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2:07:41

面层范文篇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及修订该规范的专题研究,统一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标准由圆孔筛标准改为方孔筛标准。

其主要原因为:①计量标准向ISO国际标准靠近;②便于参考国外同类结构形式的级配标准;③世行项目增多,便于国际招标、监理及质量检验;④许多国外拌和设备均以方孔筛为标准。沥青混凝土的符号由原LH改为AC。

1.1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

1.1.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1.1.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1.1.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6.5mm或AC—31.5mm。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1.2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孔隙率大小分类

1.2.1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3%~6%)

1.2.2Ⅱ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4%~10%)

c、AM型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孔隙率为(大于10%)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水下渗。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须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2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SAC)

2.1产生背景

较大流量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舒适高速地通行,沥青面层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这就要求沥青面层不但要有较大的磨擦系数,而且要有较深的表面构造深度(构造深度是高速行车减低噪音和减少水〖LM〗漂、溅水影响司机视线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沥青面层的抗滑性能是由面层结构的微观构造和宏观构造两部分形成。其中宏观构造来源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主要由骨料的粗细、级配形式决定”。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修筑高等级公路,从沥青面层的结构形式来看:Ⅰ型沥青混凝土,空隙率3%~6%,透水性小,耐久性好,表面层的摩擦系数能达到要求,但表面构造深度较小,远不能达到要求。Ⅱ型沥青混凝土空隙率6%~10%,表面构造深,抗变形能力较强,但其透水性、耐久性较差。为了解决沥青面层的抗滑性能(特别是表面层在构造深度较大的情况下,又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的结构形式),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被加以研究和使用。

2.2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特点

多碎石沥青混合料是采用较多的粗碎石形成骨架,沥青砂胶填充骨架中的孔隙并使骨架胶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形式。具体组成为:粗集料含量69%~78%,矿粉6%~10%,油石比5%左右。经几条高等公路的实践证明,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既能提供较深的表面构造,又具有传统Ⅰ型沥青混凝土那样的较小空隙及较小透水性,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形变能力(动稳定度较高)。换言之,“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既具有传统Ⅰ型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又具有Ⅱ型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两种传统沥青混凝土结构形式的不足。”

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MA)

3.1形成背景

60年代的德国交通十分发达,根据本国的气候特点(夏季气温20℃左右,冬季不太冷),习惯修筑“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这种结构中沥青含量12%左右,矿粉含量高。使用中发现路面的车辙十分严重,另外当时该国家的汽车为了防滑的需要,经常使用带钉的轮胎(包括欧洲一些国家亦如此),其结果是路面磨耗十分严重(1年可减薄4cm左右)。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车辙,减少路面的磨耗,公路工作者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增大粗集料的比例,添加纤维稳定剂,形成了SMA结构的初形。1984年德国交通部门正式制定了一个SMA路面的设计及施工规范,SMA路面结构形式基本得以完善。这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先后在德国、欧洲一些国家逐渐被推广、运用。90年代初,美国公路界认为其公路路面质量不如欧洲国家的路面质量好。经考察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差距:①在改性沥青的运用上;②在路面的结构形式上(即SMA)。1991、1992年开始加以研究、推广SMA这种结构形式,最典型的是:1995年亚特兰大市为举办奥运会对公路网进行改建和新建,全部采用了SMA这种结构形式做路面。

3.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SMA)的组成原理及特点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混合料。其组成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含量较多的粗集料互相嵌锁组成高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强)的结构骨架;②细集料矿粉、沥青和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将骨架胶结一起,并填充骨架空隙,使混合料有较好的柔性及耐久性。

SMA的结构组成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具体讲:①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5mm以上的粗集料比例高达70%~80%,矿粉的用量达7%~13%,(“粉胶比”超出通常值1.2的限制)。由此形成的间断级配,很少使用细集料;②为加入较多的沥青,一方面增加矿粉用量,同时使用纤维作为稳定剂;③沥青用量较多,高达6.5%~7%,粘结性要求高,并希望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最好采用改性沥青)

SMA的特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当前国际上公认(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由于粗集料的良好嵌挤,混合料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由于沥青玛蹄脂的粘结作用,低温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也有较多的改善。添加纤维稳定剂,使沥青结合料保持高粘度,其摊铺和压实效果较好。间断级配在表面形成大孔隙,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同时混合料的空隙又很小,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都很好,从而全面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性能。

面层范文篇2

笔者所在的郑民高速项目中沥青砼面层的结构组成为:10cmATB-25沥青碎石下面层、6cmAC-20C改性沥青砼中面层,4cmAC-13C改性沥青砼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采用4000型间歇式沥青拌和楼集中拌制,大吨位自卸车运至现场,两台ABG423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铺筑,半幅全宽一次铺成。

1.1施工前准备

1.1.1场地准备在拌和设备安装完毕之前,料场及拌和设备场地进行硬化处理,防止集料被污染。作好料场的隔离设施,避免集料混杂影响配比准确控制。

1.1.2设备准备拌和楼及摊铺机等主要设备进场后均进行安装调试,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1.3材料准备碎石采用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优质碎石;沥青采用改性处理;矿粉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1.1.4试验检测工地试验室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职能部门,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搞好试验室的仪器安装、调试、建立制度等工作,使其能承担正常的业务。

1.2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2.1沥青制备改性沥青时,应采用适宜的生产条件和方法进行,通过试验确定的改性剂量和适宜的加工温度。改性石油沥青所使用产品的技术指标符合图纸规定,每批产品均附有厂家产品化验证书。

1.2.2碎石碎石采用玄武岩碎石,且碎石的磨光值要符合规范要求

1.2.3细集料细集料采用石灰岩石料加工而成的人工砂和少量的天然砂。细集料要求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天然砂的用量不得超过集料总量的20%。1.2.4填料沥青混合料用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石或岩浆石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制而成的矿粉。

1.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沥青面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及试验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2施工方法2.1施工准备

2.1.1清除工作面上的松散材料、灰尘、泥土和其它杂物。

2.1.2进行施工测量放样,由测量人员准确测量出路面中线、宽度。

2.2拌和

2.2.1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具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和二次除尘功能,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

2.2.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结团成块,无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被沥青裹覆、结合为度,并且每锅拌和时间在30-50s内,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s,最终拌和时间经试拌确定。通过检测混合料的级配,最终确定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尺寸及振动筛的安装角度。

2.2.3出厂的沥青混合料要逐车用地磅称重,并测量运料车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在整个拌和期间,按规范要求和工程师要求进行抽样试验,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出厂质量。

2.3运输

2.3.1在装沥青混合料之前,先将车厢清扫干净,同时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用油水(油水比为1:3)混合液进行涂刷。

