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化合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2:42:04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1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与反应的实验,把蘸有的棉团放入盛有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的强氧化性。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和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的化合物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钠的氧化物

(1)展示、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演示[实验2-6]用棉花包住约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

(放出氧气)

(不放出氧气)

②、与作用

(放出氧气)

(不放出氧气)

[讨论]

①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②是否是强氧化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与水作用除生成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外也还有氧气,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

[补充实验]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

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的用途

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别

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①展示样品,做溶解性实验。

演示实验第32页[实验2-7][实验2-8]

a.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b.、CO的热稳定性实验

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

②让学生回忆将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

提示也具有和相似的性质:

碳酸氢钠也具有相似的性质:

有关离子方程式:

[结论]

既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转化,本质就是酸根离子中“”的变化。

③“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得出。

总结、扩展:

(1)总结

通过列表对比学习: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扩展

根据的性质可知与反应,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与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应以及酸式碳酸盐与共热时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根据和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掌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和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选用溶液和溶液,而决不能用溶液或溶液。

布置作业:

1.补充作业

(1)向饱和溶液中通过量的的现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钠块(氧化部分生成和)5g,与水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多少克?

(3)由与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①残留固体质量,②n值,③质量

(4)今向100g8%的溶液中通入,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通入多少克?

(5)200℃时,11.6g和的混合气体与足量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关习题

参考答案:

(1)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原因:①溶解度:

②溶质的质量:

③溶剂:反应消耗水,使溶剂减少

(2)

(3)①15.9g②③

(4)6.6g

(5)

板书设计:

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一)钠的氧化物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2

1.使学生掌握钠的氧化物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3.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它们的鉴别方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认识与解决未知化学问题,使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感悟到科学研究的魅力。

2、通过阅读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Na2O2与CO2的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过程:

[引入]回忆钠的化学性质→存在→钠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请同学们举出一些钠的化合物。

[板书]一、钠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实验2-5、2-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讨论]1.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8克的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是多少mol?

[指出]Na2O2还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

[设问]1、为什么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要用Na2O2。

2、指出上述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又是什么?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分别是什么?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的数目.

[设问]根据过氧化钠的这一性质,过氧化钠的重要用途是什么?

[讲述]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师生共同列表比较]

氧化钠过氧化钠

化学式

色态

稳定性

氧的化合价

氧化性

与水反应

制备

用途

[设问]1、过氧化钠如何保存?

2、过氧化钠粉末投入盐酸中将会发生哪些反应?

[补充]有关过氧化钠的计算

例: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和物70g与98g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0%,求原混和物中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板书]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出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样品,请同学们归纳出它们的物理性质。

介绍:在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要大。

[实验2-7]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

请同学们归纳实验结论,板书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1、与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讨论](1)如何理解碳酸钠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要慢?

(2)相同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CO2的量有何关系?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有何关系?

[设问]该反应能否用于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呢?(通常不用)

[实验4-6]加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生板]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受热分解(碳酸钠较稳定,碳酸氢钠受热不稳定:)

2NaHCO3Na2CO3+CO2+H2O

[讨论]1、如何鉴别Na2CO3、NaHCO3、NaCl三种白色粉末?

2、共同完成下表:

碳酸钠碳酸氢钠

化学式Na2CO3NaHCO3

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

颜色、状态白色粉末无色晶体

溶解性大小

热稳定性对热稳定受热易分解

与酸反应能、慢能、快

与碱反应不一定能

用途

[设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CaCO3相似的性质: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质:2NaHCO3Na2CO3+CO2↑+H2O

学生阅读“侯氏制碱法”,学习他的钻研精神和爱国精神。

[练习]1.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A过氧化钠和碳酸氢钠B过氧化钠与碳酸氢铵C过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其中它们的物质的量都是1摩,将它们加热至3000C,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写出各容器内残留的固体名称及其物质的量: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3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与反应的实验,把蘸有的棉团放入盛有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的强氧化性。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和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示例

