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4:33:05

内化范文篇1

关键词:德育内化实效性

众所周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教育的奋斗目标,德育教育是搞好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坚持德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论文则是当前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关键,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愿与同行商榷。

什么是内化?德里克·朗特里把内化称作"内在化",即将从别人处听来的看法,价值准则与主意化为自己的思想或把自己想出的看法,价值准则与主意隐在心中(或化为自己的品格)的过程。可见,内化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将外在要求化为自己内在需要的过程。它是一种感染、感受、也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当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进入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激起个体内在的需要,个体是不可能真正接受的,即使由于外力的强大影响包括硬性灌输,有时表面上接受了教育,但由于没有引起内部矛盾,也形成不了内化过程,因此,德育内化就必须对抽象、空洞的德育理论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高职生的年龄阶段,知识层次,心理特征等实际情况,本着"够用、必需、适度"等高职教育教学要求,遵循"因材施教、因人管理"等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多种方式、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共鸣,让其理解、认可、接受,并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自觉修炼,从而将其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性

如前所述,内化既然是人对外部事物普遍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那么这种内化就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愿、自觉独立完成的。教育作为一种以促进人的发挥,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功用德育论文就在于把人类所创造科学文化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性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这就是说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做贡献。而以往的德育教育只重视德育目标的制订和德育道德规范的灌输,缺乏对人的关注,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外律、轻内省,难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偏离了教育的宗旨。因此,德育教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应该自己教育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可采取不是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而应是体验、醒悟,通过发挥人的主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让德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例如,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后,不妨把规章制度交给学生,改变传统习惯下的"学习"为"讨论",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及时改进,不太合适的意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即可使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而当今社会人缺失的恰恰就是责任。另外,可以建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班委会、团委、学生会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开始各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安排,最后取得成功,体验到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满足感。

当然,我们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非可以忽视教师的主体性,而是需要教师更主动,更自愿的主体意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内化过程中,教师更应对自身有更多的思想道德要求,以更好的师表风范,很强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要明确一个认识,那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非放任自流,让学生自作主张,而是在师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的要求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解放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因为严格要求是对人尊重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最负责的表现,更是促使内化的"催化剂"。

二、坚持情理交融,增强情感性

情感是人的道德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内化,没有情感,也不可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何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必须使情感教育成为主旋律,坚持情理相融,情理相融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要通情达理,别太苛求。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心理相容。高职生大多在17~20岁之间的年龄,正是稳定的个性,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个性品德形成的过程。不能否认,高职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较差,尤其是在中学时期,从未得到教师的厚爱、重视,更有少数对学习毫无兴趣,调皮捣蛋的"后进生"。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教师如果要求太论文高、太完美,不能通情达理,无意间流露出的"恨铁不成钢",心恢意冷的神情,会使敏感的高职生产生"老师看不起我,嫌弃我"的心理。果真如此,师生怎能心理相容?师生之间彼此心理难容,没有良好的情感合作,焉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谈不上必亲其师,信其道了,不信其道,还谈何"内化"?坚持情理相容,最为要紧的是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一方面,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职业观。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学生是服务的对象,学生即使"毛病"再多,也不能将他们例为"朽木不可雕"而置之不理,更不能抛弃他们。另一方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应该是情感融洽的朋友关系,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伙伴关系。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用多种方法尽可能照顾学生生理、智能、文化素质方面的差异,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要包容、要引导、要有耐心、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理解,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博大而持久、真挚和深沉的爱,从而在双方愉悦的合作中达到内化的最好效果。

三、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效性

在学生内化过程中,认知与践行是其转化的两极。认知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践行是内化的外显,即内化完成的落脚点。规范的要求是外在的,要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伴随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自觉培养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养成习惯。只有内化而无外显,不能说已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只有外显的行为也不能说明学生的内化水平,因此,就要把认知与践行结合起来。

首先、要让高职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的学习过程,也是认识社会、增强使命感、明辨是非、坚定信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我教育过程,更是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不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成长过程。为此,一是要抓好"两课"实践教学,依据"两课"教学要求,结合本地区特点,建立多种形式的"两课"教学实践基地,并且不定期地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所思、所悟,结合所见所闻,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加深对理论的认知,理解,从而为"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艺术节、读书会、世界地球日、国际禁毒日等等,还可为学生多安排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搞一些知识下乡活动以及组织学生搞一些咨询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中,在易被学生认可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中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为"内化"创造必要条件。

内化范文篇2

为什么教师从与学生一致的观点和态度入手,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就容易产生良好的内化效果?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人内化外部影响的心理进程及其心理机制。

一、“内化”的心理过程及其机制

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着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触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外部(刺激)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而被接受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来的。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而把它接纳到认知结构中来,而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即顺应。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

所谓“内化”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人的认知结构是由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种观念构成的,构成人的认知结构的观念在价值上不是等量齐观的。观念等级不同,主体对其的态度不同,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在性质上(主体对其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观念之间是一致的,有的则是矛盾的,只不过有的矛盾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认知结构是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表现为某些观念之间的相容性。但在特定情况下,认知结构会出现不平衡,表现为某些观念之间的矛盾性。比如珍惜情谊和坚持原则都是一种美德,在正常情况下,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在价值上也是同等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两者就可能成为一对矛盾。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就会持不同的态度:为情谊而放弃原则或坚持原则而损害情谊。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珍惜友谊”和“坚持原则”在不同人不同情况下的认知结构中所处的价值等级。因此,外部刺激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去便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称为“简单内化”。即作用到主体认知结构之上的外部刺激与主体认知结构中处于优势价值等级的观念一致或矛盾,主体便接纳或排斥这一外部刺激。外部刺激被接纳的过程也就是外部刺激被认知结构同化和认知结构本身发生顺应的过程,即内化过程。但这种内化过程中,认知结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为顺应过程仅仅是结构中某一观念包容的事实的量的变化。而观念本身(肯定性或否定性)、价值等级都没有变化。因而简单内化也就相对容易实现。

另一种情况称为“复杂内化”。作用到主体认知结构之上的外部刺激与认知结构中处于原优势价值等级的观念矛盾,或者与性质或价值等级相同的观念有的矛盾、有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接纳了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内化即“复杂内化”。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结构中否定性质的观念在新结构里变为肯定性质,原来是劣势等级的现在成为优势等级,否则外部刺激便不能实现内化。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同化外部刺激,进而形成包含新内容的新的相对稳定、平衡的结构。

从以上两种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部刺激“内化”的前提是主体认知结构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观念要能取得优势等级,这也是复杂内化实现的关键。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观念等级是稳定而难以改变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人们的认知结构才会发生不平衡。这种特殊情况即人的头脑中的观念之问的隐性矛盾被揭示出来时,只有引起或揭示人们认知结构内部的矛盾,才可能激起主体对自身观念结构现状的反思和否定的主动性,才可能使主体的认知结构在外力的促使下发生变化。因为主体自身的内部矛盾已成为主体改变观念结构、接纳处部影响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认为:人都有一种力求认知一致的趋势。当认知不协调时,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外部刺激与自身观念产生的差异越大,主体的心理失衡越强烈,力求一致的愿望也愈强烈,也就愈容易放弃旧观念,接受新观念。

二、“内化”原理对德育工作的意义

从对内化过程特别是复杂内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部刺激内化的关键是刺激的发出者要揭示主体认知结构内部观念之间的矛盾,并使其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矛盾一方发展成为优势等级观念。这一原理的实质正如费期汀格所说,改变人们观念的方法只是现象,实质上是共其化了人们已有的认同点。这个认同点即主体认知结构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观念。

