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健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7:39:27

民众健康

民众健康范文篇1

一、工作目标

(一)成立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领导小组和行动办公室。

(二)确保我区在今年底前开展保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完成启动工作。

(三)全年至少开展2次“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以下简称“健康一二一”)行动内容的健康干预现场活动。

(四)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的创建活动。于9月15日前至少申报一个“示范社区”或“示范单位”或“示范食堂”(“示范餐厅”)。

(五)今年底前完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考核、评估工作。

二、组织领导

由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工作的统筹管理。由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全面负责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组织实施工作。

三、职责分工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辖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负责辖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具体落实,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人员开展业务技术指导与培训,开展宣传工作,并负责各项资料的总结、汇总。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干预活动

1.8-9月开展预防慢性病“低盐少油健康多”为主题的大型干预活动,以引导群众合理膳食;

2.国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9月1日)前后借助有线向市民作“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预防慢性病”的知识内容的科普讲座1-2期;

3.于10月份结合市政府“保健康快步走预防慢性病”的号召,开展全区性的以“保健康快步走—追求健康别停步”为主题的大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同月开展4次“科学运动预防运动骨伤”为主题的专家讲座,对社区群众进行科学运动的指导。

(二)全面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要充分发挥领导示范作用,动员多部门参与,积极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启动仪式。向群众发放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阐明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慢病发生的密切关系,向群众发出“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倡导。

2.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当地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关知识,为群众提供合理膳食与身体活动系列支持工具和方法。

(三)实施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1.今年度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题为“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可结合“保健康快步走预防慢性病”、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9月1日)、高血压和糖尿病日等健康日主题或市慢性非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手册(今年度)内容开展健康干预现场活动,全年至少开展2次(不包括启动仪式),通过活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内容和形式自行设计,但须纳入整体工作计划,并报上级行动办备案;

2.活动期间需突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徽标(见附图)和“健康一二一”主题;

3.活动结束后,需及时总结,通过各类媒体做好二次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并将总结报至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

4.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推进“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知识一条街”等支持性环境建设。

(四)开展“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创建活动

要参照《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方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食堂创建工作方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餐厅创建工作方案》的要求(见附件1、2、3、4),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于9月15日前至少申报一个“示范社区”或“示范单位”或“示范食堂”(“示范餐厅”)。

(五)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负责对辖区从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六)考核评估

1.要加强自查自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活动质量;随时收集相关资料并与年终总结一并上报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

2.要积极配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做好全市工作的过程及效果评估;

五、时间进度

1.今年8月底前,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一二一”动员培训工作;

2.今年8—12月,开展启动活动;

3.今年8月-9月15日,创建申报工作;

4.今年8-12月,开展健康干预现场活动,全年2次以上;对本辖区工作情况进行自查自评;

民众健康范文篇2

一、工作目标

(一)成立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领导小组和行动办公室。

(二)确保我区在今年底前开展保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完成启动工作。

(三)全年至少开展2次“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以下简称“健康一二一”)行动内容的健康干预现场活动。

(四)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的创建活动。于9月15日前至少申报一个“示范社区”或“示范单位”或“示范食堂”(“示范餐厅”)。

(五)今年底前完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考核、评估工作。

二、组织领导

由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工作的统筹管理。由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全面负责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组织实施工作。

三、职责分工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辖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负责辖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具体落实,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人员开展业务技术指导与培训,开展宣传工作,并负责各项资料的总结、汇总。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干预活动

1.8-9月开展预防慢性病“低盐少油健康多”为主题的大型干预活动,以引导群众合理膳食;

2.国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9月1日)前后借助有线向市民作“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预防慢性病”的知识内容的科普讲座1-2期;

3.于10月份结合市政府“保健康快步走预防慢性病”的号召,开展全区性的以“保健康快步走—追求健康别停步”为主题的大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同月开展4次“科学运动预防运动骨伤”为主题的专家讲座,对社区群众进行科学运动的指导。

(二)全面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要充分发挥领导示范作用,动员多部门参与,积极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启动仪式。向群众发放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阐明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慢病发生的密切关系,向群众发出“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倡导。

2.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当地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关知识,为群众提供合理膳食与身体活动系列支持工具和方法。

(三)实施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1.今年度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题为“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可结合“保健康快步走预防慢性病”、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9月1日)、高血压和糖尿病日等健康日主题或市慢性非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手册(今年度)内容开展健康干预现场活动,全年至少开展2次(不包括启动仪式),通过活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内容和形式自行设计,但须纳入整体工作计划,并报上级行动办备案;

2.活动期间需突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徽标和“健康一二一”主题;

3.活动结束后,需及时总结,通过各类媒体做好二次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并将总结报至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

4.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推进“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知识一条街”等支持性环境建设。

(四)开展“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创建活动

要参照《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方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食堂创建工作方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餐厅创建工作方案》的要求(见附件1、2、3、4),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于9月15日前至少申报一个“示范社区”或“示范单位”或“示范食堂”(“示范餐厅”)。

(五)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负责对辖区从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六)考核评估

1.要加强自查自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活动质量;随时收集相关资料并与年终总结一并上报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

2.要积极配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做好全市工作的过程及效果评估;

五、时间进度

1.今年8月底前,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一二一”动员培训工作;

2.今年8—12月,开展启动活动;

3.今年8月-9月15日,创建申报工作;

4.今年8-12月,开展健康干预现场活动,全年2次以上;对本辖区工作情况进行自查自评;

民众健康范文篇3

一、工作目标

(一)成立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领导小组和行动办公室。

(二)确保我区在今年底前开展保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完成启动工作。

(三)全年至少开展2次“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以下简称“健康一二一”)行动内容的健康干预现场活动。

(四)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的创建活动。于9月15日前至少申报一个“示范社区”或“示范单位”或“示范食堂”(“示范餐厅”)。

(五)今年底前完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考核、评估工作。

二、组织领导

由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工作的统筹管理。由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全面负责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组织实施工作。

三、职责分工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辖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负责辖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具体落实,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人员开展业务技术指导与培训,开展宣传工作,并负责各项资料的总结、汇总。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干预活动

1.8-9月开展预防慢性病“低盐少油健康多”为主题的大型干预活动,以引导群众合理膳食;

2.国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9月1日)前后借助*有线向市民作“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预防慢性病”的知识内容的科普讲座1-2期;

3.于10月份结合市政府“保健康快步走预防慢性病”的号召,开展全区性的以“保健康快步走—追求健康别停步”为主题的大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同月开展4次“科学运动预防运动骨伤”为主题的专家讲座,对社区群众进行科学运动的指导。

(二)全面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要充分发挥领导示范作用,动员多部门参与,积极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启动仪式。向群众发放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阐明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慢病发生的密切关系,向群众发出“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倡导。

2.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当地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关知识,为群众提供合理膳食与身体活动系列支持工具和方法。

(三)实施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1.今年度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题为“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可结合“保健康快步走预防慢性病”、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9月1日)、高血压和糖尿病日等健康日主题或*市慢性非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手册(今年度)内容开展健康干预现场活动,全年至少开展2次(不包括启动仪式),通过活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内容和形式自行设计,但须纳入整体工作计划,并报上级行动办备案;

2.活动期间需突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徽标(见附图)和“健康一二一”主题;

3.活动结束后,需及时总结,通过各类媒体做好二次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并将总结报至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

4.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推进“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知识一条街”等支持性环境建设。

(四)开展“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创建活动

要参照《*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方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食堂创建工作方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餐厅创建工作方案》的要求(见附件1、2、3、4),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于9月15日前至少申报一个“示范社区”或“示范单位”或“示范食堂”(“示范餐厅”)。

(五)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负责对辖区从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六)考核评估

1.要加强自查自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活动质量;随时收集相关资料并与年终总结一并上报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

2.要积极配合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做好全市工作的过程及效果评估;

五、时间进度

1.今年8月底前,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一二一”动员培训工作;

2.今年8—12月,开展启动活动;

3.今年8月-9月15日,创建申报工作;

4.今年8-12月,开展健康干预现场活动,全年2次以上;对本辖区工作情况进行自查自评;

民众健康范文篇4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疾病控制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事业的持续不断完善,城乡民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升了一个新台阶。某种程度上改善了社区民众健康卫生服务水平,使得更多的民众能够享受到网络信息化技术在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中的便捷。近些年,居民档案信息化管理逐渐走向成熟,它不仅节省了居民的看病时间,而且还提升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方面普遍引起广大民众的重点关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是对每个社区民众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1居民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概况

居民档案信息化是在国家档案建设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的活动中全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现代化,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提供利用。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生成、管理、开发利用档案的过程。当下很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都在使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含社区居民日常健康医疗有关内容,例如,居民身体检查、儿童疫苗接种、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病的住院治疗以及其他预防措施、健康教育等有关信息,通过使用信息网络技术把这些信息都录入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对于一些突发性病情控制和预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且还给国家有关卫生健康部门提供了一项准确的参考资料。给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新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

2居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民众生活的意义

2.1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功能解析

社区医院一般情况下,是指在某一范围区域内,由卫生及有关部门向社区民众提供疾病相关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为内容的卫生保健活动综合服务场所。社区医院服务是一个综合服务保健系统,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社区生活的绝大部分人或因为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会与社区医院打交道,是每个社区民众必不可少要去的场所。尤其,很多妇女和儿童常常是社区医院的常客。因此绝大多数社区民众都是社区医院的接受服务的对象,两者相互联系。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能够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有利于社区民众的和谐发展。社区医院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往很多社区医院都是携带着很多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区给社区居住的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上门服务治疗,这种模式不仅给社区民众带来不方便,而且相关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