2.3.2为减少混合料的离析现象,拌和好的混合料应向自卸车矩形车厢的前、后方和中部分三处堆装,迫使粗料在车厢中部落下,这样在自卸车卸料时,粗料会再次混合。

2.3.3运料车用篷布全程覆盖,用于保温、防雨、防止污染。运料车的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之内。

2.3.4在开始摊铺时,施工现场等侯卸料的运料车应在5辆以上。在摊铺过程中,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运料车应挂空档或稍带刹车,用摊铺机推动前进;卸料时应快速,大角度翻起。

2.4摊铺

2.4.1摊铺机收料前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油水混合物,并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检查,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60℃。

2.4.2为确保沥青砼面层的厚度、平整度、横坡等工程质量,摊铺按试验阶段确定的松铺系数设置摊铺机熨平板的高度,用木块支垫,其厚度与松铺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放在上面,在摊铺机两侧安装自动找平电子滑撬。摊铺机熨平板应提前预热达80℃以上后,待螺旋输送器贮存的混合料达到输送轴的2/3时,开始起步摊铺。

2.4.3料车应对准摊铺机料斗中心,距摊铺机约30cm左右停车空档,摊铺机迎上推着料车前进,在坡度大的地段,料车可挂低档与摊铺机同步前进,两台摊铺机摊铺前后距离一般为10-15m,摊铺混合料重叠5-10cm,摊铺机的夯锤级别一般定为3-5级,夯锤频率8-10次/秒,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换。

2.4.4摊铺速度应与混合料的拌和、运输能力相匹配,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2.4.5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用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a)横断面不符合要求;b)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c)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的;d)表面明显不严整;e)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f.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

2.4.6对于人工摊铺的部分,所用铁锹应沾少许油水混合物,但不能太频繁从而影响混合料的质量。摊铺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锹远甩;边摊铺边用刮平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

2.5压实

2.5.1沥青混合料压实应在摊铺以后紧接着进行,初压和复压温度控制在150-165℃之间。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宜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同时应有专人记录压实遍数,避免压实遍数不足、漏压、压实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2.5.2沥青混合料经摊铺整形后立即碾压,碾压开始前,应将压路机的轮清洗干净,保证没有粘块及锈迹,以免沥青混合料粘附。碾压工作应在摊铺以后抓紧进行,使全部碾压工作必须在温度下降到90℃前完成。

2.5.3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步骤进行,在现场配备温度计,以便随时检测温度。根据各面层试验段的压实度、表面平整度等技术标准,最终确定压路机的组合顺序、碾压遍数、速度,以及最佳的碾压温度区间。

2.5.4对于压路机不能作业的其它地方,应用手动热夯或机动夯,将混合料夯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急转向、调头或急刹、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在碾压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2.6接缝处理

在摊铺段碾压结束之后,混合料尚未冷却前用3米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将标高及平整度不合格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在下一施工段摊铺前,在上次行程的末端侧面涂刷适量的稀释沥青,新铺混合料厚度应比已成路面高出少许,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的前轮与横缝呈45°方向按重叠1/2或1/3的轮宽静态斜压一遍后,再进行横压,横压时双钢轮压路机每压完半幅路面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cm左右的宽度,直至双钢轮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然后改为正常的纵向碾压。

2.7交通管制

在摊铺后,碾压成型的面层禁行一切车辆,安排专人负责设置隔离和隔断标志,在冷却前不间断监管。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洒水冷却待成型的沥青砼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内。

面层范文篇3

关键词:体育馆;室内;PVC面层;施工室

内体育场的地面面层由PVC面层等材料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泽、一定的抗紫外线和抗老化能力,还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磨性、表面防滑性、弹性、抗压强度高、物理性能稳定、清洗维修方便等特点。本文主要结合龙华新区观澜福苑学校室内体育馆工程的实践经验,对室内体育馆PVC地板的施工工艺进行详细阐述。

1工程概况

观澜福苑学校工程,位于龙华区福前路与观光路交汇处,用地面积为21212m2,建筑面积27201m2;规划为42个教学班,可提供中小学学位约2000个。主要建设内容为:6层的中学行政科技楼、5层的小学行政科技楼、5层18个班的中学教学楼、6层24个班的小学教学楼、3层的音体楼、3层的体育馆、5层的图书馆各一栋,以及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局部下设1层地下停车场,及其他室外配套设施。总投资11361.33万元,由龙华新区政府全额投资。