这一原理对德育工作者来说,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首先要发现学生身上已有的积极的与我们所要之形成的观念一致的观念即认同点,同时对它进行巩固和强化并利用突发事件或创设某种特殊情境,造成“认同点”与我们所要否定的学生身上的观念之间的矛盾,通过进一步的强化,使“认同点”成为优势等级,从而使学生接纳我们发出的教育澎响,形成我们所希望形成的观念。优秀教师的工作方法,正是这一原理的体现。例如某教师针对某同学奢侈浪费的缺点,希望使之建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简单的教育方法是,指出该生的行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并向他讲明生活奢侈浪费的危害,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处。而“内化教育法”是首先要寻找“认同点”,假如该生一向孝敬父母,而家庭经济并不宽裕,那么教育的步骤是肯定该生孝敬父母是一种优良品质----指出生活奢侈浪费与孝敬父母的矛盾---讲明奢侈浪费的危害和艰苦奋斗、节约的好处。

从内化原理出发,我们德育工作者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应该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感情特点和性格特征是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矗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观点和喜好,而且要了解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和喜好。只有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我们才能在德育工作个寻找最佳的“认同点”作为找们进行教育引导工作的突破口,我们的思想工作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教师是德育影响的发出者,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德育影响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德育内化的效果。因此,教师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就能够增强自身言行的说服力;教师和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努力缩短心理距离,就可以提高教师言行的影响力。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加剧学生心理失衡的程度和力求平衡的愿望。

2、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内部矛盾。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因而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认知结构内部矛盾是实现教育影响的重要条件。这种情境可以是某个突发事件,也可以是某个潜在的事实或可能的假设,但必须是和德育影响有关的、具有激发学生内部矛盾的功能。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使其产生消除矛盾,恢复心理平衡的主动要求。没有这个环节,学生就没有接纳教育影响的内在愿望,教育工作就难以开展,更谈不上教育影响的内化。

内化范文篇3

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相对的有始有终的过程,因之,内化的心理效应则包括过程效应和结果效应。所谓过程效应,指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引起的个体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同化效应、顺应效应、失调效应和斥拒效应等。

所谓同化效应,指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吸收新的道德规范,并把新的道德规范有效地纳入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之中。在这一效应中,并非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被纳入个体的道德认识结构中,因为个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经过个体的认知结构的整理、分析、组合、转换,才能形成具有整体性、一般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量的变化,亦即新的道德规范被有效地吸收并促使个体认知结构发生某些预期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结构,而是使个体认知结构具有了更强的同化能力。

所谓顺应效应,是个体与道德规范相互作用过程中道德规范对个体的改变,顺应使个体认知结构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质。原有的认知结构只能同化那些与产生旧认知结构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道德规范,当道德规范发生较大变化时,认知结构不再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的情况,同化也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个体运用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行结构更新,变旧的结构为新的结构,以新的动作方式进行同化活动。这时,个体必须首先响应道德规范,然后才能同化道德规范,否则就会遭到道德规范的抵抗而陷于失败。显然,倾应是个体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已经变化了的道德规范的过程。但是,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并不是抛弃旧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对旧的认知结构的扬弃,是把旧的认知结构整合到新的结构中去,使之成为新的结构的一个组成都分。在这一心理过程中,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认知结构不断地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新的同化,从而经历了一个不断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的更替过程就是个体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

失调是同化或顺应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应。它一方面连接新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连接着个体心理结构,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必然的、有效的反应。说它是必然的,是因道德规范不可能“纯粹自然”地或完全无意识地注入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中;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也不可能对外在的道德规范长驱直入而死水不惊。说它是有效的,是因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有效的成分,或者促使道德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个体的心理失调是必要的,只有引起个体心理失调才能打破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静止”状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结构。如果个体对外在的道德规范或“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要想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

所谓斥拒效应,是指在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中引起个体的强烈的排斥反应,从而使道德规范游离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之外。排斥效应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自我保护”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直接动因来自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外在道德规范之间的格格不入或者水火不容。这种心理效应虽然不是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反应,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在特定的条件和群体之中,它却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

所谓结果效应,是指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同化某种道德规范,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某些变化,结果效应的出现又会在新的同化过程中影响着过程效应。不言而喻,对于结果效应是可以依照社会价值体系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据价值判断,结果效应可以分正效应、负效应、零效应和混合效应。

所谓正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一致的、合乎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有赖于道德规范的代表性、先进性和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包容力和应变力,也有赖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内化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所谓负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相反的、背离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在于主观、客观和传播媒介三个方面。

所谓零效应,即“无效应”,是指道德规范既不能为个体认知结构所内化,也不能对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本身产生影响。这就如同超出人的听力范围的声波一样,尽管声波存在着。但是人的听觉器宫没有反应,便不能产生听觉。同样,尽管道德规范存在着,但是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对此没有反应,产生不了内化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道德规范内化不同于声波与听力反应。

这里的“无”效果是指称的一种相对状态,它反应了道德规范内化的一种相对结果。

所谓混合效应,是指道德规范内化产生的综合结果,是正、负效应的叠加,一种道德规范的内化引起道德认知结构的不同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混合效应”是常见的心理效应。

追求道德规范内化的正效应是道德教育或者当代伦理学的目标,因此,探讨内化过程的心理机制便是很重要的。

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必先引发个体内在的心理矛盾--认知失调,只有失调才能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震动”,才有可能在“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产生可能的心理效应。

何谓失调?“失调”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是客观存在着的心理现象,追求协调则是个体生活的目标。简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处在心理的失调和追求协调的过程中。失调是必然的,而协调却是或然的。旧的失调消除了,新的失调又会产生。失调使人产生焦虑和不安,正是这种焦虑和不安,才使得人处在不断的心理更替的过程中,人才能习得、向上。具体到道德领域,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失调就是个体己有的道德认知结构受到外在道德规范的影响,使得己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产生矛盾。通过消除矛盾,达到新的心理平衡来获得新的道德认知结构,从而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显然,心理失调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把握心理失调与道德规范内化的关系则是必要的。

认知失调与道德规范内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析发现,认知失调与道德规范之间存在着二重关系。第一,认知失调是道德规范内化的前提,没有失调、没有矛盾,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便不会发生变化。这里“矛盾”的产生取决于两条:一是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是否一致;二是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水平”上是否一致。这便出现四种清况:其一是“同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认知结构之间不仅在方向上一致、而且在层次上一致。这里的“新”与“旧”之间是统一的。不存在失调,也不存在矛盾。

其二是“同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层次上存在“位差”;新的道德规范要求较高,“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高度上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便产生了“位差矛盾”。其三是“异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方向上本质的差异,但是这一规范符合“旧”的道德认知结构的心理层次,这里的矛盾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其四是“异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既存在着方向性的本质差异,也存在着心理层次的差异,这里的矛盾是综合的,是“对立--位差”矛盾。三种矛盾均可能在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中产生影响,没有这三种矛盾,便谈不上道德规范的“内化”。

第二,内化是消除认知失调的必要途径之一。个体消除心理矛盾的途径不外乎两条,其一是摒弃外来影响,即斥拒新的道德规范,对新的道德规范在主观上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以求心理平衡。这便产生了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的“斥拒效应”,内化结果是零效应或负效应。

其二是咀嚼消化,即内化,对新的道德规范加以吸收,充实“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之或在量或在质上发生变化,以达到心理平衡。这里,内化起着“承前”--接受矛盾、“启后”--使认知结构发主变化的作用。

怎样通过内化消除失调,使得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预期的心理效应?

