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6:21:42

面临范文篇1

一、当前推行强村并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当前推行强村并组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三点:

一是产业形成了规模,在相邻村出现了同一品种的产业示范带,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强村并组工作的推进。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农村各项工作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三是随着农村外出人口增多,大多数中青年外出淘金,村组干部选拔难度增大,有的地方出现了村官无人当、村事无人管的现象。此时进行村组合并,扩大了村干部选拔范围,有利用选拔能人志士进入村组干部行列。

2、当前推行强村并组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两点: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迟缓,基层组织负债和村干部垫支等具体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善,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交通还未实现互通,给村组合并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当前推行强村并组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1、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合并村组除尽量按照撤小并大,撤弱并强,撤穷并富的原则外,还要因地制宜,坚持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切不可搞"一刀切",搞千篇一律。

2、选好配强村干部。充分发挥原任村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经验丰富的优势,重点要把握原来村组之间的人事平衡,原甲村的村干部任合并村的村书记,原乙村的村干部就应考虑任合并村的村主任,尽量避免合并村主要干部在原同一个村产生,而应兼顾各村,否则会引起有关村群众不满甚至抵制,影响团结稳定和工作开展。同时要尽可可能地选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乡镇事业干部兼任合并村的一把手,乡镇下派干部,在合并村的有很强的“中性”立场,容易团结班子成员,有利工作开展。

3、要妥善安排多余的干部。对村组合并后多余的干部,应从尊重历史、关心干部、保持稳定出发,做出妥善安排。同时对于因合并村组退下来的干部,要特事特办,按照其职务、工作年限和工作实绩,适当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同时,还应注意做好思想工作,要保证退下来的干部思想通,避免他们成为农村工作的消极因素。

4、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村组合并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的作用,并通过他们宣传教育群众,为村组合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村组合并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努力保持基层群众思想稳定、情绪稳定、大局稳定。

5、要做好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的清理、锁定。在强村并组调研时期,要及时对各村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锁定,从宣布合并方案起,涉及调整的村组一律停止新的账目发生,以保证合并村组后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6、要坚持依法办事。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消和范围调整,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程序办理。同时,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倾听群众呼声,调整方案要反映大多数群众意愿,征得群众的认同,不可强行实施,以免激化矛盾,影响稳定。

三、强村并组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打破界限难。我们现在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是时期“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直接过渡过来的,就辖区范围来讲,基本上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群众几十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交流圈”和“熟人圈”,是根深蒂固的。村组合并后,一下子打破了农民日常生活界限,农民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村组合并的新范围,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村民的交往将一如既往地局限在原来的界域内,会出现合村不合心的局面。

2、干部配备难。实行村组合并,干部将精简一半左右,留谁?用谁?将是乡镇和群众的一个艰难的选择。

3、换届选举难。我们现在进行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尤其是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主要是公推公选为主的民主选举,如果是在合并村实行换届选举,由于受界域等因素的影响,甲村认可的能人,乙村不认可,很难实现人事均衡和能人治村的目标,会给正常的选举工作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造成选举失败。

4、统一治理难。由于各村原来土地、山林、塘堰等资源丰歉不均,债权、债务和集体经济也不相同,合并村组后,这些群众敏感的问题难以解决,只能采取“一村多制”的方式进行治理,给统一治理带来难度。

四、对强村并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建议

1、采取先合并党组织、再合并村委会的办法。党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农村工作的主导作用,先把应合并村的党支部进行合并,待党组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再进行村委会合并,既给了群众一个适应的空间,又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利用村组合并的平稳过渡。

2、在法律框架内探索适应特殊时期的村干部选拔任用办法。今年是各村换届选举年,在殊时段内,可否在法律框架内采取特殊的选举方式,比如是否可以以乡镇党委的明义,确定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在时机成熟时在进行选举。

3、只作村的合并,不作组的合并。我县在**年已经撤掉村民小组长,但村民小组的界域没有打破,土地等资源和集体经济以及债权、债务等设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依然维持原来的村民小组格局,如果现在进行小民小组的合并,这些设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东西仍然不可能打乱重分。既使将原来的三五个村民小组进行合并,实际上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合并,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乃至地域认同仍然会维持原来的状态,所以我认为合并村民小组没有实际意义。

4、选好用好村民代表。一个村级组织,村民自治是否有成效,一个重点的问题就是看村民代表的作用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在合并村中,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尤其重要,因为村变大了,干部辖区变宽了,村民代表在维护一个地方的稳定、调解民事纠纷、处理应急事件、落实兑现各项惠民政策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合并的村要把选好用好村民代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临范文篇2

尽管在1998年国家对乡镇进行一次“撤区并镇”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时隔四年的2002年的政府又进行了从上至下的机构精简,改革中乡镇经受了两次割肉之痛,可以说是伤痕累累。但动过刀的乡镇有的是流于形式,没有触及实质性的问题。那么,这第三次乡镇改革到底怎样?总理曾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大声疾呼:农村要精简机构和人员,如果不精简机构,不减少人员,农民的负担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减少财政支出是乡镇机构改革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惟有通过改革减少了财政支出,农民头上的负担才能从根本上有所减轻。而今这个目标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南辕北辙,乡镇改革成为一个持续但却无法深入的工作,问题的根子到底在哪儿?但我们从乡镇干部中听到的是:“一改是阵风,二改耳朵聋;三改四改没有方。”

那么乡镇改革到底有没有方,首先要对乡镇现状寻根问底,如果这一机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那是一个改造的问题不是改革的问题,如果这一机制没有了生命力那非改革不可,因为一个国家生机不生机主要在于机制的生命力。什么样的机制造就什么样的国民,什么样的国民构成什么样的社会。

乡镇不堪重负的问题与根源

从湖南县域经济研究会所得,湖南2000多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万元左右,“三湘第一县”——长沙县,至2003年财政负债也高达9.9亿元,最多的一个乡镇负债有2.5亿元,最少的也有800多万元。造成这种原因尽管有其历史、政治,经济,现实的因素,但主要是关口没有前移,防范没有在先。这是造成乡镇不堪重袱的根源之一。

我们从五个县的乡镇调查中有这样一组数字,其中以华容县为例,总人口72万人,党政机关85个,代管单位20个,财政供养1.5万多人,每47个百姓供养一个干部,这个本来就不大不厚的财政那块饼不够官员的工资,连吃饭财政都不能保证。

平江县安全监督局是2004年成立的,当时只有11人,时隔一年,到现在增至42人。平江县是有名的贫困大县,财政收入只有一亿多元,只相当于浏阳市的十分之一。财政收入是何等的脆弱,吃皇粮的人如此猛增,平江那点财政怎么承受得了乡镇是在公社解体后建制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俱全,上下部门对口。其中以平江县加义镇为例,一个五万人的镇供养着行政、计生、国土、企业、经管、财政103人,加上七所八站200人,共303个乡镇干部,有的乡镇还多,竟然超过350人,相当于六十年代坐编的市府与省府。如果加上教师,又以加义镇为例420人,几乎每68个百姓要养一个吃皇粮的。加义镇财政赤字400万元,如果加上扶贫贷款,世行贷款,财政赤字超过700万元。如此负债运转,实在累。即使想向前发展一步,连骨髓里都是债务,怎么发展.,加义政府办公室主任杉林说“每年大学生分配,退伍转业军人的安置必须服从”,造成县乡机构编制臃肿的原因,主要是行政机关自定编制,定人员,定工资,是行政体制造成的,这是根源之二,行政机关自然分流而裁编减员,历史上没有过,主要是政府下决心精简。但是每次精简上面就往下放人,一层层放下去,乡镇成了接收站。当时乡镇接收时,反正是上面放来的人,有财政拨款,多一个人就少一份辛苦,何乐不为。即使是1998年,2002年两次乡镇改革,但仍然是动得了和尚拆不了庙。裁编减人是数字比灵魂跑得快,乡镇改革就成了数字改革游戏。人一个也没有减少,所以越减,乡镇干部人越多,形成了改革带来的乡镇臃肿的怪圈。并且有的人,你想动也动不得,部分干部有后台,有关系,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造成机关臃肿的怪圈,是历次精减中人员难以分流与安置,这是根源之三,朱榕基曾三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本届政府办得不得力的一件事,就是政府人员的精减。话中之意,干部臃肿的根源:一是机制,,二是政府自身。这是根源之四。

