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8:27

蜜蜂范文篇1

一、《荔枝蜜》(第一册一七课)

《荔枝蜜》是现代作家杨朔的散文名作。文中所涉的蜜蜂知识有六处知识性、表达上的错误和失妥。限于篇幅,此文无法表述,需另文小议。

二、《万紫千红的花》(第三册二一课)

课文在说明昆虫对花色的选择时,举有一例:"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188页1~2行)

此例欠科学根据,也与事实相悖。

国内外养蜂家早已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蜜蜂对黄、白、蓝几种光色特别敏感,对于红光是色盲,不能区别红黑二色。对此,各种蜂著多有介绍,养蜂者也尽人皆知。

从蜜蜂采集活动看,仲春时节,大江南北尽染黄色,这便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进入了盛花期。油菜是我国春天的第一个主要蜜粉源作物,只要天气晴好,蜜蜂就嗡嗡嘤嘤地忙碌于?quot;黄海"之中;养蜂者欣喜地产蜜取(王)浆,称之"黄金时节"。南方与油菜花几乎同期开放的还有白、红、粉红色的李、杏、桃等果木花,密蜂也会采访,但并不表现偏爱;稍后开紫红色花的紫云英同为春季的大宗蜜源作物,盛花期蜜蜂云集花间,那是因为黄色的油菜花泌蜜已近终了,并非蜜蜂"喜欢"而厚此薄彼。北方大面积种植的葵花是花呈全黄色的蜜粉作物,每逢秋季南方成千上万的蜂场运蜂北上赶采葵花、决非失智之举。倘若蜜蜂"不大喜欢黄色",那我国几十万众的养蜂大军,可就断财路空兴叹,弃蜂业改他行了!蜜蜂对黄色敏感,红色失盲,在养蜂业中还具有实际意义:将蜂箱前壁(或全箱)漆成黄、白、蓝几色可避免采集蜂、试飞新蜂和婚飞的蜂王错投他箱;暗室越冬的蜂群作必要检查时,以红灯照明,可免蜂群趋光躁动;王浆生产季节若缺花源,须傍黑饲喂糖浆,操作时灯蒙红布,蜜蜂就不会起飞扑面蜇人、离巢损失。

必须说明的是,在蜜蜂眼里,花朵的红色与灯光的红色或许有别,蜂采红花也许是花的蜜粉香味起了引诱作用,否则蜜蜂采集的红花就难以思议、无从解释了。

故《万紫千红的花》一文举此例明显失妥,须作修改。

三、第三册第六单元说明文后的作文训练"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中所附资料(233页),多处说明欠科学、准确、缜密,或伴有知识性错误。

1."蜂群通常是由一只蜂王和一二万只工蜂组成。"

①"通常"在养蜂学中多指蜂群时处繁殖期或生产期。在此期间,一群蜂是由三种形态和职能不同的蜂组成,即一只蜂王、大批工蜂和少数雄蜂共同生活在一个群体里。此句既明言"通常",那就不能疏漏"少数雄蜂"。

②"一二万只工蜂"欠准确。我国现代饲养的当家蜂种是遍布世界的意大利蜂(俗称意蜂)。这种蜂的工蜂数为"一二万?quot;时,若非早春繁殖初期,就一定是秋后繁殖未期,"通常"蜂数多为二至四万。如果让"一二万只"的蜂群生产,养蜂者急功近利,即未精蜂道。只有中华蜜蜂(俗称中蜂),有工蜂"一二万只",才与实际相符。然此句未作确指。

2.蜂王"一昼夜可产一万五千到两万粒卵"、"靠工蜂采集花精供养"。

①蜂王是发育完全的雌性蜂,系蜂群成员共同之母,其产卵能力为动物界所罕见,号称"产卵机器"。即便如此,其日产卵量也只是"一万五千到两万"的十分之一或稍多一点,迄今全世界未见蜂王产卵逾三千的报道。反之,我们不难设想:蜂王"一昼夜可产一万五千到两万粒?quot;,即四五秒钟产一粒卵,那不是缝纫机操作状态机针上下运动的节奏,便是影视特技快镜头显示的奇异景象了。此种咄咄怪事出现在权威无上的教科书中,是不谙蜂事者的杜撰,还是排版勘校的失误?

②蜂王"靠工蜂采集花精供养着"吗?国内外所有蜂著均无"花精"一说,养蜂人也不知"花精"系指何物。蜜蜂采集的是植物的花粉花蜜,蜜源缺少时,也采集蜜露(植物花外蜜腺的分泌物)或甘露(蚜虫、叶蝉等排泄的甜质物),还采集某些植物新生枝腋芽处的树脂类物质,这种物质经蜜蜂加工后称作蜂胶,不供食用。若诗文中以"花精"代指花粉、花蜜,尚可为作者乏解蜂事用语无状而不足为怪,但引作教科书中的资料,该是真凭实据的不易之论。否则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受之于心,岂不贻误后学!其实,正常蜂群中的蜂王终生食用青年工蜂从咽腺(又称王浆腺、营养腺)里分泌的王浆,从不取食工蜂采集的蜜粉。

3.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工蜂的寿命多长?繁殖泌蜜期由于劳累,只能活一个月左右,而"秋后出房的,越冬期能活六个月以上"(《养蜂技术指导》起宗礼),北方寒冷地区甚至"可达九个月"(《养蜂学》苏·舍尔宾纳)。

从参考题和所附资料分析,此题意图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蜜蜂知识,对蜜蜂作准确的说明外,还有教育学生学习蜜蜂勤劳、无私精神的意向。故宜在"工蜂……调节蜂群内的温度和湿度"后,补上:"在繁殖、酿蜜忙碌的季节里只能活三四十天",并将"最多活六个月"改为"北方的蜂群",越冬期可活六个月左右。

4."开花时节,蜜蜂……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在谁见过蜜蜂在明亮的"月色"下"采花"?蜜蜂酿蜜在蜂巢中进行,终日不辍,何须"趁着月色"?文学作品中"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张是神来之笔,在说明性的资料中将蜜蜂理想化到"趁着月色采花酿蜜"的程度怕有失明智。"不论说话或作文,符合事实是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与事实不符,尽管语法和修辞上都没有毛病,也仍然站不住?quot;(《语法修辞讲话》233页吕叔湘熙)此处非但事实可疑,纯系子虚乌有。只有改为"开花时节,蜜蜂白天忙采集,夜晚还要忙酿蜜"才符事实。

5.(第6则)国内外研究蜜蜂传递信息的最新资料表明:出巢侦察植物"开花泌蜜"的蜜蜂"告诉"同伴的方法,不仅凭"''''语言''''--蜜蜂的舞蹈",除辅以食物传递、触角感知等方式外,还有迄今仍未破译的更奇妙的手段(有人谓之电磁感应或生物电感应)。此说毋须纳入教科书,但似可写进《教师教学用书》。

6.不同蜂著述及蜜蜂采花酿蜜活动的数据相差甚大。第7则文字中的某些数据不宜采用确数,拟择常用数据作下述为好:

"蜜蜂要酿成一公斤蜜,需要一万只工蜂各采蜜四五次,采集一百万朵左右的花。……蜜蜂酿一公斤蜜,采集蜂总飞程逾四十五万公里以上。……"

"蜂房"一词系"蜂巢"或"蜂箱"之错。"蜂房"仅指蜜蜂用泌蜡筑造而成的单个眼状正六角形的"巢房","蜂巢"为蜜蜂之巢所,"蜂房"与"蜂巢"有单个(局部)与整体之别,如同人之居所"房间"与"房屋"一般。

8、9两则资料源于《荔枝蜜》,另文议述。

四、第四册第三单元议论文后的作文训练"一事一议"中的"预备活动"(105页)。

提示:①见上述三(6)。

②从蜜蜂采多种花才能酿出佳蜜看,"多种花"酿"佳蜜"实为误解。现代养蜂业无论从蜂蜜生产方式,还是国内外销售市场检验蜂蜜的质量要求看,一致认为单一花种的浅色蜂蜜,质地纯正,滋味甜润,香气独特,口感适畅,属一等(优质)蜂蜜,像我国生产的荔枝、椴树、刺槐、紫云英等种蜜,颇受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恰恰是无主要优质蜜源泌蜜的少花期,蜜蜂采集"多种花"酿出的蜜被视为"杂花蜜",列于等外,其色泽为深琥珀色或深棕色,味虽甜,但远不及一等蜜纯正,有的尚有苦涩味、刺激性,无销售市场,极少供人食用,多作蜜蜂饲料?quot;佳蜜"无疑是指有销售市场、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等蜜或仅次于一等的油菜、枣花、葵花等种蜂蜜。因此蜜蜂采"多种花"酿出"佳蜜"的说法,既不符合蜂蜜生产的实际情况,也偏离了人的品尝要求。