在宏观上必须确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道德规范的传播,尤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必须逐层推进。力求科学化,避免形式化。形式化的道德教育不能顾及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考虑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结构,这在教育过程中必然要求过高。不能在教育对象内部产生心理矛盾,更谈不上内化及其效果,或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难以内化之,不能发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逐层推进的观念才是科学有效的。逐层推进既考虑道德教育的目标,又尊重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能力,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内化过程中的斥拒效应、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在内化过程中逐步同化,不断发生顺化效应,产生正面效果。

在中观上必须增强科学的道德传播手段。道德规范的传播,尤其是道德教育必须增强其科学性。道德规范的传播就是要激发个体的心理矛盾,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到以下三条。其一是对教育对象心理发展层次的认识比较准确,这是提高传播科学性的客观基矗其二是传播者的可信度、这主要取决于传播者的威信。

其三,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要尽可能灵活多样,以便激发教育对象的兴趣,促发认知结构的兴奋。

同时,要注意尽可能促使教育对象积极参与其中,这样,道德认知结构更易于吸收道德规范。

内化范文篇4

顺应效应是个体与道德规范相互作用过程中道德规范对个体的改变,使个体认知结构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质。原有的认知结构,只能同化那些与产生旧认知结构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道德规范,当道德规范发生变化时,认知结构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同化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个体运用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行结构更新,变旧的结构为新的结构,以新的动作方式进行同化活动。

这时,个体必须响应道德规范,才能同化道德规范,否则会遭到道德规范的抵抗。顺应是个体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变化的道德规范过程。改变旧的认知结构不是抛弃旧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对旧的认知结构的扬弃,是把旧的认知结构整合到新的结构中,成为新的结构一个组成都分。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地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新的同化,经历不断地量变到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的更替过程,就是个体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

失调是同化或顺应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应。连接新的道德规范,连接着个体心理结构,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必然、有效的反应。必然是因为道德规范不可能“纯粹自然”地或完全无意识地注入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也不可能对外在的道德规范长驱直入而死水不惊。有效是因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有效的成分,促使道德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个体的心理失调是必要的,只有引起心理失调,才能打破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静止”状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结构。

拒效应是指在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中引起个体强烈的排斥反应,使道德规范游离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以外。排斥效应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自我保护”效应,这种效应的直接动因,来自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外在道德规范之间的水火不容。其心理效应,不是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反应,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和群体中,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

结果效应是指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同化某种道德规范,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某些变化,它的出现会在新的同化过程中影响着过程效应。对于结果效应可以依照社会价值体系进行价值判断,结果效应分正、负、零和混合效应。正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和预期期望一致、合乎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其变化有利于道德规范的代表性、先进性和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包容力和应变力;有利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内化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负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相反、背离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主观、客观和传播媒介。零效应是指道德规范不能为个体认知结构所内化和对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本身产生影响。尽管道德规范存在着,但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对此没有反应,产生不了内化效果。混合效应是指道德规范内化产生的综合结果,是正、负效应的叠加,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混合效应是常见的心理效应。

追求道德规范内化的正效应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将先引发个体内在的心理矛盾认知失调,只有失调才能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震动,能在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产生心理效应。失调是现实生活中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追求协调是个体生活的目标,每个人都处在心理失调和追求协调的过程中,失调是必然的,协调是或然的,旧的失调消除了,新的失调就会产生,失调令人焦虑不安,使人处在心理更替过程中,人才能向上。在道德领域,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失调,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受到外在道德规范的影响,使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产生矛盾,通过消除矛盾,获得新的道德认知结构,符合社会需求。

从认知失调和道德规范内化的关系分析发现,二者间存在着二重关系。

一是认知失调是道德规范内化的前提,没有失调和矛盾,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便不会发生变化。矛盾的产生: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和水平上是否一致。有四种情况:同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认知结构之间在方向上、层次上都一致;同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一致,在层次上存在位差,新的道德规范要求较高,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高度上存在一定差距,便产生了位差矛盾;异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方向上本质的差异,这一规范符合旧的道德认知结构的心理层次,矛盾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异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方向性的本质差异和心理层次的差异,有了综合、对立、位差矛盾,就有了道德规范的内化。

二是内化是消除认知失调的必要途径。消除心理矛盾的途径:摒弃外来影响,对新的道德规范在主观上视而不见,以求心理平衡,便产生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斥拒效应”,内化结果是零效应或负效应;咀嚼消化,吸收新的道德规范,填充旧的道德认知,在量、质上发生变化,达到心理平衡。内化起着接受矛盾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我们要确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推进道德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力求科学化,避免形式化。不能在教育对象内部产生心理矛盾,更谈不上内化及效果,或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难以内化,不能发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逐层推进是科学有效的、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尊重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能力,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内化过程中的斥拒效应,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在内化过程中逐步同化,不断发生顺化效应,以达到正面效果。

内化范文篇5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深化教改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课题。为了统一认识,我们对课题作了如下论证:

(一)课题符合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学大纲》要求

小学生的品德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要求到内部需要的过程,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为基础,在反复训练中,使道德认识在不断内化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大纲》指出:教学要注意科学性,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教育自己。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的问题。

(二)课题反映了教改的必然趋势和深层次的育人功能

长期以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教师,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少研究学生接受教育的心态和学生的品德内化问题。因此,教学效果甚微。确立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要把立足点由教师迁移到学生,把教学外部要求迁移到学生内部,使其成为自觉需要,这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三)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思想品德课是按社会对小学生的品德要求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小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思想品德课中的思想观点,自觉调整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的统一。从总体上讲,这是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研究思想品德课的内化问题,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内化过程。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品德内化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需要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确定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生品德内化规律的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当今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小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他们不仅是教育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人。

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识有很强的具体性,易受情境暗示,他们的情感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易激发也容易消逝;他们的直接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认识肤浅,辨别能力差,知识少,理解能力差。

中年级学生个性、兴趣、爱好易于表露,自我意识与独立性有所增强,自制力有明显的发展;知识少,对一些事情、现象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心目中教师权威高,容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逆反心理和情感障碍较少;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自我控制。

高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肤浅,理性情感较弱;他们开始不以教师、父母的评价作为唯一依据,有了对周围的人或事进行评价的愿望,有了要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兴趣,这种需要的萌动,有助于高尚情感的培养。

(二)小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特征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等诸种心理成分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循此基本规律,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教师对思想品德课内容的言传身教,启发学生领悟和消化课的内容,经过学生个体主动选择、模仿、理解和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需要,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内化,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的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而是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是单纯内化的过程,而是内化与外化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其特征是:

第一,品德内化具有目的性特征。内化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目的是品德内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无目的的内化是没有的。内化必然是一种自觉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活动。内化虽然是人的意识活动、智力和非智力心理活动,但它总是同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又是与人的一定需要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指标,它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启发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教育者要善于设计内化的目的,充分发挥目的在内化过程中的功能。目的有近、中、远之分,也有大、中、小之分,教育者可结合思想品德课内容恰当地设计内化的目的。

第二,品德内化具有主体性特征。人的主体性,即人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是自觉自愿地独立完成一项任务,并能自己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如果只知道任务和有完成任务的意愿,而不知完成任务的方法,则不能称为主体性。只有把完成任务的意愿和方法手段统一起来,才能说这个人是有主体性的。教育者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并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第三,品德内化具有的情感性特征。情感是人的品德中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催化剂。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教育;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品德内化;没有情感也不可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情感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反映。情感总是与个体对客观事物产生的需要、态度、观念等内心体验相联系的。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健康情感,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第四,品德内化的实践性特征。品德内化是外部社会要求转化为内部意识活动的过程,这里,实践是基础,是前提,也是归宿。离开实践的内化是没有的。所以实践性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又一种表现。教师组织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品德内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条捷径。

