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5:07:26

录音

录音范文篇1

众所周知,侦察机关侦察,新闻记者采访,有时都要采取秘密录音(窃听侦查)、录像(视频监视)的手段,其所取得的视听资料一般均作为现场证据使用,而且其证据力往往无可辩驳。但有时涉讼的公民个人或其人将自行秘密录音、录像的视听资料在法庭中举证,即使真实反映了客观情况,对方当事人也会以“取证手段不合法”、“非法录音录像侵犯个人隐私”等为由进行抗辩,法庭往往也只能作为参考,而无法作为支持举证方胜诉的证据予以采信。难道来自官方的秘密录音、录像证据就是合法,而个人秘密录音、录像则属非法取证吗?判别的标准当然不应在此,我认为至少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否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不应作为取证手段是否合法的前提。司法实践中有些证据通过正常、合法手段往往是无法取得的,因为当某人知道从自己所取证据会对自己不利时,他是不可能“事先同意”并配合的,取证方也不可能去“事先征得”他同意。特别是视听资料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与传统证据形式(如书证、物证、证言等)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它能够捕捉记录下现场的声音、影像,能够真实、形象、具体地再现已发生的某种时空状态下的场景事实。但这种捕捉记录的时空性很强,错过了当时的时间、地点就不可能再原貌出现。正因如此,取证方和被取证方都深知其中利害,又怎能事先达成一致而相互配合呢?

其次,要把取证手段的合法性同所取证据反映事实的客观性区别开,二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在质证过程中应把对证据内容的审查放在首位,并以此作为定案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再考查取证的手段及证据的来源。如证据的内容不真实或与案件无关,即使该证据的手段、形式再合法,也不能加以认定。反之,如所取证据真实再现了案件的客观情况,有利于法庭查清事实,辨明是非,那么既使举证方采取了非常规取证手段,法庭也不应置证据内容的客观性于不顾。

录音范文篇2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突破难点“写一个场面”,首先关键的是如何在“场面“上取得突破,怎样让学生对“场面”有初步的认识呢?不可能用解释概念的抽象方法去给学生谈“场面”,这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软弱无力,这正是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启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因此,我借用了录音手段和教师有感情朗诵相结合的情景法,创设教学的立体情境,引发学生感性地认识“场面”,突破教学难点。一开课,我播放了歌手董文华演唱的歌曲《长城长》,并配合自己精心设计的、富有感情的朗诵:“大家一定很熟悉这首歌吧!这熟悉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令人难忘的199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那场面是多么令人难忘啊:”那感人肺腑的歌声、美妙的音响、扣人心弦的朗诵,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学生倾听着,回想着:五彩缤纷的舞台,气魄雄伟的长城画面,热泪盈眶的观众,掌声雷动的演播厅……栩栩如生的一个个场面顿时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就是场面。生动、直观,学生马上具体认识了“场面”,同时进入了一个为中华民族骄傲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的意境,创作的源泉挖掘了,写作的愿望激发了。产生了非吐不可”的表达感,达到了教学目的。在这里,录音手段发挥了其它手段难以产生的作用,它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丰富内容,拓展思路,推动想象通过前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场面,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写作共鸣,但兴趣只是写作的入口,要进一步通过唤起回忆,展开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丰富作文内容。这时我首先通过一段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场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场面“童年的趣事,野外的嬉戏,校园的欢乐,家庭的幸福,那一个个场面都多么令人神往啊!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闸门里一定留下许多精彩的场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吧!”这时,课堂上气氛更加热烈,畅所欲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包含了感知过程、思维过程等。如果学生的认识过程只停留在感知阶段,只认识了“场面”,这只是初步的不完全的。作为参与教学过程一个重要因素的录音手段,如果能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自然地进入思维的过程,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判断,这才能发挥最佳效能。在学生发言谈了部分生活场面的基础上,这时我把握最佳时机按下录音机键钮,录音机中传出了雄壮有力、庄严激奋的国歌乐曲。这乐曲一传出,马上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恰当地刺激了听觉,诱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时,我抓紧时机发问:“听到这声音,你们会想起了什么场面?”课堂上又活跃起来了。“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晨会操场上升国旗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取得冠军时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仿佛看到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那历史一瞬间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开国大典》中那万众欢呼的场面。”……思路开拓了,题材丰富了,这时,我又及时播放了一段鞭炮“劈劈啪啪”的音响录音,进一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立体情境。这一来,课堂上的场面更热闹了,学生几乎都举起了手,情绪高涨,进入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境界:“我想起了除夕那热闹的夜晚。”“我想起了哥哥婚礼喜庆的场面。”“我想起了元霄节舞龙灯的场面。”“我想起了生日夜晚吹蜡烛那快乐的时刻。”……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取得较好效果。

三、积累迁移,恰如其分,提高效益有了许多的材料,如何指导学生组织材料表达出来,写好自己熟悉的一个场面呢?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指导要学生能把阅读训练中所获得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及其它有关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所以,这时,我又一次按下了录音机的键钮,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场面描写的典型片断(第一自然段),用声音引导示范,为指导写作提供范例,渲染气氛,利用“有意注意围绕这一段讨论写场面的基本方法: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一般先后述后分述,把主要的人物及其活动写具体。再让学生结合这一段的写法,谈自己将如何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场面,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合理地使用了录音软件,刺激了学生听觉,避免了复习旧知识的枯燥累赘,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复习了阅读教学中学习的知识技能,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最佳发挥了录音的功能,提高了课堂效益。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对录音手段的合理应用有很深的感受:

(一)要准确、适当地选择制作录音软件,有明确的运用目的,恰如其分,有的放矢。

如这堂课选择《长城长》就因为学生熟悉这首歌,熟悉这春节晚会的场面,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中运用录音可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习作范文,使课堂信息容量增大。

(二)使用录音手段要和其他手段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扬长避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播放《长城长》歌曲时我不是单纯让学生听这首歌,放放录音而已,而是用充满感情的、回味的解说和录音紧密配合,使学生的感知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录音优势相辅相成,由此诱发了许多难忘的场面回忆,在课堂上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如果单纯、孤立地使用录音,只能给学生无目的的欣赏,模糊教学目的,失去录音在教学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

