房改造、现场监督、质量管理、基础资料收集、台账建立等工作。

实行镇街负责制。严格实行周报制度,三)加强督促检查。有关镇街每周五向区农房改造指挥部办公室上报工程进展情况,指挥部办公室每月进行一次督查,每两月进行一次通报。凡按照“三抹一刷”和“四改六通”标准改造、全面完成任务的镇街,奖励工作经费2000元/户;凡工作不力、不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镇街,将启动问责制。

确保质量安全。相关镇街必须在4月1日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四)规范工程建设。报区农房改造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待指挥部办公室审核并报指挥部审定同意后,统一组建施工队伍建设。农房改造必须由具有资质的建设单位或持有工匠证书的建筑工匠承建,镇街要落实专人分片包干负责质量安全工作,强化对材料选用、施工环节全程监管,发现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要及时通报,责令限期整改,杜绝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七、工作要求

农房两改范文篇9

在“十一”长假期间召开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农村住房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重视。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枣庄会议精神,对全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工作进行再动员、再调度、再促进。会前,就如何开好这次会议,将我市的有关情况向赵润田书记、刘士合市长和王浩副书记专门做了汇报。几位领导同志对这两项工作都非常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县区和有关部门必须完成省下达的任务指标,必须要研究好各方面的工作,强力推进。从大家刚才汇报的情况可以看出,各县区在农村住房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方面,领导重视、推进快、效果好。刚才练建军局长通报了全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工作情况。李玉明局长就如何利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做了进一步说明。前期工作,我们做得比较好。但是今年以来,由于在增减挂钩方面有些工作没做到位,复垦速度慢,政策运用慢,落实不到位,造成省里对我们的工作有一些想法。我在枣庄会议上和省国土资源厅刘总工程师交谈这个问题时,他就说,是破题最早的,应该是推进最好的,但是在某方面出了问题。下一步,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加强指导,使各县区的这几项工作都有进一步的突破。下面,结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以及枣庄会议、济宁会议精神,我再强调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任务,狠抓推进,确保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完成

明确任务,就是明确省下达的任务。狠抓推进,就是在推进工作上不能手软,确保这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今年是实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第二年,也是我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一年。如何保障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希望大家一定要按照姜大明省长和郭兆信副省长的指示要求,很好地抓好贯彻落实。从刚才通报的情况看,多数县区完成任务的质量较好、速度较快。截止9月底,全市新开工整村改造建设项目285个,涉及村庄482个,在建53695户(占全年任务的67.1%)、完工46549户(占全年任务的58.2%),开工建设总户数达到100244户、占全年任务的125.3%,改造危房40358户、占全年任务的109.9%。共完成投资136.19亿元。去年全市完成了不到6万户,今年在建和完成的已经突破了10万户,这个速度应该说是比较快的。

目前,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是一项惠民工程,要通过实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终实现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的目标。当前,有些地方就建设论建设,没有把农房建设与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善结合起来,没有与新村道路、绿化、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套结合起来,没有与村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没有认识到开展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垂千秋的大好事。这一点,要首先从我们干部的思想认识抓起,然后再去教育群众。二是工作问题。部分县区对这项工作缺乏重视,满足于一般的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己任,没有采取得力措施,存在得过且过、畏难发愁情绪,致使工作进展缓慢。三是资金问题。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单纯依靠上级拨款是行不通的,必须利用好国家政策、利用好融资平台来筹措建设资金。土地政策是当前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工作破题的关键所在。目前,个别县区仍然没有研究好、研究透政策,工作推进较慢。四是配套问题。新村建设中,道路硬化、亮化、绿化、供水、供电、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直接影响新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设计功能的发挥。五是规划问题。有些新村建设项目没有聘请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编制,没有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论证,致使新村规划布局混乱、建筑色彩搭配不合理,既造成浪费,又形不成景观。

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规划编制。规划编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注重设施完善、方便生产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尊重风俗习惯、突出文化特色、促进产业调整的原则,切实提高农房建设规划的质量和水平。要根据当地地形地貌、交通条件、产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对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三年规划、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详细规划作适当完善调整,特别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搞好衔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对准备实施的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各县区要统一组织编制详细规划,有条件的要做到编制任务统一委托、规划方案统一评审、编制资金统一拨付。农房建筑设计要力求体现内部实用性、外部艺术性、建筑节能性、群体协调性,努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百年住宅”。