从历史的数据所得,中国历史上吃皇粮的人与百姓的比例是:两汉为1:945,唐代为1:500,清代康熙年间为1:91,新中国成立初1:600,1997年为1:50,1998年为1:36,今年两会上传来最新数字是1:26。[根据2005年3月25日〈〈杂文报〉〉邱贵文〈〈值得思考的数字〉〉]但1:26这个比例离2002年1:36只有3年,干部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说明臃肿再臃肿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是根源之五乡镇熬在夹缝中工作夹逢:良心堡镇干部如是说:我们的工作“三多一少”,事情多,麻烦多,挨骂多,工资发得少。

债务夹缝:良心堡欠个人债务近1800万元,其中镇级个人债务740万元,村级个人债务1000多元,个人债务涉及债主近2000人机制与市场的夹逢:一边是市场经济,一边是旧的机制,左违政策,右与市场规则不融合。

我们从采访中了解到,领导干部的担忧是:乡政干部大多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渡而来,作为一级政府,他们总是在那地发生着作用,有的干了一大辈子。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驮着一身债务在“熬”,在夹缝中生存,左右为难。慢慢地政府职能、作用、失去功能,信用降低,要运转,没钱,不欠债才怪。但是裁吗?很难,必竟裁的是人,这么多人到哪去,没底。一旦生活无着落,上访、闹事的队伍中多了一串乡镇干部,矛盾就会更加激化。怎么不担忧。衡阳县是农业大县,26个乡镇,110万人,吃财政饭的27000人。衡阳县财政局长蒋荣华说:“如果精简3000人,每个人买断工龄按一年一个月工资计算,再加上医保,社保,交足补齐,平均4万元一个人不算多。这就需要分流成本1亿2千万元,但我们现有债务11亿。一边要发展,一边要改,债务象一座高山压着。”

乡镇干部担忧的是:一旦改下来,最怕的是断奶,分流又怕自己不适应,造成间接断奶,特别是权力与利益的分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痛苦的。年纪大的,担忧善后安置。最怕借改革把我们搅成谜局。

改革是阵痛的,裁编减员是艰苦的,何况是政府自身的改革。其环境矛盾更为尖锐复杂。改革中只要对其根源,矛盾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以战略的眼光制定相关,适度的改革方略并谋求合理分流的路径,那么改革无论多么困难,各级各地乡镇改革的方法肯定比困难多,而且在改革中走得活而不乱,许多担忧就会被科学地化解。。

现在国务院总理下决心改革乡镇,,不但是“三农”问题的延续,而是要从实质上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农民自主自立的生存空间,这是当今政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大多干部是会理解参与的,这一步的成功它将又一次带来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乡镇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对策

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镇比全国改革早两年,当时桃花江镇是1995年原桃花江乡,桃谷山乡、城关镇,两乡一镇合并的,原城关镇是资江南岸凤凰山下的一个弹丸小镇,只有2平方公里。在未撤乡并镇之前,城关镇于1985年根据县委、县政府指示合并过一次,将周边9个村:向荣,杨家坳,肖家山,近桃,桃谷山,团山,先圣,金盆,桃花村合并的,使老镇扩大到4平方公里。这次合并解决了地域分界的纷争。由于有了撤村并镇人员分流与安置的经验,在十年后的1996年中央刚刚提出“撤区并镇”,桃江县在桃花江镇率先实行,比全国1998年大面铺开“撤区并镇”早两年。使桃花江镇辖29个郊区村,8个社区,面积扩大到72平方公里。为“江南名镇”打造了“西改东建”的基础。

当时“撤区并镇”人们呼之:这是“千年改写”。但当时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极度脆弱的财政经济。原两乡一镇的财政收入,根据《1996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报告》只有606.8万元,加上增值税上解中央75%的部分,实际财政收入840.2万元。当时“撤区并镇”时,两乡一镇遭受特大洪灾,农业税收入,只完成49.7万元,只完成计划数68.8万元的72.2%。

原两乡一镇的财政总支出为620.9万元,其中预算内支出509.6万元,预算外支出0.7万元,自筹资金支出110.6万元。

在财政总收入840.2万元的基础上,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09.6万元,减本年财政总支出620.9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728.5万元,收支两抵结余0.4万元。这就是1996年合并时桃花江镇操持全镇3.1万人的家底。

合并的当时,桃花江镇领导,在一面奋起抗洪救灾,开展生产自救,又一面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相互配合,通力协作。。为平稳过度撤区并镇体制的改革,为使这一改革成果的巩固,首先就是要打响国家“九五”计划的好开头。当年定下的财政总收入计划数是1005.4万元。为完成这一经济任务制订了“468”工程,即“四个发展”“六个增长”“八个提高”。

当时的工作机制是:党委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联系抓,村干部、党员骨干配合抓的工作机制。

当时在搞好农业发展方面,瞄准的经济增长点是乡镇企业。提出的口号是:“搞不好乡镇企业,就是搞不好经济。”

一年内,在全镇建设了三个基地:中低产田基地,蔬菜基地,楠竹低改基地。特别是在冬种作物方面落实了14703亩,增强了灾民渡荒的能力。完成了20050亩竹林垦覆,并以花苞洲,花桥,龚家湾,向荣,先圣,杨家坳村为种植模式;以长茅仓,杨家坳为养殖模式,养殖专业户达到了198个。

企业,以三种模式崛起:村办企业,联户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共673个。其中近桃村主任李新明投资30多万元,创办了“湖南省桃花江灯泡厂”,成为全镇典范。同时开发完成了洪山竹海旅游景区。为新的经济增长加强了后劲。

到年底,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089亿元,这是解放五十多年来第一次用“亿”作单位来标明桃花江镇的经济发展。

十年来,由于桃花江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高昂的发展态势。到2005年3月6日止,在四个增长上几大经济完成出色,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工业总产值达到1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财政总收入达到2012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118元,比上年增长13.4%;比1996年合并时农民人平纯收入1424元增长48.6%,几乎平均每年农民纯收入增长4.86%。这一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来自招商引资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与1995年财政收入606.8万元相比,跃升了3.31倍。平均每年财政收入增加140.5万元。可见撤区并镇带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既是持续的,又是快速的增长。

可见乡镇改革,是根椐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市场机制的冲击,不得不对沿用计划经济的建制进行调整、撤并、改革。既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步,又是推进农村城市化不可少的一步,更是适应市场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因为这种建制不但不能贴近、推动市场经济的长远增长,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反而阻碍发展。而且市场经济下许多竞争性产业和产品无须政府去确定和规划,那么作为乡镇一级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初期,实质上是操作政府指令性的工作。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以及农村产业的调整,乡镇已在许多方面失去了它的职能、作用。沿用或留存,不但成为政府工作的障碍,财政支出的包袱,而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必要的负担。