录音范文篇3

一、拾音的技术

1.对人声的拾音。对人声的拾音是拾音技术中最常见的,比如演播室内主持人、嘉宾的声音,演播室外记者采访的声音,人演唱的歌声等。人声的类型不同,对于人声拾音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演播室内大部分综艺节目都是采用质量较好的无线话筒进行拾音,根据节目的需求使用不用的种类,比如手持、头戴、领夹等类型。在室外一般的采访中,只需要记者带着有线或者无线话筒就可以完成拾音,但是在较为大型的室外活动中,还需要有一个或多个专门的举杆录音技术人员,在人声的上方进行拾音,在拾音时可以同时录制上人声、环境声等,产生比较真实的环境效果。2.对音乐的拾音。音乐也是录音拾音的主要对象。在音乐拾音中,音乐本身具有特殊性,在录制人声时,发声人本人可以配合录音,但是在录音音乐时,需要录音技术人员了解各类乐器的发声原理,才能在合适的位置摆放话筒进行拾音,而如果是录制大型的音乐会的话,那么音乐的拾音要求就变得更高。比如有的音乐会既有人声的演唱,又有各类乐器的伴奏,在进行录音时很难把控好主次以及声音的和谐。所以要求录音拾音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音乐录音经验。另外,在专业录音棚中进行音乐拾音反而比较简单,因为在专业的环境中只要设计好录音设备的合理摆放就可以。3.选择合适的话筒。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拾音阶段一定要根据节目的场景而选用话筒。在语言播音工作中,一般情况下有两种话筒可供选择,一种是电容话筒,另一种是动圈话筒。比较典型的有纽曼的U87、U47,森海塞尔的6000和9000系列,DPA的4011、4015以及舒尔SM58和beta58等。这些话筒还原度高,噪声低,频度宽,因此,录制出来的节目具有良好感染力,还可以保持较强的真实性,同时节目音质、音量都较高。4.传声器和声源位置。在节目录制中,声音的拾音需要处理好传声器和声源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情况下,需要保证发声位置的范围大约为30cm,但是也需要根据节目而“因地制宜”选择,根据场景、剧情等不同要求而进行适当调整。此外,传声器需要和声源尽量缩小角度,更好地保证声源可以在传声器的中心线之内,在节目中才能更好地获得真实、生动的音质。

二、录音的同期制作

录音工作主要是通过运用话筒进行拾取声音,然后录制人员根据节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音,结合节目的要求做好调节、加工以及处理的工作,最后再实施混合分配,从而有效地记录音频信号。因此,在调音台中需要有效地进行音频混合与控制,将各种声音所发出的不同信号根据一定比例实施延时、均衡、压缩、混响以及扩展等效果,在处理之后才能够较好地送到监听系统和录音系统中。1.延时混响器的使用。在特殊音效制定上,如回音、颤音等,可以通过延时混响器实现,这在流行音乐制作上经常用到。混响器就是创造环境感的音频设备。录音工作者们通过与自身作品的结合,对整个录音过程做出准确判断,同时对人工混响器提出合理要求,利用混响器的不同技术参数,可以使声音表达出不同形式的环境感。改变混响器的混响时间长短可使声音得到大小一样的环境,改变声音所加的混响量的大小可产生不同的距离感。利用混响器改造声音可以让人们体会到大到太空、小到玻璃瓶的感受。多台混响器、多种模式同时使用在一个录音艺术作品中,可以使作品得到更加完美地、更加具有理想的艺术表现力。2.音频激励器的使用。激励器可以实现对音频、音色的有效处理和使用,并产生一些特殊效果,实现声音的有效美化。它使用精细的数字音频处理电路,会重新产生和恢复失落的谐波。这些谐波在音乐和动态方面与原有声音密切相关。在整个声音处理过程中加入一些二次谐波以及原声频率,进而实现音色效果的提升。当把激励器加入系统中使用时,它可以在节目的录制中重建声音自然的明亮度、透明度和演绎力。经过该设备的音频信号能够增加它的谐波分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不增加声音信号而明显增加响度,这也正是录音师们所需要的。为此,人们可以选择适当的驱动电平以及适当的混响器调整,实现音响效果的全面优化。因此人们生产出早期的听觉激励设备,后来经过不断地技术完善,该设备的技术性能不断地提高,现在可以对音频信号任意频段进行技术处理,从而大大改变音乐节目质量,显示出优化声音的超强的技术手段。3、均衡器的使用。首先,在均衡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节目频率实现音质的美化操作。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基本的音色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将音色的自然性展示出来。在自然界中声音信号也是千奇百怪的,而各式各样的声音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它本身的频率范围,当我们在记录这些声音信号时,由于环境的不同,拾取声音手段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当然也是不一样。如果有特殊需求,对声音进行频率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把标准的语言信号变成早期电话听筒里传出来的声音的感觉,则必须夸张地进行创作,把语言声音信号的高频和低频进行大量衰减,还要对声音信号的频带宽度进行一定的限制,才能使人们得到逼真地感受。还有,对一些录音质量低劣的作品,去掉交流声、高频呲声和低频噪声等,相应地调整频率均衡器的增益与衰减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混响偏多,层次感变得很差时,工作人员可以将频率提升到5000Hz以上,同时衰减一些频点,以提升清晰度。

总之,声音信号的频率技术处理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够使人们得到听感上的满足。4.延时器的使用大家都知道房间的混响效果是声源在房间内多次反射、折射或衰减到一定程度的声场效果,而声音信号则没有那么反复地变换过程,但是声音信号加入不同的延时时间可产生不同的奇妙效果。一般来讲,延时器的延时在30ms内产生的效果只能是原声源信号的加强,提高了声音的响度,会使声音产生“加倍”的感觉,还有增加立体声宽度等特性。如果延时信号大于50ms或80ms而且有响度足够的话,则产生回声的听觉效果。此外,有通过对延时信号的应用,还可以产生早期反射声的听觉效果。延时器可以进行声像配置,模拟环境气氛,将单声道信号制作成假立体声信号等效果的处理。而现在的音频数字式延时器不仅仅有单一的延时功能,还可以在延时的基础上,做一些更为复杂的环境氛围以及人为创造出来更好的奇妙感觉空间。5、压扩器的使用最早期的压限器的生产只是出于对音响设备的保护,防止音频输入信号过大造成音响设备的损坏,而现在艺术录音中的使用则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同时,现在数字音频设备的技术性能也比早期音响产品有更加卓越的功能。所谓的声音压限扩展是指对信号的动态范围进行压缩限制或扩展,这一过程是靠一种特有的增益放大器来实现的,这种放大器在输入信号达到相应阈值时,增益随输入电平的增大而减小或者随输入电平的增大而增大,或者不管输入电平无论如何变化,它输出的电平保持相对恒定。这样把压扩器运用在乐队中的某个动态范围很大、需要单独进行处理的乐器上,在出现高电平时,声音信号增益减小。在出现低电平时,信号增益加大,从而使音乐节目信号的动态范围或向上扩展或向下压缩,使得小信号时不会被噪声淹没,大信号时不会失真,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又能适合录音设备和载体的动态范围,保证音乐节目的质量和技术指标。

