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8:54:04

六新范文篇1

进入新的角色,要及时掌握情况;

担负新的任务,要理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出思路方向;

迈出新的步伐,要具有独创气概;

六新范文篇2

【关键词】六堡茶;文化;传播;乘势;借势;创势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谓时势推移所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孙子兵法》就是一部集中论“势”的著作。成都武侯祠有一联语曰: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可见“势”对促进事物发展、成败所起的重要作用。何为“势”呢?势的意义包括形势、情势、势头、趋势、时机、姿态、力量、威力等。举例言之,“横看成岭侧成峰”,代表了两种“势”,一是横势,二是竖势。如果一个人登山,竖势山陡,或致半途而废;横势路远,却易成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则体现了“势”的转移,蜜蜂就是因为懂得追逐“花势”,所以能采到蜜。文化传播是有规律的,其中一个易被世人忽略的就是“势”的作用。在文化传播中,如何用势,特别是如何乘势、借势、创势,将其做大做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以安化茶和六堡茶为例,试浅析之。湖南益阳安化茶和广西梧州六堡茶同归中国三大黑茶之列,地域相近,盛衰有因,特别是近年来各自的发展势头还是有异同之处,通过对比互鉴,以期对促进茶文化繁荣发展能带来一些思考。

一、乘势——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化传播所乘之势,当与其他事物一样,追随时势、形势、大势。这些明显存在的势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置身度外,实乃不智。主动融入时展的洪流,相信定会“乘风破浪会有时”。

(一)乘互联网经济之势

当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地球便成一村。电子商务的出现,加上日渐快捷的配送系统,网购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湖南120多家安化黑茶品牌企业加入了电商行业。为了制定新时代下的互联网黑茶标准,探索黑茶在互联网渠道的营销新模式,2017年,安化县离岸孵化器在长沙成立,一批湘籍茶企以安化黑茶互联网企业联盟的形式集体进驻,共同发力。2018,安化黑茶专卖店的营销网点和网店已超10万个。2020年,安化县在快递、线上推广、签约网红主播、粉丝达人4个方面给予奖补,进一步促进了网络营销的发展。为应对肺炎疫情,2020年2月,安化县茶旅中心主办的首个“网上开园节”应运而生,共举行266场,8200万名观众在线关注抢拍,带动销售额近9739万元。梧州市则建设了六堡茶网上商城,采取“电子销售平台+供应链+现代物流”的运营模式,服务茶叶加工和销售企业,提供六堡茶展示、交易、支付等服务,力求打通梧州六堡茶的供应链。茶叶尽管是一种体验类的消费商品,但梧州六堡茶商城是由市商务局、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以及本地官方媒体共同打造的,给予消费者更多信心和保障。而商城的经营模式,对于梧州六堡茶的销售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创新,能将梧州本土生产的优质六堡茶以集中展示的模式和更为便捷的销售渠道,快速推向市场,在全国打响知名度。

(二)乘文化旅游之势

当今旅游业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搭台,还得文化唱戏。文旅结合是振兴旅游业的大势所趋。茶旅融合发展全面发力,安化县全域旅游格局已基本成型,一座“山水生态茶城”在崛起。在安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黑茶博物馆、黑茶特色小镇、云台山茶旅开发和天下黑茶实景演艺等茶旅一体化重点项目陆续建成。2019年安化县游客接待量7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产值75亿元。至于梧州六堡茶,除了投入1.5亿元建设六堡茶特色小镇外,还推动建设摩天岭六堡茶海和六堡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约5230亩,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的产业板块和文旅板块,包括六堡茶博物馆、会展中心、茶金融服务中心、科创新天地、质检中心、寻茶谷、茶缘湾、花海茶园、都市康养生活示范区等10多个重点子项目。建成后将给游客带来“从茶园到茶杯”的一站式全过程快乐体验。立足茶旅发力延伸产业链,苍梧县建设了六堡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六堡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部级示范园。这些茶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必将助力文旅产业加速发展。2020年,六堡茶生态旅游区接待旅客200万人次,产值约10亿元。

