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0:08:39

旅游类

旅游类范文篇1

我国现有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人文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一、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1、人文活动可以满足游客的求知、求异、求新心理。旅游是休闲活动,也是文化活动,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话方式和独有的生活状态,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游客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认知心态,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体验其文化内涵。

2、人文活动是审美参照的对象,可以带给游客美的享受。旅游者进行旅游的目的就是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环境中美好的东西,以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3、人文活动会直、间接导致旅游资源产生,影响游客旅游体验。旅游活动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人们为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与结合点,具有更深的层次和内涵,就要借助文学的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把作为资源的“景”和作为旅游者的“情”,以及客观现实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实现情景交融,从而形成一种经人类“加工”的文学旅游资源,以提高观赏对象对游人的吸引功能。

4、人文活动可以让游客参与体验当地民风民俗,满足“求乐”的心理需求。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核心在于“参与”。各地让游客对各种民俗事象不但要观赏、了解、领略,同时也让他们参与其中,在参与中比较地区间文化的差异,体验民俗的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性。比如让游客参与到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等,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二、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了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还有一些地方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俗旅游活动项目,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管理得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有一些资源条件不错的地方,起步发展旅游的时间并不晚,但长期处于“温冷状态”。有的经营不当者盲目建设,急功近利。如在桂林有的地方,以民族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行“捐献”,结果是游客大呼上当,敬而远之了。有的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来的《三国演义》、《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陋,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色情的东西招徕游客,最终也是落得个惨淡收场。而民俗村、民族歌舞表演雷同化问题也是我国很多旅游景区中常见的现象,使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败兴而归。

人文活动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开发应注重以下几点:

1、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性。

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无论就其“形”,还是“神”,只有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所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经济的,但在服务内容上则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人文活动类旅游活动恰好在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中担任重要角色。在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对旅游项目内容进行精选,精选的原则是当地文化中具有特色的部分。按照人类学的说法,当两种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时将会产生的文化震撼,文化之间的差异越大,文化震撼越强烈,而这种文化震撼的强度大小正是旅游部门策划民俗旅游项目的文化心理依据。如拉萨的大昭寺、傣族的竹楼、苗族的寨楼、藏族的碉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客家族的土楼等,都鲜明地体现出了本民族的建筑格调。而深圳民俗文化村中摩梭人入选民俗村,是因为至今仍然保持着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其民居建筑也比较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2、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在于真实性,感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这种旅游项目必须特别重视保持其真实性,在一切细节上都要力求突出本民族的特点,力戒矫揉造作。民俗不能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被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会威胁着民俗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变成一种同质化的大众文化。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民俗文化来说,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从现在各地举办民俗节庆活动的实践看,要成功举办一次民俗节庆活动,首先是要保持和弘扬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不宜人为地加以现代化或随意进行附加,把一个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搞成一个农民歌舞调演、农贸集市。对旅游地要相对封闭措施、坚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一种抑制同化的有效方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旅游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区域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旅游类范文篇2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信息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电话访谈法,以扬州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2010年至2011年的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在不同时间段的酒店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发放的调查问卷分三种类型,分别针对入学初的大一新生、实习前的大二学生、实习后的大三学生:问卷一《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就业意向调查表(大一新生)》、问卷二《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就业意向调查表(大二学生、实习前)》、问卷三《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就业意向调查表(大三学生、实习后)》。另外针对学生以及酒店服务和管理人员的座谈和电话访问还设计了访谈表《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就业情况访谈表》以记录访谈信息。三类调查问卷各发放200份,有效回收率均在96%以上,总体回收率为97.8%;学生访谈表收集30份、酒店从业人士访谈表收集15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是:在性别结构方面,女生比例远远超过男生,各项调查女生均占90%以上,男生均不到10%;生源地方面,农村生源占73.27%,城市生源占26.73%。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就业意向分析

(一)整体就业意向分析从大一新生、实习前的大二学生和实习后的大三学生的587份问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关于“是否愿意毕业后到酒店就业”一项,表示“非常愿意”的仅占6.13%,表示“愿意”的占30.34%,整体意向率36.47%,表示“不愿意”和“很不愿意”的高达63.53%。从性别差异来看,女生愿意到酒店工作的比例比男生略高,但差距不明显,只比男生高4.12%,这说明性别差异对酒店就业意向的影响不大。从生源地差异来看,农村籍学生的酒店就业意愿比城镇学生高出5.38%,这反映出生源地差异对酒店就业意向的影响也不大。

(二)不同阶段就业意向分析让我们比较一下大一新生、实习前的大二学生和实习后的大三学生在这三个阶段的就业意向,关于“是否愿意毕业后到酒店就业”一项的回答,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的分别占25.81%、47.44%、36.16%,这表明,学生在大一时的酒店就业意向最低,大二提高很多,大三后又降了10多个百分点。大一学生酒店就业意向最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酒店的认识不足。调查显示,高达43.65%的大一学生认为“在酒店工作不太光彩”。二是对专业的认识不足。笔者从访谈中得知,许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和入学初期都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就是做导游,他们并不清楚酒店业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大就业方向。即使学校在招生和开学教育中也提出酒店管理是旅游管理的一部分,旅游管理学生毕业去向之一就是酒店业,但学生的惯性思维还在,而且专业外人士也普遍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就是做导游。这一专业认识上的偏差,对新入学的大一新生的影响较大。大二学生的酒店就业意向有了很大提升,主要原因是随着学校酒店专业知识教育的逐步深入,让学生对酒店工作、酒店专业的认识有所提高,认为“在酒店工作不太光彩”的比例从大一时期的43.65%降至22.86%,他们对酒店良好的工作环境、优雅的工作气质很有好感。这说明学校的教育对学生的认知起到明显的作用。酒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实习后的大三学生对酒店的就业意向却显著下降,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低,对酒店工作多有抱怨、不满和厌倦,他们对酒店实习工作不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太累,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对此持抱怨态度的学生占67.98%,特别是在餐饮部实习的学生的反映最强烈;二是工作枯燥、工作简单重复。84.53%的学生反映,实习时间过长(6个月),他们的工作一个星期就全会了,后面全是重复了,而且酒店一般不给换岗位实习;三是工作升迁慢。实习期间得不到升迁学生并不介意,但他们比较关注酒店正式员工的升迁问题,他们在实习中发现,从酒店基层服务员升至中层管理干部,往往需要5-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个时长让许多学生难以忍耐。酒店实习让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也使学生深入一线了解了酒店工作,酒店实习的满意度显著影响着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的酒店就业意向。

三、提升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就业率的对策

(一)优化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对口学生就业取向的改变,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做好招生工作。日前,随着生源的逐渐紧缩,高职院校的招生也日趋紧张,在此背景下,学校招生时往往重点宣传学校优越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学生填报志愿时也往往对所填专业一知半解,凭直觉和粗浅的了解来填志愿。填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以为这个专业的毕业去向是导游,很多学生也是冲着导游这一职业而选择这一专业的。因此,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应加强对专业的介绍,让学生在填报志愿前就对专业学习的目标、内容和就业去向有充分的了解,尽量吸纳对本专业有兴趣、愿意在本行业发展的学生报考。此外,学校在招生时就应确立“定单式”培养方式,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招生,强化学习与工作的专业对口性。其次,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可以做些调整,可分旅游和酒店两个专业(或方向)来招生,或在大二时进行分方向教学,把酒店方向单列出来,在强化酒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专业就业意识。

(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职业道德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职业意识、实现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的有效措施[2]。调查发现,学生不愿意到酒店工作的原因中,认为“酒店工作太累”居第一位,这反映了较多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90后青年,他们一直受到众人的关注和爱护,没经历过挫折,没吃过苦,自我定位往往还比较高,对比较辛苦单调的酒店工作和较复杂的人际交往、较严格的管理制度缺乏足够的心理适应能力,往往难以长期坚持下去。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使其热爱酒店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摒弃酒店是“伺候人”的错误想法。酒店还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场所,进入酒店都必须从最基层的服务员做起,要培养学生务实的品质,对工作持有正确的期望,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干。