乡镇改革的可行性,前两次乡镇改革尽管成功不大,但积聚了经验和方法。这第三次乡镇机构改革比过去的两次具有更好的条件,环境更为宽松。一,农业税的免征,二,计划生育的质变,三,各种就业门路的拓展,四,市场规律的运作。

第一,农村不需要挨家挨户催缴税收了,第二,新婚夫妇情愿少生不愿多生,无疑为政府减少了一个重负。第三,科技带来的行业拓展,生意看好,许多坐编干部早就想辞职,只是有点舍不得。第四,市场对人的吸引力大,城乡经济联姻正处在资源、劳务互补的大好势头。加之新一代农民对科学自愿接受,网络社会正以“三部曲”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站点、联通、行业网络工程,有的地方电子工程也开通了,足不出户可以捕捉行业行情,科学知识管理的方法,不再需要大规模的干部下乡帮教。那么,现行建制中的大批干部就不需要保留了。干部不保留了,现行建制也相应的要改,要撤,

乡镇改革的对策日前笔者走访了国家一级作家,社会活动家,评论家益阳市的午正高,他很有见解地谈到乡镇机构改革主要是在可行性的操作:1、切实注意各地方的困难、矛盾,特别是落后的地方。2、政府对裁编、减员应该拨出相应的直补资金,有利于稳定和适当过渡。因为困难大,矛盾突出,贫穷的地区裁编减员很难分流,加之这些干部大多是一心扑在政府指定的工作上,很少学有专业,有的年龄过大,还染了一身疾病,尽量人性化地去操作。3、要用法律的程序遏制反弹。机构改革、裁编减员要建立法律的约束机制。改变过去那种权大于法的用人方式,特别是人为地设置编制.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机关自身定编制,定工资的体制。否则,改革后,仍然延续过去的政策,权利,结构,操作,一夜之间又会臃肿膨胀。4、引导、充电。由于乡镇干部层次复杂,年龄差距较大,知识参差不齐,必须深度了解,科学细化。对年龄大的不愿外出谋求发展的,一保、二养,保是给予足够的退休金,养是给予适量的信贷指导发展自养。对愿意出外谋求发展的干部,因专业知识不强,国家出资培养,使其专业知识与市场需要基本同步。5,财政赤字,可分国家部分,集体部分,自欠部分,如果是服务性基础建设,行业,国扶工程等,应由国家一笔承担.如果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以及集体自议所欠,集体还.如果是自行作主合伙项目,以及吃喝等欠下的毫无疑问自负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面临范文篇3

一、机构精简

接受访谈调查的20个乡镇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机构改革,其中15个乡镇的主要领导人认为改革效果不好,或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效果不好的主要表现为人员没减下来,财政开支没减下来,工作效率也没有提高。5个乡镇的领导人表示精简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如人员有所减少,工作量有所增加,工作责任心有所强化等。考察乡镇改革走过的道路,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改革有所动作,但是无法深入,人浮于事的状况并未改变。基本特征是,政府部门的数量是减少的,人员却是不断增加的。人员的精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简了一批临时聘用人员,二是精简了部分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般是提前离岗或者退休。

第二,改革仅仅落实在纸上,没有任何真动作,基本上是“文字游戏”。精简工作都落实在给上级的汇报材料中。湖南的一个乡党委书记说:“我们的精简没有任何效果,还是那些人,就是换个牌子,应付上面的检查。我这里是2002年7月搞了机构改革,上边要求是基层报方案,然后上面来审批,谁都不知道怎么搞,反正编制是上面核定的,办法也是上面规定的,就去县里抄,你说有几个编制就几个编制。上面来检查也只是看看你的文件,不会查实在的人数”。

第三,人员有所精简,但财政开支没有减少。分流人员工资照拿,财政负担依旧;清退临时工要补发历年积欠工资,还要给部分补偿费,提前离岗退休人员要交养老保险,这些则导致财政开支骤然增加。有一个乡镇仅此一项就财政支出了30多万。

二、乡镇撤并

近几年,中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撤乡并镇。在我们调查的20个乡镇中,1-2个乡镇涉及过乡镇撤并。在进行过乡镇撤并的乡镇中,9个乡镇的领导人认为撤乡并镇对于精简人员、提高效率的效果不明显。2个乡镇表示,集中财力的效果比较明显,人员精简效果不明显。1个乡镇的书记则尖锐地批评,因撤乡并镇,变卖、私分公有资产,乡镇政府元气大伤。

第一,撤并之利。一是乡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了,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能集中财力人力搞建设,便于发展大产业,便于调配资源。山西的一个镇党委书记说:“合并以后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金集中,力量比较大,一年之内可以办两三件大事,比如组织大型挖渠、土方工程等等”。二是领导干部职数减少。在乡镇撤并中,一般工作人员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主要是领导职数减少,如原来两个乡镇的领导班子合并为一个,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其他副职领导都明显减少了。

第二,撤并之弊。一是人员精简的目标没有达到,财政负担并没有减轻。不少地方合并时人员没有减,机构没有动,财政供养人员没有减少。二是政府效率并没有提高,相反,由于管理幅度加大,给工作安排造成新的不便。有的地方增设了乡镇和村之间的新管理机构,如管区或者管片等,这个层次又增加一些工作人员。对于那些丘陵和山区以及交通不便的地方来说,撤并乡镇还为老百姓办事带来了麻烦。

三、乡镇改革大思路

关于乡镇政府的出路,在20个乡镇的主要领导人中,有10个认为可以把乡镇改为县级派出机构;3个认为镇政府可以撤掉,只保留几个窗口服务机构;有6个认为,乡镇政府必须改革,但不能简单撤销;有1个认为本乡不需精简。主要提出了三种改革意见:

第一,乡镇政府改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他们认为现在乡镇政府最重要功能是收取税费,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政府可以做的事情更少了,因此,彻底改革的时机基本成熟。甘肃的一个乡镇党委书记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政府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建房已经由国土资源局来管理了,矛盾纠纷可以由公检法系统去办,收税有税务部门去干。实际上乡政府没什么东西,只有一个党的公章和乡的公章,只不过是任命村干部的作用,还有就是为老百姓开介绍信,起到证明的作用,别的就没什么了。”

这些乡镇领导人认为,撤销乡镇政府最大的问题是富余人员的安置和乡镇债务的处理。他们认为,这样的问题仅凭县乡政府的努力不可能得到解决。特别是富余人员的处理,有的乡镇书记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每个乡镇只需保留4~8名工作人员即可维持基本的运转,可以考虑中央政府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支付乡镇工作人员一次性买断工龄,然后自谋生路。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二,创造条件实行乡镇自治。有两个乡镇领导人明确地指出乡镇自治是方向。他们认为,现在的乡镇政府应该撤消,但是乡镇的层面上不能没有政府,可以考虑将乡镇政府变为自治政府。但是他们并不认为现在就可以直接实行乡镇自治,而是认为还需要一个过程创造条件。

在这次调查中,地区市级政府被普遍认为没有什么用,尤其县级政府领导人,更强烈地提出这个问题。认为地区市的工作就是开会发文件,然后检查评比,对于县乡发展没有什么实在的作用。地区市级的许多工作都是表面文章,许多部署是多此一举,甚至是干扰了基层的正常工作和发展。

面临范文篇4

摘要:没有千千万万个自主经营、自主决策努力开拓的企业,我国的经济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我主要想讲的还是我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这种挑战前我们该怎么办。