课题:钠的化合物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钠的氧化物

(1)展示、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演示[实验2-6]用棉花包住约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

(放出氧气)

(不放出氧气)

②、与作用

(放出氧气)

(不放出氧气)

[讨论]

①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②是否是强氧化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与水作用除生成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外也还有氧气,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

[补充实验]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

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的用途

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别

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①展示样品,做溶解性实验。

演示实验第32页[实验2-7][实验2-8]

a.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b.、CO的热稳定性实验

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

②让学生回忆将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4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与反应的实验,把蘸有的棉团放入盛有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的强氧化性。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和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的化合物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钠的氧化物

(1)展示、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演示[实验2-6]用棉花包住约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

(放出氧气)

(不放出氧气)

②、与作用

(放出氧气)

(不放出氧气)

[讨论]

①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②是否是强氧化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与水作用除生成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外也还有氧气,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

[补充实验]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

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的用途

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别

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①展示样品,做溶解性实验。

演示实验第32页[实验2-7][实验2-8]

a.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b.、CO的热稳定性实验

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

②让学生回忆将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

提示也具有和相似的性质:

碳酸氢钠也具有相似的性质:

有关离子方程式:

[结论]

既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转化,本质就是酸根离子中“”的变化。

③“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得出。

总结、扩展:

(1)总结

通过列表对比学习: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扩展

根据的性质可知与反应,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与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应以及酸式碳酸盐与共热时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根据和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掌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和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选用溶液和溶液,而决不能用溶液或溶液。

布置作业:

1.补充作业

(1)向饱和溶液中通过量的的现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钠块(氧化部分生成和)5g,与水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多少克?

(3)由与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①残留固体质量,②n值,③质量

(4)今向100g8%的溶液中通入,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通入多少克?

(5)200℃时,11.6g和的混合气体与足量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关习题

参考答案:

(1)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原因:①溶解度:

②溶质的质量:

③溶剂:反应消耗水,使溶剂减少

(2)

(3)①15.9g②③

(4)6.6g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5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运用好化合价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化合价。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板书:

一、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注意: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因为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阅读课本P62-63

思考讨论:

1、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实质是否相同?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与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3、化合价的原则是什么?

板书:二、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小结上述问题的讨论并填写下表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值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原则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投影:课堂练习一

1、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在硫化钠中,1个硫原子得个电子,硫元素为价。一个钠原子失电子,钠元素为价。

2、共价化合物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在硫化氢中,1个氢原子与硫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1个硫原子与氢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共用电子对偏离,偏向,氢元素为价,硫元素为价。

3、已知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H2O,CaO,NaOH,H2SO4,Cu,H2S,K2O

板书: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1、化合物中,通常氢为+1价,氧为-2价,金属元素显正价

2、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例:Cu为+1,Fe为+2,+3

3熟记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是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氢氧根:硝酸根硫酸根

碳酸根:铵根:磷酸根:

顺口溜记忆:

一价氢氯氧钠钾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投影:课堂练

1.标出下列各元素的化合

O2FeSCOCO2SO2FeOFe2O3MgCl2

2.判断正误:

①在H2O中,氢为1价,氧为2价。()

②一种元素只能表现一种化合价。()

③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3.在FeO铁的化合价为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在Fe2O3,铁的化合价为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四、化合价的应用

1.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一般规律:将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前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后面,在元素符号上面标出元素的化合价,将两个化合价的数值约简成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数值为1时略去不写)。

例:试写出+4价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①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标出化合价

②约简化合价数值为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投影]练习三,写出下列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

例: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解: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KClO3中,1+×5+(-2)×3=0

=+5

则: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练习:①KMnO4中Mn为价,

②H2SO4中S为价,

③Na2CO3中C为价。

板书设计:

第六节化合价

一.化合价: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注意: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②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③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二.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合价的应用:

1.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②注意: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③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2.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

探究活动

氯化镁和水的形成过程

讨论提纲: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镁与氯,氢与氧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运用好化合价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化合价。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板书:

一、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注意: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因为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阅读课本P62-63

思考讨论:

1、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实质是否相同?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与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3、化合价的原则是什么?