2.2健全居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社区医院都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运用居民档案信息系统平台对社区民众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往居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还没有进入市场的时候,很多社区民众身体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就去跑到社区医院找相关医生进行咨询,社区医院的主要本质功能是以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通过使用居民档案健康服务系统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指导综合服务。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社区拥有丰富的居民健康信息预防为主,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人群的健康全程管理防治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融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于一体,医务人员以全科医学思维服务居民,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服务对象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

3居民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讨论

3.1居民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给社区民

众带来很大便捷随着社区居民健康信息档案系统的完善,普遍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强有力支持。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也起到了重要影响,通过把互联网信息技术嫁接到居民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可以让居民更加方便地查询相关信息状况。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公共健康服务水平,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可以为广大民众身体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社区医院医生可以运用电子档案网络信息平台对社区民众进行及时健康教育的普及。同时,还可以借助其他电子设备、智能网络设备,手机、电脑等扫描社区医院二维码,注册民众个人信息、输入有关账号就可以登录居民档案信息终端了,通过终端可以向有关医务人员进行疾病咨询。随着相关社区医院医务人员的持续不断对相关社区民众进行健康教育培训、讲解,让更多的民众能够认识多种常见疾病的基本状况。某种程度上不仅提高了社区民众了解疾病知识的能力,而且,对整个社区公共健康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另外,社区公共健康服务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组织有关医生去社区第一现场,开展疾病预防和控制相关主题活动。让更多的人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了解社区各种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把一些健康问题比较大的居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小组织协会,让患有同样疾病的人们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了解,相互分享预防疾病的有关策略。为以后进行各种健康活动铺平了道路,同时也间接地提升了社区公共健康服务的工作效用。

3.2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为社区儿童身体

保健以及接种相关疫苗提供了重要保障社区民众可以充分运用电子信息平台为学生预约体检和疫苗接种事项。相关社区医院相关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相关电子档案信息技术平台,为每个社区的民众普及孩子接种疫苗对孩子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进而广大社区民众可以了解、熟悉更多孩子健康有关的保健知识。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生活的环境。除此之外,社区民众还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下载社区公共健康服务系统平台的客户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身体出现什么不同问题的话,相关社区民众就可以随时随地自由登上电子信息系统平台,对相关疾病问题进行咨询。如果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那么就可以通过客户端直接进行预约排号。进而节省更多时间,到了社区民众健康服务中心,就不用再排队了,相关社区医院医务工作者就可以直接来就诊。另外,在社区民众健康服务中心进行疫苗种植后,如果出现不适反应,民众就可以运用智能手机上面的客户端对社区居民档案电子系统进行询问。相关医务人员也是通过电子系统及时给出相关建议,通过社区档案健康服务系统广大社区民众将会从电子系统中,享受到更多的便捷。不仅社区民众得到了更多便捷,而且,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很多。因此,居民档案健康信息化管理系统普遍得到医护人员和广大社区民众的一致好评。

3.3居民档案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抑制传

染病的蔓延居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为一些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窗口,社区医院相关医护人员可以利用居民档案信息系统把控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例如,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当时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一类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它是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染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导致大多数社区民众都不敢出门。社区医院的医生就可以使用居民档案健康信息系统来给社区民众讲解相关病情的预防、治疗等方法,一些民众自身感觉身体不舒服的可以直接用家中的电脑登录居民档案管理系统,对社区医院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疾病咨询。对于一些严重患病者可以进行隔离诊治,防止其疯狂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病的人数,有效控制了传染疾病的蔓延,进而为广大民众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减轻了人们心理压力,缓解更多人的恐惧感。这些足以证明居民档案信息系统在遇到突发疾病时的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持续不断向前发展,也使得居民档案管理进入了网络信息化管理中,推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巨大进展。居民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持续不断完善,不仅节省了很多社区民众看病时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模式,使得他们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玲萍.居民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促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探索[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7103-7105.

[2]张鹤.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实践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7(1):24-25.

[3]塔依尔•吐尔逊.互联网时代档案综合信息化管理探索[J].通讯世界,2017(3):120.

[4]王雨.新时期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7(1):00215.

民众健康范文篇5

1.新时代背景下“体医结合”的价值蕴意

1.1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及健康战略实施的客观需要。在我国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具有紧密的契合性,以此来满足国家利益的需求。比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发展道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深深烙印了“国家意志”、“政治”等元素,竞技体育成为了展现国家实力的一扇重要的“窗口”。在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政府对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日益引起重视,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健身计划(2016—2020)》以及《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和文件中得到印证。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对民众健康的关注从治理层面转向预防层面,“体医结合”背景下加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及健康战略实施有着客观发展需要。1.2我国健康服务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常态是我国社会经济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健康中国战略发展规划蓝图中将“共享共建”作为了一个核心关键词之一。与此同时,促进体育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也逐步受到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提出。比如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就提出“积极拓展业态,促进康体结合”。随着我国民众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休闲时间的增加,民众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增加,我国体育产业也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颁布的一系列体育政策为“体医结合”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民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趋势为“体医结合”提供了发展动力。1.3“体医结合”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过程中所树立的一种新的健康观念。真正的健康应该从源头着手,我们需要转变传统概念,对健康的认识应该从治疗转移到预防层面上来。现代医疗技术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治疗手段来消除疾病或控制疾病。从以人文本的视角来看,这并不是最佳的改善人的身心健康的手段,只有凸显“重预防、治未病”的理念才真正诠释了“体医结合”的真谛。显而易见,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人的身体锻炼的机会也将降低,这也是当前现代人出现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体育是对抗现代文明疾病的最佳手段。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降低慢性病和对抗亚健康,而且能增强人的体质,降低疾病风险。更为重要的是,体育对于改善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换言之,“体医结合”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过程中所树立的一种新的健康观念集中在“大健康、大体育”之中。

2.“体医结合”视野下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实施面临的困境

2.1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当前对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情况调查来看,当前基础政府缺乏发展动力是阻碍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相关研究指出,以GDP为增长的主要指标的“强激励”考核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同时,这种以GDP至上的考核模式也产生了很多负作用。比如根据“晋升锦标赛”理论,地方政府对于见效慢、周期长的公共服务发展比较忽视,而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辖区那些见效快、可策略和量化评估的经济发展方面,从而造成财政支出出现不平衡和单一化的倾向。而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就属于前者。具体来说,如果根据长沙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基于体制和制度层面对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建立可量化的、多元化的财政投入渠道,并建立透明化和规范化的监督机制等方面,都是当前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开展过程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2.2发展不平衡和不匹配。长沙市的地域跨度比较大,各地区农村的发展情况也呈现一定差异,比如长沙县开慧镇、浏阳市大围山镇大围山村、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等村落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展旅游和种植农产品而发家致富,而桐林坳村以及许家桥村等村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正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导致了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呈现不平衡和和不匹配情况。首先,普遍需求和变化需求与不充分和滞后供给之间不平衡和不匹配。比如农村民众对体育的需求增加,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之间的不匹配。其次,多样需求与单一供给内容标准化之间的不匹配。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来看,有59.7%的民众表示对政府单一供给方式不感兴趣。可见,发展不平衡和不匹配是影响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实施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2.3民众参与度不高。其一,长沙市农村内生秩序的瓦解。具体而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沙农村地区公共性日渐式微,使得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陷入碎片化和原子化的困境,进而影响民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村落共同体认同感降低;其次,长沙市农村地区封闭式的组织规制,未能建立在民众对体育需求的基础之上。可以说,这种封闭式的组织规制使得大量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决策偏离公众期望,进而影响村民对体育的参与。另外,缺乏体育组织和村民的健身意识也是影响民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对于长沙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开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如果处于无机构和无组织的背景下,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公共体育服务难以实施。可见,建立完善的组织和提高民众参与意识方能改变当前长沙市农村民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不高的窘境。

3.“体医结合”视野下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实施的路径

3.1引导民众对生活方式的转变。在新城镇化进一步推动背景下,长沙市农村民众的收入水平与市区社区民众的收入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其农村民众的体育生活方式未有太大改变。加快,长沙市农村民众体育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其一,积极扶持长沙市农村产业升级,尤其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农村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提升产业变革,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来增加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提升整个区域民众的收入水平,促进民众的体育消费;其次,打造“体育小镇”、“绿色低碳型”的多样化的生态村落建设。不仅能增加民众的收入水平,而且对于转变民众的生活理念,尤其是提升民众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有更深入认识,进而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2细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计划,长沙市也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长株潭地区战略地位的凸显,长沙农村经济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尤其在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人口结构方面也得到了一定改变。民众对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日益凸显,可见,随着长沙市农村民众生活的改善,体育健身娱乐会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细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关乎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能否实现。首先,政府部门应该牵头,成立相关领导小组,从制度层面加强长沙市农村民众参与体育意识,尤其要指导农村具有特色性和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开展,加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面,让更多民众受益于公共体育服务。其次,因地制宜,根据长沙市各农村的实际情况,创新更多的体育活动项目,并加大对竞技体育与农村体育的创新与发展,满足民众体育需求。3.3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从近些年长沙市对农村体育的投入情况来看,长沙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完善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每当傍晚时分都能见到跳广场舞的人群以及在篮球场上飞奔上篮的身影。然而,整体上来看,农村体育设施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尤其在人均使用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使用面积及使用率方面仍相对较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尚待完善。具体而言,长沙市政府应该转变思路,注重从长远角度来布局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显然,对于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呈现收益效果慢、考核绩效指标不易量化等特点。但是,随着长沙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逐步完善,对于提升民众的身心健康,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从上述带来的积极变化来看,为长沙市政府节省了大量的治理成本。

4.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能否有效实施,也是影响“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举措。因此,构建各个层级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发挥农村体育治理组织的职能,进而提升民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是构建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家宏.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49:42.