二要明确建设重点。要以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大企业周边村、经济强村、矿区搬迁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为重点,按照规划实施整体改造。城中村改造必须提速,确保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对城边村要由近及远、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的村庄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村庄要优先改造,暂不改造的要严格管控,防止私搭乱建。24个省级中心镇和沿国省道的重点镇,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今年都要在乡镇驻地启动1至2个社区建设项目,有条件的要形成较大规模的社区,吸引周边村庄的村民进镇居住。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作用,充分调动经济强村村集体和村民的积极性,加快整村改造步伐,腾出土地满足企业扩张和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要加快采煤塌陷区和压煤区村庄搬迁改造,维护群众安全,促进煤炭生产。对于离城镇较远的一般村庄,应先选择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水源地附近的村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对于规划确定的合并村庄和重点发展区域中暂时不能集中改造建设的村庄,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宅基地。在农房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危房改造,采取空闲房安置、租借、修缮加固、翻建新建等方式,优先安置无房户和整体危房户,抓好对鳏寡孤独、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扶持救助。

三要全面落实政策。一是落实收费政策。城中村、城边村和镇驻地村庄改造项目中的村民安置房,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房建设项目实行行政性事业性费用“零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二是落实资金政策。市财政今年将安排奖励资金,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县区给予资金奖励,前三名的县区给予重奖。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把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要统筹安排农村道路、供水、沼气、电网、广电、中小学、卫生室、社区、党建等涉农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房集中项目中的配套设施建设。要以县区为单位,建立农房建设融资平台,提前注入建设资金,使项目早启动、新房早建成、农民早受益。三是落实土地政策。要健全机制,搞好运作,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使土地收益成为农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尽可能让农民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住上新房。要按照“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的原则,鼓励拆除危旧房、交还宅基地。进一步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和指标,尽快建立土地转换平台,搞好土地收储和出让、转让。各县区一定要严格执行增减挂钩有关文件,通过农房建设节约的土地置换到城区或乡镇驻地后,要安排不低于40%的置换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实现的大部分增值收益要返还农房建设项目;结余的指标首先要留足农村发展用地,不得将结余指标全部拿到城市。要简化工作程序,缩短挂钩资金兑现时间,为农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四要搞好设施配套。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坚持与农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必须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同步配套建设城市路网、公交站点、停车场所,完善供水、燃气、热力、污水等地下管网,支持“一校一园(标准化学校、中心幼儿园)、二院(中心卫生院、敬老院)、二站(综合文化站、农村综合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镇驻地和村庄农房集中建设,必须同步配备水电,硬化道路,设置路灯,敷设排水管线或沟渠,配置简易适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系统,进行绿化美化,有条件的要配备管道供气、集中供热设施和太阳能热水器。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房集中项目,必须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综合配置科教文卫、治安、社保等服务设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有集中建设改造的农房,都要使用新型墙材,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并积极推广应用秸秆气化、秸秆型煤、大中型沼气、节能门窗、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等节能环保适用技术。

五要抓好工程监管。农房建设工程质量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整项工作的成败。各县区要认真吸取青州“10·3”墙体倒塌事故教训,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农房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要把所有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工程建设程序,由建设部门实施全过程监管,在项目选址、地质勘察、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要规范工程档案记录、收缴和归集,把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对工程承发包和大宗材料设备采购的监管,防止发生腐败。加强对农房专项资金的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要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全方位、全过程向村民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竣工交验农房,要根据土地性质依法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保障农民住房财产权。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行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和大宗材料设备统一采购。

六要加强检查考核。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农房建设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实行“周通报、旬调度、季观摩、年底考核”制度,各县区工作进展情况每周要上报市委书记、市长等市领导,并通报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及有关部门。各县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统计调度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严禁扩大申报范围和虚报瞒报,确保上报数据准确、及时,反映情况真实。对虚报瞒报的,要一查到底,在城镇化考核当中加重扣分,并且问责通报。

二、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做好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