板书:二、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小结上述问题的讨论并填写下表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值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原则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投影:课堂练习一

1、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在硫化钠中,1个硫原子得个电子,硫元素为价。一个钠原子失电子,钠元素为价。

2、共价化合物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在硫化氢中,1个氢原子与硫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1个硫原子与氢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共用电子对偏离,偏向,氢元素为价,硫元素为价。

3、已知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H2O,CaO,NaOH,H2SO4,Cu,H2S,K2O

板书: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1、化合物中,通常氢为+1价,氧为-2价,金属元素显正价

2、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例:Cu为+1,Fe为+2,+3

3熟记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是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氢氧根:硝酸根硫酸根

碳酸根:铵根:磷酸根:

顺口溜记忆:

一价氢氯氧钠钾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投影:课堂练

1.标出下列各元素的化合

O2FeSCOCO2SO2FeOFe2O3MgCl2

2.判断正误:

①在H2O中,氢为1价,氧为2价。()

②一种元素只能表现一种化合价。()

③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3.在FeO铁的化合价为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在Fe2O3,铁的化合价为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四、化合价的应用

1.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一般规律:将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前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后面,在元素符号上面标出元素的化合价,将两个化合价的数值约简成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数值为1时略去不写)。

例:试写出+4价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①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标出化合价

②约简化合价数值为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投影]练习三,写出下列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

例: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解: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KClO3中,1+×5+(-2)×3=0

=+5

则: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练习:①KMnO4中Mn为价,

②H2SO4中S为价,

③Na2CO3中C为价。

板书设计:

第六节化合价

一.化合价: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注意: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②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③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二.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合价的应用:

1.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②注意: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③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2.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

探究活动

氯化镁和水的形成过程

讨论提纲: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镁与氯,氢与氧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7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运用好化合价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化合价。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板书:

一、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注意: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因为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阅读课本P62-63

思考讨论:

1、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实质是否相同?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与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3、化合价的原则是什么?

板书:二、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小结上述问题的讨论并填写下表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值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原则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投影:课堂练习一

1、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在硫化钠中,1个硫原子得个电子,硫元素为价。一个钠原子失电子,钠元素为价。

2、共价化合物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在硫化氢中,1个氢原子与硫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1个硫原子与氢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共用电子对偏离,偏向,氢元素为价,硫元素为价。

3、已知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H2O,CaO,NaOH,H2SO4,Cu,H2S,K2O

板书: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1、化合物中,通常氢为+1价,氧为-2价,金属元素显正价

2、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例:Cu为+1,Fe为+2,+3

3熟记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是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氢氧根:硝酸根硫酸根

碳酸根:铵根:磷酸根:

顺口溜记忆:

一价氢氯氧钠钾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投影:课堂练

1.标出下列各元素的化合

O2FeSCOCO

SO2FeOFe2O3MgCl2

2.判断正误:

①在H2O中,氢为1价,氧为2价。()

②一种元素只能表现一种化合价。()

③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3.在FeO铁的化合价为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在Fe2O3,铁的化合价为价,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四、化合价的应用

1.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一般规律:将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前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后面,在元素符号上面标出元素的化合价,将两个化合价的数值约简成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数值为1时略去不写)。

例:试写出+4价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①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标出化合价

②约简化合价数值为最简比,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投影]练习三,写出下列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

例: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解: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KClO3中,1+×5+(-2)×3=0

=+5

则: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练习:①KMnO4中Mn为价,

②H2SO4中S为价,

③Na2CO3中C为价。

板书设计:

第六节化合价

一.化合价: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注意: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②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③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二.元素化合价的确定:

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二三来铜二一,

二四六硫要记真。

合价的应用:

1.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②注意: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③写法:正前,负后,约简交叉。

2.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

探究活动

氯化镁和水的形成过程

讨论提纲: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镁与氯,氢与氧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8

1、相似性:软可切,银白色(铯略带金色光泽)丽光泽、密度小、熔沸点较低,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2、递变规律:熔点、沸点逐渐降低,密度呈增大趋势()

二、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1、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一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为8电子(Li除外)。

2、不同点: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3、递变规律:按Li、Na、K、Rb、Cs、顺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离子半径)。

4、推论性质递变: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引力的减弱、失去电子的趋势增强,无素的金属性增强,单质的还原性增强。

三、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它们都能跟卤素、氧气、硫等非金属直接化合,在反应中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

2R+2H20=2ROH+H2↑反应的现象各不相同。与水反应不熔化;钠与水反应时熔化;钾与水反应熔化,且使产生的H2燃烧;铷、铯都与水猛烈反应。碱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则生成的氢氧化物继续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碱金属均不能在水溶液中置换另外的金属单质。

1、跟非金属反应

卤素:氧气:(K、Rb、Cs与氧气反应,都生成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

氢气:Na、K、Rb、Cs与氢气反应,都生成RH。

与硫等大多多数的非金属起反应。

2、跟水的反应

碱金属都能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激烈,钾跟水的反应比钠更剧烈,常使生成的氢气燃烧并发生轻微爆炸,据此可得出结论:金属单质置换出水中氢越容易说明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因此随着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的增大,碱金属的活动性增强。

与常见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表示碱金属元素)

四、焰色反应

定义: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鉴别盐类的步骤:

①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②蘸取溶液(沾取固体)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去观察。③盐酸洗铂丝④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如不能灼烧至原火焰色,则需再酸洗,再灼烧)。⑤再蘸取(沾取)另外化学药品进行实验。

钾、钠焰色反应颜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钠——黄色

五、钾肥

通常使用的钾肥:氯化钾、硫酸钾、碳酸钾,由于均易溶于水,在施用时要防止雨水淋失。草木灰中含碳酸钾。

钾肥肥效通常以氧化钾的质量分数表示:

六、常见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俗称:

名称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晶体钠晶体

化学式NaOHNaClNa2SO4·10H2ONa2CO3·10H2O

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食盐芒硝苏打、纯碱

名称碳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硅酸钠硝酸钠

化学式NaHCO3Na2S2O3·5H2ONa2SiO3NaNO3

俗称小苏打大苏打、海波泡花碱、水溶液叫水玻璃智利硝石

重点、难点点拨

1.钠氧化物制取

当钠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产物是过氧化钠。这是因为氧化钠不稳定,会跟氧气继续起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所以工业常用钠在氧气中燃烧制过氧化钠:2Na+O2=Na2O2

氧化钠一般用间接方法来制取,如:

2NaN02+6Na=4Na20+N2↑

2.碱金属中的一般和特殊之处

(1)Na、K需保存于煤油中,但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Li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油中或密封于石蜡

(2)碱金属中,从LiàCs,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ρ(K)=0.862g/cm3

(3)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大于正盐,但溶解度NaHC03

(4)氧在化合物中一般显-2价,氢显+1价,但Na2O2、H202中的氧显-1价,NaH、CaH2中的氢显[-1]价。

(5)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IA金属Na、K等除外。

(6)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IA非常活泼的金属Na、K等除外。如:2Na+CuS04+2H20=Cu(OH)2↓=H2↑+Na2S04。

经典解析

1、(2001·上海)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④⑤D.②③⑤

[解析]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是离子化合物,因此具有高沸点、能溶于水、熔融态或水溶液都能导电的性质。