[2]宣海德.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中“体医结合”问题的研究[J].2007,26(1):106.

[3]郑柏武,刘新状.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6):9-17.

[4]黄彩华.论“医体结合”公共健康服务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5.

[5]张玲燕,孔庆波.农村体育场地供需矛盾与有效供给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2.

[6]赵仙丽,李之俊,吴志坤.构建城市社区“体医结合”体育公共服务的创新模式[J].体育科研,2011,32(4):58.

[7]孔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1,32(4):66-71.

民众健康范文篇6

关键词:幸福指数;和谐社会;民众

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对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的满意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决策者获得政策反馈的重要内容。民众幸福指数作为社会生活中大部分民众幸福感的量化统计方式,通过全方位覆盖影响民众生活质量的诸因素,并将其进行科学统筹考量,能够较为合理、准确地反映出社会中民众的生活质量,为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现实依据,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让民众幸福感与社会发展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一、幸福指数的内涵

(一)幸福指数的含义

幸福感是民众对自身学习、工作、生活所处环境满意程度的一类主观感受,既包括物质条件方面,也涵盖精神生活领域。幸福感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但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幸福体验则内在地包含了整个社会的精神和谐状态。幸福指数是对这一主观体验的度量,将大部分民众主观幸福感受予以量化,由此揭示民众社会生活质量,并对相应的政策抉择给予支持。自不丹国王旺楚克于1972年首次提出幸福指数概念以来,“政策关注幸福并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在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时代背景下,对幸福指数的研究日渐赢得了许多学者的青睐。

(二)幸福指数的价值意义

幸福指数内在的价值意义甚为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社会当中民众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度量,通过合理构建指标体系,从而计算出幸福指数,政府能够对民众生活的满意度进行全面的把握,再进行相关静态比较则可以深入地分析出差异的内在原因,使得政策制定更加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其次,弥补了以往GDP指标衡量区域民众生活质量不全面的弊端,在衡量社会发展成效方面更为细致。一方面,幸福指数内在地包含了GDP指标,另一方面,幸福指数又将衡量范围进行了拓展与延伸;最后,幸福指数能够实现对社会运转的及时监测,和谐社会务求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质量能够达到动态的平衡,这就需要决策者能够实时地掌握社会运转的详实可靠信息,幸福指数无疑是不二之选。

二、影响民众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

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将能够切实影响民众幸福指数的因素大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经济性因素

具体包括收入与贫富差距、就业、住房等。收入与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三个方面,城乡、地区间囿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而行业的差异则导致企业融资上存在着失衡,导致收入差异巨大,制约了民众整体幸福指数的提升;就业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进程的日益深化,低质劳动供给闲置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口现象并存,就业问题日渐成为影响民众幸福感的重要问题;住房方面,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的情况依然存在,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在部分大城市中,住房成为了许多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群体的难题,严重影响到了民众的幸福感。

(二)非经济因素

具体包括教育、医疗保障、生态环境、健康等。教育方面,区域与城乡间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导致部分落后地区连最基本的教育资源也无法享受到,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在地域间的差异成为了影响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医疗方面,尚需理顺一系列体制机制关系,依然是城乡与区域间的医疗保障制度衔接需要进一步优化,异地就医的相关问题业已成为许多民众最为关切的内容,“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更遑论幸福感;生态环境与健康方面,部分城市的整洁度以及区域内污染型工业企业存在的数量亦会影响到民众的幸福感,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需求是当前民众日益重视的关键点。

三、民众幸福指数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联系

(一)幸福指数是区域各方面发展成效的集中体现

经济发展是民众获得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但却绝不唯一。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非经济因素在幸福体验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步提高,如对生活环境、健康状况、人际交往、婚姻关系、文娱活动等方面的幸福需求会大大增加。幸福指数在囊括所衡量区域诸经济因素指标的基础上,还包括了以往考察人民生活水准所忽视的非经济因素,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所处不同阶段对诸因素予以合宜的权重分配,幸福指数能够综合考量涉及民众幸福感的所有因素,并提供一个不论是在合理性亦或是准确性方面较之以往均更加科学的结果,集中体现所衡量区域各方面发展的成效。

(二)幸福指数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构建理念的展现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即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幸福指数是对民众生活质量的综合反映,其从设计源头便体现出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价值取向,这与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内在的共鸣,即二者均关注社会的发展能否切实地满足民众的物质、精神两方面的现实需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幸福指数纳入到社会发展考量体系中来,即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理念的充分展现,通过科学的指标配置,幸福指数能够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让决策落到实处。

(三)提升幸福指数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内在统一性

构建和谐社会若仅仅侧重于定性层面的讨论,极易流于形式,定性的纲领仍需定量的实践加以支撑。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开展了相关实践,如将幸福指数写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以民众切实关注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将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程度纳入到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中去,让民众的幸福感具体化、量化,从而使得民众的点滴小事共同汇聚成幸福指数的显著提升。因而,可以看到,提升幸福指数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不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同时也是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四、构建和谐社会导向下的民众幸福指数提升路径探析

(一)着力解决好民众关切的重点民生问题

解决好基本民生问题,是显著增强民众幸福感,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关键所在,为此,需要从民众最为关切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四个基础性的方面入手开展相关工作:1.扩大就业。就业是民众幸福指数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深刻转型的社会现实,政府需要着力解决好大量低质劳动供给与高素质劳动需求之间的矛盾,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加快低质劳动力向优质技能人才的转化,契合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让民众在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寻找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就业之道。另外,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创业促就业,往往事半功倍。2.破解住房困境。“有恒产者有恒心”,安居方能乐业,解决好民众的住房问题,是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方式。为此,政府应继续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对土地供应结构进行不断优化,打击房产投机行为,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再者,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部分民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渠道的支持力度应当加大,并注重此类住房建设的质量控制,力求为民众提供经济优质的住房供给。3.解决好“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医疗是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长期以来掣肘民众幸福指数提升的一大难题。基于此,一是要进一步地完善国家医疗资源的配置方式,实现城乡之间、异地之间医疗保障相关制度的高效衔接,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格局。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补贴力度,确保医疗用药的价格处在合理区间,不断优化公里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让民众在有保障的医疗环境中切实提升幸福感。4.深化教育领域改革。近年来,我国在教育领域投入的规模逐步扩大,2019年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达4.04%,虽然已有较大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数据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此外,还需要解决与民众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教育公平性问题,不同地域间教育资源分配悬殊的问题亟待解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机制应逐步建立起来。解决好教育公平性的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起兼顾公平与效益的民生保障体系

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依靠,故而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在效率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注重民生保障体系公平性的彰显,让民众在有所依靠中增强自身的幸福感。首先,需要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把基本生活保障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其次,重视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为其生存提供充分的支持,保障其基本生活;最后,需要注重对老年人群体的社会保障,具体可依托所在社区管理部门,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群体的幸福指数。

(三)以民众幸福指数提升为导向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

提升民众幸福指数,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还需要理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民众整体素质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政府积极推进自身改革,以服务群众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具体表现为:一是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简化民众办事流程,提高其办事效率,从而提升其对政府的好感,进而促进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二是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让民众广泛参与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决策过程中来,群策群力,强化民众政治意识,丰富其政治生活;三是要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依法而行,治理依法而治,同时自觉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让民众在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中提升幸福感。

(四)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建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幸福指数的提升不仅来自物质生活条件的富足,还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加以支撑。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文化产业的建设,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提升民众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从政策、资源、财政等各个方面鼓励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让更多极具中国特色又有着现代化展现方式的文创产品大量涌现出来,滋养当代民众的心灵,使得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焕发出生机,民众在优质文化产品的熏陶中实现知识储备的积淀与精神素养的升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国民现代意识与健康意识

生态环境是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优美的生态环境既可以保障居民的健康,也可以陶冶其情操,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故而,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侧重发展绿色经济,逐步淘汰高污染的产业,并以健全的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保障。与此同时,积极促进国民现代意识与健康意识的养成,引导民众形成健康、向上、奋斗的良好品格,并大力培养民众的健康意识,投身到全民健身的进程中去,塑造坚实的体魄,助力其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拥有来自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稳固支撑。

结语

社会发展的成效需要由身处其中民众的现实生活质量来衡量,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包括以民众生活满意度的提升。民众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应当引起决策者的充分重视,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注重提升民众幸福指数,以对该指数的科学运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悦.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幸福指数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2).

[2]李玉毛,于志远.赤峰市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

[3]吴晨旸,陈思玉,毛海阳,等.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人民幸福指数研究[J].现代商业,2019(29).

[4]沈阳市大东区上园街道辰宇社区.当好为民办事服务员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J].民心,2019(6).

[5]陈向国.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村民幸福指数——陈家桥村美化村环境经验访谈[J].节能与环保,2018(11).

[6]杨若辰.背景下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3).

[7]张荣山,刘英魁.提升民众幸福指数与构建和谐社会[J].前沿,2012(19).

[8]陈欣.幸福指数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商界(上),2010(4).