蜜蜂范文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协会名称为:浙江省蜜蜂产业协会,英文名称为

,其缩写为。

第二条

本协会是由全省从事蜜蜂养殖及蜂产品、蜂机具、蜂药等加工、经营、科研、教育、推广、蜂产品质量监测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行业自律组织,是经省民政厅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业务主管理单位浙江省农业厅,接受登记管理机关浙江省民政厅管理和指导。

第三条

本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以企业为本,强化服务,发挥政府、市场和行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协调会员关系,及时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严格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管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在蜂业行业中发挥服务、沟通和协调的作用,推动我省蜂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促进科技进步,确保蜂产品安全,提高养蜂生产水平,繁荣农村经济,保障社会有效供给,发展国民经济作出贡献。

第四条本协会的办公场所设在杭州市凤起东路号。

第二章职责和业务范围

第五条本协会的主要业务范围:

(一)协助行业管理部门进行业务管理;调查国内外蜂业发展情况,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为政府制订行业发展方针、政策、措施和规划提出建议;

(二)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要求和建议,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协调会员之间的关系,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

(三)督促会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恪守职业道德;制订实施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保证产品质量,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四)宣传、普及蜂业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总结交流先进管理经验,指导和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协助行业管理部门开展企业评价和行业评比表彰;

(五)加强与国内外有关经济组织的联络,开展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组织会员学习考察;

(六)承办蜂业基建投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项目的前期评估和技术论证;

(七)负责与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及省外相关协会的联系与交流;

(八)建立蜂业的信息网络,汇集整理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编印行业有关资料或刊物,受理技术咨询服务;

(九)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交办的工作事项。

第三章会员

第六条本协会设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

第七条申请加入本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承认并遵守本协会章程;

(二)自愿提出申请;

(三)按章缴纳会费;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团体会员为从事蜂业相关工作,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五)个人会员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在蜂业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者。

第八条会员入会程序:

(一)一般入会程序

.提出书面申请。

.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成为本会会员,并发给会员证书。

(二)市(地)、县级协会可直接入会。

第九条会员的权利:

(一)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享受协会优惠提供的各项服务;

(三)对协会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建议和批评;

(四)要求协会向政府反映意见和建议,要求协会对其合法权益给予保护。

第十条会员的义务:

(一)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维护协会的合法权益,积极参加协会各项活动;

(二)支持协会的工作,及时提供协会所需的资料和情况,完成协会委托的工作任务;

(三)遵守行规行约,维护行业共同利益;

(四)按规定缴纳会费。

第十一条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向常务理事会办理退会手续,交回会员证。凡不履行义务满一年者,视为自行退会;

第十二条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予以除名:

(一)依法被取缔法人资格;

(二)有严重损害本协会行规行约和宗旨的;

(三)企业停产、转产或依法宣告破产后不主动提出退会申请的。

第十三条会员退会,不得要求退还所缴会费与捐赠。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十四条本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行使以下职权:

(一)制定和修改本协会章程;

(二)讨论、决定本协会的工作方针、任务;

(三)选举和罢免本协会理事;

(四)审议并批准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五)决定本协会终止及其它重大事项。

第十五条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才能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四年。因特殊原因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行业主管机关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七条理事会为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协会的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十八条理事会的职责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本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协会工作情况和财务状况;

(五)批准吸收新会员,批准会员退会,决定会员除名;

(六)聘请本协会名誉会长;

(七)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八)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负责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表彰活动;

(十一)决定其它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理事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由会长或主持工作的副会长召集;情况特殊时也可采取通讯方式召开。

蜜蜂范文篇3

1996年2月,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中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统计结果:日本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母亲、坂木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105名美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迈克尔、乔丹(球星)、母亲;而12000名中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父亲列第十位,母亲列第十一位,甚至不如一位电影明星。1996年4月17日河南《教育时报》刊登了一则消息,标题是《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文章写道:“日前,常州市妇联对有在读学生的700户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发人深省:有54.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的竟是‘家长’。”

蜜蜂和蚂蚁,同样是工作可给人们带来的结果不同;同样是父母,而且中国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心血、力气、脑筋,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流的,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不妨来看看中国的家庭教育。

案例1:劳动课上,某初中老师分配甲学生打扫卫生,学生甲说:“老师我不会”“那为何不会?”“我在家里从来不做家务”。

案例2:学校办公室一角:某教师在跟某学生谈话,学生态度由原来的骄横变得柔顺,一会家长赶到,挥起拳头就打。过不了几天,某老师又在找该学生谈话,如此反反复复。

案例3:某教师在抱怨,已经很多次通知某某家长来学校,可一次也没有见到该家长的面。

透过上面几个例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是娇宠型

表现为家长不重视孩子自理能力、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要求过于满足。

二是专制粗暴型

主要表现为一些家长恪守“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子女采取严厉管制和强迫教育。

三是放任型

这些家长有的是因为平时工作繁忙,也有的是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改变现状,我个人认为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孩子的天性、个性和兴趣、爱好

注重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培养,注重方法的给予和能力的提高,不搞长辈意志控制和硬性灌输,更不搞棍棒教育。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位老师,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孩子的内在兴趣。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第二: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学会与孩子沟通

现在的父母一般都是双职工,空余时间比较少,可不管怎样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抽出时间和她聊天、交流、沟通,父母的责任在于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他到底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什么事让他快乐无比,什么事让他痛苦,做父母的应该在第一时间了解。在2006级中,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性格很内向,当时她暗恋着同班一位男同学,学习成绩下落,父母和老师都不知道引起成绩下落的原因,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聊天,交流,在父母亲关爱下,最后了解了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走出了误区,现在这个学生在高中学习,健康地成长着。所以在家庭中,民主、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沟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灵所需要的阳光和雨露,做家长的要学会拥有这把钥匙。

第三:学会欣赏,让孩子充满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我们看不到优点只看到缺点,那么我们给予的批评比较多,孩子就会丧失信心;相反如果我们看到的优点多,适当表扬,那么孩子将充满自信,会把自己的优点更多地表现出来。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先天残疾的聋童光辉历程:6岁时就能认2000多个汉字,8岁时能被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10岁时出版6万字的科幻童话,11岁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先后三次跳级,用9年时间学完中小学12年的全部课程,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17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受到主席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18岁主演张艺谋根据其真实故事改变的电影《不能没有你》风靡全国。20岁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又赴美攻读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她是谁?是周弘赏识教育下的周婷婷。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要更多地学会欣赏自己孩子的优点。

第四:注意引导,用生动的故事来传授道理

蜜蜂范文篇4

关键词:蜜蜂行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通过观察和利用自然界中蜜蜂总能以极高的效率找到优质蜜源,由此而产生了人工蜂群算法[1],可见蜜蜂行为与人工智能研究早已结合在一起。相比于发达国家的养蜂产业,中国养殖业规模小效率低,蜂农劳动强度大,加之掺假蜜和加工蜜挤占市场,使优质蜂蜜受到冲击,影响到养蜂产业的发展。福建农林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最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养蜂业,试图从理念上改变中国养蜂业重复、低效的劳动。中国养蜂行业暂无获取数据的有效手段,且缺乏优质蜂蜜的筛选、认证和分级体系,因此莫岛蜂业从养蜂业的智能化、标准化及蜂农的劳动强度着手,引入数字化管理,设计集北斗科技、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于一体的蜂箱[2],实现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调控,以及对天敌威胁的预警、蜜蜂生长状态监控、出勤情况监测、重量实时监控和蜂蜜可追溯等的功能。智能养蜂系统能有效监督蜂农生产行为,建立蜂农诚信生产档案,预估蜂农的年产量,有助于蜂农准确了解蜂箱内的状态,及时给出对策,以减少蜂群的损失。系统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其中,软件包括溯源系统、蜂群状况查看系统、时事通知手机软件、农场罗盘等,硬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蜂门进出红外计数仪、精准称重组件、蜂门声音检测仪、GPS和北斗定位、通信设备、蓄电池、太阳能充电板等。其优点是安装简易,经久耐用,可作为蜂箱底座,不改变蜂农使用的习惯,适用于方形蜂箱,在材料和操作上对蜜蜂友好,适宜山区或偏远地区的低信号以及高温高湿的环境。备选硬件有二氧化碳、有机挥发气体等气体检测功能,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更改组装。现对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探索人工智能养蜂情况加以总结。