[答案]A

2、(竞赛题)碱金属(如锂、钠、钾、铷等)溶于汞中可形成良好的还原剂“汞齐”。取7g某种碱金属的汞齐与水作用得到0.2g氢气,并得到几密度为ρg/cm3的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是()

A.B.C.D.[解析]汞不能与水反应,碱金属(M)能与水发生反应。

设碱金属的质量为x(x<7g),相对原子质量为a。

2M+2H20=2MOH+H2↑x=0.2ag。

因为0.2ag<7g,故a<35,相对原子质量小于35的碱金属只有Li和Na,分别计算可知答案为A、B。

[答案]AB

3、(上海)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人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

[解析]由Na+守恒比较四种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由溶液净增重(△m)比较溶液质量。每摩尔Na、Na20、Na202溶于水,分别使溶液净增重(23-1)g、(62-0)g、(78-16)g,即Na20、Na202使溶液净增重相等。

[答案]B

4、A为单质,B、C、D是A元素的三种不同的化合物,用铂丝蘸取B、C、D的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都呈紫色,按各图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B、C、D中都含钾元素,则A为单质钾,B为钾的氢氧化物,C为钾的碳酸盐,D为钾的氯化物。

答:①②③④5、8.1g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12g无水晶体,通过计算确定该金属的名称。

[解]:假设该混合物为单一成分组成的纯净物。

Ⅰ:若全为金属,则Ⅱ:若全为氧化物,则因为应满足:,在此区间的金属只能钠,钠原子量为23。

说明:按常规法解题非常麻烦,亦可得。

6、KHCO3和CaCO3的混合物和与之等质量的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时,消耗酸的量相等,求混合物中KHCO3、CaCO3的质量比。

[解]:设混合

物的质量为m

解得:因为,所以7、现有A、B、C三种白色固体及一种无色气体D。A、B、C均可溶于水,其中C的溶液为碱溶液,焰色反应均呈黄色,且四种物质中间存在如下反应关系:

①②③④试推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

答案:A:Na2CO3B:NaHCO3C:NaOHD:CO2

或A:Na2SO3B:NaHSO3C:NaOHD:SO2

8、、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100g和20gNaOH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08g,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20gNaOH与足量NaHCO3反应减少质量为x,消耗NaHCO3质量为y

因为,所以肯定有过量的NaHCO3分解。

设:分解的NaHCO3为m

答:(略)。

9、现有和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的值,某同学采用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A的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试管A中装入和的混合物3.7g,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B管增重1.89g,C管增重0.22g,则x值为______。

[解]:(1)加热使失去结晶水,使分解。

(2)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

(3)吸收CO2。

(4)答:(略)。

10、向5.68gCa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500mL0.2mol/LNaOH溶液中,CO2完全被吸收,NaOH无剩余,把吸收CO2后的溶液在减压低温条件下蒸干,得无水固体5.92g。求混合物质MgCO3的质量分数。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9

(1)电离。

(2)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难点

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试验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磷酸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盐酸,硝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钡溶液。

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溶液是否能导电。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实验现象。

1.溶液的导电性

演示[实验8-1]试验下列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

[学生观察思考](1)电灯泡是否亮?(2)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么形成的?(3)氯化钠是哪种类型的化合物?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

[演示实验]再把蒸馏水分别倒入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等中配成溶液。

[学生观察思考]

①电灯泡是否亮?

②上述物质变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够导电?有的物质仍不能够导电呢?

(先小组讨论,后点拨释疑。)

[结论]

电离:物质溶解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通过上面的学习,请同学们分析讨论:

物质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才能导电?(目的:能力发展,思维延伸)

[推论]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的物质才能导电。

电离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2.电离方程式

请同学们分析讨论:

(1)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电性,与电离前它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及正负性有何关系?

(2)在电离过程中,原子团拆不拆开?

(3)电离出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有什么关系?

(先小组讨论,后点拨释疑,得出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及下面结论)

在能导电的溶液里,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3.酸碱盐的电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8-2],试验盐酸、硝酸和硫酸的导电性。

[学生活动]观察电灯泡是否亮?