民众健康范文篇7

关键词: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财务危机

Abstract:TheimplementationofhealthinsuranceofallthepeopleofTaiwanhasmadeobviousachievementsinceitstartedin1995andthehealthofthepeoplehasbasicguarantee.However,thehealthinsuranceofTaiwanfacesseriousfinancialproblemandthreefinancialcriseshavebeeneruptedsofar.Thispaperanalyzesfinancialcrisisintheaspectsofmanagementsystem,financialreceiptssystemandfinancialexpendituresystemofTaiwan''''shealthinsuranceandsummarizesitslearningsignificanceforcompletingmain-landhealthinsurancesystem.

Keywords:Taiwan;healthinsuranceofallthepeople;financialcrisis

一.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的制度分析

台湾地区健康保险制度源于1950年的劳工保险,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有13种健康保险。由于当时这种保险制度存在着如保险费交纳不一、医疗费用支付标准不一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从1988年开始台湾当局就组织人员着手规划实施全民健康保险,简称全民健保。1994年8月9日,台湾当局公布了“全民健康保险法”,1995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全民健康保险,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

(一)台湾全民健保的制度模式

台湾全民健保前后规划了6年,台湾当局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实施经验,同时结合台湾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与民众需要,创立了具有特色的社会健康保险体制。其制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中央集权的单一公营体制。在台湾的全民健保体系中,中央健康保险局是整个健保运作的具体承担者,充当保险人的角色。健保局总局综合管理全局业务,负责业务制度规划、督导、研究发展、人力培训、信息管理等。健保局总局下设6个分局,直接办理承保业务、保险费收缴、医疗费用审查核对及特约医疗机构管理等业务。在台湾,负责监督全民健保运作的机构有:负责监督保险业务的“全民健康保险监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各项争议的“全民健康保险争议审议委员会”、负责协议与分配健保年度所需医疗费用总额的“全民健康保险医疗费用协议委员会”。这三个监督机构同健保局总局一起,向上对“行政院卫生署”负责,构成了全民健保的行政体系。

2.全民强制纳保。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法”中规定,凡是“中华民国”国民,在台湾地区设有户籍满四个月以上,都必须参加全民健保。此外,领有台湾地区居留证件的外籍人士,在台湾居留满四个月,也应该参加健保。可见,台湾全民健保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被保险人依其职业类别与所属投保单位,共分为六大类:第一类为公营事业机构公务或公职人员,私立学校教职员,自营作业主和雇主;第二类为职业工人,外雇船员,自营作业和雇主;第三类为农民和渔民;第四类为军人眷属;第五类为低收入户;第六类为荣民(指早期的退伍军人)、荣眷等。投保者中有职业者应透过所属单位投保,没有职业的可透过乡(镇、市、区)公所投保。

3.保险费收缴以薪资为依据。在台湾全民健保中,保费收入是健保资金的主要来源。具体由三部分负担:一是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二是被保险人所在单位(雇主)为被保险人所缴的保险费;三是“政府”为一些特定被保险人(第四类、第五类低收入户和第六类无职业荣民)所提供的补贴。在所有的保险对象中,除第四、五、六类保险对象以全体保险对象每人平均保险费作为计算基础,其它都以被保险人的薪资所得为计算基础。被保险人的资本所得,包括营利所得和财产所得,则未列入费基计算。

4.自负盈亏的财务责任制度。为避免全民健保拖垮财政,台湾健保实行的是自负盈亏的财务制度,健保必须负责自身的财务平衡。为了健全健保财务制度,台湾当局制定了一些措施:(1)允许及时调整保险费率。健保法规定保险费率最高上限为6%,开办第一年为4.25%,至少每两年精算一次。根据精算的结果和财务收支情况,可以对费率加以调整。(2)提取安全准备金。为了避免医疗费暴增或因经济不景气、失业等原因导致的保险费收人减少和保险财务短期失衡,健保法规定每年应从保费收入总额中提取5%的安全准备金,以保证健保财务的稳健运行。

廖添土: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财务危机论析5.医疗费用部分负担制度。所谓的“部分负担”是指,民众就医除了健保给付外,仍须自己负担部分医疗费用。推行部分负担制度,是为了强化患者的医疗成本意识及个人责任,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当使用。同时,为了避免因实施部分负担制度加重一些贫困民众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其正常就医,又订立了免除部分负担的相关措施。免除项目包括重大伤病、分娩、预防保健、山地离岛、慢性病连续处方笺等,免除对象涵盖低收入者、职业伤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及3岁以下儿童等弱势群体。

6.保险医疗给付范围广。参加了全民健保的台湾民众,在缴交保险费并领取健保卡后就可享受范围非常广的保险医疗给付。不管是牙医、西医还是中医门诊、急诊、住院、生育、预防保健、家庭病房、精神病社区康复等医疗服务都涵盖在保险给付的范围内,民众从小感冒到住院手术或重大疾病,仅需要担负部分负担费用,其余皆为保险给付。

(二)实施效果简评

台湾健保实施后,获得了国际上比较广泛的好评。健保开办后短短数年间,民众纳保率由1995的57.48%上升至2003年的98%,几乎全岛民众皆可接受健康保险社会保障,大大降低民众就医的经济障碍。特别是老、弱、妇、孺等医疗照护需求高的民众,就医不需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就可享受医疗照护。台湾健保取得了全民纳保、民众满意度高、保障范围广、就医方便、保费低廉等成效。2000年,英国的《经济学人》在评估《世界健康排行榜》时,综合各项指标,将台湾地区列为第二名。美国知名期刊《健康杂志》(HealthAffairs),也于2003年5月份专文论述台湾全民健保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财务危机的实证分析

台湾健保实施十余年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获得了台湾民众的支持。但是,健保的财务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财务危机屡屡爆发。依《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报道,从1995年至今,台湾健保的财政支出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收入每年的增长率为4.58%,而支出的增长率则达到5.71%。安全准备金至2004年只剩78.5亿元(新台币),健保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资料来源:1.1995-2004数据来源台湾中央健保局会计室《安全准备提列情形表-依权责发生基础》2004;2.2005年数据来源《南方周末》2006-04-06报道,《台湾健保:医疗制度乌托邦?》

数据来源:台湾中央健保局会计室《安全准备提列情形表-依权责发生基础》2004

(一)第一次财务危机(1999~2000年)

如表1和表2所示,台湾健保开办的前三年,财务状况良好。这三年每年的健保财务收入均大于财务支出,安全准备金也由1995年的371.44亿元(新台币,下同)上升到1997年的615.59亿元。但是,1998年财务支出急剧增长,而收入却增长缓慢,当年的健保财务就略微失衡,支出比收入多了约15.6亿元,这一财务缺口由安全准备金来平衡。到了1999年,健保财务失衡更加严重,爆发了第一次财务危机。这年财务支出远远高于收入,财务逆差达210.03亿元,安全准备金一下子减少了35%,只剩389.96亿元。

针对第一次财务危机,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措施。开源措施包括:查核投保金额、中断投保开单、协助弱势寻求补助、争取代位求偿、公益彩券盈余分配及烟品健康福利捐赠等。节流措施包括:防止医疗资源浪费、强化药品特材支付作业、查处医疗院所违规行为、落实医疗费用审查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了2000年健保财务状况有所改善,财务支出比上年有所减少,收入增加了203.64亿,财务略微出现了盈余。

(二)第二次财务危机(2001~2003年)

自2000年健保财务有所改善之后的三年,健保又爆发了第二次财务危机,财务缺口又开始加剧,直到2003年才有所缓和。这三年财务支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87%,而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5.76%,安全准备金逐年减少,2003年只剩下82.8亿。

为了应对这次财务危机,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保险费率,于2002年9月把保险费率由4.25%调整至4.55%,提高健保收入。其次,全面实施总额预算制度,适度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总额预算制度是指由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及专家学者共同协议医疗费用的年度支出总额,在总额范围内依照支付标准表决定服务报酬的一种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其目的是要医疗提供者共同承担财务风险责任,以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于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实施总额预算制度后,医疗费用得到一定的控制,年成长率在4%~5%之间。

(三)第三次财务危机(2004~至今)

在2003和2004两年,由于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加上调涨保险费率增加了健保收入,财务形势有所缓和,但依然是入不敷出,到2004年底安全准备金只剩下78.5亿元。2005年财务支出又开始大幅上涨,但财务收入却反而小降,使得财务缺口达650亿元,安全准备金变为负数。在现有费率制度下,按照健保的财务预算,未来五年健保财务缺口将进一步拉大,健保的财务危机将更加严峻。

针对这次财务危机,当局采取了采取了包括长期和短期两套措施。短期措施主要是实施所谓的多元微调方案,主要措施包括投保金额上限由87600元调整至131700元、军公教投保金额由薪资的82.42%调整至87.04%、争取烟品捐赠及代位求偿收入及拉大小区医疗与大型医院门诊部分负担差距等。长期措施则是谋划推出二代健保规划,其目标是建立权责相符、财务收支平衡、扩大社会参与、提升医疗质量的健保制度。

三.台湾全民健保财务危机综合成因分析

台湾全民健保实施的是自负盈亏的财务制度,保证全民健保的财务平衡,是事关健保能否永续经营的重要问题。每次健保财务危机的爆发,当局都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挽救,但收效甚微,健保财务依然入不敷出。健保财务危机屡屡爆发,根源在于健保自身的制度缺陷。要达成健保的财务平衡,台湾当局就应该从健保的制度层面上做一番彻底而有效的改革。