录音范文篇4

录音批改作文的具体作法

一、制订实施计划

全学期录音批改作文5次,依次为:

第一次记叙文,作文题是《爱唠叨的妈妈》。训练目的:让学生学习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法。

第二次记叙文,作文题是《我家的周末》。训练目的:①怎样把事情写得具体而简明;②怎样围绕一个中心,有详有略地写几个人。

第三次议论文。作文题是《成功来自勤奋》。训练目的:学习用事实来证明文章的观点。

第四次记叙文,作文题是《×××游记》。训练目的:①用移步换景法组织材料;②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景物。

第五次记叙文,作文题是《我的邻居×××》。训练目的:①用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②用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

二、操作程序

1.学生实验前测验。整个操作过程分两个组进行:一个组利用录音批改作文,称实验组;另一个组不利用录音批改作文,而用传统方法批改作文叫控制组。学生统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实验组与控制组同时测验,将作文纸混合装订密封,由2—3位教师同时打分,然后打出每位学生作文的平均分,记载存档。

2.每次作文前,教师提出写作训练的目的要求。

3.学生作文须当堂完成,由学生科代表收齐交实验教师。

4.教师批改办法:

(1)总览全篇,从中挑出三四个作为重点评论的核心,在文下加符号标注并标上①②等序号。

(2)录音评语。教师在拟好录音提纲后对重点地方逐一评论。

(3)评论内容:

a.每次至少找出作文的一处优点,除鼓励之外,还提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b.对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修改意见,提出改进的方法,要有启发性。

c.以训练目的为主要评论内容,同时针对每位学生的主要问题区别对待,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d.错别字、病句的记号用“×”和“()”标出,不用录音带批改。

(4)学生在家中听录音兼归纳教师批改的主要内容,对照教师的批语,在作文纸的右面修改作文,返校后交教师。

(5)教师审阅学生修改的文章,评判作文分(作文分为:文章得分+修改分,修改分为1—5分)。

(6)挑出三至五篇优秀作文在全班讲读,并将得分情况和修改文字一并读出。

5.第5次实验后,全班参加作文测验,办法与“前面测验”相同。

6.控制组参加“前测”与“后测”办法如实验组。教师采用传统的批改方法,写作用同一作文计划由同一教师执教,以便与实验组作比较。

三、录音批语

(一)有明确的修改“目标”。其关键是“抓大放小”,把诸如错字错句之类的小问题下放给学生自己批改,老师则抓住主题、脉络、材料等影响文章全局的大问题批改,让学生按照老师指出的方向去修改,使文章的主题变得比较鲜明,布局变得更为合理,从而使整篇文章的面貌改观。如何确立修改的目标呢?首先,要紧紧围绕本次作文的训练目的及重点来确立目标。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许多环节构成。

写作计划是大目标,每次作文所确立的训练重点是具体目标,录音批语中修改目标确立的依据首先是这些具体目标,这些具体目标往往是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表达方式等文章的大方向。例如,有一个学生在《我家的周末》这篇作文中选用了两组对比材料:“……一大早一家人就各奔东西。我去参加培训班,妈妈参加电脑班……用爸爸的话说,这也是为了文凭、工资、升学、考试。”“……现在的周末,再也不似从前的枯燥无味,而是有声有色……”其中不乏生动描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录音批语”中指出这篇文章在提炼主题方面做得不好:为什么要选这组对比的材料来写?你从周末前后对比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文章都没有点出来。修改时应在结尾一段补写揭示主题的议论性文字,同时对材料的描写要更集中、更具体一些……根据教师录音批语的提示,作者在修改时加上了这么一段话:“我家的周末是普通的,因为它跟神州大地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我家的周末又是不一般的,因为它记录了时代的进步,记录了人们对精神文明的新追求。”这段话把我家的周末当成了一滴能折射时代变化的小水珠,落脚在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主题上,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修改是相当成功的。这篇文章之所以能修改成功同录音批语给作者定了明确的修改目标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二个标准是:切合学生每一篇的实际。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有多种情况,概括地说,主要有这么两类:一类是作文的问题与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有关:一类是作文的问题与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无关。这两种情况,前者是重点,老师要重点批,其修改的目标是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后者是非重点,可放在讲评作文时由学生做。《爱唠叨的妈妈》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法。学生作文中大都写出妈妈唠叨时的语言,但是由于取材都是围绕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写妈妈的唠叨,语言描写太琐碎,似乎所有的妈妈全是一样,显示不出妈妈们的不同性格来。例如下面有两个同学的行文很相似:

“早饭要吃完,一定要吃饱,快吃!”

“快来洗脸,妈妈给你倒水。”

“书包清好了吗?作业带齐了吗?要不要签字?”

“晚上回来妈妈不在家,饼干桶里有威化饼,冰箱里有火腿肠,锅里有泡饭……”

我不耐烦地跑了出来,还听见背后在叫。

“慢点走,班车上要小心,不要跟同学抢位子,在学校要……”

这里只见学生的厌烦情绪,却不见妈妈的鲜明性格,仿佛所有妈妈的唠叨是一样的,可是生活中这两个妈妈却性格迥异:一个是急性子,说话似“连珠炮”;一个是好脾气,说话细声细语,是“百灵鸟”。这两篇作文有共同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在“录音批语”中分别予以明确,但指出缺点时,提出的修改目标侧重点却不同。对于急性子妈妈的唠叨,教师指出语言描写要放在特定环境下来写,写出妈妈的语言似“连珠炮”一般一句接一句的特点。如何修改呢?一方面增补语言描写,构成“连珠炮”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要加强动作描写,以表现妈妈急性子的性格特点。对于另一篇,教师的“录音批语”指出:“对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切合妈妈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心理,因此要加强对妈妈神态、语气的描写,这就有必要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听了教师的“录音批语”以后,前一篇作文添加了动作描写,后一篇添加了外貌描写,并且都能围绕具体的事情在特定环境下去描写。经过这样的修改,文章的质量便大大提高了,针对的都是“语言描写不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缺点,修改的侧重点不同,这就体现了何先生所说的“切合实际”。