第五,品德内化的反复性特征。人的品德需要多次反复方能形成。反复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表现。内化的反复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这种反复性,有时来自学生自身思想品德不健全,有时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时来自家庭环境的不良或父母教育不当,有时来自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懂品德内化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缺乏良好的教育艺术。为了尽可能减少品德内化的反复性,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预防上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的基本操作过程

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可以发挥这样几个促进作用,即突出道德观念教育,为品德内化奠定基础;发挥情感功能的作用,增强学生品德内化的内驱力;创设教育环境为学生品德内化提供外部条件;注重行为指导,为学生品德内化指明方向。

(一)挖掘教材的内化因素,找准品德内化的结合点

所谓教材中的内化因素,即指教材中能突出道德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具有说服力和感人至深的教育因素。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蕴含的内化因素大致有:

1.道德认识因素它包括教材中提供的道德现象、道德信息、道德榜样、道德认识中的洞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都是进行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再通过分析比较和概括,使学生明白蕴含其中的道德要求。

2.道德情感因素即让学生与教材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因素,让学生从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光辉形象中受到感染。教材中的故事、童话、插图以及打动学生心弦的语言,激发学生思维波澜的情景,都具有十分丰富的感情色彩,这些都与品德内化有关。在分析教材时,只有抓住这些内化结合点,才能起到内化作用。

3.道德激励因素这是一种显性的教育因素。教材中的革命领袖、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科研成果等内容都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如教《主动学习》一课,课文的结尾是:“主动学习是具有进取精神的表现。这样学习不但学得快,而且学得好。我们要以为榜样,主动地学习。”这段话概括了本课的道德观点,指明了行为方向,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4.道德评价因素道德评价能力,是一个人道德认识能力的直接反映,通过评价抑恶而扬善,近是而远非,爱美而憎丑。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方向,从而提高了内化的实效性。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设计与“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我市普遍运用的“四段式”结构,即“定向导入,主题教育,深化认识,指导实践”。这种课型结构,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为了使课堂教学结构与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我们对“四段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在认识上有什么盲点,心理上有什么矛盾,情感上有什么障碍,行为上有什么误区,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导入新课新颖,教学注重层次,深化认识求水准,指导实践讲实效。

(1)导入新课新颖试验班教师十分重视开课设计,能运用歌曲欣赏、故事、游戏、幻灯、挂图、实物观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一开课即紧扣教学要求,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注重层次即围绕道德观念教育,把教学内容按教学要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让学生广泛参与观察、思考、阅读、议论等,注意讲清基本概念,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爱惜”、“珍惜”、“尊重”、“礼节”、“礼貌”、“诚实”、“勇敢”等概念的内涵。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层次组织教学活动。

(3)深化认识求水准安排“深化认识”一段,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道德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准。例如:《保护环境卫生》一课要达到培养良好卫生习惯、讲究社会公德的高度;《认真做作业》要讲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要有责任心的高度。

(4)指导实践讲实效一是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二是检查学生行为实践,是否把掌握的道德观点,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三是针对学生行为上的误区,采用启发诱导,让学生走出误区,向正确方向迈进。

设计与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并不只有“四段式”一种,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因教材内容不同和学生实际不同,还可以创造新的教学结构。例如,有的试验教师在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采用了“学习教材,由不知到知;深化认识,由知到信;指导实践,由信到行。”这种三段式的教学结构,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掌握小学生的情感特点,发挥情感对品德内化的作用试验班的经验证明,在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学生情感在品德内化中的作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特色。

(1)低年级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

低年级试验班在教学中采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做,在快乐中进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儿童的情感。具体做法是:根据儿童形象思维和好奇爱动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变单一的听课为听看结合。一看图(课文插图、教学挂图、教师自绘的补充图),二看物(实物、模型),三看演示(幻灯、录像、电视、电影等)。通过看和听达到引发兴趣,调动情感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模仿中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大脑兴奋并产生浓厚的情感。要采用儿歌、小表演、小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有利于内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2)中年级重在教学中发挥“三情”作用。

所谓“三情”,一是真情架桥。中年级学生心目中教师权威性大,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教师的真情实感能较好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对于学生难以体验的情感,都要以教师的真情起搭桥引路作用。二是实情明理。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凡是实在的东西学生就相信,贴近学生生活的道理,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如教《关心父母》一课,先让学生听歌曲录音《妈妈的吻》,创设母爱气氛,然后出现四张母爱投影片,具体介绍母爱的生动事例。再启发学生讲述自己父母关心自己的事例,使学生切身体验到爱的温暖,并悟出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养与教育的道理。三是动情选择。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不够强,又缺乏社会知识,对一些事情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辨析题和补充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辨析题,引导学生辨析。

(3)高年级重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启动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中的情感诸因素的基础上,从创设情感教育的氛围,确定激发感情的启动点,把握学生情感转化的契机,指导学生情感实践等方面探讨了情感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试点学校从高年级学生实际出发,着重从激发情感的启动点上作了一些成功的研究。

研究表明,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情感,不是抽象地说教所能实现的,因此要确立激发情感的启动点。所谓情感的启动点,是指在教材中既能启动学生情感又能触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情感朝着教学目标深入的某一具体内容。情感的“启动点”,具有敏感性、共同性、速效性的特点。“显情”课文,一般情感分布点比较广,会有多个启动点,教师要分析比较,抓住重点。“潜情”课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暗含的情感启动点,对学生进行启迪、引导,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行为实践指导,由外化引向内化

儿童有了道德认识,不一定就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小学生知行脱节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思想品德课一定要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学生行为实践指导,促进学生言行一致,把外化引向内化。

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指导,一是行为意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设计一些辨析题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行为的方向和要求。二是行为实践指导。教师根据教材对行为的要求,进行行为训练。学生的品德培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让儿童有反复练习的机会,才能保持良好行为的连续性,克服反复性和不良影响所造成的行为障碍。

(四)消除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1.认识上的障碍有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有关“行为规范”内容的课文前,对全班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表现进行了调查,了解到遵守行为规范原因时,有15.8%的学生是为受表扬;有30%的学生是怕同学批评和教师处罚,共有45.8%的学生,处在遵从阶段。要使学生达到认同并信服,就必须消除学生认识水平上的障碍,使学生的认识与规范要求一致,才能实现品德内化。

2.情感上的障碍即学生由于内心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障碍。例如,有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发现有个学生不爱护公物,就当众粗暴地批评他,并通知家长来校赔偿损失。这个学生怀恨在心,对教师产生反感,认为教师整人,因而对教师的什么话都不听了。可见学生的消极情感往往成为接受教育的障碍。

3.动机上的障碍有时学生由于个人某种需要,出现不良行为动机与正确行为动机之间的冲突,这便是行为动机障碍。例如,有个学生虽然拾金不昧,但他不是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而是为了得到学校或班级的表扬。出现这种行为动机障碍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从内心克服自己的错误动机,促使动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变化。

4.道德信念上的障碍道德信念是个人意识中坚信正确并认为一定要遵循的道德观念,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但是不少学生由于受到某些不良影响而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从而影响品德内化。要消除这种障碍,优化教育环境是必要条件。

(五)制定课堂教学品德内化评估标准,检测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必要措施,是巩固内化效果的保证。课堂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教;二是评学。评估标准,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操作性和可行性。详见下表: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化评估标准项目及权重标准一、深入钻1.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理解课文,教学目的明确具体,研教材,把合乎大纲要求。握内化因素2.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找准促进道德内化的着力点。,处理教材合理。0.153.补充材料得当,有助于儿童道德内化。二、明理清1.明理突出,要点清楚,概念准确。晰,把握内2.论证充分,过程明晰,逻辑性强,说服力强。化要求。3.有层次,有坡度,合乎儿童年龄特点。0.20三、教法得1.根据教材类型和儿童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当,保证内教学有层次。化到位。2.重视启迪儿童思维,学生参与面大,课堂气氛活跃。0.253.突破难点、克服学生认识上的障碍,解惑透彻,释疑