旅游类范文篇3

一、地方经济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

地方大力发展经济,为高职旅游专业的发展及建设带来了契机。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既符合高职的教育特点又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所以,我们必须走出校门,请专家以及市场高手,共同来探讨旅游业的建设应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的问题。通过行业走访和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因为市场上劳动力过剩,且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人才,所以经济发展过于缓慢,旅游业要想高速、高质量发展,一定要依赖大批的既有旅游业的管理理论,又有很强的旅游岗位工作技能以及综合的职业素质的人才。为此,我们应改进人才培养措施,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校积累更多的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切实做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准备。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应将技能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然而素质教育就显得有点勉为其难了,因此而造成了高职学生在素质培养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且有研究表明,人成功的85%是取决于就业的积极态度,15%是来自其本人的职业技能。因而,从此角度来说提升大学生职业品质是帮他们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也是有关大学生素质提高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旅游业的学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旅游职业的认识不到位。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缺少职业热情和职业意识。许多的学生在选择此专业时大多是根据喜好旅游喜欢玩的感性选择,很少有把旅游当做职业来选的理性认识,其实他们并不是爱好旅游事业。

(二)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意志力薄弱。学生从未意识到对从事旅游业的辛苦程度,又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不管是在旅行社或者酒店工作,旅游业一直是个较辛苦的行业,与学生的粗浅认识有很大差别。因此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三)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待提高,而且主动性很差。旅游业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服务,很难满足每个顾客的要求。投入率很高,沟通能力差的人很难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四)在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方面是十分缺乏的,现在的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思考问题长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很强。当今职场却需要协作能力大于独自表现的人才,这也是很多单位用人时重视的品质。

三、结合地方的旅游资源及特点,有效的提高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并加大全新服务意识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

(一)注重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加强职业意识教育。从学生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开始,要注意要求学生关注旅游行业的新闻,积累行业案例。

(二)树立责任心,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多让学生同社会接触,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让他们渐渐懂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要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敢于承担家庭重担的人。

(三)在实习实训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得到的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集体意识。

(四)重视感情教育,提高同学间的沟通能力,有意识的营造一个学生愿意表达,乐于倾诉的学习环境,以增强师生情感。让学生善于审美,学会感恩,提高关怀能力,在做中学,在学习中提高。

(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积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本地的旅游资源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但由于学生积累的知识不够,阅历较浅,因此很难深入的解读历史,为游客精致讲解,显得没有生命力。还有的学生对有需要帮助的游客视若无睹,针对此类情况,主要有以下措施。

(1)请当地专家学者作报告。地方旅游品牌的建设需要对地方旅游资源要有充分的了解,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当地的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旅游文化。

旅游类范文篇4

关键词: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开发

在国家文旅融合战略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国十大名茶的都匀毛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原产地黔南州地域文化多样、旅游资源丰富,为开发茶文化旅游纪念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开发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一方面有利于弥补黔南州乃至贵州省旅游纪念品的不足,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完善旅游产业链;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当地的文旅融合,促进茶文化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推动都匀毛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旅游纪念品进行分类可以加深对其内涵的认识,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早在1990年,顾维周[1]把旅游商品按照其的美学价值分为实用品、工艺美术品和艺术品三大类。近年来,有关研究开始关注于对具有某种属性的旅游纪念品进行细致划分,黄鹏等[2]根据商品特性的不同对具有投资属性的旅游纪念品类型进行了划分;乔现玲等[3]对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进行了分类。关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研究目前集中在对基于具体地域或具体文化属性的有关开发而展开,张晓宇等[4]开展了对井冈山红色题材旅游纪念品开发进行了研究;金成等[5]对图们江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进行了研究。对于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研究大多以问题为导向,强调从文化属性入手,开发具有主题性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吕培等[6]认为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个性,宜人性不足,并以此提出了改进策略;胡红梅[7]认为,从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涵义及功能分析出发,探讨了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文化内涵、确立旅游主”题的开发策;李成等[8]在分析茶文化和文化旅游纪念品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茶文化融入冬奥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此外,还有姜文博等[9]利用旅游地屏蔽理论研究了影响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六大要素。可以看出,在旅游纪念品的分类与开发的研究进一步具体化的趋势下,有必要对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展的分类研究,从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更好地突出文化属性、融入创新元素,开发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笔者以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为对象,探讨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与开发。

1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

1.1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原则

1.1.1文旅融合原则。在国家文旅融合战略的背景下,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要深入融入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流行文化等元素。开发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要立足于茶叶产区,要利用好当地已有的茶文化,深入挖掘与茶叶有关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元素,将文化元素持续不断融入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之中。1.1.2科技创新原则。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第四次科技革命时代,旅游者对具有科技性的旅游产品的追求不断加强。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拓宽产品的表现形式,增强旅游者与茶文化的互动体验。1.1.3功能融入原则。旅游纪念品不仅仅只是用作纪念或是馈赠,产品的实用功能也是吸引旅游者购买的主要动机之一。开发茶文化旅游纪念品时要强化和丰富产品的使用功能价值,使旅游纪念品不仅“好看”,还要“能用”“好用”。1.1.4顾客需求导向原则。千篇一律的设计、毫无创新的模仿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旅游者对旅游纪念品的需要。纪念品的开发要立足于消费市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不同群体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做好市场细分、选择和定位;要抓住时尚潮流元素,做到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与时尚的有机结合,增强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在消费市场中的生命力。

1.2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类方案

在借鉴已有的旅游纪念品分类经验基础上,综合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属性特征,按照以上分类原则,将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分为4类:新视听科技类、美术工艺品类、保健理疗类、生活实用类(表1)。

2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条件

2.1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为开发其旅游纪念品提供了创新元素

都匀毛尖的原产地黔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8%,拥有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生活、服装、习俗等方面都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各民族的信仰图腾、民俗风情,苗族的刺绣、银饰,布依族的枫香蜡染、剪纸,水族的马尾绣,牙舟陶工艺等凝练出来的特有文化元素,都是开发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创新元素。将地域民族文化融入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能够有效地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强化旅游者购买动机。

2.2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为开发其旅游纪念品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内涵

茶文化旅游纪念品是茶文化的在旅游产品开发上的运用的结果,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是其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深厚根基。明代以来,都匀毛尖便成为了历代皇室的贡茶;1915年,都匀毛尖茶赴巴拿马参加万国博览会,以其独特的品质荣获金奖,成就了“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的美誉;1956年,主席亲笔命名为“都匀毛尖”;1982年,在长沙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10年,成为“世博十大名茶”,进驻上海世博会展馆,也是世博会联合国馆礼品茶指定用茶。迄今为止,都匀毛尖茶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毛尖茶文化为开发其旅游纪念品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内涵。

2.3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纪念品需求的增长

黔南州积极抓住茶旅融合快速发展的机遇,推出多条茶旅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此外,随着以都匀毛尖茶为题材拍摄的大型电视剧《星火燎原云雾街》和以都匀毛尖茶生产基地为主要拍摄取景地的电视剧《陈情令》等影视剧的热播,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打卡”旅游。在茶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者对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需求明显增加。

2.4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提供了有效保障

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出台政策促进旅游商品的发展,把“精心打造一批优质的旅游商品,紧紧围绕都匀毛尖茶系列产品,大力推动旅游商品开发;培育以都匀毛尖茶为主的旅游商品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水族马尾绣、剪纸、银饰、服装等民俗文化资源,重点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10]作为工作重要内容,为开发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提供了政策性的支持和保障。

3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

3.1创新产品表现形式,提高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科技含量

开发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要将文化元素与科技产品融合,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开发多元化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创新产品表现形式,丰富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种类:可以将智能视听产品做成毛尖茶叶、茶树的形状,创新茶旅游纪念品的表现形式;将关于都匀毛尖茶的历史场景、茶园风光、民俗文化等内容制作成VR/AR产品,以视听新体验来呈现茶文化内涵,拓宽茶文化传播途径。

3.2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丰富茶文化旅游纪念品文化内涵

黔南州民族文化丰富,茶文化历史悠久,要精准地提取文化脉络,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毛尖茶历史文化。如,将平塘牙舟陶与茶文化结合,设计茶历史系列的旅游纪念品;或者将秀丽的茶园自然风光融入产品设计,彰显旅游纪念品的茶文化内涵。

3.3立足于市场需求,满足旅游者对美好生活需要

茶花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以市场为出发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开发满足旅游者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高消费群体注重产品的精神文化内涵,开发时应突出产品的美学收藏价值;中档消费群体注重纪念品的使用价值,开发时应突出产品的实用价值;低档消费群体注重纪念品经济性,开发时应突出产品的性价比。

3.4强化功效性,开发具有保健作用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具有保健功能的生活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具有保健功能的旅游纪念品越来越被旅游者所青睐。毛尖茶富含丰富的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等多种有益物质,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发挥中医和当地苗医在健康保健上的优势,加大科研攻关,联合知名医药企业,开发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旅游纪念品。

4结语

都匀毛尖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在深入挖掘历史化和地域民族文化和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分类开发,不断融入文化、科技元素,拓展表现内容,创新表现形式,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才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对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弥补当地旅游纪念品的不足,探索一条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之路。

参考文献

[1]顾维周.旅游商品开拓[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2]黄鹏,刘艳.具有投资属性的旅游纪念品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研究:以玉制旅游纪念品为例[J].旅游科学,2015,29(4):61-77.