(三)乘脱贫攻坚之势

我国举全国之力进行的脱贫攻坚大会战,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经济任务、民生工程,其中的产业扶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化县通过制定帮扶政策,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扶持贫困户开辟(恢复)小块茶园,让贫困户“零门槛”参与茶产业发展,扶持2万多户贫困户发展茶园4.2万亩。近年来,安化县实施茶产业扶贫项目27个,其他涉茶项目60多个,全县15万贫困人口中依靠茶业脱贫者达到9.4万人。苍梧县六堡镇把茶产业发展成品牌,全镇茶园面积已经接近4万亩,有12家加工企业和61家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六堡镇4000多户16000多人就业,年产值达到2.6亿元。截至2019年,六堡茶产业覆盖苍梧县28个贫困村,茶区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这里列举的都是大而言之的“共势”,值得注意的是,乘势亦分“先手”与“后手”,先下手为强,带有政策性的“势”是有阶段性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二、借势——只缘身在最高层

大师制小罐茶是一种典型的借势,借大师的名气和央视的平台,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不忘初心”一语风行后,茶业界跟着推出“初心茶”,也是一种借势。还有安化黑茶由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代言”。而梧州六堡茶则晋身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进驻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一种借势。经过梳理,发现梧州六堡茶与安化黑茶在大方面的借势如下:

(一)借影视之势

除了在顶级电视台做推广外,借影视传媒之势打响文化品牌,还得另辟蹊径。如湖南广播电视台茶频道、益阳茶厂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全国首档茶界达人PK大赛《茗声大震》。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梧州市文广体旅局与有“中国第一长剧”之称的《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合作拍摄短剧《有茶有真相》,都能收到持久而良好的效果。

(二)借高铁之势

高铁这一车载媒体具有人气高、涉及面广、覆盖面大的宣传优势。2018年,安化黑茶龙头企业抱团与高铁传媒合作,安化黑茶·白沙溪、中茶、怡清源、高马二溪、云上5大高铁专列正式起航。这两年,冠名“梧州六堡茶”“三鹤六堡茶”“中茶窖藏六堡茶”的高铁动车也达到了5列。

(三)借企业之势

六堡茶非遗传承人祝雪兰与梧州中恒集团合作推出“瑶家雪兰”六堡茶,是茶文化与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合作的有益尝试,是中恒集团旗下双钱实业与祝雪兰联合推出的首款品牌背书产品,是国资国企驱动六堡茶产业发展的一次新探索。这有利于“非遗”文化融合互鉴、“中华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

(四)借体育之势

安化是“羽毛球冠军的摇篮”,该县先后有27人入选国家队和国家青年队,在国际比赛中夺得38项冠军,安化羽毛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体育品牌。从2017年开始,“安化黑茶杯”羽毛球大赛成为常态赛事,该县每年都举办一次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县级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国内精英邀请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国际巨星挑战赛”。冠名为“安化黑茶杯”羽毛球比赛,无疑有利于借羽毛球冠军之“势”打响安化茶的品牌,无形中让人联想到“冠军茶”。借势,是利用别处之势成就自己,所谓的“站在巨人肩上”是也。所借之势,存在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度、适合度方为佳。

三、创势——万紫千红总是春

文化传播中的创势,是乘势、借势的升级版。文化传播中的创势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把自然资源优势、产品赋能优势、历史文化优势等做到极致,实现最大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创势的终极目的。