1温湿度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人工智能养蜂系统的温湿度监测涉及若干程序。首先,感知所处环境的温湿度,给出判断;若感测到温湿度有异常,则判断这个状态时间持续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如果出现异常,超过预设时间,则向主控机输出异常信号,随后判断异常处理是否完成,完成后报警将被取消。利用控制器与主控电脑可实现蜂箱温湿度远程控制,从而实现更有效及时的环境温湿度管理。数据通信是要实现串口异常检测及串口初始化。数据发送是与单片机发送信号进行通信握手,使整个数据传输过程同步。数据接收是对从单片机传送到输入缓冲区的数据进行读取,数据转换与计算就是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转换、补偿,并利用公式计算所需。数据检测是对数据进行检验,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和完整,并进行处理。数据存储、分析是要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查询、统计[3]。近端与远端通信过程中,采用串行RS-232C,RS485标准,实现PC机与单片机间的数据传输[4]。蜜蜂社会以蜂王繁殖为中心,蜂箱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湿度为75%~80%[5]。由于蜂巢是较封闭的空间,夏天气温高时,辐射温度很容易达到40℃以上,温度过高很有可能导致蜜蜂逃亡或者发生蜂病;冬天气温骤降,山区气温常在0℃以下,可能导致蜜蜂无法安全越冬。在传统蜂箱模式下,温度的控制一般是凭借养蜂人经验,或者人工测定养蜂现场的温度,从而确定辅助降温措施,若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情况,可能会造成较大损失。下姜村莫岛蜂业的蜂农在采用智能蜂箱后,利用内置的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蜂箱内部的温湿度,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时事传输至统一管理平台和养蜂人手机程序(APP),实现对蜂箱温湿度的实时监控,同时系统根据季节的变换,设置不同的报警温湿度。当温湿度与设定的标准范围有差异时,会以手机APP推送信息,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警示[5]。

2蜜蜂分蜂预警技术

蜜蜂分蜂时,蜂王会带领一半以上的工蜂和一些雄蜂从原先的蜂巢中飞走,在树丛或别的地方形成新的分蜂群。对于分蜂群,追回捕获是件麻烦事,经常会面临危险,即使付出代价也无法保证都能收回。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将蜜蜂作为研究对象,能预测蜜蜂分蜂行为,及时进行处理来防止蜂王从蜂群中飞出的方法[6]。在蜂箱内放入麦克风探头和温湿度探头,可以利用声波标签的声学原理来预测蜜蜂的行为。在分蜂活动出现的初期阶段,声波频率大概为110Hz,当声波达到300Hz时,分蜂现象就会出现,当蜂群进入快速分蜂期时,群内的声波范围为150~500Hz[7]。根据文献统计,蜂群在分蜂初期,蜂巢中心温度为33℃,当温度急升至35℃时会产生分蜂现象,蜜蜂高度活跃,翅膀的扇风会增强蜂巢内的空气流通,使蜂巢温度降至32℃以下,这个温度表示分蜂活动的结束。在蜜蜂分群后,蜂箱内的温度又会上升。利用蜂箱内的声波特性、温度变化可作为预测蜜蜂分群的重要指标[6]。

3蜂箱称重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蜂蜜群体及蜂蜜总体重量的实时监控技术是通过巢框下方沿蜂箱边框安装的压力感知装置,金属结构承重条,将重量信息传递至位于蜂箱四角的传感器。在传统养蜂下,蜂农需经常打开蜂箱来检查蜂群情况,而智能蜂箱压力感知装置能通过蜂箱数据采集DTU(datatransferunit),将重量数据上传到管理平台,做到实时监测蜂蜜的生产进程[5]。蜂农可对数据进行监视,人工智能系统会通过数据学习,预测每个蜂箱的最佳开箱采蜜或者添加空巢框的时间,减少对蜜蜂活动的干扰,保持箱内的正常温度及蜂群的正常活动[5]。

4蜂群综合神经网络监测技术

人工智能养蜂监测系统引入了神经网络的概念,生物神经网络一般指生物的大脑神经元,由细胞、触点等组成的网络,用于产生生物的意识,帮助生物进行思考和行动。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的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并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8]。生物神经网络是产生生物意识、帮助生物体思考和行动的必备产品。图1为中蜂养殖综合神经网络实现方法,通过模仿生物神经网络形成智能蜂窝神经网络,并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影响蜜蜂的生物习性,提高蜜蜂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蜂蜜产量。本研究在分析蜂群行为与检测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蜂群多特征长期监测系统,采用无线局域网(Wi-Fi)作为一个蜂场的内网进行数据通信,可实现视距100m的信号覆盖。如果以1m的间隔部署蜂箱,理论上可实现上万箱的信号覆盖,能够满足实际部署的需求。基于上述考虑,研究构建了蜂群监测系统结构,每个智能蜂箱上布置一套用于采集蜂群信息的检测装置,并通过Wi-Fi上传至路由器,再经过移动网络上传至云服务器中进行存储和分析,用户则可通过访问云服务器了解蜂群状态,进行蜂群管理。该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融合多种传感器,能够检测蜂群的多个特征(蜂箱内部的温度、湿度、蜂群重量、声音和蜜蜂的进出量),并利用无线数据同步传输技术,将这些数据上传到远程云服务器中[9]。通过智能蜂箱执行算法,由侦查蜂出发寻找更远处的优质食物源,提高被诱回巢的蜜蜂数量,利用蜜蜂种群的固有属性,提高侦查蜂的活力,形成新的生物神经网络,在不断的算法执行中,准确性逐步提高,功能更完善,工作效率提升,蜂蜜产量增加。

5人工智能养蜂系统的溯源体系

人工智能养蜂系统的软件实现了蜂产品溯源体系。如图2所示,通过划分商家-县-乡镇-蜂农的地块,具体行为追溯至每个蜂箱和蜂农的地块。溯源系统包括以下三个模块:蜂群状况查看模块(蜂群进出、蜂群环境、蜂箱重量等一键可知)、一键通知模块(通知可直接通过钉钉APP送达蜂农、商家,做到即时提醒)、农场罗盘模块(一屏显示品控进度,产蜜数量,违规生产行为数量,蜂农成熟蜜采收行为的信息)。原产地身份证利用IoT+区块链+溯源模式,利用阿里云物联网获取对农事生产全链路关键环节的数据,通过现场布设的传感器、摄像头、专用PDA等设备进行自动采集,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路信息传到区块链中,创建唯一的“原产地身份证”,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在区块链溯源系统,由于蜂产品产业链长,行业标准不规范,自身生产工艺复杂,蜂产品质量难以保证[10]。蜂蜜进行生产技术工艺设计流程的复杂性和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可用性的限制,不可能将生产各环节的信息系统作为追溯信息来构建质量追溯链。人工智能养蜂系统尽可能精确地记录影响蜂产品质量的要素,找到影响蜜蜂质量的重要质量控制点,以确定可追溯性信息。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5.1追溯条码

采用EAN/UCC-128条码技术,对蜂产品编码系统的主要编码,如饲养人、季节、蜜源、加工节点、批次、可追溯编码、商品码等进行界定[10]。随着原料蜜→收割浓缩→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等将各环节中的追溯点信息记录到条码标签上,通过技术上传到服务器数据库,方便消费者和管理者的查询。

5.2采用关键控制点

(HACCP)质量管理系统实现条码过程追溯,对重要质量控制点进行规范化界定,采用HACCP管理理念,确立影响蜂蜜质量的重要质量采集点及关键控制点,建立蜂产品质量追溯系统[11]。引入养蜂日志和环境信息,对蜂产品原料进行详细的管理和记录,蜂产品的养蜂日志可在网站的养蜂日志查询。关键控制点选择蜜蜂饲养点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条件、养蜂路线、蜜源、蜂群管理、蜂病防治等,综合形成每个蜂箱的数据[10]。

6小结

蜜蜂范文篇5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1.蜜粉源的具备。一般地区基本实现林区种植区,要对林区的树木进行分析是否具备蜜粉源优势,对有利于蜜蜂生产采集的蜜粉源要掌握习性,比如流蜜时间和粉源时间以及气候温度对资源的影响,这些条件对蜜蜂养殖有着重要关系。还要对当地农民的种植物进行咨询,例如北方地区有好多种植荞麦、葵花及经济作物黄芪、枸杞,牧草有紫花苜宿、草木犀等等这些都有利于蜜蜂养殖,衔接性强,气候适中,是蜜蜂养殖的先决条件。2.干净的水源。北方许多地方是水资源缺乏,靠降雨收集,如果人为不创造蜜蜂饮用水,靠蜜蜂自身飞行数公里去采集,会加重蜜蜂的劳力,同时缩短蜜蜂寿命。无论哪种蜜源何时开花流蜜,只要在流蜜期前和结束前,蜂王所产的卵均成为该流蜜期的适龄采集蜂,期间培育需大量饮用水,才能使青壮年蜂出现的高峰与大流蜜期相吻合,充分发挥采集优势,从而为丰产奠定基础。3.蜜源植物的分布面积确定。整体估计有效蜜粉源的分布面积,同时要认定不同时期的蜜粉源衔接时段,从而确定这个贫困村适合选择定地养殖还是小转场养殖,这样能使蜜蜂的生产效益最大化。一般按每群蜂占有蜜源作物200~300m2计算,合理部署贫困村蜜蜂养殖数量和规模发展,这是对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思路确定,做到扶一户保证富一户,贫困户见效后,会带动周边积极参与蜜蜂养殖。4.对象的选择。目前农村人口很多是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面对这类群体的人进行蜜蜂养殖扶持,工作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地调查走访村户,掌握致贫原因,每户人员结构组成:身体状况、劳力、病残、文化技术等进行填表梳理,对贫困户既符合条件扶持,又有一定头脑和劳力,勤于学习,更有养蜂积极性,认准一户发展一户,绝不求多。

二、配套的专业技术服务跟踪

蜜蜂范文篇6

1.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构思技巧;通过对平常事物的体察,引发出富于哲理的思考,并以生动的画面烘托跌宕的情思,从而表现出歌颂新生活及其创造者的中心思想。

3.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是如何赞美蜜蜂的?又如何转而歌颂劳动人民的?