2体育馆室内PVC面层施工工艺

PVC地板施工主要分为以下几道工序:基底处理、自流平施工、排版弹线、铺PVC地板、上蜡等。2.1基底处理施工。PVC卷材地板对基底的硬度、及平整度要求较高,因此新建工程在进行基层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基层施工时细石混凝土强度应达到C20标准,如果是水泥砂浆必须达到M15以上。基底施工必须保证平整度,要求用2m直尺检验,空隙应不大于2mm。混凝土基底表面不得过于粗糙,如果有起砂现象或过于粗糙必须对基层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基层表面不得有大于1.5mm的裂缝,不得有空鼓的地方。否则必须用水泥浆灌缝,将空鼓处砸掉重新修补。基底含水率应小于6%,可以用一块较大的PVC板平铺到地面上一两天后再掀开,看下面是否有水气,以此判断是否可以施工。遇天气原因或外来水分过多,应使空气流通,促使基底干燥。基底表面必须干净,不得有油渍、油漆等不利PVC地面的残留物,否则必须及时清走。2.2自流平施工。按照说明书中的配比,先将清水倒入适当的容器内,然后漫漫倒入自流平水泥,边倒边充分搅拌,直至形成无颗粒流态均匀混合物。把混合物均匀地倒入施工区域,用锯齿形耙子或锯齿形刮板布展均匀至所要求的厚度,一般为2~4mm,必须在30min内用完,刚施工好的区域要防止受到阳光直射或强风。在自流平初凝前,用消泡滚(带刺的辊子)滚压地面,以排除混合物中含有的空气。一般用量为3.5kg/m2,施工结束后一般12h可以走动,养护2-3d后可以进行面料施工。待完全干透后,用打磨机对地面进行打磨,除去表皮的浮浆,然后对自流平表面进行清洁。自流平施工结束以后需要对施工进行检验,平整度的要求为2m直尺范围内高低落差为≤2mm;与瓷砖相交处要求控制好高差,保证粘完PVC板后两种地面接茬处平整,表面无气泡、龟裂。2.3排版弹线。排版是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因为它直接影响竣工的效果。根据效果图及施工平面图绘制排版图,为了便于施工并增加美观效果通常在房间四周及楼道两边留设围边(波打线)并沿墙上返成踢脚线,一般围边宽度≤300mm,踢脚高度≤150mm。目前国内生产的PVC卷材地板宽度≤2m,当在较大面积的空间铺设PVC卷材地板时,一定要考虑焊缝留设的位置,避免出现“小窄条”。请监理及甲方审定排版方案,通过后再进行下道工序。依据审定的排版方案在地面及墙面上弹出控制线,作为铺地板的依据。技术员要对所弹的墨线进行复核,这也是对排版方案合理性的一次实际复核。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铺PVC卷材地板PVC卷材地板铺设场地温度以15℃为宜,不得在5℃以下或30℃以上施工。PVC地板存放时需要竖放,标签朝上并置于明显位置,避免相互挤压,防止PVC地板变形。在墙体与地面相交的阴角处粘贴“角条”,“角条”为PVC卷材地板的辅料,它能够保证PVC围边在墙面与地面相交处的顺畅过渡。“角条”的弧度r≥40mm。根据排版图提前对将要施工部位的PVC地板进行下料,裁切的线条一定要顺直,平滑。2.4铺PVC卷材地板。2.4.1准备工具。PVC地板铺设是非常细致的一道工序,必须准备齐全所需的工具,如:不锈钢压辊、2m长的不锈钢直尺、刮板、木制刮杠、小压辊、刀具、专用开缝器、专用焊枪等,如温度较低时还需准备喷灯。2.4.2铺装。按照铺装方案将已上完胶的PVC地板分别从两端开始粘贴,先铺装大面积部分,再铺装围边。铺装时需要几个人密切配合,一边铺设一边用刮杠赶压,温度较低时PVC地板比较硬,需要用喷灯在前方加热,作到随加温随铺设。铺装时一定要沿着墨线前进,防止粘偏。在后边要有人同步用不锈钢压辊赶压,将PVC地板下面残留的气体排出,加固粘结效果。两块板间交界处要求沿墨线作成“密缝”,等焊接时再进行细部处理,接缝处要用小压棍反复赶压,防止翘边。“围边”施工难度较大,因为“围边”不但面积小,而且需要折弯阴角。铺装时要用刮杠认真赶压,尤其是阴角处,一定粘牢,并将空气排净。折弯踢脚时为便于操作,可用喷灯对PVC地板进行加温,使其变软。细部收口控制:在PVC地板与磁砖交口处;踢脚线与墙面交接处;墙面阴、阳角处;沉降缝处,一定要严密、平整、牢固,必要时可以加压条。对细部施工必须提前在施工方案中确定统一做法。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2.5上蜡。为保证效果,在PVC地板施工完毕后,需对表层上一层水蜡进行保护,上蜡前先对地面进行彻底清理,尤其是对表层移撒的胶水,一定清理干净;表层干透后,用干净的蜡拖按照“∞”行均匀上蜡,涂层以薄为佳,无需打磨,不要漏涂;让蜡膜充分干燥,约30-60min;蜡层干燥后涂刷第二层,一般上蜡二遍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3PVC面层施工管理措施

3.1劳动力组织管理。现场所有的技术、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地板铺装系统施工技术培训学习,并通过考核。依据工程量及工期要求,该项目现场组织两个班组,每个班组分六个小组。其中两个组基层处理及自流平施工安排6人;两个组裁剪下料铺板施工安排32人;剩余两个组烧焊及收口流平施工安排6人。此外组织10人安装踢脚线。3.2安全措施管理。操作工人入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使其明确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归程,杜绝违章操作和野蛮施工;工地项目实行周一教育、周六检查,班前安全交底制度,项目安全员每日在工地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保证安全生产;使用现场电气管理人员指定的电源,严禁私插乱接现象;施工机具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并试运转,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现场做好防火措施,增强消防意识。材料包装集中处理,严禁乱扔烟头料场、库房的设置应符合治安消防要求,并配有必要的防范设施。3.3现场纪律管理。施工人员进出施工现场一律统一着装(公司工装)佩带本人工卡,非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一律不准擅自进出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严禁吸烟,违者罚款200元/次,交清罚款后方可上岗。3.4成品管理保护措施。现场注意成品保护(在已完工的地面进行施工作业,必须提前对地面成品进行保护,如遇喷漆等工序要在喷射作业面周边做好防护,如边缘齐贴纸胶带等措施),造成损坏者照价赔偿,赔偿后方可上岗。3.5现场材料管理。施工现场的材料,每天整理归类,长短厚薄分开,妥善保管。每天安排工人清扫现场,清运垃圾,施工现场必需保持整洁,通畅。严禁赤脚、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在施工现场倒垃圾、扔杂物;违者罚款200元,交清罚款后方可上岗。

4结束语

以上是在工作中对PVC地板施工技术的心得。PVC塑胶地板的应用,满足了目前大多室内球场的设计要求,施工后质量优良,美观大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为施工企业在塑胶地板施工技术方面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王玉蓉.小议PVC地板及其发展趋势[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5):142-144.

[2]窦连中.浅析混凝土地面铺设PVC卷材地板的施工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128-129.

面层范文篇4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首先抓集料检验,从加工性、结构性两大指标狠抓落实,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松软质和粘附性指标,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保证石料软弱颗粒、白云石、长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细集料应注重砂当量(或≤0.075含量)和粘附性等指标,应严格控制砂,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所有集料注意分级存放,不得串混。为防止材料离析,还要将场地硬化,并在堆放时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不能锥堆。沥青原材料应从粘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符合设计要求。沥青材料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沥青运至沥青厂或沥青加热站后,应按规定分摊进行检验其主要性质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不同种类和标号的沥青材料应分别贮存,并应加以标记。

(2)临时性的贮油池必须搭盖棚顶,并应疏通周围排水渠道,防止雨水或地表水进入池内。

2、矿料要求

(1)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有条件时宜加盖防雨顶棚。

(2)合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对其强度、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潮湿度进行检查。如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过筛,若有污染时,应用水冲选干净,待干燥后方可使用。

选择集料料场是十分重要的,对粗集料料场,重要是检查石料的技术标准能否满足要求,如石料等级、饱水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磨光值及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以确定石料料场。细集料的质量是确定料场的重要条件。进场的砂、石屑及矿粉应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二)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首先根据规范要求的级配范围计算出1.目标配合比设计:首先根据规范要求的级配范围计算出各种矿料的用量比例。然后遵照试验规程和模拟生产实际情况,以6个不同的沥青用量(间隔0.5%),采用实验室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将沥青与矿质混合料进行拌和,试件成型,通过马歇尔试验测定的各项指标根据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该项工作是技术与经验的反映,应有技术过硬的试验工程师操作,确保试验方法正确,结果可靠,必要时应做平行试验。

2.生产配合比设计:先根据目标配合比及拌和楼的生产能力调整冷料仓的流量,然后对通过拌和楼筛分后进入热料仓的各种材料进行筛分试验并调整,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及压实度情况,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保证各种指标符合要求,标准偏差尽可能的小。