(一)创聚集之势

从种植、生产加工到市场营销,所谓的规模效应就是聚集之势的体现。安化按照“小块茶园、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安化模式”,大力推进茶山、茶湖、茶带、茶路建设,实现“以点集群、连群成廊、走廊带区、片区发展”的格局,规模种植带动了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梧州近年大力推进“百里茶廊”、规划建设六堡茶产业千亩集聚区,都是一种造势,创造规模之势。举行、参加各种茶事节会,也是常规的通过聚集来造势、创势。安化黑茶通过举办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挑担茶叶上北京”等节会和活动平台,形成了很好的发展“势能”。梧州市苍梧县通过举办春社开茶节、斗茶大会等重大茶事活动,取得令人惊喜的成效。六堡镇茶农在春社日历来有祭社祈福、采摘社茶的习俗,近年来演变成六堡开茶节。春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是中国最古老的民俗节日之一,六堡春社开茶节因此具有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值得坚持举办和发扬光大。近年来,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梧州市政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商务厅携手探索实践文化产业发展,举办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开拓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茶产业”的创新之路,首届斗茶大会累计接待茶客突破13万人次,实现销售额及签订销售合同款近2亿元。“2019年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获得全国传媒经营“金推手奖”融媒体经典案例奖。

(二)创历史文化之势

历史文化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是岁月留给后人的瑰宝。历史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发掘利用好,发扬光大之,可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品牌优势。千两茶,是只有安化才有的黑茶,72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这种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工艺,200年后在安化仍通过家族或师徒代代相传。安化千两茶的制作技艺,依靠手工操作,实行土法生产,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弘扬这一传统文化,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千两茶已向百两茶、万两茶延伸。历时200多天制作完成的高6米、直径0.74米、重1559公斤的四万两花卷茶,成功申报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大的千两茶,着实让安化茶火了一把。早在1500年前,六堡镇就有着连接桂粤港直通南洋海上丝绸之路的茶船古道。六堡茶从六堡镇出发到达广州十三行,再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到达南洋,是中国著名的侨销茶,形成了积淀深厚的“茶船古道”文化,是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茶叶行销史上一个瑰丽篇章。2017年,在致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贺信中,将“茶船古道”与“茶马古道”相媲美。作为“茶船古道”产地和起点的梧州,很好地把握住了“茶船古道”这含金量极高的关键词,把历史文化遗存转化为六堡茶的公共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六堡茶的知名度。2018年,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获得的“茶船古道”商标开始应用在多款六堡茶产品中。同时,通过举办“‘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大型茶事活动,在国内外进行了近百场的六堡茶行销推介宣传活动,六堡茶声名鹊起。2019年“茶船古道·新丝路”广西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东南亚)活动,获得广西对外传播项目类二等奖。

(三)创时尚潮流之势

一般来说,饮茶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饮的多是奶茶。要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必须研发出现代时尚的茶品以及以茶为原料的衍生产品。在这方面,两地茶业界都在探索尝试。安化黑茶与娃哈哈集团推出了黑茶饮料快消品;白沙溪为了进军国际市场,开发了“袋泡黑茶”等现代便捷化产品;在云上,最新型的黑茶“巧克力茯砖”厚度与饼干相仿,只有巧克力大小,可直接掰一小块泡饮,契合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业已走俏北上广。随着黑茶成分提取技术的日益成熟,黑茶面膜、黑茶牙膏等系列产品陆续诞生上市,安化黑茶产业链不断扩展,市场前景日益可观。而在梧州,这方面的研发目前还是屈指可数。只有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上马六堡茶冻干茶粉产业化项目,推出速溶六堡茶,因此还需要加大力度抢占潮头。