分析:首先通过写蜂蜜来间接赞美蜜蜂,如“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更多的是直接赞蜜蜂,如“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通过上述语句,歌颂了劳动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的高贵品质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那么,作者为何说蜜蜂是“渺小”,却又是“高尚”的呢?这是否矛盾?不矛盾。“渺小”是指蜜蜂的形体而言,“高尚”指蜜蜂的品质。即“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作者通过视点转移的办法来完成两个事物的衔接。当我们参观“养蜂大厦”,赞颂蜜蜂,为蜜蜂的可贵精神激动不已时,作者又将视线移向远方,“透过荔枝树林”展现出田野广阔的现实情景:“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这样自然地由蜂写到了人。

这里作者抓住了人和蜂之间的共同点,赞美蜜蜂,也是歌颂广大劳动人民。蜜蜂在酿蜜,给人们带来清香、甘甜,农民“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极好的东西”。这里作者采用点睛之笔,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作者在结尾处写自己在梦中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就表现了作者向小蜜蜂学习,向劳动人民学习,为社会,为他人辛勤、忘我地工作的强烈愿望,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文章的题目叫“荔枝蜜”,但是,荔枝蜜并不是本文着重描写的对象。作者从此生发开来,立意在赞颂酿造这荔枝蜜的蜜蜂,进而自然联系社会生活,道出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全文的线索是“蜜蜂——荔枝、荔枝蜜——蜜蜂”。文章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蜜蜂写起,先交代出“我”对蜜蜂的感受和印象:由于小时候被蜜蜂笺过,所以不大喜欢它。作者最终是赞颂蜜蜂、但开始时却表示自己不喜欢蜜蜂,这一开端是出人意料的。这也就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一开端又是合情合理的。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就是“用生活本身的形式再现生活”。作者决定把自己对蜜蜂的认识过程告诉读者,使读者同自己一道经历一下生活的曲折和认识的变化,一起感受,一起前进。

第二部分(2~5自然段):文章的背景是从化温泉,在这里出现的是“黑黝黝的小山”似的荔枝树。写荔枝树的密,是为下文忙得那蜜峰“忘记早晚”作衬。在这一部分,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有了初步的转变,由“总不大喜欢”到“动了情”,由“总不怎么舒服”到“想去看看”。这种思想感情的初变,是由于“我”吃到了荔枝蜜,在此,作者充分发挥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宕开笔锋,从我想吃荔枝,但来得不是时候,吃不到荔枝,领略不到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境界,到失望之际,吃到了荔枝蜜。荔枝蜜的香甜,使作者想到了酿造此蜜的蜜峰。由此将放出的“风筝”又收了回来,回到文章的主旨上。仔细品味,这段看似离题很远的文字其实是紧紧扣题的——吃蜜赞蜂,顺理成章。

第三部分(6~18自然段):写荔枝林中访蜂场,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我”由吃蜜动了情,为寻求生活的真谛,进而要去看看蜜蜂。这既是作者感情的推进,也是文章结构上的一个过渡。作者先描绘了“我”参观养蜂场的情景,一进养蜂场,就见到了“出出进进,飞去飞来”的蜜蜂,“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以人生来比蜜蜂,它包含着对蜜蜂的赞美,这一部分几乎全是叙事,其中大半是录写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然而依然不减诗情。深入蜜蜂生活,谈论蜜蜂的劳动,抒写自己对这小小生灵的情思。散文的笔是在画自然界的这一小生灵,但是,笔意却落在“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上。有了前面的走马看蜂、走笔画蜂,才使后面的“沉吟”有所依托,并且具有形象的魅力。“我”的“沉吟”,点出了诗眼所在:“酿造生活的蜜”。

第四部分(第19自然段):只有一个单行:“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意思是显然的,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参与“生活的蜜”的“酿造”,“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的愿望。

3.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

(1)富于诗的意境。

意境无非是意与境、情与景的契合物。散文意境营造方式的不同,是因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不同。一般来说,大致分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和即事抒怀四种。其中,“以物喻人”和“借景抒情”最为普通,也最为重要。以物喻人的散文,在形成和开拓意境时,往往采用“双线式”结构。这是因为,既然是“喻”,就有本体和喻体,两两相伴,或行或止,或沉或浮,文章的意境也就得以形成并逐层得到开拓了。比如《荔枝蜜》,喻体是蜜蜂,在文章中是明线;本体是劳动人民,在文章中是暗线。双线平行发展,直至文章结尾,暗线才与明线汇合,文章戛然而止。但是,这种“平行”,并非几何学中的“平行”,它们在文中多次:相互撞击。每次相击,都在“物”与“人”相喻的中介物蜂蜜(生活)上。这成为读者开启深远意境的钥匙。

是否可以说,“以物喻人”的散文的意境是本体与喻体的双线相“击”所成,其意境有较虽的模糊性,供读者补充、想象再造的余地很大,从而使人读来觉得余味无穷。

本文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有自己新鲜的诗的意境。这种意境是通过作者饱满的、探索生活的底蕴的内在情思表现出来的。作者没有向人们论述各种生活哲理,而是从“我”的眼前实景,展开想象,使自己主观的感情色彩与被反映的客观物象的特征取得和谐的统一,把读者从这一重境界引向另一重境界,去玩味,去联想,去感受,去作结论,去领会其中的生活哲理,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深刻感人的意境不是随便就可以写出来的,它靠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和驾驭各种表现技巧的能力。取材虽广,却不能杂乱,它必须统一于中心思想之下。只有这样,文章的意境才能展示出来。《荔枝蜜》在这方面是很注意的。经过作者的“再三剪裁”,精心构思,材料都与蜜蜂相关,与劳动相联,被“歌颂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幸福”这一主题所串通。

《荔枝蜜》先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从化温泉“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还有像大海似的一片荔枝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青山绿水画”!在这饱含作者情思的背景里,蜜蜂“忙得忘记早晚”,勤劳地采花酿蜜。它热爱劳动,大公无私;然而它只能活六个月。蜜蜂把它短暂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类。对此,作者抑制不住地抒发了赞美之情:“多可爱的小生灵啊2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作者把意和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炼出了这样感人至深的诗意。但作者的本意还不止于此。他看到了正在劳动的农民,这时,蜜峰的采花酿蜜,农民的劳动和那“青山绿水画”的背景交织在一起,从而把作品的意境推向了新的高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我们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的。我们的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2)感情变化的描写。

人的爱憎感情都是有缘由的,这缘由主要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杨朔在《荔枝蜜》中具体地描写了“我”对蜜蜂从缺乏认识到获得认识,从不理解到完全理解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合情合理地表现了“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图示来描绘它的大体轮廓:口尝蜜蜂劳动成果→眼见蜜蜂劳动情景→耳闻养蜂人对蜜蜂劳动和精神的介绍→心感蜜蜂伟大高尚→联想劳动人民→梦中身变小蜜蜂。

这个图示表明:作者以“我”对蜜蜂的认识发展为基础,逐步地、合理地表现了“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

同时,作者突发奇想,寓比喻于无形之中。写从化温泉:“四围是山,怀抱着一潭春水”。“怀抱着”几个字,多么形象隽永。写蜜蜂采花:“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好一片欢乐而紧张的繁忙景象,这不正像人类在春秋两季耕种、收获的大忙场景吗?描写荔枝蜜:“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这种无形的比喻是很高妙的。

(3)富有情趣的语言。

首先,叙述蕴藉着情意。文章一开头就将人们引入那并不惹人注目的一角:“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先激起感情的波澜,然后以充满童心的文笔,从容地叙述儿时一段回忆,天真、纯净而自然,隐含着作者对蜜蜂感情的转变。出人意料,引人入胜。其次,描写极为朴实。作者对养蜂场的勾勒,仅数语,却情景逼真:“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诗情浓郁的生活画面,加上“成群结队”“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四个短语组成的句子,不加修饰,自然而具体地表现出蜜蜂酿蜜时的繁忙景象,令人有身在其中之感。特别是末尾一句点晴的议论,包含着许多动人的东西,叫人心驰神往。