“录音批语”要在主题思想、行文布局等方面为学生定下修改目标,这无疑是抓住了重点,但是对错字、错句、错误的标点该怎样改正呢?笔者在实验中设计一种《字、词、句、标点错误自改表》,让学生在修改作文的同时填表,也可由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完成该表。对于较差的学生,“录音批语”中也可适当点评。这样的好处是:抓大而不放小。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无疑也是很重要的。

录音批改法某些效能比较明显,如: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修改作文的质量,加强学生深层认知活动等。然而,对其减轻教师负担这一效能往往难以被确认,这个问题突出表现在确立修改目标费时费神,教师接触学生作文伊始往往感到问题太多,可改点太杂,不知确立哪一个或哪几个作为修改目标好。这时,教师既要克服求全责备的心理,又要克制住越俎代庖的冲动。须知学生对待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口吃成胖子,越是问题多,越需要各个击破,抓大放小,这点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平时要注重材料的积累,注重研究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一旦认识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办事,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的做法是:

其一,将学生按写作水平分等统一编号,全班44人,分成四等,一等是前10名,二等是第11名到第20名,三等第21名到第30名,四等第31名到第44名。这一步由老师直接掌握,四个等级弹性平衡,各个等级都有同学得优等,以鼓励全班同学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二,建立学生作文档案。实行教学跟踪,并将主要毛病按文体归类。

一般说来,写记叙文学生需要纠正的首先是选材不当、材料没有特点、写不出新意来的问题,其次是描写不具体、详略不得当、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合理的问题,然后才是语言不生动、不形象、不连贯的问题。写议论文学生需要纠正的首先是审题立论不正确、观点与材料不一致的问题,其次才是论据不充分、论证方法不恰当的问题,然后才是叙述语言不简练、分析语言不中肯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确立作文计划时就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梯计划,我们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下果子来。第二,教师在确立文章修改目标时,每一次只确立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三,要抓落实。第一稿紧紧围绕训练重点。第二稿侧重点评第一稿的训练重点。第三稿纠正第二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样围绕一个轴心形成一个阶梯循序渐进地奔向目标——“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二)有清晰的修改“内涵”。好的“录音批语”不但要有明确的修改目标,还要有清晰的修改“内涵”。如果说确立修改目标是识病,那么有清晰的修改“内涵”就指要对症下药。我的作法是:既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对待,对写作素质相对差一些的学生指导要更具体一些,要求相应低一些,对写作素质相对好一些的学生指导要相对宽泛一些,要求高一些。同时又要注意启发式批改,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成功来自勤奋》一文训练中,对待写作素质差一点的同学,修改目标侧重于选例,对于程度高一点的同学,修改目标侧重于用例。有位同学通篇只写了马克思勤奋成才的一个例子,老师的“录音批语”明确指出“这里选例不充分”,马克思是外国人勤奋成才的有力例证,那么是否应该再举一个中国人勤奋成才的例子?选谁呢?有古代的“头悬梁锥刺股”的佳话,也有现当代攻克科学难关,谱写“成功来自勤奋”新曲的一代名流。你看看哪方面的更有代表性?同时告诉学生:“选好这个事例并在第一个事例之后增补这个事例。如果再要你用学过的方仲永作为第三例,它与前两个事例有什么不同呢?放在哪个事例之后来叙述比较好一点呢?是不是构成对比论证?”对另一篇堆砌事例却不善于分析事例的作文,老师在录音批语中指出:“你这篇文章前后举出七个事例,却少有分析,给人的印象是论点等于‘事例+事例’。那么怎样修改呢?第一步,将这些事例进行分类。若按勤奋的内涵可分为勤学、勤思、勤练、勤问等;按成功者的自身条件来分,有的是天资聪颖,有的是先天不足;按国别分,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代的,有现代的。通过归类保留四个事例。第二步,精心安排这些事例的顺序和论证层次。第三步,每叙述一个事例之后,要紧扣论点加以分析。”看了这个批语,学生在作文中保留了王羲之、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和华罗庚四个事例,分别阐述:天资聪颖,却不忘后天勤奋,从而取得成功甚或再成功;先天不足,然笨鸟先飞,因勤奋而成才的两类事例,作为正面论证。由于加强了分析的针对性,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事后,问卷表明这两个学生都认为老师“录音批语”的“内涵”是清晰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使学生明确读者和作者的关系。好的“录音批语”,还要能帮助学生了解“读者”的要求,明确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录音范文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录音艺术;演唱实践

一、课题研究意义

论文从曲目改编与演唱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同时创作了歌曲,素材以广西壮族最主要且具有壮族民歌为对象,创作了歌曲《美在锦绣壮乡》。以广西隆林县素苗山歌为素材,创作了摇滚味十足的《素描山歌》。在录音上,运用多种制式录音技术,对歌曲进行拾音。针对不同的歌手及其乐手运用不同的拾音方式,将话筒摆放在不同位置进行录制,在后期用不同混缩手法进行混缩。编曲上,选择现有的“壮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京族、苗族、瑶族”的创作歌曲进行改编,力求用现代音乐元素与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结合。在演唱方面运用西洋唱法与少数民族原声态唱腔进行融合,对歌曲进行全新演绎。结合少数民族丰富的歌唱形式,如:歌舞、歌曲等,对歌曲演唱形式进行探索。跨界演唱在此次课题实践用也有所运用,在《素苗山歌》中,演唱者运用了通俗唱法。

二、录音艺术与编曲

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我们一共对5首歌做了改编以及创作了2首歌。创作歌曲是《美在锦绣壮乡》与《素描山歌》、《再唱蝴蝶歌》。其余歌曲在原生态民歌中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原生态民歌在传唱的过程当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歌曲内容表达的也是现代的生活。以下就创编及改编的几首歌作一个阐述。《美在锦绣壮乡》整首曲子为二段曲式,主歌为e小调,副歌转到A大调。伴奏乐器有弦乐、电钢琴、大鼓及民族小打,弦乐以断奏为主,电钢琴用分解和弦进行填充加花。在录音中主歌为独唱,选用心形指向式拾音器进行拾音,在合唱部分则用全指向式。混音时,给人声发送少量的混响,达到人声集中靠前的效果。《素描山歌》选用素描原生态歌曲的一些唱段进行创编,编曲中,用了古筝、笙、萧、失真电吉他及金属鼓进行编配,尝试用民乐与电声乐器相融合。后期缩混中,整首曲子,为了让全曲符合曲境,给各个音轨发送少量的混响,达到曲子靠前而清晰的效果。而在间奏电吉他的SOLO上,用了delay效果器,以2:1的发送量进行电吉他的来回延迟。《小河淌水浪翻翻》这首歌曲选用仫佬族传统民歌,全曲定调为A大调,在伴奏编配上选用浓重的电子鼓,底鼓与开镲交替着,选用电子合成器的自动分解铺垫和弦,吉他扫弦作为节奏填充,在第二段之后创新了八个小节的旋律唱段,提高音区,拉长音型,色彩和弦在长音地方用旋律环绕形式衬托着,且加了一个降七级音,使得曲子犹如离到D大调上。最后,曲子强调尾奏连续四个小节的半音升调达到全曲的最高处。《蝉动思情》是一首描写侗族少女在仲夏之际听见蝉鸣而思念自己情哥哥的歌曲。整首歌曲是二段曲式,旋律引用侗族里的打油茶歌曲选段进行改编创作,主歌音型密集,而副歌音型稀疏,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编曲上,主要乐器由弦乐组演奏,中国民间水鼓、沙锤等作为打击乐进行填充,而钢琴贯穿整首曲子。后期缩混中,减少压缩比,减少整首曲子的生硬感。