(一)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省农村住房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调度会要求,要进一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到9月底,今年计划建设的项目必须全部开工;到年底,建成或基本建成的要达到60%以上。10月份,省政府将根据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情况,约谈没有全部开工的市分管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年底,将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没有完成的地方,要通报批评,并对有关领导实施问责。

从我市情况看,各县区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截至9月底,全市开工建设各类城市保障性住房6999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0%。总体进展情况是好的,但工作还很不平衡。根据调度统计的情况,曹县、巨野、东明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度较快,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主体工程;最慢,还没有完成拆迁工作;定陶次之,9月29日刚刚开工。另外,定陶县2009年度中央投资项目146套廉租住房也刚刚开工,距年底竣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志们,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硬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当成惠民生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特别是进度较慢的县,要认真研究,分析原因,落实改进措施,加快工作推进。

下一步,总的要求是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土地供应,加强规划管理,强化监督检查。目前已进入施工的黄金季节,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一要加强督查。各县对列入今年建设计划的项目,要逐个进行检查督办。对已经开工的项目,要严格按照计划加快建设进度;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逐一进行调度研究,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开工日期,抓紧协调落实项目各项前期手续,确保10月中旬全部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到年底建成或基本建成的要达到年度建设项目的60%以上。特别是2008、2009年度的廉租住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要确保年内全部竣工。二要完善政策。要按照“保基本、可持续、促公平”的原则,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入、退出机制。为使这项工作更符合实际,允许在建设任务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具体任务适当进行结构调整,但今年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明后年的任务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意见并按程序审批;允许对限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租售并举,促进各类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机衔接;在满足低收入家庭需要的前提下,廉租住房可以和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安排,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三要强化问责。年底,国家和省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没有完成的地方,通报批评,并对有关领导实施问责。市里也将照此办理,请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二)关于棚户区改造。截止9月底,全市共完成棚户区改造2130户,全部完成省下达的建设任务。其中曹县、成武、单县棚改工作完成的较好,各项手续齐全;其他县区均存在手续不全等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总体上看,我市棚户区房屋大多超过30年,且破损严重,阴暗窄小,基础设施条件差,改造区域零星分散,成方连片改造困难大,再加上群众认识不到位,违章搭建多,拆迁成本高,商业开发价值低,且工矿企业95%以上属于破产、停产企业,职工支付能力低,遗留问题多,这些都是棚户区改造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但是推进棚户区改造,改善低收入弱势群体住房条件,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完善城市功能,集约利用土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更是转方式、调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所以各县区务必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中央“确保群众得到实惠,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优惠政策有效落实,确保改造工作规范有序,确保分配过程公平公开”等五个确保的要求,按时高质量完成棚改任务。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工作实效。要明确工作责任,由市政府负总责,县区政府抓落实,县区长是第一责任人。市里成立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全市棚户区改造的组织、推进、综合协调和督导等工作,棚改涉及的发改、经信、财政、国资、地税、人行、开发办、国土、房管、建设、规划、城管等部门及各县、牡丹区、开发区的负责人为成员,并抽调部门业务科室及城区办事处、社区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办公室,推进棚改造工作。各县(区)政府要把棚户区改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严格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区根据三年改造计划,把目标落实到责任单位,具体到每个项目或片区。要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工作节奏,优先改造规模大、条件差、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集中片区,逐步解决零星分散片区。要根据棚户区居民人口、收入、住房面积特别是安置意愿,精心制定改造方案。所有棚改项目,都应先建安置房,后建商品房。

三要确保把国家和省制定的棚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根据鲁政办发﹝2010﹞10号文及鲁建房函﹝2010﹞27号文的要求,对棚改项目免征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棚改安置房用地要优先安排,优先供应,新建棚改小区的路、水、电等市政设施,由相关单位统筹考虑建设,并适当减免入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

四要创新方式,将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就近整合,用项目捆绑的办法,进行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配套建设、系统改造。

五要加强监督,严格履行工程建设程序,确保棚改工程质量,同时要在使用功能、配套设施、绿化等方面和同一小区内商品房保持一致,杜绝歧视。

六要严格规范运作,切实把棚改工程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廉政工程。特别是拆迁安置方案要阳光操作,安置要“大分散、小集中”,防止形成新的贫民区。