《荔枝蜜》的语言特色之一是选字用词贴切、准确,表现力强。作者描写对蜜蜂的感情变化十分注意用词的分寸感。例如文章开头写“我”儿时对蜜蜂的感情是“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为什么不用“讨厌、憎恨、不喜欢、不舒服”之类的近义词呢?这就是为了在后边能更令人信服地写出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在表现对蜜蜂不喜欢的感情上,程度要比那几个词轻一些,感情转变的幅度自然也就小一些。用这两个词可以使后面写的感情转变显得更加自然可信。

《荔枝蜜》语言特点之二是句式的灵活多变。如文中几个直接赞美蜜蜂的句式,极尽变化之微妙。如:“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会觉得”这是直接肯定的语气,吐露出作者的联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推测,然而又是以委婉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说不定”实质上是肯定,这是深情的感叹,意义的推进,作者已由“觉得”而情动于中了。

(4)浅中有深、淡中有味的风格。

杨朔的文章就好像是一个学识渊深而健谈的人摆家常一样,浅中有深,淡中有味;表面轻松自如,内里充实深刻;娓娓动人,平易亲切,寓深厚于平淡之中。《荔枝蜜》就是从平淡入手,而逐渐引人入胜的。先说一件儿时的趣事,既把要说的主要话题引出来了,又引起了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下文也都如此,看起来语不惊人,没有什么强刺激的、豪华的词语,从容安静,但是情趣不断,滋味可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蜜蜂是画家的爱物”,但是咏赞蜜蜂的文学作品也很不少。今天我们学习的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就是其中的一篇。作者赋予蜜蜂本能的活动以人生重要的哲理,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本篇的精髓,也是作者高尚的心灵独白,学习时请同学们认真体会。

板书:荔枝蜜杨朔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教学卡片、投影片均可)。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它们的写法。

蜇了一下啖黑黝黝蠕动掐花沸沸扬扬倚着不辞辛苦

疙瘩提防糟蹋插秧渺小嘤嘤嗡嗡酿造朔

学生完成后明确。依次为:zh=dnyurqifiycgdBdtBchmioyngwngningshu

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

黑黝黝幻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嘤嘤嗡嗡沸沸扬扬蠕动稀罕提防渺小

高尚小生灵

对以上词语的理解请参照有关资料和工具书,答案略。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让学生默读课文。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对小蜜蜂的思想感情前后有哪些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略。

讨论后明确。要点: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是:从总不大喜欢,到想去看看蜜蜂,赞赏蜜蜂,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是因事而发的。因为小时候被蜜蜂蜇过而不大喜欢蜜蜂。因为看到了茂密的荔枝树,喝到了香甜的荔枝蜜,才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因为参观了“养蜂大厦”,看到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却有限;从来不争,不计较什么,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夜不辞辛苦……),于是“不禁一颤”,发出了“多可爱的小生灵啊”的由衷赞叹。因为看到了在水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联想到香甜的荔枝蜜和勤劳的蜜蜂,认识到劳动人民正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着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进而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以表达自己喜爱蜜蜂,热爱生活,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思想感情。由此不难看出,文章是以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中心思想的。

板书:

不大喜欢→想去看看→由衷赞叹→梦中变作蜜蜂——线索

(五)讨论:根据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大意。

讨论后明确:

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可以把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从回忆小时被蜜蜂蜇引出不大喜欢蜜蜂;第二部分(2~5段):喝了香甜的荔枝蜜,想去看看蜜蜂;第三部分(6~17段):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赞赏蜜蜂,“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第四部分(18~19段):赞美劳动人民,表达了学习蜜蜂的愿望。

(六)布置讨论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简要发言提纲,以备讨论时发言。

1.作者先后写了荔枝林的茂密、荔枝果的鲜美、荔枝蜜的甜香、蜜蜂的辛勤、农民的劳动。从结构上看,这几者的关系是什么?这和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关系?

2.作者开头提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为什么结尾却说“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和结尾是矛盾的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3.怎样理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4.本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为什么标题却用“荔枝蜜”?这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5.课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中心的?

(七)就上面所布置的思考题进行讨论。

1.作者先后写了荔枝林的茂密、荔枝果的鲜美、荔枝蜜的甜香、蜜蜂的辛勤、农民的劳动。从结构上看,这几者的关系是什么?这和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从结构上看,这几者有个层层铺垫的关系。写荔枝树的茂密,想到吃荔枝果,然而还不到荔枝的成熟季节,于是喝了清香甘美的荔枝蜜;由荔枝蜜的甜香想到参观养蜂场,了解到蜜蜂的辛勤。由蜜蜂的辛勤联系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又是引出后者的条件。写荔枝林、荔枝蜜,为写蜜蜂作铺垫,写蜜蜂又为写田野中正在劳动的农民作铺垫。

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层层铺垫,正是为赞美蜜蜂,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这样,不但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而且使得作者讴歌劳动人民的中心得以充分的表现。

板书:林茂、蜜甜→蜜蜂勤劳→农民忘我

2.作者开头提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为什么结尾却说“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和结尾是矛盾的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作者开头对蜜蜂不大喜欢,喝了荔枝蜜,看到了蜜蜂的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后,就情愿做一只小蜜蜂,可见甜美的新生活,以及新生活的创造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有多么强大的感染力。

这样写并不矛盾,而是一种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不仅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而且使感情变化的线索更加鲜明、突出,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3.怎样理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讨论后明确要点:“渺小”是从蜜蜂是个小生灵,生命短暂来说的。“高尚”是指它勤无私的美德,它对人类的贡献来说的。

4.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第17段。

5.本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为什么标题却用“荔枝蜜”?这个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以“荔枝蜜”作标题,一是因为喝了香甜的荔枝蜜,才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即由荔枝蜜引出叙述的中心。二还包含着这样的意思:香甜的荔枝蜜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社会主义生活像荔枝蜜一样甜美,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是我国的劳动人民。

6.课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中心的?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荔枝蜜香甜和蜜蜂无私奉献的赞美,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讴歌为它付出辛勤劳动的普通劳动者,并表达自己愿意成为一名为新生活献身的普通劳动者的愿望。借物抒情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写荔枝蜜的甜美,令人想到生活的幸福,由“蜜”的甜美,想到它的酿造者——蜜蜂的辛勤,由蜜蜂想到“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最后写到自己也愿变成一只蜜蜂。这样,作者借对物的层层赞美,水到渠成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借物抒情是本文表现中心的一个基本方法。除此以外,还应注意到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起的巨大作用。没有又浓又翠的青山绿水画,就引不出如同小山一样重叠起伏的幻景,也就很难表现出与“感情上疙疙瘩瘩”迥然相异的惊喜之情,而荔枝蜜的甜美也就很难产生对读者的巨大感染力。没有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的笔触,就很难使读者和作者一道去分享生活的乐趣,很难使“生活都是甜的”这一点睛之笔不知不觉地渗入读者心田,并产生共鸣。至于写蜜蜂的繁忙令人肃然起敬,写蜜蜂的寿限扣人心弦,写水田农民的叠加画面使读者进入悠远清新的意境,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本文中心的表现也都是举足轻重的,应当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板书:

歌颂甜美的生活→歌颂生活的创造者→愿做生活的创造者→中心

7.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第18段。

8.小结。

杨朔是一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优秀散文家。他的散文独具特色。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的散文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常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他的散文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艺术魅力。观察事物是写作的基本功。“看、问、想”是观察的基本方法。如作者在参观养蜂场的过程中:看到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的沸沸扬扬的情景,想到“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新生活呢”。又如,文中几次写“我就问道”,“我又问道,“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我不禁一颤”(想到)等等。

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通过对平常事物的体察,引发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9.布置作业。

对周围某一事物认真观察之后,写一篇观察随笔,观察时注意反复思索,引发出一点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字数为500左右即可。

【板书设计】

荔枝蜜

不大喜欢→想去看看→由衷赞叹→梦中变作蜜蜂

(感情变化)→线索

林茂、蜜甜→蜜蜂勤劳→农民忘我

↓↓↓

歌颂新生活→歌颂创造者→愿做创造者

(借物抒情)——中心

二、有争议的问题。

关于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要篇幅是写蜜蜂,但有趣的是文章的展开和归结都落在“我”的感受上。“我”对蜜蜂的情感变化:“厌蜂——看蜂——赞蜂——变蜂”构成全文的情感线索。因而文章全篇突出强调的本不是蜜蜂(劳动人民)的精神,而是“我”在其精神的感召下思想感情所发生的本质变化,这一情感变化才是文章叙写的侧重点。因而,描述“我”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变化或思想转变才是《荔枝蜜》的真正主题。