[3]乔现玲,郑婷婷.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全功能设计[J].包装工程,2017,38(8):193-197.

[4]张晓宇,左俊玮.基于红色题材的井冈山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12):224-230.

[5]金成,金真一.图们江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6):85-90,142.

[6]吕培,张昆.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策略[C]//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审查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Proceedingsofthe200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Design(Volume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

[7]胡红梅.茶文化旅游中的纪念品开发与设计思路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2):139-140.

[8]李成,董银霞,任文营.以茶文化为载体的冬奥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9):384.

[9]姜文博,王涵.旅游地理屏蔽理论下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3):177-178.

旅游类范文篇5

接受度较高的旅游定义最早由瑞士的教授沃特尔•汉兹科(WalterHunziker)和科特•克拉普夫(KurtKraft)在1942年提出,后来被国际旅游专家协会(AIEST)所接受——旅游是由非本地居民的旅行和短暂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其前提是这些旅行和短暂停留不会导致他们长期的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显示出这种外出旅行本身也就意味着“跨文化”旅程的开始.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跨越地理空间的人类行为,旅游者的旅游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过程,所谓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交流中交往的双方往往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因此跨文化交流包含着对一种相异文化的体验.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那种通过媒介来间接、外在地获得真实世界映像式的交流和传播.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体现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借助一定的旅游产品,完成特定的旅游经历,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从此得到储存、吸收、反馈、创新,进而使得各种特色文化得以相互融合.因此,旅游活动是人类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现代方式,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文明的渐进方式.

2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现状

2.1旅游文化魅力凸显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旅游业也逐渐转向以文化与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国际旅游界在分析这种趋势时,认为“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参加文化旅游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是为了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而是更多地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受到文化熏陶,提高精神享受的质量.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企事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激烈竞争使旅游市场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特色文化竞争——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增加文化“含金量”,提高文化品位,寻求比较优势.

2.2旅游文化研究受重视旅游学术界长期以来偏重旅游的经济研究,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者们就从旅游文化的概念开始探讨旅游文化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大体上是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入手的.从外延上研究旅游文化是早期研究的基本视角,已形成了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观点:于光远先生最早提出广义的旅游文化概念:“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事业.”狭义的解释以1984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旅游文化即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所传播的本国文化和所接受的异国文化的总和”.中义的理解主要以对“生活方式”的描述来概括旅游文化的内涵,如魏小安认为:“旅游文化可以初步界定为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从内涵上研究旅游文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多数研究者都从旅游者的角度探索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此不同的是苏恒抓住了旅游文化互动过程的特点,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最通俗的、最愉快的、最多样的手段.它的活动舞台最大,它的活动方式最灵便,它的价值最多方面.”1990举办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较全面地阐述了旅游文化中的主体、客体、媒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2.3旅游文化类课程受关注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界对旅游文化的普遍重视,作为旅游教育和研究主力的高校,也普遍重视起旅游文化类的课程.尽管不同的学校对于旅游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定位不太一致,但不外乎三种情况:专业基础课、专业科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总体看,旅游文化学还不是旅游本科院校主干课程或基础性课程,但已经是高职院校的主干课程.不过旅游文化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不断将旅游文化学纳入到旅游本科教育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先开设选修课似乎是在检验其重要性,有的已经将其纳入到主干课程中来.而与此不同的是,各类高职院校普遍将旅游文化课程置于主干课程的重要位置,更是作为培养导游人员不可或缺的核心教学内容.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关,并因此影响其讲授的具体内容.

2.4旅游文化的分类基本固定旅游文化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套用文化的结构模式,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层.旅游物质文化,即旅游过程中可识别的物质文化实体,如建筑、园林、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等;旅游制度行为文化,即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旅游观念文化,是指引导、影响人们旅游观念的直接或间接地在旅游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另一种是按照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部分.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历史、建筑、园林、宗教、民俗、文学艺术文化等;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者的思想和信仰、文化素养、心理、性格、爱好和生活方式等;旅游介体文化,包括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商品、服务、文化等.

2.5旅游文化类教材众多教材出版的数量和质量表明了某一学科研究的热度、市场的需求度和业界的关注度.近10年来,旅游文化著作层出不穷,这些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大致可分为三类:纯粹旅游文化资源的介绍;旅游文化学教材;旅游文化学专著.以“旅游文化学”为主题的教材就达数十部之多,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和著作有:马波的《现代旅游文化学》(1998);沈祖祥的《旅游文化概论》(1999);谢贵安、华国梁的《旅游文化学》(1999);章海荣的《旅游文化学》(2004);尹华光的《旅游文化》(2005);王玉成的《旅游文化概论》(2005);喻学才的《旅游文化学》(2010)等.

3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忽视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跨文化性.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但是我国的旅游文化类课堂教学基本上停留在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讲授和传播上,较少涉及跨文化比较.在教学内容上,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主要介绍中国的地理知识、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管理文化与服务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应用性倾向,呈现出一种静态、孤立的就事论事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课堂教学导向,忽视跨文化交际和旅游文化“碰撞”方面的比较研究.

3.2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性很强的活动,旅游工作要求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从业者导游员,在20世纪80年代时被亲切地称为“民间外交家”.导游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旅游者,必然要求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旅游文化类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跨文化交际者们实现有效交际的关键取决于交际者自身的交际能力与技巧,作为从事跨文化的旅游者需要掌握13种关键性的能力,如自我展示、自知之明、社交关怀、实施弹性行为、获得讯息技巧、交往介入、社交技巧、语用移情等能力.

3.3教学内容体系不健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构成体系还很不完善,基本是由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综合发展而来的,以旅游主休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讲授重点大多落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以及旅游介体的经营文化、服务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够,很少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在向全球最大的旅游地国和重要的出境旅游客源国的方向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旅游文化的教学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诸如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3.4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合度高目前旅游高校普遍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有“旅游文化学”、“宗教旅游”、“民俗旅游”、“园林艺术”、“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历史文化”等,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部分.目前的两个误区是:一是将旅游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教材内容仅对诸如建筑、园林、宗教、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力度不够,内容肤浅,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照搬别的课程内容系统,虽然应用性强,却只适用于初中级导游服务人员的培养,部分学校甚至以导游文化基础课程替代旅游文化课程.

3.5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长期以来,旅游高等教育沿袭由教学管理人员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按照多年一成不变的模式实施教学的模式.课堂授课多采用“四个一”模式——“一本书(教材)+一支笔(粉笔或多媒体)+一堂课(课堂讲解)+一张纸(考试试卷)”,这种模式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主体及其能动作用,必然导致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三重三轻”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高校教学质量.

4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4.1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彰显魅力旅游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借助旅游企业的媒介作用,在异文化空间中流动实现的.这种流动是不受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限制的跨地区、跨国界、跨文化的流动,在这种广泛的流动中,旅游者实现了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频繁交往.一方面,旅游者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到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流入旅游目的地,进行着有限或无限的文化示范和散播,让旅游目的地的人们观照、采择与吸引;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所展示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现实文化生存状态也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照.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客观存在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要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在旅游开发和接待中有的放矢,更好的适应国际化旅游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2丰富旅游文化教学方法,突出特色教学方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笔者以为,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方法:课堂讨论法(在课堂上提出某一重点问题,即兴讨论;或提前布置,学生课后准备材料,下次上课时展开讨论;最后针对讨论情况,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专题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研讨)、视听教学法(运用声、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课件等,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学生进行教学)、试讲评议法(提前一个月左右,精选题目,自愿分组,以组为单位准备资料,制作PPT,由学生登台讲授,再由听课学生和教师对讲课学生所讲的课进行全面评议).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其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4.3细分旅游文化教学内容,形成体系旅游文化现象包罗万象,是一个庞大的大组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透过现象提炼出本质和精华,既要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应该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主线,以跨文化交际为线索,以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突出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旅游文化教学应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中西文化比较为手段,以胜任国际旅游事务为最终归属,具体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旅游文化专题模式,将旅游文化类课程分成5大专题:旅游文化基础理论专题(专题介绍文化学、地理学、传播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中指导旅游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旅游主体文化专题(如旅游者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旅游客体文化专题(如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介体文化专题(如导游服务文化、餐饮服务文化、住宿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等)和地域旅游文化专题(如学校所在的市或省的地域旅游文化介绍等).