(四)创可创之势

同为黑茶类的安化茶和六堡茶,有着许多共同点,陈茶发金花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花势”彼此都利用得不错,成为卖点之一。除此之外,各自还有哪些潜在的优势可创呢?经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安化黑茶生长环境富含硒元素,别处难以相比。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上者生烂石”。安化的山水之间,遍布七亿年历史之久的冰碛岩碎石,占全球冰碛岩含量的85%以上,这在全世界茶树生长环境中是唯一的。据检测,安化茶叶的硒含量是全国茶叶平均值的2倍,世界茶叶平均值的7倍。这就很适合打造冰碛岩“富硒茶”这一品牌。而六堡茶则有一特殊加工工艺——洞穴陈化。梧州市遍布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茶窖(防空洞),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常年温度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适宜独特的微生物种群(有益菌类)的生长繁殖。这些有益菌生生不息,与窖藏的六堡茶形成完整的生物链,促进了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又使六堡茶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具有独特的“窖藏六堡茶韵”。目前为止,打“窖藏”卖点的仅有一两家,只是附加在产品包装上,远未激发势能的最大化。梧州文旅资深人士茹恩南曾有一个设想,把梧州珠山隧道商业街打造成窖藏六堡一条街,与梧州茶厂、珠山公园连接起来,建设成突出六堡茶文化的文旅景区。另外,六堡茶农有用葫芦存储茶叶、让其自然陈化后作居家良药的习惯。以前,成粉状的六堡陈茶是可以在药店里买到的,由此证明六堡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利用现代化验技术,进行六堡茶益生机理研究,明确指出,六堡茶一直扮演着饮料和药物的双重角色,能给人带来健康美好生活。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包装的六堡茶,唯独不见葫芦装的六堡茶。葫芦,造型别致,作为镇宅摆件,在道家文化里有收拢煞气的作用。葫芦,也与“福禄”谐音,因此很多家庭都喜欢在家里摆上一两个葫芦。如果用造型别致的葫芦,按大小规格灌装不同分量的六堡茶,实现规模化生产,打造独特“葫芦六堡茶”品牌,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四、察势:用势当用强

六新范文篇3

一是做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新机制。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保障机制。重点健全三项机制:一是责任机制。健全完善各站所、部门"双述三评两公开"制度、履职问责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二是目标机制。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工作目标,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通过定期考核,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三是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定期分析、研究制度,通过制度的推行,不断明晰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部署工作任务,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推进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新举措。做到三点:一是党建工作要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活动搞活。要努力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树立求真务实,热情为民的新形象。二是要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监督。设立党员先锋岗,根据工作职责制定考核办法,进行考核。三要树立诚信公正、热情为民的形象。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党员身份亮出来,平时工作看出来,危难时刻站出来,树立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三是做到做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新内容。在结合实际努力实践的活动中要不断创新,做好结合文章。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本镇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相结合。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适时调整创先争优活动内容,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各站所的业务工作、镇上的中心工作、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中,使创先争优活动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把"党员先锋岗"创建、为民办事全程、设岗定责、党员服务等纳入创先争优的活动范畴。加强镇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机关党组织的服务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四是做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新标准。标准是目标,是旗帜。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旗帜鲜明地坚持标准。不能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五个好"标准降低为"五个有",不能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五个带头"标准降低为“五个基本”。

五是做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新方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借鉴和运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经验,把创先争优活动抓实抓好。