三、演唱实践

(一)民歌新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提倡“中国声乐”。何为中国声乐?我解读的中国声乐有那么几点。第一,符合我们中国人审美的声乐。中国的戏曲文化、民歌文化非常的深厚且多元。这些都是我们民族声乐的符号,也是区别于欧美声乐的根本元素,我们中国人有对中国声乐独特的审美。第二,符合我们发声构造的声乐。地域的不同造就人种的不同,欧美人的发声构造与中国人是有区别的。这就是为什么欧美人腔体能打那么开的原因,而我们在这方面逊与他们。所以在演唱时歌者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身体的本能。在此次课题研究中,大部分的歌曲都是遵循中国声乐这个概念去演唱的。例如《美在锦绣壮乡》与《蝉动思情》,在演唱时要十分注意腔体的拿捏,不能像上世纪的民歌一样用大白嗓捏着唱,也不能用纯美声的方法唱,这样会失去歌曲的韵味。所以歌者在演唱时要十分注意腔体与咬字的拿捏,注意运用气息,才能演绎好这两首作品。(二)通俗流行。《素描山歌》和《再唱蝴蝶歌》两首歌在编曲上都运用了流行歌曲的编配手法。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大大的区别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对歌曲处理的要求也更加的情绪化,在演唱方法上的要求与民族、美声唱法不一样。例如《素苗山歌》在演唱中的高音与民族唱法中的高音就不同,民族唱法的高音要求气息的支持与用假声的比例多些,但是在流行唱法中,真声的比例就会更高。《再唱蝴蝶歌》是一首男声独唱,这首歌的声乐技巧要求不高。关键在于对歌曲的情感把握与气息的控制。在低吟浅唱中娓娓道来,咬字不能过轻也不能太重。表达的是一个翩翩君子对瑶乡的喜爱。

四、结语

广西素来享有歌海之称,对于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要传承要保护更要创新。在此次课题研究中,创新始终是我们坚持的一个原则。例如在录音技术中,选用心形指向式拾音器进行拾音,在合唱部分则用全指向式。混音时,给人声发送少量的混响,达到人声集中靠前的效果。在编曲中,用了古筝、笙、萧、失真电吉他及金属鼓进行编配,尝试用民乐与电声乐器相融合。在演唱中,尝试不同唱腔不同的风格演绎不同的作品。希望此次的尝试,能对传统民歌带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录音范文篇6

电教手段促使教学过程优化,它特有的优势已让人们所认识。我在“写一个场面”作文指导课教学中,运用了录音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突破难点“写一个场面”,首先关键的是如何在“场面“上取得突破,怎样让学生对“场面”有初步的认识呢?不可能用解释概念的抽象方法去给学生谈“场面”,这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软弱无力,这正是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启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因此,我借用了录音手段和教师有感情朗诵相结合的情景法,创设教学的立体情境,引发学生感性地认识“场面”,突破教学难点。一开课,我播放了歌手董文华演唱的歌曲《长城长》,并配合自己精心设计的、富有感情的朗诵:“大家一定很熟悉这首歌吧!这熟悉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令人难忘的199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那场面是多么令人难忘啊:”那感人肺腑的歌声、美妙的音响、扣人心弦的朗诵,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学生倾听着,回想着:五彩缤纷的舞台,气魄雄伟的长城画面,热泪盈眶的观众,掌声雷动的演播厅……栩栩如生的一个个场面顿时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就是场面。生动、直观,学生马上具体认识了“场面”,同时进入了一个为中华民族骄傲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的意境,创作的源泉挖掘了,写作的愿望激发了。产生了非吐不可”的表达感,达到了教学目的。在这里,录音手段发挥了其它手段难以产生的作用,它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丰富内容,拓展思路,推动想象通过前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场面,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写作共鸣,但兴趣只是写作的入口,要进一步通过唤起回忆,展开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丰富作文内容。这时我首先通过一段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场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场面“童年的趣事,野外的嬉戏,校园的欢乐,家庭的幸福,那一个个场面都多么令人神往啊!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闸门里一定留下许多精彩的场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吧!”这时,课堂上气氛更加热烈,畅所欲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包含了感知过程、思维过程等。如果学生的认识过程只停留在感知阶段,只认识了“场面”,这只是初步的不完全的。作为参与教学过程一个重要因素的录音手段,如果能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自然地进入思维的过程,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判断,这才能发挥最佳效能。在学生发言谈了部分生活场面的基础上,这时我把握最佳时机按下录音机键钮,录音机中传出了雄壮有力、庄严激奋的国歌乐曲。这乐曲一传出,马上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恰当地刺激了听觉,诱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时,我抓紧时机发问:“听到这声音,你们会想起了什么场面?”课堂上又活跃起来了。“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晨会操场上升国旗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取得冠军时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仿佛看到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那历史一瞬间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开国大典》中那万众欢呼的场面。”……思路开拓了,题材丰富了,这时,我又及时播放了一段鞭炮“劈劈啪啪”的音响录音,进一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立体情境。这一来,课堂上的场面更热闹了,学生几乎都举起了手,情绪高涨,进入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境界:“我想起了除夕那热闹的夜晚。”“我想起了哥哥婚礼喜庆的场面。”“我想起了元霄节舞龙灯的场面。”“我想起了生日夜晚吹蜡烛那快乐的时刻。”……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取得较好效果。