(一)健保管理制度

1.中央集权的公营体制,不利于健保的正常运作。台湾全民健保管理制度是一种单一的公办公营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不少弊端。首先,单一保险人体制缺乏多个保险人之间的竞争,无法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降低健保自身的运营成本,同时也无法满足民众多层次的健康保险需求。其次,中央集权的公营体制容易使“政府”的角色定位错误,致使健保行政与业务不分。在国际上实施社会性健康保险的国家(如德国),政府一般担任监督者及仲裁者角色,而非执行者。但在台湾健保的组织体制中,中央健康保险局既是管理者又是保险人,身具承保、医疗机构特约管理、支付标准订定、医疗费用审查与核付等多重身份。这种角色定位错误破坏了健保的正常运作体制,造成健保运作制度的畸形发展。

2.支出与收入缺乏连动机制,财务预算难以平衡。在台湾健保体制下,财务收支预算分别由“监理会”和“费协会”负责,收支预算相分离。其中,“监理会”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法规咨询、收入面的费率制定与监督等,而“费协会”的主要职能是在总额支付制度下负责健保财务的支出预算。由于“监理会”与“费协会”相互分立,使得收入与支出的缺乏连动关系。如果“费协会”为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决定增加预算支出,而“监理会”却决定费率不动、其它收入也不增加,则两者之间会出现财务缺口。这种收入与支出预算相分离、权责不对等的机制,不利于健保财务收支平衡。

3.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致使健保财产被侵吞。对台湾健保运作的监督主要由“监理会”负责。然而,由于台湾当局的无能和“监理会”监督的无力,健保财产一直不断的被侵吞。在台湾,政客、医界与不法集团串通“吃健保”的丑闻,屡屡见诸报端。据海峡都市报2006年3月31日报道,民进党“立委”林进兴、邱永仁所分别经营的两家医院,通过勾结假病患与假住院诈领健保费至少1.9亿和1.1亿。由此可见不法集团“吃健保”之猖獗,健保又岂能不爆发财务危机。

(二)健保财务收入制度

1.保险费负担不公。健保保险费的收取应充分重视负担的公平性,但是,台湾健保保险费的收取长久以来即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首先,工薪阶层负担沉重。由于保险费费基以薪资所得而非实际所得计算,因而健保财务主要由工薪阶层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薪资所得占台湾民众总所得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这一比例是55%),而其他所得,比如资本所得,所占的比重却逐渐升高。这种情况使得依靠薪资所得的工薪阶层保费负担越来越重,而大量资本所得者,拥有着巨额收入却不需分担保险费,显失公平。有报道说,台湾著名模特林志玲,年收入将近4300万,每个月的健保费,只要缴交604元,比许多上班族都还要低。另外,由于薪资收得占总所得的比重下降,客观上也使得健保财务收入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影响健保财务平衡。

其次,保险费各类目之间负担差异较大。台湾健保把保险对象分为六类十四目,各类目保险对象本人、雇主及政府负担比例各不一样,造成类目之间保费负担的差异。比如,第一类保险对象的公营事业人员,缴交保费时不必以全部薪资投保,而且有投保薪资的上限,保费负担比第二类保险对象大大减轻。另外,在第二类别保险对象里,职业工会会员保费负担比普通工人低,因而,很多被保险人纷纷以加入工会等方式来转移投保身份,以逃避高额保费。

最后,家庭成员多的保险对象负担更重。在台湾健保体制下,家庭成员多者,除了要为自己购买保险外,还要为家庭成员购买保险,一个人往往要同时负责好几个人的保费。这使得家庭成员多又以全薪投保的民众负担十分沉重,而单身又未以全薪投保的民众负担较轻。

2.保险费费率僵化。依据“全民健康保险法”的规定,健保财务可以对保险费率进行及时的调整,以维持财务平衡。从医疗保健支出占GDP比值来看,OECD国家平均每年支出在7-9%,而台湾平均只有5.88%,因而相对于OECD国家,台湾保险费率还有一定的上调空间。但是,台湾健保自实行以来,费率也只调整一次,且幅度很小。这是因为在台湾特殊的政治体制下,要想通过上调费率来达成财务平衡,困难重重。首先,由于台湾特殊的政治环境,政治家的活动都是为选举服务。为了取得选民的支持,获得竞选的成功,政治家往往反对保险费率的调涨。其次,由于保费负担的不公,调涨保险费率也会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保险费率调涨举步维艰。

(三)财务支出制度

由于健保制度的“道德风险”,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面临着医疗费用支出上涨的问题,因而都需要一套合理的制度来控制医疗成本,防止医疗浪费。台湾健保财务支出制度,就缺乏一套既保证民众健康不受损害又能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机制。

1.总额支付制使民众健康受损。台湾全民健保实施之初医疗支付主要采用论量计酬制度,即按照医生提供的服务量、民众的用药量及住院天数等来计算健保的医疗给付。这种支付制度虽然方便医疗费用的计量,但是不利于对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为了多获得健保医疗给付,医疗提供者往往增加服务量和用药量,民众也往往增加就医次数,导致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后来随着第二次健保财务危机的爆发,为抑制逐年高涨的医疗费用,台湾当局全面实施了总额支付制度。总额支付制度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只在医疗供给方控制费用支出,并没有在医疗需求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得民众的医疗需求仍然十分庞大,民众的医疗资源浪费仍然十分严重。在高涨的医疗需求面前,医疗提供者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在预算的总额内,就不得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从而使民众的健康受损。

2.药价黑洞蚕食健保收入。台湾健保药价黑洞每年都要蚕食几百亿的健保收入。所谓药价黑洞,是指健保局支付医疗院所交付保险对象(病患)的药品费用,与医疗院所实际购买价之间所产生的差距。据人民日报网络版香港2000年7月19日报道,台湾健保每年损失的药价黑洞达200亿元。为减少药价黑洞,从1999年到2002年,健保局共进行了三次药价调降,试图解决药价黑洞问题。结果表明,这一措施收效甚微。因为在新的药价下,医院基于营运营利的现实考虑,会重新寻找可获取最大药价差的药品,以取代原先采购的药品。这样,不仅药价黑洞没有得到解决,民众的健康也受到了损害。

3.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促使支出急剧上涨。台湾虽然实行了总额支付制度,医疗费用有所控制,但是医疗资源浪费,还是十分严重。全民健保实施后,台湾人民变得“爱逛医院、爱拿药、爱检查”。据统计,台湾目前平均每人每年看病次数高达15.3次、药费占全部健保费四分之一、门诊医疗花费占总医疗费六成以上,民众“不看白不看”的心理十分普遍。其次,医疗院所“可住(院)可不住的,要住;可割(手术)可不割的,要割;可照(内视镜)可不照的,要照;可开(药)可不开的,要开”的浪费现象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医疗资源浪费是台湾健保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导致了财务问题的日益恶化。

(四)其他客观因素

台湾健保财务失衡原因错综复杂,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客观的因素影响财务平衡。这些客观因素主要有:第一,台湾近年来经济发展不景气,财政日益恶化,企业纷纷外移,失业率上升,民众收入减少,使得健保保费收入锐减;第二,台湾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了健保财务危机。随着台湾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台湾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十年前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5%,如今达到9.6%。人口老龄化使得健保医疗费用大副增长,加剧了健保危机;第三,医疗科技的日益进步和新药的不断开发,以及医疗给付范围的扩大,也都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四.借鉴意义

实施健康保险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稳定社会的必要措施,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仍然是个健康保险不发达国家,健康保险体制还不健全,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低,因而,在新形势下完善健康保险体制是我国的重要任务。台湾全民健保实施十多年来,其改革的成功和失败,可为祖国大陆建立和完善健康保险制度提供可贵的借鉴意义。

(一)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多层次健康保险制度

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了以“低水平,广覆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医疗保险制度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保障目标定位于满足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并且强调个人在医疗费用支出上的责任。但是,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实践表明,单靠政府力量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可以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的健康保险需求,还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降低社会健康管理成本,提高健康管理质量和效率,减轻政府负担,构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建立有效的供方与需方医疗成本共同分担机制,控制医疗费用

为了防范“道德风险”,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一个理想的医疗保险体系要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一是保护消费者使其能避免患病时的财务风险;一是使医疗资源能够有效的运用。然而如果仅采用一个政策工具,而同时想达到这两个目标时,常陷于两难境地。因而,应该使供方成本分担制度与需方成本分担制度一起搭配使用,才可避免两难困境,同时兼顾风险保护与资源使用效率的双重目标。所以,完善我国的健康保险体制,必须寻求一套有效的供方与需方医疗成本共同分担机制,使民众健康在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三)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医院产权不清,医疗服务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与否关系到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和医疗卫生费用控制的效果。因而,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健康保险体系,当务之急是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另外,完善我国的健康保险体制,还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制定合理的保险费率,保证负担的公平。并且,还应该在农村大力推广医疗健康保险,使广大农民也有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付,吴娟.台湾健保:医疗制度乌托邦[N].南方周末,2006-04-06.

[2]杨志良,林雨静.全民健保财务问题及因应对策[N].中央日报(台湾),2002-03-01.

[3]陈孝平.健保财务应建立责任分摊制[N].联合报(台湾),2002-02-09.

[4]林秀美.全民健保财务入不敷出,再不改革恐影响医疗质量[N].民生报(台湾),2005-11-23.

[5]詹建富.健保10年支出破3兆[N].台湾《民生报》,2005-07-14.