六新范文篇4

二要工于学习,增才气。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不仅要公道正派,一身正气,而且还要接触多方面领域,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蕴的才气。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学习的紧迫感和竞争的危机感,善于挤时间学习,珍惜业余时间,少一些应酬,多一些读书;少一些闲聊,多一些思考。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学习思想理论知识和组工业务知识,也学习一些哲学知识、历史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心理学知识等,不断更新知识,多学习一些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人善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增长才干,养足底气,使自己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魄力和容才的气量,努力成为组工业务的行家里手和各项工作的“多面手”。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因此,组工干部要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在学习中多思、勤思、善思、深思,掌握精髓,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要勤政为民,长勇气。组织部门的职责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根本宗旨与其他党的工作部门是一样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组工干部要坚定执政为民的信念,去无为之心,立有为之志,坚持操守,摆正位置,准确定位,勇于承担责任,不揽功,不诿过,勇于直面工作中的“奇难杂症”,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沉下去”搞调查,“浮上来”做方案,“一杆到底”抓落实。要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监督,实行“阳光操作”,自觉执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开门纳谏,搭起“连心桥”,虚心聆听民声,敢于面对不足、差距,制定可行性强的整改措施,加以改正。要强化“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把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当亲人、当朋友,常走动、多交往,抓住“为民谋利”和“为民解忧”两个重点,做到在感情上“真心”尊重,在工作上“真正”办事,在交往上“真诚”相待,切实做到为民执政,勤政为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要敢于创新,立锐气。锐气是一个人思想、品行、魄力的综合体现,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来,组工干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新情况、新任务的挑战。因此,组工干部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洞察力、创造力和整合力,始终关注上情、下情和外情,善于透过苗头看趋势,透过现象看本质,敢于迎接挑战,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切忌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注重调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灵活运用组织人事政策法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合好各种组织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推动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创新,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新范文篇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中的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决定》中的两个“前所未有”,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形势的把握更加准确、更加科学。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决定》第一次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决定》中的两个“更加注重”,表明我们对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更加重视,提出的政策措施也将更为有力、更有针对性。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决定》中的这一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决定》首次明确要求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表明了农村将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目前,各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例偏低。随着《决定》精神的落实,广大农民将从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中分得更大的比例,用于失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的资金将更加充足。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如果劳动关系不和谐,不仅不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决定》提出,要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这意味着广大劳动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好地维护和保障。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普通城市市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说,是十分遥远的事情。《决定》提出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意味着各级政府将致力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的这一要求,表明我们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建设和谐文化”——《决定》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高度,首次提出了“和谐文化”这一概念,并对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并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具体部署。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决定》第一次鲜明提出“社会体制”的重要观点,并从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3个层面,就完善社会管理作出了全面部署。

“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许多人没有纳入保障范围,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一大问题。《决定》首次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将不断扩大,广大农村居民会逐步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生活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决定》提出的这一要求,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在医疗保障方面看到了希望。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决定》首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四大机制,对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决定》提出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对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作出具体部署。

六新范文篇6

一、活动内容

“六新”活动,即开展学习新知识、明确新要求、树立新理念、掌握新方法、增长新才能、贡献新力量活动。

二、活动目的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也是植树造林提质增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深化、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林业工作,意义重大。要通过开展“六新”活动,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对一些新知识了解不全面、掌握不透彻的问题,提高应用现代新知识新理念谋划发展、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使局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驾驭市场经济、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三、活动形式和安排

(一)每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次集中阅读或理论学习辅导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级会议、领导讲话和文件精神,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林业知识,加快知识更新,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切实加强对林业的法律法规学习,做到应知应会、熟练掌握、正确运用。把学法与用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责任单位:局机关支部)

(二)每月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市海洋与渔业局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到三市四区开展调研学习,向一线林业职工请教,在实践中掌握林业技术知识;到海滨林场体验生活,感受企业职工的实际困难,向他们学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责任单位:办公室)

(三)开设一个专栏。在局网站开设“六新”活动专栏,努力营造“六新”活动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办公室)

(四)开展一次演讲比赛或召开一次事迹报告会。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六新”活动演讲比赛,让先进典型介绍他们的经验,形成比着学、赛着干,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责任单位:局机关支部)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局)室、站要把开展“六新”活动作为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活动具体方案,认真部署,精心组织。

(二)突出活动重点。要紧密联系本职工作实际,什么是重点就抓什么,哪个方面欠缺就集中抓那个方面,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六新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组织和引导全体干部加强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增强运用新知识、新理念谋划发展、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推动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转方式调结构等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二、具体要求

(一)认真组织学习。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参观重要展览、做好专题调研等形式,加强理论学习,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及维护稳定的本领,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建立健全学习长效机制,帮助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创先争优意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在工作中争创一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自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好学习计划安排,每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次集中阅读或理论学习辅导活动,每个月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以为蓝色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为切入点,举一反三,突出重点,认真学习与做好政府法制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二)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重点,将“六新”活动与政府法制工作实际紧密集合起来,以“六新”活动推动政府法制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坚持“开门立法和民主立法”,研究出台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程序,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效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水平;抓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切实保护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大下基层调研力度,重点加强对依法行政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为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