作为一个亲身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一个有心为人民创作的革命作家,杨朔较早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思想上与劳动人民的差距。早在1949年,他就坦率地写下《我的改造》。他说,影响接近群众的“真正要害却在于我的思想”。自以为“搞文艺不同凡响”,对工农群众“心里多少有点自大”。在1953年一篇谈创作心境的文章中,他说得更明白:“爱是不能装假的。我有过这方面的痛苦,起初,我也到工农兵当中去,想写他们,可是我并不喜欢他们,我去了,搜集搜集故事,掉头而去,对他们漠不关心。但在生活里,在斗争里,我见到他们精神的高贵,行动的可敬,我的思想感情在党的教育下也慢慢得到改造,于是我自自然然地爱上他们了。”可见,杨朔在创作《荔枝蜜》之前对劳动人民的认识确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感情上由不融洽到融洽的转变过程。

因此,反映在作品中我们就不能说“厌蜂”仅只是艺术手法上的欲扬先抑,更不能说“变蜂”是一笔带过的做作之笔,应该说全文的主题正是靠它们来体现的。

我们还可以说,散文《荔枝蜜》的感情基调不仅属于杨朔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

新中国成立头十年,由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全面系统的贯彻,加之当时文艺界主要领导人如郭沫若、茅盾等的提倡,深入工农、深入生活、转变思想成为中国文坛的主旋律,许多作家到工厂到农村长期落户。这个时代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合为一体的时代,杨朔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与工农相结合中的感情变化做出真实的记录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自己也说:“我从思索中得来的东西,往往就是我将来写作的主题。”杨朔这种拿“主题做条主线”的创作方法恰好证明了《荔枝蜜》中“我”的“厌蜂——看蜂——赞蜂——变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正是“与主题有关的生活”,是主题之所在。到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归纳《荔枝蜜》的主题:作者通过“我”对蜜蜂前后迥异的感情变化的叙写,描画了“我”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与劳动人民相结合过程中思想转变的心灵轨迹,表达出一代知识分子渴望与劳动人民化为一体的情怀。“我”的思想历程是一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缩影。

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出处。

这句诗出自苏拭《吃荔枝》(又名《惠州一绝》),原诗是这样的: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蜜蜂范文篇7

一、《荔枝蜜》(第一册一七课)

《荔枝蜜》是现代作家杨朔的散文名作。文中所涉的蜜蜂知识有六处知识性、表达上的错误和失妥。限于篇幅,此文无法表述,需另文小议。

二、《万紫千红的花》(第三册二一课)

课文在说明昆虫对花色的选择时,举有一例:"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188页1~2行)

此例欠科学根据,也与事实相悖。

国内外养蜂家早已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蜜蜂对黄、白、蓝几种光色特别敏感,对于红光是色盲,不能区别红黑二色。对此,各种蜂著多有介绍,养蜂者也尽人皆知。

从蜜蜂采集活动看,仲春时节,大江南北尽染黄色,这便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进入了盛花期。油菜是我国春天的第一个主要蜜粉源作物,只要天气晴好,蜜蜂就嗡嗡嘤嘤地忙碌于?quot;黄海"之中;养蜂者欣喜地产蜜取(王)浆,称之"黄金时节"。南方与油菜花几乎同期开放的还有白、红、粉红色的李、杏、桃等果木花,密蜂也会采访,但并不表现偏爱;稍后开紫红色花的紫云英同为春季的大宗蜜源作物,盛花期蜜蜂云集花间,那是因为黄色的油菜花泌蜜已近终了,并非蜜蜂"喜欢"而厚此薄彼。北方大面积种植的葵花是花呈全黄色的蜜粉作物,每逢秋季南方成千上万的蜂场运蜂北上赶采葵花、决非失智之举。倘若蜜蜂"不大喜欢黄色",那我国几十万众的养蜂大军,可就断财路空兴叹,弃蜂业改他行了!蜜蜂对黄色敏感,红色失盲,在养蜂业中还具有实际意义:将蜂箱前壁(或全箱)漆成黄、白、蓝几色可避免采集蜂、试飞新蜂和婚飞的蜂王错投他箱;暗室越冬的蜂群作必要检查时,以红灯照明,可免蜂群趋光躁动;王浆生产季节若缺花源,须傍黑饲喂糖浆,操作时灯蒙红布,蜜蜂就不会起飞扑面蜇人、离巢损失。

必须说明的是,在蜜蜂眼里,花朵的红色与灯光的红色或许有别,蜂采红花也许是花的蜜粉香味起了引诱作用,否则蜜蜂采集的红花就难以思议、无从解释了。

故《万紫千红的花》一文举此例明显失妥,须作修改。

三、第三册第六单元说明文后的作文训练"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中所附资料(233页),多处说明欠科学、准确、缜密,或伴有知识性错误。

1."蜂群通常是由一只蜂王和一二万只工蜂组成。"

①"通常"在养蜂学中多指蜂群时处繁殖期或生产期。在此期间,一群蜂是由三种形态和职能不同的蜂组成,即一只蜂王、大批工蜂和少数雄蜂共同生活在一个群体里。此句既明言"通常",那就不能疏漏"少数雄蜂"。

②"一二万只工蜂"欠准确。我国现代饲养的当家蜂种是遍布世界的意大利蜂(俗称意蜂)。这种蜂的工蜂数为"一二万?quot;时,若非早春繁殖初期,就一定是秋后繁殖未期,"通常"蜂数多为二至四万。如果让"一二万只"的蜂群生产,养蜂者急功近利,即未精蜂道。只有中华蜜蜂(俗称中蜂),有工蜂"一二万只",才与实际相符。然此句未作确指。

2.蜂王"一昼夜可产一万五千到两万粒卵"、"靠工蜂采集花精供养"。

①蜂王是发育完全的雌性蜂,系蜂群成员共同之母,其产卵能力为动物界所罕见,号称"产卵机器"。即便如此,其日产卵量也只是"一万五千到两万"的十分之一或稍多一点,迄今全世界未见蜂王产卵逾三千的报道。反之,我们不难设想:蜂王"一昼夜可产一万五千到两万粒?quot;,即四五秒钟产一粒卵,那不是缝纫机操作状态机针上下运动的节奏,便是影视特技快镜头显示的奇异景象了。此种咄咄怪事出现在权威无上的教科书中,是不谙蜂事者的杜撰,还是排版勘校的失误?

②蜂王"靠工蜂采集花精供养着"吗?国内外所有蜂著均无"花精"一说,养蜂人也不知"花精"系指何物。蜜蜂采集的是植物的花粉花蜜,蜜源缺少时,也采集蜜露(植物花外蜜腺的分泌物)或甘露(蚜虫、叶蝉等排泄的甜质物),还采集某些植物新生枝腋芽处的树脂类物质,这种物质经蜜蜂加工后称作蜂胶,不供食用。若诗文中以"花精"代指花粉、花蜜,尚可为作者乏解蜂事用语无状而不足为怪,但引作教科书中的资料,该是真凭实据的不易之论。否则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受之于心,岂不贻误后学!其实,正常蜂群中的蜂王终生食用青年工蜂从咽腺(又称王浆腺、营养腺)里分泌的王浆,从不取食工蜂采集的蜜粉。

3.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工蜂的寿命多长?繁殖泌蜜期由于劳累,只能活一个月左右,而"秋后出房的,越冬期能活六个月以上"(《养蜂技术指导》起宗礼),北方寒冷地区甚至"可达九个月"(《养蜂学》苏·舍尔宾纳)。

从参考题和所附资料分析,此题意图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蜜蜂知识,对蜜蜂作准确的说明外,还有教育学生学习蜜蜂勤劳、无私精神的意向。故宜在"工蜂……调节蜂群内的温度和湿度"后,补上:"在繁殖、酿蜜忙碌的季节里只能活三四十天",并将"最多活六个月"改为"北方的蜂群",越冬期可活六个月左右。

4."开花时节,蜜蜂……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在谁见过蜜蜂在明亮的"月色"下"采花"?蜜蜂酿蜜在蜂巢中进行,终日不辍,何须"趁着月色"?文学作品中"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张是神来之笔,在说明性的资料中将蜜蜂理想化到"趁着月色采花酿蜜"的程度怕有失明智。"不论说话或作文,符合事实是最起码的条件,如果与事实不符,尽管语法和修辞上都没有毛病,也仍然站不住?quot;(《语法修辞讲话》233页吕叔湘熙)此处非但事实可疑,纯系子虚乌有。只有改为"开花时节,蜜蜂白天忙采集,夜晚还要忙酿蜜"才符事实。

5.(第6则)国内外研究蜜蜂传递信息的最新资料表明:出巢侦察植物"开花泌蜜"的蜜蜂"告诉"同伴的方法,不仅凭"''''语言''''--蜜蜂的舞蹈",除辅以食物传递、触角感知等方式外,还有迄今仍未破译的更奇妙的手段(有人谓之电磁感应或生物电感应)。此说毋须纳入教科书,但似可写进《教师教学用书》。