4.4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加强师资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如是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可见师资对于一所大学办学成败的重要影响.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任课老师的文化积淀和专业素养有很大关系,鉴于旅游文化包罗万象的特征,该课程益采取团队教学法——面向全院、全校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学科背景多元的旅游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团队中每个任课老师选择1~2个专题作为长期研究的方向,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统一,使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开创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赢的局面.

4.5完善旅游文化考核体系,注重能力2007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提出,要求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上.旅游文化类课程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目的,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要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如考试内容丰富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课程不同侧重点掌握的程度选择性答题;考核采用“平时+期末”、“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和知识面拓展.此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教学很好的指挥棒,社会评价构成了大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体系和指标只有围着能力和素质转,跟着社会需求走,才能促进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观的确切落实和体现,最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旅游类范文篇6

一、旅游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由于我国拥有一大批具有世界独特性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还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那时,我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些年来,我国的旅游企业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而随之而来的人才缺口也日渐扩大。庞大的旅游产业发展靠人才支撑,宏伟的目标靠人才去实现。数据显示,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高达800万人,而目前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尤其是旅行社、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一)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新的旅游业发展态势下,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国内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设置高职教育旅游管理类10个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1043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到90%以上,即近950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共设置了旅游管理类的相关专业共1964所(个),累计培养相关毕业生335948人。但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属于较低层次的职业教育,在生源质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软硬件设施及师资水平上凸显出一系列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生源不足、整体素质偏低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性很强的行业。由于人们对服务行业存在偏见,相对于有些专业而言,又缺乏一定的技术含量,致使旅游专业成为现今的“冷门”专业。据统计说明,我国旅游产业每年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每年旅游业专门人才缺口至少200万人,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人的数字递增,预计到2015年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1700万人。因此,旅游专业生源问题是我们面临主要问题。旅游行业对就业者的外在条件有着很客观、很现实的要求,但在高职院校招生压力及各地录取须按高分到低分进行的现实下,致使一些面貌、体态、身高等不符合旅游专业要求的学生也被录取,造成生源素质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学生就业情况。旅游专业生源从数量、质量上已不能满足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邵琪伟在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人才不足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明显改善。

2.专业设置单一,缺乏创新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行业,这一行业涵括不同领域的职业,进而需要不同专业人才。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两个专业方向,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太过集中,已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旅游专业设置应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需求、市场需求、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特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适时对专业进行创新、调整,尤其是涉外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文化遗产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信息系统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3.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开设了许多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却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时间较长,影响其就业发展。

4.教学的软硬件环境与教学的要求不相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由于资金和意识的问题,教学设施的完善比较缓慢,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一般来说,对于旅游专业大型软件系统及配套的硬件设施的投入需要大量资金、人力,所以要达到教学的要求并非易事。因此,部分院校就弱化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往往通过课堂上听教师讲授和演示,课下到图书馆或从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完成作业来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动手能力的训练大部分也集中在简单的基础设施上和专业项目训练上。实践训练趋于流程化、形式化,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毕业生由于实践经验在学校得不到提高而造成低就业、慢发展。5.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技术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大多数旅游专业教师无论是从知识的结构、深度还是动手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致使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我国旅游院校的教学质量多年来仍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人才培养的质量没有质的飞跃。

三、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选择

(一)“请进来、走出去”模式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由于实践性、专业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吸纳先进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教学模式。所谓“请进来”,可根据专业特点,请旅游企业管理人员、优秀服务人员到校讲座、授课、传授经验;所谓“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可以组织教师到知名职业学校或品牌的旅游企业参观学习,参观院校实训环境和旅游企业运转情况,从而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学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院的办学和管理水平,还可以使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二)“校企联合”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企业、学院、学生实现三赢基础上,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实现基地、教学、培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促使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带动招生与就业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的实质是多方共赢。对于高校来说,院校可以获得更多旅游企业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旅游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实现校企联合,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企业人才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通过借鉴、利用旅游院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改进旅游企业的培训,从而达到节约企业培训成本的目的。对于学生培养来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这种校企合作中充分得到了锻炼。这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三)“订单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学校能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分享。对学校而言,订单培养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和高成本,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在校学习就明确了就业单位和具体岗位,也可到相应企业顶岗实践,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不用考虑如何择业就业就直接到订单单位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四、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模式实施的有效路径

为了能够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行业认知能力、专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有效途径促进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一)确定不同层次的实习环节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使学生参加社会实习、实训,让他们走出课堂,通过行业认知、行业观摩、行业见习、毕业实习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熟悉未来职业、获得新知识及提高综合素质等专业教育的目标,同时也为推动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首先,在学生开始旅游专业学习时,就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单位管理者讲授有关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及发展方向等问题,使学生增进对旅游行业了解,树立专业意识。其次,与专业课程紧密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到旅游、酒店等实习基地进行观摩学习,使学生了解各个岗位职责,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学习重点。再次,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行业见习的机会,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最后,通过毕业实习最终明确职业目标,为自身发展准确定位。

(二)建立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

以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方针,建立不同类型实习基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紧密型(综合型)实习基地所谓紧密型实习基地是指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产研合作、挂职锻炼、员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共赢态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选择规模大、资质高,行业诚信良好、文化内涵丰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旅游、酒店企业进行合作。一方面培养企业需要的一线应用型、管理型人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共同探讨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制定等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开发实践课程、编写教材等。最后为双方搭建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深入开展。

2.普通专业型实习基地普通专业型实习基地就是能够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良好平台,保障其生活、学习、工作有序进行的企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选择社会形象、声誉良好的旅游、酒店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锻炼其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使校企双方通过沟通协调促使成为挂牌实习基地,确保双方对于人才的需要、培养。

3.短期实习基地短期实习基地是指能够为学生提供认知实践的平台,使其了解企业的文化发展、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等方面。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可根据课程安排选择典型、代表旅游、酒店企业进行观摩、认知,从而达到专业课程任务学习目的,并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条件。对于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由于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更应多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短期实习,促进对行业的整体了解,以及时调整学习方向。

(三)加大技能操作类课程

旅游类范文篇7

[关键词]生态旅游;康养;体验类型;宏观政策

当生态旅游景区有比较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和完整生态环境,景区的发展会较为平稳,且游客会有愉快的旅游体验,因此,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景区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来源。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对景区开发进行创新,主要是从旅游产品本身的情况出发,丰富产品类型,提升产品特殊性和新奇性,提升生态旅游质量。

一生态旅游游客体验类型

(一)审美

建设生态旅游项目,需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同时自然资源也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主要因素。旅游资源有形态独特的地貌,富有内涵的水文化,妙趣横生的生物资源,自然形成的气象景观,另外还有与众不同的人文风情。游客游览此类生态旅游示范区,就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影响和感染,为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富有魅力的人文风情所折服,产生审美的体验。游客在游览生态资源时,所看到的景象不仅仅只是自然风光,还会感受到人文景观的美丽,整体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氛围能够给游客带来深深的审美体验。

(二)娱乐

娱乐是旅游的一大重要因素,在旅游的过程中,娱乐必不可少[1]。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仍然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生态旅游项目会为游客提供一些娱乐活动,娱乐活动种类多样,让游客有较强参与性。如有的生态旅游景区提供的娱乐项目有骑沙地摩托、骑骆驼、开卡丁车等,也有的景区提供游客乘坐滑翔机,在浅海坐游艇或海里冲浪。还有的生态旅游景区为游客表演采茶、亲手制作茶叶等不同活动。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娱乐项目融入到旅游项目中,真正体验沉浸在自然中的乐趣。游客通过参与这些娱乐活动,能与生态情境良好交融,能生成令人开心快乐的娱乐体验。

(三)学习

学习是生态旅游的一大新兴主题。生态旅游景区不仅为前来游玩的游客提供优美环境放松身心,还会在景区内为游客配备导游,为游客讲解景区文化历史。也有的生态旅游景区专门配备了先进科学的自助解说系统。另外景区通过设置观景标识和专门的观景平台,并配备文字介绍,以此增强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一般在景区的游客中心或自然博物馆处会提供查阅资料的设备,让游客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对当地的人文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能够有效增长游客的见识。由此可见,好的生态旅游项目能够让游客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怡情