[6]江东亮.感情变负担—谈全民健保之下的三个矛盾[J].全民健保月刊(台湾),2000.

[7]林端宜.台湾健康保险制度观[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2).

民众健康范文篇8

关键词: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财务危机

Abstract:TheimplementationofhealthinsuranceofallthepeopleofTaiwanhasmadeobviousachievementsinceitstartedin1995andthehealthofthepeoplehasbasicguarantee.However,thehealthinsuranceofTaiwanfacesseriousfinancialproblemandthreefinancialcriseshavebeeneruptedsofar.Thispaperanalyzesfinancialcrisisintheaspectsofmanagementsystem,financialreceiptssystemandfinancialexpendituresystemofTaiwan''''shealthinsuranceandsummarizesitslearningsignificanceforcompletingmain-landhealthinsurancesystem.

Keywords:Taiwan;healthinsuranceofallthepeople;financialcrisis

一.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的制度分析

台湾地区健康保险制度源于1950年的劳工保险,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有13种健康保险。由于当时这种保险制度存在着如保险费交纳不一、医疗费用支付标准不一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从1988年开始台湾当局就组织人员着手规划实施全民健康保险,简称全民健保。1994年8月9日,台湾当局公布了“全民健康保险法”,1995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全民健康保险,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

(一)台湾全民健保的制度模式

台湾全民健保前后规划了6年,台湾当局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实施经验,同时结合台湾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与民众需要,创立了具有特色的社会健康保险体制。其制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中央集权的单一公营体制。在台湾的全民健保体系中,中央健康保险局是整个健保运作的具体承担者,充当保险人的角色。健保局总局综合管理全局业务,负责业务制度规划、督导、研究发展、人力培训、信息管理等。健保局总局下设6个分局,直接办理承保业务、保险费收缴、医疗费用审查核对及特约医疗机构管理等业务。在台湾,负责监督全民健保运作的机构有:负责监督保险业务的“全民健康保险监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各项争议的“全民健康保险争议审议委员会”、负责协议与分配健保年度所需医疗费用总额的“全民健康保险医疗费用协议委员会”。这三个监督机构同健保局总局一起,向上对“行政院卫生署”负责,构成了全民健保的行政体系。

2.全民强制纳保。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法”中规定,凡是“中华民国”国民,在台湾地区设有户籍满四个月以上,都必须参加全民健保。此外,领有台湾地区居留证件的外籍人士,在台湾居留满四个月,也应该参加健保。可见,台湾全民健保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被保险人依其职业类别与所属投保单位,共分为六大类:第一类为公营事业机构公务或公职人员,私立学校教职员,自营作业主和雇主;第二类为职业工人,外雇船员,自营作业和雇主;第三类为农民和渔民;第四类为军人眷属;第五类为低收入户;第六类为荣民(指早期的退伍军人)、荣眷等。投保者中有职业者应透过所属单位投保,没有职业的可透过乡(镇、市、区)公所投保。

3.保险费收缴以薪资为依据。在台湾全民健保中,保费收入是健保资金的主要来源。具体由三部分负担:一是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二是被保险人所在单位(雇主)为被保险人所缴的保险费;三是“政府”为一些特定被保险人(第四类、第五类低收入户和第六类无职业荣民)所提供的补贴。在所有的保险对象中,除第四、五、六类保险对象以全体保险对象每人平均保险费作为计算基础,其它都以被保险人的薪资所得为计算基础。被保险人的资本所得,包括营利所得和财产所得,则未列入费基计算。

4.自负盈亏的财务责任制度。为避免全民健保拖垮财政,台湾健保实行的是自负盈亏的财务制度,健保必须负责自身的财务平衡。为了健全健保财务制度,台湾当局制定了一些措施:(1)允许及时调整保险费率。健保法规定保险费率最高上限为6%,开办第一年为4.25%,至少每两年精算一次。根据精算的结果和财务收支情况,可以对费率加以调整。(2)提取安全准备金。为了避免医疗费暴增或因经济不景气、失业等原因导致的保险费收人减少和保险财务短期失衡,健保法规定每年应从保费收入总额中提取5%的安全准备金,以保证健保财务的稳健运行。

廖添土: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财务危机论析5.医疗费用部分负担制度。所谓的“部分负担”是指,民众就医除了健保给付外,仍须自己负担部分医疗费用。推行部分负担制度,是为了强化患者的医疗成本意识及个人责任,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当使用。同时,为了避免因实施部分负担制度加重一些贫困民众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其正常就医,又订立了免除部分负担的相关措施。免除项目包括重大伤病、分娩、预防保健、山地离岛、慢性病连续处方笺等,免除对象涵盖低收入者、职业伤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及3岁以下儿童等弱势群体。

6.保险医疗给付范围广。参加了全民健保的台湾民众,在缴交保险费并领取健保卡后就可享受范围非常广的保险医疗给付。不管是牙医、西医还是中医门诊、急诊、住院、生育、预防保健、家庭病房、精神病社区康复等医疗服务都涵盖在保险给付的范围内,民众从小感冒到住院手术或重大疾病,仅需要担负部分负担费用,其余皆为保险给付。

(二)实施效果简评

台湾健保实施后,获得了国际上比较广泛的好评。健保开办后短短数年间,民众纳保率由1995的57.48%上升至2003年的98%,几乎全岛民众皆可接受健康保险社会保障,大大降低民众就医的经济障碍。特别是老、弱、妇、孺等医疗照护需求高的民众,就医不需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就可享受医疗照护。台湾健保取得了全民纳保、民众满意度高、保障范围广、就医方便、保费低廉等成效。2000年,英国的《经济学人》在评估《世界健康排行榜》时,综合各项指标,将台湾地区列为第二名。美国知名期刊《健康杂志》(HealthAffairs),也于2003年5月份专文论述台湾全民健保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财务危机的实证分析

台湾健保实施十余年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获得了台湾民众的支持。但是,健保的财务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财务危机屡屡爆发。依《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报道,从1995年至今,台湾健保的财政支出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收入每年的增长率为4.58%,而支出的增长率则达到5.71%。安全准备金至2004年只剩78.5亿元(新台币),健保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一)第一次财务危机(1999~2000年)

如表1和表2所示,台湾健保开办的前三年,财务状况良好。这三年每年的健保财务收入均大于财务支出,安全准备金也由1995年的371.44亿元(新台币,下同)上升到1997年的615.59亿元。但是,1998年财务支出急剧增长,而收入却增长缓慢,当年的健保财务就略微失衡,支出比收入多了约15.6亿元,这一财务缺口由安全准备金来平衡。到了1999年,健保财务失衡更加严重,爆发了第一次财务危机。这年财务支出远远高于收入,财务逆差达210.03亿元,安全准备金一下子减少了35%,只剩389.96亿元。

针对第一次财务危机,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措施。开源措施包括:查核投保金额、中断投保开单、协助弱势寻求补助、争取代位求偿、公益彩券盈余分配及烟品健康福利捐赠等。节流措施包括:防止医疗资源浪费、强化药品特材支付作业、查处医疗院所违规行为、落实医疗费用审查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了2000年健保财务状况有所改善,财务支出比上年有所减少,收入增加了203.64亿,财务略微出现了盈余。

(二)第二次财务危机(2001~2003年)

自2000年健保财务有所改善之后的三年,健保又爆发了第二次财务危机,财务缺口又开始加剧,直到2003年才有所缓和。这三年财务支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87%,而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5.76%,安全准备金逐年减少,2003年只剩下82.8亿。

为了应对这次财务危机,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保险费率,于2002年9月把保险费率由4.25%调整至4.55%,提高健保收入。其次,全面实施总额预算制度,适度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总额预算制度是指由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及专家学者共同协议医疗费用的年度支出总额,在总额范围内依照支付标准表决定服务报酬的一种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其目的是要医疗提供者共同承担财务风险责任,以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于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实施总额预算制度后,医疗费用得到一定的控制,年成长率在4%~5%之间。

(三)第三次财务危机(2004~至今)

在2003和2004两年,由于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加上调涨保险费率增加了健保收入,财务形势有所缓和,但依然是入不敷出,到2004年底安全准备金只剩下78.5亿元。2005年财务支出又开始大幅上涨,但财务收入却反而小降,使得财务缺口达650亿元,安全准备金变为负数。在现有费率制度下,按照健保的财务预算,未来五年健保财务缺口将进一步拉大,健保的财务危机将更加严峻。

针对这次财务危机,当局采取了采取了包括长期和短期两套措施。短期措施主要是实施所谓的多元微调方案,主要措施包括投保金额上限由87600元调整至131700元、军公教投保金额由薪资的82.42%调整至87.04%、争取烟品捐赠及代位求偿收入及拉大小区医疗与大型医院门诊部分负担差距等。长期措施则是谋划推出二代健保规划,其目标是建立权责相符、财务收支平衡、扩大社会参与、提升医疗质量的健保制度。

三.台湾全民健保财务危机综合成因分析

台湾全民健保实施的是自负盈亏的财务制度,保证全民健保的财务平衡,是事关健保能否永续经营的重要问题。每次健保财务危机的爆发,当局都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挽救,但收效甚微,健保财务依然入不敷出。健保财务危机屡屡爆发,根源在于健保自身的制度缺陷。要达成健保的财务平衡,台湾当局就应该从健保的制度层面上做一番彻底而有效的改革。