(三)创新活动形式。将“六新”活动与创新争优活动有机结合,加强和改进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严格规范管理,增强学习效果。加强和改进理论研讨,深入研究全市政府法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教育,深入解读国家发展形势和重大方针政策,拓宽党员干部的理论视野。加强和改进个人自学,引导党员干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加强和改进专题讲座、报告会、专题电视片、主题教育等学习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六新”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采取学习资料共享、工作经验交流等方式,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六新”活动事迹报告会或演讲比赛,让搞得好的同志介绍他们的经验,形成比着学、赛着干,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

(四)抓好活动宣传。在市政府法制办网站开设“六新”活动专栏,及时将活动动态通过网站对外宣传,不断丰富学习资料,努力营造“六新”活动的浓厚氛围。积极联系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时将法制办“六新”活动进展情况向社会宣传,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组织领导

六新范文篇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结合菜子镇实际,应根据当地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创新载体,找准切入点,在“六到农家(富到农家、学到农家、乐到农家、安到农家、新到农家、和到农家)”上狠下功夫,务求实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生产,让“富”到农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从菜子镇实际出发,只有通过项目拉动、城镇带动、劳务助动、组织推动,才能真正构筑起推动农村发展的新经济体系。一要大抓项目促发展。近两年菜子镇坚持发展大抓项目,先后争取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等25个总投资3800多万元的项目,论证上报了一批项目,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镇域经济发展。要继续按照“发展抓项目”的时代要求,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松手,抓产业开发项目、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财源建设项目、抓社会事业发展项目,以拉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要主抓城镇带发展。2003年启动实施小城镇建设以来,镇党委、政府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激活民间资本和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大文章来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先后从各方面投入资金3396.9万元,建成商住楼78套,地下管网和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正在建设当中,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向镇区加快聚集,小城镇初见端倪,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要继续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工程加快推进,切实发挥小城镇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当地新农村示范区,以引领、示范推动新农村建设。三要狠抓劳务助发展。近两年,全镇上下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助农增收的最大项目来抓,在政府的积极组织和引导下,劳务输出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每年平均每户输出1个剩余劳力外出打工创收。据不完全统计,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创收3000元以上,全镇劳务收入达到2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来自劳务产业。要继续按照“增收抓劳务”的要求,在拓展输出基地、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效益上下功夫,依托现有的培训资源,开展业务技能、务工常识等岗前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使输转的劳务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苦力型向技能型、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实现劳务产业的跨跃式发展,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四要常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增收问题。为此,我们要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撑点常抓不懈。在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组织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积极探索和深入抓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因为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改善政府对农业的管理。在最近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首次提交审议,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大量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法律的形式给予了肯定和规范。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上,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定位;二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部门协作;三是加强示范引导,促进规范发展;四是强化服务观念,营造宽松环境。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引领作用,组织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向多模式、网络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注重引导,让“学”到农家。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善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根本举措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要重视农村教育。要继续巩固提高“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农村事业发展的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二要强化引导教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把学政策、学科技、学文化作为一种追求和时尚,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活动,养成自觉读书看报、收听收看新闻的良好习惯,在主动学习中增长见识,提高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意识和本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在农村形成学技术、争致富的新气象,转变小富即安、温饱即安的观念,增强群众谋求发展,快速致富的欲望。三要加强技能培训。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分期分批举办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尤其要加强初、高中毕业返乡青年培训工作。把新知识送到农家,把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全民学习创业的时代要求引入农家,提高广大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三、树立新风,让“乐”到农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和谐村组、“五好家庭”、“好媳妇”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引导教育群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遵纪守法,争做诚实守信的公民。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逐步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深入开展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邻里和睦、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社会公德实践活动,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勤俭持家”为主题的家庭美德实践活动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村社干部和党员要带头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不招赌、不参赌,不吸毒、不贩毒,不信谣、不传谣,讲文明礼貌,学科技文化,带群众致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发展节假日文化,多举办诸如农民篮球运动会、科教知识大奖赛等文体活动和书画展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树立新风尚,欢乐到农家。同时,要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和妇联组织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和妇女工作,保护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各适其所、各尽所能。依托各村文化卫生活动室,建立老年人活动场所,对广大农村妇女群众开展扫盲和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满足老年人和妇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四、维护稳定,让“安”到农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严打整治斗争和禁毒专项斗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建设平安乡村,维护社会稳定。抓好防火、防爆、防汛等工作,保障全镇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真正让“安”到农家,让群众安居乐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五、整建村容,让“新”到农家。以营造“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和人有厕、畜有圈,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无柴草乱堆、无粪土乱堆、无垃圾乱倒、无污水乱泼、无畜禽乱跑”的“一厕、一圈、四改、五无”的优美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达到村容整洁。重点抓好“六改”:一是改房,做到房屋整洁。坚持“一户一宅”和注重节地、节材和节能的原则,引导群众逐步拆除“土坯房”,建设经济实用、安全美观的住房。二是改圈,做到人畜分离。对畜禽圈舍进行改造,改善居住环境。三是改水,改善饮水条件。通过项目建设,让群众逐步饮用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四是改厕,提倡用水冲厕。逐步推广使用与沼气池相配套的水冲厕,改善卫生环境。五是改路,做到道路硬化。逐步做到进村道路和村内道路硬化,改善通行条件。六是改通信,畅通信息渠道。在努力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加强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建设,提高电话普及率和网络覆盖率。抓好“六改”的同时,在邻里之间、社与社之间、村与村之间开展比卫生、比面貌活动,增强群众自觉整建社容村容的主动性、积极性,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摒弃传统乱堆乱放的不良习惯,改善村容村貌,逐步达到院落整齐、村容整洁,让“新”到农家,让广大农民过上整洁舒适的生活。