三、积累迁移,恰如其分,提高效益有了许多的材料,如何指导学生组织材料表达出来,写好自己熟悉的一个场面呢?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指导要学生能把阅读训练中所获得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及其它有关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所以,这时,我又一次按下了录音机的键钮,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场面描写的典型片断(第一自然段),用声音引导示范,为指导写作提供范例,渲染气氛,利用“有意注意围绕这一段讨论写场面的基本方法: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一般先后述后分述,把主要的人物及其活动写具体。再让学生结合这一段的写法,谈自己将如何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场面,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合理地使用了录音软件,刺激了学生听觉,避免了复习旧知识的枯燥累赘,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复习了阅读教学中学习的知识技能,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最佳发挥了录音的功能,提高了课堂效益。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对录音手段的合理应用有很深的感受:

(一)要准确、适当地选择制作录音软件,有明确的运用目的,恰如其分,有的放矢。

如这堂课选择《长城长》就因为学生熟悉这首歌,熟悉这春节晚会的场面,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中运用录音可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习作范文,使课堂信息容量增大。

(二)使用录音手段要和其他手段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扬长避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播放《长城长》歌曲时我不是单纯让学生听这首歌,放放录音而已,而是用充满感情的、回味的解说和录音紧密配合,使学生的感知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录音优势相辅相成,由此诱发了许多难忘的场面回忆,在课堂上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如果单纯、孤立地使用录音,只能给学生无目的的欣赏,模糊教学目的,失去录音在教学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

录音范文篇7

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心理还不成熟,他们的学习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他们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态度。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录音机辅助教学,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汲取新知识主要是通过感官,形成一种感性认识。在音乐课上,利用录音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器官,从而作用于大脑,在大脑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用不同的歌曲和乐曲,创设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曲调的旋律。

在乐理基础知识教学中,学生往往感到有些名词定义枯燥乏味,理解也很吃力,要让学生领会乐句、乐段、高低音、重音、速度、节奏等就更难了。使用录音机,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比如可让学生听录音,讲解高低音知识并告诉学生所播放的“小鸟的叫声”是高音,“老牛的叫声”是低音,“小鸭的叫声”是中音;播放不同节拍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并理解有关节拍的知识,如《小鼓响咚咚》是3/4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2/4拍等。通过不同节奏的形象对比,学生逐步理解了有关知识。

录音范文篇8

一、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的融合发展

(一)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综述。数字技术也称为数字控制技术,是指为了将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字“0”和“1”,通过一定的设备,借助电子计算机,对各种信息进行运算、加工、传送、传播的技术,包括图、文、声、像等。并且在运算等环节,由于计算机对信息需要编码、压缩、解码等,因此数字技术也被称为计算机数字技术、数码技术等。而录音技术由来已久,主要包括自然真实记录下的音乐表演录音技术、音响需求下的原声改变录音技术、环境和设备制约下音乐表演加工录音技术等。随着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等设备获得了普及和发展,作为信息技术发展下应运而生的录音技术,普遍用于视频录音、通话、视频聊天等环境,成了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在广播电视领域,数字化录音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声音处理技术,是借助数字化的方式与手段,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持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通过对录制、存放、编辑、压缩处理以及播放的一种技术手段,主要应用于后期制作及录音中。并且数字录音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技术手段,是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技术手段,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形式,具有多媒体、交互性、高效快速等特征。目前,随着网络电视、网络光纤等技术手段的发展,数字录音技术呈现出广泛性、普遍性等特征,信息量和覆盖面越来越广泛,不但提升了音频的录制效率,还改善了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升了剪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促使广播电视领域形成了全新的格局模式[1]。(二)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融合的优势。21世纪是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广播电视录音领域也不例外。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数字调音台、数字编辑机等相继涌现,数字化技术与录音技术的融合带来了非常直观的改变。1.能够扩展音频轨道,提升音频制作效果与质量。21世纪是一个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将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融合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音频录制、节目管理以及数字音频播出等领域的发展。并且将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融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提升音频制作效果与质量,还拓展了现有广播电视音频轨道。通过补录等方式,可以修补节目录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提升电视节目的音质和画面质量,极大地拓展音频扩音轨道操作,使受众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能够精准剪辑音频,提升剪辑的效率与质量。在广播电视领域,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的融合,可以提升音频剪辑的功能以及精准性,应用波形技术,在高解像度的计算机屏幕中系统编辑音频,可以修补文件中的声音。并且在电脑屏幕中,剪辑师利用数字录音技术进行剪辑,可以增强用户的音频体验效果,提升剪辑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更好地管理广播电视节目。3.能够高效地存储信息,精准定位目标数据。在广播电视领域,将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融合在一起,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存储信息,不但能够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还可以促使信息存储功能具有高效率的作用,具有便捷性、中心化以及交互性特征。并且从信息存储资源来说,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音频信息存储,数字录音技术与电脑数据的信息资源存储是一致的。在查找音频数据过程中,数字录音技术更加便捷有效,可以精准定位目标,从而推动广播电视可持续发展。4.能够提升用户满意度,提升广播电视技术传播效果与质量。在广播电视领域,将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融合在一起,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传输与控制信息数据,具有无线传输、压缩编码的功能作用。并且通过人耳接收声音信号以及辨别、了解问题之后,利用压缩编码技术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可以提升用户满意度,提升广播电视技术传播的效果与质量[2]。

二、数字录音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被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在广播电视领域,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的融合更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数字调音台的应用。在广播电视领域,数字调音台降低了电视的杂音,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播放质量,使电视节目呈现出高质量的音频。通过数字调音台自身的修补技术与手段,数字录音技术能够更好地处理音频中产生的杂音、噪音以及串音等问题,并实现切换通路的效果与目的,提升电视广播的质量与效率,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且数字调音台实现了广播电视原声的科学处理,使用完善的数字录音接口,极大地满足了广播电视建设的多样化需求,起到了大型调音台所具备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广播电视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设备之一,是十分常见的技术。(二)数字音频嵌入技术的应用。在电视节目前期和后期处理中,音频嵌入技术能够对节目进行监督,精细化分工处理广播电视中存在的问题,不但能够增强节目的视听效果,还能提升其制作的效率与质量,解决节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数字嵌入式技术是指在广播电视作品中,通过准确嵌入相应的工具与音频数据化相关信息,来加工处理后期广播电视作品的操作技术,不但能够缓解因为偏差带来的影响,还能实现同步运转,当前各大电视都离不开数字嵌入式技术。(三)云存储技术的应用。传统广播电视模式中,节目内容无法保存,在收听广播节目时,用户容易遗忘一些内容。而运用数字化录音技术中的云储存功能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精准化以及人性化的服务。借助数字录音技术,将一些音频信息存储在云端中,可以转变传统的广播电视收听模式。并且在互联网的状态下,用户通过广播电视的网络数据库,借助终端设备连接云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收听自己需要的信息。现阶段,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广播电视领域逐渐形成了一种可以自由分享、具有大众化特征的广播平台,跨地域、跨平台、跨终端的广播收听模式已经越来越成熟,传统的广播模式逐渐被淘汰[3]。