(一)健保管理制度

1.中央集权的公营体制,不利于健保的正常运作。台湾全民健保管理制度是一种单一的公办公营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不少弊端。首先,单一保险人体制缺乏多个保险人之间的竞争,无法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降低健保自身的运营成本,同时也无法满足民众多层次的健康保险需求。其次,中央集权的公营体制容易使“政府”的角色定位错误,致使健保行政与业务不分。在国际上实施社会性健康保险的国家(如德国),政府一般担任监督者及仲裁者角色,而非执行者。但在台湾健保的组织体制中,中央健康保险局既是管理者又是保险人,身具承保、医疗机构特约管理、支付标准订定、医疗费用审查与核付等多重身份。这种角色定位错误破坏了健保的正常运作体制,造成健保运作制度的畸形发展。

2.支出与收入缺乏连动机制,财务预算难以平衡。在台湾健保体制下,财务收支预算分别由“监理会”和“费协会”负责,收支预算相分离。其中,“监理会”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法规咨询、收入面的费率制定与监督等,而“费协会”的主要职能是在总额支付制度下负责健保财务的支出预算。由于“监理会”与“费协会”相互分立,使得收入与支出的缺乏连动关系。如果“费协会”为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决定增加预算支出,而“监理会”却决定费率不动、其它收入也不增加,则两者之间会出现财务缺口。这种收入与支出预算相分离、权责不对等的机制,不利于健保财务收支平衡。

3.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致使健保财产被侵吞。对台湾健保运作的监督主要由“监理会”负责。然而,由于台湾当局的无能和“监理会”监督的无力,健保财产一直不断的被侵吞。在台湾,政客、医界与不法集团串通“吃健保”的丑闻,屡屡见诸报端。据海峡都市报2006年3月31日报道,民进党“立委”林进兴、邱永仁所分别经营的两家医院,通过勾结假病患与假住院诈领健保费至少1.9亿和1.1亿。由此可见不法集团“吃健保”之猖獗,健保又岂能不爆发财务危机。

(二)健保财务收入制度

1.保险费负担不公。健保保险费的收取应充分重视负担的公平性,但是,台湾健保保险费的收取长久以来即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首先,工薪阶层负担沉重。由于保险费费基以薪资所得而非实际所得计算,因而健保财务主要由工薪阶层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薪资所得占台湾民众总所得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这一比例是55%),而其他所得,比如资本所得,所占的比重却逐渐升高。这种情况使得依靠薪资所得的工薪阶层保费负担越来越重,而大量资本所得者,拥有着巨额收入却不需分担保险费,显失公平。有报道说,台湾著名模特林志玲,年收入将近4300万,每个月的健保费,只要缴交604元,比许多上班族都还要低。另外,由于薪资收得占总所得的比重下降,客观上也使得健保财务收入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影响健保财务平衡。

其次,保险费各类目之间负担差异较大。台湾健保把保险对象分为六类十四目,各类目保险对象本人、雇主及政府负担比例各不一样,造成类目之间保费负担的差异。比如,第一类保险对象的公营事业人员,缴交保费时不必以全部薪资投保,而且有投保薪资的上限,保费负担比第二类保险对象大大减轻。另外,在第二类别保险对象里,职业工会会员保费负担比普通工人低,因而,很多被保险人纷纷以加入工会等方式来转移投保身份,以逃避高额保费。

最后,家庭成员多的保险对象负担更重。在台湾健保体制下,家庭成员多者,除了要为自己购买保险外,还要为家庭成员购买保险,一个人往往要同时负责好几个人的保费。这使得家庭成员多又以全薪投保的民众负担十分沉重,而单身又未以全薪投保的民众负担较轻。

2.保险费费率僵化。依据“全民健康保险法”的规定,健保财务可以对保险费率进行及时的调整,以维持财务平衡。从医疗保健支出占GDP比值来看,OECD国家平均每年支出在7-9%,而台湾平均只有5.88%,因而相对于OECD国家,台湾保险费率还有一定的上调空间。但是,台湾健保自实行以来,费率也只调整一次,且幅度很小。这是因为在台湾特殊的政治体制下,要想通过上调费率来达成财务平衡,困难重重。首先,由于台湾特殊的政治环境,政治家的活动都是为选举服务。为了取得选民的支持,获得竞选的成功,政治家往往反对保险费率的调涨。其次,由于保费负担的不公,调涨保险费率也会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保险费率调涨举步维艰。

(三)财务支出制度

由于健保制度的“道德风险”,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面临着医疗费用支出上涨的问题,因而都需要一套合理的制度来控制医疗成本,防止医疗浪费。台湾健保财务支出制度,就缺乏一套既保证民众健康不受损害又能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机制。

1.总额支付制使民众健康受损。台湾全民健保实施之初医疗支付主要采用论量计酬制度,即按照医生提供的服务量、民众的用药量及住院天数等来计算健保的医疗给付。这种支付制度虽然方便医疗费用的计量,但是不利于对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为了多获得健保医疗给付,医疗提供者往往增加服务量和用药量,民众也往往增加就医次数,导致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后来随着第二次健保财务危机的爆发,为抑制逐年高涨的医疗费用,台湾当局全面实施了总额支付制度。总额支付制度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只在医疗供给方控制费用支出,并没有在医疗需求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得民众的医疗需求仍然十分庞大,民众的医疗资源浪费仍然十分严重。在高涨的医疗需求面前,医疗提供者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在预算的总额内,就不得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从而使民众的健康受损。

2.药价黑洞蚕食健保收入。台湾健保药价黑洞每年都要蚕食几百亿的健保收入。所谓药价黑洞,是指健保局支付医疗院所交付保险对象(病患)的药品费用,与医疗院所实际购买价之间所产生的差距。据人民日报网络版香港2000年7月19日报道,台湾健保每年损失的药价黑洞达200亿元。为减少药价黑洞,从1999年到2002年,健保局共进行了三次药价调降,试图解决药价黑洞问题。结果表明,这一措施收效甚微。因为在新的药价下,医院基于营运营利的现实考虑,会重新寻找可获取最大药价差的药品,以取代原先采购的药品。这样,不仅药价黑洞没有得到解决,民众的健康也受到了损害。

3.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促使支出急剧上涨。台湾虽然实行了总额支付制度,医疗费用有所控制,但是医疗资源浪费,还是十分严重。全民健保实施后,台湾人民变得“爱逛医院、爱拿药、爱检查”。据统计,台湾目前平均每人每年看病次数高达15.3次、药费占全部健保费四分之一、门诊医疗花费占总医疗费六成以上,民众“不看白不看”的心理十分普遍。其次,医疗院所“可住(院)可不住的,要住;可割(手术)可不割的,要割;可照(内视镜)可不照的,要照;可开(药)可不开的,要开”的浪费现象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医疗资源浪费是台湾健保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导致了财务问题的日益恶化。

(四)其他客观因素

台湾健保财务失衡原因错综复杂,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客观的因素影响财务平衡。这些客观因素主要有:第一,台湾近年来经济发展不景气,财政日益恶化,企业纷纷外移,失业率上升,民众收入减少,使得健保保费收入锐减;第二,台湾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了健保财务危机。随着台湾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下降,台湾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十年前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5%,如今达到9.6%。人口老龄化使得健保医疗费用大副增长,加剧了健保危机;第三,医疗科技的日益进步和新药的不断开发,以及医疗给付范围的扩大,也都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四.借鉴意义

实施健康保险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稳定社会的必要措施,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仍然是个健康保险不发达国家,健康保险体制还不健全,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低,因而,在新形势下完善健康保险体制是我国的重要任务。台湾全民健保实施十多年来,其改革的成功和失败,可为祖国大陆建立和完善健康保险制度提供可贵的借鉴意义。

(一)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多层次健康保险制度

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了以“低水平,广覆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医疗保险制度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保障目标定位于满足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并且强调个人在医疗费用支出上的责任。但是,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实践表明,单靠政府力量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可以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的健康保险需求,还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降低社会健康管理成本,提高健康管理质量和效率,减轻政府负担,构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建立有效的供方与需方医疗成本共同分担机制,控制医疗费用

为了防范“道德风险”,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一个理想的医疗保险体系要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一是保护消费者使其能避免患病时的财务风险;一是使医疗资源能够有效的运用。然而如果仅采用一个政策工具,而同时想达到这两个目标时,常陷于两难境地。因而,应该使供方成本分担制度与需方成本分担制度一起搭配使用,才可避免两难困境,同时兼顾风险保护与资源使用效率的双重目标。所以,完善我国的健康保险体制,必须寻求一套有效的供方与需方医疗成本共同分担机制,使民众健康在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三)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医院产权不清,医疗服务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与否关系到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和医疗卫生费用控制的效果。因而,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健康保险体系,当务之急是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另外,完善我国的健康保险体制,还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制定合理的保险费率,保证负担的公平。并且,还应该在农村大力推广医疗健康保险,使广大农民也有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付,吴娟.台湾健保:医疗制度乌托邦[N].南方周末,2006-04-06.

[2]杨志良,林雨静.全民健保财务问题及因应对策[N].中央日报(台湾),2002-03-01.

[3]陈孝平.健保财务应建立责任分摊制[N].联合报(台湾),2002-02-09.

[4]林秀美.全民健保财务入不敷出,再不改革恐影响医疗质量[N].民生报(台湾),2005-11-23.

[5]詹建富.健保10年支出破3兆[N].台湾《民生报》,2005-07-14.

[6]江东亮.感情变负担—谈全民健保之下的三个矛盾[J].全民健保月刊(台湾),2000.