6.不同蜂著述及蜜蜂采花酿蜜活动的数据相差甚大。第7则文字中的某些数据不宜采用确数,拟择常用数据作下述为好:

"蜜蜂要酿成一公斤蜜,需要一万只工蜂各采蜜四五次,采集一百万朵左右的花。……蜜蜂酿一公斤蜜,采集蜂总飞程逾四十五万公里以上。……"

"蜂房"一词系"蜂巢"或"蜂箱"之错。"蜂房"仅指蜜蜂用泌蜡筑造而成的单个眼状正六角形的"巢房","蜂巢"为蜜蜂之巢所,"蜂房"与"蜂巢"有单个(局部)与整体之别,如同人之居所"房间"与"房屋"一般。

8、9两则资料源于《荔枝蜜》,另文议述。

四、第四册第三单元议论文后的作文训练"一事一议"中的"预备活动"(105页)。

提示:①见上述三(6)。

②从蜜蜂采多种花才能酿出佳蜜看,"多种花"酿"佳蜜"实为误解。现代养蜂业无论从蜂蜜生产方式,还是国内外销售市场检验蜂蜜的质量要求看,一致认为单一花种的浅色蜂蜜,质地纯正,滋味甜润,香气独特,口感适畅,属一等(优质)蜂蜜,像我国生产的荔枝、椴树、刺槐、紫云英等种蜜,颇受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恰恰是无主要优质蜜源泌蜜的少花期,蜜蜂采集"多种花"酿出的蜜被视为"杂花蜜",列于等外,其色泽为深琥珀色或深棕色,味虽甜,但远不及一等蜜纯正,有的尚有苦涩味、刺激性,无销售市场,极少供人食用,多作蜜蜂饲料?quot;佳蜜"无疑是指有销售市场、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等蜜或仅次于一等的油菜、枣花、葵花等种蜂蜜。因此蜜蜂采"多种花"酿出"佳蜜"的说法,既不符合蜂蜜生产的实际情况,也偏离了人的品尝要求。

蜜蜂范文篇8

一、蜜蜂授粉,促进农业生产

粮、棉、果、油等农作物大都需要通过授粉才能达到结果的目的,缺少授粉的媒介,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大幅度地减少,而蜜蜂恰恰是最理想的授粉工具。从现代农业的角度来看,实行蜜蜂授粉可以解放人工授粉的劳动力,实验证明,一群蜜蜂授粉的效力可顶2000个人工授粉的劳动力。蜜蜂周身绒毛,授粉轻盈,不伤果树枝梢,授粉周全,绝无遗漏,是最理想的授粉昆虫,大力推行蜜蜂授粉不但增产效果明显,并能改善果实品质。为此,美国的农场主花钱顾用密蜂到其农场为果树授粉,农场主负责蜜蜂的出场运输,并按箱计付给蜂农授粉报酬。我国大连的国营农场从70年代起,每年到上海接运蜜蜂到大连为苹果树授粉,可提高苹果亩产37%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蜜蜂为油菜授粉,可使油菜籽增产30%以上,如果全国五千多万亩油菜全部实行蜜蜂授粉,就可以增产几亿公斤食用油,那就可摘掉我国贫油(指食用油)国的帽子。又如,向日葵,经蜜蜂授粉后也能增产30%以上,果园若实行蜜蜂授粉,水果产量可以增产近四成甚至一倍。

二、蜂产品制剂可促进农业增产

应用中蜂蜡可提取三十烷醇生长素,油菜花粉可提取植物生长激素等都已取得成功,它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如省医科院冯成汉同志的专利产品,油菜花制剂“906”,经北京农业大学努力,在北京、上海、山东、新疆等17个省市,48个试点,大面积(百万亩)多层次的扩大应用试验和19931994年国际水稻所对晚稻的试验证实“906”制剂对粮食、油料、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均有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0一20%,有的高达20一4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这对我国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杂花粉作为畜牧饲料的添加剂,也倍受人们注目。上海同济大学王开发教授和上海奶牛研究所杨存华等同志联合研究表明,用杂花粉作饲料添加剂,在上海市第八牧场,对219头泌乳母牛经过多批次的重复对比试验,结果,牛奶产量提高10一14.5%。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用1写的杂花粉作为蛋鸡的饲料添加剂,结果蛋鸡产蛋率提高8%,蛋产量提高13•7%。

蜜蜂范文篇9

最早正式提出“低碳经济”一词的是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意为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可以说,“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一个重要领域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领域。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养蜂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养蜂业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显重要,必须避免走入高碳发展的歧途,而要跻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套措施之列。

蜂业经济及其现状蜂业经济,是养蜂业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养蜂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律是养蜂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微观角度上看,蜂业经济是由养蜂获得的蜂产品产值、蜂产品经营贸易、加工增值和蜜蜂授粉经济组成的。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从业人员约30万,养蜂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养蜂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作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全国蜂群数量达到820万群,蜂蜜产量上升到40万吨,蜂产品总产值达40多亿元。可以说,蜂产品产值、蜂产品经营贸易、加工增值成为了我国现阶段蜂业经济的主体,然而蜜蜂授粉农作物增产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微乎其微。

中国养蜂业重产品,轻授粉在中国,绝大部分蜂场以收获蜂产品为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作物授粉的专业蜂场极少。随着“养蜂业是有竞争力的创汇农业”这一理念的形成与普及,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养蜂主要目的是获取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产品,而且蜂产品出13:量达到生产量的50%以上,均居世界首位,而且可以说国内还没有哪一种大宗农产品有这样高的出口比例;而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非常关注和重视由于蜜蜂授粉而带来的丰厚产值。澳大利亚蜂产品产值450万澳元。蜜蜂授粉作物的产值是2亿澳元(1982),两者比为1:45;美国农业部门统计蜂产品产值是14亿美元,而蜜蜂授粉作物产值达200亿美元,两者比为1:143(1981);加拿大两者比例为1:200。我国蜜蜂授粉农作物增产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微乎其微。

中国养蜂业重原料和半成品生产,轻二次开发

蜂产品是蜜蜂活动的产物,包括蜂蜜、花粉、蜂王浆、蜂胶、蜂蜡、蜂毒和蜜蜂幼虫等。目前我国市场上蜂产品主要以蜂蜜、花粉、蜂王浆、蜂胶四类为主打产品,大多以保健品的面目出现在市场上,产品种类和价格都大同小异,但产品多以原料和半成品为主,包装粗糙,科技附加值低。即使进行二次开发,也主要集中在对传统蜂产品的升级换代上。

中国养蜂业重转地饲养,轻定地饲养蜜蜂能在短时间内采进大量的饲料,人们正是利用蜜蜂的这种习性,转地放蜂、追花夺蜜,以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养蜂主要有2种形式:即定地养蜂和转地养蜂。“勤摇蜜、多取蜜”是我国养蜂界的传统思想,而养蜂者的主要收入也均来自于蜂产品的销售,转地养蜂作为一种流动饲养蜂群的方式,能克服当地蜜源资源的不足,充分利用外地蜜源条件,发挥蜂群生产潜力,提高产品的产量。在中国,转地饲养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盛行于全国。转运蜂群的路程近则几十公里,远则干公里上;由于养蜂对蜜源条件的需求以及养蜂经济效益的需要,所以全国只有极少数饲养西方蜜蜂的蜂场采取定地饲养。

中国养蜂业重单一饲养,轻立体种养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定位仍是停留在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这种传统经济模式只追求蜂产品的高产稳产,只有资本和劳动的循环,而养蜂者的主要收入也均来自于蜂产品的销售,这种传统经营模式长久以来就贯穿于我国蜂业的发展。也正是基于养蜂者的经济收入的单一性,导致了蜂业发展呈单向线性开放式的前进,即“养蜂一一产品”的单一饲养模式。而中国养蜂业迈入生态良性循环,建立养蜂业的立体种养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仍停留在书面1-

中国养蜂业的低碳发展之路鉴于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向低碳经济转型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提升本国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地位的重要手段。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因此探索我国养蜂业需及早规划低碳发展之路。将“昆虫授粉”

作为一项产业蜜蜂授粉

能使农作物、果树、牧草以及其他植物增产,提高种子或果实质量,产生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业生产的目标是作物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作出贡献。但是,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已经被认识,它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农作物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而且其生产过程,本身就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采用蜜蜂授粉将会大大改善这一局面: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节省劳动力。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通过蜜蜂授粉,可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据美国农业部调查,1998年美国近400万群蜜蜂中,用于授粉的蜂群达250万群,常年用于授粉的蜂群达100多万群,授粉使农作物增产价值为146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直接或间接依赖蜜蜂授粉的农作物和牧草的价值分别是蜜蜂产品本身价值的140多倍和200多倍:澳大利亚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