游客在生态旅游时,会把情感投影在景象上,具体化的景象会让人感到怡情。我国古代的诗人们见景生情,以物咏志,现代游客在旅游时也是如此,游客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景物与游客的情感相联系,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无限遐想,使得生态旅游景区的自然属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通过回归自然,让游客产生怡情的体验。

(五)康养

生态旅游会让游客有效康养,让游客能够真正逃离日常的生活轨迹,使身心健康得到恢复,同时这也是生态旅游和放松休闲活动的一项重要动机。在一些非惯常环境中,游客的身心健康就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事实上相比于人工建成的环境,自然环境总是能够使游客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一般的生态旅游示范区都有很好的环境氛围,相比于人工建成的环境,自然生态环境都十分古朴,有浓厚的原始氛围,游客置身于自然的生态环境,沉闷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就能得到释放。同时游客的不良情绪会得到改善,经过康养之后游客的注意力也会变得十分集中。

二生态旅游游客体验类型影响因素

(一)生态资源因素

在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开发效果会受到资源因素的深刻影响,资源因素是生态旅游自身所具备的条件。资源因素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景点的面积、独特的景观资源、丰富多重的景观组合、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特色、珍稀丰裕的物种、较为集中丰富的景点位置、自然资源所具备的学术和科研价值。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态资源,优质的资源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能直接关系到游客所能获得的旅游体验。

(二)实践开发主体

实践开发主体指的是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主要实施者,通过实践参与主体的工作,将原始的林地开发成为旅游资源,供游客游览。会对游客的旅游体验产生影响的是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方式,这些都会对游客的体验产生影响。就建设水平而言,能够描述已经完成开发的生态旅游景观所呈现的效果、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以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配套设施关系到游客的食宿和娱乐,另外也关系到游客所得到的服务。环境承载力与游客的生态旅游体验有直接关系,如果生态旅游景点的环境承载力比较小,游客数量多时,景点就会十分拥挤,游客的游览体验也会有所降低。

(三)游客自身情况

游客的旅游体验,会受到自身期望值的影响。游客所产生的旅游期望是逐渐积累而来的,在前往生态旅游景点开始旅游活动以前,会接收到很多有关旅游景点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媒体的营销宣传,亲友旅游后反馈的信息,另外这其中也有游客的个人认知。游客所产生的期望来自于多种渠道。游客非常期待在景点即将要进行的游览活动。在游客旅游期望与游客感知价值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游客对旅游的满意度,会受到游客感知价值的影响。感知价值和满意度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满意度与游客未来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游客的感知价值也仅仅是游客能够对旅游满意的一个前提条件。

(四)旅游市场环境

旅游的市场环境因素会对游客的旅游体验产生一定的影响,旅游市场环境因素包含开发主体的竞争与集聚、旅游市场的保障。竞争与集聚指的是单一景点与周围的景点之间不仅仅只有竞争的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合作的关系。市场保障所包含的内容有游客交通和景点营销宣传。当景点有较强的竞争与集聚效应时,也能使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合作指的是游客受到多个景点的吸引慕名而来,竞争指的是这些景点群中的某一个景点非常有特色,相比于其他的景点对游客更有吸引力,此时这个景点就比其他的景点更有竞争力,游客可以在这个景点中获得非常好的旅游体验,同时这个景点能够在游客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五)外部宏观条件

生态旅游给游客带来的体验会受到外部宏观条件的影响,宏观条件主要指的是景点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经济发展水平高,也就意味着开发者拥有较多的开发资金,而当地居民作为旅游的间接开发者,也会因为收入水平比较高,能更加支持和认可旅游开发,这些都很有可能从正面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外部宏观条件也来自于政府方面,当政府对旅游产业有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会面向旅游产业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同时也会制定和执行相应的配合行政程序,为生态资源旅游开发提供资金补充保障[2]。在此条件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主体在参与开发项目时也会非常积极,并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就社会秩序这一宏观条件而言,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加强实践开发主体之间的团结程度,减少相互合作时所产生的摩擦和矛盾,各个生态资源开发实践主体在实际工作中有较高的配合效率,从而优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所能呈现的景观效果。

三优化生态旅游游客体验的措施

(一)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实现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要求开发商对开发程度加以有效控制,不可出现过度开发的不良情况。如果过度开发,虽然景区内配套设施会相应增多,且景点游客的数量也会增多,但容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3]。这是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同时生态资源景点的原有风貌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呈现。为了有效开发,应当在进行生态资源开发前,需做科学论证,要保证在有了正确合理和适度的安排和统筹规划之后,再进行对生态资源的旅游开发。不能过于看重短期的利益,也不应过于大兴土木,要保证对生态资源的旅游开发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应重视引进环保设施,比如建设生态厕所;引进能够有效处理固体垃圾的设备;引进能够净化污水的设施。转化原有的化石能源设备为清洁能源设备,从而增强生态旅游项目的环保功能。

(二)开发主体积极宣传

开发主体通过积极宣传,能在市场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有效的品牌宣传能够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形成桥梁纽带。当开发主体进行有效的宣传活动,景点知名度就会明显扩大,会有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不仅如此,也会有很多投资商和开发商前来考察洽谈合作。这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在未来的资源开发工作中,也会有新的动力促进旅游景点实现优化和升级。开发主体在宣传旅游景点的工作中,可采取传统宣传方式与新型宣传方式相结合的形式,传统的宣传方式主要有报刊、广播、电视,新型宣传方式主要是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包括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APP。

(三)加强研究游客需求

不同游客对旅游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重视对游客需求的研究,可适当增强景点的独特性,比如某景点的主要目标客户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此时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就可以增设新的旅游通道,该通道更加惊险刺激,而且有较强的挑战性,同时也不能忽略旅游通道的原生态,这样做更容易满足户外运动爱好者对旅游的追求和期望。再比如当前旅游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是自驾游,在开发景点的工作中,可将开发的重点放在自驾游上。游客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也应体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特点,这也有利于开发主体细分市场,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四)重视建设旅游市场

为建设优质的旅游市场,应注重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旅游服务企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主体,在参与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活动时,旅游服务企业会影响到资源开发的效果,以及资源开发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旅游服务企业与游客取得直接联系的机会非常多,能更方便了解到游客的需求,以及游客需求所产生的变化。旅游服务企业应当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从而建设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还要真正做到诚信经营,致力于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游客带来愉快的旅游体验[4]。另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应该是良性的,从而使旅游市场的发展能够较为稳定且有秩序。在建设旅游市场的工作中,可鼓励居民参与,当地居民可参与的旅游经营活动有很多,包括特色餐馆、民宿、销售当地特产[5]。当地居民可前往相关旅游单位参加工作,由于居民对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比较了解,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能发挥关键作用。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项目的开发中,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旅游市场,居民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促进旅游项目的持续稳定发展。

(五)关注政府宏观政策

政府对发展生态旅游事业大力支持,旅游开发主体应密切关注政府的宏观政策,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政府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土地划拨规划上,另外也会号召银行制定一些对开发主体有利的贷款制度。政府加强改善和调整区域内的投资环境,在此条件下,开发旅游资源吸纳个人投资金额和集体形式的投资金额时,就会非常顺利[6]。另外政府还会设计相应的制度规划,实现对筹资渠道的有效扩展。在筹集社会资金时,要求社会组织做好资产评估,在转让经营权时有额度的限制,为股权转让、企业合资、机构合作提供发展方向,有力推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筹集活动。

四结语

生态旅游游客体验类型包括审美、学习、康养、怡情、娱乐。生态旅游游客体验类型影响因素包括生态资源因素、实践开发主体、游客自身情况、旅游市场环境、外部宏观条件。为更好优化生态旅游游客体验,需做到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主体积极宣传,加强研究游客需求,重视建设旅游市场,关注政府宏观政策。

[参考文献]

[1]李慧,聂寒玉,靳梦菲.生态旅游景区产品创新对游客体验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生态经济,2020,36(12):112-117.

[2]李江敏,王青,刘晶晶.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旅游体验视角下的扎根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10):1122-1126.

[3]程刘玉.森林康养旅游体验对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20.

[4]陈玉英,张楠楠.栾川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游客感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6):83-89.

[5]操佩佩.基于游客感知的合肥市乡村亲子旅游产品开发及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9.