[7]林端宜.台湾健康保险制度观[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2).

民众健康范文篇9

关键词:社区;社区教育;文化强国

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的全体民众为主体,与社区个体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联系十分密切,旨在提升社区民众素质和生活水平,促进社区建设,改善社会问题的教育活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继续以教育为抓手。通过对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应对方案,力求找到符合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更好的满足社区民众需求,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奠定基础。

一、“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了更高地诉求,社会主要矛盾更加凸显,我国现实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问题成为制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主要因素。在报告中指出:“以继续推动发展为前提,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变化的关键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必须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对“创新”高度重视,提出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要不断推进理论、实践、制度、文化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新时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实现,陈旧的理论、制度、文化、思想等,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解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社会矛盾。创新与改革的主体归根结底是人,只有我们每个个体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而人的发展是依托教育这一载体,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现实保障。(二)历史方位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最新的历史方位。近代以来,党和人民长期不懈努力,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改变,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表现出了新的特征,新时代是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的整体判断,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发生新的变化。

二、“新时代”我国社区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师资数量少、专业化水平低。社区教育的师资数量较少和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是制约我国社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庞大的师资队伍和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是办好中国特色社区教育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整体专业化均处于较低水平,服务意识也相对较差,并且长期处于人员不足的状态,根本无法有效满足广大社区民众的多样化需求,导致社区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社区教育的开展效果,如何有效地扩充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二)社区教育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以社区为单位的全体民众,社区教育内容也必须对全体民众形成全覆盖,并且教育内容要随时展水平和民众的实际诉求及时做出调整,才能真正满足社区民众多样化、深层次的需求。然而,当前社区教育的内容更新速度相对缓慢,陈旧、滞后的教育内容与社区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需求不匹配,进而导致社区民众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不高,严重影响了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影响了社区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内容未能随时展而及时更新调整是我国社区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三)社区教育受教育者差异性较大。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进程的加快,社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受教育者的能力水平、生活条件和学历层次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个体对社区教育也存在着多元化需求,而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呈现出内容较为单一,形式相对单调,覆盖面较窄的现状,不能够为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与优质的服务,因此,很难调动社区广大民众的积极性,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我国开展社区教育的时间与西方国家相比较短,参与社区教育的工作人员较少,并呈现教学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相对滞后的现实情况,故而成为影响我国社区教育的重大制约因素。(四)社区教育体制机制不建全。社区教育工作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参与和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有效统筹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才能真正做好社区教育工作,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并没有纳入法制化轨道,社区教育各部门间缺乏协调沟通,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协调联动机制,由于我国社区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导致教育资源出现大量闲置和浪费的情况,教育资源共享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社区教育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没有完整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作保障,社区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随意性较强,扰乱了社区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秩序,因此,社区教育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建全是我国社区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

三、“新时代”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路径

由于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存在较多问题,社区民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导致民众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的现实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是由无数个社区组成,社区民众文化素养和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社区整体发展水平,社区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从一定层面上表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更好的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进而有效推进社会前进的步伐。我国社区教育的具体发展路径如下:(一)互联网+社区教育。面对社区民众对教育的多样化、深层次的需求,传统的社区教育方式和陈旧的社区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和现实渴望,必须将现代化教育方式应用到社区教育中,使互联网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为新时代社区教育提供优质的、符合民众需求的课程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远程教学,可以为社区民众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平台,社区民众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面对当前我国面向世界扩大开放力度的现实情况,在机遇与挑战中如何更好的提高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要让专业人才和劳动力接受更好的教育,使其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构建便利化社区教育模式。社区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离不开社区的发展,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新时代社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社区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社区整体的发展,更会影响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社区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构建便利化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为载体,“嵌入式”为手段,将资源、功能和多元的运行方式嵌入社区,实现可用资源的优化整合,更好的解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社会新型矛盾,进而促进社区发展更加和谐,推进社会前进的步伐。(三)从供给侧进行社区教育改革。加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建立社区长效运行机制,是新时代社区教育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着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协调社会多方参与,不断完善社区教育中的资源和利益的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调查研究当前社区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广大民众需求为导向,实现社区教育精准供给,满足民众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有效提高社区教育的参与度,提升民众在参与社区教育中的获得感,实现社区教育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效满足民众需求,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社区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实现社区教育工作的高效教学与管理,提升社区教育水平和管理效果,深入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对其进行整合优化,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结合地方特色和社区民众实际需求,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方法,提高民众学习兴趣,使社区民众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个人自我修养,有效促进社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进而推进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四)将体验式教学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在活动或游戏中,通过亲身体验后的体会和感受,以及自我反思失败或成功的原因,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个体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更好的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的一种先行后知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传统教学方式是基于教师传授知识,使学生了解和知道所讲授的知识是什么,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所学到的东西不能够较好的运用到实践中;然而,体验式教学方式却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这种教学方式是通过先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积极思考来寻求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再通过教师积极引导来获得解决问题最优化的途径与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真正实现社区民众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收获的教学目标。将体验式教学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社区教育中民众参与度较低的现实难题,提高社区民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教育中,不断提升民众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升社区教育整体水平,保持社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弥足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与不足,更好的服务社区民众,满足社区民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更好的解决民众对美好生活追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社区教育全民参与常态化。总而言之,只有将体验式教学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推进社区教育实现长足发展,以及促进整个社会教育改革的步伐,最终使人民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王宗魁.北京市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2]叶忠海.成人教育学通论.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3]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陈为化,李飞虎.终身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对社区教育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中国成人教育.2017(12).

民众健康范文篇10

真切地了解这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奥运会民意调查”课题组于2008年近日在北京市进行了一项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大型民意调查。

调查显示:民众获取北京奥运会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和人际传播等

针对民众获取北京奥运会信息的渠道,本项调查考察了北京民众对报纸、广播、电视、家人、朋友等13种媒体或传播途径的接触频度。调查结果如下:

1、电视是北京民众获取奥运会信息时接触频度最高的一种渠道,八成以上(85.2%)的北京民众经常通过电视获取北京奥运会信息;其次是报纸,半数以上(53.7%)的北京民众经常通过报纸获取北京奥运会信息。广播也进入前三甲,有四成以上(43.9%)的北京民众经常通过广播获取北京奥运会信息。2、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排在第4位,有三分之一以上(37.2%)的北京民众经常通过这个渠道获取北京奥运会信息;而作为新旧媒体结合体的户外广告或社区公告栏,则有近三成(29.4%)的北京民众经常通过这个渠道获取北京奥运会信息。3、人际传播也是北京民众获取奥运信息的重要手段。事实上,经常通过家人、朋友、同事/同学及社交场合等人际传播途径获取奥运信息的人数分别占总数的32.3%、30.1%、27.4%及21.6%。4、接触频度较低的媒体是杂志和手机短信,分别只有16.2%和12.8%的北京民众经常通过该种渠道获取奥运会信息。5、由于并非每位民众都有机会亲临奥运会活动现场,因此,北京民众通过亲身经历奥运会活动和亲临现场获得奥运会信息的比例分别为10.3%和6.9%。

调查表明:民众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焦点是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奖牌数量以及国外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总体评价等

本项调查列出了14个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事项或领域,以考察人们的关注焦点。调查结果如下:

1、关于北京奥运会,北京民众最主要的关注点是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拼搏精神、中国代表团的奖牌数量、开幕式/颁奖仪式/闭幕式、奥运会期间环境状况的改善、奥运比赛的过程及本届奥运会的中国文化特色,其关注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2%、91.8%、90.2%、89.9%、88.3%、88%,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九成左右。2、关注程度排在第二梯次的是国外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总体评价、有关竞技项目记录的突破、北京奥运会展示出来的新科技及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其关注人数比例分别为81.8%、81.7%、80.7%、78.7%,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八成左右。3、接下来的关注热点依次有中国民众参与北京奥运会的情况、北京奥运会显示出来的中外文化差异、各国明星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各国运动员/裁判/教练的趣闻轶事,其关注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5.8%、75.6%、67%、52.5%。

调查显示:对北京奥运会影响效果的预期较高。超过九成的民众认为北京奥运会将促进外国人更加正面地了解中国、提升民众的公共道德水平等

北京奥运会的真正影响效果有待客观评估乃至事后检验。但通过考察民众对北京奥运会影响效果的主观预期,可以解读民众在有关事项上的内心愿望和期许。本项调查列举了多个有关项目,以征求民众的看法,调查结果如下:

1、北京民众预期,北京奥运会最大的影响效果将是正面的国际影响。其中,91.7%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91.4%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将促进国际合作,91.3%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将促进外国人更加正面地了解中国,做这些预期的被调查人数均超出九成。2、在国内发展方面,绝大多数北京民众也预期北京奥运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其中,90.1%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将提升民众的公共道德水平(如排队、助人、礼让等),88.3%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将提高国家动员民众参与国家大事的能力,85.9%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将总体上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83.2%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将促进各种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79.7%的认为北京奥运会将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3、近八成(79.3%)的人预期北京奥运会将让中国人更加接受通过竞争求胜的观念,更有近九成(89%)的北京民众认为北京奥运会将导致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和锻炼。4、79.4%的人预期北京奥运会将促使老百姓更愿意了解其他国家,81.4%的人认为北京奥运会将提高中国人了解本民族文化历史的需求,两者的人数比例正好都是被调查总人数的八成左右。

调查表明:民众参与北京奥运会的动机多元化,最具有普遍性的动机是“见证重要的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