(三)准备下承层

沥青面层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一次认真的检验,重点检查:标高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有无松散,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处理。保证基层表面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

二、施工质量控制

(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集料温度应比沥青高10-20℃,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储存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净拌时间应为30-40秒,不低于30秒;拌和的混合料要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团结块以及无严重的粗细料离析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车装料时要前后移动,先中后两侧,装料不要太高;运输车的沥青混合料车到现场有专人测温,摊铺机前至少要保持五辆沥青混合料车,以保持摊铺的连续;沥青混合料车卸料时要缓慢卸料,并控制在空档,由摊铺机紧推缓慢前进。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运送混合料时,车厢必须清洁,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如用输送机输送,要注意输送机的下料高度,并用装载机和推土机配合,一层层均匀推平,石料不能堆积太高,防止石料离析,必要时用挖掘机对石料进行翻拌。各集料彻底要作好隔离措施,防各集料混杂,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级配。

(三)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对沥青混合料摊铺层的基本要求是:表面均匀一致无离析带和离析块,具有高标准的平整度、规定的摊铺厚度和要求的初始压实度。沥青面层摊铺前应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清扫或冲洗,要将表面污染的杂物洗刷干净以及下承层的浮砂扫掉。合理安排拌和机的拌和能力,运料车的运输能力,保证摊铺机摊铺速度均匀和连续不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如因故障停机超过30分钟应做成平接缝。摊铺过程中,任何人员不得对平衡梁施以外力,距离传感探头不小于20cm,摊铺中禁止将铁锹等其它物品置于探头下方,不得随意调节主控器,避免影响摊铺平整度。摊铺过程中不随意改变速度或中途停顿,即要保证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任何停顿将导致摊铺机内混合料温度下降,使摊铺厚度产生变化,产生折纹,影响平整度的提高。

(四)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与成型

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的类型经试验试压确定。初压应从外侧低处向中心(内侧)高处碾压,像临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在靠外侧边缘处初次碾压时,可暂预留40~50CM宽不碾压,等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的大部分重量放在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复压温度控制在130℃以上,宜选用15~30T轮胎压路机柔压两遍,紧跟着DD-110碾压两遍,复压碾压遍数不少于4~6遍。在复压过程中应及时用三米直尺检测碾压的平整度,发现平整度有超标准的,应及时用6~8T双钢双振压路机处理。终压宜采用DD-110振动压路机或6~8T双轮钢筒压路机静压2~3遍,除使用上述压实机械外,还应配备1~2T人工手扶小型振动压路机以及人工用热夯等,以便进行边角处理。

压路机每天应在开铺前全部做好加油、加水、维修和调试等准备工作。严禁压路机在新铺沥青面层上停车加油加水。当需要时应在头一天施工的路段上,或在当天已铺的沥青混合料温度已降至40℃以下的路段上,以及在桥涵通道顶面处进行。加油时严禁将油滴洒在沥青砼路面上。

(五)接缝的处理

1.纵向接缝应采用一种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并做到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并做到相邻行程间可靠的结合。纵向接缝应是热接缝,并应连续、平行,缝边应垂直并形成直线。纵向接缝上下层间的错位至少应为15cm。

2.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垂直,严禁使用斜接缝。横缝在相邻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1米。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缘。在下次摊铺前,应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适量粘层沥青,并注意设置整平板的高度,为碾压留出适当预留量。

面层范文篇5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及修订该规范的专题研究,统一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标准由圆孔筛标准改为方孔筛标准。

其主要原因为:①计量标准向ISO国际标准靠近;②便于参考国外同类结构形式的级配标准;③世行项目增多,便于国际招标、监理及质量检验;④许多国外拌和设备均以方孔筛为标准。沥青混凝土的符号由原LH改为AC。

1.1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

1.1.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1.1.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1.1.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6.5mm或AC—31.5mm。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1.2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孔隙率大小分类

1.2.1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3%~6%)

1.2.2Ⅱ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4%~10%)

c、AM型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孔隙率为(大于10%)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水下渗。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须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2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SAC)

2.1产生背景

较大流量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舒适高速地通行,沥青面层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这就要求沥青面层不但要有较大的磨擦系数,而且要有较深的表面构造深度(构造深度是高速行车减低噪音和减少水〖LM〗漂、溅水影响司机视线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沥青面层的抗滑性能是由面层结构的微观构造和宏观构造两部分形成。其中宏观构造来源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主要由骨料的粗细、级配形式决定”。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修筑高等级公路,从沥青面层的结构形式来看:Ⅰ型沥青混凝土,空隙率3%~6%,透水性小,耐久性好,表面层的摩擦系数能达到要求,但表面构造深度较小,远不能达到要求。Ⅱ型沥青混凝土空隙率6%~10%,表面构造深,抗变形能力较强,但其透水性、耐久性较差。为了解决沥青面层的抗滑性能(特别是表面层在构造深度较大的情况下,又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的结构形式),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被加以研究和使用。

2.2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特点

多碎石沥青混合料是采用较多的粗碎石形成骨架,沥青砂胶填充骨架中的孔隙并使骨架胶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形式。具体组成为:粗集料含量69%~78%,矿粉6%~10%,油石比5%左右。经几条高等公路的实践证明,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既能提供较深的表面构造,又具有传统Ⅰ型沥青混凝土那样的较小空隙及较小透水性,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形变能力(动稳定度较高)。换言之,“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既具有传统Ⅰ型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又具有Ⅱ型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两种传统沥青混凝土结构形式的不足。”

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MA)

3.1形成背景

60年代的德国交通十分发达,根据本国的气候特点(夏季气温20℃左右,冬季不太冷),习惯修筑“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这种结构中沥青含量12%左右,矿粉含量高。使用中发现路面的车辙十分严重,另外当时该国家的汽车为了防滑的需要,经常使用带钉的轮胎(包括欧洲一些国家亦如此),其结果是路面磨耗十分严重(1年可减薄4cm左右)。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车辙,减少路面的磨耗,公路工作者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增大粗集料的比例,添加纤维稳定剂,形成了SMA结构的初形。1984年德国交通部门正式制定了一个SMA路面的设计及施工规范,SMA路面结构形式基本得以完善。这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先后在德国、欧洲一些国家逐渐被推广、运用。90年代初,美国公路界认为其公路路面质量不如欧洲国家的路面质量好。经考察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差距:①在改性沥青的运用上;②在路面的结构形式上(即SMA)。1991、1992年开始加以研究、推广SMA这种结构形式,最典型的是:1995年亚特兰大市为举办奥运会对公路网进行改建和新建,全部采用了SMA这种结构形式做路面。

3.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SMA)的组成原理及特点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混合料。其组成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含量较多的粗集料互相嵌锁组成高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强)的结构骨架;②细集料矿粉、沥青和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将骨架胶结一起,并填充骨架空隙,使混合料有较好的柔性及耐久性。