旅游类范文篇8

关键词:中小旅游企业;划分标准;适用性

一、引言

中小型旅游企业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合理化,满足多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2006年,全国共有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区(点)等类旅游企事业单位38147家,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旅游企业,这与我国总体企业规模分布相一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新黔2007年6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会上介绍说,中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1]。但是,无论从国家行业统计还是从学术界的研究上,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一直没有明确,官方或学术界笼统地使用中小旅游企业概念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中小旅游企业的事实存在和其在旅游业发展中重要地位不相符,如果忽视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那么针对不同规模类型旅游企业的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笔者在对中外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研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阐释我国目前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的标准只是参照标准,并以饭店和旅行社为例分析了该标准的适用性,以此来探讨我国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二、中外中小旅游企业划分标准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可以从研究者对中小旅游企业的定义中考察。Morrison(1996,p.401)认为传统上旅游业是由小企业所主导的,20世纪90年代至今情况依然如此。Curran(1996)的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中中小企业部门占据着明显重要的地位。例如英国小企业部门已由1980年的1.9万家增加到1990年的2.8万家,这些企业中90%的企业雇用人数少于20人。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德国也有类似特点。但是现存的旅游研究文献对中小旅游企业缺乏概念上的明晰,这是由于多数研究没有定义小企业的性质(S.J.Page,P.Forer,G.R.Lawton,1998)[2]。Morrison(1996,P.400)认为小旅游企业是由个人或小团体投资并由其业主直接经营,以个人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正式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在有形设施、生产和服务能力、市场份额和雇员方面被认为是小的。Cressy和Cowling的定义范围更大一些,他们认为小企业没有能力去控制买卖的产品以及给与和接受的信贷的价格……企业由其业主管理。典型的小企业员工认识少于20人,但是也可能是少到只有一个人(业主——管理)或多达500人。

然而目前可能最准确的定义是由Thomasetal.(1997,p.9)界定的,小企业被定义为雇员人数少于50人。这个定义是欧洲委员会的极小(或微型)企业(员工人数少于10人)和小企业(员工人数在10到49人之间)的合并后的定义。中型企业的雇用人数在50人到250人间。Thomasetal.的定义在旅游研究中大量使用是因为它不仅使用了比较研究方法,而且它有足够的弹性去具体表现旅游企业的范围而不是仅限定于少于10人。

国外对中小企业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界定的,但是绝大多数国家在政策实施上使用的是定量化的定义。主要以雇员人数作为划分标准。对中小企业旅游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经营行为,但是却忽于考虑旅游业内不同部门的特点。例如,Page,Forer和Lawton对小旅游企业的分析研究中包括汽车旅馆、酒店、餐厅、旅行社和风险旅游经营商,却没有考虑到这些次级部门间在经营上的差异。[3]Burrows和Curran(1989)指出采用这种极其单一的尺度标准(雇佣人数)划分中小企业意味着太多的同质性被归于小企业部门。为了使研究更有意义,他们倡议依据每一行业的定性研究结果归纳出专门的定义。也同时也意味着对中小旅游企业的定义不应笼统的界定,要考虑到旅游业内不同企业类型的特点。

我国目前对中小旅游企业的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少量文章集中在中小旅游企业融资、应用电子商务和渠道策略等方面,对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的研究极其缺乏。

三、我国目前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的参照标准

(一)中小旅游企业划分的前提

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结合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和旅游活动的内容,旅游业主要包括旅行社,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这些行业是与旅游者直接发生联系并为之服务,是旅游企业的总体集合,即直接旅游企业。[4]除此之外,旅游企业还包括间接旅游企业和旅游配套企业。

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依托性和产业关联度,它的发展涉及到许多部门和产业。而构成一个“产业”的一组企业群,必须满足3个标准:生产相对同质性的产品、使用基本相同的技术、企业数量和他们产出的财物价值必须在数量上达到足以值得从统计上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可是,从供给的角度,旅游企业并不生产同一种产品或同一种服务。饭店总体上提供以住宿为核心的服务,旅行社提供的是一种综合服务,因此,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相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旅游业并不符合现行的统计意义上的产业定义,大多数旅游企业实际上都隶属于某一传统的标准产业,并且存在与现行产业分类标准中的许多产业交叉、重叠的现象。李天元教授在《旅游学》中指出:“旅游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界限分明的情况只是说明这是旅游业的特点。旅游业的产品和产出的构成涉及多种有关产业的情况同样也是其特点的反映。”因此,从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讲,旅游企业涉及众多的行业门类。如美国产业标准分类系统(SIC)的一项调查认为,为游客服务的部门有30多个。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局1979年编写的《旅游业的经济意义》分析认为,直接和间接为游客服务的部门有29个,涉及108个产业门类。[5]但出于旅游企业划分标准的研究需要,笔者从直接满足旅游需求的角度把旅游企业界定为专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各类企业,即直接旅游企业。

(二)中小旅游企业划分标准

为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3年2月19日,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的新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正式出台。中小企业标准的划分是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同年,相继出台了《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以及《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这两个标准的相继出台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大部分行业门类,但因为目前旅游业没有在行业门类中或行业小类中专门列出,在1992年改革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依然没有“旅游业”项(虽然旅游统计制度是国家统计制度的组成部分)[6],因此,中小旅游企业中除了住宿业和餐饮业企业外,旅游业中的其余企业都没有明确列出划分标准。

在适用于计划、统计、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等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旅游业的大量主要经济活动被划归到了F、I、L、N、R等几个门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其中“旅行社”作为一个小类存在于“L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门类的“74商业服务业”大类下,铁路、道路、水上运输业及航空运输业存在于“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大类下,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及游览景区存在于“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大类下,与人文旅游景区、景点相关的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和游乐园等存在于“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大类下。

按照以上标准,旅游业四大支柱性企业的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如下:旅行社行业应当执行“商务及科技服务企业”行业的标准,小型企业指标为从业人数在1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中型企业指标为从业人数在100-400人,营业收入在1000-15000万元。小型饭店指标为从业人数在4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中型饭店指标为从业人数在400-800人,营业收入在3000-15000万元。各类景区景点的小型企业的指标为从业人数6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中型企业的指标为从业人数600-2000人,营业收入为2000-20000万元。小型旅游车船公司指标为从业人数在5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中型旅游车船公司指标为从业人数在500-3000人,营业收入为3000-30000万元。

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有利于促进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根据标准,中小旅游企业会根据这个规则来执行有关的政策,对于企业融资、信用担保等方面会有一个依据,使各类型企业自行“归位”。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可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更好地促进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中小型旅游企业划分标准中除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旅行社业外,其他企业因为没有明确指出为旅游企业,因此其规模的划分标准只是参照标准,因此其合理性及适用性都有待进一步分析。

四、现行中小型旅游企业划分标准的适用性分析

彼得•F•德鲁克(Drucker•peter)提出了现代意义的划分大中小企业的标准。他认为企业的规模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指企业的某一个方面。决定企业的大小必须考察多方面的因素:雇佣人数、销售额、附加价值(在适用的情况内)、产品种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介入市场的数量、工艺技术的复杂性等。同时还要考察企业所属行业的结构,它所占市场的份额以及其它因素。[7]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在对旅游企业规模进行分类时必须考虑到各类旅游企业特点、性质、内涵和外延,而不能直接借用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目前还没有一个单一的、可为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中小旅游企业的定义。如果人们的研究焦点是中小旅游企业但是却没有甚至无法解释中小旅游企业的具体分类的时候,那么这是不符合科学研究的态度的。下面笔者分别以饭店、旅行社例,来进一步分析现行划分标准的适用性。

(一)我国中小型饭店的划分标准适用性分析

截止到2006年,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客房145.98万间),星级饭店从业人员158.04万人,全国星级饭店共实现营业收入1482.86亿元;全国共有旅行社1795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654家,国内旅行社16303家),从业人员28.59万人,2006年,全国17957家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1411.03亿元。[8]根据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算出上述两类旅游企业的平均年营业收入和平均从业人员数。