大家知道现在我们讲企业竞争力,很多人还是想企业的规模、产品的价格、成本等等方面,但是我认为对企业的竞争力的理解应该更深一层。

我国企业竞争力面临哪些问题

企业竞争力大体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狭义的竞争力,另一类称为广义的竞争力。狭义的竞争力又可以分为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讲企业的竞争力,我先给大家讲一个过去的故事。我记得十多年前,我当化工部副部长的时候,听到这么一个情况,说珠江三角洲从香港进口了不少化工产品,价值约为两亿美元。我把单子拿来一看,这些产品我们都能生产,为什么还要进口呢?我就到广东去调查。官员跟我说那很简单,因为这些企业都跟香港合资,港商愿意从香港买,可以赚一点费。我想我们的企业经理不会那么傻,白让他赚钱吧。我就到一个企业去调查。那个企业总经理挺有意思,说你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我说当然想听真话。他说尽管国内产品价格比香港便宜,但是它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它的质量,不是说它的质量不好,而是我们国家产品的标准问题,就是按照原苏联那样的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很难适应现实的情况。我有的指标可能要求到特级,但有的指标三级就可以了,但是要照国家的标准,我只能买特级品。而香港的商品分类是按照用途来分的,分为纺织用、造纸用、电子用,这正好符合我的不同要求。第二,我在东北订的货,合同都签好了,但突然来一个电报,说运输紧张,铁路没有车皮,运不了。这一产品的价值只占我总产值的1%,但为了这个我要停产。而我在香港订货,下午就可以把货送过来,不会影响我的生产。第三,我国企业的销售人员只懂得签合同、谈价格,不懂得技术。我的工艺变化了,他也难以设法适应,甚至还要加价。而国外的销售工程师有不少是专业人员,可以根据我工艺的变化来调整他的产品供应。所以我就不得不买香港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企业竞争力不完全看价格,还要看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这还只是狭义的竞争力,要真正从广义的竞争力来看,还包括它的研发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的能力,企业员工的素质等等。

所以说我们的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首先先把成本、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搞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像成本问题,同一个行业中不同企业间差距很大,为什么不能够把我们企业的水平提高到一流或者前几位呢?这跟企业的管理很有关系。例如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现在要350克标准煤发一度电,但最好的企业可以做到287克煤发一度电。如果能够把我国企业发电煤耗都提高到300克标准煤一度电,那将节约多少煤炭?将会减少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讲企业成本,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而不是从减工人工资上打主意。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应该对同行业之间企业的能耗设定一个标准,并要限期达到这个标准。

质量问题现在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这就跟我们整个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员工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我也给大家讲个故事,我国有一个企业生产的高压泵出口到德国,100台里头总有两三台不合格。因为高压泵是涉及安全的,德方派人到我们企业来看,一看零件做得都很标准,操作也规范化,没有问题。于是他们派工人来组装,组装一百台,台台都合格,那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的企业在组装过程中管理上不够细致。我国很多钢厂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冷热联轧设备,我到过很多钢厂,但只有宝钢等几个少数的厂能生产出合乎高级小轿车用的钢板,而其他钢铁企业生产出来的轿车钢板质量不稳定。同样是国外的设备,为什么质量不稳定呢?有人说我们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职工、三流的管理,所以生产不出质量稳定的高质量钢板。当然这个话可能挖苦一点,但是我们要想一想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问题。所以在质量上问题我们要注意。

来自国际上的两个挑战

现在更进一步要讲的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挑战既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来自国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可以说基本过去,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大多数国家恢复了正的增长,但是潜在的问题和不确定性还存在。从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来说,现在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美国来说,失业率居高不下,还在9%以上。经济的增长虽然实现了正增长,但还是不够稳定。金融界受了重创以后还没有完全恢复。还有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既是国内货币,又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所以这一政策尽管在美国国内来看是必要的,但对全世界来看就造成了对各个国家货币升值的压力,另外对所有拿美元的人都要承担货币购买力降低,就是所谓通货膨胀的代价。从欧洲来看,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葡萄牙、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危机,可以说是拖累了欧洲复苏的速度,所以欧盟现在花了很大力量在解决这个问题。勒紧裤腰带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反弹,像希腊引起一些示威。这样政府要承担一些政治风险,根据统计,过去凡是采用了这种手段,要求勒紧裤腰带、缩减开支的政府,有50%在下次选举里被换掉,因此有些政治家还要考虑他的政治前途。在这种情况下,债务危机解决相当困难。所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维持低利率不变。我10月份去了一趟日本,日本经济陷入20年的低迷,这20年经济基本没有太大起色,被称为失去的20年。日本央行现在实行零利率,而日本的国债利率已跌到1%以下,还有很多人买,说明大家对未来前景不是很有信心。

在世界三大经济体还都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对我国经济肯定是有影响的。这个影响一个是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会大量增加。另一个就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增大。

国际上第二个挑战就是低碳,因为中国和美国现在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2007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288亿吨,到2020年可能增至330亿吨,经过艰苦的努力,到2030年要争取减少至264亿吨。我国2007年是60亿吨。随着我国的发展,尽管我们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的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40%到45%,但因为我国GDP增长肯定要超过一倍,所以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肯定要增加,这就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哥本哈根会议虽然开过了,但在很多问题上还是有争议。我11月下旬刚从墨西哥回来,当时坎昆会议即将召开,这次会议很多国家的首脑都会出席,用墨西哥人的话来说,首脑出席就是在蛋糕上面放上一颗红樱桃。如果蛋糕没有准备好,红樱桃不能放上去。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共同的,但是有区别的责任问题上有争论,特别是对中国。所以我在不同场合下讲,你们现在对中国施加压力是不公平的,因为,第一,中国在历史上排放量只占世界9%,过去你们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里排了二氧化碳,现在你们过了工业化时期,你们排少了,现在来限制我们,要我们承担责任,这就不合理了,因为我们还在发展。第二,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你们不是讲人权吗?那每个人应当有相同的排放权。第三,很多外国公司都将生产装置迁到中国来,但实际产品出口到国外,利润是你们拿了,二氧化碳排放却要算在我们的账上。你们得了名声,我们受到责备。当然尽管有以上一些理由,为了发展绿色经济,为了进一步保护世界环境,我国还是在不断努力。根据今年3月份在伦敦召开的新能源财经峰会的统计,中国新能源投资年均增长率为43%,去年投资占世界第一位。

企业应对挑战的四个策略

对于企业来看怎么办?

第一,还是要头脑冷静,产品结构要调整。因为很多时候看来机会都很大,但你必须要考虑机会和你能力的匹配。如果有机会没能力,就不要干。有机会、有能力,要大胆地干。机会不多,但是能力比较强,就要守住你的主业。就是要调整产品结构,要守住主业。另外要寻找既有机会,又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面临范文篇5

卢正昕董事长对中国金融业在新世纪必须面对的三大挑战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析:

1、来自新经济风潮

国际化程度不足,包括国外据点不够普遍,以及事业体内部通晓国际事务及外国语言的人才仍属有限。科技及创新与事业经营的结合不足,包括新科技及新设备在业务上的应用,以及产品及服务上的创新在内。人才的质与量亟待开拓,特别是在人才的弹性与容量方面(譬如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与新观念,并将之融入自己的专业领域中)。

2、来自互联网科技

发展网站的内容网页、交易平台、安全机制等的技术人才缺乏;事业体内部了解互联网的人也不很多。可用于互联网线上交易的支付工具(譬如信用卡)还不为一般民众普遍持有。网路传输环境(譬如线路铺设)还不理想(速度等),网络使用费率偏高,上网人数还不够多。全面性的网路安全认证体系尚待建立。