[教师活动]提问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目的意图]使学生产生思维,复习联想上一节所学过的溶液能否导电的本质。

[学生活动]同座位同学互相讨论,最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灯泡都亮,说明这几种溶液中都有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通过书写电离方程式,知道这些溶液都存在有哪些离子。

通过书写电离方程式,找出这几种化合物电离出的离子的共性,由此得出酸的概念。

(1)酸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通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分别得出碱和盐的概念。

(2)碱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3)盐

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教师活动]提问

通过对酸、碱、盐电离出离子的特点,你判断一下应该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目的意图]检验学生对酸、碱中“全部”两字的理解程度。

总结、扩展

溶液的导电性可用下式表示:

钠的化合物范文篇10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芹菜总黄酮鉴别

TheTotalFlavanoneofCeleryExtractionandtheIdentificationbyUltrasonicWave

Abstract:ObjectiveTomakeuseoftheresourcesofcelery,avoidwastingandapproachtheextractionoftotalflavanoneofcelery.MethodsTheflavonoidswereextractedbyethanolasthesolventfromcelerywithultrasonicwaveandethanolextraction.Usingspectrophotometrytoextractandchecktheflavanoneofcelery.ResultsThedensityofthetotalflavanoneofcelerywasC=0.2126mg/mlandtherateofrecoverywas100.3%.Theoutcomeandthepurityoftheflavanonewereallveryhigh.ConclusionThismethodisapurelyphysicalprocessandhasnotanypollution.Itisanidealwaytoextracttheflavanoneofcelery.

Keywords:Ultrasonicwavetreatment;Celery;Totalflavanone;Identification

芹菜ApiumgraveolensL.属伞形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异名药芹、旱芹。芹菜味辛、甘,性凉,营养丰富。已有研究证实,芹菜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元素、丁基苯酞类、萜类、香豆素衍生物、叶绿素、氨基酸与维生素、膳食纤维等[1],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水蓼素及7-甲基水蓼素,医学证明,这2种黄酮类化合物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成分[2]。在药理上,芹菜还具有降压、安神、降血糖、血脂、软化血管、增强免疫力、增进食欲和健胃等药理作用[2]。还可作为神经衰弱、小便热涩不利、月经不调等症的食疗。芹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素,经常食用有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以及预防大肠癌等[3]。

有文献报道芹菜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采用乙醇提取[2~4],但是,这种方法的提取效率仍然较低。近年来,超声技术应用于提取植物中的生物碱、苷类、生物活性物质、动物组织浆的毒质等研究已有报道[5,6],表明其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的特点。很多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植物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还可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6]。但超声技术应用于提取芹菜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用超声波提取芹菜总黄酮及鉴别。

1仪器与试剂

1.1仪器

KQ52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超声工作频率40kHz、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UV755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ZF-I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光电仪器厂);SHBIII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1.2试剂

95%乙醇AR;亚硝酸钠AR;硝酸铝AR;氢氧化钠AR;三氯化铝AR;盐酸AR;氨水AR;冰醋酸AR;醋酸乙酯AR;芦丁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新鲜芹菜买自百色市农贸市场。

2方法与结果

2.1总黄酮成分提取

取新鲜芹菜,烘干,粉碎。称取芹菜粉末约6g,加80ml95%乙醇,超声波提取2.5h,抽滤。滤渣再加80ml95%乙醇,超声波提取2.5h,抽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滤液仅剩5~7ml为止,放置100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得样品液。

2.2测定方法依据

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芹菜中总黄酮的含量,加入铝离子试剂,同时控制适宜pH值,使黄酮化合物与铝盐形成络合物,在可见光区能获得稳定的特征吸收峰。

2.3定量实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2.3.1波长的选择取样品液适量,在0.30ml5%亚硝酸钠溶液存在的碱性条件下,经硝酸铝显色后,以试剂为空白参比液在420~700nm波长范围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络合物于5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测定时选用此波长。