六新范文篇9

一、目的意义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新理念、新课题、新战略、新事业很多,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蓝色经济区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群众工作、社会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去认真研究、切实抓好。从目前机关干部队伍状况看,还存在着对一些新知识了解不全面、掌握不透彻的问题,应用现代的新知识新理念谋划发展、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六新”活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使广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驾驭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方式方法

(一)组织好“三个一活动”。要结合当前全系统开展的“学习型机关建设”、“学习型工商建设年”、“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提高学习成效。

一是每周组织开展一次理论学习辅导活动。紧紧围绕上级确定的中心工作任务、工商法律法规和本职工作,以为蓝色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为切入点,举一反三,突出重点,认真学习与工商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二是每月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各支部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围绕选题交流学习心得、学习体会,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通过交流促进“六新”活动的开展。

三是开设一个专栏。在市局红盾信息网站党建工作专题中设立学习园地,开设“六新”活动专栏,努力营造“六新”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围绕“三个促进”服务科学发展。各相关科室(直属局)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切入点,立足职能,创先争优,切实把“六新”活动落实到各项措施中,主动高效地服务科学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登记注册、商标、广告等职能,强化特色产业培植,通过政策拉动、工作推动、服务促动等手段,大力发展以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制造业、现代海洋服务业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海洋经济。

二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促进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围绕市政府确定的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科技开展等七大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企业改制和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改造、产业聚集、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扶持力度,稳妥开展好公司股权出资、债权转股权登记工作,大力推进银企对接,促进各类融资平台和担保机构建设,引导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三是加大红盾帮扶力度,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深入开展“红盾帮农”行动,把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订单农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结合起来,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通道”,免费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申办者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咨询服务,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证明商标的注册指导、保护力度,全面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倡树“三种理念”提高活动成效。要正确地认识当前队伍和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改进工作作法,推进工作创新,提升队伍素质,切实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树立“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努力将学习贯穿于工作中,结合开展以争创“满意工商局”、“满意工商所”、“满意执法人员”为主要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将强化理论学习与提高业务技能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习扎实解决监管执法、服务发展、消费维权和队伍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工商部门服务科学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二是树立“服务人性化”的理念。服务无止境,在服务工作中要立足自身职能,优化政策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少限制、多疏通,少检查、多指导,少干预、多服务,充分履行好登记注册、商标、广告等各项职能,用足用活政策,全方位为经营业户提供人性化服务。