3、来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产品线居于劣势(金融商品种类有限、配套灵活程度不够);顾客服务力较弱(顾客满意及顾客需求较不重视);政策配合负担重(国企的支援);对市场反应钝化(习惯于固定的利、汇率)。

卢正昕对中国金融应对挑战提出了十分具体的建议:

一、市场自由化

包括利率自由化(逐步取消利率上下限、建立利率指标、建立短期票券发行及交易市场);汇率自由化(建立外汇市场、设置外汇经纪商、准许民众及企业持有外汇、逐步放宽汇出入款限额等);开放本国民营银行设立,鼓励银行合并;鼓励中外合资银行设立,或外资入股本国银行。

二、业务自由化

参考国外做法,扩大银行间办理之业务范围;奖励银行采用自动化设备;准许并鼓励银行设置网路银行;准许银行经营金融周边事业。

三、金融监理合理化

加强控管金融机构之经营风险;金融统计资讯公开;检讨不合时宜的金融法规。

四、督促金融机构改善体制

强制处理不良债权;金融机构与国营企业脱钩。

五、提升金融机构经营效能

注重人力资源发展;推动以顾客为尊的服务方向;以营运绩效为奖励及报酬的主要依据;兼顾资产品质与业务量;分散风险与收入来源;导入顾客关系管理(CRM)之类的机制,深化顾客往来关系;建立内部管理情报系统,明确营收成本之责任区分;发展内部及外部网路系统,凝聚员工及顾客之向心力;积极与国外同业合作往来,导入新的产品知识及管理观念。(摘自《中国金融面临冲击2000-05-30

“新经济风潮的出现,互联网科技的崛起及加入WTO是中国金融业在新世纪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这是美国远东国民银行董事长卢正昕先生日前在2000年外资银行重点项目合作研讨会上演讲的基本观点。

卢正昕董事长对中国金融业在新世纪必须面对的三大挑战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析:

1、来自新经济风潮

国际化程度不足,包括国外据点不够普遍,以及事业体内部通晓国际事务及外国语言的人才仍属有限。科技及创新与事业经营的结合不足,包括新科技及新设备在业务上的应用,以及产品及服务上的创新在内。人才的质与量亟待开拓,特别是在人才的弹性与容量方面(譬如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与新观念,并将之融入自己的专业领域中)。

2、来自互联网科技

发展网站的内容网页、交易平台、安全机制等的技术人才缺乏;事业体内部了解互联网的人也不很多。可用于互联网线上交易的支付工具(譬如信用卡)还不为一般民众普遍持有。网路传输环境(譬如线路铺设)还不理想(速度等),网络使用费率偏高,上网人数还不够多。全面性的网路安全认证体系尚待建立。

3、来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产品线居于劣势(金融商品种类有限、配套灵活程度不够);顾客服务力较弱(顾客满意及顾客需求较不重视);政策配合负担重(国企的支援);对市场反应钝化(习惯于固定的利、汇率)。

卢正昕对中国金融应对挑战提出了十分具体的建议:

一、市场自由化

包括利率自由化(逐步取消利率上下限、建立利率指标、建立短期票券发行及交易市场);汇率自由化(建立外汇市场、设置外汇经纪商、准许民众及企业持有外汇、逐步放宽汇出入款限额等);开放本国民营银行设立,鼓励银行合并;鼓励中外合资银行设立,或外资入股本国银行。

二、业务自由化

参考国外做法,扩大银行间办理之业务范围;奖励银行采用自动化设备;准许并鼓励银行设置网路银行;准许银行经营金融周边事业。

三、金融监理合理化

加强控管金融机构之经营风险;金融统计资讯公开;检讨不合时宜的金融法规。

四、督促金融机构改善体制

强制处理不良债权;金融机构与国营企业脱钩。

面临范文篇6

卢正昕董事长对中国金融业在新世纪必须面对的三大挑战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析:

1、来自新经济风潮

国际化程度不足,包括国外据点不够普遍,以及事业体内部通晓国际事务及外国语言的人才仍属有限。科技及创新与事业经营的结合不足,包括新科技及新设备在业务上的应用,以及产品及服务上的创新在内。人才的质与量亟待开拓,特别是在人才的弹性与容量方面(譬如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与新观念,并将之融入自己的专业领域中)。

2、来自互联网科技

发展网站的内容网页、交易平台、安全机制等的技术人才缺乏;事业体内部了解互联网的人也不很多。可用于互联网线上交易的支付工具(譬如信用卡)还不为一般民众普遍持有。网路传输环境(譬如线路铺设)还不理想(速度等),网络使用费率偏高,上网人数还不够多。全面性的网路安全认证体系尚待建立。

3、来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产品线居于劣势(金融商品种类有限、配套灵活程度不够);顾客服务力较弱(顾客满意及顾客需求较不重视);政策配合负担重(国企的支援);对市场反应钝化(习惯于固定的利、汇率)。

卢正昕对中国金融应对挑战提出了十分具体的建议:

一、市场自由化

包括利率自由化(逐步取消利率上下限、建立利率指标、建立短期票券发行及交易市场);汇率自由化(建立外汇市场、设置外汇经纪商、准许民众及企业持有外汇、逐步放宽汇出入款限额等);开放本国民营银行设立,鼓励银行合并;鼓励中外合资银行设立,或外资入股本国银行。

二、业务自由化

参考国外做法,扩大银行间办理之业务范围;奖励银行采用自动化设备;准许并鼓励银行设置网路银行;准许银行经营金融周边事业。

三、金融监理合理化

加强控管金融机构之经营风险;金融统计资讯公开;检讨不合时宜的金融法规。

四、督促金融机构改善体制

强制处理不良债权;金融机构与国营企业脱钩。

五、提升金融机构经营效能

注重人力资源发展;推动以顾客为尊的服务方向;以营运绩效为奖励及报酬的主要依据;兼顾资产品质与业务量;分散风险与收入来源;导入顾客关系管理(CRM)之类的机制,深化顾客往来关系;建立内部管理情报系统,明确营收成本之责任区分;发展内部及外部网路系统,凝聚员工及顾客之向心力;积极与国外同业合作往来,导入新的产品知识及管理观念。(摘自《中国金融面临冲击2000-05-30

“新经济风潮的出现,互联网科技的崛起及加入WTO是中国金融业在新世纪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这是美国远东国民银行董事长卢正昕先生日前在2000年外资银行重点项目合作研讨会上演讲的基本观点。

卢正昕董事长对中国金融业在新世纪必须面对的三大挑战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析:

1、来自新经济风潮

国际化程度不足,包括国外据点不够普遍,以及事业体内部通晓国际事务及外国语言的人才仍属有限。科技及创新与事业经营的结合不足,包括新科技及新设备在业务上的应用,以及产品及服务上的创新在内。人才的质与量亟待开拓,特别是在人才的弹性与容量方面(譬如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与新观念,并将之融入自己的专业领域中)。

2、来自互联网科技

发展网站的内容网页、交易平台、安全机制等的技术人才缺乏;事业体内部了解互联网的人也不很多。可用于互联网线上交易的支付工具(譬如信用卡)还不为一般民众普遍持有。网路传输环境(譬如线路铺设)还不理想(速度等),网络使用费率偏高,上网人数还不够多。全面性的网路安全认证体系尚待建立。

3、来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产品线居于劣势(金融商品种类有限、配套灵活程度不够);顾客服务力较弱(顾客满意及顾客需求较不重视);政策配合负担重(国企的支援);对市场反应钝化(习惯于固定的利、汇率)。