三、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融合的具体表现

在广播电视领域,以往立体声中的单声道或双声道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模拟信号也很难实现大范围、多通道覆盖,无法呈现出丰富的声音素材。而将数字技术与录音技术融合在一起,不仅缩小了信号体积,还能提升音频质量,使受众仿佛身临其境,让受众在家中也能全方位享受到多声道、丰富逼真的立体声;同时还丰富了媒体的表现力,可以进行大容量记录和传播,真正实现了家庭影院。一方面,数字录音技术包括音频轨道、剪辑精准、存储信息以及广播系统等,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能够使声音播放质量达到一定的效果。例如,当前广播电视普遍采取模拟技术,这种技术会降低节目的播放质量,主要利用模拟音频,会暴露出一些工作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播放过程中,噪音和音频会同时被播放出来。而数字录音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噪音,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在传递声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数字录音技术具有辨别噪音的功能,当所有音频只有0和1信号时,数字录音技术可以将噪音有效过滤掉。0信号代表正电压,1信号代表负电压。并且这两个信号采取的是一种不连续的音频信号方式,共同构成了数字信号。当发现数字音频信号被破坏后,还是能够截取信号,进行阶段性录制。而模拟信号无法实现阶段录制,不容易被截取信号,是一种连续信号。因此,数字录音技术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科学操作,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音频剪辑精准度,熟悉音频的图像呈波形。并且与音频信号相比,数字录音技术的存储模式所占用的空间小,存储功能强大。其借助压缩软件的方式,不但可以缩小自身的存储空间,还能合理存储信息,便于音频存储。另外,为了让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数字录音技术主要采取的是信号模拟的方式。在传递信号的过程中,为了发现信号的变化形式,需要采取必要的指令。如果掌握了准确的波形变化形式,在一定时间内,就能对一些频率传输特点采样,能够有效地预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更好地掌握整体波形。因此,在当前广播电视领域,这项技术非常适合,不但可以确保信息安全,还能提升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传递信息。

四、结语

数字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而录音技术是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两者的融合发展能够优化信号质量,降低成本。在未来,数字录音技术朝着集成化、专业化、精准高效化发展的同时,以计算机音频工作站为基础的录音设备也越来越普及,不但给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和制作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扩大了录音工作人员的选择范围。

参考文献:

[1]门子玉.数字技术对音乐录音再现性与表现性的影响[J].音乐传播,2019(03):108-111.

[2]莫军生.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分析——评《录音技术与数字音频制作》[J].中国教育学刊,2019(05):14.

录音范文篇9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就得看教师在新课引入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录音的运用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方面能起到特殊的配合作用。在第三册“角的认识”这节课的新课引人时,我根据小孩子爱猜谜的特点,让学生听录音、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悠扬婉转的乐曲声中,动脑筋爷爷对同学们说:“小朋友,请您们猜一样东西:‘5兄弟,一个样,个个小嘴尖又长,身体相连头不连,解放军把它戴头上。’这是什么?”动脑筋爷爷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已小手林立,大家都猜出了谜底是五角星。于是,我马上出示一个五角星,问:“为什么把它叫五角星?究竟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呢?”学生无法回答后一个问题。他们一个个睁大着眼睛望着老师,盼望着能得到老师圆满的回答。在这节课的引人中,一个简单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小小的问题紧紧扣住了孩子们的心,使他们萌发出寻求知识的欲望。愉快的学习情境的形成,使孩子们很快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利用录音帮助记忆

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学生既难以理解又容易遗忘。要改变学生学习概念时的这一普遍现象,教师除了在教数学概念时注意引导学生理律,还应考虑怎样帮助学生记忆。在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之后,播放了下面一段录音帮助学生记忆:“我有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乘法。相同加数来相加,简便运算就是它。加数写在乘号前,加数的个数在后面。学好乘法用处大,速算巧算顶呱呱。”这段顺口溜,配以较明快的音乐,融知识、情境教学于一炉。学生既乐学,又易记,而且经久不忘。

录音范文篇10

关键词:录音艺术专业;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人才培养;CIPP模式

教育部在2021年“关于加快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推进高等教育“中国模式”的要求,即加快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因此,了解国外相关专业发展现状并进行有效的比较研究,从而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伴随时展的要求,具有理论价值。随着文化产业不断细分发展,声音技术与艺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录音艺术专业受其存在发展时间短、理论基础弱、学术起点低等因素所限,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体系建设仍处在摸索阶段。结合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推动我国声音艺术学科及相关专业的改革创新,这是行业发展与高等教育水平发展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CIPP模式由美国学者StufflebeamD.L于1967年提出,由背景(Context)评价、输入(Input)评价、过程(Process)评价和成果(Product)评价四部分构成,是目前公认的设计合理且应用广泛的教学评价手段之一。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将以国内的代表性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山西传媒学院等,与国外多所开设相关专业的代表性院校,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音乐分校、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英国约克大学、马来亚大学等作为研究对象,从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CIPP)评价模式的四个维度出发,即教学目标、教学要素、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四个层面,展开中外高等院校声音艺术相关专业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提升我国录音艺术专业高等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保障。

一、Context:中外高等院校录音艺术专业的教学目标对比

目前,我国声音艺术高等教育主要以录音艺术专业为主。在目前开设该专业的40余所不同层次和培养特色的高校中,还将其细分为音响导演、录音工程、音乐编辑、电影录音、电影声音创作、电子音乐制作等不同培养方向,主要培养具有录音技术和声音创作艺术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够在传媒领域从事声音艺术创作、设计与录音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虽然培养方向有所差异,但在培养体系上仍然包含基础理论部分,如电学、声学、高等数学、计算机技术等;艺术理论部分,如艺术概论、音乐理论、影视理论等;专业理论部分,如录音技术、录音设备、后期制作技术等;专业应用部分,主要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声音艺术创作与创作的基本能力培养。经过调研与数据统计,国外的声音类专业(AudioEngineering)教学目标与我国有较大差异。第一,在专业设置上更为明确。影视声音制作的学生一般归类于电影制作专业,音乐声音创作的学生归属于音乐专业,通过主修与选修课程的配合完成。主修课程主要以实践类课程为主,一般不超过三门,其他各类课程都是通过选修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需要的课程,通过获得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第二,国外的声音相关专业更为细化,培养目标更为明确,这与国外声音创作行业的整体化与规范化紧密相关,也受到认知水平的影响,以培养高水准专业型人才为主。