全国饭店每家平均年营业收入为1160万元,旅行社每家平均年营业收入为790万元;全国饭店每家平均从业人员为123人,全国旅行社每家平均从业人员为16人。可以看出,两类企业的年平均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数都远远低于国家统计上划分大中小型企业的标准。目前,我国饭店实际上并没有按照我国住宿业的划分标准统计数据,而是参照国家旅游局星级饭店统计标准——根据饭店客房间数来划分大中小型饭店,有300间以上客房的属大型饭店,299间以下客房的为中小型饭店,以此标准我国中小型星级饭店的比例在95.3%左右。[9]如果加上事实存在的大量社会旅馆,中小饭店所占的比例还会大幅度增加。以饭店的客房间数来确定企业规模在国外也是较常见的做法,比如希腊的饭店业划分中,大型饭店客房数为大于100间,中型饭店客房数为51-100间,小型饭店客房数为21-50间,家庭旅馆客房数为1-20间。[10]但是更多的国家选择的是员工人数、营业额和客房间数相结合的做法。比如西班牙中小饭店(SMHs)应满足三个条件:员工人数不超过250人;营业额低于4000万欧元;自主经营。[11]欧洲委员会1996年采用了共同的一个中小企业(SME)的定义,使用了雇员人数的标准,定义如下:微型或极小企业雇用人数少于10人,小企业雇用人数在10-49人间,中型企业雇用人数在50-250人之间(CEC,1996),这个定义在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各国研究者和管理机构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自己的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比如Sungaaedetal.(1998)在其研究中把小型饭店定义为员工数少于25人,Thomasetal.(1997)认为旅行社、景点和饭店的小型企业的员工数应少于50人。Halcroetal.(1998)认为小型饭店的员工数应该少于15人。[12]结合饭店的行业特点和国外对中小型饭店的划分标准,目前我国中小型饭店划分的适用性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我国饭店规模以客房间数划分标准,片面地强调了饭店客房数量的外延规模,但是却忽视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源利用水平、人力资本能力等质的方面。同时,因为客房间数与《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直接相关,这可能会导致有些饭店为了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内涵式发展。企业“大小”的真正含义应该是竞争力的强弱,而不应该仅仅是规模的大小,要综合考虑企业的产品、服务、知识、信息等的内在价值量和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

2.我国饭店大、中小型规模的界定以299间客房为限,与国外一些国家的划分标准相比明显偏高。此外,我国对中小型饭店的界定比较笼统,到底中型和小型之间如何划分没有明确。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社会旅馆和单体饭店,这些饭店是不包括在我国星级饭店的统计中的,他们是被忽视的群体,但是这类微型企业在我国大量存在,据统计,上海市有3000多家社会旅馆,北京地区有社会旅馆近4000家,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社会旅馆在解决旺季星级酒店接待能力不足,促进饭店行业均衡发展以及促进饭店特色化经营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我国在中小型饭店的划分方面应该进一步细分,特别应该兼顾微型企业。

3.饭店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用人较多,用从业人员数和资本额等规模量来衡量和把握企业竞争力的大小进而作为划分企业的标准是合理的。因此,许多欧美许多国家单独采用员工人数作为规模划分的标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饭店管理借助计算机以后,前台和客房管理用上了计算机,就连员工系统、后勤物资库房管理系统、工程设备系统也都用计算机管理。这样普及计算机管理,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国外和香港地区的饭店用人比例很低,但工作效率却很高。我国国家统计上有关住宿和餐饮业把小型企业的人数定为400人以下,随着技术在饭店中的普及应用,必将不适合今后的发展趋势,更加不利于国际横向比较,当然,这可能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关。

(二)我国中小旅行社划分标准的适用性分析

根据上述的我国行业划分标准,旅行社行业应当执行“商务及科技服务企业”行业的标准,小型旅行社从业人数在100人以下、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中型旅行社从业人数在100-400人,营业收入在1000-15000万元。学者赵劬在对福州中小型旅行社进行分析时,根据相同的标准对福州地区84家旅行社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其调查结果的进一步测算,显示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旅行社共81家,占总数的96%,员工人数在20人以下的有69家,占总数的82%,福州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万的只有四家,大多数旅行社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下。[13]而且这在全国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旅行社的平均从业人员数仅为16人,依据上面两方面的数据,我国中小旅行社的员工人数远远低于100人以下的划分标准,旅行社以员工人数作为划分标准不符合旅行社的企业特点。

首先,旅行社是旅游行业中的中介机构,在国际上,旅行社就单体规模来说,很少有大规模的,但往往是网络化经营,批发商和商层级结构清晰,分工明确。[14]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形成垂直分工体系,但是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经营中的“搭便车”现象十分普遍,虽然,名义上旅行社的经营项目“大而全”,实际上除了少数实行专业化经营的旅行社,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没有产品开发、设计上的能力或意愿,导致中小旅行社多数为大社的地接社,在经营内容和手段方面单一,加之利润的微薄,员工人数较之其他旅游企业少很多,自雇佣甚至夫妻店都很普遍。

其次,旅行社的经营中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旅行社经营中全日制的专职员工人数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减少,兼职员工比较多,尤其是旺季的兼职导游人数更多。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美国的旅行社行业中平均每一个旅行社的全职员工数只有5.7人,89.8%的旅行社雇佣一名或更多的兼职员工[15],即使是美国运通集团公司的总部也只有40多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网络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产品销售渠道,中小旅行社可以在网上推销线路,寻求国内外,酒店、车船公司开展网上订房、订票业务。未来旅行社的大、中、小并不取决于它的单体规模,而是取决于它的网络,即经营网点。因而,旅行社业不宜以从业人数作为划分标准,而应以营业收入作为划分标准。杜江在《近年美国旅行社业发展态势研究》中,将美国旅行社中年营业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界定为大型旅行社,100万美元以下的界定为小型旅行社。根据当年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的规定,服务业中小企业标准为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下。公务员之家

我国旅行社规模划分的参照标准除员工人数外,同时也考量了营业收入。但是我国旅行社的产业集中度较低。2006年我国百强国际旅行社中的前3位的旅行社(即中国国旅总社、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收入仅占整个行业营业收入的10%左右。产业集中度是用于衡量产业竞争性和垄断性的最常用指标,较高的集中度表明更多的销售额或其他经济活动被很少一部分企业所控制,这一小部分企业拥有相当的市场支配力,特别是价格支配力,从而使市场的竞争性较低。通常,产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企业的规模越小,企业的数量就越多,市场竞争就越充分,所形成的企业规模就越合理。但一直以来,我国旅行社的“小、弱、散、差”为人所诟病,中国旅行社业一年的营业收入还不及美国的一家旅游集团,2006年,全国17957家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1411.03亿元,2005年单单一个“美国运通”,营业额就高达291亿美元。我国绝大多数小型旅行社在市场上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使得我国旅行社单体的营业收入较低。如果以营业收入作为标准,必须考虑到我国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的实际营业收入,笼统地以每年1000万元营业收入作为划分小旅行社的标适用性不佳,应该在全面调查旅行社营业收入的基础上细分旅行社企业自己的划分标准。

五、结论

Burrows和Curran(1989)主张忽视行业背景来进行企业规模的划分会有严重的方法论上的危险。[16]旅游业与制造业等其他行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完全照搬其他行业的划分标准对政府的宏观管理和企业的市场经营都是不利的。中小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应该在依据《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的特点来制定,这也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旅游业又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因此,旅游业中的各类企业的划分标准也要结合各自的特点进一步细化。比如饭店的划分标准应以员工人数作为主要标准,标准要适当降低,同时要兼顾微型企业;旅行社业不宜以从业人数作为划分标准,而应以营业收入作为划分标准。

中小旅游企业在市场营销,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价格政策,成本控制和重新调整能力上都非常有限。因此,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应该明确中小旅游企业的确切划分标准,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政府在市场规制、信息披露和金融服务上才能给予中小旅游企业以更多的关注,使之走上可持续和可盈利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小企业已成扩大就业主渠道.中新网,2007-6-8.

[2]S.J.Page,P.Forer,G.R.Lawton.Smallbusinessdevelopmentandtourism:Terraincgnita?[J].TourismManagement20(1999)435-459.

[3]ArieReichel,SiglalHaber.Athree-sectorcomparisonofthebusinessperformanceofsmalltourismenterprises:anexploratorystudy[J].TourismManagement26(2005)681-689.

[4]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55.

[5]张辉,厉新建,旅游经济学原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58.

[6]魏小安,厉新建.旅游产业地位的统计视角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1.

[7]彼得•F•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95-796.

[8]2006年旅游行业经营统计报告.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07年9月.

[9]卢建亚等.中小旅游企业成长之路[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25.

[10]ConstantinosBastakis,DimitriosBuhalis,RichardButler.Theperceptionofsmallandmediumsizedtourismaccommodationprovidersontheimpactsofthetouroperators''''powerinEasternMediterranean[J].TOURISMMANAGEMENT,25(2004):152.

[11]DomingeRibeiroSoriano.Thenewroleofthecorporateandfunctionalstrategiesinthetourismsecteor:Spanishsmallandmedium-sizedHotels[J].TheserviceIndustriesJournal,2005,25(4):601-613.