卢正昕对中国金融应对挑战提出了十分具体的建议:

一、市场自由化

包括利率自由化(逐步取消利率上下限、建立利率指标、建立短期票券发行及交易市场);汇率自由化(建立外汇市场、设置外汇经纪商、准许民众及企业持有外汇、逐步放宽汇出入款限额等);开放本国民营银行设立,鼓励银行合并;鼓励中外合资银行设立,或外资入股本国银行。

二、业务自由化

参考国外做法,扩大银行间办理之业务范围;奖励银行采用自动化设备;准许并鼓励银行设置网路银行;准许银行经营金融周边事业。

三、金融监理合理化

加强控管金融机构之经营风险;金融统计资讯公开;检讨不合时宜的金融法规。

四、督促金融机构改善体制

强制处理不良债权;金融机构与国营企业脱钩。

面临范文篇7

一、新时期下我国金融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金融体系改革带来的挑战。在时展和进步的前提下,金融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了多年艰难发展过程,金融业发展现状已经相对稳定。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金融业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位置。新时期下,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多,机构内部建设不断加快,因此也促使了金融业服务种类增多、变化较快,这给金融统计部门人员带来巨大挑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一方面给金融行业迅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金融风险,金融统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将金融统计工作质量以及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作为管理工作核心内容,通过现代化操作手段实现对金融统计工作的调控。金融业的多样化发展要求金融统计部门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大大提高专业水平,能够针对金融统计风险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二)金融统计工作数据化带来的挑战。(加入银监金融统计工作的历程)金融统计工作在金融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在进行不断创新,从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就对金融统计工作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及时建立了一整套金融统计数据运行管理制度,以此来实现对金融统计数据的统一搜集,分析,处理和,使得金融统计工作效率以及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随着我国金融行业有效拓展,金融统计中的数据也得到一定延伸,目前已经形成了数据化金融统计数据管理的模式,同时对金融统计结果产生了直接影响,由此看来,在新时期下我国金融统计工作数据化面临着巨大挑战。

二、新时期强化金融统计工作严格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并完善金融统计管理体系。金融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的是海量的业务数据,因此必须提高对金融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增强金融统计人员职业操守和责任心。金融机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特征,在新时期下,我国金融业已经形成了多种类机构并存的局面。保险机构,金融机构等都具有不同特点,由于金融统计方式落后导致了金融业发展受到限制,因此需要立足于实际,及时建立合理有效的金融统计管理指标,同时加强对指标系统的有效完善,修订金融统计归属细则,鼓励统计人员积极探索统计工作创新方法,有助于实现金融统计效率以及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采取多种方式来应对金融风险,以此有效促进了金融统计工作时刻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最大限度避免此项工作的金融风险发生。(二)强化金融统计数据分析。加强对金融统计数据的科学分析和管理,对金融统计工作来说,其核心内容是保障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金融统计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同时这项工作还贯穿于金融机构全部日常业务活动过程中,严格审查金融统计数据,从源头控制金融统计风险发生,有效保证金融统计数据来源清晰,统计分类科学合理。尤其是在信贷业务相关工作中,需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借助现代化平台来实现对金融统计数据的动态分析和监测,有助于及时形成全过程立方体化金融统计结果。金融机构的迅速增多导致了金融数据形成以及记录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特征,所以作为金融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形成金融统计工作数据化管理模式。(三)实现金融统计数据共享。及时构建金融统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统计数据的信息化交流。金融统计对金融业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保障金融信息准确性的基础。比如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要求金融统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先构建金融统计数据信息平台,这对金融统计工作稳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使得金融机构各个层次之间及时形成了金融统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全方位金融统计信息服务功能,针对目前在金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提高了金融统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避免操作风险,减少损失。金融统计工作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统计方式,强化金融统计模式创新,使金融统计数据得到最佳覆盖效果。实现对金融统计工作中有关数据的信息化分析和处理,充分掌握金融市场的灵敏度,从而促使金融市场在稳定发展过程中积极带动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统计工作的更好发展,使各类风险在金融机构预测和可控范围内。(四)积极补充各维度指标。金融业积极构建金融统计监控监测指标和符合自身实际的各类指标,促使我国金融业呈现出金融全面化发展趋势。金融统计管理部门不断强化对部门人员的科学管控,有效加强金融部门各维度指标监测,积极制定金融机构稳定发展评估报告,使人员对金融统计工作有清晰认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金融统计数据分析和管理过程,保障其科学性和安全性。

三、结束语

如上所述,在新时期下,积极进行金融统计分析和研究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采用宏观调控方式来确保金融统计工作的高效运行,积极探索金融统计创新模式,使金融统计工作在金融机构预测范围内,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唐景备.新时期金融统计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9).

面临范文篇8

一、提单在整肃国际航运秩序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提单是随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实行和完善起来的。在欧洲中世纪之前,海上运输已初具规模,地中海地区更有着较为繁荣的海上贸易,但是,这时的船舶所有人和所载货物的所有人往往是同一个人,船货合一,货主随船同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贸易而非为了运输。所以,这一时期的海上运输不需要任何单证,只需将这种货运情况载入相应的船舶文件,并作为文件的一部分进行登记即可。中世纪之初,工商业进一步发展,促使货主与船主逐渐分离,货主不再与船同行,贸易商和运输商被生产力的发展而划分为各自独立的阵营,进行自己业务范围内的经营。此时,就需要开一张单证作为货主将货物交给船方后的收据,这种单证通常被认为是提单的起源,或称为提单的雏形。

从提单的雏形产生开始,提单就在整肃国际航运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事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无疑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不同法律规定和习惯作法,产生不同程度的法律冲突和纠纷,给航运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提单在抵消这些不利因素方面发挥了作用,使各国之间混乱的航运秩序逐渐趋于统一,使国际航运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和谐的发展与壮大。提单在整肃国际航运秩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单规定了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关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各关系人都受提单条款的约束和调整,国际航运由混沌无序状态逐步过渡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状态。一般而言,提单是承、托双方订立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EvidenceofContract),在提单的背面条款中都载有合同的主要条款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但是,对运输合同当事人以外的关系人,如提单受让人或收货人来说,由于不知晓合同的内容,提单实际上起着运输合同的作用。

在现代意义的提单产生之前,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无法明确,以致出现了依照普通法(CommonLaw)原则,承运人负绝对责任,其赔偿金额几乎可使任何一个船东破产的情况,后来又出现了大量的免责条款,产生了“承运人除收取运费外,似无其他责任可言”的奇怪现象,严重威胁着国际航运的正常进行,大有舍航运而采陆运之势,国际航运混乱不堪。为了在船、货方之间合理分担损失责任,在提单条款中逐渐增加了彼此都能接受的免责条款,诸如依照当时航运科技发展水平,在提单中列载了非完全过失责任制的赔偿方法,使航海过失免责、管船过失免责和非承运人的实际过失与私谋的火灾免责等赔偿制度成为现代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的独特赔偿制度,与传统的民法(CivilLaw)赔偿原则相区别,在国际航运中确立非完全过失责任制的赔偿原则,大大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货方基于当时的现实情况,也乐于接受这些新兴而独特的赔偿原则,从而使船、货双方达成一种默契,共同建立和促进国际航运在有序前提下的正常发展。