有效,学生心悦诚服,内化到位率高。四、激发情1.重视情感的作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感,增强内握情感的基调,发挥情感的催化激励作用。化力度。2.能采取定向导入,激情开课;主题教育,调动情感,0.15深化认识,转化情感;指导行为,因势利导,发挥情感

的激励作用。

内化范文篇6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行政文化与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交互作用,指出将行政文化融于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将精神激励融于制度设计中,发挥其对公务员的激励效应的观点,最后提出行政文化在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行政文化公务员激励机制融合

所谓行政文化,指行政活动过程中,影响甚至决定行政参与者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意识、行政理念、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习惯、行政规则等。行政文化通过心理和精神因素影响行政人员的行为,激发其自主性和创新精神,这有别于公务员激励机制外在的制度激励方式。无论是精神推动还是制度激励,两者殊途同归都会激起组织成员工作热情。由此,应该努力将行政文化融于公务员激励机制之中,结合外化制度激励与内化精神约束,最终将公务员个人需求统一于组织利益之中,借以更好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实现行政组织共同目标。

一、行政文化同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交互作用

(一)行政文化的功能类同于公务员激励机制

1.行政文化对行政人员存在导向作用

公务员激励机制实施目的是为了激发行政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行政效率。同样,行政文化对公务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行政行为模式可以诱导行政人员并激励其达成组织目标。行政价值观能够在具体的公务员激励过程中对行政人员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理性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公务员的行政道德,产生对该行政机构的认知、情感上的归属倾向,从而树立一定的行政理想。

2.行政文化对行政人员存在聚合作用

良好的行政文化会产生凝聚力,使行政人员对组织有归属感。同时,当新成员加入进来时,通过耳濡目染,就会自觉地接受行政组织的宗旨和信念,在潜移默化中为其所同化,从而自然而然地融合到行政组织中。

3.行政文化对行政人员存在约束作用

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强有力行政文化影响的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与行政组织保持相同的取向。

(二)行政文化激励功能借助公务员激励机制表达

隶属于行政文化内容之一的行政道德,控制范围要大于行政法规,是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的信念和善恶标准,理性地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

行政道德对行政人员的这种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行政主体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上,体现在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对职业道德、对基本道德范畴,如义务、良心、荣誉、幸福的认识、观念和态度上。作为激励行政人员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以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促使行政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以政治道德规范保证行政人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一系列考核、晋升、工资、奖惩的公务员制度之中,公务员考核内容同行政道德之中的职业道德也是相互交叉的,它无疑为行政道德,实现对行政行为内化控制与激励提供了制度化工具。考核激励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把考核结果与其实际的、切身的利益紧密挂钩,从而使得考核制度成为公务员制度激励机制中最有效的激励手段。

二、行政文化在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融合路径选择

制度、法则等外在规则由于缺乏内在心理认同的支持,其效能也大为降低。因此在人们心理上尽快建构一套与外在制度规范相契合的内在文化价值规范系统,使外在的激励、凝聚、约束机制通过内在的心理因素而发挥作用,是当前文化心理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必要努力塑造行政文化,以期更好配合公务员激励机制,激励行政人员提高行政效率达成行政目标。

(一)促进公务员激励机制实施——借鉴传统行政文化中优秀思想

我国当前的行政文化是在传统行政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传统行政文化之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对于传统行政文化,要进行批判性继承和选择性吸收。例如,应重点清除残存于现代行政文化中的封建宗法思想、特权思想、专制思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奴化买办思想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同时,要积极吸收借鉴中外历史上优秀的行政思想,如中国古代行政思想中的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的思想。

(二)强化公务员激励机制效果——培养积极的行政心理

转型期我国行政人员的行政心理是稳定与剧变同在,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共存。目前行政人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消极心理因素:首先是由于公务员经济地位相对下降,行政人员长期以来在物质利益分配中的优越地位被打破,同时伴随行政透明化呼声逐步高涨,隐性收入获取可能性也越来越困难,由此引起公务员失落心理。其次由于受行政组织中不同职务职级间对应薪酬差距明显扩大的事实,及成员间隐性攀比心理、失衡心理的影响,普通公务员尤其处于基层非领导职位的公务员极易产生强烈相对剥夺感。

为了消除这些不健康的行政心理因素,强化公务员激励机制实施的效果,这就需要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端正行政动机,逐渐引导公务员以工作本身吸引力、责任感和人格尊严为其内部动力。其次,加强行政心理调适,对行政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以现代化行政管理的要求树立稳定、健康、和谐的行政心理。同时,加强宣传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行政人员自觉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由“金钱本位”向“能力本位”思想转变,确立正确的行政价值取向。再次,为积极行政心理提供外在支撑,改变已有等级森严和命令控制的管理方式,代之以行政成员间公平竞争、平等相待的管理方式,以培养其对行政组织的深厚感情,建立真诚、乐观的行政情绪。

(三)有效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加强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

公务员行政道德培养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公务员的“自律”,同时还要靠存在于个体外部有形和无形的“他律”约束。这是由于“个人判断力和职业水平不足以保证人们合乎道德规范地行为”。这就需要以法律、规章这样可见的“他律”形式将行政道德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以保障行政道德对行政人员的约束、激励作用能够持久、稳定地发挥。行政道德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将行政道德纳入到公务员各项激励机制之中,其中最常见的是将行政道德置于公务员考核制度之中。然而,行政道德在公务员考核实施标准上的泛化与模糊,削弱了行政道德对公务员鼓励与约束的效果。这就需要改变以往考核中重视政绩忽视对行政道德要求。根据行政道德的目标特点,设计科学的考核指标,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细化,尽量变软任务为硬任务,变软指标为硬指标。其次,在行政人员任免、升降中融入道德赏罚机制。奖励为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提供内在吸引力,惩罚为其行为施加了外在压力。

参考文献:

内化范文篇7

为什么教师从与学生一致的观点和态度入手,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就容易产生良好的内化效果?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人内化外部影响的心理进程及其心理机制。

一、“内化”的心理过程及其机制

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着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触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外部(刺激)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而被接受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来的。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而把它接纳到认知结构中来,而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即顺应。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

所谓“内化”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人的认知结构是由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种观念构成的,构成人的认知结构的观念在价值上不是等量齐观的。观念等级不同,主体对其的态度不同,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在性质上(主体对其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观念之间是一致的,有的则是矛盾的,只不过有的矛盾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认知结构是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表现为某些观念之间的相容性。但在特定情况下,认知结构会出现不平衡,表现为某些观念之间的矛盾性。比如珍惜情谊和坚持原则都是一种美德,在正常情况下,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在价值上也是同等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两者就可能成为一对矛盾。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就会持不同的态度:为情谊而放弃原则或坚持原则而损害情谊。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珍惜友谊”和“坚持原则”在不同人不同情况下的认知结构中所处的价值等级。因此,外部刺激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去便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称为“简单内化”。即作用到主体认知结构之上的外部刺激与主体认知结构中处于优势价值等级的观念一致或矛盾,主体便接纳或排斥这一外部刺激。外部刺激被接纳的过程也就是外部刺激被认知结构同化和认知结构本身发生顺应的过程,即内化过程。但这种内化过程中,认知结构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为顺应过程仅仅是结构中某一观念包容的事实的量的变化。而观念本身(肯定性或否定性)、价值等级都没有变化。因而简单内化也就相对容易实现。