SMA的结构组成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具体讲:①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5mm以上的粗集料比例高达70%~80%,矿粉的用量达7%~13%,(“粉胶比”超出通常值1.2的限制)。由此形成的间断级配,很少使用细集料;②为加入较多的沥青,一方面增加矿粉用量,同时使用纤维作为稳定剂;③沥青用量较多,高达6.5%~7%,粘结性要求高,并希望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最好采用改性沥青)

SMA的特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当前国际上公认(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由于粗集料的良好嵌挤,混合料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由于沥青玛蹄脂的粘结作用,低温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也有较多的改善。添加纤维稳定剂,使沥青结合料保持高粘度,其摊铺和压实效果较好。间断级配在表面形成大孔隙,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同时混合料的空隙又很小,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都很好,从而全面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性能。

面层范文篇6

关键词公路面层沥青施工

改性沥青用于道路工程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品种上看,按其改性剂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类:热塑性类、橡胶类、树脂类。其中热塑性橡胶类(即热塑性弹性体)的SBS由于具有良好抗车辙变形能力和弹性(变形的自恢复性及裂缝的自愈性),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使用的道路沥青改性剂。淮江高速公路扬州段(长约112km)上面层共分5个标段进行施工,除一个标段为SBS改性沥青SMA16外,其余标段均为SBS改性沥青AK-16C。为了确保上面层改性沥青AK-16C的施工质量,各标都进行了线外和主线两次试铺,以便于摸索出经济合理、工程质量可靠、操作性好的施工组合。

1面层概况

本次淮江高速公路采用两种沥青面层结构形式:

(1)4.5cm改性沥青AK-16C上面层+5cm普通重交沥青AC-25I中面层+7cm普通重交沥青AC-25I下面层;

(2)4.5cm改性沥青SMA16上面层中层、下层同1。中下面层于1999年11月底完成施工,2000年5月份开始施工上面层,施工前对中面层离析特别严重的区域进行了处理。

2上面层改性沥青AK-16C施工控制

2.1级配

本次AK-16C的级配范围如表1所示。为了施工时对混合料级配严格控制,每天上、下午对每台拌和楼各进行一组抽提试验,关键筛孔要求0.075mm、2.36mm和4.75mm的通过率与中值偏差在±2%之内,9.5mm、16.0mm两档筛的通过率与中值偏差在±3%之内,其它筛孔的通过率不超出规定的级配范围。

2.2沥青

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在施工过程中对各标段改性沥青随机取样抽检进行有关指标试验,以便随时掌握改性沥青有无品质变化。

2.3生产油石比

根据江苏省交通科研院目标配合比和四个施工单位及四个监理单位九个目标油石比(其平均值4.73%),确定生产油石比为4.7%。在施工中油石比波动允许误差按±0.2%控制,对生产配合比的级配进行了马歇尔试验,其空隙率、稳定度和流值均满足相应要求。从每天的抽提结果来看,油石比偏差大都在±0.2%范围内。

2.4改性沥青AK-16C混合料的拌制

(1)为了保证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的质量,拌和楼严格控制吸尘,对于吸出粉尘一律废除;严格检查矿粉的质量,保证0.075mm筛孔通过率中新加矿粉的量大于80%。

(2)本次江苏淮江高速公路上面层改性沥青中均掺加了沥青质量0.4%的抗剥落剂。为避免沥青温度过高引起抗剥落剂老化,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均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拌和时改性沥青和矿料温度都按低限设定,并同时严格控制混合料出料温度,保证在要求范围之内。

(3)通过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随时观察所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品质,以沥青全部裹覆集料颗粒且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

(4)为保证从总量上对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进行控制,拌和楼控制室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每天用拌和总量检验矿料的配比和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的误差,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2.5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的运输

(1)为防止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洒一薄层隔离剂后用拖把拖匀,要求无余液积聚。

(2)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

(3)运料车应用完整无损的双层蓬布覆盖,以利保温防雨或避免环境污染。

2.6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的摊铺和碾压

(1)根据各标段的机械组合情况进行试铺,通过试铺结果确定摊铺机参数和碾压组合,最终确定振动熨平板取4级,夯锤取6级。

(2)为了防止摊铺机熨平板温度不够,在起步处产生离析、小油饼、纵缝明显等问题,摊铺前保证熨平板具有足够的预热时间。如果出现问题,有专人负责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发现离析处,人工用细料立即补上;发现小油饼,有专人用小铲刀挑除,再经压路机碾压消除。

(3)保证改性沥青上面层平整、不漏压,严格控制摊铺机的摊铺速度≯3m/min,且做到匀速、不间断地摊铺。

(4)为保证纵向接缝平整、密实,两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时距离不超过10m。

(5)碾压紧跟在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后进行。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对碾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现场调度、管理。

(6)压路机以匀速进行碾压。碾压段长度控制在20m~30m。

(7)为使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上面层的压实度得到充分保证,初压以两台8~10t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分别为前进振动,后退静压;复压以16~20t轮胎压路机静压6遍;终压以10~11t左右的宽幅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

(8)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都设有专人检查,控制摊铺、碾压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9)为保证路面的平整,消除碾压轮迹,宽幅双钢轮压路机作终压收光。

2.7上面层质量检查

在改性沥青混合料AK-16C上面层施工完成后的第二天,进行压实度、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平整度等项目的检测。由测试结果统计得出本次淮江高速公路扬州段上面层的压实度都满足≥96%马歇尔标准密度的要求(最大理论密度92%),许多路段的压实度甚至达到了≥98%(最大理论压实度94%);上面层的摩擦系数满足≥60BPN的要求,普遍在70BPN左右;构造深度远大于规范要求,基本都大于0.7mm;由于对施工变异性控制严格,平整度平均值大都<0.6mm。雨天可看到施工完成后的部分路段上明显有一层均匀的水膜,进一步表明AK-16C兼顾了抗滑和密水两方面性能。

3建议

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编制的《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改性沥青路面上面层(AK-16C)施工指导意见》为保证淮江高速公路AK-16C上面层的施工质量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体而言,淮江高速公路铺筑的上面层是成功的,为以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经过本次改性沥青AK-16C的实际施工运作,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小于0.075mm的粉料增加塑性指数指标;

(2)现场压实度应以芯样的表干密度与最大理论密度计算得出,控制现场空隙率小于8%;

(3)为了保证压实度和抗水损害能力,建议上面层沥青混合料中2.36mm筛孔以上的集料采用玄武岩,2.36mm筛孔以下的集料采用石灰岩。

(4)建议今后高速公路上面层采用4cm厚,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为13mm的沥青混合料。