(二)提单作为货物收据(ReceiptofGoods)对托运人是表面证据(PrimaFacieEvidence),而对善意的提单受让人或收货人来说,则是绝对证据。由于货主不再与船舶同行,承运人有必要向托运人提供一个表明其已收到货物的收据性质的文件,在此文件上载明所收货物的表面状况,并保证在目的港交货时向收货人交付与文件所载货物表面状况相符的货物。对于提单受让人或收货人来说,没有机会对货物的表面状况进行检查,只能完全凭信提单所载情况行事。在国际航运史上,曾出现过在目的港交货时,货物的表面状况与提单所载不符,而承运人辩称在启运港收货时货物表面状况即如此,收货人几经周折却索赔不着,只好自己承担损失了事。承运人完美地推卸了责任,省去了一笔小小的赔偿费,但却由此而产生了一个负效应——收货人和提单受让人再不信任提单所载事项,从而严重危及提单的流转性。出于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也为了国际航运的生存和发展,提单逐渐具有了这样的性质:在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提单是初步证据,反证有效;在承运人与收货人或提单受让人之间,提单是绝对证据,反证无效。很明显,提单的这一性质有效地保护了善意的第三者,能使真正的责任方承担其所应负的责任。

(三)提单作为货物所有权凭证(DocumentofTitle),在整肃国际航运秩序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兴衰依赖于国际贸易的繁荣和各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反过来说,国际贸易的繁荣和各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兴盛,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循环制约关系。在国内市场日益饱和,资金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或者在国内缺少技术和资金的情况下,各国都明智地将注意力转向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由此客观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长足发展。据统计,在现代国际贸易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货物是以海上运输的方式承运的,这固然与海上运输安全、便宜、运输量大等特点有关,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海上运输中的提单与陆运单、空运单相比具有一个特殊的优点,即提单作为货物所有权凭证,具有流通性和可转让性,是一种有价证券。提单的这种性质使提单的转让和买卖同货物的转让和买卖一样,当事人要对货物作出处理,只需对提单作出处理即可,国际贸易不再是直接的货物买卖,而是一种单证买卖(DocumentarySale),这是贸易繁荣的条件之一。英国《1855年提单法案》(BilllOfLadingAct1855)最早以立法方式确立了提单的这种可转让性,开了提单的流转性由国家强制力保护的先河。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承运人交货程序得以简化,谁持有提单就可以向谁交货,谁持有提单谁就有权请求交货,承运人对凭提单交货所产生的错交不负责任。承运人对交货程序的简化和凭单交货的错交责任的免除,大大减轻了承运人的压力,加速了船舶周转,使船方对货方的交货责任更趋向于简单化和明朗化,从而使国际航运秩序大大好转。

(四)提单的结汇功能(NegotiatingFunctionofB/L)在国际航运乃至国际贸易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国际贸易以其数额巨大,各国货币政策不一而使付款方式发生了改变,以钱易货被单证买卖替代,使不同国家之间的当事人的付款成为实际可行和较为安全。国际商会(ICC)1974年修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使用信用证方式到银行结汇收款时,卖方要办妥三种单证:商业发票(Invoice)、保险单(Policy)和货运单据(包括海运提单B/L)。按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要求,向银行提交的提单必须是已装船的清洁提单,装船日期不得晚于信用证(LetterofCredit)载明的最后期限,否则,银行可以拒绝结汇(Negotiation)。提单在结汇方面表现出的功能,促使托运人向承运人提交外表状态良好的货物,并在信用证载明的期限内装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提单的信誉和作为物权凭证的可流转性。只要真正按照结汇方面对提单的严格要求行事,无疑可以极大减少承托方、船货方以及其他有关各方涉及提单事由的法律纷争,使各方专心于本职营业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诉讼或仲裁。

二、时代演变带给提单的种种挑战和危机

提单的发展也同客观世界每一事物的发展一样,总是具有进步的一面,同时也具有消极的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单的这种优越性和局限性更日益明晰地表现出来,成为贸易、航运和法学界人士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提单在整肃国际航运秩序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国际航运秩序也仍然需要用提单的调节作用来加以维护。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在远洋船舶上的应用,出于人类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在某部分人中的沦丧等原因,提单的地位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或者说提单在某些时候已成为发展国际经贸、维护正常航运秩序的桎梏和障碍,提单正面临严重危机和时代的挑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提单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提单的基本功能,如货物收据、物权凭证、结汇作用等而产生出来的,这是否预示着提单的前途和命运还有待于学者的研究与航运实践的继续检验。提单面临的挑战和危机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无提单提货对提单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高度发展,雷达导航、电子导航等新技术、新设备以很快的速度被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使船舶的安全性能和航海速度大大提高。海运集装箱的大范围使用,门对门(DoortoDoor)或库场——库场(YardtoYard)的集装箱运输方式的日益盛行,加之高速船舶越来越普遍和世界各大港口装卸码头操作设备现代化,货物在中途很少有转让的情况发生等,使得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传统的提单流转程序常常不能满足国际海运发展的时间要求,这在相邻国家间的国际海上运输更是如此,造成船舶抵达目的港后收货人因未得到提单而不能提货的现象,使得船舶因等待交货而滞期或将货物堆放码头仓库,增加不必要的滞期费或仓库使费开支。国际航运界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一种变通办法是,由收货人向承运人或其人出具保函(LetterofIndemnity),或由银行提供担保后,收货人从船舶处取得提货单(DeliveryOrder)向承运人提货。这种变通办法事实上取代了提单作为物权凭证的功用,“见单交货”的规定也成了一句空话。

面临范文篇9

新的世纪的到来,我们所面临的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教育媒体的普遍应用,改变了教育的方式、方法、体系。为学习者创立了更优越的学习环境,教育的模式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快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

广大教师面对新的教育技术的有力挑战,必须要有急迫感,做到尽快学习新的媒体技术、驾驭新的媒体,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对由于教育技术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变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教师必须要积极地迎接挑战,真正认识到新教育技术的价值,自觉地运用好教育技术,教师要认识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把教学仅仅归结为课堂中教师的个体行为的传统观念,广大教师必须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教师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对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获得教育实践的新颖性和高效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知识结构,学习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要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1、提高对计算机课程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我们的教育强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适应这种要求,就不能不重视计算机教育。近年来我市每学期都要组织计算机教师学习、听课,明确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育要求;讨论计算机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怎样参与其它学科进行辅助教学,以及如何把计算机作为强有力的工具,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大家形成共识:计算机教育不仅作为一门学科教育,而且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从而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克服困难,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为搞好计算机教育尽力竭力。

2、拓展知识领域,刻苦学习

随着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加快步伐,不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互联网上丰富学科知识外补充自己所教学科内容,丰富本学科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3、珍惜培训,观摩机会虚心学习

近两年来,我市每年暑期都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如:课件制作、初中级班、网页制作、flash动画、三维动画等,教师应该珍惜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并结合学科制作出相应的素材,我校还组织了一批教师参加电教馆举办的课件制作学习,观摩优秀CAI课件优质课评选,这些培训,观摩开阔了教师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许多教师十分珍惜这些机会,逐步成为教学骨干。

三、教师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学会网络技术

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技能日益成为劳动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核心技能。对教师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要学会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学会使用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教师对信息相关的科技知识要了解和掌握。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快,这样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并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还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信息化教育质量。

四、教师要掌握新的读、写方法

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在阅读上是一次革命。它以超文本式的方式把各种信息、资料展现给读者,信息可以交互访问。教师要学会超文本阅读,即检索式阅读,从而可有力地提高备课和讲课的效率。在写作方面,教师要能调阅网上资源。要用电脑输入技术替代传统的手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写作内容。由于电子读物的日益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搜集信息,任意下载和截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教师必须能够编制教学课件