每年可增加产值1~2亿澳元。所以说,通过昆虫授粉为作物增产而取得经济效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多年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利用蜜蜂为作物授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在授粉蜂种选择、授粉蜂群组织、蜜蜂授粉机理及增产机理的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因此将‘昆虫授粉”作为一项产业,使之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当前养蜂界的当务之急。

建立“以蜂养蜂”的蜂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提高单位天然资源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量(或产值或服务量)。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环境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循环经济和低炭经济的根本宗旨一致,发展循环经济是引导低碳经济发展现实而又可行的选择,两者都是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建立以蜂为媒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就是利用不同生产部门中不同物种和不同生产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植物——动物共生系统(见下图)。

①蜂与农作物之间,蜂食用花粉同时为农作物授粉;

②农作物与禽、畜之间,禽、畜的粪便可以为农作物施肥;

⑧蜂与禽、畜之间,蜂尸是禽畜的优质饲料。

蜂、农作物和禽、畜之间共存互利,而无论是蜂、果蔬,还是禽、畜,本身均可以产生效益。以蜂为媒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在质上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闭合生态产业网络,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将农业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为实现农业的低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确立定地为主小转地为辅的养蜂方式养蜂业的低碳发展,应该建立节约型和效益型的蜂业,即尽可能节约各种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最少的物质投人,获取全社会最大的产出收益。蜂群转地饲养追花夺蜜,一直被养蜂业视为增加蜂产品产量,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转地养蜂不仅存在人力、物力上的高消耗,蜂群及蜂数不能巩固、病害严重、容易蔓延且蜂产品质量不高等饲养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就养强群,收成熟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转地养蜂方式,实施定地饲养辅以小转地养蜂方式。这不仅可以使蜂群繁殖快、能够养成强群,多分蜂、少得传染病,而且投工少、开支小、产量稳定,同时辅以短距离转地采蜜保证蜜源,蜂产品的经济效益亦得到保证。低碳农业经济提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崇尚自然的饲养,以“定地辅以小转地饲养”为蜂业基础,不仅能够促进和改善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恢复当地生态系统,而且能够高质量生产蜂产品,按照能量流、物质流原理整顿蜂产品市场,在建设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的基础上,获取多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蜜蜂范文篇10

【引子】曾听过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传说:最早以前,蜜蜂大多都没刺,温温顺顺,嘤嘤嗡嗡,煞是讨人欢心,而蜂群中偶尔几只带刺的,则被同伴视作“另类”,因那可恶的“刺儿”而被人们唾弃,然而,几经风雨,风经灾难,今天,忙碌于百花之中,造福于人类的不仅有那些没刺的,更多的却是那些“带刺”的蜂儿……

“我有刺儿!”

四月的一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我踏着欢快动听的校园晨曲,穿过鲜花烂漫、蜂飞蝶舞的校园,我来到五(A)教室,“老师,您早!”随着一声清脆的问好,我看到了一位可爱的“小平头”,矮墩墩的身材,两只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稍黑的脸庞衬托得两颗大门牙儿出奇的白。他恭恭敬敬地向我鞠了一躬,然后望着我,足有五秒钟之久,似乎在企盼着什么,见我没反应,便怏怏地走了……这一天,我兴致勃勃地给孩子们上课,和孩子们谈心,跟孩子们一起活动……放学后,正当我带着一腔感慨与惊喜跨出校门时,又是那可爱的“小平头”挡住了我:“老师,今天你还我一个礼!”忽闪的大眼睛透着坚定与勇敢。他见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说话更显得不容置疑:“师生应该是平等的,因此,今天早上……”我恍然大悟:“噢,谢谢你的友情提醒!”我感激地拍拍他的肩头:“叫什么名字?”“黄蜂,蜜蜂的‘蜂’,我——有——刺——儿!”“好,没刺儿,就不成其为蜜蜂,有个性!”我真喜欢上了眼前的孩子。“周老师,合作愉快!”他老练地伸出右手,这一举动着实让我感到突兀,但我还是很快地伸过手去,两只手握住了一起,我第一次领悟到师生间“平等”的真正内涵。他抽回手去,“周老师,再见!”再一次深深地鞠躬。“黄蜂同学再见!”我热情地向他招手,这下,他满意了,高兴得露着两颗洁白的大门牙儿欢快地跑远了……

半个月后的一天,实验课在五(A)教室进行,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为了这节课,我反复揣摩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为了体现“读中感悟”这一教学理念,我在课堂进入尾声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谁能把你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后选出我们班的‘金话筒’,上台一展风采。”一下子就跳出了“金小燕”,对!由她来读,准会为这节课锦上添花!民主推选开始了,有推选李琳的,有推选张雪倩的,有推选孙瑛瑛的……但我知道,他们的朗读水平远不如金小燕,于是我只能反复地“耐心诱导”:“还有更好的吗?”说着,便把目光在金小燕身上“锁定”。这时“小平头”“唰”地举手了,我如遇救星,迫不及待地让他发言,想不到,他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课?公开课!所以今天的‘金话筒’非‘金小燕’莫属!金小燕,上台威风去吧!这个嘛,地球人都知道!”说完,还来了一个经典的赵本山动作,课堂一下子骚动起来,全班哄堂大笑。今天,我结结实实地被“大黄蜂”狠“蜇”一口,面对这众多的老师、学生,我恨不得地上有个洞让我钻下去,但这又能怪谁呢?这一“蜇”确实刺到了我心灵的顽疾处,它让我反思了一次又一次……说实在的,公开课上的这一“黄蜂事件”是足以让我反思一辈子的。事后,我坦诚地告诉学生:“黄蜂这番话,让我这个当老师的受益终生……”听完我的话,他却红着脸低下了头……

“刺儿被刺!”

六月份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动物组”的孩子选定的课题是研究蜜蜂,他们的口号是“勇敢地走近蜜蜂,以蜂儿为友!”“组员名单”一栏中,六位成员都勇敢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组长”一栏中,“刺儿黄蜂”这四个字赫然醒目。看到这一份活动计划,我既惊喜又害怕,喜的是孩子们确已做到“留心生活、关注生命”了。近几天,学校旁边的田野里开遍了不知名儿的野花,花香阵阵、姹紫嫣红,煞是美丽!引来了好几位养蜂人,这不,几十个蜂箱儿“一”字儿摆开,蜂儿出出进进,煞是繁忙!孩子们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把蜜蜂作为研究对象,无可非议;怕是说,蜜蜂可不是好打交道的“主儿”,弄不好蜇伤了人怎么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觉得有必要与小组成员商量一下:是否该取消这一活动?商量结果,我只得无条件地服从孩子们的决定,因为他们周密的活动计划实在让我叹为观止!一、搜集资料。他们已从图书馆、网上搜集了大量有关蜜蜂的知识,其中一篇《怎样躲避蜜蜂的攻击》让我吃了一粒“定心丸”。二、采访养蜂人。养蜂人成天跟蜜蜂打交道,但不会被蜜蜂刺伤,孩子们已获得了养蜂人的经验。三、小组活动,服从安排。小组明确规定:小组活动由黄蜂同学“深入虎穴”“冲锋陷阵”,这样一旦出现意外(蜜蜂蜇人),就会使伤害降低到最小。末了,还有一条“法规”:“谁违背规定,一律除名。”下面落款为组长:黄蜂。三个星期下来,活动顺利开展,未见任何意外,这期间,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从图片到数据,内容详实,并且通过研究,他们自己解决了不少有关蜜蜂的许多难题,孩子们有了成功的体验。对研究蜜蜂这件事儿真是乐此不疲!第四周的一天中午,突然有学生向我报告:“‘刺儿’被刺!”我心急火燎地赶到养蜂点,只见黄蜂坐在地上,膝盖肿得像个大馒头,热情的养蜂人正在为他处理伤口,见到我,忙不迭地说开了:“老师,说实在的,我的这群蜂儿确实也够‘朋友’!你看,这么多天,跟孩子们相安无事……可这孩子,偏要一个个地去清点蜂窝小孔的数目,说什么要计算蜜蜂的采蜜量……我养这么多年的蜂,都没去思量过……这不,惹怒了蜜蜂,可要吃苦头了……”见我满脸焦急,黄蜂却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小精灵还真青睐于我,据说,被蜂一蜇,关节炎就会痊愈……”他微笑着,又露出两颗洁白的大门牙儿,但我看得出,他笑得并不轻松。以后,他严格按资料上所说的治疗措施去做,不到一星期,膝盖上的“大馒头”不见了,这下,又轮到他自鸣得意:“这种体验,唯我独占!”不久,他的一篇科普小论文《蜜蜂》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刺儿被刺”事件虽然很快过去了,但我想,它留给黄蜂自己,其他的孩子,乃至我这个老师太多太多的东西却永远不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