七要积极开展综合整治,多渠道筹集资金。道路、楼体、绿化等公共部位的改造和电力、通讯、供水、燃气等管线改造由相关单位通盘考虑,予以倾斜。建设、房管和城管部门要搞好组织协调,并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的作用,拆除并制止违章搭建。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住房和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提高思想认识。农村住房和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惠及民生的大事,也是拉动消费、扩大投资、增加财源、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住房与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领导体制,规范决策程序,优化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分线推进工作进程。对年度农房与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要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考核,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抓好落实,形成推进两项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加大督导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房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督查指导,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要将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健全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强化问责力度,对工作滞后的县区,要进行跟踪指导,督促其加快建设进度,必要时约谈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县,要通报批评或进行行政问责。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作用,形成激励机制,确保农房与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农房两改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积极履行政府职责,引导村镇合理规划、规范建设和有效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维护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财产权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构建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产权处置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县的农房登记制度,促进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由资产转变为资本,缓解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困难,开创我县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机构

(二)成立乡镇农房确权登记发证机构

对,抽调上述乡(镇)原房管所工作人员会同县房管局派遣的技术工作人员开展农房登记发证工作,对原没有设立房管所的乡(镇),由县房管局委派专人负责农房登记发证工作。

(三)明确部门职责

1、县房管部门:负责印制相关登记发证的材料和表格,按规定审核登记申请材料,组织对申请登记的房屋进行测绘,核发集体土地房屋权属证书。

2、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拟定农房登记过程中土地证明认定的具体意见,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或证明、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或证明,协调处理登记过程中涉及到的土地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配合开展农房登记发证工作。

3、县建设部门:负责提供乡镇的规划成果,拟定农房登记过程中规划证明认定的具体意见,核发或补发规划许可证书,审核或核发申请登记房屋符合城乡规划的证明,协调处理登记过程中遇到规划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配合开展农房登记发证工作。

4、县财政部门:负责协调解决农房登记工作经费。

5、县公安部门:负责编制提供集体土地上房屋公安编号、户籍等情况,处理登记工作中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6、县物价部门:负责核定农房登记中相关收费标准,监督、规范登记收费。

7、县农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办理农房抵押贷款手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困难。

8、乡(镇)人民政府:承担与村委会、居委会及农村居民的协调,参与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发证的宣传摸底、组织发动及负责房屋登记纸质档案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房登记发证工作。

三、登记范围、登记申请人、登记程序

(一)登记范围界定

1、依法利用宅基地建造的村民住房。

2、依法利用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建造的房屋。

(二)登记申请人界定

1、申请登记房屋为村民住房的,申请人应为房屋所在地(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建造(继承)的所有人;

2、申请登记房屋为依法利用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建造的,申请人一般应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该乡(镇)的农业人员。

(三)登记程序

1、申请。由当事人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登记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登记材料。

2、受理。由房屋登记机构查验申请登记材料并对有关事项询问申请人,询问结果当经申请人签字确认,并归档保留;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不齐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房屋登记应当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内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应当予以受理。

3、审核。由房屋登记机构对申请登记事项进行审核;房屋登记机构审核时进行实地查看的,申请人应当予以配合。为确保登记无误,审核一般包括初审、复审和审批。

4、公告。对符合初始登记条件的,房屋登记机构组织测绘人员对申请房屋进行测绘,并将申请登记事项在登记房屋上张贴公示进行公告,公告期为15个工作日。公告应拍照并予以存档。

5、登记。公告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予以登记,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并缮制房屋权属证书。房屋登记簿和房屋权属证书上应注明“集体土地”字样。

6、发证。房屋登记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收取相关费用后,向申请人发放房屋权属证书。

7、归档。房屋登记机构将已发证的房屋登记资料进行整理成电子档案保管后,及时将纸质档案移交县房产管理局妥善管理。

四、申请农房所有权初始登记所需提交的材料

农房初始登记应当提交下列资料:(1)登记申请书;(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3)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或其他合法用地证明;(4)申请登记房屋符合城乡规划的证明;(5)房屋测绘报告;(6)房屋质量证明;(7)其他必要材料。