任课教师要学会独立开发本学科的教学软件。软件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必需要教学第一线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紧密配合,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广泛应用于课堂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媒体应用技术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自制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课件设计者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性的先进教育思想。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利用先进教育手段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建设适应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面临范文篇10

规避,是指一国商品在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出口商通过各种形式、手段来减少或避免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或行为。反规避措施则是针对这种规避反倾销行为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扩展。

反规避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的“改锥案”。当时,日韩等国被欧盟裁定征收反倾销税,这些国家的出口商为了逃避制裁,纷纷进入欧盟直接投资,建立起组装简单产品的低成本“改锥工厂”,通过在欧盟境内组装成品进入其市场,以达到规避反倾销税的目的。之后,不少国家的出口商在其出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下,都通过改变产品的出口方式或者变换原产地国继续向进口国出口该产品,这些都属于规避反倾销措施的行为。针对日韩等国出口商的规避行为,欧盟与1987年6月制定了第一个反规避行为的法律条款,把反规避调查列入反倾销调查的范围,用简易的调查程序裁定是否对其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之后,欧盟又两次修改其反倾销法,对规避反倾销的行为做出更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此外,美国也在其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中增加反规避措施的规定,确立了对这种规避行为直接按原反倾销税令征收反倾销税的做法。

就目前的实践来看,出口商规避反倾销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进口国境内组装。出口商将征税产品的零配件出口到进口国再组装销售。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零配件与制成品在税则上往往属于不同分类,从而规避反倾销税的征收。

第三国境内组装。出口商将征税产品的制成阶段转移到第三国进行,然后将制成品以第三国产品的身份出口到进口国。

产品的轻度改变。出口商对征税产品进行非功能改造,如:外观、形状的改变等,这些改变不影响产品的最终用途、物理特性和消费者购买的选择。这种规避方法使产品有别于那些根据进口国当局反倾销税令所描述确定的征税对象,从而规避反倾销税。

产品的后期开发。出口商使用新技术对征税产品进行功能上的改造,使其成为在原反倾销调查期间并不存在的新产品。这种规避方法的原理与产品轻度改变大致相同。

二、我国成反规避调查最大受害国

1995年,欧盟对原产我国的电脑软盘启动反规避调查,拉开了海外对我国反规避调查的序幕。我国遭到反规避调查的案件近20起,涉案产品有氧化锌、活页环、钢丝绳和钢缆、钢铁管配件、滚珠轴承、香豆素、活页夹、节能荧光灯、石蜡蜡烛等;其中,石蜡蜡烛输美涉及金额最大,达2亿美元。目前,我国已成为反规避调查的最大受害国。

据商务部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分析,目前海外对中国反规避调查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近两年海外对我国反规避调查数量激增。1995年至2003年,海外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相对稳定在1至2起;2004年激增至6起,2005年仅前8个月就发生了5起。

第二,调查国别区域不断扩大,并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2005年以前,欧盟是对我国发起反规避调查的主要地区,墨西哥和南非也对我国发起过反规避调查。2005年,美国首次针对我国石蜡蜡烛开展反规避调查。

第三,反规避调查的肯定性裁决高于反倾销案件的平均水平。1995年至2004年,在海外对中国发起的16起反规避调查中,13起做出了肯定性裁决,占比为81.25%。而同期WTO成员反倾销立案数为2643起,做出最终反倾销裁决的案件数为1656起,占比为62.7%。

我国成为反规避调查的最大受害国的原因有:

1.避开反倾销调查对起诉方资格的严格要求。众所周知,提起反倾销对起诉方在国内同类产品的总产量所占比重有严格要求,而反规避的申诉方只要是利害关系方即可。

2.反规避的判定标准主观性更强,申诉方可能认为更易把握。

3.相比其它贸易壁垒,反规避调查的取证比较容易,只要通过海关就可以得到企业的出口数据,进而就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从征收税率的特点来看,反规避调查征收的税率一般按反倾销确定的最高税率计算。因此,反规避调查往往具有较大的杀伤力。4.我国对反规避不熟悉

相对海外对我国反规避调查数量激增的趋势,我国至今没有针对国外的规避行为发起过反规避调查,而且缺乏具体实施反规避调查的法律依据。

我国企业在应对反规避方面就更显得准备不足,许多企业往往是等到进口国开展反规避调查时,才逐步熟悉反规避的“游戏规则”,这就造成了企业在这方面的被动和吃亏。

三、反规避调查的应对之策

随着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的增多,我国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反规避调查。反规避调查是我国出口企业将面对的新的贸易壁垒,因此,企业要及时了解进口国的法规,依法行事,才能将贸易摩擦降至最低程度。

企业可重点从以下几点入手应对国外反规避调查:

1.认真研究和利用判断反规避标准中的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以欧盟反规避标准为例,欧盟对规避的判定标准采用的是“60%规则”和“25%规则”,即产于遭受反倾销措施国家的零部件价值达到所使用的全部零部件总值的60%以上认定为“反规避”,但如果这一组装行为带来的增值占成品生产总成本的25%以上,则认为规避行为不存在。因此,企业要科学地控制在第三国加工组装产品,所使用的我国相关零部件在组装产品总成本中的比例,尽量不超过60%。此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欧美有关原产地调查的规定,使我国企业在第三国投资组装的产品能够具有第三国的原产地证明,从而有效规避欧美提起反规避调查。

2.充分利用欧盟原产地调查的规定,使我国企业在第三国的投资组装的产品依据欧盟相关法律规定能够确认具有第三国的原产地,是有效避免他国实施反规避措施的办法之一。我国企业要熟知、把握、运用原产地规则,从产品原产地角度上避免规避行为的认定。

3.加强和规范企业管理。反规避调查同反倾销调查一样,要求企业能够提供从原材料的供应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原始资料和数据,以便核查,因此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规范财务管理,按市场化运作,准确反映运营成本。产品的价格是反倾销、反规避的源头,企业应规范产品成本、销售价格的核算工作。企业掌握了成本和市场价格信息,不仅可以合理定价,而且在遭到反倾销、反规避指控时可以及时提供应诉材料,理直气壮地应对进口国的各项核查,为自身争取好的裁决结果。

4.实施出口产品差异化策略,打造非价格竞争优势。企业应转变观念,改变低价出口的竞争策略,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技术含量,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根据欧盟反倾销法,如果通过改进产品使得产品的物理特性、消费者效用、最终用途、贸易渠道、宣传广告等方面和被指控的产品不同,或者提供了一种以上不同于原被裁定倾销的产品的主要功能,都可使其不在反规避指控的范围之内。出口产品差异化策略注重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发挥自身特色,在国际市场培养和创造企业全新的竞争优势,这才是“规避”反倾销的长远之计。

5.我国应借鉴欧盟立法经验,构建反规避法律制度,为应对提供法律保障。针对我国频频遭遇反规避调查的现状,一方面,我国企业要吃透主要出口国特别是欧美关于反规避的相关法则,合理回避反规避,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我国应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尽快构建包括反规避制度在内的完整的反倾销立法制度。我国在构建反规避制度时,应对规避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并规定规避行为的种类。对规避行为的种类可采取列举和概括式综合规定的方法,一般应包括4种主要形式,即第三国组装或加工、产品细微改变、在中国组装成品、发展后期产品。在具体列举各种规避行为之后,可同时规定一个总括条款,规定凡是规避我国反倾销措施的行为都构成反规避行为,从而有效遏制在新的贸易和投资方式下出现的规避行为。

参考文献:

[1]尤洪兵:中国应对倾销与反倾销[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