另一种情况称为“复杂内化”。作用到主体认知结构之上的外部刺激与认知结构中处于原优势价值等级的观念矛盾,或者与性质或价值等级相同的观念有的矛盾、有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接纳了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内化即“复杂内化”。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结构中否定性质的观念在新结构里变为肯定性质,原来是劣势等级的现在成为优势等级,否则外部刺激便不能实现内化。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同化外部刺激,进而形成包含新内容的新的相对稳定、平衡的结构。

从以上两种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部刺激“内化”的前提是主体认知结构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观念要能取得优势等级,这也是复杂内化实现的关键。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观念等级是稳定而难以改变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人们的认知结构才会发生不平衡。这种特殊情况即人的头脑中的观念之问的隐性矛盾被揭示出来时,只有引起或揭示人们认知结构内部的矛盾,才可能激起主体对自身观念结构现状的反思和否定的主动性,才可能使主体的认知结构在外力的促使下发生变化。因为主体自身的内部矛盾已成为主体改变观念结构、接纳处部影响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认为:人都有一种力求认知一致的趋势。当认知不协调时,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外部刺激与自身观念产生的差异越大,主体的心理失衡越强烈,力求一致的愿望也愈强烈,也就愈容易放弃旧观念,接受新观念。

二、“内化”原理对德育工作的意义

从对内化过程特别是复杂内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部刺激内化的关键是刺激的发出者要揭示主体认知结构内部观念之间的矛盾,并使其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矛盾一方发展成为优势等级观念。这一原理的实质正如费期汀格所说,改变人们观念的方法只是现象,实质上是共其化了人们已有的认同点。这个认同点即主体认知结构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观念。

这一原理对德育工作者来说,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首先要发现学生身上已有的积极的与我们所要之形成的观念一致的观念即认同点,同时对它进行巩固和强化并利用突发事件或创设某种特殊情境,造成“认同点”与我们所要否定的学生身上的观念之间的矛盾,通过进一步的强化,使“认同点”成为优势等级,从而使学生接纳我们发出的教育澎响,形成我们所希望形成的观念。优秀教师的工作方法,正是这一原理的体现。例如某教师针对某同学奢侈浪费的缺点,希望使之建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简单的教育方法是,指出该生的行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并向他讲明生活奢侈浪费的危害,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处。而“内化教育法”是首先要寻找“认同点”,假如该生一向孝敬父母,而家庭经济并不宽裕,那么教育的步骤是肯定该生孝敬父母是一种优良品质----指出生活奢侈浪费与孝敬父母的矛盾---讲明奢侈浪费的危害和艰苦奋斗、节约的好处。

从内化原理出发,我们德育工作者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应该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感情特点和性格特征是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矗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观点和喜好,而且要了解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和喜好。只有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我们才能在德育工作个寻找最佳的“认同点”作为找们进行教育引导工作的突破口,我们的思想工作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教师是德育影响的发出者,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德育影响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德育内化的效果。因此,教师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就能够增强自身言行的说服力;教师和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努力缩短心理距离,就可以提高教师言行的影响力。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加剧学生心理失衡的程度和力求平衡的愿望。

2、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内部矛盾。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因而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认知结构内部矛盾是实现教育影响的重要条件。这种情境可以是某个突发事件,也可以是某个潜在的事实或可能的假设,但必须是和德育影响有关的、具有激发学生内部矛盾的功能。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使其产生消除矛盾,恢复心理平衡的主动要求。没有这个环节,学生就没有接纳教育影响的内在愿望,教育工作就难以开展,更谈不上教育影响的内化。

内化范文篇8

一、形成感恩教育的体系,确立各年级感恩教育的目标

我校根据上海市《中学生守则》中“学会感恩”的内容,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四个方面,在全校学生中倡导知感恩、学感恩、会感恩,让其真正拥有热情、宽容的心态、真心诚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各年段的感恩目标。根据分年段目标要求,我们在每个年段,开发了主题为《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的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各文化课、专技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有机融合,把感恩教育和学科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提升学生行为品性和人格素养。

二、确立实施途径与方法

1、知“感恩”

(1)在学校课程中知“感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文化学科、专技学科、拓展学科等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有机地融入感恩教育。在文化学科校本教材编写中有机渗透,我们把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感恩故事等课文纳入教材,如语文校本教材中《握住母亲的脚》、《散步》、《背影》等;还把一些体现感恩格言的句子放入教材,如天道酬勤,凡事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在烹饪、面点专技学习中,在引导学生学好技能的同时懂得爱惜原材料、珍惜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等。

(2)在温馨教室创建中知“感恩”。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午会课等阵地,围绕感恩主题,开展《师爱温暖一生》、《学会感恩———青春与责任同行》、《感恩同学,青春同路》等主题教育。让学生明确感恩从规范自我做起,从自己的点滴言行做起,为班级服务做起。班主任以温馨教室评比为抓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环境布置,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参与班级活动的策划,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等,在为班集体建设出力的过程中学生不断自我训练、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在感恩的过程中逐步规范自我。

2、学“感恩”

(1)依托学校环境学“感恩”。我们开展主题为“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的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宣传廊、黑板、广播、电子屏幕等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郁的感恩教育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关心,感激社会的关爱、感谢老师和职工们的辛勤付出,引导学生珍惜爱护现有学习环境。同时在爱绿、护绿、认养绿化活动、爱护公物活动中让学生在感恩过程中关注自身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我们还让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工作,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悬挂在教学楼、荟艺楼、会议室等墙上,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激发了学生“我是校园小主人”的自豪感与责任心,继而润化为自觉的意识与行为。

(2)依托学校活动学“感恩”。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大型集会、大型活动适时开展感恩教育。每年3月的学校德育月、达人秀等都有感恩内容的呈现。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从今年开始每年的德育月主题紧扣感恩教育,每年一个主题,依次为感恩父、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真正让感恩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3)依托家校合作学“感恩”。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每个周末班主任定期与家长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今年的感恩父母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让家长参与对孩子行为的评价,让家长参与班级的主题活动,开展亲子体验活动等。在寒暑假中通过学生生活反馈表让家长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我们还让家长在成长手册上留言,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在期中考试结束后,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开放专技课,让家长走进课堂,观摩学生操作的过程,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目睹学生在校的“三学”情况,了解自己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学生多途径感受到家长、老师的关心。引导学生尝试在家开展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给父母说说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活动。

3、会“感恩”

(1)展示自我会“感恩”。充分发挥团队在学生自主教育中的作用。在开展“天天查”、“周周评”的活动中,定期强化爱惜粮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内容的评比。在学生自检、自查、互相督促中,学会珍惜爱护他人劳动成果。发挥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在文化课、专技课、拓展课中,做老师的好帮手,做同学的小老师,在校园广播中做好小播音员。

(2)展示技能会“感恩”。每年重阳节,我校与朱家角东井街或者胜利街居委会联合举办“浓浓重阳情”主题活动。每逢中秋,面点专业的学生亲手制作月饼,送到朱家角敬老院和辅读学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菜肴和点心制作后,在家里自买原材进行再操作,并把制作的菜肴、点心等给父母、亲友、邻居品尝,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和长辈。

内化范文篇9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探究

化工企业在生产中原材料成分复杂,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质,过程中常需高温高压条件,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巨大的危险性,一旦疏忽或安全隐患难以排除,就会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在该情况下安全评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评价方法源于美国军工产业,后逐渐推广至化工产业,目前已成为一门完善的评价理论方法,对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安全评价内涵及安全生产现状