参考文献

[1]沈金安.改性沥青与SMA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

面层范文篇7

关键词:沥青面层;节能减排;施工技术;沥青混合料

1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

国家推行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要求人们必须转化过去的生产观念,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施工单位必须要积极的做好节能减排的宣传工作,并且切实的落实下去,首先提高管理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在施工中注意对节能优先考虑,同时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采用能耗低、对环境影响小的施工技术,为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在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2.1传统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传统沥青面层的混合料拌合都是采用热拌混合料的方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属于热拌热铺的沥青混合料,这种混合料需要将沥青加热到140℃,矿料加热到160~180℃,然后再将沥青与矿料在160℃的条件下进行拌合,拌合完成后沥青混合料的稳定不低于150℃,运至现场进行摊铺及碾压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不低于120℃。这种拌合工艺需要将沥青及矿料加热到相当高的温度,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并且在生产及施工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粉尘及废气,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2.2温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介于热拌与常温拌合之间的一种拌合方式,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相似,是一种新型拌合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一般在100~120℃,摊铺碾压温度在80~90℃,施工和易性及路面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2.3温拌沥青混合料特点分析。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一定的条件下改变了沥青胶结料的黏温曲线,使沥青混合料能够在较低温度中保持较好的可拌合能力。不单使沥青混合料获得了很好的路用性能,同时能够大大降低加热时消耗的能源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其特点具体表现如下:①节约能源;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相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来说,能够将能源的消耗降低30%以上,大大降低了能耗。并且由于材料生产温度的降低,也使生产设备的损耗大大降低,适当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摊铺机碾压施工废气排放、粉尘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大大降低,减少了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危害性,同时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3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

3.1沥青路面再生方法分析。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能够大大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对环境影响更低,一般沥青路面再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现场冷再生;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操作方式,一个是采用大功率的路面铣刨拌和机将旧路面沥青层铣刨、粉碎,然后在加入新料拌合,最后在摊铺、碾压。还要一种是采用再生剂洒布的措施,在旧路面上喷洒药剂,深入老路面5~6mm之后,能够恢复表层沥青原有活性,能形成一个有效抵抗燃油泄漏封层,延长路面使用时间,能达到3年左右。②厂拌冷再生;这种处理措施需要将旧路面的沥青面层材料破碎后运回搅拌厂,将其作为骨料重新加入水泥、粉煤灰以及乳化沥青等稳定剂进行再次搅拌,然后作为公路的基层或是底基层来使用。③现场热再生;这种再生技术主要是利用大型沥青路面热再生联合机组来完成沥青再生的,它能够将路面加热软化,然后铲走废料,添加沥青粘合剂,针对现场情况有些路面需要添加骨料,通过摊铺机重新将再生料摊铺在原有公路上。④厂拌热再生;这种再生技术能够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并且灵活简便。主要是根据公路面层的技术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骨料以及沥青的调整,然后在厂内进行加热搅拌。通过普通铣刨机对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回收处理,然后存储备用。3.2沥青路面再生的特点分析。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具有以下特点:①节约资源;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废旧路面的沥青混合料,介绍了大量的沥青资源以及砂石材料,同时,减少了砂石开采以及废旧材料的场地堆放,节约了国家的土地资源。我国的沥青产量比较低,并且部分沥青满足不了一些要求较高的路面性能。沥青的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很大程度上的沥青资源,这种技术利用对我国资源现状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②保护环境;对废旧路面沥青的重复利用能够大大降低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减少了新料加工生产造成的污染,同时砂石料的开采也能大大降低,保护了生态环境。

4施工机具的改进

公路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施工机具,这些设备势必会消耗大量的油料资源,并且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城市地区的环境。我们需要对公路的施工机具进行改进,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节约资源。4.1路面开槽机。路面开槽机主要是用在路面的修补中,在施工时会产生很多的沥青粉尘,同时伴随着噪音的产生,对城市环境及周边的居民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施工人员的呼吸系统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市面上以出现带吸尘器及消声器的路面开槽机,能够对粉尘及噪音等进行处理,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人口密集区域可以参考使用。4.2沥青路面加热器。沥青路面加热器在正常工作时能够将沥青混合料加热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及周边人们的皮肤等产生很强的刺激性,有很强的毒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非常大。红外线路面加热器则是利用电子电话及内设恒温的构造,机器自带计时计温仪表,在路面施工中有很好的操作性,并且施工中安全性大大提升,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也大大降低。利用新型的路面加热器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粉尘的外溢,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对能源消耗也较低。

5降噪处理

公路施工及以后的通车运行中一般都伴随着大量的噪声污染,噪声污染具有危害性大、干扰时间长的特点。对周边人员的生活工作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对人们的健康也有一定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们的听力损失。为降低噪声污染的影响,我们建议采用低噪音沥青路面。这种路面主要是在普通沥青路面上加铺一层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一般在15~25%之间,有些路面的空隙率能达到30%以上。采用这种低噪沥青路面能大大降低公路上的噪声,达到3~8dB,是一种有效的环保途径。

6结语

利用温拌沥青混合料铺筑的公路能够大大降低能耗,较少废气排放;对废旧路面的再生利用能够节约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采用环保型的施工机具则对材料的利用率以及环境的污染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我们需要在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坚持节能减排的施工理念,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新涛,赵红月.沥青路面节能减排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1,37(24):153~154.

[2]张小娟,李利利.浅析沥青路面节能减排[J].工业技术,2011(18):96.

[3]袁欣,张旭.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9~11.

[4]秦永春,黄颂昌.温拌沥青混合料节能减排效果的测试与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8):32~35.

[5]任少英.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推广方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4):102~105.

面层范文篇8

关键词:石灰土基层有网状裂缝;面层薄层沥青;路基无防水;面层基层层间结合

1工程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1.1工程概况①已施工成型的固化石灰土基层在高温及施工工程车辆的动荷载影响下,发生程度不等、大范围的温缩和干缩裂缝。经查,最深裂缝深达30mm-50mm不等。②路基成型表层仍在继续采用湿治洒水养生,后期未考虑路基防水措施。③设计面层AC-16沥青厚度6cm,属薄层面层施工。当采用固化石灰土做基层时,应充分考虑面层与基层的结合联结应稳固的技术措施。④该广场设计使用为停车场,亦应充分考虑停车环境。当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强度不足或抗永久变形能力不强时,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又有雨水易侵入内部的情况下,易产生剪切变形。轻荷载大交通量,亦可造成沥青路面发生车辙。

1.2问题的提出鉴于基层有网状裂缝,面层属薄层沥青施工,防水性能差,石灰土基层上铺筑薄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应充分关注面层与基层的结合,预控工程施工后期工程质量,提出以下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病害:①沥青面层(尤其是较薄时)与石灰加固类基层间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些路面破坏就是由于处理层间结合失当所致。②石灰土基层产生温缩和干缩裂缝,在工程中已发生程度不等(最深裂缝达30mm-50mm)、大范围的网状裂缝,常常导致其上铺筑的较薄沥青面层发生相应的收缩性反射裂缝。