五、开展方式

1、加强舆论宣传。通过电视、报刊、张贴公告和发放农房知识问答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农村村民广泛宣传农房登记政策法规、办理程序。让农民充分了解、真正理解政策,提高农民自愿办证积极性,使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2、搞好调查摸底。农房登记工作覆盖面广、政策性强,与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充分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进行调查摸底,深入研究和开展农房登记发证工作。

3、实行分片管理。根据我县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在集中力量搞好试点巴山镇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先行在孙坊、白路、河上、三山、马鞍、白陂6个乡镇开展,进一步巩固试点乡镇取得的经验,再根据其他乡镇房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片派驻人员对农房进行登记,由专人负责,集中发证。

4、加强部门配合。农房发证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求房管、国土、建设规划、财政、公安、物价等职能部门,认真配合,各乡镇政府及各村级组织要加强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六、时间节点安排

从2011年7月开始,力争用两月时间完成崇仁县巴山镇辖区内试点村委会农房登记发证工作,共用一年半时间全面完成我县农房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建立我县农房登记制度。

第一阶段:2011年7月—12月底,基本完成巴山镇的农房登记发证工作,力争2012年1月铺开我县先行6乡镇农房登记发证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1月—2012年4月底,对先行6个乡镇分片进行登记发证工作,在发证过程中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做好进一步全面铺开我县农房登记发证的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底,在认真总结试点乡镇和先行乡镇农房发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我县其他的8个乡镇现有农房登记发证工作。并积极稳妥地探索构建农房产权处置机制,初步建立农房由资产向资本转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四阶段:2012年底,基本建立符合我县的农房登记制度,同时把新增农房登记发证纳入正常发证轨道。

七、经费保障

1、农房登记发证工作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且点多面广,根据工作需要,给予解决办公设备、电脑、运用软件、打印复印资料数码相机及交通工具等。

2、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收取农房登记工本费、测绘费等费用,用于弥补工作经费和人员开支。不足部分由县财政专项经费解决。

八、农房发证过程中的具体收费标准等相关事项的认定

(一)县城规划区内农房登记发证按崇办发[2010]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整治“两违”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执行。

(二)凡违法占用耕地,不予办理登记。

(三)按住宅建设面积控制标准和批准面积登记发证

房屋登记机构在进行房屋登记时,应当区分合法建设和超面积建设的房屋面积,原则上应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登记。应以《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时间,区分认定不同时期农民住宅建房合法手续依据和建设面积控制标准。对超面积建设的,在房屋权属证书和房屋登记簿上分别注明批准建设面积和超建面积。

乡镇规划区范围内(含公路沿线、旅游景点及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农房登记发证超面积部分按每平方米10元进行处罚;“自然村”范围内农房登记发证超面积部分按每平方米5元进行处罚。

(四)农房登记应当按照基本单元进行

房屋基本单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明确、唯一的编号(幢号、室号等)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村民住房,以宅基地上独立建筑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在共有宅基地上建造的村民住房,以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非住房以房屋的幢、层、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五)农房原则上按一户一宅登记发证

达到自然分户条件,经户籍管理部门批准的新分户,可申请办理村民住房初始登记。将宅基地及住房非法转让给他人的,不予办理登记。

(六)房屋权属证书

房屋登记机构对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进行登记的,应当使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制定式样、统一监制、统一编号规则、具有防伪技术的房屋权属证书。不得非法印制、仿造、变造房屋权属证书。

(七)规范农房登记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规范房屋登记费计费方式和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测绘局《关于印发<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和<测绘工程产品类别细则>的通知》(国测财字[2002]3号)和省发改委《关于规范商品房交易有关收费问题的问题》规定,农民利用宅基地建设的住房登记,不收取房屋登记费,只收取房屋权属证书工本费10元/本;农民依法利用其他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建设的住房登记费每宗80元,非住宅每户550元。房屋测量费标准住宅为:乡镇规划区范围内(含公路沿线、旅游景点及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农户登记发证测绘费为1.36元/平方米;“自然村”范围内农房登记发证测费为1元/平方米;商业楼用房2.04元/平方米,多功能综合楼用房2.72元/平方米。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农房登记收费类型及标准,杜绝搭车收费,增加农民负担。

九、工作原则

1、坚持自愿申请和依法登记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