[12]RhodriThomas.SmallFirmsintheTourismIndustry:SomeConceptualIssu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TESEARCH,2000(2):346.

[13]赵劬.福州地区中小型旅行社现状分析[J].福建地理,2001,16(2):42.

[14]张凌云.我国旅行社行业规模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6(6):8.

旅游类范文篇9

(一)旅游类专业。本文所指的旅游类专业包含高等院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旅游英语、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旅游类专业的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是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在教学体系中要增大实践教学的内容。

(二)实践教学基地。所谓实践教学基地,是指针对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而设立的仿真工作环境,是系统的技能训练场所。旅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就其内涵来说,是指学校围绕旅游行业或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而设立的系统技能训练场所;就其外延来说,主要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两大类。旅游类专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是确保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高校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设备不完善,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情况看,目前公办高校的经费使用由政府财政统筹安排,高校如有建设需求,需要很长一个周期才能实现;民办高校则只能依靠自身财力进行基地建设。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资金缺口较大,致使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条件普遍较差,实践教学设备数量、质量和种类严重滞后。例如,已建有的模拟客房、模拟餐厅等实训室设施设备多较为陈旧,落后于社会行业规范。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只能进行简单的基本技能训练和情景模拟实训,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又如,科技含量高的旅游信息系统等实训室的建设几乎空白,地理信息系统、旅游资源模拟规划系统等必要的旅游实践教学软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价格昂贵,加上观念上不重视,在建设上一直被忽视。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不到位,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其一,有一部分高校出于专业宣传或专业评估的需要,仅仅是在相关企业挂个牌子或签个合约,企业根本不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顶岗实习只是纸上谈兵;其二,由于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实践教学需求增大,一些高校往往降低对合作企业的选择标准,主要的实践教学合作企业也仅仅局限于酒店和旅行社层面,范围狭窄。由于实践教学单位的实力、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差别很大;其三,企业经营的变动性和学校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导致校企合作的稳定性较差。旅游行业本来就是一个人员流动性很强的行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不断变化导致顶岗实习机会供给不稳定,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规范化建设不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各类设施设备多缺乏严格的操作规程,与企业的管理、操作实际等相差较大,难以满足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且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时间较为固定有限,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则基本上处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只有一纸协议相联系的状况。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加之很多高校旅游类专业的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很难与学生一起到实践教学基地完成顶岗实习。因此,当按照教学计划学生应进行顶岗实训时,大部分学校都是仅仅由专业教师将学生安置到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后续的实践教学指导及管理工作基本与学校脱轨,主要落到了企业管理人员身上。仅有个别学校会派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了解情况,多数学校对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的情况则都是不闻不问,学校与酒店之间的联系也仅限于学生实训安置期间。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同时,因学生不是企业的真正员工,企业也疏于管理和就业指导。因此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如果主动学习和自我约束意识较差的话,不仅难以取得很好的实践教学效果,还存在很大的管理和安全隐患。这其中固然有行业现状和区域限制的原因,但专业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同样难辞其咎。

(四)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指导能力不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而这一目的的实现除了要依赖必要的硬件设施外,还要有相应的软性保障,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就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软性保障之一。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灵活地组织教学和实践。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旅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数量短缺、实践经验不足、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强、没有相关职业经历、来源结构单一等问题。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常常流于形式,只是走过场而已,偏离了实践教学的目的,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高校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策

(一)丰富建设资金来源,增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实效性

1、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旅游类专业校内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需资金较大,高校仅依靠自身力量去完成不仅要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且建设时间相对较长。鉴于高自身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高校应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拓宽资金筹措的渠道,从创造自身效益、争取合作业支持、与区域内学校实行优势互补、联合社会力量办学等多个方面解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

资金来源问题。

2、采用灵活多样的建设形式。一方面高校可通过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系渠道、经济资助等形式,寻求企业支持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高校可依托旅游类专业的优势,建立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校属经营性组织,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和教学价值。以酒店管理方向为例,可以成立校办酒店,学校进行前期必要的硬件投入后,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做经营模式、经营思路、市场分析等方面的指导。校办酒店面向社会正式运营后,教师和学生以员工身份进入酒店,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进行现场指导,为确保学生能充分训练到每一个科目,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进行轮岗。该种建设形式不仅让实践教学更加真实,而且检验标准更明确———以经营效益检验,如果经营得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建设资金压力。

3、以就业为导向,营造仿真的职业环境。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按照旅游行业内在规律,为学生提供在设备设施、经营环境、消费需求等方面与真实企业相一致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现校内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严格按照真实的企业流程布置实践教学任务,根据旅游岗位设置实践教学任务,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设备必须适应旅游行业岗位需求,教学场地的构建、设施设备的配备、管理模式的选择等都应具有一定先进性,能够代表本行业发展的需求。例如,模拟前厅实训室的建设,除购置先进的设施设备,还需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等。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先进的技术,才能够实现有效就业。

(二)优化校企合作方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优选合作企业,建立“合作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校旅游类专业在选择实习合作单位时,要做到宁缺毋滥,选择具有一定规模、运营良好、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实习管理规范、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签订协议、合同等法律文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确保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为了保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学校或院系可以以组织的名义与企业进行沟通与协商,在联系沟通、实践教学、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与企业建立信任关系,并逐步开展各项合作,最后挂牌建立“合作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类基地的合作范围较协作型实践教学基地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了实践教学安排、科研转化和职工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了专业设置的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等内容,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导作用。

2、与旅游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目的,通过与旅游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互为基地、相互支援,共同培养学生。学生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确定,企业派出指导教师免费给学生上课并安排顶岗实习,负责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时间上尽量尊重企业的用人需要,并将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分年级采取不同的专业见习、实习模式。在见

习、实习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和监控。

(三)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使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首先,针对实践教学,应建立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教研组活动制度等,以确保实践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中,尤其要明确实践指导教师的职责,加强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践指导教师应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具体管理和指导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发现问题要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以保证实践质量。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对实践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把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实践指导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其次,针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应建立各种设备保养维护制度、工具使用管理办法、环境保护规定等,以提高各类设施设备的使用率和降低成本消耗;最后,针对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应建立学生实践教学管理条例。其中,要特别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实现学校与企业共管。学校和院系应特别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和跟踪工作,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实习计划安排,给予学生必要的专业指导,以解决其在实习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对学生的实习工作按标准严格考核,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应的顶杆实习规章制度:学生的动员组织工作、奖惩措施、报酬及劳动事故的处理办法、实习效果评定等。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也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在为学生提供岗位技能指导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规范。

旅游类范文篇10

1.1师资队伍建设与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

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不仅要能够讲授一般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双师型”。目前,由于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明显滞后。很多教师旅游理论知识方面非常丰富,但缺少在旅游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其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旅游企业要求脱节,一个“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实战经验的积累。

1.2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投入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

职业教育带有鲜明的职业岗位性,必须具有个性教育,也就是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教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之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必须要有能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环境和条件,需要经费和设备的大量投入。近几年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尽管我国对教育投入的总量不断增加,但是生均占有教育经费数目前仍相对不足。经费投入不足仍是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3规模发展与学生就业的矛盾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就业情况如何,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笔者在调研中深切地感到,凡是与企业结合紧密的学校,其毕业生就业情况就好,培养的学生质量就高,受社会和企业欢迎和接受的程度也高。

2“校企合作”对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作用

2.1校企合作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质量的关键是师资。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学生,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职业教育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由于受到过去“重理论、轻实践、轻技术”的影响,培养的人才理论有余,实践能力不足。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存在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较弱情况,与现实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多数教师缺乏实际经验。在与旅游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到旅游企业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教师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也可以从旅游企业中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经验的旅游管理人员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教师,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

2.2校企合作促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教学专业化要求旅游院校要突破传统的决策水平,深入调查研究、吸收旅游企业、旅游协会等专家参与,对旅游业的发展形式、发展趋势、专业就业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与学校一起对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等进行论证,做出决策。

1)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办学指导方向更明确。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基础文化课以够用、适度为原则;旅游专业理论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应大幅度增加实训教学。

2)专业设置市场化。学校对学生的专业教育、道德教育、成才教育等诸多方面充分采纳旅游企业的意见,不仅能获得真实的市场需求信息,也能有效地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与社会发展的不足,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学校按照旅游市场的导向的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够迅速地适应岗位需求。

3)教学具有针对性。学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也包括让旅游企业参与制定人才规格、课程计划、评估标准等方面,使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克服教学内容的老化、教育方法落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相脱离等方面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