以上工程质量预防、前瞻可能发生的路面病害应在施工中予以充分关注和消除。

2工程实践施工方案

2.1提高土基回弹模量,减小基层和面层的变形,提高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设计宜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土基回弹模量应>30MPa,重交通、特重交通公路土基回弹模量应>40MPa。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简化为面层和基层两部分,垫层和土基一般可理解为基层。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下来的车辆垂直荷载,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中,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基层是路面良好使用性能的必要保证。不少研究成果表明,面层质量是保证路面初期使用性能的关键,而弯沉是保证中后期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顶部的剪应力是导致路面车辙和开裂的主要原因;弯拉应变是路面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弯拉应力起主要控制作用,沥青层的弯拉应力不起控制作用,随着土基回弹模量的增加,基层和底基层层底弯拉应力有明显的减少。因此,提高土基回弹模量对减小基层底面拉应力效果明显,并且,可以减少基层和面层的变形,提高路面的疲劳寿命。

通过分析提高土基回弹模量的具体措施如下:在土基与路面层间增设垫层,是一种提高土基回弹模量的措施。此垫层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方便而经济的材料,如碎石、砂砾、矿渣、粗砂等,厚度可根据实际而定,级配不需要太严格的要求。此方案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不会过多的增加工程造价,还可以大大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

2.2设置改性沥青防水膜下封层通过设置改性沥青防水膜下封层可以解决防水、层间结合、防止层间反射裂缝等问题,优于传统的沥青表处式等下封层。较有效的防止薄层沥青路面水下渗造成的基层顶面的软化而引起沥青路面的开裂和坑槽病害发生,预防措施是在基层顶面设置沥青防水下封层。除防水、防止软化基层外,尚有对新铺基层的养护、养生作用及冬季防冻作用,还有提高面层与基层的结合能力、增强路面的整体性和减少路面反射裂缝等优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工艺流程:基层验收及顶面清理→洒布乳化改性沥青透层和石屑→洒布改性沥青和碎石→碾压成型→检查验收

对于碎石宜选用粒径16~19mm石灰岩碎石,且石料应干燥、清洁、验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即可。经试验此粒径范围的石料可以较有效地解决施工碾压粘轮的问题。而且,适量的石料嵌入下面层中,增强了封层与下面层的整体连接。经济分析,造价适中。

2.3土工格栅和玻纤格栅从作用机理上分析,土路基采用土工格栅和石灰基层上采用玻纤格栅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低延伸率与沥青的结合好等优点,而且物理化学性能好,耐高温与限制作用强等特点。其作用主要是改善路面结构应力分布,提高沥青结构层的强度。具有抵抗拉应力的能力,从而达到防止沥青路面开裂的目的,提高路面寿命。公务员之家

在铺设过程中,首先,对基层上可能影响格栅与底层结合的物质进行清理。格栅铺设时,应保持其平整、拉紧,不得起皱,使其具备有效的张力。严格控制运送混合料的车辆出入,在栅格层上禁止车辆急转弯、急刹车等,以防至对格栅的损坏。

3结语

在薄层沥青施工中,提高土基回弹模量减小基层和面层的变形、设置改性沥青防水膜下封层、设置土工格栅和玻纤格栅是比较经济且能有效防止和消除沥青路面病害的三种方案。在施工中可根据工程所在地及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和施工工艺的不断更新,不同地区实践中还会有较为实用而经济的施工方案有待总结。

参考文献: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面层范文篇9

1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推广运用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沥青混凝土是公路项目施工的新材料,其能摆脱传统施工工艺及路面结构存在的诸多不足,显著改善了沥青路面各层面的综合性能。现场施工人员结合沥青路面层性能要求,应从配料组合及制作工艺两方面加以控制。

1.1配料组合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粘结力;另一方面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适宜用量,应以试验室试验结果和工地实用情况来确定。

1.2制备工艺

热拌的沥青混合料宜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一般选用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较长时宜选用移动式热拌机。沥青拌和厂的主要设备包括:沥青加热锅、砂石贮存处、矿粉仓、加热滚筒、蒸汽锅炉、除尘设施等。拌和机又可分为连续式和分批式两大类。在制备工艺上,过去多采用先将砂石料烘干加热后,再与热沥青和冷的矿粉拌和。为了防止残留在混合料中的水分影响沥青混凝土使用寿命,最好能同时采用沥青抗剥落剂,以增强抗水能力。

2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的病害形式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行业的改革,随着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往来日趋频繁,公路成为了交通网络运行的主要载体。车流量增多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作用也日趋明显,尤其是交通主干要道的沥青路面更容易受到损坏。经专家实地勘测总结,沥青路面层常见的病害包括:裂缝、车辙、沉降等。设计人员在规划沥青路面层时要考虑到各种病害的防范。

2.1裂缝

对于公路工程而言,裂缝是项目施工期间常见的通病,也是路面层设计控制的难点。比较常见的裂缝是温度差异过大所致,沥青路面混合料凝固阶段,由于温度高低变化幅度超出标准范围,破坏了沥青路面结构的牢固性。另外,沥青原始材料的质量及混合料的性能,也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严重损坏了沥青路面层的完整性,不利于公路交通的安全行驶。

2.2车辙

车辆行驶时沥青路面外部产生力作用,地面荷载超标会造成路面层结构材料发生异向偏移,经过一段时间的冲压会形成“车辙”。引起车辙现象的因素包括:一是混合料凝固不完全,路面层的强度性能弱而难以抵制外力荷载的破坏;二是渗水量过多,沥青路面在雨水季节的渗入量增大,混凝土内水分过多使材料变得松散,难以承受路面荷载而产生变形。

2.3沉降

地理环境对公路沥青路面层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特殊区域的路基形式复杂多变,地下水流的冲蚀极易损坏路基结构的牢固性。沉降病害多数由于公路的地基构造不稳定所致,如:施工单位开挖路基的面积、深度、坡度等参数与工程图纸的标准不一致;道路基坑未设置加固或支护体系,这些都不利于沥青路面层的结构要求,给上层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3沥青路面层结构加固设计的重点

新时期国家对道路工程的监管力度更严,沥青路面层的作业质量、结构性能、日常病害等已成为竣工考虑的重要内容。沥青混凝土材料已逐渐取代土石材料,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了避免渗漏病害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作用,施工单位应根据渗漏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固方案,及时控制沥青路面病害。沥青路面加固设计要从基坑处理、路面支护、材料配制等方面进行。