二、Input:中外高等院校录音艺术专业的教学要素对比

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共同构成专业教育的要素系统。录音艺术专业在其特定的培养目标下对生源质量、师资水平与教学设施等方面都有特色鲜明的要求,从这三个方面的对比也凸显了录音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具有代表性。1.生源要素分析。我国各高校录音艺术专业目前仍以自主招生的方式为主,要求学生具备不同层面的基础知识,但相较于其他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技能考核来说,声音类专业的学生多数不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基本素养,包括文化常识、听辨能力、音乐特长等综合能力,但以文化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是主流趋势,也就是将艺术测试作为入门门槛,而考生的文化水平仍是决定性因素。近年来,随着声音学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有针对性地准备招生考试,甚至在高中阶段就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录音技巧,但此类考生不超过总体报考人数的10%。目前我国录音艺术专业的地域性发展也呈两极化趋势,优势院校及生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其余各地方高校的学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评价标准不一的问题。第一,国外开设声音艺术专业的院校包含公立综合性研究大学及专业研究中心、专科研究性大学、州立大学、私立音乐学院、私立培训机构等多种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招生以申请制为主,定位清晰;第二,专业招生人数普遍低于国内,教学资源利用更为充分;第三,更为注重本科阶段能力的提升,录取原则普遍低于我国,但毕业量化指标更高;第四,更加重视研究生阶段的高阶人才培养,本科层次的专业教育以应用知识为主,专业知识体系构架相较国内的专业教育来看不强。2.师资力量分析。目前,在我国近40余所开设录音艺术专业的各高等院校中,专业专任教师人数平均不到10人,此外还包括校外专家、外聘教师、跨专业兼任教师等,构成了本科教育的师资团队。其中绝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毕业于国内高校,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加入声音学科的高等教育建设队伍,但从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专业教师师资匮乏的问题。近年来,以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为代表率先开展了与行业一线从业人员在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合作。而国外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大多为行业优秀从业人员或具有双重专业背景的教师构成,具有更强的创作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而我国大部分专业教师仍存在与行业接轨不深的问题,教师专业水平受限。此外,学科建设缺乏国际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说是我国录音艺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短板。3.教学条件分析。录音艺术专业发展需要依靠设备支撑,包括录音环境、录音设备,软硬件设施等,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音频设备的更替也是日新月异。从教学条件的整体水平来看,我国录音艺术专业的现有教学设备设施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多数院校都建有或在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录音棚,混录棚,声音编辑室,以中国传媒大学的音乐录音棚和北京电影学院的Dolby混录棚为例,均是能够代表世界最高标准的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但此类教学资源的生均数偏低,利用度不高,与国外相关录音教学资源相比,最大差异还是在设备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教学设施同样需要更为专业的人才和更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Process:中外高等院校录音艺术专业的课程对比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以适应传媒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通过对中国传媒大学、山西传媒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相关大学中声音艺术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出国内外不同大学在学时分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考试形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图1可以看到,在总课时上国外大学声音艺术专业本科阶段的总课时低于国内大学,专业课所占学时相差不大,但公共基础课时远低于国内大学。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国内声音艺术专业开设的基础课门数、课时数、学分数占整体比例的40%以上,而国外高校普遍低于30%。一方面体现出国内高校对学生基础学习的要求性更强,学习更为扎实,学科构建更为体系化;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教育侧重,在选修课程的选择上国外高校选择余地较大,学分构成灵活,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国内专业课程仍以讲授为主,学生实验创作为辅,除了高阶的个别课程是综合性应用教学方式外,学生基本上是由教师安排课堂内容并完成实训要求,在期末一般以笔试与实操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学分。国外院校基本上在大一阶段就会开设关于设计和应用类的专业课程,如EngineeringDesign,RecordingStudioTechniquesandApplication等,主要以项目教学与小组实验为教学模式,以成果评定和参与答辩获得项目评定与学分。在课程建设上,目前我国录音艺术专业强调在传媒领域间的专业联合,重视创作创新,教育成果与产品创新紧密结合。国外则更为强调跨行业技术创新,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并拓展新技术的应用领域,教育成果与科研创新紧密结合。从整体上来看,各高校都把握了音频技术发展对传统录音行业的影响与促进作用,在发挥各院校优势学科发展态势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水平与专业素养。

四、Product:中外高等院校录音艺术专业的教学成果对比

与国外相比,我国录音艺术专业的教学成果体现出多元化的突出特点。从在校生的成果展示方面来看,除了各高校基于专业特色所设立的专业奖项、联合创作奖项以外,还形成了全国性的联动机制。目前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录音专业师生的专业级奖项——“声音学院奖”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于2015年设立,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并形成了较高的口碑与行业影响力,为录音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学习成果展示窗口,但创作成果的创新性、科技性方面仍缺少突破口。此外,从毕业生数据统计来看(如图2),近年来我国每年毕业于录音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已近千人,近7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留在声音艺术领域继续深造或完成就业,整体上呈现出就业维度宽、层次多的特点,这也得益于我国媒体行业的迅猛发展,就业机会远高于国外,这也是我国录音艺术专业的又一优势所在。随着教学成果的日趋丰富,这也将反作用于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推进声音艺术理论体系的完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形成良性循环。录音艺术专业高等教育伴随传媒行业发展逐渐获得重视,随之推动声音学科在媒体传播中的地位、应用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的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我国声音艺术高等教育仍处于成长期,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要合理利用我国在教学资源、教育保障环节的优势,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促进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要加强国际交流,拓展教学思路。总之,推进声音艺术专业高等教育水平,有利于国内声音创作领域的拓展和学科队伍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声音创作的技术水平,缩短与国际一流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有利于丰富声音艺术科学理论与实践成果,为进一步推进传媒行业发展提供有据可依的参考与借鉴。在结合多样的教学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录音艺术专业仍要立足国内实际,真正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专业教育范式。

参考文献

[1]姚国强,赫铁龙,梁婧.创建与传承:中国影视声音学科及录音专业的发展历程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3).

[2]孟越.基于CIPP模式的传媒类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传媒,2020(09).

[3]徐昌和.中美学校评价比较研究:组织、标准与实施[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