三是树立“执法和谐化”的理念。在执法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和谐执法、廉洁执法的执法理念,大力实施行政指导制,把执法的重心由事后处罚向事前规范、指导和宣传教育转变,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三、几点要求

l、加强组织领导。各党支部要把“六新”活动作为支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部署,精心组织,提高活动效果。党支部书记要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新范文篇10

一、发展生产,让“富”到农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从菜子镇实际出发,只有通过项目拉动、城镇带动、劳务助动、组织推动,才能真正构筑起推动农村发展的新经济体系。一要大抓项目促发展。近两年菜子镇坚持发展大抓项目,先后争取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等25个总投资3800多万元的项目,论证上报了一批项目,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镇域经济发展。要继续按照“发展抓项目”的时代要求,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松手,抓产业开发项目、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财源建设项目、抓社会事业发展项目,以拉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要主抓城镇带发展。2003年启动实施小城镇建设以来,镇党委、政府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激活民间资本和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大文章来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先后从各方面投入资金3396.9万元,建成商住楼78套,地下管网和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正在建设当中,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向镇区加快聚集,小城镇初见端倪,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要继续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工程加快推进,切实发挥小城镇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当地新农村示范区,以引领、示范推动新农村建设。三要狠抓劳务助发展。近两年,全镇上下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助农增收的最大项目来抓,在政府的积极组织和引导下,劳务输出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每年平均每户输出1个剩余劳力外出打工创收。据不完全统计,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创收3000元以上,全镇劳务收入达到2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来自劳务产业。要继续按照“增收抓劳务”的要求,在拓展输出基地、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效益上下功夫,依托现有的培训资源,开展业务技能、务工常识等岗前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使输转的劳务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苦力型向技能型、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实现劳务产业的跨跃式发展,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四要常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发展。“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增收问题。为此,我们要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撑点常抓不懈。在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组织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积极探索和深入抓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因为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改善政府对农业的管理。在最近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首次提交审议,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大量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法律的形式给予了肯定和规范。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上,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定位;二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部门协作;三是加强示范引导,促进规范发展;四是强化服务观念,营造宽松环境。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引领作用,组织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向多模式、网络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注重引导,让“学”到农家。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善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根本举措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要重视农村教育。要继续巩固提高“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农村事业发展的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二要强化引导教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把学政策、学科技、学文化作为一种追求和时尚,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活动,养成自觉读书看报、收听收看新闻的良好习惯,在主动学习中增长见识,提高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意识和本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在农村形成学技术、争致富的新气象,转变小富即安、温饱即安的观念,增强群众谋求发展,快速致富的欲望。三要加强技能培训。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分期分批举办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尤其要加强初、高中毕业返乡青年培训工作。把新知识送到农家,把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全民学习创业的时代要求引入农家,提高广大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三、树立新风,让“乐”到农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和谐村组、“五好家庭”、“好媳妇”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引导教育群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遵纪守法,争做诚实守信的公民。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逐步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深入开展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邻里和睦、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社会公德实践活动,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勤俭持家”为主题的家庭美德实践活动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村社干部和党员要带头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不招赌、不参赌,不吸毒、不贩毒,不信谣、不传谣,讲文明礼貌,学科技文化,带群众致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发展节假日文化,多举办诸如农民篮球运动会、科教知识大奖赛等文体活动和书画展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树立新风尚,欢乐到农家。同时,要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和妇联组织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和妇女工作,保护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各适其所、各尽所能。依托各村文化卫生活动室,建立老年人活动场所,对广大农村妇女群众开展扫盲和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满足老年人和妇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四、维护稳定,让“安”到农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严打整治斗争和禁毒专项斗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建设平安乡村,维护社会稳定。抓好防火、防爆、防汛等工作,保障全镇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真正让“安”到农家,让群众安居乐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