2.3.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精密吸取芦丁对照液(0.13mg/ml)0.00,0.50,1.00,2.00,3.00,4.00,5.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30ml,摇匀,静置6min;再加10%硝酸铝溶液0.30ml,摇匀,静置6min;再加4%氢氧化钠溶液4.00ml,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2min,以试剂作空白参比液,于510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见表1。表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略)

根据上表得回归方程:A=3.619×103+12.34C,r=0.9999。

2.3.3提取物含量的测定精密吸取样品液0.50ml,置10.00ml容量瓶,按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测定其吸光度A=0.137,根据回归方程:A=3.619×103+12.34C,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2162mg/ml。

2.3.4回收率实验

精密量取样品液1.00ml,加入标准芦丁对照品1.00ml(0.13mg/ml),同前样品测定方法操作测定吸光度,求出回收率为100.3%。

2.4定性实验-总黄酮的鉴别

2.4.1颜色反应紫外光下呈色反应:取该样品溶液点在滤纸上,在可见光下呈灰黄色,在紫外光下呈灰褐色并有荧光斑点。

浓氨水反应:取该样品溶液点在滤纸上,将滤纸在氨水上方熏30s,立即在紫外光下观察,呈极明显的黄褐色荧光斑点。

三氯化铝反应:取样品溶液点在滤纸上,滴加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吹干。在可见光下呈灰黄色,在紫外光下呈黄色荧光斑点。

乙酸镁反应:取样品溶液点在滤纸上,滴加1%乙酸镁甲醇溶液,吹干,紫外光下呈黄色斑点。

盐酸-镁粉反应:取乙醇提取液1ml于试管中加镁粉,再加入浓盐酸数滴(1次加入),在泡沫处呈紫红色。

2.4.2纸层析取样品溶液10μl点在滤纸上。用正丁醇∶醋酸∶水=4∶1∶5(体积比)为展开剂,上行展开5h,取出晾干。喷1%氯化铝乙醇溶液。吹干后于紫外光下,可见荧光斑点。

3讨论

3.1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工艺简单,回收率为100.3%,利用本文所提供的超声波提取、纯化方法而得到的黄酮类物质其纯度较高。超声波可以强化乙醇浸提法,达到省时、高效、节能的目的,此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一条理想的提取黄酮类物质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2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7]。天然来源的生物黄酮分子量小,能被人体迅速吸收,能通过血脑屏障,能进入脂肪组织,进而体现出如下功能:消除疲劳、保护血管、防动脉硬化、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抗脂肪氧化、抗衰老、活化大脑及其他脏器细胞的功能。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镇痛、免疫调节、降血糖、治疗骨质疏松、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8~13]。近年来,世界上掀起了植物药开发的热潮,植物药以其天然低毒的特点倍受青睐,而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广谱的药理作用引人瞩目,芹菜分布广泛,本文实验结果表明,芹菜中含有黄酮。因此,芹菜具有广泛开发和利用价值,值得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高金燕,陈红兵.芹菜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7):28.

[2]严建刚,张名位,杨公明,等.芹菜黄酮的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33(1):131.

[3]魏秀俭.芹菜与人类健康[J].中国果菜,2005,1:48.

[4]张桂,畅天狮.从芹菜中提取黄酮类物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8):121.

[5]刘祥义.超声波提取元宝枫叶总黄酮方法研究[J].云南化工,2003,30(1):27.

[6]谢明杰,宋明,邹翠霞,等.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J].大豆科学,2004,23(1):75.

[7]夏杏洲,张辉,魏传晚.榕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23(5):35.

[8]华光军,郭勇.黄酮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1999,9(4):9.

[9]黄河胜,马传庚,陈志武.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499.

[10]王玮,王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4(2):115.

[11]曹纬国,刘志勤,邵云,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