安全评价主要以企业安全生产为第一目的,是采用系统科学的安全工程理论方法,监控并分析生产经营、系统以及工程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和未知有害元素,预测造成事故和危害的可能性并估计损害程度,根据分析研究,提出科学化、合理化对策建议,改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安全评价往往针对特定的对象或者指定的区域,分析量化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程度。通过对大量国内化工企业了解及走访调查,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尤其一些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差,职工忽视操作规程,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财产损失。其具体表现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生产设备老化落后,维护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专业能力差,企业安全教育水平低等。这些都是造成安全评价方法难以落实的关键。

2常见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分析

2.1预先危险性评价法

预先危险性评价方法开始于化工企业安全评价的初始阶段,主要分析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前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预判引起隐患的具体条件,预先评估危险级别和可造成的事故等级,从而从源头入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预先危险性评价方法简单便捷、成本低、效果好,接触危险的产生阶段,能够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在执行预先危险性安全评价方法时,首先要分析工程设计方案,首要分析生产中采用的新型操作方法及新的危险性原材料,对引进的新工具设备进行风险评估,给出评估后的具体操作运行建议,综合危险等级进行划分,以期为未来的化工生产有指导意义。

2.2事故树分析法

作为安全系统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安全评价方法,事故树分析法在化工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事故树分析法主要研究造成事故的各个因素以及其内在的因果逻辑关系,其相关因素包括化工生产硬件、软件、操作及管理人员和生产环境等。事故树的最终成果逻辑图根据化工工艺流程、次序以及因果关系等获得,通过分析逻辑图关系,分析产生安全隐患和事故的相关因素间的关系,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用以提升生产系统的安全性,保障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事故树分析方法属于一种动态分析过程,分析过程中只考虑事件的成功与否,忽略局部因素和具体步骤单元造成事故的概率问题,致力于寻找最严重后果问题。

2.3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运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之中,操作简便,最贴近于生产实际,可用于监督生产过程中安全法规的执行力度,及时发现人员设备操作中的潜在隐患,定时排查防止事故发生。安全检查表通常为安全检查和争端中的明细表,通过安全检查活动进行实时记录,备注系统设备以及操作管理中的非规范化活动,对检查对象进行深刻的剖析,根据日常经验和相关标准查找隐患所在,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表评价法的实施需要有明确的标准规范作为依据,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时间和条目进行检查,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4指数评价法

指数评价法主要以化工企业的相关实际,对选定的评价对象或评价范围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一定的公式进行评分。指数评价法包括道化法、蒙德法等。道化法主要研究化工生产中火灾及爆炸等危险。其根据生产所用重要物质材料的性能,基于标准给出物质的可燃及爆炸指数,分析修正得出火灾爆炸系数,以指数形式分析设备危险性,根据等级进行相关策略的制定。而蒙德法改进了道化法,加入了毒性评价因素,引入补偿系数使之更加全面化。该方法考虑面更广更加切合实际情况。计算指数过程中,先分单元进行补偿评价,再综合危险性评价评估分数。

3安全评价方法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的意义

化工企业生产时安全评价方法的运用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指导化工的安全生产,为企业员工及财产安全保驾护航。首先安全评价方法在设计施工阶段能够预先判断未来生产中的隐患,在实际操作中尽量规避或弥补,在初始阶段提供合理化建议。其次安全评价方法的运用能够指导生产过程,督促员工在操作中遵循安全规范,使得管理制度实效化,降低安全风险。而且安全评价方法可以监督化工企业设备运行情况,为定期的设备检修工作提供资料,最大程度保证设备运行情况,维护员工生命安全。

4结语

化工生产系统性强、复杂多样,危险性高,其安全评价工作异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仅仅依赖于一种评价方法远远不够。因此在化工实际生产过程中,安全评价人员应根据生产实际,合理选择评价方法,采取多种手段途径,定性定量地评估危险等级,寻找安全隐患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有效防范措施,力求生产过程安全有序,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理论指导实践,避免事故发生。

作者:何高活 单位:广东宏粤职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内化范文篇10

一、选题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深化教改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课题。为了统一认识,我们对课题作了如下论证:

(一)课题符合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学大纲》要求

小学生的品德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要求到内部需要的过程,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为基础,在反复训练中,使道德认识在不断内化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大纲》指出:教学要注意科学性,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教育自己。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的问题。

(二)课题反映了教改的必然趋势和深层次的育人功能

长期以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教师,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少研究学生接受教育的心态和学生的品德内化问题。因此,教学效果甚微。确立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要把立足点由教师迁移到学生,把教学外部要求迁移到学生内部,使其成为自觉需要,这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三)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评价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思想品德课是按社会对小学生的品德要求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小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思想品德课中的思想观点,自觉调整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方向发展,达到个体品德与社会要求的统一。从总体上讲,这是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研究思想品德课的内化问题,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内化过程。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品德内化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需要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确定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生品德内化规律的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当今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小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他们不仅是教育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人。

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识有很强的具体性,易受情境暗示,他们的情感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易激发也容易消逝;他们的直接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认识肤浅,辨别能力差,知识少,理解能力差。

中年级学生个性、兴趣、爱好易于表露,自我意识与独立性有所增强,自制力有明显的发展;知识少,对一些事情、现象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心目中教师权威高,容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逆反心理和情感障碍较少;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自我控制。

高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肤浅,理性情感较弱;他们开始不以教师、父母的评价作为唯一依据,有了对周围的人或事进行评价的愿望,有了要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兴趣,这种需要的萌动,有助于高尚情感的培养。

(二)小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特征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等诸种心理成分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循此基本规律,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教师对思想品德课内容的言传身教,启发学生领悟和消化课的内容,经过学生个体主动选择、模仿、理解和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需要,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内化,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的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而是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是单纯内化的过程,而是内化与外化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其特征是:

第一,品德内化具有目的性特征。内化不是盲目的、自发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目的是品德内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无目的的内化是没有的。内化必然是一种自觉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活动。内化虽然是人的意识活动、智力和非智力心理活动,但它总是同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又是与人的一定需要相联系的。内化的目的,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指标,它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启发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教育者要善于设计内化的目的,充分发挥目的在内化过程中的功能。目的有近、中、远之分,也有大、中、小之分,教育者可结合思想品德课内容恰当地设计内化的目的。

第二,品德内化具有主体性特征。人的主体性,即人的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是自觉自愿地独立完成一项任务,并能自己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如果只知道任务和有完成任务的意愿,而不知完成任务的方法,则不能称为主体性。只有把完成任务的意愿和方法手段统一起来,才能说这个人是有主体性的。教育者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并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第三,品德内化具有的情感性特征。情感是人的品德中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催化剂。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教育;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品德内化;没有情感也不可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情感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反映。情感总是与个体对客观事物产生的需要、态度、观念等内心体验相联系的。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健康情感,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第四,品德内化的实践性特征。品德内化是外部社会要求转化为内部意识活动的过程,这里,实践是基础,是前提,也是归宿。离开实践的内化是没有的。所以实践性是品德内化规律的又一种表现。教师组织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品德内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条捷径。

第五,品德内化的反复性特征。人的品德需要多次反复方能形成。反复性也是品德内化规律的表现。内化的反复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这种反复性,有时来自学生自身思想品德不健全,有时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时来自家庭环境的不良或父母教育不当,有时来自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懂品德内化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缺乏良好的教育艺术。为了尽可能减少品德内化的反复性,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预防上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的基本操作过程

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可以发挥这样几个促进作用,即突出道德观念教育,为品德内化奠定基础;发挥情感功能的作用,增强学生品德内化的内驱力;创设教育环境为学生品德内化提供外部条件;注重行为指导,为学生品德内化指明方向。

(一)挖掘教材的内化因素,找准品德内化的结合点

所谓教材中的内化因素,即指教材中能突出道德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具有说服力和感人至深的教育因素。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蕴含的内化因素大致有:

1.道德认识因素它包括教材中提供的道德现象、道德信息、道德榜样、道德认识中的洞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都是进行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再通过分析比较和概括,使学生明白蕴含其中的道德要求。

2.道德情感因素即让学生与教材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因素,让学生从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光辉形象中受到感染。教材中的故事、童话、插图以及打动学生心弦的语言,激发学生思维波澜的情景,都具有十分丰富的感情色彩,这些都与品德内化有关。在分析教材时,只有抓住这些内化结合点,才能起到内化作用。

3.道德激励因素这是一种显性的教育因素。教材中的革命领袖、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科研成果等内容都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如教《主动学习》一课,课文的结尾是:“主动学习是具有进取精神的表现。这样学习不但学得快,而且学得好。我们要以为榜样,主动地学习。”这段话概括了本课的道德观点,指明了行为方向,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4.道德评价因素道德评价能力,是一个人道德认识能力的直接反映,通过评价抑恶而扬善,近是而远非,爱美而憎丑。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方向,从而提高了内化的实效性。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设计与“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我市普遍运用的“四段式”结构,即“定向导入,主题教育,深化认识,指导实践”。这种课型结构,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为了使课堂教学结构与学生的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我们对“四段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在认识上有什么盲点,心理上有什么矛盾,情感上有什么障碍,行为上有什么误区,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导入新课新颖,教学注重层次,深化认识求水准,指导实践讲实效。

(1)导入新课新颖试验班教师十分重视开课设计,能运用歌曲欣赏、故事、游戏、幻灯、挂图、实物观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一开课即紧扣教学要求,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注重层次即围绕道德观念教育,把教学内容按教学要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让学生广泛参与观察、思考、阅读、议论等,注意讲清基本概念,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爱惜”、“珍惜”、“尊重”、“礼节”、“礼貌”、“诚实”、“勇敢”等概念的内涵。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层次组织教学活动。

(3)深化认识求水准安排“深化认识”一段,目的在于让学生对道德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准。例如:《保护环境卫生》一课要达到培养良好卫生习惯、讲究社会公德的高度;《认真做作业》要讲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要有责任心的高度。

(4)指导实践讲实效一是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二是检查学生行为实践,是否把掌握的道德观点,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三是针对学生行为上的误区,采用启发诱导,让学生走出误区,向正确方向迈进。

设计与学生品德内化过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并不只有“四段式”一种,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因教材内容不同和学生实际不同,还可以创造新的教学结构。例如,有的试验教师在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采用了“学习教材,由不知到知;深化认识,由知到信;指导实践,由信到行。”这种三段式的教学结构,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掌握小学生的情感特点,发挥情感对品德内化的作用试验班的经验证明,在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学生情感在品德内化中的作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特色。

(1)低年级重在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

低年级试验班在教学中采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做,在快乐中进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儿童的情感。具体做法是:根据儿童形象思维和好奇爱动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变单一的听课为听看结合。一看图(课文插图、教学挂图、教师自绘的补充图),二看物(实物、模型),三看演示(幻灯、录像、电视、电影等)。通过看和听达到引发兴趣,调动情感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模仿中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大脑兴奋并产生浓厚的情感。要采用儿歌、小表演、小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有利于内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2)中年级重在教学中发挥“三情”作用。

所谓“三情”,一是真情架桥。中年级学生心目中教师权威性大,易接受教师讲授的观点,教师的真情实感能较好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对于学生难以体验的情感,都要以教师的真情起搭桥引路作用。二是实情明理。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凡是实在的东西学生就相信,贴近学生生活的道理,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如教《关心父母》一课,先让学生听歌曲录音《妈妈的吻》,创设母爱气氛,然后出现四张母爱投影片,具体介绍母爱的生动事例。再启发学生讲述自己父母关心自己的事例,使学生切身体验到爱的温暖,并悟出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养与教育的道理。三是动情选择。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不够强,又缺乏社会知识,对一些事情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辨析题和补充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辨析题,引导学生辨析。

(3)高年级重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启动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中的情感诸因素的基础上,从创设情感教育的氛围,确定激发感情的启动点,把握学生情感转化的契机,指导学生情感实践等方面探讨了情感对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试点学校从高年级学生实际出发,着重从激发情感的启动点上作了一些成功的研究。

研究表明,激发高年级学生的情感,不是抽象地说教所能实现的,因此要确立激发情感的启动点。所谓情感的启动点,是指在教材中既能启动学生情感又能触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情感朝着教学目标深入的某一具体内容。情感的“启动点”,具有敏感性、共同性、速效性的特点。“显情”课文,一般情感分布点比较广,会有多个启动点,教师要分析比较,抓住重点。“潜情”课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暗含的情感启动点,对学生进行启迪、引导,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行为实践指导,由外化引向内化

儿童有了道德认识,不一定就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小学生知行脱节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思想品德课一定要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学生行为实践指导,促进学生言行一致,把外化引向内化。

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指导,一是行为意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设计一些辨析题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行为的方向和要求。二是行为实践指导。教师根据教材对行为的要求,进行行为训练。学生的品德培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让儿童有反复练习的机会,才能保持良好行为的连续性,克服反复性和不良影响所造成的行为障碍。

(四)消除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1.认识上的障碍有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有关“行为规范”内容的课文前,对全班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表现进行了调查,了解到遵守行为规范原因时,有15.8%的学生是为受表扬;有30%的学生是怕同学批评和教师处罚,共有45.8%的学生,处在遵从阶段。要使学生达到认同并信服,就必须消除学生认识水平上的障碍,使学生的认识与规范要求一致,才能实现品德内化。

2.情感上的障碍即学生由于内心消极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障碍。例如,有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发现有个学生不爱护公物,就当众粗暴地批评他,并通知家长来校赔偿损失。这个学生怀恨在心,对教师产生反感,认为教师整人,因而对教师的什么话都不听了。可见学生的消极情感往往成为接受教育的障碍。

3.动机上的障碍有时学生由于个人某种需要,出现不良行为动机与正确行为动机之间的冲突,这便是行为动机障碍。例如,有个学生虽然拾金不昧,但他不是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而是为了得到学校或班级的表扬。出现这种行为动机障碍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从内心克服自己的错误动机,促使动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变化。

4.道德信念上的障碍道德信念是个人意识中坚信正确并认为一定要遵循的道德观念,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但是不少学生由于受到某些不良影响而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从而影响品德内化。要消除这种障碍,优化教育环境是必要条件。

(五)制定课堂教学品德内化评估标准,检测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必要措施,是巩固内化效果的保证。课堂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教;二是评学。评估标准,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操作性和可行性。详见下表: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化评估标准项目及权重标准一、深入钻1.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理解课文,教学目的明确具体,研教材,把合乎大纲要求。握内化因素2.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找准促进道德内化的着力点。,处理教材合理。0.153.补充材料得当,有助于儿童道德内化。二、明理清1.明理突出,要点清楚,概念准确。晰,把握内2.论证充分,过程明晰,逻辑性强,说服力强。化要求。3.有层次,有坡度,合乎儿童年龄特点。0.20三、教法得1.根据教材类型和儿童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当,保证内教学有层次。化到位。2.重视启迪儿童思维,学生参与面大,课堂气氛活跃。0.253.突破难点、克服学生认识上的障碍,解惑透彻,释疑

有效,学生心悦诚服,内化到位率高。四、激发情1.重视情感的作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感,增强内握情感的基调,发挥情感的催化激励作用。化力度。2.能采取定向导入,激情开课;主题教育,调动情感,0.15深化认识,转化情感;指导行为,因势利导,发挥情感

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