3.1基坑处理

公路结构大体分为上部、中部、底部等三个层面,而基坑是沥青路面的最底层结构,也是承受水流冲击力的重点位置。水利施工初期,要对基坑实施综合性的加固处理。如:设计人员可按照基坑面积的大小,设计钢筋加固、坡面加固等形式,改善基坑的抗病害能力。设计人员应按照沥青路面层的结构状况,合理编制基坑处理方案。

3.2路面支护

设计支护结构是防范或处理公路病害的最佳方式。首先,对未发生病害的路段设置支护结构,可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若沥青路面已经出现渗漏病害,施工单位需及时安排技术人员修补处理,以免渗漏问题进一步扩大。设计人员根据材料体渗漏的程度,制定结构加固方案。小范围渗漏可用土工膜材料摊铺,大范围渗漏要利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加固支撑。

3.3材料配制

沥青材料与混凝土材料混合使用,其配制工艺的科学性决定了后期材料使用的性能。因此,优化设计混合料的调配方案也是很关键的。施工单位设计混合料的配合比时要考虑路面层的“抗病害”要求,除了对水泥、砂石、水等基本要素加以控制外,可适当添加化学试剂增强材料性能。抽样检测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符合要求后再正式运用于路面施工。

4路面层设计需注意的其它问题

除了对公路沥青路面层的主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外,还需考虑结构之间的配合问题。如:公路沥青道路的排水系统、路面层的摊铺厚度等,这些方面经过优化设计后可显著改善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结合长期积累的设计经验,笔者总结了沥青路面层优化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其它内容。

4.1排水系统

给排水系统的功能是及时调配路面聚集的水分,以免积水时间过长浸入路面层。设计排水系统的具体方法:一是吸水,为防止下雨时期路面水量聚集过多,在沥青道路的土层结构里铺设过滤层及吸水管道;二是排水,排水管道的设计要防止阻塞现象,应尽量布置大管径的水管,保持路面排水畅通无阻。

4.2层面厚度

沥青道路各层面之间的厚度大小需严格控制,设计人员要掌握公路所处区域的地质环境,确定层面厚度的尺寸大小。正常情况下,层面厚度最基本的要求是达到实用性、耐久性、抗灾性等要求,可参照这些要求适当调整路面层的构造。如:公路沥青道路的基层、底基层的厚度标准分别为15cm、20cm,也可适当扩大层面的尺寸。

面层范文篇10

关键词:公路;路面养护;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现阶段,各个省市大中修项目中沥青面层的采用较多,公路路面养护实践中沥青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原有路面层被破坏后,影响着运行的安全,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技术应用管控措施,做好严格的把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1公路路面养护中的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要点

从国省道养护实践来说,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要点,如表1所示。在作业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要点,做好面层施工质量的把控。

2公路路面养护中的沥青面层施工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2.1案例概述。以某公路路面养护工程项目为例,施工长度约为3240m。此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通车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出现路面病害后,将会降低行车舒适度,增加道路安全风险。现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及多次试验路段呈现的效果,分析沥青面层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如下分析:2.2病害分析。老旧路面,存在着水泥混凝土面层破碎和脱空板块等病害,如图1所示。各类病害的存在,影响着道路通车稳定性,降低了路面的承载力,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实际施工中对于轻微裂缝问题,使用改性沥青材料,进行清灌缝处理,能有效避免病害扩大。除此之外,通过加铺沥青面层及应力吸收层的方式,实行对老旧路面的处理,提升道路整体的性能水平。2.3沥青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2.3.1加铺层施工。结合老旧道路实际情况,保障公路施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缩短公路施工周期,减少工程施工成本。因此施工作业中,要做好沥青加铺层的施工控制,对于沥青结构层以及应力吸收层,运用直接加铺的方法,开展施工作业。2.3.2应力吸收层设计。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导致出现横向裂缝的问题的来说,主要原因为反射裂缝。若想避免沥青结构层出现此类问题,进行加铺施工作业前,要着重注意设计上是否有考虑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能有效避免上述裂缝问题的出现。当旧混凝土路面补强时常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罩面,当混凝土位移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沥青罩面层的抗拉强度时,罩面层就会开裂,这种裂缝即称为反射裂缝。基于此,必须要注重做好吸收层的把控,保障施工方案的质量。2.3.3施工准备。准备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作业前,选择长度为200m的道路做实验路段,进行试验分析,比如试拌和试铺等,确定施工技术参数。在施工作业全过程,做好材料拌合和施工温度等的检测,同时做好施工记录,优选科学合理的作业方案,上报项目监理工程师,经过其批准后组织开展施工作业。2.3.4沥青施工作业。按照沥青施工作业要求,正式开展作业前要进行预热处理,确保压实作业的效果。采取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的方式,将机械设备的间距控制在10~30m范围内,并且根据梯形方式进行布置,确保统一方向作业。底层沥青材料的摊铺作业,要根据基线的位置进行。开展中层和上层的作业时,要确保高度差相同[1]。整个摊铺作业的开展,要严格把控行驶速度,以2-6m/min为宜,不可以随意改变摊铺作业的方向,避免发生停顿事件,图2为沥青路面施工作业现场图。

3公路路面养护中的沥青面层施工技术应用质控策略

3.1做好沥青材料质量的把控。若想实现对质量的严格把控,沥青材料为重点控制对象。若未能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使用沥青材料进行摊铺作业,或者未按照工程施工工序组织开展施工作业,极易引发车辆或者摊铺机作业停顿问题,使得沥青材料最终发生离析问题,降低了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完成路面摊铺作业后,极有可能产生松散问题或者其他问题。基于此,组织开展沥青材料摊铺作业,必须要做好材料全过程的质量检验检查,保障工程施工作业的质量,以免病害的出现[2]。3.2做好压实作业的质量把控。进行公路路面养护作业时,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上的要求,做好严格的把控。在压实作业环节,必须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施工规范及标准,做好施工工艺运用各个环节的有力控制,满足道路行车的基本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压实作业的开展,必须要做好角和面等的有力把控,避免产生质量问题,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通过利用小型夯实设备,做好关键部分的把控,保证压实质量达标。3.3合理选择施工作业时间。组织开展路面养护施工作业,要尽量选择干旱时间或者季节,组织开展沥青养护作业。若必须在夏季施工作业和实施养护,那么要尽量避开雨天或者其他潮湿天气下施工作业。开展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时,必须要做好质量的严格把控。需要注意的是,若道路路面内部或者表面积水很多,开展施工作业前,要采取排除措施,避免影响着摊铺作业的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面养护作业中合理运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做好技术应用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对保障施工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施工中,通过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采取全过程施工技术应用把控的策略,做到对工程质量的有力把控。

参考文献

[1]幸福,程宝珠.公路路面改造中的沥青面层加铺施工技术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2):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